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8847.6-2023 建筑自动化和控制系统 第6部分:数据通信协议一致性测试-建筑标准 – 规章规范

资源简介/截图:
20240403ibgtw80217

本文件规定了建筑自动化和控制系统中数据通信协议一致性测试内容,包括:协议实现一致性声明EPICS的文件规则、协议实现一致性声明EPICS的测试内容、一致性测试脚本语言TCSL的规定、所支持对象的功能测试、应用服务启动测试、应用服务执行测试、网络层协议测试、逻辑链路层协议测试、数据链路层协议测试、特殊功能测试、IP功能测试和测试结果报告等。本文件适用于建筑自动化和控制系统中设备间数据通信协议一致性测试。

标准号:GB/T 28847.6-2023
标准名称:建筑自动化和控制系统 第6部分:数据通信协议一致性测试
英文名称:Building automation and control systems—Part 6:Data communication protocol conformance testing

发布日期:2023-03-17
实施日期:2023-10-01

采用标准:ISO 16484-6:2014《建筑自动化和控制系统 第6部分:数据通信一致性测试》 NEQ 非等效采用

起草人:周小林 张永刚 郑立荣 谢跃文 马虹 尚治宇 樊静静 沈育祥 李莉 谢立 姚荣伟 沈美根 安晋静 李露露 龚颖达 钟永卫 田鹏 黄娟 高家鸣 李闻宇 谢驰 徐飞 范楠 李龙 董世运 周建东 凌健铭 单蓉胜 黄峰 汪壮雄 张振凯 王凯 冯涛 叶国应 唐俊杰 齐诺 阎杰 梁锐 付晶 林必毅 方黎明 郭建伟 李一凡 江方舟 王涵 万城瑞 张硕 林志霖 王岳泉 武耀阳 陈颖 王宝睿 王兴明 董永瑞 徐鹏升
起草单位:复旦大学、中外建设信息有限责任公司、广州视声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岳鸿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上海上实龙创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央军委机关事务管理总局采购服务站、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北省标准化与质量研究院、浙江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昕诺飞(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中移系统集成有限公司、上海美控智慧建筑有限公司、青岛海信智慧生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苏州朗捷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中建新疆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华易智美城镇规划研究院、浙江源创智控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微科易控智能系统有限公司、深圳市赛为智能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新再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归口单位:全国智能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426)
提出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DG/TJ 08-2371-2021 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建设技术标准.pdf

资源简介/截图:

建设技术标准,集装箱码头,工程规范

根据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2019年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建筑标准设计编制计划)的通知》(沪建标定[2018]753号)的要求,由中交第三航务工程期察设计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照国内外相关标准,并在反复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内容有:总则;术语;基规定;总体设计;信息化管理系统;单机设备控制系统;施工;调试;维护。
1.0.1 为适应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应用技术的发展,统一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设计、施工、调试、维护等技术要求,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本市新建、改建和扩建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建设。
1.0.3 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建设应贯彻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方针,做到工程建设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节约能源、保位护环境及维保便捷等
1.0.4 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建设除应,,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和本市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0.1 自动化集装箱码头 automated container terminal船舶装卸、水平运输和堆场装卸等全部或部分主要作业环节的设备,按照信息化管理与控制系统设定的作业流程,自动实现集装箱装卸和运输的码头,包括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和半日动化集装箱码头。
2.0.2 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fullyautomatedccmtainer terminal船舶装卸、水平运输和堆场装卸等全都主要作业环节均实现自动化的集装箱码头。
2.0.3 半自动化集装箱码头semiautomated container tertnina!堆场装卸等部分主要作业环节实现自动化的集装箱码头
2.0.4 自动化作业区 autoiated operatidn zone
由现场设备自动完成作业的无人区域。
2.0.5 自动化集装箱推场auionated container yard
装卸作业气全自动化或采用远程操控方式作业的集装箱堆场。
2.0.6,箱区端部交接区 transfer area of container block end位于自动化集装箱堆场箱区端部,水平运输设备与堆场装卸设备进行作业交接、实现运输方式转换的区域,包括水侧端的自动导引运输车或跨运车交接区和陆侧端的集卡交接区。
2.0.7 远程操控 remote control
应用视频监控、图像识别、定位及网络通信等技术,通过对人-机作业环境信息的实时检测控制,实现操作人员异地操控装卸设备完成集装箱的装卸作业。
基本规定
3.0.1 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设计方案应综合考虑港口性质、建设规模、建设条件、设计船型和集疏运方式等情况,按照安全可靠、运营高效、节能环保和技术先进等原则,经多方案技术经济比选论证确定。
3.0.2 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建设规模应根据集装箱运量预测、设计船型和港口资源条件等综合分析确定。改建和扩建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建设,应合理规划并充分利用区既有设施资源。
3.0.3 集装箱码头的自动化程度应根据装卸作业设备的自动化配置、信息化管理与控制系统的副合交互、与港航及物流服务方的运营协同等方面的建设实施程度综合分析确定。3.0.4 集装箱码头应根据确定的自动化程度和发展要求,进行港口资源合理配置。部分省动化集装籍码头应预留发展成为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条件
3.0.5 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总体布置和装卸工艺、公用设施等设计,应满足自动化设备运转作业要求,并适当留有发展余地。危险货物集装箱堆场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港口危险货物集装箱堆场安全作业规程》GB/T 36029 和现行行业标准《港口危险货物集装箱堆场设计规范》JTS176、危险货物集装箱港口作业安全规程》T 397等的有关规定。
3.0.6 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信息化管理和单机设备控制系统应根据自动化程度、装卸设备配置、运营管理要求等,进行各生产环节及相关资源要素的统筹规划和协同运作,且系统应具有安全性、可靠性、开放性、冗余性和可扩展性。




中国古建筑构造详细解释.pdf

资源简介/截图:

zip,古建筑,构造,解释,详细,设计资料

第一篇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

古代中国建筑和古代埃及建筑、古代西亚建筑、 古代印度建筑、古代爱琴海建筑、古代美洲建筑并列为世界古老建筑的六大组成。

中国建筑 文化源远流长,独立发展,形成独具特色的建筑体系。

中国古代建筑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七 个方面: 1、使用木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构柱梁为承重骨架,以木材、土或其 它材料为围护物的木构架建筑体系。

2、保持构架制原则,中国古代以木构柱梁为承重骨架,以木材或其它材料 为围护物的木构架建筑体系,实质上是将承重结构与围护结构分开的构架体系。

3、创造并使用斗拱结构形式,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体系特有的形制,它既 是上部梁架和立柱之间传递荷载的结构构件,又以其自身优美、华丽的造型而成为建筑的主 要装饰构件。

是集结构功能与装饰功能与一体,在中国建筑体系中独有的构件。

4、实行单体建筑标准化,中国古代建筑,无论是宫殿、寺庙、住宅等,不 论其规模大小,外观体形皆由台基、屋身和屋顶三部分组成。

1、 重视建筑组群平面布置。

中国古代建筑组群大多以庭院为组合单位:单体建筑沿周边布置,围合成中间的庭院。

这样的庭院整体风格是内向的:内部开散而富于变化,外观较封闭。

按照中国的封建礼制观 念,庭院强调中轴对称布局,以突出主体建筑,并求得整体的平衡。

沿轴线作多层次的纵身布局成为中国古代建筑组群的一个鲜明的特色,有着丰富多彩 的庭院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单体建筑定型化造成的单调感。

这种建筑群体组合的手法, 甚至影响到城市规划,并取得辉煌的成就。

只有园林建筑是个例外。

中国园林建筑以“师法自然“为原则,极尽自由灵 活之能事,与欧洲的几何图案式的园林建筑布局绝然不同。

6、灵活安排空间布局。

构架式的结构为室内空间的灵活布局创造了条件。

中国古代建筑中,常用多种多样的 罩、挂落、隔扇、屏等自由灵活地分隔室内空间。

7、运用色彩装饰手段。

木构架的一个突出缺点是易腐、易燃。

为了保护木材,表面需加油漆, 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中国古代建筑形成独具特色的彩画制度,令世人叹为观止。

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类型与型制 一、中国古代建筑木构架的主要形式 (一)、抬梁式构架(又称“叠梁式”) 抬梁式构架是在台基上立柱,柱上沿房屋进深方向架梁,梁上立短小的矮柱,矮柱上 再架短一些的梁,如此叠置若干层,再最上层架上立脊瓜柱,这就是一组梁架。

在相邻两组梁架之间,用垂直与梁架方向,并且位于柱上部的水平联系构件 “坊”,把两组梁架组合起来。

每层梁的两端上面,垂直于梁架方向放置。

不仅加强了梁 架间水平方向的联系,构成稳固的组合构架,而且承受上部屋顶荷载。

抬梁式构架在中国古代建筑上使用非常普遍,尤其是在中国北方。

这是因为 抬梁式可使室内柱子较少甚至是无柱。

但是,抬梁式构架用料较大,耗费木材较多。

而且这 种构架基本上不采用三角形这种最稳定的构件组合形式,所以稳定性较差。

(二)、穿斗式构架 穿斗式构架是由柱距较密,直径较细的落地柱(或与不落地的短柱相间布置) 直接承,在柱与柱之间沿房屋进深方向不设架空的梁,而是用一种叫做 “穿”的枋木,把柱 子组成排架,并用挑坊乘托挑檐。

排架与排架之间用纤子、斗坊合標作横向连接。

这种构架 因使用较细小的木料,所以节省木材;因柱距较密,所以作为山墙,抗风性能好。

但是,柱 距较密,使室内空间促狭。

因此,许多建筑常在建筑中部使用抬梁式构架,以扩大室内空间; 在两端山墙,使用穿斗式构架,以提高抗风性能。

穿斗式构架主要用于我国南方地区。

但其 历史是悠久的,至少是在汉代已经相当成熟。

(三)、井干式结构 这是一种不使用柱和梁的结构。

并干式结构使用原木,或者方形、矩形、六 角形断面的木料层层叠叠,在转角处木料端部交叉咬合,构成壁架,再于两端壁架上立短柱 以承脊。

我国早在商代墓檬已使用了井干式结构。

这种结构耗费木材量大,建筑的绝 对尺度合开门窗均受到限制,所以目前仅在林区还有使用的。

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的基本型制 (一)、基本单元 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的基本单元为“间”。

两福相邻梁架之间,由四根柱子围合 的面积称为“间”。

每座建筑物都是由一间或许多间组合而成。

建筑物的规模大小和形式,就 由间的大小和多寡,以及间的组合方式而定。

这样的具有很大的灵活性,能适应不同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又能满足多种 功能的使用要求,可组合成宫殿、寺庙、陵墓、宅院、园林等由简单到复杂的多种类型的建 筑极其组群。

(二)、结构特征 中国古代建筑的木构架在结构上基本是采用简支梁和轴心受压柱的形式,局 部使用了悬臂出挑构件和斜向支撑。

(三)、构造…




高清无水印 12ZG205 钢筋混凝土桩图集(中南标).pdf

资源简介/截图:

12ZG205,中南标,钢筋混凝土,标准图集

中南地区工程建设标准设计 结构图集  湖北中南标科技发展中心编 钢筋混凝土桩 12ZG205 钢筋混凝土锚杆静压桩 12ZG206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12ZG207 衡重式、悬臂式、扶壁式挡土墙 12ZG902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杜 中南地区工程建设标准设计 结构图集 2012 湖北中南标科技发展中心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杜 乡建设 湖河湖 北南南 东 省省省省 住住住住 房房房 和和和和 城 城城城 和 y 乡乡乡 建设厅 建设厅 7 建设厅 文件 和城 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厂 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鄂建文[2012]42号 关于批准《民用多层砖房抗震构造》等十一项图集 为中南地区工程建设标准设计的通知 各市、州、直管市、林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局),规划建设局: 由湖北天一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等单位编制的《民用多层砖房抗震构造》(12ZG002)等十一项图集,已经中南地 区工程建设标准设计技术委员会审查,现批准为中南地区工程建设标准设计,自2012年8月1日起生效。原《民用多层 砖房抗震构造》(03ZG002)、《多层和高层混凝土房屋结构抗震构造》(03ZG003)、《钢筋混凝土桩》 (04ZG205)、《钢筋混凝土锚杆静压桩》(04ZG206)、《预应力混凝土管桩》(04ZG207)、《钢筋混凝土平板》 (03ZG301)、《钢筋混凝土过梁》(03ZG313)、《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03ZG401)、《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 构》(04ZG501)等九项图集于2012年12月30日废止。 附件:《民用多层砖房抗震构造》(12ZG002)等十一项中南地区工程建设标准设计图集名称及图集号 胡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二零一二年四月二十日 抄送:住建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中南六省、区住建厅设计处(建管处、标定处)、中南标办、中南六省区标办、 各有关设计单位 …




高清带书签 DBJ04/T 410-2021 城市停车场(库)设施配置标准

Link: https://www.guifanku.com/506138.html
资源简介/截图:

山西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DB
DBJ04/T410-2021
备案号:J15691-2021
城市停车场(库)设施配置标准
Facility allocation standard of urban parking lot garage
2021-04-01发布 2021-05-01实施
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发布

DBJ04/T 410-2021,DBJ04/T 410-2021规范,停车位,停车场设施配置,城市停车场,机动车停车场,高清带书签 DBJ04/T 410-2021 城市停车场(库)设施配置标准

目次
1总则
2术语
3基本规定
3.1配置要求
3.2停车位供给
3.3停车场(库)面积指标
4建筑物配建停车泊位
4.1区域划分
4.2停车泊位指标
5停车场(库)设施
5.1路外公共停车场(库)
5.2路内公共停车位
53建筑物配建
5.4机械式立体停车
5.5智慧停车
5.6停车设施挖潜改造
5.7停车场(库)标志设置
本标准用词说明
引用标准名录
条文说明

1总则
1.0.1为了适应新时代交通发展的要求,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提高山西省城市停车设施的建设水平,缓解停车矛盾。促进本省城市停车设施的健康发展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山西省行政区域内县级及县级以上城市新建、改建、扩建停车场(库)的停车设施配置。
1.0.3城市停车场(库)设施配置应与城市停车专项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协调一致,应符合城市交通发展目标。
1.0.4城市停车场(库)设施的配置应符合《山西省城市品质提升行动方案(2019一2022年)》“两进”专项整治行动要求,做到停车进库进位。
1.0.5城市停车场(库)设施配置的形式应因地制宜、交通安全、方便使用,满足环境保护,防灾安全的要求,与周围建筑、环境、景观相协调。
1.0.6城市停车场(库)配置标准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和山西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停车场parking lot
供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停放的场所及地上、地下构筑物。一般由出人口、停车位、通道和附属设施组成。
2.0.2停车位parking space
为停放车辆而划分的停车空间或机械停车设备中停放车辆的部位。由车辆本身的尺寸加四周必需空间组成。
2.0.3机动车停车场parking lot for auto
供机动车停放的停车场。
2.0.4非机动车停车场parking lot for non-motor vehicle
供非机动车停放的停车场。
2.0.5建筑物配建停车场parking garage for buildings
建筑物依据建筑物配建停车位指标所附设的面向本建筑物使用者和公众服务的供机动车、非机动车停放的停车场。
2.0.6城市公共停车场urban public parking lot
位于道路红线以外的独立占地的面向公众服务的停车场和由建筑物代建的不独立占地的面向公众服务的停车场。
2.0.7路内停车位on-street parking space
在道路红线以内划设的供机动车或(和)非机动车停放的停车空间。
2.0.8基本车位basic parking space
满足车辆拥有者在无出行时车辆长时间停放需求的相对固定停车位。
2.0.9出行车位travel parking space
满足车辆使用者在有出行时车辆临时停放需求的停车位。
2.0.10标准车passenger car unit
以车型外轮廓尺寸总长度为5.0m。总宽度为2.0m,总高度为2.2的小型客车为标准车,作为各种型号车辆换算标准停车位的当量车种。
2.0.ll标准车辆停放建筑面积floor area for passenger car unit
停放一辆标准车所需的建筑面积,包括停车位面积和均摊的通道面积、管理、服务等辅助设施面积。
2.0.12停车当量equivalent parking unit
用于协调各种不同车型,便于统计与计算停车数量、停车位大小等数据而设定的标准参考车型单元。
2.0.13智慧停车intelligent parking
将无线通信技术、移动终端技术、GPS定位技术、GIS技术等综合应用于城市停车位的采集、管理、查询、预订与导航服务,实现停车资源的实时更新、查询、预订与导航服务一体化,实现停车位资源利用率最大化和车主停车服务的最优化。




SHR1-21-2021 上海市水利工程概算定额.pdf

资源简介/截图:

thumb808627

上海市水利工程概算定额
SHR1-21-2021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21上海
上海市水利工程概算定额
主管部门:上海市水务局
主编单位:上海市水务工程定额管理站
参编单位:上海事通工程造价咨询监理有限公司
上海市水利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海翔波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上海戎禾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主要编制人员:黄英陈淑烨张泉范苇濮忆秋骆卫
黄丹彬蔡章李存生李峰吴继伟徐欣卉
赵胜利吴仁钥
审查专家:戴富元茅黎英张敬国陈忠兰唐斌
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文件
沪建标定〔2021〕497号
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
关于批准发布《上海市民防工程概算定额
(SHA7212021)》和《上海市水利工程
概算定额(SHR1212021)》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完善本市建设工程计价依据,满足工程建设全生命周期的计价需求,根据《上海市建设工程定额体系表2020》及《2018年度上海市建设工程及城市基础设施养护维修定额编制计划》,《上海市民防工程概算定额(SHA7—21—2021)》和《上海市水利工程概算定额(SHR1—21—2021)》已完成编制并经有关部门会审,现予以批准发布,自2021年11月1日起实施。原《上海市民防工程概算定额(2010)》和《上海市水利工程概算定额(2010)》同时废止。本次发布的新定额由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负责管理,《上海市民防工程概算定额(SHA7—21—2021)》由上海市民防监督管理事务中心负责组织实施和解释,《上海市水利工程概算定额(SHR1—21—2021)》由上海市水务工程定额管理站负责组织实施和解释。
特此通知
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
2021年7月29日
总说明
一、《上海市水利工程概算定额》(以下简称本定额)共分十三章,包括: 第一章土方开挖工程
第二章土石方填筑工程
第三章疏浚和吹填工程
第四章砌筑工程
第五章桩基和地基处理工程
第六章现浇混凝土工程
第七章预制混凝土工程
第八章田间管道工程
第九章生态植物工程
第十章金属结构及设备安装工程
第十一章机械设备安装工程
第十二章其他工程
第十三章措施工程
二、本定额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范围内新建、改建、扩建的水利工程。 三、采用本定额进行概算编制的,应遵循定额中定额编号、工程量计算规则、项目划分及计量单位。 四、本定额是编制设计概算(书)的参考依据,是进行项目建设投资评审、设计方案比选的参考依据, 是编制估算指标的基础。 五、本定额以国家和本市现行建设工程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设计规范、标准图集、施工验收规范、技术操作规程、质量评定标准、产品标准和安全操作规程为依据编制,并参考了国家和本市行业标准,以及典型工程案例,有代表性的工程设计、施工和其他资料。 六、本定额综合了本市水利工程预算定额的内容和含量,包括了水利工程的工料机消耗量,其他相关费用应依据国家和本市现行取费规定计算。 七、本定额主要是在《上海市水利工程预算定额(SHR1—31—2016)》(以下简称2016水利预算定额)基础上,以主要分项工程综合相关工序的综合定额,即按主要分项工程规定的计量单位、计算规则及综合相关工序的预算定额计算而得的人工、材料及制品、机械台班的消耗标准,体现了上海地区社会平均水平。
八、按照“量价分离”原则,本定额只列出人工、材料、施工机械(工程船舶)台(艘)班消耗量。 本定额仅列示主要材料和机械的品种、规格和数量,次要的及零星材料和小型机械列入“其他材料费”和“其他机械费”中,并以百分比(%)表示,其计算基数如下: 1.其他材料费,以列示材料费之和为计算基数。 2.其他机械费,以列示机械费之和为计算基数。 九、本定额所采用的材料(包括构配件、零件、半成品及成品)均为符合质量标准和设计要求的合格产品;若品种、规格、型号、强度等级与设计不符时,可按各章节规定调整。定额未注明材料规格、强度等级的,应按设计要求选用。

十、本定额中未包含止水、伸缩缝、支座、脚手架、支架、冒水孔、系船设施、灯柱、堆料场地、大型施工机械进出场及安拆等“零星项目”。“零星项目”费用按定额直接费的百分比计算。不同类别的工程应套用其相应的百分比。 十一、本定额的“工作内容”仅扼要说明主要施工过程和工序,次要的施工过程、施工工序和必要的辅助工作虽未列出,但已包括在定额内。 十二、本定额的人工工日、机械使用每台班均按8小时制定,如采取其他班制,定额不作调整。 十三、材料、成品及半成品场内运输,除章说明另有规定外,定额中均已包括150m场内运输,运距
不同不作调整。 十四、本定额中周转性材料(钢模板、钢管支撑、木模板等)按规定的材料周转次数摊销计入定额内, 且已包括回库维修的消耗量。 十五、本定额的施工机械台班消耗量,已考虑了机械幅度差。定额中机械品种及型号规格按综合取定。
十六、本定额中混凝土及砂浆均采用预拌混凝土及预拌砂浆;如采用现拌混凝土或现拌砂浆,定额不作调整。定额中混凝土及砂浆的养护均为自然养护。 十七、内河工程水工建筑物在无围堰等挡水措施且需赶潮施工时,高程(上海吴淞零点,以下同)2.20m以下的项目(不包括打桩及搭拆支架、船上抛石),其相应定额中的人工和机械台班应乘以1.75系数。沿江海岸(长江口至杭州湾沿江海岸,崇明、长兴、横沙三岛沿江海岸)工程,在无围堰等挡水措施且需赶潮施工时,高程在2.50m以下的项目(不包括船上抛投),其相应定额中的人工和机械台班应乘以2.0系数。
十八、除各章节有特殊说明外,围涂工程另有如下规定: 1.龙口合龙充泥管袋施工,根据不同施工地点、滩地高程、工况条件在下列幅度内调整: (1)滩地高程在2.5m以下,人工工日增加30%~80%,材料耗量增加30%~50%,机械台班增加10%~30%;
(2)滩地高程在2.5m以上,人工工日增加10%~40%,材料耗量增加0%~30%,机械台班增加0%~10%。 2.龙口保护施工(包括非汛期日常维护),根据不同施工地点、滩地高程、工况条件在下列幅度内调整:
(1)滩地高程在2.5m以下,人工工日增加10%~30%;
(2)滩地高程在2.5m以上,人工工日增加0%~20%。 3.杭州湾地区、滩地高程较低、工况条件相对较差的工程取上限;其他地区、滩地高程较高、工况条件相对较好的工程取下限。 4.龙口合龙、龙口保护与赶潮施工同时发生时,定额调整系数按连乘计算。 十九、本定额中缺少的子目,可套用其他相关概算定额,或根据节约、合理的原则,按实际情况编制补充定额,报上海市水务工程定额管理站备案。 二十、本定额中注有“×××以上”“×××以外”“大于×××”表示的,均不包括数字本身;“×××以下”“×××以内”“小于×××”表示的,均包括数字本身。数字用”上、下限”表示的,适用于大于下限、小于或等于上限的数字范围。 二十一、定额说明中未注明(或省略)尺寸单位的宽度、厚度、断面等,均以“mm”为单位。 二十二、凡本说明未尽事宜,详见各章说明。




DG/TJ08-2373-2023 黄浦江两岸滨江公共空间建设标准-建筑标准 – 地方其他

资源简介/截图:
20240331qexjb34676

DG∕TJ08-2373-2023 黄浦江两岸滨江公共空间建设标准

1.0.1为提高黄浦江两岸滨江公共空间品质,规范黄浦江两岸滨江公共空间的建设,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黄浦江两岸滨江公共空间建设的相关规划和设计。靠近滨江公共空间的相邻空间在技术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可适用。
1.0.3两岸滨江地区的公共空间建设应符合下列原则:
1倡导绿色、生态、健康的生活方式,实现两岸滨江地区经济、社会、环境等的可持续发展。
2尊重历史与地方特色,因地制宜地保留城市肌理和场所记忆,形成独特的城市滨水文化。
3将公共空间的生态、美学等功能与市民的工作、生活、娱乐等需求相联系,创建多样化、功能复合型的滨水空间,提供广泛的户外游憩及休闲活动场所。
4增强滨水岸线的连续性、完整性、可达性,沿线公共服务设施面向大众开放,确保公共空间开放共享。
1.0.4黄浦江两岸滨江地区的公共空间应编制专项规划,其内容应纳入控制性详细规划附加图则加以管控。规划范围应与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单元范围一致。
1.0.5黄浦江两岸滨江公共空间建设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和本市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DB/T29-305-2024 天津市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建筑标准 – 地方其他

资源简介/截图:
20240331omqqo21025

1.0.1 为促进天津市装配式建筑发展,规范天津市装配式建筑评价,
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天津市民用建筑的装配率计算和装配式建筑
的评价。工业建筑符合装配式建筑的特征和要求时,可采用本标准
进行评价。装配式建筑工程建设所采用的创新性的技术方法和措施
应进行论证,对相关内容及性能的评价要求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
1.0.3 装配式建筑评价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和
天津市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根据天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下达的《市住房城乡建设委
关于下达2019年天津市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制计划的通知》(津住
建设(2019)27号)要求,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有限
公司与天津市绿色建筑促进发展中心会同有关单位开展本标准编
制工作。
标准编制组开展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装配式建筑的实践经验,结合我市装配式建筑发展情况,参考有关国家标准和国内其他省市标准相关内容,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讨论、修改和完善,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装配率计算;5.等级评价。
本标准由天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管理,由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至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地址:天津市南开区鞍山西道192号1895大厦,邮政编码:300073)。
本标准主编单位: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天津市绿色建筑促进发展中心




Q/GDW 10418-2025架空输电线路施工专用货运索道施工工艺导则.pdf

资源简介/截图:

10418,2025,QGDW,导则,施工工艺,国家电网

CCS F 20 ICS 29.240 Q/GDW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GDW10418-2025 代替Q/GDW14182014 架空输电线路施工专用货运索道施工 工艺导则 overhead transmissionlin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guidefor aerial material ropewayfor 2025-01-31发布 2025-01-31实施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发布
Q/GDW10418-2025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基本规定- 5 施工工艺流程 6索道规划与设计 索道架设 8索道试运行与验收 -11 索道运行与维护 13 10索道拆除及清理 15 11安全要求 15 附录A(规范性)索道运输方式 16 附录B(资料性)索道计算方法 22 附录C(资料性)施工货运索道运行调试、验收检查表 31 附录D(资料性)施工货运索道运行记录表 33 附录E(资料性)施工货运索道维护保养记录表 附录F(资料性)索道主要部件现场定期保养一览表 35 编制说明. 37
Q/GDW 10418-2025 前言 本文件依据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要求, 按照《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技术标准管理办法》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Q/GDW1418-2014《架空输电线路施工专用货运索道施工工艺导则》,与Q/GDW 1418一2014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更改了第4章“基本规定”的一些规定,更改了载荷级别,并根据承载索数量更改了承载索、 牵引索规格,更改了索道主要部件的安全系数(见4.3,2014年版的4.4):除超轻型索道外的 索道牵引装置不应使用后桥式牵引设备(见4.7,2014年版的4.8):索道架设不应跨越居民区、 铁路、等级公路、高压电力线路等重要公共设施(见4.10,2014年版的4.11).

),工,9( 增加了重型及以上索道施工方案,应经专家审查通过后,批准实施(见6.6.1).

e)更改了第8章“索道试运行与验收”的一些规定,绳卡间距应为钢丝绳直径的6倍~7倍(见 8.2.2.2014年版的8.2.2):除超轻型索道外的索道不应使用木质支架(见4.4,2014年版的8.2.3).

d)删除了第4章索道运行速度表(见2014年版的4.6).

本文件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基建部提出并解释.

本文件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科技创新部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国网电力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特高压建设分公司、国网福建 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建设分公司、福建省送变电工程 有限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陕西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浙江省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国网四川电 力送变电建设有限公司、辽宁省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秦剑、刘晨、江明、马一民、万建成、韩琪、王涛、刘开、夏拥军、郝玉靖、 张飞凯、熊织明、徐国庆、罗本壁、苗峰显、刘建楠、何宣虎、李彪、俞磊、武奋前、李扬森、林少远、 纪联辉、陈玮雨、翰月清、杨大渭、温智平、辛小瑜、郭磊、王超、丘卫、孙永康、张建、王开熙、 孙晓伟、李明、胡风英、王力争、杨怀伟、李磊、尹元、叶建云、鲍庆、陈必文、景文川、李刚、 刘利平、陈震、任庆明.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10年2月首次发布; 2014年6月第一次修订: 一本次为第二次修订.

本文件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至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科技创新部.

Q/GDW 10418-2025 架空输电线路施工专用货运索道施工工艺导则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架空输电线路施工专用货运索道的施工工艺流程、索道规划与设计、索道架设、索道 试运行与验收、索道运行与维护、索道拆除及清理、安全要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架空输电线路施工专用货运索道的施工.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5972起重机钢丝绳保养、维护、检验和报废 GB/T5976钢丝绳夹 GB/T12141货运架空索道安全规范 GB/T20118钢丝绳通用技术条件 GB50127架空索道工程技术标准 DL/T875架空输电线路施工机具基本技术要求 DL5009.2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2部分:电力线路 DL/T5792架空输电线路货运索道运输施工工艺导则 CECS22:2005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 Q/GDW11189架空输电线路施工专用货运索道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架空输电线路施工专用货运索道aerialmaterial ropeway foroverheadtransmission line 一种将钢丝绳架设在支承结构上作为运行轨道,用于架空输电线路工程物料运输的临时性机械化施 工装备,主要由支架(含横梁、支腿)、鞍座、运行小车、工作索、牵引装置、地锚、高速转向滑车、辅 助工器具等部件组成,本文件中简称“索道”.

3.2 单跨索道single span ropeway 无中间支架的索道.

3.3 多跨索道seriate spanropeway 至少有一个中间支架的索道.

3.4 单索索道singleroperopeway 以单根承载索作为运行轨道的索道.

Q/GDW10418-2025 3.5 多索索道multi-roperopeway 以两根及以上承载索同时作为运行轨道的索道.

3.6 单级索道singleropeway 具有一套独立运输系统的索道.

3.7 多级索道seriateropeways 由两个及以上单级索道组成,首尾相连实现远距离运输的单级索道群.

3.8 运行小车running car 行走在承载索上,并由牵引索带动的运输物料工具,组成部件包括行走轮、抱索装置、连接杆等.

3.9 工作索workingrope 承托或牵引运行小车的钢丝绳,包括承载索、返空索、牵引索、提升索.

3.10 承载索carryingrope 承受有载运行小车重力的钢丝绳.

3.11 返空索return rope 承受空载运行小车重力的钢丝绳.

3.12 牵引索pullingrope 牵引运行小车在承载索或返空索上运行的钢丝绳.

3.13 提升索liftingrope 缆式吊车索道中,提升物料的钢丝绳.

3.14 跨距span 索道相邻支架(点)之间的水平距离.

3.15 高差角verticalrise angle of rope 索道相邻支架(点)之间的连线与水平线所构成的夹角.

3.16 载重量loadcapacity 货运索道单件运输时的最大载荷.

4基本规定 4.1索道运输方式应符合附录A的要求.

4.2索道路径宜沿直线行进.

除跨越山谷等特殊情况外,单跨索道最大跨距不宜超过1000m,高差角不宜 超过45°:多跨索道长度不宜超过3000m,相邻支架间的最大跨距不宜超过600m,高差角不宜超过45°.

4.3承载索、返空索、提升索应采用整根钢丝绳.

返空索钢丝绳直径不应小于13mm.

提升索钢丝绳直 径不应小于13mm.

承载索、牵引索的数量、规格应符合表1的要求.

2




正式版 GB 30013-2013 城市轨道交通试运营基本条件.pdf

资源简介/截图:

交通,南京,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范,城市轨道交通通信工程质量验收规范,检票亭,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验收报告,工程规范

ICS93.100 P6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0013-2013 城市轨道交通试运营基本条件 Basic condition for trial operation of urban rail transit 2013-10-10发布 2014-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30013-201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城市客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29)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上海市交通运输行业协会、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北京市轨 道交通指挥中心、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南京 地铁集团有限公司、郑州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江玉林、贾文峰、杨远舟、周国甫、张文强、李平、张凌翔、蔡昌俊、朱晗、王淑敏、 王亚龙、黎忠文、马子彦、张勇、章扬、王子强、陈春娇、汪国利、吴苏婷、刘书浩、周大林、马坚生、张可、 刘树亚、谷素斐、毕纲要. I GB/T30013-2013 城市轨道交通试运营基本条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城市轨道交通试运营的基础条件、限界、土建工程、车辆和车辆基地、运营设备系统、 人员、运营组织、应急与演练和系统测试检验等方面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等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投入试运营基本条件的认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7588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GB/T7928地铁车辆通用技术条件 GB/T12758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GB/T16275城市轨道交通照明 GB16899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GB/T20907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技术条件 GB50157地铁设计规范 GB50382城市轨道交通通信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490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 GB50578城市轨道交通信号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T30012一2013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范 3术语和定义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范》(GB/T30012一2013)中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城市轨道交通urban rail transit 采用专用轨道导向运行的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系统,包括地铁系统、轻轨系统、单轨系统、有轨电车、 磁浮系统、自动导向轨道系统、市城快速轨道系统. [GB50490—2009 定义2.0.1] 3.2 试运行trial running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冷、热滑试验成功,系统联调结束,通过不载客列车运行,对运营组织管理和设施 设备系统的可用性、安全性和可靠性进行检验. 3.3 试运营trial operation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施设备验收合格,整体系统可用性、安全性和可靠性经过试运行检验合格 后,在正式运营前所从事的载客运营活动, 1 GB/T30013—2013 3.4 运营单位operation pany 经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业务的企业. 4基础条件 4.1运营单位资格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应按有关规定取得相应的经营许可, 4.2工程基本条件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完成后,工程初步验收合格,影响运营安全的遗留问题整改完成. 4.3主管部门批准文件 试运营前应取得如下文件: )规划建设推复文件有关主管部门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出具的规划、立项和工程可行性研究 及工程设计、工程建设的批复文件 b)工程用地和建设许可文件.有关主管部门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出具的用地许可文件、建设用 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等、 )工程质量验收文件.建设工程质量监督部们对土建工程、机电系统安装出具的质量验收文件. d)行车及服务设备质量验收文件.有关主管部门对行车及服务设备出具的质量验收文件. e)特种设备质量验收文件质量技术监督主管部门对投人运营的特种设备出具的验收合格 文件 )消防验收文件.消防主管部门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出具的消防验收文件, g)安全检查文件.安全生产监督主管部门对城市轨道工程安全设施设备出具的检查、备案文件. h)人防工程验收文件.人民防空主管部门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出具的人防验收文件, )卫生评价文件.卫生主管都门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出具的卫生评价文件 j)环保验收文件.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出具的环保验收文件 k)防雷接地验收文件.气象主管部门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防雷装置等设施出具的验收文件, )票价批复文件…




DB34 1659-2022 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技术规程

资源简介/截图:

DB
安徽省地方标准
2022
DB34/1659-2022
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general defect prevent in quality of residential building
2022-03-29发布2022-05-29实施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4 1659,DB34 1659-2022,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技术规程,DB34 1659-2022 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技术规程

1总则
1.0.1为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提高住宅工程质量水平,结合安徽省实际,修编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安微省行政区域内新建的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的防治。
1.0.3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的防治,除执行本规程外,还应符合现行国家、行业和安徽省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住宅工程residential project
兴建住宅的勘察、规划、设计、施工和设备调试等工作的总称。
2.0.2质量常见问题quality common problems
住宅工程施工过程中以及完工后易发生的、常见的、影响使用功能及外观质量缺陷的统称,
2.0.3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间题防治prevention of common problems in the quality of residential projects
针对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应从设计、材料、施工等环节采取综合有效地防治方法和措施。

3基本规定
3.1一般规定
3.1.1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应采取预防为主的原则。
3.1.2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应根据住宅建筑的特点和使用要求确定并实施。
3.1.3建设单位负责组织质量常见问题防治实施工作,各质量责任主体单位按各自职责执行本规程规定。
3.1.4设计单位应在住宅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中明确质量常见问题防治技术措施,并向建设、施工、监理等相关单位进行技术交底。
3.1.5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机构应将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的设计措施列入审查内容。
3.1.6在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应依据设计文件等编制《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措施及实施方案》。
3.1.7监理单位应编制g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监理实施细则3,并在监理过程中严格实施。
3.1.8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将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落实情况作为监督检查的重点内容。
3.1.9住宅工程中使用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等,应符合现行国家、行业和安徽省有关标准的规定及设计要求和本规程规定。
3.1.10住宅工程中使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应通过相关部门组织的鉴定或评估。
3.1.11组织住宅工程分部(子分部)、分项工程验收及工程竣工验收时,应将质量常见问题防治措施落实情况列人验收内容,并进行相应跟踪监测。

3.1.12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宜购买住宅工程质量保险。
3.2建设单位
3.2.1建设单位是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的首要责任人。
3.2.2建设单位负责督促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展履行质量常见问题防治责任、落实防治措施。
3.2.3建设单位应保证合理造价,不得违法违规发包工程,不得擅自降低工程质量标准,不得擅自变更已审查通过的施工图设计文件,不得随意压缩住宅工程建设的合理工期。
3.2.4建设单位应建立质量回访和质量投诉处理机制,及时组织处理保修范围和保修期限内出现的质量问题,并对造成的损失先行赔偿。
3.3设计单位
3.3.1设计单位对施工图设计文件中明确的质量常见问题防治技术措施承担设计责任。
3.3.2设计单位采取的控制质量常见问题措施应符合本规程和相关规定的要求。对易发生质量常见问题的部位和环节应进行细化设计,绘制相应节点构造详图,并应编制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设计专篇。
3.3.3施工图设计文件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时,应明确构造措施、施工要求和验收标准。
3.3.4设计单位参加分部工程和住宅工程竣工验收时,应对质量常见问题防治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和验收。
3.3.5设计单位应参与工程质量常见问题的预防和控制,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意见和建议。
3.4施工单位
3.4.1施工单位对工程施工质量负责,是质量常见间题防治及世实施效果的直接责任人。总承包单位负总责,各分包单位纳人总承包单位统一管理,分包单位对总承包单位负责。
3.4.2施工单位编制的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措施及实施方案应符合设计文件,本规程和相关规定的要求。方案应包括管理、材料、工艺,施工、,实体等方面,并应包括常见问题防治应达到的质量标准,验收要求和责任要求等。
3.4.3施工单位编制的g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措施及实施方案》,应报监理,建设单位审查批准后方可实施,
3.4.4施工单位应实施样板引路制度,对于采用质量常见问题防治措施进行施工的工序,应在隐蔽前通知建设、监理等相关单位到场检查,验收,并在隐蔽验收记录中予以载明。
3.4.5施工单位在采用新材料、新设备时,应查验产品合格证、性能检测报告等证明文件,必要时还应进行复检。
3.4.6施工单位应收集,整理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的防治措施及实施相关资料,并列入工程资料内容存档。
3.4.7工程完工后,施工单位应编写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工作总结报告。
3.5监理单位
3.5.1监理单位对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实施情况承担监理责任。
3.5.2监理单位负责审查批准施工单位提交的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措施及实施方案》。
3.5.3监理单位应编制《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监理实施细则》,应明确质量常见问题防治具体要求、监理要点和监控措施,同时强化事前控制。
3.5.4监理单位对易产生质量常见问题的部位或工序,应加强旁站和平行检验,并做好隐蔽工程和有关检验批的质量验收工作。在分项和分部工程验收、分户验收、预验收、竣工验收时,监理单位应重点对质量常见问题防治情况进行检查。

3.5.5工程竣工时,监理单位应将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的实施情况、隐蔽工程和检验批的验收和评价结果写人工程质量评估报告。

4裂缝防治
4.1钢筋混凝土现浇板裂缝防治
1设计
4.1.1住宅的建筑平面宜规则,避免平面形状突变。当楼板平面形状不规则时,宜调整平面形状或采取设置梁等措施使之形成较规则的平面。
4.1.2钢筋混凝土现浇板的设计厚度不宜小于120mm,户内走道、餐厅、厨房、浴厕、阳台等现浇板的设计厚度不应小于100mm。
4.1.3当阳台悬挑长度不小于1.5m时,阳台应采用梁板式结构,当悬挑长度小于1.5m且需采用悬挑板式结构时,悬挑板根部厚度不应小于外挑长度的1/10,且不应小于120mm,悬挑板面的受力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0mm,宜在悬挑板底配置抗裂分布钢筋。
4.1.4室外空调板、飘窗等悬挑板,外挑长度大于500mm,宽度大于2000mm时,板底应配置抗裂分布钢筋,钢筋直径不宜小于6mm,钢筋间距不应大于200mm。
4.1.5建筑物两端端开间及变形缝两侧的现浇板应设置双层双向钢筋,钢筋间距不宜大于150mm,直径不宜小于8mm;建筑物屋面现浇板应设置双层双向钢筋网,钢筋间距不应大于150mm,直径不宜小于8mm。
4.1.6当板平面有凹口或洞口时,凹口、洞口周边楼板的板厚及配筋宜适当加强:在现浇板厚度或板跨急剧变化处、开洞削弱处等易引起收缩应力集中处,现浇板钢筋间距不应大于150mm,直径不应小于8mm,洞口削弱处应每侧配置附加钢筋,并应在板的上表面配置纵横两个方向的温度收缩钢筋。

4.1.7在房屋各楼层阳、阴角处及较大板块的四角部位应设置沿两个方向正交、斜向平行或放射状附加钢筋,附加钢筋不宜少于7Φ10,长度不小于1/3板短跨,且不小1200mm,附加钢筋伸入支座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且宜伸过支座中心线。
4.1.8钢筋混凝土柱根部处板面受力钢筋长度应从柱边起算。剪力墙,柱根部板面受力钢筋宜适当加强,
4.1.9现浇板受力钢筋宜采用延性,韧性较好的热轧带肋钢筋,宜采用细且密的配筋方式。
4.1.10现浇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大于C35,当超过C30时,必须采取诚少混凝土收缩的设计措施。住宅结构超长时,应进行抗裂设计,住宅长度大于40m时,宜在房屋中部设置施后浇带,施工后浇带两侧应设置双
层加强钢筋,当建筑长度超规范伸缩缝间距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楼板及墙体开裂。
现浇板内管线必须布置在上下层钢筋网片之间,并应分散布置、减少叠加,且应沿管线方向在板的上表面增设Φ6双向间距100宽600mm的钢筋网片,多根管线并排时,增设钢筋网片的宽度应超出管线每边300mm。不得将给排水管水平埋设在现浇楼板中。
现浇板内预埋线管应避免交叉和过度集中布置,禁止三层及以上管线交错叠放,除箱(盒)汇接区域外,平行排布的预埋管线之间净距不应小于50mm,预埋管线在板底和板面方向的混凝上保护层厚度不宜小于35mm,严禁预埋管线布置于钢筋外侧的混凝土保护层内,管线之间的距离不应小3倍管径。
Ⅱ材料
4.1.15水泥。宜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对大体积混凝土,宜采用中热硅酸盐水泥、低热硅酸盐水泥、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对防裂抗渗要求较高的混凝上,所用水泥的铝钙含量不宜大于8%,使用时水泥的温度不宜超过60℃。不得将不同品种或强度等级的水泥混合使用。
4.1.16骨料。严格控制砂、石的舍泥量,砂的含泥量不得超过3%,石子的含泥量不得超过1%,使用前必须按规定进行检验。拌制混凝土宜采用坚硬、抗风化性强的中、粗砂,不应采用粉砂和细砂。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应超过构件截面最小尺寸的1/4,且不应超过钢筋最小净间距的3/4:对实心混凝上板,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宜超过板厚的1/3,且不应超过40mm;当采用泵送时,尚不应大于输送管径的1/4。颗粒级配应为连续级配,碎石中的针、片状颗粒舍量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上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52、国家标准g用于水泥、砂浆和混凝上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18046的要求,禁止矿渣作为骨料使用。
4.1.17矿物掺合料。粉煤灰必须符合国家Ⅱ级灰的标准,掺量不宜超过水泥用量的15%;矿渣粉掺摻量不宜超过水泥用量的30%,沸石粉不宜超过水泥用量的10%,采用复合矿物掺合料时,其掺量不宜超过水泥用量的30%。掺和料的总量不应大于水泥用量的30%,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
中的粉煤灰3GB/T1596的有关规定。

4.1.18外加剂。选用外加剂时,应采用诚水率高、分散性能好、对混凝上收缩影响较小的外加剂,其成水率不应低于8%。
4.1.19水。应符合混凝土用水标准JG)63的规定,当使用混凝上搅拌站中的回收水时,应经过沉淀,去除砂石、泥浆澄清后方可使用。
4.1.20混凝上配合比应按《普通混凝上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规定,根据设计的强度等级,抗渗等级,耐久性及工作性能等进行配合比设计。




180套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集锦(50个项目CAD+培训)

1、50个项目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集锦(130余张CAD):
01-惠安建筑业发展中心施组设计总平面布置图.dwg
02-宁波文化广场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dwg
03-乐成恭和苑老年公寓现场平面布置图(3阶段).dwg
04-乐成恭和苑老年公寓临电平面布置图.dwg
05-乐成恭和苑老年公寓临水、消防平面布置图.dwg
06-乐成恭和苑老年公寓配电箱临电干线系统图.dwg
06-太古汇商业酒店工程总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dwg
07-北京汽车产业研发基地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dwg
07-太古汇商业酒店工程临水临电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dwg
08-北京汽车产业研发基地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消防布置).dwg
09-北京汽车产业研发基地现场临设布置图.dwg
10-雨花台经适房工程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dwg
11-四川省人民医院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dwg
12-联创科技大厦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dwg
13-昆山市文化艺术中心施工总平面图.dwg
14-昆山市文化艺术中心施工临电平面图.dwg
15-昆山市文化艺术中心施工供水平面图.dwg
16-辽宁省博物馆地下室分区示意图.dwg
17-辽宁省博物馆施工总体流程图.dwg
18-辽宁省博物馆地下室施工总体流程图.dwg
19-辽宁省博物馆地下室施工进度计划.dwg
20-辽宁省博物馆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dwg
21-辽宁省博物馆办公区平面.dwg
22-辽宁省博物馆生活区平面图.dwg
23-辽宁省博物馆临电平面布置图.dwg
24-辽宁省博物馆临时用电系统图.dwg
25-培训试验基地工程现场总平面布置图.dwg
25-辽宁省博物馆现场平面临水布置图.dwg
26-银河搜侯中心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dwg
27-银河搜侯中心临电临水平面布置图.dwg
28-总后礼堂工程施工现场临水总平面布置图.dwg
29-山东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钢结构安装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dwg
30-展讯中心工程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主体结构).dwg
31-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施工现场总平面图.dwg
32-500KV变电站工程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dwg
33-卧龙自然保护区施工总平面布置.dwg
34-济南工程职业学院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dwg
35-海光大厦工程施工现场组织图.dwg
36-海光大厦工程施工大纲.dwg
37-长沙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dwg
38-白云国际会议中心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dwg
38-长沙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施工进度图.dwg
39-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工期总控计划.dwg
40-福州海峡会展中心组织机构图.dwg
41-福州海峡会展中心保证体系.dwg
42-福州海峡会展中心基础总平面布置图.dwg
43-福州海峡会展中心临电总平面布置图.dwg
44-福州海峡会展中心洗车槽布置图.dwg
45-天津海河交易园区施工总平面布置图.dwg
46-博物馆工程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6张.dwg
47-商业广场工程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主体装修临时临电消防11张.dwg
48-商业楼项目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总平面图临水临电8张.dwg
49-住宅小区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基础主体装饰3张.dwg
50-综合楼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CAD4张.dwg
51-高层办公楼工程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及临时设施详图15张.dwg
52-住宅工程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汇编3张.dwg
53-钢结构厂房工程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3张.dwg
54-活动中心结构装修临水临电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6张.dwg
55-地下室基础主体装饰临时用电用水平面布置图6张.dwg
56-平面布置图(地下室,基础,主体,装饰,临时用电用水).dwg
57-北京某大型篮球馆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汇编(鲁班奖).dwg
58-北京医院门诊楼及手术科室楼施工平面布置图(基础 结构 装修).dwg
59-苏州某大型博览中心施工平面布置图汇编.dwg
60-湖北某框架酒店施工平面布置和进度图.dwg
61-[中建]酒店工程施工现场临建平面布置图.dwg
62-佛山某厂房工程施工总平面布置图汇编.dwg
63-科研办公楼施工平面布置图(多图).dwg
64-句容碧桂园鲁班奖工地平面布置图:
7#楼场地策划.dwg
plot.log
厕所.dwg
句容碧桂园地块七南侧施工道路详图(市政图纸).dwg
句容碧桂园地块七西侧施工道路详图(市政图纸).dwg
地块七市政道路说明.docx
地块七市政道路说明(主门处20141011改).docx
场内地库施工道路图(20140918).dwg
场内地库施工道路图(20141007修改).dwg
排水沟做法(施工现场).dwg
施工平面图大样(20140918).dwg
施工平面布置图(20141130).dwg
标养室和水池(施工现场).dwg
现场化粪池详图.dwg
65-辽宁省科技馆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PDF:
7.3辽宁省科技馆地下结构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pdf
7.4辽宁省科技馆地上结构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pdf
7.5辽宁省科技馆装修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pdf
7.6施工现场临时用水布置图.pdf
7.7临水系统图.pdf
7.8.1地下结构施工临电布置图.pdf
7.8.2地上结构施工临电布置图.pdf
7.8.3装修施工临电布置图.pdf
7.9临电系统图.pdf
66-[天津]超高层综合楼施工平面布置图(全套CAD格式):
(1)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bak
(1.1)生活区平面布置图.bak
(1.1)生活区平面布置图01.dxf
(1.1生活区平面布置图.dwg
(1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dwg
(2)施工现场水电平面布置图(改)04.dwg
(3)给水系统原理图与泵房布置平面图04版.dwg
(4)土方开挖、环撑支护平面示意图.bak
(4)土方开挖、环撑支护平面示意图.dwg
(5)土方开挖剖面示意图.dwg
(6)基坑支护结构剖面图.bak
(6)基坑支护结构剖面图.dwg
(7)分区图(正式).bak
(7)分区图(正式).dwg
67-某写字楼区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基础、主体、装修三阶段):
主体施工总平面布置图.dwg
写字楼施工进度控制计划表1.mpp
基础施工总平面布置图.dwg
装修施工总平面布置图.dwg
68-苏州某园区施工平面布置图汇总:
信息中心总体进度表(正式投标-简化)pdf.pdf
修改总平面布置图.dwg
定稿土钉墙、砼基坑支护平面图1.dwg
施组图纸 Model (1)pdf.pdf
施组图纸 Model (2)pdf.pdf
施组图纸 Model (3)pdf.pdf
施组图纸 Model (4)pdf.pdf
施组图纸 Model (5)pdf.pdf
施组图纸 Model (6)pdf.pdf
施组图纸 Model (7)pdf.pdf
施组图纸 Model (8)pdf.pdf
(信息中心) 施工组织设计定稿(小四)pdf.pdf
69-徐州大型住宅项目平面布置图(各阶段):
主体施工平面布置图.dwg
基础施工平面布置图.dwg
塔吊位置平面布置图.dwg
港利临水临电布置图.dwg
港利施工现场临建布置图.dwg
装饰施工平面布置图.dwg
70-[重庆]污水处理厂施工平面布置图:
坐标图(打印版本).dwg
基础开挖施工图.dwg
污水管道平面布置图.dwg
现场临时道路平面布置图.dwg
鸡冠石污水处理厂现场平面布置图.dwg
鸡冠石污水处理厂现场平面布置图_recover.dwg
2、20套国企技术总工总平面布置图培训:
10、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原则及步骤.pptx
11、施工总平面布置图编制标准2019版(CAD低版本).dwg
12、施工总平面图绘制专业知识解析(82页).pptx
13、中建八局《施工总平面布置图编制标准》(2019版).pdf
14、中建城建施工总平面图布置培训—南方分公司.pdf
15、中建二局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培训2022年.pptx
16、中建二局施工总平面规划设计实施指南(61页).pdf
17、中建二局项目总平面管理要点59页.pdf
18、中建七局施工平面布置图编制课件.pdf
19、中建四局平面布置管理新员工培训.pdf
20、中铁大型机械现场平面布置指导意见.pptx
2、大型机械现场平面布置指导意见2021年.pptx
3、工程施工总平面规划及实施培训PPT55页.pptx
4、名企工程进度管理工作培训PPT.pptx
5、施工现场平面布置讲解40页ppt.pptx
6、施工平面布置图培训讲义ppt.ppt
7、施工平面图布置专项讲座.pptx
8、施工实施策划的编制和报审.pptx
9、施工现场平面布置讲解(附现场图及案例).ppt
1、中建八局各业态建筑总平面布置参考:
剧院类建筑总平参考A.dwg
大型项目总平面布置参考A.dwg
终稿–安邦总平20181116.dwg
3、25套施工现场平面布置方案:
[北京]商业综合楼施工现场平面布置施工方案(中建).doc
[广州]轨道交通工程盾构施工场地布置方案.doc
中学项目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doc
临建施工方案16页.doc
住宅楼配套临建工程施工方案.doc
便民服务中心施工现场料场平面布置方案.docx
博物馆改扩建工程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方案.doc
国际会展中心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方案.doc
国际广场工程大临设施布置方案.doc
地铁施工现场布置与文明施工管理.docx
城市道路建设工程临时设施专项施工方案(60页).docx
学校施工现场平面布置方案.docx
学生宿舍楼施工现场BIM标准化平面布置.pptx
展览馆工程施工总平面布置与机械配置施工方案.doc
广场各阶段施工平面布置及场地管理方案.doc
广场项目施工现场形象布置方案.docx
惠民小区工程施工现场平面布置.doc
施工临建布置方案模板.docx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和临时设施、临时道路布置.doc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和临时设施布置.doc
施工现场用电布置方案.doc
施工现场迎检布置实施方案.doc
旧城改造基础施工阶段一次场区平面布置规划.doc
河道连续梁施工场地布置方案.doc
物联网营运中心施工现场平面和临时水电布置.doc




GB/T 45418-2025 配电网通用技术导则.pdf

资源简介/截图:

2025,45418,导则,规范,配电网,电力

CCS F 21 ICS 29.240.01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5418-2025 配电网通用技术导则 General technical directivesfordistribution networks 2025-02-28发布 2025-06-01实施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GB/T 45418-2025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基本规定. 5规划 5.1一般要求 5.2供电区域划分与规划年限 5.3电力供需预测 5.4配电网供电安全准则 5.5短路电流水平与中性点接地方式 6网架结构与设备 6.1一般要求 6.210kV配电网网架 6.310kV架空线路 6.410kV电缆线路 6.510kV架空线路设备 6.610kV站室设备 6.7220V/380V配电网 7建设与改造 10 7.1一般要求. 7.2架空线路 10 7.3电缆和通道 11 7.4开关站、环网室和配电室 11 7.510kV中性点接地方式改造. 11 8运维检修 12 8.1一般要求 12 8.2巡视与维护 12 8.3检修和抢修 12 8.4运行分析 13 9用户和电源接人 13 一般要求 9.2用户接人 13
GB/T 45418-2025 9.3分布式电源和储能装置接人 9.4充换电设施接人 10二次系统 15 10.1一般要求 15 10.2继电保护 15 10.3配电自动化 16 10.4电能量采集 16 10.5配电通信 16 附录A(资料性)10kV架空网典型网架结构示意图 17 A.1辐射式 17 A.2多分段单联络 17 A.3多分段适度联络 17 附录B(资料性) 10kV电缆网典型网架结构示意图 18 B.1 单环式 18 B.2 双射式 18 B.3 对射式 18 B.4双环式. 18 B.5N供一备(2≤N≤4) 19 附录C(资料性)220V/380V配电网电网结构示意图 参考文献 21
GB/T 45418-2025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 有限公司、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嘉兴供 电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甘肃电通电力工 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泰皇岛供电公司、 北京汇思慧能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洪涛、侯义明、宁昕、桂媛、刘伟、徐畅、廖天明、蔡月明、王建中、孙健、庞明远、 卢奇、纪坤华、于海平、杨乔尹、袁宇波、毛志宇、侯世昌、崔立忠、郝良.

GB/T 45418-2025 配电网通用技术导则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10kV及以下交流配电网的规划、网架结构与设备、建设与改造、运维检修、用户和 电源接人、二次系统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10kV及以下交流配电网的规划、建设、改造和运维,20kV配电网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156标准电压 GB3096声环境质量标准 GB/T12325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偏差 GB/T13955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 GB/T14285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 GB20052电力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GB/T29328重要电力用户供电电源及自备应急电源配置技术规范 GB/T33593分布式电源并网技术要求 GB/T33982分布式电源并网继电保护技术规范 GB/T36278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接入配电网技术规范 GB/T36547电化学储能电站接入电网技术规定 GB/T36572电力监控系统网络安全防护导则 GB/T43025用户接人电网供电方案技术导则 GB/T43456用电检查规范 GB/T43526用户侧电化学储能系统接人配电网技术规定 GB50053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T50064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设计规范 GB/T50065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 GB5016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标准 GB5021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 GB51302架空绝缘配电线路设计标准 DL/T599中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导则 DL/T814配电自动化系统技术规范 DL/T1344干扰性用户接人电力系统技术规范 DL/T1649配电网调度控制系统技术规范 DL/T5220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设计规范 DL/T5729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




中建三局华东公司临建标准化图册2024年(绝)

中建三局一公司华东公司临建标准化图册 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华东公司 华东公司项目临建标准化图册 前 言 随着华东分公司规模逐步扩大,新承接项目数量越来越多,临建设施是项目经理部最基本也是与项目生产、办 公、生活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但因在建项目工程建设地址较为离散,临建资源调配不易,以及为满足项目品牌打造 的需要,项目临建呈现出设施样式多样化、建造成本逐渐提高的趋势,为规范分公司项目临建设施管理,实现项目临 建功能合理化、设计标准化、建造装配化、造价可控化,达到资源最充分利用、降低资源浪费的目的,分公司技术部 特组织相关人员,根据总公司、局与一公司的相关管理规定,以及结合各城市公司、项目经理部的成果经验,编写完 成《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华东公司临建标准化图册》。 此图册分为生活临建与生产临建 2 个主要部分,在结合安全文明施工标准要求的基础上,列举出分公司推广度高 且满足使用功能的临建设施做法,以实景照片、BIM 图形结合 CAD 图形辅以必要文字说明的方式进行阐述,使本图册 在指导项目管理人员进行临建规划时,具有实用性。各项目可根据项目所属类别,按照本图册规定进行选用。 分公司所属单位及项目部在实施本图册进行临建设计时,应遵守临建费控指标,还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 范的要求,若工程项目所在地相关标准高于此图册则以相应标准为准,在使用阶段如发现有不妥之处,敬请提出宝贵 意见,以便进一步完善本标准图册。 华东公司 2023 年 12 月•上海 华东公司项目临建标准化图册 图册编委会: 主 任:张文新 副 主 任:樊冬冬、梅良文、邢兆林、李骄健、尹海军 编写委员:张同生、文 学、牟 聿、周 芳、卜祥飞、涂少鹏、李伟正、韩 松、孙志刚、 肖振杰、张志浩、黎秋志 编 辑:郭 超、曾同文、黎 源、杜汉琼、郭书宁、赵国兴、曹德金、朱黎明、黄相学 王洋宏、景天宇 华东公司项目临建标准化图册 3 工人生活区整体布局(三层集装箱).31 目 录 4 工人生活区临水临电布置.34 一、编制依据.1 第四节 管理人员生活区房间布局.44 二、公司临建费控指标要求.1 1 管理人员宿舍.44 三、分公司项目临建分类标准.1 2 管理人员食堂.48 四、 项目临建房选用表.2 3 管理人员卫浴间.54 4.1 管理人员办公生活区临建用房选用表 . 2 第五节 工人生活区房间布局. 57 4.2 工人生活区临建用房选用表 . 4 1 工人食堂.57 五、“一事一议”清单.5 2 工人卫生间.62 第一部分 生活区临建.6 3 工人淋浴间.67 第一节 临建材料选型.7 4 非机动车充电间.72 1 K 型临建板房.7 5 小型机充电间.73 2 箱型房.9 第六节 生活临建设施.74 第二节 管理人员办公生活区整体布局.11 1 临建基础.74 1 一字型办公区布局.11 2 生活区大门.76 2 L 型办公区布局.16 3 围墙. 79 3 U 型办公区布局.20 4 防台风措施.84 4 管理人员办公生活区临水临电布置.23 5 防砸措施.86 第三节 工人生活区整体布局. 25 6 逃生杆.88 1 工人生活区整体布局(板房).25 7 旗台. 89 2 工人生活区整体布局(集装箱). 28




GB/T 43477-2023 节水型工业园区评价导则标准下载-行业标准-水利标准

资源简介/截图:
20240326nelfd41604

本文件规定了节水型工业园区的基本要求、评价指标及评分细则。本文件适用于工业园区的节水评价。

3
术语和定义
GB/T 2153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节水型工业园区water saving industrial park
采用先进适用的节水技术和管理措施,经评价用水效率和管理水平达到标准要求的工业园区。
4基本要求
4.1近三年内不应有违反法律、法规和重大安全事故行为。
4.2近三年内不应有超计划用水、超许可范围取水行为,应按时足额缴纳水资源费(税)。
4.3不应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用水工艺和设备。
5评价指标及评分细则
5.1节水型工业园区评价指标包括管理指标和技术指标,其中管理指标分值40分,技术指标分值
60 分。
5.2管理指标包括制度建设、职责落实、规划计划、日常管理、节水投入、宣传培训、检查考核等方面,具体指标及评分细则见表1。
5.3技术指标包括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漏失控制、非常规水源利用、节水载体等方面,具体指标及评分细则见表2,技术指标按照附录A给出的方法计算。
5.4遇有空项,按照百分制进行折算,空项的范围仅限于技术评价指标中的某一项或几项,管理评价指标不应出现空项。
5.5节水型工业园区的评价按照附录B给出的程序开展。
5.6总评分达到85分以上(含85分),可被认定为达到节水型工业园区标准。




DG/TJ08-2057-2020 公交场站规划用地及建设标准.pdf

资源简介/截图:

∕TJ08,2020年,2057,pdf,地沟,上海市

前言 根据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2017年 要求,标准编制组在充分总结以往经验,结合新的发展形势和要 求,参考国家、行业及本市相关标准规范和文献资料,并在广泛征 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本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内容有:总则:术语;首末站、枢纽站:停车场、 停保场:附录A~附录D 本标准在《公共汽车和电车首末站、枢纽站建设标准》DG/TJ 08一2057-2009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新、修订和补充:①对接2035 年城市总体规划以及行业发展需求,增加了区域划分和充电设施 等内容:②结合节约集约用地发展原则,细化了公交场站建设形 式和规划用地标准:③结合实际项目案例经验,修订了公交场站 建设标准。

各单位及相关人员在执行本标准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 请至上海市交通委员会(地址:上海市世博村路300号1号 楼;邮编:200125;E-mail:shjtbiaozhun@),上海城市交通 设计院有限公司(地址:上海市建国东路525号;邮编:200025; E-mail;shjiaotongsj@),或上海市建筑建材业市场管理 总站(地址:上海市小木桥路683号;邮编:200032;E-mail:bzglk @zjw..cn),以便修订时参考。

主编单位:上海城市交通设计院有限公司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参编单位: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 上海久事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一1-
主要起草人:董明峰俞雪雷许佳何洪波王宇浩 王辉郎益顺易伟忠朱伟刚陈丽烨 杨志杰代兵聂琛叶磊陈忆宁 钱永刚 主要审查人:韩印蒋应红李彬吴娇蓉蔡逸峰 朱洪张华 上海市建筑建材业市场管理总站
目次 1总则 2术语 3首末站、枢纽站 3.1功能与选址 3.2 设施与布置 3.3 用地标准 6 3.4建设标准 4停车场、停保场 12 4.1功能与选址 12 4.2 设施与布置 13 4.3 用地标准 17 4,4 建设标准 18 附录A 区域划分标准 24 附录B各类型公共汽电车车辆换算系数 25 附录C公共汽电车首末站、枢组站用地标准 26 附录D公共汽电车停车场、停保场用地标准 27 本标准用词说明 28 引用标准名录 29 条文说明 31
Contents 1General provisions 3 Bus and trolley bus terminal and interchange 3 3.1 Function and location …….. 3 3.2 Facilities and layout *..* 3.3 Land-use standards 6 3.4 Construction standards Parking lot and maintenance shop 12 4,1 Function and location 12 4.2 Facilities and layout 13 4.3 Land-use standards 17 4.4 Construction standards 18 Appendix A Regional division standards 24 Appendix B Conversion factor of vehicle of bus and electric bus …. Appendix C Standard for land-use of bus terminal station and hub station .**. Appendix D Standard for land-use of parking lot and maintenance hop … 27 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standards 87 List of quoted standards 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 .▪ 31
1总则 1.0.1为保障城市道路公交场站等设施建设的合理化、科学化、 规范化,满足城市公共交通畅通安全、经济合理的要求,使上海市 公交场站的规划、设计、建设符合卓越的全球城市与社会主义现 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城市发展目标,符合城市公交现代化运营组织 和管理要求,制定本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政建的公共汽电车首末站、枢 纽站、停车场、停保场的用地及建设。

1.0.3公交场站应纳人越市总体规划单元规划、控制性详细规 划及相关交通专项规划,与城市用地布局柜协调。

1.0.4公交场站的规划设计应有利于保障公共交通畅通和安全, 节约资源和用地,在满足交通功能的基础上,可进行土地的综合 开发利用,并应适应城市景观和球境保护的基求。

1.0.5公交场站的规划建设应符合专业规潮和地区交通组织的 要…




DBJ/T 15-218-2021 球墨铸铁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资源简介/截图:

广东省标准
DBJ/T 15-218-2021
备案号 J 15774-2021
球墨铸铁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Ductile Iron Pipeline of Drainage Engineering
2021-05-14 发布 2021-08-01 实施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发布

DBJ/T 15-218,DBJ/T 15-218-2021,球墨铸铁排水管,球墨铸铁排水管道工程,DBJ/T 15-218-2021 球墨铸铁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1 总则
1.0.1 为了在室外排水管道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中合理地应用球墨铸铁管道,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质量可靠、经济合理,特制订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广东省新建、扩建及改建的城镇、居住区、工业区的室外球墨铸铁排水管道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
1.0.3 除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现行的国家、行业及广东省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 术语符号
2.1 术语
2.1.1 球墨铸铁排水管 DI pipe for sewerage application
球化铁液经过高速离心铸造、退火、水压试验及内外防腐处理等工艺生产的直管,应用于排水工程的管材。
2.1.2 球墨铸铁排水管件 DI fitting for sewerage application
采用球墨铸铁铸造的弯头、异径管、三通、四通等铸件,满足管线偏转、分水、变径、特殊连接等功能。
2.1.3 接口 joint
管和管或管件之间的连接部位,通常采用密封圈或密封垫密封,包含滑入式柔性接口、机械式柔性接口、自锚接口、法兰接口等型式。
2.1.4 非埋地管道 uncovered pipeline
指架空、固定于支座或支架上的管、管件、附件、密封圈及检查井,包括综合管廊内敷设的管道。
2.1.5 土弧基础 arc shaped soil bedding
用砂砾回填或原土开挖而形成的,用于支撑管道结构的弧形基础。由管底基础层和管底腋角两部分组成。
2.1.6 水压试验 water pressure test
以水为介质,对已敷设的有压管道采用满水后加压的方法,来检验在规定的压力值时,管道是否发生结构破坏以及是否符合规定的允许压力降标准的试验。
2.1.7 闭水试验 water obturation test
以水为介质对已敷设的无压管道所做的严密性试验。
2.1.8 闭气试验 pneumatic pressure test
以气体为介质对已敷设的无压管道所做的严密性试验。
2.1.9 球墨铸铁成品检查井 DI inspection chamber
采用球墨铸铁铸造,且在工厂内完成内外防腐层的成品检查井。
2.1.10 允许工作压力 allowable operating pressure
管或管件在设计使用年限内安全承受的最大内部压力,不包括冲击压,代号 PFA。
2.1.11 最大允许工作压力 maximum allowable operating pressure
管或管件使用中可安全承受的最大内部压力,包括冲击压,代号 PMA。

3 管材管件、接口及附属构筑物
3.1 一般规定
3.1.1 球墨铸铁排水管、管件和附件的技术性能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污水用球墨铸铁管、管件和附件》GB/T 26081 的规定。
3.1.2 球墨铸铁排水管道工程所使用的管、管件、检查井及其配套产品应标明生产厂家、产品标准、材质、规格、生产批号等,应符合有关产品标准的规定,且具有产品合格证等有效证明文件。
3.1.3 球墨铸铁排水管道工程所使用的管、管件、附件及检查井的内外防腐涂层应按照设计要求在工厂内制作完成,且应符合相应的国家产品标准。
3.1.4 球墨铸铁排水管道工程所使用的管、管件、附件及检查井的表面不应有裂纹、重皮,局部凹陷、铸造缺陷,毛刺以及飞边应已清除。
3.1.5 球墨铸铁排水管应依据 C 压力等级或 K 壁厚等级进行分级,管件壁厚等级应不低于 K12。
3.2 管材
3.2.1 标准球墨铸铁排水管由承口、直管段和插口三部分组成,内外喷涂防腐层(图 3.2.1)。

3.2.2 顶管专用球墨铸铁排水管应由承口、直管段和带有顶推法兰的插口三部分组成,内外喷涂防腐层,外部再包裹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图 3.2.2)。

3.2.3 球墨铸铁排水管的公称壁厚、最小壁厚或压力的计算方法应符合本规程附录 A 的规定。
标准球墨铸铁排水管的公称壁厚应符合附录 B 的规定,顶管专用球墨铸铁排水管的公称壁厚应符合附录 C 的规定,管测量出的壁厚不得小于最小壁厚。
3.2.4 球墨铸铁排水管及管件的外径 DE 及公差应符合附录 D 的规定。

4 设计
4.1 一般规定
4.1.1 球墨铸铁排水管道和附属构筑物的设计应满足《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铸铁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CECS142 等现行国家及行业规范中的有关规定要求。
4.1.2 排水管道工程设计中,在进行管材选择时,应执行广东地区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当设计管径≥DN300 时,宜采用球墨铸铁排水管道和球墨铸铁成品检查井。
4.1.3 球墨铸铁排水管道公称直径范围为 DN150~DN3000,包括有压和无压管道,工作压力不大于 1.6MPa,敷设方式可采用埋地或非埋地。
4.1.4 球墨铸铁排水管道输送介质包括污水、雨水、合流污水、工业废水和再生水,温度为 0℃~50℃,其中污水、合流污水和工业废水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 31962 的有关规定。
4.1.5 球墨铸铁排水管道可根据排水系统布置需要,采用无压管道或有压管道设计,设计合理使用年限应不低于 50 年。
4.1.6 管道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应根据地形、地质、地下水位、道路情况、水系情况、原有的和规划的地下设施、施工条件以及养护管理等因素确定。
4.1.7 球墨铸铁排水管道的壁厚应根据外部荷载、地质条件、防腐要求、运行压力等因素经结构计算后,按附录 B 取值。
4.1.8 设计文件应注明球墨铸铁排水管道的规格、压力等级、接口型式、防腐涂层等相关参数。
4.2 工艺设计
4.2.1 在进行球墨铸铁排水管道设计时,应掌握全面的基础资料,并进行现场踏勘,经充分论证后再开展工程设计。
4.2.2 球墨铸铁排水管管径应按远期规划的最高日最高时设计流量设计,按现状水量复核,并考虑城镇远景发展的需要,有条件的地区宜考虑初期雨水进入污水管道的因素;雨水管道设计流量按当地降雨资料计算确定。




JTG/T 3912-01~08-2022 装配化箱形组合梁钢桥通用图合集下载

包含以下图集合集

JTG/T 3912-07-2022 装配化箱形组合梁钢桥通用图 双向六车道上部结构 跨径3x50m
JTG/T 3912-04-2022 装配化箱形组合梁钢桥通用图 双向四车道上部结构 跨径3x60m
JTG/T 3912-02-2022 装配化箱形组合梁钢桥通用图 双向四车道上部结构 跨径3x40m
JTG/T 3912-03-2022 装配化箱形组合梁钢桥通用图 双向四车道上部结构 跨径3x50m
JTG/T 3912-08-2022 装配化箱形组合梁钢桥通用图 双向六车道上部结构 跨径3x60m
JTG/T 3912-05-2022 装配化箱形组合梁钢桥通用图 双向六车道上部结构 跨径3x30m
JTG/T 3912-01-2022 装配化箱形组合梁钢桥通用图 双向四车道上部结构 跨径3x30m
JTG/T 3912-06-2022 装配化箱形组合梁钢桥通用图 双向六车道上部结构 跨径3x40m

推广应用钢结构桥梁通用图,可显著提升我国公路钢桥建设品质、安全性和耐久性,是实现我国公路桥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根据《交通运输部关于下达2022 年度公路工程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交公路函[2022]238 号)的要求,由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承担《装配化箱形组合梁钢桥通用图》的制定工作。
2023年3月1日起《装配化箱形组合梁钢桥通用图》(JTG/T 3912-2022)作为公路工程推荐性行业标准图集颁布实施。

本标准编制缘由:铜结构桥梁具有自重轻、抗震性好、跨越能力强、使用寿命长、便于工厂化生产、综合能耗低、对环境影响小等优势,但在钢结构桥梁建设方面,我国与美国、日本、法国等发达国家相比,工业化、产业化水平低,差距明显。本标准编制指导思想:通过“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推动我国钢结构桥梁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高质量发展

本标准主要内容:
双向四车道3x30m,3x40m3 x50m3 x60m 箱形组合梁钢桥上部结构,双向六车道3x30m3 x40m3x50m3x60m 箱形组合梁钢桥上部结构。
本册图纸按三跨连续梁控制设计,一般情况下尽可能采用六跨一联或五跨一联,但不得少于三跨一联。

本标准编制主要依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IG BO1-201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IG D602015)、《公路钢混组合桥梁设计与施工规范》(JIG/T D64.01-2015)、《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JIG D64-2015)、《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IG 3362-2018)、《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IG/T D81-2017)、《公路桥梁钢结构防腐涂装技术条件》(JT/T 722-2008)(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IG/T 3650-2020)和《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 50205-2020)等标准规范。

通用图使用者应依据法律法规,在充分理解通用图的基础上,根据工程项目的建设条件、荷载条件、施工方案与装备条件等送行计算复核、论证,确保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和耐久,并对通用图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负责。请各有关单位在执行过程中,将发现的问题和意见,以便修订时参考

主 编 单 位: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装配化钢结构桥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建筑工程常用图例符号速查手册》伍孝波.pdf

资源简介/截图:

978-7-122-15801-7,9787122158017,伍孝波,图例符号,常用图例,建筑图例,建筑工程,建筑符号,符号,速查手册,《建筑工程常用图例符号速查手册》伍孝波.pdf

图例、符号是工程技术的工作语言基础,是工程技术人员读懂工程图纸的前提。为了方便广大读者快速查阅工程图例和符号,本书按照总图、建筑、结构、水暖、电气、燃气、室内装修的顺序,将工程施工图中常用的一些图例和符号一一列出,使读者能够一目了然,大大加快了工程施工图的阅读速度。
本书编写的主要依据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0年8月发布的《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等9项国家最新标准,并参考了许多相关的建筑标准图集,以及多本建筑书籍,力争使图例符号达到最新、最全、最标准,以便于设计、施工、监理、预算估价以及建设单位人员查阅参考。
本书编者力求准确引用有关建筑设计规范、规程、标准和图集,但是由于条件所限,内容的局限性和疏漏、失当之处在所难免。因此,本书不能替代相关规范、规程、标准和图集,读者在引用时需核对相关规范、规程、标准和图集。

内容索引:

1建筑工程制图基本知识
1.1图纸
1.1.1图框与图幅
1.1.2标题栏与会签栏
1.2图线
1.2.1线宽
1.2.2线型
1.3比例标注
1.4符号
1.4.1剖切符号
1.4.2索引符号
1.4.3室内立面图的内视符号
1.4.4对称符号、指北针、风玫瑰图
1.4.5变更符号
1.5定位轴线
1.6标注
1.6.1尺寸标注的组成
1.6.2尺寸数字的注写方向与位置
1.6.3尺寸标注的排列
1.6.4半径、直径的标注
1.6.5角度、弧度、弦长的标注
1.6.6坡度的标注
1.6.7标高的标注
1.7简化画法
1.7.1对称图形的简化画法
1.7.2相同要素的简化画法
1.7.3较长构件的简化画法
1.7.4构件的分部画法
1.7.5构件局部不同的简化画法
2城市规划图常用图例和符号
2.1用地分类代码
2.1.1城乡用地分类和代码新旧规范对照表
2.1.2城市建设用地分类和代码新旧规范对照表
2.2彩色用地图例
2.3单色用地图例
2.4规划要素图例
3建筑材料常用图例
4总图常用图例
4.1总平面常用图例
4.2道路与铁路图例
4.3管线图例
4.4园林景观绿化图例
5建筑施工图常用图例
5.1构造及配件图例
5.2水平、垂直运输装置图例
6结构施工图常用图例
6.1常用构件代号
6.2混凝土结构
6.2.1钢筋的一般表示方法
6.2.2钢筋的画法
6.2.3预埋件、预留孔洞的表示方法
6.2.4平法施工图常用符号
6.3钢结构
6.3.1常用型钢的标注方法
6.3.2螺栓、孔、电焊铆钉的表示方法
6.3.3常用焊缝的表示方法
6.3.4建筑钢结构常用焊缝符号及符号尺寸
6.4木结构
6.4.1常用木构件断面的表示方法
6.4.2木构件连接的表示方法
7给水排水施工图常用图例
7.1管道图例
7.2管道附件图例
7.3管道连接图例
7.4管件图例
7.5阀门图例
7.6给水配件图例
7.7消防设施图例
7.8卫生设备及水池图例
7.9小型给水排水构筑物图例
7.10给水排水设备图例
7.11给水排水专业所用仪表图例
8暖通空调施工图常用图例
8.1系统代号
8.2水、汽管道图例
8.3水、汽管道阀门和附件图例
8.4风道代号
8.5风道、阀门及附件图例
8.6风口和附件代号
8.7暖通空调设备图例
8.8调控装置及仪表图例
8.9防烟、防火阀功能表
9建筑电气施工图常用图例
9.1图形符号
9.1.1常用强电图形符号
9.1.2电气设备标注
9.1.3弱电线路标注
9.1.4通信及综合布线系统常用图形符号
9.1.5火灾自动报警与应急联动系统常用图形符号
9.1.6有线电视及卫星电视接收系统常用图形符号
9.1.7广播系统常用图形符号
9.1.8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常用图形符号
9.1.9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常用图形符号
9.2文字符号
9.2.1线路敷设方式
9.2.2线路敷设部位
9.2.3灯具安装方式
9.2.4供电条件
9.2.5设备端子和特定导体终端标识
9.2.6电气设备常用项目种类的字母代码
9.2.7常用辅助文字符号
9.2.8指示器和操作器的颜色标识
9.2.9导体的颜色标识
10燃气工程施工图常用图例
10.1燃气工程常用管道代号
10.2燃气厂站常用图形符号
10.3常用不同用途管道图形符号
10.4常用管线、道路等图形符号
10.5常用阀门的图形符号
10.6常用设备图形符号
10.7常用管件和其他附件的图形符号
10.8常用阀门与管路连接方式的图形符号
10.9常用管道支座、管架和支吊架图形符号
10.10常用检测、计量仪表的图形符号
10.11用户工程的常用设备图形符号
11室内装饰装修施工图常用图例
11.1常用装饰装修材料图例
11.2建筑构造、装饰构造、配件图例
11.3常用卫生设备及水池图例
11.4给水排水图例
11.5灯光照明图例
11.6消防、空调、弱电图例
11.7开关、插座图例




TB 10101-2018(2024修订版)铁路工程测量规范.pdf

资源简介/截图:

10101,2018,2024,修订,踏步,铁路

UDC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TB TB10101-2018 J961-2018 铁路工程测量规范 CodeforRailwayEngineeringSurvey 2018-12-03发布 2019-03-01实施 国家铁路局 发布
2024年第19号 国家铁路局关于发布铁道行业标准的公告 (工程建设标准2024年第8批) 现公布《铁路无缝线路设计规范》(TB10015-2012)、《铁 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2018)、《铁路工程地质钻探规程》 (TB10014-2012)等3项工程建设标准的局部修订条文,自公布 之日起实施.

本局部修订的原条文同时废止.

国家铁路局 2024年8月19日 (此件公开发布)
《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2018 修订说明 《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2018发布实施以来,对指 导我国铁路勘察设计及施工建造等阶段的测量工作发挥了重要 作用.

随着铁路隧道控制测量技术的不断发展,对隧道贯通允许 误差、陀螺定向测量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进一步提升隧道控 制测量水平,国家铁路局组织对《铁路工程测量规范》相关内容 进行局部修订.

本次局部修订修改第6.1.4条、第6.8.9条、第6.12.4条.

修 订的主要内容如下: 1.调整了隧道贯通允许误差.

2.修订了隧道内陀螺定向测量技术要求.

3.完善了陀螺全站仪测量技术要求.

本次局部修订由国家铁路局科技与法制司负责解释.

在执行 过程中,希望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积累资料.

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及时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交中铁 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省成都市通锦路3号,邮政编 码610031),并抄送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北 京市海淀区北蜂窝路乙29号,邮政编码:100038),供今后修订 时参考.

本次局部修订主编单位为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5-
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梅熙、赖鸿斌、刘锦成、黄一昕、李学仕、王 国祥、李涛、郑子天、谢威、麦春.

主要审查人:赵海、付建斌、郭胜、潘佩芬、何金学、金国 清、马文静、谯生有、杜志刚.

-16-
《铁路工程测量规范》局部修订条文 一、修改第6.1.4条.

正文修改为:隧道两相向开挖洞口施工中线在贯通面上的横 向和高程贯通的允许误差应符合表6.1.4的规定.

表6.1.4隧道贯通允许误差 项 目 横向贯通允许误差 高程贯 通允许误 相向开挖隧道长度(km) L<4 4≤L<7 7≤L<1010≤L<1313≤L<1515≤L<18 18≤L<20 差 洞外贯通中误差(mm) 35 40 45 48 50 55 22 洞内贯通中误差(mm) 40 50 65 80 105 110 120 12 洞内外综合贯通中误差 50 60 75 90 115 120 130 25 (mm) 贯通限差(mm) 100 120 150 180 230 240 260 50 条文说明修改为:隧道贯通误差限差是按峻工贯通隧道的实 际横向贯通误差统计,并结合理论推导、模拟仿真计算得出. 模 拟计算是假设隧道相向开挖并在中部贯通. (1)洞外(GNSS测量)横向贯通中误差估算 GNSS测量对横向贯通误差的影响值由进洞联系测量测站点 的点位误差与进洞联系测量后视边的方位误差引起的贯通误差 构成. 1)隧道洞外横向贯通误差影响值根据GNSS测量的洞口子网 中联系边方位角误差和进洞联系测量测站点点位误差,并考虑到 特长隧道采用双测站和双后视边的构网方式进行平面进洞联系 测量. -17-




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重新公布全省征地区片综合地价的通知琼府〔2024〕9号

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为进一步保障被征地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结合全省经济发展状况等实际,现就我省征地区片综合地价予以重新公布,并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征地区片综合地价标准是征收农村集体农用地和未利用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标准,不包括法律规定用于社会保险缴费补贴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费用、征收农用地涉及的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补偿费用。二、依法征收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参照所在区片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进行评估补偿。本通知所称集体建设用地,是指乡镇企业、乡(镇)村公共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农村村民住宅等乡(镇)村建设经批准使用的农民集体所有土地,以及其他经依法批准用于非农业建设或者可以依法确认为建设用地的集体所有土地。三、依法有偿收回国有农(林)场农用地使用权的,可以参照所在区片的征地区片综合地价给予补偿。四、全省征地区片综合地价自公布之日起施行,2020年9月印发的《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全省征地区片综合地价的通知》(琼府〔2020〕45号)同时废止。本通知实施中具体应用问题由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负责解释。附件:海南省征地区片综合地价海南省人民政府2024年3月13日

附件

海南省征地区片综合地价(2024)

单位:元/亩

市县

区片

征地区片综合地价

其中:土地补偿费

其中:安置补助费

区片范围

134186

51610

82576

秀英街道办、海秀街道办、国兴街道办、府城街道办、

滨江街道办、凤翔街道办、海府街道办、蓝天街道办、

博爱街道办、海甸街道办、人民路街道办、白龙街道办、和平南街道办、白沙街道办、新埠街道办、中山街道办、滨海街道办、金贸街道办、大同街道办、海垦街道办、

金宇街道办、城西镇、海秀镇、西秀镇、长流镇、灵山镇

116976

48740

68236

演丰镇、石山镇、永兴镇、龙泉镇、龙塘镇、云龙镇、

龙桥镇

103296

43040

60256

三江镇、东山镇、红旗镇、新坡镇、遵谭镇、大致坡镇

91278

41490

49788

旧州镇、三门坡镇、甲子镇、大坡镇

145600

56000

89600

吉阳区、海棠区、天涯区、崖州区

83329

36230

47099

那大镇

73458

34980

38478

东成镇、白马井镇、兰洋镇、新州镇、和庆镇、南丰镇、中和镇、王五镇、排浦镇、木棠镇、光村镇、峨蔓镇、洋浦(新都社区、高山社区、太平社区、公堂下社区;

三都村、南滩村、漾月村、旧州村、德义村、西照村、冠英村、棠柏村、颜村)

64911

30910

34001

海头镇、大成镇、雅星镇





108468

47160

61308

嘉积镇、博鳌镇、潭门镇、中原镇

93681

44610

49071

塔洋镇、长坡镇、万泉镇、大路镇

88452

42120

46332

阳江镇、龙江镇、石壁镇、会山镇





105547

45890

59657

文城镇

87066

41460

45606

东郊镇、文教镇、昌洒镇、东阁镇、冯坡镇、会文镇、

锦山镇、龙楼镇、铺前镇、翁田镇、抱罗镇、东路镇、

公坡镇、潭牛镇、蓬莱镇、重兴镇





103776

45120

58656

万城镇

97240

44200

53040

龙滚镇、山根镇、和乐镇、后安镇、大茂镇、长丰镇、

东澳镇、礼纪镇、兴隆华侨旅游经济区

89964

42840

47124

北大镇、三更罗镇、南桥镇





82570

35900

46670

八所镇

69489

33090

36399

四更镇、新龙镇、三家镇、大田镇、感城镇、板桥镇

67263

32030

35233

东河镇、天安乡、江边乡







62951

27370

35581

通什镇

51261

24410

26851

毛阳镇、番阳镇、毛道乡、南圣镇、畅好乡

48825

23250

25575

水满乡



75854

32980

42874

抱由镇、黄流镇、九所镇、利国镇、佛罗镇、莺歌海镇、尖峰镇

69027

32870

36157

千家镇、大安镇、万冲镇、志仲镇



83421

36270

47151

金江镇、老城镇

75600

36000

39600

桥头镇、福山镇、大丰镇

74382

35420

38962

瑞溪镇、永发镇、中兴镇、加乐镇、文儒镇、仁兴镇





80178

34860

45318

临城镇

72093

34330

37763

博厚镇、东英镇、调楼镇、新盈镇

65625

31250

34375

波莲镇、皇桐镇、多文镇、南宝镇、和舍镇、

加来农场



85882

37340

48542

定城镇

81356

36980

44376

龙门镇、黄竹镇、龙湖镇、雷鸣镇

75873

36130

39743

新竹镇、富文镇、龙河镇、岭口镇、翰林镇





68747

29890

38857

屯城镇

62118

29580

32538

新兴镇、枫木镇、坡心镇、乌坡镇、南吕镇、南坤镇、西昌镇





103546

45020

58526

椰林镇、黎安镇、新村镇、英州镇、三才镇、光坡镇

92673

44130

48543

文罗镇、隆广镇、提蒙乡

84945

40450

44495

本号镇、群英乡





80546

35020

45526

石碌镇、叉河镇、昌化镇、海尾镇

67683

32230

35453

乌烈镇、十月田镇

62139

29590

32549

七叉镇、王下乡





72634

31580

41054

保城镇、什玲镇、三道镇

65373

31130

34243

毛感乡、响水镇、新政镇

64512

30720

33792

加茂镇、南林乡、六弓乡





62031

26970

35061

营根镇

54159

25790

28369

湾岭镇、黎母山镇、中平镇、和平镇

47439

22590

24849

红毛镇、长征镇、吊罗山乡、上安乡、什运乡





60835

26450

34385

牙叉镇

49329

23490

25839

邦溪镇、七坊镇、打安镇、荣邦乡、阜龙乡

42357

20170

22187

金波乡、青松乡、南开乡、元门乡、细水乡

测算基准日:二〇二三年一月一日




2024一造《安装计量》速学50点.pdf

资源简介/截图:

2024,5.0,pdf,一造,速学,考试资料

一级造价工程师夯基速学50点 《安装计量》
一、备考规划 (一)科目特点: ①涉及专业多且杂,死记硬背难掌握: ②考试内容在书上,超出范围都是错: ③概念定是单选题,分类、叙述难定型: ④性能特点最常考,重点要找关键词.

(二)备考建议: 1.基础阶段.

快速看一遍精讲课程,不了解的地方进行标记,这一阶段目的 是了解教学总体内容框架,打好基础.

2.精讲阶段:这段时间是查缺补漏阶段, ①模块精讲.

对全书的重要知识模块进行学习,对于考试分值大、试题难度 比较大的部分的模块要多看一遍.

②深度精讲.

这个是我们学习的重点.

精讲至少听2遍,有时间可以多听一 遍.

课程中涉及的练习题也要跟着做.

通过听讲和练习,在试卷形式、考核知识 点、解题方法、解题思路、应试技巧等方面得到训练和提高.

3.冲刺阶段,重点掌握高频考点和易错点,再次将知识点进行串联.

掌握平 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使得知识体系进一步牢固,达到应试要求.

习题优 先做近五年的真题,掌握考试趋势和做题思路.

4.考前阶段:对重点知识点和考前预测点进行复习.

有时间可以做一个模拟考 试,把握好考试的节奏.

同时调整好心态,好的心态也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二、思维导图 -2-
第一节建设工程材料 第二节安装工程常用材料 第一章安装工程材料 第三节安装工程常用管件附件 第四节常用电气和通信材料 第一节切割和焊接 第二节除锈、防腐蚀和绝热工程 第二章 安装工程施工技术 第三节吊装工程 第四节辅助项目 第一节安装工程计量规范的内容 第二节安装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编制 第三章 安装工程计量 第三节安装工程措施项目清单编制 第四节计算机辅助安装工程计量 3-
第一节机械设备工程 第二节热力设备工程 第四章 通用设备工程 第三节消防工程 第四节电气照明及动力设备工程 第一节给排水、采暖、燃气工程 第二节通风空调工程 第五章 管道和设备工程 第三节工业管道工程 第四节静置设备与工艺金属结构工程 第一节电气工程 第二节自动控制系统 第六章 电气和自动化控制工程 第三节通信设备及线路工程 第四节建筑智能化工程 三、恒重常考点 考点一:钢的分类和用途 4-
碳 碳的含量对钢的性质有决定性影响.

含碳量低的钢材强度较低,但塑性大,延伸率和冲击韧性高,质地较 软,易于冷加工、切削和焊接:含碳量高的钢材强度高(当含碳量超 过1.00%时,钢材强度开始下降)、塑性小、硬度大、脆性大且不易加 硫 硫、磷为有害元素.

磷 磷使钢材显著产生冷脆性,硫则使钢材产生热脆性.

硅 硅、锰为有益元素.

锰 能使钢材强度、硬度提高,而塑性、韧性不显著降低.

钢材的力学性能取决于钢材的成分和金相组织.

钢材的成分一定时,其金相 组织主要取决于钢材的热处理,如退火、正火、淬火加回火等,其中淬火加回火 的影响最大.

【真题示例】钢材里面除了铁为主要元素以外,还有很多碳,硅,硫,磷等 微量元素,下列对微量元素说法正确的是( ).

A.含碳量低的强度低 B.硅使钢材的强度韧性下降 C.磷产生冷脆性 D.硫产生热脆性 【答案】ACD 考点二:工程中常用钢及其合金 (1)碳素结构钢 普通碳素结构钢 碳、磷、硫及其他残余元素的控制较宽,某些性能如低温韧性和时效敏感性 较差.

-5-




2024一造《工程计价》速学50点.pdf

资源简介/截图:

2024,5.0,pdf,一造,速学,考试资料

一级造价工程师夯基速学50点 《工程计价》
一、备考规划 《建设工程计价》教材共六章内容,各个章节之间有很强的逻辑关联性,所以要 求大家学习过程中不能跳章节,要按照顺序从第一章学习到最后一章.

各章节具体内容: 第一章建设工程造价构成 第二章建设工程计价原理、方法及计价依据 第三章建设项目决策和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预测 第四章建设项目发承包阶段合同价款的约定 第五章建设项目施工阶段合同价款的调整和结算 第六章新增项目峻工决算和新增资产价值的确定 学习备考方法 1.以书本为主,听、学、练结合,快速掌握重点、考点、命题点、攻克难点.

回 归教材,认真学习教材内容,提高学习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每天后台 课程学习完,完成对应的章节练习,同时要进行重要知识点考点的背诵,对于高 频考点要弄懂弄会,对于低频难点可适当放弃.

2.搭建各章节知识框架,通过练习历年真题的来巩固知识,把不会与做错的相关 题目的知识点一定要在书上标记出来,把知识点弄明白.

该阶段需查漏补缺,知 识点学完之后要做相应的题目,从题目中找出自己的不足,然后弥补自己的不足.

3.注意学习方法,理解记忆,有舍有得掌握重难点.

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对于 归属题可采用排除法,对于是非题可采用抓关键词法.

4.做题方法 (1)单项选择题(不能留空,争取多拿分) ①排除法:②逻辑推理:③猜测 (2)多项选择题 给分原则:少选每选对一个得0.5分,多选错选本题得0分 -2-
①谨慎、认真分析每一个选项: ②没有把握的选项坚决不选.

二、思维导图 第一章建设工程造价构成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的构成和计算 第三节建筑安装工程费用的构成和计算 第四节工程建设其他费用的构成和计算 第五节预备费和建设期利息的计算 3-
第二章建设工程计价原理、方法及依据 第一节工程计价原理 第二节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 第三节建筑安装工程人工、材料和施工 机具台班消耗量的确定 第四节建筑安装工程人工、材料和施工 机具台班单价的确定 第五节工程计价定额的编制 第六节工程计价信息及其应用 第三章 第一节投资估算的编制 建设项 目决策 和设计 第二节设计概算的编制 阶段工 程造价 的预测 第三节施工图预算的编制
第一节招标工程量清单与最高投标限价 的编制 第四章 建设工 程发承 第二节投标报价的编制 包阶段 合同价 款的约 第三节中标价及合同价款的约定 定 第四节工程总承包及国际工程合同价款 的约定 第五章 第一节合同价款的调整 建设项 目施工 阶段合 第二节工程合同价款支付与计算 同价款 的调整 第三节 工程总承包和国际工程合同价款 和结算 结算 第六章建 设项目竣工 第一节竣工决算 弄决算和新 增资产价值 第二节新增资产价值的确定 的确定 5-




释义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2019〕第714号.docx

资源简介/截图:

2019,714,docx,国务院令,释义,政策文件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条文释义 第一章总则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一章《总则》部分共六条,主要内 容包括制定《条例》的目的和依据:《条例》所调整的对象及适用范围;建设工程质量的责 任主体;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主体;以及为保证建设工程质量,工程建设必须遵守的程 序要求;国家增大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以提高建设工程质量.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建设工程质量的管理,保证建设工程质量,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 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制定本条例.

[释义]本条是关于条例立法自的和制定依据的规定.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颁布实施后制定的第一部配套 的行政法规,也是我国第一部建设工程质量条例.

建设工程是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经营、工作的主要场所,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 础.

建设工程的质量,不但关系到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运行,也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固定资产投资一直保持了较高的增长 水平,工程建设规模逐年扩大,工业、民用、交通、城市基础设施等建设项目遍布城乡.

大 量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为我国经济提供了发展基础和蓬勃的活力.

特别是1998年以来, 面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央作出扩大内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大决策,增发国债, 集中用于农林水利、交通通讯、城乡电网、经济适用房和城市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建设.

党中 央、国务院对基础设施和各种建设工程的质量问题极为关心,多次强调质量责任重于泰山, 要抓好工程质量,决不能搞“豆腐渣工程”.

建设工程一旦出现质量问题,特别是发生重大垮 塌事故,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损失巨大,影响恶劣,因此,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必须 确保建设工程的安全可靠.

从总体上看,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工程的质量是好的.

一批国家重点工程和大中型 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质量稳步提高,建成了一批高难度、高质量的工程项目,如上海杨浦大 桥、金茂大厦、深圳地王大厦、江阴长江公路大桥、黄河小浪底枢纽工程、京郑铁路电气化 工程等,有的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一般的民用工程的质量合格率也在逐年提高,还建 成了一批示范小区.

但是,建设工程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也相当突出,一是,工程垮塌事故 时有发生,给国家财产和生命安全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二是,一些民用建筑工程特别是住宅 工程,影响使用功能质量通病比较普遍,已成为群众的热点.

三是,不仅在建工程存在 着质量问题,更令人担忧的是前几年已建成并在使用的一些工程也有质量问题,甚至有的还 存在影响结构安全的重大隐患.

因此,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水平,确保建设工程的安全可 靠,保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已成为全社会的要求和呼声.

1998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正式施行.

保证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是 《建筑法》的主要立法目的之一.

《建筑法》对建筑施工许可、建筑工程发包与承包、建筑 安全生产管理、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等主要方面做出原则规定,对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发挥 了积极的作用.

为了对《建筑法》确立的一些制度和法律责任作出更进一步的规定,对参与 建筑活动的各方主体的责任和义务予以明确,对处罚的额度予以明确,以更便于实际执行, 进一步增强执法的力度,有必要制定《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第二条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建设工程的新建、扩建、改建等有关活动及实施 对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必须遵守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建设工程,是指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工程及装修工 程.

[释义】本条是关于《条例》适用范围和调整对象的规定.

(一)《条例》明确了调整对象、为从事建设工程的新建、扩建、改建等有关活动和实 施对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这两个方面活动的主体.

1、从事建设工程的新建、扩建、改建活动的单位和个人.

建设工程活动包括新建、改 建、扩建等活动.

所谓新建,是指从基础开始建造的建设项目.

按照国家规定也包括原有基 础很小,经扩大建设规模后,其新增固定资产价值超过原有固定资产价值三倍以上,并需要 建条件的建设项目.

所谓扩建,是指在原有基础上加以扩充的建设项目;包括扩大原有产品 生产能力、增加新的产品生产能力以及为取得新的效益和使用功能而新建主要生产场所或工 程的建设活动;对于建筑工程,扩建主要是指在原有基础上加高加层(需重新建造基础的工 程属于新建项目).

所谓改建,是指不增加建筑物或建设项目体量,在原有基础上,为提高 生产效率,改进产品质量,或改变产品方向,或改善建筑物使用功能、改变使用目的,对原 有工程进行改造的建设项目.

装修工程也是改建.

企业为了平衡生产能力,增加一些附属、 辅助车间或非生产性工程,也属于改建项目.

在改建的同时,扩大主要产品的生产能力或增 加新效益的项目,一般称为改扩建项目.

从事以上各项建设活动的单位和个人,要按照《条 例》的规定,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2、调整对象还包括对建设活动实施监督管理的政府及主要部门,或其委托的有关机 构.

以上部门或机构在实施对建设工程进行监督管理活动时,必须按照本《条例》所规定的 职责和权限进行,依法行政,不能滥用职权.

《条例》的适用范围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包括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台 湾地区)从事的建设工程活动和监督管理活动.

对于建设工程活动来讲,无论投资主体是 谁,也无论建设工程项目的种类,只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实施,都要遵守本《条例》.

(二)本条第二款对于建设工程做出了解释:建设工程是指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线路 管道、设备安装工程及装修工程.

这里所指的土木工程包括矿山、铁路、公路、隧道、桥 梁、堤坝、电站、码头、飞机场、运动场、营造林、海洋平台等工程;建筑工程是指房屋建 筑工程,即有顶盖、梁柱、墙壁、基础以及能够形成内部空间,满足人们生产、生活、公共 活动的工程实体,包括厂房、剧院、旅馆、商店、学校、医院和住宅等工程;线路、管道和 设备安装工程包括电力、通信线路、石油、燃气、给水、排水、供热等管道系统和各类机构 设备、装置的安装活动;装修工程包括对建筑物内、外进行以美化、舒适化、增加使用功能 为自的工程建设活动;本《条例》第十五条对涉及建筑主体和承重结构变动的装修工程,作 出了特别规定,对违反该规定的,在罚则部分还给予了相应处罚.

第三条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应当依法对建设工 程质量负责.

[释义】本条是关于各类工程建设责任主体依据法律对工程质量各负其责的规定.

在建设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影响工程质量的责任主体主要有: 1、建设单位,是建设工程的投资人,也称”业主”.

建设单位是工程建设项目建设过程 的总负责方,拥有确定建设项目的规模、功能、外观、选用材料设备、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规 定选择承包单位等权力.

建设单位可以是法人或自然人,包括房地产开发商.

2、勘察单位,是指已通过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资质审查,从事工程测量、水文地质和 岩土工程等工作的单位.

勘察单位依据建设项目的目标,查明并分析、评价建设场地和有关 范围内的地质地理环境特征和岩土工作条件,编制建设项目所需的勘察文件,提供相关服务 和咨询.

2
3、设计单位,是指经过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资质审查,从事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建 设工程设计、工程咨询等工作的单位.

设计是依据建设项目的目标,对其技术、经济、资 源、环境等条件进行综合分析,制定方案,论证比选,编制建设项目所需的设计文件,并提 供相关服务和咨询.

4、施工单位,是指经过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资质审查,从事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线 路管理设备安装、装修工程施工承包的单位.

5、工程监理单位,是指经过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资质审查,受建设单位委托,依照国 家法律规定要求和建设单位要求,在建设单位委托和范围内对建设工程进行监督管理的单 位.

建设工程项目,具有投资大、规模大、建设周期长、生产环节多、参与方多,影响质量 形成的因素多等特点,不论是哪个主体出了问题,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导致质量缺陷、 甚至重大质量事故的产生.

警如,如果建设单位发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等级的单位承包工 程,或指示施工单位使用不合格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或者勘察单位提供的水文地质 资料不准确,或设计单位计算错误,设备选型不准,或者施工单位不按图施工,或者工程监 理单位不严格进行隐蔽工程检查等,都会造成工程质量出现缺陷,或导致重大事故.

因此,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最基本的原则和方法就是建立健全质量责任制,有关各方对其本身工作成 果负责.

《条例》在第二、三、四、五章中分别规定了建设单位、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单 位、工程监理单位的质量责任和义务,建设工程的各参与单位在进行建设工程活动中必须按 照《条例》的规定承担责任和义务.

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设备的质量,也与工程质量有直接关系.

考虑到(1)建筑材 料、建筑构配件、设备的质量属《产品质量法》调整范围;(2)《条例》第十条、第二十 二条、第二十九条,已从不同角度对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设备提出了要求,因此,《条 例》没有专门设置“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设备的生产者供应单位的质量责任和义务”一 章.

但在理解和实际运用中,应与《产品质量法》和建设部《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办法》(建 设部29号令)第六章结合起来.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建设工程质量 的监督管理.

[释义]本条是关于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主体及其职责的规定.

本条有三层含义:一是规定了县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是建设工程质 量监督管理的主体.

其他部门是指铁路、交通、水利等专业工程管理部门.

二是规定了进行 和其他有关部门.

三是要求政府有关部门要强化对建设工程质量和监督管理.

建设工程质量,不仅关系到国家建设资金的有效使用,而且关系国家经济持续快速健康 发展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必须对建设工程质量实行 监督管理.

从近年来的情况看,工程质量总体上是比较好的,但由于一些单位质量意识淡 薄,缺乏必要的监督约束机制,工程建设的一些责任主体行为不规范,例如一些建设单位肢 解发包工程,任意压级压价,压缩工期,有些工程不经验收就投入使用等;一些承包单位忽 视质量管理,不严格执行国家强制性标准,有些甚至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等,这些行为往往 造成恶性工程质量事故,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很大损失.

因此,要确保建设工程质 量,不但需要建设单位、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等责任主体各负其责,各 级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还必须加强对工程建设参与各方主体的行为和工程 质量监督管理,加强对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执行情况的检查.

根据《建筑法》和 《条例》规定,政府有关部门对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主要内容包括:对建设单位发包行为进 行监督,对施工图文件进行审查,监督强制监理工程的执行情况,颁发施工许可证,对勘 察、设计、施工、工程监理单位的承包(监理)行为的进行监督,对地基基础、结构主体质 量进行检查,对工验收进行备案,对工程保修行为进行监督,受理单位和个人有关工程质 量的检举、控告和等.

只有政府有关部门切实加强了对建设工程的监督管理,才能保证
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得以贯彻执行,各方主体的行为得以规范,工程质量才有可 靠保证.

第五条从事建设工程活动,必须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坚持先勘察、后设计、再施 工的原则.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不得超越权限审批建设项目或者擅自简化基本建设程 序.

[释义】本条是对政府管理部门和各类建设主体必须遵守建设程序的规定.

(一)实践证明,按照基本建设程序进行工程建设,对保证建设工程质量具有重要意 义.

这里所指的基本建设程序,是指国务院有关部门在规范性文件和有关法律、法规中规定 的进行工程建设各项工作的先后次序,反映了基本建设活动的客观规律.

基本建设程序一般 包括:(1)项目建议书,主要从宏观上衡量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评估其是否符合国家的长 远方针和产业政策,同时初步分析建设的可行性;(2)可行性研究,它是运用多种科学成 果和手段,对建设项目在技术、工程、经济、社会和外部协作条件等必要性、可行性、合理 性进行全面论证分析,作多方案比选,推荐最佳方案,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3)立项审 批,投资主管部门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国家经济政策,作立项审批,列入国家固定资产投 资计划;(4)规划审批,在城市规划区内的项目要向规划部门申请定点,核定其用地位置 和界限,提供规划设计条件,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5)勘察,获取拟建项目的水文 地质资料;(6)设计,根据立项审批的设计任务书和勘察结果编制设计文件;(7)施 工,是将投资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实施阶段;(8)验收和交付,全面检查设计和施工质 量,及时发现解决问题,保证按设计要求的技术经济指标正常生产,并分析概预算执行情 况,考核投资效果各项指标,移交固定资产等.

在以上每一个程序内,又包含若干子程序, 如在设计环节,就有方案设计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设计审查等;在施工 环节,就包含《招标投标法)中规定的招标投标的程序,即从招标、投档、评标、定标到签 订合同等,还有《建筑法》中规定的建筑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申请领取 施工许可证的程序等.

这些程序和规则,在进行工程建设的过程中都要必须严格遵守的.

在基本建设的一系列规定程序中,与工程质量的形成关系密切的是勘察、设计、施工三 个阶段.

勘察工作为设计提供地质、水文等情况,给出地基承载力,勘察成果文件是设计工 作的基础资料,设计单位据此确定选用的结构形式,进行地基基础设计,向施工单位提供施 工图,施工单位按图施工.

可见,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反映了建设活动自身的客观规 律,决不能人为地破坏这一程序要求.

近年来,一些单位违反基本建设程序,搞边勘察、边 设计、边施工的“三边工程”,因地质情况不情,盲目设计,或因施工图纸不齐,盲目施工, 从而引发质量事故的事例很多 工程建设活动按照基本建设程序进行,对于保证建设工程质量起着两个方面的作用:一 是使工程建设建立在可靠的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工作的基础上,从而保证建设工程质 量,二是使政府的监督管理能够得到落实.

建设程序除了建设过程的自然要求,也反映了政 府有关部门管理要求,遵守基本建设程序,实际上也是在接受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督管理,从 而保证建设工程质量.

(二)本条的第二款对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审批建设工程项目和简化基本建设 程序的行为进行了限制.

按照我国目前的基本建设管理体制,根据建设工程项目的投资来 源、规模、所在地方、所处阶段等,规定分别由不同的部门和地方进行程序审批.

县级以上 人民政府包括县级人民政府、地市级人民政府、省级人民政府和国务院.

在审批建设工程项 目和确定基本建设程序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必须依法办事,不能滥用权力,越权 审批,随意建设,违背或简化程序.

近年来呈些地方和部门不严格执行基建程序,一些项目 不经可行性研究就盲目立项上马,建成后产品无销路,造成新的浪费;一些地方领导片面追 求速度,搞“首长工程”、“献礼工程”,简化审批程序,给工程质量带来许多后遗症.

根据本 条规定,这些越权审批和简化程序的行为都是必须禁止的.

4
第六条国家鼓励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建设工程质量.

[释义】本条是关于国家鼓励在提高建设工程质量问题上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 法的规定.

确保建设工程质量,一方面要建立有利于促进建设工程质量水平提高的体制和机制,制 定保证建设工程质量的法律、法规,加强监督管理;另一方面要依靠科学,促进技术进步, 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 方法,不但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也能有效地提高建设工程质量水平.

先进的科学技术, 包括勘察设计技术、施工技术、检测技术、先进的原材料和设备等,先进的管理方法也是科 学.

警如在八十年代初期困扰建筑业的房屋渗漏问题,后来由于大量采用新型防水材料而基 本得到治理;又如新型添加剂的使用大大提高了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再如最近几年全国 建设系统大力贯彻ISO9000标准,1200多家建设企业通过了认证,改善了大中型企业的 质量管理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九十年代以来,虽然我们相继建成了一批高、大、 新、特的建设项目,其施工技术和质量状况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甚至在基本一些技术领域, 如岩土工程、结构抗震、大型结构与设备整体吊装、预应力混凝土和大体积混凝土等达到或 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但应该看到我国的工程设计咨询业和建筑业整体技术水平还不高,特别 是建筑业技术装备率较低,仍属于劳动密集性行业;经营管理比较粗放,建筑业行业发展的 角度,还是从提高建设工程质量水平的角度考虑,都必须加大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 的力度,积极推广先进适用技术,积极探适合我国国情和行业特点的科学管理方法.

《条例》在总则一章中专门对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作出规定,表明了国家对 企业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的鼓励态度,也突出了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在确保工程质 量中的重要性.

第二章建设单位质量责任和义务 本章共十一条,规定了建设单位在工程建设活动中应承担的质量责任和义务.

《条例》全面规定了建设单位的质量责任和义务.

随着国家投资体制的改革,投资主体 日趋多元化,除了国家投资、国有企业投资,私人投资和外资(包括港澳台投资)日益增多, 投资主体多元化带来利益多元化;同时,公有制投资普遍实行了项目法人责任制,投资主体 以项目法人的形式参与市场经营活动.

因此,必须加强对投资主体(建设单位)市场行为的管 理.

建设单位作为建设工程的投资人,是建设工程的重要责任主体.

建设单位有权选择承包 单位,有权对建设过程检查、控制,对工程进行验收,支付工程款和费用,在工程建设各个 环节负责综合管理工作,在整个建设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

因此,要建设工程的质量,首先 就要对建设单位的行为进行规范,对其质量责任予以明确.

长期以来,对建设单位的管理一 直是监督管理的薄弱环节,因建设单位行为不规范,直接或间接导致工程出现问题的情况屡 屡发生.

《条例》对建设单位质量责任和义务的规定为今后的监督管理工作提供了一个强有 力的保证.

第七条建设单位应当将工程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单位.

建设单位不得将建设工程肢解发包.

[释义]本条是关于建设单位应当将工程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条件的单位来承担,以及 不得肢解发包的规定.

工程发包权是建设单位最重要的权力之一,建设单位切实用好这一权力,将工程发包给 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单位来承担,是保证建设工程质量的基本前提.

(一)根据国家有关建设市场管理的规定,工程的勘察、设计必须委托给持有工商营业执 照和相应资质等级证书的勘察、设计单位;工程的施工必须发包给持有工商营业执照和相应 资质等级证书的施工企业.

5




XJJ 140-2021 耐热聚乙烯(PE-RTⅡ)直埋热水保温管道技术.pdf(附条文说明)

资源简介/截图:

0f29f83f9abb6d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公告2021年第51号
关于发布自治区工程建设标准《耐热聚乙烯(PE-RTⅡ)直埋热水保温管道技术规程》的公告现批准《耐热聚乙烯(PE-RTⅡ)直埋热水保温管道技术规程》为自治区工程建设标准,标准编号为XJ刀140一2021,自2022年2月1日起实行。本标准由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乌鲁木齐市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21年12月26日

内容摘抄:

1总则
1.0.1为了提高供热管道防腐性能,减少热损失,方便施工,延长管道使用寿命,为耐热聚乙烯(PE-RTⅡ)直埋热水保温管道(以下简称“GRPE热水保温管道”)的设计、施工、验收和使用提供指导和依据,促进自治区城镇供热事业的发展,做到保证质量、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使用和环保节能,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城镇供热管网工作压力不大于1.0MPa,热水温度不超过80℃直埋GRPE热水保温管道的设计、施工及验收。
1.0.3GRPE热水保温管道用于地震、湿陷性黄土、膨胀土、盐渍土等地区除应执行本规程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标准》GB50025、《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50112、《盐渍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T50942等规定。
1.0.4GRPE热水保温管道的设计、施工和验收除应符合本规程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和符号
2.1术语
2.1.1GRPE热水保温管道GRPE Polyethylene of raised temper-ature resistance insulated pipes of hot water supply pipes
指以耐热聚乙烯(PE-RTⅡ)树脂经挤出成型为工作内管,聚氨酯材料为保温层,高密度聚乙烯或聚氯乙烯管材为外护管,组成的三层一体式的复合热水管道。
2.l.2PE-RTⅡ管材及管件the polyethylene of raised tempera-ture resistance (PE-RTII of pipes and fittings
以耐热聚乙烯PE-RTⅡ原料加工制造而成管材及管件。
2.1.3低温热水供热管网low temperature hot-.water heating net-work
自热力站或锅炉房、热泵机房、直燃机房等热源至建筑物热力入口,介质温度不超过80℃热水的供热管网。
2.1.4无补偿敕设installation no compensator
直管段不采取人为热补偿措施的直埋敷设方式。
2.1.5锚固段fully restrained section
在管道温度产生变化时,不产生热位移的管段。
2.1.6固定点fix point
采用强制固定措施使管道不发生位移的点。
2.1.7保温层insulating layer
在工作管与外护管之间设置的保温材料层。

3材料要求
3.1一般规定
3.1.1GRPE热水保温管道应为PE-RTⅡ工作管、保温层、外护管为一体的工厂预制产品。产品质量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
3.1.2GRPE热水保温管道检验应符合本规程附录A的规定。
3.1.3GRPE热水保温管道,每一部分的质量控制都很重要,因此最好由同一厂家提供一体式的产品,以提高整个系统产品的质量稳定性。保温层质量好坏关乎整个系统的保温性能,工厂发泡能够确保保温发泡工艺的工厂化管理和控制,在施工现场只进行接口保温确保了施工的灵活性。
3.1.4GRPE热水保温管道从生产到使用之间,存放时间不宜超过2年,超过2年应重新抽样,按照本规程附录A出厂检测项目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3.3PE-RTⅡ管材及管件
3.3.1PE-RTⅡ管材及管件应由同一厂家,同一牌号原料制造,其颜色和外观应符合下列规定:
1内外表面应光滑、平整、清洁,不应有影响产品性能的明显划痕、凹陷、气泡、杂质等缺陷;
2表面颜色应均匀一致,不允许有明显色差,端面应切割平整并与轴线垂直。
3.3.2制造PE-RTⅡ管材及管件的原材料,其性能应符合附录C的要求。

3.4管道标志、运输和储存
3.4.1GRPE热水保温管道应有永久性标志,标志不应损伤外护管性能。标志应在运输、贮存和使用过程中清晰可辨。
3.4.2GRPE热水保温管道应在外护管上进行标志,标志内容应包括以下内容:
1生产企业名称或代号、商标;
2GRPE热水保温管道各层的材料,如:HDPE/PU/PE-RTI;
3外护管与PE-RTⅡ管材的规格尺寸等标志;
4标准代号;
5生产批号、生产日期。
3.4.3GRPE热水保温管道应采用吊带或其他不伤及保温管的方法吊装,严禁用钢丝绳直接吊装;在装卸过程中,不得碰撞、抛摔和在地面上拖拉滚动,不得损坏管道端口和外护管。

4设计
4.1一般规定
4.1.1GRPE热水保温管网设计时,对既有建筑应调查历年实际热负荷、耗热量及建筑节能改造情况,按实际耗热量确定设计热负荷,方案初设时热负荷计算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CJⅢ34的规定。
4.1.2GRPE热水保温管网应采用不大于80℃的低温热水作为供热介质,水质应符合下列规定:
1热力站及室外供热管网水质,应满足现行行业标准《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CJJ34的规定;
2连接锅炉房等热源的低温热水供热管网水质,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工业锅炉水质》GB/T1576对热水锅炉水质的要求;
3应满足室内系统散热设备、管道及附件的要求。
4.1.3用于生活热水系统管道水质的卫生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的规定。
4.1.4用于生活热水的管道系统,应有温控装置,并采取防止超温的可靠措施。
4.1.5GRPE热水保温管网应随管道走向设计示踪线(带)和警示带。管道出地面位置应有合适的标识。
4.1.6管道基础内不应有生活垃圾、建筑垃圾、腐殖土、不均匀、积水等明显影响承载能力的因素。

4.2水力计算
4.2.1管网管径和循环泵的设计参数应根据水力计算结果确定。当用户分期建设时,主干管应按远期负荷进行管网水力计算、选择管径。
4.2.2对全年运行的空调系统管道,应分别计算供暖期和供冷期设计流量及管网压力损失,分别确定循环泵运行参数。
4.2.3夏季供冷、冬季供暖的共用管网,设计流量应满足供冷供暖需求。
4.2.4用于供暖系统的管网,确定主干线管径时,宜采用经济比摩阻。经济比摩阻数值宜根据工程具体条件计算确定。主干线比摩阻可采用60Pa/m~100Pa/m。

4.3管网的布置与敷设
4.3.1GRPE热水保温管网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GRPE热水保温管网的布置应在城镇规划的指导下,根据热负荷分布、热源位置、其他管线及构筑物、园林绿地、水文、地质条件等因素,经过技术经济的比较确定;
2城镇道路上的GRPE热水保温管道应平行于道路中心线,并宜敷设在车行道以外,同一条管道应只沿街道的一侧敷设;

4.4管道应力和作用力的计算
4.4.1直埋敷设保温管道的应力应按系统最大工作压力计算。
4.4.2管道在进行受力计算与应力验算时,供热介质参数和安装温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热水管网供、回水管道的计算压力应采用循环水泵最高出口压力加上循环水泵与管道最低点地形高差产生的静水压力;

4.5管道阀门及附件
4.5.1在建筑物热力入口处,阀门及附件设置应符合《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
4.5.2PE-RTⅡ工作管直径大于等于100mm时,选用钢制阀门,在阀门前端设置柔性连接。
4.5.3有条件时,建筑物热力入口处的温度、压力、流量、热量信号宜传至集中控制室。
4.6管道保温
4.6.1管道保温应符合以下规定:
1供热管道及设备的保温结构,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设备及管道绝热技术通则》GB/T4272、《设备及管道绝热设计导则》GB/T8175和《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GB50264的有关规定;
2供热设备、阀门应进行保温;

(略)




DB34/T 4760-2024 历史建筑保护图则编制标准.pdf

资源简介/截图:

历史建筑,建筑,工程规范

DB 安徽省地方标准 J17559-2024 DB34/T4760-2024 历史建筑保护图则编制标准 Standard for historic building protection plan 2024-04-15发布 2024-10-15实施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前言 依据《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下达(城市再生水管网 工程技术标准>等66项地方标准计划的通知》(皖市监函2021 225号)(计划号2021-1-19),本标准编制组深入开展调查研究, 依据现行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重点考虑安徽省历史建筑 分布、地域差异和价值特色,在广泛征求社会公众、专家意见的 基础上,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共9章,主要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3.基本规 定;4.历史建筑价值评估;5.历史建筑保护范围;6.历史建筑管 控要求;7.历史建筑核心价值要素;8.历史建筑保护利用指引; 9.成果要求. 本标准由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归口管理,安徽省 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各 单位在使用本标准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至安徽省城 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合肥市包河区桐城南路363号, 邮编:230022). 主编单位: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主要编写人员:刘珊许晓飞宋密高天雅徐涛松 卢晓华陶莹王瑞江新张志鹏 主要审查人员:吴晓勤胡厚国刘仁义汪兴毅胡玉珍 卫青春黄志忠 5 目次 1总则 1 2术语 .2 3基本规定 4 4历史建筑价值评估 .5 5历史建筑保护范围 .7 5.1一般规定 5.2特殊规定 7 6历史建筑管控要求9 6 1历史建筑本体管控 9 6 2历史建筑风貌协调区管控 .10 6 3其他管控要求 10 7历史建筑核心价值要素 11 8历史建筑保护利用指引13 8.1一般规定 13 8.2分类保护利用13 9成果要求 .15 附录A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图19 附录B历史建筑核心价值要素信息图20 附录C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表 21 本标准用词说明 24 引用标准名录 25 7 Contents 1 General provisions 2Terms .2 3 Basic requirements.4 4 Valuation of historic building.5 5 Protection scope of historic building7 5.1 General requirements 7 5.2 Special requirements …………….. 7 6 Control requirements of historic building9 6.1 Control of historic building ontology 9 6 2 Control of historic building style coordination zone..10 6.3 Other control requirements 10 7 Core value elements of historic building.11 8 Guidelines for the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historic building 13 8.1 General requirements 13 8.2 Classified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13 9 Achievement requirementsl5 Appendix A Map of the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historic building .19 Appendix B Information map of core value elements of historic building ..20 Appendix C Table for the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historic building 21 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standard.24 Li…




中建二局《建筑工程设计创效清单 -192项优化点》

中建二局《建筑工程设计创效清单 -192项优化点》

第一部分、规划、政策突破
1、立面造型优化
2、居住区规划方案优化
3、建筑方案立面造型优化
4、建筑层高优化
5、建筑地库柱网跨度设计优化
6、地库人防门优化
7、路口渠化设计优化
8、堆载车库顶板做法优化
9、停车位配比调整
10、地下停车库优化
11、人防条件突破
12、地下车库柱网优化

13、停车位配比调整
14、人防条件突破
15、增加结算面积
16、装配式实施范围
17、停车位配比调整
18、场地整体抬高
19、车库填土空腔取消
20、人防条件突破
21、装配式方案变更优化
22、车库层高及覆土厚度优化
23、人防设计内容优化
24、建筑类型定性优化




LY/T 2356-2014 矿山废弃地植被恢复技术规范.pdf

资源简介/截图:

2014,2356,pdf,刘颖,废弃地,林业

ICS 65.020 B65 LY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 LY/T2356-2014 矿山废弃地植被恢复技术规程 Regulaticus for re-vegetation technclogy in mining wasteland 2014-08-21发布 2014-12-01实施 国家林业局 发布
LY/T2356-2014 目 次 前言 1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总则 3 5 废弃地整理措施 6 废弃地整理 6 7 植被恢复 8 8 3未成林抚育管护.. 10 附录A(资料性附录) 常用边坡加固方法 12 附录B(资料性附录) 矿山废弃地土地复垦技术措施表 13 附录C(资料性附录) 矿山植被恢复模式类型 16 附录D(资料性附录) 矿山植被恢复区域适宜树(草)种 18 附录E(资料性附录) 污染矿类植被恢复适宜树(草)种 22 附录F(资料性附录) 矿山植被恢复适宜初始密度 23 附录G(资料性附录) 挖损地复绿技术的适用条件与选择 0c 25 附录H(资料性附录) 挖损地栽植技术 26 参考文献 31
LY/T2356-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林业局植树造林管理司、河北省林业厅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营造林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85)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河北农业大学、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 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华北林业实验中心、唐山首钢马兰庄有限责任公司、鄂尔多斯市林业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玉灵、许中旗、徐学华、翁国庆、李继泉、孔庆云、郭江、杨静杰、崔明、魏远、 李廷忠、刘朝霞、黄秋娴、王俊刚、赵刚、王鹤智.

1
LY/T2356–2014 矿山废弃地植被恢复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各类矿山废弃地进行土地整理、森林或林草植被恢复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范围的矿山废弃地的(森林)植被恢复.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6000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GB7908林木种子质量分级 GB/T15776造林技术规程 GB/T16453.2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荒地治理技术 GB/T16453.4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小型蓄排引水工程 GB/T18337生态公益林建设规划设计通则 GB/T18337.1生态公益林建设导则 GB/T18337.3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 GB50330-200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DZ0240一2004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矿山废弃地miningwasteland 采矿活动所破坏的,非经治理而无法使用的土地.

不包括矿藏开发将使用的土地.

废弃地类型包 括挖损地、占压地和塌陷地.

3.2 塌陷地subsidenceland 地下采矿引起的块状、带状的塌陷地面,其地表多破碎、起伏不平.

包括积水和无积水塌陷地.

3.3 挖损地excavatedland 露天开采矿藏后形成的迹地.

包括积水迹地、无积水迹地和采石场.

3.4 占压地tyingup site 露天开采外排的土石堆和选矿残渣堆积地.

包括排土场(排渣场)、尾矿池(库、坝、堆)、研矿场.

1
LY/T2356-2014 3.5 土地整理landconsolidation 采用工程、生物等措施,对矿山废弃地进行综合整治,增加有效土地面积,提高土地质量和利用效 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活动.

3.6 土地复垦landreclamation 采用工程、生物等措施,对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造成破坏、废弃的土地进行整治,恢 复森林植被的活动或过程.

3.7 植被恢复vegetationrestoration 在经土地整理的矿山废弃地上,进行人工裁(种)植、培育以木本植物为主体的植物群落的过程.

3.8 尾矿库tailingspond 由筑坝拦截谷口或围地构成的,用以贮存金属、非金属尾矿或其他工业废渣的场所.

3.9 排土场waste dump 矿山采矿排弃物集中排放的场所.

排弃物包括腐植表土、风化岩土、坚硬岩石、混合岩土,以及可回 收的表外矿、贫矿等.

3.10 研石山refuseheap 集中排放和处置研石形成的堆积物.

3.11 坡率sloperatio 坡面水平方向的投影长度与它在垂直方向的投影长度的比值.

3.12 攀缘植物climbingplants 不能自由直立、通过主茎缠绕或攀缘器官攀缘它物升高的植物总称.

包括木质藤本和草质藤本.

3.13 边坡加固 为保证边坡及其环境的安全,对边坡采取的支挡、加固与防护措施.

3.14 锚杆(索) 将拉力传至稳定岩土层的构件.

当采用钢绞线或高强度钢丝束作杆体材料时,也可称为锚索.

3.15 锚杆挡墙支护 由锚杆(索)、立柱和面板组成的支护.

3.16 锚喷支护 应用锚杆与喷射混凝土形成复合体以加固围岩的措施.

3.17 重力式挡墙 依靠墙体本身重量抵抗土压力的挡墙.

2




DB33/T 2047-2017 高速公路视频监控系统联网技术要求-建筑标准 – 地方其他

资源简介/截图:
20240311jmdrd56173

本标准规定了高速公路视频监控系统联网架构、联网技术、视音频编解码、编码规则、联网测试要求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高速公路视频监控系统联网的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管理。




DBJ41T-220-2019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技术标准.pdf

资源简介/截图:

根据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第二批《2017年度河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制计划》(豫建设标[2017]48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结合我省当前实际情况,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国家及行业相关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地面平面控制测量;4、地面高程控制测量;5、地形图测绘和专项调查与测绘;6、联系测量;7、地下控制测量;8、贯通测量;9、铺轨控制测量;10、施工测量;11、设备安装测量;12、竣工测量;13、工后变形监测;14、测量成果检查和验收。
标准主编单位: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郑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编单位:洛阳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郑州市工程质量监督站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GB/T 42892-2023 项目管理敏捷化指南.pdf

Link: https://www.guifanku.com/875506.html
资源简介/截图:

2023,42892,pdf,规范,项目管理,推荐性国家标准

ICS 03.100.40 CCS A 0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42892-2023 项目管理敏捷化指南 Guidance of project management agilization 2023-08-06发布 2023-08-06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42892-2023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总则 4.1适用敏捷化的环境 4.2敏捷化原则 5项目管理敏捷化框架和内容 2 5.1 总体框架 5.2 项目管理敏捷化的适用环境 5 3 组织环境 5 4 外部环境 5.5 项目敏捷化 5 6 项目群敏捷化 6 5.7 项目组合敏捷化 6 5.8 组织敏捷性 10 5.9 敏捷领导力 12 6 项目管理敏捷化的实施 13 6.1 项目管理敏捷化的实施过程 13 6.2 组织现状评估 13 6.3 环境准备.. 14 6.4 敏捷化规划 14 6.5 项目、项目群、项目组合敏捷化试点运作 14 6.6 规模化推广 16 6.7 下阶段规划 16 7敏捷化的度量和改进 17 参考文献
GB/T 42892-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项目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43)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微薄之力(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国家海洋标准计量中心、上海市质量和标准 化研究院、上海惠艾信总科技有限公司、厦门开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中国标准化协会、中国国际人才交 流基金会、深圳市蓝云软件有限公司、上海普华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院、太 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高速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省标准化研究院、西安雄健助能项目管理咨询有 限责任公司、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北京德信永道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领鸽软件开发(上海)有 限公司、东方电子集团有限公司、北京高远华信科技有限公司、敏思捷行(上海)咨询策划有限公司、广西 新豪智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爱尔福康眼科医院有限公司、云账户(天津)共享经济信息咨询有限公 司、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西五十铃汽车有限公司、湖南金凯循环科技有限公司、广州标明 机械技术研究有限公司、浙江汇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浙江遂昌汇金有色金属有限公司、天合光能股份 有限公司、广东华兴玻璃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清晖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肖杨、张燕歌、顾君剑、郑立、吴峰、万金发、薛梅、周的、包晓春、郑虹、韩国权、 杨俊、欧立雄、杨晓宁、金虹、杨泉、廖靖斌、黄海悦、张会宾、郭安贤、金晓洲、孙梅、关志光、吴言、 欧阳修德、付亚清、曾卫鹏、赵灿、童俊、俞彪、闻雯、周瑾、贾宝山、胡柏松、程若洁、朱振祥、戚俊丽、 刘志强、张小强、邹永强、高红刚、时军、苏建、邓辉辉、黄裔华、颜群轩、曹海宙、万孟、汤爱风、夏沛东、 高敢亮、傅永康.

GB/T 42892-2023 引言 本文件的编制,旨在对近年来项目管理领域中涌现的敏捷、适应性项目管理等新兴项目管理方式进 行有效的指导,以利于相关理念和实践在各行各业进行推广.

本文件的推广,有助于组织在应对高度不确定的环境的过程中体现出顽强的韧性以及灵活性,并使 得组织内的项目更容易取得成功,更快速地实现客户的需求,更顺利地交付预期价值,从面有力支撑组 织战略目标的实现.

本文件提供了项目管理敏捷化通用性的概念和框架内容,以便组织可以参考本文件会试搭建对应 的管理体系并启动管理变革试点.

在应用本文件时,建议各类组织根据自身的行业环境、商业模式、组 织文化、发展阶段、战略目标等,结合本文件对项目管理敏提化的指导,制定符合自身特色的项目管理敏 捷化的管理框架和实施方案.

GB/T 42892-2023 项目管理敏捷化指南 1范围 本文件提供了项目管理敏捷化的适用环境、原则、框架和内容、实施与度量指南.

本文件适用于各类组织理解项目管理敏捷化并开展实施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23691-2009项目管理术语 3术语和定义 GB/T23691-2009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文适用于本文件.

3.1 敏捷agile 主动响应变化,从而在多变的项目环境中达成目标的能力.

3.2 敏捷化agilization 采用敏捷模式、配套工具与技术进行项目、项目群与项目组合管理转型的过程与步骤.

3.3 用户故事user story 以用户语言编写、具有用户价值的产品功能的简要描述.

3.4 史诗故事epic 由一系列用户故事组合而成,跨多个选代、团队或多个项目,具有业务价值的解决方案.

3.5 待办事项列表backloglist 对产品功能、跨项目组件和其他与价值交付相关的工作进行优先级排序的清单.

3.6 项目组合组件portfolio ponent 项目、项目群、项目组合或其他相关工作.

[来源:GB/T 374902019 2.2] 3.7 价值流value stream 为了向客户提供价值,组织从需求提出到价值实现所采取的一系列步骤或行动.




江苏省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pdf

资源简介/截图:

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城市建成区,宜居城市,建筑,建筑空间,慧城市,江苏,环境保护,碳排放,设计资料

附件 江苏省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根 据省委、省政府《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 实施意见》和省政府《江苏省碳达峰实施方案》,住房和城乡建 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 要求,全面推动城乡建设领域绿色低碳发展,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 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担当“争当表率、 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光荣使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完整、准 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系统谋划, 将绿色低碳发展理念融入城乡建设各环节;坚持绿色发展,大力 推动绿色低碳城市、绿色低碳社区建设,推动绿色建筑向更高质 量迈进,建设绿色低碳县城和乡村;坚持创新驱动,促进产学研 用深度融合,切实推动城乡建设领域全面绿色低碳转型,积极稳 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 新篇章. 到2025年,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机制更加完善; 全省绿色建筑和绿色城区规模总量继续保持全国领先,低碳建筑 —2— 示范成效初步显现;城镇新建建筑按照超低能耗建筑标准设计建 造,建筑能源利用效率和碳减排水平全国领先;可再生能源建筑 应用比例进一步提高,城镇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超过8%;城 乡建设领域碳排放增速得到有效控制. 到2030年,全面建立绿色城乡建设发展政策体系,建设方 式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城乡人居环境质量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显 著提升;城乡空间特色和建筑功能品质显著增强;建筑用能结构 更加优化,建筑能源利用效率和碳减排水平国际先进;绿色低碳 生活方式普遍形成.2030年前,城乡建设领域碳排放达到峰值. 力争2060年,城乡建设领域绿色低碳发展格局全面形成, 碳排放治理体系、治理能力和技术水平大幅提升,碳排放强度和 总量大幅降低,城乡建设领域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国际领先,美好 人居环境全面建成. 二、推动绿色低碳城市建设 (一)优化城市结构和空间布局.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统筹划定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三条 控制线,推动形成多中心、网络化、组团式的空间布局,引导控 制组团内平均人口密度.加强综合交通专项规划,完善交通设施 布局和慢行交通系统,合理控制主城区道路网密度.强化创新引 领和科技支撑,遵循城市发展规律,引导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向 内涵提升转变.落实安全防护要求,注重综合防灾设施布局,完 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推动城市 3— 低碳、智慧、协同、韧性和安全发展.推动美丽宜居城市低碳发 展,加强自然资源、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强化生态廊道、景观视 廊、滨水空间、建筑风貌、天际线等管控,增强城市空间立体性、 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和文脉延续性. (二)提升城市更新绿色低碳水平.深入贯彻《省委办公厅 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指导意见的通知》,以 城市更新行动为抓手,推动城市低碳和可持续发展,坚持“留改 拆”并举,推进小规模、渐进式更新,避免大拆大建.开展城市 更新体检评估,将建筑碳排放控制纳入城市更新行动,科学合理 制定“十四五”城市更新行动计划.实施既有建筑安全隐患消除 工程,推动既有建筑隐患消除和性能提升,延长建筑寿命,减少 碳排放.实施市政基础设施补短板工程,重点推进老旧管网改造, 强化设施建设和地下空间一体化更新.提升低效产业用地活力, 在闲置低效厂房、仓库,低效商务楼宇、商业商贸综合体、交通 综合枢纽周边的改造中注重高效复合利用.实施历史文化保护传 承工程,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地段的传统肌 理、历史环境和空间尺度,活化利用历史建筑、工业遗产等,实 现历史资源可持续发展.实施城市生态空间修复工程,有序推进 受损山体、水体岸线、城市废弃地及污染土地等生态修复,恢复 城市自然生态. (三)强化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智能化市政基础设 施建设和改造,实现城市道路交通、供电、供水、供气等基础设 —4— 施信息化管理和数据共享,探索建立覆盖城市各类功能空间的碳 排放模型.加快信息技术与数据融合,推动城市信息模型(CIM) 平台建设和建筑信息模型(BIM)深化应用.实施城市数字化智 慧化提升工程,推进城市设施智能化升级和物联网应用,丰富智 慧城市应用场景,促进线上线下资源整合利用.推动智慧城市与 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支撑新能源汽车、无人驾驶等城市低碳 交通方式的普及应用.推动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建设城市安全 智慧管控平台,提升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水平.建设城市 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提高城市管理治理能力,提升民生服务效率. (四)推动城市供排水绿色低碳发展.积极推进节水型城市 建设,加大老旧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