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t学好了有什么用?主要功能有哪些?

目前,Revit已经成为了重要的建筑模型设计的软件,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那么Revit学好了有什么用?主要功能有哪些?

一、改变传统2D设计观念

过去建筑模型制作与设计作业流程,2D绘图传统作业模式时的施工图部分都是委由施工企业绘制后再由建筑师与建设公司检阅,建筑师的设计与施工企业绘制的出入需要多次往返与修改,显得较为耗费时间,但采用【Revit】应用于BIM之系列软件,能自动产生、整合所需文件与设计图,拥有节省时间与成本的竞争优势。因此,简单来说,对业主而言,不但可以达成节省成本的要求,对建筑师来说,建造出模型与设计相符,让建筑师可以花费更多时间与精力,投入于设计与创造。

相较于市面上 2D绘图传统作业模式与流程, Autodesk Revit Achitecture软件提供干涉检查、更能符合省时与兼顾质量的要求,过去作法从建筑、结构、景观与水电等2D平台整合,相当耗费时间,但改采用Revit系列软件后,可以在第一时间进行检查,一边设计一边检讨,是传统2D绘图作业模式无法相比的,以相同设计案例来看,设计团队与施工团队整合时间最多约可节省1/2的时间,而多出时间可以让建筑师投入设计与创造,追求更完美设计建筑体。

二、缩短设计时间,简化沟通流程

现代化建筑越来越讲求设计与美感,结构与内部施工也越来越复杂,使得设计与制图时间不断拉长,将导致设计费用大幅提高,而Revit最大优势就是可以一面设计、一面检讨整合,并可付诸于实行(work),套图不对可马上进行修改,省下来的时间,可以设计更好的东西出来。

举例来说,我们的一个项目如果采用传统方式约需6个月作业时间的设计案,采用Revit来设计,光是制图时间可大幅缩短至 80~85%,随着制图时间缩短,让建筑师在设计可以花费更多时间加以设计,设计出来的建筑个案可以更加完美,并符合业主所需。

值得一提的是,以Revit设计制图,建筑师仅需修改设计图面,图说与表格可同步进行更新的动作,设计者不用花时间更改第二次,最直接的除可以节省时间外,并可减少错误的产生,让设计图符合 100%精确的要求。 过去2D绘图必须图面、文件图说或表格逐一修改,常出现图面已改,但图说忘记修改的情况,导致必须再花费时间修改或进行校正,但Revit出现,一改过去冗长修图的作业流程,节省下来的时间、金钱,可提升设计质量与文化,让设计者花费更多时间发想创意。




如何删除Revit保存的文件?批量删除Revit临时文件(rvt、rfa、rte)的方法

    当我们使用Revit建模时,如果进行单机工作的时候,往往每保存一次项目会产生一次临时文件,保存的次数越多,产生的临时文件就越多,最后我们还得手动清理临时文件,那有没有快速清理这些临时文件的方法呢?

    1、我们只需要用记事本写入del*.*.rvt/s

    注意:del后面必须空一格

    其实它就是windows删除临时文件的一种方法

    2、保存后,把.txt格式改为.bat

    3、最后我们只需要双击这个.bat即可清理所有临时文件

    4、如果是族文件,只需要把rvt改为rfa即可

    然后再重复上面的步骤

    来源:BIM蓝图




BIM技巧|Revit建模需要注意什么?装配式建筑使用Revit软件建模需遵循的规则

装配式建筑使用Revit软件建模需遵循下列基本规则:

1.建筑楼层:在Revit项目中创建标高后,软件会默认标高属性中的“建筑楼层”勾选上,若创建了辅助标高且不需要导出此标高层的相关信息时必须要取消勾选。模型中每层标高中的所有元素必须要从对应标高的平面视图中创建,不允许出现使用其它标高设置偏移量创建不同楼层的模型。

2.轴网:每个Revit项目都要有轴网,轴网可以是任何形式,但必须存在。

3.墙体结构:在绘制剪力墙、填充墙或是内隔墙时,需根据实际情况在属性的结构选项中判断是否勾选“结构”与“结构用途”选项。非结构用途的内隔墙要取消选择“结构”参数。

4.使用对应类别的族创建对应的元素,例如,创建墙时应该用系统族墙创建或自定义族并将其对应Revit分类设置为墙,不允许出现用系统族栏杆扶手制作墙的模型或用屋顶制作叠合楼板。要求所有Revit的模型元素必须为实际功能对应的Revit分类。

5.每栋楼对应一个Revit项目,楼为项目模型的最小单元。

结构系统建模

1.预制柱:需按照实际设计尺寸建模。

2.预制剪力墙:在模型绘制过程中,所有的预制墙体都需按照实际情况进行切割;T型或L型墙切割完成之后需要将其多个组成部分创建成部件。

3.叠合板:与传统楼板绘制有区别,需要将预制部分和现浇部分分开,并且不能采用Revit的构件进行分割,必须是两个族实例。

4.预制梁:与叠合板一至,需要将预制和现浇的两个部分分开绘制。围护系统建模

1.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由于形式较复杂,多数情况采用常规公制模型创建自定义族,建模时需要明确表示“肋”、窗洞等,此外必须将自定义族的Revit分类设置成墙。

内装系统建模




如何在Revit中将视图过滤器传递到其它项目?

在Revit中采用过滤器控制视图显示,利用过滤器给图元着色,利用过滤器控制视图显示或隐藏等,那么,在不同的项目中是否每次都要设置相同的过滤器,其实,Revit提供了这么一种在不同项目传递信息的方式,在Revit菜单”管理—设置“中有一个传递项目标准命令。

如果需要将”项目三”中的过滤器传递到“项目四”中,那么切换到“项目四”任意视图,点击“传递项目标准”命令即可打开传递项目标准对话框,其中列出了可以再不同项目中传递的相关信息,其中既有”过滤器“一项,勾选该项,点击确定即可将项目三中的过滤器复制到项目四中,在项目四中视图显示选项对话框中即可添加过滤器到视图中。

其实,传递项目标准对话框中其实有一个“视图样板”的选项,而过滤器是定义在视图样板中的,与其单独传递“过滤器”,不如直接传递项目样板,然后再新的项目视图中直接应用视图样板来的直接。




Revit添加族参数怎么做?Revit给族如何附尺寸参数?

    我们在Revit族中经常会用到参数族,那么我们该怎么给族添加参数呢?我们以尺寸参数为例来说明。

    比如我们用拉伸命令创建了一个立方体

    在图元的高度方向标注一个尺寸

    点击刚才标注的尺寸,在标签傍边新建一个参数,命名为“高度”

    测试参数

    这样一个简单的参数族就做成了,大家可以利用各个参数性质的不同,琢磨一下其他参数的创建。

   

    

    

  

  

  




钢筋大样图怎么画?一个利用Revit绘制墙柱钢筋大样的思路

    文章来源:Revit自行车

    自始至终Revit和AutoCAD都是建模和制图软件,很多功能和原理基本一致。总在说BIM取代CAD,然而总有两座大山挡在面前,一是BIM技术没有像CAD一样成熟的标准,起码当下不够普及;二是在生产效率上远远不如传统设计使用CAD高效。

    以下将演示在Revit软件中绘制墙柱钢筋大样,过程中已有CAD图纸,仅作为底图。

    1、创建视图,并且命名为墙柱大样视图,这里我们选用【图例】视图。

    2、利用【线构件】绘制表格,注写标头文字。当然,也可以把表格做成一个族文件。

    3、将项目浏览器中相应的的结构柱类型拖到视图内,定位好适当位置,并标注尺寸信息。

    4、完善信息之后,添加钢筋图形,利用事先制作完成的矩形箍筋族和拉筋族完成钢筋大样。

    5、最后的成果,图片仅节选前四个柱钢筋大样。对于制图效果和规范,基本上可以比肩相应的CAD成果。

    但是,建模的效率和数据交互性不能与传统CAD技术相比的。基于成熟的标准,传统设计有探索者Tssd和老虎板王这些第三方软件,传递结构计算数据进而导入CAD制图,而在Revit平台这些软件尚未有所建树。

    所以我们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第三方软件(插件)针对Revit平台开发相应的软件,那么Revit相较CAD的劣势将被消除。还有从自身出发,学习编程语言,提高自己的软件技能,就可以将一些重复性、简单的操作步骤交给计算机完成。

   

    

    

  

  

  




BIM技巧|Revit如何制作曲面屋顶?在Revit中制作曲面屋顶的方法

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Revit装饰

制作曲面屋顶我们采取体量的方式进行创建。

首先,我们先用体量生成下边的部分。

然后,我们再用参照线(RP)在周围画出一圈参照线,并对其进行命名。

然后再在参照平面上画曲线;

同理,我们也在其对立面上画曲线,如图

在同一位置复制一次;

分别在两个对立面画出轮廓;

选择线,生成空心形状,会自动进行剪切。

然后我们再选择两条曲线,生成实体形状,这就是为啥刚刚要在原位置复制一次的原因。

我们选择幕墙系统;

结果如图所示;




国外正向设计案例第十九弹-餐厅整体建筑设计文件

第十九弹:

本餐椅整体设计作品为REVIT 2019版本,完整的建筑及规划设计,绝非国内BIM展示作品可比,细节上完全达到施工图的精度。有大样图、图例、细节做法,明细表,设计说明(可惜洋文看不懂)等。真正的正向设计作品,在一个软件中完成从概念设计到施工图到效果图等几乎全部工作。本案例文件为海南省BIM中心国内首发,XXX综合服务平台等剽窃号严禁盗用。

本案例包括视频及源文件及渲染效果图等,是整个餐厅平面的设计,包括建筑、门窗、装饰等。
该建筑有2层,带有开放式露台。建筑物是整体地板的框架。屋顶是木制的,倾斜的。Revit 3D模型同时具有建筑结构和大量家具。一楼有一个大大厅和一间大杂物间。大楼的底楼也有一个开放式大厅。

部分截图及CAD图纸如下:国外正向设计案例第十九弹-餐厅整体建筑设计文件

国外正向设计案例第十九弹-餐厅整体建筑设计文件

国外正向设计案例第十九弹-餐厅整体建筑设计文件

国外正向设计案例第十九弹-餐厅整体建筑设计文件

国外正向设计案例第十九弹-餐厅整体建筑设计文件

国外正向设计案例第十九弹-餐厅整体建筑设计文件

国外正向设计案例第十九弹-餐厅整体建筑设计文件

国外正向设计案例第十九弹-餐厅整体建筑设计文件

国外正向设计案例第十九弹-餐厅整体建筑设计文件

国外正向设计案例第十九弹-餐厅整体建筑设计文件↙点击“阅读原文”即刻获取国外正向设计合集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海南省BIM中心):国外正向设计案例第十九弹-餐厅整体建筑设计文件




Revit中如何添加水平仰视平面视图?需要哪些步骤?



打开任意立面视图,比如打开东立面视图,东立面视图中利用剖面工具添加剖面视图,拖动四边夹点调整视图范围,如下图所示。


切换到该视图,即可创建类似仰视视角的平面视图(图中看不到墙),可以用“翻转命令”双向箭头修改视图方向,修改视角为俯视,这样就类似楼层平面视图。


事实上在里面视图中如果选中该剖面,属性工具栏可以看出该剖面属于“详图视图”,并且不能将其修改为其它类型的视图,另外,在剖面视图也可添加详图视图。


一句话总结,在剖面或者立面视图中添加详图视图,并控制其视角方向和视图范围就可创建仰视平面视图效果。




如何将Revit中心文件移至新的位置?

问题

您需要升级服务器或将Revit中心文件移至一个新的位置,并想了解如何进行操作。

解决方法

如欲将一个RVT中心文件移至一个新的位置

2. 将中心文件复制到新的位置。这一步将创建中心文件的本地副本。

如果该项目中包含关联文件,强烈建议您使用相对的路径类型。如果您保持相同的文件夹结构,该方法便可使您的主文件能够在移动项目后自动定位关联文件。




Revit阳台栏杆怎么画?Revit绘制阳台栏杆的操作步骤

Revit如何绘制阳台栏杆呢?本文就介绍了Revit绘制阳台栏杆的操作步骤,还不了解的朋友就跟着小编学习一下吧,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1.自适应环境建模

选择自适应常规模型进行建模,如图所示。

2.在项目中放置一个参照点,使其自适应并修改其“定向到”参数为“全局(xyz)”,设置工作平面并在此平面上绘制栏杆立柱,半径可以通过添加参数进行参变,如图所示。

3.创建另外一个自适应点并修改其“定向到”参数为“全局(xyz)”,在开启三维捕捉的状态下用参照线将两个自适应点连接起来,拖拽其中一个自适应点参照线能够跟随移动即可,如图所示。

4.设置1号自适应点处的任意一个竖直面作为工作平面绘制一条竖直的参照线,用相同方法在2号自适应点处创建类似参照线,如图所示。

5.在两条竖直的参照线上取等距的点并用参照线将其两两连接,移动自适应点,所有连线应同时变化,如图所示。

6.在水平向的参照线上取点,设置点所在的立面为工作面画圆,如图所示。

7.利用参照线和圆生成实体,着色效果如图所示。

8.在体量环境里创建样条曲线并分割路径,将做好的栏杆模型载入并先后点击路径上相邻的两点,如图所示。

9.选中栏杆,利用重复命令批量生成栏杆,最后末尾处可单独补充一个立柱,即完成了整体的栏杆布置,如图所示。

10、利用自适应制作栏杆构件,完美解决了路径的难点,适用于任何情况的栏杆布置,如图所示。

  快来学习学习Revit绘制阳台栏杆的操作步骤吧,一定会帮到大家的。




关于Fuzor与Revit的同步与反向同步技巧

Fuzor是一款强大的虚拟现实软件,我们今天介绍一下Fuzor与Revit之间互相同步的技巧。

Fuzor在与Revit的同步建立好后有同步修改的功能,即用户在Revit中修改后Fuzor也会实时自动进行修改。同样的,在Fuzor对模型进行修改完成后,Revit中也可以进行修改。

一般来说,我们在Revit修改后可以很快见到Fuzor中自动修改,但是在Fuzor中修改却发现Revit中并没有实时的修改过来。这是因为在Fuzor中修改后,需要在Revit中的Fuzor插件栏点击一个返回按钮来获取Fuzor中的修改内容。

此处需要注意的是,在初次使用返回按钮时,程序会弹出让选择族的路径。

点击继续按钮后,选择到Revit的默认族库路径即可。

选择路径的操作只会在初次使用时需要,以后再需要返回操作时就不用再选择了。选择好路径后,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需要变化的Fuzor操作,然后完成Fuzor的反向同步。




Revit如何展示爆炸图?Revit利用dynamo制作模型爆炸图

    思路如下:

    我们用27个立方体来作为研究对象,注意:这里尽量让每个图元的几何中心就是坐标原点,要不然后面定位会出现问题。

    爆炸图其实就是让这27个物体以中心为原点,向四周发散的过程,那么我们下面的思路就确定了,首先找到各个构件的中心,然后通过整个物体的中心和他们的中心找到由中心指向各个小构建的向量。然后通过向量缩放让小构建的中心向四周发散再更新小构建的位置即可生成爆炸图效果。

    首先使用【ModelElements】节点来选个多个图元

    通过【Element.GetLocation】节点获取现有图元的位置。

    然后通过列表选择的方法选择一个我们认为的中心图元,如果是大家可以很明显就能看出来的中心图元,可以通过直接在Revit项目中选,这里我们通过蒙的方法,来蒙一个我们认为的中心图元坐标。

    通过【Vector.ByTwoPoints】节点将中心图元的坐标和小构件的坐标组成向量,注意这里要选连缀。

    在通过向量缩放,我们把现在的坐标缩放两倍,那么每个点就会有一个远离中心坐标两倍的距离。这里用【Vector.Scale】节点。

    然后把原来构件的点通过这个新的向量移到新的位置,用【Point.Add】节点,用这个节点之前应该将之前的数据列表拍平。

    最后一步,我们通过【Element.SetLocation】节点更新之前图元的位置。

    看效果

    过程和原理都比较简单,大家可以尝试自己做一下和应用在其他项目中,工程文件目前仅供会员用户可下载,谢谢理解!

   

    

    

  

  

  




Revit工作平面的应用与设置方法: Revit中工作平面的设置技巧

    建筑(体量)模型如下图所示,当需要在斜面上或者南北立面上绘制形状时,需要设置工作平面。

    在创建体量模型中我们可以在上方选择在面上绘制,或者是在工作平面上绘制

    当选择在面上绘制的时候,我们可以直接在模型的平面上绘制形状,当选择在工作平面上绘制时,我们需要去设置工作平面。

    选择上方的设置

    然后选择你需要绘制图形的平面,这样工作平面就在设置完成。

   

    

    免费Revit教学视频

  

  

  




Revit族的创建方法:Revit教程之创建常规族的小技巧

    1.设定正确的原点

    可以通过选中参考平面的属性中的原点选项在编辑器平面视图中指定原点。但在立面视图中,原点始终会在参照标高,用户不能更改。

    2.不一致的单位错误

    添加某些参数的公式,Revit会产生错误消息”单位不一致错误”。这是因为参数的单位不一致。例如,A是体积参数,并B是一个权重参数,设置B=A*9。8,这是不正确。您需要将其更改为B=(A/1)*9。8

    3.约束不满足条件的错误

    显示此错误消息,请单击错误对话框中的详细信息。查找过约束尺寸标注的元素ID。删除它,或者调整约束。

    4.设置的不同部分的几何图元可见性

    可以选择几何图元并设置其可见性,以将视图详细程度与相关联。

    5.在族编辑器子类别

    可以转到对象样式对话框。添加不同的子类别,并将其映射的几何图元属性中的几何图形。

    6.共享参数

    如果想要在明细表中显示该参数,它创建为共享参数。创建共享的参数,设置正确的实例或类型选项。

    7.共享嵌套的族

    族载入到主体族文件时,嵌套的族不会显示在明细表中。如果要编制明细表的嵌套的族中,您需要使其共享。打开嵌套的族中,在族类别和族参数对话框,检查共享选项时将其加载到主体族文件。通过此操作,嵌套的族还将载入到项目,并且可以同时对项目下与明细表。

    8.不能进行嵌套常规模型径向阵列

    加载基于常规模型族时,不能旋转或径向阵列此族对执行其约束。通用模型模板包含其约束的工作平面(Ref。平面)不能删除。




Revit教程:Revit中放样功能的使用方法

问题提出:在revit中所有体量生成方式都简化成了创建实心、空心形状,那么以前经常用到的放样功能究竟如何才能实现呢?

(1)单击体量和场地中的内建体量后进入体量编辑界面,绘制如(图-1)所示的放样路径;

图-1

(2)在三维模式下单击常用选项板下的工作平面选项板下内的设置命令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拾取一个平面,并选择刚才绘制好的曲线的一端如(图-2)所示:

图-2

(3)通过以上操作便给我们的放样路径加上了一个垂直的参照平面,再用内建模型体量上下文选项卡中的绘制面板中的线条工具进行放样论过编辑,此时,可在三维中看见我们为其添加的工作平面如(图-3)所示:

图-3

(4) 绘制好放样轮廓后选择轮廓和放样路径并点击创建形状中的形状(或空心)如(图-4)所示。

图-4

(5)通过以上步骤即可得到如(图-5)所示的放样体量。

图-5

注意:绘制的轮廓如果过大,在沿路径放样时,可能导致自相交,此时,应将轮廓减小,以避免自相交。




如何Revit中对构件物体表面进行填充?关于对构件物体表面填充

在Revit中在出图的时候,往往要对某一区域进行填充使得图纸更加美观。应该如何做呢?

1.转到要填充的那个视图(平面视图或者立面视图),比如要对这个柜子的表面进行填充,如图所示。

2.在“注释”选项卡下“区域”选择“填充区域”绘制想要填充的区域,如图所示。

3.绘制好后,在编辑类型中选择需要的填充样式,如图所示。

4.此处以木材表面为例,完成效果如下,根据规定选择相应的填充图案,如图所示。

5.如果系统自带的填充图例不满足需求,可以导入相应的pat文件来创建相应的填充图例(材质库中同样的编辑方法)ps:pat文件可以在网上自行添加。点击“类型属性”面板中“填充样式”栏中的省略号,如图所示。

弹出“填充样式”对话框,点击“新建”命令,继续弹出“新填充图案”对话框,点击“浏览”,如图所示。

弹出“导入填充样式”对话框,选择相应的pat文件,点击“打开”,完成pat文件的导入,如图所示。

选择导入的pat文件,设置好相应的比例点击确定即可,效果如图所示。




Revit怎么用楼板边画台阶?Revit中如何巧用楼板边绘制台阶

    在使用Revit软件绘制建筑模型中,经常需要绘制一些台阶。当我们遇到需要绘制的台阶尺寸相同时,可以巧用楼板边绘制台阶。如图:(以Revit2018为例)

    Step01

    首先我们先绘制一个楼板边所需要的轮廓,点击软件左上角的文件选项卡,单击【新建】→【族】,如图:

    Step02

    选择【公制轮廓】族样板文件,打开,如图:

    Step03

    点击【创建】选项卡中的【线】功能,绘制出台阶的轮廓,如图:

    Step04

    绘制好轮廓后点击【载入到项目中】把轮廓载入到项目中,如图:

    Step05

    载入到项目后,切换至三维视图,点击【建筑】选项卡中的【楼板】,并点击弹出下拉菜单中的【楼板边】,如图:

    Step06

    在属性栏中,点击【编辑类型】,在弹出的类型属性框中找到构造参数里面的轮廓设置,选择我们所载入进来的轮廓族,点击确定。如图:

    Step07

    进入到楼板边的放置界面,拾取楼板边,当看到楼板边变蓝色点击鼠标左键即可放置台阶,如果高度出现偏差,可采用对齐命令把台阶面对齐到楼板面即可。




BIM技巧|revit对齐命令怎么不对?链接的DWG与Revit模型不对齐怎么办?

问题:

链接到Revit的DWG文件与Revit模型不对齐。

原因:

DWG文件和Revit模型使用的坐标不同。

解决方案:

最好在项目开始时建立共享模型坐标。如果未执行此操作,则在创建设计元素后很难对齐多个模型和文件。

手动将DWG与Revit模型对齐的步骤:

1.打开Revit模型。

2.链接DWG:单击“插入”选项卡“链接”面板(链接CAD)。

3.手动将DWG移动到正确位置。

4.使用“在某点上指定坐标”,并指定所需的坐标值。

5.删除DWG:单击“管理”>“管理项目”>“管理链接”;选择DWG,然后单击“卸载”。

6.使用“共享坐标”重新链接DWG以进行定位,并确认它位于正确的位置。




如何通过Revit为风管系统的管网进行大小的调整?

    风管系统是便于对管网的流量和大小进行计算的逻辑实体。

    默认情况下,风管有3种系统类型:送风、回风和排风。我们可以创建自定义的系统类型,以处理其他类型的构件和系统。例如,可以创建高压送风系统;也可以修改系统类型的类型参数,包括图形替换、材质、计算、缩写和升/降符号。

    Revit中,我们可以使用“调整风管大小”为项目中风管系统的管网选择动态的大小调整方法。

    可以使用摩擦和/或速度、相等摩擦或静态恢复调整大小方法为风管段指定调整大小,调整后可以应用到管网的管段,也可以应用到整个系统。

    注:要使用“调整风管大小”指定风管尺寸,管网必须连接到具有有效风量的风管系统。

    选择调整大小的方法

    1.在视图中选择一段管网,然后单击“修改|风管”选项卡“分析”面板(调整风管/管道大小)。

    2.在“调整风管大小”对话框中,从下拉列表选择一种大小调整方法:“速度”、“摩擦”、“相等摩擦”或“静态恢复”。如果选择“摩擦”或“速度”,将激活下列选项:

        仅,根据专用于选定方法(“速度”或“摩擦”)的参数调整风管大小。

        和,强制调整风管的大小,以满足您为“速度”和“摩擦”指定的参数。

        或,允许根据“摩擦”或“速度”参数的最低限制调整风管的大小。

    3.选择一种大小调整方法,并为所选大小调整方法指定参数。

    指定支管调整大小限制

    1.如果要限制风管管段的尺寸,可以从“限制条件”下拉列表中选择一个选项,然后使用“限制大小”选项指定风管尺寸的绝对限制。从下拉列表中选择下列“限制条件”之一:

    仅计算大小-选定风管管段的大小由选定的调整大小的方法决定,而且不受其他条件的约束。

    匹配连接件大小-支管中选定风管管段的大小由支管和干管之间的连接件的大小决定,上限是管网中的第一个连接。

    连接件和计算值中的较大者-选定风管管段的大小由两个决定因素中的较大者决定。如果连接件的大小小于按照调整大小和调整大小方法计算的大小,将使用计算大小。如果连接件的大小大于按照调整大小和调整大小方法计算的大小,将使用连接件的大小。

    2.如有必要,可以单击“限制高度”/“限制宽度”,然后输入一个值,以对选定风管管段的大小指定绝对限制。

    风管大小调整方法

    “摩擦”和“速度”方法

    如果只是选择了“摩擦”和“速度”大小调整方法中的一种,则只能基于其中的一种方法或者基于摩擦和/或速度方法的逻辑组合来调整大小。如果同时选择了这两种方法,则风管尺寸必须同时满足摩擦和速度值。如果选择了其中的一种方法,则风管尺寸可以违反摩擦或速度规则,但必须满足其中一个规则。

    下面的曲线(基于1000fpm和0.08″)显示了“或”大小调整方法和“与”大小调整方法之间的区别:

    “相等摩擦”和“静态恢复”方法

    “相等摩擦”方法根据指定的每单位风管长度的压力损失常量(默认值为0.10in-wg/100ft或25Pa/30m)来估计风管的初始尺寸。Revit中使用的“相等摩擦”和“静态恢复”方法使用ASHRAE风管管件数据库5.00.00版,这个数据库中包含有关各种风管管件的损失的信息。下面表格将管件和附件类型映射到用来确定损失计算的ASHRAE类别。

    风管大小调整示例

    下面,我们列出了各种用来调整风管大小的6种方法示意。

    仅限摩擦

    ▲调整大小之前

    ▲调整大小之后

    仅限速度

    ▲调整大小之前

    ▲调整大小之后

    相等摩擦

    ▲调整大小之前

    ▲调整大小之后

    静态恢复

    ▲调整大小之前

    ▲调整大小之后

    摩擦和速度

    ▲调整大小之前

    ▲调整大小之后

    受限制的高度

    ▲调整大小之前

    ▲调整大小之后

   

    

    

  

  

  




在Revit中切换连接顺序对量有什么样的影响?

在Revit中切换连接顺序对量有什么样的影响?下面就为大家分析一下。

一、Revit软件本身是有默认连接逻辑的,默认为板优先。例如板剪切梁,板剪切柱。这并不符合现实连接关系并且对工程量的统计也会产生影响。因此,在项目中为避免误差,一般会切换连接顺序,具体操作如下

1、合理绘制梁板柱连接模型并统计工程量,如图所示。

2、在“修改”选项卡中选择“连接”面板下的“切换连接顺序”命令,切换梁板的默认连接顺序,效果如图所示。

明细表的统计量会自动改变,如图所示。

发现梁柱顶部都有升高,体积增大,板的体积减少。这种方式就比较合理了,但是大家注意,Revit中统计的仍然是实量。

意义:在Revit软件,默认梁、板、柱连接存在优先级,并对工程量统计产生影响,通过学习上述讲解,利用“切换连接顺序”工具,实现工程需要的工程量统计。




知识点!市政路桥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

是一种信息,在三维数字基础之上发展起来,能够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各种信息进行集合、关联,并进行研究和分析,总结其一致性,特别实在复杂关系的项目设计中,BIM技术能够提高设计效率,优化设计步骤,保障设计的科学性。我国此项技术应用较晚,近些年逐渐开始在一些大型工程中使用。工程,具有复杂的结构以及庞大、繁琐的设计构建,工程地理环境复杂,并且具有各种耦合约束条件,而运用BIM技术,可以将这些复杂的关系简单化,能够对各种关系进行协调,因此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1 项目概述 

本工程是主城区市政工程要道,道路红线长为40m,双向6车道,设计车速为40km/h,两侧设有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全程为0.84km。本工程桥梁引桥采用简支箱梁,跨径为25米。 

2 市政道路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分析 

设计阶段市政桥梁工程中引入BIM模型,其优势主要体现在工程量统计、碰撞检查以及三维可视化展示等三个方面[1]。 

(1)工程量统计。

构建BIM模型,快速生成各种工程量,并获得各项工程量清单。借助BIM技术构建的工程量清单以及二维设计图纸的对比,能够快速并准确的检测出CAD图纸设计中存在的工程量统计问题。

(2)碰撞检查。

碰撞检查主要是借助BIM技术,对多个以及关联进行协调设计,它将原本独立的各项关系快速联系在一起,同时还能够对这些关系进行优化,根据实际需求不断优化和更新。在结构复杂的桥梁构建设计中,CAD图纸设计,要将不同的构架分别绘制在不同的设计图纸上。但是,设计中无法避免一些设计不周的情况,设计不周会导致一些管道碰撞、部件位置冲突等情况,另外,专业设计人员之间,由于沟通不善,也容易引发一些设计问题。碰撞检查能够快速检测这些问题,并优化传统CAD设计的不足。在本次研究的项目工程中,采用了Autodesk 链接管理与工作集,在建模、整合、碰撞检查等,大幅降低了设计不周导致的一系列失误,从而为桥梁施工提供了更加可靠的依据和支撑,降低了出现施工错误的几率。

(3)三维可视化展示。

桥梁结构中存在一些复杂构件,传统CAD图纸对这些复杂构件表述比较困难,这大大增加了施工方对图纸意图的理解难度,容易出现一些与施工设计不符的情况,进而增加不必要的成本投入,导致经济损失。另外,二维CAD设计图纸在设计信息表述上也不够完整,设计者的意图,基本无法完整的传递给施工单位以及运营管理部。 

而BIM模型的应用,设计者意图能够得到完整的传达,可以更加立体、直观、全面的展现设计成果,解决了传统设计方法表述不完整、不准确等问题,促使了设计方与施工方之间的良性沟通。设计成果的三维立体化展示,提高了项目的实用性,缩短了交底时间。   

3 BIM技术在桥梁设计阶段的应用 

    3.1 BIM模型建立 

  在设计阶段,BIM技术的应用属于核心环节,本项目路桥上部结构主桥的跨度为5,属于上承式空腹拱桥,箱型截面,引桥为简支箱桥梁,并采用了相同高度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结构,下部结构主桥墩采用了承台以及群桩基础,采用了承台桩基作为主引桥的基础。在本项目中,运用了Autodesk Revit对箱梁、柱式桥墩等进行了结构图构建,展示了其各项参数,以及参数化的结构族库,并实现了对二维CAD图纸转换为BIM模型,在此基础上,对工程量统计、碰撞检查以及三维可视化演示。 

    3.2 箱梁BIM参数化设计 

  箱形截面为闭口薄壁截面,抗扭刚性强,顶板、底板面积都比较大,其正负弯矩的承担能力性能强,并且施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截面形式由箱、室数量分为单箱单室、单箱多室、多箱单室和多箱多室;腹板构造包括直腹板、斜腹板两种。本文主要对单箱单室截面构造进行研究,对路桥箱梁参数化设计进行研究。 

  3.3 柱式桥墩 

  柱式桥墩根据桥宽布置不同,分为单柱、双柱和多柱式,上加盖梁伟墩帽,墩柱又以截面形式分为圆柱墩和矩形墩,柱式墩模型的创建可以分为盖梁模型和墩柱模型两部分来完成。在完成了盖梁与墩柱模型的构建之后,则对盖梁将要插入的族中设置参数。具体步骤如下[2]: 

  首先确定一个带盖梁柱子式墩的模型族,接着新建一个自适应公制常规型族,并在默认标高平面和两个竖直平面交点设置一个自适应点,同时设置盖梁顺桥向宽度约束参数为L。然后进行盖梁族与墩柱族插入,同时调整逻辑参数K,确定墩柱的位置。除了箱梁、柱式桥墩之外,同时构建了拱圈、承台、走道板等参数化结构族。最后,依据资料、地质信息等基本数据,借助构建参数化结构族库,按照从整体到局部、从零件到构建的顺序,进行定位,建立路桥BIM模型。  

4 BIM模型应用 

  4.1 工程量统计 

  随着BIM模型的建立,各种构建的工程量可以很快生成,进而可以准确的得到各种构建的工程量清单。将BIM构建过程中生成的工程量清单与二维CAD设计图纸的构建清单对比,可以快速、精确地检测出基于二维CAD图纸设计中存在的工程量统计问题。 

  4.2 碰撞检查 

  碰撞检查是BIM技术实现多专业协同设计的重要特性,通过碰撞检查,可以实现各专业的关联协同设计,从而及时有效地联系在一起。基于BIM技术,可在设计中不断地更新与优化各个不同的专业。由于桥梁工程结构复杂、构建繁多的特点,在传统基于二维CAD图纸设计的过程中,不同的构件经常需要表示在不同的设计图纸上。因此,由于设计时考虑不周而引发的管道碰撞、部件位置冲突等现象经常发生,此外,不同专业设计人员间的沟通、协调也比较困难,导致设计质量很难得到保障。而碰撞检查可以很好地协同各专业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及时发现管道碰撞、部件位置冲突等现象,很好地解决了传统桥梁设计中基于二维CAD图纸合图分析难以发现设计中存在冲突的问题。本项目使用AutodeskRevit的工作集和链接管理,通过模型整合、碰撞检查,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由于设计时考虑不周而引发的一系列错误,降低了施工时出现错误的概率[3]。 

  4.3 三维可视化展示 

  部分结构复杂的特征构件部位,通过传统的二维CAD图纸很难表示清楚,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方难以完整、准确地理解设计者的意图,导致设计与施工不符,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另一方面,基于二维CAD的设计图纸也很难将设计信息完整地表达出来,设计者的设计意图、设计信息通过二维CAD图纸很难完整地传递到施工单位及运营管理部门。 

5 结语 

  在市政路桥工程设计阶段引入BIM技术,能够优化设计环节,通过构建BIM模型,对工程量统计、碰撞检查、三维可视化进行展示,效果十分显著。本文对其进行研究,旨在为日后类似桥梁设计BIM技术的应用提供一定参考和经验。虽然我国在BIM技术领域的研究和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执行标准还不够统一,但是其发展速度很快,日后的市场十分广阔。 

参考文献

  [1]方俊.浅析BIM技术在市政道桥施工中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13):68. 

  [2]王义明.浅析BIM技术在市政道桥施工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7):68. 

  [3]许艳林.BIM技术助推市政路桥设计新机遇[J].工业b,2016,(3):206.




Revit不能创建模型文字是为什么??如何在Revit中给模型添加文字?

    Revit作为一款我们常用到的BIM软件,需要我们不断学习与掌握,而在建筑行业当中,为模型添加文字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如何在Revit中为模型添加或创建文字吧。

    如何在Revit中给模型添加文字?

    (1)点击“设置工作平面”,“拾取一个工作平面”,选择要放置文字的平面。

    (2)点击“显示”,将拾取的平面显示出来。

    (3)点击建筑选项卡下的模型文字,在对话框内输入文本内容。

    (4)想要竖向文字在对话框中竖向输入。

    (5)把输入好的文字直接放置在拾取的工作平面上就完成了模型文字的添加。




Revit怎么分割?一起在建筑模型中分割空间吧!

    面积是对建筑模型中的空间进行再分割形成的,其范围通常比各个房间范围大。

    面积不一定以模型图元为边界。我们可以绘制面积边界,也可以拾取模型图元作为边界。

    添加模型图元时,面积边界不一定会自动改变。可以指定面积边界的行为:

    某些面积边界是静态的。即,这种面积边界不会自动改变,必须手动修改。

    某些面积边界是动态的。这种边界与基本模型图元保持相连。如果模型图元移动,面积边界将会随之移动。

    划分成私人面积(黄色)和公共面积(绿色)的楼层平面

    面积方案

    面积方案是可定义的空间关系。例如,可以用面积方案表示楼层平面中核心空间与周边空间之间的关系。

    我们可以创建多个面积方案。默认情况下,Revit会创建两个面积方案:

    总建筑面积:建筑的总建筑面积。

    出租面积:基于办公楼楼层面积标准测量法的测量面积。

    我们不能编辑或删除“总建筑面积”方案。但可以修改“出租面积”方案。可以根据需要创建附加的面积方案。

    应用了面积方案的面积平面

    创建自定义面积平面的面积方案:

    1.单击“建筑”选项卡→“房间和面积”面板下拉列表→(面积和体积计算)。

    2.在“面积和体积计算”对话框中,单击“面积方案”选项卡。

    3.单击“新建”。

    4.输入新面积方案的名称作为“名称”。

    5.输入新面积方案的说明作为“说明”。

    6.单击“OK”。

    面积平面

    面积平面是根据模型中面积方案和标高显示空间关系的视图。我们可以对每一个面积方案和楼层应用面积平面。应在创建面积平面之前创建面积方案。每个面积平面均具有各自的面积边界、标记和颜色方案。

    面积平面在项目浏览器的“面积平面”节点中列出。每个面积方案将在“项目浏览器”中获得一个单独的节点。默认情况下,面积平面名称表示与平面相关的标高。可以对面积平面进行重命名。

    应用了面积方案颜色填充的面积平面

    创建面积平面:

    1.单击“建筑”选项卡→“房间和面积”面板→“面积”下拉列表→(面积平面)。

    2.在“新建面积平面”对话框中,选择面积方案作为“类型”。

    3.为面积平面视图选择楼层。如果选择了多个楼层,则Revit便会为每个层创建单独的面积平面,并按面积方案在项目浏览器中将其分组。

    4.要创建唯一的面积平面视图,需要选择“不复制现有视图”。要创建现有面积平面视图的副本,可清除“不复制现有视图”复选框。

    5.选择面积平面比例作为“比例”。

    6.单击“OK”。Revit会提示您自动创建与所有外墙关联的面积边界线。

    7.选择下列操作之一:

    是:Revit会沿着闭合的环形外墙放置边界线。

    否:由您自己绘制面积边界线。

    Revit不能在未环形闭合的外墙上自动创建面积边界线。如果项目中包含位于环形外墙以内的规则幕墙系统,则必须绘制面积边界,因为规则幕墙系统不是墙。

    8.根据需要添加更多面积边界。

    面积边界

    面积边界定义了建筑的可用空间。我们可以通过绘制面积边界,或拾取墙来定义这些面积。

    如果选择“应用面积规则”选项,当改变面积类型时,Revit会自动改变墙边界的位置。例如,办公面积是根据墙中心线测量得到的,而外部面积则要测量到外墙面。通过应用面积规则,面积边界的位置会按面积类型的改变而更新。

    创建面积边界

    1.打开一个面积平面视图。面积平面视图在“项目浏览器”中的“面积平面”下列出。

    2.单击“建筑”选项卡→“房间和面积”面板→“面积”下拉列表→(面积边界线)。

    3.绘制或拾取面积边界。(使用“拾取线”来应用面积规则)。详细信息请参见下列步骤。

    拾取面积边界

    1)单击“修改|放置面积边界”选项卡→“绘制”面板→(拾取线)。

    2)如果不希望Revit应用面积规则,需要在选项栏上清除“应用面积规则”,并指定偏移。

    如果应用了面积规则,则面积标记的面积类型参数将会决定面积边界的位置。必须将面积标记放置在边界以内才能改变面积类型。

    3)选择边界的定义墙。

    绘制面积边界

    1)单击“修改|放置面积边界”选项卡“绘制”面板,然后选择一个绘制工具。

    2)使用绘制工具完成边界的绘制。

   

    

    

  

  

  




CAD冻结是什么意思?CAD出现随机崩溃或冻结的解决方法

    问题:

    使用AutoCAD时,程序会随机崩溃或冻结。一些最常见的症状包括:

        致命错误消息。

        未处理的异常错误。

        未处理的非法访问错误。

        AutoCAD已停止工作消息。

        指出AutoCAD未响应的消息。

        AutoCAD退出并消失,不显示任何消息。

        程序停止运行,即在程序中无法执行任何操作。

    原因:

    最常见的原因分为以下几类:

        缺少AutoCAD或操作系统更新。

        问题与特定图形无关。

        问题是特定于文件的。

        第三方附加模块或插件。

    解决方案:

    需要AutoCAD或操作系统更新:

        如果不应用基本产品或操作系统更新,则可能会出现问题。

        1.AutoCAD更新。在最初的产品发布之后,通常会发布包含错误修复和增强功能的更新(请参见安装更新、附加模块和增强功能以及下载查找器)。

        2.操作系统更新。确认:

            a.AutoCAD在支持的操作系统上运行。

            b.为操作系统安装了所有当前更新。

            c.计算机已重新启动。

        有关操作系统要求的详细信息,请参见AutoCAD系统要求和AutoCADLT系统要求。

        注意:如果在更新操作系统后出现性能低下的问题,请按照对在完成操作系统更新后出现的AutoCAD性能低下情况进行故障排除中的指导原则进行操作。

    与特定图形无关的问题:

        图形问题:

            更新视频驱动程序和更改软件设置(请参见AutoCADforWindows的图形性能欠佳)。

            使用不同的电缆格式类型连接到屏幕。

            使用不同的屏幕。

            如果使用装有IntelIrixXe显卡的计算机,请执行以下文章中的步骤:AutoCAD经常因IntelIrisXe图形设备而崩溃

        与系统实用程序或其他软件冲突:

            卸载Autodesk桌面应用程序。

            卸载A360Desktop应用程序(请参见如何卸载A360Desktop)。

            测试禁用或卸载防病毒软件。

            尝试在诊断模式下重新启动计算机,以禁用后台进程并允许AutoCAD在干净的环境中运行(请参见使用Windows诊断模式解决Autodesk软件问题)。

            测试禁用BitLocker(Windows8和10)(请参见BitLocker)。

            卸载并重新安装.NETFramework(请参见如何删除并重新安装Microsoft.NETFramework)。

            卸载并重新安装VisualC++(请参见如何删除并重新安装MicrosoftVisualC++运行库)。

        由于安装错误或系统崩溃导致产品软件损坏:

            重置AutoCAD设置(请参见如何将AutoCAD重置为默认值)。

            修复或重新安装AutoCAD(请参见如何修复AutoCAD安装或重新安装AutoCAD)。

            执行完全卸载/重新安装(请参见卸载并重新安装AutoCAD的建议步骤)。

    与特定图形相关的问题:

    如果AutoCAD在处理特定图形时崩溃,则文件可能已损坏(请参见如何修复损坏的AutoCAD文件和对在AutoCAD中处理特定图形时出现的性能低下情况进行故障排除)。如果文件存储在非Microsoft网络环境中,请将文件和外部参照文件移动到本地驱动器并从中处理文件(请参见Autodesk对非Microsoft网络的支持)。

    已安装的附加模块或插件的相关问题:

    卸载插件、附加模块或ObjectEnabler。检查软件的要求,并安装软件提供商提供的任何更新。

   

    

    

  

  

  




在Revit如何制作电缆桥架出量的明细表?

在Revit中,项目完成后可以做一个明细表出量,进行量的统计,本文将机电中电缆桥架的明细表制作。

1.在项目前期的时候,将桥架的命名以第一个截图的方式命名,并配置好其配件,如第二个截图。

2.添加电缆桥架明细表,点击“视图”选项卡下“明细表”中的“明细表/数量”,如图。

3.在“新建明细表”对话框中选择电缆桥架类别。

4.将“类型”字段添加入明细表字段,如图,同样将“尺寸”、“长度”字段按此方式添加。

5.编辑“排序/成组”,将其按如图方式设置。

6.在“格式”中勾选“长度”的“计算总数”,如图,并确定,制作明细表图。

7.修改长度的单位格式,单击长度列的任意一格,点击“设置单位格式”设置为图。

8.完成明细表,如下图所示。




Revit给排水管道如何绘制?关于在Revit中简便建立室外排水管模型的方法

    来源丨益埃毕教育

    在revit中建立室外排水管时,图纸会给每一根管段每端的管内底标高,在建立模型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换算成管中心的标高,费时费力。这里我们灵活运用过滤器可以大大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1.打开导入好图纸的Revit文件,按照图纸上管段两端的标高画出管道(现在画的管道模型是管中心标高),(如图)

    2.按照管中心标高画完所有模型,进入过滤器设置菜单–新建过滤器(按管径过滤)–选中过滤器列表中的管道–只勾选管道–过滤条件为直径(与过滤器中的管径相匹配)。(如图)

    3.将每一个管径都设置一个过滤器,隐藏其他的管径的管道,只显示某一个管径的管道–全部选中–在三维视图中切换到立面位置–向上平移半个直径的距离。(如图)

    技巧的意义:

    由于画室外排水管时如果按照管内底的标高去画需要不断地转换计算,费力费时,按照我这种画法不需要多余的转换计算,能简洁明了的完成室外排水管的建模工作。




Revit楼梯工程量怎么算?关于Revit楼梯工程量统计方法介绍

相信很多新手伙伴还不知道Revit楼梯工程量统计操作,其实非常简单的,下面的这篇文章笔者就为大伙分享了关于Revit楼梯工程量统计方法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使用明细表中的“材质提取”找到楼梯类别,选择“材质:体积”字段,单击确定,创建出“楼梯材质提取”明细表,这样楼梯的体积就通过材质提取的方式统计了出来。

注意:楼梯“材质:体积”中包括:梯段(踏面、踏板)、平台、支撑(左侧、中部、右侧),若指定了不同的材质也会全部被统计出来。




revit套管族基于管道制作教程:机电BIM人防套管介绍及计算方法!

    文章来源:广筑BIM咨询

    作为BIM机电工程师,我们在很多项目里的人防图纸都可看到套管的踪影。但很多小伙伴对套管可能都不太了解,今天小编就从三个方面带大家了解套管。

        套管的分类

        套管的安装要求

        套管规格的计算

    一、套管的分类

    套管的种类很多,其中柔性防水套管和刚性防水套管最为常见。柔性防水套管和刚性防水套管的最根本的区别就是是否允许管道在套管内进行滑动。柔性套管允许管道在套管内滑动,而刚性的不允许管道滑动。而我们俗称的人防密闭套管实际上属于刚性防水套管的分支型号,其比刚性防水套管外多一翼环和挡板,用于抵挡战时冲击波与防止毒气进入防护区。

        刚性防水套管

        柔性防水套管

        人防套管及密闭肋

    二、套管的安装要求

    GB50038-2005《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中规定:

    1、穿过外墙、临空墙、防护密闭隔墙和密闭隔墙的所有电缆(包括动力、照明、通信、网络等)管线和预留备用管,应选用管壁厚度不小于2.5mm的热镀锌钢管根据抗力级别作防护密闭或密闭处理。做法如下:

    2、穿过外墙、临空墙、防护密闭隔墙、密闭隔墙的同类多根弱电线路可合穿在一根管径小于25mm的保护管内,采用暗管加密闭盒的方式进行防护密闭或密闭处理。做法如下:

    3、各人员出入口和连通口的防护密闭门门框墙上均应预埋4~6根管壁厚度不小于2.5mm、管径为50~80mm的热镀锌钢管作为备用。

    4、电缆桥架不得直接穿过临空墙、防护密闭隔墙、密闭隔墙。通过时应改为穿管敷设,且一根电缆应一根密闭管。

    5、各类母线槽不得直接穿过临空墙、防护密闭隔墙、密闭隔墙,当必须通过时,需采用防护密闭母线,并应符合防护密闭要求。做法如下:

    三、套管规格的计算示例

    下图是某项目人防电气的图纸,图中有一路电源穿越人防墙,设计预埋了一根DN80的镀锌钢管,小编分两步教大家如何确定预埋管的规格:

    1、确定电缆外径,关于这根电缆的外径我们可以参考国标图集19DX101-1《建筑电气常用数据》第6-39页表6.56,得出截面积95mm2的参考外径为47.6mm。要注意的是不同种类的电线电缆相应的外径也不尽相同,我们应该找到对应种类的电线电缆的表格来确定外径哦~

    2、计算套管管径,关于计算我们参考图集19DX101-1《建筑电气常用数据》第6-27页1.2.2规定:

    当单根电缆穿管时,长度在30m及以下时,直线段管内径不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

    由此得套管内径应大于47.6mm2*1.5=71.4mm2,故选择DN80的套管即可满足。

   

    

    免费Revit教学视频

  

  

  




Revit参数化怎么体现的?Revit中如何将正多边型参数化?

在Revit中将正多边形参数化是比较麻烦的,需要做一个嵌套族。下面讲解如何将正多边参数化。

1、新建一个公制常规模型,按图纸加好参数,线的两端点与参照平面锁死做成参控的,如图所示。

2、再新建一个公制常规模型,将刚才建好的族载入到里面放到平面中,然后将相应参数关联到新族中,如图所示。

接着使用阵列模型建载入的族参照平面交点为圆形做360°的圆周阵列,如图所示。

3、将阵列的两个数值参数化。点击线性标注将尺寸数值显示出来,然后将其余阵列数一起参数化,如图所示。

4、最后到族参数当中,将之前的参数按图示设置计算公式,如图所示。

就可以通过参数控制多边形的大小和边数了,如图所示。




Revit教程:revit中玻璃屋顶的创建方法

【技术要点】revit中玻璃屋顶的创建方法

随着建筑的多元化,很多玻璃式的屋顶开始逐渐成为建筑的主流之一。下面给大家介绍两种创建玻璃屋顶的方法。

第一种,很简单,我们只需将屋顶的系统类型改成玻璃斜窗即可,如图

我们将族的类型改成玻璃斜窗即可完成我们想要的屋顶

点击确定,如图

第二种,方法对于第一种就难了很多,这里只介绍创建的方法,所以最后的斜窗样式跟第一种可能有不同,但是介绍的方法是没问题的。

这种方法用到了内建体量,在此之前,我们需要绘制一条参照平面,这个根据项目设计的具体需要来绘制,没有硬性要求。设置并拾取刚绘制的参照平面。

这时,系统会提示我们需要的视图,根据我们的需要进行选择,并点击确定,进入绘图模式

 

绘制需要的三角形,完成之后,选取整个三角形,在创建形状中选择实心形状。

我们使用tab切换键选取要拉伸的面,如图。

 

拉至需要的尺寸或设计要求。如图。

这时,我们使用体量和场地选项卡下面屋顶的命令,为体量面添加屋顶,选取的时候我们在属性面板中选取玻璃斜窗,创建屋顶,最后删除体量即可。




Revit视图调整技巧(4)无法切换透视三维的解决方法

【原文来源:Naivemep 管综易】

在我们建模完成后往往会用到三维模式进行展现和渲染,还会用到透视模式来让模型达到逼真的视觉和空间效果,但有的时候我们却发现切换透视三维的选项是灰显的,而且revit也没有什么提示信息来告诉我们为什么,这就让人非常困惑了,接下来就来看一下如何解决这类问题。

1.切换透视三维:

首先我们打开需要切换的三维视图,然后在右上角的ViewCube上单击右键

正常情况下,我们只要在右键菜单里勾选“切换到透视三维视图”就可以了

但有时候我们会发现的选项是灰显的,但又没有什么明显的提示信息说明为什么

而且在视图属性里“透视图”的选项也是灰显禁用的,这就非常尴尬了

注意:如果没有显示ViewCube控件的朋友们,可以从“视图”>“用户界面”>勾选“ViewCube”来开启

2.解决无法切换透视三维的问题:

其实原因是在早期的Revit版本里面对透视视图做了显示的限制,类似模拟相机的逻辑,必须对三维视图启用剪裁

因此需要在视图属性中勾选“剪裁区域可见”

或者在视图左下角的工具栏上启用“显示剪裁区域”

这时就能正常其和到透视三维视图了

当然revit的开发团队也意识到了这方面的交互问题,因此从revit2019开始的版本切换透视模式都不需要“显示剪裁区域”了,并且也能在视图属性中进行切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