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t怎么添加楼层平面标高?需要哪些步骤?

在二维视图中,显示楼层平面、天花板投影平面或结构平面。

楼层平面视图

楼层平面视图是新建筑项目的默认视图。大多数项目至少包含一个楼层平面。

楼层平面视图在将新标高添加到项目中时自动创建。

天花板投影平面视图

大多数项目至少包含一个天花板投影平面(RCP)视图。天花板投影平面视图在将新标高添加到项目中时自动创建。

结构平面视图

结构平面视图是使用结构样板开始新项目时的默认视图。大多数项目至少包含一个结构平面视图。新结构平面视图在将新标高添加到项目中时自动创建。

不同国家/地区的工程师以不同方向查看平面。为了适应这种变化,Revit为结构平面提供了“视图方向”类型参数。

可以创建多个结构平面视图类型并为每个类型定义不同的“视图方向”参数,从而允许一个项目中存在多个视图方向。通常,基础视图应向下查看,以显示结构楼板、条形基础和基脚。而框架视图则可以向上查看,以显示未被结构楼板遮挡的结构框架图元视图。




关于Revit结构之间的扣减关系介绍

也许刚刚接触Revit的朋友还不清楚,Revit结构之间的扣减关系,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

在使用Revit建模得过程中,需要涉及到很多扣减关系,例如板和梁相交时,板会自动扣减梁,如若后期需要算量的时候,可能会与算量的扣减规则相冲突。接下来,教大家,如何使用Revit建模的过程中解决这一问题。

1、自动扣减条件

Revit中,架构的柱、梁、墙、板有时会自动扣减,而有时不会。自动扣减的条件有两种:

①系统族构件。系统族构件必须具有结构属性。结构属性在构件属性栏勾选。

②可载入族。可载入族中(框架梁、结构柱等)在编辑族的过程中“用于模型行为的材质”属性必须选择混凝土。

2、自动剪切规律

Revit默认的扣减关系是,板减柱减梁。但是这个规则跟计价规范的规则冲突。

这时候需要将结构构件切换正确的连接顺序,使结构构件的扣减规则符合规范的扣减规则。

意义:正确的扣减关系是深化模型的前提条件,需要在建立模型的过程中引起重视。通过学习上述文章,可以了解到Revit中扣减规则,并通过使用Revit中“切换链接顺序”命令,解决Revit扣减规则和算量扣减规则相冲突的问题,合理运用。




在Revit中墙的定位线应该如何来使用?

Revit作为目前比较热门的BIM软件,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建造工程中,而相信熟悉Revit的同学都知道,在建筑模型中,墙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今天我们主要聊一聊墙的定位线。与建筑模型中的其他基本图元类似,墙也是预定义系统族类型的实例,表示墙功能、组合和厚度的标准变化形式。

墙的“定位线”属性指定使用墙的哪一个垂直平面相对于所绘制的路径或在绘图区域中指定的路径来定位墙。布置连接的复合墙时,可以根据重要的特定材质层(如混凝土砌块)来精确放置它们。不管是哪种墙类型,均可以在“选项栏”(放置墙之前)或在“属性”选项板(放置墙之前或之后)上选择下列平面中的任何一个:

墙中心线(默认)

核心层中心线

面层面:外部

面层面:内部

核心面:外部

核心面:内部

注:在Revit术语中,墙的核心是指其主结构层。在简单的砖墙中,“墙中心线”和“核心层中心线”平面将会重合,然而它们在复合墙中可能会不同。从左到右绘制墙时,其外部面(面层面:外部)默认情况下位于顶部。

在以下示例中,“定位线”值指定为“面层面:外部”,光标位于虚参照线处,并且墙是从左到右绘制的。

如果将“定位线”值修改为“面层面:内部”并沿着参照线按照同一方向绘制另一分段,则新的分段将位于参照线上方。

选择单个墙分段时,蓝色圆点(“拖曳墙端点”控制柄)将指示其定位线。

放置墙后,其定位线便永久存在,即使您修改其类型的结构或修改为其他类型也是如此。修改现有墙的“定位线”属性的值不会改变墙的位置。但是,使用空格键或屏幕上的翻转控制柄来切换墙的内部/外部方向时,定位线为墙翻转所围绕的轴。因此,如果修改“定位线”值,然后修改方向,则可能还会改变墙位置。

请注意,取消选择,而后又重新选择墙之后,蓝色圆点的位置才会发生改变。




Revit透明度设置怎么做?REVIT在机电优化过程中如何调整结构的透明度

    文章来源:BIM情报局

    亲爱的小伙伴们,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我们BIM技术人员,在做BIM的机电优化时,经常会做管综优化。而做管综优化时我们会将机电模型链接进土建模型中,建筑模型经常会遮挡住机电管线,而大家对于这个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也各不相同。

    今天我们就共同探讨下这个问题吧,希望可以提高大家管综优化的质量及速度。

    1.首先打开一个机电综合项目,观察到的是土建模型把大部分机电管线遮挡住了。

    2.我们可以打开视图样板,找到V/G替换模型,点击编辑,打开可见性/图形替换。没有设置视图样板的项目直接点击可见性/图形替换或使用快捷键打开就可以了(可见性/图形替换快捷键:vv)。

    3.我们在模型类别中找到墙,设置透明度40-80%,颜色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这块我选择绿色(在这里我就不全部设置了,大家可以根据构件的类型继续设置其他的构件的透明度及颜色)。

    4.小提示:如果部分建筑或结构构件对自己做管综没有帮助,还阻挡视线,可以取消显示(去掉√)。

    5.最后,我们点击应用,确定,这样我们就可以看到建筑里面的机电部分了。

   

    

    

  培训网校课程目录

  零基础培训教程

  项目实战训练营




Revit链接的模型在Navisworks中不可见应该如何解决?

在Revit中打开一个模型,例如结构模型,再将对应的模型,例如机电模型链接进来,如图所示,保存模型。

将保存的模型用Navisworks软件打开,可以看到链接的机电模型并没有显示,如图所示。

有两种方法解决这种链接模型不可见的情况:

1、Revit导出为nwc文件,然后用Navisworks打开。

在Revit导出场景为nwc文件,在Navisworks设置下,找到文件读取器,用Navisworks打开保存的nwc文件,链接的机电模型正常显示,如下图所示。

2、直接用Navisworks打开.rvt文件。

打开Navisworks软件,打开选项编辑器,找到文件读取下的Revit,把转换链接文件勾选上,点击“确定”。再用其打开Revit模型,链接的机电模型正常显示,如图所示。

意义:Navisworks软件和Revit作为同一系列产品,可将Revit完成的模型,导入到Navisworks软件进行碰撞检查、漫游等后续操作。通过学习上述文章,可以很好地解决在Revit模型中存在链接模型不可见的问题,方便操作。




Revit体量幕墙如何创建?Revit如何用内建体量创建玻璃幕墙

    玻璃幕墙是当代的一种新型墙体,它赋予建筑的最大特点是将建筑美学、建筑功能、建筑节能和建筑结构等因素有机地统一起来,建筑物从不同角度呈现出不同的色调,随阳光、月色、灯光等光线变化给人以动态的美。在世界各大主要城市均建有宏伟华丽的玻璃幕墙建筑,如纽约世界贸易中心、芝加哥石油大厦、西尔斯大厦等均采用了玻璃幕墙,香港中国银行大厦、北京长城饭店和上海联谊大厦也相继采用。

    接下来,桌子君将讲授给大家用内建体量的方法创建异形幕墙屋顶和一般玻璃幕墙墙面。

    首先,创建一个简单的墙体,如图所示:

    接下来,我们先添加一个异形曲面玻璃屋顶。选择标高2平面,然后我们在选项面板中选择体量和场地——内建体量。

    先设置好工作平面,然后我们就用样条曲线画三条放样参考线。

    接下来,我们将三条放样参考线选中,创建实体。当然,我们也可以在三维视图中设置参照点的X,Y,Z相对位置(通过定位标注实现)。

    然后,点击完成创建。接下来就是在选项板中选中建筑——面屋顶,进入放置面屋顶状态。在这里,我们找到玻璃斜窗。

    选中已经创建好的玻璃斜窗,进入编辑类型,我们将会编辑网格的布局以及网格竖梃,如下图:

    点击确定,我们就得到如下图的异形幕墙嵌板屋顶。

    我们可以看到边墙与顶部墙体未紧密连接。接下来,我们选择所有类型的墙体,在选项卡中选择附着顶部选项,我们就得到了下图所示:

    我们建立好顶部玻璃幕墙后,还需要建立边墙玻璃幕墙,如何将实体墙替换为玻璃幕墙呢,请看下部操作。

    选择我们所要替换的一面墙,在属性栏里面点击向下按钮,我们会找到幕墙这一选项,那么我们选择幕墙,系统自己会将幕墙替换为玻璃幕墙,如果不满足自己的要求,那么,我们可以选中幕墙进行修改,修改内容和创建屋顶幕墙类似,不再叙述。




广州医科大学妇女儿童医院施工阶段BIM技术运用 PPT汇报+BIM模型

├── 1项目模型

│   ├── 01 BIM模型-地下室模型

│   │   ├── 地下室_土建整体.rvt

│   │   ├── project.pmdb

│   │   ├── 地下室_整体机电.rvt

│   │   ├── FaceRecorder.ini

│   │   ├── 地下室_整体(全专业模型).rvt

│   ├── 04 BIM模型-住院楼模型

│   │   ├── 住院综合楼_机电RF.rvt

│   │   ├── 住院综合楼_全专业.rvt

│   │   ├── 住院综合楼_机电6-7F.rvt

│   │   ├── 住院综合楼_结构.rvt

│   │   ├── 住院综合楼_土建建筑.rvt

│   │   ├── 住院综合楼_机电1-5F.rvt

│   │   ├── 住院综合楼_机电8-9F.rvt

│   ├── 03 BIM模型-行政楼模型

│   │   ├── 海量素材下载请扫码.png

│   │   ├── 行政综合楼_整体全专业.rvt

│   │   ├── 行政综合楼_整体机电.rvt

│   │   ├── 行政综合楼_土建整体.rvt

│   ├── 05 轻量化模型

│   │   ├── 机电整体(全项目模型).nwd

│   │   ├── 住院综合楼_整体全专业.nwc

│   │   ├── 土建整体(全项目模型).nwd

│   │   ├── 地下室_整体全专业.nwc

│   │   ├── 门诊楼_整体全专业.nwc

│   │   ├── 行政综合楼_整体全专业.nwc

│   ├── 02 BIM模型-门诊楼模型

│   │   ├── 门诊楼_土建整体.rvt

│   │   ├── 门诊楼_机电1F.rvt

│   │   ├── 门诊楼_机电5F.rvt

│   │   ├── 门诊楼_机电2F.rvt

│   │   ├── 门诊楼_整体(全专业模型).rvt

│   │   ├── 门诊楼_机电3F.rvt

│   │   ├── 门诊楼_机电4F.rvt

│   │   ├── 门诊楼_机电RF.rvt

│   ├── 05 广医项目_全项目模型.rvt

│   ├── 项目模型为Revit2016版本.txt

├── 5项目介绍

│   ├── SG160-广州医科大学妇女儿童医院BIM应用展示(项目介绍).docx

├── 2详细PPT

│   ├── 广州医科大学妇女儿童医院BIM应用展示.pptx




深圳中学初中部拆除扩建工程施工精细化BIM技术应用 PPT汇报+BIM模型

├── 2 详情PPT

│   ├── BIM技术在深圳中学初中部拆除扩建工程施工中的精细化应用.pptx

├── 1 项目模型

│   ├── 项目轻量化模型

│   │   ├── 各单体结构专业整合模型.nwd

│   │   ├── 各单体机电专业整合模型.nwd

│   │   ├── 屋面排砖深化模型.nwd

│   │   ├── 钢筋节点深化模型.nwd

│   │   ├── 各单体建筑专业整合模型.nwd

│   │   ├── 基坑支结构护模型.nwd

│   ├── 项目各专业模型

│   │   ├── 新建教学楼

│   │   │   ├── 20210821_深圳中学拆除改造项目新建教学楼_ST_中建四局_V1.0.rvt

│   │   │   ├── 20210821_深圳中学拆除改造项目新建教学楼_AR_中建四局_V1.0.rvt

│   │   │   ├── 20210821_深圳中学拆除改造项目新建教学楼_LT_中建四局_V1.0.rvt

│   │   │   ├── 20210803_深圳中学拆除改造项目新建教学楼-MEP_中建四局_V1.0.rvt

│   │   ├── 新建综合楼

│   │   │   ├── 20210821_深圳中学拆除改造项目新建综合楼_ST_中建四局_V1.0.rvt

│   │   │   ├── 20210821_深圳中学拆除改造项目新建综合楼_LT_中建四局_V1.0.rvt

│   │   │   ├── 20210821_深圳中学拆除改造项目新建综合楼_AR_中建四局_V1.0.rvt

│   │   │   ├── 20210821_深圳中学拆除改造项目新建综合楼_MEP_中建四局_V1.0.rvt

│   │   ├── 改造综合楼

│   │   │   ├── 20210821_深圳中学拆除改造项目改造综合楼_AR_中建四局_V1.0.rvt

│   │   │   ├── 20210821_深圳中学拆除改造项目改造综合楼_LT_中建四局_V1.0.rvt

│   │   │   ├── 20210821_深圳中学拆除改造项目改造综合楼_ST_中建四局_V1.0.rvt

│   │   │   ├── 20210803_深圳中学拆除改造项目改造综合楼-MEP_中建四局_V1.0.rvt

│   │   ├── 风雨操场

│   │   │   ├── 20210821_深圳中学拆除改造项目风雨操场_MEP_中建四局_V1.0.rvt

│   │   │   ├── 20210821_深圳中学拆除改造项目风雨操场_LT_中建四局_V1.0.rvt

│   │   │   ├── 20210821_深圳中学拆除改造项目风雨操场_AR_中建四局_V1.0.rvt

│   │   │   ├── 20210821_深圳中学拆除改造项目风雨操场_ST_中建四局_V1.0.rvt

├── 5 项目介绍

│   ├── 深圳中学初中部拆除扩建项目BIM应用介绍.docx

├── 2025.5.10 深圳中学初中部拆除扩建工程施工精细化应用_文件目录.txt




revit斜柱绘制方法教程:关于Revit中如何创建斜柱及将垂直柱改为斜柱的方法

    来源丨益埃毕教育

    在Revit中我们有时会需要绘制斜柱,那么斜柱该如何绘制呢?能否已有的垂直柱进行二次编辑以实现斜柱的造型呢?下面就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1在结构面板找到“柱子”并单击。如(图一所示)

    图一

    2.单击后会自动跳转到“修改/放置结构柱”,选择斜柱并绘制。如(图二所示)

    图二

    3.斜柱初步绘制出来后,选择属性斜柱把“顶部/底部斜面样式”有垂直调整为水平(图三所示)

    图三

    4.将垂直柱改为斜柱,选择属性垂直柱把“柱样式”有垂直调整为倾斜-角度/端点控制,“顶部/底部斜面样式”有垂直调整为水平(图四所示)

    图四

    5.结合楼层平面单击选择斜柱后根据项目图纸要求把斜柱顶部或者底部拖拽到合适的位置即可。(必要时可以绘制参照平面确定位置)

    -END-

   

    

    

  

  

  




【Revit实验样板房】BIM全专业模型+出图文件,模型虽小,精度蛮高,出图级别,特别具有学习和借鉴价值!(190.57MB)

某实验样板房BIM模型免费下载
资源介绍
某实验样板房BIM模型免费下载
【资源简介】:某实验样板房BIM模型,含建筑、结构、通风、燃气、给排水等专业模型。

【资源类型】:BIM模型

【文件大小】:198.05MB

某实验样板房BIM模型免费下载
资源截图
某实验样板房BIM模型免费下载

某实验样板房BIM模型免费下载

某实验样板房BIM模型免费下载




Revit参数教程:Revit中不同参数规程对应参数类型及其说明

    在使用REVIT时常遇到现有族没办法满足设计需求的情况,那么就需要自己创建族来解决特定的问题。因此了解参数类型的具体含义,以及对设计的模型赋予相应的参数就变得尤为重要。所以,今天将为大家对参数类型对应参数规程的说明进行介绍。

    一、参数规程的分类

    1、打开Revit,点击“族”下“新建”命令,弹出“新族-选择样板文件”对话框,此处以“公制电话设备主体”样板为例,如图所示。

    2、点击“创建”面板下“属性”面板中的“族类型”编辑器,在弹出的“族类型”对话框中,点击“参数”栏中“添加”命令,在弹出的“参数类型”对话框就可以看到“规程”选项,如图所示。

    3、选择对应规程之后可以看到如下的分类,这便是规程的分类情况,如图所示。

    二、参数规程与参数类型的关系

    1、当选择公共规程的时候可以发现其中存在相应的参数类型,如图所示。

    2、再换取结构规程,会发现另一些相对应的参数类型,如图所示。

    3、其中不同的参数类型,将赋予不同含义,以公共规程下的参数类型举例,为大家说明其含义,如图所示。

    意义:通过学习上述以族样板对参数规程的讲解,了解到了规程的属性以及参数类型,方便以后在建模过程中对新建族设定对应的规程,方便建模。




怎么把Revit中隐藏的图元显示出来?教你识破Revit图元的“隐身术”

    文章来源:Revit自行车

    Revit一开始接触的时候,经常遇到绘制图形提示不可见,又或者三维模型中存在的构件,在对应标高的平面视图找不到。这次,我们就一次性把这些“小妖怪”一网打尽。

    01、平面视图中视图范围设置不正确

    建筑结构模型常见的视图平面有两种,建筑平面图和结构平面图,前者基于底部向上剖切,后者基于顶部向下剖切,视图范围可以共有四个参数,根据具体情况微调。(以下顶部①,剖切面②,底部③,视图深度④)

    图片来源软件F1,侵删

    建筑平面图、墙柱平面图推荐设置

    结构梁、板平面图推荐设置

    02、临时隐藏图

    在浏览模型时,遇到复杂区域,可以暂时性地隐藏部分图形,便于浏览、观察模型。

    临时隐藏图形(快捷键HH),重设临时隐藏/隔离(快捷键HR)

    注

    若是临时隐藏,视图界面左上角会有“临时隐藏/隔离”的红色字样,且重新打开模型,会恢复显示。

    03、隐藏和恢复隐藏

    不同于第二点的“临时性”,隐藏图形,即使重新打开软件也是隐藏状态。但值得注意的是,隐藏效果只针对当前视图,不同视图之间并不影响。(如:在建筑平面图中隐藏门窗,在三维视图门窗可见)

    隐藏(快捷键EH),显示隐藏的图元(快捷键RH),(选中)取消隐藏(快捷键EU)

    04、剖面框和裁剪框

    这个可以这么理解,在这个范围内的图形可见,在范围外的图形不可见。

    05、规程影响可见

    这一点似乎只针对墙构件,Revit区分了建筑墙和结构墙,图形上二者没有什么区别,但是使用结构墙布置,属性栏默认勾选“结构”属性。那么没有勾选“结构”的墙体在规程=“结构”的情况下不可见。

    Revit区分建筑墙和结构墙

    结构墙则默认勾选

    规程为结构

    补

    布置当前层墙体、或者是结构柱时候,默认是按“深度”放置,建议注意,并改成“高度”。

    06、可见性/图形替换

    Revit对每一类构件做好归类,相当于AutoCAD内的layer图层系统。这是墙柱定位图的“可见性/图形替换”菜单,勾选“墙”和“结构柱”,那么对应的视图不会显示除此之外的构件,比如梁构件(结构框架)和楼板结构。

    07、设计选项

    关于设计选项我也在想这个点放在这里合不合适,经过琢磨之后,确实这个功能也会影响图形的可见性。简单举个例子,屋面想做一个遮雨棚架,有不同选择方案,我可以在“设计选项”中建模,然后对比。这个功能更多用于方案推敲,如外立面造型方案,对于大型项目的外立面选型,也能够起到一个很好的作用效果。

    屋面棚架方案对比,玻璃顶VS膜屋顶




10套BIM技术交底方案

包含以下10套BIM方案:

BIM可视化交底9_JW万豪钢结构施工专项方案
BIM可视化交底8_超低能耗绿色建筑技术节点交底
BIM可视化交底7_屋面雨水斗安装技术交底
BIM可视化交底6_基于BIM技术的生活水泵房施工方案
BIM可视化交底5_暗龙骨矿棉板吊顶技术交底
BIM可视化交底4_龙湖防水施工方案
BIM可视化交底3_电梯井铝框要塑内膜系统
BIM可视化交底2_交房清水样板间施工方案
BIM可视化交底1_外脚手架施工方案
BIM可视化交底10_丽泽SOHO项目超高层异形板边施工技术交底

下面为其中一套方案演示

屋面防水施工流程繁琐,尤其是交底过程,劳务班组不清楚的话,工序没有到位的话;很容易渗水,结合施工现场,本期推文用可视化的角度轻松展示屋面防水施工的控制要点,以后大家买房的时候可以用上了。

第一步:清除基层表面杂物、油污、砂子,凸出表面的石子、砂浆疙瘩等应清理干净,清扫工作必须在施工中随时进行,并修补平整表面。尤其铲除排水口、烟囱、管壁上的水泥砂浆等附着物;阴阳角采用水泥砂浆抹成圆弧角,阴角最小半径50mm,阳角最小半径20mm。 

基于BIM模型的可视化技术交底《屋面防水施工专项交底方案动画》
基于BIM模型的可视化技术交底《屋面防水施工专项交底方案动画》
基于BIM模型的可视化技术交底《屋面防水施工专项交底方案动画》
基于BIM模型的可视化技术交底 I 裂缝处理
基于BIM模型的可视化技术交底《屋面防水施工专项交底方案动画》
基于BIM模型的可视化技术交底 I 阴阳角处理
基于BIM模型的可视化技术交底《屋面防水施工专项交底方案动画》
基于BIM模型的可视化技术交底 I 《后浇带防水处理
基于BIM模型的可视化技术交底《屋面防水施工专项交底方案动画》
基于BIM模型的可视化技术交底 I 《涂膜防水层施工
基于BIM模型的可视化技术交底《屋面防水施工专项交底方案动画》
基于BIM模型的可视化技术交底《屋面防水施工专项交底方案动画》
基于BIM模型的可视化技术交底《屋面防水施工专项交底方案动画》
基于BIM模型的可视化技术交底 I 《保温层施工
基于BIM模型的可视化技术交底《屋面防水施工专项交底方案动画》
基于BIM模型的可视化技术交底 I 《找平层找坡层施工
基于BIM模型的可视化技术交底《屋面防水施工专项交底方案动画》
基于BIM模型的可视化技术交底《屋面防水施工专项交底方案动画》
基于BIM模型的可视化技术交底 I 防水卷材施工
根据施工现场状况,进行合理定位,确定卷材铺贴方向,在基层上弹好卷材控制线,依循流水方向从低往高进行卷材试铺。
基于BIM模型的可视化技术交底《屋面防水施工专项交底方案动画》
基于BIM模型的可视化技术交底《屋面防水施工专项交底方案动画》
基于BIM模型的可视化技术交底《屋面防水施工专项交底方案动画》

卷材试铺后,将要铺贴的卷材剪好,反铺于基面上(即是底部隔离纸朝上),撕剥去卷材隔离纸。撕剥时,已剥开的隔离纸宜与粘结面保持45~60度的锐角,防止拉断隔离纸,尽量保持在自然松弛状态,但不要有皱折。

搭接封边、收头密封:单面粘卷材搭接边施工:短边相邻卷材之间为平行搭接,用HNP胶粘带盖条加温粘结(屋面胶粘带盖条宽度100㎜,地下室胶粘带盖条宽度160㎜)。长边为加温自粘搭接,搭接宽带不小于80mm。大面积铺贴完成后24小时再进行搭接边施工,施工时清理干净搭接边部位的泥浆及灰尘,再揭除上下卷材搭接隔离膜(短边不用撕隔离膜),用热风枪边加温边粘结。

基于BIM模型的可视化技术交底《屋面防水施工专项交底方案动画》
基于BIM模型的可视化技术交底《屋面防水施工专项交底方案动画》
基于BIM模型的可视化技术交底 I 《屋面穿管防水处理
基于BIM模型的可视化技术交底《屋面防水施工专项交底方案动画》

END




Revit剪力墙怎么画?Revit中剪力墙快速创建的正确姿势

    在进行建筑专业的翻模操作时,很多小伙伴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建筑图纸中通常都会表达剪力墙,并且不同的图纸中表达的方式并不相同。

    有一些图纸中的普通建筑墙与剪力墙共用图层

    有一些图纸中剪力墙是以块的形式进行表达

    还有一些图纸中剪力墙与建筑墙是分开图层,但图层线重叠

    不同的表达方式都会带来一些不一样的问题,例如,当普通墙体与剪力墙共用图层时,由于存在很多普通墙线与剪力墙线共线或者重合的情况,导致翻出来的墙体中很多重合或者错误墙体;当剪力墙以块的形式进行表达时,需要先将图块进行炸开在拾取,这样也会导致部分墙体缺失(根据炸开后的图层情况而定)。那么我们该如何将正确的表达图纸中的剪力墙呢,小编的建议是建筑专业翻建筑构件,结构专业翻结构构件,也就是说在结构专业(利用结构图纸)中进行剪力墙的翻模,这样不仅能避免因为图层问题导致的模型重叠或者缺失问题,同时还能将剪力墙中的信息表达完整(暗柱,结构墙),下面我们来看下具体的操作。

    下图是某项目的剪力墙施工图

    下面利用结构专业的提取工具为当前图纸进行操作。

    在Revit中进行自动建模

    适当放大查看

    由于CAD中墙线与柱线重合

    导致柱子与墙体重合

    这里继续使用【一键扣减】工具来扣减掉重叠部分

    使用【万能刷】工具批量为异形柱(转角柱)赋予材质

    (这里需要提前为任意一个异形柱赋予材质)

    切换到三维视图查看一下

    查看构件信息

    这样我们就完成了对剪力墙的绘制

    其余建筑墙体可以直接在建筑图中进行翻模

    (由于建筑图纸中的墙线一定是与剪力墙重叠的,所以会导致翻出的建筑墙与结构墙重叠,橄榄山将在新版本的【一键扣减】工具中加入“结构墙扣减建筑墙”,保证建筑墙体与结构墙体之间的正确表达,这样就可以完美的绘制各种墙体了)




bim中如何标注?Revit中多钢筋的标注可以这么做

    配筋图显示了特定结构或构件中所有加强元素的位置。具体的混凝土施工图绘制方法多种多样,而且不同国家甚至不同设计公司都有各自的绘图风格。

    Revit中的钢筋带有可以通过预定义的、用于读取钢筋设置的标签(族)来读取内容的特性,Revit能够自动对其进行标记,您也可以手动标记。

    多钢筋的标注显著改善了钢筋详图设计的流程。多钢筋的标注使您可以通过一条注释对多根钢筋和钢筋设置进行标记。

    您可以通过这些多钢筋的标注,标记某一项钢筋设置中的每根包含以制造和建设所的详细注释的钢筋,由于这项功能,图纸的绘制生成变得顺利很多,生产率也能大幅提高。

    如果您想在Revit中使用这项功能,您需要进入Annotate(标注)选项卡->标记面板,在Multi-Rebar(多钢筋)下,您可以发现如下两个工具:

    AlignedMulti-RebarAnnotation(对齐的多钢筋标注)

    LinearMulti-RebarAnnotation(线型多钢筋标注)

    一旦运行其中某个工具,您只需选择钢筋设置或者个别钢筋,就可以对它们进行单一化标注。像别的选项卡一样,您也可以修改多根钢筋的标注。

    多根钢筋标注族属于Revit的系统族。在TypeProperties(类型属性)中,您可以找到易于配置和调整的标记族和尺寸风格。

    (文章来源:http://blogs.autodesk.com/bim-and-beam/2017/06/08/multi-rebar-annotation-revit/)

   

    

    

  

  

  




Revit桩基础怎么绘制?Rvite建模–桩基础的绘制

    Rvite建模–桩基础的绘制

    本期我们将介绍桩基础的绘制方法。

    第一步:

    在点击登录界面结构样板后,创建新项目1。进入绘图界面后,点击小菜单栏中的“结构”部分,进入结构菜单栏,再点击其中的“独立”选项卡,操作流程为“点击结构-独立”。

    第二步:

    点击独立后,系统默认为矩形独基。(如图2)但我们本次绘制的是桩基础,所以我们要找到桩基础所需要的族。

    第三步:

    为绘制桩基础,我们需要点击属性栏中的编辑类型,然后点击载入。

    第四步:

    之后我们会进入软件自带的原始族库,点击弹出菜单栏中“结构-基础”。

    第五步:

    进入到原始族库中后,我们打开“桩-混凝土圆形柱”。

    第六步:

    打开后的桩基础在绘制界面中,任意空白位置点击,即可形成一根圆形桩基础(ps:笔者是在三维视图中点击了空白位置,所得的圆柱体,如果是在结构平面上绘制为一个圆形形状),可以观察左侧属性栏尺寸标注中,有“桩-混凝土圆形桩”的两个基本属性,通过调整属性得到我们需要的桩基础长度和锚入承台长度。

    第七步:

    如何绘制一个完整的桩基础呢?我们还需要绘制承台。在刚才第5步操作中的菜单栏里,我们找到矩形承台和三角形承台这两种最常见的承台族(如图7),通过刚才的操作绘制入我们项目中即可。

    Ps:对于一些五边形或六边形等多种异形承台的绘制,我们将在之后的族绘制教学中进行演示。




Revit模型连接在一起的操作:Revit如何建立模型连接

    1、打开结构模型,在项目栏中选择插入—链接Revit。

    2、选择与结构模型相对应的建筑模型,在定位栏中选择原点到原点。

    3、在项目栏中选择修改|RVT链接—绑定链接。

    4、选择附着的详图,点击确定即可。

   

    

    

  培训网校课程目录

  零基础培训教程

  项目实战训练营




revit如何画柱子?Revit绘制柱子的方法与过程

    1、导入柱子结构平面图

    选择“插入”选项卡下的“导入CAD”→选择已有的“柱子结构平面图”DWG格式,导入单位选择“毫米”,如下图所示

    导入CAD后,不会显示导入的CAD,这时需双击鼠标滚轮,则会出现如下图所示的界面

    (双击鼠标滚轮:会同时显示所有的图)

    需将CAD图纸解锁→选择“移动”选项卡→点击1轴和A轴的交点→移动到所画轴网的1轴和A轴的交点→上锁(不上锁的话,图纸容易发生移动)

    2、编辑柱子类型

    选择“结构”选项卡下的“柱子”→选择“高度”→选择柱子类型为“现浇混凝土矩形柱C30”→点击“编辑类型”→根据实际柱子尺寸,然后复制出相应的柱子尺寸,填写b和h→更换柱子材质

    3、绘制柱子

    编辑好柱子类型后,可以开始绘制柱子,按照CAD图纸给好的小方框安置柱子即可

    柱子全部画完后,选中全部柱子,根据已有的CAD图纸中的建筑标高和结构标高,来确定柱子的沉降,(本次例题是沉降100)

    沉降时底部标高和顶部标高需同时改成“-100”

    4、绘制三层柱子

    柱子全部画完后,选中全部柱子→点击“复制到剪切板”选项卡→再选择“从剪切板粘贴”→选择“与选定的标高对齐”→选中“3F”,点击确定,如下图所示

    如碰到复制后,底部偏移和顶部偏移不是-100,选中柱子修改即可,柱子绘制完成,如下图所示

   

    

    免费Revit教学视频

  

  

  




Revit2017怎么激活安装?关于Revit2017激活安装步骤

Revit? 建筑设计软件专为建筑信息建模 (BIM) 而建,包括用来进行建筑设计、MEP 和结构工程以及施工的功能。Revit 2017 许可证仅可作为 Building Design Suite Premium 和 Ultimate 版的一部分进行购买。

Revit是Autodesk公司一套系列软件的名称。Revit系列软件是专为建筑信息模型(BIM)构建的,可帮助建筑设计师设计、建造和维护质量更好、能效更高的建筑。Revit是我国建筑业BIM体系中使用最广泛的软件之一。

Revit2017仅适用64位操作系统

1、运行Revit 2017安装包,选择解压目录,目录不要带有中文字符,解压需要5.77GB空间2、解压完毕后自动弹出安装界面,字体默认中文,点击“安装”3、选择“我同意”接受用户协议,点击下一步4、选择安装功能以及安装目录,点击“安装”5、等待安装完成6、运行桌面Revit 2017快捷方式,点击“输入序列号”7、点击“激活”9、输入序列号“666-69696969”,输入密钥“829I1”10、以管理员身份打开“Revit 2017”注册机,点击“Patch”11、将“申请码”复制到注册机的第一项中,点击“Generate”,生成激活码12、点击“我具有Autodesk提供的激活码”将生成的激活码复制到入内,点击NEXT13、Revit 2017破解版安装完成,大家可以开始体验啦

安装注意事项:

安装的时候WIN7要以管理员程序运行。安装的软件包路径上不能有中文名字。软件安装路径最好默认,不用有中文名字。注册码:

Autodesk系列软件201x版本可以使用的序列号: 666-69696969, 667-98989898, 400-45454545 066-66666666

Autodesk Product Key(密匙):829F1 – Revit 2017, 507F1-Naviswork 2017

激活:

安装完成后,第一次打开软件会有点慢,出现激活画面。

2、点选激活,出现用户ID错误,这里可以无视,关闭软件。

3、重新打开软件,点选激活,出现序列号及申请号等信息。

4、打开注册机,把申请号复制到注册机REQUEST选项中,点选PATCH,出现Successfully patched成功提示(不出现提示,请用管理员权限运行)

5、出现Successfully patched成功提示,然后点击Generate,在上方Activation选项里面就会出现激活码。返回REVIT激活界面,在界面中选:我具有Autodesk提供的激活码;把注册机中生成的注册码粘帖入选框,单机下一步,完成注册。




Revit extensions教程:基于Revit的二次开发插件介绍

    文章来源:华筑建筑科学研究院

    基于Revit的二次开发插件——Revit Extensions

    速博是Autodest官方插件,兼容性更好。可以做分析和配筋,单从这两点就值得学习一下,虽说目前Revit的剖切面配筋和速博插件配筋没有变通方法可以建出符合国内图集和规范的多跨梁变截面变顶高实体钢筋,但是结合施工做一些节点的话还是有一定价值的,下面推荐几个优秀的功能。

    ▲图7-1速博界面

    1“分析”

    速博为我们提供了多种分析方式,包括:桁架、框架、梁和楼板静态分析。我们可以通过选中需要分析的构件,之后运行静态分析,速博便会生成相应分析结果,非常方便工程师设计计算。

    ▲图7-2梁静态分析

    ▲图7-3梁静态分析结果

    2“钢筋”

    速博的配筋速度很快,通过设置参数,可快速在结构构件上生成钢筋,支持多种配筋方式,并且可以进行修改和删除。

    ▲图7-4支持配筋的方式

    ▲图7-5柱配筋操作

    ▲图7-6柱配筋对话框

    3“钢结构连接节点”

    此工具可生成钢结构连接节点,包括螺栓和螺母,均可通过参数进行设置。目前支持梁到柱的连接和柱基。

    ▲图7-7“钢结构连接节点”界面

    ▲图7-8“梁到柱连接”对话框

    ▲图7-9“梁到柱连接”操作




revit怎么画结构梁?Revit实操技巧之土建建模中结构梁的创建

    想要系统性掌握BIM技能,不能只停留在理论知识上,实操也是关键一步。

    拒绝纸上谈兵,提升操作技巧,从点滴开始积累。今天我们来学习Revit实操小技巧之土建建模中结构梁的创建

    结构梁的创建

    本节完成结构梁创建,这些工作在结构选项卡中完成,使用“梁”时必须先载入相关的梁族文件,接下来以本楼建立结构梁模型为例,介绍梁模型的创建方法。

    (1)打开“模型第三章\结构模型\JHC—22#S—1.0(结构柱创建).rvt”项目文件。切换至标准层“7F”(七层)结构平面视图,检查并设置结构平面视图“属性”面板中“规程”为“结构/协调”。

    图1本层结构异形柱

    (2)在“S—7F—17.480”结构平面视图中,点击“属性”选项栏中“视图范围—编辑”修改此视图的视图范围,使其能达到绘制的梁内的剖切面,在视图中显示出梁的模型,如图2所示,设定为“顶”与“剖切面”,偏移量分别设定为“2800、2700”。

    图2视图范围的设置

    (3)单击功能区“结构—梁”命令,自动切换至“修改|放置梁”上下文选项卡中。在类型选择器中选择“混凝土—矩形梁”族,类型选择“300×600mm”(或其他类型均可以),如图3所示

    图3结构梁类型选择

    (4)点击“属性—编辑类型”,弹出“类型属性”对话框,复制并新建名称为“300×480mm”的梁类型,如图4所示,修改类型参数中的宽度为“300”,高度为“480”,完成后,单击“确定”按钮退出“类型属性”对话框

    图4结构梁的类型复制

    (5)如图5所示,选择“绘制”面板中的绘制方式为“直线”,设置选项栏中的“放置平面”为“S—7F—17.480”,不勾选“三维捕捉”和“链”选项,确认“属性”面板中“Z方向对正”设置为“顶”,即所绘制的结构梁将以梁图元顶面与“放置平面”标高对齐

    图5结构梁选项栏设置

    (6)如图6所示,移动鼠标绘制KL4结构梁

    图6绘制KL4结构梁

    提示:若梁与CAD底图所示梁边线不能重合,可对所建梁作对齐处理。使用“对齐”命令,进入对齐修改模式,移动鼠标到结构柱外侧边缘位置,单击鼠标左键,作为对齐的目标位置,再次在梁外侧边缘单击鼠标左键,则梁外侧边缘将与柱外侧边缘对齐,如图7所示:

    图7对齐命令的使用

    (7)使用类似的方式,绘制“S—7F—17.480”结构平面视图其他部分的梁,结果如图8所示

    图8本层结构梁绘制完成

    (8)保存该项目文件.

   

    

    

  

  

  




revit梁与屋面有缝隙怎么办?Revit结构梁与斜屋面不贴合怎么办?

    结构梁与斜屋面不贴合怎么办?

    当结构梁需要与某些倾斜屋顶贴合时,是无法在立剖面视图直接进行旋转的。

    方法:选中需要旋转的梁,修改其“横截面旋转”参数,修改旋转角度,可为正值也可为负值,以匹配不同角度。

    调整完成后即可贴合屋顶

   

    

    

  

  

  




Revit中可不可以绘制结构斜板?Revit中如何绘制斜结构楼板的三种方法及结果比较

    问题背景:

    如图,在建模过程中,有时会遇到斜楼板的情况,我们该如何绘制图中斜板?

    方法一:坡度箭头

    第一步:创建楼板边界后,点击“坡度箭头”按钮,按坡度方向绘制箭头(箭头的首尾所处位置为计算坡度的位置,所以要准确的放在草图线上面)。

    第二步:在左侧“属性”对话框中设置箭尾偏移值(箭头尾偏移高度)。然后点击“完成绘制”按钮即可完成斜板的绘制。如图2:

    方法二:定义坡度

    第一步:创建楼板边界后,选中需要修改的草图边界。

    第二步:勾选“定义固定高度”,再勾选“定义坡度”,最后在尺寸标注栏的“坡度”中输入坡度值。然后点击“完成绘制”按钮即可完成斜板的绘制。如图3:

    方法三:修改子图元

    第一步:创建楼板后,单击选中“楼板”,在“属性”选项卡中点击“编辑类型”按钮,打开“类型属性”对话框,点击“结构”属性右侧的“编辑”按钮,打开“编辑部件”对话框,对结构进行编辑,不勾选“可变”选项。点击两次确定退出。

    第二步:单击选中楼板,进入功能区的“修改|楼板”选项卡,点击“修改子图元”按钮,点击边缘点处的0,修改楼板侧边需要偏移的数值:,即可完成斜板的绘制,如图4,、图5:

    上述三种方法绘制结果比较如下图:

    从左至右分别是通过“坡度箭头”、“定义坡道”、“修改子图元”绘制的厚度为250mm的斜板。从图中可以看到,通过“坡度箭头”和“定义坡道”绘制的斜板厚度不变,但与水平板连接处宽度增加。绘制结果如下图所示:

    而通过“修改子图元”绘制的斜板与水平板连接处厚度相同,但板厚会变小。




Revit生成钢筋的创建方法有哪些?Revit中柱、钢筋模型创建的神技巧

    Revit钢筋模型创建可以通过三种方式创建:

        1.Revit自带的钢筋创建选项板

        2.Revit速博包快速创建

        3.Dynamo创建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Revit自带钢筋创建选项版创建。

    正如所言,Revit钢筋选项版的创建也是时代的产物,不光是结构梁、板、柱内的创建,还有里面的钢筋是怎么样的表现形式,怎么出钢筋量,这都是现在客户的需求,恐怕也是大家的需求吧,那么,接下来开始讲解Revit自带钢筋创建选项版创建。

    绘制钢筋之前:

    1.提前画出如图所示的梁柱结构。

    2.提前将钢筋形状族载入至Revit中。

    钢筋的可编辑状态:1.结构平面2.立面3.剖面(最常用)

    一、编辑梁的钢筋

    首先设置钢筋的保护层厚度,

    可以复制和添加、修改,这个是后期钢筋主体建模的基础。

    然后,我们开始绘制钢筋。

    在这里,有三个放置平面,其中,第一个主要是在剖面中绘制使用。第二个近保护层参照绘制离你最近的主体面内内向远开始绘制,第三个,顾名思义,绘制离你最远的主体平面内向近开始绘制。

    接下来需要做一个剖面图,体现钢筋的放置方向。

    放置方向第一个与当前工作平面对应,

    放置方向第二个平行于工作平面

    放置方向第三个垂直于保护层

    按照途中所示绘制

    接下来,教大家如何修改钢筋的颜色。

    钢筋的颜色由黑色变成红色,是不是很神奇。

    在绘制钢筋中,交叉位置是有限制的,接下来讲解交叉位置的钢筋限制

    编辑好,完成即可

    接下来,就是

    这个可以像阵列似的布置,

    这里面的内容顾名思义,不多向大家解释。

    镜像一下:

    中间一排稀疏的像这样画

    复制一排钢筋,输入计算出来(一定要计算准确)的间距,Copy一下就可以了

    接下来手动绘制粱的纵筋

    分别编辑约束情况

    调至剖面图2:

    在剖面2中继续绘制梁纵筋

    梁的钢筋绘制完成

    二、绘制柱的钢筋

    在剖面1中做一个详图,然后进入

    绘制钢筋

    选中钢筋,编辑约束条件

    还是按照生成梁部钢筋进行布置柱的钢筋

    至此,钢筋模型全部创建完毕

    最后:导出钢筋明细表




Revit楼层平面不显示怎么办?Revit中显示特定三维楼层技巧

    特定三维楼层模型,我们一般利用剖面框拖拽箭头即可办到。但是这个方法是手动调整,不容易精确控制。下面小编来介绍个方法。

    首先,我们在ViewCube上单击右键

    然后,依次点击“定向到视图”—“楼层平面”—“结构平面:结构F5”

    这样五层三维模型即被分割出来。

    若想恢复整体的三维图形,只需把“属性”框中的“剖面框”去勾。




Revit软件教程丨如何控制结构柱在不同显示方式下的截面填充

问题:让结构柱与墙体一样,能够在粗略和精细情况下分别显示不同的填充方式。

在结构柱族中嵌套二维详图构族,利用可见性设置在控制其显示方式。

(1)      创建结构柱族(添加柱材质、宽、深度参数)如(图-1)所示。

(2)      创建二维详图构件族,在族中创建填充区域,添加宽、深度参数,如(图-2所示)。

(3)      嵌套二维详图构件族,使其参数与结构柱中的参数关联,如(图-3)所示。

(4)      二维详图构件族的可见性设置,如(图-4)所示。

(5)      载入项目中进行测试。

粗略显示,如(图-5)所示:

精细显示,如(图-6)所示:




如何利用Revit绘制条纹墙体?关于绘制条纹墙体的几种方法

如何利用Revit绘制条纹墙体?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

在进行模型外装饰绘制的时候经常会出现有条纹的墙体造型,总结了三种绘制方法跟大家交流一下常见的带有条纹造型的墙体有以下两种:

首先,我们来讲讲第一种,绘制这种墙体一般有两种方法:

这种方法与第一种方法的区别在于,这种方法是将分隔条与墙体合成一个整体,在绘制其他墙的时候也可以自带分隔条而不需要每一面墙都去添加

接着,我们来讲讲第一张图片中的第二种带条纹墙体的绘制方法

为什么要选择合适的材质呢,因为有些材质的特性中不包含“凹凸”这一项

我们先看看原始宽度下条纹的样式

然后修改它的宽度




revit坡道如何接着画?Revi软件中如何自动创建坡道

    对于revit软件使用经常会碰到很多问题,有时候技巧不熟练可能会走很多弯路,造成了时间的浪费。我们会一直为大家分享一些revit操作方面的小技巧,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在做工程设计时,经常会碰到下面的坡道,那么坡道该如何创建呢?其实创建这种坡道,关键在于自动绘制左右两侧的扶手。

    1.新建扶手轮廓:从revit项目浏览器中的“族”中找到“轮廓”-“M_矩形扶手”族:默认扶手类型为“50x50mm”。选择“M_矩形扶手”,右键选“新建类型”,命名为200×600。如下图。

    选择“200×600”,右键选“属性”,设置扶手的高度为600,宽度为200。确定。

    2.新建扶手类型:从Revit项目浏览器中的“族”中找到“扶手”,选择下面的任意一个类型,如“900mm”,右键选“属性”。在图元属性对话框中点“复制”,命名为“坡道扶手200×600”确定。点“扶手结构”后的“编辑”按钮,按下图设置(偏移-100为扶手宽度的一半,高度600为扶手高度)。确定关闭所有对话框。

    3.绘制坡道:“建模”-“坡道”命令,点左侧的“坡道属性”,在“类型属性”中设置坡度值,及造型为“实线”。如下图。

    4.在“图元属性”中设置基准标高、顶部标高及偏移值,宽度。如下图。确定。

    5.点“扶手类型”选择“坡道扶手200×600”,确定。

    6.用“梯段”命令,捕捉两点绘制直坡道。完成绘制后即可。

    (系统提示:栏杆不能创建。“要的就是这个,只要扶手不要栏杆,哈哈”)。

    7.三维中两侧的线:用“线处理”命令变为“不可见线”!

    这样一个坡道就绘制好了!

    -THEEND-

   

    

    

  

  

  




revit显示该族的类别不正确怎么办?Revit教程-Revit载入柱为什么提示“该族的类别不正确”

    Revit载入柱为什么提示“该族的类别不正确”?

    知识点:柱在Revit中分为“建筑柱”和“结构柱”两种。载入时应该选择对应的Revit柱族。

    比如下图,点击“载入”后,弹出的族库路径是“建筑柱”的,只能选择这里面族来使用。

    如果选择的路径是“结构”-“柱”,这个路径下的族都是结构柱的,不能被建筑柱来调用,所以载入时就会提示“该族的类别不正确”

    本文地址:https://www.001bim.com/article-64-1.html

    文章名:Revit载入柱为什么提示“该族的类别不正确”

    来源:BIMIT斑马课堂

   

    

    

  

  

  




Revit如何使用嵌套族绘制内嵌式墙饰条?

在进行墙体装饰的时候,朋友们有的时候会遇到需要将装饰物嵌入主体结构当中的情况,今天就用墙饰条为例来讲讲如何绘制能够自动嵌入主体结构当中的装饰族。

首先,我们选择【公制常规模型】来创建墙饰条的样式

因为我们创建的是墙饰条,根据主体的长宽高不同墙饰条的规格也是会发生变化的,所以我们需要对它进行参变

这样,墙饰条族的样式就绘制出来了

接着,我们再使用【基于面的公制常规模型】创建一个空心剪切族,空心剪切族的长宽高与墙饰条的样式族相对应

后,将墙饰条的样式族载入空心剪切族当中,使用【关联族参数】对他们进行参数的嵌套


然后,我们将它载入项目中试玩一下

不管是结构还是建筑主体都可以内嵌,并且进行参数变化




Revit共享参数怎么用的?关于Revit共享参数的那点事

    根据Autodesk官方的定义,共享参数是参数定义,可用于多个族或项目中。它最牛掰的功能在于可以直接在项目文档里给族添加参数>>>>就是这么简单粗暴,来我们一起了解一下Revit中这个神奇的参数定义功能!

    1.共享参数的概念

    刚才已经提到过了共享参数是用于参数定义的,而且它不仅可以在族文档中定义参数,还可以在项目文档中再定义参数,简直逆天!不仅如此,它的作用对象是族类别(注意不是族类型,族类别包括:墙啊、结构柱啊、公制常规模型等等),这些参数随后可以用于创建明细表,这是一般参数没有的待遇呀!最重要的是,共享参数定义保存在与任何族文件或Revit项目不相关的txt文件中,这样就可以从其他族或项目中访问此文件,不用重复定义啦!

    话不多说,直接上效果图!

    2.操作方法

    (1)首先你得找到“共享参数”的功能按钮在哪吧

    它位于“管理”面板下,和Dynamo大兄弟在一个面板下哦!

    (2)创建共享参数定义文件

    点击创建按钮,选择文件保存的路径,如果有已经定义好的文件直接浏览即可。

    (3)创建参数组,方便对参数的管理。

    (4)新建一个参数作为测试,我这边取了一个“MyDefinition”的文字类型参数。

    (5)点击“确定”之后,在管理面板下打开“项目参数”

    (6)添加参数,参数类型为“共享参数”,点击进行参数选择

    选择“MyGroup”参数组下的参数定义,并确定。

    设定共享参数的类型和参数的分组位置!

    (7)添加共享参数的作用类别,可多选。

    (8)确定之后,验证是否成功,查看常规模型是否存在名为“MyDefinition”的文字类型参数。

    3.代码实现

 

private void SharInfo(Application revitApp, Document revitDoc)

        {

            try

            {

                string sharedParametersFilename = @”C:Users炳勇OneDrive桌面shared-parameters.txt”;

                string groupName = “MyGroup”;

                string definitionName = “MyDefinition”;

                ParameterType parameterType = ParameterType.Text;

                CategorySet categorySet = new CategorySet();

                Category wallCategory = revitDoc.Settings.Categories.get_Item(BuiltInCategory.OST_GenericModel);

                categorySet.(wallCategory);

                bool instanceParameter = true;

                BuiltInParameterGroup parameterGroup = BuiltInParameterGroup.PG_DATA;

                if (!System.IO.File.Exists(sharedParametersFilename))

                {

                    try

                    {

                        System.IO.StreamWriter sw = System.IO.File.Text(sharedParametersFilename);

                        sw.Close();

                    }

                    catch (Exception)

                    {

                        throw new Exception(string.Format(“Can’t shared parameter file:{0}”, sharedParametersFilename));

                    }

                }

                revitApp.SharedParametersFilename = sharedParametersFilename;

 

                DefinitionFile definitionFile = revitApp.OpenSharedParameterFile();

                if (definitionFile == null)

                {

                    throw new Exception(“Can not open shared parameter file”);

                }

 

                DefinitionGroups groups = definitionFile.Groups;

                DefinitionGroup group = groups.get_Item(groupName);

                if (group == null)

                {

                    group = groups.(groupName);

                }

                Definition definition = group.Definitions.get_Item(definitionName);

                if (definition == null)

                {

                    definition = group.Definitions.(new ExternalDefinitionCreationOptions(definitionName, parameterType));

                }

                ElementBinding binding = null;

                if (instanceParameter)

                {

                    binding = revitApp..NewInstanceBinding(categorySet);

                }

                else

                {

                    binding = revitApp..NewTypeBinding(categorySet);

                }

                bool Success = revitDoc.ParameterBindings.(definition, binding, parameterGroup);

                if (!Success)

                {

                    throw new Exception(“Failed to bind definition to category”);

                }

            }

            catch (Exception ex)

            {

                throw ex;

            }

        }

    4.注意事项

    共享参数不仅可以通过代码进行创建,还能提取并赋值,修改方法可参照其他类型参数更改的代码:RevitAPI修改项目文档中族参数的几个要点;

    共享参数的定义文件删除后,并不会影响到已经添加到模型中的参数;

    好像没有什么要注意的了!

   

    

    

  

  

  




学习Revit建模外,能解决哪些实际问题?

最近有些学习Reit软件的朋友问到一个这样的问题,“学习Revit建模外,能解决哪些实际问题?”下面就为大家好好分析一下。

第一点,解放“指标表”

在方案阶段,我们总会为各类指标烦恼,每调一下方案,都要重算指标,这样繁琐的工作大家都是视如猛虎,尽量远离。每次方案分配工作,都想着不要落到自己头上。这成了每个设计师的一大痛点。

不过,巧用Revit族和明细表可以顺利解决这一点。

以小区规划为例:小区规划的过程,就是布置各类构建族的过程。各类构建布置完成,相当于各类信息已输入完成。而我们需要的“指标表”,只是用“明细表”功能将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提取出来而已。这样就做到了无论方案怎么调整,都无需手动计算。

当然,其他各类表格诸如门窗明细表、材料做法表、各类构件统计表等等也是如此。

第二点,解放“对图”

相信很多设计师遇到过各种图纸对不上的问题。CAD绘图方式是纯二维方式表达三维信息且数据源头不唯一,造成很多“对不上”问题,比如平面图与立面图对不上,建筑与结构对不上,土建与幕墙对不上。

这就造成了很多对图的工作量,而且由于设计修改频繁及工期的紧张,对图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这就难免造成错漏碰缺,在后续施工过程中,设计师要出很多变更。

但是Revit强大的三维关联设计,一处修改,处处更新,所有数据源头唯一。让最让设计师头疼的设计修改变得简单,不但大大减少了专业内及专业间对图的时间,也尽量避免了因专业间不一致而造成的变更。做到了“设计一体化”。

省去了平面与立面对图的时间。其他专业间协作原理亦是如此。

第三点,“化繁为简”,提高效率

Revit提供了更加灵活的技术手段,让本专业绘图及专业间的配合更高效。

在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这样的项目:单元对称的住宅楼,左右多称的办公楼等等。在CAD绘图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麻烦。

比如想节省时间,只绘制一半,将房间名称、尺寸标注等成块后镜像,但是成块镜像后,字体也镜像了。如下图:

用Revit链接功能结合视图样板功能可以有效的解决这类问题,有效减少了重复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链接的应用有效减少了重复工作。以住宅项目为例:

类似技术手段还有很多,比如一些族的使用,既形象直观又提高了效率。

第四点,解放脑细胞,让沟通变得简单

以往在CAD绘图过程中复杂节点的绘制一般靠想象,而且信息往往掌握在本专业设计人员中,比如遇到复杂点,建筑专业要像每个专业解释一遍相关解决方法。

但是BIM的“可视化”使“外行变成内行,内行成为专家,专家可以回家”。虽然这是句顺口溜,但反映出可视化的作用确实意义非常,能够把抽象的、需要大脑思维分析判断的事物转化为视觉直观地表达。

第五点,让建筑的“颜值”一直在线

二维设计中,这个可能是被说烂了的梗。不过如果有更好的方式能避免这种情况,何乐而不为呢。

BIM的可视化不仅体现在三维模型,而且体现在其前后信息的信息的一致性,即生命周期周期。如果前期方案阶段阶段模型能顺利交接到施工图阶段,并由设计师全程跟踪把控,那方案设计的效果就能被有效的控制。

当然,这种“颜值”的把控不止局限于外立面,对于室内设备的安装也是同样的道理。

我们经常见到这样的车库

但是通过在Revit模型里的“预安装”,通过碰撞检测及管线综合后,车库可以实现这样的效果:

以上这些,只是总结了在工作中体会最深的几个点,还有很多功能的效用不在此一一赘述,我们可以在学习中慢慢实践。当然总结这些也不是说CAD不好,BIM技术无敌,Revit软件毫无缺点。只是在多年的实践中体会到了技术的进步给设计工作带来的效率及利益,觉得值得小伙伴们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