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标准化图册 安全文明施工 图集(上下合集).pdf

资源简介/截图:

pdf,合集,图册,图集,安全,安全文明

前言 为规范施工现场的管理,保障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规范运作,公司特组织专业人员 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及相关规范编写了《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标准化图册》.

此图册共分为总说明、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标准化、施工现场文明施工标准化三个部分,体现了 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最新要求,明确了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统一了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文明施 工的做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指导性和操作性,但由于水平有限,如有不妥之处,敬请提出宝贵 意见.

本图册编委会 2009年12月
总图例 18mm厚木胶合板 安全平网 50×100mm木枋 钢巴网脚手板 YIEA 钢筋砼结构 竹串片脚手板 中48钢管刷黄色油漆 混凝土 中48钢管刷红白油漆 水泥砂浆 o 中48钢管 灰砂砖砌体 模板挡脚板 WIIA 素土夯实 400 模板红白警示线条 密目安全网
录 第一部分 总说明 1 第三部分施工现场文明施工标准化 第二部分 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标准化 第一章施工现场文明施工 55 第一章洞口临边防护 第一节、围墙 55 12 第二节、大门 57 第一节、水平洞口防护 12 第三节、门卫室 58 第二节、临边防护 14 第四节、道路及停车场 59 第三节、安全通道 17 第五节、吸烟亭、茶水亭 60 第四节、电梯井、竖向洞口防护 18 第六节、排水设施 61 第五节、施工电梯防护 19 第七节、洗车槽 62 第六节、井架防护 21 第八节、食堂 63 第九节、卫生间 59 第二章卸料平台 23 第十节、钢筋堆场 66 第三章加工棚、防护棚 25 第十一节、现场消防 67 第四章外脚手架 27 第二章CI和施工图牌 68 第一节、落地式脚手架 27 第二节、悬挑脚手架 36 第五章临时用电 38 第一节、变压器防护 38 第二节、配电房 40 第三节、电线、电缆敷设 41 第四节、配电柜(箱) 42 第五节、楼层用电布设 49 第六章塔吊(起重机械设备) 50 第七章 施工机具 53
第一部分总说明
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标准化总说明 第一章临边、洞口防护 第一节、水平洞口防护 1、边长在25~200mm(含200mm)的水平洞口防护 采用洞口视紧2根木榜(立放),上盖18mm厚木胶合板用铁钉钉牢,面层刷红白相间的警示油漆间距20cm角度45”, 2、边长在200~500mm(含500mm)的水平洞口防护 采用洞口上部盖18mm厚本胶合板用中8膨胀螺栓固定,面层刷红白相间的警示油漆间距20cm角度45°.

3、边长在500~1500mm(含1500mm)的水平洞口防护 采用洞口上部铺木榜(立放)@400mm,上盖18mm厚本胶合板用铁钉钉牢,本杭侧面与地面之间的缝隙也用18mm厚木胶合板封严,面层刷红白相间的警示油漆间距 20cm角度45°.

洞口周边设置交圈的Φ48钢管防护栏杆,防护栏杆的水平杆、立杆刷间距为400mm红白相间油漆,并在最上一道水平杠处悬挂“当心坠落”警示标志.

水平杆控制伸出立杆外侧100mm 4、边长在1500mm以上的水平润口防护 洞口周边设置交圈的中48钢管防护栏杆,立杆间距不大于1800mm,防护栏杆下部设置200mm高18mm厚本胶合板挡脚板,防护栏杆的水平杆、立杆以及挡脚板,必须 刷间距为400mm红白相间的警示油漆,防护栏杆外立面满挂密目安全网并在最上一道水平杠处悬挂“当心坠落”警示标志.

水平杆控制伸出立杆外侧100mm. 第二节、临边防护 一、基坑临边防护 1、基坑开挖深度超过2000mm时,必须搭设基坑临边防护栏杆.

基坑临边防护栏杆采用钢管搭设,设置三道水平杆,立杆间距不大于1800mm,立杆打入地面以下深度 ≥700mm(若基坑顶面有混凝土压顶梁则预埋1Φ18钢筋,深度≥500mm、外露150mm,与立杆焊接),防护栏杆下部设置200mm高18mm厚本胶合板挡脚板,防护栏杆的水 平杆、立杆以及挡脚板,必须刷间距为400mm的红白相间的警示油漆.

水平杆控制伸出立杆外侧100mm; 2、防护栏杆靠基坑侧满挂密目安全网,在醒目处悬挂“当心坠落”安全警示标志,并设置夜间警示灯: 3、基坑排水沟设置在防护栏杆外侧,采取有组织排水.

二、楼梯临边防护 1、楼梯及休息平台临边采用48钢管搭设防护栏杆,水平杆二道(需要挂设安全网的位置为三道水平杆): 2、防护栏杆的水平杆、立杆必须剧间距为400mm红白相间的警示油漆,水平杆控制伸出立杆外侧100mm: 3、防护栏杆立杆固定方式:采用冲击钻钻孔,打入1Φ18钢筋,深度≥200mm、外露150mm,与立杆焊接: 4、建筑物有裙楼的,裙楼部分的楼梯防护栏杆必须挂设安全网,建筑物无裙楼的在1~4层标准层楼梯防护栏杆必须挂设安全网,其他楼层根据各单位实际情况或 地方要求确定是否挂设安全网; 5、楼梯间必须设置照明,采用36V低压供电,并设置灯罩.

三、楼层、屋面临边防护 1、当临边窗台或屋面女儿墙高度≤800mm,外侧高差大于2000mm时,需要搭设临边防护; 2、楼层临边防护栏杆采用中48钢管搭设,水平杆设置三道,立杆间距不大于1800mm,防护栏杆下部设置200mm高18mm厚本胶合板挡脚板: 3、立杆与建筑物必须有牢固的连接.

有结构柱处采用钢管抱箍方式拉结,其余部位采用冲击钻钻孔,打入1Φ18钢筋,深度≥200mm、外露150mm,与立杆焊接,并 每隔2根立杆设置一斜拉杆,底部打入1中18钢筋与拉杆焊接,深度≥80mm、外露150mm.

也可利用原有外架连墙杆预埋的短钢管与立杆用旋转扣件连接: 4、防护栏杆的水平杆、立杆以及挡脚板,必须刷间距为400mm红白相间的警示油漆.

水平杆控制伸出立杆外侧100mm: 5、作业层的防护栏杆高度不低于1200mm:屋面层防护栏杆不低于1500mm,第一道离地200mm,第二道离地850mm. 总说明 图号1




GB/T 45418-2025 配电网通用技术导则.pdf

资源简介/截图:

2025,45418,导则,规范,配电网,电力

CCS F 21 ICS 29.240.01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5418-2025 配电网通用技术导则 General technical directivesfordistribution networks 2025-02-28发布 2025-06-01实施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GB/T 45418-2025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基本规定. 5规划 5.1一般要求 5.2供电区域划分与规划年限 5.3电力供需预测 5.4配电网供电安全准则 5.5短路电流水平与中性点接地方式 6网架结构与设备 6.1一般要求 6.210kV配电网网架 6.310kV架空线路 6.410kV电缆线路 6.510kV架空线路设备 6.610kV站室设备 6.7220V/380V配电网 7建设与改造 10 7.1一般要求. 7.2架空线路 10 7.3电缆和通道 11 7.4开关站、环网室和配电室 11 7.510kV中性点接地方式改造. 11 8运维检修 12 8.1一般要求 12 8.2巡视与维护 12 8.3检修和抢修 12 8.4运行分析 13 9用户和电源接人 13 一般要求 9.2用户接人 13
GB/T 45418-2025 9.3分布式电源和储能装置接人 9.4充换电设施接人 10二次系统 15 10.1一般要求 15 10.2继电保护 15 10.3配电自动化 16 10.4电能量采集 16 10.5配电通信 16 附录A(资料性)10kV架空网典型网架结构示意图 17 A.1辐射式 17 A.2多分段单联络 17 A.3多分段适度联络 17 附录B(资料性) 10kV电缆网典型网架结构示意图 18 B.1 单环式 18 B.2 双射式 18 B.3 对射式 18 B.4双环式. 18 B.5N供一备(2≤N≤4) 19 附录C(资料性)220V/380V配电网电网结构示意图 参考文献 21
GB/T 45418-2025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 有限公司、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嘉兴供 电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甘肃电通电力工 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泰皇岛供电公司、 北京汇思慧能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洪涛、侯义明、宁昕、桂媛、刘伟、徐畅、廖天明、蔡月明、王建中、孙健、庞明远、 卢奇、纪坤华、于海平、杨乔尹、袁宇波、毛志宇、侯世昌、崔立忠、郝良.

GB/T 45418-2025 配电网通用技术导则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10kV及以下交流配电网的规划、网架结构与设备、建设与改造、运维检修、用户和 电源接人、二次系统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10kV及以下交流配电网的规划、建设、改造和运维,20kV配电网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156标准电压 GB3096声环境质量标准 GB/T12325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偏差 GB/T13955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 GB/T14285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 GB20052电力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GB/T29328重要电力用户供电电源及自备应急电源配置技术规范 GB/T33593分布式电源并网技术要求 GB/T33982分布式电源并网继电保护技术规范 GB/T36278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接入配电网技术规范 GB/T36547电化学储能电站接入电网技术规定 GB/T36572电力监控系统网络安全防护导则 GB/T43025用户接人电网供电方案技术导则 GB/T43456用电检查规范 GB/T43526用户侧电化学储能系统接人配电网技术规定 GB50053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T50064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设计规范 GB/T50065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 GB5016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标准 GB5021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 GB51302架空绝缘配电线路设计标准 DL/T599中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导则 DL/T814配电自动化系统技术规范 DL/T1344干扰性用户接人电力系统技术规范 DL/T1649配电网调度控制系统技术规范 DL/T5220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设计规范 DL/T5729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




建造师便携手册 建筑 机电卷-书籍手册 – 建筑书籍

资源简介/截图:
建造师便携手册 建筑 机电卷
作者: 杜兰芝,高会芳 编
出版时间:2016年版
内容简介
《建造师便携手册 建筑、机电卷》阐述了建筑工程概论、建造师注册于执业、建筑构造与建筑抗震、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砌体工程施工技术、混凝土结构工程技术以及机电工程中的安装,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建筑工程概论
第一节 建筑工程基础知识
第二节 建设工程质量特性与项目划分
第三节 工程建设程序与要求
第二章 建造师注册与执业
第一节 注册建造师制度
第二节 建造师分类与资格认定
第三节 建造师注册与执业管理
第三章 建筑构造与建筑抗震
第一节 建筑构造与组成
第二节 建筑抗震构造措施
第四章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
第一节 土方开挖
第二节 土方回填
第三节 基坑工程施工
第四节 常用地基处理方法
第五节 混凝土扩展基础与条形基础施工
第六节 筏形基础施工
第七节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基础施工
第八节 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
第九节 地下连续墙施工
第五章 砌体工程施工技术
第一节 砌筑砂浆
第二节 砖砌体工程的技术要求和施工方法
第六章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技术
第一节 模板安装
第二节 模板拆除
第三节 钢筋代换与加工方法
第四节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第五节 混凝土运输的主要要求和泵送混凝土
第六节 混凝土浇筑和振捣
第七节 混凝土冬期施工养护技术
第七章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
第一节 预应力筋制备
第二节 先张法预应力施工
第三节 后张法预应力施工
第四节 无粘结预应力施工
第五节 质量要求及检验
第八章 防水土程施工技术
第一节 屋面卷材防水施工的技术要求和方法
第二节 屋面涂膜防水施工的技术要求和方法
第三节 刚性防水屋面施工的技术要求和方法
第四节 地下工程防水混凝土施工
第九章 钢结构工程施工技术
第一节 铜结构焊接
第二节 钢结构螺栓连接
第三节 钢结构单层厂房吊装
第四节 钢结构构件的防腐与防火
第十章 装饰装修工程施工技术
第一节 抹灰工程
第二节 门窗工程
第三节 吊顶工程
第四节 饰面工程0
第五节 楼地面工程
第六节 涂饰工程
第十一章 建筑工程质量验收
第一节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指导思想
第二节 建筑工程质量合格条件
第三节 建筑各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要求
第十二章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
第一节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概述
第二节 建设工程项目进度控制
第三节 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控制
第四节 建筑工程项目安全控制
第五节 建筑工程项目合同管理
第六节 建筑工程项目造价控制
第七节 建筑工程现场管理
第八节 建筑工程竣工验收管理
第十三章 建设工程法律法规
第一节 建设工程法律法规及标准
第二节 建设工程纠纷的处理
第三节 建设用地与房屋拆迁的法律规定
参考文献




JTG/T 3331-04-2023 多年冻土地区公路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建筑标准 – 路桥标准

资源简介/截图:
20240325khlcs87726

JTG/T 3331-04-2023 多年冻土地区公路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根据《交通运输部关于下达2019年度公路工程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交公路函[2019]427号)要求,由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主持《多年冻土地区公路设计与施工技术细则》(JTG/T D31-04-2012)的修订工作。
《多年冻土地区公路设计与施工技术细则》(JTG/T D31-04-2012)自颁布实施以来,对提高多年冻土地区公路工程建设质量发挥了重大作用。编制组在调研、总结近年来的工程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完成了《多年冻土地区公路设计与施工技术细则》的修订工作,修订后标准的名称变为《多年冻土地区公路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修订后的《多年冻土地区公路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以下简称“本规范”)共分14章。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如下:
(1)修订了适用范围,由原规范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设计与施工扩展到分离式断面高速公路和一级及一级以下公路的新建、改扩建。
(2)新增了不同阶段选线的基本要求,明确了公路路基间避免热干扰的横向距离,不同功能服务设施纵向间距的基本要求等。
(3)明确了多年冻土地区地基、施工便道、一般路基与特殊结构路基等设计要求,修订了路堤设计原则、路堤设计高度等设计要求和内容。
(4)修订了多年冻土特殊结构路基的适用范围,明确了特殊结构路基必须按照公路工程风险进行分段、动态设计的基本原则;新增冻土工程能量平衡原则,以及复合结构路基的设计要求。
(5)明确了多年冻土地区施工季节、施工准备,特殊结构路基施工工艺、工序、内容等施工要求,新增了过渡段、复合结构路基施工等要求。
(6)修订了多年冻土地区公路沥青路面合理设计年限,半刚性基层材料评价和封




JTG 5110-2023 公路养护技术标准-高清无水印及交通部原版

资源简介/截图:

20240325ajonb55832

JTG 5110-2023 公路养护技术标准

根据《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下达2015年度公路工程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交办公路函(2015)312号)要求,由中国公路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承担《公路养护技术规范》(JTG H10-2009)的修订工作。
根据《公路工程标准体系》(JTG1001-2017),本标准定位为公路养护板块的龙头标准,名称调整为《公路养护技术标准》。
本次修订以“建立体系、突出重点、创新引领、注重时效”为基本原则,力求建立系统的公路养护技术体系,突出公路养护技术控制指标,以基础设施数字化、养护决策科学化、养护应用智能化为目标,通过建立在役公路基础设施数字模型等工作,引领公路养护技术发展方向,满足我国公路现代养护需求。在本次修订过程中,编制组系统总结了《公路养护技术规范》(JTGH10-2009)施行以来我国公路养护技术发展成果及管理经验,收集分析了国内外公路养护相关技术标准和研究成果,广泛征求了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公路管理机构,公路建设、运营、养护、设计咨询和科研等单位的意见和建议,专项开展了公路养护技术体系等研究,充分考虑了与其他相关标准的协调性和一致性。
修订后的标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交通运输部《公路养护工程管理办法》(交公路发(2018)33号),规范了公路养护工程、检查及评定等分类及其术语定义,补充了结构监测、技术状况评定、养护决策、养护工程设计、质量控制和验收、数据管理及信息系统建设等内容,按公路养护板块标准体系对章节进行了重新编排。




DL/T 956-2017 火力发电厂停(备)用热力设备防锈蚀导则.pdf

资源简介/截图:

2017,956,导则,热力设备,电路图,电力

F 23 ICS 27.100 备案号:60051-2017 DL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956-2017 代替DL/T956-2005 火力发电厂停(备)用热力设备 防锈蚀导则 Guidelineforlay-up of thermalpower equipment infossil plants 2017-08-02发布 2017-12-01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DL/T956-2017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总则 4热力设备停(备)用期间防锈蚀方法的选择 2 5停(备)用锅炉的防锈蚀方法 4 6停(备)用汽轮机的防锈蚀方法 .14 7停(备)用高压加热器的防锈蚀方法 17 8停(备)用低压加热器的防锈蚀方法 19 9停(备)用热网加热器及热网首站循环水系统的防锈蚀方法 .19 10停(备)用除氧器的防锈蚀方法 20 11停(备)用凝汽器的防锈蚀方法 20 12停(备)用闭式冷却器、轴冷器、冷油器和发电机内冷水系统的防锈蚀方法 21 13停(备)用锅炉烟气侧的防锈蚀方法 21 附录A(规范性附录)各种防锈蚀方法的监督项目和控制标准 22 附录B(资料性附录)碳钢在大气中的腐蚀速率与相对湿度关系 23 附录C(资料性附录)气体湿度的测定方法(相对湿度计法) – 24 附录D(资料性附录)转轮除湿机工作原理 25 附录E(资料性附录)气相缓蚀剂碳酸环已胺的测定方法 26
DL/T956-201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是对DL/T956一2005《火力发电厂热力设备停(备)用防锈蚀导则》的修订,与DL/T 956一2005相比,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变化如下: 修改了范围和规范性引用文件.

修改了总则.

一修改了锅炉,汽轮机,高、低压加热器等热力设备停(备)用部分防锈蚀保护的基本要求、 保护方法和注意事项.

增加了锅炉、汽轮机、高压加热器和凝汽器停(备)用的表面活性胺防锈蚀保护方法.

增加了直接空冷凝汽器、间接空冷凝汽器停(备)用防锈蚀保护方法.

增加了热网加热器及热网首站循环水系统停(备)用防锈蚀保护方法.

修改了附录A和附录B.

删除了附录C气体温度湿度换算表.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电厂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DL/TC13)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柯于进、周永言、范圣平、杨俊.

本标准历次发布的版本是SD223-1987、DL/T956-2005.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DL/T956-2005.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 条一号,100761).

II
DL/T956-2017 火力发电厂停(备)用热力设备防锈蚀导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火力发电厂热力设备停(备)用防锈蚀保护的技术要求、方法以及选用的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火力发电机组的锅炉、汽轮机、加热器、凝汽器等热力设备的停(备)用防锈蚀保护.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904工业循环冷却水及锅炉用水中pH的测定 GB/T6906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联氨的测定 GB897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T12145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 GB/T12146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联氨的测定 DL/T561火力发电厂水汽监督导则 3总则 3.1火力发电厂热力设备停(备)用期间应采取有效的防锈蚀保护措施.

3.2火力发电厂应根据其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热力设备防锈蚀保护工作制度和监督制度,并明确分工 和责任.

各专业宜按如下要求进行分工: a)化学专业应负责制定保护方案、措施,检验防锈蚀用药剂、气体,负责加药、保护和废液处理 期间的化学监督,并对保护效果进行检查、评价和总结.

b)锅炉、汽轮机专业负责相关热力设备的防锈蚀设备和系统的安装、操作和维护,并建立操 作台账.

3.3火力发电厂应加强热力设备停(备)用期间的化学监督,化学监督应符合如下要求: a)防锈蚀保护用化学药品、气体等,在使用前,应对其纯度进行检测.

b)应根据各种防锈蚀方法的要求进行化学监督.

各种防锈蚀方法的监督项目和控制标准见附录A.

3.4火力发电厂应对热力设备停(备)用防锈效果进行评价,并总结经验,不断改进.

评价依据的原 则如下: a)应主要根据机组启动时冷态、热态水冲洗时间的长短,以及机组并网后8h的水汽质量,特别 是给水铁含量是否符合GB/T12145和DL/T561的要求等方面,对热力设备停(备)用保护效 果进行评价.

应详细记录启动用水量、冲洗时间和水汽品质等数据,并进行对比分析.

b)D、C级检修时,应检查高、低压加热器,除氧器,汽包和水冷壁下水包或下联箱积水和腐蚀 状态.

机组B级及以上检修期间,应对锅炉受热面进行割管检查,对汽包、下水包或下联 箱、除氧器、凝汽器、高/低压加热器、汽轮机低压缸通流部件等重要热力设备进行腐蚀检 查,这些部位应无明显的停用腐蚀现象.

同时将检查结果与上次检查结果和其他机组的检查结 果进行比较.

备注 积水 应无 积水 应无 抚 应 停用时间 ≤3天<1周<1月1季度 机组热力设备常用停(备)用防锈蚀保护方法 防锈蚀方法的工艺要求 炉膛有足够余热,配备有抽气系统,系统严密 备有干风系统和设备,干风应能连续供给 备有热风系统和设备,热风应能连续供给 炉膛有足够余热,系统严密 4.1.2采用的防锈蚀保护方法不应影响机组启动、正常运行时汽水品质和机组正常运行热力系统所形成的保护膜.

机组停用保护方法应与机组运行所采用的给水处理工艺兼容,不应影响凝结水精处理设备的正常投运.

表1 有废液处理设施,并且废液排放应符合GB8978及当地环保部门的相关规定; 适用设备及部位 锅炉、汽轮机 锅炉,汽轮机,凝汽器, 高、低压加热器,烟气侧 锅炉、汽轮机 冻结因素和大气条件,例如海滨电厂的盐雾环境等环境因素; a)防锈蚀保护方法不应影响机组按电网要求随时启动运行要求; 机组热力设备常用停(备)用防锈蚀保护方法见表1.

机组热力设备常用停(备)用防锈蚀保护方法 热力设备停(备)用期间防锈蚀方法的选择 适用状态 临时检修、( 级及以下检修 A级及以下检 修 冷备用、A级 及以下检修 冷备用、A级 及以下检修 4.1.5其他应考虑的因素如下: 方法选择原则 可操作性和经济性.

热炉放水余 负压余热烘 干法 干风干燥法 热风吹干法 热烘干法 防锈蚀方法 b) (P 4.1.3 4.1.4 设备.

4.2 4 4 法防 锈蚀保护




DBJ/T 15-218-2021 球墨铸铁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资源简介/截图:

广东省标准
DBJ/T 15-218-2021
备案号 J 15774-2021
球墨铸铁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Ductile Iron Pipeline of Drainage Engineering
2021-05-14 发布 2021-08-01 实施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发布

DBJ/T 15-218,DBJ/T 15-218-2021,球墨铸铁排水管,球墨铸铁排水管道工程,DBJ/T 15-218-2021 球墨铸铁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1 总则
1.0.1 为了在室外排水管道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中合理地应用球墨铸铁管道,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质量可靠、经济合理,特制订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广东省新建、扩建及改建的城镇、居住区、工业区的室外球墨铸铁排水管道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
1.0.3 除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现行的国家、行业及广东省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 术语符号
2.1 术语
2.1.1 球墨铸铁排水管 DI pipe for sewerage application
球化铁液经过高速离心铸造、退火、水压试验及内外防腐处理等工艺生产的直管,应用于排水工程的管材。
2.1.2 球墨铸铁排水管件 DI fitting for sewerage application
采用球墨铸铁铸造的弯头、异径管、三通、四通等铸件,满足管线偏转、分水、变径、特殊连接等功能。
2.1.3 接口 joint
管和管或管件之间的连接部位,通常采用密封圈或密封垫密封,包含滑入式柔性接口、机械式柔性接口、自锚接口、法兰接口等型式。
2.1.4 非埋地管道 uncovered pipeline
指架空、固定于支座或支架上的管、管件、附件、密封圈及检查井,包括综合管廊内敷设的管道。
2.1.5 土弧基础 arc shaped soil bedding
用砂砾回填或原土开挖而形成的,用于支撑管道结构的弧形基础。由管底基础层和管底腋角两部分组成。
2.1.6 水压试验 water pressure test
以水为介质,对已敷设的有压管道采用满水后加压的方法,来检验在规定的压力值时,管道是否发生结构破坏以及是否符合规定的允许压力降标准的试验。
2.1.7 闭水试验 water obturation test
以水为介质对已敷设的无压管道所做的严密性试验。
2.1.8 闭气试验 pneumatic pressure test
以气体为介质对已敷设的无压管道所做的严密性试验。
2.1.9 球墨铸铁成品检查井 DI inspection chamber
采用球墨铸铁铸造,且在工厂内完成内外防腐层的成品检查井。
2.1.10 允许工作压力 allowable operating pressure
管或管件在设计使用年限内安全承受的最大内部压力,不包括冲击压,代号 PFA。
2.1.11 最大允许工作压力 maximum allowable operating pressure
管或管件使用中可安全承受的最大内部压力,包括冲击压,代号 PMA。

3 管材管件、接口及附属构筑物
3.1 一般规定
3.1.1 球墨铸铁排水管、管件和附件的技术性能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污水用球墨铸铁管、管件和附件》GB/T 26081 的规定。
3.1.2 球墨铸铁排水管道工程所使用的管、管件、检查井及其配套产品应标明生产厂家、产品标准、材质、规格、生产批号等,应符合有关产品标准的规定,且具有产品合格证等有效证明文件。
3.1.3 球墨铸铁排水管道工程所使用的管、管件、附件及检查井的内外防腐涂层应按照设计要求在工厂内制作完成,且应符合相应的国家产品标准。
3.1.4 球墨铸铁排水管道工程所使用的管、管件、附件及检查井的表面不应有裂纹、重皮,局部凹陷、铸造缺陷,毛刺以及飞边应已清除。
3.1.5 球墨铸铁排水管应依据 C 压力等级或 K 壁厚等级进行分级,管件壁厚等级应不低于 K12。
3.2 管材
3.2.1 标准球墨铸铁排水管由承口、直管段和插口三部分组成,内外喷涂防腐层(图 3.2.1)。

3.2.2 顶管专用球墨铸铁排水管应由承口、直管段和带有顶推法兰的插口三部分组成,内外喷涂防腐层,外部再包裹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图 3.2.2)。

3.2.3 球墨铸铁排水管的公称壁厚、最小壁厚或压力的计算方法应符合本规程附录 A 的规定。
标准球墨铸铁排水管的公称壁厚应符合附录 B 的规定,顶管专用球墨铸铁排水管的公称壁厚应符合附录 C 的规定,管测量出的壁厚不得小于最小壁厚。
3.2.4 球墨铸铁排水管及管件的外径 DE 及公差应符合附录 D 的规定。

4 设计
4.1 一般规定
4.1.1 球墨铸铁排水管道和附属构筑物的设计应满足《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铸铁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CECS142 等现行国家及行业规范中的有关规定要求。
4.1.2 排水管道工程设计中,在进行管材选择时,应执行广东地区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当设计管径≥DN300 时,宜采用球墨铸铁排水管道和球墨铸铁成品检查井。
4.1.3 球墨铸铁排水管道公称直径范围为 DN150~DN3000,包括有压和无压管道,工作压力不大于 1.6MPa,敷设方式可采用埋地或非埋地。
4.1.4 球墨铸铁排水管道输送介质包括污水、雨水、合流污水、工业废水和再生水,温度为 0℃~50℃,其中污水、合流污水和工业废水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 31962 的有关规定。
4.1.5 球墨铸铁排水管道可根据排水系统布置需要,采用无压管道或有压管道设计,设计合理使用年限应不低于 50 年。
4.1.6 管道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应根据地形、地质、地下水位、道路情况、水系情况、原有的和规划的地下设施、施工条件以及养护管理等因素确定。
4.1.7 球墨铸铁排水管道的壁厚应根据外部荷载、地质条件、防腐要求、运行压力等因素经结构计算后,按附录 B 取值。
4.1.8 设计文件应注明球墨铸铁排水管道的规格、压力等级、接口型式、防腐涂层等相关参数。
4.2 工艺设计
4.2.1 在进行球墨铸铁排水管道设计时,应掌握全面的基础资料,并进行现场踏勘,经充分论证后再开展工程设计。
4.2.2 球墨铸铁排水管管径应按远期规划的最高日最高时设计流量设计,按现状水量复核,并考虑城镇远景发展的需要,有条件的地区宜考虑初期雨水进入污水管道的因素;雨水管道设计流量按当地降雨资料计算确定。




答疑:各位大佬,基础梁的长度需要扣除桩承台砖胎膜的厚度吗?

提问网友:小陈
提问日期:2024-03-23 15:35:35


解答网友:贾先森

白银专家

不需要,优先算一次结构

解答网友:青山白马

黄金专家

不扣除,基础梁遇砖胎膜不断开,而是有基础梁处无砖胎膜。




答疑:防火卷帘门布置到梁底吗?建筑的承重构件上是指梁或板吗?

提问网友:我姓刘.L
提问日期:2024-03-23 09:36:05

梁底到地面结构净高3.3,那么卷帘门高度计算为3.3米吗,建筑完成面要考虑进去吗?

净高


解答网友:GXZ

铂金专家

设计的意思就是墙体是在梁的边缘,那么防火卷帘门就是在墙的位置

解答网友:天山雪豹

钻石专家

是的

解答网友:奔跑吧!建筑人!

白银专家

从建筑完成面算起,洞口高度+600就是卷帘的高度,查一下当地的卷帘门计算规则




答疑:地下室,外墙和四周柱子是混凝土,中间柱子是钢柱,梁是钢梁,板是混凝土板,怎么画啊

提问网友:虚心向大神请教
提问日期:2024-03-22 15:39:57

在GTJ2021上只能画混凝土,在GJG2021上只能画钢结构,要怎么并到一起啊请问


解答网友:贾先森

白银专家

GJG画完之后导入GTJ




答疑:怎么判断知道哪些地方有构造柱,应该要布置

提问网友:RISE!
提问日期:2024-03-22 11:18:51


解答网友:钢筋混凝土

白银专家

按图纸说明布置

解答网友:雪莲

黄金专家

看结构说明

解答网友:猜不到真相

白银专家

如果建筑图中没有标明构造柱具体位置,一般会在建筑说明中说明构造柱的设置要求,如墙长超5m中间设置构造柱等,在GTJ软件中按要求生成即可。




答疑:钢结构中,图中红线也是系杆吗?是简略示意系杆还是轴线?谢谢!

提问网友:高子涵
提问日期:2024-03-22 08:46:28

钢结构


解答网友:甜瓜

白银专家

轴线

解答网友:西瓜先生

专家

应该是轴线




答疑:这个反坎的高度是多少啊,黄色的那个没有写上翻的

提问网友:小z
提问日期:2024-03-12 16:26:35

上翻


解答网友:大家广联

钻石专家

250

解答网友:无效昵称

你按结构标高上返250

解答网友:xagcc

钻石专家

没有写上翻就不计算




23G518-1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无吊车)图集下载

编制依据
1.1本图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质函[2013]86号文“关于印发《2013年国家建筑标准设计编制工作计划》的通知”进行编制。
1.2本图集依据的主要标准规范:
《工程结构通用规范》GB55001-2021《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002-2021
《钢结构通用规范》GB55006-2021
《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18
《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 50105-2010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16年版)GB5011-2010
《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2017
《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1022-2015《钢结构焊接规范》GB50661-2011
《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 50755-2012《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5-2020《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技术规程》JGJ82-2011
当依据的标准规范进行修订或有新的标准规范出版实施时,本图集与现行工程建设标准不符的内容、限制或淘汰的技术或产品,视为无效。工程技术人员在参考使用时,应注意加以区分,并应对本图集相关内容进行复核后选用。2适用范围
2.1 本图集适用于跨度为15m、18m、21m、24m、27m、30m和

36m,柱距为6m、7.5m和9m,檐口高度为4m、6m、8.4m,屋面坡度为1/15,轻型屋面和轻型外墙的单跨封闭双坡门式刚架。2.2房屋的屋面和外墙采用压型钢板或夹芯板的有体系和轻型钢框板无檩体系。
2.3本图集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0.2g)及以下地区: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二组,I、Ⅱ和血类场地。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建筑。
2.4本图集适用于构件表面温度低于和等于150℃的场所。当构件表面温度高于150℃时,应采用有效热、防护措施。2.5本图集未考虑用于较强腐蚀介质和湿度较高的场所,如遇上述环境应按有关规范规定处理。配用图集
《钢檩条、钢墙梁》G521-1、2
《钢抗风柱》G533
《压型金属板建筑构造》17J925-1材料
4.1门式刚架选用的钢材应符合《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 1591规定的Q355B级钢化学成分和机械性能。4.2焊接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手工焊焊条或自动焊焊丝的牌号和性能应与构件钢材性能相适应。焊条的材质和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非合金钢及细晶粒钢焊条》GB/T5117的有关规定。采用自动焊或半自动焊时,焊丝的性能和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熔化焊用钢丝》GB/T 14957、《熔化极气体保护电弧焊用非合金钢




JTG/T 3912-01~08-2022 装配化箱形组合梁钢桥通用图合集下载

包含以下图集合集

JTG/T 3912-07-2022 装配化箱形组合梁钢桥通用图 双向六车道上部结构 跨径3x50m
JTG/T 3912-04-2022 装配化箱形组合梁钢桥通用图 双向四车道上部结构 跨径3x60m
JTG/T 3912-02-2022 装配化箱形组合梁钢桥通用图 双向四车道上部结构 跨径3x40m
JTG/T 3912-03-2022 装配化箱形组合梁钢桥通用图 双向四车道上部结构 跨径3x50m
JTG/T 3912-08-2022 装配化箱形组合梁钢桥通用图 双向六车道上部结构 跨径3x60m
JTG/T 3912-05-2022 装配化箱形组合梁钢桥通用图 双向六车道上部结构 跨径3x30m
JTG/T 3912-01-2022 装配化箱形组合梁钢桥通用图 双向四车道上部结构 跨径3x30m
JTG/T 3912-06-2022 装配化箱形组合梁钢桥通用图 双向六车道上部结构 跨径3x40m

推广应用钢结构桥梁通用图,可显著提升我国公路钢桥建设品质、安全性和耐久性,是实现我国公路桥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根据《交通运输部关于下达2022 年度公路工程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交公路函[2022]238 号)的要求,由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承担《装配化箱形组合梁钢桥通用图》的制定工作。
2023年3月1日起《装配化箱形组合梁钢桥通用图》(JTG/T 3912-2022)作为公路工程推荐性行业标准图集颁布实施。

本标准编制缘由:铜结构桥梁具有自重轻、抗震性好、跨越能力强、使用寿命长、便于工厂化生产、综合能耗低、对环境影响小等优势,但在钢结构桥梁建设方面,我国与美国、日本、法国等发达国家相比,工业化、产业化水平低,差距明显。本标准编制指导思想:通过“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推动我国钢结构桥梁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高质量发展

本标准主要内容:
双向四车道3x30m,3x40m3 x50m3 x60m 箱形组合梁钢桥上部结构,双向六车道3x30m3 x40m3x50m3x60m 箱形组合梁钢桥上部结构。
本册图纸按三跨连续梁控制设计,一般情况下尽可能采用六跨一联或五跨一联,但不得少于三跨一联。

本标准编制主要依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IG BO1-201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IG D602015)、《公路钢混组合桥梁设计与施工规范》(JIG/T D64.01-2015)、《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JIG D64-2015)、《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IG 3362-2018)、《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IG/T D81-2017)、《公路桥梁钢结构防腐涂装技术条件》(JT/T 722-2008)(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IG/T 3650-2020)和《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 50205-2020)等标准规范。

通用图使用者应依据法律法规,在充分理解通用图的基础上,根据工程项目的建设条件、荷载条件、施工方案与装备条件等送行计算复核、论证,确保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和耐久,并对通用图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负责。请各有关单位在执行过程中,将发现的问题和意见,以便修订时参考

主 编 单 位: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装配化钢结构桥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DB51/T 2762-2021 公共机构能耗定额标准.pdf

资源简介/截图:

thumb819700

ICS27.010 CCS F10 DB51 四 川 省 地 方标准 DB51/T2762—2021 公共机构能耗定额标准 2021-02-10发布 2021-03-01实施 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51/T2762—2021 目 次 前言. II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基本要求.. 3 5能耗定额., 3 6统计范围. . . . . . 5 7计算方法. .6 8管理措施. …7 9标准应用…… 7 附录A(资料性)四川省地形地貌区域分布简况.9 附录B(资料性)各种能源折标煤参考系数表11 附录C(资料性)公共机构用能人数计算方式13 参考文献.. ….15 DB51/T2762—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四川省机关事务管理局提出、归口并解释. 本文件起草单位:四川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四川万豪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丁培杰、陈国忠、樊晓艳、彭葛飞、罗伟、李谨、杨兴波、周艳平、陈科丰、 李薇、黄钢. 本文件首次发布. III …

内容摘抄:

公共机构能耗定额标准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四川省公共机构能耗定额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能耗定额、统计范围、计算方法管理措施和标准应用。
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行政区域范围内的党政机关、教育类机构、医疗机构、场馆类机构等所有公共机构运行阶段的能耗定额及用能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13 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
GB/T 384 石油产品热值测定法
GB/T 2589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GB 17167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GB 18466—2005 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T 29149—2012 公共机构能源资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
GB/T 50353 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公共机构 public institution
全部或者部分使用财政性资金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
[来源:GB/T 29149—2012,3.1]
3.2党政机关 party and government organ
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
注: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的能耗定额按照党政机关的能耗定额执行。
3.3教育类机构 education institution
教育者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的教育活动的公共机构。包括大学、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普通中等学校、职业初中、职业高中、中等技工学校、小学、幼儿园、其他教育机构(包括特殊教育学校和进修学校等)。
3.4
医疗机构 medical institution
从事疾病诊断、治疗活动的公共机构。包括医院、卫生院、疗养院、门诊部、诊所、卫生急救站、妇幼保健院等。
[来源:GB 18466—2005,3.1,有修改]
3.5场馆类机构 venue institution
从事展览教育、群众文娱、体育运动等活动的公共机构。包括科技场馆、教育场馆、文化场馆、卫生场馆、体育场馆、档案场馆等。
3.6研究机构 research institution
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等活动的公共机构。
3.7其他机构 other institution
除党政机关、教育类机构、医疗机构、场馆类机构、研究机构外的所有公共机构。
3.8综合能耗 comprehensive energy consumption
公共机构运行过程中,一个自然年内,消耗的各种能源实物量折算为标准煤的总和。单位为千克标准煤(kgce)。
3.9建筑能耗 building energy consumption
公共机构运行过程中,一个自然年内,除交通工具用能之外消耗的各种能源实物量折算为标准煤的总和。单位为千克标准煤(kgce)。
3.10常规用能系统建筑电耗 building power consumption of conventional energy utilization system
公共机构运行过程中,一个自然年内,由照明插座、空调、动力等用能系统消耗的电量总和。单位为千瓦时(kW·h)。
3.11人均综合能耗 comprehensive energy consumption per person
公共机构运行过程中,一个自然年内,消耗的各种能源实物量折算为标准煤的总和与用能人数的比值。单位为千克标准煤每人(kgce/p)。
3.12单位建筑面积能耗 conventional energy consumption per unit building area
公共机构运行过程中,一个自然年内,除交通工具用能之外消耗的各种能源实物量,折算为标准煤的总和与建筑面积的比值。单位为千克标准煤每平方米(kgce/m2)。
3.13常规用能系统单位建筑面积电耗 power consumption per unit building area of conventional energy utilization system
公共机构运行过程中,一个自然年内,由照明插座、空调、动力等用能系统消耗的电量总和与建筑面积的比值。单位为千瓦时每平方米(kW·h/m2)。
3.14约束值 limit value
为实现公共机构正常运行所允许的能耗指标上限值。
3.15基准值 reference value
为公共机构正常运行且采取一定的节能管理技术措施后的能耗水平。
3.16引导值 advanced value
为公共机构正常运行的前提下,提升能效的努力目标。
4 基本要求
4.1 公共机构能耗定额指标类型包括人均综合能耗、单位建筑面积能耗、常规用能系统单位建筑面积电耗。
4.2 公共机构能耗定额指标设定为约束值、基准值和引导值 3 级四个区间。定额指标的表征含义见表1。
表1 定额指标的表征

d3954f6acf5bfa9




DB13/T 1750-2013 公路路基路面探地雷达检测规程-建筑标准 – 地方其他

本规程规定了公路路基、路面探地雷达检测术语、符号、基本规定、仪器设备、现场检测、参数的计算、数据处理、检测报告等内容。
本规程适用于以探地雷达对道路路基、路面结构层检测及病害缺陷探查等方面检测,公路工程其它部位雷达检测可参照本规程。




DB13/T 1790-2013 公路多孔改性水泥混凝土基层沥青路面设计规范-建筑标准 – 地方其他

为了推广使用公路多孔改性水泥混凝土基层沥青路面,满足社会车辆轴载对公路承载力的要求,促进运输节能减排,保证结构工程安全可靠、延长道路结构寿命、降低维护成本、节约资源、提高路面行车的安全性,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和改建公路道路及停车场的多孔改性水泥混凝土基层沥青路面设计。
多孔改性水泥混凝土基层沥青路面设计方案应根据公路功能和承载力等级,结合当地气候、水文、地质、材料、建设和养护条件、工程实践经验及环境保护等,通过综合分析确定。
多孔改性水泥混凝土基层沥青路面设计包括设计参数、结构组合及材料组成设计、结构层厚度设计、排水设计等。
多孔改性水泥混凝土基层沥青路面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DB3202/T 1066-2024 无锡市建筑工程信息模型设计交付规范-建筑标准 – 地方其他

本文件适用于无锡市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工程信息模型的建立,以及各参与方之间和参与方内部的信息传递和使用,指导无锡市建筑工程应用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设计交付,涵盖建筑工程设计中建筑、结构、给水排水、电气、暖通等专业的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阶段的成果交付,不含装配式、钢结构、装饰、幕墙、智能化等深化设计。




DB11/T 1832.1~22-2021 建筑工程施工工艺规程合集下载

包含以下工艺规程:

  1. DB11/T 1832.1-2021 建筑工程施工工艺规程 第1部分:地基基础工程
  2. DB11/T 1832.2-2023 建筑工程施工工艺规程 第2部分:防水工程
  3. DB11/T 1832.3-2021 建筑工程施工工艺规程 第3部分:混凝土结构工程
  4. DB11/T 1832.4-2021 建筑工程施工工艺规程 第4部分:砌体结构工程
  5. DB11/T 1832.5-2023 建筑工程施工工艺规程 第5部分:钢结构工程
  6. DB11/T 1832.6-2023 建筑工程施工工艺规程 第6部分:木结构工程
  7. DB11/T 1832.7-2022 建筑工程施工工艺规程 第7部分:建筑地面工程
  8. DB11/T 1832.8-2022 建筑工程施工工艺规程 第8部分:门窗工程
  9. DB11/T 1832.9-2022 建筑工程施工工艺规程 第9部分:屋面工程
  10. DB11/T 1832.10-2022 建筑工程施工工艺规程 第10部分:装饰装修工程
  11. DB11/T 1832.11-2022 建筑工程施工工艺规程 第11部分:幕墙工程
  12. DB11/T 1832.12-2022 建筑工程施工工艺规程 第12部分:保温工程
  13. DB11/T 1832.13-2022 建筑工程施工工艺规程 第13部分:给水与排水工程
  14. DB11/T 1832.14-2022 建筑工程施工工艺规程 第14部分:供暖工程
  15. DB11/T 1832.15-2022 建筑工程施工工艺规程 第15部分:通风与空调安装工程
  16. DB11/T 1832.16-2023 建筑工程施工工艺规程 第16部分:新能源系统工程
  17. DB11/T 1832.17-2021 建筑工程施工工艺规程 第17部分:电气动力安装工程
  18. DB11/T 1832.18-2021 建筑工程施工工艺规程 第18部分:照明系统工程
  19. DB11/T 1832.19-2023 建筑工程施工工艺规程 第19部分:弱电系统工程
  20. DB11/T 1832.20-2022 建筑工程施工工艺规程 第20部分:电梯系统工程
  21. DB11/T 1832.21-2023 建筑工程施工工艺规程 第21部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
  22. DB11/T 1832.22-2023 建筑工程施工工艺规程 第22部分:装配式装修工程

根据原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2018年北京市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京质监发[2018]20号)的要求,规程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国内相关标准,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基本规定:3天然地基钎探;4素土、灰土地基:5砂和砂石地基:6强夯地基;7袖阀管注浆加固地基:8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地基;9长螺旋压灌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10灰土挤密桩和土挤密桩复合地基:11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12三重管高压旋喷桩:13水泥土搅拌桩:14钢筋​混凝土预制桩:15人工挖孔混凝土灌注桩:16旋挖成孔灌注桩:17反循环钻孔灌注桩:18冲击成孔灌注桩:19长螺旋钻成孔酒注桩:20柱锤冲扩挤密桩:21振冲碎石桩:22注浆钢管桩:23抗浮错杆:24现浇混凝土桩基承台:25浆砌重力式挡土墙:26劲芯水泥土搅拌墙(桩):27地下连续墙:28土钉墙和复合土钉墙:29钢支撑:30锚杆:31管井降水:32人工挖土:33人工填土:34机械挖土:35机械填土。

本规程由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和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共同管理,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

会归口并负责组织实施,由北京城建科技促进会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

寄送北京城建科技促进会(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广莲路1号建工大厦9层,邮编:100055;电话:010-63989087

电子邮箱:cjhbzh@163.com)。

本规程主编单位:北京城建科技促进会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城建华夏基础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高清PDF《造价师常用数据速查手册:安装工程部分》陈远吉.pdf

资源简介/截图:

常用数据,造价师,图书手册

工程师常用数据速查手册系列 造价师 ◎编著 陈远吉 常用数据速查手册 又 安装工程部分) AOJIASHI CHANGYONG SHUJU SUCHA SHOUCE 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剪代出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工程师常用数据速查手册系列: 《造价师常用数据速查手册(建筑工程部分)》 《造价师常用数据速查手册(安装工程部分)》 《结构工程师常用数据速查手册》 《监理工程师常用数据速查手册》 《建造师常用数据速查手册》 责任编辑:岑红宇 M 点文化 ISBN978-7-5337-5836-3 9787533175836313 定价:40.00元 工程师常用数据速查手册系列 造价师 常用数据速查手册 (安装工程部分】 ◎编著陈远吉 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公 出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




《建筑工程常用图例符号速查手册》伍孝波.pdf

资源简介/截图:

978-7-122-15801-7,9787122158017,伍孝波,图例符号,常用图例,建筑图例,建筑工程,建筑符号,符号,速查手册,《建筑工程常用图例符号速查手册》伍孝波.pdf

图例、符号是工程技术的工作语言基础,是工程技术人员读懂工程图纸的前提。为了方便广大读者快速查阅工程图例和符号,本书按照总图、建筑、结构、水暖、电气、燃气、室内装修的顺序,将工程施工图中常用的一些图例和符号一一列出,使读者能够一目了然,大大加快了工程施工图的阅读速度。
本书编写的主要依据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0年8月发布的《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等9项国家最新标准,并参考了许多相关的建筑标准图集,以及多本建筑书籍,力争使图例符号达到最新、最全、最标准,以便于设计、施工、监理、预算估价以及建设单位人员查阅参考。
本书编者力求准确引用有关建筑设计规范、规程、标准和图集,但是由于条件所限,内容的局限性和疏漏、失当之处在所难免。因此,本书不能替代相关规范、规程、标准和图集,读者在引用时需核对相关规范、规程、标准和图集。

内容索引:

1建筑工程制图基本知识
1.1图纸
1.1.1图框与图幅
1.1.2标题栏与会签栏
1.2图线
1.2.1线宽
1.2.2线型
1.3比例标注
1.4符号
1.4.1剖切符号
1.4.2索引符号
1.4.3室内立面图的内视符号
1.4.4对称符号、指北针、风玫瑰图
1.4.5变更符号
1.5定位轴线
1.6标注
1.6.1尺寸标注的组成
1.6.2尺寸数字的注写方向与位置
1.6.3尺寸标注的排列
1.6.4半径、直径的标注
1.6.5角度、弧度、弦长的标注
1.6.6坡度的标注
1.6.7标高的标注
1.7简化画法
1.7.1对称图形的简化画法
1.7.2相同要素的简化画法
1.7.3较长构件的简化画法
1.7.4构件的分部画法
1.7.5构件局部不同的简化画法
2城市规划图常用图例和符号
2.1用地分类代码
2.1.1城乡用地分类和代码新旧规范对照表
2.1.2城市建设用地分类和代码新旧规范对照表
2.2彩色用地图例
2.3单色用地图例
2.4规划要素图例
3建筑材料常用图例
4总图常用图例
4.1总平面常用图例
4.2道路与铁路图例
4.3管线图例
4.4园林景观绿化图例
5建筑施工图常用图例
5.1构造及配件图例
5.2水平、垂直运输装置图例
6结构施工图常用图例
6.1常用构件代号
6.2混凝土结构
6.2.1钢筋的一般表示方法
6.2.2钢筋的画法
6.2.3预埋件、预留孔洞的表示方法
6.2.4平法施工图常用符号
6.3钢结构
6.3.1常用型钢的标注方法
6.3.2螺栓、孔、电焊铆钉的表示方法
6.3.3常用焊缝的表示方法
6.3.4建筑钢结构常用焊缝符号及符号尺寸
6.4木结构
6.4.1常用木构件断面的表示方法
6.4.2木构件连接的表示方法
7给水排水施工图常用图例
7.1管道图例
7.2管道附件图例
7.3管道连接图例
7.4管件图例
7.5阀门图例
7.6给水配件图例
7.7消防设施图例
7.8卫生设备及水池图例
7.9小型给水排水构筑物图例
7.10给水排水设备图例
7.11给水排水专业所用仪表图例
8暖通空调施工图常用图例
8.1系统代号
8.2水、汽管道图例
8.3水、汽管道阀门和附件图例
8.4风道代号
8.5风道、阀门及附件图例
8.6风口和附件代号
8.7暖通空调设备图例
8.8调控装置及仪表图例
8.9防烟、防火阀功能表
9建筑电气施工图常用图例
9.1图形符号
9.1.1常用强电图形符号
9.1.2电气设备标注
9.1.3弱电线路标注
9.1.4通信及综合布线系统常用图形符号
9.1.5火灾自动报警与应急联动系统常用图形符号
9.1.6有线电视及卫星电视接收系统常用图形符号
9.1.7广播系统常用图形符号
9.1.8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常用图形符号
9.1.9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常用图形符号
9.2文字符号
9.2.1线路敷设方式
9.2.2线路敷设部位
9.2.3灯具安装方式
9.2.4供电条件
9.2.5设备端子和特定导体终端标识
9.2.6电气设备常用项目种类的字母代码
9.2.7常用辅助文字符号
9.2.8指示器和操作器的颜色标识
9.2.9导体的颜色标识
10燃气工程施工图常用图例
10.1燃气工程常用管道代号
10.2燃气厂站常用图形符号
10.3常用不同用途管道图形符号
10.4常用管线、道路等图形符号
10.5常用阀门的图形符号
10.6常用设备图形符号
10.7常用管件和其他附件的图形符号
10.8常用阀门与管路连接方式的图形符号
10.9常用管道支座、管架和支吊架图形符号
10.10常用检测、计量仪表的图形符号
10.11用户工程的常用设备图形符号
11室内装饰装修施工图常用图例
11.1常用装饰装修材料图例
11.2建筑构造、装饰构造、配件图例
11.3常用卫生设备及水池图例
11.4给水排水图例
11.5灯光照明图例
11.6消防、空调、弱电图例
11.7开关、插座图例




《复杂岩体结构精细描述及其工程应用》黄润秋

资源简介/截图:

《复杂岩体结构精细描述及其工程应用》在充分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数理分析手段,立足于复杂岩体结构的精细描述,提出适用于工程的复杂岩体结构面描述体系,并进一步讨论其工程应用。《复杂岩体结构精细描述及其工程应用》共分12章。第1章至第6章主要论述岩体结构的形成机理分析,岩体结构面分级及调查技术,层间结构面分析,层内结构面工程特性研究,岩体结构的分析方法;第7章至第12章介绍了基体结构面调查与描述的普遍测网法,侧裂面调查与描述,基体结构面二维、三维连通率研究,信息复杂岩体信息系统和三维可视化模型。《复杂岩体结构精细描述及其工程应用》可供土木工程、地质工程、岩石力学等专业的科技人员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Q/GDW 10512-2024 电力电缆及通道运维规程(OCR).pdf

资源简介/截图:

10512,2024,OCR,QGDW,运维,国家电网

CCS K 13 ICS 29.240.20 Q/GDW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GDW10512-2024 代替Q/GDW1512-2014 电力电缆及通道运维规程 Regulations of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for power cable and channel 2024-12-31发布 2024-12-31实施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发布
Q/GDW 10512-2024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运维基本要求 5运维技术要求 6验收 7巡视检查 8 8安全防护 9状态评价 14 10通道维护 11资料. 18 附录A(规范性) 电缆导体最高允许温度 20 附录B(规范性) 电缆敷设和运行时的最小弯曲半径 附录C(规范性) 在线监测装置试验项目 22 附录D(规范性)电缆与电缆或管道、道路、构筑物等相互间容许最小净距、 附录E(规范性)日 电缆沟、隧道中通道净宽允许最小值 .24 附录F(规范性) 电缆及通道运维技术要求 25 附录G(规范性) 电缆交接试验项目和方法 附录H(资料性) 电续及通道巡视记录表 41 附录I(规范性) 电缆通道缺陷分类及判断依据 42 附录](规范性) 电缆通道设备隐患分级依据 .57 附录K(资料性)带电检测设备测试记录表 61 编制说明. 65
Q/GDW 10512-2024 前言 本文件依据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要求, 按照《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技术标准管理办法》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Q/GDW1512-2014《电力电缆及通道运维规程》,与Q/GDW1512-2014相比,除结构 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删除了第5章“运维技术要求”中的设计、施工阶段的内容(见第5章); b)增加了“水平顶管技术”术语,并细化了运维要求(见3.17、5.6.5): c)增加了防汛设施技术要求(见5.5.5); d)提出了在线监测装置的校核周期(见9.5.1); e)增加了非开挖拖拉管、电缆隧道的保护区概念(见8.2.1): f)增加了电缆及通道设备隐患分级及判断依据(见附录J).

本文件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设备管理部提出并解释.

本文件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科技创新部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赵明、高智益、姜艺楠、崔建业、张永、姜云土、毛炜、张竞成、许强、曹俊平、 朱春涛、李梦源、姚广元、李文杰、任广振、刘青、王成珠、吕峻、杨先进、张晨曦、洪晓东、张开成、 池俊锋、王旭、缪全波、施维、任志刚、严有祥、艾永恒、夏荣、冯毓敏、任萱、唐健、耿军平、单光瑞、 陈虎.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10年10月首次发布: -2014年11月第一次修订; 本次为第二次修订.

本文件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至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科技创新部.

II
Q/GDW 10512-2024 电力电缆及通道运维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公司所辖电力电缆本体、附件、附属设备、附属设施及通道的验收、巡视检查、安全 防护、状态评价、维护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额定电压为500kV及以下的电力电缆及通道(以下简称电缆及通道)的运行维护.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311.1绝缘配合第1部分:定义、原则和规则 GB/T507绝缘油击穿电压测定法 GB/T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11017额定电压110kV(U-126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 GB/T12706额定电压1kV(Um=1.2kV)到35kV(U_=40.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 GB/T18890额定电压220kV(U_=252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 GB/T22078额定电压500kV(U-550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 GB/T23858检查井盖 GB/T32346额定电压220kV(U-252kV)交联聚乙烯绝缘大长度交流海底电缆及附件 GB/T41629额定电压500kV(U=550kV)交联聚乙烯绝缘大长度交流海底电续及附件 GB50156汽车加油加气加氢站技术标准 GB5016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标准 GB5021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 DL/T393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试验规程 DL/T5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DL/T664带电设备红外诊断应用规范 DL/T1253电力电缆线路运行规程 DL/T5221城市电力电缆线路设计技术规定 DL/T5484电力电缆隧道设计规程 JJF1075钳形电流表校准规范 Q/GDW103716kV~500kV电缆技术及应用规范 Q/GDW10456电缆线路状态评价导则 Q/GDW1643配网设备状态检修试验规程 Q/GDW1799.2-2013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线路部分) Q/GDW10454-2016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状态评价导则 1)U是电缆所在系统的最高系统电压有效值.

Q/GDW 10512-2024 Q/GDW12067高压电缆及通道防火技术规范 Q/GDW11223高压电缆线路状态检测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电缆本体cablebody 除去电缆接头和终端等附件以外的电缆线段部分, 3.2 电缆附件cable accessories 电缆终端、电缆接头等电缆线路组成部件的统称, 3.3 附属设备auxiliaryequipments 避雷器、接地装置、供油装置、在线监测装置等电缆线路附属装置的统称.

3.4 附属设施auxiliary facilities 电缆支架、标识标牌、防火设施、防水设施、电缆终端站等电缆线路附属部件的统称.

电缆通道cablechannels 电缆隧道、电缆沟、排管、直埋通道、电缆桥、电缆竖井等电缆线路的土建设施.

3.6 电缆终端cabletermination 安装在电缆末端,以使电缆与其他电气设备或架空输配电线路相连接,并维持绝缘直至连接点的 装置.

3.7 电缆接头cablejoint 连接电缆与电缆的导体、绝缘、屏蔽层和保护层,以使电缆线路连续的装置.

3.8 供油装置oil installations device 与充油电缆相连接,保持充油电缆一定的油压,防止空气和潮气侵入电缆内部的装置.

3.9 接地装置groundingdevice 与电缆金属屏蔽(金属套)层相连接,将接地电流进行分流的装置.

3.10 接地箱earthingbox 用于单芯电续线路中,为降低电缆护层感应电压,将电缆的金属屏蔽(金属套)层直接接地或通过 过电压限制器后接地的装置,有电缆护层直接接地箱、电缆护层保护接地箱两种,其中电缆护层保护接 地箱中装有护层过电压限制器.

3.11 交叉互联箱cross-bondingbox 用于长电缆线路中,为降低电缆护层感应电压,依次将一相绝缘接头一侧的金属套和另一相绝缘接 头另一侧的金属套相互连接后再集中分段接地的一种密封装置.

包括护层过电压限制器、接地排、换位 排、公共接地端子等.

2




Q/GDW 11455-2024 电力电缆及通道在线监测装置技术规范(OCR).pdf

资源简介/截图:

11455,2024,OCR,pdf,QGDW,国家电网

ICS 29.240 CCS F 20/29 Q/GDW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GDW11455-2024 代替Q/GDW11455-2015 电力电缆及通道在线监测装置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on-line monitoring devices of power cable lines and channels 2024-08-09发布 2024-08-09实施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发布
Q/GDW 11455-2024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工作条件 5通用要求 6技术要求 7试验方法 8检验规则 16 9调试和验收 17 10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18 编制说明. 21
Q/GDW11455-2024 前言 本文件依据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要求, 按照《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技术标准管理办法》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Q/GDW11455-2015《电力电缆及通道在线监测装置技术规范》,与Q/GDW11455-2015 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更改了工作条件(见第4章,2015年版的第4章); b)更改了通用要求和可靠性要求(见5.2,2015年版的5.2): c)更改了基本功能要求,增加了部分通信要求和供电要求(见5.4,2015年版的5.4); d)更改了接地电流在线监测装置、局部放电在线监测装置、水位在线监测装置、气体在线监测装 置、可视化监测装置、井盖监控装置功能及技术要求(见6.1、6.2、6.6、6.7、6.8,2015年版 的6.1、6.2、6.4、6.5、6.6、6.7); e)增加了故障精确定位监测装置、电缆通道光纤振动防外破监测装置、沉降监测装置、智能巡检 机器人功能及技术要求(见6.4、6.5、6.10、6.11).

本文件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设备管理部提出并解释.

本文件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科技创新部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赵洋、王大为、刘敬华、刘青、曹俊平、夏荣、高智益、郭甜、尚英强、 杨延滨、许强、杨天宇、原佳亮、李文杰、李季、于洋、魏占鹏、任广振、张世炼、黄友聪.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16年7月首次发布;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本文件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至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科技创新部.

I
Q/GDW 11455-2024 电力电缆及通道在线监测装置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电力电缆及通道在线监测装置工作条件、通用要求、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 调试和验收、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110(66)kV及以上电压等级电力电缆及通道在线监测装置,其他电压等级的电力电 缆及通道在线监测装置可参考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2423.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 GB/T2423.2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 GB/T2423.3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 GB/T2423.4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Db交变湿热(12h12h循环) GB3100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 GB/T3101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 GB/T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9361计算机场地安全要求 GB/T11287电气继电器第21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振动、冲击、碰撞和地震试验第 1篇:振动试验(正弦) GB/T14537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冲击与碰撞试验 GB/T17626.2一201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17626.3-201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B/T17626.4一201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17626.5一2019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GB/T17626.6一2017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 GB/T17626.8一200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 GB/T17626.9-2011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脉冲磁场抗扰度试验 GB/T17626.10-2017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阻尼振荡磁场抗扰度试验 GB/T17626.11一200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 DL/T664带电设备红外诊断应用规范 DL/T1146DLT860实施技术规范 DL/T2270高压电缆接地电流在线监测系统技术规范 DL/T2271高压电缆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技术规范 Q/GDW1814电力电缆线路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技术规范
Q/GDW 11455-2024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状态量criteria 对原始采集量进行加工处理后,能直观反映电力电缆线路运行状态、通道状态的物理量.

3.2 在线监测on-linemonitoring 在电力电缆线路运行的情况下,对其运行状态量(3.1)及通道环境进行连续或周期性的自动监测.

3.3 局部放电在线监测装置partial discharge on-line monitoring device 由传感器、信号采集单元、通信单元、监测主机等组成,用于监测电力电续本体及附件局部放电情 况的装置.

3.4 接地电流在线监测装置sheathcurrenton-linemonitoringdevice 由电流互感器、信号采集单元、通信单元、监测主机等组成,用于监测电力电缆接地电流的装置.

3.5 测温装置optical fiber temperaturemeasurement device 由测温控制主机、温度传感器(光续)等组成,监测电力电缆本体、附件以及环境温度的装置.

3.6 电缆通道光纤振动防外破监测装置opticalfiber vibrationmonitoringsystemfor preventing third-party damage of cable channel 由振动光缆和振动监测主机等组成,利用沿电缆通道敷设的振动光缆作为传感器,采用光纤振动传 感技术对电缆通道沿线外破威胁事件进行实时监测、识别判定及定位预警的装置.

3.7 水位在线监测装置water-levelon-linemonitoringdevice 由水位传感器、数据采集单元、通信单元、监测主机等组成,用于监测电缆通道内水位情况的装置.

3.8 气体在线监测装置gas on-line monitoring device 由气体传感器、数据采集单元、通信单元、监测主机等组成,用于监测电缆通道内一氧化碳、硫化 氢、氧气、甲烷等气体浓度的装置.

3.9 井盖监控装置manholecovermonitoringdevice 由井盖、井盖电控锁、通信单元、监控主机等组成,用于监测和控制电缆通道井盖开合状态的装置.

3.10 可视化监测装置visual monitoringdevice 用图像或视频信息对目标进行监视和信息记录的装置,具备数据采集、传输和自检、自恢复等功能.

3.11 智能巡检机器人intelligence inspection robot 由移动载体、通信设备和检测设备等组成,采用遥控或全自动运行模式,用于高压电缆通道设备巡 检作业的移动巡检装置.




Q/GDW 11262-2024 电力电缆及通道检修规程(OCR).pdf

资源简介/截图:

11262,2024,OCR,pdf,QGDW,国家电网

CCS K 13 ICS 29.240.20 Q/GDW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GDW11262-2024 代替Q/GDW11262-2014 电力电缆及通道检修规程 Regulations ofmaintenance forpower cable and channel 2024-10-25发布 2024-10-25实施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发布
Q/GDW11262-2024 目次 前言.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总体要求 2 电缆本体 4 6电缆附件 5 7附属设备 -8 8电缆通道. .. 12 9附属设施 10水底电缆 19 11故障测寻 .21 附录A(资料性) 通用检修工具配置 22 附录B(资料性) 通用消耗性材料 ..24 附录C(规范性) 状态检测设备维护项目及技术标准 附录D(资料性) 电缆线路检修报告格式 .27 附录E(资料性) 电缆线路交流耐压试验报告格式 ..28 附录F(资料性) 电缆外护套及内衬层试验报告格式 29 附录G(资料性) 电缆线路接地系统试验报告格式 -.30 附录H(资料性)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试验报告格式 附录I(资料性) 电缆线路直流电阻、电容试验报告格式 -32 附录](资料性) 电缆线路直流耐压试验报告格式 .33 附录K(资料性) 电缆护层电流、感应电压检测试验报告格式 E- 附录L(资料性) 电缆油化学分析、电气试验试验报告格式 35 附录M(资料性) 电缆局部放电振荡波检测试验报告格式 .36 附录N(资料性) 电缆接地回路电阻测试试验报告格式 …38 附录0(规范性) 电缆试验标准. 39 附录P(资料性) 电缆常见缺陷判别及处理方法 .3 附录Q(规范性) 常用电缆直流电阻 -46 附录R(规范性) 常用螺栓紧固力矩 .7 附录S(资料性) 电缆常用故障测寻方法 ..48 编制说明 55
Q/GDW 11262-2024 前言 本文件依据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要求, 按照《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技术标准管理办法》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Q/GDW11262-2014《电力电缆及通道检修规程》,与Q/GDW11262-2014相比,除 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更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见第2章、第3章,2014年版的第2章、第3章): 7.2、7.4); b)更改了电缆线路的检修分类和检修项目(见4.2、6.1、6.2、7.2、7.4,2014年版的4.2、6.1、6.2、 c)增加了电续线路非开挖拖拉管、水平顶管检修内容(见8.7、8.8): d)增加了防火设施检修内容(见9.4).

本文件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科技创新部归口.

本文件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设备管理部提出并解释.

本文件起草单位: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赵明、刘敬华、洪晓东、高智益、崔建业、张永、姜云土、刘青、任广振、 毛炜、曹俊平、李文杰、王成珠、许大鹏、吕峻、杨先进、张玉浩、严有祥、张开成、娄雨风、姜艺楠、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王旭、姚广元、杨勇、艾永恒、俞哗、陈明、乔宏宇、缪全波、施维.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2014年11月首次发布: 本文件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至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科技创新部.

II
Q/GDW 11262-2024 电力电缆及通道检修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电力电缆及通道的检修项目、内容及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所属各省(区、市)公司50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电力电缆及通道检修 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1032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GB5016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标准 GB50217电力工程电续设计标准 DL/T393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试验规程 DL/T1753配网设备状态检修试验规程 DL/T5221城市电力电缆线路设计技术规定 Q/GDW643配网设备状态检修试验规程 Q/GDW1799.2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线路部分 Q/GDW11316高压电缆线路试验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电缆通道cablechannels 电缆隧道、综合管廊电力舱、电绩沟、排管、直埋、电缆桥、电缆竖井、非开挖拖拉管、水平顶管 等电缆线路的土建设施.

3.2 例行试验routine test 为获取状态量,评估设备状态,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定期进行的各种带电或者停电检测试验.

诊断性试验diagnostic test 巡检、在线监测、例行试验(3.2)等发现设备状态不良,或经受了不良工况,或受家族缺陷警示, 或连续运行了较长时间,为进一步评估设备状态进行的试验.

3.4 A类检修A-level maintenance 电力电缆及通道的整体解体性检查、维修、更换.

Q/GDW 11262-2024 3.5 B类检修B-level maintenance 电力电缆及通道局部性的检修,部件的解体检查、维修、更换和试验.

3.6 C类检修C-levelmaintenance 电力电缆及通道在停电状态下进行的常规性检查、维护和试验.

3.7 D类检修D-level maintenance 电力电缆及通道在不停电状态下进行的带电测试、外观检查和维修.

4总体要求 4.1一般要求 4.1.1电力电缆及通道检修应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及“应修必修、修必 修好”的原则,严格执行Q/GDW1799.2的有关规定,确保人身、电网、设备的安全.

4.1.2电力电缆及通道的检修工作应大力推行状态检测和状态评价,根据检测和评价结果动态制定检修 策略,确定检修和试验计划.

4.1.3电力电缆及通道的检修应按标准化管理规定编制符合现场实际、操作性强的作业指导书,组织检 修人员认真学习并贯彻执行.

4.1.4电力电缆及通道的检修应积极采用先进的材料、工艺、方法及检修工器具,确保检修工作安全, 努力提高检修质量,缩短检修工期,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提高安全运行水平.

4.1.5检修人员应参加技术培训并取得相应的技术资质,认真做好所管辖电缆线路的专业巡检、检修和 缺陷处理工作,建立健全技术资料档案,在设备检修、缺陷处理、故障处理后,设备的型号、数量及其 他技术参数发生变化时,应及时变更相应设备的技术资料档案,与现场实际相符,并将变更后的资料移 交运维人员.

4.1.6检修人员在实施检修工作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有必要时进行现场勘察,对危险性、复杂性 和困难程度较大的检修工作应制订检修方案,准备好检修所需工器具、备品备件及消耗性材料(具体见 附录A和附录B),落实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和安全措施,确保检修工作顾利进行.

4.1.7状态检测设备应定期维护校验,确保状态良好,维护项目及周期应符合附录C的要求.

4.1.8检修工作完成后,检修人员应配合运维人员进行验收,验收标准按照本文件及GB50168、DL/T393 要求执行,并填写“电缆线路检修报告”及相关试验报告(格式参见附录D~附录N),建立健全检修 工作资料档案,及时录入生产管理系统,做到齐全、准确,与现场实际相符.

4.1.910kV电缆线路停电检修的试验按DL/T1753、Q/GDW643的要求执行,66kV级以上电压等级 电缆线路停电检修的试验按DL/T393的要求执行,35kV电缆线路停电检修的试验参照110kV(66kV) 电缆线路执行,20kV电缆线路停电检修的试验参照10kV电缆线路执行,试验项目及试验标准应符合 附录0的要求.

4.1.10检修策略应根据DL/T393规定的设备状态评价的结果动态调整.

4.2检修项目 按工作内容及工作涉及范围,将电缆线路检修工作分为四类:A类检修、B类检修、C类检修、D类 检修.

电缆线路的检修分类和检修项目应符合表1.

2




GB/T 3077-2015 合金结构钢

资源简介/截图:

ICS77.140.60
H 40 GB
中华入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3077- -2015代替GB/T 3077-1999
合金结构钢
Alloy structure steels
2015-12-10发布
2016-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GB/T 3077-2015,合金结构钢,GB/T 3077-2015 合金结构钢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 3077- 1999( 合金结构钢》。
本标准与GB/T 3077-1999相比,主要技术内容修改如下:
-修改了按冶金质量分类的要求(见表2、表4、6.7和6.8,1999年版表2,表4);含硼钢的B含量下限由0.000 5%调整为0.000 8%(见表1);
一删除所有带字母“ A”的牌号,但同一牌号化学成分调整为原带字母A牌号的化学成分(见表1,1999年版表1);
增加了25MnB、 35MnB、25CrMo、50CrMo、34CrNi2 .15CrNiMo. 30CrNiMo、30Cr2Ni2Mo、
30Cr2Ni4Mo. 34Cr2Ni2Mo.35Cr2Ni4Mo、40CrNi2Mo等12个牌号及相关技术要求(见表1和表3,1999年版表1和表3);
-调整了钢中硫.磷含量(见表2.1999年版表2);
将:表面缺陷细分为缺陷和缺欠(见6.10,1999年版6.6);
修改了表面质量描述,并纳入GB/T 28300标准规定(见6.10,1999 年版6,6);
-修改了“非金属夹杂物”要求(见6.7,1999年版6.9); .
一一增加了“晶粒度”要求(见6.8);
– 修改了“特殊要求”(见6.11,1999年版6.10);
增加了数值修约要求(见7,2);
– 增加了本标准牌号与国外标准相似牌号对照表(见附录A)。
本标准由国家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8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大冶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冶金工业倍息标准研究院、宝钢特钢有限公司、石家庄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福建省三钢(集团)有限責任公司、苏州苏信特钢有限公司、湖北三环锻造有限公司、北京交通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成钢、李博鹏、栾燕、戴强.张淑平、孟瑞瑛、刘建丰、别利芳、惠卫军、柳萍、
石记斌、孙志诚、代合平、丁辉。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一-GB/T 3077- 1982,GB/T 3077- 1988,GB/T 3077-1999 .

合金结构钢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合金结构钢的分类与代号、订货内容、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和质量证明书。
本标准适用于公称直径或厚度不大于250 mm的热轧和锻制合金结构钢棒材。经供需双方协商,也可供应公称直径或厚度大于250 mm热轧和锻制合金结构钢榉材(以下简称钢棒).
本标准所规定牌号及化学成分亦适用于钢健、钢坯及其制品。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悬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22钢的 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
GB/T 223.4钢铁及合金 锰含量的测定 电位滴定或可视滴定法
GB/T 223.5钢铁酸溶硅和全硅含 量的测定还原型硅 钼骏盐分光光度法
GB/T 223.9俐铁及合金 铝含量的测定 铬天青 s分光光度法
GB/T 223.11钢铁及合金 铬含量的测定可 视滴定或电位滴定法
GB/T 23.13钢铁及 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硫酸 亚铁使滴定法测定钒含量
CB/T 223.16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变色酸光度法测定钛量
GB/T 223.18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硫代硫酸钠分离 碘量法测定铜量
GB/T 223.23钢铁及合金镍含量的测定丁二酮肟 分光光度法
GB/T 223.26钢铁及合金 钼含 量的测定硫氨酸盐分光光度法
GB/T 223.43钢铁及合金钨含量的测定重量法 和分光光度法
GB/T 223.49钢铁及合 金化学分析方法萃取分离~偶飢氯膦 mA光度法测定稀土总量
GB/T223.59钢铁及合金磷含量的测定铋磯钼蓝分光光度法和锑磷翎蓝分光光度法
GB/T 223.60钢铁及 合金化学分析方法高氟陂脱水重量法测定硅含量
GB/T 223.67钢铁及合金硫含 量的测定次 甲基蓝分光光度法
GB/T 223.69锕铁及合金碳含量的测定管 式炉内燃烧后气体容量法
GB/T 223.75钢铁及合金 爾含量的测定甲 醇燕馏-姜黄素光度法
GB/T 224钢的脱碳层深度测定法
GB/T 225钢淬 透性的末端淬火试验方法(Jominy试验)
GB/T 226钢的 低倍组织及缺陷酸蚀检验法
GB/T 228.1金属材料拉伸试验 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GB/T 229金属材料夏比摆锤冲击试验方法
GB/T 231.1金属材料布氏硬度试验 第1部分:试验方法:
GB/T 702热轧钢棒尺寸 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GB/T 908锻制钢榉尺寸 .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GB/T 1979结构钢 低倍组织缺陷评级图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合金结构钢的分类与代号、订货内容、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和质量证明书。
本标准适用于公称直径或厚度不大于250mm的热轧和蟹制合金结构钢棒材。经供需双方协商,
也可供应公称直径或厚度大于250mm热轧和锻制合金结构钢棒材(以下简称钢棒),
本标准所规定碑号及化学成分亦适用于钢锭、钢坯及其制品。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透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22钢的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
GB/T223.4钢铁及合金锰含量的测定电位滴定或可视滴定法
GB/T223.5钢铁酸溶硅和全硅含量的测定还原型硅钼酸盐分光光度法
GB/T223.9钢铁及合金铝含量的测定格天青S分光光度法
GB/T223.11钢铁及合金铬含量的测定可视滴定或电位滴定法
GB/T223.13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疏酸亚铁铵滴定法测定钒含量
GB/T223.16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变色酸光度法测定铁量
GB/T223,18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疏代疏酸钠分离-碘量法测定铜量
GB/T223.23钢铁及合金镍含量的测定丁二酮肟分光光度法
GB/T223,26钢铁及合金钼含量的测定疏酸盐分光光度法
GB/T223.43钢铁及合金钨含量的测定重量法和分光光度法
GB/T223,49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萃取分离-偶氨氯磷mA光度法测定稀土总量
GB/T223.59钢快及合金磷含量的测定够磷钼蓝分光光度法和第膜钼蓝分光光度法
GB/T223.60钢快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高氯酸脱水重量法测定硅含量
GB/T223.67钢快及合金疏含量的测定次甲基蓝分光光度法
GB/T223.69钢快及合金碳含量的测定管式炉内燃烧后气体容量法
GB/T223.75钢铁及合金霸含量的测定甲醇蒸馏-姜黄素光度法
GB/T224锅的脱碳层磔度测定法
GB/T225钢淬透性的未端淬火试验方祛(Jominy试验)
GB/T226钢的低倍组织及缺陷酸蚀检验法
GB/T228.1金风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GB/T229金属材料夏比摆每神击试验方法

3分类与代号
3.1钢棒按治金质量分为下列三类:
a)优质钢:
b)高级优质钢(牌号后加“A):
c)特级优质钢(牌号后加“E”),
3.2钢棒按使用加工方祛分下列两类:
a)压力加工用钢UP;
1)热压力加工
UHP:
2)顶锻用钢
UF:
3)冷拔坯料
UCD
b)切削加工用钢
UC.
3.3钢棒按表面种类分为下列五类:
a)压力加工表面SPP;
b)酸洗SA
c)喷丸(砂)SS:
d)剥皮SF;
e)脑光SP.

4订货内容
被本标准订货的合同或订单应包括下列内容:
a)标准缩号:
b)产品名称:
c)牌号或统一数字代号:
)控制残余元囊(如有要求,见表2):
e)交货的重量(或数量):
)尺寸外形及其允许偏差:
g)使用加工方法(未注明者,按切削加工用钢),
h)热处理交货或特殊表面状态交货(如有要求,见6.3.2和6.3.3):
i)热顶锻(如有要求,见6.5),
j)脱碳层(如有要求,见6.9):
k)符殊要求(如有要求,见6.11),




2017浙G44 弹卡式连接预应力混凝土方桩.pdf

资源简介/截图:

2017浙G44,弹卡式连接预应力混凝土方桩,弹卡连接,浙G44,混凝土方桩图集,预应力混凝土方桩,2017浙G44 弹卡式连接预应力混凝土方桩.pdf

一、适用范围
1.本图集弹卡式连接预应力混凝土方桩是采用先张法工艺生产、弹卡式连接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实心方桩(以下简称弹卡连接方桩)。
2.本图集弹卡连接方桩,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7度及7度以下地区,工业与民用建筑、市政工程低承台桩设计。
3.本图集弹卡连接方桩适用于混凝土结构环境类别为二a类、二b类。当基础的环境、地质条件对桩有侵蚀性时,应根据使用条件按有关规范采取有效的防腐蚀措施。
4.本图集弹卡连接方桩主要用于承受竖向受压荷载的情况。当承受水平荷载或竖向抗拔荷载时,设计人员应结合岩土工程条件、荷载大小及施工条件等因素,经计算分析后选用或另行设计。
二、设计依据
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年版):
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5.《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6.《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7.《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
8.《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修订版):
9.《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10.《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11.《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
12.《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棒》GB/T5223.3-2005;
13.《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
14.《碳素结构钢》GB/T700-2006;
15.《合金结构钢》GB/T3077-2015;
16.《双酚A型环氧树脂》GB13657-2011;
17.《色漆、清漆和色漆与清漆用原材料取样》GB/T3186-2006;
18.《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JG197-2006;
19.浙江省《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33/T1136-2017。
注:当依据的标准规范修订或有新标准规范实施时,图集中与现行标准不符的内容、限制或淘汰的技术及产品,视为无效。工程技术人员在参考使用时,应加以区分,并应对图集相关内容进行复核、调整后选用。
三、分类与编号
(一)分类
1.弹卡式连接预应力混凝土方桩按混凝土强度等级分为:
1)弹卡式连接预应力混凝土方桩(X-PRS),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50;
2)弹卡式连接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方桩(X-PRHS),其混凝土强度
等级不应低于C70。
2.弹卡连接方桩按边长分为:300、350、400、450、500、550、600、700、800mm等规格。
3.弹卡连接方桩按抗弯承载力分为A型、AB型、B型和C型。
(二)编号

2017浙G44,弹卡式连接预应力混凝土方桩,弹卡连接,浙G44,混凝土方桩图集,预应力混凝土方桩,2017浙G44 弹卡式连接预应力混凝土方桩.pdf

四、原材料与构造要求
(一)混凝土
1.制作弹卡连接方桩的混凝土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的有关规定,并按该标准的要求进行检验。
2.桩身制作用水泥应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级的水泥,水泥可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的有关规定。
3.细骨料宜采用洁净的天然硬质中粗砂或人工砂,细度模数宜为2.5~3.2。采用人工砂时细度模数可为2.5~3.5,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设用砂》GB/T14684的有关规定,且含泥量不大于1%,氯离子含量不大于0.01%,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不大于0.5%。
4.粗骨料采用碎石或破碎的卵石连续级配,针片状颗粒不应超过5%,最大粒径不应大于25m,且不应超过钢筋净距的3/4,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设用卵石、碎石》GB/T14685的有关规定,且含泥量不应大于0.5%,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不应大于0.5%。
5.对于有抗冻、抗渗或其他特殊要求的弹卡连接方桩,其所使用的骨料应符合相关标准的有关规定。

(略)




2024一造《安装计量》速学50点.pdf

资源简介/截图:

2024,5.0,pdf,一造,速学,考试资料

一级造价工程师夯基速学50点 《安装计量》
一、备考规划 (一)科目特点: ①涉及专业多且杂,死记硬背难掌握: ②考试内容在书上,超出范围都是错: ③概念定是单选题,分类、叙述难定型: ④性能特点最常考,重点要找关键词.

(二)备考建议: 1.基础阶段.

快速看一遍精讲课程,不了解的地方进行标记,这一阶段目的 是了解教学总体内容框架,打好基础.

2.精讲阶段:这段时间是查缺补漏阶段, ①模块精讲.

对全书的重要知识模块进行学习,对于考试分值大、试题难度 比较大的部分的模块要多看一遍.

②深度精讲.

这个是我们学习的重点.

精讲至少听2遍,有时间可以多听一 遍.

课程中涉及的练习题也要跟着做.

通过听讲和练习,在试卷形式、考核知识 点、解题方法、解题思路、应试技巧等方面得到训练和提高.

3.冲刺阶段,重点掌握高频考点和易错点,再次将知识点进行串联.

掌握平 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使得知识体系进一步牢固,达到应试要求.

习题优 先做近五年的真题,掌握考试趋势和做题思路.

4.考前阶段:对重点知识点和考前预测点进行复习.

有时间可以做一个模拟考 试,把握好考试的节奏.

同时调整好心态,好的心态也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二、思维导图 -2-
第一节建设工程材料 第二节安装工程常用材料 第一章安装工程材料 第三节安装工程常用管件附件 第四节常用电气和通信材料 第一节切割和焊接 第二节除锈、防腐蚀和绝热工程 第二章 安装工程施工技术 第三节吊装工程 第四节辅助项目 第一节安装工程计量规范的内容 第二节安装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编制 第三章 安装工程计量 第三节安装工程措施项目清单编制 第四节计算机辅助安装工程计量 3-
第一节机械设备工程 第二节热力设备工程 第四章 通用设备工程 第三节消防工程 第四节电气照明及动力设备工程 第一节给排水、采暖、燃气工程 第二节通风空调工程 第五章 管道和设备工程 第三节工业管道工程 第四节静置设备与工艺金属结构工程 第一节电气工程 第二节自动控制系统 第六章 电气和自动化控制工程 第三节通信设备及线路工程 第四节建筑智能化工程 三、恒重常考点 考点一:钢的分类和用途 4-
碳 碳的含量对钢的性质有决定性影响.

含碳量低的钢材强度较低,但塑性大,延伸率和冲击韧性高,质地较 软,易于冷加工、切削和焊接:含碳量高的钢材强度高(当含碳量超 过1.00%时,钢材强度开始下降)、塑性小、硬度大、脆性大且不易加 硫 硫、磷为有害元素.

磷 磷使钢材显著产生冷脆性,硫则使钢材产生热脆性.

硅 硅、锰为有益元素.

锰 能使钢材强度、硬度提高,而塑性、韧性不显著降低.

钢材的力学性能取决于钢材的成分和金相组织.

钢材的成分一定时,其金相 组织主要取决于钢材的热处理,如退火、正火、淬火加回火等,其中淬火加回火 的影响最大.

【真题示例】钢材里面除了铁为主要元素以外,还有很多碳,硅,硫,磷等 微量元素,下列对微量元素说法正确的是( ).

A.含碳量低的强度低 B.硅使钢材的强度韧性下降 C.磷产生冷脆性 D.硫产生热脆性 【答案】ACD 考点二:工程中常用钢及其合金 (1)碳素结构钢 普通碳素结构钢 碳、磷、硫及其他残余元素的控制较宽,某些性能如低温韧性和时效敏感性 较差.

-5-




释义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2019〕第714号.docx

资源简介/截图:

2019,714,docx,国务院令,释义,政策文件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条文释义 第一章总则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一章《总则》部分共六条,主要内 容包括制定《条例》的目的和依据:《条例》所调整的对象及适用范围;建设工程质量的责 任主体;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主体;以及为保证建设工程质量,工程建设必须遵守的程 序要求;国家增大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以提高建设工程质量.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建设工程质量的管理,保证建设工程质量,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 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制定本条例.

[释义]本条是关于条例立法自的和制定依据的规定.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颁布实施后制定的第一部配套 的行政法规,也是我国第一部建设工程质量条例.

建设工程是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经营、工作的主要场所,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 础.

建设工程的质量,不但关系到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运行,也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固定资产投资一直保持了较高的增长 水平,工程建设规模逐年扩大,工业、民用、交通、城市基础设施等建设项目遍布城乡.

大 量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为我国经济提供了发展基础和蓬勃的活力.

特别是1998年以来, 面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央作出扩大内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大决策,增发国债, 集中用于农林水利、交通通讯、城乡电网、经济适用房和城市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建设.

党中 央、国务院对基础设施和各种建设工程的质量问题极为关心,多次强调质量责任重于泰山, 要抓好工程质量,决不能搞“豆腐渣工程”.

建设工程一旦出现质量问题,特别是发生重大垮 塌事故,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损失巨大,影响恶劣,因此,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必须 确保建设工程的安全可靠.

从总体上看,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工程的质量是好的.

一批国家重点工程和大中型 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质量稳步提高,建成了一批高难度、高质量的工程项目,如上海杨浦大 桥、金茂大厦、深圳地王大厦、江阴长江公路大桥、黄河小浪底枢纽工程、京郑铁路电气化 工程等,有的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一般的民用工程的质量合格率也在逐年提高,还建 成了一批示范小区.

但是,建设工程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也相当突出,一是,工程垮塌事故 时有发生,给国家财产和生命安全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二是,一些民用建筑工程特别是住宅 工程,影响使用功能质量通病比较普遍,已成为群众的热点.

三是,不仅在建工程存在 着质量问题,更令人担忧的是前几年已建成并在使用的一些工程也有质量问题,甚至有的还 存在影响结构安全的重大隐患.

因此,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水平,确保建设工程的安全可 靠,保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已成为全社会的要求和呼声.

1998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正式施行.

保证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是 《建筑法》的主要立法目的之一.

《建筑法》对建筑施工许可、建筑工程发包与承包、建筑 安全生产管理、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等主要方面做出原则规定,对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发挥 了积极的作用.

为了对《建筑法》确立的一些制度和法律责任作出更进一步的规定,对参与 建筑活动的各方主体的责任和义务予以明确,对处罚的额度予以明确,以更便于实际执行, 进一步增强执法的力度,有必要制定《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第二条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建设工程的新建、扩建、改建等有关活动及实施 对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必须遵守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建设工程,是指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工程及装修工 程.

[释义】本条是关于《条例》适用范围和调整对象的规定.

(一)《条例》明确了调整对象、为从事建设工程的新建、扩建、改建等有关活动和实 施对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这两个方面活动的主体.

1、从事建设工程的新建、扩建、改建活动的单位和个人.

建设工程活动包括新建、改 建、扩建等活动.

所谓新建,是指从基础开始建造的建设项目.

按照国家规定也包括原有基 础很小,经扩大建设规模后,其新增固定资产价值超过原有固定资产价值三倍以上,并需要 建条件的建设项目.

所谓扩建,是指在原有基础上加以扩充的建设项目;包括扩大原有产品 生产能力、增加新的产品生产能力以及为取得新的效益和使用功能而新建主要生产场所或工 程的建设活动;对于建筑工程,扩建主要是指在原有基础上加高加层(需重新建造基础的工 程属于新建项目).

所谓改建,是指不增加建筑物或建设项目体量,在原有基础上,为提高 生产效率,改进产品质量,或改变产品方向,或改善建筑物使用功能、改变使用目的,对原 有工程进行改造的建设项目.

装修工程也是改建.

企业为了平衡生产能力,增加一些附属、 辅助车间或非生产性工程,也属于改建项目.

在改建的同时,扩大主要产品的生产能力或增 加新效益的项目,一般称为改扩建项目.

从事以上各项建设活动的单位和个人,要按照《条 例》的规定,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2、调整对象还包括对建设活动实施监督管理的政府及主要部门,或其委托的有关机 构.

以上部门或机构在实施对建设工程进行监督管理活动时,必须按照本《条例》所规定的 职责和权限进行,依法行政,不能滥用职权.

《条例》的适用范围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包括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台 湾地区)从事的建设工程活动和监督管理活动.

对于建设工程活动来讲,无论投资主体是 谁,也无论建设工程项目的种类,只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实施,都要遵守本《条例》.

(二)本条第二款对于建设工程做出了解释:建设工程是指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线路 管道、设备安装工程及装修工程.

这里所指的土木工程包括矿山、铁路、公路、隧道、桥 梁、堤坝、电站、码头、飞机场、运动场、营造林、海洋平台等工程;建筑工程是指房屋建 筑工程,即有顶盖、梁柱、墙壁、基础以及能够形成内部空间,满足人们生产、生活、公共 活动的工程实体,包括厂房、剧院、旅馆、商店、学校、医院和住宅等工程;线路、管道和 设备安装工程包括电力、通信线路、石油、燃气、给水、排水、供热等管道系统和各类机构 设备、装置的安装活动;装修工程包括对建筑物内、外进行以美化、舒适化、增加使用功能 为自的工程建设活动;本《条例》第十五条对涉及建筑主体和承重结构变动的装修工程,作 出了特别规定,对违反该规定的,在罚则部分还给予了相应处罚.

第三条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应当依法对建设工 程质量负责.

[释义】本条是关于各类工程建设责任主体依据法律对工程质量各负其责的规定.

在建设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影响工程质量的责任主体主要有: 1、建设单位,是建设工程的投资人,也称”业主”.

建设单位是工程建设项目建设过程 的总负责方,拥有确定建设项目的规模、功能、外观、选用材料设备、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规 定选择承包单位等权力.

建设单位可以是法人或自然人,包括房地产开发商.

2、勘察单位,是指已通过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资质审查,从事工程测量、水文地质和 岩土工程等工作的单位.

勘察单位依据建设项目的目标,查明并分析、评价建设场地和有关 范围内的地质地理环境特征和岩土工作条件,编制建设项目所需的勘察文件,提供相关服务 和咨询.

2
3、设计单位,是指经过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资质审查,从事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建 设工程设计、工程咨询等工作的单位.

设计是依据建设项目的目标,对其技术、经济、资 源、环境等条件进行综合分析,制定方案,论证比选,编制建设项目所需的设计文件,并提 供相关服务和咨询.

4、施工单位,是指经过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资质审查,从事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线 路管理设备安装、装修工程施工承包的单位.

5、工程监理单位,是指经过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资质审查,受建设单位委托,依照国 家法律规定要求和建设单位要求,在建设单位委托和范围内对建设工程进行监督管理的单 位.

建设工程项目,具有投资大、规模大、建设周期长、生产环节多、参与方多,影响质量 形成的因素多等特点,不论是哪个主体出了问题,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导致质量缺陷、 甚至重大质量事故的产生.

警如,如果建设单位发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等级的单位承包工 程,或指示施工单位使用不合格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或者勘察单位提供的水文地质 资料不准确,或设计单位计算错误,设备选型不准,或者施工单位不按图施工,或者工程监 理单位不严格进行隐蔽工程检查等,都会造成工程质量出现缺陷,或导致重大事故.

因此,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最基本的原则和方法就是建立健全质量责任制,有关各方对其本身工作成 果负责.

《条例》在第二、三、四、五章中分别规定了建设单位、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单 位、工程监理单位的质量责任和义务,建设工程的各参与单位在进行建设工程活动中必须按 照《条例》的规定承担责任和义务.

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设备的质量,也与工程质量有直接关系.

考虑到(1)建筑材 料、建筑构配件、设备的质量属《产品质量法》调整范围;(2)《条例》第十条、第二十 二条、第二十九条,已从不同角度对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设备提出了要求,因此,《条 例》没有专门设置“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设备的生产者供应单位的质量责任和义务”一 章.

但在理解和实际运用中,应与《产品质量法》和建设部《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办法》(建 设部29号令)第六章结合起来.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建设工程质量 的监督管理.

[释义]本条是关于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主体及其职责的规定.

本条有三层含义:一是规定了县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是建设工程质 量监督管理的主体.

其他部门是指铁路、交通、水利等专业工程管理部门.

二是规定了进行 和其他有关部门.

三是要求政府有关部门要强化对建设工程质量和监督管理.

建设工程质量,不仅关系到国家建设资金的有效使用,而且关系国家经济持续快速健康 发展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必须对建设工程质量实行 监督管理.

从近年来的情况看,工程质量总体上是比较好的,但由于一些单位质量意识淡 薄,缺乏必要的监督约束机制,工程建设的一些责任主体行为不规范,例如一些建设单位肢 解发包工程,任意压级压价,压缩工期,有些工程不经验收就投入使用等;一些承包单位忽 视质量管理,不严格执行国家强制性标准,有些甚至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等,这些行为往往 造成恶性工程质量事故,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很大损失.

因此,要确保建设工程质 量,不但需要建设单位、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等责任主体各负其责,各 级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还必须加强对工程建设参与各方主体的行为和工程 质量监督管理,加强对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执行情况的检查.

根据《建筑法》和 《条例》规定,政府有关部门对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主要内容包括:对建设单位发包行为进 行监督,对施工图文件进行审查,监督强制监理工程的执行情况,颁发施工许可证,对勘 察、设计、施工、工程监理单位的承包(监理)行为的进行监督,对地基基础、结构主体质 量进行检查,对工验收进行备案,对工程保修行为进行监督,受理单位和个人有关工程质 量的检举、控告和等.

只有政府有关部门切实加强了对建设工程的监督管理,才能保证
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得以贯彻执行,各方主体的行为得以规范,工程质量才有可 靠保证.

第五条从事建设工程活动,必须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坚持先勘察、后设计、再施 工的原则.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不得超越权限审批建设项目或者擅自简化基本建设程 序.

[释义】本条是对政府管理部门和各类建设主体必须遵守建设程序的规定.

(一)实践证明,按照基本建设程序进行工程建设,对保证建设工程质量具有重要意 义.

这里所指的基本建设程序,是指国务院有关部门在规范性文件和有关法律、法规中规定 的进行工程建设各项工作的先后次序,反映了基本建设活动的客观规律.

基本建设程序一般 包括:(1)项目建议书,主要从宏观上衡量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评估其是否符合国家的长 远方针和产业政策,同时初步分析建设的可行性;(2)可行性研究,它是运用多种科学成 果和手段,对建设项目在技术、工程、经济、社会和外部协作条件等必要性、可行性、合理 性进行全面论证分析,作多方案比选,推荐最佳方案,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3)立项审 批,投资主管部门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国家经济政策,作立项审批,列入国家固定资产投 资计划;(4)规划审批,在城市规划区内的项目要向规划部门申请定点,核定其用地位置 和界限,提供规划设计条件,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5)勘察,获取拟建项目的水文 地质资料;(6)设计,根据立项审批的设计任务书和勘察结果编制设计文件;(7)施 工,是将投资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实施阶段;(8)验收和交付,全面检查设计和施工质 量,及时发现解决问题,保证按设计要求的技术经济指标正常生产,并分析概预算执行情 况,考核投资效果各项指标,移交固定资产等.

在以上每一个程序内,又包含若干子程序, 如在设计环节,就有方案设计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设计审查等;在施工 环节,就包含《招标投标法)中规定的招标投标的程序,即从招标、投档、评标、定标到签 订合同等,还有《建筑法》中规定的建筑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申请领取 施工许可证的程序等.

这些程序和规则,在进行工程建设的过程中都要必须严格遵守的.

在基本建设的一系列规定程序中,与工程质量的形成关系密切的是勘察、设计、施工三 个阶段.

勘察工作为设计提供地质、水文等情况,给出地基承载力,勘察成果文件是设计工 作的基础资料,设计单位据此确定选用的结构形式,进行地基基础设计,向施工单位提供施 工图,施工单位按图施工.

可见,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反映了建设活动自身的客观规 律,决不能人为地破坏这一程序要求.

近年来,一些单位违反基本建设程序,搞边勘察、边 设计、边施工的“三边工程”,因地质情况不情,盲目设计,或因施工图纸不齐,盲目施工, 从而引发质量事故的事例很多 工程建设活动按照基本建设程序进行,对于保证建设工程质量起着两个方面的作用:一 是使工程建设建立在可靠的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工作的基础上,从而保证建设工程质 量,二是使政府的监督管理能够得到落实.

建设程序除了建设过程的自然要求,也反映了政 府有关部门管理要求,遵守基本建设程序,实际上也是在接受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督管理,从 而保证建设工程质量.

(二)本条的第二款对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审批建设工程项目和简化基本建设 程序的行为进行了限制.

按照我国目前的基本建设管理体制,根据建设工程项目的投资来 源、规模、所在地方、所处阶段等,规定分别由不同的部门和地方进行程序审批.

县级以上 人民政府包括县级人民政府、地市级人民政府、省级人民政府和国务院.

在审批建设工程项 目和确定基本建设程序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必须依法办事,不能滥用权力,越权 审批,随意建设,违背或简化程序.

近年来呈些地方和部门不严格执行基建程序,一些项目 不经可行性研究就盲目立项上马,建成后产品无销路,造成新的浪费;一些地方领导片面追 求速度,搞“首长工程”、“献礼工程”,简化审批程序,给工程质量带来许多后遗症.

根据本 条规定,这些越权审批和简化程序的行为都是必须禁止的.

4
第六条国家鼓励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建设工程质量.

[释义】本条是关于国家鼓励在提高建设工程质量问题上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 法的规定.

确保建设工程质量,一方面要建立有利于促进建设工程质量水平提高的体制和机制,制 定保证建设工程质量的法律、法规,加强监督管理;另一方面要依靠科学,促进技术进步, 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 方法,不但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也能有效地提高建设工程质量水平.

先进的科学技术, 包括勘察设计技术、施工技术、检测技术、先进的原材料和设备等,先进的管理方法也是科 学.

警如在八十年代初期困扰建筑业的房屋渗漏问题,后来由于大量采用新型防水材料而基 本得到治理;又如新型添加剂的使用大大提高了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再如最近几年全国 建设系统大力贯彻ISO9000标准,1200多家建设企业通过了认证,改善了大中型企业的 质量管理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九十年代以来,虽然我们相继建成了一批高、大、 新、特的建设项目,其施工技术和质量状况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甚至在基本一些技术领域, 如岩土工程、结构抗震、大型结构与设备整体吊装、预应力混凝土和大体积混凝土等达到或 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但应该看到我国的工程设计咨询业和建筑业整体技术水平还不高,特别 是建筑业技术装备率较低,仍属于劳动密集性行业;经营管理比较粗放,建筑业行业发展的 角度,还是从提高建设工程质量水平的角度考虑,都必须加大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 的力度,积极推广先进适用技术,积极探适合我国国情和行业特点的科学管理方法.

《条例》在总则一章中专门对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作出规定,表明了国家对 企业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的鼓励态度,也突出了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在确保工程质 量中的重要性.

第二章建设单位质量责任和义务 本章共十一条,规定了建设单位在工程建设活动中应承担的质量责任和义务.

《条例》全面规定了建设单位的质量责任和义务.

随着国家投资体制的改革,投资主体 日趋多元化,除了国家投资、国有企业投资,私人投资和外资(包括港澳台投资)日益增多, 投资主体多元化带来利益多元化;同时,公有制投资普遍实行了项目法人责任制,投资主体 以项目法人的形式参与市场经营活动.

因此,必须加强对投资主体(建设单位)市场行为的管 理.

建设单位作为建设工程的投资人,是建设工程的重要责任主体.

建设单位有权选择承包 单位,有权对建设过程检查、控制,对工程进行验收,支付工程款和费用,在工程建设各个 环节负责综合管理工作,在整个建设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

因此,要建设工程的质量,首先 就要对建设单位的行为进行规范,对其质量责任予以明确.

长期以来,对建设单位的管理一 直是监督管理的薄弱环节,因建设单位行为不规范,直接或间接导致工程出现问题的情况屡 屡发生.

《条例》对建设单位质量责任和义务的规定为今后的监督管理工作提供了一个强有 力的保证.

第七条建设单位应当将工程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单位.

建设单位不得将建设工程肢解发包.

[释义]本条是关于建设单位应当将工程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条件的单位来承担,以及 不得肢解发包的规定.

工程发包权是建设单位最重要的权力之一,建设单位切实用好这一权力,将工程发包给 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单位来承担,是保证建设工程质量的基本前提.

(一)根据国家有关建设市场管理的规定,工程的勘察、设计必须委托给持有工商营业执 照和相应资质等级证书的勘察、设计单位;工程的施工必须发包给持有工商营业执照和相应 资质等级证书的施工企业.

5




XJJ 140-2021 耐热聚乙烯(PE-RTⅡ)直埋热水保温管道技术.pdf(附条文说明)

资源简介/截图:

0f29f83f9abb6d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公告2021年第51号
关于发布自治区工程建设标准《耐热聚乙烯(PE-RTⅡ)直埋热水保温管道技术规程》的公告现批准《耐热聚乙烯(PE-RTⅡ)直埋热水保温管道技术规程》为自治区工程建设标准,标准编号为XJ刀140一2021,自2022年2月1日起实行。本标准由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乌鲁木齐市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21年12月26日

内容摘抄:

1总则
1.0.1为了提高供热管道防腐性能,减少热损失,方便施工,延长管道使用寿命,为耐热聚乙烯(PE-RTⅡ)直埋热水保温管道(以下简称“GRPE热水保温管道”)的设计、施工、验收和使用提供指导和依据,促进自治区城镇供热事业的发展,做到保证质量、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使用和环保节能,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城镇供热管网工作压力不大于1.0MPa,热水温度不超过80℃直埋GRPE热水保温管道的设计、施工及验收。
1.0.3GRPE热水保温管道用于地震、湿陷性黄土、膨胀土、盐渍土等地区除应执行本规程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标准》GB50025、《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50112、《盐渍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T50942等规定。
1.0.4GRPE热水保温管道的设计、施工和验收除应符合本规程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和符号
2.1术语
2.1.1GRPE热水保温管道GRPE Polyethylene of raised temper-ature resistance insulated pipes of hot water supply pipes
指以耐热聚乙烯(PE-RTⅡ)树脂经挤出成型为工作内管,聚氨酯材料为保温层,高密度聚乙烯或聚氯乙烯管材为外护管,组成的三层一体式的复合热水管道。
2.l.2PE-RTⅡ管材及管件the polyethylene of raised tempera-ture resistance (PE-RTII of pipes and fittings
以耐热聚乙烯PE-RTⅡ原料加工制造而成管材及管件。
2.1.3低温热水供热管网low temperature hot-.water heating net-work
自热力站或锅炉房、热泵机房、直燃机房等热源至建筑物热力入口,介质温度不超过80℃热水的供热管网。
2.1.4无补偿敕设installation no compensator
直管段不采取人为热补偿措施的直埋敷设方式。
2.1.5锚固段fully restrained section
在管道温度产生变化时,不产生热位移的管段。
2.1.6固定点fix point
采用强制固定措施使管道不发生位移的点。
2.1.7保温层insulating layer
在工作管与外护管之间设置的保温材料层。

3材料要求
3.1一般规定
3.1.1GRPE热水保温管道应为PE-RTⅡ工作管、保温层、外护管为一体的工厂预制产品。产品质量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
3.1.2GRPE热水保温管道检验应符合本规程附录A的规定。
3.1.3GRPE热水保温管道,每一部分的质量控制都很重要,因此最好由同一厂家提供一体式的产品,以提高整个系统产品的质量稳定性。保温层质量好坏关乎整个系统的保温性能,工厂发泡能够确保保温发泡工艺的工厂化管理和控制,在施工现场只进行接口保温确保了施工的灵活性。
3.1.4GRPE热水保温管道从生产到使用之间,存放时间不宜超过2年,超过2年应重新抽样,按照本规程附录A出厂检测项目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3.3PE-RTⅡ管材及管件
3.3.1PE-RTⅡ管材及管件应由同一厂家,同一牌号原料制造,其颜色和外观应符合下列规定:
1内外表面应光滑、平整、清洁,不应有影响产品性能的明显划痕、凹陷、气泡、杂质等缺陷;
2表面颜色应均匀一致,不允许有明显色差,端面应切割平整并与轴线垂直。
3.3.2制造PE-RTⅡ管材及管件的原材料,其性能应符合附录C的要求。

3.4管道标志、运输和储存
3.4.1GRPE热水保温管道应有永久性标志,标志不应损伤外护管性能。标志应在运输、贮存和使用过程中清晰可辨。
3.4.2GRPE热水保温管道应在外护管上进行标志,标志内容应包括以下内容:
1生产企业名称或代号、商标;
2GRPE热水保温管道各层的材料,如:HDPE/PU/PE-RTI;
3外护管与PE-RTⅡ管材的规格尺寸等标志;
4标准代号;
5生产批号、生产日期。
3.4.3GRPE热水保温管道应采用吊带或其他不伤及保温管的方法吊装,严禁用钢丝绳直接吊装;在装卸过程中,不得碰撞、抛摔和在地面上拖拉滚动,不得损坏管道端口和外护管。

4设计
4.1一般规定
4.1.1GRPE热水保温管网设计时,对既有建筑应调查历年实际热负荷、耗热量及建筑节能改造情况,按实际耗热量确定设计热负荷,方案初设时热负荷计算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CJⅢ34的规定。
4.1.2GRPE热水保温管网应采用不大于80℃的低温热水作为供热介质,水质应符合下列规定:
1热力站及室外供热管网水质,应满足现行行业标准《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CJJ34的规定;
2连接锅炉房等热源的低温热水供热管网水质,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工业锅炉水质》GB/T1576对热水锅炉水质的要求;
3应满足室内系统散热设备、管道及附件的要求。
4.1.3用于生活热水系统管道水质的卫生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的规定。
4.1.4用于生活热水的管道系统,应有温控装置,并采取防止超温的可靠措施。
4.1.5GRPE热水保温管网应随管道走向设计示踪线(带)和警示带。管道出地面位置应有合适的标识。
4.1.6管道基础内不应有生活垃圾、建筑垃圾、腐殖土、不均匀、积水等明显影响承载能力的因素。

4.2水力计算
4.2.1管网管径和循环泵的设计参数应根据水力计算结果确定。当用户分期建设时,主干管应按远期负荷进行管网水力计算、选择管径。
4.2.2对全年运行的空调系统管道,应分别计算供暖期和供冷期设计流量及管网压力损失,分别确定循环泵运行参数。
4.2.3夏季供冷、冬季供暖的共用管网,设计流量应满足供冷供暖需求。
4.2.4用于供暖系统的管网,确定主干线管径时,宜采用经济比摩阻。经济比摩阻数值宜根据工程具体条件计算确定。主干线比摩阻可采用60Pa/m~100Pa/m。

4.3管网的布置与敷设
4.3.1GRPE热水保温管网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GRPE热水保温管网的布置应在城镇规划的指导下,根据热负荷分布、热源位置、其他管线及构筑物、园林绿地、水文、地质条件等因素,经过技术经济的比较确定;
2城镇道路上的GRPE热水保温管道应平行于道路中心线,并宜敷设在车行道以外,同一条管道应只沿街道的一侧敷设;

4.4管道应力和作用力的计算
4.4.1直埋敷设保温管道的应力应按系统最大工作压力计算。
4.4.2管道在进行受力计算与应力验算时,供热介质参数和安装温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热水管网供、回水管道的计算压力应采用循环水泵最高出口压力加上循环水泵与管道最低点地形高差产生的静水压力;

4.5管道阀门及附件
4.5.1在建筑物热力入口处,阀门及附件设置应符合《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
4.5.2PE-RTⅡ工作管直径大于等于100mm时,选用钢制阀门,在阀门前端设置柔性连接。
4.5.3有条件时,建筑物热力入口处的温度、压力、流量、热量信号宜传至集中控制室。
4.6管道保温
4.6.1管道保温应符合以下规定:
1供热管道及设备的保温结构,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设备及管道绝热技术通则》GB/T4272、《设备及管道绝热设计导则》GB/T8175和《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GB50264的有关规定;
2供热设备、阀门应进行保温;

(略)




T/CECS 10104-2020 建筑外墙外保温装饰一体板.pdf

资源简介/截图:

ICS 91.060.10
COS P 32
团体标准
T/CECS10104-2020
建筑外墙外保温装饰一体板
Insulated decorative panel for external wall of building
2020-08-25发布
2021-01-01实施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 发布

08ff7aba906fa4c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1.

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是按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关于印发<2017年第二批产品标准试点项目计划>的通知》(建标协字[2017]032号)的要求制定。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提出。

本文件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建筑与市政工程产品应用分会归口。

本文件负责起草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文件参加起草单位:建科环能(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固克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亚士创能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廊坊立邦涂料有限公司、江苏卧牛山建筑节能保温科技有限公司、江苏久诺建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嘉宝莉建筑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湖北卓宝建筑节能科技有限公司、四川威尔达节能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市住宅产业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天津中晶建筑材料有限公司、苏州普莱特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山西世范乐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德和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坚雅节能建材有限公司、江苏阿路美格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古猿人新材料有限公司、唐山顺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苏州宜特加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建筑保温隔热专业委员会、国家建筑节能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建筑安全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玉忠、赵矗、肖良嘉、杨光、叶少华、王仲辉、刘月、王烈景、顾炽烨、邓超、王炜、周剑、蒋旻晗、石小强、高小英、颜建国、方超、马刚、陈国迈、马立宏、郑虎、曲军辉、徐长春、王彬。本文件审查人:朱传晟、杨西伟、鲍宇清、周辉、梁晶、张金成、何晓燕。

T/CECS10104—2020建筑外墙外保温装饰一体板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建筑外墙外保温装饰一体板的术语和定义,分类与标记,一般要求,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与标识,运输与贮存等。

本文件适用于建筑外墙外保温工程用保温装饰一体板。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733 漆膜耐水性测定法

GB/T2518—2019 连续热镀锌和锌合金镀层钢板及钢带

GB/T3880.2—2012 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 第2部分:力学性能

GB/T4100 陶瓷砖

GB8624 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

GB/T8811 硬质泡沫塑料 尺寸稳定性试验方法

GB/T10294—2008 绝热材料稳态热阻及有关特性的测定 防护热板法

GB/T10295—2008 绝热材料稳态热阻及有关特性的测定 热流计法

GB/T10801.1—2002 绝热用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

GB/T18601 天然花岗石建筑板材

GB/T19766 天然大理石建筑板材

GB/T23266 陶瓷板

GB/T25975—2018 建筑外墙外保温用岩棉制品

GB/T30804 建筑用绝热制品 垂直于表面抗拉强度的测定

JC/T412.1—2018 纤维水泥平板 第1部分:无石棉纤维水泥平板

JC/T564.1—2018 纤维增强硅酸钙板 第1部分:无石棉硅酸钙板

JC/T1024—2019 墙体饰面砂浆

JC/T2441—2018 建筑绝热用石墨改性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

JGJ289 建筑外墙保温防火隔离带技术规程

JG/T287 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系统材料

JG/T314—2012 聚氨酯硬泡复合保温板

JG/T328—2011 建筑装饰用石材蜂窝复合板

JG/T360 金属装饰保温板

JG/T438—2014 建筑用真空绝热板

JG/T469—2015 泡沫玻璃外墙外保温系统材料技术要求

JG/T480 外墙保温复合板通用技术要求

T/CECS10104—2020JG/T511 建筑用发泡陶瓷保温板

JG/T536 热固复合聚苯乙烯泡沫保温板

JG/T540—2017 建筑用柔性仿石饰面材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建筑外墙外保温装饰一体板 insulateddecorativepanelforexternalwallofbuilding

以保温材料、面层为主要材料,可采用复合胶、底衬和锚固构造,在工厂复合而成具有保温和装饰功

能的建筑外墙用板状制品(以下简称一体板)。

3.2面层 surfacelayer

位于保温材料外侧,一般由面板和装饰层组成,也可由带有装饰功能的单一材料制作而成。

3.3底衬 bottom material

位于保温材料内侧,起到稳定一体板结构,并改善一体板在应用过程中连接效果的构造层。

3.4锚固构造 anchoragestructure

用于一体板安装,具有连接和固定功能的工艺构造。

3.5压固拉拔法 compressionandtensilemethod

把样品四周压固而进行拉拔测试的方法。

4 分类与标记

4.1 分类

4.1.1 按单位面积质量型号分类,可分为如下类型:

(略)

2 按保温材料种类分类,可分为如下类型:

a) EPS:模塑聚苯板一体板;

b) GEPS:石墨模塑聚苯板一体板;

c) PU:聚氨酯板一体板;

d) TEPS:热固改性聚苯板一体板;

e) RW:岩棉条一体板;

f) VIPB:真空绝热板一体板;

g)FPTB:发泡陶瓷板一体板;
h)CGB:泡沫玻璃板一体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