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ECS 1235-2023 街道设计标准

1 总则
1.0.1 为提升城市人居环境品质,推进街道更新和建设,提高街道规划和设计水平,促进街道设计和管控规范化,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城市街道的设计。1.0.3 街道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现行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
2.0.1 街道street
道路红线以内及至沿线建(构)筑物界面和开放空间形成的U形空间,由人行道、非机动车道、车行道、设施带、绿化和街道界面组成。
2.0.2商业型街道commercial street
以商业、商务用地为主导,沿线以商业、商务服务设施为主,具有一定服务功能或业态特色的街道,2.0.3居住型街道residential street
以居住用地为主,沿线以服务周边居民和工作者的生活服务型商业及公共服务设施为主的街道。
2.0.4 交通型街道 traffic oriented street
以非开放界面为主,交通功能为主,人行功能为辅的街道包括快速路主路、主干路等。
2.0.5 综合型街道comprehensive service street沿线土地功能与界面类型混杂,沿线设置大型商业综合体、文化体育等设施,活动特征多样,具有一定服务功能或业态特色的街道。
2.0.6 街道设施street facilities
服务于街道使用人群,为街道在交通、生活、娱乐、文化以及生态等方面的服务功能而设置的物件总称。2.0.7 景观设施landscape facilities
以观赏功能为主,可兼顾其他实用功能的街道公共设施2.0.8街道界面street facade
由沿街建(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绿化等构成的沿街




海南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智能建造评价指引(试行),共2个PDF下载

琼建管〔2024〕299号

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关于印发《海南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智能建造技术导则(试行)》

《海南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智能建造评价指引(试行)》的通知

各市、县、自治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五指山市自然资源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各园区管理局,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国家和海南省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加快建筑业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工作要求,我厅组织编制了《海南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智能建造技术导则(试行)》《海南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智能建造评价指引(试行)》,现印发实施,请遵照执行。

附件:1.海南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智能建造技术导则(试行)

2.海南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智能建造评价指引(试行)

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24年12月11日




2025.01.12-宁夏回族自治区《高标准梯田建设技术规范》DB64_T 2035-2024

ICS 65.020.01 CCS B 00 64 宁 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 64/T 2035—2024 高标准梯田建设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high standard terrace construction 2024 – 10 – 12 发布 2025 – 01 – 12 实施 宁夏回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厅 发 布 DB 64/T 2035—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自治区农田水利建设与开发整治中心、西吉县农业农村建设服务中心、隆德县农 业综合开发服务中心、彭阳县农业综合开发服务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解勇、段海涛、万平、李小龙、田恩平、张国顺、郭文峰、王银刚、杨月菊、 雒旭升、贺健勇、刘宾、孙丽娟、朱和、梁生蕃、李福林、李维东、杨立文、郭瑛、胥涛、马骥、蔡永 玲、禹涛。 II DB 64/T 2035—2024 高标准梯田建设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高标准梯田规划设计、技术要求、施工、科技服务与管护利用及档案管理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黄土丘陵区和土石山区高标准梯田建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16453.1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技术规范 坡耕地治理技术 GB/T 16453.4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技术规范 小型蓄排引水工程 GB/T 21010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GB/T 30600 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 GB/T 50363 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标准 GB/T 50817 农田防护林工程设计规范 DA/T 28 建设项目档案管理规范 NY/T 525 有机肥料 NY/T 2194 农业机械田间行走道路技术规范 NY/T 3442 畜禽粪便堆肥技术规范 DB64/T 1878 高标准农田建设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田块整治工程 field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为满足高标准梯田耕作、水土保持等需要而采取的田块修筑和耕地地力保持措施。 田坎 raised path through fields 梯田中用于保持田面稳定、拦蓄水和护坡的地坎。 排水沟 drainage ditch 用于拦蓄、疏导雨水径流,起导引雨水、防治洪水灾害作用的沟槽设施。 4 规划设计 规划设计原则 4.1.1 高标准梯田建设应以保障粮食安全和良好生态建设为目标,结合区域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产业 1 DB 64/T 2035—2024 结构优化、小流域综合治理、国家乡村振兴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战略等项目的实施,针对 耕地主要障碍因素,因地制宜,统筹兼顾。 4.1.2 高标准梯田建设应在自治区国土空间规划、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有关农业农村发展规划等指 导下,按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总体要求,以行政区或流域为单元,整村整乡整流域推进,分年实施。 4.1.3 高标准梯田建设应优先在已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和粮食生产功能区规划建设,集中连片,形成 规模。 规划设计范围 4.2.1 高标准梯田建设区域应在黄土丘陵区和土石山区实施。 4.2.2 高标准梯田应在地面坡度 25°以下的坡耕地或已建成窄幅梯田上修筑。 4.2.3 不应在在地面坡度大于 25°的区域、严格管控类耕地、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退耕还 林(草)区开展高标准梯田建设。 4.2.4 降雨量在 300 mm 以下的地区及土石山区土层较薄的地区不宜修筑高标准梯田。 4.2.5 降雨量在 400 mm 以上的地区,宜利用雨水资源建设蓄水设施。 4.2.6 高标准梯田防御暴雨标准采用一次拦蓄20 年一遇 3 h~6 h 最大降雨标准建设。 规划设计内容 4.3.1 高标准梯田建设内容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和地力提升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主要包括田块 整治、田间道路、蓄排水、梯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等工程;地力提升工程包括土壤改良、障碍土层消 除、土壤培肥等。 4.3.2 田间基础设施占地的地类按照 GB/T 21010 执行。 4.3.3 高标准梯田基础设施使用年限应符合GB/T 30600规定,整体工程使用年限一般不宜低于15年。 5 技术要求 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5.1.1 田块整治工程 5.1.1.1 田块整治按照“小并大、短并长、陡变平、弯变直、宜机化”和“大弯就势、小弯取直”的 原则归并整形,整治后的田块以条带状为主,田边顺直,田面相对平整,无作业死角,技术要求见附录 A。 5.1.1.2 对窄幅梯田采取二合一或三合一的整合方式,增加田面宽度,使其满足大中型农业机械作业 要求;对尖角、弯月等异形田块应开挖回填、裁弯取直,使其满足中型农业机械作业要求。 5.1.1.3 田面横向应外高内低。田面横向坡度应≤1/100,纵向坡度应≤1/300。 5.1.1.4 高标准梯田沿外边线修筑田埂,宜用田间土修筑并压实。 5.1.1.5 田面长边沿等高线布设,长度随地形而定,宜长则长,一般应≥100 m。田面宽度宜等宽,便 于农业机械作业和田间管理,一般应≥10 m。地面坡度较陡区域,田面宽度不宜<8 m。 5.1.1.6 田坎高度和坡度根据地形地貌类型确定,田坎坡度较缓的区域,田坎高度可适当放宽。 5.1.2 田间道路工程 5.1.2.1 田间道路应优先结合现有田间道路,合理规划。新建田间道路选线应与地形条件相协调,尽 量少占耕地和割裂田块,且方便土地权属调整,避免深挖高填。 2




2025.01.12-宁夏回族自治区《丘陵区农田宜机化改造指南》DB64_T 2038-2024

ICS 65.060.01 CCS B 90 64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 64/T 2038—2024 丘陵区农田宜机化改造指南 Guildlines of farmland remould suitable for mechanized farming in hilly and mountainous areas 2024 – 10 – 12 发布 2025 – 01 – 12 实施 宁夏回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厅 发 布 DB 64/T 2038—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宁夏农田水利建设与开发整治中心、宁 夏农业勘查设计院、宁夏隆德县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宁夏西吉县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宁夏 彭阳县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崔惠琴、万平、周建东、伏海中、李翔、陈润泽、张喜旺、姚宗明、杨玉蓉、 柳继荣、李雪敏、赵永飞、张青、谈志斌、夏琼、锁天龙。 I DB 64/T 2038—2024 丘陵区农田宜机化改造指南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宁夏丘陵区农田宜机化改造的范围、术语和定义、改造原则、区域选择、流程及技术 要求等指导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宁夏丘陵区开展的农田宜机化改造建设活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16453.1-2008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 坡耕地治理技术 GB/T 30600-2022 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 NY/T 2194-2012 农业机械田间行走道路技术规范 DB64/T 1878-2023 高标准农田建设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宜机化农田 farmland suitable for mechanization 适宜乘坐式或者大中型农业机械安全通行、高效开展耕作、种植、田间管理和收获等作业的农田。 农田宜机化改造 farmland remould for mechanized farming 在一定农田区域内,采用工程、生物技术等措施,对零碎异形坡度较大的地块进行合并、平整,对 地块进出坡道、沟渠和田间道路等进行改造或修建,以得到满足大中型农业机械作业的宜机化农田的建 设活动。 田间道路 field road for agricultural machinery 满足大中型农业机械安全通行、耕作、调头及农业物资与农产品运输等生产活动的道路。也称机耕 道。 下地坡道(坡口) connection ramp 便于大中型农业机械进出地块或上路的连接田间道路与农田,或连接地块与地块的扇形路面。 横坡 c ross slope 路幅和路侧带各组成部分的横向坡度,以百分率表示。 1 DB 64/T 2038—2024 纵坡 longitudinal gradient 路线纵断面上同一坡段两点间的偏差与其水平距离之比,以百分率表示。 最大纵坡 maximum longitudinal gradient 根据道路等级、自然条件、行车要求及临街建筑等因素所限定的纵坡最大值。 4 农田宜机化改造原则 一般原则 本着尽量少占耕地和割裂地块的原则,结合整理改造农田区域内现有道路、沟渠和田块布局,发挥 土地建设项目和地块整理改造资金使用效率和时间效率,合理选用工程和农业机械装备,科学规划改造 密度和布设格局,实现土地连片集中,沟渠布局合理,达到农业机械与田间道路配套、基础设施与地块 配套、地块与农机作业条件配套。 地块互联互通 通过开挖回填等土壤工程措施修建地块进出坡道,完善田间道路,达到相邻地块相通、地块与机耕 路相通、机耕道与运输道路相通、运输道路与外部路网相通,满足大中型农业机械进出地块要求(见图 1)。 图1 宜机化改造条田布局 道路依山就势 宜优先结合整理改造区域内现有道路,顺沿地势等高线方向进行布设,并合理规划密度,尽量少占 耕地和割裂地块。 消除机械作业死角 2




2025.01.12-宁夏回族自治区《农村地下储水式节水防冻户厕建设规范》DB64_T 2037-2024

ICS 91.040.99 CCS P 53 64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 64/T 2037—2024 农村地下储水式节水防冻户厕建设规范 Construction specifications for rural underground water storage water-saving and antifreeze household toilets 2024 – 10 – 12 发布 2025 – 01 – 12 实施 宁夏回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厅 发 布 DB 64/T 2037— 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西吉县农村能源工作站、同心县乡村产业 和社会事业发展中心、彭阳县能源工作站、隆德县农业综合开发服务中心、原州区农村能源工作站、海 原县农村能源工作站、宁夏钻通管道铺设服务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马建军、王君梅、王金保、陈建国、李世忠、贺军君、沈吉丽、蒋旭亮、李虹、 张源、马俊花、樊磊、赵亚国、安恒军、王银库、车建海、王志金、崔世宁、冯光毅、李荣生、梁翔宇、 岳翔、杨晓娟、刘晓峰、张霞、田文婧、席国俊。 II DB 64/T 2037— 2024 农村地下储水式节水防冻户厕建设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宁夏农村地下储水式节水防冻户厕建设的术语与定义、基本要求、设计要求、安装与 施工要求等。 本文件适用于农村地下储水式节水防冻户厕的新建或改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2816 井用潜水泵 GB/T 6952 卫生陶瓷 GB 7959 粪便无害化卫生要求 GB/T 13869 用电安全导则 GB 19379 农村户厕卫生规范 GB/T 38836 农村三格式户厕建设技术规范 GB/T 38837 农村三格式户厕运行维护规范 GB 50141 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03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CJ/T 489 塑料化粪池 JC/T 2460 预制钢筋混凝土化粪池 3 术语和定义 GB/T 3883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地下储水式节水防冻户厕 underground water storage water-saving and antifreeze household toilets 由厕屋、防冻便器、三格化粪池、地下储水桶(池)、潜水泵、电路开关、防臭装置、排气管等8 个部分组成,具有节水、防冻、防臭和无害化处理效果,可供家庭成员大小便使用的场所。 厕屋 toilet house 安装便器和卫生洁具,用于排泄大小便的特定场所。 注: 厕屋分为附建式和独立式。建在住宅内或与主要生活用房连成一体的为附建式;建在住宅等生活用房外的为独 立式 防冻便器 antifreeze toilet 1 DB 64/T 2037— 2024 无储水箱和S形存水弯的直通式便器,分为坐式和蹲式。 地下储水桶(池) underground water storage bucket 埋于冻土层以下,用于储存冲厕用水的塑料、预制钢筋混凝土等材质的容器。 4 基本要求 建设要求 农村地下储水式节水防冻户厕建设,应统筹自然环境、村庄规划、庭院布局、居民习惯等因素,遵 循安全、卫生、环保、经济、实用、美观的原则,符合国家相关建设标准要求。 卫生要求 农村地下储水式节水防冻户厕卫生应符合GB 19379的规定。 环保要求 化粪池应及时清掏,清掏的粪渣与粪皮应通过高温堆肥等方式进行无害化处理,处理效果应符合GB 7959的规定。 5 设计要求 基本结构 农村地下储水式节水防冻户厕分地上和地下两部分,地上部分由厕屋、防冻便器、电路开关、防臭 装置、排气管等组成,地下部分由三格化粪池、储水桶(池)、潜水泵等组成,防冻便器与化粪池之间 由进粪管连接。农村地下储水式节水防冻户厕构造示意图参见附录A,主要技术参数参见附录B。 选址 5.2.1 厕屋宜“进院入室”,优先建在室内,不影响现有房屋主体结构且形成有效隔离。 5.2.2 室内无改建条件的,可在靠近居室的房屋建筑外部建设附建式厕屋或在院内建设独立式厕屋, 院内独立式厕屋应根据庭院布局合理安排,方便如厕。禁止在危房危墙及老旧房屋内新改建户厕。 5.2.3 三格化粪池选址应远离水井(窖)等地下设施,远离高崖、沟渠,尽可能避开道路、水浇地及 低洼和积水地带。 5.2.4 三格化粪池应靠近厕屋且避免破坏现有建筑物地基,其中附建式户厕的三格化粪池应距离房屋 1.5 m ~5 m,并留足清掏空间和通道,方便清掏车辆和设施进出,不能影响道路交通。 厕屋 5.3.1 厕屋结构应完整、安全、可靠,可采用砖石、混凝土、轻型装配式结构。 5.3.2 厕屋建设应采用保温、隔热、环保节能材料。 5.3.3 厕屋净面积不小于 1.2 m2,独立式厕屋净高不低于 2.0 m。 5.3.4 厕屋应有门、照明、通风及防蚊蝇等设施,地面应进行硬化和防滑处理,墙面及地面应平整。 5.3.5 独立式厕屋地面应高出室外地面100 mm 以上;附建式厕屋应具备通向室外的通风设施。 防冻便器 2




内蒙古自治区《地质勘查成果数据库规范 》DB15/T 3753.1~3-2024,共3个PDF

内蒙古自治区《地质勘查成果数据库规范第1部分:成果图件图式图例》DB15/T3753.1-2024,2024年12月29日起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地质勘查成果数据库规范第2部分:地质矿产类》DB15/T3753.2-2024,2024年12月29日起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地质勘查成果数据库规范第3部分:地球物理类》DB15/T3753.3-2024,2024年12月29日起实施。

本文件规定了地球物理类地质勘查成果数据库的术语和定义、数据库建设流程、地球物理类成果图件数据库建设内容、数据库提交目录、数据库质量监控。本文件适用于重力测量、磁法测量、电法测量、伽玛能谱测量、测井及地震测量等地球物理类成果图件数据库建设。

本文件规定了地质勘查成果图件编制时使用的符号、线型、图案在地理信息系统文件中的编码及描述各类地质信息时需设置的参数信息,同时汇总了地质编图所需的各类字体,供地质编图使用。本文件适用于地理类、地质矿产类、地球物理类、地球化学类、地质遗迹类、水文地质类、矿产资源规划类、煤炭地质勘查类等专业图式图例。适用于各类地质勘查项目野外填图、室内编图及出版,编制其他各类专题图件均可参照执行。




2024.11.28-河北省《高速公路智慧服务区评估技术要求》DB13_T 6032-2024

ICS 9 3.080.99 CCS P 33 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 13 /T 6032 — 2024 高速公路智慧服务区评估 技术要求 2024 – 10 – 28 发布 2024 – 11 – 28 实施 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 发 布 DB 13/T 6032—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 本文件由河北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北工业大学、河北省交通运输厅、河北省高速公路京雄管理中心、河北省 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沧州交通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沧 州曲港高速公路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河北高速燕赵驿行集团有限公司、河北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 大广分公司、河北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养护分公司、河北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京雄分公司、河 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河北交投沿海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河北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石安分公司、 中电建冀交高速公路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河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北锐驰交通工程 咨询有限公司、河北航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河北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石黄分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崔洪军、贾浩然、朱敏清、王飒一、张孟强、李慧珍、刘爽、王文强、何征 峰、刘剑、郝颖、仝贞、孙宝娜、周巍、王记平、朱凤杰、孙婉茹、闵雪峰、屈宏宇、刘尧、彭灿、 任志笑、邢小高、陈辰、王玉帛、张桂宁、周頔、白羽。 I DB 13/T 6032—2024 高速公路智慧服务区评估 技术要求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高速公路智慧服务区评估的基本要求、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在役高速公路服务区的智慧评估,新建、改扩建服务区的评估可参照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 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GB/T 22239 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GB/T 39021 智慧照明系统 通用要求 GA/T 1093 出入口控制人脸识别系统技术要求 JTG D80 高速公路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设计通用规范 JTG/T L80 高速公路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设计细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智慧服务区 smart service area 借助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实现数字化管理、智慧化服务、智能化经 营的高速公路服务区。 3.2 物联网 internet of things 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将物体与网络相连接,物体通过信息传播媒介进行信息交 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管等功能。 3.3 智慧卫生间 smart bathroom 通过集成多种智能设备和系统,实时监测空气质量、温湿度、臭气浓度等环境状态,通过数据 分析对设施进行智能控制的卫生间。 3.4 智慧灯杆 smart lightning pole 以灯杆为载体,通过挂载各类设备提供智能照明、移动通信、视频监控、环境 /气象监测、交通 管理、信息交互和公共服务等功能,可通过管理平台进行远程监测、控制、管理等网络通信和信息 化服务的多功能道路灯杆。 3.5 智慧座椅 smart seat 集成多项智能科技,为司乘人员提供太阳能充电、无线充电、无线上网、紧急求救等智能服务 的多功能座椅。 3.6 智慧充电 smart charging 利用智能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对充电设施和充电模式进行智能化管理的一种充电方式。 1 DB 13/T 6032—2024 3.7 智慧加油机 smart fuel dispenser 通过互联网将加油机的基本功能(计量、安全、支付、营销等)集成到云端大数据平台的智能加 油设备。 3.8 智慧考勤 smart attendance 通过数字化方式记录员工的出勤数据,自动进行考勤和工时管理的考勤方案。 3.9 智慧门禁 smart access control 依托数字化设备,集智能拍摄、远程控制、信息采集与处理于一体的门禁系统。 3.10 智慧垃圾桶 smart wastebin 融合先进科技与环保概念,以智能化的方式实现垃圾分类与收集等功能的设施。 3.11 可变情报板 variable message sign 动态显示文字、数字或符号,向司乘人员发布最新交通运行状况、道路条件、交通设施使用状 况,提供路径诱导、气象和环境条件等交通信息的显示板式信息设备。 3.12 智慧导向标识 smart wayfinding signage 具有能实时动态显示、提示或引导室内及停车场业务相关的标志。 3.13 智慧购物车 smart shopping cart 支持用户装载货物、自助扫码、自助结账、自助防损等功能的购物车。 3.14 智慧客房 smart guest room 集成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通过语音指令、手机APP或客房内的控制面板实现 客房灯光、空调、窗帘等设备智能化控制的住宿场所。 3.15 智慧安防 smart security 利用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具备防盗报警、视频监控报警、出入口 控制报警、保安人员巡更报警等功能,对安全防范进行全方位的监控、预警、防控、处置的防护系 统。 4 基本要求 智慧服务区的评估应对服务区内智慧协同平台、智慧运营管理、智慧服务、智慧扩展服务等进 行统筹考虑。 智慧服务区的评估以具备基本服务功能区域的整体为对象。公路两侧服务区各自可独立运营的, 可作为两个独立的评估对象。 智慧服务区评估应在服务区通过交工验收并投入使用一年后进行。 申请评估的服务区应提交规划、设计、施工、运行阶段的图纸文件、分析测试报告、施工技术 文件、设备产品性能资料等评估要求的文件资料。 智慧服务区评估除应符合本文件外,还应符合 JTG D80、JTG/T L80 的相关规定。 5 评估指标体系 2




2024.12.30-辽宁省《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DB21_T 4055-2024

ICS 91.040.20 DB21 CCS P33 辽宁省地方标准 DB21/T 4055—2024 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 Evaluation standard for green industrial building 2024-11-30 发布 2024-12-30 实施 辽 宁 省 住 房 和 城 乡 建 设 厅 联合发布 辽 宁 省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辽宁省地方标准 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 Evaluation standard for green industrial building DB21/T 4055-2024 主编单位:辽宁省建设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批准部门: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施行日期:2024 年 12 月 30 日 2024 年 沈阳 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文件 辽住建科[2024]第 xx 号 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关于发布辽宁省地方标准 《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的公告 《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业经审定通过,批准为辽宁省地方标准,编号为 DB21/T 4055-2024,自 2024 年 12 月 30 起实施。 本标准在辽宁省地方标准全文公开系统(https://www.lnsi.org: 8081/StdSearch/PublicSearch.aspx)公开。 特此公告。 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24年 12月 30日 1 前 言 根据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的通知》 (辽住建科[2022]11 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内 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本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节地与可持续发展场地;5.节能与能源 利用;6.节水与水资源利用;7.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8.室外环境与污染物控制;9.室内环境与职业健 康;10.运行管理;11.技术进步与创新。 本标准由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和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由辽宁省建设科学研究院有限责 任公司负责具体内容的解释。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 利的责任。 本标准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将有关资料反馈到辽宁省建设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地 址:辽宁省建设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地址:沈阳市和平南大街 88 号,邮编:110005,E-mail: lnlsgyjzpjbz@163.com) 本标准主编单位:辽宁省建设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参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辽宁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辽宁省节能监察服务中心 辽宁省城乡建设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中交城市能源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大连市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沈阳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沈阳国际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编制人员:王庆辉 金华 裴智超 侯鸿章 宋锦 刘博 徐向飞 朱宝旭 王越 李洋 李博文 管洪海 王琳 张典能 李刚 李岩 宁经洧 李黎 杨勇 朱榆 由炜盛 周枫 郭志慧 周慧鑫 赵望舒 刁启 轩 本规程主要审查人员:陈德龙 刘庆武 李延吉 杨璐 戈玉民 宋悦 袁耀明 2 目 次 1 总则 . 1 2 术语 . 2 3 基本规定 . 4 3.1 一般规定 . 4 3.2 评价方法与等级划分 . 4 4 节地与可持续发展场地 . 6 4.1 总体规划与厂址选择 . 6 4.2 节地 . 7 4.3 物流与交通运输 . 7 4.4 场地资源保护与再生 . 8 5 节能与能源利用 . 10 5.1 能源利用指标 . 10 5.2 节能 . 11 5.3 能量回收 . 12 5.4 可再生能源利用 . 12 6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 13 6.1 水资源利用指标 . 13 6.2 节水 . 13 6.3 水资源利用 . 14 7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 15 7.1 节材 . 15 7.2 材料资源利用 . 15 8 室外环境与污染物控制 . 17 8.1 环境影响 . 17 8.2 水、气、固体污染物控制 . 17 8.3 室外噪声与振动控制 . 18 1




SL_5152013_水利视频监视系统技术规范

水利视频监视系统技术规范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利行业视频监视系统的体系结构,监视前端、监视中心及监视站建设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水利行业视频监视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验收及运行维护,在租用公共视频监视系统组建水利行业视频监视系统时应参照执行。
规范性引用文件2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引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目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 50205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348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GB 50395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SL307水利信息网命名及IP地址分配规定
GA/T367-2001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
ITU -T H.264高级视频编解码协议
IETF RFC 2068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
IETF RFC 2326实时流媒体传输协议(RTSP)
IETF RFC 2327会话描述协议(SDP
IETF RFC 2617HTTP认证:基本和分类访问认证
会话初始化协议(SIP)IETF RFC 3261
协议临时响应的可靠性IETF RFC 3262SIP
IETF RFC 3263SIP 定位服务器
IETF RFC 32G4SDP应管模型
IETF RFC 3265SIP 特定事件通知
IETF RFC 3266支持 IPv6的会话描述协议(SDP)
IETF RFC 3388SDP协议中媒体界限分组
对于突发信息的会话初始化协议(SIP)扩展IETF RFC 3428
IETF RFC 3550实时传输协议
IETF RFC 3551实时传输控制协议
术语与缩略语




2024.12.01-广东省深圳市《小型消防救援站建设管理规范》DB4403_T 537-2024

ICS 13.220 CCS C 80 D B 4 4 0 3 深 圳 市 地 方 标 准 DB4403/T 537—2024 小型消防救援站建设管理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small fire and rescue station 2024-11-22 发布 2024-12-01 实施 深 圳 市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发 布 DB4403/T 537—2024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总则 . 1 5 规划布局与选址 . 2 6 建设要求 . 2 7 装备要求 . 4 8 人员配备 . 5 9 执勤管理 . 5 10 标牌标识 . 5 附录 A(规范性) 小型消防救援站灭火救援器材配备 .7 附录 B(规范性) 小型消防救援站消防员防护器材配备 .16 附录 C(规范性) 小型消防救援站通信系统配备 .19 附录 D(规范性) 小型消防救援站消防员防火巡查装备配备 .19 参考文献 . 20 I DB4403/T 537—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深圳市消防救援支队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深圳市消防救援支队、中国矿业大学深圳研究院、深圳市标准化协会。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帅、吴才贵、邵啸峰、刘振东、邓天峰、李成平、吴国华、葛聪智、周敏、 何杰、丁康、汤可、刘威、但丹、张宗嘉、周小兰、于胜云。 II DB4403/T 537—2024 小型消防救援站建设管理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小型消防救援站建设管理的总则、规划布局与选址、建设要求、装备要求、人员配备、 执勤管理和标牌标识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深圳市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小型消防救援站建设管理,已有小型消防救援站管理可参 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51054—2014 城市消防站设计规范 建标 152—2017 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消防救援站 fire and rescue station 各类消防救援队伍的驻在基地。 注:主要包括建筑、道路、场地和设施等。 3.2 城市消防救援站 city fire and rescue station 城市范围内的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基层站级执勤单位的驻在基地。 注:主要包括建筑、道路、场地和设施等。也是城市范围内的,主要承担城乡火灾扑救和综合应急救援任务的国家 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的基层站级执勤单位。 3.3 小型消防救援站 small fire and rescue station 适应构建网格化快速灭火救援体系的需要,由各级政府在街道、社区建立的小型化、规范化的消防 救援站(3.1),是街道、社区专职消防救援队伍的驻在基地。 注:主要包括建筑、道路、场地和设施等。小型消防救援站同时也是街道、社区专职消防救援队伍的执勤单位。 4 总则 4.1 小型消防救援站纳入城市发展规划,统筹布点、统筹建设、规范管理。 4.2 小型消防救援站不替代拟规划建设的城市消防救援站。 4.3 小型消防救援站建设管理遵循因地制宜、安全实用、保障功能、方便生活、利于执勤战备的原则。 1




2024.12.01-广东省深圳市《林荫道建设规范》DB4403_T 520-2024

ICS 65.020 CCS P 53 D B 4 4 0 3 深 圳 市 地 方 标 准 DB4403/T 520—2024 林荫道建设规范 Specification of avenue construction 2024-10-28 发布 2024-12-01 实施 深 圳 市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发 布 DB4403/T 520—2024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基本规定 . 2 4.1 建设原则 . 2 4.2 主要指标 . 3 5 设计 . 3 5.1 一般规定 . 3 5.2 总平面布置 . 3 5.3 植物选择 . 3 5.4 植物配置 . 4 5.5 土壤和肥料 . 4 5.6 相关设施设计 . 5 6 施工 . 5 6.1 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路面要求 . 5 6.2 树穴要求 . 5 6.3 乔木种植要求 . 5 6.4 种植土要求 . 6 6.5 树木支护与树池覆盖要求 . 6 6.6 其他 . 6 7 管养与维护 . 6 7.1 通用措施 . 6 7.2 专用措施 . 7 7.3 树木健康及安全措施 . 7 8 信息化管理 . 7 附录 A(资料性) 林荫道典型平面示意图 .8 附录 B(资料性) 林荫道典型横断面示意图 .9 附录 C(资料性) 深圳市林荫道树种推荐表 .12 参考文献 . 26 I DB4403/T 520—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深圳市绿化管理处。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佳、范冰、陈萃、张惠昌、蒲林、彭毓、张琳、林泽荣、张宏昌、魏欢容、 陈菁、胡传、林才、黄大刚、黎木平、程智鹏、梁立雨、王霞、王国栋、刘晓萍、周英丽、刘天舒、黄 振宇、邓惠娟、何国强、蒋华平、赵爽、景佳秀、昝启杰、韩启斌。 II DB4403/T 520—2024 林荫道建设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林荫道建设的基本规定、设计、施工、管养与维护、信息化管理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深圳市域范围内的林荫道建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55014—2021 园林绿化工程项目规范 CJJ 37—2012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2016版) CJJ 82—2012 园林绿化施工及验收规范 CJJ/T 75—2023 城市道路绿化设计标准 CJJ/T 287—2018 园林绿化养护标准 DB440300/T 26—2003 木本园林植物修剪技术规范 DB440300/T 34 园林绿化种植土质量 DB4403/T 87—2020 园林绿化管养规范 SJG 69—2020 道路设计标准 SZDB/Z 225—2017 城市绿地土壤改良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行道树 street tree 布设在道路绿带,给车辆和行人遮阴并构成街景,成排栽植的乔木。 3.2 道路树冠覆盖率 road canopy coverage ratio 规划道路红线范围内,树冠的垂直投影面积占该道路用地面积的百分比。 3.3 人行道与非机动车道树冠覆盖率 tree canopy coverage ratio of sidewalks and non—motor vehicle lanes 人行道与非机动车道范围内,树冠的垂直投影面积占人行道及非机动车道用地面积的百分比。 3.4 林荫道 avenue 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树冠覆盖率达到90%,绿荫效果显著、舒适宜人的道路。 3.5 1




2024.12.01-广东省深圳市《城市森林碳储量与碳汇量评估技术规范》DB4403_T 534-2024

ICS 65.020.40 CCS B 60 D B 4 4 0 3 深 圳 市 地 方 标 准 DB4403/T 534—2024 城市森林碳储量与碳汇量评估技术 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urban forest carbon storage and carbon sequestration accounting 2024-11-22 发布 2024-12-01 实施 深 圳 市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发 布 DB4403/T 534—2024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3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3 术语和定义 .3 4 缩略语 .4 5 总体原则 .4 6 评估流程与方法 .5 7 质量管理与控制 .10 附录 A(规范性) 调查方法 . 11 附录 B(资料性) 净初级生产力计算公式 . 15 附录 C(规范性) 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计算方法 . 17 附录 D(资料性) 深圳部分树种单木生物量异速生长方程 . 20 附录 E(资料性) 深圳优势树种生物量扩展因子、基本木材密度与根茎比参考值 . 23 附录 F(资料性) 模型评价方法 . 25 附录 G(规范性) 校正精度评价指标等级 . 26 附录 H(资料性) 城市森林碳储量与碳汇量评估报告大纲 . 27 附录 I(资料性) 数据采集记录表 . 28 参考文献 .31 I DB4403/T 534—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本文件由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深圳市自然资源和不动产评估发展研究中心、中国自 然资源经济研究院、深圳巨湾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首页自然资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吴正红、张晖、谢欣利、张宇文、张小林、夏雷、何鸿、黄东贵、刘晓俊、齐 爽、林婵娟、范振林、杨微石、郭妍、厉里、张明、项前、樊哲翾、陈登、许鹏程、张辰、李鹏、熊一 颖、赵敬、曾国炜、曹玥、唐勇、王梦婷、黄梅芳、叶文权、方弘瑜。 II DB4403/T 534—2024 城市森林碳储量与碳汇量评估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城市森林碳储量与碳汇量评估的总体原则、评估流程和方法、质量控制和管理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深圳市(包括深汕特别合作区)全域森林碳储量、碳汇量核算评估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26424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 GB/T 33696 陆-气和海-气通量观测规范 GB/T 38590 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技术规程 HJ 1166 全国生态状况调查评估技术规范——生态系统遥感解译与野外核查 LY/T 2259 立木生物量建模样本采集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城市森林 urban forest 城区及其周边所有森林、树木及其相关植被的综合。 [来源:GB/T 37342—2019,3.3.2] 3.2 城市森林碳汇 urban forest carbon sink 城市森林(3.1)植物群落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将其固定在植被和土壤中的所有过 程、活动或机制。 [来源:LY/T 3253—2021,3.2.2,有修改] 3.3 森林碳汇量遥感调查 remote sensing used in forest carbon sink 利用光学的、电子学的和电子光学的遥感仪器,从高空或远距离处,接收森林反射的电磁波信息加 工处理为能识别的图像,用来观测研究森林吸收二氧化碳。 [来源:LY/T 2265—2014,2.1.7] 3.4 碳储量 carbon stock 一个库中碳的数量。 注:单位为吨碳(tC)。 [来源:LY/T 3253—2021,3.2.33] 3.5 碳汇量 carbon sequestration 碳库中的碳储量(3.4)由于碳增加与碳损失之间的差别而发生的变化量。 注:当损失小于增加时,该碳库为汇。 [来源:LY/T 3253—2021,3.2.34,有修改] 3




2024.12.01-广东省深圳市《城市空间管理服务内容与质量规范》DB4403_T 516-2024

ICS 03.080.01 CCS A.16 D B 4 4 0 3 深 圳 市 地 方 标 准 DB4403/T 516—2024 城市空间管理服务内容与质量规范 我们 Specification for urban space management service content and quality 2024-10-28 发布 2024-12-01 实施 深 圳 市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发 布 DB4403/T 516—2024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2 4 服务总则 . 3 5 服务体系 . 3 6 服务文明用语 . 4 7 服务基本理念 . 4 8 服务要求 . 6 附录 A(资料性) 文明用语和服务忌语 . 18 参考文献 . 20 I DB4403/T 516—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深圳市天健城市服务有限公司、深圳市创研城市管理服务技术研究院、深圳 地铁物业管理发展有限公司、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深圳市福田区莲花街道办事处、深业 物业运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振业城市服务有限公司、深圳市博思高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 图元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水务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深圳市宏利德环境产业有限公司、深圳市嘉华 利实业服务有限公司、深圳市标准化协会、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光华、谢泽宇、侯晓丹、黄鸿云、邵志芳、范磊、邓超、聂栋伟、王敏、 王桃、郑驰、孙喜、刘祖延、简带华、但丹、王超群、任小东、赵贵臻、杜永帮、李金宝、谭弦、 郭荣宇、周玉霞、曲飞宇、李淑磊、张业灿、蔡泽亮、曾荣、胡蓉、曾锦文、张泽龙、龙一中、李 蔚兰。 II DB4403/T 516—2024 城市空间管理服务内容与质量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城市空间管理服务的服务总则、服务体系、服务文明用语、服务基本理念和服务 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深圳市城市空间管理服务活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 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GB 5768.1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第 1 部分:总则 GB 50209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T 50293 城市电力规划规范 GB 50838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 GB/T 50853 城市通信工程规划规范 GB 55026 城市给水工程项目规范 GB 55036 消防设施通用规范 CJJ 6 城镇排水管道维护安全技术规程 CJJ 36 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 CJJ 51 城镇燃气设施运行、维护和抢修安全技术规程 CJJ 68 城镇排水管渠与泵站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 CJJ 99 城市桥梁养护技术标准 CJJ/T 149 城市户外广告和招牌设施技术标准 CJJ 184 餐厨垃圾处理技术规范 DBJ/T 15—242 道路照明工程技术规范 DB440300/T 18 立交桥悬挂绿化技术规范 DB4403/T 58 生活垃圾收集和运输规范 DB4403/T 59 公共区域环境卫生质量和管理要求 DB4403/T 73 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设备配置规范 DB4403/T 74 住宅区生活垃圾分类操作规程 DB4403/T 87 园林绿化管养规范 DB4403/T 174 绿化垃圾回收及综合利用规范 DB4403/T 175 果蔬垃圾回收及综合利用规范 DB4403/T 177 立体绿化管养技术规程 DB4403/T 227 商品交易市场管理规范 DB4403/T 512 公共厕所管理规范 1




2024.11.01-广东省深圳市《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接入电网技术规范》DB4403_T 514-2024

ICS 27.160 CCS F 12 D B 4 4 0 3 深 圳 市 地 方 标 准 DB4403/T 514—2024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接入电网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distributed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connected to power grid 2024-10-14 发布 2024-11-01 实施 深 圳 市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发 布 DB4403/T 514—2024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缩略语 . 2 5 总体要求 . 2 6 系统接入方案 . 3 7 对光伏接入逆变器的输出电气参数的要求 . 3 8 电能质量 . 4 9 电压与频率响应特性 . 4 10 安全与保护 . 5 11 调度自动化 . 6 12 通信 . 6 13 网络安全防护 . 7 14 计量 . 8 附录 A(资料性) 典型接入方式示意图 .10 附录 B(资料性)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计量点位置图例 .12 参考文献 . 13 I DB4403/T 514—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深圳市燃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新能电力开发设计院有限公司、深圳供电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 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邵志奇、舒舟、杨舸、江欣明、伍国兴、肖鸣、王安琪、张晔、何丰、杨文锋、 王若愚、谢涛、罗井利、符谢力、谢莹华、李婧、孙庆超、李植鹏、汪道玲、宋佳刚、邓一鸣、林育艺、 刘明明、辛拓、李海龙、叶键民、杨祥勇、郑伟楠、刘国伟、吴柳、叶睿显、王立宇、卢庚、姚晓微、 龚武良、李晓黎、李志铿、张宏杰、陈寅生、杨尚国、张雪峰、杨智、周军、姚淼、王斐。 II DB4403/T 514—2024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接入电网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接入电网的总体要求、系统接入方案、光伏接入逆变器输出电气 参数要求、电能质量、电压与频率响应特性、安全与保护、调度自动化、通信、网络安全防护及计量。 本文件适用于深圳市范围内通过10(20)kV及以下电压等级接入电网的新建和扩建分布式光伏发电 系统规划设计工作,改建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2894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T 12325 电能质量 供电电压偏差 GB/T 14285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 GB/T 14549 电能质量 公用电网谐波 GB/T 15543 电能质量 三相电压不平衡 GB/T 19862 电能质量监测设备通用要求 GB/T 19964 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 GB/T 29321 光伏发电站无功补偿技术规范 GB/T 50063 电力装置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 NB/T 32015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技术规定 NB/T 32016 并网光伏发电监控系统技术规范 NB/T 33010 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运行控制规范 NB/T 33012 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监控系统功能规范 DL/T 584 3kV~110kV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 distributed photovoltaic power system 接入10(20)kV及以下电压等级、位于用户附近、所发电能就地消纳为主的光伏发电系统。 3.2 并网点 point of interconnection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3.1)的交流输出侧接入电网的点。 注:对于有升压站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并网点是指升压站高压侧母线或节点;对于无升压站的分布式光伏发电 系统,并网点是指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输出汇总的母线或节点。 1




2024.11.01-广东省深圳市《电动汽车集中式充电场站分级评价规范》DB4403_T 506-2024

ICS 43.080 CCS T 47 D B 4 4 0 3 深 圳 市 地 方 标 准 DB4403/T 506—2024 电动汽车集中式充电场站分级评价规范 Graded evaluation specification of electric vehicle centralized charging station 2024-09-27 发布 2024-11-01 实施 深 圳 市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发 布 DB4403/T 506—2024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基本要求 . 2 5 评价指标 . 3 6 服务分级评价项目表 . 5 7 评定分级 . 5 附录 A(规范性) 集中式充电场站服务分级评价项目表 .6 参考文献 . 13 I DB4403/T 506—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深圳市北电仪表有限公司、 深圳电气科学研究院、深圳特来电新能源有限公司、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南方电网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中石油昆仑网联电能科技(广东)有限公司、深圳英飞源技术有限公 司、深圳金奇辉电气有限公司、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深圳分中心、深圳前海奥特迅新能源服务有限公司、 深圳市深汇通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深圳普瑞赛思检测科技股份有限公 司、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深圳市电源技术学会、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 司、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防火研究所、深圳市新能源汽车运营企业协会、深圳天溯计量检测股份有 限公司、深圳市安车检测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浩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东部公共交通有限公司、 深电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长园深瑞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盛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永泰数能 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车电网络有限公司、广州巨湾技研有限公司、深圳技术大学、深圳智电新能源科 技有限公司、深圳市电王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周頔、苏李亮、匡猛、吴敏、王益群、肖敏英、张鹏、朱金星、凌和平、黄令 忠、邱熙、颉滨、韩涛、邓永辉、陈昱、麦炜杰、刘超、丁恒、闫学兵、李宝华、林晓倩、贾儒、刘敏 敏、赵利宏、张兢兢、邓军、李达、谢思华、代勇盛、谢永斌、许青松、郭科成、邓超群、李璞、相升 林、杨兴兴、朱俊辉、蒋中为。 II DB4403/T 506—2024 电动汽车集中式充电场站分级评价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电动汽车集中式充电场站分级评价的基本要求、评价指标、服务分级评价项目表以及 评定分级。 本文件适用于独立占地或专项规划地块内建设的为电动汽车提供快速充电服务的充电设施。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18487.1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系统 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 20052 电力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GB/T 27930 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与电动汽车之间的数字通信协议 GB/T 29317—2021 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术语 GB/T 34657.1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互操作性测试规范 第1部分:供电设备 GB/T 34658 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与电池管理系统之间的通信协议一致性测试 NB/T 10901 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现场检验技术规范 NB/T 33001 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技术条件 NB/T 33002 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技术条件 NB/T 33008.1 电动汽车充电设备检验试验规范 第1部分:非车载充电机 NB/T 33008.2 电动汽车充电设备检验试验规范 第2部分:交流充电桩 DB4403/T 433—2024 电动汽车超级充电设备分级评价规范 DB4403/T 77 新能源汽车充电安全监控平台数据采集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GB/T 29317—202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传导充电 conductive charge 利用电传导给蓄电池进行充电的方式。 [来源:GB/T 29317-2021,4.1] 3.2 整车充电 vehicle charge 将电动汽车直接与充电设备相连接进行充电的方式。 3.3 整车传导充电 vehicle conductive charge 1




2024.10.30-昆明市土地勘测定界实施指引(2024年10月)

昆 明 市 土地勘测定界实施指引 昆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2024 年 10 月 目 录 前言 引言.1 一、适用范围.1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1 三、验收及备案权限.3 四、验收及备案审查内容.4 五、验收及备案时限.4 六、申报项目类型.5 七、业务处室审核及技术审查职责和内容. 6 八、验收及备案流程.8 九、勘测定界成果报件资料清单. 10 十、勘测定界工作程序.11 十一、其他工作要求.14 十二、勘测定界技术规范要求. 16 十三、市级技术审查要求.25 附录一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分类. 28 附录二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分类.33 附录三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分类与三大类对照表.34 附录四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报告书(范本). 36 附录五电子报盘界址点坐标格式. 92 前 言 根据《土地勘测定界规程(TD/T 1008-2007)》、《云 南省土地勘测定界实施细则(2016 版)》、《昆明市土地勘 测定界实施细则(试行)》要求,结合昆明市土地勘测定界 成果审查工作实际情况,制定《昆明市土地勘测定界实施指 引》(以下简称《指引》)。 本《指引》主导编制部门:昆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自 然资源调查监测处; 本《指引》参与编制部门(单位):昆明市自然资源和规 划局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局、昆明市测绘管理中心; 本《指引》参与编制人员:熊海程、孟建国、魏博、何 光艳、杨汝春、张梦玲、袁翔东、包银丽、许雪超、董国桥、 李国英、田海涛、杨帆、杨晓慧; 本《指引》参与审核人员:白龙飞、李静、杨亚明、寸 萍、张凌伟、王彬、赵雷、李建刚。 昆明市土地勘测定界实施指引 引言 土地勘测定界是根据农用地转用、土地征收、城乡建设 用地增减挂钩及土地复垦等工作需要,通过实地界定拟占用 土地使用范围和权属、测定界址位置、核实土地利用现状、 计算用地总面积和拟占用耕地面积,为自然资源行政主管部 门办理农用地转用、土地征收、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审 批事项及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提供科学、准确的基础数据 资料而进行的技术服务工作。 一、适用范围 本《指引》适用于昆明市行政区域(不含滇中新区内大 板桥、长水、小哨 3 个街道)范围内的城(市)镇批次、单 独选址、增减挂钩、临时用地等各类建设用地及经省、市政 府明确的磨憨 -磨丁经济合作区属昆明市审批权限的城镇批 次、村庄批次及临时用地等审批涉及的勘测定界工作。跨州 (市)、跨省(自治区)以及报国务院审批项目勘测定界执 行本《指引》相关技术规范,成果格式及规格要求按照上级 主管部门有关要求编制。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1.《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GB/T 20257.1-2017) 2.《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17) 3.《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 24356-2023) 4.《地籍调查规程》(GB/T 42547-2023) 1 5.《土地勘测定界规程》(TD/T 1008-2007) 6.《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TD/T 1014-2007) 7.《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技术规程》(TD/T 1055-2019) 8.《云南省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实施细则》 9.《城市测量规范》(CJJ/T 8-2011) 10.《卫星定位城市测量技术标准》(CJJ/T 73-2019) 11.《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络实时动态测量(RTK)规范》 (GB/T39616-2020) 12.《建设用地审查报批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 69 号) 13.《云南省土地勘测定界实施细则(2016 版)》 14.《云南省地籍调查实施细则》 15.《云南省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实施细则》 16.云南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印发《云南省土地征收农用地 转用审批管理细则(2023 年修订)》的通知(云自然资审批 〔2023〕47 号) 17.《云南省自然资源厅办公室〈关于以“三调”成果为基 础做好各地类用地审查报批地类认定〉的通知》(云自然资 办〔2020〕36 号) 18.云南省自然资源厅办公室《关于“三区三线”永久基本 农田数据使用有关问题》的通知(云自然资办便笺〔2022〕 1123 号) 19.云南省自然资源厅办公室《关于建设用地报批有关事 项的通知》(云自然资办便笺〔2022〕494 号) 2




2024.10.15-广东省广州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技术规范》DB4401_T 286-2024

ICS 91.040.30 CCS P 30 D B 4 4 0 1 广 州 市 地 方 标 准 DB4401/T 286—2024 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ddingelevator of existing residences 2024—10—15 发布 2024—10—15 实施 广 州 市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发 布 DB4401/T 286—2024 目 次 前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总体要求 ······································ 2 5 技术评估 ······································ 2 5.1 摸查评估 ···································· 2 5.2 检测鉴定 ···································· 3 6 设计 ········································ 3 6.1 总平面 ····································· 3 6.2 建筑 ······································ 3 6.3 基础 ······································ 5 6.4 结构 ······································ 5 6.5 消防 ······································ 6 7 土建施工和验收 ··································· 6 7.1 一般规定 ···································· 7 7.2 施工准备 ···································· 7 7.3 质量控制 ···································· 7 8 设备安装 ······································ 8 8.1 安装前准备工作 ································· 8 8.2 安装过程质量控制 ································ 8 9 使用管理 ······································ 9 9.1 委托市场主体管理电梯 ······························ 9 9.2 日常使用管理 ·································· 9 9.3 日常维护保养 ·································· 9 9.4 应急处置 ···································· 9 参考文献 ······································· 10 I DB4401/T 286—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州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广州市建设科技中心、广东省 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州一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广州市残疾人联合会、广州广日电梯工程有限公司、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邓毛颖、邓堪强、邱琳、李秋霞、公晓莺、卢辉、杜宇清、周泽志、苏健、 曾庆东、袁华强、罗雪文、杨敏燕、许扬扬、黄晓俊、张卓然、刘志、李操、焦绍怀、钟咏涛、喻彪、 陈世泽、秦静、陈力、刘文琴、张长利、李刚、钟珣、杨随新、何小萍、刘余。 III DB4401/T 286—2024 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的总体要求,并规定了技术评估、设计、土建施工和验收、设备安 装、使用管理方面的规则。 本文件适用于广州市行政区域内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程的技术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7588.1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第 1 部分:乘客电梯和载货电梯 GB/T 7588.2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第 2 部分:电梯部件的设计原则、计算和检验 GB/T 50011 建筑抗震设计标准 GB 50015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 GB 50016—201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8 年版) GB 5005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068 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 GB 50140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 50202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GB 50204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5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GB 50289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 GB 50343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B 50763 无障碍设计规范 GB 51348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 GB 55003 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通用规范 GB 55006 钢结构通用规范 GB 55008 混凝土结构通用规范 GB 55019 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 GB 55021 既有建筑鉴定与加固通用规范 GB 55022—2021 既有建筑维护与改造通用规范 GB 55031 民用建筑通用规范 GB 55037 建筑防火通用规范 TSG 08 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 TSG T7001 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1




2024.09.12-广东省珠海市《城市桥梁管养要求》DB4404_T 61-2024

ICS 93.040 CCS P 28 4404 珠海市地方标准 DB 4404/T 61—2024 城市桥梁管养要求 Requirements for urban bridge maintenance 2024 – 9 – 12 发布 2024 – 9 – 12 实施 珠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 4404/T 61—2024 目 次 前言 . III 1 范围 .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 1 4 缩略语 . . . 2 5 基本规定 . . . 3 工作要求 . . . 3 养护内容 . . . 3 等级分类 . . . 3 6 检查评估 . . . 4 一般规定 . . . 4 初始检查 . . . 4 经常性检查 . . . 4 定期检测 . . . 5 特殊检测 . . . 6 技术状况评估 . . . 7 7 养护规划与手册 . . . 8 一般规定 . . . 8 养护规划 . . . 8 养护手册 . . . 8 8 养护作业 . . . 9 一般规定 . . . 9 日常养护 . . . 9 预防养护 . . . 10 修复养护 . . . 11 应急养护 . . . 13 养护安全作业规程 . . 13 养护工程检验及验收 . . 13 9 安全管理 . . . 14 安全保护区域管理 . . 14 超重车辆过桥 . . . 14 桥下空间 . . . 15 10 资料管理 . . . 15 一般规定 . . . 15 档案管理 . . . 15 信息与数据管理 . . 15 I




DBJT45∕T 047.1~2-2022 旅游公路设计指南 共2部分PDF下载

包含以下两部分内容
DBJT45/T 047.1-2022旅游公路设计指南 第1部分:旅游资源调查与品质分级.pdf
DBJT45T 047.2-2022旅游公路设计指南第2部分:设计要求.pdf

3.4
服务系统service system
为游客和旅游车辆提供集散、观景、休憩、咨询、如厕、餐饮、购物、住宿、租赁、停车、车辆维
修、应急救助和加油、充电等功能的公路服务设施,包括旅游驿站、停车区、观景台、导向系统、解说
系统以及其他服务设施。
3.5
旅游公路品质quality of tourist highway
旅游公路主体系统、服务系统、景观绿化、信息和综合管理、资源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呈现的旅游价
值水平。
3.6
旅游公路品质级别quality classification of tourist highway
根据旅游公路品质分级评分结果,对旅游公路品质进行级别划分。
4总体要求
4.1旅游公路应综合考虑国土空间规划、交通规划、旅游规划及旅游资源分布,贯彻交通旅游融合发
展需求,开展走廊带论证。
4.2新建、改扩建旅游公路旅游资源调查应遵循早期介入原则,在设计前期按照附录A开展旅游资源
价值评价,建成运营后应开展旅游公路品质分级。
4.3已建旅游公路直接开展旅游公路品质分级。
4.4参评品质分级的旅游公路宜具备运管机构,具有有效的运营机制和健全的管理体制。
4.5旅游公路品质分级由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主导实施,评定流程由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协同相关部门规
定。经评定合格的各品质级别旅游公路,应向社会统一公告。
4.6旅游公路品质分级流程见图1,旅游公路设计应符合JTG B01、JTG D20和 DBJT45/T 047.2的要
求。




DBJT 13-462-2024 城市桥梁水下构件检测与评定技术标准

福建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DB 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号 :DBJ/T13-462-2024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 : J17868-2024 城市桥梁水下构件检测与评定 技术标准 Technicalstandardforinspectionandevaluationof underwatercomponentsofmunicipalbridge 2024-11-15 发布 2025-03-01 实施 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发布 福建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城市桥梁水下构件检测与评定技术标准 Technicalstandardforinspectionandevaluationofunderwater componentsofmunicipalbridge 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号 :DBJ/T13-462-2024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 : J17868-2024 主编单位: 福建省交通科研院有限公司 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批准部门: 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实施日期: 2025 年 3 月 1 日 2024年福州 前言 根据《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公布全省住房和城乡建 设行业 2023 年第一批科学技术计划项目的通知》(闽建科函 〔2023〕95 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 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内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 上,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 4.表观缺损检测;5.基础冲刷及掏空检测;6.河床断面测量; 7.水下构件缺损程度评定;8.检测报告编制;附录。 本标准由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福建省交通 科研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 和建议,请寄送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科技与设计处(地址: 福州市北大路 242 号,邮编:350001)和福建省交通科研院有限 公司(地址:福州市台江区五一中路 104 号,邮编:350004), 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标准主编单位: 福建省交通科研院有限公司 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编单位: 恒超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中恒宏瑞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徐丹李鹏肖泽荣陈榕 王铭赖苍林陈财焕游德泉 王曦强褚福鹏佘长辉 本标准主要审查人: 林上顺朱三凡吴武玄陈勇 3 林震周仲景黄跃森 4 目次 1 总则 .1 2 术语 .2 3 基本规定.3 3.1 检测要求.3 3.2 检测项目及检测方法.4 3.3 检测方案.4 3.4 检测工作流程.5 4 表观缺损检测.6 5 基础冲刷及掏空检测.9 6 河床断面测量.12 7 水下构件缺损程度评定.14 7.1 一般规定.14 7.2 水下构件缺损程度评定.14 8 检测报告编制.21 附录 A 桥梁水下构件编号及病害位置描述规则 .23 附录 B 桥梁水下构件表观缺损检测记录表 .26 附录 C 桥梁水下构件基础冲刷检测记录表 .27 附录 D 桥梁水下构件基础掏空检测记录表 .28 附录 E 河床断面测量记录表.29 本标准用词说明.30 引用标准名录.31 附:条文说明 .32 5 Contents 1GeneralProvisions.1 2Terms.2 3BasicRequirements.3 3.1TestingRequirements.3 3.2TestingItemsandMethods.4 3.3TestingScheme.4 3.4TestingWorkflow.5 4ApparentDefectTest.6 5FoundationErosionandHollowingTest.9 6RiverBedSectionMeasurement.12 7AssessmentofTheDegreeofDamagetoUnderwater Components.15 7.1GeneralRequirements.14 7.2AssessmentofTheDegreeofDamagetoUnderwater Components.14 8TestReport.22 AppendixARulesforNumberingandDescribingDisease LocationsofUnderwaterComponentsofBridges.23 AppendixBApparentDefectDetectionRecordofBridge UnderwaterComponents.26 AppendixCFoundationErosionRecordofBridgeUnderwater ComponentFoundation.27 AppendixDFoundationHollowingrecordofBridgeUnderwater 6




2024.11.29-河南省《既有建筑改造结构设计和审查技术导则》(试行)

河南省既有建筑改造结构设计和审查 技术导则(试行) 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24 年 11 月 前 言 《既有建筑鉴定与加固通用规范》GB 55021-2021、《既有建筑维护与改造通用规范》 GB 55022-2021 等全文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的实施,为城市更新大背景下的既有建筑的改 造提供了方向性的依据。为提高河南省对既有建筑改造、鉴定及加固等系列标准和相关法 规的应用水平,统一标准、确保设计和审查质量,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委托河南省建 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组织有关单位和专家,针对既有建筑改造结构设计与审查中的常 见问题,编制本《技术导则》,以促进工程建设标准及规范的顺利实施。 本导则由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主管,由河南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技术 内容的解释。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反馈至主编单位(地址:郑州市金水路 103 号院,邮编: 450014,Email:hnsjy_666@126.com) 主编单位: 河南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 河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郑州大学综合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郑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河南德阳设计审查咨询有限公司 河南省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所有限公司 河南省建院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河南世纪建达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有限公司 河南昂之立建筑加固工程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 蔡黎明 滕 猛 李洪彦 邢许颍 周集建 李爱兵 翟劲松 谷文科 高树才 付进省 李建新 龙玉辉 何德洪 赵科立 巩红霞 马少波 崔延卫 申 磊 吉育兵 宋 涛 贺 浩 娄玉宝 薛学涛 崔朋勃 于秋波 文 辉 田洹东 孙立春 尚志诚 张永杰 3 王 典 侯 乐 郭鑫鑫 秦 方 刘京帅 李会中 许伟杰 杨 磊 张 航 李小康 潘振昌 李 鹏 王京南 孙艳婷 王宏亮 孔永峰 张晓东 陈卫芳 李小锋 陈向阳 李 强 张 璇 胡殿彦 张向阳 郭松旭 主要审查人: 王 斌 梁铁锚 李亚民 陈伟松 陈先志 4 目 次 1 总 则 . 1 2 术 语 . 4 3 基本规定 . 8 3.1 一般规定 . 8 3.2 设计原则 . 12 3.3 加固材料 . 15 3.4 抗震加固性能化设计 . 19 4 装饰装修改造的结构安全性检查与评定 . 23 4.1 一般规定 . 23 4.2 调查与结构安全性检查 .25 4.3 结构安全性评定 .26 5 结构改造的检测与鉴定 . 29 5.1 一般规定 . 29 5.2 调查、检测与监测 . 31 5.3 安全性鉴定 . 34 5.4 抗震鉴定 . 39 6 加固设计 . 42 6.1 一般规定 . 42 6.2 地基基础的加固设计 . 43 6.3 砌体结构的加固设计 . 48 6.4 混凝土结构的加固设计 .50 6.5 内框架和底层框架-抗震墙砌体结构的加固设计 . 52 6.6 钢结构的加固设计 . 54 6.7 非结构构件加固设计 . 60 7 减震隔震加固设计 . 61 7.1 一般规定 . 61 7.2 减震加固设计 .62 5




2025.02.06-河南省《不动产登记资料管理规范》DB41_T 2784-2024

ICS 0 1.140.30 CCS A 01 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 2784—2024 不动产登记资料管理规范 2024 – 11 – 07 发布 2025 – 02 – 06 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41/T 2784—2024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基本要求 . 2 5 资料分类 . 2 6 归档范围及保管期限 . 3 7 资料收集 . 3 8 纸质档案整理 . 4 9 纸质档案保管 . 7 10 电子档案管理 . 8 11 查询利用 . 12 附录 A(规范性) 不动产登记资料分类表 . 13 附录 B(规范性) 不动产登记资料归档范围及保管期限表 . 14 附录 C(规范性) 不动产登记资料移交清单 . 22 附录 D(规范性) 不动产登记档案卷内目录样式 . 23 附录 E(规范性) 不动产登记档案卷内备考表样式 . 24 附录 F(规范性) 不动产登记档案案卷封皮样式 . 25 附录 G(规范性) 不动产登记档案案卷目录 . 26 附录 H(规范性) 不动产登记档案盒样式 . 27 附录 I(规范性) 不动产登记档案销毁清册 . 29 附录 J(规范性) 不动产电子档案销毁登记表 . 30 附录 K(规范性) 不动产登记档案查询申请书、查询结果证明、不予查询告知书 . 31 参考文献 . 34 I DB41/T 2784—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河南省自然资源厅提出。 本文件由河南省自然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HN/TC 25)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南省国土空间调查规划院、河南中信恒通档案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郑州市不动 产中心、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东敏、陈菲、朱子、邵卫东、尹广立、费天乐、张彦涛、高畅、任宗杰、孙 野风、荣伟正、朱兰兰、田煜、刘新霞、张青青。 II DB41/T 2784—2024 不动产登记资料管理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不动产登记资料管理的基本要求、资料分类、归档范围及保管期限、资料收集、纸质 档案整理、纸质档案保管、电子档案管理及查询 利用。 本文件适用于不动产登记资料的收集、管理 、保存和利用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18894—2016 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 GB/T 29194 电子文件管理系统通用功能要求 GB/T 39784 电子档案管理系统通用功能要求 GB/T 42727—2023 政务服务事项电子文件归档规范 GB 50174 数据中心设计规范 DA/T 18 档案著录规则 DA/T 25 档案修裱技术规范 DA/T 31 纸质档案数字化规范 DA/T 69 纸质归档文件装订规范 JGJ 25 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 ISO 13008:2022 信息与文献 数字档案转换与迁移过程(Information and documentation — Digital records conversion and migration process)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不动产登记资料 不动产登记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材料 ,包括不动产登记簿等不动产登记结果和不动产登记原始资料。 3.2 不动产登记电子档案 在不动产登记工作中形成、收集并经过整理的,具有凭证、查考和保存价值并归档保存的电子文件。 [来源:GB/T 18894—2016,3.2,有修改] 3.3 不动产登记簿 记载不动产自然状况、权属 状况、涉及不动产权利限制和提示等相关事项的簿册。 3.4 归档 1




2025.02.06-河南省《省级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DB41_T 2772-2024

ICS 65.020.40 CCS B 64 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 2772—2024 省级公 益林建设技术规程 2024 – 11 – 07 发布 2025 – 02 – 06 实施 河南 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41/T 2772—2024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省级公益林区划 . 1 5 营建 . 2 6 基础设施建设 . 3 7 档案建设 . 4 I DB41/T 2772—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河南省林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南省林业生态建设发展中心、河南省林业资源监测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彬、何富生、赵建东、尚铁军、韩晓红、韩磊、王璐、王振刚、来芳、王冉、 李琳、李洪波、郭晓辉、朱先文、周晶晶、黄坤。 II DB41/T 2772—2024 省级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省级公益林区划、营建、基础设施建设及档案建设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省级公益林建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6000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GB 7908 林木种子质量分级 GB/T 15163 封山 (沙)育林技术规程 GB/T 15776 造林技术规程 GB/T 15781 森林抚育规程 GB/T 18337.3 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 LY/T 1000 容器育苗技术 LY/T 1646 森林采伐作业规程 LY/T 3179 退化防护林修复技术规程 LY/T 5007 林火阻隔系统建设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公益林 生态区位重要或者生态状况脆弱,以发挥生态效益为主要目的的林地和林地上的森林。 3.2 省级公益林 国家级公益林以外,依据省级有关规定、标准划定的林地和林地上的森林。 4 省级公益林区划 省级公益林主要区划范围: ——流域面积在1 000 km²以上的河流,干流自源头起向上以分水岭为界,向下延伸10 km、汇水区 内河流两侧的森林;支流自源头起向上以分水岭为界,向下延伸5 km、汇水区内河流两侧的森林; ——流域面积在1 000 km²以上的河流(包括干流及其一级支流)两岸,自河道管理范围以外2 km 以内从林缘起,为平地的向外延伸2 km的集中连片森林,为山地的向外延伸至第一重山脊的森林; 1 DB41/T 2772—2024 ——库容 1 000万 m³以上的大中型水库大坝管理范围以外,自林缘起,为平地的向外延伸2 km的集 中连片森林,为山地的向外延伸至ㄩㄱ㰰㐳〴㝆䐾ㄱ㰱㉁ㄳ㜳䄾ㄱ⠹㌍␩ㄱ㰰㝂㔲䍂㐱䘱䔾ㄱ㰱䑃㜰㉄㜀 ——黄河中游黄土丘陵沟壑区、坡度在25°以上的山区林地和黄河故道区连片面积在10 hm²以上且 起防护作用的森林; ——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地、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地质公园、地质遗迹保护区以及国有林场的森林; ——省人民政府批准划定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森林; ——义务植树基地、纪念林等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认为需要特别保护的森林。 5 营建 5.1 封山育林 5.1.1 封育对象 5.1.1.1 疏林地、灌木林地、迹地、造林失败地封育条件 疏林地、灌木林地、迹地、造林失败地封育条件可按GB/T 15163的规定执行。 5.1.1.2 乔木林地封育条件 郁闭度<0.4。 5.1.2 封育目标、封育方式、封育年限、封育措施 封育目标、封育方式、封育年限、封育措施按GB/T 15163的规定执行。 5.2 人工造林 在疏林地、灌木林地、其他规划用于造林绿化的土地上,通过人工措施营建森林的过程。 5.2.1 树种选择及配置 5.2.1.1 树种选择 按GB/T 15776的规定执行。 5.2.1.2 树种配置 省级公益林宜营造混交林,控制营造纯林。树种配置应按照GB/T 15776的规定执行。 5.2.2 种子和苗木 种子和苗木应当满足以下要求: ——播种造林种子质量按GB 7908的规定执行; ——裸根苗应按GB 6000规定的Ⅰ、Ⅱ级苗木,优先使用优良种源、良种基地的种子培育的苗木以 及优良无性系苗木,GB 6000没有明确的树种,可参照相应的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造林作业设计中的 用苗要求; ——容器苗应执行 LY/T 1000的规定。 5.2.3 造林密度 2




珠海市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标准化图集(安全防护、外脚手架与文明施工篇)

珠海市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文明施工 标准化图集 (一)安全防护、外脚手架与文明施工篇 2024年11月 珠海市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标准化图集 目 录 前 言.1 3.2.1 施工区大门及附属设施基本要求.23 01 总则.2 3.2.2 主大门—有门楼.24 1.1 基本要求.3 3.2.3 主大门—无门楼.25 1.2 安全文明施工管理责任.3 3.2.4 次大门.26 02 临时设施.5 3.2.5 安全文明施工公示牌.27 2.1 办公区.6 3.2.6 大门出入口通道.28 2.1.1 场地规划与布置.6 3.2.7 门前三包管理要求.28 2.1.2 办公区大门及围挡.10 3.3 施工区围挡.29 2.1.3 办公区用房.11 3.3.1 施工区围挡基本要求.29 2.2 生活区.14 3.3.2 立体绿植围挡.31 2.2.1 场地规划与布置.14 3.3.3 假植绿化围挡.34 2.2.2 生活区大门及围挡.16 3.3.4 实体砌筑式围挡.35 2.2.3 生活区用房.16 3.3.5 装配式钢结构围挡.38 2.2.4 食堂、浴室、卫生间.17 3.3.6 金属冲孔板围挡.40 2.2.5 其他生活设施.19 3.3.7 移动式围挡.42 03 施工区平面布置.20 3.4 施工通道.44 3.1 施工区布置基本要求.21 3.5 材料堆场.45 3.2 施工区大门及附属设施.23 3.5.1 材料堆放基本要求.45 珠海市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标准化图集 3.5.2 钢筋及钢筋半成品堆放.46 4.3.3 后浇带洞口防护.66 3.5.3 预制构件堆放.47 4.3.4 桩(井)防护防护.66 3.5.4 危化品材料堆放.48 4.3.5 电梯井水平防护.67 3.5.5 易起尘材料堆放.48 4.4 竖向洞口防护.68 3.6 临时设施.49 4.4.1 电梯井竖向防护.68 3.6.1 班前教育讲评台.49 4.4.2 窗台临边洞口防护.69 3.6.2 安全体验馆.50 4.5 通道防护.70 3.6.3 茶水间、吸烟室.51 4.5.1 盘扣式脚手架垂直安全通道.70 3.6.4 移动式厕所.52 4.5.2 工具式垂直安全通道.71 3.7 场地排水.53 4.5.3 整体式垂直安全通道.72 3.8 标识标牌.54 4.5.4 工具式爬梯.72 04 安全防护.55 4.5.5 盘扣式安全通道.73 4.1 脚手架外立面防护.56 4.5.6 工具式安全通道.74 4.2 临边防护.60 4.5.7 临街路段施工防护.75 4.2.1 临边防护基本规定.60 4.5.8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防护.76 4.2.2 基坑临边防护.61 4.6 防护棚.77 4.2.3 现浇混凝土楼梯及休息平台临边防护.62 4.6.1 材料加工防护棚.77 4.2.4 PC装配式建筑楼梯临边防护.63 4.6.2 小型机具防护棚.77 4.3 水平洞口防护.64 4.7 施工机械防护.78 4.3.1 洞口短边尺寸<1.50 m防护.64 4.7.1 塔式起重机防护.78 4.3.2 洞口短边尺寸≥1.50 m防护.65 4.7.2 施工升降机防护.79




2025.02.01-山东省《预制混凝土构件智能制造技术标准》DB37_T 5301-2024

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 DB37/T 5301—2024 J XXXXX—XXXX 预制混凝土构件智能制造技术标准 Technical standard for the intelligent construction of precast concrete components (备案稿) 2024-11-16 发布 2025-02-01 实施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联合发布 山 东 省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 预制混凝土构件智能制造技术标准 Technical standard for the intelligent construction of precast concrete components DB37/T 5301-2024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 J xxxxx-20xx 主编单位: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三一城建住工(禹城)有限公司 批准部门: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施行日期:2025 年 2 月 1 日 20xx xx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山 东省 市 场监 督 管理 局 公 告 2024 年 第 14 号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山 东省 市 场监 督 管理 局 关于批准发布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 《预制混凝土构件智能制造技术标准》 的公 告 由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和三一城建住工(禹城)有限 公司主编的《预制混凝土构件智能制造技术标准》,业经审定通过, 批准为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编号为 DB37/T 5301-2024,现予以发布, 自 2025 年 2 月 1 日起施行。 山东省预制混凝土构件的智能化生产制造、智能工厂以及智能物 流的建设采用本标准时,还应遵守国家和山东省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 性标准规范规定。 本标准由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山东省建筑科学 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4 年 11 月 6 日 前 言 根据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 发 2022 年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鲁建标字〔2022〕 8 号)的要求,编制组经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近年来预制混凝土 构件智能制造的实践经验,参考国内外先进标准,编制本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为:1.总则;2.术语和缩略语;3.基本规 定;4.数字化要求;5.网络互联及数据信息交互;6.生产线及设备智 能化;7.质量控制;8.智能物流;9.信息化管理;10.信息安全。 本标准由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山东省建筑科学 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解释。在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 议,请反馈至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址:济南市无影山 路 29 号;邮政编码:250031,电话:0531-85595501,邮箱: jiegoufenyuan@vip.163.com)。 主 编 单 位: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三一城建住工(禹城)有限公司 参 编 单 位:山东高速德建集团有限公司 中建科技(济南)有限公司 山东省建设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汇富建设集团建筑工业有限公司 山东天意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济南长兴建设集团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昌大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山东瑞坤装配式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员:崔士起 刘传卿 沈拥军 胡兆文 李爱强 田小红 刘洪彬 董先锐 孙长彪 韩桂荣 张爱军 商丽华 庄花洲 周冬梅 林 华 李晓鹏 孙伟峰 萧树忠 邵光辉 马荣全 周克家 贾志臣 刘 涛 董大召 李 楠 吕士坤 王相民 董 璨 主要审查人员:周学军 朱传晟 石玉仁 万立华 邢庆毅 万成梅 宋英芳 李 璟 张建港 目 次 1 总 则.1 2 术语和缩略语.2 3 基本规定.7 4 数字化要求.8 4.1 一般规定.8 4.2 设计信息数字化.9 4.3 生产资源数字化.9 4.4 生产设备数字化. 11 4.5 生产管理系统数字化.11 5 网络互联及数据信息交互.13 5.1 一般规定.13 5.2 网络互联.13 5.3 数据信息交互.15 6 生产线及设备智能化.17 6.1 产区规划及产线布置.17 6.2 工艺流程.17 6.3 设备智能化要求.20 7 质量控制.27 8 智能物流.29 9 信息化管理.31 9.1 MES 管理系统.31 9.2 可视化管理系统.32 9.3 能源管理系统.32 10 信息安全.33 1




2024.12.28-山东省《高速公路零碳服务区建设指南》DB37_T 4779-2024

ICS 03.220.20 CCS R 10 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 4779—2024 高速公路零碳服务区建设指南 Guidelines for construction of zero carbon service areas of expressways 2024 – 11 – 28 发布 2024 – 12 – 28 实施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37/T 4779—2024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总则 . 2 5 规划 . 2 6 设计 . 2 概要 . 2 保温隔热 . 3 采暖通风 . 3 采光照明 . 3 污废处置 . 3 清洁能源 . 3 植被碳汇 . 4 智慧管控 . 4 7 建造 . 4 概要 . 4 施工与验收 . 5 8 运营 . 5 附录 A(资料性) 零碳服务区绿化植物参考表 . 6 I DB37/T 4779—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山东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由山东省交通运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II DB37/T 4779—2024 高速公路零碳服务区建设指南 1 范围 本文件提供了高速公路零碳服务区规划、设计、建造、运营的指导和技术建议。 本文件适用于新建、改(扩)建高速公路的零碳服务区建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17646 小型风力发电机组 GB/T 25127.1 低环境温度空气源热泵(冷水)机组 第1部分:工业或商业用及类似用途的热泵 (冷水)机组 GB/T 29772 电动汽车电池更换站通用技术要求 GB/T 29781 电动汽车充电站通用要求 GB 30721 水(地)源热泵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GB/T 34131 电力储能用电池管理系统 GB/T 34584 加氢站安全技术规范 GB/T 36558 电力系统电化学储能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GB 37480 低环境温度空气源热泵(冷水)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GB 50156 汽车加油加气加氢站技术标准 GB 50366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 50966 电动汽车充电站设计规范 GB/T 51368 建筑光伏系统应用技术标准 GB 55015 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 GB 55030 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 GB 55037 建筑防火通用规范 JT/T 645.1 公路服务区污水再生利用 第1 部分:水质 JT/T 967 公路蓄能型自发光交通标识 NY/T 1137 小型风力发电系统安装规范 DB37/ 5155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零碳服务区 zero carbon service area 运营阶段全年温室气体净排放量等于或小于零的服务区。 1




2024.11.21-重庆市《矿山生态修复技术规范 第2部分:建材矿山》DB50_T10010.2-2024

ICS 13.020 CCS Z 06 DB 川 渝 区域 地方标准 DB50/T 10010.2 —2024 DB51/T 10010.2 —2024 矿山生态修复技术规范 第 2 部分:建材矿山 2024 – 10 – 21 发布 2024 – 11 – 21 实施 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DB50/T 10010.2—2024,DB51/T 10010.2—2024 目 次 前言 .II 引言 . I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2 4 总体要求 .3 5 调查 .3 6 设计 .5 7 实施 .11 8 管护 .13 9 监测 .14 10 数据管理与资料汇交 .15 附录 A(资料 性) 建材矿山调查内容 .16 附录 B(规范性) 建材矿山生态问题分级 .20 附录 C(资料性) 建材矿山生态修复措施参考 .21 附录 D(资料性) 建材矿山生态修复植物参考 .22 附录 E(规范 性) 建材矿山生态修复措施施工技术要求 .28 参考文献 .37 I DB50/T 10010.2—2024,DB51/T 10010.2—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本文件是川渝区域地方标准 DB50/T 10010、DB51/T 10010 《矿山生态修复技术规范》的第 2 部 分。DB50/T 10010、DB51/T 10010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 1 部分:通则。 ——第 2 部分:建材矿山。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四川省自然资源厅提出、归口、解释 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重庆华地资环科技有限公司,四川省地质调查研究院,重 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四川省国土科学技术研究院(四川省卫星应用技术中心),重庆市地质矿产勘 查开发局107地质队,西南大学,重庆大学,重庆市地理遥感中心,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 与环境研究所,四川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与地质灾害防治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马磊、郑杰炳、杨赟、张律、李萍、蔡建军、王永峰、冯樊、蹇恒、朱冬雪、 梁睿雨、司洪涛、程礼军、杨永川、高明、王素伟、王力、 周佳荣、章旭、杨显华、胡骁、赵利、黄爱 民、李满意、徐召雷、李惠敏、李春利、周川、谭利丽、王科、唐将、肖禾、杨宝佳、杨聪、刘莉、于 慧、张新克、魏鹏、刘云、李鑫、黄盛、毛铮、何君。 II DB50/T 10010.2—2024,DB51/T 10010.2—2024 引 言 为切实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加快推进川渝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对矿产资源开发造成的生态 问题进行系统修复,规范矿山生态修复工作流程、技术方法和要求 ,制订川渝区域地方标准 DB50/T 10010、DB51/T 10010 《矿山生态修复技术规范》。 结合川渝地区矿山实际,为满足矿山生态修复技术的通用性并突出不同矿种的特点,《矿山生态修 复技术规范》拟由六个部分构成。 ——第 1 部分:通则。目的在于确立矿山生态修复的技术流程、总体思路、工作方法等通用内容。 ——第 2 部分:建材矿山。目的在于给出对建材矿山及周边影响区域的生态修复技术措施。 ——第 3 部分:金属矿山。目的在于给出对金属矿山及周边影响区域的生态修复技术措施。 ——第 4 部分:化工矿山。目的在于给出对化工矿山及周边影响区域的生态修复技术措施。 ——第 5 部分:能源矿山。目的在于给出对能源矿山及周边影响区域的生态修复技术措施。 ——第 6 部分:水气矿山。目的在于给出对水气矿山及周边影响区域的生态修复技术措施。 III




2024.10.24-陕西省《旅游特色名镇评定规范》DB61_T 960-2024

ICS 03.200 CCS A 12 D B 6 1 陕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 61/T 960—2024 代替 DB61/T 960-2015 旅游特色名镇评定规范 Specification of tourism featured well-known town’s assessment 2024 – 09 – 24 发布 2024 – 10 – 24 实施 陕 西 省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发 布 DB61/T 960—2024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申报要求.2 5 评定要求.3 6 评定与监管.6 附录 A (规范性) 陕西省旅游特色名镇评分表. 7 附录 B (规范性) 陕西省旅游特色名镇申请报告. 13 I DB61/T 960—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代替GB61/T 960-2015《旅游特色名镇评定规范》,与GB61/T 960-2015相比,主要内容变化 如下: ——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2015年版第2章); ——更改了有关章条的内容,将“县(区)”改为“县(市、区)”,将“省局”改为“省厅”,将“旅游行 政管理部门”改为“文化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将“旅游局”改为“文化和旅游厅”;增加“申报镇对标得分 支撑材料”(见第4章,2015年版第4章、附录B); ——更改了有关章条名称和内容,新增“总体要求”“资源和生态保护”“消防管理”的相关内容,以合 法依规、生态环境保护、旅游品质提升为原则(见第5章5.5.1、5.7、5.8,2015年版第5章); ——更改了评定分值(见第6章); ——增加了必备条件(见附录A中A.1); ——修改了附录A中评定分值(见附录A中表A.2); ——增加“加分项”(见附录A中A.3); ——将“旅游特色名镇名称”改为“申报镇名称”(见表B.1)。 本文件由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长安大学、陕西文景山水旅游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丁华、马轩、胡粉宁、王芳、朱秋晨、郎婷、舒悦、陈晶、马旭文、樊其月、 崔萃、宋春慧、代笠、苗帅。 本文件由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负责解释。 本文件联系信息如下: 单位: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 电话:029-85261059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长安北路15号 邮编:710075。 II DB61/T 960—2024 旅游特色名镇评定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陕西省旅游特色名镇评定的术语和定义、申报要求、评定要求及评定与监管。 本文件适用于陕西省旅游特色名镇的评定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2894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3096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 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5768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GB 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 25201 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 GB/T 10001.1 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第1部分:通用符号 GB/T 10001.2 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第2部分:旅游休闲符号 GB/T 10001.9 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第9部分:无障碍设施符号 GB 13495.1 消防安全标志 第1部分:标志 GB 1493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消毒餐(饮)具 GB/T 18971 旅游规划通则 GB/T 18973 旅游厕所质量要求与评定 GB/T 31383 旅游景区游客中心设置与服务规范 GB/T 31384 旅游景区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置规范 GB 37489 公共场所设计卫生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旅游特色名镇 tourism featured well-known town 具有鲜明的旅游特色,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经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评定符合相关要求的行政建制镇。 1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美丽广东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的通知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美丽广东建设

规划纲要(2024—2035年)的通知

粤府函〔2024〕231号

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现将《美丽广东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省生态环境厅反映。

省人民政府

2024年11月3日

  附件:美丽广东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




2024.01.25-山东省青岛市《基岩层序划分技术规范》DB3702_T 37-2023

ICS 07.060 CCS P 13 3702 青岛市地方标准 DB 3702/T 37—2023 基岩层序划分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division of bedrock stratigraphic sequence 2023 – 12 – 25 发布 2024 – 01 – 25 实施 青岛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 3702/T 37—2023 目次 前言 . II 引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基本规定 . 1 5 一级编码(风化程度) . 2 5.1 主码 . 2 5.2 辅码 . 2 6 二级编码(岩石单位) . 2 6.1 主码 . 2 6.2 辅码 . 4 7 三级编码(岩石类型) . 4 7.1 主码 . 4 7.2 辅码 . 6 7.3 特殊岩石编码 . 6 附录 A (资料性) 青岛市区域地质构造特征 . 7 A.1 青岛市主要断裂构造走向 . 7 A.2 青岛市主要断裂构造分布 . 7 A.3 青岛市主要断裂构造特征 . 9 附录 B (资料性) 青岛市基岩地质特征 . 11 B.1 青岛市侵入岩特征 . 11 B.2 青岛市岩石地层特征 . 12 B.3 青岛市岩石单位综合划分 . 12 B.4 青岛市基岩地质图 . 16 参考文献 . 18 I DB 3702/T 37—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青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青岛市勘察测绘研究院、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青岛地质工程勘察院(青岛地质 勘查开发局)、山东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志华、唐文亮、吕三和、常象春、陈绍杰、印萍、刘洪华、朱祥山、王殿斌、 闫强刚、薛俊卓、何松、赵民、侯静、陆晓燕、张飞飞、林琴岗、张伟杰、王淞杰、江宁、花卫华、窦 衍光、夏伟强、卞立民、姜贺、冷传旭、翟尚、阮天宇。 II




2023.12.25-山东省青岛市《多测合一技术规范》DB3702_T 39-2023

ICS 07.040 CCS A 75 3702 青岛市地方标准 DB3702/T 39—2023 多测合一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integration of multiple surveying and mapping 2023-12-25 发布 2023-12-25 实施 青岛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3702/T 39—2023 目 次 前言 . III 引言 . V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缩略语 . 2 5 总则 . 2 5.1 一般规定 . 2 5.2 时空基准 . 3 6 控制测量 . 3 6.1 一般规定 . 3 6.2 平面控制测量 . 3 6.3 高程控制测量 . 4 7 用地预审与选址测量 . 5 7.1 一般规定 . 5 7.2 用地预审与选址 . 5 7.3 成果内容 . 6 8 土地勘测定界测量 . 6 8.1 一般规定 . 6 8.2 土地勘测定界 . 6 8.3 成果内容 . 7 9 拨地定界测量 . 7 9.1 一般规定 . 7 9.2 拨地定界 . 7 9.3 成果内容 . 8 10 规划放(验)线测量 . 8 10.1 一般规定 . 8 10.2 规划放(验)线 . 8 10.3 成果内容 . 9 11 规划竣工测量 . 9 11.1 一般规定 . 9 11.2 建(构)筑物平面位置测量 . 10 11.3 建(构)筑物高度及层高测量 . 11 11.4 建筑物基底面积与建筑面积测量 . 11 11.5 绿地面积测量 . 13 11.6 车位测量与统计 . 14 I




四川省建筑工程绿色建材应用比例核算技术细则(试行)

附件 四川省建筑工程绿色建材应用比例核算技术细则 (试行) 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24 年 11 月 前 言 为落实《四川省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专项行动方案》(川建勘设科发 〔2023〕170 号)、《四川省建材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川经信环资〔2024〕 55 号)、《绿色建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工信部联原〔2023〕 261 号)等文件要求,全面推进我省绿色建材推广应用工作,规范我省建 筑工程绿色建材应用比例核算,促进绿色建材行业高质量发展,依据《绿 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9(2024 版)、《绿色建材应用比例计 算技术细则(试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编制 2021 版)等规定,编制单位在调查研究、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结合 我省实际,编制了本细则,供各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以及建设、设计、 施工、监理、绿色建材生产等单位使用。在执行本细则过程中如有意见和 建议,请寄送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址:成都市一环路北三 段 55 号;邮编:610081;电话:028-83372502;E-mail: 1042223842@qq.com)。 编制单位: 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四川省建设工程消防和勘察设计技术中心 四川省材科院检验检测有限公司 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四川华西绿舍建材有限公司 西南科技大学 中建西部建设建材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成都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起 草 人: 陈东平 施 毅 赵 飞 幸 运 乔振勇 胡彭超 杨 森 高 波 何顺爱 李晓英 邱 峰 陈泓任 郑高磊 刘 素 倪 吉 张金辉 吴 勇 高 杨 苏英杰 马 鑫 审 查 人: 秦 钢 高庆龙 赵 斌 钟辉智 黎 力 目 录 1 总 则.1 2 术 语.2 3 基本规定. 3 4 核算方法. 5 5 核算要求. 8 附录 A 绿色建材应用比例核算二级指标细化表.9 附录 B 绿色建材应用比例核算计划表(设计阶段).11 附录 C 绿色建材应用比例核算表(竣工阶段).12 1 总 则 1.1 为推动四川省建筑业绿色高质量发展,规范绿色建材应用比例核算 方法,制定本细则。 1.2 本细则适用于建筑工程设计阶段和竣工阶段的绿色建材应用比例核 算。 1.3 四川省建筑工程绿色建材应用比例核算除应符合本细则的规定外, 尚应符合国家和四川省现行有关标准和政策的规定。 — 1 — 2 术 语 2.1 绿色建材 在全寿命期内可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具有节 能、减排、安全、健康、便利和可循环特征的建材产品。包含建筑材料和 设备产品。 2.2 绿色建筑 在全寿命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 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 2.3 绿色建材应用比例 在同一项目应用的建筑材料或设备中,获得绿色建材认证的建材或设 备产品占某类建筑材料或设备产品的比例。 — 2 — 3 基本规定 3.1 绿色建材应用比例应以单体建筑作为核算对象,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单体建筑应按照规划批准文件中的建筑编号确认; (2)当单体建筑由主楼、裙楼组成时,主楼、裙楼可按不同的单体建筑 进行核算; (3)单体建筑的层数不大于 3 层,且地上建筑面积不超过 500m2 时,可 由多个单体建筑组成建筑组团作为核算单元; (4)地下建筑(含地下室)可单独进行核算; (5)室外附属工程可合并为一个整体单元进行核算。 3.2 设计阶段绿色建材应用比例核算时,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要充分考 虑项目所在地范围内绿色建材供应情况,合理选择绿色建材类别,确定应 用比例。 3.3 竣工阶段绿色建材应用比例核算时,相关单位应以项目结算报告中 绿色建材类别和实际使用量等相关佐证材料为依据。 3.4 绿色建材应用比例的核算指标应由主体及围护结构工程用材(Q1)、 装饰装修工程用材(Q2)、机电安装工程用材(Q3)、室外工程用材(Q4) 4 类指标组成,且每类指标按子类别分设二级指标。 3.5 绿色建材应用比例 4 类核算指标合计 100 分,其中主体及围护结构 工程用材指标 45 分、装饰装修工程用材指标 35 分、机电安装工程用材 15 分、室外工程用材指标 5 分。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