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CG03 轻型钢结构设计实例(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参考图图集 .pdf

资源简介/截图: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参考图
轻型钢结构设计实例
图集号:08CG03
统一编号:GJCT-025
主编单位:五洲工程设计研究院
实行日期:二〇〇八年七月一日cafb926cc4f732408CG03《轻型钢结构设计实例》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参考图,提供了一套实际工程的民用轻型钢结构设计图作为实例,供工程设计人员在钢结构设计时参考。
本参考图内容来源于北京某一已建成使用的项目的设计图,根据编制要求对局部结构进行了调整。实例结构为单层建筑,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Str1)是展览、餐饮和室内运动休闲多功能餐厅,长84米,宽约60米,建筑高度8.7米;结构方案采用钢框架支撑体系。另一部分(Str2)是生态植物展厅,平面为直径30米的圆形,建筑高度12.4米;结构方案采用钢管混凝土柱和平面交叉桁架组合的结构体系。本工程实例中的结构设计方案、设计参数、图纸成果等不得作为其他工程的设计及施工依据。1编制目的
本图集提供了一套实际工程的民用轻型钢结构设计图作为实例,供工程设计人员在钢结构设时参考。
2编制内容
本工程实例为北京某一已建成使用的项目,根据标准图集的编制要求,对局部结构进行了调整。实例结构为单层建筑,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Sr1)是展览、餐饮和室内运动休闲多功能厅,长84米,宽约60米,建筑高度8.7米.另一部分(Str2)是生态植物展厅,平面为直径30米的圆形,建筑高度12.4米。两部用连廊相连,本实例将两部分结构
分开独立表达。Str1屋面采用金属压型钢板,下设有保温、隔气层,内板为穿孔铝合金吸音板,墙面为砌体。Str2屋面采用透光性能较好的阳光板(聚碳酸酯)),维护系统为点式玻璃幕墙,檐口有皇冠式的装饰。
3编制方法
本图集对原工程轻型钢结构设计图加以调整,如:增加了建筑效果图使之更直观,增加了混凝土基础图使之更完整,删减了原工程的连廊等设计图。本工程实例的图纸包括建筑效果图、结构设计说明、基础图、结构平面布置图、檩条平面布置图、框架立面图、桁架详图、节点详图等。
图集中“注”为原图纸文字说明内容,“提示”为对本图集的提示性说明注意事项
鉴于各工程的具体情况和功能要求不同,本工程实例中的结构设计方案、设计参数、图纸成果等不得作为其他工程的设计及施工依据。目录、编制说明 1
建筑效果图 2
结构计算模型 3
结构设计说明 4
图例、构件编号 8
基础平面布置图 9
基础详图 10
锚栓平面布置图 11
屋面结构平面布置图 12
结构平面布置图 13
柱脚详图 14
屋面檩条平面布置图 15
框架立面图 17
桁架详图 21
节点详图 24




完整PDF版 12DX011《建筑电气制图标准》图示图集(含配套光盘文件)

资源简介/截图: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建筑电气制图标准》图示
图集号:12DX011
统一编号:GJBT-1218
组织编制: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主编单位: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工程建设标准设计强电专业专家委员会、工程建设标准设计弱电专业专家委员会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批准文号:建质〔2012〕134号
实行日期:二〇一二年十一月一日16a97775ebe7abdc25efc44760838312DX011《建筑电气制图标准》图示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中民用与一般工业建筑电气设计各阶段的设计图、竣工图、通用设计图、标准设计图等设计文件。图集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建筑电气制图标准》条文解释图示,此部分以《建筑电气制图标准》GB/T 50786-2012条文的编排顺序,用图示和文字说明的方式对条文进行解释,包括基本规定、常用符号和图样画法。第二部分为工程示例,此部分主要以变配电所及输送泵房施工图为例,将标准条文的规定更加具体和直观,以便设计人员能够正确、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标准。图集内容索引:
目录 l
编制说明 3
制图一般规则 6
基本规定
图线 7
参照代号 11
标注 14
常用符号
图形符号 17
图形符号(线型符号) 22
图形符号(设备标注) 23
文字符号 25
图样画法
一般规定 26
图号和图纸编排 27
图样布置 28
系统图 29
电路图 38
接线图(表) 43
电气平面图 44
电气总平面图 49
示例
变配电所
说明 51
供配电系统图 52
35kV配电系统图 53
10kV供配电系统图 54
10/0.4kV变配电所S23低压配电系统图 56
动力配电箱系统图 58
照明配电箱系统图 60
照明平面图 61
弱电平面图 62
S23变配电所平面布置图 63
S23变配电所电缆路由图 64
S23变配电所A-A剖面图 65
S23变配电所B-B剖面图 66
S23变配电所接地平面图 67
输送泵房
说明 68
动力配电箱系统图 69
卸料泵一用一备控制电路图 71
输送泵控制电路图 75
泵房电缆图 77
泵房动力平面图 78
附录
部分常用图形符号新旧对比 79




高清无水印 09S902 民用建筑工程给水排水初步设计深度图样. pdf

资源简介/截图: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民用建筑工程给水排水初步设计深度图样
图集号:09S902
统一编号:GJBT-1110
主编单位: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机电专业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批准文号:建质[2009]121号
实行日期:二〇〇九年九月一日f1bed840d047fb1 09S902 民用建筑工程给水排水初步设计深度图样 1
目录 2
编制说明 4
设计说明书 5
设计说明书编写说明 5
设计说明书(示例) 6
设计说明书(示例续一) 7
设计说明书(示例续二) 8
设计说明书(示例续三) 9
设计说明书(示例续四) 10
设计说明书(示例续五) 11
设计说明书(示例续六) 12
设计说明书(示例续七) 13
设计说明书(示例续八) 14
设计说明书(示例续九) 15
设计图纸 16
设计图纸绘制说明 16
图例、图纸目录 18
给水排水总平面图 19
给水系统原理图 20
热水系统原理图 21
污水系统原理图(一) 22
污水系统原理图(二) 23
污水系统原理图(三) 24
污水系统原理图(四) 25
废水和雨水系统原理图 26
消火栓给水系统原理图 27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原理图 28
地下二层给水排水及消防平面图 29
地下一层给水排水及消防平面图 30
一层给水排水及消防平面图 31
二层给水排水及消防平面图 32
三层给水排水及消防平面图 33
四层给水排水及消防平面图 34
五层给水排水及消防平面图 35
标准层给水排水及消防平面图 36
十一、十三层给水排水及消防平面图 37
二十二层给水排水及消防平面图 38
二十三层给水排水及消防平面图 39
电梯机房、夹层和消防水箱间给水排水及消防平面图 40
屋面雨水排水平面图 41
附 录 42
附录1 消防篇(示例) 42
附录1 消防篇(示例续一) 43
附录1 消防篇(示例续二) 44
附录1 消防篇(示例续三) 45
附录2 节水、节能篇(示例) 46
附录3 环境保护篇(示例) 47
附录4 卫生防疫篇(示例) 48
附录5 人防篇(示例) 49




高清带书签 09DX004 民用建筑工程电气初步设计深度图样(电 气设计图集).pdf

资源简介/截图: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民用建筑工程电气初步设计深度图样
图集号:09DX004
统一编号:GJBT-1114
组织编制: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主编单位: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机电专业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批准文号:建质[2009]121号
实行日期:二〇〇九年九月一日6df1d1369dee4181编制依据
1.1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质函[2009]81号文“关于印发《2009年国家建筑标准设计编制工作计划》的通知”。
1.2《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01。
1.3《电气技术用文件的编制第1部分:一般要求》GB/T6988.1-2008。
1.4《电气工程CAD制图规则》GB/T18135-2008。
1.5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发的《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年版)。
1.6国家建筑标准设计09DX001《建筑电气工程设计常用图形和文字符号》。
2编制目的
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发的《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年版)为依据,《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为标准,力求简明扼要,以实际工程的建筑电气初步设计文件为例,对有关深度规定和制图标准予以细化和图样化。采用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突出共性,为国内民用建筑工程建筑电气初步设计文件的编制提供一种示范做法。
3适用范围
3.1本图集提供的图纸内容、表示深度和绘制方法适用于民用建筑工程设计建筑电气专业初步设计文件的编制。
3.2一般工业建筑工程(房屋建筑部分)的电气初步设计文件可参考使用。
3.3本图集中的工程实例只对深度内容进行表达,不宜作为其他工程的设计依据。
4主要内容
4.1本图集主要由电气初步设计说明、工程实例、其他共三部分组成。
4.1.1电气初步设计说明(放在国标网站上供图集用户下载)由强、弱电设计说明、消防电气设计说明三部分组成。
4.1.2工程实例由电气初步设计说明、系统图、平面图三部分组成。
4.1.3其他部分:依据设计深度规定,提供了部分其他弱电系统图、系统框图供设计、建设等有关单位参考。
4.2每部分均包括【深度规定条文】、【补充说明】和相应的工程样图。
4.2.1【深度规定条文】部分的文字是对《深度规定》原文(包括章节编号等)的直接引用,宇体均为黑体。
4.2.2【补充说明】为本图集提出的对初步设计图编制的补充要求和应该注意的问题。
4.2.3图样部分:
1)图样中所标注比例为所选工程示例原图的比例。
2)图样中“附注”为所选工程示例原图中文字说明的内容。
3)图样中“提示”为对本图样的提示性说明。
4.3本图集附带电子文件
4.3.1将图样中的设计说明放在国标网站上,图集用户使用时需将文件复制到本地硬盘中,将属性中的只读选项去除即可。文件为.dwg格式,可直接引用或修改使用。
4.3.2文件所需字体文件为.sx格式,使用文件前请将此文件复制至相同路径或CAD软件的Fonts目录下。
4.3.3电气专业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目录(2009年版)。
5相关图集
5.1本系列图集由《民用建筑工程电气初步设计深度图样》和《民用建筑工程电气施工图设计深度图样》组成。
5.2为方便各专业配套使用,除本图集外,规划总平面、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空调专业分别编制了相应的图集。
5.3将较为重要的民用建筑设计中各专业互提资料、相互配合的内容已另编制成05DX005《民用建筑工程设计互提资料深度及图样》(略)09DX004图集PDF书签目录索引:目 录 2
编制说明 3
初步设计说明 4
深度规定条文 4
强电设计说明 6
弱电设计说明 11
消防电气设计说明 19
工程实例 22
高压供电系统图 22
低压配电系统图 23
低压配电干线系统图 24
变、配电所平面布置图 25
综合布线系统图 26
广播系统图、有线电视系统图 27
视频监控、车库管理系统图 28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图 29
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图 30
一层主要干线平面布置图 31
火灾自动报警布置图 32
其他 33
同声传译系统图 33
侯诊呼应信号系统图 34
病房护理呼应信号系统图 35




清晰无水印 09DX003 民用建筑工程电气施工图设计深度图样( 书签).pdf

资源简介/截图: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民用建筑工程电气施工图设计深度图样
图集号:09DX003
统一编号:GJBT-1113
组织编制: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主编单位: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机电专业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批准文号:建质[2009]121号
实行日期:二〇〇九年九月一日732fd6dfa708be01编制依据
1.1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质函[2009]81号文“关于印发《2009年国家建设标准设计编制工作计划》的通知
1.2《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01.
1.3《总图制图标准》GB/T50103-2001.
1.4《电气技术用文件的编制第1部分一殷要求》GB/T6988.1-2008。
1.5《电气工程CAD制图规则》GB/T18135-2008.
1.6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发的《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年版)。
1.7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09DXO01《建筑电气工程设计常用图形和文宇符号》。
2编制目的
在既符合有关深度规定和制图标准的要求,又力求简化的原则下,以实际工程的建筑电气施工文件为实例,对有关深度规定和制图标准予以细化和图样化。采用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为国内民用建筑工程建筑电气施工图的编制提供一种示范做法。
3适用范围
3.1本图集提供的图纸内容、表示深度和绘制方法适用于民用建筑工程设计建筑电气专业施工图的编制。
3.2一般工业建筑工程(房屋建筑部分)的建筑电气施工图可参考使用。
3.3本图集中所选择工程实例只对深度内容进行表达,其设计方案和设计参数,不作为其他工程的设计依据。
4主要内容
4.1为了统一建筑电气专业制图规则,保证制图质量,依据现有的国家制图标准和图形符号,对电气专业的图面表示,如图幅、图线、文字、比例等做了绘制说明。
4,2本图集选用工程中设计量大面广的住宅作为一个完整的工程实例:选用办公楼、锅炉房等作为典型的工程实例;依据设计深度规定,提供了部分弱电系统框图,供设计、监理、建设等有关单位参考。目录 2
编制说明 4
常用图例 6
住宅 9
图纸目录 9
施工设计说明 10
低压配电系统图(一) 13
低压配电系统图(二) 14
竖向配电系统图 15
电话、电视、网络系统图 16
多功能访客对讲系统图 17
表具数据远传系统图 18
住户配线箱接线图 19
地下层电气平面图 20
地下层弱电平面图 21
首层电气平面图 22
首层多功能访客对讲平面图 23
标准层电气平面图 24
标准层照明平面图 25
标准层电话、电视、网络平面图 26
标准层多功能访客对讲平面图 27
标准层表具数据远传平面图 28
设备层电气平面图 29
屋顶防雷平面图 30
主要设备表 31
总图 32
总平面图电气设计说明 32
住宅小区电气总平面图 33
住宅小区电气总平面局部图 34
办公楼 35
电气施工设计说明 35
弱电施工设计说明 42
竖向配电系统图 50
电力、照明、控制配电箱系统图 51
控制要求 52
电力平面图 53
照明平面图 54
电源插座平面图 55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框图 56
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图 57
火灾自动报警平面图 58
有线电视系统框图 59
背景音乐广播系统框图 60
视频监控系统框图 61
综合布线系统框图 62
变配电 63
高压配电系统图 63
低压配电系统图 64
变配电室设备布置平剖面图 65
变配电室接地平面图 66
防雷、接地 67
防雷平面图 67
接地平面图说明 68
接地平面图 69
锅炉房 70
锅炉房设计说明 70
热水锅炉热工检测系统图 71
温度、压力、流量测量回路接线图 72
仪表管线系统图(一) 73
仪表管线系统图(二) 74
锅炉仪表平面图 75
主要设备表 76
其 他 77
多媒体公共显示系统框图 77
停车场管理系统图 78
停车场入口设备布置、管理图 79
停车场出口设备布置、管理图 80
附 录 81
附录1 施工图开始阶段,要求甲方提供的相关资料 81
附录2 现场踏勘提纲 81
附录3 施工图技术交底提纲 81
附录4 施工现场配合提纲 82




Q/GDW 12070-2020 配电网工程标准化设计图元规范

资源简介/截图: ICS29.240
Q/GDW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GDW12070—2020
配电网工程标准化设计图元规范
Specification of graph elements for distribution network engineering standarzition design2021-04-30发布2021-04-30实施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发布e8cc1db15754c15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10kV及以下配电网工程标准化设计中所涉及图元的总体原则、基本要求、使用说明及图元样式、图元块属性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配电网工程设计中电气系统配置图、电气主接线图及线路路径图的图纸绘制。20kV配电网工程图纸绘制参照本标准执行。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图元graph elements
具有特殊含义、与语言无关、用来表达信息的视觉感知图形。
2.2
图元状态graph elements state
用于表示图元所代表线路、设备、设施的状态,包括:新建、原有、拆除三种状态。
2.3
电气图图元electrical graph element
用于配电网工程设计中配电站房、变台的电气系统配置图及电气主接线图绘制的图元。
2.4
线路图图元line graph elements
用于配电网工程设计中架空线路及电缆线路路径图绘制的图元。3总体原则
配电网工程设计图元应具备规范性、简洁性和适用性。本标准未涉及到的图元,可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自行设计。
4基本要求
4.1图元尺寸
4.1.1实线代表各类现状已建成的电力设施,虚线代表新建工程中拟建的电力设施,二者线宽一致。
4.1.2本标准中规定了电气图图元、线路图图元的图形样式和相对尺寸,具体图形尺寸可根据设计需要适当调整。4.1.3同一图纸相同要素类型的图元线宽应一致,线宽宜为0.25mm。
4.1.4为了使图元清晰易读,除允许符号交叉和结合表示者外,各符号之间的间隔(包括轮廓线与所配置的不依比例尺变化的符号之间的间隔)一般不应小于0.3mm,平行的线形图元,其最小间距不应小于0.7mm。
4.1.5线路图图元尺寸要求详见表3中说明。
4.1.6图元块属性标注字体为宋体,字高为3mm,字体宽度因子为0.8。




CJJ 89-2012 城市道路照明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pdf

资源简介/截图: CJJ 89-2012 城市道路照明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
f2e51ee4570bbd0495bd7cc05201586d

1总则
1.0.1 为适应城市道路照明工程建设的发展,保证城市道路照明工程的施工质量,促进技术进步,确保照明设施安全、经济地
运行,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电压为 10kV 及以下城市道路照明工程的施工及验收。工程施工时应按批准的设计图纸进行施工。
1.0.3城市道路照明所采用的设备和器材均应符合国家现行技术标准的规定,并应有合格证件和铭牌。到达现场后,应及时按下列要求进行验收检查:
1设备、器材的包装和密封应完整良好;
2技术文件应齐全,并有装箱清单;
3按装箱清单检查清点,型号、规格和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附件、配件应齐全。
1.0.4城市道路照明工程的施工和验收,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 电力变压器 power transformer
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来改变交流电压的装置,主要构件是绕组《初、次级线圈)和铁心,有干式和油浸式电力变压器两种简称变压器。
2.0.2 箱式变电站 box-type substation
将变压器和用来控制及保护变压器运行的电器部件。组装在个箱内的设备。
2.0.3地下式变电站 underground substation
将变压器和用来控制及保护变压器运行的电器部件,安装在防水密封的地坑内的设备。
2.0.4爬电距离 creepage distance
两导电体间、导电体与裸露的不带电的导体之间沿绝缘材料表面的最短距离。
2.0.5工作井 working well
在电缆线路的终端、接头等处,为方便电缆敷设和日后维修而设置的地下工作井,有手孔井和人孔井两种2.0.6接地体(极) ground.conductor
埋人地中并直接与大地接触的金属导体,称为接地体(极)接地体分为水平接地体和垂直接地体2.0.7接地线 ground wire
电气设备、杆塔的接地端子与接地体或零线连接用的在正常情况下不载流的金属导体,称为接地线。2.0.8 接地电阻 ground resistance




《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计价规范》正式实施及解读分析

2023年3月1日,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主编的《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计价规范》正式实施。

以下文字资料来源于公号《马楠讲造价》稍有修改。

其实,做这么多年造价工作,感觉“规范是死的,人是活的”。在工程总承包实际推行过程中,由于没有适用于工程总承包计量计价的规则作为引导,仍然采用基工图设计的模拟清单、费率下浮的方式签订合同。致使工程总承包的计量计价又回到施工图结算,导致不少项目结算超出概算。工程总承包合同实际无法执行,合同纠纷案件逐年上升。严重制约了工程总承包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亟需建立一套适应于工程总承包的计价规则,供工程建设各方主体根据需要选用。”其实,“结算超出概算”、“合同纠纷案件逐年上升”与是否有计价规范有直接原因吗,即使现在已经普遍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施工总承包项目,情况能有多少好转吗?“合同纠纷案件”降低了吗?”

针对本次计价规范,分享如下干货:

1、对总价合同做了详细解释。

长期以来,在我国工程建设领域,有的习惯将工程计价的合同方式归纳为固定价合同、可调价合同,这一划分在实践中带来了问题:

一是固定价合同不能区分是固定单价还是固定总价;

第二采用“固定”字眼的价格合同,容易使人产生价格绝对固定,不能调整的错觉,无形中带来了一些无谓的合同争议。

新标准把总价合同分为三类:以施工图纸为基础发承包的总价合同(其中这条解释里面“若合同价款是依据发包人提供的工程量清单确定时,发承包双方应依据承包人最终实际完成的工程量(包括工程变更,工程量清单错、漏项等)调整确定合同价款,即发包人承担工程量的风险。”对总价合同的结算及审核非常有借鉴意义);以发包人要求和初步设计图为基础发承包的总价合同;以发包人要求和可行性研究报告为基础发承包的总价合同。

2、新名词“项目清单”和“价格清单”。

与《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中的“招标工程量清单”和“已标价工程量清单”对应。
3、对“优化设计”、“设计优化”、“深化设计”作了明确解释。“工程量”和“工作量”作了明确区分。

4、列举了不宜采用EPC承包的几种情形。以下解释很切实际:

(1)“在工程实践中,业主出于对工程质量的担心,往往对承包商的工程实施进行深度的过程控制,如严格审查承包商的设计方案和施工图纸,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严格审查甚至指定工程设备等”

(2)“如果业主需要严密监督或控制承包商对工程的实施,审核大部分施工图纸,那就意味着业主对承包商的工程实施进行严格的过程控制,这将导致承包商无法有效地控制和降低成本,造成严重的误期风险。因此,该类项目不宜采用 EPC。”

(3)“如果业主对承包商的每次结算与付款都需要经过按工程量计价确定,甚至在某些项目上对承包商的最终结算还规定以施工图预算评审结果为准,这实际上是“穿着工程总承包的新鞋,走的施工总承包的老路” 。

5、明确了“发包人要求”的重要性。如果发包人未能编制“发包人要求”,或编制的“发包人要求”不符合工程建设的目标实现,不宜采用工程总承包模式。

“实践已经说明,不少地区的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极不重视“发包人要求”的编制,甚至在没有“发包人要求”的情况下,采用所谓“费率下浮”、“模拟清单”发包,导致工程结算回到施工工程量计量计价,与 03 年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提倡事前算细账、算明账大相径庭,又回到事前不算账,事后算总账的老路,其结果甚至还不如施工总承包。”

“发包人要求”其核心是发包人的需求,其次才是发包人的要求。……特别是涉及到工程价款的功能需求,使用材料设备的种类、品质、规格、型号、技术参数等应尽可能详细编列。……如果发包人要求应当提及而没有提及的事项,则承包人完全可以免除与此类事项相关的任何责任。

6、明确了EPC项目一般应采用总价合同,但是总价综合里面也可以有按固定单价结算的情形,不改变合同性质。

对“复杂性和施工条件的多变性,规定了可以将某些项目(如土石方)单独列项,形成了按实际工程量计价的单价项目,但这并不表示其是单价合同,仍然是总价合同下可以实施工程量调整的一个项目而已,并未改变总价合同的性质。”

7、建议承包人报价自行测算销项增值税,建设工程领域目前的计税弊端分析非常到位。

(1)“由于建筑业“营改增”后,目前在工程估算、概算、预算、结算中除去材料、设备、管理费等包含的进项税,计算承包人应纳增值税具有相当的难度,也是当前工程计价的痛点”

(2)“在实际工作中,纳税人申报缴纳增值税,是以企业(而非建设项目)汇总的销项税额和进项税额的差计算申报缴纳。如果分项目抵扣是对纳税人的“债权”的浪费”

(3)“当前工程计价存在的人为的、模拟的除税,并不是税务机关对纳税人征收增值税的计算方式。”

(4)“实际税负多少,还取决于抵扣进项税的多少,抵扣得多,实际税负就低,反之,实际税负就高”

(5)“如果能按规定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企业税负在 3%左右,与营业税相比变化不大。但实际情况是很难如理想状况取得进项税专票,实际税负大概在 5-6%,可见,在民间也知道增值税征收率不等于增值税实际税负率。”

(6)“在原材料采购中承包人是选择专项抵扣还是不抵扣也存在着税务筹划的选择空间……因此,从成本的角度出发,这是承包人统筹决定的事项。鉴于营改增后,工程总承包的承包人有可能面对 3%、6%、9%、13%的增值税征收率。对承包人实际税负存在存在较多变量,并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税务筹划能力具有较大关系。”

8、提醒了发包人“甲供材料”要慎重考虑。

“发包人对是否自行提供部分材料、设备应持慎重态度,在承包人进行设计时,只要满足发包人要求,承包人具有使用材料的选择空间,这一点与施工总承包项目使用材料、设备已经明确是有差别的。如发包人仍以施工总承包的观念确定自行提供材料,有可能面临以下问题:一是供应材料的品种、规格、数量是否与承包人的设计相匹配?二是采购材料设备中的增值税进项税是承包人用以抵扣销项税的“债权”,但由于发包人采购,其增值税专用发票在发包人,有可能导致承包人与发包人发生争议。”

9、对工程计价明确要求不得以施工图为基础采用清单计价。

以施工图预算评审作为竣工结算的类似内容,很明显这一约定不仅造成合同约定前后矛盾,极易导致合同纠纷,同时,将承包人设计的施工图作为结算依据导致了如下两大后果:一是使施工结算超过约定合同价的可能性大大上升,增加了发包人的投资风险;二是对承包人改进设计的可施工性进行的优化一风吹,使承包人亏损的可能性大大上升。这一做法形成了事实上的按定额计价,既违反合同的诚信原则,又阻碍了工程总承包的顺利推行”

10、推荐采用“标底”了。对最近十来年从事造价的工作人员几乎是从来或难得接触标底的,这下要开始接触了。“本规范有限推荐实行设置标底进行招标”

11、标底或最高限价直接采用投资估算或设计概算中的发包内容,不用下浮了。

标底或最高投标限价在投资估算或设计概算的基础上形成,而无须另行编制。实践中,有的地方或项目采用“概算下浮”进行工程总承包发包,规避写发包人要求。为工程结算埋下了大量陷阱,所以不宜采用“概算下浮”总价进行工程总承包发包。

12、对工期延误方,按不利于责任方的处理方式,明确写入了规范。

“因承包人原因导致工期延误的,合同价款调增的不予调整、工期不予顺延,合同价款调减的予以调整;因非承包人原因导致工期延误的,合同价款调减的不予调整,合同价款调增的予以调整,工期顺延”

13、对建设工程的合理利润作了明确解释,对处理争议索赔很有借鉴意义。

“合理的利润可以百分比表示,由发承包双方在合同中约定,合同中未约定的,可以按税前工程造价的 5%计算。”“建标【2013】44 号规定:“利润在税前建筑安装工程费的比重可按不低于 5%且不高于 7%的费率计算”

14、发包人如果取消了项目,影响承包人在其他价格清单中的项目收益时,应给承包人补偿费用和利润。“防止某些发包人在签约后以工程变更的名义擅自取消合同中约定的工作或工程,从而使承包人蒙受损失”

15、对目前价格调整的执行情况及问题分析也比较切合实际。

(1)“在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领域,长期以来一直采用绝对值调整人工、材料价差的方式,这一方式表面上看对发承包双方都体现了公平,但总的来看,弊大于利:一是计算繁琐,由于原材料种类繁多、价差调整往往拖到竣工结算,导致施工过程中的期中结算结而不实,竣工结算争议不断”。合同约定的不明确,过程管理不到位等情况,导致结算时材料人工调差趋于理想化,不切实际。

(2)“建标[2014]142 号)又明确提出推进工程造价要素价格指数调价法。但至今各地在这方面基本上处于原地踏步状态”。虽然造价站在发布造价指数,但是干了这么多年造价,就没遇到过一次采用价格指数调整的。

(3)“(国办发【2017】19 号)提出推行工程总承包以来,各地一轰而上,而与工程总承包相适应的工程计价规则又一直迟迟未出,各地也习惯性地以施工总承包的思维采用“模拟清单”、“费率下浮”进行工程总承包招标,而这种模式的计价基础仍是施工图,而且还不是发包人提供的施工图,导致总承包计价以承包人设计的施工图为基础计量计价,工程总承包陷入结算难办,结算超合同总价的局面”

16、从规范上统一“工程签证单”的叫法。“变更单”、“洽商单”、“签证单”、“工作联系单”、“技术核定单”、“工程量确认单”等等,统统归结为“工程签证单”。

17、承包人的福音:明确了进度支付比例不低于85%。

18、明确了期中结算的重要性,不要认为中途计量支付多少无所谓。“发承包双方应当在合同约定时间内办理工程竣工结算,在合同工程实施过程中已经办理并确认的期中结算的价款应直接进入竣工结算。”

19、不要一遇到争议,承包人就以“停工”或“不做”“迫使”发包人达成一致意见,“发包人与承包人对合同价款调整的不同意见不能达成一致的,只要对发承包双方履约不产生实质影响,双方应继续履行合同义务,直到其按照合同约定的争议解决方式得到处理。”

20、明确了施工过程中的签证变更等造成的费用增减,只要经确认,应随进度款支付。“经发承包双方确认调整的合同价款,作为追加(减)合同价款与工程进度款同期支付(扣减)”




NB/T 10633-2021 风电场工程节能验收报告编制规程.pdf(附条文 明)

资源简介/截图: ICS27.180
P61
NB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P
NB/T10633-2021
风电场工程节能验收报告编制规程
Specification for Preparation of Energy Conservation Acceptance Report for Wind Power Projects
2021-04-26 发布
2021-10-26 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NB/ T 10633-2021,节能验收报告,风电场工程,风电场工程编制规程,NB/T 10633-2021 风电场工程节能验收报告编制规程.pdf(附条文说明)前言:根据《国家能源局关于下达2016年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能科技〔2016〕238号)的要求,规程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基本规定、项目概况、生产工艺和建筑物节能复核、耗能设备节能复核、节能管理评价、项目综合能耗评价、结论与建议。
本规程由国家能源局负责管理,由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提出并负责日常管理,由能源行业风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风电场施工安装分技术委员会(NEA/TC1/SC2)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六铺炕北小街2号,邮编:100120)。
本规程主编单位:中国电建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规程参编单位: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员:王晓莹 马燕 李少朋 魏少雄 雷晓鹏 杨昌 张景亮 于绍奉 胡叶荻 赵轶 黄勇 解统成贾 张妍
本规程主要审查人员:杨志刚 黄春芳 田景奎 张云杰 黎发贵 江松 陈小群 田东胜 唐艳芬 余文博 何笑 吕珊 孙剑锋 辛克锋 王银章 凡伟内容目录:1总则1
2基本规定2
3项目概况3
4生产工艺和建筑物节能复核4
5耗能设备节能复核5
6节能管理评价7
6.1组织机构和管理7
6.2管理制度7
6.3能源计量配置8
7项目综合能耗评价9
8结论与建议10
9附图及附表11
附录A风电场工程基础资料和技术资料收集清单12
附录B风电场工程节能验收报告编制目录14
本规程用词说明15
引用标准名录16
附:条文说明17内容摘抄:1总则
1.0.1为规范风电场工程节能验收报告的编制,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风电场工程节能验收报告的编制。
1.0.3风电场工程节能验收报告编制,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基本规定
2.0.1风电场工程节能验收报告应包括项目概况、生产工艺和建筑物节能复核、耗能设备节能复核、节能管理评价、项目综合能耗评价、结论与建议、附图及附表。
2.0.2改建、扩建风电场工程节能复核应分摊计入前期工程公用设施的能源消耗,分摊比例可按各期工程的装机容量比例进行计算。
2.0.3风电场工程节能验收报告中生产工艺节能复核应包括从风电机组升压变压器低压侧至风电场并网点之间的风电场整个生产过程的主要耗能设备。
2.0.4风电场工程节能验收报告编制前应收集风电场工程并网发电满1年的基础资料和技术资料。风电场工程基础资料和技术资料收集清单宜符合本规程附录A的规定。
2.0.5风电场工程节能验收报告应由项目法人单位组织编写。风电场工程节能验收报告编制目录宜符合本规程附录B的规定。
2.0.6风电场工程节能验收报告编制的基本依据应包括下列内容:
1国家法律法规、技术标准。
2工程合同文件。
3工程设计文件及审批文件。
4工程节能报告。
5有关运行资料。3项目概况
风电场工程节能验收报告项目概况应概述风电场工程地理位置、周边环境、水文气象、工程地质、工程规模及建设内容,项目生产工艺方案、总平面布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项目能源消耗种类、数量及能源使用情况,主要耗能设备及材料技术参数、能源计量器具配置情况,改建、扩建风电场工程原项目用能情况,相关竣工图纸和资料,项目节能设计和节能报告主要结论及建议。4生产工艺和建筑物节能复核
4.0.1生产工艺和建筑物节能复核应阐述工程项目生产工艺方案,复核分析项目生产工艺方案是否符合行业规划、节能设计规范等相关要求。
4.0.2生产工艺和建筑物节能复核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工业建筑节能设计统一标准》GB51245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的有关规定,对项目升压站、开关站、换流站及集控中心内的主要建筑物的节能效果进行复核评价。(略)




NB/T 10713-2021 地热管网施工验收规范

资源简介/截图: ICS 91.200
CCS P46
备案号:J3028-2022 NB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NB/T10713-2021
地热管网施工验收规范
Code for construction and acceptance of geothermal pipe network
2021-11-16发布2022-05-16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布NB /T 10713-2021,地热管网,地热管网工程,施工验收规范,NB/T 10713-2021 地热管网施工验收规范前言
根据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印发2018年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及英文版翻译出版计划的通知》(国能综通科技〔2018)100号)的要求,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国内外地热管网工程设计、建设、管理、验收的实践经验,参考国内相关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本规范。
本规范共分10章,主要内容有:总则、规范性引用文件、施工准备和设备、材料验收、工程测量、土建工程、管道安装、集输站场、防腐和保温、压力试验、清洗、试运行、工程竣工验收等。
本规范由国家能源局负责管理,由能源行业地热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日常管理,由北京泰利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规范在执行过程中,如发现有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建议反馈至北京泰利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后夏公庄村工业园280号,邮编:101118).
本规范主编单位:北京泰利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本规范参编单位: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华北分公司
中国石化集团新星石油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辽河石油勘探局有限公司
万江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玛斯莱特科技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桂江波 叶宏宇 陈伟 韩亮 李松 樊梦芳 刘亮德 黄嘉超 赵丰年马春红 李宏武 李昊 苏英华 成军 马永超 张磊 雷炯 张旭毅
主要审查人:陈必亮 陈焰华 付伟 况国华 李健 王登峰 于建水 张同秀 赵文成内容摘抄:1总则
1.0.1为提高地热管网工程的施工水平,提高管道工程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地热井口与地热能源站之间地热管网工程的施工及验收。
1.0.3工程施工过程中应采用无污染或减少污染的技术和施工工艺,并应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1.0.4地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4272设备及管道保温技术通则
GB/T8163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
GB9112钢制管法兰类型与参数
GB9113整体钢制管法兰
GB/T9124钢制管法兰技术条件
GB/T9793热喷涂金属和其他无机覆盖层锌铝及其合金
GB/T12459钢制对焊无缝管件
GB/T21448埋地钢质管道阴极保护设计规范
GB/T28799冷热水用耐热聚乙烯(PE-RT)管路系统
GB50026工程测量规范
GB50184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3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31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
GB50235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规范
GB50243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及验收规范
GB50251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
GB50253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
GB5025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68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303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69油气长输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CECS382水平定向钻法管道穿越工程技术规程
CJJ28城镇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CJJ34城镇地热供热工程技术规程
CJJ74城镇地道桥顶进施工及验收规程
CJJT81城镇地热直埋热水管道技术规程
CJJ/T104城镇地热直埋蒸汽管道技术规程
CJJ200城市供热管网暗挖工程技术规程
HG/T20229化工设备、管道外防腐施工及验收规范
HG/T21633玻璃钢管和管件JGJ120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SY/T0442钢制管道熔结环氧粉末内防腐层技术标准
SY/T0457钢制管道液体环氧粉末内防腐层技术标准
SY/T4078钢制管道内涂层液体涂料补口机补口工艺规范
3施工准备和设备、材料验收
3.1施工准备
3.1.1工程开工前应进行现场调查,根据工程规模、特点和施工环境条件,确定项目组织机构及管理体系。
3.1.2工程开工前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安全技术措施方案和应急预案,并应经有关单位审批后方可组织施工。
3.1.3施工安全管理措施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国家现行有关规范、标准的规定。
3.1.4工程开工前应取得设计文件、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等资料,并应进行图纸会审和设计交底。
3.1.5工程开工前应组织施工管理人员踏勘现场,了解工程用地、现场地形、道路交通以及邻近的地上、地下建(构)筑物和各类管线等情况。
3.1.6工程开工前应结合工程情况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
3.1.7物资准备应编制材料、设备采购供应计划,并应组织进场检验,办理验收手续。4工程测量
4.0.1工程测量所用控制点的精度等级不应小于图根级。
4.0.2地热管网的中线桩、控制点和集输站场的四角坐标宜采用极坐标放样、平移、距离交会、方向交会等方法定位,不宜采用后方交会法定位。
4.0.3控制点宜设置在便于观测的稳固部位。
4.0.4当新建管线与既有管线相接时,应先测量既有管线接口处的管线走向、管中坐、管顶高程,新建管线应与既有管线顺接。
4.0.5城镇规划区内的工程测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50026《工程测量规范》的规定。
4.0.6在规划区以外的工程,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在现场进行控制(转角)桩、沿线路设置的临时性、永久性水准点的交接。施工单位应从交接后的桩点坐标开始进行测量放线,将桩点坐标引到施工作业带边缘的施工临时控制点上。
4.0.7规划区以外的工程测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50369《油气长输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略)内容索引:目次
前言Ⅲ
1总则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施工准备和设备、材料验收2
3.1施工准备2
3.2设备、材料验收2
4工程测量2
5土建工程3
5.1一般规定3
5.2明挖3
5.3暗挖3
5.4顶管4
5.5定向钻4
5.6土建工程4
5.7回填5
6管道安装5
6.1一般规定…5
6.2管道支架、吊架和固定墩5
6.3金属管道安装6
6.4金属管道焊接及检验6
6.5聚乙烯管道安装7
6.6聚乙烯管道连接及检验8
6.7玻璃钢管道安装…9
6.8玻璃钢管道连接及检险…9
6.9法兰和阀门…10
6.10管道附件和补偿器制作、安装10
7集输站场10
7.1一般规定……10
7.2地热井场…12
7.3汽水分离站12
7.4稳压放空站12
8防腐和保温13
8.1一般规定…138.2防腐13
8.3保温14
8.4保护层14
9压力试验、清洗、试运行15
9.1一般规定15
9.2压力试验15
9.3吹扫与清洗16
9.4试运行17
10工程竣工验收…17
本规范用词说明…19
附:条文说明…20




DL/T 2049-2019 电力工程接地装置选材导则

资源简介/截图: ICS29.020
F21 DL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2049一2019
电力工程接地装置选材导则
Guide for the material selection of grounding device in power engineering2019-11-04发布2020-05-01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布e2036fc3910e256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力工程接地装置的材料或产品分类和选择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发电、输变电、配电等电力工程接地装置的材料或产品选择。
本标准不适用于直流接地极材料的选择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99优质碳素结构钢
GB/T 700碳素
GB/T3048.2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2部分:金属导体材料电阻率试验
GB/T3048.4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4部分:导体直流电阻试验
GB/T5231铜及铜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
GB/T10125 C选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
GB/T13912金属覆盖层钢铁制件热浸镀锌层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GB/T14848下水质量标准
GB15618环境质量农用地上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T20878锈钢和耐热钢牌号及化学成分
GB/T50065一20)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
GB50661钢结构焊接规范
DL/T 248输电线路材塔不锈钢复合材料耐腐蚀接地装置
DL/T 380接地降阻材料技术条件
DL/T1312电力工程镂地用铜覆钢技术条件
DL/T1314电力工程用缓释型离子接地装置技术条件
DL/T1315电力工程接地装置用放热焊剂技术条件
DL/T1342电气接地工程用材料及连接件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接地装置全寿命周期the life cycle of grounding device
满足电气、机械和理化性能要求的接地装置使用时间。
3.2
接地主材grounding principal material
将系统入地电流或雷电流导入大地的接地干线和接地引下线的材料。
3.3
接地辅材grounding auxiliary material
配合接地主材使用,主要用于降低接地阻抗或减缓接地装置腐蚀的材料。
3.4
接地装置连接件grounding device connection
接地装置不同导体支路间的连接接头。包括焊接(电弧焊、放热焊)物和金属夹具。
3.5
石墨基柔性接地体graphite flexible grounding electrode
埋入土壤或特定的导电介质中与大地有电接触的,采用柔性石墨线或以柔性石墨线为主要材料编
织制成的导体。
3.6
不锈钢包钢stainless-clad steel
不锈钢复合材料composite material of stainless steel
用不锈钢包裹优质碳素钢的表面所形成的金属复合材料。
3.7
接地模块grounding module
由电极芯和模块体组成,采用导电性良好的低电阻率材料,内置金属骨架(电极芯),通过专用设
备压制或灌注成型的接地极。4基本要求
4.1资料要求
4.1.1接地装置及附近地下金属构筑物信息。包括已投运接地装置、管道及其他金属构筑物。内容为
投运时间、材质、工程图纸、工程记录、技术参数,以及接地装置巡视、检测、检修记录等。
4.1.2接地区域土壤电阻率数据资料。
4.1.3土壤腐蚀性评价资料。应按DLT1554对接地装置区域土壤进行腐蚀性评价。
4.1.4接地装置的设计寿命,或按DLT1532一2016对接地装置剩余寿命校核的结果。
4.1.5经接地装置入地的最大接地故障短路电流。运行变电站或发电厂由调度部门根据年度或远景规
划系统最大运行方式计算得到,新建变电站或发电厂则由设计部门提供(考虑远景规划)。
4.2环保要求
接地材料应用应满足GB15618和GB/T14848中“标准值”的要求。
4.3技术要求
4.3.1接地材料的各原材料应满足现行标准的技术要求。
4.3.2新型接地材料经相关试验验证,并满足接地装置全寿命周期要求后方可选用。




DL/T 5569-2020 配电网施工图设计文件内容深度规定

资源简介/截图: ICS 29.240
P 62
备案号:J2853-2020 DL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5569-2020
配电网施工图设计文件内容深度规定
Regulation for content and depth of detailed design documents of distribution network
2020-10-23发布 2021-02-01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f1fc620e0b7f17f目次
1总则
2基本规定
3配电站
3.1电气一次
3.2电气二次
3.3土建建筑
3.4土建结构
4架空线路
5电缆线路
6通信
7施工图预算
8附件
本标准用词说明1总则
1.0.1为了配合配电网的建设需求,统一规范配电网施工图设计文件内容和深度,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10(20)kV及以下配电网工程施工图设计。
1.0.3本标准只对设计文件的内容和深度做出要求,不作为各设计单位内部专业分工和卷册划分标准。
1.0.4配电网施工图设计文件除应执行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基本规定
2.0.1雄图设计文件宜包含下列内容:
1专业图纸(含说明);
2施工图预算书:
3勘测报告(必要时)。
2.0.2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应符合下列规,
1设计文件内容应完整、各级签署齐全;
2设计图纸应清晰,充分表达设计意图。




DL/T 5341-2021 电力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算规范 变电工程

资源简介/截图: ICS 29.240
CCS P 62 DL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5341-2021代替DL/T53412016
电力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算规范变电工程
Standard method of measurement for transformer project
2021-04-26发布 2021-10-26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c438659fe5fd7ca本规范是根据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下达2020年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及外文版翻译计
划的通知》(国能综通科技〔2020)106号文)的要求,由电力工程造价与定额管理总站组织有关单位共同对DLT5341一2016《电力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算规范变电工程》修订而成。
本次修订结合《电力建设工程定额和费用计算规定(2018年版)》,在2016年版规范基础上补充、
完善了分部分项工程设置,分别制定了初步设计深度、施工图设计深度的工程量清单,内容全面、细致,能够满足电力工程建设造价管理领域的实际需求,是规范电力行业工程计价行为的有效依据。
本规范共4章和5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有:总则、术语、工程量计算、工程量清单编制:附录
包括变电建筑工程初步设计阶段工程量清单项目及计算规则、变电安装工程初步设计阶段工程量清单项目及计算规则、变电建筑施工图阶段工程量清单项目及计算规则、变电安装工程施工图阶段工程量清单项目及计算规则、变电工程项目划分和编码。目次
1总则
2术语
3工程量计算
4工程量清单编制
4.1一般规定
4.2分部分项工程
4.3措施项目
附录A变电建筑工程初步设计阶段工程量清单项目及计算规则(规范性)
A.1土石方工程(编码CA)
A.2基础与地基处理工程(编码CB)
A.3地面与地下设施工程(编码CC)
A.4楼面与屋面工程(编码CD)
A.5墙体工程(编码CE)
A.6门窗工程(编码CF)
A.7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编码CG)
A.8钢结构工程(编码CH)
A.9构筑物工程(编码CJ)
A.10厂区性建筑工程(编码CK)
A.1室内给水、排水、采暖、通风、空调、除尘及建(构)筑物照明、防雷接地、特殊消防工程(编码CL、CM)
A.12临时工程(编码CN)
A.13措施项目(编码CP)附录B变电安装工程初步设计阶段工程量清单项目及计算规则(规范性)
B.1变压器(编码CA)
B.2配电装置(编码CB)
B.3母线、绝缘子(编码CC)
B.4控制、继电保护屏及低压电器(编码CD)
B.5厂(站)用电(编码CE)
B.6电缆(编码CF)
B.7接地(编码CG)
B.8换流站(编码CH)
B.9调相机(编码CJ)
B.10通信工程(编码CK~CM)
B.11调试工程(编码CN~·CU)
附录C变电建筑施工图阶段工程量清单项目及计算规则(规范性)
C.1土石方工程(编码SA)
C.2地基处理与基坑支护工程(编码SB)
C.3桩基工程(编码SC)C.4砌筑工程(编码SD)
C.5混凝土及钢筋、铁件工程(编码SE)
C.6金属结构工程(编码SF)
C.7隔墙与天棚吊顶工程(编码SG)
C.8门窗与木作工程(编码SH)
C.9地面与楼地面工程(编码SJ)
C.10屋面与防水工程(编码SK)
C.I1保温、绝热、防腐、耐磨、屏蔽、隔声工程(编码SL)
C.12装饰工程(编码SM)
C.13构筑物工程(编码SN)
C.14措施项目(编码SP)
C.15给水与排水工程(编码SQ)
C.16照明与防雷接地工程(编码SR)
C.17消防工程(编码S$)
C.18通风与空调、除尘工程(编码ST)
C.19采暖工程(编码SU)
C.20防腐与绝热工程(编码SV)
C.21临时工程(编码SW)附录D变电安装工程施工图阶段工程量清单项目及计算规则(规范性)
D.1变压器(编码SA)
D.2配电装置(编码SB)
D.3母线、绝缘子(编码SC)
D.4控制、继电保护屏及低压电器(编码SD)
D.5交直流电源(编码SE)
D.6起重设备及行车滑线(编码SF)
D.7电缆(编码SG)
D.8照明及接地(编码SH)
D.9换流站(编码SJ)
D.10调相机(编码SK)
D.I1通信工程(编码SL~SN)·
D.12调试(编码SP~SV)
附录E变电工程项目划分和编码(规范性)
E.1变电站建筑工程项目划分及编码
E.2变电站安装工程项目划分及编码
E.3开关站建筑工程项目划分及编码
E.4开关站安装工程项目划分及编码
E.5换流站建筑工程项目划分及编码
E.6换流站安装工程项目划分及编码
E.7串联补偿站建筑工程项目划分及编码
E.8串联补偿站安装工程项目划分及编码
E.9静止无功补偿建筑工程项目划分及编码
E.10静止无功补偿安装工程项目划分及编码
E.11换流站接地极建筑工程项目划分及编码E.12换流站接地极安装工程项目划分及编码
E.13调相机建筑工程项目划分及编码
E.14调相机安装工程项目划分及编码
E.15通信建筑工程项目划分及编码
E.16通信安装工程项目划分及编码
E.17安全稳定控制系统工程安装工程项目划分及编码
本规范用词说明
引用标准名录
附:条文说明1总则
1..1为规范变电工程造价计量行为,统一变电工程工程量清单的编制方法,制定本规范标准。
1.0.2本规范适用于电压等级为35kV~1000kV变电站、±1100kV及以下换流站的新建、扩建工程
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两个阶段的发、承包及共实施阶段的计价活动。
1..3变电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必须按本规范规定的工程量清单计算规则进行工程计量。
1.0.4变电工程计量活动,除应遵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术语
2.0.1工程量计算measurement of quantities
工程量计算指建设工程项目以工程设计图纸、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及有关技术经济文件为据,按照相关工程国家标准及本规范计算规则、计量单位等规定,进行工程数量的计算活动,在工程建设中简称“工程计量”。
2.0.2建筑工程construction project
建筑工程是指构成建设项目的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等设施工程。
2.0.3安装工程installation project
安装工程是指构成建设项目生产工艺系统的各类设备、管道、线缆及其辅助装置的组合、装配和
调试工程。
2.0.4变电站substation
变电站是指用于电能进行汇集、变压和分配的站点,一般由变压器、配电装置、控制保护设备和
相关线缆等组成。
2.0.5开关站switching station
开关站是指只具备接通开断功能的站点,主要起电能的传输和分配作用。开关站内没有主变压器,只设置开断和控制保护装置,一般是将进线根据需要分成几路馈出。
2.0.6换流站converter station
换流站是指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实现电力传输方式交、直流变换的电力设施站点。
2.0.7串联补偿站series compensation station
串联补偿站是指独立建设的用于提高远距离输电系统传输容量、改善系统稳定性,在输电线路中
串联电容器或电抗器进行无功补偿的电力设施站点。
2.0.8通信设备communication equipment
通信设备是指为电力生产提供通信服务的各类设备及其辅助设施。
2.0.9通信线路communication line
通信线路是指用于电力系统通信的各类光缆、电缆及其专用的管道、杆路等配套设施。
2.0.10安全稳定控制系统security and stability control system
安全稳定控制系统是由两个及以上厂站的安全稳定装置通过通信设备联络构成的,具备切机、切
负荷、紧急调制直流功率等功能的系统,是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第二道、第三道防线。




DL/T 5589-2021 火力发电工程施工招标文件与合同编制导则

资源简介/截图: DL ICS 27.100 P60备案号:J2890-2021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T 5589—2021火力发电工程施工招标文件与合同编制导则Guidelines for compilation of bidding documents and contracts of thermal power generation project construction2021-01-07发布 2021-07-01实施国家能源局 发布 c1481af1006ad861 总则1.0.1 为了规范火力发电工程施工招标文件编制工作,明确招标文件编制内容、编排次序、编制规则,提高招标文件的编制质量,促进工程招标顺利开展,制定本标准。1.0.2 本标准适用于火力发电工程施工招标文件编制。1.0.3 招标文件编制应遵循依法合规、公平公正、实事求是的原则。1.0.4 招标文件编制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 一般规定2.0.1 招标文件编制应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2.0.2 招标文件应由具有编制能力和组织评标能力的招标人或受其委托具有相应能力的招标代理机构编制。2.0.3 招标文件编制应全面考虑火力发电工程各专业特点和内容。不得要求或者标明特定的生产供应者以及含有倾向或者排斥潜在投标人的其他内容。2.0.4 招标文件应内容完整、层次划分清晰、章节构成合理、格式统一规范,应文字逻辑严谨、简明扼要、通俗易懂,避免出现歧义。2.0.5 招标文件应以招标项目建设进度、质量、安全、环保等方面设置实质性要求和条件。3 内容组成3.0.1 招标文件应由招标公告或投标邀请书、投标人须知、评标办法、合同条款及格式、工程量清单、图纸、技术标准和要求、投标文件格式组成。3.0.2 招标公告或投标邀请书应包括招标条件、项目概况与招标范围、投标人资格要求、招标文件的获取、投标文件的递交、发布公告的所有媒介、联系方式。3.0.3 投标人须知应包括投标人须知前附表、总则、招标文件、投标文件、投标、开标、评标、合同授予、纪律和监督、需要补充的其他内容、电子招标投标。附件应包括开标记录表、问题澄清通知、问题的澄清、中标通知书、中标结果通知书、确认通知格式。3.0.4 评标办法应包括评标办法前附表、评标方法、评审标准、评标程序。3.0.5 合同条款及格式应包括通用合同条款、专用合同条款、合同附件格式。3.0.6 工程量清单应包括工程量清单说明、投标报价说明、其他说明、工程量清单。3.0.7 图纸应包括图纸目录、图纸。3.0.8 技术标准和要求应包括国际技术标准、国家技术标准、行业及地方技术标准、招标人自行制定的技术标准和功能要求、工程范围、工艺安排或要求、时间要求、技术要求、竣工试验、竣工后试验、文件要求、工程项目管理规定以及其他相关要求。3.0.9 投标文件格式应包括目录、投标函及投标函附录、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授权委托书、联合体协议书、投标保证金、已标价工程量清单、施工组织设计、项目管理机构、拟分包项目情况表、资格审查资料、偏差表等。4 编 排 次 序4.0.1 招标文件应按以下次序排列:1 招标公告或投标邀请书;2 投标人须知;3 评标办法;4 合同条款及格式;5 工程量清单;6 图纸;7 技术标准和要求;8 投标文件格式。1总则…………………………………………………(1)2一般规定…………………………………………………(2)3内容组成…………………………………………………(3)4编排次序…………………………………………………(5)5编制规则…………………………………………………(6)5.1基本要求………………………………………………(6)5.2质量要求………………………………………………(13)5.3资料要求………………………………………………(14)本标准用词说明………………………………………………(15)引用标准名录…………………………………………………(16)




高清无水印 通桥(2018)5401-01高速铁路钢筋混凝土框架箱涵 单 孔、孔径:1.0m(铁路工程建设通用参考图).pdf

资源简介/截图: 铁路工程建设通用参考图
高速铁路钢筋混凝土框架箱涵
单孔 孔径:1.0m
图号:通桥(2018)5401-01
编制单位: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铁路总公司发布
2018年7月 北京
审批文号:铁总建设(2018)82号c781ed0df5d7b08一、概述
根据《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公布<2016年铁路工程建设标准编制计划>的通知》(铁总建设函[2016]3号),总结框架箱涵在高速铁路中的工程实践经验,在通桥(2012)5401系列图纸基础上编制。本系列通用参考图适用于高速铁路,共13册,本图为第1册,单孔,孔径1.0m。
二、设计依据
1.《高速铁路设计规范》TB10621-2014
2.《铁路桥涵设计规范》TB10002-2017
3.《铁路桥涵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10092-2017
4.《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TB10093-2017
5.《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10005-2010
6.《铁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TB100I7-99
7.《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规程》Q/CR9207-2017
8.《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规程》Q/CR9603-2015
三、适用范围
1.设计速度:高速铁路旅客列车最高行车速度350km/h。
2.设计活载:ZK活载。
3.环境类别及作用等级:环境类别为碳化环境,作用等级T2、T3。
4.设计使用年限:正常使用条件下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
5.施工方法:就地灌筑混凝土施工。
6.设计单位应针对具体工程情况和通用参考图适用范围正确选用本图,并对工程设计质量负责。项目设计超出通用图适用范围时,设计单位应根据具体工程情况,进行特殊设计。
1.孔径及图纸分册
单孔:1.0、1.5、2.0、2.5、3.0、3.5、4.0、5.0、6.0m九种。
双孔:3.0、4.0、5.0、6.0m四种。
本套图按上述孔径分别编制,每种孔径单独成册,本图为第1册,单孔,孔径1.0m。
2.净高
分标准边墙、压低边墙两类,净高按板顶最小填土高和排洪、交通等要求选用。
涵洞净高表 表1
(略)




高清无水印 通桥(2018)5401-05 高速铁路钢筋混凝土框架箱涵 孔、孔径:3.0m(铁路工程建设通用参考图).pdf

资源简介/截图: 铁路工程建设通用参考图
高速铁路钢筋混凝土框架箱涵
单孔 孔径:3.0m
图号:通桥(2018)5401-05
编制单位: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铁路总公司发布
2018年7月 北京
审批文号:铁总建设(2018)82号8e50c5f47fc24e8一、概述
根据《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公布<2016年铁路工程建设标准编制计划>的通知》(铁总建设函[2016]3号),总结框架箱涵在高速铁路中的工程实践经验,在通桥(2012)5401系列图纸基础上编制。本系列通用参考图适用于高速铁路,共13册,本图为第5册,单孔,孔径3.0m。
二、设计依据
1.·《高速铁路设计规范》TB10621-2014
2.《铁路桥涵设计规范》TB10002-2017
3.《铁路桥涵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10092-2017
4.《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TB10093-2017
5.《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10005-2010
6.《铁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TB10017-99
7.《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规程》Q/CR9207-2017
8.《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规程》Q/CR9603-2015
三、适用范围
1.设计速度:高速铁路旅客列车最高行车速度350km/h。
2.设计活载:ZK活载。
3.环境类别及作用等级:环境类别为碳化环境,作用等级T2、T3。
4.设计使用年限:正常使用条件下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
5.施工方法:就地灌筑混凝土施工。
6.设计单位应针对具体工程情况和通用参考图适用范围正确选用本图,并对工程设计质量负费。
项目设计超出通用图适用范围时,设计单位应根据具体工程情况,进行特殊设计。
四、设计内容
1.孔径及图纸分册
单孔1.0、1.5、2.0、2.5、3.0、3.5、4.0、5.0、6.0m九种。
双孔:3.0、4.0、5.0、.6.0m四种。
本套图按上述孔径分别编制,每种孔径单独成册。
2.净高
分标准边墙、压低边墙两类,净高按板顶最小填土高和排洪、交通等要求选用。(略)




高清无水印 通桥(2021)4301-Ⅲ 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 圆端形实 桥墩(双线,直、曲线、0.1g<Ag≤0.15g)

资源简介/截图: 铁路工程建设通用参考图
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
圆端形实体桥墩
(双线,直、曲线,0.1g<Ag≤0.15g)
图号:通桥(2021)4301-Ⅲ
编制单位: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审批文号:铁建设[2021]27号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
2021年03月 北京6a6b8a614a38e2e说明书
一、概述
根据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的工作安排,结合《通桥(2017)4301》在已建和在建高速铁路中的实际使用情况,对图纸进行修订,满足工程建设需要。本次修编补充了不设置墩身排水槽的方案,并对相关钢筋布置进行了补充。设计采用本图时应根据实际需求合理选择。
本系列通用图共四册,本图为第三册,分册情况如表1。
通用图分册一览表 表1
第一册通桥(2021)4301-Ⅰ Ag≤0.05g(双线,直、曲线)
第二册通桥(2021)4301-Ⅱ 0.05g<Ag≤0.1g(双线,直、曲线)
第三册通桥(2021)4301-Ⅲ 0.1g<Ag≤0.15g(双线,直、曲线)
第四册通桥(2021)4301-Ⅳ 0.15g<Ag≤0.2g(双线,直、曲线)
二、设计依据
(一)《高速铁路设计规范》(TB10621-2014)
(二)《铁路桥涵设计规范》(TB10002-2017)
(三)《铁路桥涵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10092-2017)
(四)《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TB10093-2017)
(五)《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2009年版)(GB50111-2006)
(六)《铁路无缝线路设计规范》(TB10015-2012)
(七)《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10005-2010)》
三、适用范围
(一)为配合新建时速350k高速铁路无(有)砟轨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双线简支箱梁并考虑桥梁整体景观效果而设计,适用于无砟轨道和有砟轨道简支箱梁。
(二)按照一次建成双线、直线及曲线设计:适用的曲线半径R≥5500m;直曲线上线间距均采用5.0m。
(三)设计跨度及与其配合的梁图详见表2。跨度组合类型包括:32m+32m、24m+32m、24m(高)+32m。
设计跨度及梁图 表23f315cf1264301b(四)本系列通用参考图适用于地震动峰值加速度Ag≤0.2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Tg≤0.55S。本册适用于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g(五)本图按T2环境设计。对材料的选定、施工工艺以及耐久性措施均参照现行《铁路混景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10005)中的T2环境要求执行。
(六)本图设计墩高范围:H=3~20m。
(七)支座类型:按符合《通桥(2007)8360》盆式橡胶支座和球形钢支座设计,如采用其它支座需做相应检算。
(八)本图按桥墩位于无缝线路固定区设计。
(九)本图设计时按一个桥墩上一孔梁设固定支座,另一孔梁设活动支座考虑。
(十)设计各跨度组合的直、曲线桥墩尺寸相同。
(十一)本图桥墩截面设计为两种形式,一种在桥墩外轮廓的横向中心设置竖向排水凹槽,另一种不设置此排水凹槽。使用时根据工程项目实际需求合理选用。
(十二)设计单位应针对具体工点情况和通用参考图适用范围,正确选用本图,并对工程设计质量负责。项目设计超出通用图适用范围时,设计单位应根据具体工程情况,进行特殊设计。
四、设计原则
(一)恒载:包括梁重和二期恒载。二期恒载包括:梁上线路设备、防护墙(有砟为挡砟墙)、电缆槽、接触网柱、栏杆、遮板、声屏障、防水层及保护层等,分别按所采用的梁图提供的数值计算。
(二)活载:按照《铁路列车荷载图式》(TB/T3466-2016)采用“ZK荷载”。
1.双线荷载作用时按100%计,不予折减。桥墩最不利活载图式见表3。
2.桥墩项帽结构设计考虑列车活载的动力作用,墩身结构设计不考虑列车活载的动力作用。
3.曲线上离心力按《高速铁路设计规范》(TB10621-2014)第7.2.11条规定,按下式计算:6cef2d2011f693e4.列车横向摇摆力,按《铁路桥涵设计规范》(TB10002-2017)第4.3.12条,按80kN水平作用于钢轨项面计算。本图只计一线上的横向摇摆力。
5.制动力或牵引力的计算按《高速铁路设计规范》(TB10621-2014)第7.2.13条规定计算,即:制动力或牵引力按列车竖向静活载的10%计算,当与离心力或列车竖向动力作用同时计算时,则按竖向静活载的7%计算。本图按区间双线桥考虑,采用单线的制动力或牵引力。
(三)风荷载强度W:有车时W=1100Pa:无车时W=1900Pa:施工时W=500Pa。设计时考虑设置声屏障,声屏障按高出轨项以上3.0m计。本设计取上述最不利者。
(四)无缝线路作用于墩台项的纵向水平力
1.设计时考虑无缝线路作用于桥墩顶的纵向力一一伸缩力、挠曲力和断轨力,并按桥墩位于无缝线路固定区考虑。当桥墩位于无缝线路伸缩区或当桥墩与大跨度桥梁相邻时,需根据实际受力另行检算。伸缩力、挠曲力按主力考虑,断轨力按特殊荷载考虑。
2.伸缩力、挠曲力和断轨力的取值按《铁路无缝线路设计规范》(TB10015-2012)采用。对于简支梁桥,当相邻桥墩纵向水平线刚度差小于较小墩的50%时,根据桥上轨道类型,伸缩力分别按《铁路无缝线路设计规范》(TB10015-2012)附录F中表F.0.6-1、F.0.6-2取值;挠曲力分别按附录F中表F.0.6-4、表F.0.6-6取值。
3.无缝线路作用于桥墩项的纵向力组合原则以及考虑无缝线路作用而增加的荷载组合按《铁路桥涵设计规范》
(TB10002-2017)第4.3.13条采用。
(五)本设计未考虑流水压力、冰压力和船只或排筏、汽车等撞击力影响,遇此情况需另行检算。
(六)墩顶水平线刚度
1.设计时桥墩墩顶最小纵向水平线刚度K最小(kN/c·双线)必须满足表4要求。
2.不考虑基础作用时,各墩高桥墩墩项纵、横向水平线刚度见表5。
(七)设计时已检算部分运梁车运梁和架桥机架梁时的荷载,运架梁设备型号如表6所示,施工时尚应根据实际采用的运、架梁设备对桥墩进行施工荷载检算。
(八)顶帽和托盘的设计
1.垫石尺寸:按盆式橡胶支座设计确定。为了满足项梁、维修和更换支座需要,支承垫石按高度为35Cm设计。
2.项帽尺寸:项帽为纵向宽度为3.0m、横向宽度均为7.8m的圆端形截面,由墩身至顶帽以圆弧过渡。项帽项设置排水坡,项帽与墩身相互间不设飞檐。
(九)墩身截面设计
1.墩身采用圆端形截面,并根据墩身高度分别采用直坡等截面和变坡变截面。
2.墩身按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计算,当验算地震力时,考虑钢筋受力。
(1)混凝土墩身截面合力偏心距e须满足《铁路桥涵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10092-2017)第5.2.1条:(略)




高清OCR无水印 通桥(2018)5401-09 高速铁路钢筋混凝土框架箱涵 单孔、孔径6.0m(铁路工程建设通用参考图).pdf

资源简介/截图: 铁路工程建设通用参考图
高速铁路钢筋混凝土框架箱涵
单孔 孔径:6.0m
图号:通桥(2018)5401-09
编制单位: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铁路总公司发布
2018年7月 北京
审批文号:铁总建设(2018)82号938d64cd651ef62说明书
一、概述
根据《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公布<2016年铁路工程建设标准编制计划>的通知》(铁总建设函[2016]3号),总结框架箱涵在高速铁路中的工程实践经验,在通桥(2012)5401系列图纸基础上编制。本系列通用参考图适用于高速铁路,共13册,本图为第9册,单孔,孔径6.0m。
二、设计依据
1.《高速铁路设计规范》TB10621-2014
2.《铁路桥涵设计规范》TB10002-2017
3.《铁路桥涵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10092-2017
4.《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TB10093-2017
5.《铁路混凝土结构附久性设计规范》TB10005-2010
6.《铁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TB10017-99
7.《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规程》Q/CR9207-2017
8.《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规程》Q/CR9603-2015
三、适用范围
1.设计速度:高速铁路旅客列车最高行车速度350km/h。
2.设计活载:ZK活载。
3.环境类别及作用等级:环境类别为碳化环境,作用等级T2、T3。
4.设计使用年限:正常使用条件下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
5.施工方法:就地灌筑混凝土施工。
6.设计单位应针对具体工程情况和通用参考图适用范围正确选用本图,并对工程设计质量负责。
项目设计超出通用图适用范围时,设计单位应根据具体工程情况,进行特殊设计。
四、设计内容
1.孔径及图纸分册
单孔:1.0、1.5、2.0、2.5、3.0、3.5、4.0、5.0、6.0m九种。
(略)




通桥(2018)4221-Ⅰ 时速250公里高速铁路(单箱单室简支箱梁) 双线空心桥台

资源简介/截图: 时速250公里高速铁路(单箱单室简支箱梁)双线空心桥台
图号:通桥(2018) 4221-Ⅰ
审批文号:铁总建设2018]92号1ec4715a0d0ef21一、概述
根据《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印发(2015年铁路工程建设标准编制计划)的通知》(铁总建设函[2015]313号)的要求,结合铁路工程运用实践经验,编制时速250公里高速铁路常用跨度简支箱梁双线桥台通用参考图,以满足铁路工程建设需要。
本系列图共2册,本图为第一册。分册情况如下:
第一册:双线空心桥台(单箱单室简支箱梁),图号:通桥2018)4221-Ⅰ
第二册:双线挖方桥台(单箱单室简支箱梁),图号:通桥(2018)4221-Ⅱ
本设计为时速250公里高速铁路(单箱单室简支箱梁)双线空心桥台图纸,对应梁部跨度为31.5m、23.5m。
二、设计依据
(一)《高速铁路设计规范》(TB10621-2014).
(二)《铁路桥涵设计规范》(TB10002-2017).
(三)《铁路桥梁钢结构设计规范》(TB10091-2017).
(四)《铁路桥涵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10092-2017).
(五)《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TB10093-2017)。
(六)《铁路列车荷载图示》(TB/T3466-2016)
(七)《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10005-2010)。
(八)《铁路无缝线路设计规范》(TB10015-2012)。
(九)《铁路程抗震设计规范(2009版)》(GB50111-2006).
(十)《铁路架桥机架梁技术规程》(Q/CR9213-2017)。
(十一)《铁路混凝士梁配件多元合金共渗防腐技术条件》(TB/T3274-2011).
(十二)《铁路混凝土桥面防水层技术条件》(TB/T2965-2011)。
三、适用范围
(一)设计速度:设计运行速度250km/h。
(二)线路情况:新建铁路,双线,直、曲线。最小曲线半径3500m,线间距采用4.6m
(三)轨道结构型式:有砟轨道、无砟轨道(CRTSⅠ型板式、CRTSⅠ型双块式,CRTSⅢ型板式)。
(四)环境类别及作用等级:一般大气条件下无防护措施的地面结构,环境类别为碳化环境,作用等级为T2
(五)设计正常使用年限:正常使用条件下桥台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寿命为100年,
(六)设计荷载:ZK荷载。
(七)地震动蜂值加速度:Ag≤0.2g。
(八)设计跨度及配合的梁图:通桥(2016)2229系列梁图,设计跨度为23.5m、31.5m。
梁部类型及梁图号0da66bdeed7ab93(十)台高设计范围:台后设计路肩至地面填土高为4~8m,入土深度0~2m,按照1m分级。
(十一)支座类型:符合通桥(2007)8360配套构造要求的支座。
(十二)设计单位应针对具体工点情况和通用参考图适用范围,正确选用本图,并对工程设计质量负责。项目资计
超出通用图适用范围时,设计单位应根据具体工程情况,进行特殊设计,
四、设计原则
(一)、恒载
包括桥台自重、梁重和二期恒载。二期恒载包括梁上线路设备、防水层、保护层、人行道栏杆或声屏障、遮板、防护(挡砟)墙、电缆槽盖板及竖墙等附属设施重量等进行包络设计。
(二)活载
采用《铁路列车荷载图示》(TB/T3466-2016)的ZK荷载。双线活载按照两线列车活载总和的100%计。
计算荷载图示如下:9cdfec6f0a01ddd(略)




高清无水印 通桥(2021)4301-Ⅳ 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 圆端形实 桥墩(双线,直、曲线、0.15g<Ag≤0.2g)

资源简介/截图: 铁路工程建设通用参考图
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
圆端形实体桥墩
(双线,直、曲线,0.15g<Ag≤0.2g)
图号:通桥(2021)4301-Ⅳ
编制单位: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审批文号:铁建设[2021]27号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
2021年03月 北京1412e05b6615180一、概述
根据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的工作安排,结合《通桥(2017)4301》在已建和在建高速铁路中的实际使用情况,对图纸进行修订,满足工程建设需要。本次修编补充了不设置墩身排水槽的方案,并对相关钢筋布置进行了补充。设计采用本图时应根据实际需求合理选择。
本系列通用图共四册,本图为第四册,分册情况如表1。
通用图分册一览表 表138756657a373313二、设计依据
(一)《高速铁路设计规范》(TB10621-2014)
(二)《铁路桥涵设计规范》(TB10002-2017)
(三)《铁路桥涵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10092-2017)
(四)《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TB10093-2017)
(五)《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2009年版)(GB50111-2006)
(六)《铁路无缝线路设计规范》(TB10015-2012)
(七)《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10005-2010)
三、适用范围
(一)为配合新建时速350k高速铁路无(有)砟轨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双线简支箱梁并考虑桥梁整体景观效果而设计,适用于无砟轨道和有砟轨道简支箱梁。
(二)按照一次建成双线、直线及曲线设计:适用的曲线半径R≥5500m;直曲线上线间距均采用5.0m。
(三)设计跨度及与其配合的梁图详见表2。跨度组合类型包括:32m+32m、24m+32m、24m(高)+32m。
设计跨度及梁图 表2cb05e7df1014aac(四)本系列通用参考图适用于地震动峰值加速度Ag≤0.2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Tg≤0.55s。本册适用于地震动峰值枷速度0.15g(五)本图按T2环境设计。对材料的选定、施工工艺以及耐久性措施均参照现行《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10005)中的T2环境要求执行。
(六)本图设计墩高范围:H=了~20m。
(七)支座类型:按符合《通桥(2007)8360》盆式橡胶支座和球形钢支座设计,如采用其它支座需做相应检算。
(八)本图按桥墩位于无缝线路固定区设计。
(九)本图设计时按一个桥墩上一孔梁设固定支座,另一孔梁设活动支座考虑。
(十)设计各跨度组合的直、曲线桥墩尺寸相同。
(十一)本图桥墩截面设计为两种形式,一种在桥墩外轮廓的横向中心设置竖向排水凹槽,另一种不设置此排水凹槽。使用时根据工程项目实际需求合理选用。
(十二)设计单位应针对具体工点情况和通用参考图适用范围,正确选用本图,并对工程设计质量负责。项目设计超出通用图适用范围时,设计单位应根据具体工程情况,进行特殊设计。
四、设计原则
(一)恒载:包括梁重和二期恒载。二期恒载包括:梁上线路设备、防护墙(有砟为挡砟墙)、电缆槽、接触网柱、栏杆、遮板、声屏障、防水层及保护层等,分别按所采用的梁图提供的数值计算。
(二)活载:按照《铁路列车荷载图式》(TB/T3466-2016)采用“ZK荷载”。
1.双线荷载作用时按100%计,不予折减。桥墩最不利活载图式见表3。
2.桥墩项帽结构设计考虑列车活载的动力作用,墩身结构设计不考虑列车活载的动力作用。
3.曲线上离心力按《高速铁路设计规范》(TB10621-2014)第7.2.11条规定,按下式计算:
(略)




高清无水印 通桥(2021)4301-Ⅰ 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 圆端形实 桥墩(双线,直、曲线,Ag≤0.05g)

资源简介/截图: 铁路工程建设通用参考图
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
圆端形实体桥墩
(双线,直、曲线,Ag≤0.05g)
图号:通桥(2021)4301-Ⅰ
审批文号:铁建设[2021]27号
编制单位: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
2021年03月 北京cad9d8914e12059说明书
一、概述
根据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的工作安排,结合《通桥(2017)4301》在已建和在建高速铁路中的实际使用情况,对图纸进行修订,满足工程建设需要。本次修编补充了不设置墩身排水槽的方案,并对相关钢筋布置进行了补充。设计采用本图时应根据实际需求合理选择。
本系列通用图共四册,本图为第一册,分册情况如表1。
通用图分册一览表 表1f14e5936ed5a44a二、设计依据
(一)《高速铁路设计规范》(TB10621-2014)
(二)《铁路桥涵设计规范》(TB10002-2017)
(三)《铁路桥涵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10092-2017)
(四)《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TB10093-2017)
(五)《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2009年版)(GB50111-2006)
(六)《铁路无缝线路设计规范》(TB10015-2012)
(七)《铁路混凝土结构厨久性设计规范》(TB10005-2010)
三、适用苑围
(一)为配合新建时速350k高速铁路无(有)砟轨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双线简支箱梁并考虑桥梁整体景观效果而设计,适用于无砟轨道和有砟轨道简支箱梁。
(二)按照一次建成双线、直线及曲线设计;适用的曲线半径R≥5500m;直曲线上线间距均采用5.0m。
(三)设计跨度及与其配合的梁图详见表2。跨度组合类型包括:32m+32m、24m+32m、24m(高)+32m.
设计跨度及梁图表2a4da4d87e9e9fff(四)本系列通用参考图适用于地震动峰值加速度Ag≤0.2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Tg<0.55s。本册适用于地震动峰值加速度Ag≤0.05g·
(五)本图按T2环境设计。对材料的选定、施工工艺以及耐久性措施均参照现行《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10005)中的T2环境要求执行。
(六)本图设计墩高范围:H=3~20m。
(七)支座类型:按符合《通桥(2007)8360》盆式橡胶支座和球形钢支座设计,如采用其它支座需做相应检算。(略)




TB/T 412-2020 标准轨距铁路道岔

资源简介/截图: ICS45.080 S12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行业标准
TB/T412-2020
代替TB/T412-2014
标准轨距铁路道岔
Standard-gauge railway turnout
2020-09-24发布
2021-04-01实施
国家铁路局发布7218412aec0dcdb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TB/T412一2014《标准轨距铁路道岔技术条件》。与TB/T412一2014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本标准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适用范围(见第1章,2014年版第1章);
修改了尖轨、心轨顶面通长加工和不通长加工情况下顶面直线度要求[见3.2.3),2014年版3.2.3b)];
一增加了尖轨、心轨轨头加工轮廓与设计轮廓的极限偏差[见3.2.3e)];
增加了跳线孔的孔径偏差要求[见3.2.4a)];
修改了轨高、轨底厚、夹板安装面高度极限偏差(见3.3.4,2014年版3.3.2);
修改了成型段、过渡段和热影响区的热处理技术要求,原材料分为热轧钢轨和热处理钢轨两种情况(见3.3.7,2014年版3.3.7);
增加了重载道岔用铁垫板的极限偏差要求[见3.4.1c)];
修改了垫板焊缝质量表面渗透探伤检验判定规范[见3.4.11),2014年版3.4.11)];
增加了热塑性聚酯弹性体技术要求(见3.7.2);
修改了尖轨尖端至第一牵引点范围内密贴要求(见4.2.8,2014年版4.2.8);
修改了心轨尖端至第一牵引点范围内密贴要求(见4.3.11,2014年版4.3.11);
修改了道岔厂内组装铺设方式(见4.11,2014年版4.11);
增加了钢轨件表面硬度试验方法(见5.7);
修改了出厂检验中道岔组装检验的项目要求等[见2014年版的6.2g)、附录A]。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中铁山桥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宝桥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许有全、骆焱、乔神路、何雪峰、王树国、鹿广清、李文博、刘振华、刘婷林。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TB/T412一1964、TB/T412一1975、TB/T412一1990、TB/T412-2004、TB/T412-2014。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标准轨距铁路道岔的技术要求,厂内组装铺设,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及储运。
本标准适用于旅客列车直向容许通过速度不大于200km/h、货物列车直向容许通过速度不大于120km/h、轴重不大于30t的标准轨距铁路道岔及交叉(以下简称道岔)的设计、制造和检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24钢的脱碳层深度测定法
GB/T230.1金属材料洛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
GB/T1184一1996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
GB/T1222弹簧钢
GB/T1231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大六角螺母、垫圈技术条件
GB/T1348球墨铸铁件
GB/T1804一2000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
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6414一2017铸件尺寸公差、几何公差与机械加工余量
GB/T7244重型弹簧垫圈
GB/T9439灰铸铁件
GB/T9440可锻铸铁件
GB/T9441一2009球墨铸铁金相检验
GB/T11352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
GB/T18851.1无损检测渗透检测第1部分:总则
GB/T26953一2011焊缝无损检测焊缝渗透检测验收等级
GB/T37330有砟轨道轨枕混凝土枕
JB/T4385.1锤上自由锻件通用技术条件
TB/T447高锰钢辙叉
TB/T1346木枕用道钉
TB/T1495弹条I型扣件
TB/T1632.1钢轨焊接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TB/T1632.2钢轨焊接第2部分:闪光焊接
TB/T2344.1钢轨第1部分:43kg/m~75kg/m钢轨
TB/T2344.2钢轨第2部分:道岔用非对称断面钢轨
TB/T2344.3一2018钢轨第3部分:异型钢轨
TB/T234543kg/m~75kg/m钢轨接头夹板订货技术条件
TB/T2347钢轨用高强度接头螺栓与螺母
TB/T2478弹条金相组织评级图
TB/T2626铁道混凝土枕轨下用橡胶垫板技术条件
TB/T2927高分子材料钢轨绝缘件
TB/T2975钢轨胶接绝缘接头
TB/T3065弹条Ⅱ型扣件
TB/T3080有砟轨道混凝土岔枕
TB/T311033kg/m护轨用槽型钢
TB/T3172防腐木枕
TB/T3297高速铁路岔区轨枕埋入式无砟轨道预应力混凝土岔枕
TB/T3307.2高速铁路道岔制造技术条件第2部分:T型螺栓
TB/T3307.3高速铁路道岔制造技术条件第3部分:垫板螺栓
TB/T3307.4高速铁路道岔制造技术条件第4部分:轨距块
TB/T3307.5高速铁路道岔制造技术条件第5部分:盖板
TB/T3307.6高速铁路道岔制造技术条件第6部分:缓冲调距块
TB/T3307.7高速铁路道岔制造技术条件第7部分:预埋塑料套管
TB/T3307.9高速铁路道岔制造技术条件第9部分:调高垫板
TB/T3467合金钢组合辙叉
3技术要求
3.1一般规定
3.1.1道岔应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设计图纸和本标准制造。
3.1.2新投产的道岔应试制,并进行厂内整组组装(包括道岔钢轨件、联结零件、扣件、岔枕及转换设备),经检验合格后方可批量生产。
3.1.3制造道岔的原材料及部件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3.1.4本标准未列且图纸中未注明的加工件尺寸极限偏差应符合GB/T1804一2000中C级规定,形位公差应符合GB/T1184一1996中L级规定,铸件应符合GB/T6414一2017中DCTG9规定。
3.1.5设计图纸中明确注明的技术要求,应按设计图纸的规定执行。
3.1.6钢轨件的原材料采用合金钢钢轨时,应按相关规定执行。
3.2钢轨件
3.2.1原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a)道岔用钢轨应符合TB/T2344.1的规定;
b)AT轨和60TY1轨应符合TB/T2344.2的规定;
c)护轨用槽型钢应符合TB/T3110的规定;
d)道岔用钢轨材质宜与区间线路钢轨材质一致,或按用户要求使用。
3.2.2钢轨件长度极限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a)尖轨、活动心轨、长心轨和叉跟尖轨为-:mm;
b)基本轨、短心轨和配轨为±3mm;
c)翼轨、帮轨、护轨和扶轨为士6mm。
(略)
4厂内组装铺设
4.1一般规定
4.1.1道岔组装应采用专用机械设备和工具、工装。
4.1.2轨距块和缓冲调距块应按规定号数放置,与轨底、铁座、垫板的间隙不应大于1.0mm。如需调整轨距,可选用设计给定的其他号数轨距块和缓冲调距块。
4.1.3各部螺栓应按规定扭矩紧固。
4.2基本轨、尖轨组装
4.2.1容许通过速度160km/h垫板组装成组件,且进行平台试铺;容许通过速度vmax≤160km/h的道岔,应将辙跟垫板组装成组件。
4.2.2补强板的始端应与尖轨或活动心轨的始端平齐,极限偏差为士1.0mm,补强板与轨头下颚和轨底上颚的间隙应小于1.0mm。
4.2.3尖轨轨底与滑床台的缝隙:容许通过速度160km/h小于0.5mm;其余部分应小于2.0mm,其中大于或等于1.0mm缝隙的不应超过该项点总数的
10%,且不应连续出现;容许通过速度vmax≤160km/h时应小于2.0mm,其中大于或等于1.0mm缝隙的不应超过该项点总数的10%,且不应连续出现。
4.2.4尖轨跟端支距极限偏差为±2.0mm。尖轨固定端(第一个扣件岔枕中心线处)支距极限偏差:
容许通过速度160km/h1.5mm。
4.2.5限位器子母块两侧间隙差极限偏差为±1.0mm。
4.2.6顶铁与尖轨或基本轨轨腰的缝隙应小于2.0mm,其中大于或等于1.0mm缝隙的不应超过该项点总数的20%,且不应连续出现;顶铁用调整片不应多于2片,总厚度不应大于3mm。
4.2.7在牵引点处施加外力时,尖轨轨头切削范围内与基本轨的间隙:尖轨尖端至第一牵引点范围内小于0.5mm,其余部位小于1.0mm,见图10中尺寸s。




TB/T 2628-2020 铁路预制普通钢筋混凝土简支梁

资源简介/截图: ICS 45.040 s05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行业标准TB/T 2628-2020 代替TB/T2628—1995铁路预制普通钢筋混凝土简支梁Railway precast ordinary reinforced concrete simply-supported beam2020-07-01实施2020-01-03发布国家铁路局 发布a013c2bbb037ff1前 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TB/T2628—1995《普通钢筋混凝土梁技术条件》。本标准与TB/T 2628—1995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增加了简支箱梁原材料、配件等的技术要求及简支箱梁检验规则(见第3章、第5章);——修改了细骨料的材料要求(见3.2.3,1995年版的3.2.3);——增加了HRB400、HRB500钢筋的要求(见3.2.9);——删除了台座、钢配件等的要求(见1995年版3.3.2、3.3);——增加了混凝土拌和物入模前含气量要求(见3.3.3);——增加了梁体混凝土及保护层混凝土的抗冻融、电通量等耐久性试验的要求(见3.3.3);——增加了混凝土强度、弹性模量取样的要求(见3.3.3);——修改了铁路预制钢筋混凝土简支梁的质量要求(见3.4,1995年版的3.4);——修改了检验规则的要求(见第5章,1995年版的第5章)。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铁路预制钢筋混凝土简支梁(以下简称普梁)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与制造技术证明书、储存及运输。本标准适用于跨度在20m及以下的普梁。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700 碳素结构钢GB/T1499.1 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T1499.2 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T 5836.2 建筑排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件GB/T 20221 无压埋地排污、排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GB/T50081 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2 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JGJ/T27 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TB/T 2092 简支梁试验方法 预应力混凝土梁静载弯曲试验TB/T 2965 铁路桥梁混凝土桥面防水层TB/T3274 铁路混凝土梁配件多元合金共渗防腐技术条件TB/T 3275 铁路混凝土TB10425 铁路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3 技术要求3.1 基本要求3.1.1 普梁应按经批准的图纸及本标准制造。3.1.2 普梁的混凝土应具有满足设计要求的强度、弹性模量和耐久性。3.2 原材料和配件3.2.1 原材料应有供应商提供的出厂质量证明文件。3.2.2 水泥应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级的硅酸盐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技术要求应符合TB/T 3275 的规定。3.2.3 细骨料应采用硬质河砂或经试验确认符合质量要求的机制砂,细度模数为2.6~3.2,含泥量不应大于2.0%,泥块含量不应大于0.5%,其余技术要求应符合TB/T3275的规定。3.2.4 粗骨料应为坚硬耐久的岩碎石,压碎指标不应大于10%,母岩抗压强度与梁体混凝土设计强度之比应大于1.5,含泥量不应大于0.5%,泥块含量不应大于0.2%,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应大于5%,其余技术要求应符合TB/T3275的规定。3.2.5 选用的骨料在试生产前应进行碱活性试验,优先采用非活性骨料,不应采用具有碱-碳酸盐反应的活性骨料。受条件限制采用骨料的碱-硅酸反应快速砂浆棒膨胀率大于或等于0.10%且小于0.20%时,混凝土中的总碱含量不应超过3.0 kg/m²,且应按TB/T 3275的规定进行抑制混凝土碱-骨料反应有效性评价。3.2.6 减水剂及引气剂应符合TB/T3275的规定。3.2.7 混凝土拌和及养护用水应符合TB/T3275的规定。3.2.8 混凝土(含防水层保护层混凝土)中各种原材料引入的氯离子含量不应超过胶凝材料总量的0.06%,SO含量不应超过胶凝材料总量的4.0%。3.2.9 钢筋性能应符合GB/T1499.1、GB/T1499.2的规定。HRB400、HRB500钢筋的碳当量应分别不大于0.50%、0.52%。3.2.10 钢配件用的普通碳素钢应符合GB/T 700的规定,钢配件防腐性能应符合TB/T 3274的规定,并满足设计要求。3.2.11 混凝土桥面的防水及保护层材料应符合TB/T2965规定,并满足设计要求。3.2.12 泄水管及管盖应采用白色PVC-U(硬聚氯乙烯)材料,聚氯乙烯含量不应低于80%,其性能应符合GB/T20221的规定。管件联结应符合GB/T5836.2的规定,并满足设计要求。泄水管及管盖宜采用卡扣式联结。前言…………………………………………………………………………………………………………Ⅱ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技术要求…………………………………………………………………………………………………14检验方法…………………………………………………………………………………………………65检验规则…………………………………………………………………………………………………66标志与制造技术证明书………………………………………………………………………………137储存及运输……………………………………………………………………………………………13附录A(规范性附录)铁路预制普通钢筋混凝土简支梁试件数量……………………………………14附录B(资料性附录)制造技术证明书示例……………………………………………………………15




DB42/T 1715-2021 桥梁多点同步顶升施工技术规范

资源简介/截图: ICS 93.040
CCS P 82 DB42
湖北省 地 方 标 准
DB42/T 1715—2021
桥梁多点同步顶升施工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multi-point synchronous jacking of bridge
2021 – 07 – 20 发布 2021 – 10 – 01 实施
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46af84294cfc0ce1 范围
本文件界定了桥梁多点同步顶升系统的构成,规定了桥梁多点同步顶升施工的步骤、方法及施工监 测和质量验收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公路与城市道路的简支梁桥及连续梁桥的多点同步顶升改造工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50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7 钢结构设计标准
GB 50204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367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
GB/T 51256 桥梁顶升移位改造技术规范
CJJ 2 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JGJ 107 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
JTG D60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JTG 3362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G 5150 公路养护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 土建工程)
JTG F80/1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 土建工程)
JTG H30 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
JTG H11 公路桥涵养护规范
JTS 205-1 水运工程施工安全防护技术规范
JTG/T 3650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G/T J22 公路桥梁加固设计规范
JTG/T J23 公路桥梁加固施工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顶升 jack-up
将桥梁从原位置升高或降低到新位置的工程,包括整体顶升、分段顶升、调坡顶升等。
3.2
顶升改造 jack-up modification
改造桥梁结构时,需要采用顶升施工工艺的工程项目。
3.3
桥梁多点同步顶升 multi-point synchronous jacking of bridge
采用多个多个千斤顶与梁体接触,将桥梁上部结构同步、稳定的升高或降低至设计位置,包括横向
单排同步和整跨、单联或多联同步。
3.4
顶升系统 jack-up structure
顶升系统是由反力体系、临时支撑体系、限位装置组成的顶升施工系统。
3.5
反力体系 reaction system for jacking engineering
由顶升系统上部托承结构和顶升下部支承结构组成的力传导结构体系,包含顶升底盘结构体系和顶
升托盘结构体系。
3.6
顶升底盘结构体系 basement structure system for jack-up
顶升施工过程中,用于承受桥梁顶升时的荷载,并将该荷载传递到桥梁下部构造及基础的结构体系。
3.7
顶升托盘结构体系 pallet structure system for jack-up
顶升施工过程中,用于将顶升荷载传递到上部被顶升结构,并与其一同升高的结构体系。
3.8
临时支撑体系 temporary supporting system
用于联系顶升托盘结构体系和顶升底盘结构体系的所有临时施工构件的总称,包括钢垫块、钢牛腿、
钢管柱等。
3.9
钢抱箍 hold hoop
顶升移位施工过程中,为对墩柱施加一定环向预压力,沿原墩柱外壁布置的钢构件。
3.10
抱柱梁 steel girdling of column/pier
采用包围桥墩墩柱并与墩柱有效连接,将千斤顶的顶升力传递到上部或下部结构的梁式结构。
3.11
限位装置 displacement-restriction device of jacking construction
限制桥梁在顶升过程中发生偏移的结构装置。
3.12
控制系统 control system of jacking construction
控制顶升及回落的力、位移、速度及其同步性的软硬件设备系统。
3.13
同步精度 synchronization precision
同一顶升行程中,各顶升控制点之间顶升位移偏差的最大允许值。
4 基本规定
4.1 应根据桥梁的施工竣工图纸、桥梁缺陷养护档案、维修施工设计图纸、检测评价报告等资料对拟
顶升桥梁进行现状调查和评估。
4.2 根据桥梁结构顶升设计内容,改变桥梁主体结构受力条件时,应对结构安全进行验算。
4.3 桥梁顶升施工过程应实时监测。
4.4 顶升施工应注重施工安全和环境保护,各项施工安全和环境保护措施应与顶升工程同时设计和实
施。




DB42/T 1863-2022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设计深度技术规程

资源简介/截图: ICS 91.080.40
CCS P 25
DB42
湖北省 地方标准
DB42/T 1863—2022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设计深度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design depth of assembled building with concrete structure
2022 – 04 – 25 发布 2022 – 08 – 25 实施
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湖 北 省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联合发布e1c9f2829bc0a861 范围
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设计全过程,包括技术策划及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
设计、预制构件加工图设计、预制构件安装图设计、基于BIM的数字化设计。
本文件规定了湖北省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设计、预制构件加工、运输、安装和验收的相关要求,给
出了各阶段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设计文件编制的深度规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11981 建筑用轻钢龙骨
GB/T 23451 建筑用轻质隔墙条板
GB 50204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10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42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43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303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666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GB/T 51129 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
GB/T 51231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
JGJ 1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规程
JGJ 107 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
JGJ 367 住宅室内装饰装修设计规范
JGJ/T 467 装配式整体卫生间应用技术标准
JGJ/T 491 装配式内装修技术标准
DB42/T 1386 建筑防水工程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3.1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precast concrete structure
由预制混凝土构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装配而成的混凝土结构,包括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全装
配混凝土结构等。
3.2深化设计 detailed design
在已确定的各专业施工图基础上,综合考虑预制构件的生产、运输、吊装、支撑、连接等环节以及
各专业施工图对预制混凝土构件的要求等方面因素而对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进行的详图设计。包括设计阶
段的预制构件加工图设计和施工阶段的安装图设计。
3.3内装系统 interior decoration system
由楼地面、墙面、轻质隔墙、吊顶、内门窗、厨房和卫生间等组合而成,满足建筑使用功能的整体。
3.4预制构件加工图 processing drawing of prefabricated components
表达与预制构件相关的所有信息,可直接用于预制构件加工的详细图纸。
3.5装图 installation drawing
由施工单位完成的用于施工阶段表示预制构件、部品、部件之间的装配组合关系、以及它们与现浇
混凝土构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安装顺序和临时支撑等相关图纸。
4 基本规定
4.1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在方案设计阶段、初步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均应进行装配式设计。
4.2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在设计前应进行技术策划,对规划条件、技术选型、技术经济可行性和可实施
性进行评估分析,对地方政策和约束条件进行调查,合理提出装配式建筑建造目标和技术实施方案。
4.3方案设计阶段应根据技术策划做好平面设计和立面设计,应充分考虑构件生产加工的可行性,按
照模数化、标准化的要求,以少规格、多组合的原则,进行预制构件拆分和布置方案设计。
4.4初步设计阶段应在建筑图纸中完整表达预制构件布置,完善建筑平立剖面,优化预制构件拆分和
布置,优化连接节点设计,详细计算装配式技术指标,论证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方案的合规性、主体结构
的安全性、建筑性能的可靠性和施工的可行性。
4.5施工图设计阶段应综合建筑、结构、设备、内装等专业,考虑构件加工、堆放、运输和安装等因
素,进行装配式专项设计。
4.6深化设计阶段包括预制构件加工图设计和安装图设计两部分内容,前者应在装配式施工图基础上
进行,综合考虑建筑、设备、内装各专业以及生产、运输、安装施工等各环节对预制构件的要求,完成
预制构件加工图设计;后者是在施工阶段,由施工单位完成安装图,表达预制构件施工安装方向、安装
顺序等内容,指导现场安装,保证施工的准确度。
4.7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宜制定构件工厂生产、运输和现场安装的设计要求。
4.8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宜采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实现全专业、全过程的设计和信息化管理。




DB42/T 1908-2022 建设工程档案整理与移交规范

资源简介/截图: ICS 35.240.30
CCS L 70 DB42
湖北省 地方标准
DB42/T 1908—2022
建设工程档案整理与移交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arrangement and transferring of project archives
2022 – 08 – 31 发布 2023 – 01 – 01 实施
湖 北 省 住 房 和 城 乡 建 设 厅 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联 合 发 布410d72827620e8e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湖北省行政区域内建筑工程和市政工程档案的收集内容、各种载体档案的形成技 术
要求以及档案形成后整理和移交的要求,其他类型工程档案可参照执行。
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城建档案管理机构、建设系统各行业管理部门和建设工程档案形成单位。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10609.3 技术制图复制图的折叠方法
GB/T 24422 信息与文献档案纸耐久性和耐用性要求
GB/T 32004 信息与文献纸张上书写、打印和复印字迹的耐久性和耐用性要求与测试方法
GB/T 50328 建设工程文件归档规范
CJJ/T 187 建设电子档案元数据标准
DB42/T 1481 湖北省纸质城建档案数字化技术规程
DB42/T 1511 湖北省建设工程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
DB42/T 1543 湖北省城镇地下管线成果归档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GB/T 50328-2019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建设工程 construction project
经批准按照一个总体设计进行施工,经济上实行统一核算,行政上具有独立组织形式,实行统一管
理的建设工程基本单位。它由一个或若干个具有内在联系的单位工程所组成。
[来源:GB/T50328-2019,2.0.1]
3.2建设工程文件 construction project document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形式的信息记录,包括工程准备阶段文件、工程建设实施阶段文件和
工程竣工验收阶段文件等,简称为工程文件。
[来源:GB/T50328-2019,2.0.2,有修改]
3.3建设工程档案 construction project archives
在建设工程建设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归档保存价值的文字、图纸、图表、声像、电子文件等各种
形式的历史记录,简称工程档案。
[来源:GB/T50328-2019,2.0.8]
3.4建设工程声像文件 project audio-visual document
记录工程建设活动的声音、图片和影像等记录,简称工程声像文件。
3.5工程准备阶段文件 pre-construction document
工程开工以前,在立项、审批、用地、勘察、设计、招投标等工程准备阶段形成的文件。
[来源:GB/T50328-2019,2.0.3]
3.6工程建设实施阶段文件 project construction document
工程开工后,工程建设实施阶段形成的监理、施工等文件。
3.7工程竣工验收阶段文件 project handing over document
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活动中形成的竣工图和竣工验收文件。
4 基本规定
4.1工程文件的形成和积累应纳入工程建设管理的各个环节和有关人员的职责范围。
4.2城建档案管理机构负责当地工程竣工档案的收集、保管和利用的管理工作,应对工程文件的收集、
整理、归档工作进行指导和技术服务,并按本文件的要求对建设单位的建设工程档案进行联合验收。
4.3工程竣工档案由建设单位负责收集、整理、归档、移交等工作。
4.4建设单位应从建设工程立项起,提出编制、报送工程竣工档案的要求,组织勘察、设计、施工、
监理等单位同步收集、整理建设工程各环节的工程文件资料,并对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的工程
文件材料收集、整理、归档工作进行组织、监督、 检查,做到工程文件材料的收集、编制与工程建设
进度同步,不得事后补编。应负责联合验收申请文件和验收文件的收集、整理,建立、健全工程档案,
工程档案内容应真实、完整、准确、系统。
4.5对列入城建档案管理机构接收范围的工程,建设单位应在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后,统一向建设工程
所在地城建档案管理机构移交。
4.6停建、缓建建设工程,其工程文件暂由建设单位集中保管。
4.7从事城乡建设档案工作的人员应当具备档案和建设工程相关专业知识,依照 GB/T 50328 接受工
程文件归档整理的专业培训。
4.8地下管线成果档案信息数据归档范围、归档要求应符合 DB42/T 1543 规定。
4.9涉密的工程文件和工程档案管理应符合国家安全和保密管理的规定。




高清无水印 2016沪G903 道路交通标志牌与支撑结构标准图集.p df

资源简介/截图: 高清无水印完整版2016 G903图集,pdf格式,实施日期: 2016 年6月1号 ,统一编号: DBJT 08-122-2016,主编单位: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批准单位 :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 ,批准文号 :沪建标定 [2016J124 号864f8af1cf8d1de总说明1编制依据
本图集根据《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关于印发<2014年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和标准设计编制工作计划》的通知》(沪建交[20131260号)要求,由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主编。
2图集内容
2.1图集包括本市常用的交通标志版面、交通标志支撑杆件及支撑结构基础。
2.2图集不包括以下内容:
2.2.1不常用的交通标志、信息情报板、作业区标志、旅游标志的版面设计。
2.2.2信息情报板、信号灯等有特殊荷载要求的支撑结构及基础。
3适用范围
3.1图集适用于本市各级公路与城市道路的新建、改扩建和大中修工程,以及交通治理工程。
3.2图集未包括的其他标志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进行版面设计,并宜与本图集标志版面尺寸一致。
4编制目的
本图集旨在规范、统一上海市交通标志版面、支撑杆件以及基础设计,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便于后期运维。5主要规范
《钢筋混凝土用钢》GB1499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
《冷轧带肋钢筋》GB13788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
《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50688
《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GB51038
《碳素结构钢》GB/T700
《非合金钢及细晶粒钢焊条》GB/T5117
《一般工业用铝和铝合金挤压型材》GB/T6892
《气体保护电弧焊用碳钢、低合金钢焊丝》GB/T8110
《结构用无缝钢管》GB/T8162
《直缝电焊钢管》GB/T13793
《高速公路交通工程钢结构防腐技术条件》GB/T18226
《道路交通反光膜》GB/T18833
《道路交通标志板及支撑件》GB/T23827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D81
《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JTGD82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
《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JTG/TB07-01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TD81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
《岩土工程勘察規范》DGJ08-37
6主要设计参数
6.1标志板支撑结构风荷载:基本风速取值为30m/s(离地高10m及以下);高架桥上(离地高10m以上)风荷载高度系数按1.4计。不满足上述条件时,应按具体参数另行计算。
6.2支撑结构基础采用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大于80kPa,混凝土基础设计环境类别为I类,与该条件不符时,应按相关规范另行设计。
7使用方法
7.1准备工作
使用本图集前,应完成交通标志和标线平面设计图,明确标志内容、种类、设置位置、支撑结构基本选型。交通标志和标线平面设计图应满足相应设计深度要求。
7.2使用步骤
7.2.1根据交通标志和标线平面设计图中标志版面内容,以及道路技术等级,从本图集的标志版面设计图中查找相应的版面布置,选择合适的版面尺寸,确定所需要的标志版面设计图。
7.2.2计算某一支撑结构上所有标志的版面面积总和。除悬挂在单柱式、双柱式的标志以外,其余附着在单悬式、双悬式、门架式立柱上的标志版面积均不计入版面总面积。
7.2.3根据7.2.2计算结果,从“交通标志版面、支撑杆件、支撑结构基础索引表”中选择符合版面总面积要求、最经济的支撑结构名称,再从本图集中确定所需要的支撑结构设计图。
7.2.4根据7.2.3选择的支撑结构名称,按照标志设于地面或高架桥的情况,从“交通标志版面、支撑杆件、支撑结构基础索引表”中选择相应的支撑结构基础名称,再从本图集中确定所需要的支撑结构基础设计图。
8交通标志版面
8.1版面设计原则
8.1.1交通标志版面设计旨在统一各类标志外部尺寸、规范版面内部字符位置。图集指路标志版面设计中所确定的字高、行距、字距、图案尺寸等基本设计元素,均不得低于现行国家标准《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的相关要求。
8.1.2为筒化图集、便于查阅选取,本图集不重复罗列由于路名字数差异所造成的版面变化。使用时应按照图集中类似标志的版面布置原则自行排版,并应确保同类标志版面外部尺寸不变。不得通过压缩文字高度实现版面外部尺寸不变。
8.1.3为尽可能统一标志外部尺寸,同种类、同字高的指路标志,遇到版面中字数、行数差异时,在确保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要求的前提下 通过调整行距 、字 距、文字宽度等手段实现标志 部尺寸的统一。当相应调整超出规范允许范围或影响标志美观时,再考虑增加标志高度或宽度。所增加的尺寸应为20cm、50cm的倍数,形成模数化的标志外部尺寸。
8.2警告、禁令、指示标志的版面布设原则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的要求。本图集根据上海市标志设置习惯,警告、禁令、指示标志的版面外部尺寸由其安装形式确定,提升标志视认性。
8.3指路标志版面分为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指路标志和一般道路指路标志两类。两类标志由于道路等级、设计速度及交通运行状况的不同,标志字体高度、版面大小、颜色等均有差异,在使用图集时应加以区分。
8.4标志板颜色规定
8.4.1警告标志的颜色应为黄底、黑边、黑图形;禁令标志的颜色,除个别标志外,应为白底、红圈、红杠、黑图形,图形压杠;指示标志的颜色,除个别标志外,应为蓝底、白图形。
8.4.2一般道路指路标志的颜色应为蓝底、白图形、白边框、蓝色衬边;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指路标志的颜色应为绿底、白图形、白边框、绿色衬边。
8.4.3当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指路标志采用反色设计时,反色部分颜色应为白底绿字。
8.5一般道路指路标志版面设计
8.5.1一般道路指路标志版面根据汉字高度分三类。版面汉字高度的选取应符合表8.5.1中对设计速度和道路等级的规定。a0e5ae38ab2775c8.5.2遇设计速度大于60km/h、采用全部或部分控制出入管理措施的干线一级公路,标志版面设计可参照本图集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指路标志。指路标志版面颜色应采用蓝底、白图形、白边框、蓝色衬边。
8.5.3一般道路指路标志,无论是公路还是城市道路,版面设计均宜指示横向道路路名信息。横向道路路名设置中英文对照的版面,只适用于浦东地区。
8.5.4指示辅道、右转等信息的指路标志,通常设置于分隔带端部,受条件限制较多,本图集提供30cm字高版面布设,若采用其他字高,则雷另行排版。公交专用道标志统一采用字高为40cm的版面布设。
8.5.5若有特殊妻求,需采用其他汉字高度或版面布置形式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的相关规定。
8.6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指路标志版面设计
8.6.1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指路标志版面分为60cm字高和50cm字高两类,设计速度在100km/h及以上时应选用60cm字高。若有特殊要求,需采用其他字高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的相关规定。
8.6.2图集中未包含部分使用频率较低的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交通标志,包括不设ETC的收费站及预告标志、紧急电话标志、停车区及预告标志、停车场及预告标志、超限检测站标志等。需采用上述标志时,其设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道路交通标志与标线》GB5768的相关规定。
8.7标志板材料
标志板材料、性能及强度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的要求。
8.8其他规定除以 以外 标志版 几何设计 、图案尺寸 、标志底板 紧靠件安装等要求应符合国家、行业及本市相关标准的规定,所采用的反光膜等级和参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道路交通反光膜》GB/T18833的相关要求。
9交通标志支撑结构
9.1结构选型及分类
9.1.1本图集支撑结构分单悬式、双悬式、单柱式、双柱式、门架式五大类,应按照图纸“交通标志版面、支撑杆件、支撑结构基础索引表”选取合适的标志版面及基础类型。
9.1.2如实际使用中标志牌的面积不在所列大类范围,标志杆制作时,宜按照较高一档同类标志支撑结构的规格。
9.1.3考虑到绿化带可能遮挡标志牌及人行道、车道宽度影响等因素,除高架道路外,地面道路标志杆横梁在普通情况下分别考虑了加长0.5m和1m的情形。
9.1.4自行排版的特殊标志,在选用支撑结构时应满足其允许最大面积的要求。
9.2材料
9.2.1钢结构钢材
1)标志牌上部结构钢材宜采用Q235钢,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的规定。如需采用Q345钢或其他材料代换时,应重新进行力学计算。
2)标志杆立柱及横梁严禁使用卷板焊接钢管。当立柱直径大于152m时,宜采用无缝钢管制作,直径小于或者等于152mm时,可采用直缝焊接钢管。技术条件应分别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结构用无缝钢管》GB/T8162和《直缝电焊钢管》GB/T13793的要求。当立柱为H型钢时,尚应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9.2.2焊接材料
焊接材料的型号应与主体金属强度相适应,并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及有关规范的规定。
9.2.3紧固件
紧固件的机械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及有关规范的规定。
9.3设计计算
9.3.1标志牌上部结构荷载取值依据现行行业标准《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手册》JTGD8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等有关规定进行计算。标志杆件上部钢结构采用板限状态法,按照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组合计算杆件的强度、稳定性和连接强度,按照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组合计算杆件的变形。标志杆件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安全等级为二级,系数1.0
9.3.2钢筋混凝土基础依据现行行业标准《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的有关规定进行计算。
9.3.3上部主体结构中,钢管梁与钢管柱的连接、支架与钢管的连接、柱脚连接均按刚性假定计算,其余均按铰接考虑。
9.3.4钢材的设计强度应符合相应强度指标对应规范。
9.3.5单柱式、双柱式、单悬式及双悬式主杆件(立柱及横梁)的瓷度限值,均为自身长度的1/75。门架式主杆件的挠度限值,则为1/100。
9.4构件加工
9.4.1加工制作前应编制工艺和施工组织设计,在制作中宜实施工序质量控制,建立质量保证体系。9.4.2 选用的钢材除应具有出厂合格证 在下料前还应进行抽样复验 证明符合规范 要求的质量标准后方可下料




DBJ/T08-122-2016 道路交通标志牌与支撑结构标准图集(上海市 含配套CAD图

资源简介/截图: 上海市建筑标准设计
DBJT08-122-2016
图集号:2016沪G903
道路交通标志牌与支撑结构标准图集
2016-02-22发布
2016-06-01实施
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发布50dd06443d03d6f pdf图集不够清晰,但附全套cad版图纸077ed5923977bc0




DBJ51/T 022-2013 旋挖成孔灌注桩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资源简介/截图: 备案号J12544-2014
四川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DB
DBJ51/T022-2013
旋挖成孔灌注桩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nstruction safty of rotary drilled and bored pile2013-12-31发布 2014-03-01实施
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发布73b922f0d0d63141总则
1.0.1为加强旋挖成孔灌注桩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规范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行为,预防事故发生,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四川省房屋建筑与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旋挖成孔灌注桩施工。
1.0.3旋挖成孔灌注桩施工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以及四川省现行有关规定。2术语
2.0.1旋挖钻机Rotary Drilling Rig
是一种利用伸缩钻杆传递扭矩带动回转钻斗、短螺旋钻头或其他作业装置,进行干、湿钻进、逐次取土(岩屑)反复循环作业成孔的专用机械设备。
2.0.2钢护筒Steel Casing
是为保护孔口稳定,避免塌孔,在桩孔孔口埋设的钢质筒式护具。
2.0.3干作业旋挖成孔Dry Rotary Drilling
不使用稳定液护壁,直接采用旋挖钻具成孔的一种工法。
2.0.4湿作业旋挖成孔Wet Rotary Drilling
采用旋挖钻具成孔、稳定液护壁的一种工法。
2.0.5套管护壁作业旋挖成孔Retaining Casing Pipes Rotary Drilling
采用旋挖钻具成孔、套管跟进护壁的一种工法。
2.0.6安全技术措施Safety Technical Measures
为保障人员、设备、环境安全,防止伤亡事故与财产损失,所采取的技术措施。
2.0.7安全防护装置Safeguard Plan
配置在施工现场及生产设备上,起保障人员和设备安全作用的所有附属装置。
2.0.8摩阻式钻杆Friction Drilling Rode
在钻进过程中利用钻杆内、外节间的摩擦键之间的摩擦来传递钻进压力的一种钻杆。
2.0.9机锁式钻杆Lock Drill Rode在钻进过程中利用钻杆上的机锁点和机锁键之间的咬合来传递钻进压力的一种钻杆。
2.0.10稳定液Stabilizing Fluid
主要用于保持孔壁稳定的液体。3基本规定
3.0.1旋挖成孔灌注桩施工适宜空间相对开阔、地形较为平坦、地表土有一定强度的场地和粒径小于200mm的第四系地层、抗压强度小于20MPa的基岩。
3.0.2应根据场地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特点、环境条件选择旋挖成孔方法。
3.0.3旋挖成孔灌注桩施工前应具备以下资料:
1场地施工条件与周边环境资料。
2详细勘察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文件。
3桩基设计文件。
4主要施工机械及其配套设施的资料。
5审批通过的施工组织设计。
3.0.4每台旋挖钻机必须配备灭火器。旋挖钻机周边不得堆放易燃、易爆物品。
3.0.5旋挖钻机装卸、安拆与调试、检修、移位、收放枪杆、装卸钻具钻杆、成孔施工、钢筋笼吊装、混凝土灌注等施工危险性大的作业必须设专人指挥。
3.0.6施工作业现场应设置警戒区域,悬挂安全警示标志,非工作人员不得进入。场地架空输电线路、地下管线以及其他危险性较大部位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3.0.7钻机安装和使用过程中,高空作业人员应按规定系挂安全带。
3.0.8遇有雷电、大雨、大雾、大雪和六级以上大风等恶劣天气时,应停止一切作业。当风力超过七级或有风暴警报时,应将旋挖钻机桅杆放倒。
3.0.9旋挖成孔灌注桩施工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噪声、振动、扬尘、废水、泥浆等对环境产生的影响。4施工准备
4.1人员要求
4.1.1应根据工程规模、工期、技术要求和设备情况,配备施工人员。
4.1.2施工人员必须具有相应的职业技术能力,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特种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
4.1.3应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安全技术交底及环境保护交底。
4.2安全技术准备
4.2.1应熟悉施工图及图纸会审资料,编制旋挖成孔灌注桩工程施工专项方案。针对场地地质条件,选择适宜的施工工艺,对特殊地层和场地应制定专项措施。
4.2.2应对施工活动及环境条件进行危险源辨识,并制定危险源控制措施。




正式版 DBJ51/T 151-2020 四川省海绵城市建设工程评价标准(附 文说明).pdf

资源简介/截图: 备案号J15377-2020
四川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DBJ51/T151-2020
四川省海绵城市建设工程评价标准
Assessment standard for sponge city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in Sichuan Province
2020-09-23发布
2021-01-01实施
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b542ca93113866a根据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下达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四川省海绵城市建设工程评价标准〉编制计划的通知》(川建标发〔2018〕921号)的要求,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成都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本标准。本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近年来四川省海绵城市建设工程的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内外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本标准。
本标准共分11章和4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建筑与小区;5城市绿地与广场;6城市道路与隧道;7城市水体;8施工管理;9运营管理;10效果评价;11提高与创新。
本标准由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1总则
1.0.1为贯彻落实国家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理念,提高海绵城市工程质量,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防灾减灾能力,扩大优质生态产品建设,增强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指导和规范四川省海绵城市建设工程的评价,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四川省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与小区、城市绿地与广场、城市道路与隧道、城市水体等海绵城市建设工程的评价。本标准不适用于流域类综合性工程的评价,但流域类综合性工程中的单项工程可按本标准的相应工程类型进行评价。
1.0.3海绵城市建设工程评价应以建设效果为导向,遵循生态优先、因地制宜和系统治理的原则,进行综合评价。
1.0.4海绵城市建设工程的评价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及地方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海绵城市sponge city
通过规划及设施建设,使得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应对雨洪灾害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降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实现雨水在城市内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建设模式。
2.0.2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
基于源头控制和延缓冲击负荷的理念,强调城镇开发应减少对环境的冲击,构建与自然相适应的城镇排水系统,合理利用景观空间并采取相应措施对雨水径流进行控制和利用,减少城镇面源污染。
2.0.3年径流总量控制率volume capture ratio of annual rainfall
通过自然与人工强化的渗透、滞蓄、净化等方式控制城市建设下垫面的降雨径流,场地内累积全年得到控制的雨量占全年总降雨量的比值。
2.0.4年径流污染削减率reduction rate of annual rainfall runoff pollution
区域内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与海绵城市建设设施对污染物(以SS计)的平均削减率的乘积。
2.0.5面源污染non-point sources pollution
通过降雨和地表径流冲刷,将大气和地表中的污染物带入受纳水体,使受纳水体遭受污染的现象。材料间缝隙透水,一般指铺装材料本身不透水,而是通过材料之间施工时预留的缝隙透水。该类透水铺装具有抗堵塞能力强的特点,尤其适用于有冻胀风险的寒冷地区。
2.0.14城市水体urban water
城市开发边界内的河流、湖泊、湿地、坑塘等自然或人工水体。
按水体流态,城市水体一般又分为静态水体(如湖泊、坑塘等)和动态水体(如河流、溪流等)。
2.0.15立体绿化vertical greening
在各类建筑物及其构件内的多层次、多功能绿化,包括建筑物的竖向绿化(墙面、阳台、窗台)、屋顶绿化(屋顶、露台、平台)、室内绿化,以改善局部气候和生态服务功能、拓展城市绿化空间、美化城市景观的生态建设活动。
2.0.16径流量runoff
降落到地面的雨水,由地面和地下汇流到管渠至受纳水体的流量的统称。径流包括地面径流和地下径流等。在排水工程中径流量指降水超出一定区域内地面渗透、滞蓄能力后多余水量产生的地面径流量。
2.0.17内涝防治系统local flooding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ystem
用于进行城镇内涝防治系统设计的暴雨重现期,使地面、道路等地区的积水深度不超过一定的标准,内涝防治设计重现期大于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
3基本规定
3.1一般规定
3.1.1海绵城市建设工程评价应以建筑与小区、城市绿地与广场、城市道路与隧道、城市水体为评价对象。评价对象包括用地红线范围内与海绵效应相关的建(构)筑物及配套设施。
3.1.2海绵城市建设工程评价内容包括水生态、水环境、水安全和水资源等方面,同时还应包括海绵设施的景观效果、适宜性、经济性和创新性等方面。
3.1.3评价对象应满足海绵城市建设相关的上位规划中约束性指标的要求。
3.1.4海绵城市建设工程评价分为预评价和工程评价两阶段。
预评价是对工程的设计阶段进行评价,应在工程施工图设计完成后进行。工程评价是对工程的设计阶段、施工管理、运营管理、建成效果、技术创新等进行评价,应在工程通过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一年后进行。海绵城市建设工程进行工程评价前,可不进行预评价。
3.1.5申请评价方应根据评价的阶段,提交工程的技术分析报告、测试资料、技术图纸等证明资料。申请评价方应对提交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
3.1.6评价机构应按本标准的有关要求,对申请评价方提交的技术分析报告和证明材料进行审查,出具评价报告,确定评价等级。内容索引:1总则……1
2术语……2
3基本规定……5
3.1一般规定5
3.2评价与等级划分6
4建筑与小区···9
4.1控制项…9
4.2评分项……10
5城市绿地与广场17
5.1控制项17
5.2评分项17
6城市道路与隧道24
6.1控制项…·24
6.2评分项……24
7城市水体………29
7.1控制项…29
7.2评分项…29
8施工管理…34
8.1控制项…34
8.2评分项………34
9运营管理…36
9.1控制项…36
9.2评分项……36
10效果评价…39
10.1控制项·39
10.2评分项·39
11提高与创新………42
11.1一般规定………42
11.2加分项…….…42
附录A评价方法……44
附录B低影响开发设施污染物去除率……51
附录C四川省地区低影响开发设施绿化植物推荐名录…53
附录D低影响开发设施养护分级/分区……70
本标准用词说明…·75
引用标准名录……77
附:条文说明…79




DBJ51/T 169-2021 四川省超长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跳仓法应用技术标准

资源简介/截图: 备案号J15879-2021
四川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DBJ51/T169-2021
四川省超长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跳仓法
应用技术标准
Technical standard for application of super-length and mass concrete structure with alternative bay construction method in Sichuan Province2021-07-06发布2021-11-01实施
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5fc0138167f21871 总 则1.0.1 为规范和指导跳仓法施工技术在超长大体积混凝土结构 施工中的应用,做到保证质量、技术先进、工艺合理、节约资源、 保护环境 、缩短工期 ,制定本标准。1.0.2 本标准适用于四川省工业与民用建筑、市政工程中超长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跳仓法的设计、施工与质量验收。1.0.3 超长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设计与施工除遵守本标准外, 尚应符合国家和四川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 术语和符号
2.1 术 语
2.1.1 变形缝 deformation joint
为防止建筑物在外界因素作用 下,结构内部产生附加变形和 应力,导致建筑物开裂、碰撞甚至破坏而预留的构造缝,包括伸 缩缝、沉降缝和抗震缝。
2.1.2 超长混凝土结构 overlength concrete structure
单元长度超过现行国家标准 《混凝土结构设 计规范》 GB50010 所规定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伸缩缝的最大间距限值的钢 筋混凝土结构。
2.1.3 大体积混凝土 mass concrete
混凝土结构物实体最小几何尺寸不 小于1m 的大体量混凝 土,或预计会因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水化引起的温度变化和收缩而 导致有害裂缝产生的混凝土。
2.1.4 跳仓法 alternative bay construction method
在超长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中,将超长大 体积混凝土 结构划分为一定尺度的若干小块体间隔跳跃施工。3 基本规定3.0.1 超长大体积混凝土结构采用跳仓法施工的,设计图内容 应包含施工阶段的综合抗裂措施 ,施工前应进行专项图纸会审, 并应根据本标准和工程结构编制专项施工技术方案。3.0.2 超长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跳仓法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 1 宜选用中低强度混凝土 ,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宜为 C 25 – C40,并可采用 60 天或 90 天龄期的强度指标作为混凝土配合比 设计、混凝土强度评定及工程验收的依据; 2 超长大体积混凝土的结构配筋除应 满足设计要求外,还 应结合跳仓法施工配置控制因温度和收缩可能产生裂缝 的构造 钢筋;3 超长大体积混凝土基础结构置于硬质岩石类地基上时, 为减少外部约束应力,宜在混凝土垫层上设置滑动层。3.0.3 超长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跳仓法施工,单个仓格纵横向间 距不宜超过 40 m,如超过40m,可按本标准附录 A计算。可参 考原结构设计后浇带分区,适当调整仓格分区长度 ,根据施工部 署进行合理的跳仓施工,有效控制裂缝宽度。3.0.4 当预应力结构采用跳仓法施工时,跳仓施工方案宜结合 预应力的张拉顺序、张拉时间等合理安排进度计划,分仓缝宜避 开预应力张拉端的部位。3.0.5 超长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跳仓法施工前,应对混凝土浇筑 体的温度、温度应力及收缩应力进行计算(见本标准附录B),并确定浇筑体的温升峰值、里表温差及降温速率的控制指标,制订 相应温控技术措施。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完毕后除应按普通混凝土 进行常规养护外,还应满足表面温度与环境最大温差小于 20 “C 方可拆除保温覆盖层的要求。4材料
4.1一般规定
4.1.1超长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除应满足混凝土强度等级、耐久性、抗渗性、体积稳定性等设计要求外,尚应满足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要求,并应合理使用材料,降低混凝土绝热温升值。
4.1.2预拌混凝土生产单位应根据预拌混凝土供应运输距离、运输设备、供应能力、材料批次、环境温度等调整出厂预拌混凝土的有关参数。
4.2混凝土原材料
4.2.1配置超长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所用水泥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所用水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的有关规定,当采用其他品种时,其性能指标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选用水化热低的水泥品种,选用保水性好、泌水小、干缩小的水泥,优先选用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
3大体积混凝土所用水泥在搅拌站的入机温度不宜大于60℃,水泥3天水化热不宜大于250kJ/kg,7天水化热不宜大于280kJ/kg。当选用52.5等级水泥时,其7天水化热宜小于300kJ/kg。当使用了3天水化热大于250kJ/kg,7天水化热大于280kJ/kg或抗渗要求高的混凝土时,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应根据温控施工的要求及抗渗能力要采取适当措施调整。
4.2.2骨料的选择,除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细骨料宜选用级配良好的天然或机制中粗砂,其细度模数宜为2.3~3.0,含泥量(重量比)不应大于3.0%,泥块含量(重量比)不应大于1%;
2粗骨料宜选用质地坚硬,连续级配,不含碱活性杂质的碎石,粒径5~31.5mm,含泥量(重量比)不应大于1%,泥块含量(重量比)不大于0.5%,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大于8%。
4.2.3矿物掺合料的选用:粉煤灰质量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1596的规定外,尚应采用Ⅱ级以上等级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粉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砂浆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18046的规定外,宜采用S95级以上等级矿粉。其他品种的矿物掺合料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DBJ50/T 373-2020 绿地草坪建植和养护技术标准

资源简介/截图: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J15448-2021
DB
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
DBJ50/T-373-2020
绿地草坪建植和养护技术标准
Technical standard for urban lawn establishment and maintenance
2020-12-07发布2021-03-01实施
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发布6acf5066fe787f01总则
1.0.1为适应重庆城市园林绿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规范城市绿地草坪建植和养护技术,提升城市绿地草坪品质,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城市道路、公园、广场、居住区等各类绿地草坪的建植和养护。运动场和高尔夫球场草坪建植与养护不在本标准之列。
1.0.3绿地草坪的建植与养护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和地方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0.4本标准中凡采用“必须”、“严禁”用词的条款为强制性条款。2术语
2.0.1草坪lawn
由草坪草枝条系统、根系和土壤上层构成的整体,植物覆盖层通常经细致修剪。
2.0.2草坪草turfgrass
能够形成草皮或草坪,并能耐受定期修剪和人、物使用的一些草本植物品种或种。大多为具有扩散生长特性的根茎型或匍匐型禾本科植物,也包括部分符合草坪性状的他科植物。
2.0.3冷季型草坪草cool season turfgrass
温带气候条件下生长的草种,最适宜生长温度为15-25C,春秋为生长旺季,夏季高温时休眠。
2.0.4暖季型草坪草warm season turfgrass
热带和亚热带气候条件下生长的草种,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6-32℃,夏季为生长旺季,冬季低温时休眠。
2.0.5草坪气候区划turfgrass climatic zone
按照温度、湿度、降水、辐射等气候因子,根据草坪草对气候环境的适应性,对全国气候区进行的划分。
2.0.6过渡带transition climatic zone
靠近温暖气候区北部和冷凉气候区南部的边缘区域,对暖季型草来说冬天太冷,对冷季型草来说夏天太热,是我国草坪应用的一个特殊地带。
2.0.7匍匈茎stolon
沿地表生长的细长茎秆,在节部可生出芽和枝叶并产生不定根。
2.0.8根状茎rhizome
生长于地下的细长茎秆,具有鳞叶,节上可长出不定根。2.0.9草皮s0d把草坪平铲为平板状或剥离为不同形状和规格,在其上附有一定土壤或基质的草坪建植材料。
2.0.10绿期green period
一年中草坪草叶片呈现绿色的时间段。
2.0.11混播mix seeds
在草种组合中含有两个以上种。
2.0.12合播blend seeds
在草种组合中只含一个种,但含有同一个种中两个及以上品种的草坪组合。
2.0.13单播pure seeds
只含一个种,且只含该种的一个品种。
2.0.14交播overseeding
对暖季型草坪在秋季用冷季型草坪草于其上直接播种的技术措施。
2.0.15修剪高度(留茬高度)mowing height
草坪修剪后地上枝条的垂直高度
2.0.16覆沙(表施细土)topdressing
将沙、土壤和有机物适当混合,均一施入草坪表面的作业。
2.0.17滚压rolling
为使坪床平整紧实和叶丛紧密生长,用重磙等机械对草坪进行碾压的作业
2.0.18草坪中耕cultivation
对草坪进行打孔、划破、梳草等技术处理,以利草坪根系呼吸和水、肥渗入坪床的作业。
2.0.19封育lawn closing
在一定时间内限制草坪使用,使其恢复到良好状态的养护措施。
2.0.20草坪更新lawn renovation当草坪草失去自然更新再生能力,经人工干预,采用各项技术措施后达到草坪恢复。3草坪建植
3.1建植设计
3.1.1城市绿地草坪建植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城市绿地中凡具备草坪建植条件的,可根据实际需要设计一定面积的草坪。
2草坪建植应按照批准的绿地草坪建植工程设计与有关文件施行。建植人员应掌握设计意图,进行建植准备。
3草坪建植前,设计单位应向施工单位进行设计说明,施工单位应按设计图纸、文件进行现场核实。有不符或不合理之处,应向设计单位提出变更。
4草坪建植任务明确后,建植单位应及时对建植场地进行实地勘察,确定建植条件,编制建植计划。
3.1.2草种选择应考虑建坪用途、成本及管理费用,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草种生态适应性,草种抗逆性等因素。
3.1.3建植材料(种子、草皮等)的质量应按《主要花卉产品等级第7部分:草坪》GB/T18247.7进行评定。
3.2坪床准备
3.2.1草坪建植前应对建植场地进行彻底清理和平整。坪床土块粒径应≤2cm。
3.2.2草坪建植场地严禁使用建筑垃圾土、化学污染土、深层土、废渣和僵土等。
3.2.3根据设计要求和土壤检测结果,应对原场地土壤进行适当处理,并符合下列要求:1砂性大的土壤,应混拌泥炭土或增施有机肥。
2对容重大于1.30,总孔隙度<50%的土壤,必须采用疏松的介质加以改良。
3对偏酸性土壤,应结合施肥增加石灰、草木灰的比重,调高土壤pH至适宜值。
4对偏碱性土壤,应进行铺沙或淋溶,增施土壤改良剂、过磷酸钙或腐熟的泥炭和有机肥,降低土壤H至适宜值。
5对有机质含量<2%的土壤,应施用有机肥或含丰富有机质的栽培介质加以改良。
3.2.4绿地草坪坪床土壤基本指标应符合表3.2.4的规定。4草坪养护
4.1修剪
4.1.1草坪修剪应遵循1/3原则。
4.1.2草坪修剪高度应根据草坪质量要求、环境条件、草坪草发育阶段特性、草坪使用强度等因素确定。不同种类草坪草适宜修剪高度可参照表4.1.2。4.1.3草坪修剪时间应根据不同草坪草季节性生长变化规律来确定。冷季型草坪草修剪宜集中在春秋两季,暖季型草坪草修剪宜集中在夏季。
4.1.4草坪修剪次数和频率应根据生长季内草坪草生长速度来确定,当草高达到目标修剪高度的1.5倍时就应进行修剪。不同草坪草在生长季内的修剪次数和频率可参照表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