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t点文件怎么创建地形?关于revit中如何对场地地形表面进行处理的一些小技巧

    来源丨益埃毕教育

    我们在用revit建模的过程中,有时会需要进行场地布置,现在我们就介绍一些场地布置的小技巧。

    1.当我们所需要的场地比较复杂,但是有点文件(就是有txt文件或者csv文件记录高程点信息的文件)时,我们可以通过导入点文件快速建立场地。

    a)点击体量与场地命令再点击地形表面如图一所示:

    图一

    b)再点击通过导入创建,选择指定点文件导入我们已有的点文件再点击对勾完成就可以创建地形了如图二、三所示

    图二

    图三

    2.当我们所需要的场地比较复杂,有cad的立体地形图示,我们可以通过选择导入实例创建地形,首先我们链接CAD图纸到revit中,然后和第一种方式一样,但是第二步我们选择导入实例如图四所示,点击我们导入的CAD图纸,再点击完成地形就创建好了。

    图四

    3.当我们需要的地形计较简单又没有可以直接借用的文件室我们也可以自己简单的手动创造地形,

    a)首先我们点击放置点在四个角放置四个点大致调整他们的高度,点击完成。

    b)然后我们点击拆分表面,按导入的CAD等高线我们拾取拆分边线,注意一个只能将一个表面一分为二,多个等高线分多次拆分。

    c)然后我们点击我们拆分的表面,点击编辑表面,选择边线上的高程点调整为我们需要的高度,如图五,图六。

    图五

    图六

    d)我们发现两个地形表面连接处有一条裂缝,没有关系,我们选择另一个地形表面将边界处的高程点按第三步的方法调整成同样高度裂缝就消失了如图七所示。用同样的办法处理其他等高线这样一个简单的地形就处理好了。

    图七

    4.有时候我们需要在地形开洞,或者对地形的边界做出一个我们需要的造型,这个也是可以通过拆分表面处理的,我们将我们需要的形状通过拆表面描绘出来,然后将我们要开洞或者不需要的那部分删除就可以了,如图八。

    图八

    -END-

   

    

    

  

  

  




如何来解决CAD导入Revit时显示文件模型空间内无有效图元?

在BIM项目建模过程中,将CAD导入进Revit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先介绍其中一种:导入时检测到文件的模型无有效图元,如图所示。解决方法如下。

  1.打开CAD软件,在箭头所指键入命令的地方输入“recover”,如图所示。

  2.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问题图纸,点击“打开”,如图所示。

  3.会弹出已修复图形文件窗口,如图所示。

  4.之后继续打开CAD文件并保存即可,如图所示。

  5.再导入Revit就不会出现问题弹窗,如图所示。

  CAD导入Revit时显示文件模型空间内无有效图元解决的意义:通过学习上述文章,可以解决在Revit建模时导入CAD提示存在无效图元的情况,方便建模。




revit怎么锁定底图?Revit中如何避免选中CAD底图

    在使用Revit绘图时,我们常常会导入CAD图纸作为底图,但有时我们会发现,在图纸锁定的情况下,我们还是会时不时选中CAD底图,那么要如何设置才能避免呢?

    1、选中CAD图纸,在选项栏中确认图纸处于锁定状态。

    2、找到软件界面右下角的“选择锁定图元”图标,点击图标。

    3、当图标变成如图所示时,即为不可选择视图中锁定图元,这样锁定的CAD图纸便不会被选中了。

   

    

    

  

  

  




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喜欢用线稿风来排版了!(附下载链接)

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喜欢用线稿风来排版了!(附下载链接)

资料介绍

现代审美趋向于青睐简洁、性冷淡风格,而线稿风的形式简单,线条干练有质感,运用在建筑设计效果上,更具图纸技术性、结构感和突出的创作力。

国际线稿风,它以极简的线稿,勾勒出你所需表达的内容。

据说,目前很多国外高校生都在用。

里面包含

tree(树)/car(车)/people(人)

 三类素材

每类里都有CAD和AI线稿

数量多,形态各异

不同风格任君选择~

希望你会喜欢~

高质量的线稿风图纸素材来咯,清新脱俗且看起来非常简洁,创造性比较强,能够表达出内部的结构感,体现出创作的能力。线稿风的作图风格,相信很多小伙伴们都见过。线条干练有质感,并且能够给人一种简洁的感觉。随着近些年在各大竞赛优秀毕设中的应用,运用线稿风能够看起来技术性,结构感,创造性更强,更能体现出创作的能力,同时表现形式简单,没有颜色,只有线条。同时,线稿比上色后给你想象的空间更大,你想象中的上色后的结果跟你现在看到的结果有差距,感觉不够理想,就会觉得还不如线稿好看。线稿风首先要讲究构图的美感,要使整体画面丰富起来。线稿风也可以制作各种类型的图纸,比如剖面图,立面图,轴测图等。

图片展示

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喜欢用线稿风来排版了!(附下载链接)

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喜欢用线稿风来排版了!(附下载链接)

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喜欢用线稿风来排版了!(附下载链接)

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喜欢用线稿风来排版了!(附下载链接)

部分内容展示
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喜欢用线稿风来排版了!(附下载链接)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喜欢用线稿风来排版了!(附下载链接)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喜欢用线稿风来排版了!(附下载链接)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喜欢用线稿风来排版了!(附下载链接)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喜欢用线稿风来排版了!(附下载链接)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喜欢用线稿风来排版了!(附下载链接)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喜欢用线稿风来排版了!(附下载链接)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喜欢用线稿风来排版了!(附下载链接)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喜欢用线稿风来排版了!(附下载链接)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喜欢用线稿风来排版了!(附下载链接)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喜欢用线稿风来排版了!(附下载链接)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喜欢用线稿风来排版了!(附下载链接)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喜欢用线稿风来排版了!(附下载链接)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喜欢用线稿风来排版了!(附下载链接)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喜欢用线稿风来排版了!(附下载链接)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喜欢用线稿风来排版了!(附下载链接)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喜欢用线稿风来排版了!(附下载链接)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喜欢用线稿风来排版了!(附下载链接)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喜欢用线稿风来排版了!(附下载链接)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喜欢用线稿风来排版了!(附下载链接)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喜欢用线稿风来排版了!(附下载链接)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喜欢用线稿风来排版了!(附下载链接)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喜欢用线稿风来排版了!(附下载链接)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喜欢用线稿风来排版了!(附下载链接)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喜欢用线稿风来排版了!(附下载链接)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喜欢用线稿风来排版了!(附下载链接)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喜欢用线稿风来排版了!(附下载链接)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喜欢用线稿风来排版了!(附下载链接)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喜欢用线稿风来排版了!(附下载链接)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喜欢用线稿风来排版了!(附下载链接)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喜欢用线稿风来排版了!(附下载链接)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喜欢用线稿风来排版了!(附下载链接)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喜欢用线稿风来排版了!(附下载链接)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喜欢用线稿风来排版了!(附下载链接)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喜欢用线稿风来排版了!(附下载链接)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喜欢用线稿风来排版了!(附下载链接)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喜欢用线稿风来排版了!(附下载链接)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喜欢用线稿风来排版了!(附下载链接)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喜欢用线稿风来排版了!(附下载链接)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喜欢用线稿风来排版了!(附下载链接)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喜欢用线稿风来排版了!(附下载链接)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喜欢用线稿风来排版了!(附下载链接)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喜欢用线稿风来排版了!(附下载链接)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喜欢用线稿风来排版了!(附下载链接)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喜欢用线稿风来排版了!(附下载链接)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喜欢用线稿风来排版了!(附下载链接)

由于图片太多,这里就不一一展示了

– END –




如何解决Revit图元不可见的问题?

如何解决Revit图元不可见的问题?

一、规程

在创建Revit图元之前,需要先确定图元的规程(建筑、结构、机械、电气、卫浴、协调),某些图元会在不同的规程下显示或隐藏,如规程为“结构”时,建筑墙则无法显示。

二、裁剪视图(平面视图)

在属性栏中勾选“裁剪视图”后,裁剪范围框以外的图元不可见,只能看到框内的图元。当不勾选“裁剪区域可见”时,裁剪视图框也不可见,此时创建在视图裁剪框以外的图元均不可见。

三、视图样板

使用“视图样板”(如图6所示)可提前设定视图中不同图元的可见性,如在设定的“建筑视图”样板中与结构相关的图元均不可见。在创建新图元的过程中,如图元属性与视图样板不匹配,则会出现创建的图元不可见的情况。

四、视图范围(平面视图)

因“视图范围”设置不当引起的图元不可见,是引起“视图不可见”的主要原因之一(如图7所示)。“视图范围”具体的使用方式可参考Revit帮助文件。

五、模型类别(可见性/图形)

在“可见性/图形”中,通过控制“模型类别”(如图9所示)来控制视图中图元的显隐是最常用的方式。“模型类别”类似于AutoCAD软件中的“图层”功能,当不勾选某一模型类别时,则该图元在视图中不可见,如不勾选“墙”模型类别,视图中创建的墙体不可见。

六、过滤器(可见性/图形)

“可见性/图形”中的“过滤器”(如图10所示)功能,是根据使用者的意愿按照某种规则创建的某类图元的集合,如不勾选过滤器中的“可见性”,则新创建的属于该过滤器的图元在视图中不可见。

七、剖面框(三维视图)

在“属性栏”中打开“剖面框”(如图11所示),可以将需要的图元放置在“剖面框”内以便观察,而“剖面框”以外的图元均不可见。在打开“剖面框”的情况下,如创建的图元位于“剖面框”外部,则图元无法显示。因剖面框线的存在,很容易发现此种条件下图元不可见的原因,如果在“可见性/图形”下“注释类型”中不勾选“剖面框”(如图12所示),此时剖面框不可见,图元不可见的原因较难发现。

以上为新创建图元不可见的几种原因,如果已经创建的图元在视图中不可见,排除以上几种情况后仍不可见,则图元有可能被永久隐藏了。

当图元被“临时隐藏”时,会有“临时隐藏/隔离”提示,而图元被永久隐藏时,绘图区无明显提示。

图元“永久隐藏”操作如下:

选中图元——单击鼠标右键——选中“在视图中隐藏”(图元、类别)

取消“永久隐藏”操作如下:

点击视图控制栏中“显示隐藏的图元”按钮——在绘图区(红色框线内)选中隐藏的图元(如图15所示)——在工具栏中点击“取消隐藏图元”按钮。




revit拾取线拾取不了怎么办?REVIT拾取不到CAD底图中线 的问题

    绘制Revit模型时,导入CAD图纸进行建模方便快捷,但是经常会遇到拾取不到CAD底图中线的问题,这就会影响我们建模时的模型精度。

    解决方案:

    首先找出拾取不到的原因,选中CAD底图,在“导入实例”面板下选中“查询”的命令,然后选择拾取不到的线,发现线的类型是“样条曲线”,如图1所示。

    图1

    正常可以拾取到的线类型是:“线”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处理CAD底图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将样条曲线转换成多段线。

    输入快捷键PE,执行命令即可。

   

    

    免费Revit教学视频

  

  

  




cad二次开发的一些简单入门实例

记录一下CAD二次开发的一些简单实例。
1、helloworld
2、画一个圆
3、画一条直线
4、取得图层下的所有对象id
5、得到当前图层的所有object的id
6、取得当前所有图层名称
7、添加图层

using System;
using System.Collections.Generic;
using System.Linq;
using System.Text;
using System.Threading.Tasks;

using Autodesk.AutoCAD.Runtime;
using Autodesk.AutoCAD.Windows;
using Autodesk.AutoCAD.ApplicationServices;
using Autodesk.AutoCAD.DatabaseServices;
using Autodesk.AutoCAD.Geometry;
using Autodesk.AutoCAD.Colors;
using Autodesk.AutoCAD.EditorInput;

using System.Collections;
using AcadApp = Autodesk.AutoCAD.ApplicationServices.Application;
using System.Reflection;

namespace cad开发
{

 public class Class1
 {
 /// <summary>
 /// Hello World!!!
 /// </summary>
 [CommandMethod("HelloWorld")]
 public void HelloWorld()
 {
 Editor ed = AcadApp.DocumentManager.MdiActiveDocument.Editor;
 ed.WriteMessage("Hello World222");
 }
 /// <summary>
 /// 画一个圆
 /// </summary>
 [CommandMethod("test")]
 public void createCircle()
 { //首先声明我们要使用的对象
 Circle circle; //这个是我们要加入到模型空间的圆
 BlockTableRecord btr;//要加入圆,我们必须打开模型空间
 BlockTable bt; //要打开模型空间,我们必须通过块表(BlockTable)来访问它

 //我们使用一个名为‘Transaction’的对象,把函数中有关数据库的操作封装起来
 Transaction trans;
 //使用 TransactionManager 的 StartTransaction()成员来开始事务处理
 trans = HostApplicationServices.WorkingDatabase.TransactionManager.StartTransaction();
 //现在创建圆……请仔细看这些参数——注意创建 Point3d 对象的‘New’和 Vector3d 的静态成员 ZAxis
 circle = new Circle(new Point3d(10, 10, 0), Vector3d.ZAxis, 2);
 bt = (BlockTable)trans.GetObject(HostApplicationServices.WorkingDatabase.BlockTableId, OpenMode.ForRead);
 //使用当前的空间 Id 来获取块表记录——注意我们是打开它用来写入
 btr = (BlockTableRecord)trans.GetObject(HostApplicationServices.WorkingDatabase.CurrentSpaceId, OpenMode.ForWrite);
 //现在使用 btr 对象来加入圆
 btr.AppendEntity(circle);
 trans.AddNewlyCreatedDBObject(circle, true); //并确定事务处理知道要加入圆!
 //一旦完成以上操作,我们就提交事务处理,这样以上所做的改变就被保存了……
 trans.Commit();
 //…然后销毁事务处理,因为我们已经完成了相关的操作(事务处理不是数据库驻留对象,可以销毁)
 trans.Dispose();
 }
 /// <summary>
 /// 选择一个点,并显示坐标;选择两个点,并显示距离
 /// </summary>
 [CommandMethod("selectPoint")]
 public void SelectPoint()
 {
 PromptPointOptions prPointOptions = new PromptPointOptions("Select a point");
 PromptPointResult prPointRes;
 Editor ed = AcadApp.DocumentManager.MdiActiveDocument.Editor;
 prPointRes = ed.GetPoint(prPointOptions);
 if (prPointRes.Status != PromptStatus.OK)
 {
 ed.WriteMessage("Error");
 }
 else
 ed.WriteMessage("You selected point: " + prPointRes.Value.ToString());
 PromptDistanceOptions prDistOptions = new PromptDistanceOptions("Find distance, select first point:");
 PromptDoubleResult prDistRes;
 prDistRes = ed.GetDistance(prDistOptions);
 if (prDistRes.Status != PromptStatus.OK)
 {
 ed.WriteMessage("Error");
 }
 else
 {
 ed.WriteMessage("The distance is: " + prDistRes.Value.ToString());
 }
 }

 [CommandMethod("CreateDivision")]
 public void CreateDivision()
 {
 Database db = HostApplicationServices.WorkingDatabase;
 Transaction trans = db.TransactionManager.StartTransaction();

 try
 {
 //首先,获取 NOD……
 DBDictionary NOD = (DBDictionary)trans.GetObject(db.NamedObjectsDictionaryId, OpenMode.ForWrite);
 //定义一个公司级别的字典
 DBDictionary acmeDict;
 try
 {
 //如果 ACME_DIVISION 不存在,则转到 catch 块,这里什么也不做
 acmeDict = (DBDictionary)trans.GetObject(NOD.GetAt("ACME_DIVISION"), OpenMode.ForRead);
 }
 catch
 {
 //如果 ACME_DIVISION 不存在,则创建它并把它加入到 NOD 中……
 acmeDict = new DBDictionary();
 NOD.SetAt("ACME_DIVISION", acmeDict);
 trans.AddNewlyCreatedDBObject(acmeDict, true);
 }
 trans.Commit();
 }
 finally
 {
 trans.Dispose();
 }
 }
 /// <summary>
 /// 画一条直线
 /// </summary>
 [CommandMethod("FirstLine")]
 public static void FirstLine()
 {
 //获取当前活动图形数据库 HostApplicationServices.WorkingDatabase;
 Database db = HostApplicationServices.WorkingDatabase;
 //定义一个指向当前数据库的事务处理,以添加直线
 using (Transaction trans = db.TransactionManager.StartTransaction())
 {
 BlockTable acBlkTbl;
 acBlkTbl = trans.GetObject(db.BlockTableId, OpenMode.ForRead) as BlockTable; //以读方式打开块表.
 //以写方式打开模型空间块表记录.
 BlockTableRecord acBlkTblRec;
 acBlkTblRec = trans.GetObject(acBlkTbl[BlockTableRecord.ModelSpace], OpenMode.ForWrite) as BlockTableRecord;
 Point3d startPoint = new Point3d(0, 100, 0); //直线起点
 Point3d endPoint = new Point3d(100, 100, 0); //直线终点
 Line line = new Line(startPoint, endPoint); //新建一直线对象
 //将图形对象的信息添加到块表记录中,并返回ObjectId对象.
 acBlkTblRec.AppendEntity(line);
 trans.AddNewlyCreatedDBObject(line, true); //把对象添加到事务处理中.
 trans.Commit(); //提交事务处理
 }
 }

 #region "取得图层下的所有对象id"
 /// <summary>
 /// 取得图层下的所有对象id
 /// </summary>
 /// <param name="name">图层名称</param>
 /// <returns>id集合</returns>
 public ObjectIdCollection GetObjectIdsAtLayer(string name)
 {
 ObjectIdCollection ids = new ObjectIdCollection();
 PromptSelectionResult ProSset = null;
 TypedValue[] filList = new TypedValue[1] { new TypedValue((int)DxfCode.LayerName, name) };
 SelectionFilter sfilter = new SelectionFilter(filList);
 Editor ed = Autodesk.AutoCAD.ApplicationServices.Application.DocumentManager.MdiActiveDocument.Editor;
 ProSset = ed.SelectAll(sfilter);
 if (ProSset.Status == PromptStatus.OK)
 {

 SelectionSet sst = ProSset.Value;
 ObjectId[] oids = sst.GetObjectIds();

 for (int i = 0; i < oids.Length; i++)
 {

 ids.Add(oids[i]);
 }
 }
 return ids;
 }
 #endregion
 /// <summary>
 /// 得到当前图层的所有几何的id
 /// </summary>
 [CommandMethod("GetAllId")]
 public void GetAllId()
 {
 Editor ed = AcadApp.DocumentManager.MdiActiveDocument.Editor;

 ObjectIdCollection ids = GetObjectIdsAtLayer("0");
 string str = "";
 Database db = HostApplicationServices.WorkingDatabase;
 //定义一个指向当前数据库的事务处理,以添加直线
 using (Transaction trans = db.TransactionManager.StartTransaction())
 {
 BlockTable acBlkTbl;
 acBlkTbl = trans.GetObject(db.BlockTableId, OpenMode.ForRead) as BlockTable; //以读方式打开块表.
 //以写方式打开模型空间块表记录.
 BlockTableRecord acBlkTblRec;
 acBlkTblRec = trans.GetObject(acBlkTbl[BlockTableRecord.ModelSpace], OpenMode.ForWrite) as BlockTableRecord;
 foreach (ObjectId item in ids)
 {
 Entity entity = (Entity)item.GetObject(OpenMode.ForRead, false, false);
 switch (entity.GetRXClass().Name)
 {
 case "AcDbText":
 DBText dbtext = entity as DBText;

 string strtext = dbtext.TextString;
 str += strtext + 'n';
 break;
 }
 }
 ed.WriteMessage(str);
 trans.Commit(); //提交事务处理
 } 
 }
 #region "取得当前所有图层名称"
 /// <summary>
 /// 取得当前所有图层名称
 /// </summary>
 /// <returns>图层名称集合</returns>
 [CommandMethod("GetAllLayer")]
 public ArrayList GetLayerName()
 {
 ArrayList layers = new ArrayList();
 using (Database db = HostApplicationServices.WorkingDatabase)
 {
 using (Transaction trans = db.TransactionManager.StartTransaction())
 {
 using (LayerTable lt = (LayerTable)trans.GetObject(db.LayerTableId, OpenMode.ForRead))
 {
 foreach (ObjectId id in lt)
 {
 LayerTableRecord ltr = (LayerTableRecord)trans.GetObject(id, OpenMode.ForRead);
 layers.Add(ltr.Name);
 }
 }
 trans.Commit();
 }
 }
 return layers;
 }
 #endregion

 #region 添加图层
 /// <summary>
 /// 添加图层
 /// </summary>
 /// <param name="layName"></param>
 /// <param name="layColor"></param>
 private ObjectId AddLayer(string layName, short layColor)
 {
 ObjectId oidReturn = new ObjectId(); ;
 using (Autodesk.AutoCAD.ApplicationServices.Application.DocumentManager.MdiActiveDocument.LockDocument())
 {
 Database database = HostApplicationServices.WorkingDatabase;
 Editor editor = Autodesk.AutoCAD.ApplicationServices.Application.DocumentManager.MdiActiveDocument.Editor;
 using (Transaction transaction = database.TransactionManager.StartTransaction())
 {
 try
 {
 ObjectId id;
 LayerTable table = transaction.GetObject(database.LayerTableId, OpenMode.ForWrite) as LayerTable;
 LayerTableRecord record = new LayerTableRecord();
 if (table.Has(layName))
 {
 id = table.Id;
 record = transaction.GetObject(id, OpenMode.ForWrite) as LayerTableRecord;
 record.IsOff = false;
 record.IsLocked = false;
 if (id != database.Clayer)
 {
 record.IsFrozen = false;
 }
 }
 else
 {
 record.Name = layName;
 id = table.Add(record);
 transaction.AddNewlyCreatedDBObject(record, true);
 }
 record.Color = Autodesk.AutoCAD.Colors.Color.FromColorIndex(ColorMethod.ByColor, layColor);
 database.Clayer = id;
 oidReturn = id;
 transaction.Commit();
 }
 catch (Autodesk.AutoCAD.Runtime.Exception exception)
 {
 editor.WriteMessage("Error in addLayer2(): " + exception.Message);
 }
 }
 return oidReturn;
 }
 }
 #endregion
 }
}



Revit楼梯怎么画?Revit楼梯画法介绍

1.楼梯的类型:

Revit中楼梯属于系统族,其中有3类型的楼梯:

分别为“现场浇注楼梯”“组合楼梯”“预浇注楼梯”平时在做项目时一般使用最多的为现场浇筑楼梯。

2.楼梯绘制的方式:

楼梯的绘制方式有两种,分别为按构件绘制和按草图绘制。

区别:草图绘制的楼梯,可以任意调节梯段的宽度,边界形状,可以修改任一个踏板深度以及形状,例如:

构件绘制的楼梯,只能统一调整梯段的宽度,不能调整梯段的形状,只能统一调整踏板的深度,不能单独的修改一个踏板深度以及形状。

适用范围:草图方式适合绘制异形楼梯,构建方式适合绘制常规的楼梯,因为项目中的楼梯多为规整楼梯,所以较多的采用构件的方式绘制楼梯。一下属性的介绍均以使用最多的“楼梯(按构件)–现场浇注楼梯”为例。

3.参数的设置:

3.1实例属性:实例属性中需要重点掌握图中“限制条件”“尺寸标注”“实际梯段宽度”3个属性的设置。

“限制条件”用来设置楼梯的高度,依据图纸中楼梯的标高进行设置,如果楼梯相对楼层标高有升降,可以通过修改“底部/顶部偏移”进行设置。

“尺寸标准”用来设置楼梯的踏板深度,以及所需的踢面数。

“实际梯段宽度”用来设置楼梯的宽度。

案例操作:

(CAD图纸)

绘制楼梯所用信息:楼梯高2900,踏步数18,踢面高度为161,踏板深度为260。楼梯宽暂定为1200。

 3.2类型属性:类型属性中分4个大块设置,重点只需掌握第二部分“构造”设置。

 3.2.1“计算规则”:用来限制楼梯的参数,模型中的楼梯不满足上述设置的时候,软件会自动提醒报错,当然上述的限制条件也可以修改的。

 3.2.2“构造”用来设置楼梯的梯段厚度、踢面、踏板及平台的厚度材质等。

 3.2.3“支撑”:支撑中的形式有两种,分别为“梯边梁(闭合)“与踏步梁(开放)”

 3.2.4“图形”用来表现平面视图中楼梯断面的符号,有“单锯齿线”与“双锯齿线”

来源:BIM时代咨询




Revit钢筋算量的几点总结

    Revit钢筋的几点总结:

    1、Revit钢筋本身对于计算机资源消耗较大,在目前阶段无法回避。使用人员根据需要自行取舍,杠精没有意义。

    2、实体Revit钢筋有很多优势,尤其是在显示方面。对于消耗计算机资源的问题,有的插件采用了低精度显示的办法,如比程钢筋插件。

    3、Revit钢筋生成有两大类方式:以PDST为代表的将PKPM等有限元分析模型导入至Revit生成钢筋模型、以晨曦和比程为代表的在Revit土建模型中根据平法输入钢筋信息生成钢筋模型

    4、以PDST为代表的将PKPM等有限元分析模型导入至Revit生成钢筋模型的第一类方式,“一键导入”+“一键计算”,最大程度符合设计意图。但是洞口加强筋等构造钢筋、马凳等措施钢筋、原材长度导致的钢筋接头等都需要额外手工补充。

    5、以晨曦为代表的在Revit土建模型中根据平法输入钢筋信息生成钢筋模型的第二类方式,比较符合现有钢筋人员建模习惯,同时会计算原材长度导致的钢筋接头等,板构件的马凳等措施钢筋也会设置统计,理论上计算结果与传统平台应当一致。但是晨曦插件在部分构件的处理上仍需完善。例如洞口加强筋、梁板加掖等,在当前版本,晨曦同样无法处理,需要手工补充。

    6、对于墙梁板柱等常规构件,Revit钢筋+少量手工补充可以做到准确算量。对于折板、折梁、弧形过梁等构件,尚需完善。

    7、即使在当前不能面面俱到的情况下,Revit钢筋也有很大意义,对于非结算或精度要求不高的情况下,即使不进行手工补充,工程量也是有参考意义的。例如业主前期的测算成本、施工方的劳务招标及备料等等。若是配合手算补充(如洞口加强筋、梁板加掖、折板、折梁、弧形过梁等),Revit钢筋工程量同样可以达到想要的精度。

    8、用其他方式建立的钢筋模型,当前版本的晨曦无法计算工程量

    9、建立的实体钢筋,当前版本的晨曦无法有效按单根钢筋修改。仍然需要以构件为单位修改。

    10、当前版本的晨曦不支持读取CAD图纸钢筋信息,比程钢筋插件支持。但是与传统平台同样的功能类似,存在一定程度的识别错误,需要手动检查改正。

    11、比程插件的分颜色显示钢筋很有意思。

    12、还是那句老话,无论任何方式都有各自优势和瓶颈。争吵解决不了问题。结合使用需求通过相应方式克服困难解决问题才是最重要的。




全方位分析给排水行业前景

 土木人首选设计院,给排水也不例外行业垄断型大院,全国和地区大院,大城市地方大院(含高校设计院),大城市小院(含高校设计院),大城市外地挂靠分院,大城市房地产公司下属设计院,小城市地方大院,小城市外地挂靠分院。因为垄断院,全国和地区院,大城市大院才能接大项目,选择大城市小院,大城市外地挂靠分院也是为了以后能跳槽进这三类大院。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大院都在大城市,很多垄断型大院、全国和地区院都在二线、三线城市。设计院的话,通常省市级建筑设计院或者大型建筑设计院不太愿意招本科的应届生,主要指设备专业,建筑、结构还是会招的。主要原因大概是供大于求吧,所以研究生和本科生一起投简历,给的薪水基本也是一样的,所以通常就选研究生了!不过其实建筑设计院的人也明白,对于做设计而言,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区别并不大,给排水的研究生的方向基本上没有建筑给排水的,期间也基本不用CAD。所以其实找找师兄师姐,或者找找关系,给排水本科生去建筑设计院并非不可能。如果从自身角度来讲,熟练使用CAD(蛮简单的),把《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这本书看熟,最好再看看相关规范、要几套多层、高层的给排水图纸看看能看懂就行,去面试的时候(设计院人力通常不负责面试,直接和设备所负责人或者给排水负责人谈)可以表现的好些。总体来说,不管是大型的建筑设计院还是市政设计院都是比较难进的,其他的小的私人的设计公司相对比较多也相对比较容易进,可以通过老师介绍一下。但是,小的设计公司自然就有它的局限性,比如工资福利制度不完善,甚至没有福利,不给上保险甚至不签合同,发展前景受限,所学到的东西跟在大院里也绝不是一个层次的,不仅仅是这些,大设计院的高起点的工作经历可以让你少奋斗几年,这一点可是千金难买!具体到每个人身上,如果有设计院方面的关系,赶紧抓紧利用无妨,如果一点点都没有(大部分都没有),那怎么办,唯一的机会就是实习了!找个大点的设计院,甲级的最好,用你的三寸不烂之舌说服他们,去给他们免费实习,不要实习工资,能有个师傅带你那就更好!把你的半个学期用来去设计院实习,通过真实的工作来让你明白什么是你想要的,什么样的前途是你所希望的!还有很重要的是:你能学到工作后所真正要用的,更重要的是,设计院领导看见你不错的话很可能会留下你,虽然你是本科生,虽然还有研究生应聘,但是与别人相比,你已经入门,比较了解那里的工作环境,你的这些优势会为你加分的!

设计院的收入差距也可以说比较大,主要和设计院所接的工程有关首先是工作是否饱和,其实设计院并非都要加班,加班主要是设计工期要求紧的时候,说白了就是甲方发神经要求2周出图之类的。如果设计院工程少大部分时间都很清闲,那么收入肯定相对比较低,因为通常建筑设计院都不是定薪,而是根据产值(也就是设计费)分钱。另外就是项目的不同。不考虑甲方改图这个情况,大型公建>政府项目>普通公建>大型住宅小区>普通住宅>小型建筑,大概是这样,也就是花费同样的精力,大型公建、政府项目的设计费要高很多。甲方改图这个很难说,改是一定要改无数次的,但是通常越小的项目改起来越烦。如果7月毕业,头半年算试用期吧,第二年开始整年的收入,量化的大概的不太准确的乱说下

1、小型设计院(私企),人均产值大概30W~40W,设备专业(新人)年薪大概6~8W(税后)

2、中型设计院,大型设计院的分院或办事处等,人均产值40~70W,年薪大概8W~12W

3、大型设计院(省市级等),人均产值80W+,收入水平12W+当然,因为不是定薪的缘故,所以收入的波动比较不确定

设计院进不去,就选择规划院规划院:中规院,大城市地方大规划院,大城市小规划院,小城市规划院。规划主要做水文规划和市政规划,在我国规划单位很多都是政府下属部门,所以级别也比较重要,选择以中规院最优先,大城市其次。但其中的利弊和设计院类似,如果能融入其中也是不错的选择。

第三,进不了院级单位就去施工单位吧施工单位:就不一定要限定那个施工单位最好,要看被分去的是哪片工地!

施工单位,是大概一半人会去的地方,女生去不合适,女汉子不在此列!在这里,劳动强度相对较高,长年在外,生活会比较苦,而且你的工资未必有民工的工资高!但是,有一点,非常锻炼人!人与人的交往会让你很快成熟,自然,对你的沟通能力,尤其是八面玲珑的能力要求就比较高!曾有人说,三年做不到项目经理,说明你不适合这个工作,可能有些夸张,但是有一定道理!通常是从技术员、施工员做起,起薪一般比较低(例如3~5K每月),但是如果个性适合,升职还是蛮快的(相对于设计院),本科生应该是3年后中级职称,5年升到设备主管/负责人(水电风),顺便把一级建造师证考了,收入增长很快。但是在施工单位与人打交道的能力相对比技术能力重要些,所以如果个性不太适合,那么还是做造价好些。

第四、造价公司、招投标代理公司、监理公司造价、监理等希望不大,但是有机会可以尝试。为什么说希望不大呢,因为有人家本专业的人才,为什么要你呢?即便说大学时期学的东西跟工作后是两回事,你去了也可以学,但是人家怎么着不比你多知道些专业名词?所以如果不是对这个有特别的兴趣或者好机会,慎重考虑。

第五,房地产单位也是不错的选择房地产公司他们更愿意招有设计施工经验的,应届生去了更多是做预算或方案。有一些单位的基建处与此职位类似,可视单位级别和效益决定。有没有听过这个打油诗:“甲方虐我千百遍,我待甲方如初恋,有朝一日做甲方,虐尽天下设计院”,从这里,你应该能看出优劣了吧,当然,做甲方是我们做技术的人的比较好的归宿之一!这里的给排水就包括了建筑给排水、市政给排水、暖通等,面比较广!话说回来,自然不是谁都可以做甲方,常见的一个途径就是公务员之类的考试!在设计院/施工单位工作几年后,就可以考虑投下简历。在甲方工作,通常水电风也是不分的,也就是说除了给排水以外,最好懂些空调通风(北方还要加上采暖)、强弱电,或者了解通风和弱电即可。虽然不是必须的,但是起点能高些,不用从打杂做起。

最后,设计/施工/甲方之间,对于设备工程师来说,其实不存在谁高谁低的问题。

如果不靠谱的用“社交” “技术”这2个指标来划分:

社交需求由强—>弱

施工—>甲方—>设计

技术需求由弱—》强

大概这样的!

第六、自来水公司和污水厂:大城市自来水公司,小城市自来水公司因为大城市自来水公司采用更先进的技术,掌握更多业内采购话语权,小城市水司则多半还保留事业单位福利,享受生活者可考虑。很多地方给水厂与污水厂已合并为水务公司,所以这两者基本没区别。从大部分的反馈来看,水厂的确是比较好的去处,不忙(整体看)、垄断(国情)、福利好(垄断的有福利不好的么) !客观的说,去水厂工作之后,技术深度不会太深(不会天天让你做研究),总体较安逸,适合女生!

第七、公务员级别越高的职位,起点越高,如果级别一样,那么就地方型部门而言,发改委、财局地位大于城建规划部门大于农林水利环保部门,司法部门地位更高,但除他们的基建处以外基本不会招给排水专业的。

第八、科研教育老八校老师,大城市高级别大学老师,大城市建筑类为主导专业大学老师,小城市高级别大学老师,大城市低级别大学老师,小城市低级别大学老师,大专老师等。需注意大学有级别的,级别越高,经费拨款越多。

第九、水设备公司主编或参编过行业规范、设计手册的公司,没有编规范的公司。编过规范的公司更有行业主导权。




Revit快捷键怎么设置?如何巧用Shift键和Ctrl键?

Revit快捷键怎么设置?如何巧用Shift键和Ctrl键?

1、在Revit 中,在使用复制Copy)或移动(Move)命令的时候,可以通过按住Shift,达到Autocad中正交的效果即选中图元仅能在水平或者垂直方向被复制/移动。其实按下Shift 键,就是快捷的勾选了选项卡中的“约束”

3、除了Shift和Ctrl外,在Revit里还有很多实用的按键,比如Tab键切换功能、Esc取消功能等。此外还可以通过设置快捷键,从而提高我们实用软件的效率。




CAD怎么转Revit?CAD地形图如何转换成Revit地形?

    有Q群小伙伴问到:

    小懒将它整理成文章,来说说将CAD地形图转换成Revit地形的那些事…

    首先,在Revit中要【通过导入创建】地形的方法有两种:一是【选择导入实例】;二是【指定点文件】。

    这两种方法都可以创建地形,但值得注意的是:【选择导入实例】需要先导入DWG的地形文件,且拾取DWG文件时需到三维中拾取。

    而【指定点文件】则不用事先将文件导入Revit,而是在指定时才直接选择文件。

    接下来,我们来说说【指定点文件】这种方法的创建过程。

    首先是这个“点文件”我们是如何提取出来的?

    因为操作步骤较长,所以小懒将它单独写为一篇文章《CAD地形图如何提取出高程点文件?》,文章链接:http://www.tuituisoft.com/blog/3759.html

    大家需要的可以单击链接直接阅读。

    创建完高程点文件之后,它就是这样一个“.csv”格式的文件。

    我们在Revit中选择【指定点文件】,选择导出的“.csv”文件,软件会弹出“格式”对话框,让我们选择导入单位,默认“米”即可。

    这样Revit就会根据我们的高程点文件自动生成地形模型了。

    但是,一般来说,生成之后的模型会如下图所示,有一些高程点总是想凸显自己的与众不同,从而导致生成的地形模型不是很符合要求。此时,我们需要选择地形模型,单击【编辑表面】进入地形编辑界面,将明显太高或太低的点删除。

    修改完之后的地形模型像下图这样,顺眼多了。但是吧,满满都是黑色的高程线,说实话也还是不够美观。所以为了好看,我们还可以再来一步:将等高线取消显示。

    在【体量和场地】选项卡,单击【场地设置】面板中的下拉箭头,打开“场地设置”对话框。取消勾选“显示等高线”,删除“附加等高线”中的内容,单击【确定】退出。

    最终,我们通过CAD地形图创建的Revit地形,如下图所示。

    来源:BIM大课堂腿腿教学网

   

    

    

  培训网校课程目录

  零基础培训教程

  项目实战训练营




Revit如何梁板柱剪切?BIM软件小技巧:Revit如何部分剪切柱与梁

    问题:CAD设计中偶尔会有管道井与主梁冲突用后浇板填充,在模型中如何表达呢?如图1

    1)被红色区域圈出来的地方就是我们预留后浇板的位置,但是绘制方法是什么呢?方法如下:

    2)位置绘制一个内建模型,在组类别与组参数里面选择楼板,绘制完成后在属性对话框中给模型添加可见性参数。如图3

    点击完成模型命令后,使用剪切命令使绘制的楼板与梁、柱剪切。剪切完成后在项目浏览器中的族列表中找到绘制的内建模型,更改其类型属性中的可见性即可达到图1的效果。




Revit导出图层选项都是什么?Revit导出图层选项的三个设定

文章来源:BIMRadio

    在利用Revit模型导出CAD图纸的过程中,除了要考虑不同族类别、子类别与图层的映射关系外,还需要考虑导出的图元构建的颜色及样式,是否能够完整的按照模型本身或者按照设计师的需要来进行表达,而这其中又需要考虑到不同类别或者不同样式的构件,在导出之后,需要单独存放在某些图层中,例如某些房间、家具、设备、墙体、家具等。

这里有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在Revit导出CAD时,Revit是通过类别与子类别来进行相关图层映射的,当具有相同类别构建进行导出时,所有构件均在同一图层,例如门,无论是防火门、人防门、普通门都会被映射到同一图层,但实际上我们可能需要将不同功能的门放在不同图层。

    同理,所有的墙体也会自动被映射到同一个图层,关于上述这点我们可以通过修改子类别的映射来实现,但除了修改子类别及映射来实现之外,还可以使用“导出图层选项”实现。

    选项一

导出图层选项中的第一项:“按图层”导出类别属性,并“按图元”导出替换,这里是指在对当前模型进行导出时,具有相同类别构件会被放在同一图层,虽然所有构件都在一个图层,但并不意味着都具有相同的表达形式,所以该选项会保留在Revit中使用过“替换图形”功能的图元的表达样式。

    以上图中的墙体为例,当使用“替换图形”功能修改其中某一道墙体的表达时,进行导出时,在所有墙体在一个图层的前提下,会保留当前修改墙体的表达样式。

    选项二

导出选项中的第二个选项:“按图层”导出所有属性,但不导出替换,指的是不仅会把相同类别的构件放在同一个图层,同时也会忽略使用过“替换图形”的构件的表达,即保证所有类别的构件具有相同的表达。

做过修改的构件会被忽略,强制表达成相同设定

    选项三

导出选项中的第三个选项:“按图层”导出所有属性,并创建新图层用于替换,使用这个选项在导出时,使用过“替换图形”的构件将会保留其所作的更改,并会把这样的构件放在新的图层上。

如果想要实现文章开头所说的,将不同功能的相同类别构件放置在不同图层的话,可以使用这个选项,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门、窗等构件,导出后默认是块,这些相同类别的块是在同一个图层,炸开后才能体现在不同图层。




钢结构详图设计技巧,多年经验分享!

 随着钢结构在建筑领域越来越多的使用,钢结构详图设计的重要性也逐步体现,它是钢结构工程的主要环节之一,这一环节完成的好坏直接影响钢结构的制作成本、质量和进度。

一、钢结构详图设计内容和工具

1.1详图设计的内容及要求

通常,一套完整的钢结构详图应包含图纸目录、设计总说明、构件布置图、构件详图。

1.1.1 总说明应包含工程概况、材料要求、焊缝等级及质量要求、构件制作要求、涂装要求、安装要求(如高强螺栓应提供初扭、终扭扭矩要求)等需要说明的内容,表达应明确、清晰、简洁。

1.1.2 构件布置图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灵活分布,布置图应表述清晰准确,详图与布置图表达内容相符。

1.1.3 构件详图应选择最有代表性的立面做主视图,在构件视图中应包含构件安装位置、方向,所示视图应能完整表达构件特征。构件中各种材料编号正确,图中注明螺栓规格、孔径、焊缝形式、大小、坡口形式。对于超长、超重构件需要确定分段位置,分段位置确定时应首先考虑运输车辆、起重设备的能力,再考虑材料的合理利用、接头处焊缝位置的错开等问题。

1.2常用工具软件

详图设计离不开工具软件,常用软件有Xsteel、Tekla Stuctures和Autocad,其它辅助软件有天正结构、探索者、Turetable等。

Xsteel、Tekla Stuctures软件是目前使用较多软件,采用3D建模,可以实现全过程多人合作,在建模过程中可以检查节点、构件的位置,材料表、构件统计表、图纸等均可自动创建生产。优点是大大降低画图劳动强度,较大程度避免人工绘图造成的尺寸错误;其自动生成详细的零件清单。其缺点是构件编号多,出图量大,3D详图软件价格较高、操作较复杂,需要较长时间的学习实践,在西北地区普及不是很广。

Autocad是最常用的详图设计软件,但该软件的操作基于2D模型,自带基本元素不足,很多功能缺乏,需要与其它软件结合以及人工的辅助才能完成,因此绘图时间长,图纸的出错率较高,劳动强度大。优点是出图量可灵活掌握,图面及表达可自由布置。

天正、探索者等软件与Autocad软件互相配合使用,其方便的柱网布置、轴线标注、焊缝、标高标注、尺寸标注等可大大减少Autocad的绘图时间。Turetable是将EXCEL与Autocad相互转化的软件,它的应用可节省材料表的编制时间,提高材料表的准确性,使图纸工程量计算和统计变的轻松。

二、钢结构详图设计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2.1详图设计前期准备工作

无论是采用3D建模的软件还是Autocad软件,最终图纸的审核还是由技术人员控制,笔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通过以下方面的预先控制可较好保证详图的准确性。

2.1.1 拿到设计图纸首先应仔细理解设计者的意图,对设计图的理解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对设计概念性的理解,二是考虑把设计图纸转化为实际构件制作过程中的复杂程度和可行性考量,钢结构设计图多由钢结构设计软件(PKPM,3D3S等)设计而成,并自动生成设计图纸,有些设计人员经验不足,设计中常出现一些问题:如一个工程材料规格、种类很多,还有一些不常用、不易采购的材料,遇到这些问题应及时提出材料代用申请,防止对工程的一些不必要的浪费;还有一些节点设计不合理或难以实现,或设计图技术要求中过低、过高或多余条款,遇到这些问题应及时与设计人员沟通,探讨进行适当的变更,改善工艺性,以便下步制作顺利进行。

2.1.2 其次编制合理绘图计划,详图设计工作应与施工组织紧密配合,特别是大型钢结构项目,应根据施工进度安排进行详图设计、组织材料采购、生产、成品发运,不应出现土建施工与钢结构安装干涉、或构件到场不配套,无法安装或到场构件不能安装成一个稳定体系,造成安全隐患,如有的施工单位在安装中因钢梁、系杆、支撑、檩条未运至现场,为赶进度仅安装独立钢柱,且没有采取揽风绳等完善的安全保障措施,极易发生在突发强风荷载作用下的钢柱扭断破坏事故。

2.2 详图设计常见的错误

2.2.1比较严重错误有:

①.构件截面尺寸或材质与设计图不符;②构件长度错误;③柱,梁等节点处接合错误,即接合处节点板错误,无法安装;④构件编号及版次错误;⑤构件位置错误;⑥构件接长处,接头位置过于集中,未错开焊缝位置等。

2.2.2其它常见错误有:

①.尺寸不符:第二道尺寸相加后与第一道尺寸不符;②图面与材料包及图框中构件编号不一致;④材料表中漏零件;⑤在一些大型项目中,构件数量多,构件图易出现重复绘制或漏绘;⑥不同构件重复编号;⑦螺栓孔位与连接件孔位位置错误;⑧作对构件连接板反向,如单侧隅撑、支撑等连接板错放至另一侧;⑨墙面檩条在门窗洞孔上下缘放置有正反之分,则墙面隅撑和拉条长度计算易发生错误。

2.3 详图设计的技巧

针对图纸中常见问题,主要通过认真理解设计图,图纸完成后仔细检查并通过图纸审核即可基本解决。一般钢结构厂房多采用彩钢板维护结构,在结构详图设计中应考虑彩钢板的安装,对于以下问题的提前考虑会大大减少图纸出错概率,或是与下道工序干涉。

2.3.1对于有孔位要求或是有控制要求的构件在尺寸标注时不宜标注封闭尺寸。如下图一:檩条打孔图;图二框架柱连接板拼配图。


 

图一:檩条打孔图

图二:框架柱连接板拼配图

2.3.2屋面采用内天沟需考虑几个问题。一是系杆不能设计到紧贴着柱顶的位置,否则将可能导致落水管安装不到位;二是天沟落水管和系杆以及柱间支撑位置也应提前考虑,否则安装时不是碰到系杆,就是碰到柱间支撑;三是内天沟处墙面檩条位置应根据天沟尺寸加以调整,墙面檩条安装完成天沟无法固定。如图三:内天沟节点图。

图三:内天沟节点图

2.3.3 不要片面理解檩条上打拉条孔位时需考虑“受拉边、受压边”等因素,打出上下边不等距的孔,虽然图纸没错,但安装时极易装反,结果反而不利,因此宜将檩条上孔均打成对称孔。

2.3.4 水平支撑上花篮螺栓位置要合理,不要偏离钢梁过远,应考虑安装方便,否则工人在安装时必须探出身体来拧紧或者爬梯上去,要么等檩条安装结束后爬上檩条拧紧,这样做非常不安全。水平支撑还易与隅撑位置干涉,设计时应提前考虑。

2.3.5高强螺栓布置要合理,需考虑扭矩器和扭矩扳手的施工空间,否则安装时因空间太小,扭矩器和扭矩扳手等工具无法就位,导致高强螺栓梅花头无法拧断或高强螺栓无法拧紧。

2.3.6高强螺栓连接板如果有可能,尽量采用上、下对称的螺栓布置方式。曾经有工程中连接节点中采用上部4个下部6个,制作中车间工人在拼配连接板中不小心将一部分拼反,结果在现场无法拼装。

2.3.7抗风柱与钢梁的连接宜尽量采用弹簧板连接,因中间跨的梁安装后下挠较大,山墙的梁若采用螺栓与抗风柱顶紧连接,会造成屋面不平,中间低两端高。

2.3.8节点无加劲肋,这种情况有时是设计图中没有设计,应及时向设计人员提出,否者会导致后续制作中焊接时节点板变形,安装时节点板不能贴合,对于有摩擦面连接节点,造成摩擦面安装不能达到要求。

2.3.9梁、柱做系杆连接时,应将梁柱上连接板适当外伸,有的因系杆连接板太长,导致空间太小,系杆过长无法安装,有些框架结构的次梁也存在同样问题,如图四:系杆安装节点。

图四:系杆安装节点

2.3.10关联部位,有连接关系位置应注意检查相关构件的数量、位置。如屋面檩条布置图和钢梁详图要认真核对,常有布置图与详图檩条数量不符问题。

2.3.11当墙面采用带窗时,墙面檩托板加劲板应反向洞口方向。否者窗户安装时发生与加劲板干涉,无法通过,且带窗的檩条安装时应尽量采用沉头螺钉,也是防止同样问题。




revit怎么建坡道?用Revit绘制环形坡道

    有些CAD图纸里面会有环形坡道,如何在Revit里面进行绘制呢?下面是绘制环形坡道的一种方法:在软件绘图页面使用”内建模型”命令。

    1.在”建筑”选项卡”构件”里面选择”内建模型”。

    2.选择族类型为”常规模型”并命名为”环形坡道”。

    3.在”创建”选项卡里面选择”放样融合”命令。

    4.选择”绘制路径”选项卡,并创建放样路径为半圆,路径绘制完成后点击”√”完成命令。

    5.在对应的立面视图中编辑轮廓,在”轮廓1″和”轮廓2″中分别绘制两个同长宽的图形,但高度要分别位于标高1和标高2,如下图所示:

    (1)点击”选择轮廓1″,点击”编辑”,选择相应的立面视图。

    (2)轮廓1:在标    高1处绘制一个矩形。

    (3)同理,点击”选择轮廓2″,点击”编辑”,选择相应的立面视图,在标高2处绘制同样的矩形。

    (4)轮廓1和轮廓2绘制完成后,点击”√”,完成环形坡道的绘制。

   

    

    免费Revit教学视频

  

  

  




Revit原生命令快捷键有哪些缺点?如何自定义Revit快捷键?

Revit软件可对构件放置/修改、视图调整、漫游制作等功能进行200多种操作,其中内置了百余项操作命令,大部分在软件中已分配了默认快捷键,这些模型快捷键中的部分命令分配来源于AutoDesk公司早年开发的设计软件AutoCAD,其目的在于使设计人员在使用Revit时,若遇到2款软件相同操作的命令,可使用习惯操作的命令完成绘制,从而防止因为2款软件穿插使用导致快捷键命令使用混乱而影响建模/绘图的效率。

而在通常的建模过程中,并不会用到所有的命令,根据所需建模的对象来灵活选择所使用的命令,如复制(CO)、移动(MV)、对齐(AL)、偏移(OF)、镜像(DM/MM)、旋转(RO)、对齐(TR)、延伸等;但在使用键盘输入命令的过程中,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大部分的命令快捷键需要敲击的2个键位相隔较远,不利于快速呼出命令,且在长时间操作时会出现按错键位的情况,无论是构件的建立还是模型的拼接,快捷键的合理、准确使用是影响建模效率的最关键因素。

自定义指定快捷键

现如今,各种电子设备都会充分考虑人体工程学对产品使用带来的有利影响,虽然Revit软件中提供了快捷键的自定义指定,但其大部分快捷键默认键位并未考虑到是否易于使用,只单独将英文首字母缩写作为快捷命令。这个设定直接导致很多初学者在接触软件之后便一直沿用默认键位建立模型,但是在面对需要进行繁琐操作的模型时,由于快捷键的2个键位相距较远,按下第1键位后需挪动手臂并找寻第2键位按下,且在找寻键位时出现的按错、按串等情况会直接导致键入此命令需要进行第2次甚至更多次的循环,诸如此类由于操作者对于硬件设备未能熟练掌握带来的影响,是导致建模效率下降的最大因素。

自定义快捷键灵活指定

针对这一现象,可利用软件自定义制订快捷键这一功能完美解决,使用者只需根据自身习惯,将常用命令指定为自身习惯使用的自定义键位即可。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以Revit2019为例)。

步骤一:打开界面主分页下文件一栏。

步骤二:弹出页面选择右下角选项。

步骤三:选择弹窗中用户界面分页,进入右侧快捷键自定义选项。

步骤四:在弹出窗口中,可通过搜索快捷定位命令,选中后通过下侧按新键指定自定义快捷键,确定即可。需要注意的是,软件内置了部分相同字母组合的默认快捷键,如果自定义组合存在冲突,会弹窗提醒是否覆盖,此时需使用者酌情考虑命令的使用情况再进一步确定是否覆盖。对于自定义快捷键的键位选择,不建议使用相距过远的字母组合,如AP,QL,DL;此处推荐使用相邻字母/数字,或重复相同字母/数字进行设置,如11,12,ZX,AA。

当键位设置为上述建议设置的键位时,能缩短快捷键2位/多位字母间的按键转换时间,减少了手动寻找键位的时间,同时也能极大程度上避免按错。

当然,如果有非常符合自身习惯的按键组合,也可不采用此类,灵活运用自定义快捷键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即可。

来源:《工程技术》第47卷第12期2020年6月

文:赵正桥(北京住总第一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Revit墙体的绘制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绘制墙体有以下要点:选择合适的墙体类型;编辑设置墙体的规格和材质。墙体的放置有以下要点:按照平面图进行放置;根据上下梁板的高度修改墙体的高度;注意要一面一面的绘制。

在Revit中打开一层平面图,设为前景,因为建筑平面图没有轴网,故使用柱来进行对齐。选择CAD图纸,利用快捷键进行移动,选中相应的柱,勾选取消约束,然后将之进行移动,对齐到模型中的柱上。即可开始进行墙体的绘制。

先绘制外墙。首先使用快捷键“DI”进行测量外墙的厚度为350、200,使用快捷键“WA”,由于没有所需的墙体材质,进入“编辑类型”复制,创建一个材质“非承重多孔砖”,厚度设为350。进入“编辑类型”的“材质编辑”,选中“多孔砖”,若材质库中没有则自行创建一个,将厚度设为350。

接着开始墙体的放置,打开三维视图,使用快捷键“WT”将图平铺,要注意墙体的高度底部约束应从基础开始,标高部分连接到2F。接着拖动墙体进行高度的调整。厚度为200的墙体绘制方式相同,绘制完后同样要对高度进行调整。

绘制墙体应切记:墙体遇到柱要断开,在有窗或者幕墙的部分要想绘制上墙体才能进行窗或幕墙的放置。

绘制内墙时绘制方法和外墙相同,但材质不同。使用快捷键“WA”,进入编辑类型复制一个“加气混凝土砌块”,厚度为200,便可进行内墙的绘制。要注意图纸中心线并不一定在内墙的中心线上,要对之进行修改。




基于BIM信息化技术的施工场地布置与优化

基于BIM信息化技术的施工场地布置与优化

基于BIM信息化技术的施工场地布置与优化

□文/张 志

【摘 要】:如今,施工场地普遍较小,弧形结构、圆形结构等不规则的结构工程越来越多,传统依靠CAD二维图对现场的大临、道路、塔吊等布置的方法不仅效率低且由于受到场地大小及现场结构主体异形等特点,往往造成场地布置不能满足现场实际施工的需要。因此文章结合BIM技术,运用Revit建模软件及Navisworks漫游软件对现场的道路、临建、塔吊等构件进行了合理的布置,通过漫游模拟提前将现场布置的问题反应出来并及时进行调整,从而实现了现场场地优化布置的目的。

【关键词】:场地;布置;BIM;Revit;优化

施工场地的布置与优化是项目施工的基础和前提,合理有效的场地布置方案在提高办公效率、方便起居生活、提高场地利用率、减少临建使用数量、减少二次搬运、提高材料堆放和加工空间、方便交通运输、避免塔吊打架、加快施工进度、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传统施工场地布置往往都是现场技术负责人根据现场CAD平面图并结合施工经验,进行的大致布置。因为CAD图纸是平面二维图,没有具体的模型信息,项目技术负责人往往是凭经验和感觉进行的场地布置,因此很难及时发现场地布置中存在的问题,更没有能对场地布置方案进行合理优化的可靠依据。

施工现场包含土方开挖、基础施工、主体施工、二次结构以及到最后的装饰装修工程等施工过程,针对不同的施工阶段,现场的施工道路、材料堆放、机械设备需求量等在场地布置时也需要及时变化[1]。因此传统的场地布置方案,在不同施工阶段就更不能适应施工的需求,最终导致得对整个施工场地布置方案进行重新布置。这样再次布置必然需要重新规划、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进行搬运和拆除工作,因此不仅造成了大量的经济损失,同时也大大降低了施工工期。所以依靠传统二维CAD图纸进行现场平面布置的方法和思路,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当今施工的需求。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建筑业基于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的计算机信息技术与工程项目管理己逐步进入建设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与应用阶段,而BIM技术则提供了建筑业实现信息化的基础。建筑信息模型(BIM)是以建筑信息集成为理念的建设行业新的技术方法[2],其主要特点是建造具有项目信息数据的建筑模型并运用这些信息数据支持项目决策、项目设计、项目施工等。因此本文首先将CAD平面施工图纸导入到Revit软件中,运用Revit软件对整个施工现场的构筑物按照1∶1的比例进行建模,随后根据现场场地大小并结合现场施工手册的要求,对现场临建、道路、材料加工区、塔吊等进行场地布置。最后运用Navisworks软件对整个场地生成漫游动画,从而发现临建布置的位置、道路的宽度,转弯处的弯度、材料加工区时候在塔臂覆盖范围之内、塔吊连墙件的设置、塔臂是否存在打架等现象。

1 工程概况

山西省农产品国际交易中心一期项目用地近似梯形,建设内容包括农产品展示中心、结算中心、创业中心。

农产品展示中心为多层公共建筑,共2层,总建筑面积48 004.42 m2,占地面积24 912.93 m2,地上1层为服务用房和架空层,地上2层为展厅层和展厅服务用房。小展厅建筑高度15.63 m,主展厅建筑高度23.97 m,周边建筑高度10.5 m,主体采用框架结构体系,屋面采用网架结构。

结算中心、创业中心为一类高层公建,结算中心地上建筑面积31434.18m2,创业中心地上建筑面积31 230.0 m2,裙房1~3层,塔楼4~22层,结构为框架剪力墙结构,总高度99.6 m。地下室主要功能为设备用房、供区内使用的库房,战时人防地下室,设备用房、地下室车库设有自动喷淋系统和排风系统,地下室划分为三个防火分区,地下室建筑面积6 860.06 m2,99个车位,自然层数1层,停车库层高为3.9、4.35 m。

2 场地布置优化原则

本工程施工应充分考虑现场的各类用地与工程进度、材料周转、进场之间的协调要求,因此现场平面布置原则如下[3]。

1)在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前提下尽量少占施工用地。少占施工用地对于施工而言减少了场内运输工作量和临时水电管网,既便于管理又减少了施工成本。为了减少施工场地,采取了一些技术措施予以解决。例如,合理地计算各种材料现场的储备量,以减少仓库、堆场面积;对于可场外加工的构件采用场外加工方式等。

2)在保证工程顺利进行的前提下尽量减少临时设施的用量。对必须配置的临时设施,应尽量选择对大面积施工影响小的区域,布置时不要影响正常施工。临时水电系统的选择应使管网线路的长度为最短等。

3)最大限度缩短在场内的运输距离,特别是尽可能减少场内二次搬运。为缩短运距,各种材料必须按计划分期分批地进场,以充分利用场地。合理安排生产流程,施工机械的位置及材料、半成品等的堆场应尽量布置在使用地点附近。合理选择运输方式和铺设工地的运输道路,以保证各种材料和其他资源的运距及转运次数为最少。在同等条件下,应优先减少楼面上的水平运输工作。

4)要符合劳动保护、技术安全和消防的要求。为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要求场内道路畅通,机械设备所用的管线等不得妨碍场内交通。易燃设施(如木工材料、油漆材料仓库等)和有碍人体健康的设施应满足消防要求并布置在空旷和下风处。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必须保证上述基本原则外,还必须结合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考虑施工总平面图的要求和所采用的施工方法、施工进度,设计多种方案从中择优。进行比较时,一般应考虑施工用地面积、场地利用系数、场内运输量、临时设施面积、临时设施成本、各种管线用量等技术经济指标。

5)场内外交通组织。将拟使用的临时通道作出详细设计与说明,提交业主、监理工程师批准,同时根据施工现场情况,搭设临时设施并设置标志、护拦、警告装置以及其他工程安全设施。

3 项目BIM信息化实施流程

在场地布置过程中与BIM团队合作,根据现场CAD平面图,首先利用Revit软件将现场的主体结构、建筑模型建立完毕[3]。结合现场场地的大小,先后对临建、道路、加工棚、塔吊等进行布置。最后用Navisworks漫游软件对整个场地布置进行漫游模拟并生成分析报告,将场地布置有问题的地方及时调整,直到整个场地布置满足现场要求,见图1。

图1 BIM信息化实施流程

4 基于BIM信息化场地布置优化

工程场地狭小,因此在运用BIM技术进行场地布置之前,就现场工程体量的大小、劳务作业人员数量、材料加工棚数量和位置、大临数量和位置、道路位置和宽度、塔吊布置数量进行了详细技术交底。最终先后完成了主体建筑、结构、临建、道路塔吊等BIM模型的建模。

4.1 现场临建布置的优化

根据本工程量的大小,同时结合集团公司现场标准化手册的内容和要求,首先确定了整个现场临建布置的标准;接着根据现场管理人员的数量以及项目整个施工阶段高峰期作业人员的数量估算,先后计算出整个现场办公区、生活区、以及生产区临建的数量;最后根据现场场地的大小,运用Revit软件对整个场地临建,按照临建尺寸1∶1比例进行模拟布置,同时将九牌两图、现场旗台、场地绿化等设施也按照实际尺寸进行布置。最终生成三维临建布置效果图,通过对整体临建三维效果图的观感进行观察,对位置不合适的临建及时进行整体移位,最终达到现场临建布置美观、和谐的效果,见图2。

图2 现场临建布置

4.2 现场临路的优化

根据场地的大小,本工程拟采用3.5 m宽沿着施工现场的环形临时道路,由于工程场地狭小,道路转弯处转角不好控制,角度过大则车辆转不过来弯,角度过小一方面将多增加道路长度则增加了施工成本,另一方面则因为现场场地有限不容易实现。因此,首先结合车辆的长度、宽度等相关技术参数,然后将整个车辆和道路模型导入到Navisworks漫游软件中,通过Navisworks软件将施工车辆在软件中漫游模拟行驶,得到车辆与道路宽度、弯度产生冲突的主要位置点。最终得到车辆在漫游行驶的过程中共产生了4处与道路弯度、宽度冲突的主要位置点,经过运用Navisworks多次调整得到该施工车辆的安全转弯半径为8 m,转弯处道路宽度为3.5 m,见图3。

图3 现场道路布置

4.3 现场塔吊布置的优化

由于楼体数量多、体量大,存在大量群塔作业的现象且常规的塔吊布置中常常出现不安全、塔吊附墙不符合规范要求、塔吊运行效率低、塔吊存在吊装盲区等问题。为保证现场塔吊布置过程中不出现以上问题,同时结合本工程楼座主体结构的位置、形状和大小,大致确定不同塔吊的布置范围。然后运用Revit软件,在保证塔吊能覆盖整个楼座的前提下,结合塔吊连墙件角度为30°~60°的附着要求,用Revit软件对布置在不同位置的塔吊逐个进行连墙件模拟调试,当满足以上两个要求时,再用Navisworks软件对群塔进行碰撞检查,如果有碰撞在返回进行重新调试,然后再进行碰撞检查,依次循环,直到将以上所有问题全部解决完毕,进而达到确定塔吊精确布置的目的[4],见图4。

图4 现场塔吊布置

5 结论

1)与传统依靠CAD平面图进行临建、道路、塔吊等场地布置相比较,采用BIM技术可以充分利用BIM的三维模型,可以提前看到临建布置的效果;准确得到道路的位置、宽度及弯度;更能准确得到塔臂长度、塔吊附着杆件角度、塔吊附着杆件长度等信息,从而更方便实现对塔吊的准确布置。

2)运用Navisworks漫游软件,准确模拟了现场车辆运行过程中对现场道路宽度及转弯弯度的要求,同时实现塔臂碰撞模拟检测并生成碰撞检测报告,从而为现场塔吊的安装提供了重要参考,避免了返工。

3)与传统施工场地布置相比,采用BIM进行场地布置,操作简单方便,不需要现场人工、机械等配合且不需要消耗任何材料和实验,施工成本低,效率高。

参考文献:

[1]宁 欣.基于施工场地布置的工程项目价值优化研究[J].建筑经济,2010,(2):57-60.

[2]王广斌,张 洋,姜阵剑,等.建设项目施工前各阶段BIM应用方受益情况研究[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09,24(5):438-442.

[3]吴力平,冯 杨,李 刚.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施工现场平面布置方案评估[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10,38(1):111-113.

[4]张春霞.BIM技术在我国建筑行业的应用现状及发展障碍研究[J].建筑经济,2011,(9):96-98.

□中图分类号:TU731.1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8-3197(2017)01-34-03

□DOI编码:10.3969/j.issn.1008-3197.2017.01.011

□收稿日期:2017-01-13

□作者简介:张 志/男,1972年出生,高级工程师,山西二建集团有限公司,从事工程技术管理工作。




Revit如何修改图纸?导入Revit的CAD图纸太小怎么修改?

导入Revit的CAD图纸常常因忽略图纸比例的问题,让图纸在视图中显示的很小,再返回CAD软件上调整图纸缩放比例,比较浪费时间。想要在Revit中作出调整,该如何做呢?

1、用CAD软件中打开图纸,先检查一下单位设置是否正确,输入快捷键“UN”打开图形单位面板,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应对单位,一般情况以毫米为单位,如图所示。

2、点击“插入”选项卡下“导入CAD”命令(或者链接CAD)选择刚才保存CAD图纸,并将导入单位改成与CAD图纸中单位一致,如图所示。

3、在导入CAD图纸发现很小,是因为图纸比例没有调整,如图所示。

4、选中图纸,点击修改选项卡下中缩放命令,点击任意位置作为原点,再点击第二个点作为拖拽点,最后通过拖拽或者输入比例数值的方式放大图纸,完成实际尺寸缩放,如图所示。

意义:通过学习此文章,不仅学会了在Revit中快速调整图纸比例,还学会了修改选项卡下缩放命令的使用,方便快速建模。




Revit插件使用技巧(1)Revit插件管理

【原文来源:Naivemep 管综易】

如今随着我们对BIM专业技术应用的逐渐深入,专业插件的使用频率也在不断提高,但有的时候某些插件占用的界面较大,或者代码逻辑不严谨造成了冲突,更有甚者会难以卸载,给我们带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现在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如何查看revit安装了哪些插件,并且手动从底层管理哪些插件需要加载。

1.Revit插件启动文件位置:

首先我们先要找到revit插件的启动文件的位置,通常为C:ProgramDataAutodeskRevitAddins

并且对应版本年号的文件夹

通常ProgramData这个文件夹在windows之中是隐藏的,我们可以设置C盘显示隐藏文件夹,然后再进行访问

同时也需要显示一下文件扩张名,方便后面修改加载文件

2.隐藏不使用的插件:

打开对应revit版本的文件夹,我们可以看到有很多.addin后缀格式的文件,这些就是插件的启动文件,决定了我们revit启动时会加载哪些插件

以管综易为例如果想隐藏插件的话,可以新建一个文件夹名为“临时隐藏”,把#NaiveMEP.addin的文件移动进去就可以了

3.常用插件的启动文件:

管综易:

橄榄山:

Hibim

建模大师:

MagiCAD:

构件坞:




Revit门绘制步骤有哪些?关于Revit门的绘制

玻璃推拉门的绘制要点有:选择基于墙的公制常规模型;修改族类型为“门”;根据平面图和立面图确定推拉门的尺寸;使用拉伸进行创建;注意选择子类别和创建材质;根据平面图和立面图确定门的放置位置和高度。内部门族的选择要点有:根据平面图确定门的样式和水平位置;根据剖面图确定门的尺寸和高度。

以南立面图二层的门为例,打开CAD图找到所要绘制的门图,可看出门有一部分被阳台挡住了。一般情况下,门都是从地平往上进行创建的,所以就按照地平高度来进行推拉门高度的确定,利用快捷键“L”和“DI”确定出高度为2600,宽度为2700。

打开Revit,点击“文件”新建一个族,选择基于墙的公制常规模型,设置族类型为“门”,接着打开立面图的放置边,先创建一个洞口,同样使用拾取线进行创建。接着进行门框的创建,先测量出门框中心线的间隔为900、900、900,要注意推拉门有部分门框重合。材质新建一个关联族参数,命名“门框”,子类别设为“框架/竖挺”。勾选完成编辑后打开楼层平面图,对其进行修改。中间部分的窗框同样使用拾取线进行创建、修改。接着打开三维图,门框即绘制完成,将视觉样式设置为“真实”。

接着进行玻璃的绘制,打开放置边,点击“拉伸”,选择矩形进行创建,材质设为“玻璃”,子类别设置为“玻璃”,玻璃厚度为10。因为左右两块玻璃一样大且高度位置相同,可利用快捷键“CC”进行复制,接着绘制中间部分的玻璃即可。绘制好后,保存在族文件夹中,命名为“3C_TLM_2700*2600”。在平面图中放置好后,打开三维视图进行高度的调整即可。接着选中门,进入“编辑类型”,将门框的材质设置为“金属槽型钢”,这样一扇外部玻璃推拉门即完成了。




tekla描图法是什么?Tekla建模教程

文章来源:安装工程技术分享平台

    Tekla建模——-描图法

    1、创建轴线

    2、输入参考模型:

?在CAD中选取需要的作为参考模型的的图示,删除无关数据,复制到一个新建图中,移动图示到原点位置,存储到模型的目标下。

?TEKLA中文件–>输入参考模型,选取参考模型文件名,选原点。

    3、根据参考模型上的零件要求使用建模命令,描图创建零件

    4、输入参考模型时常见问题处理:

4.1、参考模型不显示:

?视图属性–>显示–>参考对象未打开

    ?参考模型未保存在模型目标下

?CAD图纸未关闭

4.2、在TEKLA中1:1输入的参考模型,比例发生变化。在CAD中格式–>单位–>图形单位,更改“插入时的缩放单位”为毫米




BIM技巧|CAD冻结是什么意思?CAD出现随机崩溃或冻结的解决方法

问题:

使用AutoCAD时,程序会随机崩溃或冻结。一些最常见的症状包括:

致命错误消息。

未处理的异常错误。

未处理的非法访问错误。

AutoCAD已停止工作消息。

指出AutoCAD未响应的消息。

AutoCAD退出并消失,不显示任何消息。

程序停止运行,即在程序中无法执行任何操作。

原因:

最常见的原因分为以下几类:

缺少AutoCAD或操作系统更新。

问题与特定图形无关。

问题是特定于文件的。

第三方附加模块或插件。

解决方案:

需要AutoCAD或操作系统更新:

如果不应用基本产品或操作系统更新,则可能会出现问题。

1.AutoCAD更新。在最初的产品发布之后,通常会发布包含错误修复和增强功能的更新(请参见安装更新、附加模块和增强功能以及下载查找器)。

2.操作系统更新。确认:

a.AutoCAD在支持的操作系统上运行。

b.为操作系统安装了所有当前更新。

c.计算机已重新启动。

有关操作系统要求的详细信息,请参见AutoCAD系统要求和AutoCADLT系统要求。

注意:如果在更新操作系统后出现性能低下的问题,请按照对在完成操作系统更新后出现的AutoCAD性能低下情况进行故障排除中的指导原则进行操作。

与特定图形无关的问题:

图形问题:

更新视频驱动程序和更改软件设置(请参见AutoCADforWindows的图形性能欠佳)。

使用不同的电缆格式类型连接到屏幕。

使用不同的屏幕。

如果使用装有IntelIrixXe显卡的计算机,请执行以下文章中的步骤:AutoCAD经常因IntelIrisXe图形设备而崩溃

与系统实用程序或其他软件冲突:

卸载Autodesk桌面应用程序。

卸载A360Desktop应用程序(请参见如何卸载A360Desktop)。

测试禁用或卸载防病毒软件。

尝试在诊断模式下重新启动计算机,以禁用后台进程并允许AutoCAD在干净的环境中运行(请参见使用Windows诊断模式解决Autodesk软件问题)。

测试禁用BitLocker(Windows8和10)(请参见BitLocker)。

卸载并重新安装.NETFramework(请参见如何删除并重新安装Microsoft.NETFramework)。

卸载并重新安装VisualC++(请参见如何删除并重新安装MicrosoftVisualC++运行库)。

由于安装错误或系统崩溃导致产品软件损坏:

重置AutoCAD设置(请参见如何将AutoCAD重置为默认值)。

修复或重新安装AutoCAD(请参见如何修复AutoCAD安装或重新安装AutoCAD)。

执行完全卸载/重新安装(请参见卸载并重新安装AutoCAD的建议步骤)。

与特定图形相关的问题:

如果AutoCAD在处理特定图形时崩溃,则文件可能已损坏(请参见如何修复损坏的AutoCAD文件和对在AutoCAD中处理特定图形时出现的性能低下情况进行故障排除)。如果文件存储在非Microsoft网络环境中,请将文件和外部参照文件移动到本地驱动器并从中处理文件(请参见Autodesk对非Microsoft网络的支持)。

已安装的附加模块或插件的相关问题:

卸载插件、附加模块或ObjectEnabler。检查软件的要求,并安装软件提供商提供的任何更新。




CAD如何把圆分割为多段圆弧?

在使用进行绘图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如何把圆分割为多条圆弧呢?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具体的操作方法和步骤,感兴趣的小伙伴一起来看看吧。

1.首先打开CAD绘图软件,进入绘图界面,在左侧工具栏中选择圆工具,任意绘制一个圆作为演示,如图所示。

2.接着在下方命令行输入定数等分命令快捷键“DIV”,点击回车执行,如图所示。

3.根据命令行提示选择要定数等分的对象,点击选择圆,如图所示。

4.选择对象后,根据提示输入线段数目,小编输入数目“6”作为演示,如图所示。

5.如果这时圆线段上并没有任何变化,可以修改点样式。点击顶部菜单栏的【格式】选项卡,在其下拉列表中点击【点样式】按钮,如图所示。

6.在弹出的【点样式】面板中,可以选择需要的点样式,也可修改点的大小,最后点击【确定】按钮,如图所示。

7.最后圆以标点的方式被分割为多段圆弧,效果完成图如下。

以上就是关于CAD如何把圆分割为多段圆弧的全部内容分享,有需要的小伙伴可以参考以上方法操作设置,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Navisworks在欧美的应用案例分享三

Bateman工程公司两天实现AutoCAD Plant 3D的应用

AutoCAD Plant 3D、AutoCAD P&ID 和 Autodesk Navisworks 软件帮助Bateman 工程公司改革并加快工艺装置设计流程

项目概要Bateman 工程公司(以下简称Bateman) 是一家全球领先的矿物和金属加工工程公司,帮助全球各地的公司将自然资源转化为市场必需的适销产品。Bateman引以为傲的是他们能够为客户打造一流水准的工程解决方案,帮助客户安全、及时地在预算内完成加工任务。要达到这一目标,要求工程师必须随时了解最新的加工工艺和技术,所运用的设计工具也必须能够支持快节奏的项目。最近,Bateman驻南非工艺装置设计团队开始采用AutoCAD Plant 3D、AutoCAD P&ID 和 Autodesk Navisworks进行可行性研究,以便帮助一家现有客户为其南非林波波省(Limpopo)的磷加工设备制定增设浮选工艺生产线的最佳方法。在该项目中,Bateman利用AutoCAD Plant 3D、AutoCAD P&ID 和Autodesk Naviswork实现了以下成果:

• 将三维工艺模型和更为智能的管道与仪表流程图(P&ID) 数据并入设计流程

• 更快生成物料清单和等距图

• 更轻松地找出冲突并解决

• 与客户共享工艺模型,赢得竞争优势

成效鉴于浮选法研究取得的成功, Bateman 预计,AutoCAD Plant 3D、AutoCAD P&ID 和 Autodesk Navisworks 软件将会在公司未来的工作流程中长期发挥关键性的作用。“有了如此先进的工艺模型,整个团队都可以在项目进展过程中对其工作进行可视化。” Michael Denholm先生表示,“我们不仅可以更快捷地开展协作,而且还能够在项目早期更轻松地解决冲突等问题。这些软件带给我们的方便并不仅仅是在施工前解决问题,而且能从一开始就杜绝问题,交付高质量设计可以帮助我们节约大量的时间。同样,用Autodesk Navisworks可视化模型也能让客户清楚看到符合他们期望的设计。”

“整个团队运用模型在项目进展过程中对他们的工作进行可视化……这不仅能在施工前解决问题,而且能从一开始杜绝问题。交付高质量设计可以帮助我们节约大量的时间。”

——Bateman工程公司设计办公室和计算机辅助工程 (CAE) 系统经理 Michael Denholm




revit中支持线型图案的设置:Revit中颜色、线型图案、线宽、材质的继承关系以及导出cad格式的颜色方案设置

    由于项目的需要,在修改族的某个构件的颜色、线型图案或者线宽的时候,常常会碰到明明在族里修改好了颜色、线宽等,为什么会出现载入到族里之后还是没有变化,而“有些”时候又会有变化的玄幻现象。

    包括在材质上也会出现这个问题,明明在族里修改好了材质的填充图案以及颜色,载入之后还是没有变化,而“有些”时候却又能奏效。

    以上出现的种种不确定性变化,涉及到一个很重要的Revit软件逻辑——项目对族的继承规律。

    上图是一个门族的对象样式界面,圈中的每个类别都是这个门族的一个子类别,重点来了,如果你是在项目里打开的这个门族,那么你在族里所做的修改是“无效”的,这些修改在载入之后并不会生效。当然这只是你看不到生效,实际上修改对族本身而言是奏效的,修改也可以保存,但是对于这个族所在的项目来说,修改是徒劳的,想要修改在项目里的颜色、线型图案或者线宽,你需要在项目里的对象样式或者可见性设置里,找到对应的子类别去修改。

    在项目中,上述的几个子类别并不是一直存在的,是因为族里存在,并且族被载入到项目中,所以这几个子类别存在于项目中,也就是说,如果这个门族并没有被载入到项目中,并且项目中之前也不存在这几个子类别,那么你此时打开这个族编辑它的子类别的颜色、线宽、线型图案,在载入之后,是可以直接被项目继承的,也就是改动生效了。

    由此,如果你是在项目中打开的族,编辑族的颜色、线宽、线型图案的时候,你只需要给子类别换一个项目中不存在的子类别的名字再载入就可以了,不过,这只是为了方便你理解规律告诉你可以这样做,但在实际中,大部分情况下不建议你这么做,因为这样会导致项目里无用的子类别增加,干扰项目里的可见性设置。

    另外一个值得提的是,项目中的子类别,大部分都可以在项目的对象样式中删掉,小部分默认的子类别删不掉。在可见性设置里会有一个窗口直接到达对象样式,由此引出下一个知识点

    刚接触可见性设置和对象样式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两者都可以改变软件中的构件的颜色等,但实际上,这两者只选其一,因为我们导出cad的时候,在颜色这一栏,我们只能选择一个。

    对象样式中的修改对应的是第二种颜色方案,可见性设置对应的是第三种颜色方案,由于只能选择其中一个,所以未被选择的方案中的颜色设置在导出后是无效的,但它却影响了未导出时视图中的颜色等设置,所以,当你确定了一种颜色方案之后,记得务必要把另一种方案的颜色全部修改成默认的黑色,这样就不会影响你在视图中的修改,导致出现明明视图中颜色是正确的,而导出来颜色等就不对的情况。

    最后是材质,材质和子类别一样,只要项目中已经存在了指定的材质,那么你去族里修改材质的各个参数、填充图案等,都是“无效的”,你只需要在项目里修改对应的材质就行了,但项目里一个材质对应的构件可能会非常多,这就要求你做族、做项目样板的时候,要时刻保持材质浏览器的整洁,尽可能删掉不必要的材质,子类别也是,保持子类别和材质的整洁,就能降低修改时的繁琐程度。

   

    

    免费Revit教学视频

  

  

  




重庆仙桃数据谷二期BIM模型(含cad图纸)

【BIM模型】重庆仙桃数据谷二期BIM模型(含cad图纸)

【BIM模型】重庆仙桃数据谷二期BIM模型(含cad图纸)

【BIM模型】重庆仙桃数据谷二期BIM模型(含cad图纸)

【BIM模型】重庆仙桃数据谷二期BIM模型(含cad图纸)

【BIM模型】重庆仙桃数据谷二期BIM模型(含cad图纸)
1#2#
目概况

【BIM模型】重庆仙桃数据谷二期BIM模型(含cad图纸)

【BIM模型】重庆仙桃数据谷二期BIM模型(含cad图纸)
3#
目概况

【BIM模型】重庆仙桃数据谷二期BIM模型(含cad图纸)

【BIM模型】重庆仙桃数据谷二期BIM模型(含cad图纸)
4#
目概况

【BIM模型】重庆仙桃数据谷二期BIM模型(含cad图纸)

【BIM模型】重庆仙桃数据谷二期BIM模型(含cad图纸)
5#
目概况

【BIM模型】重庆仙桃数据谷二期BIM模型(含cad图纸)

【BIM模型】重庆仙桃数据谷二期BIM模型(含cad图纸)
6#
目概况

【BIM模型】重庆仙桃数据谷二期BIM模型(含cad图纸)

【BIM模型】重庆仙桃数据谷二期BIM模型(含cad图纸)
图纸

【BIM模型】重庆仙桃数据谷二期BIM模型(含cad图纸)

【BIM模型】重庆仙桃数据谷二期BIM模型(含cad图纸)

【BIM模型】重庆仙桃数据谷二期BIM模型(含cad图纸)




Revit导出ifc步骤有哪些?Revit 模型导出 .exe 脱机文件的方法步骤

    文章来源:FreeBIM

    序言

    大家在做项目的时候是不是遇到过这种情况,自己辛辛苦苦做了一个很好的Revit模型(尤其是精装修项目)需要给客户展示交付或者单纯自己想给亲朋好友嘚瑟一下,这个时候会面临一些问题:如果直接把模型发过去,可能会造成项目资料外流,甚至有可能影响将来的收款,并且模型直接发过去,对方还不一定可以打得开;如果发一些渲染的图片和视频吧,视角又会很局限,而且可能在沟通上双方不在一个频道造成多次返工。

    如果既能让对方不用安装额外的软件就能看到模型,自由浏览,同时又不会拿到真正的模型源文件就好了。

    其实要达到这种目的很简单,只需要把Revit模型导出为可执行文件即可(比如windows系统上的.exe文件)方法也很多,这里我们先介绍一下通过图软的BIMx来实现的方法。

    那么用BIMx来导出可执行文件有什么优点呢?主要一是它的兼容性比较强,模型导入过程中不易丢失;二是它的渲染效果还可以;三是它导出的文件体积很小,后期传输方便,并且对电脑配置要求不高;四是它支持的系统多,还可以导出MAC系统的可执行文件等等吧……

    思路

    流程图

    如图,我们将以IFC为中间格式,实现模型的流转,所幸的是ArchiCAD对于IFC的支持度很好,不信的话这里可以做个小实验,把Revit模型导出的ifc文件分别再导入Revit本身和ArchiCAD里,对比一下你就会明白ArchiCAD所倡导的OpenBIM所言不虚,以及Revit在这方面表现的是有多坑爹。这里值得注意的是软件的版本,如果我们想要得到的是.exe或者.dmg的脱机文件,那么ArchiCAD16是后一个支持的版本了,后面的版本加入了BIMx超级模型的功能,很强大但是要查看的话还是需要额外装一个浏览的软件的。

    下面我们采用Revit2016及ArchiCAD16来详细介绍其实现过程。

    流程

    1、在Revit打开需要导出的模型,点击左上角Revit图标→导出→IFC;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的模型是以链接的形式组织在一起的话,需要分别打开各个链接文件分别导出,因为导出IFC文件不包含所链接的模型。

    2、在弹出的导出界面点击文件类型下拉选择IFC2x3,然后点击保存之后重复上述步骤把所有要导出的文件都导出来;

    3、好,我们转战ArchiCAD,打开ArchiCAD新建一个空白的文档,然后点击文件→特殊文件→合并;

    4、找到我们刚刚导出的ifc文件位置,这时候看不到的话就点击文件类型下拉选择IFC文件就可以看到了,选择一个然后打开;

    5、如果调出下图的警告说明我们没有安装ArchiCAD的MEP模块,没关系,我们点否,让它转化加载完后会弹出楼层匹配对话框让我们定位,根本实际需要来调整,默认点按原点点击确定就可以了,把每个ifc文件都如此这般导进来;

    6、在右侧的浏览器-项目树状图里找到3D点击一个进入三维视图,看看是不是还可以,丢失现象并不严重,可以查漏补缺一下;

    7、接着,我们点击文件→为BIMx导出;

    8、在弹出的对话框里当右下角的导出不再灰显可以点击的时候就大胆地点击它;

    9、等它导出完,右下角的加载可以点的时候就接着大胆地点击它,这时会启动BIMx等会就能看到模型了;

    10、然后我们在BIMx里设置一番就可以导出了,怎么设置呢,点击键盘ESC键会在左下角有设置项,根据需要调整一下,导出的话选择文件→项目→导出到windows;

    11、填写一下相关项目情况,点击导出就可以了;

    12、我们看一下最终导出的样子吧。

    后记

    其实ArchiCAD还做了一款与Revit实现互导的插件,当然也是基于IFC的,但基于自身做了些优化,也可以试试。




梁平法施工图怎么看?Revit正向设计系列之梁平法施工图

    文章来源:基准方中BIM

    前言:Revit结构正向设计包括结构平面施工图绘制、梁平法施工图绘制、板配筋图绘制、竖向构件绘制、楼梯坡道的绘制、基础绘制及节点详图的绘制方法,在前几篇文章中讲到了Revit平台下结构平面施工图的绘制、竖向构件的绘制,本文将着重介绍在Revit平台下实现梁平法施工图的绘制工作。

    研究意义

    在结构设计中梁平法施工图一直是一个难点问题,也是审图的重点关注对象,规范及图集中对梁的要求非常多,因此绘制梁图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不光效率低,而且容易触犯强条。个人认为目前绘制梁平法施工图之所以如此痛苦,根本原因在于CAD平台下,计算机能够获取的梁信息太少,梁配筋图的智能化程度太低,绝大部分的工作,计算机没有帮我们完成。BIM技术的出现,对于整个土木行业是一场革命性的改变,BIM技术带来的不仅仅是从二维平面到三维模型的转变,我认为BIM技术最核心的是数据,利用这些数据可以进行大量的后处理工作。在Revit平台下,计算机读取的梁信息不再是像CAD平台下的两根虚线,而是能够读取到模型中具体的代表梁的一个数据集合,包括它的几何信息、材料信息,物理信息、属性等各种类型的信息。下图一为通过lookup查看到模型中一根梁的数据信息。

    图一BIM模型中梁的数据信息

    通过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可以规避很多的配筋错误,提高工作的准确性,这也是本次正向设计梁平法施工图的研究意义所在。

    实现路径

    本次正向设计系列研究梁平法施工图的表达方式将继续延用二维平法施工图的表达形式,研究思路是通过在梁族文件中加入平法施工图相应的配筋参数,然后定制相应的注释族来显示梁配筋信息,在浏览器梁施工图视图下,通过对梁的属性进行注释,来达到梁平法施工图的显示效果,最后在梁族中植入相应的计算公式,来检验梁的合规性。具体步骤如下图二所示:

    图二revit平台下梁施工图绘制思路

    梁族定制

    Revit原始模型中提供的梁族,只包含几何信息、物理信息及基本的属性,为此还需要对梁族进行专业化的定制,以满足梁平法施工图的需求。具体来讲,需对梁族添加配筋的相应信息,如梁编号、截面、跨数、箍筋、支座钢筋、贯通钢筋、梁底钢筋、扭筋、附加箍筋、吊筋等,需注意的是所有自定义添加的属性均应该以共享参数的形式添加以便在后期注释标签族中可以正确显示。如下图三所示:

    图三梁族添加配筋信息及规范信息

    标签制作

    在Revit平台中梁的属性可以通过注释族来显示,因此需针对梁族定制相应的注释标签族以达到平法施工图的显示效果,这些标签应该包含梁集中标注、左支座原位标注、右支座原位标注、贯通筋原位标注、底筋原位标注、箍筋原位标注及扭筋原位标注等。以梁集中标注标签为例简单讲解如何定制梁集中标注标签族。

    定制梁标签的方法:

    1>新建注释类族“公制常规注释”,修改族类别为“结构框架标记”,勾选随构件旋转,旋转附着点为中点。如图四所示

    图四族类别和族参数

    2>点击菜单栏“标签”选项进入编辑标签选项卡,在类别参数列表中选择集中标注所需的梁族相应信息,按照平法施工图的表达习惯,在样例值的前缀或后缀可加入特殊字符进行表达,例如可以在扭筋样例值前缀加入字母N来满足扭筋的表达习惯。如图五所示:

    图五添加梁标签信息

    3>将所建立的标签按照平法施工图的顺序进行摆放,即完成集中标注标签族的制作。如下图六所示:

    图六完成集中标注注释族

    平面视图的表达

    在Revit项目浏览器中选择梁施工图设计视图,在该视图下选择视图样板为项目模板中已定义好的梁施工图设计样板如下图七所示:

    图七选择梁施工视图样板

    选择好视图样板后,可对视图中的梁进行批量注释,首先选择注释选项卡中“按类别标记”选项,点击修改标记选项卡,在出现的对话框中载入之前已定制的梁标签族,并且将结构框架默认注释标签替换成自定义的标签族。如下图八所示:

    图八载入注释族文件

    载入注释族后选择注释选项卡,梁注释选项,可批量进行梁注释,也可以通过类别注释分别对每一根梁进行标记。完成后的梁平法施工图显示如下:

    图九Revit平台下梁平法施工图显示效果

    合规性判断

    在Revit平台下,由于模型中的梁代表了一个数据的集合,因此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数据进行后处理,来判断梁配筋是否满足规范要求。Revit中族文件可支持一些简单的判断和条件函数,在此基础上,本次正向设计梁合规性判断研究思路为首先在梁族中添加判断合规性所需的基本参数,如梁的抗震等级、混凝土强度等级,保护层厚度、钢筋等级、钢筋抗拉强度、规范要求纵筋最小配筋率等。然后在梁族中植入相应的计算公式,例如可以添加梁最小配筋率计算公式、梁受压区高度验算公式、锚固长度计算公式等。最后添加控制显示的参数,将该参数与植入的计算公式进行匹配,通过对参数可见性的控制,来实现当梁配筋不满足规范要求时,出现报错提示。研究思路如下图十所示:

    图十合规性判断研究思路

    总结

    本文讲解了在Revit平台下进行梁平法施工图绘制的研究思路,研究的核心是通过自定义梁族文件及配套注释族文件,来到达平法施工图的显示效果;通过对梁的参数数据进行后处理,来进行梁配筋的合规性判断。本文仅采用定制Revit族文件进行梁平法施工图的绘制及合规性判断,后期将研究在族文件中预留相应的参数接口,通过二次开发的形式来批量生成梁族注释及判断合规性。数据是BIM的核心,用好这些数据,将会使设计更加高效准确,本文仅提供一种研究思路,旨在起到抛转引玉的作用。

   

    

    

  

  

  




BIM技巧|Revit插件有哪些?Revit插件的储存与导出格式你知道吗?

目前我们常用的Revit插件主要有:鸿业BIMSpace、橄榄山、IsBIM、翻模大师、品茗、晨曦等等。下面对这些Revit插件进行简单介绍:

常用的Revit插件

鸿业BIMSpace:.BIMSpace以设计流程为主线,通过利用标准库、自动布车、斜板布置等新功能,不断提升设计标准化和设计效率;通过利用管线自动标注、CAD导出等新功能,不断提升出图效率;通过利用楼层拆分、构件替换、编码返写和清单导出,不断提升BIM成果的交付质量。BIMSpace2020首次集成了BIM设计管理平台,解决了项目管理难,协同难、项目成果管理难等问题。BIMSpace实现和解决了从方案阶段、初设阶段、施工图阶段全流程的BIM设计和管理问题。

交换格式:.ifc、.rvt、.deg、.fbx、.dwf、.dxf、.dgn等

橄榄山:橄榄山快模软件是Revit平台上的插件程序。扩展增强了Revit的功能, 提高用户创建模型的便捷性和效率。橄榄山快模的功能,如名字所言, 橄榄山快模(RevitKM) 是给BIM时代的设计师, 建筑模型的建模工程师用于快速建模的一系列工具。本工具集包含有50多个贴近用户需求的工具。主要是包含批处理工具集,使工程师能节省大量时间来创建模型,并且搭建的模型准确。

交换格式:.ifc、.rvt、.fbx、.dwf等

IsBIM交换格式:.ifc、.rvt、.fbx、.dwf等

翻模大师:翻模大师也是辅助快速创建Revit模型的插件。可以根据已经设计好的CAD平面图纸快速制作成Revit模型,能够极大的缩减BIM建模的时间及成本。

交换格式:.ifc、.rvt、.fbx、.dwf等

品茗交换格式:.ifc、.rvt、.fbx、.dwf等

晨曦交换格式:.ifc、.rvt、.fbx、.dwf等




Revit模型验收方案:巧用Revit族类型批量创建基础验收表的方法

    在工程建设中,基础基坑验收、桩基验收多达几百个,对于隐蔽验收资料来说,这是一件耗时耗力的工作。

    已知的可以使用excel结合word创建邮件的方式批量制作,我没有尝试过。

    由于当下在做revit因此,突然想到可以借助族实例的方式来进行创建。

    第一步:创建一个样本的cad图纸,删除其中需要变动的文字

    第二步:revit中新建一个常规模型族(其它的也可以,自己选),导入cad图形。

    对照cad原图创建模型字体,并设置关联参数,其中的辅助线用来对齐的,文字不能自动计算,因此计算部分全部要在excel中完成。

    第三步:打开原始数据进行处理,例如把米转成毫米,通过各种excel函数,将其转换成符合要求的族类型列表。另存为csv然后修改为同族名同目录下的txt文件。

    第四步:在revit中载入族,选择所有类型。(轴线编号没有单独做列,演示版本,我没有调整)。

    第五步:创建一个多类的类型名称标记族,调整标签前缀,调衡标签大小等。

    第六步:将标记族载入到项目中,选择全部标记,使用创建的标记族进行标记,如下图所示

    第七步:导出为CAD文件,进行批量打印。建议取消勾选将图纸上的视图和连接作为外部参照导入。(批量打印可以在网上所搜一下即可,在此不重复)

    使用此思路还可以制作孔桩等资料,关于数据问题,其实可以把图形也关联在里面,这样修改尺寸,图形也会跟着变化,但是这样带来的风险就是,过大过小的构件在图框的呈现可能会超出范围,因此应该慎重使用。另外还有一种方法就是使用cad的命令流的方式来创建,整理数据完毕后,在CAD中绘制空白的图例,然后使用excel的数据整理成一个文本的命令流,复制命令流到cad中,cad自动在相应的位置创建相应的文字,然后根据文字的位置阵列一下图例,相当于是填充了一下底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