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t模型优化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目前,在建筑行业中,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以及降低硬件耗材等方面,因此来选择使用Revit模型,那么Revit模型优化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一、检视效能

「模型图形型式」设定对视图操控作业 (卷动、平移和缩放) 的效能影响最大。由于元素在视图中重迭时,必须动态产生间隙和隐藏线,隐藏线型式需要最大量处理,因此对包含许多可见元素的视图会造成明显的效能影响。以下最佳实践有助于减轻这种效能影响并简化项目工作流程。

二、建模与图纸视图

若要简化项目工作流程,建议您为建筑的同一区域建立模型视图和图纸视图。请遵循这些指导方针:

1.应将模型视图规划为使用「线架构」模型图形型式。

2.应将图纸视图规划为使用「隐藏线」模型图形型式,以产生营造文件所需的外观。

3.针对您的图纸视图,请使用从属视图,它让您在不同的视图中可以有整体楼层的多个区域,而不需要复制批注。

4.模型视图与图纸视图的视图名称及子领域皆不相同,如此可为用户提供视图的逻辑组织,并协助确保正确用法。

5.使用视图样板可简化这些视图的建立并取得一致性。

6.只有在使用「线架构」模型图形型式的模型视图中,才使用管道和管颜色填满。

三、优化隐藏线效能

对于已启用「隐藏线」模型图形型式的视图,效能与视图中显示的面数直接相关。虽然在 Revit视图中元素显示为 2D 线,在模型中它们是由面组成的3D对象。面是由Revit图形系统处理,在视图中显示为2D线。使用下列最佳实践,将已启用「隐藏线」模型图形型式之视图的效能优化。

1.除非必要,否则在机械视图中工作时,请避免使用「细致」详细等级,因为多线条表现法会降低效能。使用HVAC系统时,以「中等」详细等级将管显示为一条线通常已足够。

2.如果在建筑服务设计中使用复杂的3D组件,请在图纸视图中关闭复杂3D几何图形的可见性。请使用可在族群定义中表达整体组件造型的「模型线」,来代替复杂的3D几何图形。使这些模型线条以图纸视图中定义的详细等级显示。

3.在视图中使用隐藏线时,如果不需要文件上的记录,请将「内侧间隙」和「外侧间隙」的「机械隐藏」值设定为 0 (零),以大幅提升效能。

四、模型操控效能

藉由 Revit,使用者可以建立建筑服务的模型 (通常是以大型连接网的形式)。Revit强大的解析能力,搭配Revit参数式变更引擎,可在进行操控时让数据流过整个连接网。

大型连接网不正确的结构和规划,对于模型操控效能已显示严重影响。在比较测试中,模型在结构适当的情况下能执行地更好。

随着连接网扩大,模型操控 (例如移动元素、变更流量、连接新元素) 的效能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了解这些因素,并遵循以下所述的最佳实践,即可让模型获得最佳效能。

五、建立系统

为连接网建立逻辑系统,而不是保留默认系统上的所有元素。将元素关联到系统可以简化数据传播,并有助于系统的分析使用,例如压降计算。

在默认系统上以所有元素测试客户的模型,结果显示当连接网重新建构为逻辑系统时,有显着的改善。

六、设定正确的接点流向

确保连接网中族群的接点「流动方向」参数不是设定为「双向」,除非是放置在连接网线中的族群 (如挡板、阀)。「双向」设定会使流量判定更加困难,并因此影响重生效能。

七、多个档案

在一个连接良好的模型中维持建筑服务的整个设计,可让数据完整传播,而连接网的大小则与操控效能直接相关。测试显示,连接网的大小增加,操控效能便呈线性下降。下降的比例与本节提到的主题直接相关。

由于连接网的效能与大小呈反比,数据传播和连接的优点可能相形之下不如模型操控效能更好的需求来得重要。

对于复杂的大型建筑物,上述最佳实践可能仍无法提供最佳的模型操控效能。在此情况下,应该跨多个Revit项目文件建立模型。

有两种基本方法可建构MEP项目档:依MEP领域或依建筑的区域。这两种方法各有其优缺点,由BIM/CAD管理员做出最终选择。

1.依领域:此策略为每个MEP领域建立单独的项目档,即单独的机械、电气、卫工和防火档案。

2.依区域:此策略为建筑的不同区域建立单独的项目文件,每个档案中皆涵盖所有领域。

八、简化建筑元素的显示

简化建筑元素的显示,会减少视图中必须产生和保留的可见元素,从而有助于提高效能。若要实施此策略,请在视图中使用详细等级设定。




Revit桁架怎么画?Revit中如何绘制空间桁架

    钢管桁架是钢结构中常见的一种形式,今天我给大家演示一下如何在Revit中绘制钢管桁架:

    如下图所示桁架:

    桁架立面:上弦总长12000mm,均分为8段,每段1500mm,下弦总长9000mm,均分为6段,每段1500mm,上弦跟下弦都是直径为200mm的圆管组成,上下弦高度为1500mm,腹杆为直径为100mm的圆管,竖杆之间通过直径为300mm的钢圆球连接件连接。

    上弦平面布置图

    下弦平面布置图

    Revit中,我们首先新建桁架的上弦跟下弦,腹杆,连接件族:

    上弦族:

    打开Revit软件,选择新建族,族样板文件,我们选择自适应公制常规模型

    进入族创建界面,我们选择点图元创建:

    在工作界面中,我们任意绘制两个点图元:

    选中两个点图元,并点击菜单栏中的使自适应命令,让两点处于适应命令编辑状态:

    选中适应的两点图元,我们选择创建命令中的通过点的样条曲线命令,将两点连接:

    点击创建点图元,在刚刚连接的直线上任意创建一点:

    选择设置工作面命令,我们编辑上弦跟下弦的具体形状:

    由于我们的上下弦都是圆管,截面是圆形,我们选择创建命令中的圆形命令,在工作截面中输入圆的半径100mm,形成圆管的截面:

    选中连接线跟圆截面,点击菜单栏中的创建形状命令:

    选择创建实心形状命令,形成上下弦杆:

    同样的操作,我们也可以按照上述步骤,创建腹杆跟水平杆

    杆件都已经创建完成了,接下来,我们再来创建球形连接件的族:

    我们同样的新建一个自适应公制常规模型的族样板:

    选择创建中的点图元绘制命令,在工作界面中绘制一个点图元:

    在设置选项中,设置连接件的绘制工作界面,由于连接件是球形,我们的工作界面可以在任意点的垂直界面上:

    选中圆形创建命令,输入球的半径

    选中点图元跟圆形界面,点击创建形状中的实心形状穿件图元:

    选择球形形状,形成球形连接件族:

    以上,我们的上下弦,腹杆,连接件族都已经新建完成,接下来,我们开始绘制空间桁架:

    打开Revit,选择新建概念体量命令:

    我们在立面视图上,绘制一榀桁架的范围线:

    选择创建命令中的模型线命令,我们绘制上弦杆的范围线

    同样的操作,我们绘制上下弦的高度范围跟下弦杆的范围线:

    切换到三维视图,我们选择上弦模型线,选择创建形状命令中的实心形状:

    默认形成距离为4000mm,根据CAD图形修改上弦杆的水平距离为1500mm

    同样的操作,将下弦杆的范围也形成:

    对桁架模型面进行网格划分:

    根据CAD图纸要求,修改上下弦网格数量:

    形成桁架网格划分:

    将生成的网格,形成桁架节点,选择整个上弦面,表面表示下拉菜单,勾选节点命令:

    形成桁架的各节点:

    接下来,我们就开始绘制桁架:

    载入刚刚新建的桁架单元族:

    绘制上下弦杆:选择创建命令,点击构件选项

    选择刚刚载入的上下弦族:

    按照要求绘制桁架上下弦:

    绘制腹杆,水平杆件,竖杆,斜杆:

    绘制球形连接件,形成最终的桁架模型:




Revit怎么建3D模型?通过Revit建立的3D模型的特点

使用Revit系列软件建模时,由于Revit建筑3D图中的梁柱族与结构梁柱族是不同的,所以建议链接2D或3D建筑CAD图文件作为结构建模条件,在此基础上独立搭建结构BIM模型。

链接上了2D或3D的建筑条件图,主要是给结构建模提供构件定位用。先从1层平面开始,依据所提供的平面、立面、剖面设计图纸所标示的尺寸,在建筑底图基础运用Revit系列软件提供的轴线、基础、墙、梁、柱、楼板、门窗、楼梯等命令绘制定位轴线和第1层主体结构。接着绘制第2层,若第2层构件布置与第一层类似,则可以将第一层布置好的所有构件选择性复制到第2层,参照大样详图中的构件布置方式以及其详细尺寸,对构件的布置进行添加或修改,这样建模比较方便省时,以此类推,直到建好项目完整的3D模型。

通过Revit相关软件建立的3D模型具有以下特点:

(1)基本描述对象为建筑单元;

(2)建筑平、立、剖面信息相互关联,这样一来就自动避免了二维图纸设计过程中可能产生不一致的错误;

(3)支持各学科(专业)在同一数据平台的协同工作;

(4)可视化展示功能,直观地分析设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基于BIM建模的Revit系列软件,通过搭建三维模型来表现完整的建筑和结构,这种模型不仅包含了构件的长、宽、高这些几何信息,还包括了空间位置、构件材质、搭接关系等多种数据信息,并且可以通过Revit系列软件自带的多视图浏览功能,可以完全实现360°全方位无死角浏览建筑整体外观以及建筑细部构件。




如何在Revit中链接项目文件轴网?

问题:在单元式住宅体系中,轴网的使用主要是对尺寸标注的影响,如果要将子文件链接到父文件中,需要隐藏轴网,这样与轴网关联的尺寸标注就会消失。

关于尺寸标注与轴网隐藏方式的关系:

当使用图元隐藏,尺寸标注不会消失,如(图-1)所示。

当使用类型隐藏,如(图-2)所示,尺寸标注消失。

引用参照平面替代子文件中的轴网,参照平面在布局打印的时候不会显示,导出CAD后也有图层相对应,使用起来比较方便,如(图-3)所示。

PDF格式的打印预览参照平面消失,如(图-4)所示。




Revit插件有哪些?国内外好用的Revit插件汇总

    从点灯熬油画图纸的手绘时代,到披星戴月的CAD时代,再到星罗棋布的BIM时代。因为科技的进步,加班的脚步也一刻未曾停止过。插件是用来提高工作效率的,因此找一款好用的Revit插件是相当重要的,用好了就会让你工作起来爽到飞起,用不好则形同嚼蜡。这次就给大家介绍介绍哪些Revit插件比较好用?Revit插件有哪些?

    Dynamo

    可以大大提高工程师处理数据的能力,跟参数化设计可以完美结合。在Revit2017版里面已经成为标配了,也从侧面印证这个插件真的很牛。

    CoinsAuto-SectionBox

    这是目前国内外用户推荐最多的插件。这个插件让剖面框更好用了。即使Revit2016引入了ionBox这个相似的应用。

    Ideate BIM Link

    你是否经常使用Excel?想要在Revit模型中导入和导出Excel数据?试试IdeateBIMLink。这个工具在Excel和Revit之间创建一个连接,这样用户就可以更轻易地获取数据并在Excel中进行修改了。

    橄榄山插件

    帮你提高作图速度,功能多,如:柱翻模、梁翻模、批量建板、批量改类姓名以及多构件改名等。单项翻模功能只需用CAD把图纸做好,链接进来,识别后稍作修改,避免了大量的重复工作。一层以200条梁为例,如果未使用橄榄山插件,可能需要一天,但是使用了插件后,可能在半小时之内完成,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Revit To LumionBridge

    帮助你将Revit模型导入lumion中进行渲染。并且能将lumion的材料添加并保存到LiveSync项目中,实时材料同步和可视化。

    型兔BIMto云族库

    注册并关注微信公众号就可以免费使用,每周三都有更新,让用户随时拥有最新的云族库,相对下载快又轻量,最重要的是免费啊,缺族党的心头好有木有!

    MagiCAD

    双平台软件可提供通风、电力和管道设计的机电BIM解决方案,强大的绘图和计算功能,能够得出精确的BIM模型。可以说是Revit里的高速公路,简单、流畅、各种快,在机电深化这块算是其他插件望尘莫及的了。

    族库大师

    是一款互联网与本地客户端结合的revit插件,每次打开都能看到实时更新的族列表。主要是为用户提供设计工作中常用的族文件下载,快速导入设计项目,辅助工程设计工作。

    Fuzor

    出漫游视频是没问题的,和revit实时对接,更好的是还能导出exe文件,就算演示电脑没安装也能用,不过在动画方面的功能少一些。

    Autodesk RevitExtensions速博插件

    结构及钢筋插件,能够扩展和提升软件功能;集成的Web服务,能够加强合作,支持可持续性设计。可靠的设计内容,例如能够丰富可视化和渲染功能的专用库和其他工具。做钢筋的基本都知道,但是有些功能不够完善有待提高。

    呆猫幕墙插件

    该插件包含了实用的图纸管理功能,涵盖了族管理、自动幕墙、房间装饰模型生成、CAD转Revit、房间图纸生成等,支持对族进行统一的管理、删除和更新等,同时还可以批量对图纸文件进行转换,是您制图的好帮手。私人大神团队出品,功能虽然不多,但是都是很实用,专门解决幕墙建模效率问题,一个小而美的程序。

    当然了,千人有千面,同一款插件有人觉得好用至极,有人也会觉得鸡肋无比。但无论是族库类、设计类、翻模还是综合类,用你需要的就是最好的。

    那么你正在使用哪些插件呢?




板式楼梯结构设计技巧小结

到设计院工作也有两个多月了,接触最多的还是楼梯的设计。也是时候做一个阶段小结,希望以利于大家共同进步。由于平时接触的主要是板式楼梯,所以下面的介绍以板式楼梯为主。

参考书籍:
1、03G101-2
2、09G901-5
3、《楼梯·阳台和雨蓬设计》
4、PKPM08《LTCAD用户手册及技术条件》

计算软件:TSSD08网络版及EXCEL计算表格
 
要开始画楼梯施工图,我们首先要熟悉的就是平法03G101-2。目前的板式楼梯施工图基本都是使用的这种表示方法。熟悉过图集,我们先要找到一张别人绘制完成的楼梯施工图,通过看图尽量去弄懂楼梯的传力途径,方便理解楼梯梁和构造柱的设置。做到上面这些我们就已经可以正式开始进行板式楼梯设计了。
  楼梯设计其实最主要的部分是梯板的设计,目前我们院主要是使用TSSD08网络版进行梯板设计,当然大家也可以使用别的设计软件或者自己编制的excel计算表格。软件的具体操作这里不谈,主要讲讲几个参数的选取,首先是梯板厚度,一般采用梯板计算跨度的1/25到1/30,梯段板的类型参见图集03G101-2,其他相关参数见楼梯建筑图。得出配筋结果后我们会发现梯板挠度经常不满足要求,而要满足挠度要求往往把梯板加到很厚或者配筋很大。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经常忽略掉挠度计算,仅按经验取足板厚直接得到配筋结果。这么做的具体依据是由于受到踏步的影响梯段板的计算厚度增大使得梯段板刚度变大,从大幅减小了构件挠度,而计算厚度增大对受弯承载力影响不大,故计算配筋仍按梯板厚度t。具体分析可以参见 肖芝兰、曾庆响的论文《考虑踏步作用的楼梯设计方法》。
 梯梁,平台板,构造柱的设计方法同一般梁板柱相同,可以利用相关程序进行计算。计算要注意荷载取值的准确。
  楼梯间防火分区的问题,由于防火要求设计高层剪刀梯时要求在两边梯板中间设置防火墙,防火墙的重力由哪一部分承担就成了问题。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
7.1.1 防火墙应直接设置在建筑物的基础或钢筋混凝土框架、梁等承重结构上,轻质防火墙体可不受此限。
  根据上面的条款,应该先咨询建筑方面防火墙选用的材质再进行具体设计。
  一般情况下100厚蒸压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5.5kN/m³)墙(耐火极限3.75h、不燃烧体)就可以作为防火墙使用。
  作为轻质防火墙体可以直接砌筑在梯板上,梯板加配两根纵向受力钢筋。

  图面上的一些具体问题:
楼梯平面图现在虽然都是用平法表示但是大家具体的画法还很不一样。下面仅介绍一下我个人的画法供大家参考,楼梯平面图的剖断、标写方式我采用建筑施工图图的方法(一来表达清晰二来方便对照),标高标注在两端平台板上,而不在图名处表示。梯段板、梯梁、平台板严格按照03G101-2的表示方法。梯板及平台板分布钢筋统一在说明中表示。
附注PKPM08《LTCAD用户手册及技术条件》配筋措施供大家参考。
受力钢筋最小直径:楼梯板受力筋≥8mm,平台板受力筋≥6mm,楼梯梁受力筋≥14mm
非受力分布钢筋:
受力钢筋直径≤10mm,非受力分布钢筋取d6@300
受力钢筋直径为12mm或14mm,非受力分布钢筋取d6@250
受力钢筋直径≥14mm,非受力分布钢筋取d8@250
同时楼梯板分布钢筋每踏步至少1根.




AutoCAD Plant 3D实用技巧:三维实体如何修改与网格命令?

编者按:尽管这个软件的建模能力比较差,但是我们还是能用三维实体修改和MESH网格命令来加强这个软件的建模能力,以便我们可以画出外形更好的设备模型;利用软件功能实现快速修改三维实体。

1、实体历史记录

当我们打开特性(CTRL+1)对话框,然后选择任意一个三维实体对象后,就可以在实体历史记录分类下看到有两个选项:历史记录及显示历史记录

1>历史记录部分:

实体历史记录:当我们准备修改经过布尔运算(并集差集交集)生成的复合实体时,可以实现参数化修改其历史记录。

历史记录:SOLIDHIST(系统变量)(控制新复合实体是否保留其原始零部件的历史记录。)

其值有0和1两个值

0:将新实体的“历史记录”特性设定为“无”,将不保留历史记录

1:将新实体的“历史记录”特性设定为“记录”,实体将保留其原始对象的历史记录(建议选择1,以便以后快速修改)

举例:首先把系统变量SOLIDHIST的值设为1。创建了两个圆柱体,如图

 

然后运行布尔运算的差集,把大圆柱体中的小圆柱体截去

 

此时,按住CTRL点击图示位置,该位置可以理解为布尔运算时两个实体发生运算的面。

 

然后就可以在快捷特性中直接修改其参数(快捷属性的配置参考AutoCAD Plant 3D实用技巧:快捷特性的使用)

2>显示历史记录部分:

显示历史记录:SHOWHIST(系统变量)控制图形中实体的“显示历史记录”特性。(此命令请自行F1,里面有详细的介绍。甩锅给F1大神了!~)

 

将其值设为2后,我们就可以很方便看到所有有实体记录的复合实体了。

2、利用CTRL修改三维实体

有时我们用拉伸,放样的实体无法修改其参数,这时我们可以用这个CTRL命令来实现修改了。

按住CTRL点鼠标左键我们可以选中一个三维实体中的:点,线,面。

 

 

当把鼠标放在上面的夹点(蓝点)上时会发现有一些选项,可以移动、延伸所选中的点、面、线,快速的修改三维实体。

注:曲线是无法选中的,但是曲面是可以的!~

另注:还可以利用提取已有三维实体的边(命令:XEDGES),通过调整边再重新利用放样、拉伸、扫略等建模命令重新建模也是可行的,这依据于具体的模型以及操作的需求了。

3、MESH网格命令

 

上图为网格修改的命令大家可以自行研究。

吐槽一下:这个软件把网格修改命令放在选项卡,却没有把如何创建网格加入选项卡,这是个坑吗?

网格创建命令:MESH

在命令行输入MESH命令,选择设置,选择镶嵌,进入如下对话框

 

注,上图的镶嵌细分是可以修改的,根据我们的需要先设置要生成的细分个数,然后再用MESH命令创建网格(仔细看看命令提示行都有什么内容)

创建好网格后,把网格与上面的CTRL修改实体的方法结合一下,然后再利用增加减少平滑度等网格修改命令,就可以生成许多所需要的模型了。

当然这些网格也可以转换为实体或者曲面。

当遇到的一些设备形状比较特异的时候就可以使用网格这个工具了(例如电机:创建一个网格圆柱体,平滑网格,简单电机就生成了,如图所示)。

 

下面是我利用网格画的一些图形

 

 

网格的作用远不止这些,网格和CTRL修改实体结合到一起,会生成许多普通建模难以生成的图形。

注:网格也可以转换为实体。

 




Autodesk2020激活步骤有哪些?关于Autodesk2020激活说明

Autodesk2022注册机是一款针对欧特克系列软件所推出的序列号和密钥激活工具。目前Autodesk产品全系列推出了全新的2022版本,那么使用该通用注册机,就能一键激活3ds Max 2022、 AutoCAD 2022等产品,让你可以永久免费使用,还在等什么,赶紧试试吧!

【激活说明】

断网,安装 Autodesk 2022 产品

使用序列号 666-69696969, 667-98989898, 400-45454545 066-66666666 或任何相匹配的模板

使用产品序列号 (每个软件序列号是不同的,可在下面的Product KEY查找)

完成安装并重启 Autodesk 产品激活

点击激活之前

你有 2 个选择 :

– a) 禁用网卡,拉网线出或防火墙阻止(这只是禁用在线检测)它会告诉你,互联网连接是必需的…

只需点击关闭,再次点击激活

或者

– b) 点击激活,它会做一个网上办理登机手续,只需点击关闭并再次单击激活。

选择选项 a 或 b。

选择我有一个 Autodesk 激活码

一旦出现激活屏幕: 运行注册机

点击注册机上的Patch补丁按钮(你会看到成功破解的提示)

复制请求码到注册机并按Generate生成

现在回到复制激活码到激活屏幕,然后单击下一步,你有一个完全注册的 Autodesk 产品




Revit二次开发_项目文件分离

赶项目节点的时候觉得导图纸、分离模型这种工作实在是太难受了,图纸量大的时候即麻烦又容易出错,于是通过二次开发的方法直接将导CAD、PDF、分离模型的工作整合成批量导出,并且自动放到对应的路径。写到分离模型的时候发现了一些API里面不太友好的地方,首先是项目不能直接由当前文档分离,需要先把当前文档关掉,通过打开的方式分离;但是API又不支持直接关掉当前文档,而且又没有给出直接切换文档的方法…最后解决的办法是新建一个临时的项目,通过UIApplication将这个新项目打开并设为当前文档,然后再分离模型,结束后再把临时项目删掉…饶了一圈实在难受,也不知道16之后的API有没有改进。

关键代码:

UIApplication uiapp = commandData.Application;
 Document doc = uiapp.ActiveUIDocument.Document;

 string filePath = @"C:UsersimfourDesktop新建文件夹 (2)新建文件夹 (2)" + doc.Title;

 //判断是否启用工作集
 if (doc.IsWorkshared)
 {
 //同步
 doc.SynchronizeWithCentral(new TransactWithCentralOptions(), new SynchronizeWithCentralOptions());
 //创建临时文档,将临时文档设置为活动文档
 Document temDoc = uiapp.Application.NewProjectDocument(@"C:ProgramDataAutodeskRVT 2016TemplatesChinaConstruction-DefaultCHSCHS.rte");
 string temFilePath = Environment.GetFolderPath(Environment.SpecialFolder.MyDocuments) + "" + "temFile.rvt";
 temDoc.SaveAs(temFilePath);
 temDoc.Close(false);
 uiapp.OpenAndActivateDocument(temFilePath);
 temDoc = uiapp.ActiveUIDocument.Document;

 //关闭本地文件
 string docPathName = doc.PathName;
 ModelPath modelPath = doc.GetWorksharingCentralModelPath();
 doc.Close(false);

 //分离模型
 OpenOptions openOptions = new OpenOptions
 {
 DetachFromCentralOption = DetachFromCentralOption.DetachAndDiscardWorksets
 };
 Document detachDoc = uiapp.Application.OpenDocumentFile(modelPath, openOptions);
 detachDoc.SaveAs(filePath);
 detachDoc.Close(false);

 //重新打开本地文件

 uiapp.OpenAndActivateDocument(docPathName);

 //清理临时文档
 temDoc.Close(false);
 File.Delete(temFilePath);
 }
 else
 {
 //保存项目,复制到新路径
 doc.Save();
 File.Copy(doc.PathName, filePath);
 }

 




revit支吊架如何放置?Revit之预制(支吊架)与钢构

    来源丨“Thwn说”公众号作者Thwn

    其实早在16版Revit上就已经有预制功能了,17版上似乎是在16版预制基础上加强了支吊架功能,今天我们也来玩玩新版本的新功能。

    首先我们打开机械样板

    然后打开系统——预制零件——点下面的设置

    预制配置选以M为单位

    将卸载的服务中所有服务载入,然后点确定

    你将可以在右侧MEP预制构件中选择并载入相关构件至项目。

    记得早前Y公司说X公司的软件绘制机电模型只能在二维上画是假三维,看来X公司知耻后勇现在是有了长足进步,易用性进一步增强,相信水专业以及暖通专业的同事也将喜欢上Revit。

    空格键可以选择翻弯方向,新构件放在既有构件附近即可轻松连接

    选中一段风管还可以修改此段风管的长度

    以上为预制功能基本简介。现在来聊聊支吊架。

    组中选择Hangers(吊架)

    放在风管上即可生成

    阵列成组并关联

    小tips:看图

    是不是轻松加愉快?

    综合支吊架嘛。。。。再议……………

    标题党了,其实我不是订fu阅fei用户(Subscription用户),因此用不了但Revit2017的这两项功能,但这两项更新依然相当吸引眼球。

    我们也就在此看下图吧。。。。。。

    Revit钢结构。

    Revit做钢构是相当蛋疼的,这意味着你要做无数连接族,要让族参变,要在空间中定位,连接。总之让人做过一次是再也不想碰了。当然这也不意味着AU没有钢构解决方案,但AU的钢构解决方案(AdvanceSteel)是基于CAD平台的,估计国内没人用。国内钢构企业基本都用Tekla了。

    17版的更新似乎让revit做钢构成为了可能.

    结构下多了个连接按钮

    主页君止步于此了,因为不是订阅用户没法装扩展没有钢构连接节点

    看看AU的图吧

    主页君要泼盆冷水。看起来还不错,能不能出图就不知道了,不能出图的话Revit建钢构也就没什么意义了。

    好了再来看看协同的进化。

    讲个冷笑话,大家猜国内占有率最高的协同平台是啥?卖个关子文章末尾公布。

    查帮助,必须订阅A360才能用,你妹的

    很显然,这不会普及,原因你懂的。但实际工程中也确实需要一个随时沟通到你想要联系的人的工具,但愿国内开发者能给力一些吧。

    好了,占有率最高的协同平台非qq莫属了,谁没拿它传过图纸?

   

    

    

  

  

  




revit许可证管理不起作用是为什么?Autodesk产品显示未能正确安装

    问题:

成功安装Autodesk产品后,启动程序时显示以下错误:

LicenseManager不起作用或未正确安装。AutoCAD现在将关闭。“

许可证错误:“许可证管理器无法正常运行或未正确安装。AutoCADLT将立即关闭。”

    许可证管理器无法正常运行或安装不正确。

    环境:

安装了LogMeIn的Windows系统。

    原因:

第三方程序阻止出现“让我们开始”屏幕。已知安装在计算机上的LogMeIn显示适配器或Windows系统托盘中运行的RoboForm编辑器会发生这种情况。

    解决方案:

    禁用LogMeIn显示适配器:

1.按Windows+X打开菜单,然后选择“设备管理器”。

2.双击“显示适配器”以展开该部分。

3.如果存在与LogMeIn相关的适配器,请单击鼠标右键并禁用它。

    结束LogMeIn相关任务:

1.按Windows+X打开菜单,然后选择“任务管理器”。

2.在“进程”选项卡上,查找引用LogMeIn的任何任务(可能有多个)。

3.右键单击任务,然后选择“结束任务”。

右键单击Windows系统托盘中的RoboForm编辑器项,然后选择退出或退出。

禁用这些项目后,运行Autodesk产品并激活。激活后,重新启动将启用第三方应用程序的计算机。Autodesk产品和第三方应用程序应该都可以正常运行。

    清理卸载重新安装应用程序:

尝试修理,如果这没有帮助,

请尝试一下干净卸载-重新安装。




CAD导入Revit怎么调大小?导入Revit的CAD图纸太小怎么修改

来源丨益埃毕教育

导入Revit的CAD图纸常常因忽略图纸比例的问题,让图纸在视图中显示的很小,再返回CAD软件上调整图纸缩放比例,比较浪费时间。想要在Revit中作出调整,该如何做呢?

1、用CAD软件中打开图纸,先检查一下单位设置是否正确,输入快捷键“UN”打开图形单位面板,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应对单位,一般情况以毫米为单位,如图所示。

    2、点击“插入”选项卡下“导入CAD”命令(或者链接CAD)选择刚才保存CAD图纸,并将导入单位改成与CAD图纸中单位一致,如图所示。

    3、在导入CAD图纸发现很小,是因为图纸比例没有调整,如图所示。

    4、选中图纸,点击修改选项卡下中缩放命令,点击任意位置作为原点,再点击第二个点作为拖拽点,最后通过拖拽或者输入比例数值的方式放大图纸,完成实际尺寸缩放,如图所示。

    意义:通过学习此文章,不仅学会了在Revit中快速调整图纸比例,还学会了修改选项卡下缩放命令的使用,方便快速建模。

-END-




Revit小技巧:CAD导入Revit中底图处理的内容和方法

问题:revit中导入底图,处理底图时我们需要处理什么,怎么样具体操作?主要处理两部分,删除多余的图元和图纸比例调整,我们就来看一下

1. 删除多余图元,在cad中这副伞墙图里门是多余的,我要处理掉,现在它是一个整体,如图(1)

2. 选中,输入快捷键X,分解,如图(2)

3. 这就分开了,门线可以单独选中了,如图(3)

4. 删除,如图(4)所示

5. 第二大类,图纸比例不合适,不可以直接套用底图,尺寸对不上,如图(5)所示

6. 告诉大家一个传统不会出错的方法,首先在空白处绘制一条图纸标注尺寸的西线,选中图纸,如图(6)所示

7. 修改,三位操作,对齐,如图(7)所示

8. 点与点对应,点击图纸上左点,再点击下部线左点,如图(8)所示

9. 点击图纸上右点,再点击下部线右点,如图(9)所示

10. 最后,右击,点击是,如图(10)所示

11. 这样就缩放好了,尺寸合适,直接快捷键W,做块保存就可以,如图(11)所示

总结:CAD底图导入revit时处理的方法,主要是删除多余的图元和图纸比例调整。

本文来源:中图BIM等级考试




Navisworks支持什么格式的文件?Navisworks兼容哪些格式?

Navisworks是一款面向设计协调﹑碰撞检查、施工仿真的三维软件。作为3D模型的下游应用,该软件本身并无建模功能,核心功能分为整合模型、项目校审、三维漫游和碰撞检查。Navisworks兼容大多数主流三维设计软件,例如的PDMS/PDS、CadWorx,便于对不同专业3D模型的整合。另外,该软件具有价格优势,而且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Navisworks原生格式如图所示:

格式不同之处在于第三个字母,c=Cache缓存,f=File set文件夹,d=Document文档。

nwc文件是单张的纸质资料可以查看,但比较散乱,还容易丢。

nwf是文件夹,把散乱的nwc集合在在一起。

nwd文件就是你确定好这份文件可不做修改,那么装订好交给你的老板。

另外,Navisworks能够兼容其他的软件格式。我认为,BIM成立需要有有个良好的基础条件,即一个模型能够实现“多用”,或打破不同厂商软件的数据壁垒、数据可以交换(这点国外有一套IFC标准)。而Navisworks在这方面我觉得是极好好的,基本上兼容大部分的建模软件的文件格式。




显示/隐藏CAD草图的快捷键是什么?

问题:显示/隐藏CAD草图的快捷键是什么?

解决办法:按键盘上F7,可以显示【图层管理】,将【CAD原始图层】的对勾取消/打上处理。




Revit平面窗如何绘制?关于Revit平面窗的制作

窗的绘制,首先选择基于墙的公制常规模型将族类别设置为“窗”,窗一般分平面窗和凸窗。绘制平面窗时有以下要点:根据平面图与立面图确定窗的尺寸;使用拉伸进行创建;注意选择子类别并且添加材质。窗的放置有以下要点:定位时,根据平面图确定位置,根据立面图确定高度;放置完后进行调整时,根据柱的位置调整水平位置,根据梁和墙饰条的位置调整高度。

以北立面上的平面窗为例,首先打开CAD图,使用快捷键测量出其宽度为900,高度为2500。打开Revit,点击文件,新建一个族,选择基于墙的公制模型进行创建,。接着修改族类别为窗,然后打开放置边。先要在墙上开一个窗洞,点击“创建”的“洞口”,已知窗的尺寸,利用拾取线开始进行绘制,将宽度偏移量设置为450(窗宽度的一半),高度拾取2500和0,接着使用快捷键“TR”进行修改。勾选“完成编辑”,打开三维图调整到“真实”模式查看,洞口即开好了。

接着继续打开放置边,使用“创建”选项卡中的“拉伸”,选择“矩形”来创建窗框,由于没有给出窗框的厚度,故设置为50,即设置偏移量为50,再绘制一个矩形,利用空格键,将之移动到内侧。由CAD图中可看出还有两条内窗框的线,测量其尺寸后利用偏移绘制,切记要进行连接修改。在子类别中选择窗框,在材质一栏内添加关联族参数,设置为窗框。接着打开平面图查看厚度是否有问题,若有问题则进行修改,这里将厚度设为100,即正负各50。

接着打开放置边,对窗框内的玻璃进行绘制。同样使用矩形进行绘制,切记要一块一块创建,子类别勾选为玻璃,厚度设为10,即正负各5。打开三维视图查看。将绘制好的窗保存为族,命名为“3C_固定窗_900*2500(窗的尺寸)”。




Revit怎么等分标注?Revit如何自定义等分标注Dimension Equality Formula

    Revit中有个等分标注很实用,我一般用来做幕墙分割。相比于CAD,Revit的标注与所标注的图元相关联(约束),并可以通过标注来调整图元。等分标注可以通过一些选项来修改所显示的值,以Revit2020的样例项目作为例子:

    我们选择三段来进行标注,默认情况下,等分标注显示为EQ:

    选择此段标注,我们可以通过Properties-Other看到等分标注有三个选项,默认情况下为EqualityText:

    1、EqualityText

    我们可以通过该标注的Type里修改显示,即图中2位置。可以修改成任何想要显示的字段。

    2、Value

    顾名思义,Value即显示该标注的值,而非以EQ或者别的什么代替。如图中等分标注改为Value后,显示具体数值。需注意即使只显示数值,此时这四条轴线仍有等分的约束。

    3、EqualityFormula

    字面上为等分公式,但默认情况下,此时是标注整段长度:

    我们同样可以通过EditType来调整想要显示的内容:

    可看到默认为总长度TotalLength,但同样可以选择每段长度、等分段数以及尺寸界限的条数(这个貌似没什么用?)。以我们想要显示的3×3000=9000为例:

    需要加入的参数为等分段数(NumberofSegments=3),每段长度(LengthofSegments=3000)和总长度(TotalLength=9000)。并相应调整上下顺序。

    可以看到结果并非如我们所愿。(不知为啥突然就觉得Revit很傻,尽管其实这是我自定义的,Revit怎么可能知道中间要加数学符号。。。)所以我们需要回去,在参数那边进行前缀及后缀符号的添加。

    这样显示就是我们想要的了。这里面因为我们要用到等分,所以这种显示设置其实比较复杂。如果不进行等分的调整,可以只标注首末端,双击标注值并在对话框中修改ReplaceWithText即可。

    可以看到这个对话框也有上方/下方、前缀/后缀的选项,可自定义自己想要的显示值,以满足图纸需求。




Rrvit使用技巧,如何创建和管理材质库

来源:欧特克BIM俱乐部

它们可应用于设计中的对象,使对象具有真实的外观和行为。

Autodesk 提供的库被锁定时,会用锁定图标表示。锁定的库中的材质不能被覆盖或删除。我们可以将材质从一个锁定的库复制到用户创建的未锁定的库,在这里材质可以被覆盖或删除。在下图中,“AB 项目材质”库是用户创建的未锁定库。


通过添加类别并将材质移动到类别中可以对库进行细分。Autodesk 提供的库中包含许多按类型排列的材质类别,例如“混凝土”、“金属”和“玻璃”。由我们用户自己创建的库和类别可以反映不同的组织方法,如项目名称或用途。在图中,“AB 项目材质”库包含“构造”类别。

要使用库,单击“管理”选项卡“设置”面板(材质)即可访问“材质浏览器”。

上图不同区域的功能说明如下:

1. 项目材质过滤器:按类别过滤项目材质。显示/隐藏项目材质设置菜单:该按钮可用于修改“材质浏览器”窗口中的项目材质视图和库面板。使用项目材质设置菜单选项可以过滤项目材质列表中材质的显示。

2. 项目材质列表:显示当前项目中的材质,无论它们是否应用于项目。在列表中的材质上单击鼠标右键可访问常规任务菜单,例如“重命名”、“复制”和“添加到库中”。

3. “材质库”工具栏:提供的控件可用于管理库、新建或复制现有材质,或者打开和关闭“资源浏览器”。“显示/隐藏库树”和“库”设置菜单:这 2 个按钮可以修改库及其材质在“材质浏览器”窗口中的显示方式。单击“显示/隐藏库面板树”,可显示或隐藏库树。您可能需要隐藏库树以提供更多空间,用于查看库材质。使用“库”设置菜单选项可以过滤库材质列表中材质的显示。

4. 库列表:显示打开的库和库内的类别(类)。

5. 库材质列表:显示库中的材质或在库列表中选中的类别(类)。

6. 材质浏览器工具栏:提供的控件用于管理库、新建或复制现有材质,或者打开和关闭“资源浏览器”。

7. 在库列表中(左窗格)选择某个材质时,右窗格中会显示与此材质相关联的选项卡(资源)。单击这些选项卡(例如“标识”或“外观”)可以查看该材质的特性和资源。查看库中的材质时,属性为只读。

若要将材质添加到当前项目,首先在现有库中找到材质,然后使用以下方法之一:

  • 双击库列表中的材质。

  • 将材质从库列表拖放到项目材质列表。

  • 在材质上单击鼠标右键“添加到”“文档材质”。

  • 选择库列表中的材质,然后单击位于材质右侧的“添加”按钮


若要将材质复制到库中,请使用以下方法之一:

  • 将材质拖放到库中。

  • 在材质上单击鼠标右键“添加到”

如果将材质复制到库中,并且此库存在具有相同名称的其他材质,系统会提示覆盖目标位置的版本或保留二者。如果保留二者,那么正在复制的材质其材质名称将附加一个编号;例如:瓷器,象牙白 (2)。

创建库、将材质和资源添加到该库,然后将库导入项目中。下面这段视频演示了管理材质库的过程:

1. 创建用户库并对其进行填充。

2. 在新库中添加材质,然后编辑材质属性。

3. 将更新的材质复制回到用户库。

4. 锁定用户库。

5. 将命名类别添加到用户库。

视频内容:

材质库是材质和资源的集合。Revit 提供了适用于 Autodesk 材质和 AEC 材质的标准库。这些库已锁定,如锁定图标所示,表示无法覆盖或删除这些库中的材质。我们可以创建自己的用户库,以便轻松访问最常使用或用于特定类型项目的材质集。

在选择“创建新库”选项后,导航到要保存库的网络位置,并为其输入名称。若要填充新的未解锁用户库,可以从 Autodesk 提供的一个库、或从其他用户库、或从项目材质列表中拖动材质。

在本示例中,需要从“AEC 材质库”中将亚麻、瓷器材质添加到新的“Revit 项目”用户库中。

现在,假设我们希望瓷器材质具有粗面装饰。首先,对材质进行重命名,然后将其添加到当前项目,以便我们可以编辑它。既然此材质已添加到项目中,则可以在“外观”选项卡中编辑“装饰”属性,然后将值由“缎光”更改为“粗面”。

由于在项目中进行处理,因此必须将材质复制回用户库,以便将我们的更改保存到库中存储的材质的版本。

Autodesk 锁定库中的材质和资源将保持不变。请注意,如果我们对材质进行更改,并且要使这些更改可用于其他材质,则必须在“库”面板中将更新的材质复制回用户库中。默认情况下,用户库不会锁定。但通过将用户库的 ADSKLIB 文件设置为只读,则可以在 Windows 资源管理器中锁定用户库。

还可将命名类别添加到用户库,以适应我们偏好的组织方案。例如,将 AEC 材质库中的材质组织为诸如陶瓷、混凝土和钢筋网之类的类别。

在此示例中,我们为 Revit 项目用户库创建一个“洗手间装饰”类别,然后将相关材质拖动到其中。

若要支持使用一致的材质,可以与我们项目团队或其他项目团队上的其他 Revit 用户共享用户库。也可以使用 Autodesk Inventor 和 Autodesk AutoCAD 共享 Revit 用户库。如果要访问其他库中的材质,需要先在 Revit 中载入该库,然后将材质添加到我们的项目中。




Revit插件安装失败怎么办?Revit插件挤满了、冲突了,怎么办?

    文章来源:Revit MEP

    随着BIM技术应用的逐渐深入,Revit插件使用频率越来越高,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以下常见问题:

    1)插件占用界面大,影响revit正常使用;

    2)部分开发团队代码不严谨,插件相互冲突无法打开;

    3)部分插件暴力占领用户桌面,无法完整卸载!

    今天我们就来分享一个小方法:

    如何查看revit安装了哪些插件,如何手动管理需要加载的插件。

    1.Revit插件启动文件位置

    首先我们先要找到revit插件的启动文件的位置,通常为:C:ProgramDataAutodeskRevitAddins

    安装有多个版本的话,会有对应版本年份的文件夹。

    注:windows系统中ProgramData文件夹在是隐藏的,我们需要设置C盘显示隐藏文件夹,然后再进行访问;同时也需要显示一下文件扩张名,方便后面修改加载文件:

    2.隐藏不使用的插件

    打开对应revit版本的文件夹,我们可以看到有很多.addin后缀格式的文件,这些就是插件的启动文件,他们决定了revit启动时会加载哪些插件。

    以管综易为例,如果想隐藏插件的话,可以新建一个文件夹命名为“临时隐藏”,把#NaiveMEP.addin的文件移动进去就可以了。

    3.常用插件的启动文件

    1)管综易

    2)橄榄山

    3)Hibim

    4)建模大师

    5)MagiCAD

    6)构件坞




Revit钢结构节点插件有哪些?让你的Revit更好用,这个钢结构节点插件得会!

    让你的Revit更好用,这个插件你得会!

    Structural Connections forRevit是Autodesk发布的一款插件,主要功能是钢结构构件连接节点设计,设计的结果可供深化设计单位、钢结构加工单位借鉴,在此基础上高效的进行全方位的深化设计。

    Revit2018中插件定义的连接类型分为以下主要类别:所有连接(AllConnections)、梁拼接(Beamendtoend)、柱-梁连接(Column-Beam)、常规支撑节点(Generalbracings)、梁上的板(Platesatbeams)、管连接(Tubeconnections)等,合计约130多种节点链接样式,基本涵盖了钢结构设计中常用到的节点。

    产品开发的思路是设计师在Revit模型中完成结构构件布置及节点设计工作。在BIM工作流程中,当设计分享模型给下游的钢结构深化设计单位时,设计师可以将Revit模型(包含SteelConnectionsforRevit插件生成节点)导出到AdvanceSteel,深化单位可以在AdvanceSteel里面复用设计师完成的节点,生成钢结构加工图。

    现有工作流程的问题:设计师在Autocad里面出设计图,深化单位在Autocad里面绘制深化设计图,比较先进的深化设计单位或者比较复杂的项目可能用详图设计软件重建3D模型。新的工作流程避免了以往不连续配合中的问题:详图工程师未正确理解设计意图导致节点深化错误;构件截面,长度,材质等搞错;结构设计图纸遗漏了建筑及机电设计师的开洞(例如下图);当然最棒的是大家在同一个模型上进行配合,详图工程师不必再另起炉灶,花费很大精力重建一个3D钢结构模型,只需集中精力完善设计中未明确部分。

    2018版本中梁柱支撑可以识别用户自定义的钢结构截面。插件2017.1版本只包含了美国,加拿大及欧洲四国的型钢库,从2017.2版本开始增加了中国及日本型钢库,现在还包含了ANZ,南非,印度及更多的欧洲国家型钢库。中国型钢库可以在下述文件位置找到:

    C:ProgramDataAutodeskRVT2018LibrariesChina结构柱钢

    C:ProgramDataAutodeskRVT2018LibrariesChina结构框架钢

    安装SteelConnectionsforRevit插件步骤如下:

    1.你需要利用自己的Subscription帐号登录http://Accounts.autodesk.com,然后在Manage里面找到Revit2018,再在Addin下搜索SteelConnectionsforRevit的插件。注意:现在此插件当前没有汉语版,只有英法德及波兰语版本。

    2.安装步骤:

    登陆你的Autotodesk帐户,在Manage底下找到Revit,然后选择下图红框圈出选项。在里面查找SteelConnectionsforRevit的插件并下载。

    关闭Revit,开始安装,选择英文版本。

    安装完毕后打开Revit,在Revit结构按照视频演示顺序点开侧下方箭头,就可以找到并使用插件自带的130个节点了。

    如何应用SteelConnectionsforRevit插件设计钢结构关键节点呢?

    钢结构梁柱连接节点设计,支撑连接节点设计及修改节点链接的主次顺序

    2018版还有一个改进就是更易于识别连接里的主次构件。选择一个连接节点的时候,主构件的通用连接标示符号为一个实心圆,次要构件标示符号为带数字的圆,这些数字表明了次要构件的优先级。你也可以选择这些数字,把它指定给不同的构件,从而修改其优先级,节点也会随之自动修改。

    SteelConnectionsforRevit插件的缺点在于:所有的节点及其对话框都是基于RevitAPI二次开发,所以2017版升级到2018版以后,可供选择的节点种类从22个增大到130个,但是仍然无法覆盖所有的节点样式。而在实际的钢结构节点样式千变万化,如何让工程师自己订制满足要求的钢结构节点连接库,将是这个插件未来发展的挑战!




Revit如何多选?简述Revit中的三种批量选择方式

    无论在AutoCAD还是在Revit中,选择操作似乎是最常见、也是最简单的,但对于复杂项目,要快速选中满足我们需要的构件,就需要有些技巧性。

    单选即点击,多选可框选。如下图,我们可以将一部分图形框选选中。但是不足之处在于,选择的目的性不明确,选择的范围也不精准。其实我们可以通过其他的命令实现精准点控。

    (图一)

    第一种

    使用Revit的过滤器命令,可实现不同类别的构件筛选区分。全选整体模型,并打开过滤器,则显示有不同类别供选择。此处可按类别区分,但缺点显而易见,精度就只到类别这一层,无法进一步细分(如砌体墙和混凝土墙)。

    (图二)

    如下,则是将主体结构按照“竖向结构+框架梁+楼板”拆分显示。

    (图三)

    第二种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可以利用到明细表。明细表在提取构件属性信息的同时,也与模型构件存在着关联性。这意味着,明细表的数据对应着就是模型当中的构件。如下,点击明细表的信息,对应即选中模型构件。

    (图四)

    如下,我们点击明细表对应行:自标高的高度偏移值=0,楼板厚度=120,标记=科研楼。相应在模型中即选中满足条件的楼板构件。

    (图五)

    另外,我们添加“标高”字段,就可以选取标高基于七层,不降板、板厚度120mm的科研楼楼板。以此类推,设置对应的明细表字段,相当于设置不同规则的条件,以达到筛选的目的。

    (图六)

    第三种

    随便一提『建模大师』的过滤功能(免费),从选项板中,我们可以选择对应标高和对应构件类别,以及具体到不同的类型名称。这就比Revit原本的命令多一层逻辑,起码就能从类型名称上区分混凝土墙和砌体墙。

    (图七)

   

    

    

  培训网校课程目录

  零基础培训教程

  项目实战训练营




Revit软件编辑时出现“图元稍微偏离了轴”怎么办?

问题:当基于线的图元没有与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或距水平/垂直方向 45 度的线对齐(差距为 1x(10^-9) 到 0.2 度)时,会触发该警告。

警告:图元稍微偏离了轴,可能会导致不精确。

问题:该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在关闭了角度捕捉的情况下绘制或旋转图元,或者是执行以下操作时先前存在的图元出现了问题:

  • 通过拾取稍微偏离轴的面或线来创建图元。

  • 以稍微偏离轴的方向为参照对齐图元。

  • 对包含稍微偏离轴方向的线的 AutoCAD 导入进行分解。

  • 在具有稍微偏离轴方向的几何图形的体量上创建楼层面积面。

  • 将定义线端点捕捉到稍微偏离轴的参照上(例如,没有完全对齐的导入的图纸或 2 列)。

  • 将定义线端点捕捉到在各自上下文中位置正确,但其间的线稍微偏离轴的参照上(例如,捕捉到两个不同的天花板网格中)。

偏离轴的问题需要解决,因为 Revit 无法在不完全平行的线之间创建尺寸标注,也无法在面有些不平行或由于偏离轴的图元而有轻微间隙的情况下连接或剪切几何图形。

解决方案:根据产生问题的原因的不同,可以执行以下操作:

  • 将偏离轴的图元的端点拖曳一小段距离直到该端点捕捉到轴。

  • 在角度捕捉打开的情况下重复旋转操作。

  • 如果不精确问题的出现是由于先前存在的图元,则对这些图元进行更正,并重复操作。

  • 如果该问题是由于导入的数据引起的,则应考虑在原来的软件中更正数据并将它重新导入。




CAD布局如何输出到模型空间?

1、首先打开需要转换的CAD图纸,输入命令:EXPORTLAYOUT,按下回车键。

2、还可以在布局名称位置,点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位置找到“将布局输出到模型”。

3、在弹出的布局输出模型空间图形对话框中,选择存储的位置,这里选择桌面,文件名,然后点击保存。

4、在CAD图形界面的左下角,可以看到输出到模型的进度条,等到100%。

5、然后会出弹出的输出模型成功的提示,就完成了。




Revit目录在哪里?关于Revit图纸目录使用说明

    文字来源:鲲鹏BIM

    传统CAD出图时

    图纸目录只能手动进行编辑

    而利用revit出图时

    可以利用revit明细表功能

    快速统计生成图纸目录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在“族-注释符号”内载入“A4-目录”族

    2、新建图纸

    在“项目浏览器-图纸”内找到目录图纸,改好图名,如果要出的图较多,则再新建一个目录图纸,并修改好图名

    3、创建图纸列表

    在“视图-明细表”栏中选择“图纸列表”

    将“图纸编号”和“图纸名称”加入明细表字段

    然后选择“添加参数”添加一项“图幅”

    修改好排序、格式对齐;网格线、轮廓、标题和页眉都不要选,因为图纸上已有

    生成现有图纸明细表,将列宽改为和图纸栏列宽相同

    在项目浏览器内将刚才的明细表拖进图纸,和表格对齐列

    选择“注释-文字”,修改文字高度

    复制一个“明细表字高”,修改字体和字高

    再在“图纸列表属性-外观”,正文字体改成“明细表字高”

    这样就把表格对齐了(2016版图纸列表不能修改行高,只能通过修改字高来改)

    我们不需要将“目录”图纸列在表格上,同时,每张目录只有列22张图纸,可以修改图纸列表的过滤器,把本张图纸列表改好

    这样就不显示“目录”图纸了

    然后出图添加图纸,列好图纸编号,我们是按照图纸编号来排序的

    添加完图纸后,目录自动生成

    多的图纸按同样方法,建“图纸目录2”,修改过滤器来实现显示

    如果图纸增加,重复上述步骤,只需修改图纸列表的过滤器就行了

   

    

    

  培训网校课程目录

  零基础培训教程

  项目实战训练营




如何用Revit和CAD画螺旋型屋面?

在绘制螺旋型屋面的时候,经常需要使用到revit和CAD这两款软件互相配合才可以绘制完成,那么,如何用Revit和CA画螺旋型屋面?下面,一起来看看今天的使用Revit和CAD绘制出螺旋型屋面的方法!

螺旋型屋面

使用Revit和CAD绘制出螺旋型屋面的方法:

1、在revit作出板式坡道,坡道的侧边可以随意编辑。

2、把板式坡道以sat文件导出,注意在导出选项里确认为实体类型而不是网格类型。

3、在revit里新建一个常规模型族,导入sat文件,保存族文件。然后把族文件加入到项目文件。

4、紧接着在项目文件里在位建一个屋顶族,把上一步作好的常规模型拖进来,退出屋顶族的制作。螺旋面屋顶就完成了。这个屋顶可以让墙柱附着在其下面。

5、接下来制作女儿墙。首先将第一步作好的坡道复制一个新类型,然后编辑它的边界,让它的边界往里偏移200,再修改坡道的厚度,使之大于前面的坡道。完成后也把它导出成sat文件。

6、打开cad,同时导入前后两个sat文件,这时你会发现是两个实体块,把它们炸开,利用cad的3d布尔运算,用求差方式算出女儿墙实体。保存这个dwg文件。

7、再回到revit,新建一个常规模型族,导入女儿墙实体的dwg文件。保存女儿墙族文件,并加入到项目文件。最后在项目文件里创建一个女儿墙族的实例,屋顶就大功告成了!

8、创建一个用于制作屋面的那个常规模型的实例,然后利用面幕墙的命令,就能生成螺旋面的幕墙来充当屋顶的面层了。啊,累死了,呵呵。希望有兴趣的朋友动手做做看。按照这个思路,相信大家以后就不用担心用revit做不出比较复杂的造型了。




广联达安装计量中,系统图如何识别?

给排水、消防水、采暖水、空调水这几个专业的系统操作方法一致。以给排水为例:

步骤一:点击【系统图】功能,弹出窗口中点【提取系统图】 ,左键在系统图上选择立管CAD线及系统编号,右键确定。如图:

步骤二:在窗口中设置管径、标高等属性,点击“生成构件”的命令(注:空白单元格删除,否则灰显),在左侧会生成水系统树表。

步骤三:先点击【智能布置】功能,软件会将立管自动布置平面图纸上,树表中会显示“是”,如果布置不成功,则说明图纸不规范,建议点击立管,用【手动布置】功能将立管布置在平面图纸上即可。如图:




revit基于模型的土方算方法:BIM模型计算土方工程量的方法

1.把三维CAD模型导入Revit软件,会在三维视图中生成一个模型,即“原始地貌模型”。

2.如何在“原始地貌模型”的基础上得到土石方的挖填方量,下面有两种方法。

    (1)“建筑地坪“命令

a.把“原始地貌”的创建阶段设置为“现有”。

b.选择体量和场地选项卡中的“平整区域”命令,弹出的对话框点击“创建与现有地形表面完全相同的新地形表面”,点选原有地形打勾确认。

c.选择体量和场地选项卡中的“建筑地坪”命令,我们参照已有的基坑沟槽二维图纸,运用绘制轮廓与设置标高、坡度的方式自行绘制地坪草图并打勾确认,此时新建地形为“新构造”。

d.点选“新构造”的地形,软件会自动选择“新构造”与“现有”之间的土方体量,并且左侧属性栏会显示“净剪切/填充”、“填充”、“截面”的值,这些值即为“挖填方净值”、“填方”、“挖方”的量,则土石方的挖方、填方与挖填方净值直接显示出来。

e.最后需要提出的是,这一方法有一个缺陷:不能在新构造的“建筑地坪”的基础上继续编辑地形,即我们的地形需要在同一区域一次性编辑到位。

    (2)“平整区域”命令

a.把“原始地貌”的创建阶段设置为“现有”。

b.选择体量和场地选项卡中的“平整区域”命令,弹出的对话框点击“创建与现有地形表面完全相同的新地形表面”或“仅基于周界点新建地形表面”。这时我们参照已有的基坑沟槽二维图纸,运用消除原地形的高程点与创建开挖后的高程点的方式,自行创建想要开挖到的地形表面,并打勾确认。

c.点选“新构造”的地形,软件会自动选择“新构造”与“现有”之间的土方体量,并且左侧属性栏会显示“净剪切/填充”、“填充”、“截面”的值,这些值即为“挖填方净值”、“填方”、“挖方”的量,则土石方的挖方、填方与挖填方净值直接显示出来。

d.在这个方法的基础上,则能继续编辑地形。如果要继续开挖并计算,将原先“现有”的地形删除,将编辑过的“新构造”地形创建阶段设置为“现有”,后续方法如上。




Revit怎么改标注?Revit机电专业调整建筑链接文件中的标注问题

    文章来源:河北BIM交流群

    在传统CAD出图过程中,建筑底图中一些门窗标注、尺寸标注、房间名称等会影响机电专业的管线,我们都会调整建筑的这些标准。但是在revit出图中会出现这样的问题,通常都是机电专业链接建筑模型,而链接模型中的图元在机电模型中都是不可以调整的

    那这样的标注改如何调整?

    其实开始想的最好的方法是用复制和监视的方法,结果通过测试发现,复制监视不能复制标注,所以就放弃了。

    那么退而求其次的方法就是利用“导入文件中的二维图元”这个命令,这个命令可以将链接模型中的视图下的二维图元,全部导入到项目文件中,这些二维图元就会成为,机电文件中的构件图元,可以移动,可以删除。缺点就是不能随着建筑更改而更改了。所以建议这个操作在最后建筑不再更改的情况下操作。

    这样标注都是可以移动和删除的。

   

    

    

  培训网校课程目录

  零基础培训教程

  项目实战训练营




revit如何用坐标?Revit有类似AutoCAD的UCS(用户坐标)功能吗?

    Q1:如果轴线不是单一线段,而是由多条线段组成,该怎样画?

    当轴线不是由一段弧线或一段直线而是由多段线组成的折线时,不能直接点击轴网下的绘制线命令,要先点击旁边的“多段”按钮(如图28),进入多段线的编辑模式,再开始绘制。

    注意此时的编辑模式为一个二维线条的绘制状态,绘制出的轴线为粉红色的实线段,绘制完成后需要单击完成(如图29),退出编辑模式。

    此类轴线的功能与单线式轴线基本一致,只是在修改时,要比单线式轴线多一项“编辑草图”,需进入草图编辑界面,修改轴线形状或轨迹,完成后再退出即可。

    Q2:Revit有类似AutoCAD的UCS(用户坐标)功能吗?

    Revit可通过工作平面来实现类似AutoCAD中的UCS(用户坐标)功能。具体方法如下:

    1)选择功能区:“工作平面>设置”;

    2)在绘图区域选择工作平面:将光标移动到绘图区域上,高亮显示可用的工作平面。单击选择高亮显示的工作平面,如图21;

    3)设置完成后,需要显示工作平面来检查工作平面设置的状态。单击功能区“工作平面>显示”,设置的工作平面将以青色显示,如图22;

    设置好工作平面后,您可以在当前活动的工作平面上进行相关的工作,例如创建一个圆柱体,如图23。

   

    

    免费Revit教学视频

  

  

  




结构施工图中170个常见的问题分析

 一、 结构说明

1、 关于说明中的建筑标高和结构标高问题:结构楼面标高应为建筑楼面标高减建筑面层厚度,不应简单说明为建筑标高同结构标高,应看建筑大样来定;如果建筑大样图中的楼面标高线在结构面处,则说明建筑所注楼面标高为结构标高,此时应注意建筑栏板、栏杆、窗台的安全高度,建筑标注应考虑建筑层厚度的影响,建筑标注高度=安全高度+建筑面层厚度(一般为50mm),门洞标注高度=门洞高度+建筑面层厚度,这样建筑尺寸比较零碎,一般建筑设计者不这样做;一般建筑大样图中的楼面标高线在建筑完成面处而门窗洞口顶标高线在结构面处,这样结构楼面标高=建筑楼面标高-建筑面层厚度,控制楼面梁高=建筑标注尺寸-建筑面层厚度;如果建筑大样图中的楼面标高线在建筑完成面处,而结构设计说明又是结构标高同建筑标高,就大错特错,不但建筑与结构矛盾,而且会产生栏板、栏杆、窗台的安全高度不够,门洞高度也少了一个建筑面层厚度,造成施工中的极大困惑,有经验的施工方做门洞过梁时会将门洞标高调整过来(有时是无心的,其并不知道错误,只是在控制过梁安装高度时按建筑门窗大样图的指示从楼面向上丈量,结果是歪打正着),但此时如果门洞上是楼面梁时就无法调整而造成门承包厂家要改矮门,如果此时门承包厂家未注意则将造成返工,有幸的是门框是先安装的,门承包厂家只是切除一点门框高度,然后工厂按现场实际加工门扇,从而避免了矛盾,但栏板、栏杆、窗台的安全高度问题或窗的高度问题就没有幸运,如果是施工方按建筑大样的指引从楼面向上丈量控制栏板、栏杆、窗台的高度则会造成窗高小了的问题,如果是施工方从上向下丈量控制窗高则窗台高度就小了,只要验收人员认真注意一点,工程将通不过验收,但幸运的是施工方在施工栏板、栏杆时是按建筑大样的指引从楼面向上丈量控制栏板、栏杆的高度的,而施工窗台位置时施工方是从上向下丈量控制窗高的,而验收人员一般注意的是栏板、栏杆的安全高度,这样一切问题都解决了,真是幸运儿!但其标注系统是有原则性错误的。

2、 总说明与分说明矛盾(总说明对于某一设计院来说是通用图,因设计者未注意总说明在本工程或本栋建筑中的适用性,只是简单的拿来而未做修改而造成)(核对总说明和分说明对同一问题的叙述即可发现)。

3、 说明不清或错误。如板筋说明模糊;又如10mm及以上直径板筋采用Ⅱ级或Ⅲ级钢被说明成Ⅰ级钢而10mm以下直径板筋被说明成Ⅱ级或Ⅲ级钢而市场上无货(因设计者语言表达不准而 结构设计软件生成的如K8(Ф8@200)、G10(Ф10@150)…板筋符号只代表板筋间距和直径,采用的钢筋类别在结构设计总信息中由设计人员输入,输入的总信息不能表示在图上,需设计人员在图中说明)(注意说明内容及含义即可发现);再如梁平法说明“本图示法以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出版的《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03G101-1)为根据编制,有区别的部分用黑体字表示。”未有强调“其他部分按(03G101-1)执行”。

4、 说明条款遗漏。总说明对于某一设计院来说是通用图,但不同工程具体情况不尽相同,对总说明中没有的说明的问题,应在不同处所处的图纸上予以说明。设计说明也不可能包罗所有情况,所以在总说明中一定要明确“本说明未尽之处参照有关规范、规程、规定、标准执行”。最好能罗列应执行的相关规范、规程、规定、标准。采用标准图中的标准构件及构造做法的应列出采用的标准构件及构造做法编号(应使用标准图中的编号)及对应的标准图册名及标准图册号。

5、 说明中未说明抗震等级特别提高的特殊构件(如框支梁、框支柱、短肢剪力墙、错层柱等),致使施工时未按高抗震等级进行构造处理,造成结构抗震性能下降。

6、 说明中未特别强调说明构造方式不同的特殊构件的做法(如框支梁、框支柱,天面框架梁、柱,连梁,一、二级框架角柱箍筋全高加密,错层柱箍筋全高加密等),施工时又未注意(虽在有关规范规定中都有但施工方未执行,施工者因水平不够不知有此规定),致使未按要求施工,影响结构安全。

7、 说明中地下室、塔楼、人防砼标号混乱,互相矛盾(因设计者各自为政造成)(注意尽量统一砼标号,如人防与普通地下室完全可以统一,独立剪力墙及柱可以为高标号,与人防墙、侧壁相连的剪力墙及柱应考虑截面的放大而适当降低标号)。

8、 高层楼梯间外墙未说明应把踏步板钢筋伸入砼墙中,使外墙计算长度加高,而不满足高厚比要求。

二、 结构计算

1、 在用计算程序进行结构计算时,未进行必要的特殊构件(如转换梁、角柱、框支柱、弹性板、需特别提高抗震等级的特殊构件的抗震等级等)补充定义,致使特殊构件或整个结构(在未进行必要的弹性板定义的情况下)配筋偏小,不安全。

2、 在用计算程序进行结构计算时,未进行必要的特殊风荷载定义,造成结构计算未考虑大跨度结构(如长悬臂梁等)的竖向正负风压,不安全。

3、 未查阅计算程序给出的超筋超限信息,未进行必要调整或加强,结构超筋超限且未采取措施,不安全。

4、 计算程序没有但规范中要求的有关计算、验算、加设(一级抗震剪力墙水平施工缝抗滑移计算、双肢剪力墙验算、梁下墙内未设置暗柱或未按计算确定配筋),结构设计者也未进行有关工作,造成结构安全隐患。

5、 圆弧梁处理不当,不安全。PMCAD处理楼面荷载时,由两点直线代替圆弧,荷载将减少。处理: 在圆弧上多加上几个节点。

6、 地下室钢筋混凝土墙的门(窗)洞口未计算,未按计算设置了地梁;地下室钢筋混凝土内隔墙未进行了计算,更不用说其计算简图、荷载取值、受力传力路径是否明确合理。

7、 楼面结构以外的墙肢错误的按一层层高(应按全高计算)计算墙支的稳定性,使其稳定性不够。改进措施:楼面结构以外的墙肢,架空部分按架空全高计算,无楼板约束的通天墙肢不应当成剪力墙墙肢而应按外挂构件处理。

8、 梁的抗扭刚度未折减或折减不够(折减至0时次梁端支座等于是铰支,又未定义以梁为支座的端支座为铰支),导致以梁为支座的端支座处负筋过大而底筋过小。

9、 用PKPM进行结构计算时,由于地下室会强制采用刚性楼板假定,地下室越层柱不能被正确搜索,程序按层逐段计算其长度系数。如果不人工修改地下室越层柱的长度系数,则将造成其截面积配筋偏小,不安全。

10、 用PKPM进行结构计算时,在处理越层剪力墙时,由于程序按层高而不是越层部分的总高计算剪力墙的稳定性,造成越层剪力墙稳定性不够,不安全。遇到越层剪力墙时,应按《高规》附录D手工验算其稳定性。

三、 结构构造

1、 配筋率小于构造。常见于挑梁底部,大跨度挑板底部,梁柱、吊柱箍筋。(因未做最小配筋率验算。如不参与结构整体计算的构件,应建筑改大的构件,计算时未设定最小配筋率要求的构件。又如小吊柱配箍太稀,无法约束吊柱砼及竖筋,在意外荷载作用下,砼受压时箍筋对砼基本无约束,而竖筋因箍筋太稀而受压弯曲未发挥钢筋的受力性能,吊柱砼被压溃)。再如因未进行需特别提高抗震等级的特殊构件补充定义,致使需特别提高抗震等级的特殊构件小于其抗震等级要求的配筋率。

2、 II、III级钢筋混用,因无法从外表区分,造成施工混淆,影响结构安全。

3、 应全长加密箍筋的柱子,箍筋未全长加密①楼梯间半平台处的柱子由于半平台的平面成为短柱②框支柱及一、二级框架短柱③剪跨比不大于2的柱和因设置填充墙等形成柱计算高度与截面高度之比不大于4的柱。

4、 厚剪力墙(厚度>400mm的剪力墙)未按构造要求配三排或四排(厚度>700mm的剪力墙)筋。

5、 轴压比不满足要求的柱未配置芯柱。

6、 抗震设计时,且框架梁上部又无贯通筋,设计图中又无特殊说明;施工时取架立筋的搭接长度为150(应为llE=ζlaE),不满足抗震要求。

7、 同一标高同一直线上首尾相连的梁没有视为一根连续梁,而是分为几根梁配筋(如其中有一段预应力梁),造成应该贯通的梁筋(如支座负筋)没有贯通。此时首尾相连处如果视为一根连续梁而只一边标注支座负筋(分不同梁号注写的一整根连续梁在不同梁号相连的中支座处应两边注写支座负筋并尽量统一钢筋型号同时说明拉通钢筋),因不适用连续梁中间支座负筋注写说明,另一边的支座负筋严重短缺。

8、 关于梁顶标高高于主梁的次梁端部负筋的锚固问题:其锚固长度应从主梁顶面算起,因结构图中无大样,做法又无说明,所以施工时按主梁与次梁顶同高的情况处理,锚固长度从主梁内侧算起,使次梁端部负筋失去锚固。在以宽大的转换梁作为端支座且其梁面又高于宽大梁时情况更加离谱,如果在梁面同高或低于宽大梁的情况下,支承在宽大梁上的梁端部负筋(往往非常粗壮)可不下弯,直锚入宽大梁(此时锚固长度已足够),但如果其梁面高于宽大梁端部负筋在宽大梁之上时,如果不下弯根本不能锚入宽大梁。

9、 梁柱节点钢筋过密,混凝土无法振捣密实(采用超流混凝土可解决部分问题,但此时又可能产生收缩裂缝)。此情况常发生在纵横斜梁交错,柱筋又在梁中弯锚,柱又有二排钢筋,柱二排钢筋又要求在梁中弯锚(如框支梁柱节点)时,此时柱二排筋还存在焊接或机械连接困难(因有弯钩,无法采用直螺纹套筒用拧钢筋的方法拧紧,只能采用正反丝套筒用拧套筒的方法拧紧,同时因其处在二排,只能通过一排钢筋的间隙夹住二排钢筋的正反丝套筒的方法拧紧,因一排钢筋的间隙过小操作极其困难功效极低)的问题。

10、 钢筋锚固的水平长度不够,梁纵筋相对于柱、墙截面过粗,边节点入柱、墙水平投影长度不够,不能满足≧0.4La的要求。一般来说25mm直径的钢筋需水平锚固长度350mm加上保护层即需400mm的柱、墙截面尺寸,从宽带方向锚入时应注意柱、墙宽是否满足要求。

11、 梁端部采用钢板抗剪时,钢板伸入柱头时将柱箍筋截断(可采用在钢板上开孔或开槽让柱箍通过的方法解决,但钢板损失截面不应超过30%);纵横梁中均有钢板但柱子又不是劲性钢筋混凝土(如果柱子是劲性钢筋混凝土,梁中钢板可与柱中钢板焊接形成钢结构焊接梁柱接头)时因伸入支座的钢板受另一方向的钢板阻断,钢板在柱头中的锚固长度不够(如果钢板不高,可采用将其中一块钢板从中间一分为二夹住另一方向钢板交叉伸至柱边的方法解决)。

12、 高差超过50mm的相邻板支座负筋在图纸上拉通,施工时又没有解决好高差问题,不是造成负筋变底筋而造成板面根部开裂就是造成高差面露板面负筋。起因为:建模时小高差视同为同一结构层,故计算机出图时采用拉通支座负筋的配筋方式,计算机出图后结构设计者有未进行修改。正确处理方法是:板面负筋在梁支座处切断,分别锚入梁内一个锚固长度(一般为30d,下弯不小于12d,梁面标高平较高标高板面)。

13、 预应力梁端截面宽度过小,截面抗剪能力不够,端部箍筋超筋,又未在梁端水平加腋以局部扩大截面。

14、 预应力梁张拉端加厚板遗漏,无法满足张拉端要求。

15、 后张预应力梁非预应力筋配置不够,预应力强度比,一级大于0.55, 二、三级大于0.75,不满足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要求。

16、 预应力梁截面过小,梁端纵向受拉钢筋按非预应力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换算的配筋率大于2.5%,考虑受压钢筋的梁端混凝土受压区高度和有效高度之比,一级大于0.25,、三级大于0.35,不满足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要求。

17、 预应力梁端底部配筋过小,梁端截面的底面和顶面非预应力钢筋配筋量的比值,一级小于1.0,二、三级小于0.8,底面非预应力钢筋配筋量低于毛截面面积的0.2%,不满足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要求。

18、 在抗震要求较严时采用无粘结预应力钢筋受力,结构抗震性能较差。

四、 结构布置

1、 伸缩缝穿过建筑不允许设缝的位置。当采用牛腿支承可滑动支座梁做伸缩缝时,无隔振和抗滑脱措施(没有使用隔振支座)不满足抗震要求,选用简支隔振支座(GJZ或GYZ普通型支座,不能自由滑动,应选用GJZF4或GYZF4聚四氟乙烯橡胶支座——F4型支座)不能自由滑动起不到伸缩目的,当为多向伸缩时选用单向支座GJZF4(GJZF4为公路桥梁矩形支座为单向支座,应选用GYZF4多向支座,GYZF4单向支座也不能选用)。

2、 后浇带、伸缩沟设置问题(未注意后浇带、伸缩沟对结构的分割作用,间距限值(含墙长),完全分割结构不应藕断丝连,上下位置对齐,上下位置均适合(有时下适合上不适合),尽量垂直于梁、侧壁,尽量设置于跨中,不穿过剪力墙、承台,无锐角)(注意其设置的合理性即可发现)。

3、 分区域绘制的结构图结合处相互矛盾、重复、遗漏(因分开设计,由不同设计者设计,不是衔接不上就是重复设计或谁都没设计)(需拼图发现)。

4、 结构不同标高分界不清或结构标高错误(因结构设计者对标高未弄清楚或COPY建筑分界线时未补画因存在建筑隔墙等而未画的建筑分界线或因建筑修改结构未改)(需套图并进行高差研究来发现)。

5、 结构构件定位尺寸标注遗漏(因设计者标尺寸时漏标)(注意结构构件定位即可发现)。

6、 局部结构平面图与结构平面图矛盾。如平面形状、梁尺寸、梁配筋对不上。在结构平面图中标准层结构都是一样的,其实在局部建筑平面有变化的楼层结构平面应是不一样的,如果统一都按一个标准层来进行结构设计然后再补画局部结构平面图难免会发生矛盾,而且因结构平面其实的不一样,结构的内力和配筋也会不一样,如果建模时不加以考虑结构安全都难以保证。为减少图纸量,局部结构平面需另图时,应在需另图部分加云线并引出标注“××层详××图、××层~××层详××图…”,注意:引出另图的在剖切线内的重复相同结构部分不应进行任何标注,以免与基本结构平面矛盾;如果为夹层,可引出在旁边画出并注明标高,如果画不下也可引至另一张图并注明标高。特别是当局部结构平面、夹层结构画在另一张图上时,如果不引出标注,当施工方未注意另图而按本图施工时将造成返工。

7、 当局部采用十字梁和井字梁结构时,梁跨及支座不明。(因在此情况下,梁梁相交处不一定是其中某一梁的支座。只能从梁平法配筋图中猜测,如果有支座负筋的集中标注则认为是支座。如果支座处恰好无集中标注,则只能从受力体系去推测。但施工单位无此水平,造成混乱。)。

8、 上、下层柱、墙错位无转换,甚至柱、墙下无基础(在调整修改结构平面时顾此失彼)(分析上下结构的对应关系即可发现)。

9、 剪力墙结构设角窗时,该处L形连梁未按双悬挑梁复核,该处墙体和楼板未专门进行加强。

10、 与天面相连的房间、楼梯平台天面建筑完成面远高于房间、楼梯平台建筑完成面造成房间墙面渗水、雨水倒灌楼梯间、楼梯间出天面门打不开和门高不够(因建筑未考虑天面层厚度所致)(应预计天面层(找平、找坡、防水、保温隔热等但不含建筑面层)厚度为200mm即可发现)。

11、 结构找坡屋面,结构坡标识不清(分水线位置及标高,与结构找坡相交的相邻结构在交线处的高差情况),分水线位置处造成折梁的无处理(内折角处于受拉区时,折角及附近的箍筋应加密以承受折线形纵筋受拉时对箍筋产生的额外拉力),坡底位置处造成高差的也无处理(应有大样)。为使图纸一目了然,当采用结构找坡(不光指屋面还有地下室底板和顶板)时,应有专门的结构找坡系统图(包含结构找坡平面图用以表示分水线平面位置及标高、找坡面与其他结构面交线平面位置及两边的标高,剖面图用以表示竖向关系及标高变化情况,大样图用以表示节点细部做法)。

12、 水电管井前有沉箱(如电梯大堂中的花池)时,沉箱阻碍水电管线埋地通过(因建筑不该在此处设沉箱)(注意水电管井前沉箱必有此问题)。

13、 卫生间未设沉箱。

14、 结构布置未有考虑塔吊安装;致使塔吊基础与建筑物基础冲突,塔吊开孔与建筑结构冲突;当置于地下室顶盖上而且其下无回顶条件时,地下室顶盖不足以承受塔吊荷载。

15、 大型商场特别是超市楼面荷载不够。因考虑的货价及其后的堆货,楼面活荷载要求10KN/㎡最小也要6 KN/㎡卸货区及通道达到12 KN/㎡,而按荷载规范3.5 KN/㎡远远不够。

16、 餐饮业的厨房位,楼面板未下沉,楼面荷载不够(需5 KN/㎡)。在招商未明确之前应预留厨房位,及其补风排烟等,宁多务少。

17、 商业中心推广区的舞台结构板未下沉(一般要求下沉1.6米),舞台两侧设备空间未设22、 电影院中间层结构梁板侵入其尾部或前部,造成最后排观众席净高不够碰头或银幕上部被阻断无法装挂银幕。电影院一般有两层高,中间层(也称电影院夹层)往往是走道和辅助用房,下层也是,通过下层走道可进入前部入口电影厅然后拾级而上可到达最后排座位,通过中间层走道可进入后部入口电影厅然后拾级而下可到达最前排座位,而倾斜布置的中间层结构梁板往往将电影厅前部或后部切角,造成以上问题,而在大平面上看不出此问题,将夹层平面套入大平面则一目了然。

23、 电影院观众席下立柱过密、位置不合理影响观众席下空间使用。观众席后排处,凡其下净高超过2.2米的位置(其下可以利用的位置,为争取净高观众席梁局部可采用宽扁梁)应尽量少立柱或不立柱,需立柱的,柱位应尽量远离出入口,柱距应大于3.5米,以便利用。即使因容积率限制,报建时观众席下空间不利用,也要考虑将来电影公司对观众席下空间的可利用性,留有回旋余地,以增加招商的吸引力及竞争力。

五、 地基基础及基础梁

1、 抗拔桩及抗拔锚杆的桩及锚杆本身(地基抗拔力已足够)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不够(只有设计值的1.5倍),抗拔试验要求加载到设计值的2倍,钢筋被拉断。此问题产生的原因是:考虑到地基的变异性比较大,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折算成设计值时折减较多;而钢筋的变异性较小,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折成成设计值时折减较少;但抗拔试验是按地基的要求加载的。

2、 桩平面尺寸型号与桩表不符(因修改图纸时改了这个没改那个)(需核对平面图与桩表来发现)。

3、 承台平面尺寸型号与承台大样尺寸不符(因修改图纸时改了这个没改那个)(需核对平面图与桩承台表及承台大样来发现)。

4、 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中除矩形承台、三桩承台、承台梁的配筋构造外,无单桩承台、联合承台、异形承台的配筋构造构造要求。矩形承台、三桩承台应按规范要求配筋,而超规范的承台底筋上弯至承台顶做法可不用。各设计院对其他承台形式的承台配筋构造比较混乱,如单桩承台未形成封闭钢筋笼,联合承台、异形承台等承台上部配有钢筋的承台上部钢筋到承台边直断,未下弯与底部上弯钢筋形成封闭钢筋笼,在承台顶部边缘形成断口。承台侧面也未配构造水平筋。因单桩承台、承台、的受力比较复杂,最好能形成封闭钢筋笼,如联合异形承台其上荷载可能在承台边缘甚至超出承台边缘使承台边缘处存在较大应力,而配筋原则是钢筋应伸过不需要点一个锚固长度,如果在承台顶部边缘形成钢筋断口可能造成断口处开裂。

5、 当无地下室结构时,地梁与首层填充墙位置不重合。当填充墙凸出柱外边时,地梁仍在柱位内,并未从地梁上飘出短飘板支承出地梁位的填充墙,地梁也未进行抗扭设计。当填充墙不在独立柱基(或承台)连线上时,设计者只是在独立柱基(或承台)间设地梁拉结各独立柱基(或承台),未在填充墙下设地梁,使填充墙失去地梁支承,又未在填充墙下做基础,施工单位直接在填土(即使原土是老土也因开挖基础而被换成了填土,而且此时填土也未密实回填)上砌筑填充墙,致使填充墙严重下沉。

6、 当无地下室结构,基础埋深(一般为-0.8m)较浅时;首层电梯沉箱(一般深度为-1.7m)与基础矛盾。电梯沉箱与基础局部在同一平面位置,造成电梯沉箱将基础切掉一部分,使基础不完整。(因设计者将电梯沉箱画在地梁图上,而地梁图并没有表示基础,未注意到在空间关系上电梯沉箱与基础重叠。)。(有的施工图连电梯沉箱都未画。)。

7、 地梁的竖向位置与设备管线(特别是排水管)、地沟等在同一标高范围内阻碍设备管线、地沟等的通行(因结构设计者不知或未注意有设备管线、地沟等造成)(需与设备专业协调才能发现)。

8、 当无底板结构,首层有重型设备时,设备基础遗漏。后加设备基础时与建筑基础和地梁矛盾。有时设备基础较大,要求与建筑基础形成整体基础。

9、 地质勘探过于粗略(探点超过20m或相邻探点持力层高差超过3m而没有在中间补充钻孔),致使实际地质情况与勘探报告不符,造成基础修改。如果是大直径桩,而且地质情况较复杂,有条件的最后一桩一孔,没有条件的应做超前钻。

六、 地下室结构及人防结构

1、 地下室承台面筋与底板面筋重复配置(因结构设计者设计承台时并不画出底板筋,当其无)(当其有即可发现)(大型承台可将地下室底板筋锚入承台)。

2、 与地下室底板相连的承台,承台钢筋未有伸入底板或伸入长度不够一个锚固长度,可能造成与地下室底板相交的承台侧面开裂,只是裂缝在底板一下看不到而已。其配筋构造应视同底板反柱帽,承台底部钢筋应上弯伸入底板一个锚固长度。

3、 地下室底板集中重处吊筋未正反向设置,在正反向荷载作用下吊筋失效。

4、 当地下室与塔楼不规则相交时,相交处局部板跨度太大又无加强(因设计者未注意个别板跨问题)(注意相交处板跨即可发现)。

5、 未考虑人防墙对地下室整体结构的影响(因人防为另一设计者设计,各做各的设计,最后凑在一起,未统一考虑,最后人防墙当填充墙处理;因这样结构偏于保守而不是不安全,而且改动工作量大,所以设计院一般不愿意修改)(注意人防墙存在对结构整体的影响,将人防墙当剪力墙看待即可发现)。

6、 侧壁和人防墙型号漏标或标错(因设计者粗心造成)(详细核对可发现)。

7、 地下室侧壁与建筑矛盾:平面位置不对(因建筑修改结构未改造成),遗漏,顶、底标高不对,到顶的侧壁其上楼面不需设梁支承板的设了梁,不到顶的侧壁其上楼面应设梁支承板的未设梁从而使板失去支承(因结构设计者空间关系混乱造成)(需套建筑图分析标高变化及空间关系才能发现)。

8、 地下室底板标高变化较大处,高差间采用侧壁支挡时,侧壁遗漏,如果此处正好是分区域绘制的结构图结合处时更易遗漏,该处常在半地下室边缘,如半地下室商铺地面稍高与室外,与地下室底板形成较大高差,交界处为砖墙(因结构设计者未注意造成)(注意高差临空面是否支挡即可发现)。

9、 地下室天井中的花池侧壁及其集水井遗漏(因设计者按地上花池处理即(建筑在首层随意砌筑)结构不考虑花池及其排水)(注意地下室天井中的花池与地上花池完全不同,即地下室天井中有花池必须考虑其防排水即可发现。即使是没有花池,只要是镂空无盖就要考虑防排水)。

10、 地下室顶盖有覆土时,临空面挡土结构缺失。

11、 顶板上有化粪池且化粪池底标高低于顶板,顶板未局部下沉,导致化粪池无法建造,排污无法实现。

12、 顶板上有室外管网且室外管网底标高低于顶板,顶板未局部下沉,导致排水无法实现。

13、 地下室顶盖沿外墙开大洞时产生悬臂外墙,此墙身仍按有顶盖支承的外墙设计,此段外墙承载力严重不够。

14、 人防门外梁截面、柱帽过高或设备管线过低阻碍人防门开启(因结构设计者未考虑人防造成)(应注意人防门与普通门区别:人防门扇尺寸大于门洞尺寸,普通门扇尺寸小于门洞尺寸;人防门扇厚度完全凸出墙面,普通门扇厚度完全陷入墙面而不凸出)(留意结构与人防的关系即可发现)。

15、 人防门侧柱帽侵入人防门铰页、预埋件甚至是门上角,导致人防门无法安装。

16、 人防门上梁底低于洞底,人防门上梁宽凸出墙面,防门无法安装。

17、 人防门上板底高度低于门洞上最低要求高度(应是人防门安装高度加设备管线高度),人防门无法安装或设备管线影响人防门正常开关。

18、 人防门槛与建筑找平找坡的矛盾(因人防设计者未考虑建筑找平找坡造成),如人防活门槛(平时无门槛)处需做钢筋砼门槛至建筑面层处,门槛高度=人防门安装要求高度+建筑层厚度。(留意建筑面层与人防的关系即可发现)。

19、 人防FMDB下槽口在底板结构图中遗漏(因为不同人设计,未协调造成)(留意人防FMDB安装要求即可发现)。

20、 人防坡道口部大人防门前的平直段(当采用非活门槛又使平时感觉不到门槛的人防门前沉箱设计时的沉箱)长度不够阻碍人防门开启(如果是无平直段和人防门前沉箱是因结构设计者未考虑人防造成,如果是有只是长度不够是因建筑加宽了人防门结构未修改到位造成)(留意结构与人防的关系即可发现)。

21、 当有建筑填层时活门槛人防门未做门槛至建筑填层上,致使活门槛未固定在结构中,而是浮在建筑层中。

22、 当无建筑面层或建筑面层厚度不够时,活门槛预埋件凸出建筑面层或阻碍板面筋通过。应在结构设计时考虑活门槛预埋件凹入(设凹槽)或建筑面层平活门槛预埋件面。

23、 当有建筑填层(有时是建筑找坡造成)时,人防门槛高度未考虑有建筑填层,导致人防门槛高度不够甚至建筑面层高于门槛,导致人防门不能自由开启或关闭。

24、 因车道出入口本身净高较矮,如果在此处安装人防门(门洞上300mm~500mm)或防护密闭堵板(门洞上300mm)时极易造成大门安装高度不够的问题。

25、 人防口部防爆波地漏处板厚小于400mm,防爆波地漏及其弯头、排水管安装高度不够,无法安装。

26、 电缆防爆波井结构遗漏。

七、 框支梁、柱结构及其他转换结构

1、 框支柱、框支梁未有节点大样,又未说明做法参照,也未在技术交底时强调;施工时框支柱竖筋在楼面处切断,框支梁直锚(因上层无柱,等于没有锚固的浮筋),直接威胁结构安全。天面梁柱、楼面转换梁柱存在同样问题。

2、 框支梁没有支承在框支梁上而是支承在剪力墙或框架梁上,剪力墙和框架梁很弱,不足以承受框支梁,抗震极为不利,不安全。

3、 只有单向框支梁时,框支梁支座负筋无开口箍约束,形成散乱的浮筋,未构成完整的钢筋骨架。(梁的钢筋骨架由上下纵筋及箍筋构成,在框支柱处因无梁箍筋而且柱截面非常大且其上再无柱接上,造成大范围的梁支座负筋失去箍筋,同时又无另一方向的梁纵筋约束,形成散乱的浮筋。)。

4、 框支梁与卫生间沉箱矛盾,因框支梁很宽(一般达到1~2m),几乎占有整个卫生间沉箱的一半,无法做完整沉箱;即使做了部分沉箱也无法解决排水管及弯头的铺设问题。此时只能将整个转换层下层来解决问题,此时建筑层厚度在300mm以上,造成浪费;如果建筑能与结构协调,使卫生间沉箱或排水管及弯头能避开此位为最佳。

5、 框支梁箍筋肢距过大,不符合《砼结构设计规范》第11.3.8条要求(梁箍筋加密区长度内的箍筋肢距:一级抗震等级、不宜大于200mm和20倍箍筋直径的较大值;二、三级抗震等级,不宜大于250mm和20倍箍筋直径的较大值;四级抗震等级,不宜大于300mm。)。

八、 剪力墙及柱结构

1、 结构构件(柱、梁)平面位置与建筑矛盾(因建筑修改而结构未改造造成)(需套图来发现)。

2、 剪力墙开洞(门窗洞(如地下室剪力墙门洞)、设备穿墙洞(如大风管穿墙)、暗装消防箱等)遗漏(查阅建筑及设备专业图纸注意剪力墙是否需开洞即可发现)。

3、 墙在非厚度方向发生截面尺寸变化时无大样,施工时直接将暗柱钢筋在截面变化处切断不做任何收口处理,如果上层截面大于下层截面问题就更严重。如果上层截面小于下层截面,缺口处下层暗柱筋应弯折锚固,锚固长度应从上层墙外边起算,上层墙暗柱筋应下伸一层;如果上层截面大于下层截面,等于是剪力墙外挑,应力状态比较复杂,应用有限元法分析墙每点应力状态,根据分析配筋,原则上下层暗柱筋应上伸一层,缺口处上层暗柱筋应弯折锚固,锚固长度应从下层墙外边起算,并在本层及上层楼面处设暗梁,暗梁配筋按有限元计算结果执行。如果外挑长度较长,加强区域应在两层以上(视有限元计算结果而定)。如果外挑长度太长(上层墙形心超过下层墙范围)应设计转换结构。

4、 墙、柱截面尺寸与建筑不符(因建筑未按竖向构件的截面尺寸不同分层造成)(墙、柱截面上大下小,而建筑图一样,常将卫生间压得过小而放不下厨卫设备)。

5、 柱、暗柱及剪力墙边缘构件平面尺寸与大样尺寸不符或在大样、表中找不到该号柱、暗柱及剪力墙边缘构件(因修改图纸时改了这个没改那个)(需核对平面图与柱表、配筋图、大样图来发现)。

6、 柱、暗柱及剪力墙边缘构件编号标注遗漏(设计者忘标)(注意每一个竖向构件在平面图中均应标注,剪力墙端部、转角处均应有暗柱、角柱、边缘构件即可发现)。

7、 柱、暗柱及剪力墙边缘构件中的纵筋数量与大样不符(因修改钢筋数量时未改大样)(需核大样中的钢筋排列及数量来发现)。

8、 墙肢较短时两暗柱靠得太近未合并(因设计程序不管墙肢多长均在墙肢两端加暗柱,设计程序出图后结构设计者未按具体情况做出调整造成)(注意暗柱间间隔的合理性即可发现)。

9、 有倾斜边的竖向构件竖筋竖直配筋与倾斜边矛盾与截面竖筋矛盾(此时截面竖筋数量是变数)施工困难(因设计者头脑中竖向构件竖筋必竖直的思维定势造成)(注意钢筋砼配筋应顺外边配置即可发现)。

10、 大截面巨型柱连有短墙支,在地震力时短墙支极易破坏,对抗震不利,应取消。

11、 架空层层高较高(架空层含地下负一层及首层两层高)且剪力墙又与地下室墙体连接时,未考虑地下室墙体对剪力墙(稳定性和强度)的有利影响(特别是对剪力墙稳定性的有利影响),采用高标号厚墙,使剪力墙与地下室墙体标号不匹配。

12、 当地下室与塔楼分开建模计算,地下室顶盖当做塔楼的嵌固端时,因地下室顶盖开大洞,使塔楼柱和剪力墙失去嵌固端,此时又无梁连接,或架空层高度过高,使塔楼柱和剪力墙稳定性不够,影响结构安全。

13、 支承或吊挂夹层的梁上柱或梁下吊柱缺失,此时往往伴随梁受力不够甚至支承或吊挂梁缺失,同时往往伴随夹层结构缺失。

九、 梁及板结构

1、 梁、板等水平结构构件竖向位置(标高)与建筑矛盾(因结构设计者未注意高差变化而当成为同一高度造成)(需套图并进行高差研究来发现)。

2、 梁编号、截面、配筋漏标或标注不全或通筋集中标注与原位标注矛盾(因电脑自动生成后结构设计者未检查其适用性或图层未打开或在图形操作中遗失或修改图纸时未注意造成)(需检查梁配筋境况来发现)。

3、 同一跨梁梁顶标高不同时未有区分(因结构设计者未注意高差变化而当成为同一高度造成)(需套图并进行高差研究来发现)。

4、 高出楼板的边梁阻碍侧排管通过(因结构设计者根本未意识到有侧排管造成)(注意侧排管即可发现)。

5、 梁面凸出板面,影响使用(如在门洞处凸出的梁形成门槛)(在梁面标高不同板面的画法中极易出现此问题)。

6、 有较大标高变化处梁高不够,挂不住两边的结构,需加高梁或设双梁解决(因结构设计者未注意高差变化而当成为同一高度造成)(需进行高差研究来发现)。

7、 梁截面高度不当;门窗洞顶梁与门窗高度矛盾(因结构设计者一般不留意门窗洞顶高度造成)(需进行门窗洞顶标高研究并对比结构图发现);建筑外边无墙及门窗处结构边梁高度与建筑立面矛盾,过高或过矮,影响建筑立面效果(因结构设计者一般不细看建筑立面造成)(需核对建筑立面该处高度并对比结构梁高发现)。

8、 梁截面过高影响建筑功能(特别是在有夹层的部分,因一层分层两层使用,层高受限,夹层上空及夹层底下空间净高都有可能低于2.2m)、影响设备安装、阻碍设备管线通过(因设计院各专业未协调造成)(需各专业协调解决)。

9、 次梁高于主梁又为采取措施(因结构设计者未注意主次梁的支承关系造成)(检查梁支座情况即可发现)。

10、 梁截面宽度不当,室内露梁(因结构设计者未考虑此问题)。

11、 梁宽大于墙宽时,凸出卫生间沉箱的梁,在高度上因标高同楼板而卫生间标高建筑面又低于楼板30mm使之凸出卫生间建筑面【该处梁应在客厅、卧室、走廊等主结构标高的基础上再下沉50mm(因主结构标高比主建筑标高低50mm,故该处梁比主建筑标高低100mm,低于卫生间建筑面70mm(其中防水20mm,找平及建筑面层50mm)】,在宽度上阻碍卫生洁具安装及排水管通行(特别在住宅第一层同时转换梁较宽时发生)(因结构设计者无此概念造成)(注意卫生间沉箱净空也是不可随便占有的即可发现,要占有一定要有措施(如梁下沉50mm等))。

12、 梁跨中有集中荷载时,仍按Φ8@100/200配箍,梁跨中抗剪能力不够,可能造成梁的剪切破坏。结构设计者未注意,此时梁跨中剪力几乎与支座处相等,仍认为梁跨中剪力为0,造成梁跨中抗剪能力严重不足,影响结构安全。此时梁箍筋应通长加密。

13、 关于悬挑板根部梁及边梁的抗扭问题:因悬挑板及边板产生的不平衡弯矩需用梁的抗扭抵抗,所以与之相连接的梁应配足够的抗扭箍筋和抗扭纵筋。因一般情况下,板不参与结构整体计算,只是假定板在平面内无限刚并考虑板对梁弯曲刚度的影响,所以在结构整体计算时悬挑板不能将根部负弯矩传给梁而形成梁的扭矩,故只能用相邻板平衡悬挑板根部负弯矩,这样计算出来的梁没有足够的抗扭能力抵抗悬挑板根部负弯矩。如果在建模时悬挑板不参与建模而只是作为荷载加入,此时又没有将板产生的弯矩作为梁的扭矩加入(因计算软件无此荷载类型而无法输入或忘记输入),造成梁抗扭不够。此问题多发位置为:悬挑板阳台、梁上飘窗、梁上飘空调位、梁上飘板、无飘出构件的边梁。即使梁的抗扭承载力足够,因梁的抗扭刚度较差,梁抗扭时变形较大,也易引起结构开裂。故一般结构设计原则是尽量避免梁抗扭。因结构设计者对梁抗扭接触较少研究不够,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特别是梁抗扭刚度问题;结构设计时忘记配抗扭箍筋或抗扭腰筋导致梁抗扭承载能力不够,对梁的抗扭刚度较差的问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认为梁抗扭承载力够了就可以了,用梁的抗扭平衡悬挑板的负弯矩造成相邻板支座开裂(正确做法是用相邻板平衡悬挑板的负弯矩)。一层下沉板)未设设备检修人孔。

18、 真冰溜冰场冰面楼面未下沉(一般要求从楼面算起下沉0.8米,从冰面周边走道起下沉0.6米);下沉区域不够大,只考虑了冰面而未考虑铲冰车位、地沟及周边设备管道区域(设备管道区域未下沉时将造成众多DN400套管穿越冰面周边梁顶,因冰场面周边走道下沉200mm,套管下为防止冰的溶水倒灌需150mm反槛,相加是750mm,只比“冰面下沉800mm”少50mm即套管顶面只在梁面下50mm造成设备管道无法穿越冰面边梁)。

19、 真冰溜冰场冰面周边走道及其服务楼面未下沉(一般要求从楼面算起下沉0.2米),这样铺上真冰溜场特殊地面后才能保证其建筑面与其他楼面的建筑面平,不然真冰溜冰场建筑面将高于其他楼面的建筑面。

20、 真冰溜场冰面临界边上空中间层(结露区)有结构梁板,造成结露;露水又滴入冰面结冰,造成冰面不平。因真冰溜场高度跨越两层,最好保证从上至下贯通,如有结构从上空通过要高于结露区高度(因湿冷空气沉在下面,干热空气浮在上面,故如果结构在干热空气层中就不会结露)。

21、 电影院观众席结构与实际的观众席不符(包括最佳视角,遮挡、声音等要求不能得到满足)。因各种(含各种档次)电影厅及各个电影公司要求不一样,故最好是先在楼面结构中考虑其荷载,等电影公司进场并将影院设计好后,按其要求在楼面梁上立柱支承观众席。

14、 挑梁端部高度高于边梁,此时如果其底部为通窗时影响通窗安装;一般情况下,挑梁端部高度高于边梁,将造成挑梁端头外露,影响建筑立面美观,况且建筑立面往往为一条水平线拉通,不是在挑头处弯折,此时将造成结构与建筑不符。

15、 因未重视梁的抗扭问题,梁的抗扭筋不够或配置错误。

16、 反梁未注意到板的荷载要通过箍筋传给梁,梁箍筋只考虑了抗剪未考虑吊挂板,箍筋不够。

17、 高层建筑的阳台等较大的悬挑结构(悬挑梁和悬挑板)未考虑风荷载对悬挑结构的抬升作用(好像飞机机翼的空气动力学性能),底部未配筋或配筋不够(如悬挑梁底部只配有两根架立筋连最小配筋率都未达到,悬挑板底部未配筋)(高层建筑的阳台等较大的悬挑结构底部配筋至少应达到最小配筋率,最好能计算一下风荷载对悬挑结构的抬升作用,如果计算配筋大于构造配筋时按计算配筋)。大悬挑结构未考虑垂直地震力。

18、 当屋面、楼面出现相邻跨梁截面一样的长短跨连续梁且柱截面较大时,因梁、柱刚度相当,长跨不平衡支座负弯矩被柱吃掉很大一部分,致使中间支座左右两端支座负筋不一样,长跨有部分支座负筋不通过支座而是锚入柱内。从构造上说不是很合理,也不节省钢筋,内柱又承受了过大的弯矩使柱易出问题,故应做一定调整,将支座负筋全部通过支座。

19、 梁宽大于柱宽时,梁箍筋未贯通节点,造成支座处宽出部分(外核心区)箍筋缺失;支座处梁宽出部分(外核心区)角部纵向底筋未贯通,形成梁角筋在支座处既无支承又不贯通的断点。

20、 边梁宽度大于柱截面而未采取措施。(在柱截面范围内宽出部分应按牛腿方式采取加强措施)

21、 与边梁相交的内部梁,梁宽大于柱宽时,未对边梁采取措施,以考虑边梁受扭的不利影响。

22、 因梁宽大于柱宽时,节点分内核心区和外核心区,与一般梁柱节点不一样,此时未对其进行节点设计,未有节点大样图,造成施工时节点构筑错误,严重影响结构安全。节点内核心区的配箍量及构造要求同普通框架。节点外核心区(两向宽扁梁相交面积扣除柱截面面积部分),对于中柱节点可配置附加水平箍筋及竖向拉筋,拉筋勾住宽扁梁纵向钢筋并与之绑扎;拉筋直径:一、二级抗震等级不宜小于10mm,三、四级抗震等级不宜小于8mm;当核心区受剪承载力不能满足计算要求时,可配置附加腰筋;对于宽扁梁边柱节点核心区,也可配置附加腰筋。

23、 高层建筑顶层连粱纵向钢筋伸入墙体的长度范围内,未按《高规》JGJ3-2002第7.2.26条第4款(此条为强制性条文)要求配置间距不大于150mm与该连梁箍筋直径相同的构造箍筋。(因图纸中未有针对此条的专门说明造成)。

24、 较大跨板板厚及配筋偏小。(因该处不是板说明中的普通板,而该处板厚及配筋漏标,造成按板说明施工的假象)。(注意较大跨板与普通板的差异性即可发现)。

25、 用以传递水平力连接板(单块净宽不应小于2m)(如高层建筑外伸段凹槽处,又如核心筒因消防梯井及电梯井使楼板开大洞处)板厚及配筋偏小或未双层双向配筋。

26、 刀把形板刀把部位及其下部板面负筋漏画。(因设计时将刀把部位扩大为同大板板宽,当成完整大板设计,而实际刀把部分被割小,于是把板面负筋也割掉了)。(注意刀把形板受力特征:刀把部分应视为大板的宽扁梁以暗梁建模)。(因边界问题,刀把形板程序自动绘制的板筋图比较混乱,程序是按矩形板绘制的)。

27、 大板邻小板时,邻边板面负筋漏画(因小板按板说明配筋即可,板筋不画出,但大板不能按板说明配筋板筋需画出,而大板邻小板时板面负筋为同一根钢筋,因小板板筋不画出则连大板的板面负筋也没画)。施工时按板配筋说明执行,板面负筋偏小造成板面开裂。

28、 端跨板阳角、跨度较大的内跨板板角、各种板的阴角、挑板转角处无加强筋,或加强筋设置不当(违反受力原则)。

29、 楼面结构未考虑设备基础及其荷载,未考虑超重设备管网(如直径600mm的水管每米重量可达1吨,9m一个吊点,每个吊点受力达9吨)吊挂(有的直接吊挂在板上,受力极成问题),没有吊点预埋件及吊杆等吊挂结构图,又无设备管线安装大样(因超重设备管网在标准图中因超出范围而查不到),设备专业随意吊挂,极其危险。

十、 电梯井、电梯坑及电梯机房结构

1、 不下地下室的电梯井未封板形成电梯坑,造成电梯底座无法安装(因结构设计者简单的当电梯井处理)(注意不下地下室的电梯必坑在首层即可发现)。

2、 电梯门洞尺寸建筑与结构不符。主要体现在高度尺寸,因结构设计者在设计连梁高度时未考虑其与电梯门洞高度的匹配性。

3、 电梯井道尺寸与建筑(建筑可能又与电梯厂家的不符,而且不限于电梯井道平面尺寸,可能还有电梯坑高度、最上层电梯井道高度等)不符。主要体现在剪力墙厚度变化时不是以内壁对齐为原则,造成电梯导轨安装困难。

4、 电梯门洞顶“指层器”安装洞和电梯门洞右侧“召唤箱” 安装洞在结构图中没有体现,导致结构未有对此(电梯门洞顶连梁和电梯门洞右侧暗柱)进行加强,施工随意性大,甚至将暗柱竖筋切断。

5、 电梯机房未按电梯安装要求设计机器承抬梁,用钢梁承抬时未在剪力墙上留钢梁支座洞,未在机房楼板上预留缆绳过洞,未在机房天花上留吊装环及与之配套的梁。

6、 无机房电梯顶层高度(净高)不够。之所以选用无机房电梯,是因为其顶层以上有其他用途(如大型商业建筑中的货梯以上可能是买场、餐厅等(不属于同一家)),不能设置电梯机房,如果光从这一层的建筑平面来看,看不出其下是电梯井,做结构布置时忽略了此处的电梯井,其中有大梁通过,结果梁下净高不够(此时因商场层高一般较高,如果此处只有楼板本来净高是够的,但如果有大梁,从梁底算起净高就不够了)。

7、 一个电梯井道上下两台电梯时(其下为无机房电梯),电梯井道中的隔板(其位置应考虑上层电梯坑的深度(1.7m)和下层电梯井道顶层高度(4m)同时满足要求(加300mm厚隔板总层高6m))漏做或未考虑足够的抗冲击力(电梯本身也要有安全钳)。

十一、 自动扶梯支承结构

1、 自动扶梯支承结构承载力不够,不足以承受自动扶梯荷载。

2、 跨越两层及以上的自动扶梯未在其中部设置支承结构,因自动扶梯跨度太大而无法实现。

3、 自动扶梯孔平面尺寸与选用型号的自动扶梯孔尺寸不符,自动扶梯孔无栏杆反沿。

4、 自动扶梯坑平面和竖向尺寸与选用型号的自动扶梯坑尺寸不符,或遗漏自动扶梯坑。

5、 室外自动扶梯未在其底部设置积水坑,无法排除雨水,造成积水和水淹。

6、 设中间转乘平台的自动扶梯,平台结构遗漏。

十二、 楼梯结构

1、 楼梯间等结构布置不合理,形成外排柱只有一个方向有框架梁。

2、 楼梯休息平台梁板将该处窗切断(因该处为错层而建筑窗位在平层处)(注意该处建筑窗位是否错层可发现)。

3、 楼梯结构与楼面结构衔接不上(因结构设计者设计楼面结构时只是将楼梯当楼梯井处理并不设计楼梯结构,楼梯结构在建筑楼梯大样中设计,甚至结构设计者不知道建筑楼梯大样的具体平面位置,设计楼梯结构时未注意其与楼面结构的衔接问题)(核对其衔接即可发现)。

4、 剪刀梯遇到较高楼层(如首层、下负一层)处,平台结构遗漏。(因剪刀梯平台随楼面结构,不在楼梯结构图中体现,而此时楼梯平台又为夹层,在结构平面图中被楼面结构覆盖,如果在结构平面图中不另引出绘制则无法表示出来,造成遗漏)。(注意楼梯大样图是否存在夹层即可发现)。

十三、 构架及雨篷结构

1、 出入口处只用二点吊挂雨篷且吊柱截面较小(只有200×200mm),只考虑吊柱的吊挂作用(按轴心受拉构件计算),雨篷活载未按吊柱两边分别加载计算,未考虑垂直地震力对雨篷和吊柱的作用,未考虑水平地震力对吊柱两个方向的作用及双向地震力,未考虑风荷载对雨篷的抬升或下压(好像飞机机翼的空气动力学性能),未考虑雨篷的倾覆力矩对吊柱的作用,雨篷稳定性不够,吊柱刚度及受力不够;未作裂缝宽度验算,裂缝宽度超限;吊柱箍筋配置太稀(只有Φ8@200,连构造要求都未达到,应为Φ8@100),抗剪能力明显不足,剪切破坏同素砼,沿整个截面完全剪坏,裂缝贯通整截面,而且箍筋起不到约束砼及钢筋的作用,砼被压溃,钢筋被压弯。

2、 构架、雨篷等构筑不合理。如天面构架按梁板构筑不美观,应按宽扁梁构筑;又如采用角钢龙骨包厚铝板(如3mm厚)的出入口雨篷用小吊柱吊挂造好型的厚雨篷砼板(如200mm厚),既不经济也不安全,应采用钢结构。

十四、 设备管井

1、 设备水平孔洞(如风井、设备吊装孔)、集水井、沉池(如地下室顶板化粪池沉池、卫生间沉池)、烟道、水电管井等遗漏或位置不对(因其他专业图纸修改而结构未改造成)(需套图来发现)。

2、 需水平封闭的水电管井未封闭(因结构设计者简单的当井处理)(注意水电管井未封闭要求(每层或隔层封闭)即可发现)。

3、 在厨卫等有水的位置设烟道及设备管井时,因洞口未设反边而漏水(因结构设计者未有防水意识而造成)(注意烟道及设备管井防水即可发现)。

十五、 结构大样

1、 中间支座高底跨梁无节点大样做法。因此情况国标中也没有,故施工中随意性较大,如果中间支座足够大时,施工往往采用直锚(此时如果上部无柱,支座负筋为浮筋,根本起不到受力作用,影响结构安全)。应采用双弯锚(两跨梁负筋均应伸至柱对边下弯不小于15d(其上有柱时),其上无柱时应按天面边柱节点双弯锚处理)。

2、 用砌体绑大的钢筋混凝土柱无支承飘板。

3、 飘板线漏画(因为附加结构,在结构设计者的心目中并没有此结构构件,而在墙身大样配筋时又心不在焉,有时根本就不知道墙身大样的具体位置)(套建筑图、核对该处墙身大样即可发现)。

4、 超过50mm的钢筋砼飘线未配筋(设计者认为飘出尺寸小可不配筋)(注意附着在钢筋砼构件上的小飘线飘出长度是否过长而无筋即可发现,如果是附着在砖墙上飘出长度≤50mm的小飘线可采用砌虎斗砖来处理,不必另做钢筋砼构件)。

5、 墙身大样处梁高与大样不符,梁太高则超过建筑限值,梁太矮则挂不住外挑结构(因结构设计者未检查结构平面梁高与大样图是否一致,结构设计者只是在建筑大样的基础上随意加一些钢筋而已)(对比结构平面梁高与大样高度尺寸即可发现)。

6、 墙身大样处另加过梁太小(因结构设计者未注意跨度大,而建筑示意的梁高很小,而通常做法是结构设计者只是在建筑大样的基础上随意加一些钢筋而已)(每看到墙身大样另加过梁时查一下其跨度即可发现)。

7、 凹入阳台的空调位与阳台结构矛盾(因建筑未考虑其被阳台结构分割而按墙身挑板处理致使与阳台结构矛盾。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空调承板竖向位置低于阳台面半个空调室外机左右(空调室外机位与阳台边梁位重合)致使阳台边梁被空调室外机截断,二是:空调百叶被阳台结构打断不能通设,三是空调板无结构吊挂。)(注意该处结构不为空,有阳台结构,空调室外机应置于阳台结构上即可发现)。

8、 在飘窗位的楼面结构变化处及天面层结构处,因结构发生变化,又与飘窗顶不吻合,造成飘窗在顶部无法安装。

9、 非楼面结构挑出(如阳台)的飘板、飘线平面标高标注与大样矛盾,特别是在双飘或多飘时平面标高标注更不知是指哪块飘板。因有墙身大样此处标高最好不标注,以免与墙身大样冲突。

10、 建筑大样与结构大样不符(因建筑修改而结构未改造成)(对比建筑结构大样即可发现)

11、 因建筑大样缺失造成结构大样缺失。

12、 建筑外边无墙及门窗处结构边梁高度小于建筑立面此处高度要求而采用梁下挂板而此跨梁有一部分有墙及门窗,因挂板厚度小于填充墙厚致使室内挂板处凹入影响室内美观,顾此失彼。

十六、 幕墙支承结构

1、 楼面、屋面结构范围外的幕墙支承结构缺失。如高出屋面结构较多的幕墙需另立构架支承,又如需另加柱和梁的在楼面之间和楼面外的幕墙支承点。

2、 楼面和屋面结构承载力不够,不足以支承幕墙或幕墙中间传力结构。

3、 幕墙支承点位于填充墙上,而填充墙无力支承幕墙或填充墙是加气混凝土砌块打入的膨胀螺栓极易松弛或填充墙是空心砌块一打一个大洞。

十七、 室外结构

1、 与地下室顶盖相连的独立高悬臂景墙结构,因悬臂太长,其底部传给地下室顶盖的力较大,而地下室顶盖未考虑其传递下了的力,在重力、风力和地震了作用下造成景墙倾覆,地下室顶盖破坏。

2、 砖砌挡土墙太薄(如240墙挡3米高土),受力不够,造成挡土墙倒塌。

3、 挡土墙背部无滤水层,土体排水不畅,下大雨时水压力剧增,造成挡土墙倒塌。

4、 挡土墙上无泄水孔,土体不能排水,水压力不能卸除,造成挡土墙倒塌。

5、 挡土墙底部无排水沟,水渗入挡土墙基础,使其软化,造成挡土墙倒塌。

6、 围墙基础不牢,造成围墙倾斜倒塌。

7、 围墙过长,未设变形缝,造成围墙开裂。

8、 地下室顶板堆土超限,造成地下室顶板开裂。

9、 钢筋混凝土水景地基不牢,造成其下沉、开裂。

10、 钢筋混凝土水景过长,未设变形缝,造成其开裂。




Revit二次开发——怎么读取cad里的单独的一条线


今天有朋友问我怎么通过Revit读取cad里的单独的一条线,我刚开始在网上找了一下,发现并没有相关介绍,网上都是读取cad里所有的线的信息或者图层相关。于是我自己尝试了一下,只要通过这个关键的PickObject(ObjectType.PointOnElement)方法,就可以获取到点选的单独的一条线,然后通过GetGeometryObjectFromReference转化成geometryObject即可。然后想怎么利用就怎么利用你选的信息(我这里是读取出线的第二个点的坐标)。

public class Class1 : IExternalCommand
 {
 public Result Execute(ExternalCommandData commandData, ref string message, ElementSet elements)
 {
 Document revitDoc = commandData.Application.ActiveUIDocument.Document; //取得文档
 Application revitApp = commandData.Application.Application; //取得应用程序
 UIDocument uiDoc = commandData.Application.ActiveUIDocument;

 Selection sel = uiDoc.Selection;
 //Reference re = sel.PickObject(ObjectType.Element);
 Reference re = sel.PickObject(ObjectType.PointOnElement);

 ImportInstance dwg = revitDoc.GetElement(re) as ImportInstance;
 var geoObj = (dwg as Element).GetGeometryObjectFromReference(re);
 TaskDialog.Show("revit", geoObj.GetType().ToString());
 //Transform transf = null;
 XYZ p1 = null;
 XYZ p2 = null;



 if (geoObj is Line)
 {
 Line l = geoObj as Line;
 p1 = l.GetEndPoint(0);
 p2 = l.GetEndPoint(1);
 TaskDialog.Show("revit", p2.X.ToString());
 }

 return Result.Succeeded;
 }
 }
}



cad出现非法访问该怎么解决了?AutoCAD非法访问读取是什么?

    问题:

在AutoCAD中执行常见任务时,包括但不限于:

关闭图形。

关闭多个图形。

从其他软件切换到AutoCAD。

编辑文本框

程序崩溃,出现类似以下内容的致命错误。然后,显示以下崩溃错误报告(CER)窗口:

        AutoCAD错误中止

致命错误:D2fea7c0h中出现未处理的非法访问读取异常0xffffffff

    环境:

多个显卡

    原因:

AutoCAD未使用专用显卡。

图形中的块对象已损坏。

图形已损坏。

计算机名称为非英语。

    解决方案:

执行以下一个或多个操作:

配置系统,以便AutoCAD使用高性能显卡。

如何配置Autodesk软件以使用高性能显卡。

在图形中尽可能使用外部参照而不是复制和粘贴块。

外部参照所有块并在不需要时卸载它们。

修复图形。请参见:如何修复损坏的AutoCAD文件。

将计算机名称更改为英语或禁用Beta版:使用UnicodeUTF-8提供全球语言支持选项。请参见:在AutoCAD中保存、输出或使用eTransmit时出现致命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