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07.040 CCS A 77 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 2254—2024 基础地理实体分类与代码 Classification and codes for fundamental geo-entity 2024 – 06 – 28 发布 2024 – 10 – 01 实施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11/T 2254—2024 目次 前言. II 引言. I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分类与编码 . 1 4.1 分类 . 1 4.2 编码 . 1 5 数据组织 . 2 5.1 结构层级 . 2 5.2 标识码 . 2 附录 A(规范性) 基础地理实体分类与代码 . 3 附录 B(规范性) 基础地理实体结构层级、标识码与分类代码对照表 . 33 参考文献 . 61 I DB11/T 2254—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由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吉奥时空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南方数码科技股 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中测时空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 有限责任公司、航天宏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建筑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品祥、张凤录、张科伟、曾艳艳、梁汉媚、段松贺、吴龙祥、李冠、廖明、 董书健、刘伟男、刘韶军、霍亮、解春旭、杨振凯、张立伟、郭振、蔡磊、张强、黄福华、陈思、石增 宇、宫延鹏、王建楠、曹明亮、周燕迪、胡怡。 II DB11/T 2254—2024 引 言 《全国基础测绘中长期规划纲要( 2015—2030年)》明确提出“到2030年,全面建成新型基础测绘 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多层次、全方位基础测绘服务”。2021年6月自然资源部同意北京成为国家 新型基础测绘试点建设城市,要求逐步构建“实景三维、分类分级、按需服务 、众源更新”的北京市新 型基础测绘体系,在产品体系、技术体系、生产组织体 系、政策标准体系和应用服务体系开展创新实践, 推动按尺度分级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向按地理实体分级的无尺度基础地理实体数据库转变,实现基础 测绘高质量发展。 本文件在《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T 13923—2022 的基础上,结合国家新型基础测绘 建设北京试点经验,对现实世界中基础地理实体的分类进行补充完善。面向自然资源领域“两支撑、两 服务”的根本定位,面向北京智慧城市建设和大数据发展对基础测绘的新任务和新需求,在数据生产应 用中,按照自然生长、人工建造、业务管理对其进行数据组织。 III DB11/T 2254—2024 基础地理实体分类与代码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北京市基础地理实体的分类、编码及数据组织。 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基础地理实体的数据采集、处理、建库及应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 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13923-2022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地理实体 geo-entity building 现实世界中占据一定且连续空间位置和范围、单独具有同一属性或完整功能的地理对象。 3.2 基础地理实体 fundamental geo-entity 地理实体中作为统一空间定位框架和空间分析基础的地理对象,是其他地理实体和相关信息的承载 基础。 4 分类与编码 4.1 分类 4.1.1 遵循 GB/T 13923-2022 分类要求,基础地理实体按从属关系依次分为:大类、中类、小类、子 类。 4.1.2 基础地理实体大类划分为:定位基础、水系、居民地及设施、交通、管线、境界与政区、地 貌、 植被与土质、地名,共 9 类。 4.1.3 基础地理实体中类共划分为 40 类,小类共划分为 231 类,子类共划分为 424 类,应 符合附录 A 的规定。 4.2 编码 4.2.1 代码结构与 GB/T 13923-2022 6.1 保持一致。 4.2.2 删减实体类型的代码不应被占用。 4.2.3 扩充实体类型的代码应在现有代码基础上按顺序增加。 4.2.4 代码应符合附录 A 的规定。 1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