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T 10864-2021 水电工程移民安置城镇迁建规划设计规范.pdf

资源简介/截图:

thumb723822

ICS27.140 P59 NB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P NB/T10864—2021 代替DL/T53802007 水电工程移民安置城镇迁建规划设计规范 Code for Planning of City and Town Relocation for Hydropower Projects 2021-12-22发布 2022-06-22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水电工程移民安置城镇迁建规划设计规范 Code for Planning of City and Town Relocation for Hydropower Projects NB/T10864-2021 代替DL/T5380-2007 主编部门: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 批准部门:国家能源局 施行日期:2022年6月22日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22北京 NB/T10864-2021 前言 根据《国家能源局关于下达2015年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制 (修)订计划的通知》(国能科技〔2015]283号)的要求,规范 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 的基础上,修订本规范.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基本规定,迁建处 理任务,迁建规模、标准与功能,迁建选址,场地规划设计,基 础设施工程规划设计,搬迁处理规划设计,实施组织设计,迁建 补偿费用,阶段工作要求及成果. 本规范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 增加了术语、基本规定、迁建处理任务、搬迁处理规划 设计、实施组织设计、迁建补偿费用内容. 增加了移民居住、生产设施、仓储等用地面积确定原则 和方法的规定. 一修订了局部搬迁城镇、原址垫高重建城镇、仅含行政机 关及企事业单位或居住区等功能不齐全的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确 定的规定. —一修订了道路、给水排水、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标 准和技术参数的规定. 一修订了各阶段工作要求及成果方面的规定. 一一删除了环境保护标准及设计方面的规定. 本规范由国家能源局负责管理,由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提 出并负责日常管理,由能源行业水电规划水库环保标准化技术委 员会负责具体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六铺炕北小街2 号,邮编:100120). Ⅲ …




NB/T 10863-2021 水电工程升鱼机设计规范.pdf

资源简介/截图:

thumb723820

ICS27.140 P59 NB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P NB/T10863—2021 水电工程升鱼机设计规范 Code for Design of Fish Lift for Hydropower Projects 2021-12-22发布 2022-06-22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水电工程升鱼机设计规范 Code for Design of Fish Lift for Hydropower Projects NB/T10863-2021 主编部门: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 批准部门:国家能源局 施行日期:2022年6月22日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22北京 NB/T10863-2021 前言 根据《国家能源局关于下达2014年第二批能源领域行业标 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能科技〔2015〕12号)的要求, 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并在广泛征求 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工艺设 计、选址选型及总体布置、建筑物设计、金属结构和机电设计、 辅助设施设计、运行管理设计. 本规范由国家能源局负责管理,由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提 出并负责日常管理,由能源行业水电规划水库环保标准化技术委 员会(NEA/TC16)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 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地址:北京市西 城区六铺炕北小街2号,邮编:100120). 本规范主编单位: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 公司 本规范参编单位: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 公司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 公司 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 公司 中国电建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 公司 Ⅲ …




NB/T 10235-2019 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 含2022年第1号修改单.pdf

资源简介/截图:

thumb712190

ICS27.140 P59 NB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P NB/T10235—2019 代替DL/T53882007 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 Specification for Investigation of Natural Construction Materials for Hydropower Projects 2019-11-04发布 2020-05-01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 Specification for Investigation of Natural Construction Materials for Hydropower Projects NB/T10235-2019 代替DL/T5388一2007 主编部门: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 批准部门:国家能源局 施行日期:2020年5月1日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20北京 NB/T10235-2019 国家能源局 公告 2019年第6号 国家能源局批准《水电工程电法勘探技术规程》等384项能 源行业标准(附件l)、《Technical Guide for Rock-Filled Concrete Dams》等48项能源行业标准英文版(附件2)、《风电场项目环 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等7项能源行业标准第1号修改单(附件 3) 废止《风电场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等5项能源行业标准 /计划(附件4),现予以发布. 附件:1.行业标准目录 2.行业标准英文版目录 3.行业标准修改通知单 4.行业标准和计划废止目录 国家能源局 2019年11月4日 I …




NB/T 10967-2022 水电工程环境保护技术通则

资源简介/截图:

thumb747369

ICS27.140 P59 NB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P NB/T10967—2022 水电工程环境保护技术通则 General Technical Rules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f Hydropower Projects 2022-05-13发布 2022-11-13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水电工程环境保护技术通则 General Technical Rules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f Hydropower Projects NB/T10967-2022 主编部门: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 批准部门:国家能源局 施行日期:2022年11月13日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22北京 NB/T10967-2022 国家能源局 公告 2022年第4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能源标准化管理办法》, 国家能源局批准《智能风电场技术导则》等209项能源行业标准 (附件l)、《Specification for Preparation of Feasibility Study Re- port for Photovoltaic Power Projects》等23项能源行业标准外 文版(附件2)、《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等2项能源 行业标准修改通知单(附件3),现予以发布. 附件:1.行业标准目录 2.行业标准外文版目录 3.行业标准修改通知单 国家能源局 2022年5月13日 I …




NB/T 10079-2018 水电工程水生生态调查与评价技术规范 含2021年第1号修改单.pdf

资源简介/截图

thumb712188

ICS27.140 P59 备案号:J2604—2019 NB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P NB/T10079-2018 水电工程水生生态调查与 评价技术规范 Technical Code for Investigation and Assessment of Aquatic Ecosystem for Hydropower Projects 2018-10-29发布 2019-03-01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水电工程水生生态调查与评价技术规范 Technical Code for Investigation and Assessment of Aquatic Ecosystem for Hydropower Projects NB/T10079-2018 主编部门: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 批准部门:国家能源局 施行日期:2019年3月1日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19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水电工程水生生态调查与评价技术规范 Technical Code for Investigation and Assessment of Aquatic Ecosystem for Hydropower Projects NB/T10079—2018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南路1号D座100038) 网址:.waterpub..cn E-mail:sales@waterpub..cn 电话:(010)68367658(营销中心) 北京科水图书销售中心(零售) 电话:(010)88383994、63202643、68545874 全国各地新华书店和相关销售网点经售 清淞永业(天津)印刷有限公司印刷 * 140mm×203mm32开本2.25印张60千字 2019年3月第1版2019年3月第1次印刷 印数0001一1000册 书号155170448 定价45.00元 凡购买我社规程,如有缺页、倒页、脱页的, 本社营销中心负调换 …




JTG/T 3381-03-2024 小交通量农村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建筑标准 – 路桥标准

资源简介/截图:
20240615vilih65638

为规范小交通量农村公路交通安全设施的设计,提升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安全保障水平,制定本细则。
本细则适用于新建和改扩建小交通量农村公路交通安全设施的设计……

根据《交通运输部关于下达 2021年度公路工程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交公路函(2021〕309号)的要求,由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承担《小交通量农村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以下简称“本细则”)的制定工作。
本细则总结了小交通量农村公路交通安全设施建设的成熟经验,借鉴了国内外的相关科研、设计成果及标准规范,以提高小交通量农村公路交通安全为目标,为小交通量农村公路交通安全设施的设计提供可操作的技术方案。本细则共分为9章和2个附录,分别是:1总则2总体设计,3交通标志,4交通标线,5视线诱导设施,6护栏、栏杆与拦挡设施,减速丘与块体路面,8凸面镜9限高架与限宽墩,附录A交通安全设施综合设置示例,录B护栏与拦挡设施一般构
造示例图。郑臭、葛书芳负责起草第2章,晁遂本细则由唐琤琤、杨曼娟负责起草第1章尹东升负责起草第3章,陈瑜、刘出辉负责起草第4章,唐琤、杨曼娟负责起草第5章,贾宁、唐琤琤负责起草第6章,阎莹、杨负责起草第7章,狄胜德负责起草第8章,于海霞、王成虎、张宏松负责起草第9章,吴京梅、祝永胜负责起草附录A,贾宁、马亮负责起草附录B
请各有关单位在执行过程中,将发现的问题和意见,函告本细则日常管理组,联系人:唐琤琤(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8号,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邮编:100088;电话:010-62079505;传真:010-62370567;电子邮箱:jtaggf@rioh.cn),以便修订时参考。
主 编、单 位: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参编单位:贵州省公路局
北京中交华安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交科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长安大学
同济大学北京中路安交通科技有限公司中铁长江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DB61/T 5087-2023 城镇小区改造数字测绘技术规程-建筑标准 – 地方其他

源简介/截图:
20240615nrudl27702

为统一城镇小区改造数字测绘的技术要求,本着遵循安全适用、经济合理、质量可靠的原则,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陕西省城镇小区改造项目规划、设计、施工等工作中的数字测绘作业。
陕西省城镇小区改造数字测绘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根据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下达2021年度工程建设标准制订计划的通知》(陕建标发[2021]3号)文件要求,规程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陕西省城镇小区改造数字测绘的实践经验,参考国内有关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共分12章和6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改造小区现状普查;5.控制测量;6.低空摄影和激光扫描;7.数字地形测量;8.地下空间测量:9.三维建模;10.建筑测绘;11.数据成果管理;12.成果检验与资料提交。
本规程由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归口管理,陕西省建设标准设计站负责日常管理,机械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解释。在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反馈至机械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址: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御井路3995号国机集团西部研发中心,邮编:710021,联系电话:029-83498900,邮箱:yuan@jk.com.cn)。
本规程主编单位:机械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煤航测遥感集团有限公司本规程参编单位:中国有色金属工业西安勘察设计研究院
有限公司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长安大学
陕西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
西安市勘察测绘院




JTG/T 3351-2024 农村公路简易铺装路面设计施工技术细则-建筑标准 – 路桥标准

资源简介/截图:
20240615orlnq11275

JTG/T 3351-2024 农村公路简易铺装路面设计施工技术细则

根据《交通运输部关于下达2020年度公路工程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交公路函(2020〕471号)的要求,由北京交科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承担《农村公路简易铺装路面设计施工技术细则》(以下简称“本细则”》的制定工作。本细则在系统总结我国农村公路建设经验基础上,突出经济适用和地方材料应用综合考虑自然环境、交通特性等条件,规范了简易铺装路面的设计流程,给出了典型结构组合;从施工技术需求出发,细化了材料技术要求、施工工艺、验收标准,用于指导农村公路简易铺装路面设计与施工。
本细则共分为8章,分别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要求,4简易铺装路面设计5 沥青表面处治类路面,6块体类路面,7砂石类路面,8施工质量验收。
本细则由徐全亮负责起草第1章、第2章和第3章,孟书涛、韦金城、宋琦负责起草第4章,吴文娟、宁选杰负责起草第5章,张晓华、杨建负责起草第6章,孙兆云、苏春华负责起草第7章,薛斌、马学军负责起草第8章。
请各有关单位在执行过程中,将发现的问题和意见,函告本细则日常管理组,联系人:徐全亮(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地锦路9号院4号楼,中公高科养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邮编:100095;电话:010-82364290;传真:01062375021;电子邮箱:xuquaniang@roadmaint.com),以便修订时参考。
主编 单位:北京交科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参编单位: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中公高科养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2024.07.01-内蒙古自治区《工程建设项目“多测合一”技术规程》DB15_T 3447-2024

ICS 93.020 CCS P 14 15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 DB15/T 3447—2024 工程建设项目“多测合一 ”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integration of multiple surveying and mapping” in engineering constrution project 2024-05-31 发布 2024-07-01 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15/T 3447—2024 目 次 前言 . IV 1 范围 .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 1 4 基本规定 . . . 2 时空基准 . . . 2 技术设计 . . . 3 精度要求 . . . 3 质量检验 . . . 3 5 控制测量 . . . 3 一般规定 . . . 3 平面控制测量 . . . 3 5.2.1 导线测量 . . . 3 5.2.2 GNSS 测量 . . . 4 5.2.3 GNSS RTK 测量 . . 4 高程控制测量 . . . 4 5.3.1 水准测量 . . . 4 5.3.2 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 . . 5 5.3.3 RTK 测量 . . . 5 6 土地 勘测定 界 . . . 5 一般规定 . . . 5 界址点的放样及界标的埋设 . . 5 面积计算和汇总 . . . 5 勘测定界图 . . . 6 成果整理与提交 . . . 6 7 规划用地测量 . . . 6 一般规定 . . . 6 规划条件点测量 . . . 6 校核测量 . . . 6 规划用地地形测量 . . 7 成果整理与提交 . . . 7 8 市政道路地下管线探测 . . 7 一般规定 . . . 7 市政道路地下管线探查 . . 7 市政道路地下管线测绘 . . 7 成果整理与提交 . . . 8 I




2024.11.01-江西省《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技术规范》DB36_T 60003-2024

ICS 13.020 CCS Z 77 3 6 江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36/T 60003—2024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技术规范 2024 – 06 – 06 发布 2024 – 11 – 01 实施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36/T 60003—2024 目 次 前言 . II 引言 . I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总体要求 .3 5 现状调查 .4 6 污染治理 .6 7 生态修复 .9 8 管理维护 .10 9 效果评估 .10 附录 A(资料性)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效果公众满意度调查 .12 参考文献 . 13 I DB36/T 60003—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江西省生态环境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南省生态环境技术中心、郑州大学、生态环境部土壤与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监管 技术中心、河南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河南省标准化和质量研究院、 太原理工大学、湖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江西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与规划院、安徽省生态环境科学 研究院、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洁、苏嫚丽、徐洪斌、蔡文倩、杨苗青、刘娟、刘驰、高镜清、侯晓辉、高 红杰、王洪艳、李超、王琪、黄懿、吴俊伟、王启沛、王翔宇、刘锋、孙培彬、王江涛、冯光伟、张栋、 徐千雅、张秋垒、杨立敏、齐英、岳丽、齐丽彬。 II DB36/T 60003—2024 引 言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以及《农 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指南(试行)》的要求,科学指导区域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防治农村水环境污 染,改善农村水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根据中部地区标准化战略合作联盟合作协议,结合 中部六省实际情况,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江西省 市场监督管理局、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共同组织制定本文件,在中部六省区 域内适用。 III DB36/T 60003—2024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的总体要求、现状调查、污染治理、生态修复、管理维护及效果评 估。 本文件适用于中部六省本行政区域内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7959 粪便无害化卫生要求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 GB/T 25246 畜禽粪便还田技术规范 GB/T 36195 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 GB 50286 堤防工程设计规范 GB 50288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GB 50707 河道整治设计规范 HJ 91.2 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 HJ 497 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程技术规范 HJ 2005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HJ 2006 污水混凝与絮凝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NY/T 525 有机肥料 NY/T 2596 沼肥 NY/T 3826 农田径流排水生态净化技术规范 NY 5070 无公害食品 水产品中渔药残留限量 NY 5071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 5072 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SL 219 水环境监测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农村黑臭水体 农村居民生活集聚区内及周边,颜色明显异常或散发浓烈(难闻)气味的水体。 1




2024.08.09-福建省《城市部件地理实体三维激光数据采集与处理规范》DB35_T 2172-2024

ICS 07.040 CCS A 77 35 福建省地方标准 DB35/T 2172—2024 城市部件地理实体三维激光数据采集与处 理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3D LiDAR data acquisition and processing of geo-entities for city component 2024 – 05 – 09 发布 2024 – 08 – 09 实施 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35/T 2172—2024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缩略语 . 2 5 基本规定 . 2 6 技术设计 . 4 7 数据采集 . 5 8 数据处理 . 9 9 城市部件地理实体提取 . 12 10 成果质量检验 . 14 11 成果提交 . 14 附录A(规范性) 激光点云分类类别 . 15 参考文献 . 19 I DB35/T 2172—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福建省自然资源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数字中国研究院(福建)、福州市勘测院有限公司、福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福建省自然资源厅、福建省测绘院、福建省制图院、福建省测绘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福建省水利水电勘 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厦门市测绘与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漳州市测绘设计研究院、莆田市自然资源局、 龙岩市勘察测绘大队、福州中数智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方莉娜、李建榕、吴建成、陈瑞霖、潘家宝、蔡亮、钟洪德、潘德明、陶德明、 王商富、赵志远、刘杰、黄美满、付化胜、赵凤麒、连镇华、周伟、姜建慧、吴巧玲、叶莉莉、叶海全、 薛昱晟、谢芮、乐吉江、刘俊、李为民、郑金水、周庆俊、张江斌、张木成。 II DB35/T 2172—2024 城市部件地理实体三维激光数据采集与处理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城市部件地理实体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技术设计、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城市部件地 理实体提取、成果质量检验与成果提交等方面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采集和提取城市部件地理实体。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13989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 GB/T 18314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GB/T 18316 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GB/T 19710 地理信息元数据 GB/T 24356 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GB/T 27919 IMU/GPS辅助航空摄影技术规范 GB/T 30428.2 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 第2部分:管理部件和事件 GB/T 41401 智能井盖 CH/T 1004 测绘技术设计规定 CH/Z 3017 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作业技术规程 CH/T 3020 实景三维地理信息数据激光雷达测量技术规程 CH/T 6003 车载移动测量数据规范 CH/T 6004 车载移动测量技术规程 CH/T 8023 机载激光雷达数据 处理技术规范 CH/T 8024 机载激光雷达数据获取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地理实体 geo-entity 现实世界中占据一定且连续空间位置和范围、单独具有同一属性或完整功能的地理对象。 城市部件 city component 城市管理公共区域内的各项设施。 注: 通常包括公共设施、道路交通、市容环境、园林绿化、房屋土地等市政工程设施与市政公用设施 。 [来源:GB/T 30428.2—2013,3.1,有修改 ] 1




2024.09.01-贵州省《高速公路服务区管理规范》DB52_T 1788-2024

ICS 03.220.20 CCS R 10 52 贵州省地方标准 DB52/T 1788—2024 高速公路服务区管理规范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s for service area in expressways 2024 – 03 – 06 发布 2024 – 09 – 01 实施 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52/T 1788—2024 目 次 前言 . II 引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基本管理 . 2 5 商业管理 . 4 6 物业管理 . 8 7 自我评价与改进 . 10 附录 A(资料性) 高速公路服务区管理制度体系 . 11 附录 B(资料性) 高速公路服务区岗位职责体系 . 12 附录 C(资料性) 高速公路服务区应急处置方案体系 . 13 附录 D(资料性) 高速公路服务区文明服务规范 . 14 参考文献 . 16 I DB52/T 1788—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贵州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提出。 本文件由贵州省交通运输厅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贵州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贵州高投服务管理有限公司、贵州交通建 设集团有限公司、贵州省公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中交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贵州区域管理总部。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方延旭、刘勇、刘金坤、许明雷、吴德平、严天华、李亮、宋刚、舒刚、袁琨、 朱骋、杨苗、姚丽修、韩书红、李佩、张满、赵子明、程唯洋、杨小霞、牟征峰、罗池浩、臧星彤、 王凤乾、吴莽、蔡成忠、张广情、严彩云、丁念衡、谢欣彤、龙云、黄玉春。 II DB52/T 1788—2024 引 言 2014年以来,交通运输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规划和指导高速公路服务区行业的发展,贵州省人民 政府积极响应、高度重视高速公路服务区综合服务能力,2015年印发的《“多彩贵州·最美高速”创建 工作实施方案》、2018年印发的《贵州省创建新时代“多彩贵州·最美高速”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 年)》和 2021年《实施方案》均对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在贵州省新时代“多彩贵州·最 美高速”创建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各市(州)人民政府、各高速公路经营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省交 通运输厅以“多彩贵州·最美高速”创建工作为抓手,统筹推动全省高速公路服务区文明创建工作,进 一步提高了高速公路服务区的综合管理水平。 截至2023年底,贵州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突破8784公里,全省共投入运营高速公路服务区175对、 停车区127对,共有高速公路服务区经营单位28家。预计到2030年建成高速公路服务区220 余对、停车区 150余对。 为规范贵州省高速公路服务区管理行为,建立统一管理体系,提升管理水平,贵州省交通运输厅按 照《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打造“四个一流”的总体要求,围绕《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服务质量等级评定 办法(试行)》,结合历年创建工作总结的工作经验和先进做法,立足贵州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发展特点 和管理实际,在起草过程中征询各方专家意见建议,经过整理细化、反复修改,最终形成了《高速公路 服务区管理规范》。 III




2024.09.01-贵州省《高速公路服务区服务规范》DB52_T 1789-2024

ICS 03.220.20 CCS R 10 52 贵州省地方标准 DB52/T 1789 —2024 高速公路服务区服务规范 Service specifications for service area in expressways 2024 – 03 – 06 发布 2024 – 09 – 01 实施 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52/T 1789—2024 目 次 前言 . II 引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基本要求 . 2 5 基本服务 . 2 6 拓展服务 . 10 7 投诉服务 . 11 参考文献 . 12 I DB52/T 1789—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贵州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提出。 本文件由贵州省交通运输厅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贵州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贵州高投服务管理有限公司、贵州交通建 设集团有限公司、贵州省公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中交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贵州区域管理总部。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方延旭、刘勇、刘金坤、许明雷、吴德平、严天华、李亮、宋刚、舒刚、袁琨、 朱骋、杨苗、姚丽修、韩书红、李佩、张满、赵子明、程唯洋、杨小霞、牟征峰、罗池浩、臧星彤、 王凤乾、吴莽、蔡成忠、张广情、严彩云、丁念衡、谢欣彤、龙云、黄玉春。 II DB52/T 1789—2024 引 言 2014年以来,交通运输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规划和指导高速公路服务区行业的发展,贵州省人民 政府积极响应、高度重视高速公路服务区综合服务能力,2015年印发的《“多彩贵州·最美高速”创建 工作实施方案》和2018年印发的《贵州省创建新时代“多彩贵州·最美高速”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 年)》增加和2021年《实施方案》均对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在贵州省新时代“多彩 贵州·最美高速”创建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各市(州)人民政府、各高速公路经营单位的大力支持 下,省交通运输厅以“多彩贵州·最美高速”创建工作为抓手,统筹推动全省高速公路服务区文明创建 工作,进一步提高了高速公路服务区的综合服务水平。 截至2023年底,贵州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突破8784公里,全省共投入运营高速公路服务区175对、 停车区127对,共有高速公路服务区经营单位28家。预计到2030年建成高速公路服务区220余对、停车区 150余对。 为规范贵州省高速公路服务区服务行为,明确服务内容,统一服务标准,提升服务水平和质量,贵 州省交通运输厅按照《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打造“四个一流”的总体要求,围绕《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 服务质量等级评定办法(试行)》,结合历年创建工作总结的工作经验和先进做法,立足贵州省高速公 路服务区发展特点和管理实际,在起草过程中征询各方专家意见建议,经过整理细化、反复修改,最终 形成了《高速公路服务区服务规范》。 III DB52/T 1789—2024 高速公路服务区服务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基本要求、基本服务、拓展服务和投诉服务。 本文件适用于已开通运营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开通运营的停车区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5768.2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 GB 5768.3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第3部分:道路交通标线 GB/T 10001.1 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第1部分:通用符号 GB/T 17242 投诉处理指南 GB 50763 无障碍设计规范 LB/T 077 自驾游目的地等级划分 LB/T 078 自驾车旅居车营地质量等级划分 DB52/T 1174 贵州省乡村旅游客栈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星级服务区 star-rated service area 高速公路服务区服务质量采取星级认定的方式进行差异化管理,星级由低到高分为三星级、四星级、 五星级。 3.2 基本服务 basic service 高速公路服务区提供的导向、停车、公厕、餐饮、购物、车辆、住宿、信息、人性化和应急等服务。 3.3 拓展服务 expanded service 高速公路服务区在基本服务的基础上,提供的其他服务项目。包括但不限于司机之家、户外劳动者 综合服务站、房车补给服务站、旅游服务、物流集散、特色住宿、主题打造等。 3.4 两侧联络通道 double-side connection passage 服务区内部下穿或上跨公路、连接两侧服务区,供车辆或行人通行的通道或天桥。 3.5 应急用房 emergency room 为受困或滞留司乘人员提供的临时休息场所。 1




输电线路杆塔设计培训课件全套打包!

线路设计评审要点.pdf
塔头布置和间隙圆.pdf
杆塔结构设计要素.pdf
杆塔荷载规划.pdf




正式版 CJJ/T 75-2023 城市道路绿化设计标准.pdf

资源简介/截图:

thumb793500

UDC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CJJ CJJ/T75-2023 P 备案号J3110-2023 城市道路绿化设计标准 Standard for design of urban road planting 2023-09-22发布 2024-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城市道路绿化设计标准 Standard for design of urban road planting CJJ/T75-2023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施行日期:2024年1月1日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23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公告 2023年第136号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行业标准 《城市道路绿化设计标准》的公告 现批准《城市道路绿化设计标准》为行业标准,编号为 CJJ/T75-2023 自2024年1月1日起实施.原行业标准《城市 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同时废止. 本标准在住房城乡建设部门户网站(.mohurd.gov.cn) 公开,并由住房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出版传 媒有限公司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23年9月22日 3 …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9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和标准编制及相关工作计划的通知》(建标函[2019]8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内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了本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 总则;2 术语,3 基本规定4 道路绿带设计:5交通岛、社会停车场及立体交叉绿化设计;6植物选择;7道路绿化与有关设施;8 道路绿化更新。
本标准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增加了基本规定、立体交叉绿化设计、植物选择、道路绿化更新等章节,删除了道路绿地规划章节;补充修改了道路绿带设计、交通岛和社会停车场绿化设计、道路绿化与有关设施等相关章节内容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24.05.31-辽宁省公路水运工程工地试验室管理办法(试行)

辽宁省交通运输厅文件 辽交 安质规 〔2024〕16 号 辽宁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辽宁省公路水运 工程工地试验室管理办法(试行 )》 的通知 各市交通运输局、沈抚示范区规划建设局,省交通运输事业发 展中心、事务服务中心: 《辽宁省公路水运工程工地试验室管理办法(试行)》已 经厅党组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 真贯彻执行。 辽宁省交通运输厅 2024 年 5 月 31 日 (此件主动公开) – 1 – 辽宁省公路水运工程工地试验室 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全省公路水运工程工地试验室管理,促进 工程质量安全水平提升,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中 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79 号)、《公路水运工程质量检测 管理办法》(交通运输部令2023年第9 号)、《公路水运工程 质量监督管理规定》(交通运输部令2017 年第 28 号)等相关 规定 ,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工地试验室,是指公路水运工程建 设过程中为控制工程质量,由建设、施工或监理等单位委托的 取得资质的质量检测机构在施工现场设立的试验室。 第三条 工地试验室应当在质量检测机构授权的范围内, 按照备案通过的质量检测项目及参数,为承担的工程建设项目 提供质量检测服务,不得对外承揽质量检测业务。 质量检测机构对工地试验室的监督检查每年不少于1 次。 第四条 工地试验室监督管理遵循依法监管、分级负责、 质量第一的原则。 省交通运输厅负责全省公路水运工程工地试验室的行业管 – – 2 – 理,具体由省交通运输事务服务中心提供服务保障和实施行业 指导。 市、县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公路水运 工程工地试验室的监督管理,具体由市、县级交通运输主管部 门所属综合行政执法机构负责实施。 第二章 工地试验室设立要求 第五条 在公路水运工程项目设立工地试验室的质量检测 机构应具备交通行业相应能力的资质证书。工地试验室设置有 关人员、质量检测项目、参数及相应的仪器设备配备、环境等 要求见附件2。 第六条 工地试验室的授权负责人和质量检测人员应当是 质量检测机构在“公路水运工程质量试验检测管理信息系统”中 的注册人员,且不得同时就职于两个及以上的工地试验室。 第七条 工地试验室被授权的质量检测持证人员不得随意 进行变更,确需变更或者调离的,应当由质量检测机构填写《辽 宁省公路水运工程工地试验室人员变更备案表》(附件5),报 项目建设单位同意后,向项目 监督部门备案,其变更后的检测 人员职业资格条件不得低于变更前检测人员职业资格条件(包 括职称、职业资格证书等级等条件)。 第八条 工地试验室应根据备案的授权检测项目、参数以 – 3 – 及试验方法配备满足要求的质量检测仪器设备和辅助工具,应 对数据、结果准确性或有效性有影响的仪器设备(包括用于测 量环境条件的辅助设备)进行检定 /校准。 工地试验室应当建立质量检测仪器设备档案,仪器设备应 当由专人负责保管,并做好使用和保养记录,主要仪器设备的 操作规程应当张贴上墙。 第九条 国省干线及水运工程项目各施工、监理合同段按 合同约定未单独设立工地试验室的,应委托第三方质量检测机 构提供施工自检或监理抽检服务,并在施工现场设立由专人负 责的满足施工条件的养生室和成型室。农村公路项目结合实际 可参照执行。 第三章 工地试验室备案登记要求 第十条 质量检测机构授权设立的工地试验室,应经项目 建设单位审核同意,审核同意前,应组织专家进行现场评审验 收,专家一般由3 人组成,从辽宁省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评审 专家库中选取,并指派1 名专家作为评审组长,评审程序和内容 详见附件6;审核同意后,报送项目监督部门进行备案登记。工 地试验室在取得《公路水运工程工地试验室备案通知书》后可 开展试验检测业务,为工程项目出具试验检测报告。项目结束 (项目停工)后应通过建设单位向项目监督部门报送工地试验 – – 4 – 室撤销备案(暂停运行)申请。 第十一条 申请工地试验室备案登记,应当提交《工地试 验室设立授权书》(附件1)、《辽宁省公路水运工程工地试验 室备案登记表》(附件3,一式三份,以下简称《备案登记表》)、 质量检测机构资质证书复印件、资质认定证书(若有)、工地 试验室总体平面布置图并标出功能室名称和面积,以及专家评 审报告及整改材料。 第十二条 项目监督部门收到备案材料后,应当在 5 个工 作日内出具《公路水运工程工地试验室备案通知书》(附件4)。 第四章 工地试验室执业要求 第十三条 超出质量检测机构资质及申请的工地质量检测 项目参数范围的,应编制外委试验计划报建设单位审查同意后, 可委托取得公路水运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资质证书(含相应参 数)、通过资质认定(含相应参数)且上年度信用等级为B 级 及以上的的质量检测机构承担。 第十四条 同一工程项目标段中建设、监理、施工等单位 不得同时委托同一家质量检测机构提供质量检测服务。 第十五条 在检测过程中发现检测项目不合格且涉及工程 主体结构安全的,工地试验室应及时向项目监督部门报告。 第十六条 工地试验室主要工作内容: – 5 –




2020.10.01-《图形符号 术语》GB_T 15565-2020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15565,1-2008《图形符号术语第1部分;通用)和GB/T15565.2-2008(图
形符号术语第2部分:标志及导向系统》。本标准与GB/T15565.1-2008和GB/T15565.2–2008
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41条术语;图形、图像、名称、含义、识别性、图形模板、人形模板、基准尺寸、视觉元素、目标受众、认知训练、对象相关性测试、对比色、安全观察距离、警示语、颜色范围,物体色、维持性安全标志,非维持性安全标志,磷光标志,逆反射标志,辅助文字、系列平面示意图、信息索引标志、告示、水域安全标志、海滩安全旗、标志板、面板、背板、线路图、安全信息识别系统、应急避难场所、有效作用区、区分性、记忆性、简洁性、整体性、一致性、协调性、系统性;
修改和完善了29条术语的定义。一般符号、简化符号、图标、角标、标志用图形符号、符号要素、易理解性、清晰性、标志、图形标志、文字标志、安全标志、边框、衬边、醒目度、表观尺寸、劝阻标志、道路交通标志、安全条件标志,节点,尽端式走廊,公其设施、服务设施,观察距离,低位,中
位,高位、公共信息导向系统、应急导向系统:
删除了23条术语:注册的符号原图、图像内容、方案、应用场所,应用形式、易理解性评价测试、正反差、负反差,安全形状,形状代码,安全符号、功能列项图、位置图、信息板,应急导向线、总平面图,疏散路线标志,普通材料、逆反射材料、觉察、光致发光,磷光,可见度。
本标准由全国图形符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9)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国家铁路局、中汽认证中心有限公司、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北京视域四维城市导向系统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白殿一、陈滋顶、陈水权、强毅、邹传瑜、张亮、安姚舜、杨柞年、宫风启。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5565–1995;
GB/T15565.1–2008.GB/T15565.2–2008.




2024.05.30-浙江省杭州市《城市信息模型(CIM)交付数据规范》DB3301_T 0452-2024

ICS 35.240.01 CCS P 04 3 3 0 1 浙 江 省 杭 州 市 地 方 标 准 DB3301/T 0252—2024 城市信息模型(CIM)交付数据规范 2024-04-30 发布 2024-05-30 实施 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3301/T 0252—2024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 1 4 一般要求 . 2 5 时空基础数据 . 4 6 资源调查数据 . 5 7 工程建设数据 . 16 附录 A(规范性) 汇交数据表结构 .20 附录 B(规范性) 建筑工程专业及城市轨道交通专业代码 .47 附录 C(规范性)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各阶段模型单元交付深度 .49 参考文献 . 54 I DB3301/T 0252—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杭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杭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杭州市城建消防中心(杭州市城建信息中心)、杭州市 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鼎测地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杭州智城数聚科技有限公司、杭州市地下 管道开发有限公司、浙江省长三角标准技术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吴建忠、吴安定、林春蕾、张军民、曾鹏伟、秦华、王叶晨梓、宣伟浩、钟云 山、陈佳琦、李云龙、刘忠、凌韬、朱俊韬、洪海晨、吴嘉琪、翁倩、何增、刘年涛、李丹、朱守杰、 刘松、曾汉龙、胡晓亮、马潇、寿锦涛、余乐乐、林金桃、王林军。 II DB3301/T 0252—2024 城市信息模型(CIM)交付数据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城市信息模型(CIM)交付数据的一般要求、时空基础数据、资源调查数据、工程建 设数据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城市信息模型(CIM)数据的交付。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30428.2 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 第2部分:管理部件和事件 GB/T 33469 耕地质量等级 GB/T 37151 基于地形图标准分幅的遥感影像产品规范 GB/T 39972 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技术规范 GB/T 50001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 GB 50021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T 51301 建筑信息模型设计交付标准 CH/T 3007.2 数字航空摄影测量 测图规范 第2部分:1:5000 1:10000 数字高程模型 数字正 射影像图 数字线划图 CH/T 9022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 1:500 1:1 000 1:2 000 1:5 000 1:10 000数字表面模型 CJJ/T 103 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数据标准 CJJ/T 157 城市三维建模技术规范 CJJ/T 315 城市信息模型基础平台技术标准 CJJ/T 319—2023 城市信息模型数据加工技术标准 TD/T 1057 国土调查数据库标准 SL 729 水利空间要素数据字典 DB33/T 1219 建设工程图纸数字化管理标准 DB33/T 2156 地名地址数据采集入库规范 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1 城市信息模型 city information model/modeling 以建筑信息模型、地理信息系统、物联网等技术为基础,整合城市地上地下、室内室外、历史现状 未来多维多尺度空间数据和物联感知数据,构建起三维数字空间的城市信息有机综合体。 3.1.2 1 DB3301/T 0252—2024 城市部件 city component 城市管理公共区域内的各项市政工程设施与市政公用设施,包括公用设施、交通设施、市容环境设 施、园林绿化设施和其他部件等。 [来源:GB/T 30428.2—2013,3.1] 3.1.3 建筑信息模型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modeling 在建设工程及设施全生命期内,对其物理和功能特性进行数据化表达,并依此设计、施工、运营的 过程和结果的总称。 [来源:GB/T 51212—2016,2.1.1] 3.1.4 模型单元 model unit 建筑信息模型中承载建筑信息的实体及其相关属性的集合,是工程对象的数字化表述。 [来源:GB/T 51301—2018,2.0.8] 3.1.5 交付数据 deliverables 模型责任方提交给使用方的模型及文档表格等相关数据成果。 3.1.6 几何表达精度 level of geometric detail 模型单元在视觉呈现时,几何表达真实性和精确性的衡量指标。 3.1.7 简模 profile model 用于CIM平台大场景模型浏览,仅表现建筑轮廓和外观效果的模型。 3.1.8 模型成果 model achievements 根据CIM分级分类要求对源数据进行加工处理,从而生成的模型、属性和关系信息匹配的综合成果。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BIM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Modeling) CIM 城市信息模型(City Information Model/Modeling) DEM 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 DSM 数字地表模型(Digital Surface Model) 4 一般要求 CIM 数据分为行政数据与社会数据两类,交付数据应满足浙江省一体化数字资源系统(IRS)的相 关要求。 CIM 数据构成参考 CJJ/T 315 分为 8 类:CIM 模型成果数据、时空基础数据、资源调查数据、规划 管控数据、工程建设数据、城市部件数据、政务管理数据、物联感知数据,具体见表 1。 2




2024年3月最新图集规范CHM全套打包!

城市规划规范大全2023年版.CHM电气专业图集规范大全2024年3月版.CHM法律法规规范大全2020年版.CHM给水排水图集规范大全2024年3月版.CHM建筑专业图集规范大全2024年3月版.CHM结构专业规范图集大全2024年3月版.CHM暖通专业规范图集规范大全2024年3月版.CHM施工验收规范大全2020年版.CHM消防专业规范图集大全2024年3月版.CHM




中建装配式建筑全过程实施与管理概述(2022年)

目录 CONTENTS 01 引言 02 项目概况 03 装配式实施流程 04 装配式实施问题与教训 05 装配式总结与建议 一 引言 引言 装配式政策文件 装配式评分规则 一 p 装配式政策文件出台背景 预制率计算规则 2004-2009年,深圳万科“内浇外挂”工业化体系初步形成;代表项目 万科1号实验楼、深圳第五园青年公寓; 2010-2015年迎来突破,铝模、爬架及内隔墙板大量应用在装配式项目 中,工业化建造模式推广;代表项目裕璟幸福家园项目,华南公司参建 2015年7月,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深 圳市建筑工务署联合制定发布《深圳住宅产业化项目单体建筑预制率和装配率 装配率计算规则 计算细则》(深建字〔2015] 106号),通过预制率和装配率来衡量装配式建筑 技术应用的情况,为深圳市装配式建筑项目评价做出了重大贡献,但覆盖面较 窄,结构类型受限,具有局限性; 2018年11月1日,深圳 市住房和建设局、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 联合印发《关于做好装配式建筑项目实施有关工作的通知》(深建规〔2018〕 13号,以下简称13号文),其中附件2/3《深圳市装配式建筑评分规则》,完 善及补充了《计算细则》的不足,更加系统、全面、科学的评价装配式建筑体 系,推动深圳市装配式建筑的持续、健康发展。 引言 装配式政策文件 装配式评分规则 一 p 装配式政策文件——(深建规[2018] 13号文) n 装配式建筑加快规模化发展 2018年起,在新出让的住宅用地项目和人才房、保障性住房项目全 面实 施装配式建筑的基础上,全市新建居住建筑和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及 以上新建政府投资的公共建筑100%实施装配式建筑; 2019年起,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及以上新建公共建筑、厂房、研发 用房100%实施装配式建筑; 2020年起,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及以上新建公共建筑、厂房、研发 用房100%实施装配式建筑。 n 发展目标 到2020年,全市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0%以上, 其中政府投资工程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比达到50%以上。 到2025年,全市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50%以上, 装配式建筑成为深圳主要建设模式之一。 到2035年,全市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力争达到70%以 上,建成国际水准、领跑全国的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




房建篇-2024成都房屋市政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图册

成前都市房 屋 市 政言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图册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批示,鲜明提出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发展和安全”等一系列新理念新论断,对安全生产提出更高要求。为进一步提升房屋 市政工程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标准化水平,将安全生产要求落实到每一个项目、每一个最小工作单元,落实到工程建设全过程, 我们组织编写了《成都市房屋市政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图册(2024版)》,供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和建设、 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企业使用。希望借助本图册的推广使用,筑牢安全生产底线,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服务高质量发 展。 本图册共有三个部分:管理篇、房建篇、市政篇。本图册在参考住建部《房屋市政工程安全生产标准化指导图册》的基 础上,学习借鉴了全国多个发达地区和先进城市的安全文明施工的先进经验,结合成都市管理要求,对法律法规及标准规定 进行了梳理,对成都市建筑(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进行了图文说明,对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施工现场安全生产进行了 细化展示,在前版图册的基础上,丰富了有限空间作业、高处作业防护等安全要点,新增了科技兴安和智能建造等相关内容, 进一步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 限于编撰时间及水平,本版图册中难免存在疏漏和不足之处,望各方批评指正。请各单位结合运用情况,提出宝贵意见, 便于进一步修订完善。 成都市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站 2024年6月 成都市房屋市政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图册 参编单位:成都市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站 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西南区域总部 中建八局西南公司基础设施分公司 中建三局成都分公司 中国华西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成都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参编人员:张鸣昌 徐冬艳 高 非 郑福成 刘婧雯 岳韵流 谢军旗 汤海滨 周 怡 储 勇 伍 涛 冯跃志 陈守权 曹 鸿 张 鑫 徐午言 王德宇 贾 森 叶文强 贾 森 王 韬 刘戊申 刘禄滔 张敬鼎 蒙炳纠 李尚海 杨 潇 张长江 屈 韬 赵 兵 陆伟丹 肖魏维 第一章 安全文化 第一章 安全文化 1.1安全文化建设 1.1.1安全文化墙 1.项目应在总平面规划时,对现场企业安全文化墙布置位置进行统一 策划。 2.安全文化墙的大小根据项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本标准化图册仅以 文化墙的图片样式为例,对项目进行策划时提供参考。 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图册(房建篇) – 001 – 第一章 安全文化 1.1.2安全管理制度建设 1.建立健全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项目各个岗位的安全职责并细化为具体 的日常工作要求,营造全员管安全的良好氛围。 2.健全职业健康、特种作业、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应急处置等各项安 全管理制度,在日常管理中不断强化制度执行。 3.定期组织开展项目安全生产例会,对安全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总结通报,对好 的做法和经验进行推广,适时调整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责任划分 定期安全教育 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图册(房建篇) – 002 – 第一章 安全文化 1.1.3 安全行为激励 1.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结果加以运用,对考核不合格的管理人员及时进行约谈、处罚、公示,提 升安全生产责任意识,督促履职尽责。 2.对作业人员的违章行为及时兑现惩处措施,对于行为安全的作业人员定期进行统一表彰,促进安 全生产违者罚、守者奖的观念深入人心。 3.对各类分包单位进行安全管理考核评价,根据评价结果进行相应的奖惩,督促分包单位安全管理 履职到位。 集中表彰 分包商考核公示 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图册(房建篇) – 003 – 第一章 安全文化 1.2 安全警示标识 1.2.1 安全警示标识设置 1.办公区、生活区、施工现场设置安全警示标识等进行安全文化宣传。 2.安全标志牌分提示标志、指令标志、警告标志、禁止标志。具体尺寸可根据施工 现场实际情况确定。 3.标牌设置应牢固可靠,在主要施工部位、作业层面和危险区域以及主要通道口均 应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不同类型标志牌同时设置时,应按禁止、警告、指令、提 示的顺序先左后右、先上后下排列。 禁止标志 警告标志 指令标志 提示标志 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图册(房建篇) – 004 –




GBT50633-2023-核电厂工程测量标准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20年工程建设规范标准编制及相关工作计划〉的通知》(建标函[2020)9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
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本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和缩略语、基本规定、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陆域地形测量、水域地形测量、施工测量、变形监测、其他测量、竣工测量等。
本标准修订的主要内容是:
1.增加了“基本规定”内容;
2.修订了卫星遥感与航空摄影测量的技术要求;
3.增加了三维激光扫描测量的技术要求;
4.增加了基坑监测、在线变形监测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5.增加了土石方测量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6.增加了“竣工测量”内容。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
究院有限公司(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科
学城天丰路1号,邮政编码:510663)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东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2024.10.15-安徽省《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一体化技术规程》DB34_T 1801-2024

1总则
1.0.1 为贯彻落实国家双碳战略,规范安徽省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一体化应用,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建筑碳排放,结合地方特点,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民用建筑应用太阳能热水系统,以及既有建筑增设和改造太阳能热水系统。
1.0.3 太阳能热水系统的设计、安装与调试、验收等,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和安徽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
2.0.1 太阳能热水系统solar water heating system将太阳能转换成热能以加热水并输送至各热水配水点的完整系统。通常包括太阳能集热系统和热水供应系统。2.0.2 太阳能集热系统 solar collector system
吸收太阳辐射,将产生的热能传递到传热工质并最终得到热水的装置。通常包括太阳能集热器、贮热水箱(贮热装置)泵、连接管路、支架、控制系统等。2.0.3 热水供应系统 hot water supply system
将贮热水箱中的热水通过泵、配水管道、控制系统等输送到各个热水配水点的装置。通常还包括必要的辅助加热设备2.0.4 传热工质 heat transfer fluid
流经集热器并将吸收的热量从集热器输出的流体

基本规定
3.0.1 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与建筑工程统一规划,同步设计、施工及验收,同时投入使用。
3.0.2 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文件应完整,设计深度应符合本规程附录G的要求。设计发生变更时,应按相关规定办理变更手续。3.0.3 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建筑日照标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GB 55015 和《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标准》GB50364的规定。3.0.4 太阳能热水系统应安全可靠,设备及管线应与建筑主体连接牢固,不应影响户内功能和破坏建筑立面整体性,防冻防结露、防过热、防传热工质渗漏、防雷、防雹、抗风、抗震和保证电气安全等技术措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GB55015和《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标准》GB 50364的规定。
3.0.5 既有建筑增设或改造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建筑结构安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GB 55015、《既有建筑维护与改造通用规范》GB 55022 和《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标准》GB50364的规定,且不应影响建筑的使用功能及消防安全。
3.0.6 太阳能热水系统的监测计量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GB 55015 执行。
3.0.7 太阳能热水系统安装前,应对前道工序进行交接,并应对已完工部位采取保护措施。
3.0.8 太阳能热水系统运行与维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标准》GB50364的规定。3.0.9 太阳能热水系统节能、环保效益预评估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标准》GB50364《《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程评价标准》GB/T50801执行




2024.05.15-安徽省《休闲农业园建设指南》DB34_T 4774-2024

ICS 65.020 CCS B .04 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 4774—2024 休闲农业园建设指南 Guidelin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leisure farm 2024 – 04 – 15 发布 2024 – 05 – 15 实施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 DB34/T 4774—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谢裕大茶叶股份有限公司提出。 本文件由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谢裕大茶叶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研究所、安徽省休闲农业 和乡村旅游协会、黄山市农业农村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雪莹、谢明之、洪国胜、桂利权、董仁泉、王艳、徐纪苗、陈煜霖、钱毅敏、 吴炜、路曦结、杨琴、任杰、凌春华、王应伟。 I DB34/T 4774—2024 休闲农业园建设指南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休闲农业园建设的总体要求、功能分区、基础设施、农业生产、生态环境、休闲项目、 经营服务和安全管理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休闲农业园的建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 10001.1 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第1部分:通用符号 GB/T 10001.2 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第2部分:旅游休闲符号 GB/T 15566.9 公共信息导向系统 设置原则与要求 第9部分:旅游景区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T 18883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GB/T 18973 旅游厕所质量要求与评定 GB/T 27306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餐饮业要求 GB/T 31383 旅游景区游客中心设置与服务规范 GB/T 37071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导则 GB 50052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 50763 无障碍设计规范 HJ 588 农业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技术导则 LB/T 065 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 NY/T 1868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有机肥料 NY/T 2366 休闲农庄建设规范 NY/T 2798(所有部分) 无公害农产品 生产质量安全控制技术规范 NY/T 3126 休闲农业服务员 SB/T 10426 餐饮企业经营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1 DB34/T 4774—2024 3.1 休闲农业园 leisure farm 以农业生产为基础,利用自然景观、田园风貌、村落建筑、民俗 文化、农业生产场景等资源,通过 科学规划和有序开发,提供休闲观光、农事体验、科普教育、餐饮住宿、度假康养等服务的综合园区。 4 总体要求 坚持规划先行、生态优先,以农为本、合理分区,设施完善、突出特色,管理 规范、安全有序。 5 功能分区 5.1 分区设置 休闲农业园应合理 设置服务接待区、休闲观光区、农事体验区、度假娱乐区等,功能分区可根据特 色合并、拆分、增加或删减。 5.2 服务接待区 5.2.1 应建设游客接待中心、停车场、办公管理用房等设施,宜结合出入口设置。 5.2.2 游客接待中心宜按照 GB/T 31383 的要求建设,位置合理、功能齐全,提供导览、公共信息、讲 解咨询、物品寄存等服务。 5.2.3 停车场规模宜与接待能力相匹配。 5.3 休闲观光区 5.3.1 应有规模连片的农田、果园、菜园、草地、山林、牧场或水域等,在开展种植、养殖、加工等 农业生产活动的基础上,提供观光、踏青、赏花、亲水等体验。 5.3.2 宜结合农业生产道路建设游步道,适当设置观景平台、休憩设施、景观小品等。 5.4 农事体验区 5.4.1 应划定一定面积农田、果园、菜园、养殖场等,供游客开展种植、采摘、喂养、垂钓等农事劳 作体验。 5.4.2 宜建设手工作坊,提供传统农产品加工技艺 、传统手工艺品制作体验。 5.4.3 宜设置农业科普宣传设施,如宣传栏、文化墙、科普走廊、科普馆等。 5.5 度假娱乐区 5.5.1 宜建设餐饮、住宿、购物、娱乐等服务设施,可集中或分散设置。 5.5.2 餐厅、小吃店、饮品店等餐饮设施宜符合 SB/T 10426 的规定。 5.5.3 宜使用自产或周边农户生产的食材,开发有当地特色的食品、菜品、饮品等。 5.5.4 住宿设施宜按照 LB/T 065 的要求建设,根据市场定位和接待能力确定房间、床位数量及档次比 例。 5.5.5 宜结合游客接待中心、餐饮住宿设施等设置面积适宜的购物场所,出售当地土特产、手工艺品 等。 6 基础设施 2




2024.05.15-安徽省《退化天然林生态修复技术规程》DB34_T 4800-2024

ICS 65.020.01 CCS B 65 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 4800 —2024 退化天然林生态修复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ecological remediation of degraded natural forest 2024 – 04 – 15 发布 2024 – 05 – 15 实施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 DB34/T 4800—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东华(安徽)生态规划院有限公司提出。 本文件由安徽省林业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东华(安徽)生态规划院有限公司、安徽省林业局森林资源管理处。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一佐、仲灿、许晒晒、汪伟、巩永芳、孙其森、徐珺先、杨李、康克。 I DB34/T 4800—2024 退化天然林生态修复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退化天然林类型、退化等级与判别、修复原则与方式、作业设计与施工管理、监测评 价与档案管理等技术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退化天然林生态修复与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15163 封山(沙)育林技术规程 GB/T 15776 造林技术规程 GB/T 15781 森林抚育规程 GB/T 18337.3 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 GB/T 26424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 GB/T 38590 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技术规程 LY/T 1690 低效林改造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天然林 natural forest 天然起源的森林,即在原生或次生裸地上通过树木天然下种或自然萌芽、根蘖等途径天然起源、自 然形成的森林。根据其演替阶段的不同可分为原始林、原生次生林与次生林。 3.2 退化天然林 degraded natural forests 受人为干扰或自然因素影响,森林生态系统偏离原有稳定状态或进展演替方向,导致林分组成、结 构、健康失调,生态系统稳定性降低,森林生态功能和森林质量显著低于同类立地条件下相同林分平均 水平,短期内难以自然恢复的天然林。 3.3 退化天然林修复 degraded natural forests remediation 在植物群落演替和生态学原理指导下,通过封育、抚育、择伐、补植、改培等单一或综合人工修复 措施,改善退化天然林森林结构,提高林分质量,恢复森林功能,促进森林群落正向演替的活动和过程。 4 退化天然林类型 1 DB34/T 4800—2024 4.1 退化原始林 指原始林遭受不同强度的破坏,但却未退化到次生林的程度,而后经逐步恢复形成的森林。 4.2 退化次生林 是原始林经过大面积彻底破坏或者严重的反复破坏(如不合理的樵采、火灾、垦殖等)后,在次生 裸地上经次生演替而形成的次生群落。 5 退化等级与判定 5.1 轻度退化 5.1.1 受人为干扰或自然影响程度较小,其内部天然林组成和结构相对完整的天然林。 5.1.2 具备以下所有条件的天然林: —— 非因林木个体之间竞争性生长影响,导致林木生长衰竭开始死亡,枯死木、濒死木株数比例 达 5%(含)~10%; —— 林分郁闭度降至 0.5~0.6(含); —— 土壤肥力和生态功能呈现下降趋势。 5.2 中度退化 5.2.1 受到人为干扰或自然影响,林相不良,生产潜力未得到充分发挥,生长和效益达不到要求,但 处于进展演替阶段,土壤侵蚀较轻,具备优良林木种质资源的天然林。 5.2.2 具备以下所有条件的天然林: —— 非因林木个体之间竞争性生长影响,导致林木生长衰竭死亡渐多,枯死木、濒死木株数比例 达 10%(含)~40%; —— 林分郁闭度降至 0.3~0.5(含); —— 土壤肥力和生态功能明显下降。 5.3 重度退化 5.3.1 由于不合理利用,保留的种质资源品质低劣(常多代萌生或成为疏林),处于逆向演替阶段, 结构失调,土壤侵蚀严重,生态功能低下的天然林。 5.3.2 具备以下所有条件的天然林: —— 非因林木个体之间竞争性生长影响,导致林木生长衰竭死亡渐多,枯死木、濒死木株数比例 达 40%(含)以上; —— 林分郁闭度降至 0.3(含)以下,难以维持稳定状态; —— 土壤肥力和生态功能严重下降。 6 修复原则 6.1 尊重自然,科学修复 遵循天然林演替规律,以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促进为辅,科学确定修复方式,提升森林自我修复能 力和稳定性,促进天然生态系统正向演替。 6.2 保护优先,维护生境 2




2024.05.15-安徽省《水美乡村建设指南》DB34_T 4783-2024

ICS 93.010 CCS P 50 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 4783—2024 水美乡村建设指南 Guidelines for construction of beautiful villages featuring water 2024 – 04 – 15 发布 2024 – 05 – 15 实施 安徽 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 DB34/T 4783—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安徽省水利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中水淮河规划设计研究有限公 司、安徽省城建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安徽 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余婷、张文平、程志远、张丰产、谢三桃、杨安邦、柳照辉、方超、张鹏、伦 冠海、刘志刚、栾巍、周蜜、李传扬、张靖雨、陈磊、夏小林、张延、常小会、王慧萍、赵慧敏、王思 霁、朱沉静、汪可欣、黄安琦。 I DB34/T 4783—2024 水美乡村建设指南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水美乡村建设的总则、调查与分析、水安全保障、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水景观水文化 建设、涉水产业发展、运行管理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指导以行政村为单位的水美乡村建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38549 农村(村庄)河道管理与维护规范 GB 50201 防洪标准 SL 723 治涝标准 DB34/T 4298 河道清水廊道构建和生态保障技术导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水美乡村 beautiful villages featuring water 以“水美”为特点,呈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乡村。 3.2 陂塘湿地 pond wetlands 村域内可利用坑塘形成的表流湿地。 4 总则 4.1 基本原则 4.1.1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适应乡村演变规律,根据水系条件,科学确定水美乡村建设目标。 4.1.2 坚持规划先行、统筹推进,合理安排建设时序,优化水美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 4.1.3 坚持政府引导、村民主体,充分尊重村民意愿,保障村民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 4.1.4 坚持建管并重、长效运行,建立有效管护机制,保障各类设施建成并长期稳定运行。 4.1.5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合理利用水域资源,发展水美经济,实现百姓富、生态美。 4.2 水美乡村规划 4.2.1 水美乡村的规划应符合乡村规划,以水为脉络,统筹各自然生态要素,量水而行,以治水和兴 水支持农村绿色产业发展。 1 DB34/T 4783—2024 4.2.2 水美乡村的规划应开展调查与分析,以需求和问题为导向。充分征求村民意见,并经村民会议 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 4.3 水美乡村类型 依据安徽省自然地理和地貌特征,分为山区、丘陵区、平原区、圩区4类: a) 山区水美乡村建设宜加强山洪灾害防治、水土保持、水生态保护与修复; b) 丘陵区水美乡村建设宜加强水土保持、生态基流保障、陂塘湿地建设; c) 平原区水美乡村建设宜加强防汛抗旱能力提升、水系连通、水环境整治; d) 圩区水美乡村建设宜加强防洪排涝能力提升、水动力条件改善、水美经济发展。 5 调查与分析 5.1 调查 5.1.1 乡村自然条件与土地利用情况调查 应调查村域面积、年均气温、年均降雨量、地形特点、土地利用现状等,参见表A.1。 5.1.2 社会经济情况调查 应调查村庄人口、劳动力、人均耕地、主要产业、年人均纯收入等,参见表A.2。 5.1.3 河沟和湖库基本情况调查 河沟基本情况应调查河沟流域面积、长度、平均水深、水质状况和岸坡植被等,参见表A.3。 湖库基本情况应调查湖库水面面积、平均水深、主要功能、水生动物和植物种类等,参见表A.4。 5.1.4 水文水资源调查 应收集有代表性的水文站点长系列资料,调查区域水旱灾害发生次数、受灾范围、受灾人口,调查 水资源量及其开发利用状况等。 5.1.5 水利基础设施调查 应调查村庄范围内防洪排涝、供水排水、农田灌排等水利工程及其配套设施现状与规划情况。 5.1.6 水环境水生态调查 应调查污染源排放、水环境质量、水生态修复、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状况等。 5.1.7 水景观与水文化调查 应调查乡村风貌、乡土物种、地域文化、滨水空间利用等。 5.1.8 涉水产业调查 收集相关产业发展规划,调查乡村旅游资源、涉水产业布局等。 5.2 分析 应根据调查收集的资料,对建设区域开展乡村特色、水系健康、合规性等方面的分析。 2




2024.05.15-安徽省《受损山体植被修复技术规程》DB34_T 4801-2024

ICS 65.020.40 CCS B 64 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 4801 —2024 受损山体植被修复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vegetation restoration of damaged mountain 2024 – 04 – 15 发布 2024 – 05 – 15 实施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 DB34/T 4801—2024 目 次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场地勘查与设计 . 2 5 修复前山体处理 . 2 6 植被修复 . 3 7 植被修复技术 . 4 8 养护与管理 . 5 9 档案管理 . 5 附录A (规范性) 受损山体调查 . 6 附录B (规范性) 受损山体分类 . 7 附录C (规范性) 受损山体分类型面积统计 . 8 附录D (规范性) 整地方式及措施 . 9 附录E (规范性) 受损山体植被修复方式和技术路线 . 10 附录F (资料性) 受损山体植被修复推荐植物 . 11 附录G (资料性) 推荐草(花)种理论播种量 . 12 I DB34/T 4801—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安徽开源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提出。 本文件由安徽省林业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安徽开源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合肥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安徽建筑大学、 安徽省煤田地质局勘查研究院、中煤第三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安徽开源路桥有限责任公司、安 徽省中畅生态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安徽省林业高科技开发中心、安徽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周安云、张乾、吴盾、邓瑞来、高原、胡广青、吴言安、马庆华、袁斌、叶长 征、鲍习照、李梓慧、程同磊、刘林林、程书平、钟建、许早时、许娟、张延高。 II DB34/T 4801—2024 受损山体植被修复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受损山体植被修复的场地勘查与设计、修复前山体处理、植被修复、植被修复技术、 养护与管理、档案管理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因非金属矿山露采、工程建设等人为活动以及地震、崩塌、滑坡等自然灾害造成的, 且受损面稳定、具备修复基本条件的山体植被修复。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7908 林木种子质量分级 GB/T 15163 封山(沙)育林技术规程 GB/T 15772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规划通则 GB/T 15776 造林技术规程 GB/T 16453.4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技术规范 小型蓄排引水工程 GB/T 38360 裸露坡面植被恢复技术规范 GB/T 50485 微灌工程技术标准 GB/T 50596 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规范 CJJ/T 236 垂直绿化工程技术规程 DB34/T 2831 湿地植被修复技术规程 DB34/T 5016 安徽省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受损山体 damaged mountain 由于人类生产活动或自然灾害导致山体地形地貌受损、土层及植被遭受破坏的山体。 3.2 受损面 damaged surface 山体受损后形成的坡面。 3.3 植被修复 vegetation restoration 通过人工或自然等手段营造适宜植物生长的立地条件、有效 恢复植被的过程。 3.4 修复设计 design for vegetation restoration operation 基于现状勘查的基础上,编制技术方案、施工图纸及说明书等工作。 1




2024.05.15-安徽省《农村社区服务站建设指南》DB34_T 4747-2024

ICS 03.080 CCS A 20 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 4747—2024 农村社区服务站建设指南 Guidelin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ervice station in rural community 2024 – 04 – 15 发布 2024 – 05 – 15 实施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 DB34/T 4747—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安徽省民政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安徽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安徽财经大学中国乡村(小岗)振兴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姗姗、张士胜、洪登华、霍家佳、吴倩、王雪、林兴虹、李志敏、赵守飞。 I DB34/T 4747—2024 农村社区服务站建设指南 1 范围 本文件给出了农村社区服务站建设 的选址与规模、生活设施、服务设施、管理以及监督与评价。 本文件适用于以行政村为单元的农村社区服务站建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5768.1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第1部分:总则 GB 19272 室外健身器材的安全 通用要求 GB/T 38353 农村公共厕所建设与管理规范 GB 5001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附条文说明) GB 50140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 GB 50223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 50763 无障碍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 CJJ 124 镇(乡)村排水工程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 建标 175 幼儿园建设标准 DB34/T 2635 美丽乡村 村卫生室建设与运行规范 DB34/T 3375 美丽乡村 文体设施建设与管理规范 DB34/T 3943 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建设标准 DB34/T 4359 社区(村)养老服务中心(站)建设指南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选址与规模 4.1 选址 选址要求包括但不限于: a) 应选择本辖区内位置适中、交通便利、利于安全疏散、公共设施较完善、方便服务对象办理 业务的地方; b) 应符合乡镇(村庄)规划要求,合理利用地形、地物; c) 应避开易发生地质灾害以及交通繁杂的地段; 1 DB34/T 4747—2024 d) 应避免与要求环境噪声小的建筑毗邻; e) 应利于改建和分期建设。 4.2 规模 4.2.1 以整合利用村级组织现有的场所、设施、器材为前提,按照“一室多能、一室多用、能改则改、 能用则用”的原则,实施必要的改建、扩建和新建。 4.2.2 宜为相对独立的低层、多层建筑,如设在公共建筑内,应为相对独立区域的首层,或带有首层 的连续楼层,且不宜超过四层。 4.2.3 应按每百户居民拥有综合服务设施面积不低于30 ㎡, 综合服务设施面积平均应不小于 300 ㎡。 4.2.4 应由社区工作区域和居民活动区域两部分组成,其中居民活动区域面积占服务站总建筑面积比 例应不小于 60%。 4.2.5 室外文化 活动场地规模可参见 DB34/T 3375 的内容。 5 基础设施 5.1 道路交通 5.1.1 主干道路建设应进出畅通,应按照 GB 5768.1 的要求设置道路交通标志。 5.1.2 应配置完善、清晰、醒目的导向标志;农村社区服务站主出入口宜设置地名标识。 5.1.3 利用道路周边、空余场地,合理布局停车场地。 5.1.4 道路布置应符合人流、车流和安全疏散的要求。 5.2 给水排水 5.2.1 给、排水系统应完善,管网布局规范合理,排水管网应以雨污分流为原则设置。 5.2.2 给水应符合 GB 5749 的规定,排水应符合 CJJ 124 的规定。 5.3 电力设施 5.3.1 供电设施应安全可靠,有条件的地方宜采用双回路供电,电源转配容量应满足现有设备及近期 的增容量。 5.3.2 应根据使用特点和需求,设置相适应的弱电设施。 5.4 通信设施 电视、电话、网络等公共通信设施齐全、信号通畅,线路架设规范、安全有序。 5.5 其他 5.5.1 消防设施的配置应符合 GB 50140 和 GB 50016 的规定。 5.5.2 建筑抗震设计应符合 GB 50223 和 GB 50011 的规定。 6 服务设施 6.1 功能区设置 6.1.1 设置原则 2 DB34/T 4747—2024 因地制宜、统筹规划、整体打造、一室多用。 6.1.2 区域设置 6.1.2.1 室内功能区 室内功能区包括但不限于: a) 为民服务大厅; b) 综治调解室; c) 多功能活动室; d) 图书阅览室。 6.1.2.2 室外功能区 室外功能区包括但不限于: a) 公开栏; b) 宣传栏; c) 室外活动广场。 6.1.2.3 其他 有条件的地方可因地制宜布局村卫生室、养老机构、幼儿托育机构、村史馆等服务设施。 6.2 功能区建设 6.2.1 室内功能区 6.2.1.1 为民服务大厅 6.2.1.1.1 宜设在一楼,宜设置集合式服务功能指引标牌。服务窗口设置应合理规范,服务内容、服 务流程、工作职责等应公开。 6.2.1.1.2 在大厅醒目位置应摆放办事指南、便民服务手册、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有关政策法 规等宣传资料,还应设置意见簿、投诉箱。 6.2.1.1.3 应配备电脑、电话、资料柜、复印打印机、传真机等办公设备。 6.2.1.1.4 应合理配备休息椅、饮水机等服务设施,并提供笔、胶水等服务用品。 6.2.1.1.5 应按照 GB 50763 的要求设置方便残疾人活动的无障碍设施,无障碍设施应标识明显。 6.2.1.1.6 应配备防火防盗、安全逃生等安全设施,有条件的地方可配备电子屏、摄像头、触摸式查 询系统等信息化设备。 6.2.1.2 综治调解室 6.2.1.2.1 应有独立的办公室或与村相应的办公室整合,有单独谈话的空间。 6.2.1.2.2 应具备综合治理、说事调解等功能,可为协商议事、调解纠纷、妇幼维权等提供服务。 6.2.1.3 多功能活动室 6.2.1.3.1 有固定的室内活动场所,应配备课桌椅及投影仪、电视机、音响等必备器材。 6.2.1.3.2 具备召开会议、培训教育、党建活动、文体活动等功能。 6.2.1.4 图书阅览室 3




NB∕T 11416-2023 抽水蓄能电站水土保持技术规范

根据《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下达2022年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及外文
版翻译计划的通知》(国能综通科技(2022)96号)的要求,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
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基本规定,水土保持工程级别划分及设计标准,
项目水土保持评价,弃渣场选址及堆置方案,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和防治分区,水
土流失预测,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及措施布局,表土资源保护与利用,植被建设与生态
修复工程,水土流失防治措施设计,水土保持施工组织,水土保持监理,水土保持监
测,水土保持科研,水土保持总体设计,水土保持投资及效益分析,水土保持设施验
收、运行和退役,水土保持管理。
本规范由国家能源局负责管理,由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提出并负责日常管理,
由能源行业水电规划水库环保标准化技术委员会(NEC/TC16)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
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地址:北京市西
城区六铺炕北小街2号,邮编:100120)。
本规范主编单位: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
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规范参编单位: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电建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服务平台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
南方电网储能股份有限公司
国家电投抽水蓄能开发中心
云南华电金沙江中游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北京师范大学




DB22/T 5095-2015 建筑太阳能光伏系统技术规程.pdf

资源简介/截图:

thumb820179

吉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建筑太阳能光伏系统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building solar photovoltaic systems DB22/T5095-2015 代替 DB22/JT144-2015 主编部门:吉林省建设标准化管理办公室 批准部门: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实施日期:2015年12月1日 吉林人民出版社 2015长春 前言 根据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下达2015年全省工程 建设地方标准和标准设计制定(修订)计划(一))的通知》吉建 办(2015)1号文件要求,在深入调查研究国内外建筑太阳能光 伏发电系统的应用情况和全省地理、气象参数的基础上,认真总结 多年来国内外建筑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应用推广和工程实践经验, 参考了国内外相关标准、技术文献及有关专家意见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主要内容有:1总则;2术语;3光伏系统设计;4建 筑与结构设计;5太阳能光伏系统安装;6工程验收. 本规程由吉林省建设标准化管理办公室负责管理,由吉林省建 筑科学研究设计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 和建议,请将有关资料寄送到吉林省建设标准化管理管理办公室. (地址:长春市民康路519号,邮编130041,电子邮箱: j1jsbz@126.) 以供修订时参考. 本规程主编单位:吉林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 吉林庆达新能源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吉林建工集团 本规程参编单位:吉林省建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设计院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员:岳利波崔永生刘晓东李永红 林海刘万学王巍李宇 本规程主要审查人员:衣健全石永桂王彪张乃民 张海泉李益 目 次 1总则 2术语和符号. 2.1术语. .2 2.2符号 3系统设计 3.1一般规定 .5 3.2系统分类 6 3.3设备、导体选择与配置 .7 3.4电气及系统设计 .10 3.5系统接入 ..12 3.6电能质量 .13 4规划、建筑与结构设计16 4.1一般规定 .16 4.2规划设计 16 4.3建筑设计 17 4.4结构设计 20 5建筑太阳能光伏系统安装 22 5.1一般规定 22 5.2基座 ….24 5.3支架 24 5.4光伏组件或方阵 25 5.5光伏接线箱26 5.6逆变器 26 5.7电缆线路和电控装置 27 …




2024.11.01-江西省《公路路基工程利用锂渣技术规范(试行)》DB36_T 1968-2024

ICS 93.080.20 P 66 DB36 江西 省地方标准 DB36/ T 1968—2024 公路路基工程利用锂渣技术规范 (试行)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utilization of lithium slag in highway subgrades engineering(Trail) 2024 – 05 – 23 发布 2024 – 11 – 01 实施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6/T 1968—2024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基本要求.2 5 改性锂渣材料要求.3 6 改性锂渣路基设计.3 7 改性锂渣路基施工.4 8 改性锂渣路基质量控制.5 9 环境监测及管理要求.7 附录A(规范性)改性锂渣路基结构设计说明.9 I DB36/T 1968—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ㄩ〼〰ㄴ㸰㰴㜱㠾㄰⠈㘩〼〲䐶㸰㰱䔳㜾㄰㰰㝆㘾〨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江西省交通运输厅提出。 本文件由江西省交通运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JX/TC 014)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宜春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江西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 与规划院、长沙理工大学、同济大学、江西省宜春公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江西宜春市政交通建设有 限公司、宜春公路勘察设计院、江西赣通工程检测咨询有限公司、宜春时代新能源资源有限公司、江 西永兴特钢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江西九岭锂业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员:甘新众、刘群艳、程寅、汪帅马、彭家远、余昆、李闯民、孙立军、刘黎 萍、杨晚生、晏涛、陈林、张剑云、张靓、熊艳、朱江标、龚慧星、汪志勇、许祥云、陈胜启、胡小 于、张勇、甘文波、黄有国、邹伟民、魏冬冬、毛美心、王挺、黄曦、艾小飞、魏亮、卢仕林、刘文 锋。 II DB36/T 1968—2024 公路路基工程利用锂渣技术规范(试行)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公路路基工程利用锂渣的材料、设计、施工、质量控制、环境监测及管理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新建和改扩建普通公路中的改性锂渣路基工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 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 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T 14848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 17643 土工合成材料 聚乙烯土工膜 GB 18599 一㠩㄰㰱㐱㔾〼〴㑁㸲〨固⤰㰰㔸㌾㄰㰱㑃䘾〼㈸㤹㸰⡃帑蠊밎鬍ﬢ鄞̙휈昞㜇̀ GB/T 51403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防渗系统工程技术标准 HJ/T 20 工业固体废物采样制样技术规范 HJ 25.2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监测技术导则 HJ 164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 557 固体废物 浸出毒性浸出方法 水平振荡法 HJ 819 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 总则 JTG 3430 公路土工试验规程 JTG/T 3610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JTG D30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JTG F80/1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ㄩ〼〴㌰㸱〼〷䉃㸰㰰〰㌾〨土⤲〼ㄵ㉁㸰㰱㐱㔾〨程 JTG F90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 NY/T 1121.16 土壤监测 ㄩ〼〰ㄴ㸰㰰〱㤾〼㐷ㄸ㸱〨分⤰㰰㉄㘾㄰⠍伏ᐢ搤圭3歇L됣笑쨀̀ DB36/ 1149 工业废水铊污染物排放标准 DB36/ 1282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锂渣 lithium slag 锂云母焙烧熟料浸出后经固液分离产生的浸出渣。 1




2024.06.08-四川省《体育旅游示范基地规范》DB51_T 3172-2024

ICS 97.220 CCS Y 55 DB51 四川省地方标准 DB51/T 3172—2024 四川省体育旅游示范基地规范 2024 – 05 – 08 发布 2024 – 06 – 08 实施 四川省 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51/T 3172—2024 目 次 前言 . II 引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必备条件 . 2 5 空间规模 . 2 6 发展规划 . 3 7 经营状况 . 3 8 配套设施 . 4 9 安全规范 . 5 10 知名度和影响力 . 6 附录 A(资料性) 体育旅游产品类型及特色程度划分 . 7 参考文献 . 9 I DB51/T 3172—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四川省体育局提出、归口并解释。 本文件起草单位:四川省体育局产业处、四川省体育对外交流服务中心、成都体育学院西部体育产 业发展研究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毅、杨强、况沁竺、朱婧婷、伏睿晗、林刚、王乔俐。 II DB51/T 3172—2024 引 言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 发〔 2019〕43号)提出的“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工作要求,并结合体育总局、文化 和旅游部共同开展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申报工作的要求,推动四川省体育旅游示范基地规范建设,促 进全省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特制定本文件。 本文件的实施,将对四川省体育旅游示范基地高质量建设具有极强的指导作用,将进一步扩大体育 和旅游市场供给,将更好地满足旅游者对体育旅游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推动全省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提 质增效,助力体育强省、旅游强省建设。 III DB51/T 3172—2024 四川省体育旅游示范基地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四川省体育旅游示范基地的术语与定义、必备条件、空间规模、发展规划、经营状况、 配套设施、安全规范、知名度和影响力情况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体育旅游示范基地的建设、运营与评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10001.1 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第1部分:通用符号 GB/T 10001.2 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第2部分:旅游休闲符号 GB/T 10001.4 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第4部分:运动健身符号 GB/T 17242 投诉处理指南 GB/T 18973 旅游厕所质量要求与评定 GB/T 19012 质量管理 顾客满意 组织投诉处理指南 GB 19079 (所有部分)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 GB 19272 室外健身器材的安全通用要求 GB/T 20033 (所有部分)天然材料体育场地使用要求及检验方法 GB/T 22517 (所有部分)体育场地使用要求及检验方法 GB/T 30240 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 GB/T 31383 旅游景区游客中心设置和服务规范 GB/T 31384 旅游景区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置规范 GB 3162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经营过程卫生规范 GB 3165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餐饮服务通用卫生规范 GB/T 31710 (所有部分)休闲露营地建设与服务规范 GB/T 34311 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 总则 GB 37489.2 公共场所设计卫生规范 第2部分:住宿场所 GB 37489.3 公共场所设计卫生规范 第3部分:人工游泳场所 LB/T 036 自行车骑行游服务规范 LB/T 037 旅游滑雪场质量等级划分 LB/T 043 高尔夫管理服务规范 TY/T 3001 体育场所服务质量管理通用要求 TY/T 4001.1 汽车自驾运动营地建设要求与开放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