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版 SL 757-2017 水工混凝土施工组织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

资源简介/截图:
ICS93.160
P5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
SL757-2017
替代SL512一2011
水工混凝土施工组织设计规范
Specifications for planning of hydraulic concrete construction
2017-12-01发布
2018-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发布

根据水利技术标准制修订计划安排,按照《水利标准化工作管理办法》(水国科〔2003)546号)、《水利技术标准体系表》(水国科〔2014)371号)以及SI,1一2014《水利技术标准编写规定》的要求,编制本标准,并将S1512一2011《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预冷系统设计规范》并人本标准。
本标准共10章和4个附录,主要包括下列技术内容:
混凝土原材料和配合比;
施工方案与施工布置:
一施工程序与施工进度:
混凝土温度控制:
接缝灌浆;
砂石加工系统;
一混凝土生产系统:
一混凝土预冷(热)系统。
本标准为全文推荐。
本标准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本标准主持机构: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
本标准解释单位: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
本标准主编单位: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参编单位: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
中国能建集团中国葛洲坝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1总则
1.0.1为规范水工混凝土施工组织设计工作,提高设计质量,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的初步设计阶段水工混凝土施工组织设计。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其他设计阶段及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可参照执行。
1.0.3水工混凝土施工组织设计应结合实际,因地、因时制宜,统筹安排、综合平衡、妥善协调工程各部位的施工,结合工程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设备,并根据工程实际积极运用数字信息化等技术。
1.0.4水工混凝土施工组织设计应同时满足水土保持、环境保护、节能降耗及劳动安全等要求。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设计应遵守GB50706《水利水电工程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
1.0.5坝高大于200m或特别重要混凝土坝的混凝土施工组织设计,在遵照执行本标准的同时,应对原材料及配合比试验、施工方案和施工进度、温度控制等进行专题研究。
1.0.6本标准主要引用下列标准:
GB6722爆破安全规程
GB/T8163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
GB/T20801.1~6压力管道规范工业管道
GB50072冷库设计规范
GB50235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规范
GB50706水利水电工程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设计规范
SL62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
SL282混凝土拱坝设计规范
SL30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
SL319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
SL352-2006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
SL654水利水电工程合理使用年限及耐久性设计规范
SL677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
1.0.7水工混凝土施工组织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门座式起重机(门机)gantry crane
桥架通过两侧支腿支承在轨道或基座上,通过调整臂架的倾角来实现起吊变幅的起重机。
2.0.2塔式起重机(塔机)tower crane
起重臂安装在塔身上部,通过起重臂上的运行小车来实现起吊变幅的起重机。
2.0.3缆索起重机(缆机)cable crane
一种以柔性钢索作为大跨度架空支承架构件,供载重小车在钢索上运行,兼有垂直和水平运输功能的特种起重机械。
2.0.4塔式胶带输送机(塔带机)tower belt
在塔式起重机上增设一套悬吊皮带机混凝土输送系统而成的联合体。
2.0.5浇筑不均匀系数non-uniform coefficient of concrete placing
浇筑工期内高峰强度与平均强度的比例系数。
2.0.6准稳定温度场quasi-stable temperature field
对于尺寸较小的水工混凝土结构,在运行期难以形成稳定温度场,其内部各点的温度分布随周围环境温度变化而产生周期波动,准稳定温度场为施工期及运行期最低温度场。
2.0.7出机口温度temperature at mixer outlet
搅拌楼(站)搅拌机出料口的混凝土平均温度。
2.0.8气温骤降sudden drop in air temperature
日平均气温在2~3d内连续下降累计6℃以上的气温变化。
2.0.9砂石加工系统facilities for processing aggregate
为生产混凝土骨料而设置的砂石料加工、运输和储存等设施。
2.0.10混凝土生产系统facilities for producing concrete
为生产混凝土而设置的贮料、运输、配料、拌和、出料等整套设施。
2.0.11混凝土预冷concrete precooling
混凝土搅拌前或搅拌中对一种或多种混凝土组成材料实施降温,达到降低混凝土出机口温度的技术措施。
2.0.12拌和时间mixing time
全部材料投入混凝土搅拌机开始搅拌至混凝土出料的时间。
3混凝土原材料和配合比
3.1一般规定
3,1.1应根据混凝土的主要设计指标,进行混凝土原材料选择和配合比试验,提出满足工作性、强度及耐久性等要求的混凝土配合比。
3.1.2水工混凝土选用的水泥、骨料、掺合料、外加剂等原材料品质应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
3.2混凝土原材料选择
3.2.1水泥的选择及其技术指标应遵守下列规定:
1大体积混凝土宜选用中热硅酸盐水泥或低热硅酸盐水泥。
2环境水对混凝土有硫酸盐腐蚀性时,宜选用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
3受海水、盐雾作用的混凝土,宜选用矿渣硅酸盐水泥。
4选用的水泥强度等级应与混凝土强度等级相适应。
5根据工程的特殊需要,可对水泥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细度等指标提出专门要求。
3.2.2骨料的选用应遵循优质、经济、环境保护、就地取材的原则。粗、细骨料的品质指标应符合SL677的规定。
3.2.3水工混凝土掺合料可选择粉煤灰、矿渣粉、硅粉、火山灰等。掺合料可单掺也可复掺,其品种和掺量应根据工程的技术要求、摻合料品质和资源条件,经试验确定。其中粉煤灰宜选用F类I级或Ⅱ级粉煤灰。
3.2.4水工混凝土可根据需要掺人减水剂、引气剂、速凝剂等外加剂,掺人外加剂的具体品种和渗参量应根据工程的技术要求、环境条件确定,并与其他材料相适应。
3.2.5拌和与养护混凝土用水检验项目和标准应满足SL677的要求。
3.3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3.3.1应根据混凝土强度、抗渗、抗冻及耐久性等主要设计指标,按SL352一2006附录A的规定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宜采用工程中实际使用的原材料,通过试验选择粗骨料合理级配、最优砂率、最小单位用水量及胶凝材料用量。
3.3.2混凝土的水胶比应根据混凝土主要设计指标经试验确定,且应满足S1.654的要求。
3.3.3粉煤灰或其他掺合料在混凝土中的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其中F类粉煤灰的最大摻量宜符合表3.3.3的规定。
表3.3.3F类粉煤灰的最大掺量%
(略)
4施工方案与施工布置
4.1一般规定
4.1,1混凝土施工方案设计主要包括垂直运输方案设计和水平运输方案设计,其选择应遵守下列原则:
1混凝土生产、运输、浇筑、养护和温度控制等各施工环节衔接合理。
2施工工艺和设备配套合理,施工机械化程度符合工程特点。
3运输过程的中转环节少,运距短。
4混凝土浇筑设备布置应兼顾金属结构、机电安装需求。
5混凝土施工方案应对控制性工期、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及大型临建工程等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4.1.2混凝土浇筑设备选择应遵守下列原则:
1起吊设备能控制整个平面和高程上的浇筑部位,能承担金属构件、模板、钢筋吊运等辅助工作。
2生产能力满足单仓入仓强度和高峰时段浇筑强度要求。
3设备性能良好,生:率高,配套设备能发挥主要设备的生产能力。
4在固定的工作范围内能连续工作,设备利用率高。
5不压占浇筑块,或不因压占浇筑块而影响工期目标。
4.2垂直运输
4.2.1混凝土垂直运输方案可选择门机、塔机、缆机、塔带机、胶带机、履带吊、混凝土泵、真空溜管(槽)及汽车直接入仓等单种设备方案或多种设备的组合方案。
4.2.2混凝土垂直运输施工方案应根据下列因素确定:
(略)

内容索引:

前言
1总则…1
2术语3
3混凝土原材料和配合比5
3.1一般规定…………5
3.2混凝土原材料选择5
3.3混凝土配合比设计6
4施工方案与施工布置8
4.1一般规定…8
4.2垂直运输……8
4.3水平运输10
4.4施工布置11
5施工程序与施工进度13
5,1施工.程序13
5.2施1进度13
6混凝土温度控制…15
6.1一般规定15
6.2温度控制标准………15
6.3温度控制与防裂措施16
6.4温度监测18
7接缝灌浆…19
7.1一般规定19
7.2接缝灌浆进度安排…19
7.3接缝灌浆系统…20
8砂石加工系统…21
8.1一般规定21
8.2工艺流程22
8.3设备配置23
8.4系统布置24
9混凝土生产系统…26
9.1一般规定26
9.2工艺流程与设备配置26
9.3生产系统布置28
10混凝土预冷(热)系统29
10.1混凝土预冷方式29
10.2预冷工艺………30
10.3预冷系统布置及主要设备配置30
10.4混凝土预热系统31
附录A混凝土施工机械设备需要量计算32
A.1混凝上垂直运输设备…………………………32
A.2混凝土水平运输设备……34
附录B施工期混凝土温度计算……36
B.1混凝土温度计算…36
B.2冷却水管降温计算…38
B.3混凝土表面保温…41
附录C砂石加工系统生产规模计算45
附录D混凝土预冷设计计算46
标准用词说明…………47
条文说明49




revit屋顶高度怎么改?Revit屋顶高度的准确定位

    今天的REVIT每日一技是关于屋顶高度的准确定位。做屋顶设计的时候,当是相当的方便,比如说做一些别墅的坡屋顶,自动生成的屋顶迹线那个高效,而且也非常准确。可是,虽然对于绘图来讲提高效率和精度了,但是对于施工单位来说,软件自动生成屋顶高度多半顶高或者板底高都是碎数,如下图:

    对于设计单位,这样的图纸也不好看,所以,除了让软件自动按某种坡率或角度生成外,也要进行一些微调。

    所以,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先在立面上绘制一些整数高度的参照平面,如下图:

    并用对齐命令对屋顶上边缘进行对齐操作,就是满足我们对屋迹高度进行整数定位,如下图:

    总结:一句话,Revit坡屋顶可以在立面上对齐顶的高度。注:只能对齐屋面板顶高度!

    如果需要控制板底高度,那推荐使用坡度箭头。今天的REVIT教程之屋顶高度的准确定位就结束了,喜欢的多多关注我们吧。

   

    

    免费Revit教学视频

  

  

  




螺杆制冷压缩机常见故障与维保攻略

螺杆制冷压缩机常见故障与维保攻略

发布时间:2022-08-18

来源:暖通南社

阅读次数:89

螺杆式制冷压缩机属于容积型压缩机,它依靠容积的变化而使气体压缩的。螺杆式制冷压缩机又分为单螺杆压缩机和双螺杆压缩机。

其中双螺杆压缩机是利用置于机体内的两个具有螺旋状齿槽的螺杆相啮合旋转及其与机体内壁和吸、排气端座内壁的配合,造成齿间容积的变化,从而完成气体的吸入、压缩及排出过程。

螺杆制冷压缩机常见故障:

压缩比异常

油路系统故障

压缩机过载故障

1、压缩比异常

压缩比针对知道压缩机性能的人员来说并不陌生。螺杆机与活塞机的区别在于,活塞机只会欠压缩,而螺杆机多出来过压缩。那么压缩比值大或小会出现什么样的状况呢?

过大或者说压差过大,证明此系统完全偏离设计值,主要的现象有,排温压力温度过高,吸气压力偏低,温度偏高。排气压力温度过高,不良后果主要是对于系统中的润滑油易焦化,不宜形成油膜,不能充分润滑转子,转子得不到有效降温,润滑,就会堵转,进而造成电机损毁。

吸气压力低,吸气压力温度高则主要影响电机冷却,和排气温度高。其后果基本等同于排气温度压力高。

过小主要是影响是湿冲程(潮车,倒霜),螺杆压缩机耐湿冲程,其实,螺杆机更怕湿冲程,如果大量液体回到压缩机,就会造成润滑油的稀释,后果等同于排气温度偏高。当然,压缩比偏小,还有的是转子磨损严重,加减载失灵造成的。

2、压缩机过载

螺杆机报了压缩机过载故障,像这种保护一般都是压缩机出现电流异常造成的,重点排查系统电源接线问题,看看是否出现缺相,相序错误等相关故障,然后检查压缩机的接线,如压缩机的U-V、U-W、V-W三相之间电压值,最后在检测电控柜接线是否正常。如果已经都检测都正常,还需要排查主板的问题。

某品牌售后在处理螺杆机过载时就遇到了主板造成过载的现象,如图所示,

主板上边沾满了灰尘,在更换主板之后机组运行正常了。

3、冷凝器效率低

冷凝器效率低,主要影响供液温度和是否能够形成液体,我们知道,膨胀阀理想状态下,是全液供给,这样的话系统的效率较高,制冷量最大。而且,大型机组上基本都有附储,主要用在油冷方面。所以保持冷凝器的高效尤为重要。

其故障主要是:冷却方式选型不对,蒸发面积不足,冷却介质不足,热交换不足引起的,所以检查时主要检查风机,水泵,翅片等关键。

冷凝效果太好也不行,比如环温偏低,冷凝效果太好,造成液体进入蒸发器效率更高,此时,吸气过热度很低,膨胀阀灵敏度偏低,就会造成开机液击。或者排气压力与吸气压力差值不足,对于压差供油方式的螺杆机是致命的。

4、蒸发器效率低或高

蒸发器效率低主要影响的是被冷却物的降温,而影响压缩机的是湿冲程。而高效率呢,又会造成吸气过热度偏大,进而影响压缩机排气温度。

5、油路问题

油路的话,主要体现在油的质量,洁净度,回油温度等润滑油在螺杆压缩机制冷系统中的主要作用是润滑,降温,密封。

回油的温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螺杆压缩机的使用寿命,一般推荐工作温度为40~60℃之间,有部分厂家也有标注70℃或80℃的。过高的油温会造成油的焦化,破坏油膜的形成,油温还影响排气温度高低,进而影响压缩比,所以,请在选择油温时注意调整。

油的清洁度也是系统的清洁度,保持清洁度是螺杆机的主要特点螺杆压缩机不等同于活塞压缩机,由于结构上的原因,对于系统的清洁度要求比活塞机更高。

6、其他故障

螺杆压缩机很多故障类型都是几个方面缠绕进行的,比如说:缺油造成的润滑失效,使轴承卡死,转子卡住,进而压缩机电机堵转,压缩机符合异常升高,电机烧毁。

为什么缺油或者润滑失效呢?其实,更多是排气温度偏高,液击等原因造成的。所以,对于维修人员来说,这些都是需要仔细观察。

开机或运转期间油沸腾:

此故障属于压缩机进液,或者说润滑油中制冷剂偏多,请调整节流机构,检查是否制冷剂充注过度。

油位不足或过高:

不足应考虑是否是油分故障,加油量不足,蒸发器回油困难。维修时注意储液器是否无液面,应考虑节流机构故障,或者安装不合理导致。过高应考虑油滤堵死,制冷剂混入油中。

排气温度过高:

排气温度高因素比较多,主要是考虑制冷剂过多或者过少,吸气过热太高,工况不稳定等。

吸气压力偏低或波动:

吸气压力偏低主要表现为,制冷剂缺失,节流机构失调,冷凝温度偏高,液击等。




正式完整版 SL 303-2017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pdf

资源简介/截图:
ICS93.160 P59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
SL303-2017
替代SL303一2004
SL484-2010
SL487-2010
SL535-2011
SL643-2013
SL667-2014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
Specifications for construction planning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projects
2017-09-08发布
2017-12-08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发布

根据水利技术标准制修订计划安排,按照SL1一2014《水利技术标准编写规定》的要求,对SL303一2004《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进行修订。
本标准修订时合并了SL484一2010《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机械设备选择设计导则》、SL487一2010《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总布置设计规范》、SL535一201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压缩空气及供水供电系统设计规范》、SL643一201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总进度设计规范》、SL667一2014《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交通设计规范》相关内容。本标准共9章和9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有:施工导流、料源选择与料场开采、主体工程施工、施工交通运输、施工工厂设施、施工总布置、施工总进度、施工劳动力及主要技术供应等。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有:
施工导流中增加了“施工期度汛”“导流建筑物封堵”两节,将“施工期蓄水与下游供水”“施工期通航与排冰”分列为两节,补充了岩塞、充蓄水库工程等施工导流的相关规定,补充细化了导流方式及导流程序、导流建筑物型式的相关规定。
将“料源选择与料场开采”独立作为一章,明确了设计需要量应考虑的扩大系数,规划开采量应考虑的备用系数。附录中新增加了“天然建筑材料设计需要量计算”内容。
主体工程施工中增加了“施工机械设备选择”一节;将“土石坝施工”改为“土石方填筑”,并补充了吹填施工技术内容;“混凝土施工”部分补充了混凝土温度控制和胶凝砂砾石坝筑坝技术的相关规定,在附录中补充了“混凝土施工温度控制”内容。
施工交通运输中增加了“转运站”“重大件运输”两节内容,细化了施工交通部分的设计标准和相关规定,删除了有关铁路设计技术标准的内容。
施工工厂设施中细化了“砂石料加工系统,混凝土生产系统和混凝土预冷、预热系统”部分的设计相关规定,明确了系统规模的划分标准。在附录中补充了“供水系统设计有关资料、供电系统设计有关资料”内容。
施工总布置中将“施工场地防洪与排水”“土石方平衡及渣场规划”“施工用地”三部分独立成节,细化了相关规定。
施工总进度中将“土石方明挖工程施工进度”单独列为一节:将“地面厂房施工进度”按照其施工程序纳人“土石方明挖工程、混凝土工程施工进度”中,不再独立成节;同时考虑水利工程特点,将“土石坝施工进度”名称改为“土石方填筑工程施工进度”,其内容也进行了扩展。
将“施工劳动力及主要技术供应”单独作为一章。
本标准中的强制性条文有:2.4.17条1款和2款、2.4.20条、4.6.12条4款。以黑体字标示,必须严格执行。
本标准所替代标准的历次版本为:
SDJ338-89
SL303-2004
SL484-2010
SL487-2010
SL535-2011
SL643-2013
SL667-2014
本标准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规范内容索引:

1总则1
2施工导流3
2.1一般规定……3
2.2施工导流标准3
2.3施工导流方式及导流程序…6
2.4围堰………8
2.5导流泄水建筑物………13
2.6河道截流16
2.7基坑排水19
2.8施工期度汛……20
2.9施工期苦水与下游供水21
2.10施工期通航与排冰…21
2.11导流建筑物封堵23
3料源选择与料场开采24
3.1一般规定24
3.2料源选择24
3.3料场开采规划……25
4主体工程施工…27
4.1一般规定27
4.2土石方明挖……………27
4.3地基处理29
4.4土石方填筑……30
4.5混凝土施工…32
4.6地下工程施工…36
4.7金属结构及机电设备安装40
4.8施工机械设备选择……41
5施工交通运输…47
5.1一般规定47
5.2对外交通47
5.3场内交通50
5.4转运站52
5.5重大件运输……53
6施工工厂设施55
6.1一般规定…55
6.2砂石料加工系统……..55
6.3混凝土生产系统…59
6.4混凝土预冷、预热系统…61
6.5压缩空气、供水、供电和通信系统……63
6.6机械修配厂、加工厂…65
7施工总布置……66
7.1一般规定…66
7.2施工总布置及场地选择67
7.3施工分区规划………………68
7.4施工场地防洪与排水……70
7.5土石方平衡及渣场规划71
7.6施工用地73
8施工总进度…74
8.1一般规定74
8.2筹建工程及准备工程施工进度………………75
8.3导流T程施丁进度…………………………76
8.4土石方明挖工程施工进度………………………77
8.5地基处理工程施工进度………………………78
8.6土石方填筑工程施工进度79
8.7混凝土工程施T进度…80
8.8地下T程施丁进度……81
8.9金属结构及机电安装施工进度……82
9施工劳动力及主要技术供应…84
9.1一般规定84
9.2施工劳动力……84
9.3主要技术供应…85
附录A施工组织设计工作的依据和所需资料86
附录B导流标准确定的风险度分析法90
附录C天然建筑材料设计需要量计算93
附录D岩土开挖级别划分及洞室开挖通风指标95
D.1岩土开挖级别划分…95
D.2洞室开挖所需通风量及风速值100
附录E混凝土施工温度控制101
附录F施工交通运输主要技术标准103
F.1对外交通运输量和运输强度计算103
F.2公路工程主要技术指标…111
F.3水运工.程技术标淮113
F.4场内道路主要技术指标………………116
F.5斜玻道卷扬运输设备选择计算121
F.6公路重大件(大型物件)分级122
附录G施工工厂设施…123
G.1筛下负累积产品率典型粒度方程123
G.2压缩空气需用量估算公式…123
G。3供水系统设计有关资料…124
G.4供电系统设计有关资料133
附录H施工总布置堆场和仓库面积计算138
附录I土石方填筑工程和混凝土工程受气象因素影响的停工标准……145
标准用词说明…147
标准历次版本编写者信息…148
条文说明151




SL/T 618-2021 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附条文说明).pdf

资源简介/截图:
ICS27.140 P5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
SL/T618—2021
替代SL618一2013
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
报告编制规程
Specification for compiling feasibility study report of water projects
2021-08-06发布
2021-11-06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发布

根据水利技术标准制修订计划安排,按照SL1一2014《水利技术标准编写规定》的要求,对SL618一2013《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进行修订。
本标准共20章和2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综合说明、水文、工程地质、工程任务和规模、节水评价、工程布置及建筑物、机电及金属结构、施工组织设计、建设征地与移民安置、环境影响评价、水土保持、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节能评价、工程管理、工程信息化、投资估算、经济评价、社会稳定风险分析、结论与建议。
本标准主要修订内容如下:
调整了工作深度要求,强调了影响工程规模及投资的各专业方案比选的相关内容;
一增加了节水评价、工程信息化以及结论与建议章节内容;
一补充了建设征地与移民安置、环境保护设计、水土保持设计、工程管理设计的相关内容。
本标准所替代标准的历次版本为:
-SD123—84
-DL5020—93
-SL618—2013
本标准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本标准主持机构:水利部规划计划司
本标准解释单位:水利部规划计划司
本标准主编单位: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
本标准参编单位:江河水利水电咨询中心有限公司

内容索引:

1总则1
2综合说明4
3水文8
3.1流域概况8
3.2气象……8
3.3水文基本资料8
3.4径流8
3.5洪水9
3.6排水(涝)模数及流量10
3.7泥沙10
3.8水位流量关系曲线10
3.9江河水位与潮水位11
3.10水面蒸发和冰情11
3.11水文自动测报系统……12
3.12图表及附件12
4工程地质……13
4.1勘察概况13
4.2区域构造稳定性与地震动参数13
4.3水库区工程地质13
4.4坝(闸)址工程地质13
4.5泄水建筑物工程地质14
4.6发电引水建筑物工程地质14
4.7厂房与泵站工程地质14
4.8通航与过鱼建筑物工程地质…15
4.9施工导截流建筑物工程地质………15
4.10输水线路工程地质………15
4.11堤防与河道整治工程地质16
4.12灌溉工程地质16
4.13天然建筑材料16
4.14图表及附件17
5工程任务和规模18
5.1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和任务18
5.2防洪19
5.3治涝21
5.4河道及河口整治22
5.5灌溉23
5.6供水24
5.7水力发电26
5.8综合利用工程27
5.9除险加固及改扩建工程30
5.10工程实施影响分析及处理31
5.11图表及附件31
6节水评价……33
6.1现状节水水平评价及节水潜力分析33
6.2节水目标与指标33
6.3节水符合性分析33
6.4节水措施方案及节水效果评价33
7工程布置及建筑物35
7.1设计依据35
7.2工程等级和标准35
7.3工程选址及选线35
7.4建筑物选型………35
7.5工程总布置…36
7.6挡水建筑物36
7.7泄水建筑物……37
7.8发电引水建筑物38
7.9发电厂房(泵房)及开关站(变电站)38
7.10边坡工程38
7.11灌溉与排水建筑物……39
7.12供水建筑物39
7.13通航与过鱼建筑物……40
7.14堤防及河道整治建筑物41
7.15交通工程41
7.16工程安全监测42
7.17除险加固42
7.18图表及附件42
8机电及金属结构44
8.1水力机械44
8.2电气44
8.3金属结构45
8.4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46
8.5消防46
8.6图表及附件·46
9施工组织设计48
9.1施工条件48
9.2料场的选择与开采48
9.3施工导截流…48
9.4主体工程施工49
9.5施工交通及施工总布置49
9.6施工总进度……50
9.7图表及附件……50
10建设征地与移民安置51
10.1概述51
10.2建设征地范围51
10.3建设征地实物51
10.4农村移民安置52
10.5土地复垦及耕地占补平衡52
10.6城(集)镇迁建53
10.7企(事)业单位处理53
10.8专项设施处理53
10.9防护工程53
10.10库底清理…54
10.11图表及附件54
11环境影响评价55
11.1概述55
11.2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55
11.3环境影响预测评价……55
11.4环境保护措施56
11.5环境管理与监测57
11.6图表及附件57
12水土保持59
12.1概述59
12.2主体工程水土保持评价59
12.3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防治分区59
12.4水土流失影响分析与预测59
12.5水土流失防治标准和总体布局60
12.6弃渣场设计60
12.7表土保护与利用设计60
12.8水土保持工程设计…60
12.9水土保持监测与工程管理61
12.10图表及附件61
13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62
13.1危险与有害因素分析62
13.2劳动安全措施62
13.3工业卫生措施62
13.4安全卫生评价63
14节能评价64
14.1设计依据64
14.2能耗分析64
14.3节能措施64
14.4节能效果评价64
15工程管理65
15.1设计依据65
15.2工程管理体制65
15.3工程运行管理65
15.4工程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65
15.5管理设施与设备66
15.6图表及附件66
16工程信息化67
16.1概述67
16.2需求分析67
16.3总体设计67
16.4分项设计67
16.5信息资源共享68
16.6网络信息安全68
16.7系统集成与运行维护68
16.8图表及附件68
17投资估算69
17.1概述69
17.2编制原则及内容69
17.3投资估算成果70
18经济评价74
18.1概述74
18.2费用估算74
18.3国民经济评价74
18.4资金筹措方案7518.5财务评价75
18.6图表及附件75
19社会稳定风险分析77
19.1编制依据77
19.2风险调查77
19.3风险因素分析77
19.4风险防范与化解措施…………78
19.5风险分析结论………78
20结论与建议79
附录A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格式…………………80
附录B可行性研究阶段工程特性表格式81
标准用词说明90
标准历次版本编写者信息91
条文说明93




JGJ 91-2019 科研建筑设计标准

资源简介/截图: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9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09]88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的基础上,修订了本标准。
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地与总平面;4.建筑设计;5.安全与防护;6.室内环境;7.给水排水;8.暖通空调;9.建筑电气;10.气体管道。
本标准修订的主要内容是:
1.增减了部分术语;
2.修改了建筑设计的部分技术内容和规定;
3.增加了科研办公区、科研展示区、科研教学实验区、科研试验区及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技术内容和规定;
4.增加了部分安全与防护的技术内容和规定;
5.修改了部分给水排水及暖通空调的技术内容和规定;
6.增加了建筑电气智能化的技术内容和规定。
本标准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内容索引:
1总则1
2术语2
3基地与总平面6
3.1基地6
3.2总平面6
4建筑设计9
4.1一般规定9
4.2科研通用实验区12
4.3科研专用实验区14
4.4科研办公区…16
4.5科研展示区…18
4.6科研教学实验区…19
4.7科研试验区…19
4.8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20
5安全与防护…22
5.1一般规定…22
5.2安全与疏散22
5.3防护技术…23
6室内环境……25
6.1一般规定25
6.2噪声控制25
7给水排水…27
7.1一般规定…27
7.2给水27
7.3排水28
7.4污水处理…29
8暖通空调30
8.1一般规定30
8.2供暖31
8.3通风32
8.4空气调节35
9建筑电气36
9.1一般规定…36
9.2供配电36
9.3照明38
9.4接地40
9.5智能化41
10气体管道44
10.1一般规定44
10.2管道、阀门和附件…46
10.3管道连接47
10.4安全技术47
10.5气源站及气瓶库48
本标准用词说明50
引用标准名录…51

1总则
1.0.1为适应科研建筑建设的需要,使其符合安全、适用、经济、绿色及科研工艺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科学研究机构、工业企业、大专院校等新建、扩建、改建的科研建筑设计。
1.0.3科研建筑设计应遵守下列原则:
1满足科研功能要求;
2科研建筑本质安全,保证科研人员在科研建筑内全过程安全,兼顾重要科研设施安全;
3坚持以人为本、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的基本方针。
1.0.4科研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科研建筑 scientific research buildings
进行科研活动的建筑空间和场所。根据科研活动的性质,分为科研通用实验区、科研专用实验区、科研办公区、科研展示区、科研教学实验区、科研试验区和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等。
2.0.2科研通用实验区 laboratory area
适用于多学科的、以实验台为主开展科研活动的实验区。
2.0.3科研专用实验区 dedicated laboratory area
有特定环境要求(如恒温、恒湿、洁净、无菌、防振、防辐射、防电磁干扰等)或以精密、大型、特殊实验装置为主(如电子显微镜、高精度天平、谱仪等)的实验区。
2.0.4科研办公区scientific research office area
以办公空间为主开展科研活动的区域,主要指研究工作室、学术活动室、图书档案室及科研管理服务用房等。
2.0.5科研展示区scientific research exhibition area
以科研展示空间为主体,其他科研空间为辅的科研活动区域。科研展示是用于陈列、展览有关科学研究和实验成果的空间,包括展览空间、仓储空间和公共服务空间等部分,一般为独立展厅或展廊、展馆等。
2.0.6科研教学实验区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ructional area
以科研教学实验为主,其他科研活动为辅的区域。根据使用性质可分为教学实验室、辅助用房和公共用房。
2.0.7科研试验区scientific research testing area
以科研试验空间为主,其他科研空间为辅的科研活动区域。科研试验区是工业产品或材料在研制、生产、维修过程中性能测试的场所,由试验用房、试验辅助用房、公用设施用房等组成。
2.0.8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scientific research station
以野外生态、特殊环境和大气本底等学科领域的观测、研究、实验以及示范为主的科研建筑及配套场所。
2.0.9标准单元standard unit
具有标准化、通用化的机电设备配置与接口,满足各类科研实验工作开展及实验设备配置的模数化建筑空间实验单元。
2.0.10公用设施 public service
为科学研究和实验工作提供环境及相关条件保障的机电、设备等设施。
2.0.11管道走廊 pipeline corridor
用于通行各类公用设施立管及水平管道的空间。
2.0.12管道技术层 pipeline mezzanine
用于通行各类公用设施水平管道的空间。
2.0.13通风柜 fume hood
为保证实验室中有良好的室内环境而将有毒有害气体、蒸气、粉尘等污染物迅速排出实验室工作空间的局部通风设备。
2.0.14实验台 laboratory bench
科研建筑中进行实验及仪器存放等所使用的工作台。按照摆放的位置分为:中央实验台(岛式或半岛式)边实验台、转角台等。
2.0.15开放实验室 open laboratory
灵活隔断的大空间实验室布局形式。
2.0.16封闭实验室 enclosed laboratory
独立房间的实验室布局形式。
2.0.17洁净实验室 clean laboratory
空气悬浮粒子浓度受控的实验房间。
2.0.18生物安全实验室 biosafety laboratory
通过防护屏障和管理措施,达到生物安全要求的微生物实验室和动物实验室,包括主实验室及其辅助用房。
2.0.19生物培养室 biological cultivation room
在人工环境条件下进行生物培养的用房,包括微生物培养、植物培养、组织培养、细胞培养等。
2.0.20实验动物实验设施 facility for laboratory animal
以研究、试验、教学、生物制品、药品及相关产品生产、质量控制等为目的而进行实验动物实验的建筑物和设备的总和,包括动物实验区、辅助实验区、辅助区等。
2.0.21天平室 weighing room
设置称量精度为0.1mg~0.01mg天平的房间,天平可设置在较简单的防振天平台上。
2.0.22高精度天平室 precision weighing room
设置称量精度为0.002mg~0.001mg的微量天平的房间,要求恒温、恒湿、防振、防风、防尘、防腐蚀性气体、防阳光直射等环境条件。
2.0.23电子显微镜室 electrouic microscopy ro
以电子显微镜作为实验设备的实验室设有电镜间、过渡间、准备间、切片间、涂膜间及暗室等。
2.0.24谱仪分析室 spectrometer analysis room
进行谱学分析与研究的实验室,设有谱仪间、过渡间、样品制备间、化学处理间、暗室、数据处理间及工作间等。
2.0.25基因扩增实验室 gene amplification laboratory
开展基因扩增实验、检验类工作的实验室,设有试剂准备区、标本制备区、扩增区、产物分析区等。
2.0.26放射性同位素 radioisotope
某种发生放射性衰变的元素中具有相同原子序数但质量数不同的核素。
2.0.27放射源 radioactive sources
除研究堆和动力堆核燃料循环范畴的材料以外,永久密封在容器中或者有严密包层并呈固态的放射性材料。
2.0.28射线装置 radiation-emitting- device
X射线机、加速器、中子发生器等产生射线的装置。
.0.29非密封放射性物质 unsealed radioactive substances
非永久密封在包壳里或者紧密地固结在覆盖层里的放射性物质。
2.0.30危险化学品hazardous chemicals
在存储和使用过程中有可能引起理化危险、健康危险或环境危险的化学品。
2.0.31废弃化学品 chemicals
在科研建筑中,因各类活动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化学品,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废物管理的化学品,包括包装该化学品的容器。
2.0.32应急喷淋emergency shower
自动或人工控制开关的喷淋设备,用于有化学及生物危害的实验室进行喷淋救护。
2.0.33应急洗眼器 eye washer
当发生有毒有害物质(如化学液体等)喷溅到工作人员眼、脸时,采用的一种迅速将危害降到最低的有效的安全防护设备。
2.0.34反应池reaction pool
排水系统排出的污(废)水中含某些有害物质时,在建筑物内或附近设置排出污水处理的构筑物用物理、化学方法预处理,以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2.0.35实验室工作接地 equipment grounding
为保证要求接地的仪器设备稳定工作而设置的接地。
2.0.36特殊防护接地 special protective grounding
为静电防护、电磁屏蔽防护等提供的接地。




Revit机电教程,Revit中如何快速将机电模型拆分为多个单层项目

在Revit中,将机电模型绘制完成后,往往需要多人同时对一栋楼的模型进行优化,在无法使用中心文件时,需要将机电模型拆分为多个单层项目,这时可以按标高快速拆分机电模型。

1. 首先复制一个需要拆分的机电模型,根据需求修改命名为B1机电模型,如图所示。

3.使用由左上至右下的框选方法,框选B1F标高以下的模型点击删除,如图所示。

5.点击B1F标高,再次框选B1F标高下的立管,完成后如图,保存模型,即完成B1F模型的拆分。

按标高快速拆分机电模型的意义:

在完成机电的建模后,往往根据时间的安排,需要多人同时进行一栋楼的模型优化,将机电模型按标高快速拆分为多个单层项目,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缩短项目周期。

来源:Aairevit




房建工程水电安装管线预埋技术要点探讨

工程水电安装管线预埋质量直接影响着安装工程的总体质量和建筑的使用功能,做好水电安装管线预埋的技术控制就应从设计入手,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操作、安装问题,是抓好影响质量的关键环节。

一、建筑工程内部管线综合设计原则

1 管线工程综合设计的一般原则

在建筑内部管线综合设计阶段,各种工程管线具有各自的工艺布置要求,当出现相互交叉挤占同一空间的问题时,应按照相互协调、布置得当的原则处理。管线工程综合设计的一般原则如下:

(1)先布置管径较大的管线,后布置管径较小的管线。遇管线交叉时,应小管避让大管,这是因为小管所占空间较小,相对较低且易于安装的缘故。

(2)压力流管道避让重力流管道。压力流管道(包括给水管道、消防栓管道、走廊喷水灭火管道、热水管道,空调水管等)在外加压力作用下,介质克服沿程阻力,沿一定方向流动,压力流管道区别于重力流管道的主要特征是可以爬升。重力流管道(包括污水、废水、雨水、空调冷凝水等管道)内介质仅受重力作用,由高往低流,其主要特征是有坡度要求,且排放水流杂质多,容易堵塞,因此要求水平管线短,避免过多转弯,以保证建筑空问及排水畅通。管线交叉时,应将重力流管道对标高的要求作为首要条件给予满足。

(3)冷水管避让热水管,因热水管往往须要保温且造价较高。电缆(含动力、控制、通信等)桥架与输送液体的管道宜分开布置,或将其布置在上方,以免管道渗漏时损坏电缆。如必须在一起敷设,电缆应采取设套管等保护措施。附件少的管道避让附件多的管道。这样有利于施工操作、维护及更换管件。可弯曲管避让不可弯曲管。各种管线在同一处垂直方向布置时,一般是:线槽或电缆在上,水管在下;热水管在上,冷水管在下;风管在上,水管在下。尽可能使管线呈直线,相互平行不交叉,便于安装维修,降低。

(4)管线综合设计时要考虑以下问题:

①空调风管、供回水管、冷凝水管、热水管等须保温,设计时应考虑保温层厚度。

②喷淋横干管上要接出支管,以布置喷头,管线布置时应留有接出支管的空间。

③走廊送(回)风口、灯具、感烟探测器、喇叭、喷头等的布置应统一协调,避免相碰。一般风口、灯具等要求居中,呈一直线布置,以保证装修效果。

④强、弱电的桥架之间应有一定间距,以免互相干扰。有条件时,可分别布置在走廊两侧。

2 机电管道设计

由于大型建筑中各类系统越来越多,机电综合图的设计就越来越重要。机电综合图的设计应能满足各项机电的功能要求,要进行多方多次的协调,其工作量大。机电管道错综复杂,包括防排烟风管、空调新风管、空调供回水管、冷凝水管、消防栓横干管、喷淋干管、强电桥架、强弱电线槽、生活给排水管等。

3 高层建筑中设备工程管线分类

a、生活给排水系统:生活给水管道、生活废水管道、生活污水管道、雨水管道、其他杂排水管道、中水管道等。

b、热力管道系统:采暖管道、热水供应管道及空调处理设备所需蒸汽或热水管道。

c、消防系统:消防栓管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管道、气体消防管道、防排烟管道以及消防广播、电话、联动报警等弱电管线。

d、通风空调系统:送排风管道、空调风管、空调冷冻冷却水管道、冷凝水管道等。

e、供配电系统:动力配电管线,照明配电管线。

f、弱电系统:楼宇自动化系统、电话、电视、电脑、数字信息网络管线等。

二、主体工程阶段管线预埋技术要点

1 工艺流程

放线——装平板模——平板模上放线、划线——底筋绑扎、水电管线预埋——肋间钢筋网片绑扎、水电管线预埋——复核、检查、验收——铺设架板、安装混凝土输送泵管——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养护。

2 施工工艺

在平板模支完、放线后,即可进行预埋管混凝土施工。按设计图在平板模上弹出水电管道安放位置线、钢筋分布线。将水电管线穿过楼板的管道,用预埋套管固定在模板相应位置上。在底筋及网片按弹线位置绑扎完毕后安放预埋管。为便于制作和安装,预埋管长度应按照设计要求,并安放顺直,偏差控制在±1.5cm内。操作过程中,钢筋绑扎、预留预埋必须交叉平行进行,特别是预留预埋必须与土建施工同时作业,否则过后很难插入。在钢筋绑扎及预埋管安放过程中,要随时铺设架板,对钢筋及预埋管成品进行保护,避免直接在钢筋及预埋管上踩踏。混凝土采用泵送,一次浇筑成型。为满足垂直超高长距离泵送要求,并保证板底及肋间混凝土密实,泵送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80~200mm。混凝土出盘到浇灌完毕控制在60min以内,混凝土布料来回穿梭、平行振捣推进。

3 技术要点

(1)管材选择:按设计要求,选择响应材质的管材,并满足施工条件要求。由于目前大部分pvc及钢套管生产工艺及设备较简单,可在现场加工制作,且加工制作与工程施工可流水作业,以有效地节约成本。

(2)预埋管安放:根据楼板结构尺寸及施工运输条件,预埋管必须分段割制再安放成整体,要采取技术措施保证预埋管整体顺直,从而保证上下板及肋间混凝土的几何尺寸。

(3)预埋管抗浮要求:由于pvc管材质轻,振捣混凝土时,混凝土会对其产生向上的浮力,导致上层钢筋网露出,结构层加厚。

(4)安装工程中的预留预埋问题:由于楼板中预留预埋管线纵横交错,有的要直接穿过楼板,例如通过卫生间楼板的管道,一要预防渗漏,二要预留位置准确,以避免碰到预埋管,因此,对安装工程中预留预埋管线一定要考虑全面。

(5)浇筑混凝土:要采取相应措施,防止预埋管损坏,确保板底及肋间混凝土密实。

三、装修工程阶段管线预埋技术要点

水安装包括给水安装和排水安装两大类:给水系统的任务是保证水质、水量和水压。给水管道布置的原则是在保证供水安全、方便的前提下,管线布置缩短、美观,同时要便于施工、检修。设备安装前应对其有关资料和合格证文件进行核对检查。

四、结语

总之,水电工程属于隐蔽性工程,在施工过程中还应根据施工质量控制措施来进行管线的预埋,保证工程的有效调整措施。




看这里!工程结算失真的真正原因和审核要点

工程结算失真的8个真正原因

工程结算送审的结算中,常发现有工程结算多报的现象产生,认真分析结算“失真”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联系单盲目签证,事后补签,签证表述不清、准确度不够及时间性不强。

由于我国目前采取的是计量(监理)与评价(决算)分离的工程监管模式。搞决算审核工作的工程师施工时一般不到现场,决算审核时工程量的依据主要就是施工图和监理签证。这就为施工环节(尤其是隐蔽工程)偷工减料提供了可能。现场监理人员对管理和有关规定掌握不够,对不应该签证的项目盲目签证。有的签证由施工单位填写,不认真核实就签字盖章;施工单位在签证上巧立名目,弄虚作假,以少报多,蒙哄欺骗,遇到问题不及时办理签证,决算时搞突击,互相扯皮推卸责任;有的施工单位为了中标,报价很低,为了保住自己的利润对包干工程偷工减料,对非包干工程进行大量的施工签证,施工现场的乱签证,扰乱了市场正常秩序。

2、工程量计算方面。

工程量的计算是依据竣工图纸、设计变更联系单和国家统一规定的计算规则来编制的,是结算编制的基础。工程量计算误差主要包括在定额中子目录再次计算、计算单位不一致而造成工程量的小数点错位及计算错误。

3、套用定额方面。

对定额中的缺项套用子目或换算的理解有出入、忽略定额综合解释,不换算系数、高套定额。

4、材料价格方面。

主材的型号、材质在设计中不明确;除去规定的材料价格外,还有大部分采用的是市场价,这也影响了结算的造价。

5、费用计算方面。

不按合同要求套用费用定额。根据工程类别划分,三类工程却高套用二类工程。工程没有达到约定的文明施工程度却按约定计算文明施工增加费。在县城(镇)的工程税金的却套用市区的费率等。

6、极少数的结算编制人员业务水平不过关,以致计算”失真”。

7、建设单位在发包合同及现场签证中用词不严谨而导致结算与实际有出入。

8、施工单位顾虑结算卡得太紧。

送审结算是建设单位委托中介机构审核的,建设单位的主观愿望是核减核增的额度来支付业务费,这自然形成施工单位加大水分多报的可能。

常见的有:

巧立名目,高套定额。

①把定额中已综合考虑并包含在综合单价里的内容单独列项。

例如:挖土方已按照工程量套用定额计价,有的施工单位又把挖掘机台班单独列项计算;

②把费率中包含的内容另外列项计算,例如综合费率中已包含冬雨季施工增加费,有的又把雨季抽水费另计;

③利用定额单价的换算抬高项目单价。

虚设费用。

有的工程在实施过程中没有使用大型机械和特种机械,但竣工决算中却列入了夜间施工增加费、赶工措施费等。

提高计费标准,扩大取费范围。

工程结算审核的10大要点

1、做好结算审核的准备工作

首先,应要求承包商或指定分包或供应商在递交结算供审核时,附上结算价款不再调整的承诺。

其次,应详细审核项目或分项的合同文本,了解合同范围、与其他承包商之间的界面划分和计价模式等。

再次,应检查竣工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特别是设计变更内容是否完整体现在竣工图纸上。

最后,应及时与工程管理部、现场监理联系、交流,以充分了解项目或分项工程的现场情况,利于结算审核工作的完整性。

此外,计划编制也很重要,以XX为例,XX成本控制中心根据总工室施工图的出图时间制定各项目的编制计划;成本控制中心根据工程管理中心提供结算资料时间编制项目结算审核计划;成本控制中心按承包商上报结算时间编制工程结算审核计划。

2、审核建筑面积

一方面,应关注设计变更可能引起的建筑面积调整,提醒造价咨询公司注意施工图纸与实际的建筑面积差异,必要时与或造价咨询公司或承包商计算的面积逐层进行对比。

另一方面,若建筑面积与结算不同,要求各方就面积差异取得一致;如建筑面积有调整,应及时检查机电结算相关数据。

3、审核结算资料

以XX为例,结算资料除了通用要求外,还有个性化要求:

土方工程结算上,须提供经过甲方现场工程师、造价工程师、监理工程师及施工单位四方共同确认的交付场地标高图和完成面标高图。标高图中必须有明确的边界线/放坡/工作面等实际情况(合同中约定不计放坡/工作面的除外,须划分详细的方格网计算图(10×10)及相关的计算书;

桩基工程结算上,桩基工程打桩原始现场记录,包括桩号/桩规格/现状土标高/桩顶设计标高/送桩长度等,须有甲方 现场工程师、造价工程师、监理工程师及施工单位四方共同的签字确认;

部品工程结算上,施工单位必须做出详细的竣工图纸供工程管理中心现场工程师、总工室设计师核对后确认,并提交 招标图纸及变更签证作为结算依据,以便对照;

园建/绿化工程类结算上,结算资料在报送甲方工程管理中心工程师之前须经过园建/绿化相关工程师的确认,并由园建/绿化 工程师签注结算核实意见;

样板房工程上,样板房工程由工程管理中心工程师接管相应的结算资料交接工作;需提供通过验收意见的样板房现状说明书及其附表;在招标时主材价为暂定的,须由成本控制中心按设计要求确认相应的主材价格。

材料设备类结算上,须提供经供货方/监理(无监理的情况除外)/总包/甲方四方签字核实的《材料设备验收单》和配套的《材料设备价格清单》原件作为结算依据。

4、检查多计项

结算出现多计项的错误,通常是由于设计或竣工图纸所表述的内容超过标段或承包合同范围;或是承包合同约定的工程量计算规则与常规的认识不同。

所以,在具体检查结算前,应仔细阅读承包合同(或按常规假定标段划分)和工程量计算规则,确保结算内容与承包合同所述内容以及计算规则相一致。

常见的多计项包括但不限于如下6种:

一是已约定需含在钢筋单价或措施项目中的大底板架立筋;

二是已约定需含在土方开挖单价中的1m&p3;内的砼块料;

三是墙地面内粉刷、洗手间防水层等,这是土建总包与二次装修分包工作界面;

四是排管排线、开关插座、空调风口、冷热给水排管、弱电排管排线等,这是机电与二次装修分包工作界面;

五是穿管、预埋件、设备基础,这是土建总包与机电分包的配合界面;

六是土建总包与幕墙分包的配合界面的预埋件。

5、做好价格复核

一是审核单价。

首先,审核竣工结算所列各分项工程单价是否符合承包合同约定的单价,包括合同单价或定额单价,其名称、规格、计量单位和所包含的工程内容是否与合同或单价估价表相一致。

其次,单价换算首先要审查换算的分项工程是不是合同或定额中允许换算的,再审查换算是否正确。

再次,补充合同单价或定额及单位估价表,要审查补充定额的编制是否符合编制原则,单位估价表计算是否正确。

二是审核取费标准。

若采用定额计价,根据竣工结算时间,取费用发生时所执行的定额及与定额相对应配套的取费标准。

应注意建筑工程类别划分是否与工程性质及规定指标相符,有无高套取费标准;各项取费的计取基数是否符合有关规定;有无规定之外的取费等;对于人工单价、开办费、管理费率、利润让利等情况需按承包合同的约定执行。

三是审核甲供料扣款及核销。

若项目或各分项工程中部分采用甲供料,则采用定额计价时,需在税后扣回甲供料定额预算价格;若甲方供应数量与工程实际用量存在差异,需进行材料核销,超供部分应按供应价扣回。

四是审核甲方代缴代扣。

项目或各分项工程中,如果存在甲方代缴代扣项目的工程水电费等,审核人应进行费用清算。

五是审核合同约定的奖罚款。

项目或各分项工程中,若依据合同约定,存在各类奖罚款的如质量、工期等,应进行此项费用清算。

此外,根据合同约定,应对项目或分项工程保修金进行计算并预留,所有结算在三方签字盖章前必须经算数核对。

6、审核工程量

同步或交叉复核工程量可用以下5种方法:

一是利用统计数据及经验,对主要工程量每平米含量先进行一次初步核准,以确定是否在合理区间内。

二是利用统筹法审核平面如建筑面积与楼板、装饰面层、天棚、吊平顶,以及垂直面如外立面与其饰面、窗、阳台、幕墙、外脚手、外立面或平面系数等相关数据的合理性、正确性。

三是逐层或选择典型楼层如地库、裙房、标准层、屋面层,复核柱、梁、楼板、剪力墙之砼、钢筋含量指标的合理性。

四是抽查或典型柱网结构的砼含量和钢筋含量。

五是定期或不定期对工程量进行百分百计算复核。

7、审核时点

对总包结算的审核,可与造价咨询单位同步进行;对指定分包或供应合同的结算审核,可安排在造价咨询单位递交初步审核意见之后。

以XX对审核时间的要求为例:

委托咨询公司进行审计的,1000万元以下的项目审计原则上出具初步审计报告的时间不得超过20天,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出具初步审计报告的时间不得超过30天,特殊情况下不得超 过45天。

成本控制中心每次受到施工单位的反馈意见后回复时间:10万元以下的2天内,10万元~50万元的3天内,50万元以上的5天内。

集团财务管理中心的复核时间为,自结算资料齐全之日起,一般复核5天内,全面复核时间为,50万元内的10天内,50万元以上的及主体、市政配套、园建工程为25天内。

以上未按时限完成的(因被审计单位自身造成的延误除外),每延迟一天扣罚责任部门总监50元。

8、发挥造价咨询单位作用

对造价咨询单位要有所要求,例如要求其提供计算底稿,并将上述检查结果与之交流沟通,要求其根据甲方审核意见与承包商进一步洽商。

在委托造价咨询公司时,恒大的成本控制中心对编制预结算的咨询单位进行考察、筛选,确定委托对象后报成本分管领导审核、总经理审批确定;成本控制中心负责与被委托方签订详细的预结算编审的造价咨询委托合同;成本控制中心负责跟踪、了解造价咨询机构的编制或审核情况,督促咨询机构履行造价咨询委托合同,审查咨询机构的编制结果。

按XX的相关规定,委托工程造价咨询公司审计结算,咨询费用应按如下标准进行控制:

工程造价500万元以内的,咨询费率应控制在3~8‰以内,500万元以上的咨询费率应控制在2~6‰以内。

单独安装工程结算审计可在上述基础之上适当增加0.5~1‰,如果咨询公司最终审计报告质量控制在公司规定的误差率范围之内(初审误差率应控制在3%以内,复审误差率应控制在1%以内),咨询公司年度咨询费收费低于上述最低费率计算的费用时,成本管理中心可以按最低咨询费率计算补偿给咨询公司,以确保咨询公司工作积极性。

最高咨询费不高于上述规定的最高咨询费率计算的咨询费,计费基数均以定案造价计算,必须在咨询合同中做出规定,确定上述计费基数时若原施工合同是总价合同,原合同总价不应计算在计费基数之内。

结算咨询合同中必须规定公司有权对咨询单位的初审金额另行委托其他单位或自行组织人员进行复审,如复审核减率超过2%但未超过3%(含3%),公司只按结算审计费70%支付审计费,另外咨询单位还要承担复审的审计费用(复审审计费按复审核定工程造价的1‰收取基本审计费,核减额提成按核减额的5%计算),公司有权直接从应付咨询单位的审计费用中扣除。如复审核减率超过3%,则公司不支付任何审计费用给咨询单位,已预付的审计费由咨询单位退回。

工程造价审计咨询合同必须采用公司相应合同范本。

所有涉及需要办理工程结算的承包合同中必须明确规定:

承包方提供的结算必须实事求是,如实依据合同规定计算,如果乙方虚报夸大结算金额,计算误差率超过5%,超过部分审计费由承包承担,审计费按核减额乘以4%计算,由公司直接从工程结算款中扣除,上述误差率定义为:(乙方送审金额­最后审计定案金额)÷最终审计定案金额×100%)。

所有涉及需要办理现场工程经济签证与设计变更签证的合同中必须明确规定:

签证单中的预算书的内容必须完整、准确,承包方上报的补充预算额,不得高出公司审定后的金额的10%,否则,公司将收取超出部分的10%的违约金,在结算工程总价款中扣除,并降低承包方在公司承建商评估体系的排名。

9、选好设计单位,提高出图深度和质量

以XX的图纸要求及台帐管理为例:

第一,XX总工室向成本控制中心提供设计图纸(白图),成本控制中心须办理签收登记手续,建立设计图纸收发台帐。

第二,设计图纸须明确工程所属板块、工程所在地、单位工程名称和编码;项目当期(区)的户型、栋数。

第三,设计图纸须尺寸清晰、准确,有详细的设备材料的规格型号和标准。如带装修的,需有明确的装修 标准,须明确产品档次、规格、型号,如使用套图的,需说明套图对象与变化情况。

第四,预算编制过程发生设计图纸澄清、变更修改、调整,由设计代表书面回复工程成本控制中心或在计 算图纸上标注、签名;有关问题由总工室、成本控制中心以业务联系单形式交流完成。设计回复时间不列入预算编制时间内。

第五,资料员发现存在图纸不齐,不具备预算编制条件,可拒绝收图。

第六,凡总工室给成本控制中心的设计图纸及相关资料,成本控制中心必须保存完整,直到工程全部竣工结算完成为止,并在本部门资料员处存档至少保存到项目工程全部办完竣工结算后 5 年以上。

此外,对于审核方而言,还要加强项目开发的计划和节奏,重视、强化招标采购的策划工作,确保招标采购工作的合理时间;加强、细化回标分析及询标、确认工作,减少、避免合同争议的重复发生;加强合同管理、工程记录及档案管理;加强对投资监理的事前指导、过程管理、事后考核。

10、结算过程其他注意事项

结算的工程量以竣工图为准,竣工图不清之处,预算人员要得到工程管理中心的确认或到工地现 场进行实地测量;尤其对图纸未标注、无特别要求,现场实际施工又提高标准的项目一定要有现场工程师文件确认并符合工程合同要求后才能给予按实结算。

结算单价在合同中有规定的,则按合同规定执行;结算单价在合同中未规定的则参照定额和市场合理低价进行确定;

扣除甲供、三方供货材料、设备的多用材料费(实际领用甲方材料数量减结算用量的差量乘甲方 供应材料超量扣款单价)。同时,要对甲供材料、设备的多领和少领数量也应引起足够重视;多领和少领数量要与现场工程师一起核对确认,并要对其少领和多领原因进行分析,通过分析,进一步验证结算数量的正确性。材料价差严格按材料限价调整。

按承包合同确定的结算方式确定结算总价,在初审结算书、与承包方核对时依据合同,进行甲供材料、配合管理费及责任扣款等费用的确认、扣除;

预算编制中,因、现场实际标高没能及时提供,造成未按施工组织设计、现场实际 标高计算项目和工程量的,成本控制中心结算中一定要要求工程管理中心提供施工组织设计、现 场实际标高,对原预算做出相应调整。

同一工程,若有两次以上结算或签订两份以上合同产生两份以上结算时,在分次结算中要注意之前结算与之后结算的工程量衔接,之前结算一定要用文字或图示标(说)明已结范围和位置,之后结算要在结算前先核对之前各结算书已结时间段、位置和范围,避免重复。要求现场工程师在向成本控制中心报送资料中定要注明每次结算的实际施工位置或距离。 




高清无水印、带书签 17S205 消防给水稳压设备选用与安装图集(替代98S205).pdf

资源简介/截图: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图集号:17S205(替代98S205)
统一编号:GJBT-1469
消防给水稳压设备选用与安装
组织编制: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主编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国防工程研究院
出版日期:二〇一八年八月一日

1编制依据
本图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质函[2010]95号“关于印发《2010年国家建筑标准设计编制工作计划》的通知”,对98$205《消防增压稳压设备选用与安装(隔膜式气压水罐)》进行修编。
2设计依据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17
《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
《固定消防给水设备第3部分:消防增压稳压给水设备》GB27898.3-2011
当依据的标准规范进行修订或有新的标准规范出版实施时,本图集与现行工程建设标准不符的内容、限制或淘汰的技术或产品,视为无效。工程技术人员在参考使用时,应注意加以区分,并应对本图集相关内容进行复核后选用。
3适用范围
本图集适用于建筑工程中有稳压要求的临时高压消火栓给水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消防给水稳压设备的选用与安装。
4选用说明
4.1当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所设的高位消防水箱不能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第5.2.2条第1~4款的静压要求时,应设稳压泵(稳压设备)。
4.2本图集编制的消防给水稳压设备包括消防给水稳压装置和箱泵一体化消防给水稳压供水机组,并采用隔膜式气压水罐防止稳压泵频繁启动。对仅设稳压泵的消防给水稳压设备应由设计人员根据工程具体情况确定,并有确保避免稳压泵频繁启停的措施。
4.2消防给水稳压装置由隔膜式气压水罐、水泵、电控箱、仪表、管道附件等组成。
4.3箱泵一体化消防给水稳压供水机组由高位消防水箱、隔膜式气压水罐、稳压泵、旋流防止器、流量开关、电液位信号仪、电控箱、仪表、管道附件等组成。
4.4消防给水稳压设备有关设计技术条件
4.4.1气压水罐工作压力:0.6MPa、1.0Pa、1.6MPa.
4.4.2气压水罐有效调节水容积:>150L。
4.4.3工作压力比值为0.65~0.85.
4.4.4稳压泵设计流量:1L/s、1.5L/s、2L/s、2.5L/s和3L/s。
4.4.5消防给水稳压设备环境温度宜为5℃~40℃。
设计人员选用前应根据具体工程情况经计第后确定,对本图集未包括的相关技术参数,可单独配置相关设备。
5消防给水稳压设备工作原理
5.1消防给水稳压设备稳压泵的设计流量不应小于消防给水系统管网的正常泄露量和系统自动启动流量,设计压力应满足系统自动启动和管网充满水的要求,并应保持系统最不利点处水灭火设施在准工作状态时的静水压力大于0.15Pa。
5.2消防给水稳压设备气压水罐调节水容积应能保证稳压泵启泵次数不大于15次/h,且其有效调节水容积不小于150L。利用气压水罐所设定的P、Ps、P运行压力,控制稳压泵运行工况。P。为气压水罐充气压力;P为稳压泵启泵压力;P为稳压泵停泵压力。
5.3气压水罐调节水容积计算

17S205,17S205图集,替代98S205,消防给水稳压设备,高清无水印、带书签 17S205 消防给水稳压设备选用与安装图集(替代98S205).pdf

6运行控制全过程
为保证最不利点处水灭火设施在准工作状态时的静水压力大于0.15MPa,并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固定消防给水设备第3部分:
消防增压稳压给水设备》GB27898.3-2011第5.1.1条,求得P。作为气压水罐的充气压力,根据选定的气压水罐规格及。、B,通过计算,求得P1和P。平时管道系统如有渗漏泄压等情况,当气压水罐压力下降到Ps时启动稳压泵补水,当压力上升至P2时,稳压泵停止,在1、B(启动三停止)反复运行。消防给水稳压设备应有与消防主泵的联动接口,当消防主泵投入运行状态后,稳压泵自动停止工作。待火情消除后,手动恢复消防稳压给水设备的控制功能。
7消防给水稳压设备分类
7.1消防给水稳压装置
根据装置设置位置分为:上置式(用I表示)和下置式(用Ⅱ表示),根据气压水罐设置方式分为:立式(用L表示)和卧式(用W表示)。
7.2箱泵一体化消防给水稳压供水机组
箱泵一体化消防给水稳压供水机组主要为上置式,有效消防水容积分别为12m3、18m3、36m3、50m3和100m3,严寒、寒冷等冬季冰冻地区应设置在消防水箱间内,其他地区宜设置在室内;当必须屋顶露天设置时,应采取防冻隔热等安全措施。水箱的人孔以及进出水管的阀门等应采取锁具或阀门箱等保护措施。
8设备型号标记
8.1消防给水稳压装置型号标记

17S205,17S205图集,替代98S205,消防给水稳压设备,高清无水印、带书签 17S205 消防给水稳压设备选用与安装图集(替代98S205).pdf

17S205图集PDF书签目录索引:

目录 5
总说明 7
室外临时高压消防系统稳压示意图 12
室内消火栓系统稳压示意图 13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稳压示意图 14
室内消火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合用稳压设备示意图一 15
室内消火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合用稳压设备示意图二 16
消防给水稳压装置 17
ADL甲型立式稳压装置安装图 17
ADL乙型立式稳压装置安装图 18
ADL立式消防给水稳压装置技术特性表 19
ADL甲型卧式稳压装置安装图 22
ADL乙型卧式稳压装置安装图 23
ADL卧式消防给水稳压装置技术特性表 24
SR立式稳压设备安装图 27
SR立式消防给水稳压装置技术特性表 28
箱泵一体化消防稳压供水机组 31
WXB-12箱泵一体化消防稳压供水机组 31
WXB-18箱泵一体化消防稳压供水机组双 32
WXB-18箱泵一体化消防稳压供水机组单 33
WXB-36箱泵一体化消防稳压供水机组双 34
WXB-36箱泵一体化消防稳压供水机组单 35
WXB-50箱泵一体化消防稳压供水机组 36
WXB-100箱泵一体化消防稳压供水机组 37
WXB型箱泵一体化消防稳压供水机组技术特性表 38
WS箱泵一体化消防稳压供水机组双 39
WS箱泵一体化消防稳压供水机组单 40
WS型箱泵一体化消防稳压供水机组技术特性表 41
消防给水稳压设备基础图 42
相关技术资料 43




高清无水印 19S308 污水提升装置选用与安装图集.pdf

资源简介/截图:
污水提升装置选用与安装
主编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国防工程研究院
统一编号:GJBT-1504
出版日期:二〇一九年三月一日
图集号:19S308

1编制依据
本图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质函[2014]119号“关于印发《2014年国家建筑标准设计编制工作计划》的通知”进行编制。
2设计依据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
《污水提升装置应用技术规程》T/CECS463-2017
《污水提升装置技术条件》CJ/T380-2011
《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当依据的标准规范进行修订或有新的标准规范出版实施时,本图集与现行工程建设标准不符的内容、限制或淘汰的技术或产品,视为无效。工程技术人员在参考使用时,应注意加以区分,并应对本图集相关内容进行复核后选用。
3适用范围
本图集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民用与工业建筑中地下室或半地下室等场所污、废水提升装置的选用与安装。不适用于消防排水及雨水的提升排除
4使用条件
4.1污、废水温度为5℃~40℃。
4.2污、废水pH值:6~9.
4.3环境温度为4℃~40℃。
4.4电源电压:单相220V或三相380V。
4.5电源频率:50Hz。
4.6扬程范围:(0~60)m。
4.7流量范围:(0~100)m3/h
5一般规定
5.1污水提升装置的工程设计应满足建(构)筑物排水的安全、卫生以及施工方便、维修容易等要求。
5.2污水提升装置的性能应满足用户的排水流量、提升扬程的需求。
5.3采用污水提升装置的建(构)筑物应有保证装置进入安装位置的通道或吊装孔。
5.4污水提升装置近旁低处宜设集水坑,集水坑有效容积宜大于等于0.1m3,坑深大于等于0.3m。当采用潜水排污泵排除集水坑内积水时,坑内应设液位开关,并通过控制器(盘)控制泵的启停。
5.5集水箱外宜设置手动隔膜泵,当污水泵检修时,应通过人工操作排除集水箱内污水。手动隔膜泵的出水应排入装置出水管,并在接入前设鹅颈管。
5.6污水提升装置的四周、上方应预留不小于600mm的安装、检修空间;坑内安装时,污水提升装置与四周坑壁、坑盖板的距离不宜小于200mm
6选用说明
6.1本图集编制的污水提升装置按污水储存调节和控制方式分为贮存型和即排型,按污水泵的工作条件分为干式和湿式。
6.2贮存型污水提升装置适用于用户排水不均匀、有贮存调节要求,且现场有安装空间的场合;即排型污水提升装置适用于用户排水较均匀、污水随进随排,且现场安装空间较狭小的场合。
6.3湿式污水提升装置适用于输送污水温度小于等于40℃,无腐蚀性或安装空间狭小的场合;干式污水提升装置适用于输送各种性质污水,现场有安装空间且要求检查维护方便的场合。
6.4污水泵性能参数应由下列方法确定:
6.4.1污水提升装置的排水流量q:应由生活排水设计秒流量确定,排水设计秒流量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的有关规定计算。当污水提升装置设置两台及以上污水泵同时运行时,每台污水泵的流量qb应按下式计算;

19S308,污水提升图集,污水提升装置图集,污水提升装置选用与安装,污水装置图集,高清无水印 19S308 污水提升装置选用与安装图集.pdf

式中:qb一每台污水泵流量(m3/h);
qt一污水提升装置排水流量(m3/h);
n一同时开启污水泵台数。
6.4.2污水泵的扬程采用应满足下式要求,并按出水管的最高点到污水提升装置的最低液位的垂直高度作为静扬程进行校核:

19S308,污水提升图集,污水提升装置图集,污水提升装置选用与安装,污水装置图集,高清无水印 19S308 污水提升装置选用与安装图集.pdf

式中:H一污水泵的扬程(kPa);
H1一污水提升的高度差(m)。即污水出水管室外排出口中心与集水箱最低水位间的高度差值;
H2一污水泵吸水管、出水管沿程和局部阻力损失之和(m)。无固液分离器和进水端过滤器时,局部阻力损失取沿程阻力损失的20%。当有固液分离器和进水端水端过滤器时,局部阻力损失取值除20%的沿程阻力损失外,另加0.5~1m。
H3一污水泵出水管附加的流出水头(m)。当全扬程小于或等于20m时,宜取1~2m;当全扬程大于20m时,宜取2~3m。

6.4.3选择污水泵应查污水泵的Q-H特性曲线,H值对应的水泵流量应大于等于计算所得的排水流量值q。
6.5集水箱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6.5.1贮存型污水提升装置的集水箱容积应按下式进行计算:
V=VI +V2+V3
式中:V一集水箱的总容积(m3);
V1一集水箱的有效容积(m3)。宜取2.0~2.5min装置排水量。此容积应大于等于出水管止回阀与鹅颈管之
间的出水管容积;
V2一污水泵停泵时,集水箱内所剩污水的容积(m3);若湿式安装时,停泵液位宜取潜水泵电机高度的1/2,并
应满足污水泵的吸程要求;
V3一集水箱内启泵最高液位以上空间的容积(m);最高液位以上空间高度可取0.1~0.15m。
6.5.2即排型污水提升装置集水箱的有效容积宜取污水泵流量与其最小运行时间的乘积。
6.6建筑排水系统排水管管径不得大于污水提升装置进水管(口)。
6.7污水提升装置出水管最小管径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污水提升装置出水管最小管径

19S308,污水提升图集,污水提升装置图集,污水提升装置选用与安装,污水装置图集,高清无水印 19S308 污水提升装置选用与安装图集.pdf

6.8污水提升装置管材和管件的承压能力应大于等于污水泵的公称压力,且不应小于0.6MPa。污水提升装置的压力排水管不得与建筑物内的重力排水管合并排出。
6.9为了防止室外排水管内的污水倒流回建筑物地下室,应在污水提升装置的出水管上装鹅颈管,鹅颈管的最低处标高应高出污水管的倒流液位0.3~0.5m。
6.10集水箱的通气管应连接建筑排水系统通气管或独立设置伸顶通气管,通气管的管径不应小于集水箱进水管管径的1/2,且不小于50mm.无条件设置伸顶通气时,应设过滤除臭装置。
7安装要求
7.1建筑专业。污水提升装置宜设置在独立房间内,其地面应做好防水,并设排水设施。
7.2结构专业
7.2.1污水提升装置宜采用刚性混凝土基础。
7.2.2本图集中基础做法仅为示意,具体做法应由结构专业设计人员根据现场情况进行设计。
7.2.3基础顶面应平整规则,设备底座应与基础充分锚固。
7.2.4当基础设在底板或楼板上时,基础应直接落在承重板上。
当基础设在地面上时,地基承载力标准值不低于120kPa;达不到要求时,应进行地基处理,基础底面下设砂石垫层或灰土垫层,其厚度不小于200mm,并充分夯实。主体结构专业设计人员应根据
所选设备的荷载参数进行底板、楼板及设备基础的结构设计。
7.3电气专业
7.3.1提供与提升装置相配套的动力电源及普通照明。
7.3.2当位于建筑物地下的污水提升装置不能设重力事故排出管时,应有不间断电源供应。
7.3.3污水提升装置的供配电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和《建筑物电气装置第5-51部分: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安装通用规则》GB/T16895.18的有关规定。
7.3.4供电系统的防雷与接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和《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的有关规定。
7.3.5电动机应有等电位连接措施,并应有可靠接地。控制系统的电气安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的有关规定。
7.4暖通专业。提升装置设置在独立场所应设通风换气,换气次数不小于3~5次/h;设置在卫生间内时,换气次数不小于6~8次/h。
7.5给水排水专业
7.5.1提供提升装置进水管、出水管、通气管、排污管与相应管道系统的接驳。
7.5.2提升装置附近宜设置清洗用水龙头及排水设施(地漏、地沟或集水坑)。
7.6污水提升装置、附件、管道支、吊架应可靠固定,并符合《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的有关规定,不得将已安装的管道作为拉攀、吊架等使用。
8安装步骤
8.1装置就位、固定。固定方式不应破坏结构本体及防水层。装置有减振措施时,就位前应放好减振器件。
8.2装置与进、出水管进行连接,并进行通水试验且无渗漏。
8.3装置及进、出水管道的冲洗。
8.4当装置外集水坑内装有辅助排水泵,做好辅助排水泵出水管的连接。
8.5电气连接。
9管道安装
9.1管道安装时管道内和接口处应清洁无污物,施工中断和结束后应对敞口部位采取临时封堵措施。
9.2对于不能参与灌水试验与试压的阀门、止回阀及附件应以临时盲板隔离或拆除,并做明显标志和记录。
9.3污水提升装置外的金属管道和支架等金属构件应做防腐处理。当不锈钢管和管件与碳钢管材与管件连接时,应采取防止电化学腐蚀的措施。
10试压调试
10.1污水提升装置进水管的灌水试验和出水管的试压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的有关规定执行。
10.2污水提升装置不得利用本身污水泵产生的水压进行进、出水管的试压和冲洗。
10.3污水提升装置安装完毕投入使用前,应进行调试。调试工作应由专业人员进行操作。调试时污水泵至少连续运行两个周期,且累计运行时间不应少于30min。调试过程相应的资料和文字记录应立卷归档。
11维护保养
11.1装置因维护或停电暂停使用时,应及时切断进水管,并在相应的卫生间或器具旁发布停用告示,
11.2维护保养人员应熟悉装置的原理、性能和维护规程,并按规程进行维护保养,在维护保养前应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11.3污水提升装置异常时应及时停机,并按产品维护手册要求排除故障。
11.4集水箱通气管排至室外路由应通畅,并保持安装场所的环境空气质量。
11.5装置长期停用前,应将水泵、阀门易锈蚀部位擦拭干净、涂覆油脂。
11.6固液分离器和过滤器应定期清理。
12其他
本图集未注明的尺寸单位均以毫米(mm)计。

图集内容:

目录 1
总说明 3
污水提升装置选型一览表 7
ZC型-HWT系列
ZC型-HWT系列污水提升装置说明 8
ZC型-HWT-FC-WZ污水提升装置安装图 10
ZC型-HWT-FC-NZ污水提升装置安装图 11
ZC型-HWT-TS-WZ污水提升装置安装图 12
ZC型-HWT-TS-NZ污水提升装置安装图 13
ZC型-HWT-FC-污水提升装置性能及尺寸表 14
ZC型-HWT-TS-污水提升装置性能及尺寸表 15
ZC型-ADDZ系列
ZC型-ADDZ系列污水提升装置说明 16
ZC型-ADDZ A、B型污水提升装置安装图 17
ZC型-ADDZ C、D型污水提升装置安装图 18
ZC型-ADDZ A型污水提升装置性能及尺寸表 19
ZC型-ADDZ B型污水提升装置性能及尺寸表 20
ZC型-ADDZ C型污水提升装置性能及尺寸表 21
ZC型-ADDZ D型污水提升装置性能及尺寸表 22
ZC型-SWT(F)系列
ZC型-SWT系列污水提升装置说明 23
ZC型-SWT-900-80污水提升装置安装图 25
ZC型-SWT2-900-80污水提升装置安装图 26
ZC型-SWT-240污水提升装置安装图 27
ZC型-SWT(F)污水提升装置安装图 28
ZC型-SWT-900-80污水提升装置性能及尺寸表 29
ZC型SWT2、SWT-240污水提升装置性能及尺寸表 30
ZC型-SWT(F)污水提升装置性能及尺寸表 31
ZC型-JWZ系列
ZC型-JWZ系列污水提升装置说明 32
ZC型-JWZ-NZ(G)污水提升装置安装图 33
ZC型-JWZ-NZ污水提升装置安装图 34
ZC型-JWZ-WZ污水提升装置安装图 35
ZC型-JWZ-NZ(G)污水提升装置性能及尺寸表 36
ZC型-JWZ-NZ污水提升装置性能及尺寸表 38
ZC型-JWZ-WZ污水提升装置性能及尺寸表 40
JP型-BB系列
JP型-BB系列污水提升装置说明 42
JP型-BB 60污水提升装置安装图及配置表 44
JP型-BB 90污水提升装置安装图及配置表 45
JP型-BB 150污水提升装置安装图及配置表 46
JP型-BB 250污水提升装置安装图及配置表 47
JP型-BB 250S(Plus)污水提升装置安装图及配置表 48
JP型-BB 400S污水提升装置安装图及配置表 49
JP型-BB E 400S污水提升装置安装图及配置表 50
JP型-BB 60~400S污水提升装置性能及尺寸表 51
JP型-BB E 400S污水提升装置性能及尺寸表 52
JP型-BB 60~400S污水提升装置设备坑内直埋安装图 53
JP型-BB 60~400S污水提升装置设备坑内固定安装图 54
JP型-BB E 400S污水提升装置设备坑内固定安装图 55
附录
附录 污水提升装置技术要求 56




Revit建模插件有哪些?哪款最好用?

Revit是我们经常用于建模工作的一款软件,而对我们而言好的插件同样能够起到好的事半功倍的效果,今天就带大家了解一下工程师推荐的Revit建模插件都有哪些。

建模大师

建模大师是由“上海红瓦科技”研发的一款基于AutodeskRevit的插件产品。族库大师提供免费的Revit族文件。其目标是为Autodesk Revit用户提供设计工作中常用的族文件。快速导入设计项目,辅助工程设计工作。建模大师软件的使用大大提升了模型创建效率,提高了建模质量,节约大量的时间成本,让BIM工程师从繁琐的建模工作中解脱出来,从而为后期模型是的业务应用创作良好的条件。总而言之,建模大师是一款适合一线建模人员使用较多的一款软件。

品茗HiBIM

品茗HiBIM基于Revit平台研发,是一款集快速建模、CAD高效转化、族库、深化设计、出图算量于一体的BIM应用软件。软件采用CAD链接方式,可以在Revit平台上进行快速翻模;还可以对设计原图不合理的地方进行查找并提供修改方案,将结果导出成各种形式的文档。软件结合了国内各地的清单及定额的计算规则,能快速、准确的出各种工程量。

ISBIM模术师

ISBIM模术师是一款强大的Revit建模插件,拥有很多的Revit建模增强功能,包含通用、土建、装饰装修、机电、出图等五大模块,可用于建筑、结构、水电暖通、装饰装修等专业中,极大地提高了用户创建模型的效率,同时提高了建模的精度和标准化。

以上这三款就是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常用到的建模插件,当然这并不表明其他的插件都不好用。那么关于Revit建模插件的内容就讲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完整OCR无水印 19S707 小型生活排水处理成套设备选用与安装

资源简介/截图: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小型生活排水处理成套设备选用与安装
图集号:19S707
统一编号:GJBT-1531
主编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国防工程研究院
组织编制: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出版日期:二〇一九年十月一日

1编制依据
本图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质函[2014]119号“关于印发《2014年国家建筑标准设计编制工作计划》的通知”进行编制.
2设计依据
《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GB50788-2012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
《建筑中水设计标准》GB50336-2018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6年版)
《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
《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2003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重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8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小型生活排水处理成套设备》CJ/T355-2010
《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2017
《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
《城市生活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
《城市生活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18921-2002
《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膜生物反应器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工艺设计规程》T/CECs152-2017
《曝气生物滤池工程技术规程》CECs265:2009
《生物接触氧化法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09-2011
《玻璃纤维缠绕增强热固性树赠耐高蚀卧式贮罐》JC/T718-2012
《给水排水工程钢筋混凝土水池结构设计规程》CECS138:2002
《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钢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CECS141:2002
当依据的标准规范进行修订或有新的标准规范出版实施时,本图集与现行工程建设标准不符的内容、限制或淘汰的技术成产品,视为无效。工程技术人员在参考使用时,应注意加以区分,并应对本图集相关内容进行复核后选用。
3适用范围
3.1本图集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民用建筑工程中宾馆酒店、居住小区、高等院校、政府机关以及军事营区等有生活污水处理与回用要求的小型生活排水处理成套设备的选用与安装。工业建筑和乡村建设中有生活排水处理与回用要求的成套设备可参照本图集选用。
3.2本图集不适用于湿陷性黄土、水久性冻土、膨胀土、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及以上和其他特殊地质条件地区的小型生活排水处理成套设备的选用与安装,埋设安装的小型生活排水处理成套设备顶覆土深度按0.5~2.0m,底埋设深度按不超过5m确定。
4图集内容
4.1图集编制的小型生活排水处理成套设备按安装方式分为室内地面式(型)、室外地埋式(B型)、室外移动式(或集装箱式)(C型),分别应用于不同场合,
4.2以膜生物反应器0MBR)和生物膜法两大类工艺作为本图集的主体工艺,以成套设备选用与安装为核心,各工艺按:选用说明·选型一览表一工艺流程一典型平面布置→设备安装图进行编制。为主体工艺服务的配套设施:格栅渠、标准排放口、调节池、格栅井、污泥池、消毒池和中水池归为通用处理单元。
4.3图集分为四部分,分别为:总说明、膜生物反应器0B)工艺成套设备选用与安装、生物膜法成套设备选用与安装和通用处理单元选用。
5设计选用、设置技术条件
5.1处理能力:本图集编制的小型生活排水处理成套设备处理能力为2.0-500.0m³/h:
5.2进水水质:小型生活排水处理成套设备进水水质应以实测为准,并满足现行国家标准《生活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31962-2015中A等级的规定,当设备进水水质不满足此规定时,应进行适当的预处理。前期方案无实测数据时可参照表1执行,并在实际安装调试时予以校核。
表1主要进水水质指标
(略)

内容索引:

目录 1
总说明 3
小型生活排水处理成套设备选用一览表 7
膜生物反应器工艺生活排水处理成套设备
膜生物反应器(MBR)工艺流程说明 8
I-MBR-11-A型设备选用说明 10
I-MBR-11-A型设备、配套设施选型一览表 11
I-MBR-11-A型设备工艺流程图 12
I-MBR-11-A型设备典型平面布置图 13
I-MBR-11-A型设备安装图 14
I-MBR-33-B型设备选用说明 15
I-MBR-33-B型设备选型一览表 16
I-MBR-33-B型设备配套设施选型一览表 17
I-MBR-33-B型设备工艺流程图 18
I-MBR-33-B型设备典型平面布置图 19
I-MBR-33-B型生化池安装图 20
I-MBR-33-B型膜池及设备间安装图 21
I-MBR-33-B型成套设备安装图 22
I-MBR-33-C型设备选用说明 23
I-MBR-33-C型设备选型一览表 24
I-MBR-33-C型设备配套设施选型一览表 25
I-MBR-33-C型设备工艺流程图(AO/MBR) 26
I-MBR-33-C型设备工艺流程图(A2O/MBR) 27
I-MBR-33-C型设备典型平面布置图(一) 28
I-MBR-33-C型设备典型平面布置图(二) 29
I-MBR-33-C型设备安装图(一) 30
I-MBR-33-C型设备安装图(二) 31
I-MBR-33-C型设备安装图(三) 32
II-MBR-2-A型设备选用说明 33
II-MBR-12-A型设备选型一览表 35
II-MBR-12-A型设备工艺流程图 36
II-MBR-12-A型设备机房平面布置示意图 37
II-MBR-22-A型设备选型一览表 38
II-MBR-22-A型设备工艺流程 39
II-MBR-22-A型设备机房平面布置示意图 40
II-MBR-32-A型设备选型一览表 41
II-MBR-32-A型设备工艺流程图 42
II-MBR-32-A型设备机房平面布置示意图 43
III-MBR-33-C型设备选用说明 44
III-MBR-33-C型设备、配套设施选型一览表 45
III-MBR-33-C型设备工艺流程图 46
III-MBR-33-C型设备典型平面布置图 47
III-MBR-33-C型设备安装图 48
IV-MBR-33-B型设备选用说明 49
IV-MBR-33-B型处理设备、配套设施选型一览表 50
IV-MBR-33-B型设备工艺流程图 51
IV-MBR-33-B型设备典型平面布置图 52
IV-MBR-33-B型处理设备安装图 53
V-MBR-33-B型设备选用说明 54
V-MBR-33-B型处理设备、配套设施选型一览表 55
V-MBR-33-B型设备典型平面布置图 56
V-MBR-33-B型设备安装图 57
生物膜法工艺生活排水处理成套设备
生物膜法工艺说明 58
AF/ABF型生活排水处理成套设备选用说明 60
AF/ABF型生活排水处理成套设备、配套设施选型一览表 62
AF-11型生活排水处理成套设备工艺流程 63
ABF-33型生活排水处理成套设备工艺流程 64
AF/ABF–B型设备典型平面布置图 65
AF/ABF–C型设备典型平面布置图 66
AF-11-B型设备安装图 67
ABF-33-B型设备安装图 68
AF-11-C型设备安装图 69
ABF-33-C型设备安装图 70
AO型生活排水处理成套设备选用说明 71
AO型生活排水处理成套设备选型一览表 72
AO型设备设施选型一览表 73
AO型生活排水处理成套设备工艺流程图 74
AO型生活排水处理成套设备典型平面布置图 75
AO型沉淀池平、剖面图及选型表 76
AO型生化池平、剖面图及选型表 77
HSZ型生活排水处理成套设备选用说明及选型安装图 78
NM型生活排水处理成套设备选用说明 81
NM型生活排水处理成套设备选型一览表 82
1-NM型设备工艺流程图 83
1-NM型设备平面布置图 84
1-NM型设备安装图 85
II-NM型设备工艺流程图 86
II-NM型设备典型平面布置图 87
II-NM型设备安装图 88
FSBB型生活排水处理成套设备选用说明 89
FSBB型生活排水处理成套设备选型一览表 90
FSBB型生活排水处理成套设备工艺流程图 91
FSBB型生活排水处理成套设备典型平面布置图 92
FSBB型设备调节模块安装尺寸表 93
FSBB型设备流离生化模块安装尺寸表 94
FSBB型设备辅助模块安装尺寸表 95
BMR型生活排水处理成套设备选用说明 96
BMR型生活排水处理成套设备选型一览表 97
BMR型生活排水处理成套设备工艺流程图 98
BMR型生活排水处理成套设备平面布置图 99
BMR型设备外形尺寸及选型参数表 100
BMR型设备基础图 101
通用处理单元
格栅渠 102
标准排放(含取样池) 103
调节池平、剖面图及选型表 104
格栅井、污泥池平、剖面图及选型表 105
消毒池、中水池平、剖面图及选型表 106
通气管、检查井详图 107
埋地卧式池体(罐式)基础做法 108
埋地卧式池体(箱式)基础做法 109
埋地立式池体(沉淀池/污泥池)基础做法 110
埋地立式池体(格栅井)基础做法 112
相关技术资料




工程造价中建筑智能化工程的施工程序

智能化工程的一般施工程序:施工准备亠施工图深化→设备、材料采购→管线敷设→设备、元件安装→系统调试→系统试运行→系统检测→“系统验收。

1.施工准备

建筑智能化工程实施界面的确定,贯彻于施工图深化、设备采购、工程施工、系统调试、系统试运行、系统检测和竣工验收的全过程中。

(1)在施工前应明确智能化监控设备和被监控设备的采购、安装范围,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扯皮和影响工程进度。

(2)施工前应做好工序交接工作,做好与建筑结构,建筑装饰,建筑,建筑,供暖、通风与空调和电梯等工程的协调工作。

例如,在室内吊平顶上安装探测器应与建筑装饰和机电工程施工协调定位。

(3)确定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涉及的机电设备及管路的安装位置,监控系统的管线敷设、穿线和接线的工作,设备调试及相互的配合方式。

例如,在施工中需确定控制阀的安装位置,管道的开孔与检测元件的安装,线路敷设位置,调试过程中施工相关方投入的人力、设备以及责任义务,都是工程正常进行的重要保证,需要在施工前予以明确,以免出现监控系统工程问题时互相推卸责任的情况。

2.施工图深化

从其他施工图中了解建筑的基本情况、建筑设备的位置、控制方式和技术要求等资料,然后针对智能化工程进行施工图深化。

(1)建筑智能化设备的选择应根据工程管理的特点、监控的要求以及监控的分布等确定系统的整体结构,然后进行设备产品选择。设备、材料的型号规格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标准,各系统的设备接口必须相匹配。

(2)建筑智能化设备选择时考虑的因素:设备产品的品牌和生产地,应用实践以及供货渠道和供货周期;设备产品支持的系统规模及监控距离;设备产品的网络性能及标准化程度等信息。

例如,每个系统都有支持的常规监控点数限制和监控距离限制。当超出常规限制时有些设备产品可以通过增加设备进行扩展,但系统投资将增加或系统性能有所下降;而有些设备产品则可能无能为力。

3.设备、材料采购和验收

(1)设备、材料的采购中要明确智能化系统承包方和被监控设备承包方之间的设备供应界面划分。主要是明确建筑设备监控系统与机电工程的设备、材料的供应范围。

例如,空调工程承包方提供空调设备时,应同时提供满足监测和控制要求的通以和接口。监控系统工程承包方应提供的设备有温度、流量、压差与压力传感器、压差开失等设备及相应的应用等。

(2)建筑设备监控系统与变配电设备、发电机组、冷水机组、热泵机组、锅炉和电等大型建筑设备实现接口方式的通信,必须预先约定通信协议。如果建筑设备监控系练和大型设备的控制系统都具有相同的通信协议和标准接口,就可以直接进行通信。当设备的控制采用非标准通信协议时,则需要设备承包方提供数据,由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承包方进行转换。

例如,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可以通过TCP/TP通信协议或RS232接口方式等共享其他系统的部分数据,实现各系统的控制与联动。冷水机组、热泵机组、锅炉设备可提供设备的通信接口卡、通信协议和接口软件,以通信方式与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相连。建筑设备还可以通过干接点信号发送设备的运行状态,与建筑设备监控系统进行通信。

(3)建筑智能化工程中使用的设备、材料、接口和软件的功能性能等项目的测按相应的现行国家标准进行。供需双方有特殊要求的产品,可按合同规定或设计要求进行。

1)接口技术文件应符合同要求;接口技术文件应包括接口概述、接口框图,、接位置、接口类型与数量、接口通信协议、数据流向和接口责任边界等内容。

2)接口测试文件应符合设计要求;接口测试文件应包括测试链路搭建、测试用仪器仪表、测试方法、测试内容和测试结果评判等内容。

(4)设备的质量检测重点应包括安全性、可靠性及电磁兼容性等项目。对不具备现场检测条件的设备材料,可要求进行工厂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

(5)进口设备应提供质量合格证明、检测报告及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等文件资料(中文文本或附中文译文),还应提供原产地证明和商检证明。

例如,建筑智能化工程承包商提供的监控设备和应用软件,可能是一个多厂商、多操作平台、多系统和面向多种应用的体系结构。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关键是在于解决各系统之间的互联和互操作性问题,建筑智能化系统应采用统一的通信协议,才能解决各设备之间或各系统间的通信等问题。

4.管线敷设

(1)由机房输出的线缆经弱电井敷设至各个楼层,每层在弱电竖井内设若干分线箱相应楼层所需的模块均可设在分线箱内,便于日后维修和调整。

(2)线路常用的敷设方法有架空敷设、直埋地敷设、排管敷设、线槽敷设、电缆沟敷设等。线槽和排管敷设主要用于室内配线,线缆通过线槽或线管引向所要布线的区域,最后到信息出口。

(3)线路敷设要求。

1)线缆敷设前,应做外观及导通检查。用500V兆欧表绝缘电阻,其电阻值不应小于国家标准。

2)线路应按最短路径集中敷设,横平竖直,整齐美观,不宜交叉。线路不应敷设在易受机械损伤、有腐蚀性介质排放、潮湿以及有强磁场和强静电场干扰的区域。当无法遊兔时,应采取保护或屏蔽措施。

3)线路不应有中间接头,当无法避免时,应在分线箱或接线盒内接线,接头宜采用压接。当采用焊接时应用无腐蚀性的焊药。补偿导线宜采用压接。

4)线路敷设完毕,应进行校验及标号,并再次作外观及导通检查。用500V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其电阻值不应小于国家标准。测量线路绝缘电阻时,必须将已连接上的设备及元件断开。

5.设备、元件安装

设备、元件的安装、接线、接地形式及安装质量应符合设计及标准要求,见2H314042智能化系统设备、元件安装技术。

6.系统调试及试运行

已编制完成调试方案、设备平面布置图、线路图以及其他技术文件。调试工作应由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持。

调试前按设计文件检查已安装的设备规格、型号等。线路检查,避免由于接线错误造成严重后果。通电试运行前应对系统的外部线路进行检查,检查供电设备的电压、极性、相位等。

7.系统检测

系统检测应在系统试运行合格后进行。

(1)系统检测前应提交资料

1)工程技术文件;

2)设备材料进场检验记录和设备开箱检验记录;

3)自检记录;

4)分项记录;

5)试运行记录;

(2)系统检测组织

1)建设单位应组织项目检测小组;

2)项目检测小组应指定检测负责人;

3)公共机构的项目检测小组应由有资质的检测单位组成;

(3)系统检测实施

1)依据工程技术文件和规范规定的检测项目、检测数量及检测方法编制系统检测方案,检测方案经建设单位或项目监理批准后实施;

2)按系统检测方案所列检测项目进行检测,系统检测的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应符合范规定;

3)系统检测程序:分项工程→子分部工程→分部工程;

4)系统检测合格后,填写分项工程检测记录、子分部工程检测记录和分部工程检测汇总记录;

5)分项工程检测记录、子分部工程检测记录和分部工程检测汇总记录由检测小组填写,检测负责人作出检测结论,监理(建设)单位的监理工程师(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签字确认。

(4)系统检测结论与处理

1)主控项目有一项及以上不合格的,系统检测结论应为不合格;

2)一般项目有两项及以上不合格的,系统检测结论应为不合格;

3)被集成系统接口检测不合格的,被集成系统和集成系统的系统检测结果均应为不系统检测不合格;

4)系统检测不合格时,应限期对不合格项进行整改,并重新检测,直至检测合格重新检测时抽检应扩大范围。




工程竣工结算审核10大要点梳理

1、做好结算审核的准备工作

首先,应要求承包商或指定分包或供应商在递交结算供审核时,附上结算价款不再调整的承诺。

其次,应详细审核项目或分项的合同文本,了解合同范围、与其他承包商之间的界面划分和计价模式等。

再次,应检查竣工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特别是设计变更内容是否完整体现在竣工图纸上。

最后,应及时与工程管理部、现场监理联系、交流,以充分了解项目或分项工程的现场情况,利于结算审核工作的完整性。

此外,计划编制也很重要,以恒大为例,恒大成本控制中心根据总工室施工图的出图时间制定各项目的编制计划;成本控制中心根据工程管理中心提供结算资料时间编制项目结算审核计划;成本控制中心按承包商上报结算时间编制工程结算审核计划。

2、审核面积

一方面,应关注设计变更可能引起的建筑面积调整,提醒咨询公司注意施工图纸与实际的建筑面积差异,必要时与或造价咨询公司或承包商的面积逐层进行对比。

另一方面,若建筑面积与结算不同,要求各方就面积差异取得一致;如建筑面积有调整,应及时检查机电结算相关数据。

3、审核结算资料

结算资料除了通用要求外,还有个性化要求 (以恒大为例):

(1)土方工程结算上,须提供经过甲方现场工程师、造价工程师、监理工程师及施工单位四方共同确认的交付场地标高图和完成面标高图。标高图中必须有明确的边界线/放坡/工作面等实际情况(合同中约定不计放坡/工作面的除外,须划分详细的方格网计算图(10×10)及相关的计算书;

(2)桩基工程结算上,桩基工程打桩原始现场记录,包括桩号/桩规格/现状土标高/桩顶设计标高/送桩长度等,须有甲方 现场工程师、造价工程师、监理工程师及施工单位四方共同的签字确认;

(3)部品工程结算上,施工单位必须做出详细的竣工图纸供工程管理中心现场工程师、总工室设计师核对后确认,并提交招标图纸及变更签证作为结算依据,以便对照。

(4)园建/绿化工程类结算上,结算资料在报送甲方工程管理中心工程师之前须经过园建/绿化相关工程师的确认,并由园建/绿化 工程师签注结算核实意见;

(5)样板房工程上,样板房工程由工程管理中心工程师接管相应的结算资料交接工作;需提供通过验收意见的样板房现状说明书及其附表;在招标时主材价为暂定的,须由成本控制中心按设计要求确认相应的主材价格。

(6)材料设备类结算上,须提供经供货方/监理(无监理的情况除外)/总包/甲方四方签字核实的《材料设备验收单》和配套 的《材料设备价格清单》原件作为结算依据。

结算资料核对要点包括:

资料是否齐全,是否有复印件价结算的情况;

竣工验收合格报告中内容填写是否完整,特别注意验收报告中完工日期,建筑面积等一应说明是 否填写完整;

工程结算工作交接单中内容填写是否完整,工程管理中心负责人是否签署;特别留意交接单中有关竣工图纸,指令变更的描述以及往来款项的说明。

4、检查多计项

所以,在具体检查结算前,应仔细阅读承包合同(或按常规假定标段划分)和工程量计算规则,确保结算内容与承包合同所述内容以及计算规则相一致。结算出现多计项的错误,通常是由于设计或竣工图纸所表述的内容超过标段或承包合同范围;或是承包合同约定的工程量计算规则与常规的认识不同。

常见的多计项包括但不限于如下6种:

一是已约定需含在钢筋单价或措施项目中的大底板架立筋;

二是已约定需含在土方开挖单价中的1m&p3;内的砼块料;

三是墙地面内粉刷、洗手间防水层等,这是土建总包与二次装修分包工作界面;

四是排管排线、开关插座、空调风口、冷热给水排管、弱电排管排线等,这是机电与二次装修分包工作界面;

五是穿管、预埋件、设备基础,这是土建总包与机电分包的配合界面;

六是土建总包与幕墙分包的配合界面的预埋件。

5、做好价格复核

一是审核单价。

首先,审核竣工结算所列各分项工程单价是否符合承包合同约定的单价,包括合同单价或定额单价,其名称、规格、计量单位和所包含的工程内容是否与合同或单价估价表相一致。

其次,单价换算首先要审查换算的分项工程是不是合同或定额中允许换算的,再审查换算是否正确。

再次,补充合同单价或定额及单位估价表,要审查补充定额的编制是否符合编制原则,单位估价表计算是否正确。

二是审核取费标准。

若采用定额计价,根据竣工结算时间,取费用发生时所执行的定额及与定额相对应配套的取费标准点。

应注意建筑工程类别划分是否与工程性质及规定指标相符,有无高套取费标准;各项取费的计取基数是否符合有关规定;有无规定之外的取费等;对于人工单价、开办费、管理费率、利润让利等情况需按承包合同的约定执行。

三是审核甲供料扣款及核销。

若项目或各分项工程中部分采用甲供料,则采用定额计价时,需在税后扣回甲供料定额预算价格;若甲方供应数量与工程实际用量存在差异,需进行材料核销,超供部分应按供应价扣回。

四是审核甲方代缴代扣。

项目或各分项工程中,如果存在甲方代缴代扣项目的工程水电费等,审核人应进行费用清算。

五是审核合同约定的奖罚款。

项目或各分项工程中,若依据合同约定,存在各类奖罚款的如质量、工期等,应进行此项费用清算。

此外,根据合同约定,应对项目或分项工程保修金进行计算并预留,所有结算在三方签字盖章前必须经算数核对。

6、审核工程量

同步或交叉复核工程量可用以下5种方法:

一是利用统计数据及经验,对主要工程量每平米含量先进行一次初步核准,以确定是否在合理区间内。

二是利用统筹法审核平面如建筑面积与楼板、装饰面层、天棚、吊平顶,以及垂直面如外立面与其饰面、窗、阳台、幕墙、外脚手、外立面或平面系数等相关数据的合理性、正确性。

三是逐层或选择典型楼层如地库、裙房、标准层、屋面层,复核柱、梁、楼板、剪力墙之砼、钢筋含量指标的合理性。

四是抽查或典型柱网结构的砼含量和钢筋含量。

五是定期或不定期对工程量进行百分百计算复核。

7、审核时点

以恒大对审核时间的要求为例:

对总包结算的审核,可与造价咨询单位同步进行;对指定分包或供应合同的结算审核,可安排在造价咨询单位递交初步审核意见之后。

委托咨询公司进行审计的,1000万元以下的项目审计原则上出具初步审计报告的时间不得超过20天,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出具初步审计报告的时间不得超过30天,特殊情况下不得超 过45天。

成本控制中心每次受到施工单位的反馈意见后回复时间:10万元以下的2天内,10万元~50万元的3天内,50万元以上的5天内。

集团财务管理中心的复核时间为,自结算资料齐全之日起,一般复核5天内,全面复核时间为,50万元内的10天内,50万元以上的及主体、市政配套、园建工程为25天内。

以上未按时限完成的(因被审计单位自身造成的延误除外),每延迟一天扣罚责任部门总监50元。

8、发挥造价咨询单位作用

对造价咨询单位要有所要求,例如要求其提供计算底稿,并将上述检查结果与之交流沟通,要求其根据甲方审核意见与承包商进一步洽商。

在委托造价咨询公司时,恒大的成本控制中心对编制预结算的咨询单位进行考察、筛选,确定委托对象后报成本分管领导审核、总经理审批确定;成本控制中心负责与被委托方签订详细的预结算编审的造价咨询委托合同;成本控制中心负责跟踪、了解造价咨询机构的编制或审核情况,督促咨询机构履行造价咨询委托合同,审查咨询机构的编制结果。

按恒大的相关规定,委托工程造价咨询公司审计结算,咨询费用应按如下标准进行控制:

工程造价500万元以内的,咨询费率应控制在3~8‰以内,500万元以上的咨询费率应控制在2~6‰以内。

单独安装工程结算审计可在上述基础之上适当增加0.5~1‰,如果咨询公司最终审计报告质量控制在公司规定的误差率范围之内(初审误差率应控制在3%以内,复审误差率应控制在1%以内),咨询公司年度咨询费收费低于上述最低费率计算的费用时,成本管理中心可以按最低咨询费率计算补偿给咨询公司,以确保咨询公司工作积极性。

最高咨询费不高于上述规定的最高咨询费率计算的咨询费,计费基数均以定案造价计算,必须在咨询合同中做出规定,确定上述计费基数时若原施工合同是总价合同,原合同总价不应计算在计费基数之内。

结算咨询合同中必须规定公司有权对咨询单位的初审金额另行委托其他单位或自行组织人员进行复审,如复审核减率超过2%但未超过3%(含3%),公司只按结算审计费70%支付审计费,另外咨询单位还要承担复审的审计费用(复审审计费按复审核定工程造价的1‰收取基本审计费,核减额提成按核减额的5%计算),公司有权直接从应付咨询单位的审计费用中扣除。如复审核减率超过3%,则公司不支付任何审计费用给咨询单位,已预付的审计费由咨询单位退回。

工程造价审计咨询合同必须采用公司相应合同范本。

所有涉及需要办理工程结算的承包合同中必须明确规定:

承包方提供的结算必须实事求是,如实依据合同规定计算,如果乙方虚报夸大结算金额,计算误差率超过5%,超过部分审计费由承包承担,审计费按核减额乘以4%计算,由公司直接从工程结算款中扣除,上述误差率定义为:(乙方送审金额­最后审计定案金额)÷最终审计定案金额×100%)。

所有涉及需要办理现场工程经济签证与设计变更签证的合同中必须明确规定:

签证单中的预算书的内容必须完整、准确,承包方上报的补充预算额,不得高出公司审定后的金额的10%,否则,公司将收取超出部分的10%的违约金,在结算工程总价款中扣除,并降低承包方在公司承建商评估体系的排名。

9、选好设计单位,提高出图深度和质量

以恒大的图纸要求及台帐管理为例:

第一,恒大总工室向成本控制中心提供设计图纸(白图),成本控制中心须办理签收登记手续,建立设计图纸收发台帐。

第二,设计图纸须明确工程所属板块、工程所在地、单位工程名称和编码;项目当期(区)的户型、栋数。

第三,设计图纸须尺寸清晰、准确,有详细的设备材料的规格型号和标准。如带装修的,需有明确的装修 标准,须明确产品档次、规格、型号,如使用套图的,需说明套图对象与变化情况。

第四,预算编制过程发生设计图纸澄清、变更修改、调整,由设计代表书面回复工程成本控制中心或在计 算图纸上标注、签名;有关问题由总工室、成本控制中心以业务联系单形式交流完成。设计回复时间不列入预算编制时间内。

第五,资料员发现存在图纸不齐,不具备预算编制条件,可拒绝收图。

第六,凡总工室给成本控制中心的设计图纸及相关资料,成本控制中心必须保存完整,直到工程全部竣工结算完成为止,并在本部门资料员处存档至少保存到项目工程全部办完竣工结算后 5 年以上。

此外,对于审核方而言,还要加强项目开发的计划和节奏,重视、强化招标采购的策划工作,确保招标采购工作的合理时间;加强、细化回标分析及询标、确认工作,减少、避免合同争议的重复发生;加强合同管理、工程记录及档案管理;加强对投资监理的事前指导、过程管理、事后考核。

10、结算过程其他注意事项

结算单价在合同中有规定的,则按合同规定执行;结算单价在合同中未规定的则参照定额和市场合理低价进行确定;结算的工程量以竣工图为准,竣工图不清之处,预算人员要得到工程管理中心的确认或到工地现 场进行实地测量;尤其对图纸未标注、无特别要求,现场实际施工又提高标准的项目一定要有现场工程师文件确认并符合工程合同要求后才能给予按实结算。

扣除甲供、三方供货材料、设备的多用材料费(实际领用甲方材料数量减结算用量的差量乘甲方 供应材料超量扣款单价)。同时,要对甲供材料、设备的多领和少领数量也应引起足够重视;多领和少领数量要与现场工程师一起核对确认,并要对其少领和多领原因进行分析,通过分析,进一步验证结算数量的正确性。材料价差严格按材料限价调整。

按承包合同确定的结算方式确定结算总价,在初审结算书、与承包方核对时依据合同,进行甲供材料、配合管理费及责任扣款等费用的确认、扣除;

预算编制中,因、现场实际标高没能及时提供,造成未按施工组织设计、现场实际 标高计算项目和工程量的,成本控制中心结算中一定要要求工程管理中心提供施工组织设计、现 场实际标高,对原预算做出相应调整。

同一工程,若有两次以上结算或签订两份以上合同产生两份以上结算时,在分次结算中要注意之前结算与之后结算的工程量衔接,之前结算一定要用文字或图示标(说)明已结范围和位置,之后结算要在结算前先核对之前各结算书已结时间段、位置和范围,避免重复。要求现场工程师在向成本控制中心报送资料中定要注明每次结算的实际施工位置或距离。




Revit 机电MEP建模教程与MEP族教学视频(教程实例及大量族库)

【资源介绍】

资源名称:Revit 机电MEP建模教程与MEP族教学视频(教程实例及大量族库)

资源分类:教学视频,族库

其他简介:中文教程

资源大小:2.74GB

【资源下载】

链接:

【资源截图】

Revit 机电MEP建模教程与MEP族教学视频(教程实例及大量族库)

Revit 机电MEP建模教程与MEP族教学视频(教程实例及大量族库)

【免责申明】
本站提供的资源下载链接均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请在24小时内删除!资源版权归原作者及其公司所有,如果你喜欢,请购买正版。




JTG/T 3520-2021 公路机电工程测试规程

资源简介/截图:
JTG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推荐性标准
JTG/T3520-2021
公路机电工程测试规程
Test Methods of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Engineering for Highway
2021-11-29发布 2022-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发布

根据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下达2014年度公路工程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厅公路字〔2014)87号)的要求,由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承担公路机电工程测试规程》(以下简称“本规程”)的制定工作。
本规程是为适应我国公路机电工程建设和运营管理需要制定的,总结了多年来公路机电工程测试的成熟经验,借鉴了其他行业的相关标准和技术成果,对于指导公路机电工程质量检验和养护技术状况评定工作,规范机电工程测试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本规程共分9章,包括:总则、术语与缩略语、通用测试、监控设施测试、通信设施测试、收费设施测试、供配电设施测试、照明设施测试、隧道机电设施测试。本规程共包含5项测试方法,对各方法适用范围、仪器设备、测试方法、测试要求、计算、测试结果等内容做了规定。

1总则
1.0.1为规范公路机电工程测试方法,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公路机电工程建设和运营管理各阶段的现场测试。
1..3本规程使用的仪器设备应经相应的计量部门定期计量检定或计量校准,其计量性能应满足本规程的要求。当使用与本规程规定不同的仪器设备时,其技术指标应满足或优于本规程的要求。
1.0.4测试前应确认被测机电设施具备测试条件,测试仪器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条文说明
机电工程测试参数一般反映的是系统的整体性能或关键性能指标,测试前被测机电设施的状态需满足机电系统建设或运营管理需求以及开展测试的目的和需求,具备测试条件通常指被测系统及设施安装调试完成或处于正常养护中。在高海拔、高寒等地区测试前,需要考虑环境因素对测试仪器设备正常工作状态的影响,必要时按照使用说明对测试结果进行修正。
1.0.5测试时应遵守安全操作的规定。
1.0.6测试后应及时将被测机电设施恢复至测试前状态,确认测试仪器设备状态正常。
1.0.7公路机电工程测试,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术语与缩略语
2.1术语
2.1.1交通事件traffic incident
在道路上发生的,影响车辆通行及交通安全的异常交通状况及行为,主要指停止、逆行、行人、抛撒物、驶离等典型事件。
2.2缩略语
ASI (Asynchronous Serial Interface)一一异步串行接口:
BBE(Background Block Error)一一背景误块:
BBER(Background Block Error Ratio)一一背景误块比:
BER(Bit Error Ratio)一一误码率:
CPC(Compound Pass Card)一一复合通行卡:
DsT(Destination Host)一一目的主机:
ES(Errored Second)一一误块秒:
ESR(Errored Second Ratio)一一误块秒比:
ETC(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一一电子(不停车)收费:
HDB3(High Density Bipolar of Order3Code)一一三阶高密度双极性码:
HDMl(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一一高清多媒体接口:
P(Internet Protocol)一一互联网协议:
LED(Light Emitting Diode)一一发光二极管:
MTC(Manual Toll Collection)一一人工收费:
MTE(Maximum Time Interval Error)一一最大时间间隔误差:
OBU(On Board Unit)一一车载单元:
OCh(Optical Channel with Full Functionality)一一全功能光通路:
OSNR(Optical Signal to Noise Ratio)一一光信噪比:
OTDR(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ter)一一光时反射仪:
PDH(Plesiochr onous Digital Hierarchy)一一准同步数字体系:
RSU(Roadside Unit)一一路侧单元:

SDH(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一同步数字体系:
SDI(Serial Digital Interface)一一串行数字接口l;
SES(Severely Errored Second.)一一严重误块秒:
SESR(Severely Errored Second Ratio)一一严重误块秒比:
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一一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STM(Synchronous Transport Module)一一同步传送模块:
SRC(Source Host)一一源主机:
TIE(Time Interval Error.)一一时间间隔误差:
WDM(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一一波分复用。




水利工程概预算编制有多重要?

一、水利工程概编制的重要意义

1、可以提高施工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水利工程项目的管理主要包括质量管理、进度管理、成本管理三大内容。怎样在保证项目质量的前提下,科学的安排进度,有效的控制成本是工程项目管理的最终目标。质量管理是为了保证工程的质量符合规定的要求和标准,成本管理则是为了节约费用、控制成本,在确保质量的基础上减少费用和开支。进度管理是为保证及时完成工程而进行的安排,水利工程的进度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工程项目的预算方案和工程实施中的资源配置,体现了企业项目管理的具体水平,在项目管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提高企业履行合同的能力,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就必须重视水利工程概预算编制的工作,提高概预算编制的质量,减少费用及成本的支出,增加利润。

2、概预算是监控水利工程建设的主要手段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利用可再生资源观念的深入,加快化水利工程的建设已经变成经济发展的重要要求。水利工程概预算主要是从经济和财政的层面来确保水利工程质量的,概预算编制的准确性以及科学性对水利工程概预算质量和成本的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概预算是进行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水利工程建设正常进行的控制和监督。

3、增强水利工程建设企业的竞争力

水利工程概预算编制被认为是水利工程进行报价及投标的重要参考资料,在投标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准确的编制水利工程的概预算是十分重要的,在进行编制时不仅要对建设企业的施工能力和技术水平进行全面细致的综合分析,还要对施工的技术水平过低和管理水平差造成的影响工程的成本的因素进行分析,进而能够保证水利工程的施工企业的概预算编制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

二、水利工程概预算编制的步骤

在进行概预算编制之前要对工程设计报告和文件有充分的了解,分析和总结水利工程所在地区的气象、交通、社会的经济状况等。

1、工程项目的设置

工程项目的设置必须按照《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工程量规定》的要求进行,比如土方石开挖的工程要按照不同的土壤、岩石类别列项;洞挖应该将斜井、平洞、竖井分别列项;混凝土工程按照不同标号分别列项。还应与概预算定额的子项目划分相适应。比如土方填筑工程应按照抛石、过渡料、堆石料、垫层料等分别列项。

2、熟悉资料和设计图纸

编制人员应该熟悉设计的资料,结构的特点,设计意图等。认真核对设计的图纸和有关表格。既要图纸上的项目,也要计算没在图纸上表明但是实际会发生的项目。

3、工程量的计算

目前的水利工程概预算定额主要有工程定额、金属结构设备和机电设备的安装定额,除了这些,工程的主管部和上级部门应该制定相关政策和水利工程概预算的编制办法和取费标准,对工程施工企业的执行人员制定一套工资标准。还有对水利工程相关材料的供应情况和价格的信息要清楚,为了能够准确的计算出工程,组织材料的供应,在编制工程概预算的时候,应该把建设项目划分为机电设备安装、建筑工程、金属结构设备及安装工程、水库淹没的处理补偿费、临时工程和独立费用这六个主要的部分,进行编制时要根据国家以及地方水利部门的有关规定,采取最新的取费和定额标准来编制水利工程的概预算。

4、正确的套用定额

现行的编制水利工程概预算的文件有《水利建筑工程预算定额》、《水利工程施工台班费定额》、《水利水电设备安装工程概预算定额》等,正确的套用定额对提高概预算编制的质量是很重要的。

定额总说明中规定,材料定额中一种材料之后并列了几种不同型号规格的,表示这种材料只能选择其中一种型号的定额来计价。在单价编制时要按照省定额进行编制。比如土方填筑单价的计算,根据已知的人工工资、推土机台班费用、挖掘机台班费用、自卸台班费用从各省发布的水利工程概预算定额表中查找计算。

三、编制水利工程概预算的技巧

1、确保工程量计算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工程量的计算决定了工程的最终造价,所以,必须保证水利工程的工程量是科学的、合理的,还要紧密结合实际,因为工程量的计算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水利工程成本的计算,对概预算的整体工作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在计算水利工程量时,一定要根据科学的标准,严格认真的去实地考察,并且按照比较科学的方法,弹性的规划进行有理有节的工程量计算,既不会造成工程量随意的放大或是缩小,又对工程以后的相关安排留有一定的余地和空间。比如工程施工时,人工土石方的工程运距和土方运输中的“装、起、卸”等计算皆是比较容易算重的项目,算重后会导致该项施工结算中会多付给分包的施工企业劳务费用,造成水利工程企业成本的上涨,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在水利工程概预算的编制过程中,编制人员应该按照实事求是的工作原则,具备科学严谨的态度,运用现代的编制技术,有效的提高水利工程概预算的编制质量,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

2、严格进行材料单价的预算编制工作

水利工程建设在施工过程中会用到各种的建筑材料,这些建筑材料名目繁多,在规格、价格上不尽相同,(材料单价的合理确定直接影响工程总体造价),所以,在材料的预算编制过程中,无法每一个都详细的计算,一般是把水利工程中用量最大或者虽然用量小但是价格昂贵、对工程的造价具有较大影响的部分材料作为主体,常见的有木材、汽油、水泥、钢材、火工产品、柴油、砂石料等。在计算材料的预算价格之前,应该认真收集基本的资料,尽量使材料的预算编制符合实际。需要根据水利工程所在地区的建筑材料情况、交通条件和已建工程的有关信息和实际经验,选择合适的供货地点、材料的价格、各种物资的供货比例、运输方式等。在水利工程中砂石料的用量大,对的影响也很大,所以编制砂石的单价时,要深入现场进行调查,认真地收集实验、勘探、设计资料,掌握砂石的生产条件、流程和运输方式,正确的选用定额进行计算,来保证砂石的单价准确可靠。




彩色OCR带书签 20D804 装配式建筑电气设计与安装图集.pdf

资源简介/截图: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装配式建筑电气设计与安装
图集号:20D804
统一编号:GJBT-1561
组织编制: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主编单位: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二〇二〇年七月一日

本图集适用于装配式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装配式钢结构和装配式木结构)的电气设计与安装。
图集依据现行国家标准,结合装配式建筑的结构特点和装配工艺,以装配式建筑中墙、板、柱、梁等部品、部件为线索,梳理和总结了电气设备、电气导管、防雷及接地装置等在这些部品、部件中的安装及连接详图,明确了预留预埋、节点构造及操作空间要求,设计和施工人员可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直接采用。
图集还以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住宅建筑和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公寓建筑为例,介绍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电气设计要点、土建专业提供的工程设计资料格式和图面表达方式,供设计参考。

20D804图集PDF书签目录索引:

目录 5
编制说明 7
电气设备及电气导管安装 14
预制叠合楼板、叠合梁上灯线盒、导管安装索引 14
墙上电气设备及导管安装索引 15
灯线盒及电气导管在叠合板内安装 16
灯线盒及电气导管在预制阳台板内安装 17
预制墙板内接线盒及导管安装立面示意图 18
电气导管在预制墙板与顶部叠合楼板间连接 19
电气导管在预制墙板与地面叠合板间连接 20
电气导管穿叠合梁敷设 21
设备箱在预制墙板上暗装示意图 22
轻质条板隔墙 实心 内电气导管敷设 23
电气导管引出钢筋桁架楼板做法 26
轻质条板隔墙 实心 内电气导管及接线盒安装 28
轻质条板隔墙 空心 内电气导管及接线盒安装 29
骨架组合墙体 轻钢龙骨 内接线盒及导管安装 30
设备箱在骨架组合墙体 轻钢龙骨 上暗装 31
电气导管连接示意图 32
集成卫生间预留条件示意图 33
防雷及接地安装 34
防雷安装索引 34
预制外挂女儿墙 分体 上防雷装置安装 35
预制外挂女儿墙 连体 上防雷装置安装 36
预制内嵌女儿墙上防雷装置安装 37
预制外挂墙板内金属栏杆、窗框防雷 38
预制内嵌外墙板内金属窗框、栏杆防雷 39
蒸压加气混凝土外墙板上金属窗防雷 40
蒸压加气混凝土外墙板上阳台金属栏杆防雷 41
预制空调板、阳台防雷 42
预制凸窗、金属外墙板防雷 43
玻璃幕墙与预制构件间防雷做法 44
预制柱内专用引下线连接安装 45
引下线在预制柱与现浇基础间的连接安装 47
接闪带、引下线与固定支架连接 48
引下线固定安装 49
金属压顶作接闪器与引下线连接安装 50
预埋连接板安装 51
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建筑电气设计示例 52
装配式剪力墙住宅电气设计要点及图例 52
装配式剪力墙住宅梁板布置示意图 53
住宅户内照明平面示意图 54
住宅户内插座平面示意图 55
住宅户内弱电平面示意图 56
屋面防雷平面示意图 57
中间层防侧击雷平面示意图 58
电气设备、导管预留预埋定位图 59
装配式框架结构建筑电气设计示例 60
装配式框架公寓电气设计要点及梁板布置示意图 60
公寓照明、插座平面示意图 61
公寓弱电平面示意图及电气设备、导管预留预埋定位图 62
屋面防雷平面示意图 63
BIM技术应用 64
BIM机电设计流程 64
预制构件BIM模型 65
预制构件内置钢筋BIM模型 66
电气设备、导管BIM模型 67
相关技术资料 68




GB/T 7106-2019 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检测方法

GB/T 7106-2019 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检测方法

标准号:GB/T 7106-2019

全部代替标准:GB/T 7106-2008

归口单位:全国建筑幕墙门窗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执行单位:全国建筑幕墙门窗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主管部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起草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江苏省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浙江瑞明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贝克洛幕墙门窗系统有限公司、河北中玻新材料有限公司、广东坚朗五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威可楷(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哈尔滨中大型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沈阳紫微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省建筑科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广东坚美铝型材厂(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市白云化工实业有限公司、三河和平铝材厂有限公司、广东世纪达装饰工程有限公司、鹤岗市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河北奥润顺达窗业有限公司、天津住宅科学研究院、

起草人:王洪涛、邱铭、田华强、邬强、姜美琴、徐勤、董人文、易序彪、董呈明、张冠琦、罗文忠、杨钅监兴、史玮、焦长龙、王俊洋、孙梅凤、刘会涛、张士翔、李光旭、樊葳、万成龙、阎强、陈向东、于志龙、林召烽、杨雯婕、韩坤、许宏峰、宗小丹、马彪、万军

国家标准《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检测方法》由TC448(全国建筑幕墙门窗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上报及执行,主管部门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GB/T 7106-2019



revit墙重叠怎么办?Revit外观墙体重叠怎么办?

    经常在Revit中建模完成后,我们都会进行模型校核,不仅查找错误,也会对模型的外观进行美化。

    模型校核过程中,通常会发现一些小问题,可能不是建模时绘制错误导致的,但是也会影响我们外观效果。下面给大家讲解一个我们常遇到的外观问题。

    内墙与外墙连接时,由于墙连接方式问题,导致内墙伸出外墙,在外观上有重叠、阴影。严重影响模型外观和成果交付。如图1所示:

    图1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首先,将“三维视图”与“平面视图”平铺,并在平面视图找到问题处,如图2所示:

    图2

    启动功能区【修改】→【几何图形】→【墙连接】命令,如图3所示:

    图3

    启动墙连接命令之后,选择问题处,单击,就会出现一个方形框,这是修改预选,如图4所示:

    图4

    然后,功能区下方选项栏中出现墙连接编辑,如图5所示:

    图5

    这时我们只需点击“上一个”“下一个”,就可以转换墙连接方式,使我们模型外观正确,如图6所示:

    图6

    这时不仅解决墙连接问题,也会优化模型外观。

   

    

    免费Revit教学视频

  

  

  




10000套节点大样图付费分享

文件大小1.6GB,还是比较大,我这里也不免费分享给大家了,毕竟整理这些资源和下载还是比较不容易的。

看了一下节点大样图的内容:涉及的有钢结构,房建、伸缩缝、挡土墙、机电、防火门、电梯等等吧

序号 资料名称
1 1300个建筑施工图大样(变形缝、地下防水、栏杆大样、雨棚大样图等)
2 100张防水节点设计构造大样图(屋面、外墙、地下室变形缝、女儿墙等)
3 钢筋混凝土悬臂式挡土墙大样图(CAD、7张)
4 挡土墙、护坡及排水沟施工图
5 扶壁式挡土墙设计图(4~12米)
6 各类挡土墙大样图
7 12米高衡重式挡土墙施工图(CAD、6张)
8 路灯、路灯控制箱、手孔井及电缆沟大样图
9 混凝土柱加固节点大样图(碳纤维加固/粘钢加固/增大截面加固)
10 围墙建筑做法详图
11 800×800雨水井设计详图
12 楼梯踏步及扶手施工图大样
13 15款楼梯施工图
14 新型加筋挡土墙设计图(PDF)
15 地下室节点大样图(排水沟、后浇带、集水井)
16 幼儿园通透式/实体式围墙结构设计图
17 片石挡土墙竣工图CAD
18 化粪池沉淀池排水沟地泵活动板房等做法CAD
19 基础通用做法图(嵌草停车场及沥青车行道)
20 重力式及锚杆挡土墙设计详图(CAD、12张)
21 玻璃栏杆结构详图
22 基坑内支撑节点大样图
23 亭、长廊、围墙等建筑结构施工图
24 外墙内保温自保温节点做法大样合计
25 7张不同部位伸缩缝大样图
26 建筑屋面构造大样图合集(DWG)
27 防火门通用节点详图
28 钢筋桁架楼承板详图CAD
29 台阶坡道构造大样图合集(CAD)
30 [肇庆]篮球场施工图2018(CAD)
31 电梯井道结构施工图
32 写字楼夹层钢结构施工图
33 [遂宁]游泳池及水池全套施工图2018
34 30套精品钢结构节点详图合集
35 不锈钢拉杆钢化玻璃雨棚做法详图
36 玻璃不锈钢管护手栏杆等大样节点图(CAD图)
37 观光电梯建筑及钢结构施工图
38 钢结构楼梯全套详图及钢结构总说明
39 檐口、檐沟、天沟及雨棚大样图
40 百余个多高层民用钢结构节点图(CAD)
41 50张常用钢结构节点标准图
42 膜结构停车棚施工图(CAD、6张)
43 某室内新加钢结构楼梯施工图(CAD)
44 两栋建筑之间钢结构连廊施工图2017
45 钢结构厂房各部分彩连件标准详图
46 多套钢桁架结构节点详图
47 各类钢结构压型钢板屋面节点图(CAD)
48 公路旁三面广告牌设计图
49 9m跨钢排架雨棚全套施工图
50 某公司广告牌钢结构施工图(CAD)
51 24米跨钢结构桁架施工图(CAD)
52 某曲面扇形钢结构悬挑雨棚施工图(CAD)
53 钢结构节点精选之网架屋面节点
54 某钢结构平台含详细节点施工图(CAD)
55 钢梁与钢梁、钢梁与钢柱连接节点详图CAD
56 观光电梯最终版钢结构图(PDF/CAD,2017)
57 钢结构柱脚做法(铰接、刚接)
58 车库入口钢结构施工图
59 钢框架结构-型钢柱构造大样图(9张)
60 门式刚架-檩条节点详图CAD
61 钢结构天窗设计节点详图
62 [海口]四角钢结构凉亭盖顶结构施工图2015
63 某过街天桥钢结构施工图(CAD)
64 钢框架结构-外墙节点详图CAD
65 [广州]某医院抗震支架设计说明及大样图2020
66 门式刚架结构-采光板节点详图(4张)
67 钢管混凝土柱大样及连接节点详图
68 ALC楼板节点详图_含阳台(CAD,14张)
69 设计大院钢结构节点标准图(CAD)
70 各种铝合金玻璃门窗及大样节点图
71 23张竖明横隐玻璃幕墙节点大样图
72 488张玻璃幕墙节点详图CAD(共4类)
73 大理石干挂节点图
74 常用型铝板幕墙和石材幕墙节点大样详图24套(CAD)
75 地下车库入口雨蓬玻璃幕墙设计详图
76 铝合金格栅系统标准图CAD
77 观光电梯玻璃幕墙、钢结构施工图及幕墙结构计算书
78 消防救援窗节点示意图2019(CAD)
79 玻璃幕墙及铝合金型材节点详图(CAD,10张)
80 铝板幕墙节点详图_铝复合板_铝塑板等
81 幕墙栏杆系统标准图CAD
82 推拉门、卷帘门结构节点详图
83 铝合金窗节点_防火窗节点_地弹簧门节点CAD
84 铝板吊顶系统标准图
85 U型玻璃幕墙节点图(经典)
86 幕墙百叶系统标准图CAD
87 雨棚系统标准图
88 采光顶系统标准图
89 扬州厂房幕墙施工图含幕墙节点图
90 大连城市广场双层幕墙节点图
91 驳接爪式幕墙系统标准图(全玻幕墙)
92 幕墙伸缩缝节点系统图CAD
93 幕墙遮阳系统标准图CAD
94 陶土板幕墙系统标准图CAD
95 玻璃及铁艺栏杆通用节点图2017(CAD)
96 水泥纤维板节点详图2019
97 古式门窗及栏板构造大样合集(CAD)
98 光伏幕墙系统标准图
99 幕墙三维大样及典型节点图2019
100 内外呼吸式幕墙系统方案图
10000套节点大样图付费分享

其实要说有10000套吗,这个也没细算进去。不过前几个文件含金量还是不错的。




Revit管道标注常用技巧(1)标注管径和标高

【原文来源:Naivemep 管综易】

标注工作在机电BIM项目后期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工作量,今天我们就以管道标注为例,讲解一下如何高效地使用标注功能,以及在标记族中自定义添加如标高之类的些其他参数。

1.创建管道标注: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如何创建管道标注,常用的有3种方法:创建管道的同时标记、按类别标记和全部标记

1)创建管道的同时标记

在创建管道的同时,我们可以在“修改”页签的最后找到“在放置时进行标记”功能

2)按类别标记

在“注释”>“标记”>找到“按类别标记”功能

此时就可以在视图中点选管道,然后进行快速的标注了

创建时,我们还可以选择是否显示引线,以及引线端点是否可以自由点选

3)全部标记(不推荐)

在“标记”功能面板下同样可以看到“全部标记”功能

“全部标记”功能不仅可以标记管道,还可将当前视图中的所有图元都进行自动标记

但最后的标记效果往往非常不理想,删除无用标记的时间可能比手动去标记更长,所以我们不太推荐这种方式

2.修改标注设置:

点击“标记”功能面板下的三角箭头,我们可以看到“载入的标记和符号”功能

打开面板以后,找到“管道/管道占位符”,我们就可以下拉设置管道标注的族类型了

如果没有我们需要的族,还可以自行载入族

3.添加管道标高信息:

Revit自带的管道标记往往不能满足我们的需要,这样就需要自己添加一些属性信息,我们以添加标高为例,看一下如何操作

双击标记实例,或在项目列表中编辑族文件

一般新建项目中的管道标记,只有公称直径

选中标记,然后在属性面板中编辑标签

添加“开始偏移”或“端点偏移”作为管中心标高,增加“H+”的前缀

刚添加完新的属性,会发现标注会成两排,并且不对齐

如果希望进行左对齐,只要在属性面板中设置即可

如果需要单排显示,则需要在视图拖拽标记的长度

最后我们还需要调整标注的字体大小,选中标签后后点击“类型属性”

然后直接设置文字大小即可

不过我们不推荐复制出新的类型然后再做修改,这样更便于以后我们可以用到多个字体大小的标注

当然我们还可以添加,如系统编号等等的其他参数,方法类似




GB/T 40582-2021 水电站基本术语

资源简介/截图:
ICS 27.140
F04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40582-2021
水电站基本术语
Basic terminology of hydropower station

2021-10-11发布 2022-05-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1范围
本标准界定了水电站水库,水工建筑物、机电设备、金属结构及其运行、维护、检修等方面的基本名词术语。
本标准适用于水电站。
2基础术语
2.1电站类型
2.1.1水电站hydropower station;hydroelectric power plant;water power station
水力发电站
将水能转换成电能的各种建筑物和设备的综合体。
2.1.2坝式水电站da-type hydropower station
用坝集中河段落差形成发电水头的水电站。
2.1.3引水式水电站diversio-type hydropower station
用引水道来集中河段落差形成发电水头的水电站。
2.1.4抽水蓄能电站pumped-storage power station
能向上水库抽水蓄能的水电站,一般用于电网的调峰、调频、调相及事故备用。
2.1.5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mixed pumped storage power station
既有抽水蓄能又有径流发电功能的水电站。
2.1.6智能水电厂smart hydropower plant
以自动化、数字化、信息化为基础,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技术,具有自感知、自学习、自决策、自执行、自适应能力,实现安全、稳定、高效运行的水电厂,

2.2容量
2.2.1装机容量installed capacity
水电站全部水轮发电机组额定出力(铭牌功率)之和。
2.2.2工作容量working capacity;loading capacity
承担电力系统计划正常负荷的发电容量,

2.2.3备用容量reserve capacity
为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可靠、灵活地连续运行,系统需要预留的大于最大负荷的部分发电设备容量。
注:按设置目的可分为鱼荷备用、事故备用和检修备用,按机组运行状态可分为旋转备用与非旋转备用。
2.2.4负荷备用容量standby capacity
为担负电力系统计划外负荷增加而增设的发电容量。
2.2.5检修备用容量reserve capacity for repair
当电力系统年内低负荷季节的富余容量及水电机组与火电机组丰、枯季互补容量不能满足全部发
电机组的周期性计划检修时,必须增设的发电容量,
2.2.6事故备用容量reserve capacity for accident
为保证在电力系统中发电或输变电设备发生事故时,能够正常供电而增设的发电容量。
2.2.7旋转备用容量spinning reserve capacity
电力系统中能够正常工作的水电机组,以及处于开机旋转待命状态的火电机组最大可能出力与发
电负荷之差,可在短时间内带满负荷,主要用于承担调频、负荷备用和事故备用。
注:旋转备用容量又称热备用。
2.2.8重复容量duplicate capacity
对于调节性能较差的水电站,为利用丰水期水库弃水、多发季节性电能而增设的发电容量。
注:该部分容量不能有效替代电力系统装机容量。
2.2.9受阻容量dump capacity
水轮发电机组受水头制约所能发出的最大出力与额定出力的差额。




revit怎么创建形状?创建形状,玩转Revit概念设计

    创建形状可以研究包含拉伸、扫描和放样的建筑概念。使用“创建形状”工具从各种几何形状创建实心和空心拉伸。

    形状是通过选择线和闭合环形状来创建的:

        “修改|线”→“形状”面板→(创建形状)

        使用该工具开发任何表面、三维实心或空心形状,然后通过三维形状操纵控件直接进行操纵。

        以下线类型可用于产生形状:

        线

        参照线

        由点创建的线

        导入的线

        另一个形状的边

        来自已载入族的线或边

    关于不受约束的形状与基于参照的形状

    从模型线创建的图形或从参照线创建的图形,其修改行为有所不同。

    关于透视模式

    在概念设计环境中,透视模式将形状显示为透明,显示了其路径、轮廓和系统生成的引导。

    透视模式显示所选形状的基本几何骨架,使您可以更直接地与组成形状的各图元交互。当您需要了解形状的构造方式或者需要选择形状图元的某个特定部分进行操纵时,该模式非常有用。

    透视模式一次仅适用于一个形状。如果显示了多个平铺的视图,当您在一个视图中对某个形状使用透视模式时,其他视图中也会显示透视模式。

    透视模式显示下列形状的可编辑图元:

    轮廓-定义形状拉伸、放样、旋转和扫描的几何图形。

    显式路径-定义放样路径的线。

    隐式路径-系统为构造拉伸和放样而创建的线。

    轴-定义旋转方向的线。

    控制节点-系统为承载各个轮廓而创建的点。

    关于形状轮廓

    形状轮廓定义及编辑概念设计中形状的基本形状。

    轮廓是可用来生成形状的单条线、一串连接起来的线或闭合的环。操纵轮廓来修改形状的几何图形,您可以为下列形状类型添加轮廓:

        拉伸

        放样

        扫描

    关于形状尺寸标注

    在概念设计环境中,可以指定形状的尺寸标注。形状尺寸标注的工作原理类似于项目环境中的尺寸标注。

        三维控件在处于活动状态时会报告当前的尺寸标注。

        双击尺寸标注并按Enter键,以使临时尺寸标注在绘图区域中直接成为永久性尺寸标注。

        为模型线指定与尺寸标注相关的参数。

        将参数分配给标签尺寸标注。

        调整尺寸标注参数及所有与其相关的几何图形调整。

    来源:欧特克BIM俱乐部

   

    

    免费Revit教学视频

  

  

  




Revit视图调整技巧(3)底图和基线方向是什么?

【原文来源:Naivemep 管综易】

上一篇中我们温习了平面视图范围的概念,相信大多数知识点都是容易理解并能掌握的。但今天的重点“底图范围”就比较复杂了,这与“视图范围”的概念不同却又会相互影响,很少有人能完全理解两者之间的区别和实际作用,接下来就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1.设置视图深度(超出主要范围)的样式:

关于底图的概念revit的官方帮助里面也有说明,不过相信看完以后大多数人也不明白其具体作用以及和视图范围之间的区别

上一篇中我们提到,设置视图深度可以让我们查看“视图主要范围”(请记住并理解这个名词)外的构件

既然是revit是可视化的BIM设计软件,那我们就先从直观的模型样式上看看区别

视图深度中的构件会以特殊的线样式

所以首先在“管理”>“其他设置”>“线样式”中将

以revit的内置的样例机电工程rme_advanced_sample_project.rvt文件为例,打开level2的平面视图,设置深度偏移为-500

这样超出视图主要范围的构件就以橙色的线条显示了

这样可以让我们看到低于楼地面的构件,例如卫生间下方的排水管道,检查排管是否合理

在视图中把“照明设备”类别设为可见,同样我们还能对比level2与level1顶部的灯具位置,可以看到样例工程中是有偏差的

关于天花板投影平面与结构平面等与视图方向有关的问题,我们后面再详细讲解

2.设置底图样式:

在“管理”>“其他设置”>“半色调/基线”中我们设置的就是底图范围的样式

这里可以看到,底图的默认样式就是半色调的

为了避免和规程的半色调效果混淆,我们将视图的规程改为协调

然后将视图底图属性中的“范围:底部标高”设为“level1”,这时默认的顶部范围会选为level2

注:Revit2016及更早的版本,该属性为“基线”,接近于“范围:底部标高”的效果,但影响略有不同

这次我们看到大量在“视图深度”范围内的构件变为了“半色调”的状态,并且看到了超过“视图深度”范围更多的level1中的构件

那也就是说:底图范围也会影响当前视图的可见范围,并且优先级甚至高于“视图范围”

当然这优先级也包括线型样式,不过我们看到管道仍然显示为橙色,这是由于MEP管道显示的特殊性,“视图主要范围”(该概念请参考文章开头

)内不受底图效果影响,这也是之前我们提到管件异常透明的原因

所以并不是说管件出了问题变透明了,而是我们误把“底图范围”当做了“视图范围”用,大多数构件都被当成了“底图”去透明显示,而“视图主要范围”内的MEP管道不受“底图”透明效果的影响

3.那底图范围到底有什么用?:

说了半天可能很多朋友都有点晕了,底图到底有什么作用?和“视图范围”究竟有什么区别?

相同作用:

1)都能显示“视图主要范围”以外的图元,用于显示楼地面下的排水管道、下层的吊灯等等

2)都能设置不同的样式,帮助工程师识别和用于制图

差异作用:

1)底图可以显示剖切范围至顶部的图元

除了窗、橱柜和常规模型,高于剖切面的图元都无法显示

当然MEP图元除外。。。机电工程师小幸运

例如我们希望在level2平面显示顶部的结构梁,使用底图的话就很方便

将“范围:顶部标高”设为level3即可显示原本不可见的梁

否则的话就要不断去改剖切范围,也会影响其他图元的显示和样式

不过底图的范围没法设置偏移,所以需要显示特定范围(例如-500)的图元,就需要单独创建一个标高

还要注意底图内部存在遮挡,有的时候会看不见视图范围外的构件

例如我们将范围设为level1~level3时,同时将视图深度设为0,此时1层图元会被2层楼板遮挡,因为他们都是底图范围内的图元

2)底图可以控制查看方向

底图还有一点非常灵活的就是可以切换底图的查看方向(注意这里只影响底图范围的查看方向)

例如切换至仰视以后,我们可以清晰得看到天花板纹理

平面视图和天花板投影平面的方向基本都是固定向下和向上

只有结构平面可以设置“类型属性”中的视图方向控制

不过这些都是和视图本身作用相关的永久属性,不适合因为查看经常调整,因此使用底图更为方便

其他方面“链接文件”也可以被设为底图、底图还有隐藏族文件内部的注释等图元来减少干扰等等的作用

总结下来,底图是更适用显示查看跨层构件的,顾名思义是用于将工作范围外的图纸来作为底图进行参照而设计的

工具因人而异,更好地理解revit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价值~




revit怎么用阵列?Revit阵列建族技巧

    文章来源:智见能源

    近期小智团队开展了数字化移交及工程BIM管理的学习活动,采用了Revit软件进行输变电工程设计。小智针对Revit软件建族的相关技巧,谈谈我们的认识。

    在Revit软件中,族三维模型形状的创建可以采用拉伸、融合、旋转、放样、放样融合以及空心形状等几种方法,通过这几种方法可以创建复杂的Revit族模型。除了这几种基本的创建方法,在Revit族模型的创建中,可以使用多种修改方法,比如对齐、偏移、旋转和阵列等。

    下面介绍下阵列在族模型创建过程中的应用。使用阵列工具可以创建一个或多个图元的多个实例,可关联成组同时对这些实例进行操作,也可不关联成组对每个图元进行操作。阵列工具可以创建选定图元的线性阵列或半径阵列,不仅可以应用在二维草图,同样可以应用于三维图元。

    为了避免重复创建模型,在Revit软件中常常创建参数化模型,以参数来驱动Revit的族模型。在Revit软件中,不仅可以使用尺寸标注参数驱动模型中某一段尺寸值产生变化,从而使族模型的外形产生变化,也可以创建一个整数参数,用来定义族模型中某些图元的个数。

    通过创建一个动力配电箱来介绍阵列的应用

    配电箱内包含若干个微型断路器,根据微型断路器的数量,配电箱的尺寸也有所变化。

    ▲图1动力配电箱(PZ30)

    ▲创建一个微型断路器的族模型

    ▲将微型断路器载入到动力配电箱的族中,并创建参照平面用来对两侧的微型断路器进行定位,并将载入的微型断路器与参照平面进行对齐并锁定。

    ▲对微型断路器创建阵列,并将阵列数和阵列长度链接到参数

    ▲修改阵列数目参数,测试能否实现自动设置微型断路器数目

    ▲绘制动力配电箱的外壳等其他部分

    本文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介绍了阵列在Revit族中的应用。通过阵列数及其他相关参数的控制可以实现某一模块数量变化,从而实现模型的参数化,熟练使用阵列技巧可以丰富族的复杂程度。

   

    

    免费Revit教学视频

  

  

  




Revit是参数化建模软件吗?Revit能用做什么?

Autodesk公司是BIM软件市场的“四巨头”之一。其推出的AutoCAD被广泛应用于工程设计得到各个行业,具有巨大的市场占有率。这使得Autodesk公司的BIM软件在推广过程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特别是在建筑工程领域,应用十分成熟,可以十分容易的获取Revit相关的学习资料。

Autodesk公司为BIM建模开发的Revit软件早期包括建筑、结构和MEP三个领域的三个独立软件,在2014年之后这三个独立的软件都被整合为Revit一个软件。2015年,在Revit软件中加入了包括能量和光照分析等功能的可持续设计及分析软件Ecotect Analysis。此后Autodesk公司还在不断的向Revit软件中增加新的功能,可见Autodesk公司希望Revit作为一个能应用于全生命期的BIM软件平台。

Revit软件自带了建筑、结构、MEP的族库,同时也支持修改和创建新的族库。Revit软件的一大特点就是采用参数化建模,建筑实体构件在软件中表现为图元对象,图元对象的信息全都通过对应的参数来反映。许多项目需要不同专业的人员共同完成,每个专业人员只完成自己的特定部分,Revit支持工作共享,可让来自多个专业领域的参与者同时处理一个项目模型。Revit严格遵守IFC数据标准,其创建的BIM模型可以导出为多种文件,与其他软件可以很好地相互配合。但Revit也存在一些缺点:首先是硬件要求较高,Revit希望不同模型构件的信息足够全面,这使得模型中的每一个模型构件中都有非常多的不必要数据;其次是Revit内置的族主要是建筑结构机电领域的,对特殊行业的内置族较少,比如复杂的钢结构、隧道的异形盾构等。




revit竖梃族在哪里?Revit项目没有竖梃族的解决方法

    Revit项目没有竖梃族解决方法

    在Revit中分可载入族、系统族和内建族,竖梃就属于内建族的一种。

    一般情况下项目样板中都会有默认的竖梃族,但有可能你就不知道什么原因使这个竖梃族不见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在项目中创建自己想要的竖梃族呢?

    前期准备

    首先打开你的项目(自己原来的项目),在同一个程序中用默认建筑样板新建一个项目(项目1)。

    然后在新建的项目中,创建一个新的幕墙类型,创建的幕墙需要在类型编辑器中将垂直网格或者水平网格按照一定规则生成,在将水平竖梃垂直竖梃的内部、边界1和边界2都按照自己想要的类型进行设置。

    共享方法

    复制的方式:1.以前期准备中创建的新的幕墙类型绘制一面幕墙,然后选择所有幕墙网格线和嵌板,复制到剪切板。

    2.视口转换到自己原来的项目,在修改命令下的剪切板中选择粘帖,选择与选定的标高对齐。

    3.此时自己的项目中多出了绘制的幕墙,羡慕

    传递项目标准的方式:

    1.视口转换到自己原来的项目。

    2.点击管理面板下的传递项目标准。

    3.选择要复制的项目,复制自项目一,放弃全部,选择幕墙类型,确定。

   

    

    免费Revit教学视频

  

  

  




YJK如何导Revit?装配式结构设计之YJK导Revit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随着装配式建筑的大力发展,各个省区对装配式建筑都颁发了相关政策标准,可见装配式建筑在当今建筑行业的重要性。上一篇我们讨论了如何将 Revit 模型导出到 YJK 里,但盈建科结构设计软件(YJK)只能进行结构设计,不能与机电进行相互协同,就无法满足一些预留孔洞的精确定位,但小伙伴们,不用担心,YJK 有 Revit 接口哦,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讲一下 YJK 导 Revit 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步骤

1、首先我们要有 YJK 格式的文件(今天我就用我建好的一个模型为例);

2、打开 Revit-YJKS 软件(注:Revit-YJKS 要与 YJK 版本一致);

3、我们要新建一个项目并保存,在这里我命名为「项目 1」(否则 YJK 导 Revit 成功不了哦) ;

4、在 「YJK_结构模型」中点选「设置关联」;

5、在「模型路径」中选择我们的 YJK 格式的文件,然后点选「生成」;

6、在「模型参数」里我们可以修改剪切顺序;

7、在「模型导入」里点选你想要的楼层即可;

8、好了,这就是我们想要的模型。

后面的功能都可以尝试哦,然后我们可以一起交流。

图片

来源:FreeBIM

作者:肖思华




revit怎么分楼层?Revit三维视图中显示特定楼层模型

    通常我们想看某一特定楼层是,经常是打开剖面框来锁定该楼层,而我们可以利用ViewCube可快速精确的实现该操作。

    1、在ViewCube上单机右键,如图1所示。

    图1

    2、依次点击“定向到视图”—“楼层平面”—“楼层平面:标高1”,如图2所示。

    图2

    3、标高1楼层平面的模型即为用剖面框精确隔离出来,如想恢复整个模型,取消勾选剖面框即可恢复。如图3所示。

    图3

   

    

    免费Revit教学视频

  

  

  




彩色高清无水印 21ZJ903 建筑外遮阳(中南标图集)

资源简介/截图:

中南地区工程建设标准设计
建筑外遮阳
图集号:21ZJ903
主编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生效日期:2021年12月1日

1适用范围
本图集适用于中南地区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民用建筑、工业建筑的民用部分的遮阳工程。
2设计内容
本图集共编制了六类外遮阳系统的多种遮阳形式,包括固定遮阳、卷帘遮阳、织物卷帘遮阳、百叶帘遮阳、铝合金机翼遮阳和铝合金格栅遮阳。
3设计依据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2016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
《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50352-2019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411-2019
《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2018
《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2012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10
《建筑遮阳工程技术规范》JGJ237-2011
《门、窗和遮蔽装置的热性能。详细计算》IS015099-2003
《建筑用遮阳金属百叶帘》JG/T251-2017
《建筑用遮阳天篷帘》JG/T252-2015
《建筑用曲臂遮阳篷》JG/T253-2015
《建筑用遮阳软卷帘》JG/T254-2015
《建筑遮阳通用技术要求》JG/T274-2018
《外墙用非承重纤维增强水泥板》JG/T396-2012
《建筑遮阳产品术语》JG/T399-2012
《建筑用铝合金遮阳板》JG/T416-2013
《建筑遮阳用织物通用技术要求》JG/T424-2013
《建筑用遮阳非金属百叶帘》JG/T499-2016
《建筑一体化遮阳窗》JG/T500-2016
4遮阳设计
4.1固定式遮阳设计使用年限应与建筑同寿命;活动式遮阳设计使用年限应依据产品使用寿命。
4.2建筑物的向阳面,特别是东、西向外窗,应采取有效的遮阳措施,如热反射玻璃、反射阳光涂膜玻璃、各种固定式和活动式遮阳等。
4.3外遮阳构造可阻挡太阳辐射热能,降低房间得热,比内遮阳措施的遮阳效率高,因此本图集为外遮阳做法。
4.4南向和北向(在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宜采用水平式遮阳;
东北、北和西北向,宜采用垂直式遮阳;东南和西南向,宜采用综合式遮阳;东、西向,宜采用挡板式遮阳。
4.5夏热冬暖地区,夏热冬冷地区的建筑及寒冷地区中空调负荷大的建筑,外窗(包括透明幕墙)宜设置外遮阳。
4.6在夏热冬冷地区,窗和透明幕墙的太阳辐射得热在夏季增大了空调负荷,冬季则减少了采暖负荷,应根据负荷分析确定采取何种形式的遮阳。一般而言,外卷帘或外百叶式的活动遮阳实际效果比较好。
4.7固定外遮阳措施适用于以空调能耗为主的夏热冬暖地区,它有利于降低夏季空调能耗。活动外遮阳措施适用于夏热冬冷地区和寒冷地区,它同时有利于降低夏季空调能耗和冬季采暖能耗。
4.8建筑外遮阳应采用表面光滑或具有自洁性能的材料,操作运行自如,构造安全稳定,具备抗风荷载的性能,清理方便等。
4.9在特殊自然环境下(包括强风、强雨、强辐射、高盐等地区),建筑外遮阳构件及其配件等应具体参见厂家提供的产品防护参数。
4.10建筑外遮阳构件应与主体结构的防雷体系可靠连接,连接部位应消除非导电保护层。
5选用方法

6制作、运输、安装和施工要求
6.1为了确保工程质量,设计、施工时应选用专业厂家的合格产品及配套系统。
6.2遮阳材料的材质、厚度、规格尺寸及形式,固定装置的形式及规格,电动机的功率(采用电动机时),使用场所的风压大小等之间是相互关联的关系,需根据具体工程情况,向专业厂家索取相关技术资料,综合考虑后选用。选材原则为:
(1)优先选择耐候性、自洁性、抗震抗压性强的绿色建材。
(2)应保证遮阳材料的质量和安全性,并建议使用可循环材料。
(3)遮阳材料防火性能应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要求。
6.3遮阳装置及其与主体建筑结构的连接应进行结构设计。各遮阳系统与建筑主体的连接做法、防火、防雷措施等涉及安全的问题,需由工程设计人员根据具体工程情况,与专业生产厂家共同研究确定并负责。
6.4在遮阳装置安装前,后置锚固件应在同条件的主体结构上进行现场见证拉拔试验,并应符合设计要求。
6.5凡是选择带有卷帘盒的遮阳系统,应考虑卷帘盒放置不同的外墙位置对建筑节能的影响。
6.6必要的节点锚固均应选用不锈钢膨胀螺栓,并进行密封防水处理,避免对建筑节能的影响。
6.7当采用百叶帘和织物卷帘遮阳系统时,宜采用电动控制开启方式,同时配有风、雨感应控制装置,尤其是在经常无人逗留的室外使用,避免在天气发生变化时,由于没有及时地将百叶帘或帘布收到卷帘盒中,造成遮阳系统的破坏。
6.8电动机的选择
6.8.1技术要求
(1)电动机的额定工作电压:交流220V士10%,50Hz;
(2)电动机防护等级≥IP44(即:防尘等级≥4级,防水等级≥4级)。
电动机绝缘等级为F级(即:电动机温度165℃以内绝缘无损坏,绝缘不会被击穿)。电动机应设置漏电保护装置。
6.8.2电动机配置数量:一套遮阳系统配一个电动机,也可与专业生产厂家研究确定多套遮阳系统配一个电动机。
6.8.3控制方式
(1)单控:单套遮阳系统独立控制开关。
(2)单组群控:通过电动机组控制器与单控开关连接实现群控。
(3)多组分级群控:一个控制点同时控制一个或多个遮阳系统或所有遮阳系统。
(4)(气象)智能控制:与风、雨、光等感应器连接,根据天气变化自动控制系统开关。
(5)(楼宇)智能控制:与建筑设备监控系统连接,实现对遮阳系统的控制。
6.8.4注意事项
(1)电动机功率的大小与遮阳系统的重量、遮阳形式、单幅幅面的大小、帘片(或帘布等)与卷管的连接方式等因素有关,同时,由于室外受到风压、系统打开与关闭时的摩擦、系统在空气中的腐蚀等因素的影响,在选择电动机时,电动机功率应在理论计算的数值上留有余量。建议由专业厂家根据具体工程情况选择合适的电动机。避免电动机功率选择过大,造成浪费;或选择过小,在自然气候发生变化时,不能及时收起,造成系统的损坏等现象的发生。
(2)电源线与控制线电压等级不同时,不能同管敷设。
(3)在电动机安装位置附近设置电动机电源接线盒,电动机控制面板安装高度距地1.3~1.6m。若设置在室外应采取防水措施。
(4)应有标识标记。
(5)在公共建筑工程设计或使用电动控制的外遮阳系统时,应保障按不同朝向,电动机配电三相平衡。
(6)电机及遮阳金属构件应有接地保护措施。
(7)夏热冬冷地区和寒冷地区电动机应具有防雪、防霜冻等措施,尤其是卷帘遮阳系统所用的电动机应具有自我检测功能,防止帘片被冻结引起的系统被破坏。
6.9本图集所提供的尺寸均为专业生产厂家提供的定型产品尺寸,非标准规格尺寸可与厂家协商加工生产。
7验收、检验
7.1遮阳安装后应按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标准》GB50210-2018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411-2019
《建筑遮阳工程技术规范》JGJ237-2011
和本图集有关规定对建筑外遮阳进行安全性能和使用性能现场检测。
7.2建筑遮阳工程的质量验收应检查下列文件和记录:
(1)建筑遮阳工程设计图纸和变更文件;
(2)原材料出厂检验报告和质量证明文件、材料构件设备进场检验报告和验收文件;
(3)现场隐蔽工程检查记录及其他有关验收文件;
(4)施工现场安装记录;
(5)遮阳装置调试和试运行记录;
(6)现场试验和检验报告;
(7)其他必要的资料。
8保养和维护
8.1遮阳安装后应按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和本图集有关规定进行保养和维护。
8.2遮阳产品供应商应提供《遮阳产品使用维护说明书》,应包括:
(1)遮阳装置的主要性能参数以及保用年限;
(2)遮阳装置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3)日常与定期的维护、保养要求;
(4)遮阳装置易损零部件的更换方法;
(5)供应商的保修责任。
9其他
9.1本图集未注明单位的尺寸均以毫米(mm)计;
9.2本图集未尽事宜,应按国家现行有关规范、标准和有关技术法规文件以及企业标准严格执行;
9.3本图集建筑遮阳产品与建筑构件的连接仅为示意,设计应根据产品的具体要求由单项工程设计确定;
9.4本图集所依据的规范、标准如有新的版本时,应按新版本作相应的验算调整,使其不与新版本相悖。

21ZJ903图集内容索引:

目录1
说明3
遮阳系数计算···…8
固定遮阳构造(H)说明12
固定遮阳构造(H)水平遮阳…………13
固定遮阳构造(H)垂直遮阳14
固定遮阳构造(H)综合遮阳15
固定遮阳构造(H)中空挤出型水泥纤维板18
卷帘遮阳系统(J)说明………19
卷帘遮阳系统(J)卷帘安装构造21
卷帘遮阳系统(J)手动摇柄、皮带安装构造23
织物卷帘遮阳系统(Z)说明25
织物卷帘遮阳系统(Z)导向式明装安装构造………28
织物卷帘遮阳系统(Z)导向式嵌装安装构造…………30
织物卷帘遮阳系统(Z)斜臂式明装安装构造·31
织物卷帘遮阳系统(Z)折臂式织物遮阳系统33
织物卷帘遮阳系统(Z)折臂式嵌装安装构造.34
织物卷帘遮阳系统(Z)折臂式明装安装构造.…·35
百叶帘遮阳系统(B)说明.36
百叶帘遮阳系统(B)导索导向系统安装构造40
百叶帘遮阳系统(B)导轨导向系统安装构造.42
百叶帘遮阳系统(B)外联排遮阳系统安装构造………44
百叶帘遮阳系统(B)导轨、导索固定方式……45
百叶帘遮阳系统(B)重点部位尺寸关系示意图………46
百叶帘遮阳系统(B)中空玻璃内置百叶遮阳………47
铝合金机翼遮阳系统(L)说明·48
铝合金机翼遮阳系统(L)水平百叶安装构造50
铝合金机翼遮阳系统(L)叶片垂直安装构造……53
铝合金机翼遮阳系统(L)单翼型固定式系统构造示意图…56
铝合金机翼遮阳系统(L)双翼型系统构造示意图57
铝合金机翼遮阳系统(L)机翼型固定式系统构造示意图…58
铝合金机翼遮阳系统(L)机翼型可调式系统构造示意图……59
铝合金机翼遮阳系统(L)翼帘型固定式系统构造示意图…60
铝合金机翼遮阳系统(L)翼帘型可调式系统构造示意图…61
铝合金格栅遮阳系统(G)说明·62
铝合金格栅遮阳系统(G)水平式遮阳系统安装构造……63
铝合金格栅遮阳系统(G)安装节点图··64
铝合金格栅遮阳系统(G)安装式样图*65
固定遮阳构造(H)实例照片·66
卷帘遮阳系统(J)实例照片·67
织物卷帘遮阳系统(Z)导向式实例照片·68
织物卷帘遮阳系统(Z)斜臂式实例照片69
织物卷帘遮阳系统(Z)折臂式实例照片·70
百叶帘遮阳系统(B)导索导向系统实例照片.71
百叶帘遮阳系统(B)导轨导向系统实例照片····72
铝合金机翼遮阳系统(L)实例照片(固定式)·73
铝合金机翼遮阳系统(L)实例照片(可调式)·74
铝合金格栅遮阳系统(G)实例照片.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