DL/T 5622-2021 太阳能热发电厂储热系统设计规范

资源简介/截图:

ICS27.100
P60
备案号:J2979-2021 DL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5622一2021
太阳能热发电厂储热系统设计规范
Technical code for the design of thermal storage system of solar thermal power plant

2021-11-16发布2022-05-16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布

DL/T 5622,DL/T 5622-2021,储热系统设计,太阳能热发电厂,DL/T 5622-2021 太阳能热发电厂储热系统设计规范

1总则
1.0.1为规范太阳能热发电厂储热系统设计,满足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适用的要求,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太阳能热发电厂储热系统的设计,也适用于太阳能热发电与其他发电方式互补项目中太阳能热发电储热系统的设计,及采用本标准中涉及的同类储热技术的非太阳能热发电项目中储热系统的设计。
1.0.3本标准适用于双罐熔融盐储热系统,包括以导热油作为传热介质、熔融盐作为储热介质的储热系统,以熔融盐作为传热介质和储热介质的储热系统。
1.0.4太阳能热发电厂储热系统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基本规定
2.0.1储热系统设计方案应综合考虑太阳能热发电厂总体规划、太阳能资源、储热介质、电力系统条件、辅助燃料来源等因素,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2.0.2储热系统的设计应积极采用经运行实践检验或工业试验证明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
2.0.3储热系统的设计宜采用全厂统一的标识系统。

3储热工艺系统
3.1一般规定
3.1.1储热系统宜采用双罐储热系统。经技术成熟性和可靠性论证合理时,也可采用其他储热方式。
3.1.2储热介质宜采用质量比6:4硝酸钠和硝酸钾的二元盐,也可采用其他多元熔盐。
3.1.3储热系统额定容量宜结合电站在电力系统中的定位、集热系统容量配置、汽轮发电机组额定功率及运行模式,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3.1.4储热介质总质量应根据储热系统容量、储热介质工作参数、运行工况下罐壁受热膨胀后熔盐泵最低液位要求、运行工况下设备及管道充满度、相关基础及泵支撑的沉降或变形等因素计算确定。
3.2导热油传热介质储换热系统
3.2.1系统设计范围应符合下列规定:
1储热系统导热油人口隔离阀至出口隔离阀范围内的导热油-熔盐换热器及管道、附件、阀门:
2高温熔融盐储罐系统,包括高温熔盐罐、高温熔盐泵及管道、附件、阀门;
3低温熔融盐储罐系统,包括低温熔盐罐、低温熔盐泵及管道、附件、阀门;
4上述系统范围内的辅助系统。
3.2.2导热油传热介质储热系统设计应能满足储热工况和释热工况下汽轮发电机组各种运行负荷的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根据熔盐总量及储罐加工制作工艺,合理确定熔融盐储罐容积,可采用单列、双列或多列熔融盐储罐,冷热储罐数量可不相同;
2可设置一套或多套导热油熔盐换热器,换热器数量宜与熔融盐储罐配置相对应,每套导热油-熔盐换热器中各级换热器数量配置宜通过经济技术比较后确定;
3每个熔融盐储罐上应设置不少于2台熔盐泵,其中1台备用,宜采用变频调速泵。
3.2.3冷熔融盐的工作温度应与集热系统进出口温度、导热油-熔盐换热器端差、蒸汽发生系统相匹配,对储热发电工况和释热发电工况分别进行计算,并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3.2.4储热系统导热油侧管道设计压力应结合所有可能出现工况的水力计算确定。选取原则应符合下列规定:
1设计压力取用导热油最高工作压力加上安全阀整定压力与工作压力的差;
2最高工作压力取集热场来油管道和释热工况油盐换热器来油管道的较大值;
3较高位置布置的设备,其内部液柱产生的静压。

4储热系统主要设备
4.1熔融盐储罐
4.1.1大型熔融盐储罐宜选用立式圆筒形储罐,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立式圆简形钢制焊接油罐设计规范》GB50341中的有关规定,应考虑启动和运行过程可能出现的不利因素的影响,并宜结合有限元分析对储罐整体进行应力分析。
4.1,2熔融盐储罐罐体设计温度,取用储罐中介质最高工作温度和储罐预热温度的较大值,并加20℃~30℃温度裕量,罐体内部分配管及浸没式加热器(若有)套筒等其他部件,设计温度应结合该部件可能承受的最高温度确定。
4.1.3熔融盐储罐设计压力,取用储罐内氨气覆盖压力和储罐最高工作压力的较大值。
4.1.4当设计温度不高于425℃时,熔融盐储罐宜选用优质碳素钢,当设计温度高于425℃时,熔融盐储罐宜选用奥氏体不锈钢。
4.1.5熔融盐储罐附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1顶部管嘴宜设置补偿热位移的波纹管或高温织物补偿器,以减少管嘴处的热损失;
2对于采用惰性气体覆盖罐内气侧空间的储罐系统,应设置气侧压力平衡接口;所有储罐应设置超压保护、预热接口、注盐口、人孔,宜设置罐内爬梯、储罐预热辅助系统及罐底熔盐放空辅助系统等;

3罐内应设置带分配孔或喷嘴的熔盐分配管及其支架等附件;
4应设置熔盐防凝电加热装置,并考虑冗余;
5所有接口应设置保温。




DB37T_5127-2018_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

根据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印发〈2018年第一批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鲁建标字〔2018]9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
研究,认真总结经验,参考国内外有关标准,结合我省实际,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主体结构评价;5.围护墙和内隔墙评价;6.装修与设备管线评价;7.标准化设计和信息化技术;8.评价等级划分。
本标准由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至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址:济南市天桥区无影
山路29号,邮编:250031,电子邮箱:jiegoufenyuan @
vip.163.com,联系电话:0531-85595278)。
主编单位: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参编单位:济南市城乡建设发展服务中心
山东建筑大学
山东建大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
同圆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济南长兴建设集团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山东乾元泽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和悦生态新材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平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现场建设管理标准化工作手册 2018年版-书籍手册 – 电力电气

资源简介/截图:
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现场建设管理标准化工作手册
作 者: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交流建设分公司编
出版时间: 2018

内容简介
《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现场建设管理标准化工作手册》在总结近期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建设管理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全面介绍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建设管理流程知识,内容包括项目前期、工程前期、变电工程建设、线路工程建设、工程后期管理的工作内容、工作制度、工作流程、工作模板和工作标准等内容。《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现场建设管理标准化工作手册》可供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建设管理人员使用,也可供有关项目管理人员参考阅读。

前言
1 项目前期
1.1 项目可研
1.1.1 协议文件
1.1.2 专题评估
1.1.3 现场踏勘
1.1.4 可行性研究报告
1.2 项目核准
2 工程前期
2.1 初步设计
2.2 建立组织体系
2.2.1 成立工程现场建设协调领导小组
2.2.2 成立国网交流公司统筹支撑机构
2.2.3 成立建设管理单位工程管理协调机构
2.2.4 成立业主项目部
2.2.5 成立项目安委会
2.3 建立制度体系
2.4 新开工计划管理
2.5 招标采购
2.5.1 物资类招标采购
2.5.2 非物资类招标采购
2.6 合同签订
2.7 签订建设管理委托协议
2.7.1 下达项目法人管理费使用计划
2.7.2 签订建设管理委托协议
2.8 建设管理培训
2.9 依法报建手续
2.9.1 征占用林地审批
2.9.2 征占用草原审批
2.9.3 先行用地手续
2.9.4 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2.9.5 国有土地使用权证
2.9.6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2.9.7 消防设计审核意见书
2.9.8 施工许可证
2.9.9 重大涉水涉航施工许可
2.9.10 生态红线施工许可
2.9.11 取水、排水、公路接入许可
2.9.12 林地树木砍伐许可
2.9.13 安全、应急报备
2.9.14 质量监督注册
2.10 落实“四通一平”及办公条件
2.11 年度投资(资金)计划
2.12 信息管理
2.13 工程前期文件预立卷
2.14 开工核查
3 变电工程建设
4 线路工程建设
5 工程后期
附录A 工作模板




海南省《生态文明乡村建设规范 》DB46_T 620.1~3-2024

包含以下三部分的PDF

《生态文明乡村建设规范 第1部分:产业(旅游 )发展》DB46_T 620.1-2024

《生态文明乡村建设规范 第2部分:热带雨林保护》DB46/T 620.2-2024

《生态文明乡村建设规范 第3部分:黎族文化遗产保护》DB46/T 620.3-2024

ICS 03.100.01 CCS A 01 46 海南省地方标准 DB46/T 620.1 —2024 生态文明乡村建设规范 第 1 部分:产业 (旅游 +)发展 Specifica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ed villages —Part 1 :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tourism ) 2024 -03-15 发布 2024-04-30 实施 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46/T 620.1—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DB46/T 620《生态文明乡村建设规范》的第1部分。DB46/T 620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 第 1 部分:产业(旅游+)发展; —— 第 2 部分:热带雨林保护; —— 第 3 部分:黎族文化遗产保护。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海南省检验检测研究院质量技术监督标准与信息所、海南省标准化协会、陕西省 标准化研究院、五指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五指山市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毛纳村委会。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吴清宇、李淑珍、段凯池、张思雨、孙林芳、张扬 、李颖、金佳佳、黄家将、 汤雪、杨彬、李伟。 II DB46/T 620.1—2024 引 言 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五指山市考察调研时指出,海南要坚持生态立省不动摇,把生态文明 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对热带雨林实行严格保护,实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相统一,向世界展 示中国国家公园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丰硕成果。 标准化是现代化大生产的必然要求,它是科学管理的基础,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创新社会管理。开 展生态农村标准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理念、内容和水平的全面提升。毛纳村作为五指山市水满乡黎族 集中居住区的自然村代表,以标准化手段打造生态文明乡村毛纳样板,通过标准的制定、实施来统筹发 展产业,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传承黎族特色文化,助力将毛纳村建成向世界展示我国生态文明建 设和乡村振兴成果的窗口,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实践地。 DB46/T XXX旨在制定适用于海南省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指导标准,用标准化的技术手段引导和规 范海南省生态文明乡村建设过程中的产业发展规划、热带雨林保护及黎族文化传承保护,拟由三个部分 构成。 —— 第 1 部分:产业(旅游+)发展。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 多元价值要效益,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增强市场竞争 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 第 2 部分:热带雨林保护。明确了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区域内的村民及游客开展雨林保护措施 和要求,为避免污染和破坏雨林提供指导和引导; —— 第 3 部分:黎族文化遗产保护。明确了黎族文化保护的内容和措施,明确黎族文化传承的内 容和方式,制定了收集梳理的渠道和标准规范,规范指导黎族文化保护和传承。 以毛纳村乡村振兴可复制的典型标准化经验,在全省生态文明乡村打造过程中加以推广和应用,为 我省乡村振兴提供技术支持,助力实现产业旺、环境美、文化兴,促进海南自由贸易港高质量发展。 III DB46/T 620.1—2024 生态文明乡村建设规范 第 1 部分:产业 (旅游+)发展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生态文明乡村建设规范中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产业资源、主导产业、发展支撑 和运行管理等方面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指导生态文明乡村建设过程中的产业和旅游融合发展。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HJ 588 农业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技术导则 DB46/ 483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生态文明乡村 village with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宗旨的生态宜居自然 村。 4 基本要求 4.1 根据资源禀赋、气候条件、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等因素,编制产业发展总体规划或行动方案。 4.2 建设完备的道路交通、给水排水、电力通讯、智慧工程、应急安防等基础设施,满足产业未来发 展需求。 4.3 应配套接待服务能力强的游客中心、标识系统、旅游厕所、讲解服务等公共设施。 4.4 应设置专门运营管理机构,管理机构应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运营机制规范。 4.5 应结合产业特色,建立集市场、创意、产品、人群、心理、价值等为一体的特色品牌。 4.6 应根据销售对象与销售地域的不同,建立适宜的营销模式,扩大产品影响。 5 产业资源 5.1 保护和传承 5.1.1 保持传统产业资源和物质文化资源的历史性和真实性,保留传统产业、节庆、民俗民食等非物 4




DBJ46-050-2024 海南省建筑物移动通信配套设施工程技术标准-建筑标准 – 地方其他

资源简介/截图:
20240422athla53545

DBJ46-050-2024 海南省建筑物移动通信配套设施工程技术标准

为进一步推动我省移动通信网络建设,标准编制组经过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家、行业标准,对《海南省建筑物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标准》DBJ46-050-2019进行了修订。
本标准共11章,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移动通信设施站址规划;5.移动通信设施设计;6.移动通信机房;7.支承设施;8.通信电源;9.建筑物通信管道;10.防雷与接地;11.施工
与验收。
本标准修订的主要内容是:
1.参照国标修订了本标准的术语解释;
2.修订了移动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场景,补充了移动通信设施设计的技术要求;
3.补充和完善了施工与验收的主要技术内容。
本标准由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海南省建设
标准定额站负责日常管理,由主编单位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随时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馈至海南省建设标准定额站(地址: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白龙南路77号,邮编:570203,电话:0898-65359219,电子邮箱:
bzk_dez@hainan.gov.cn),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标准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人:
主编单位:海南省通信管理局
中元国际(海南)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海南省分公司




Q/GDWZ 12341.1-2023 35kV~750kV输变电工程合理工期管理导则 第1部分:工程前期.pdf

资源简介/截图:

关键路径,初步设计,办法,工期计算,输变电工程合理工期管理导则,电力能源

ICS29.240 CCS F21 Q/GDW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指导性技术文件 Q/GDW/Z12341.1—2023 35kV~750kV输变电工程合理工期管理 导则第1部分:工程前期 Reasonable construction period management of 35kV~750kV power transmission and transformation project Part 1:Pre-construction Phase 2023-06-19发布 2023-06-19实施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发布 Q/GDW/Z12341.1—2023 目 次 前言 1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l 4基本规定 5关键路径及合理工期 2 5.1常规变电站工程、地下变电站工程关键路径及合理工期 2 5.2架空(电缆)线路工程、隧道(管廊)工程关键路径及合理工期 3 6合理工期表示方法 4 附录A(规范性)工程前期事项一览表 6 附录B(规范性)特殊情况修正工期一览表 附录C(资料性)工程前期合理工期一览表 .15 编制说明 17 I Q/GDW/Z12341.1—2023 前言 本文件依据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要求, 按照《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技术标准管理办法》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是Q/GDW/Z12341《35kV-750kV输变电工程合理工期管理导则》的第1部分.Q/GDW/Z 12341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一一第1部分:工程前期: 一一第2部分:工程建设. 本文件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基建部提出并解释. 本文件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科技创新部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宁、于雷、陈晖、张友富、林立鹏、栗世勇、于壮状、李奥森、姜永、杨 光、曹涛、高国、孙俊博、江能明、王婉君、刘沁、王倩茜、马赛、王炜非、梅一、潘励哲、段剑、 李建峰、邹禹、方磊、顾明清、邢政华、徐鹏. 本文件首次发布. 本文件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至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科技创新部. Q/GDW/Z12341.1—2023 35kV~750kV输变电工程合理工期管理导则第1部分:工程前期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35kV~750kV输变电工程前期合理工期,明确了前期事项、关键路径和计算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投资的35kV~750kV输变电工程的工程前期工期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工程前期合理工期reasonable duration for pre–construction phase 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公司基建管理规定等制度文件,结合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开工准备三个 阶段前期事项的办理流程对工期的影响,按照工程类型、电压等级等不同参数,确定输变电工程从核 准到开工的合理工期. 4基本规定 4.1工程前期合理工期按照可研设计一体化招标模式考虑. 4.2工程前期主要包括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开工准备三阶段工作内容. ā)初步设计阶段主要包括项目前期成果交接、设计合同签订、初步设计编制、初步设计内审、 初步设计评审及批复等事项. b)施工图设计阶段主要包括施工图(预算)编制及审查、物资招标及合同签订、监理招标及合 同签订、施工招标及合同签订、环境影响评价批复、水土保持方案批复、建设用地规划许可 证和国有土地划拨决定书、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等事项. c)开工准备阶段主要包括安全质量监督备案、标准化开工等事项. 4.3根据工程特点及前期内外部事项分类,工程项目分为常规变电站工程、地下变电站工程、架空 (电缆)线路工程和隧道(管廊)工程四类, 4.4根据工程前期工作内容,工程前期事项分为基本事项和特殊事项.基本事项包括工程一般涉及的 工程前期内部事项以及常见工程前期外部事项,特殊事项包括工程可能涉及的特殊工程前期外部事项. 4.5根据工程前期工作要求,按电压等级规定了常规变电站工程、地下变电站工程、架空(电缆)线 路工程和隧道(管廊)工程四类工程前期各阶段内外部事项及合理工期,形成工程前期事项一览表, 具体见附表A.1~A.4. 4.6本文件规定的工程前期合理工期基于工程前期各阶段连续工作的时间确定,涉及特殊区域、特殊 事项的工程前期合理工期,具体调整规则见附录B表B.1 1 Q/GDW/Z12341.1—2023 5关键路径及合理工期 5.1常规变电站工程、地下变电站工程关键路径及合理工期 5.1.1常规变电站工程(扩建工程除外)、地下变电站工程前期合理工期关键路径,按照图1计算. 长用林地(草)审同书 I …




DBJ50/T-203-2023 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建筑标准 – 地方其他

资源简介/截图:
20240422bdffk14505

DBJ50/T-203-2023 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

根据《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下达2021年度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制定修订项目立项计划(第二批)的通知》的要求,标准编制组参考国家标准及相关文件要求,结合重庆的建设
发展要求,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编制完成了本标准。
本标准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土地利用、生态环境、绿色建筑、资源与碳排放、绿色交通、信息化管理、产业与经济、人文和技术创新。
本标准修订的主要内容如下:
1.增加了规划土地的功能复合性、城区的公共服务设施便捷性以及开敞空问与通风廊道设置的相关要求;
2.重点考虑绿色建筑的发展目标,对装配式建筑、建筑的建设运营阶段提出相应的绿色要求;
3.重点考虑绿色交通出行,提出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智能交通的要求;
4.将原标准的“基础设施”以更高的要求融人其他部分;
5,“产业与经济”强化了与经济挂钩,重点发展低碳经济,明确产业发展的低碳目标;
6,强化了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在城区碳排放、建筑、交通方面提出信息化技术应用,建设智慧城市;
7.新增了生态环境、资源与碳排放、人文及创新方面的条款,在注重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鼓励低碳技术创新,加速减少城区碳排放,
标准内容依据国家标准《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GB/T512552017,对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DBJ5 0/T-203-2014进行了修订,完成了本标准。本标准由重庆




GB/T 30600-2022 高标准农田建设 通则.pdf

资源简介/截图: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政,高标准农田,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其他规范

ICS07.040 CCS A 76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0600-2022 代替GB/T306002014 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 Well-facilitated farmland construction-General rules 2022-03-09发布 2022-10-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30600—2022 目 次 前言 引言 Ⅱ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基本原则2 5建设区域 3 6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工程3 6.1一般规定 3 6.2田块整治工程 3 6.3灌溉与排水工程 4 6.4田间道路工程 6 6.5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工程 6 6.6农田输配电工程 .7 6.7其他工程 7 7农田地力提升工程 7 7.1一般规定 7 7.2土壤改良工程 8 7.3障碍土层消除工程 8 7.4土壤培肥工程 8 8管理要求 8 8.1土地权属确认与地类变更 8 8.2验收与建设评价 8 8.3耕地质量评价监测与信息化管理 9 8.4建后管护 9 8.5农业科技配套与应用 9 附录A(资料性)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域划分10 附录B(规范性)高标准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体系 11 附录C(规范性)各区域高标准农田基础设施工程建设要求15 附录D(规范性)高标准农田地力提升工程体系 18 附录E(资料性)高标准农田地力参考值 .19 附录F(资料性)高标准农田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参考值21 参考文献 23 GB/T30600—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30600一2014《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与GB/T30600一2014相比,除结构调 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更改了“规划引导原则、因地制宜原则和数量、质量、生态并重原则”的内容(见4.1~4.3, 2014年版的4.1~4.3); —增加了“绿色生态原则”(见4.4); 一一将“维护权益原则”更改为“多元参与原则”(见4.5 2014年版的4.4); 一将“可持续利用原则”更改为“建管并重原则”(见4.6 2014年版的4.5); 一增加了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域划分(见5.1和附录A); —更改了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点区域、限制区域、禁止区域的内容(见5.3~5.5 2014年版的 5.2~5.4); 一将“土地平整”更改为“田块整治”,更改了田块整治工程的建设要求(见6.2 2014年版的6.2、 附录B的B.1); 更改了灌溉与排水工程各部分建设内容的建设要求(见6.3 2014年版的6.4、B.3); 一更改了田间道路工程部分建设内容的建设要求(见6.4 2014年版的6.5、B.4); —更改了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各部分建设内容的建设要求(见6.5 2014年版的6.6、 B.5); —更改了农田输配电工程各部分建设内容的建设要求(见…




DB41/T 2413-2023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概算预算编制规程.pdf

资源简介/截图:

设计概算,预算编制,其他规范

ICS65.020.01 CCS B 00 0B41 河 南 省 地 方标准 DB41/T2413—2023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概算预算编制规程 2023-06-06发布 2023-09-05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41/T 2413—2023 目 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 …1 4基本要求1 、5概算预算书组成……2 ..3 7编制内容和要求.. …3 附录A(规范性)概算预算表样式.. …8 附录B(规范性)概算预算附表样式12 附录C(规范性)项目划分 考 I DB41/T2413—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南省农村供水总站、河南省土壤肥料站、河南省山水田园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瑞通水利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河南奋发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黄喜良、王晓斐、王思哲、黄春喜、汤向辉、任建勋、黄丰硕、杨佩中、武斌、 孔令霞、薛景、胡娜、赵一新、李国发、李道西、张磊、杨琪、黄鑫、石东风、郭从彦、刘念龙、李会 东、李政勰、张丰莉、李德明、鲁琳. II …




DB21/T 3722.1~3-2023 高标准农田建设指南 三个部分PDF汇总下载

包含以下三个部分:

DB21/T 3722.1-2023 高标准农田建设指南 第1部分:项目初步设计报告编制

DB21/T 3722.2-2023 高标准农田建设指南 第2部分:项目概算编制

DB21/T 3722.3-2023 高标准农田建设指南 第3部分:项目预算定额

资源简介/截图:

初步设计,环境保护,高标准农田,其他规范

ICS65.020 CCS B 00 0B21 辽 宁 省 地 方标准 DB21/T3722.1—2023 高标准农田建设指南 第1部分:项目初步设计报告编制 Guidelines for well-facilitated farmland construction Part 1:Preliminary design report preparation 2023-04-30发布 2023-05-30实施 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21/T3722.1-2023 目 次 前言 III 引言 ……IV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2 4总则.. ….2 5综合说明. ……..3 5.1项目区概述…. ….3 5.2水土资源评价… …3 5.3主要建设内容. ……..3 5.4施工组织设计. .4 5.5环境影响评价… ..4 5.6项目概算和资金筹措.. .4 5.7效益分析.. 4 5.8项目管理与建后管护……… 6项目区概况… …..4 6.1项目区位置………. …4 6.2项目区自然状况.. .4 6.3社会经济状况….. 4 6.4基础设施状况…… …4 6.5综合分析…… .5 7项目区水土资源评价 . .5 7.1耕地资源评价…. ..5 7.2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6 7.3环境影响评价.. 6 8工程总体布局规划…… ……6 8.1规划原则….. …6 8.2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总体布局和设计方案 …..7 8.3农田地力提升工程设计方案 9工程设计.. ..8 9.1设计依据…… ……8 9.2田块整治工程………. .8 9.3灌溉与排水工程…. …9 9.4田间道路工程….. ……….10 9.5农田防护及生态环境保护工程. ..10 9.6农田输配电工程.. …….10 9.7农田地力提升工程11 I DB21/T3722.1-2023 9.8工程量汇总. 11 10施工组织设计.. .11 10.1施工条件…… ….11 10.2主体工程施工…. ….11 10.3施工总体布置….. ..12 10.4施工进度计划…. ……12 11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 .12 11.1环境保护 . ..12 11.2安全生产. ….13 12项目概算与资金筹措…… ..13 12.1编制依据,. .13 12.2项目概算.. ….13 12.3资金筹措………. .13 13效益分析.. ….14 13.1农业生产条件及生态环境改善… ..14 13.2新增主要农产品生产能力 ..14 13.3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14 13.4其他效益.. .14 14实施管理与建后管护… ….14 14.1项目实施管理……. 来 .14 14.2建后管护. .15 15附件 …..15 15.1必备附件 .15 15.2可选附件 .15 附录A(规范性)初步设计报告编排格式 …….16 A.1报告构成 ..16 A.2报告封面和扉页. ….16 A.3目录…




DB41/T 2415-2023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验收规程.pdf

资源简介/截图:

农村,其他规范

ICS65.020.01 CCS B 00 0841 河 南 省 地 方标准 DB41/T2415—2023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验收规程 2023-06-06发布 2023-09-05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41/T 2415—2023 目 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4总则. 2 5单项工程验收 2 6初步验收.. 3 7竣工验收. 4 8技术档案… …5 附录A(资料性)单项工程验收表样式7 附录B(资料性)货物验收表样式8 附录C(资料性)报告封面样式9 附录D(资料性)初步验收报告编制提纲11 附录E(资料性)建设管理工作报告编制提纲13 附录F(资料性)施工管理工作报告编制提纲14 附录G(资料性)监理工作报告编制提纲….. ……………15 附录H(资料性)设计工作报告编制提纲16 附录I(资料性)运行管理工作报告编制提纲17 附录丁(资料性)竣工验收报告编制提纲18 附录K(资料性)验收必报的资料清单. 20 附录L(资料性)验收备查的资料清单 ..21 附录M(资料性)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归档资料分类22 I DB41/T2415—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南省土壤肥料站、河南省农村供水总站、河南省山水田园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中建联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谢长伟、黄幸福、黄喜良、李金茹、慕兰、黄庆丰、柴文安、汤向辉、马荣立、 孟繁华、景鑫鑫、孔令霞、张金虎、王晓玲、王银龙、徐明立、黄丰硕、刘遂宪、禹超杰、吕顺强、贾 敏敏、徐菲、刘子涵、张丽娜、韩建征、李德明、冯攀、卢曙光、郭贯斌、徐鹏云、谢勇. II …




DB41/T 2414-2023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pdf

资源简介/截图:

初步设计,高标准农田,其他规范

ICS65.020.01 CCS B 00 0841 河 南 省 地 方标准 DB41/T2414—2023 高标准农田 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报告 编制规程 2023-06-06发布 2023-09-05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41/T 2414-2023 目 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编制原则2 5编制内容. 附录A(资料性)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报告编制提纲12 附录B(规范性)报告编排格式13 附录C(资料性)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工程概算汇总表样式..16 附录D(资料性)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建设内容表样式18 附录E(资料性)项目概要表样式 20 I DB41/T2414—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南省农村供水总站、河南省土壤肥料站、河南省山水田园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瑞通水利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黄喜良、徐明立、丁伟强、汤向辉、黄丰硕、张国山、魏义长、葛树春、黄庆 丰、杨亮、马鹏飞、郭从彦、曾勰婷、郭贯斌、庞少浦、苏鹏飞、段鹏、李欣烨、王晓玲、武斌、任建 勋、黄春喜、赵静娇、周彬、卢曙光、杨庆亚、罗道银、袁楠. II …




NY/T 2949-2016 高标准农田建设技术规范.pdf

资源简介/截图:

三农,农业,方案优化,时政,高标准农田,其他规范

ICS65.020 B04 NY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Y/T2949-2016 高标准农田建设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well-facilitied farmland construction 2016-10-26发布 2017-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 NY/T2949-2016 目 次 前言 Ⅱ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选址条件 2 5规划 2 6设计 2 6.1耕作田块修筑 2 6.2土壤改良与培肥 2 6.3灌溉与排水 2 6.4农田输配电 3 6.5田间道路 3 6.6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 4 7施工 4 8验收 5 8.1验收组织 5 8.2验收条件 5 8.3验收内容 5 8.4验收要求 5 9管理 5 9.1基本农田保护管理 5 9.2工程管护 5 9.3 统计 6 9.4档案管理 6 9.5技术培训 6 10监测 6 10.1效果监测 6 10.2田间定位监测 6 11评价 6 I NY/T2949-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 工程学院、黑龙江农垦助测设计研究院、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北京市世纪农丰土地科技有限公司、新 建兵团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跃龙、李树君、李向岭、彭世琪、杨培岭、连镜清、何艳秋、杜秀文、李红举、刘 明、王健. Ⅱ …




高清PDF《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通用设计 输电线路岩石锚杆基础分册(2017年版)》OCR、完整版

资源简介/截图:

输电线路全过程机械化施工技术
(2017年版)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
通用设计
输电线路岩石锚杆基础分册
编制单位: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国家电网公司 颁布

2017年版,9787519812706,国家电网,国家电网公司,岩石锚杆基础,输变电工程通用设计,输电线路岩石锚杆基础分册,通用设计,高清PDF《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通用设计 输电线路岩石锚杆基础分册(2017年版)》OCR、完整版

输变电工程通用设计是国家电网公司加快科学发展、建设资源节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提高集成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是实施标准化管理、统一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建设管理、合理控制造价的重要手段。
本书为《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通用设计输电线路岩石锚杆基础分册(2017年版)》,共有两篇,分别为总论和岩石锚杆基础通用设计,包括2类基础型式(直锚式岩石锚杆基础和承台式岩石锚杆基础)、8个模块、143张图纸、655个基础,适用于不受地下水影响的丘陵、山地地区的110(66)~750kV输电线路工程。
本书可供电力系统各设计单位以及从事电力建设工程规划、管理、施工、设备制造、安装、生产运行等专业人员使用。

为进一步提高坚强智能电网建设能力,提升施工技术水平,保障施工安全,保证施工质量,有效解决施工现场人力紧缺、人工成本上涨等问题,促进线路工程建设方式变革,实现由劳动密集型向装备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转变,国家电网公司组织开展了输电线路机械化施工研究与应用,从“技术标准、工程设计、工程管理、装备体系、考核评价”五个维度开展专项研究和试点建设,形成系列化技术成果。通过全面总结提炼,编制完成了《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通用设计输电线路岩石锚杆基础分册(2017年版)》(简称《输电线路岩石锚杆基础通用设计》)。
《输电线路岩石锚杆基础通用设计》总结了输电线路机械化施工中有关岩石锚杆基础的研究与应用成果,形成了直锚式岩石锚杆基础和承台式岩石锚杆基础2类基础型式,共8个模块、143张图纸、655个基础,适用于不受地下水影响的丘陵、山地地区的110(66)~750kV输电线路工程。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2017年版,9787519812706,国家电网,国家电网公司,岩石锚杆基础,输变电工程通用设计,输电线路岩石锚杆基础分册,通用设计,高清PDF《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通用设计 输电线路岩石锚杆基础分册(2017年版)》OCR、完整版

内容索引:

第1章概述1
1.1目的与意义1
1.2总体原则1
第2章编制过程2
2.1工作组织方式2
2.2工作过程2
第3章设计依据2
3.1主要规程规范2
3.2其他有关规定3
第4章调研及专题研究3
4.1基础型式3
4.2荷载划分3
4.3地质条件划分7
4.4专题研究7
第5章设计条件及模块划分…8
5.1设计条件8
5.2基础编号8
5.3模块划分9
第6章设计方法与技术原则9
6.1设计方法9
6.2主要技术原则…10
6.3材料…11
第7章施工要求11
7.1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11
7.2安全11
7.3环境保护…11
7.4检测…11
7.5施工注意事项…11
第8章总体使用说明…12
8.1基础编号说明…12
8.2基础选用方法…12
8.3应用注意事项…12
第9章1ZMG(Z)模块13
第10章1ZMG模块26
第11章1JMG模块50
第12章2ZMG(Z)模块…65
第13章2ZMG模块70
第14章2JMG模块79
第15章5ZMG模块88
第16章5JMG模块130




通桥[2012]2109-Ⅳ 时速16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 预制后张法简支T梁(设声屏障)(跨度16m,直、曲线)(打印版)

资源简介/截图:

时速16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预制后张法简支T梁(设声屏障)
跨度:16m
(直、曲线)
图号:通桥(2012)2109-IW
编制单位: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发布
2012年11月
北京

客货共线铁路,路,通桥[2012]2109-Ⅳ,预制后张法简支T梁,通桥[2012]2109-Ⅳ 时速16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 预制后张法简支T梁(设声屏障)(跨度16m,直、曲线)(打印版)

说明书
一、振述
为满足桥上设置声层障的要求,根据《关于印发2011年铁路工程建设标准编制计划的通知》(钱建设函[2011]10号文)编制时速16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预制后张法简支T深(设声屏障)通用参考图,结构类型为有砟轨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筒支T形梁,单线由两片梁组成,双线由4片梁组成,本系列图共5册,本图枷W册,计算跨度为16m.
二、适用范围与适用环境
(一)适用范围:适用于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160km/h.货物列车设计速度小于或等于120km/h(转8A货车设计速度小于或等于8Okm/h)客货共线标准轨距的新建、政建I、Ⅱ级单、线铁路设声屏障区段桥梁.最小曲线半径1200m,氖线线间距4.2m.
(二)适用环境:一般大气条件下无肪护措施的地面结构,环境类别为碳化环境,作用等级为T2。
三、设计依据
(一)《铁路桥通设计基本视范》(TB10002.1-2005)及局部修订条文(铁建设[2010]5号、铁建设[2010]257号、铁建设[2012]3号).
(二)《铁路桥通钢箭混烧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3-2005)及局部修订条文(铁建设[2009]22号、铁建设[2010257号)(简称《桥规》).
(三)《铁路混凝土结构时久性设计规范》(TB10005-2010),
(四)《铁路工程抗度设计视范》(GB50111-2006)(2009年版)
(五)《铁路来桥机来梁暂行规程》(铁建设[2006]181号).
四、设计原则
(一)设计速度:客车160krm/h,货车120km/h(转8A货车为80km/h).

(二)设计荷载
1.恒载
(1)结构自重按《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采用,本设计预制梁自重见表1.
(2)二期恒载包括线路设备、道车、挡卉墙、现浇桥面板及横隔板湿接缝、电缆槽和声屏障的重量。声屏障自重按每侧5kW/凭米进行计算。设计采用的二期恒载值见表1,

2、活载
(1)列车话载:中-话载。动力系数按《铁路桥通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4.3.5-3公式

(2)人行道鉴向静话载值为距高挡砖墙外侧0.5m以内10.0kPa,0.5m以外4.0kPa.计算主梁时人行道活载不与列车话载同时组合。
(3)曲线桥梁上的离心力大小等于列车坚向静活载来以高心力率C,水平向外作用于轨项以上2.0处,离心力率C按《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第4.3.6条计算。
(4)横向摇差力取100kN,作为一个集中活载作用于桥梁结构最不利脸置,其作用点在垂直线路中心线的钢轨顶面,对于双线桥只取一线上的横向摇摆力。
3、附加力
(1)风力:按《铁路桥通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第4.4.1条计算。
(2)温度荷载:按《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第4.4.4条计算。
4、声屏障荷载
(1)声屏障采用插板式声屏牌,高度按轨面上2.05m和3.05m份别进行计算:台风地区声屏障高度不高于轨面以上2.05m.
(2)声屏障自重按桥向每延米3kN(2.05m高)和5kN(3.05m高)进行计算:
(3)风荷载:
一般地区风压强度:有车时W=1250Pa,无车时W=1.3X1.13X1400=2056.6Pa计算;
台风地区按无车情况下风,速不大于60m/S进行检算,基本风,压W=2250Pa,风压强度按照W=KK2K3W0计算,其中K=1.3,K2=1.13,K3=1.0.
(4)列车气动力采用0.25kPa,动力放大系数按2.5计算:
(5)声屏障作用于桥面板荷载见表2,

(三)曲线上梁平面布置按平分中矢布置,
(四)采用有砗桥面,桥面净宽蒲足大型铁路养护机藏设备作业的要求,挡砗墙内侧距线路中心线距离不小于2.2m.
(五)线路设备執枕为加型桥枕,正线钢轨采用60kg/m轨,轨底枕下道砗厚度最小为300mm,轨底至梁顶的设计计算高度取650mm.桥上线路按《铁路桥通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第3.3.8条的要求辅设护轨.
(六)人行道采用整体桥面形式。
(七)支座应采用可更换错栓的支座。
(八)主梁结构按100年设计使用年限进行设计.
(九)如本梁用在地震区线路上,还应按设防烈度在梁与墩之间设置防落梁设蒋:
(十)本设计应整孔采用,单侧设置声屏障段另一侧设置栏杆.
(十一)声屏障立柱间距按照不大于2.0m进行计算,立柱位置应与桥面横向预应力篇错开设置.
五、设计参数
(一)混凝土设计参数按《桥规》执行.
(二)梁体竖向挠度的计算采用中-话载,双线桥梁双线加载,其竖向挠度值不大于计算跨度的1/800。
(三)在列车模向摇摆力、离心力、风力和温度力的作用下,梁体的水平挠度应小于或等于梁体计算跨度的1/4000.
(四)各项常规设计指标见表3。




通桥[2012]2109-Ⅲ 时速16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 预制后张法简支T梁(设声屏障)(跨度20m,直、曲线)(打印版)

资源简介/截图:

时速16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预制后张法简支T梁(设声屏障)
跨度:20m
(直、曲线)
图号:通桥(2012)2109-IⅢ
编制单位: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发布
2012年11月
北京

客货共线铁路,简支T梁,通桥[2012]2109-Ⅲ,铁路,预制后张法,通桥[2012]2109-Ⅲ 时速16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 预制后张法简支T梁(设声屏障)(跨度20m,直、曲线)(打印版)

说明书
一、概述
为满足桥上设置声屏障的要求,根据《关于印发2011年铁路工程建设标准编制计划的通知》(铁建设函[2011]10号文)编制时速16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预制后张法筒支T梁(设声屏障)通用参考图,结构类型为有砟轨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形梁。单线由两片梁组成,双线由4片梁组成。
本系列图共5册,本图为册,计算跨度为20m.
二,适用范围与适用环境
(一)适用范围:适用于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160km/h、货物列车设计速度小于或等于120km/h(转8A货车设计速度小于或等于8Okm/h)容货共线标准轨距的新建、改建I、Ⅱ级单、双线铁路设声屏障区段桥梁。最小曲线半径1200m,双线线间距4.2m。
(二)适用环境:一般大气条件下无肪护措施的地面结构,环境类别为碳化环境,作用等级为T2。
三、设计依据
(一)《铁路桥话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及局部修订条文(铁建设[2010]5号、铁建设[2010]257号、铁建设[2012]3号).
(二)《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3-2005)及局部修订条文(铁建设2009]22号、铁建设2010257号)(简称《桥规》)。
(三)《铁路混凝士结构时久性设计规范》(TB10005-2010).
(四)《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111-2006)(2009年版)

(五)《铁路架桥机架梁暂行规程》(铁建设[2006]181号)。
四、设计原则
(一)设计速度:客车160km/h,货车120km/h(转8A货车为80km/h)。
(二)设计荷载
1、恒载
(1)结构自重按《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采用,本设计预制梁自重见表1,
(2)二期恒载包括线路设备、道砟、挡砟墙、现浇桥面板及横隔板湿接缝、电缆槽和声屏的重量。声屏障自重按每侧5kN/廷米进行计算。设计采用的二期恒载值见表1。

2、活载
(1)列车活载:中-活载。动力系数按《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4.3.5-3公式

(2)人行道竖向静活载值为距离挡砟墙外侧0.5m以内10.0kPo,0.5m以外4.0kPa,计算主梁时人行道活载不与列车活载同时组合。
(3)曲线桥梁上的高心力大小等于列车竖向静话载来以离心力率C,水平向外作用于轨项以上2.0处,离心力率C按《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第4.3.6条计算。
(4)横向摇摆力取100kN,作为一个集中活载作用于桥梁结构最不利位置,其作用点在垂直线路中心线的钢轨项面,对于双线桥只取一线上的横向摇摆力。
3、附加力
(1)风力:按《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第4.4.1条计算。
(2)温度荷载:按《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第4.4.4条计算。
4、声屏障荷载
(1)声屏障采用插板式声屏障,高度按轨面上2.05m和3.05m份别进行计算;台风地区声屏障高度不高于轨面以上2.05m.
(2)声屏障自重按顺桥向每廷米3kN(2.05m高)和5kN(3.05m高)进行计算;
(3)风荷载:
一般地区风压强度:有车时W=1250Pa,无车时W=1.3X1.13X1400=2056.6Pa计算;台风地区按无车情况下风速不大于60m/s进行检算,基本风压W0=2250P0,风压强度按照W=KK2K3Wo计算,其中K=1.3,K2=1.13,K3=1.0,
(4)列车气动力采用0.25kPa,动力放大系数按2.5计算;
(5)声屏障作用于桥面板荷载见表2。

(三)曲线上梁平面布置按平分中矢布置。
(四)采用有砟桥面,桥面净宽满足大型铁路养护机械设备作业的要求,挡砾墙内侧距线路中心线距离不小于2.2m.
(五)线路设备轨枕为如型桥枕,正线钢轨采用60kg/m轨,轨底枕下道砖厚度最小为300mm,轨底至梁项的设计计算高度取650mm。桥上线路按《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第3.3.8条的要求铺设护轨。
(六)人行道采用整体桥面形式。
(七)支座应采用可更换锚栓的支座。
(八)主梁结构按100年设计使用年限进行设计。
(九)如本梁用在地震区线路上,还应按设防烈度在梁与墩之间设置防落梁设施。
(十)本设计应整孔采用,单侧设置声屏障段另一侧设置栏杆。
(十一)声屏障立柱间距按照不大于2.0进行计算,立柱位置应与桥面横向预应力筋错开设置。
五、设计参数
(一)混凝士设计参数按《桥规》执行.
(二)梁体竖向挠度的计算采用中-活载,双线桥梁双线加载,其竖向挠度值不大于计算跨度的1/800。
(三)在列车横向摇摆力、离心力、风力和温度力的作用下,梁体的水平挠度应小于或等于梁体计算跨度的1/4000.
(四)各项常规设计指标见表3。

(略)




通桥[2012]2109-Ⅴ 时速16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 预制后张法简支T梁(设声屏障)(跨度12m,直、曲线)(打印版)

资源简介/截图:

时速16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预制后张法简支T梁(设声屏障)
跨度:12m
(直、曲线)
图号:通桥(2012)2109-V
编制单位: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发布
2012年11月
北京

客货共线铁路,简支T梁,通桥[2012]2109-Ⅴ,铁路,预制后张法,通桥[2012]2109-Ⅴ 时速16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 预制后张法简支T梁(设声屏障)(跨度12m,直、曲线)(打印版)

说明书
一、概述
为满足桥上设置声屏障的要求,根据《关于印发2011年铁路工程建设标准编制计划的通知》(铁建设函[2011]10号文)编制时速16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预制后张法筒支T梁(设声屏障)通用参考图,结构类型为有砖轨道后张法预应力混景土简支T形梁。单线由两片梁组成,双线由4片梁组成。
本系列图共5册,本图为V册,计算跨度为12m,
二、适用范围与适用环境
(一)适用范围:适用于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160km/h,货物列车设计速度小于或等于120km/h(转8A货车设计速度小于或等于8Okm/h)客货共线标准轨距的新建、改建I、Ⅱ级单、双线铁路设声屏障区段桥梁。最小曲线半径1200m,双线线间距4.2m.
(二)适用环境:一殷大气条件下无防护措施的北面结构,环境类别为碳化环境,作用等级为T2。
三、设计依据
(一)《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及局部修订条文(铁建设[2010]5号、铁建设[2010]257号、铁建设[2012]3号).
(二)《线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3-2005)及局部修订条文(线建设[2009]22号、铁建设[2010]257号)(筒称《桥规》).
(三)《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10005-2010)。
(四)《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111-2006)(2009年版)

(五)《铁路架桥机架梁暂行规程》(铁建设2006]181号).
四、设计原则
(一)设计速度:客车160km/h,货车120km/h(转8A货车为80km/h)。
(二)设计荷载
1、恒载
(1)结构自重按《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采用,本设计预制梁自重见表1,
(2)二期恒载包括线路设备、道砟、挡砖墙、现浇桥面板及横隔板湿接缝、电缆槽和声屏摩的重量。声屏障自重按每侧5kN/延米进行计算。设计采用的二期恒载值见表1,

2、活载
(1)列车活载:中-活载。动力系数按《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4.3.5-3公式

(2)人行道竖向静活载值为距离挡砟墙外侧0.5m以内10.0kPa,0.5m以外4.0kPa,计算主梁时人行道活载不与列车活载同时组合。
(3)曲线桥梁上的离心力大小等于列车竖向静话载来以离心力率C,水平向外作用于轨项以上2.0m处,高心力率C按《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第4.3.6条计算。
(4)横向摇摆力取100kN,作为一个集中话载作用于桥梁结构最不利位置,其作用点在垂直线路中心线的铜轨顶面,对于双线桥只取一线上的横向摇摆力。
3、附加力
(1)风力:按《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第4.4.1条计算。
(2)温度荷载:按《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第4.4.4条计算。
4、声屏障荷载
(1)声屏障采用插板式声屏障,高度按轨面上2.05m和3.05m分别进行计算:台风地区声屏高度不高于轨面以上2.05m.
(2)声屏障自重按顺桥向每廷米3kN(2.05m高)和5kN(3.05m高)进行计算;
(3)风荷载:
一殷地区风压强度:有车时W=1250Pa,无车时W=1.3X1.13X1400=2056.6Pa计算;
台风地区按无车情况下风速不大于60m/s进行检算,基本风压W0=2250Pa,风压强度按照W=KK2K3W0计算,其中K=1.3,K2=1.13,K3=1.0.
(4)列车气动力采用0.25kP0,动力放大系数按2.5计算;
(5)声屏障作用于桥面板荷载见表2。

(三)曲线上梁平面布置按平分中矢布置,
(四)采用有砟桥面,桥面净宽满足大型铁路养护机械设备作业的要求,挡砟墙内侧距线路中心线距离不小于2.2m。
(五)线路设备轨枕为如型桥枕,正线钢轨采用60kg/m轨,轨底枕下道车厚度最小为300mm,轨底至梁项的设计计算高度取650mm,桥上线路按《铁路桥谲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第3.3.8条的要求铺设护轨.
(六)人行道采用整体桥面形式。
(七)支座应采用可更换锚栓的支座。
(八)主梁结构按100年设计使用年限进行设计。
(九)如本梁用在地震区线路上,还应按设防烈度在梁与墩之间设置防落梁设落。
(十)本设计应整孔采用,单侧设置声屏障段另一侧设置栏杆。
(十一)声屏障立柱间距按照不大于2.0进行计算,立柱位置应与桥面横向预应力筋错开设置。
五.设计参数
(一)混凝土设计参数按《桥规》执行。
(二)梁体竖向挠度的计算采用中-活载.双线桥梁双线加载,其竖向挠度值不大于计算跨度的1/800。
(三)在列车横向摇摆力、离心力、风力和温度力的作用下,梁体的水平挠度应小于或等于梁体计算跨度的1/4000.
(四)各项常规设计指标见表3.




通桥[2012]2109-Ⅱ 时速16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 预制后张法简支T梁(设声屏障)(跨度24m,直、曲线)(打印版)

资源简介/截图:

时速16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预制后张法简支T梁(设声屏障)
跨度:24n
(直、曲线)
图号:通桥(2012)2109-Ⅱ
编制单位: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发布
2012年11月
北京

客货共线铁路,简支T梁,通桥[2012]2109-Ⅱ,铁路,预制后张法,通桥[2012]2109-Ⅱ 时速16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 预制后张法简支T梁(设声屏障)(跨度24m,直、曲线)(打印版)

说明书
一、概述
为满足桥上设置声屏障的要求,根据《关于印发2011年铁路工程建设标准编制计划的通知》(铁建设函[2011]10号文)编制时速16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预制后张法筒支T梁(设声屏障)通用参考图,结构类型为有砖轨道后张法预应力混景土简支T形梁。单线由两片梁组成,双线由4片梁组成,本系列图共5册,本图为第Ⅱ册,计算跨度为24m,
二、适用范围与适用环境
(一)适用范围:适用于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160km/h、货物列车设计速度小于或等于120km/h(转8A货车设计速度小于或等于8Okm/h)客货共线标准轨距的新建、改建I,Ⅱ级单、双线铁路设声屏障区段桥梁。最小曲线半径1200m,双线线间距4.2m.
(二)适用环境:一殷大气条件下无肪护措施的地面结构,环境类别为碳化环境,作用等级为T2。
三、设计依据
(一)《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及局部修订条文(铁建设[2010]5号、铁建设[2010]257号、铁建设[2012]3号).
(二)《线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3-2005)及局部修订条文(铁建设[2009]22号、铁建设[2010]257号)(筒称《桥规》).
(三)《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10005-2010)。
(四)《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111-2006)(2009年版)

2、活载
(1)列车活载:中-活载。动力系数按《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4.3.5-3公式

(2)人行道竖向静话载值为距离挡砟墙外侧0.5m以内10.0kPo,0.5m以外4.0kPa,计算主梁时人行道活载不与列车活载同时组合。
(3)曲线桥梁上的离心力大小等于列车竖向静话载来以离心力率C,水平向外作用于轨项以上2.0处,高心力率C按《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第4.3.6条计算。
(4)横向摇摆力取100kN,作为一个集中话载作用于桥梁结构最不利位置,其作用点在垂直线路中心线的铜轨项面,对于双线桥只政一线上的横向摇摆力。
3、附加力
(1)风力:按《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第4.4.1条计算。
(2)温度荷载:按《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第4.4.4条计算。
4、声屏障荷载
(1)声屏障采用插板式声屏障,高度按轨面上2.05m和3.05m分别进行计算;台风地区声屏高度不高于轨面以上2.05m.
(2)声屏障自重按顺桥向每廷米3kN(2.05m高)和5kN(3.05m高)进行计算;
(3)风荷载:
一殷地区风压强度:有车时W=1250Pa,无车时W=1.3X1.13X1400=2056.6Pa计算:台风地区按无车情况下风速不大于60m/s进行检算,基本风压W,=2250Pa,风压强度按照W=KK2K3W计算,其中K=1.3,K2=1.13,K3=1.0。
(4)列车气动力采用0.25kP0,动力放大系数按2.5计算;
(5)声屏作用于桥面板荷载见表2。

(三)曲线上梁平面布置按平分中矢布置。
(四)采用有砗桥面,桥面净宽满足大型铁路养护机减设备作业的要求,挡砗墙内侧距线路中心线距离不小于2.2m.
(五)线路设备轨枕为加型桥枕,正线钢轨采用60kg/m轨,轨底枕下道珠厚度最小为300mm,轨底至梁顶项的设计计算高度取650mm.桥上线路按《铁路桥通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第
3.3.8条的要求铺设护轨.
(六)人行道采用整体桥面形式。
(七)支座应采用可更换锚栓的支座。
(八)主梁结构按100年设计使用年限进行设计.
(九)如本梁用在老震区线路上,还应按设防烈度在梁与墩之间设置防落梁设蒋。
(十)本设计应整孔采用,单侧设置声屏障段另一侧设置栏杆,
(十一)声屏障立柱间距按照不大于2.0m进行计算,立柱位置应与桥面授向预应力筋错开设置.
五、设计参数
(一)混凝土设计参数按《桥规》执行.
(二)梁体竖向挠废的计算采用中-活载,双线桥梁双线加载,其坚向挠度值不大于计算跨度的1/800。
(三)在列车横向摇摆力、离心力,风力和温度力的作用下,梁体的水平挠度应小于或等于梁体计算跨度的1/4000.
(四)梁体的横向自振频率潇足《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第5.1.3条的要求,脚大于55xL-0.8=4.33H2,式中L为简支梁跨度(m.
(五)各项常规设计指标见表3。

(略)




通桥[2012]2109-Ⅰ 时速16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 预制后张法简支T梁(设声屏障)(跨度32m,直、曲线)(打印版)

资源简介/截图:

铁路工程建设通用参考图
时速16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预制后张法简支T梁(设声屏障)
跨度:32m
(直、曲线)
图号:通桥(2012)2109-I
编制单位: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发布
2012年11月 北京

客货共线铁路,简支T梁,通桥[2012]2109-Ⅰ,铁路,预制后张法,通桥[2012]2109-Ⅰ 时速16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 预制后张法简支T梁(设声屏障)(跨度32m,直、曲线)(打印版)

说明书
一、标述
为满足桥上设置声层障的要求,根据《关于印发2011年铁路工程建设标准编制计划的通知》(铁建设函[2011]10号文)编制时速160公里客货共线钱路颈制后张法简支T梁(设声屏障)通用参考图,结构类型为有砟轨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士筒支T形梁,单线由两片梁组成,双线由4片梁组成。
本系列图共5册,本图为第1册,计算跨度为32m,
二、适用范围与适用环境
(一)适用范围:适用于藏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160km/h,货物列车设计速度小于或等于120km/h(转8A货车设计速度小于或等于8Okm/h)客货共线标准轨距的新建、政建1,Ⅱ级单、线铁路设声屏障区段桥梁.最小曲线半径1200m,线线向更4.2m.
(二)适用环境:一般大气条件下无肪护措施的老面结构,环境类别为碳化环境,作用等级为T2.
三、设计依据
(一)《铁路桥通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及局部修订条文(铁建设2010]5号、铁建设[2010]257号、铁建设[2012]3号).
(二)《铁路桥涵钢筋混景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视范》(TB10002.3-2005)及局部修订条文(铁建设200922号、铁建设2010257号)(简称《桥规》).
(三)《铁路混景土结构附久性设计规范》(TB10005-2010),
(四)《铁路工程抗度设计视范》(GB50111-2006)(2009年版)
(五)《铁路来桥机来梁暂行规程》(铁建设2006]181号).
四、设计原则
(一)设计速度:客车160km/h,货车120km/h(转8A货车为80km/h).

(二)设计荷载
1,恒载
(1)结构自重按《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采用,本设计预制梁自重见表1.
(2)二期恒载包括线路设备、道砟、挡砟墙、现浇桥面板及横隔板湿接缝、电缆槽和声膟的重量。声屏障自重按每侧5kN/廷米进行计算。设计采用的二期▣载值见表1,

2、活载
(1)列车话载:中-活载.动力系数按《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4.3.5-3公式

(2)人行道竖向静话载值为距高挡砖培外侧0.5m以内10.0kPa,0.5m以外4.0kPa,计算主梁时人行道活载不与列车活载同时组合。
(3)曲线桥梁上的离心力大小等于列车坚向静活载来以离心力率C,水平向外作用于轨项以上2.0处,离心力率C按《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视范》(TB10002.1-2005)第4.3.6条计算。
(4)横向摇姜力取100kN,作为一个集中活载作用于桥梁结构最不利位置,其作用点在垂直线路中心线的钢轨项面,对于双线桥只取一线上的横向摇摆力。
3、附加力
(1)风力:按《铁路桥通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第4.4.1条计算。
(2)温度荷载:找《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第4.4.4条计算。
4、声屏障荷载
(1)声屏障采用插板式声屏,高度按轨面上2.05m和3.05m分别进行计算:台风地区声屏障高度不高于轨面以上2.05m。
(2)声屏障自重按桥向每延米3kN(2.05m高)和5kN(3.05m高)进行计算:
(3)风荷载:一般地区风压强度:有车时W=1250Pa,无车时W=1.3X1.13X1400=2056.6Pa计算:台风北区按无车情况下风速不大于60m/S进行检算,基本风压W0=2250Pa,风压强度按照W=KK2K3Wo计算,其中K=1.3,K2=1.13,K3=1.0.
(4)列车气动力采用0.25kPa,动力放大系数按2.5计算:
(5)声屏障作用于桥面板荷载见表2,

(三)曲线上梁平面布置按平分中失布置,
(四)采用有砗桥面,桥面净宽满足大型铁路养护机藏设备作业的要求,挡砗墙内侧距线路中心线距离不小于2.2m.
(五)线路设备執枕为加型桥枕,正线钢轨采用60kg/m轨,轨底枕下道砗厚度最小为300mm,轨底至梁项的设计计算高度取650mm.桥上线路按《铁路桥通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第3.3.8条的要求辅设护轨。
(六)人行道采用整体桥面形式。
(七)支座应采用可更换钻栓的支座。
(八)主梁结构按100年设计使用年限进行设计.
(九)如本梁用在老震区线路上,还应按设防烈度在梁与墩之间设置防落梁设落。
(十)本设计应整孔采用,单侧设置声屏障段另一侧设置栏杆,
(十一)声屏障立柱间距按照不大于2.0m进行计算,立柱位置应与桥面授向颈应力筋错开设置。
五、设计参数
(一)混凝土设计参数按《桥规》执行.
(二)梁体竖向挠度的计算采用中-活载,双线桥梁双线加载,其竖向挠度值不大于计算跨度的1/800。
(三)在列车横向摇摆力、离心力、风力和温度力的作用下,梁体的水平挠度应小于或等于梁体计算跨度的1/4000.
(四)梁体的横向自振频率满足《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第5.1.3条的要求脚大于55xL08=3.44H2,式中L为简支梁跨度(m.
(五)各项常规设计指标见表3.

(六)乳向预应力筋采用钢绞线,用自锚式拉丝体系锚围,采用夹片式锚具,其预应力损失按如下参数计算:
1,采用抽拔像胶管()成孔,钢来与管道壁之间的摩盟系数u取0.55,管道偏差系数k取0.0015。
2、锚具的锚口摩阻损失与锚下刻叭口摩阻损失之和按锚外控制应力的6%计算。
3、错具回缩量每端取6mm,计入反向摩阻作用,
4、其它预应力损失按《桥规》有关条文计算。
5、范工时应按第1,2.3项实测结果调整张拉力,
(七)横向预应力筋采用钢绞线,采用单端张拉,周定端应交错设置。单线梁横隔板处的横向预应力鑑具张拉端采用低月缩错具,低徊缩锚具回缩量每端取1mm,其它损失计算同纵向预应力筋。
六、村料及设备
(一)混士
1.梁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60。
2、封锚混凝土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强度等级C50。
3、边梁外侧见浇桥面板采用C50纤维混凝土,纤维采用聚乙烯醇(PVF)纤维,含量1.5kg/m3,纤维的技术指标应满足《水泥混景土和砂浆用合成纤维》(GB/T21120-2007)的要求。
4、现场浇筑横倡板及桥面板连接湿接缝混凝土采用补偿收缩细石混凝士,强度等级C50,
5、现浇挡墙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
混凝士的各项性能指标应特合《铁路桥涵铜筋滤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3-2005及《铁路混凝士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的要求,其中C60混泉土弹性模量为3.65x10MPa,C50德凝土弹性模量为3.60x104MPa.
(二)预应力筋
纵向预应力觞、横向预应力筋均采用公称直径为15.2mm的铜绞线,抗拉强度为1860MPa,弹性模量为1.95x10MPa,其技术条件特合GB/T5224-2003的要求,

(三)朝筋
普通朝筋采用HPB235钢篇及未经高压穿水处理过的HRB335钢箭,其技术条件为:HPB235钢;应符合《钢箭混凝土用朝第1分: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的要求:HRB335钢箭应符合《铜筋混凝士用朝第2部分:热轧带助钢觞》(GB1499.2)的规定,化学成分应潢足《铁路桥通钢混凝土和预应力混泉土结构设计视范》(TB10002.3-2005)对碳含量的要求,即C+Mn/6应小于或等于0.5%.
(四)锚具
乳向预应力筋锚具采用夹片式锚具,桥面及双线梁横隔板处横钧预应力;锚具采用夹片式锚具,单线梁横隔板处横向预应力筋张拉端锚具采用低回缩锚具,其技术条件应符合《铁路工程预应力第用夹片式锚具、夹具和连接器技术条件》(TB/T3193-2008)的要求,锚垫板采用配套锚垫板,张拉千斤项采用配套千斤项。
(五)防水层和保护层材料应满足《铁路混凝土桥面防水层技术条件》(TB/T2965-2011)的要求,挡砖墙根部及淮水管处防水附加层卷材的厚度为0.5mm(不含无纺布)。
(六)港水管采用外径125mm,壁厚8mm的PVC管,其标准应符合《无压星地排污、排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GB/T20221-2006)的要求.
(七)横隔板联结钢板、两孔溪间梁缝肪排水设施预埋钢件及挡酥钢盖板、踐车台检查梯均采用Q235钢料,技术条件应符合《碳素结构钢》GB/T700-2006的要求。
(八)纵向预应力管道采用抽拔橡胶管成孔,横向预应力采用预埋金属波纹管成孔。

(九)支座采用盆式像胶支座或朝支座,竖向承载力为3000kW,顺桥向位移30mm,横桥向位移10mm.
(十)橡胶上水带根据桥梁所处老区最低杯境温度选用,气温不低于-25℃地区可采用氯丁橡胶,气温低于-25℃地区采用三元乙丙橡胶,
(十一)声屏障立柱基础预埋U型蝶栓采用45#号钢调质热处理,钢板采用Q235。栏杆钢件采用Q235.




DB37/T 5074-2024 近零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官方公开版).pdf

资源简介/截图:

2024,DB37T5074,pdf,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山东省

前言 按照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2022年山东省 工程建设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鲁建标字(2022)8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依据 国家和山东省现行相关技术标准,总结国内外超低能耗和近零能耗建筑的实践经验,在 的基础上,经过广泛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工程经验,广泛征求意见,修订而成.

本标准共分9章,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技术指标:5. 性能化设计方法:6.建筑设计:7.供暖空调和通风系统设计:8.电气与智能化系统设计: 9.可再生能源系统设计.

本标准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 1.落实国家“双碳”目标要求,增加建筑能耗综合值、建筑总能耗综合值、建筑运 行碳排放量、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等指标要求: 2.增加性能化设计内容: 3.建筑设计增加与装配式建筑相关的技术内容: 4.供暖空调和通风系统设计增加空调系统形式、控制方式和性能参数等技术内容: 5.增加电气与智能化有关方面的技术内容: 6.增加可再生能源系统建筑应用相关的技术内容.

本标准由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 具体技术内容解释.

各单位在本标准实施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 和有关资料寄送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址:济南市无影山路29号,邮编: 250031,电话:0531-85595189,E-mail:sds_gb@163.).

主编单位: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同圆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山东大卫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济南市建设工程勘察设计质量监督站 中德生态园被动房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山东华科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山海大象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青岛科瑞新型环保材料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美诺邦马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济南绿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员: 王 昭 王春堂 王衍争 孙鸿昌 胡雪晶 李 震 李 刚 李天勋 孙璐楠 李荣 李 迪 宁改存 李壮贤 宋中华 杨友波 郝建立 孙莉莉 吉 喆 梅国永 杜洪范 宋文寅 李向前 周 海 方 涛 邱立平 田 竣 崔旭东 丁 霞 朱 航 田 师 李 刘凯 陈恒亮 章建军 张 宁 尹子和 黄广国 赵丙峰 李树才 付 英 晋艳丽 王嘉斌 韩 飞 李 娟 王艺晓 李青灿 张伟军 褚 静 郭 强 刘秀霞 赵 锟 李海滨 宋英芳 魏 琪 席晓华 刘 斌 部朋 房 涛 刘 钰 邵东岳 袁恒飞 王常伟 张 吴 韩 华 李华伟 张 里 周翔训 于保清 唐恒瑞 张春轲 杨娇娇 马鹏真 邢 闽 韩竹青 叶兰 陈大雷 李军伟 龙 霖 郭 曹瑞泽 刘 瑞 周晓鹏 李 萌 乔金耀 孙彬栋 龚 娇 艾慧颖 主要审查人员: 徐 伟 梁传志 于晓明 杜晓通 楚广明 徐 涛 时均勇 万立华 王海涛
目次 1总则.. 2术语… 3基本规定. 4技术指标.. 5 5性能化设计方法. 6 6建筑设计. 6.1规划与建筑方案, 7 6.2建筑围护结构设计, 7 6.3热桥处理. 9 6.4建筑气密性 …10 7供暖空调和通风系统设计 … 13 7.1供暖空调系统设计, …13 7.2供暖空调设备.. .13 7.3通风系统设计.. ..15 8电气与智能化系统设计.. 8.1一般规定. …18 8.2照明. ..18 8.3监测与控制.. …18 9可再生能源系统设计, …20 9.1一般规定. .20 9.2太阳能系统设计.. ..20 9.3地源热泵系统设计.. .21 9.4空气源热泵系统设计 ..21 附录A山东省各地居住建筑年耗冷量. ..23 附录B各种能源折标准煤系数, …24 附录C建筑总能耗综合值和运行阶段碳排放强度 .26 附录D部分外窗热工性能参考表. .27 本标准用词说明, 28
引用标准名录… 附:条文说明 …30
Contents 1General provisions 2Terms 3Basic regulations 4Technical indicators 5 Performance oriented design methods 6Architectural design 6.1 Planning and building scheme. 6.2 Design of building envelope 6.3 Heat bridge treatment — 6 6.4 Building air permeability 10 7Heating air conditioning and ventilation system design …. 13 7.1 Heating an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design * 13 7.2 Heating and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 13 7.3 Ventilation system design 15 8Electrification and intelligent system design 18 8.1 General requirements — 18 8.2 Lighting.. 18 8.3 Monitoring and control – 18 9 Renewable energy system design 20 9.1 General requirements — 20 9.2 Solar system design 20 9.3 Ground source heat pump system design 21 9.4 Air source heat pump system design 21 Appendix A Annual cooling consumption of residential buildings in various regions of Shandong Province 23 Appendix BVarious energy conversion coefficients to standard coal Appendix C Comprehensive value of total energy consumption of buildings and carbon ops Appendix DPartial thermal performance reference table for exterior windows .27 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Standard. 29 List of Quoted Standards– 30 Addition: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 31




正式版 DB64/T 1702 2020 湿陷性黄土地区低矮居住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pdf

资源简介/截图:

DB64/T 1702 2020,低矮建筑,地基处理,宁夏,宁夏回族自治区,建筑,湿陷性黄土,湿陷性黄土地区,工程规范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J15205—2020 DB64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64/T1702—2020 湿陷性黄土地区低矮居住建筑 地基处理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for ground treatment of low-rise buildings in collapsible loess regions 2020-05-18发布 2020-08-18实施 宁夏回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发布 宁夏回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厅 宁夏回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公告 〔2020]51号 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发布 《复合保温板结构体化系统应用技术规程》 等3项地方标准的公告 经我厅会同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厅组织审查,批准《复合保温板 结构一体化系统应用技术规程》《湿陷性黄土地区低矮居住建筑地基 处理技术规程》《混凝土结构成型钢筋加工配送技术标准》为宁夏回 族自治区地方标准.《复合保温板结构一体化系统应用技术规程》编 号为DB64/T1539一2020,《湿陷性黄土地区低矮居住建筑地基处理 技术规程》编号为DB64/T1702一2020、《混凝土结构成型钢筋加工配 送技术标准》编号为DB64/T1703一2020. 以上3项标准自2020年8月18日起实施,请各单位认真遵照执 行,执行过程中发现问题,请及时宁夏工程建设标准管理中心. 原《复合保温板结构一体化系统应用技术规程》(DB64/T1539一 2018)同时废止. 宁夏回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20年5月27日 DB64/T1702—2020 前言 根据宁夏回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发布2017年度工 程建设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宁建(科)发(2017)]10号 的要求,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总结工程实践结果,参考国内相关 技术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本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规定: 4.防水设计措施:5.综合防水措施的换填垫层法:6.综合防水措施的 土或灰土挤密桩法;7.强夯法;8.使用与维护. 本规程由宁夏回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宁夏 固原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 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宁夏固原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地址:宁夏固原市原州区泰合路,邮政编码756000,电子邮箱:nc- gysjy@126.) 本规程主编单位:宁夏固原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规程参编单位:宁夏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银川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宁夏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宁夏昌学森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员:李海东李树海张津生张向东 王龙刘福友叶岚浦兴学 许正虎郭立民王学信白银广 戴永军魏杰黄卫舟 本规程主要审查人员:张拥军薛鹏孔青高海宁 刘玉荣韦红高宁泉 …




青岛市老旧街区改造技术导则.pdf

资源简介/截图:

pdf,导则,老旧,街区,青岛市,设计资料

青岛市老旧街区改造技术导则 2023-03-09发布 2023-03-16实施 青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前言 为切实做好青岛市老旧街区改造工作,提高改造工 作的质量和水平,建设安全健康、设施完善、管理有序的 居住社区,增强老旧街区居民生活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 感,青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组织编制了《青岛市老旧街 区改造技术导则》(以下简称《导则》).

本《导则》主要包含了老旧街区改造的范围,明确了 改造工作的重点任务和建设标准,提出了实施和后续运 维管理的要求等.

本《导则》由青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组织编制并负 责管理,由山东金诺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 术解释.

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青岛市住房 和城乡建设局.

主编单位:山东金诺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曹天宇、袁德志、李克先、陈国森、 徐斌熙、边诚、穆海明、李法岭、刘金雷、邹立文、 连振宇、鉴小宝、宫常青、张建军、王学智、高赫、 张坤、梁影、陈京英、朱佳堃、刘文明 主要审查人:毕维准、季成涛、盛文
目录 1.总则…. 2.编制依据 3.术语… 5 4.基本规定.. 7 5.老旧小区改造 .10 5.1基础类改造.. 10 5.2完善类改造.. 35 5.3提升类改造.. 6.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51 6.1道路及交通系统.. .51 6.2街区照明设施… 51 6.3市政配套管线设施, 52 6.4街区消防设施.. .53 6.5街区缆线整治 6.6街区环卫设施 .. ..53 6.7街区景观风貌 . 54 6.8海绵城市. 55 7.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57 7.1社区综合服务设施.. .57 7.2养老服务设施.. .57 7.3抚育抚幼设施 58 7.4停车设施. 59
7.5文化设施 60 7.6体育设施… .60 8.专项服务设施建设 62 8.1智慧化建设.. 62 8.2便民医疗. 62 8.3商业便民服务设施. 8.4助餐服务设施.. .63 9.建设和运维管理 65 9.1项目生成.. .65 9.2项目实施. 65 9.3运维管理 68 9.4资金筹措 69 9.5党群共建 71 II
1.总则 1.0.1为规范老旧街区改造工作,完善公共服务设 施,提升公共服务功能,改善居住生活环境,满足居民美 好生活需要,制定本《导则》.

1.0.2本《导则》所称老旧街区改造,是指对建成年 代较早、市政基础设施不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不配套的区 域进行的整体性、系统化改造行为,一般以业主改造意息 强烈、集中连片的老旧小区改造为主.

本《导则》中所称老旧小区是指在城市或县城国有土 地上建成,失养失修失管严重、市政配套设施不完善、公 共服务和社会服务设施不健全、居民改造意愿强烈的住 宅小区(含单栋住宅楼).

集中连片的老旧小区一般是指 在地理位置上相邻的,包含两个及以上或总建筑面积不 小于8万平方米的小区.

1.0.3老旧街区改造应当遵循“规划引领、统筹实 施、多方参与、建管并重”的原则,以老旧小区改造为中 心,将区域内老旧小区改造、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 务设施建设、专项服务设施建设等连片统一规划,综合考 虑安全、整洁、便捷、绿色、智慧等要素,统筹推进实施.

1.0.4老旧街区改造应保护和传承城市特色风貌, 按照相关规定做好文物、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和古树 名木的保护工作.

1.0.5老旧街区改造应符合国家、省、市相关政策、 1




Q/SPI 9736-2022 风力发电工程设计造价参考指标.pdf

资源简介/截图: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新能源,预览与源,风力发电,电力能源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STATE POWER INVESTMENT CORPORATION LIMITED 企业 标 准 Q/SPI9736-2022 代替Q/SPI9736-2019 风力发电工程设计造价参考指标 (2022版)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发布 Q/SP9736-2022风力发电工程设计造价参考指标(2022版) 目 录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造价参考指标编制说明. 3.1一般说明…. 3.2基本方案说明……. 2 3.3调整指标及模块汇总.. 4 4基本方案造价参考指标 5 4.1基本方案造价指标汇总. 5 4.250MW规模基本方案参考总概算….8 4.3200MW规模基本方案参考总概算……..21 4.4基本方案施工辅助工程参考概算.26 4.5基本方案其他费用参考概算.26 4.6基本方案部分独立费用参考概算 27 5基本方案单位造价指标…… 29 5.1基本方案分类单位造价指标.29 6调整模块造价参考指标29 6.1调整模块说明……….30 6.2风电机组安装平台工程调整模块造价指标…….30 6.3风电机组基础地基处理工程调整模块造价指标…30 6.4风电机组基础工程调整模块造价指标…..31 6.5机组变电站基础工程调整模块造价指标…31 6.6 升压站变电站工程调整模块造价指标. …31 6.735KV集电线路工程调整模块造价指标…..31 6.8交通工程调整模块造价指标……32 6.9钢混塔调整模块造价指标.33 6.10储能工程调整模块造价指标…… 33 7附件:设备材料价格信息及参考工程量..34 7.1设备材料价格信息 ..34 7.2参考工程量.40 —1— Q/SPI9736-2022风力发电工程设计造价参考指标(2022版) 前言 为提高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风力发电工程造价控制水平, 以2021、2022年度风力发电工程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资料为基础,参考 当前主流机型、风机和塔筒价格水平,对《风力发电工程设计造价参考指标(2021版)》 进行修编,主要修编内容如下: –建筑、安装工程主要材料价格参考北京地区2022年1-9月信息价平均价格,装 置性材料综合单价以北京地区2022年1-9月市场价格为基础,并结合集团公司2022 年实际工程招标情况的综合测算取定; -风机和塔筒价格以集团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招标平均价格为基础,并考虑市场 波动变化因素综合测算取定; -调整50MW基本方案由13台4MW机型调整为10台5.0MW机型;200MW基本方案 由40台5MW机型调整为32台6.25MW机型; -一基本方案造价指标增加含储能单位造价指标; -110kV升压站按一次建成考虑,GIS调整为户外型增加110kV/100MW、220kV/100 MW升压站调整模块; -一增加基本方案单位造价指标章节,以便于参考使用; -一增加附件章节,调整参考价格及工程量文字内容列入附件. 本标准由集团公司发展部提出.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部门):国家电投集团风电产业创新中心/上海能源科技发 展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风电产业创新中心: 本标准主要审查人(按单位排序): -11- Q/SPI9736-2022风力发电工程设计造价参考指标(2022年版) 风力发电工程设计造价参考指标(2022版)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集团公司所属各全资、控股公司的新建、改建、扩建、合作开发的 风力发电工程的造价控制.本标准以基本方案为基础,配合调整模块,适应不同设计 方案的造价控制需求. 本标准适用陆上风力发电工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 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 用于本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691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令第65号) 《关于建筑业营业税改增值税后陆上风电场工程计价依据调整实施意见》(水电 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可再生能源定额站通知可再生定额[2016]32号) 《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政策的公告》(财政部、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公告2019 年第39号) 《关于调整水电工程、风电场工程及光伏发电工程计价依据中建筑安装工程增值 税税率及相关系数的通知》(可再生定额[2019]14号) GB51096-2015《风力发电场设计规范》 NB/T31010-2019《陆上风电场工程概算定额》 NB/T3101…




NB/T 11002-2022 海上风电场工程嵌岩桩基设计规程

资源简介/截图:

国家能源局,地基与基础,岩土,新能源,桩基,电力,能源,风电,电力能源

ICS27.180 P61 NB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P NB/T11002—2022 海上风电场工程嵌岩桩基设计规程 Code for Design of Rock-socketed Pile for Offshore Wind Power Projects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 2022-11-04发布 2023-05-04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海上风电场工程嵌岩桩基设计规程 Code for Design of Rock-socketed Pile for Offshore Wind Power Projects NB/T11002—2022 主编部门: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 批准部门:国家能源局 施行日期:2023年5月4日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22北京 国家能源局 公告 2022年第5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能源标准化管理办法》, 国家能源局批准《风力发电场维护规程》等237项能源行业标准(附 件1)、《Code for design of pumped storage power stations)等15项 能源行业标准外文版(附件2),现予以发布. 附件:1.行业标准目录 2.行业标准外文版目录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国家能源局 2022年11月4日 …

根据《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下达2019年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及英文版翻译出版计划的通知》(国能科技(2019)58号)的要求,规程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
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规程。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基本规定、嵌岩桩承载力、嵌岩桩结构设计、构造要求等。本规程由国家能源局负责管理,由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提出并负责日常管理,由能源行业风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风电场规划设计分技术委员会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六铺炕北小街2号,邮编:100120)。
本规程主编单位:福建永福电力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市《人行道品质提升技术指南》.pdf

资源简介/截图:

pdf,上海市,人行道,品质,指南,设计资料

上海市道路运输管理局文件 沪道运设养[2023]68号 关于印发《人行道品质提升技术指南》的通知 市道路运输事业发展中心、各区交通委(建交委): 为进一步规范本市城市道路与公路人行道的设计、施工、 养护、掘路修复及设施管理,维护优美、舒适、融合、安全 的人行环境,提高人行道品质,提升人行道精细化管理水平, 我局研究制定了《人行道品质提升技术指南》,现印发给你 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特此通知.

上海市道路运输管理局 2023年4月26日 抄送: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各区道路管 理机构.

信息公开属性:主动公开 上海市道路运输管理局办公室 2023年4月26日印发
人行道品质提升技术指南 上海市道路运输管理局 2023年3月
目录 1总则 1.1编制目的 1.2适用范围 2通行空间 2.1通行动线 2.2步行环境, 3附属设施. 6 3.1设施布设, 9 3.2无障碍设施. 11 4铺装结构. 13 4.1 铺面质量, 13 4.2步行舒适度, 15 5施工工艺 16 5.1施工质量, 16 6掘路修复. 20 6.1修复质量, 20 7运维管理. 21 7.1设施养护 21 7.2 过程管理.. 23 附录A铺装结构.. 26 A.1 混凝土面砖铺装结构 26 A.2 聚氨酯基铺装结构.. 28 A.3 其他铺装结构.. 29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进一步提升人行道通行环境和人行道质量,贯彻落实《上海市 街道设计导则》、《上海市慢行交通规划设计导则》、《上海市城市 道路精细化管理导则》和《市政道路建设及整治工程全要素技术规定》 等文件中对于人行道品质的要求,吸取精品道路建设经验,持续提升 本市人行道的空间利用、设计、施工、养护及监管水平,以“平整舒 适、安全畅通、和谐美观、韧性耐久”为品质提升要求,实现“通行 动线更通畅、步行环境更美观、设施布设更集约、无障碍设施更友好、 铺面质量更耐久、步行脚感更舒适、施工工艺更规范、修复质量更优 良、设施养护更规范、过程管理更科学”等目标,针对性提出本人行 道品质提升技术指南.

1.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市城市道路与城镇化公路人行道(以下简称人行道).

2通行空间 2.1通行动线 2.1.1现状问题 当前部分人行道存在通行空间不够畅通的问题.

如人行道规划设 计宽度不足,绿化带、公交站台等设施过宽占据通行空间等.

4
2.1.2提升措施 为提升人行道“安全畅通”品质,满足行人通行、停驻及设施布 置等功能需求,达到“通行动线更通畅”的目标,人行道新建或改扩 建时应依据《上海市街道设计导则》相关规定,按不同街道类型,合 理布局步行通行空间、设施带、建筑前区.

加强人行道与建筑前区、 广场、公园绿地等路域的平顺衔接,减少不必要的高差变化,无法消 除高差的点位应做好防护、警示措施.

人行道推荐宽度宜依据《上海 市城市道路精细化管理导则》进行设置,确保行人有效通行宽度不小 于1.8m 步行通行区 沿街建筑 步行通行区 建筑前区 沿街建筑 a)仅有步行通行区 b)步行通行区建筑前区 设瓶带 步行通行区 沿街建筑 设施带 步行通行区 建筑前区 沿街建筑 c)设施带步行通行区 d)设施带步行通行区建筑前区 图1合理布局人行道空间 5




杭州城市国际化标识系统导则(2022).pdf

资源简介/截图:

2022,pdf,国际化,导则,标识,设计资料

杭州城市国际化标识系统导则 杭州城市国际化标识系统导则 杭州市城市管理局 声明:本导封形涉家的编能量(法温息标准是及其)以编射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东准与际准冲突分以关邮门批准为准 期间最本为体,近期应用出限版本更新以更新本为准, 2021年9月
江南忆。

最忆是杭州四 杭
项目名称:杭州城市国际化标识系统导则 编制单位:杭州市城市管理局、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编制组成员:宋晓青、余飞、杨益华、殷彦波、孙苗妙、 陈爱萍、温军燕、周晶、高媛媛、廖志超 陶敏超、柯成行、徐小军、徐颖、郑碧云、 孙启真
目录 第一章背景研究 001 第四章专项篇章 097 1.项目源起 001 1.城市道路篇 097 2.标识理念 002 2.交通枢纽篇 135 3.现状问题 003 3.旅游景区篇 147 4.先进案例 007 4.重点机构篇 153 5.核心城市生活社区篇 161 6.重大活动篇 166 第二章总则部分 011 7.无障碍篇 169 1.目的原则 011 2.标识定义 012 第五章特色建议 175 3.编制依据 012 1.杭州特色营造 175 4.引导范围 014 2.色彩特色建议 182 5.应用理念 014 3.纹样特色建议 183 4.图案特色建议 186 5.数智化特色建议 187 第三章通用规范 015 6.临时标识设置建议 191 1.基本元素 015 2.样式统述 073 第六章实施要求 193 3.信息架构 092 1.深化设计 193 4.规划布局 092 2.推进要求 194 5.外文译写 095 3.整改引导 196
第一章 背景研究 长运出站口 下 EniForCoacnes 换乘大厅 1.项目源起 7 TransterHall 2.标识理念 到达大厅 3.现状问题 AmivalHall 4.先进案例…




SL/T 525.5-2021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 第5部分:化工行业建设项目

资源简介/截图:

ICS27.140
CCS P56 SL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
SL/T525.5—2021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
第5部分:化工行业建设项目
Guidelines for water-draw and utilization assessment on construction projects Part 5:Chemical industry construction projects

2021-11-18发布 2022-02-18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发布

SL/T 525.5,SL/T 525.5-2021,化工行业,水资源,水资源论证,SL/T 525.5-2021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 第5部分:化工行业建设项目

1总则
1.0.1为规范化工行业建设项目(以下简称化工项目)水资源论证内容、程序和技术方法,指导化工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的编制和技术审查,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化工项目水资源论证,
1.0.3化工项目水资源论证应符合下列原则:
1符合化工行业发展政策和规划要求。
2符合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要求和节水型工业有关政策要求。
3不损害利益相关方合法权益,保障饮水安全、生态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1.0.4本标准主要引用下列标准:
GB/T7119节水型企业评价导则
GB/T12452企业水平衡测试通则
GB12719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
GB/T18916取水定额
GB/T21534工业用水节水术语
GB24789用水单位水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GB/T26719企业用水统计通则
GB/T35580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
GB50335城镇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
GB/T50594水功能区划分标准
SL/T238水资源评价导则
SL/T278水利水电工程水文计算规范
SL368再生水水质标准
1.0.5已开展规划水资源论证的工业园区,化工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中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和承载状况分析、取水水源论证和取水影响论证,应结合规划水资源论证相关成果进行编制。化工项目取水量应符合园区用水总量控制指标要求。
1.0.6化工项目水资源论证除应符合本标准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基本要求
2.1论证内容
2.1.1化工项目水资源论证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1化工项目概况分析。
2水资源开发利用和承载状况分析。
3节水评价及用水量核定。
4取水水源论证。
5取水影响论证。
6退水影响论证。
7水资源节约、保护及管理措施。
2.1.2可能影响水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化工项目,应重点分析项目建设对水资源的影响和安全保障措施。
2.1.3化工项目水资源论证应涵盖项目的施工期和运行期。
2.2工作程序、论证工作等级和范围
2.2.1化工项目水资源论证的编制程序、水平年选取和水资源论证范围划定应按GB/T35580规定执行。
2.2.2化工项目水资源论证分类分级指标见表2.2.2。

2.2.3化工项目水资源论证中取水水源、取水影响、退水影响分类的工作等级,应由不同分类指标的最高级别分别确定。
2.2.4《化工行业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编制提纲应参照附录A的规定。
2.3基本资料
2.3.1除按GB/T35580规定应收集的资料外,还应收集下列资料:
1分析范围内主要节点河道内生态需水量控制指标。
2分析范围内的产业布局。
3国内已建同类产品化工企业取水、用水、节水情况有关资料。
4节水水平高的同类产品化工企业用水指标。
5对可供化工项目利用的再生水水源,应收集再生水厂的污水收集范围和收集量、再生水处理设施与产生量、已有供水范围、供水对象及再生水利用规划等。
6化工项目可行性报告、环评报告等项目前期资料。
2.3.2收集的资料不能满足论证深度要求时,应开展必要的补充调查和监测。
2.3.3应在充分收集已有资料和成果的基础上,开展现场查勘,并拍照和/或视频记录。重点调查化工项目的取水水源、取水口位置、人河排污口位置,以及现有取水工程等情况。
2.3.4应按SL/T278和SL/T238的相关规定对水文资料和有关监测资料进行可靠性、一致性和代表性分析。




SL/T 525.6-2021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 第6部分:造纸行业建设项目

资源简介/截图:

ICS27.140
CCS P 56 SL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
SL/T525.6—2021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
第6部分:造纸行业建设项目
Guidelines for water draw and utilization assessment on construction projects

2021-11-18发布 2022-02-18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发布

SL/T 525.6,SL/T 525.6-2021,水资源论证,造纸行业,SL/T 525.6-2021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 第6部分:造纸行业建设项目

1总则
1.0.1为规范造纸行业建设项目(以下简称造纸项目)水资源论证的内容、程序和技术方法,指导造纸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的编制和技术审查,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造纸项目水资源论证。造纸行业包括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的纸浆制造业和造纸业。
1.0.3造纸项目水资源论证应符合下列原则:
1符合造纸行业产业发展政策和规划要求。
2符合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和节水型工业有关政策要求。
3不损害利益相关方合法权益,保障饮水安全、生态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1.0.4本标准主要引用下列标准:
GB3544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T7119节水型企业评价导则
GB/T12452企业水平衡测试通则
GB/T18916.5取水定额第5部分:造纸产品
GB/T21534工业用水节水术语
GB24789用水单位水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GB/T26719企业用水统计通则
GB/T35580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
GB50335城镇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
GB50594水功能区划分标准
SL/T238水资源评价导则
SL/T278水利水电工程水文计算规范
SL368再生水水质标准
1.0.5已经开展规划水资源论证的工业园区,造纸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中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和承载状况分析、取水水源论证和取水影响论证,应结合规划水资源论证相关成果进行编制。造纸项目取水量应符合园区用水总量控制指标要求。
1.0.6造纸项目水资源论证除应符合本标准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基本要求
2.1论证内容
2.1.1造纸项目水资源论证应包括下列内容:
1造纸项目概况。
2水资源开发利用和承载状况分析。
3节水评价及用水量核定。
4取水水源论证。
5取水影响论证。
6退水影响论证。
7水资源节约、保护及管理措施。
2.1.2造纸项目水资源论证应涵盖项目的施工期和运行期。
2.2工作程序、论证工作等级和范围
2.2.1造纸项目水资源论证的工作程序、水平年选取和水资源论证范围划定应按GB/T35580的规定执行。
2.2.2造纸项目水资源论证分类分级指标见表2.2.2。

SL/T 525.6,SL/T 525.6-2021,水资源论证,造纸行业,SL/T 525.6-2021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 第6部分:造纸行业建设项目

2.2.3造纸项目水资源论证中取水水源、取水影响、退水影响分类的工作等级,应由不同分类指标的最高级别分别确定。
2.2.4《造纸行业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编制提纲应参照附录A的规定。
2.3基本资料
2.3.1除按GB/T35580规定收集的资料外,还应收集下列资料:
1分析范围内主要节点河道内生态需水量控制指标。
2分析范围内的产业布局和规模。
3国内已建同类产品造纸企业取水、用水、节水情况有关资料。
4节水水平高的同类产品造纸企业用水指标。
5对可供造纸项目利用的再生水水源,应收集再生水厂的污水收集范围和收集量、再生水处理设施与产生量、已有供水范围、供水对象及再生水利用规划等。
6造纸项目可行性报告、环评报告等项目前期资料。
2.3.2收集的资料不能满足论证深度要求时,应开展必要的补充调查和监测。
2.3.3在充分收集已有资料和成果的基础上,开展现场查勘,并拍照和/或视频记录。重点调查造纸项目的取水水源、取水口位置、人河排污口位置,以及现有取水工程等情况。
2.3.4应按SL/T278和SL/T238的相关规定对水文资料和有关监测资料进行可靠性、一致性和代表性分析。

3项目概况
3.1一般规定
3.1.1结合收集的基本资料,介绍建设单位的基本情况、建设规模、建设性质、建设地点、产品方案、生产和用水工艺、技术及设备、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等,说明造纸项目与国家产业政策、行业发展规划等的相符性。
3.1.2介绍造纸项目提出的施工期和运行期取水方案、用水方案和退水方案。说明取水方案与所在流域或区域水资源规划、水量分配方案等的协调性,
3.1.3改建、扩建以及分期建设的造纸项目,应说明已建或在建项目的取水、用水情况,分析论证项目取水、用水和退水与已建或在建项目之间的关系。
3.2项目概况
3.2.1根据造纸项目设计,介绍造纸项目的依据、地点、占地面积、项目规模、总投资、产品、建设计划和进度安排等,并附项目位置图、总平面布置图。
3.2.2依据国家和地方造纸行业产业发展政策、产业结构调整政策、行业准人条件等,分析造纸项目与产业政策的符合性。
3.2.3明确造纸项目的原料、具体产品以及生产工艺流程及其主要设备和装置,绘制工艺流程图,并附文字说明。
3.2.4改建、扩建造纸项目应说明已建(在建)项目的产品、生产工艺、规模、装置及运行投产等情况。原有项目处于施工阶段的,还应说明施工建设情况,
3.3项目取水及退水方案
3.3.1根据造纸项目取水方案,详细说明项目取水水源类型、取水方式、取水工程(设施)位置、取水路线、取水规模、取水水质和设计保证率要求等。并附取水管线路径图。
3.3.2说明造纸项目主要用水系统的工艺、节水技术及设备,用水量、水质要求及循环利用过程等,明确项目采用的节水措施方案及节水技术与配套节水设施。并附项目用水工艺流程图,说明各主要工序、设备与装置的用水情况。
3.3.3说明造纸项目主要用水环节产生的污水量、污染物种类,污水处理的工艺、技术及设备,以及污水处理回用情况。
3.3.4说明建设项目退水方案,包括退水地点、退水方式、退水量,退水水质和退水过程等。
3.3.5应说明施工期取水、用水、污水处理和退水等方案。
3.3.6改建、扩建造纸项目应重点分析本项目与已建项目在取水、用水、退水等方面的关系。
1说明已建(在建)项目的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取水工程运行、节水设施运行、水平衡测试等情况。
2收集已建项目3~5年有关资料,对照取水许可批复和水资源论证报告书提出的水资源节约、保护要求,分析评价已建(在建)造纸项目取水、用水、退水落实情况。
3说明本项目与已建(在建)项目的关系,分析项目提出的改建、扩建后造纸项目的总取水量、用水量、退水量的变化情况。

4水资源开发利用和承载状况分析
4.1一般规定
4.1.1应在流域或区域水资源综合规划的基础上,闸述分析范围内水资源状况、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4.1.2进行水资源承载状况分析。
4.2水资源开发利用分析
4.2.1应对分析范围内的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状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开发利用潜力进行调查分析,并分析区城取水、用水是否符合水量分配指标、地下水管控指标、河湖生态流量目标以及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等情况。
4.2.2水资源状况、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分析的内容、要求和程序应按GB/T35580的规定执行。
4.3水资源承载状况分析
4.3.1依据县(市)分配的现状水平年区域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分析确定分析范围内的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依据现状年的用水总量和用水总量控制指标,按照不超载、临界超载、超载的标准,判断区域水资源承载状况。
4.3.2采用COD、氨氮2个指标评价现状年分析范围内水功能区的水质类型,依据分析范围内水功能区个数和省级政府下达的现状年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要求,分析水功能区纳污能力承载状况。




Q/GDW 12081-2021 输变电项目全过程工程咨询导则

资源简介/截图:

ICS29.240
Q/GDW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GDW12081-2021
输变电项目全过程工程咨询导则
Guideline for the one-stop engineering consultancy for power transmission transformation construction projects

2021-05-12发布 2021-05-12实施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发布

Q/GDW 12081,Q/GDW 12081-2021,全过程工程咨询,输变电项目,Q/GDW 12081-2021 输变电项目全过程工程咨询导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输变电项目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中基本咨询服务、工程勘察设计、招标代理、造价咨询、设备监造、环境保护咨询、水土保持咨询、工程质量评价的主要工作内容和工作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以下称公司)35千伏及以上输变电项目的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002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T50319建设工程监理规范
GB/T50326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
GB/T50328建设工程文件归档管理规范
GB/T50375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标准
GB/T51095建设工程造价咨询规范
DL/T586电力设备监造技术导则
DL5279输变电工程达标投产验收规程
DL/T5434电力建设工程监理规范
发改投资规(2019)515号关于推进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one-stop engineering consultancy service
采用多种业务组合,为项目决策、实施和运营持续提供局部或整体解决方案以及管理的服务。
3.2
全过程工程咨询单位one-stop engineer ing consultancy firms
具备相关资质和能力,为工程项目提供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的独立法人单位(简称咨询单位)。
3.3
全过程工程咨询项目部one-stop engineering consultancy project teams
由全过程工程咨询单位为开展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而设立的组织机构(简称咨询项目部)。

3.4
咨询项目经理one-stop engineering consultancy project manager
由全过程工程咨询单位法定代表人书面任命授权,负责履行全过程工程咨询合同,主持全过程工程咨询项目部工作的负责人。
3.5
专业咨询工程师specialty engineering consultancy engineer
由咨询项目经理授权,负责实施某一专业或某一岗位的工程咨询服务工作,且具备相应注册执业资格,有相应工程咨询文件签发权的人员。
3.6
委托方clients
按招标文件或合同约定,具有项目发包主体资格和支付合同价款能力的当事人或取得该当事人资格的合法继承人。
3.7
全过程工程咨询合同contract for one–stop engineering consultancy
全过程工程咨询单位受委托方委托,实施工程咨询服务,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简称咨询合同)。
3.8
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规划one-stop engineering consultancy program
由咨询项目经理组织编制,整体指导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工作开展的指导性文件(简称工程咨询服务规划)。

4总则
4.1本标准明确了公司输变电项目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的基本要求、服务策划和主要服务内容,可以作为咨询单位的工作指南,可用于指导全过程工程咨询业务委托、项目部组建、服务开展和服务评价等。

4.2输变电项目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应遵循独立、公正、科学的原则,综合运用多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工程实践经验、现代科学和管理方法,为委托方提供智力型增值服务。
4.3输变电项目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应树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理念,坚持以实现建设项目目标为宗旨,促进输变电项目决策、建设和运行的统筹实施,提升项目综合效益。
4.4输变电项目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可包括基本咨询服务和其他咨询服务,其中基本咨询服务为必须提供的服务,其他咨询服务可根据具体工程和建设需求由合同双方协商选取一项或多项提供。
4.5输变电项目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应进行集成化管理,以基本咨询服务为基础,同时根据合同委托范围统筹实施其他咨询服务,形成连续、系统、集成化的全过程工程咨询管理系统。
4.6咨询合同范围内的业务可依据本导则实施,合同范围外单独发包的业务仍按GB/T50326、GB/T50319、GB50021、GB/T51095、GB/T50375、DL/T586等标准实施。
4.7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清单(附录A)明确了输变电项目在项目前期、工程前期、工程建设和工程总结评价阶段的主要咨询服务内容,委托方可按其确定委托服务范围。




正式版 NB/T 10978-2022 增量配电网规划技术导则.pdf

资源简介/截图: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国家能源局,电力,能源,能源标准化管理办法,电力能源

ICS29.240 P62 备案号:J3043-2022 NB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P NB/T10978—2022 增量配电网规划技术导则 Technical guideline for planning of incremental distribution network 2022-05-13发布 2022-11-13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增量配电网规划技术导则 Technical guideline for planning of incremental distribution network NB/T10978-2022 主编部门:电力规划设计总院 批准部门:国家能源局 施行日期:2022年11月13日 中国计划出版社 2022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增量配电网规划技术导则 NB/T10978-2022 ☆ 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网址:.jhpress.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木樨地北里甲11号国宏大厦C座3层 邮政编码:100038电话:(010)63906433(发行部) 北京汇瑞嘉合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印刷 850mm×1168mm1/323.125印张76千字 2022年10月第1版2022年10月第1次印刷 印数1一300册 ☆ 统一书号:1551821225 定价:29.00元 :(010)63906404 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寄本社出版部调换 国家能源局 公告 2022年第4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能源标准化管理办法》,国 家能源局批准《智能风电场技术导则》等209项能源行业标准(附 件l)、《Specification for Preparation of Feasibility Study Report for Photovoltaic Power Projects》等23项能源行业标准外文版(附 件2)、《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等2项能源行业标准修 改通知单(附件3),现予以发布. 附件:1.行业标准目录 2.行业标准外文版目录 3.行业标准修改通知单 国家能源局 2022年5月13日 附件1: 行业标准目录(节选) 序号 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 代替标准 采标号 出版机构 批准日期 实施日期 NB/T 增量配电网 中国计划 61 2022-05-13 2022-11-13 10978-2022 规划技术导则 出版社 前 言 根据《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下达2019年能源领域行业标准 制(修)订计划及英文版翻译出版计划的通知》(国能综通科技 〔2019]58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仔细梳理了增 量配电业务改革相关政策,认真总结了我国增量配电网的规划设 计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有:总则、术语、基本规定、主要技术原 则、电力需求预测、电力电量平衡、电网结构、电力设施选择、接入 系统、合规性要求、智能化要求、财务分析等. 本标准由国家能源局负责管理,由电力规划设计总院提出,由 能源行业电力系统规划设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日常管理,由 电力规划总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 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电力规划设计标准化管理中心(地址:北京 市西城区安德路65号,邮政编码:100120,邮箱:bz_zhongxin@ eppei.). 本标准主编单位:电力规划总院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编单位: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山西省电力勘测设 计院有限公司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天津电力设计院有 限公司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云南省电力设计院 有限公司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 院有限公司 1 …




正式版 NB/T 10976-2022 高压电气设备减隔震设计规程.pdf

资源简介/截图: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国家能源局,能源,能源标准化管理办法,隔震,电力能源

ICS27.100 P60 备案号:J3041-2022 NB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P NB/T10976—2022 高压电气设备减隔震设计规程 Specification for design of seismically isolated and energy dissipated high voltage electrical equipment 2022-05-13发布 2022-11-13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高压电气设备减隔震设计规程 Specification for design of seismically isolated and energy dissipated high voltage electrical equipment NB/T10976—2022 主编部门:电力规划设计总院 批准部门:国家能源局 施行日期:2022年11月13日 中国计划出版社 2022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高压电气设备减隔震设计规程 NB/T10976—2022 ☆ 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网址:.jhpress.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木樨地北里甲11号国宏大厦C座3层 邮政编码:100038电话:(010)63906433(发行部) 北京汇瑞嘉合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印刷 850mm×1168mm1/322.125印张50千字 2022年10月第1版2022年10月第1次印刷 印数1一400册 ☆ 统一书号:1551821216 定价:20.00元 :(010)63906404 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寄本社出版部调换 国家能源局 公告 2022年第4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能源标准化管理办法》,国 家能源局批准《智能风电场技术导则》等209项能源行业标准(附 件l)、《Specification for Preparation of Feasibility Study Report for Photovoltaic Power Projects》等23项能源行业标准外文版(附 件2)、《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等2项能源行业标准修 改通知单(附件3),现予以发布. 附件:1.行业标准目录 2.行业标准外文版目录 3.行业标准修改通知单 国家能源局 2022年5月13日 附件1: 行业标准目录(节选) 序号 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 代替标准 采标号 出版机构 批准日期 实施日期 高压电气设 NB/T 中国计划 59 备减隔震设 2022-05-13 2022-11-13 10976-2022 出版社 计规程 前 言 根据《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印发2017年能源领域行业标准 制(修)订计划及英文版翻译出版计划的通知》(国能综通科技 〔201752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 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经广泛征求意见和多次 讨论修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有:总则、术语和符号、基本规定、减震 设计、隔震设计等. 本标准由国家能源局负责管理,由电力规划设计总院提出,由 能源行业发电设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日常管理,由中国电力 工程顾问集团华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 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电力规划设计标准化管 理中心(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安德路65号,邮编:100120,邮箱:bz_ zhongxin@eppei.). 本标准主编单位: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北电力设计 院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编单位: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 院有限公司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 院有限公司 电力规划总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李兴利彭敏文陈寅程永锋 许卫东冯千秀贺瑞李海峰 1 …




《挡土墙设计实用手册》薛殿基 冯仲林 等编

资源简介/截图:

冯仲林,实用手册,挡土墙,挡土墙设计,薛殿基,《挡土墙设计实用手册》薛殿基 冯仲林 等编

前言
鉴于挡土墙广泛用于水利、水电、公路、铁路、桥梁、房屋、矿山、码头、船坞等工程建设中,使得从事各类专业的土木工程的设计人员,必须全面了解挡土墙的应用条件,熟练掌握挡土墙的设计技能,以适应工作需要.
我们这里所说的挡土墙,已不仅仅是过去所说的普通形式的挡土墙,如各类型重力式挡土墙、衡重式挡土墙、扶臂式挡土墙、悬臂式挡土墙、孔格式挡土墙等,而且包含新形式、新材料和新技术挡土墙,如钢板桩挡土墙、锚桩式挡土墙、锚板式挡土墙、锚杆式挡土墙、加筋土挡土墙等。
目前国内已有很多关于挡土墙及士土压力的论述和著作,但大多涉及面小,内容不够全面,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参考使用极不方便。由于挡土墙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形式的挡土墙有不同的计算方法,假若内容不完整,就不能在- -本书中全面掌握挡土墙的设计方法,如果能够编写-本内容更为完整的、几乎涵董所有挡土墙计算方法的参考书,尽司能多地介绍挡土墙的实用设计方法。使广大从事挡土墙设计的人员可以用来完成不同情况的挡土墙设计,将是- – 件很有益的事。
本手册系作者根据几十年的工作实践和经验积累,并查阅大量相关书籍和资料,面向广大设计者,精心编写而成,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广大工程设计人员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挡土墙设计方法,力求简明、易懂、完整、实用。书中较详细介绍了挡土墙的应用范围、结构形式,选型要求和设计原则;论述了土压力的计算理论和各种类型挡土墙的土压力计算方法:系统介绍了挡:上墙的设计程序、计算方法和计算用表;详细论述了挡士墙的细部构造和施工技术要点;并列举了多种挡土墙形式的设计实例,是一本极有 参考价值的挡土墙综合设计资料。
该书不但是各类土木工程设计人员从事挡土墙设计的好帮手。而且可供从事挡土墙施工、研究、学习人员参考。
本书共设8章,除全面系统介绍了挡土墙的应用范围、墙体形式和设计方法外,还在附录中列出了挡土墙设计所必需的基础资料,供设计人员查阅应用。同时,挡土墙计算中,需要涉及到各相关计量单位,为方便阅读和应用,针对本书实际情况,书前列有主要单位符号和单位換算。
在我国,钢板桩挡土墙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挡土墙, 锚桩式挡土墙、锚板式挡土墙、锚杆式挡土墙和加筋土挡土墙都还是一-种新形式,新技术。新材料的挡土墙,它们各自都有独特的计算系统和方法,使用上也有很多优点,今后将会逐漸得到进- -步广 泛应用。考虑到目前已有文献对其设计理论进行了集中的详细论述,因此,本书以实用为目的,列出专章对它们的设计计算方法予以全面系统介绍,以期对读者有所帮助。尤其,书中第7章给读者展示了不同形式挡土墙的设计实例,以供读者参考。其中,加筋土能坡的设计实例,系作者亲自参与设计的实际工程,已建成使用多年。它的边坡陡度达60°,建筑高度达52m,远远超出一般概念上的挡土墙建筑高度,经相关部门对其新技术、新材料的检索核查,为国内独树一帜,在高度和陡度方面具有国内领先水平。
如果本书能够在我国各项工程建设中发挥较好作用,能够为各位读者提供- – 些帮助,将是对作者的最大安慰。
赵飙、韩卫娜、张奇、张明强等工程师为书中插图进行了CAD计算机制图和设计实例的录人,赵飙同志还对整书的图文合成进行了大量编排工作,在此表示深切感谢!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交通设计院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吴健同志的鼎立支持,作者尤为感谢!
本书编著的顺利完成,得益于书后各参考文献的帮助,书中采用了这些文献的某些内容和参数,在此特对这些文献的作者表示衷心感谢和致敏!
由于水平所限,书中错误和不妥之处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导言
挡土墙是广泛应用于土木建筑工程中的- _种构筑物, 所有从事土木工程的设计人员,都不可避免地要学习、掌挫挡土墙的设计方法和技能,以满足工作要求。
以往概念的挡土墙多指以重力结构或轻型结构作挡土的构筑物,我们统称它们为普通形式挡土墙,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很多新型结构挡土墙已经用于实践,因此,本书在内容安排上打破了以往挡土墙的概念,既涵盖了普通形式的挡土墙,也纳人了新型结构挡土墙,以使读者有更多的了解。
本书编写的主要特点及创新有:
1)从最普通的语言人手,从最简单的方法开始,尽力做到科学技术与生活语言相结合,使全书语言通顺简练,通俗易懂。
2)对挡土墙设计的介绍,采用了由共性到个性,由一般到整体,由浅而深,循序渐进,全书自始至终贯彻着一条挡土墙设计应用的轴心,做到了条理性、系统性和完整性的
3)内容全面、广泛,几乎酒盖了所有类型挡土墙的土压力计算方法和设计方法。以附录形式汇集了足够的挡士墙设计基础资料,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4)本书不但详细介绍了普通形式挡土墙的设计方法,还详细讨论了几种新形式、新技术、新材料挡土墙的设计方法,使普通形式挡土墙与特殊结构挡土墙融为一体,相辅相成,使读者对设计、研究、学习挡土墙有一个整体概念。
5)书中举有代表类型挡土墙的设计实例,既有普通型挡土墙.特殊结构挡土墙,也有新材料、新技术挡土墙,通过这些设计实例,可以全面掌握各类型挡土墙的设计计算方法,并参考这些设计实例去完成工程实际中的挡土墙设计。
6)对于一些以往惯用难以操作的图解法进行土压力求解的某些挡土墙,本书在收入这些类型挡土墙时,均给出了土压力的计算公式,可以更方便读者的参考与应用。
7)专门编写了“土压力计算的灵活应用”-节,用两个例子介绍了-一个挡土墙可以用多种方法计算土压力,说明挡土墙计算的公式选用是很灵活的,以启发读者对于挡土墙计算公式选用的灵感,轻松掌握挡土墙计算方法.
8)地震土压力部分,特地绘制了构筑物在地震力作用下的偏转图,使图型和土压力计算有机结合,让读者更能清楚认识地震土压力的计算原理。
9)大力推广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书中提出的高52m土工格栅加筋土陡坡挡土墙工程实例,就是作者亲自参加四川省某大型水电站场内公路边坡设计计算实例。它的边坡陡度达60*,建筑高度达52m,远远超出常规理论建筑高度,经相关部门对其新技术。新材料的检索核查,该土工格栅加筋土陡坡挡土墙是目前国内最陡的高边坡加筋土挡土墙,是应用新材料、新技术的典型,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目前在我国,加筋土挡土墙还是- -种新技术、新材料,它有独特的计算系统和方法,使用上也有很多优点,今后将会逐漸得到进一步广泛应用。
10)为更好、更直接地应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公路与桥梁工程、水利与水电工程,书中密切结合了上述专业的相关规范,书中第3章、第4章关于挡土墙结构计算部分,同时引用了这些专业规范的-些内容,如混凝土工程、浆砌石工程、水泥砂浆等设计强度指标的规定:钢筋设计强度指标的规定;砖的标准等级;材料重度等,以方便不同专业读者的应用。
本书共由八部分构成,各部分主要内容如下:
第1章“挡土墙的应用及形式”。本章简要介绍了各类挡土墙的应用范围、形式、特性、使用材料、主要优缺点和各部位名称。读者通过本章学习,可以很清楚地了解、掌握挡土墙的总体概念。
第2章“土压力计算”。本章集中论述了土压力的计算理论和基本计算方法,汇集了大量特殊情况挡土墙的土压力计算方法,几乎包揽了目前国内所有常用挡土墙的土压力计算内容,对有些形式挡土墙,还介绍了用几种不同方法进行土压力的计算比较,从而满足了挡土墙土压力计算的全面、完整和系统。读者通过本章学习,不但能够认识土压力的计算理论和基本计算方法,而且可以掌握几乎所有常见挡土墙的土压力实用计算技术,使设计者在各类型土压力计算时能够做到因事得法、应用自如。
第3章“挡土墙设计”。本章除重点讨论了普通挡土墙设计的资料准备、墙型确定、设计过程、稳定计算、基底应力计算、墙身强度计算外,还概述了挡土墙的结构计算方法和细部构造。读者通过本章学习,可以熟练运用挡土墙的设计程序和技巧,使设计者在今后的挡: t墙设计中不会感到困难.
第4章“面板式挡土墙”。本章特别列出了钢板桩挡土墙、描桩式挡土墙、锚板式挡土墙、锚杆式挡土墙的墙型确定、土压力计算和设计方法。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具有钢或钢筋混凝土的挡土面板,但它们的计算方法各有不同,书中分别作了介绍,使读者能够全面了解它们的设计方法。
第5章“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土结构”。本章专门讨论了土T合成材料加筋士挡墙和加筋土陡坡结构,除采用材料和一般理论介绍外,还分步骤列出了计算程序。读者通过本章学习,能够了解到加筋土结构的特点、构造、使用材料和设计方法.
第6章“挡土墙施工技术要点”。本章扼要讨论了普通挡土墙的施工原则、施T技术要求,施工注意事项和施工质量控制;同时,还讨论了钢板桩和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土结构的主要施工方法。读者通过本章学习,不但能够认识到这些结构的施工原则和做法,而且可以了解到挡土墙施T方法主要控制点和质量标准。对于锚桩式挡土墙、锚板式挡土墙、锚杆式挡土墙,它们的施工项目主要是土石开挖、土石填筑和混凝土浇筑(预制),与普通挡土墙的相关项目施工相同,无需赘述。设计人员了解挡土墙的主要施工方法,有助于提高设计质量,使设计更切合实际。
第7章“挡土墙设计计算实例”。本章有选择地进行了台阶墙背挡土墙、俯斜墙背挡土墙、铆斜墙背挡土墙、悬臂式挡土墙、钢板桩挡土墙、加筋土陡坡挡土墙等的实例设计。在这些设计实例中,包含了基本土压力、超载土压力、浸水土压力、水压力、加筋土受力、結构配筋、结构稳定等的计算,读者通过本章学习,基本可以掌握不同类型挡土墙的设计方法。
第8章“附录”。系挡土墙设计的基础资料。本章共编人附录五个,汇集了各类土的抗剪指标、各类岩土的划分、各类岩t允许边坡值、各类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等挡土墙设计基本资料:由于书中锚板式挡土墙、锚杆式挡士墙和加筋土结构挡士墙在稳定计算时都要用到滑动圆弧稳定分析法,所以附录五还集中讨论了土坡滑动圆弧分条稳定分析法。读者通过本章学习,能够了解到挡土墙设计的主要参数,对于没有进行地质专业勘探、不能提供地质勘察报告的一般性工程,或者地质资料不完整的工程,可以根据这些基本资料完成挡:土墙的设计。
冯仲林,实用手册,挡土墙,挡土墙设计,薛殿基,《挡土墙设计实用手册》薛殿基 冯仲林 等编 冯仲林,实用手册,挡土墙,挡土墙设计,薛殿基,《挡土墙设计实用手册》薛殿基 冯仲林 等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