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消委办〔2024〕43号 江苏省地下汽车库电动汽车停放充电区域安全管理规定(试行).pdf

资源简介/截图:

2024,43,pdf,汽车库,消委,政策文件

苏消委办〔2024)43号江苏省地下汽车库电动汽车停放充电区域安全管理规定(试行)

江苏省地下汽车库电动汽车停放充电区域安全管理规定(试行)

一、术语

1、地下汽车库电动汽车停放充电区域:室内地坪面与室外设计地坪面的高度之差大于该层车库净高1/2的汽车库内设有分散充电设施的区域。

2、电动汽车:以电池为储能单元,以电动机为驱动系统的汽车。电动汽车按照动力来源包括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

3、防火单元:在防火分区内部采用防火隔墙、防火门、防火卷帘或防火分隔水幕分隔,能在一定时间内防止电动汽车火灾向同一防火分区的其他部分蔓延的局部空间。

4、分散充电设施所有权人:依法享有分散充电设施所有权的各类法人、自然人和非法人组织等主体(不包含居民家庭安装自用分散充电设施的所有权人)。

5、分散充电设施运营单位:满足一定条件、具备履行经营责任能力,利用自有分散充电设施或接受他人委托,从事分散充电设施经营服务的企业或团体。

二、一般规定

1、地下汽车库的分类、耐火等级、防火分区、安全疏散和消防设施应符合《建筑防火通用规范》GB55037、《消防设施通用规范》GBS503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和《电动汽车分散充电设施工程技术标准》GB/T51313等现行国家标准有关规定。

2、地下汽车库电动汽车停放充电区域内不应设置车辆或电池拆解与焊接、组装等维修作业区、喷漆间、充电间、乙炔间和甲、乙类物品库房,不应设置电动汽车换电设施。

3、既有地下汽车库的消防设施设备未按要求设置或设置不符合相关技术标准的,不得配建分散充电设施。

4、在人防工程内安装汽车分散充电设施的,线路敷设、设施安装不得影响工程防护功能和平战转换效能

5、分散充电设施应避免安装在有可能发生碰撞的场所。

6、既有地下汽车库应结合电动汽车的停放和充电需求合理规划、分步实施。

7、鼓励在室外设置电动汽车停放充电区域。

三、建筑防火

1、充电区域布置在地下汽车库内时,宜布置在地下一层不应布置在地下三层及以下。

2、充电区域在同一防火分区应集中布置,宜布置在靠外墙或汽车出入口且通风相对良好的区域,不宜水平贴邻人员密集场所,与自动扶梯、电梯厅等竖向空间的水平距离应保持6m以上。

3、充电区域不应贴邻锅炉房、可燃气体机房、变配电房、消防水泵房、应急发电机房等区域;不宜布置在多尘、水雾、有腐蚀性和破坏绝缘的有害气体及导电介质的场所,分散充电设施不应固定在上述房间的隔墙上。

4、充电区域在同一防火分区内应设置独立的防火单元,每个防火单元最大允许建筑面积按1000㎡划分,应采用耐火极限不小于2.00h的防火隔墙或防火卷帘、防火分隔水幕等与其他防火单元和汽车库其他部位分隔;每个防火单元应至少设置2个疏散出口,可利用设置在防火隔墙上的通往相邻防火单元的乙级防火门作为疏散出口,防火单元内两个疏散出口间的距离不应小于5m。

5、充电区域最远点至安全出口的实际通行距离不应大于60m。

6、充电区域应设置完善的排水设施,不应布置洗车等可能引起积水的功能用房。

7、公共建筑的地下汽车库设置快充设施时,应布置在地下一层,并在同一防火单元内集中布置;居住建筑的地下汽车库不应设置快充设施。

四、消防设施设备

1、充电区域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应采用快速响应喷头,每个充电车位上方应至少设置2个喷头。

2、充电区域宜增设可燃气体探测器,探测气体种类宜为氢气或一氧化碳。

3、每个充电车位上方应至少设置1只感烟探测器,宜设置高灵敏度感烟探测器,鼓励增设图像型火灾探测器或红紫外复合火焰探测器。

4、充电区域的灭火器应按严重危险级配置,且应至少增配1具不小于60L的推车式水基型灭火器或推车式泡沫灭火器,最大保护距离不应大于30m。

5、充电区域宜配置大尺寸汽车用灭火毯、便携式高效泡沫灭火设备、防火挡水围栏等灭火器材和装备。

五、电气

1、充电区域应设置视频监控设施,并完全处于视频监控范围内,视频监控系统应设置于消防控制室或24h专人值班的场所内。

2、分散充电设施的供电电源配电回路应设置电气火灾监控系统。

3、当充电出现异常时,充电设备应具备立即自动切断输出电源的功能;当发生火灾时,应具备立即自动联动切断和手动切断充电电源的功能,自动切断点可设置在供电变电所端或充电配电箱电源进线端,手动切断充电电源点应设置在电动汽车充电区域外。

4、分散充电设施所有权人、分散充电设施运营单位应定期对分散充电设施进行巡检,巡检频率不低于每月一次;同时应开展电气安全维护保养,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测。

六、安全管理

1、按照“谁投资、谁收益、谁管理、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各方主体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做到“安全自查、隐患自除、责任自负”。

2、地下汽车库管理单位应与分散充电设施所有权人、分散充电设施运营单位签订安全协议,依据协议规定安排专人开展防火巡查、检查,对充电区域每两小时开展一次防火巡查,并根据实际组织夜间防火巡查,每半个月至少开展一次防火检查。

防火巡查、检查时应将电动汽车安全状况作为巡查重点,可持红外热成像仪对动力电池进行检查,关注有无温度异常。

3、地下汽车库管理单位应定期对建筑消防设施及消防器材进行维护保养,保持完有效;消防设施及器材在维修、更换期间应采取有效安全措施。

每年应对消防设施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测,检测记录应当完整准确、存档备查。

4、鼓励在电动汽车充电区域采用橙色地面,与燃油汽车等其他车辆停放区域进行区分,并增加“电动汽车”文字标识。

七、应急处置和培训演练

1、地下汽车库管理单位应按照有关规定建立微型消防站建立24小时分班值守制度。在充电区域应合理设置器材放置点,根据实际需要配备相应的灭火器材和装备。

2、地下汽车库管理单位、分散充电设施所有权人、分散充电设施运营单位应协同建立应急处置联动机制,并在醒目位置公示应对突发事件的24h有人值守的服务电话。

3、地下汽车库管理单位应结合电动汽车停放充电区域实际情况制定灭火和应急处置专项预案,组织分散充电设施所有权人、充电运营单位每半年至少进行1次有针对性的联合消防演练,并适时开展夜间演练。

4、分散充电设施投入使用前,分散充电设施运营单位应对分散充电设施所有权人、地下汽车库管理单位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不少于一次使用安全培训,培训记录应存档。

5、分散充电设施所有权人、分散充电设施运营单位、地下汽车库管理单位应结合电动汽车火灾特点,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提升从业人员及社会公众的消防安全意识,并在显著位置张贴电动汽车停放、充电及消防安全等方面的宣传和提示。

八、附则

1、半地下汽车库参照执行。

2、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Q/GDW 11382.1~5-2015 国家电网公司小型基建项目建设标准 全5册下载

包含以下标准合集:

Q/GDW 11382.5-2015 国家电网公司小型基建项目建设标准 第5部分:物资仓库
Q/GDW 11382.4-2015 国家电网公司小型基建项目建设标准 第4部分:营销服务用房
Q/GDW 11382.1-2015 国家电网公司小型基建项目建设标准 第1部分:调度生产管理用房
Q/GDW 11382.3-2015 国家电网公司小型基建项目建设标准 第3部分:运维检修生产用房
Q/GDW 11382.2-2015 国家电网公司小型基建项目建设标准 第2部分:乡镇供电所生产营业用房
资源简介/截图:

2015,pdf,国家电网,用房,国家电网

ICS 29.240 Q/GDW 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 Q/GDW11382.4-2015 国家电网公司小型基建项目建设标准 第4部分:营销服务用房 Small infrastructure projects construction standard of STATE GRID Part 4: Marketing service room 2015-07-13发布 2015-07-13实施 国家电网公司发布
Q/GDW 11382.4-2015 目次 前言 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建设类别 5建设内容 -3 5.1二类用房建设内客 -3 5.2三类用房建设内容 3 6建筑面积标准 4 6.1二类营销服务生产用房面积标准 4 6.2三类营销服务生产用房面积标准 6.3综合管理用房建筑面积标准 6.4配套设施用房建筑面积标准 6.5各类用房总建筑面积标准 7建设选址、用地和规划 7.1建设选址 -5 7.2建设用地 -5 7.3建设规划 -5 8建筑标准 5 8.1平面布置 -5 8.2建筑结构 8.3建筑设备 6 8.4建筑节能 6 9装修标准 6 10造价标准 10.1费用构成与造价标准 -7 10.2调整系数 10.3费用编制依据 -8 11建筑面积和工程造价调整原则 8 11.1建筑面积调整原则 11.2工程造价调整原则 9 附录A(资料性附录)营销服务用房各类生产用房建筑面积参考表 10 编制说明 13
Q/GDW 11382.4-2015 前言 《国家电网公司小型基建项目建设标准》分为五个部分: 第1部分:调度生产管理用房: 一第2部分:乡镇供电所生产营业用房; 一第3部分:运维检修生产用房: 一第4部分:营销服务用房: 第5部分:物资仓库。

本部分为《国家电网公司小型基建项目建设标准》的第4部分。

本部分由国家电网公司后勤工作部提出并解释。

本部分由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国网重 庆市电力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陈栋才、陈峰、石元江、李向峰、胡劲松、胡君慧、崔万福、曹伟炜、朱瑞民、 罗华伟、丘凌、孔令如、赵年立、刘士李、洪晓波、霍建业、赵翠芳、张云、朱志瑾、赵久云、焦前平、 彭爽、邓旭。

本部分首次发布。

本部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至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

Q/GDW 11382. 4-2015 国家电网公司小型基建项目建设标准 第4部分:营销服务用房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国家电网公司营销服务用房建设标准。

本部分适用于市(地、州、盟)、县(市、区、旗)供电公司营销服务用房项目的新建、扩建、改 建,购置项目参照执行。

控股、代管供电公司营销服务用房建设标准参照本部分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00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5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3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052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189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0223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50336建筑中水设计规范 GB50352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50555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 GB50763无障碍设计规范 CJ94饮用净水水质标准 JGJ16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Q/GDW2247.6国家电网公司供电企业劳动定员标准 计价格(2002)10号原国家计委、建设部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2002年修订本) 发改价格(2007)670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部关于印发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管理 规定 发改投资(2014)2674号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 的通知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市供电公司客户服务中心用房customerservicecenterroomofmunicipal-levelpower supplypany 市(地、州、盟)供电公司用于业务管理、大客户服务、市场、营业、电费、计量等工作相关的生 产营业用房,不包括外设的各类营业网点用房。

Q/GDW11382.4-2015 3.2 县供电公司客户服务中心用房customerservicecenterroomofcounty-levelpower supplypany 县(市、区、旗)供电公司用于业务管理、客户服务、市场、营业、电费、计量等工作相关的生产 营业用房,不包括外设的各类营业网点用房。

3.3 市场及大客户…




GB/T 21720-2022 农贸市场管理技术规范.pdf

资源简介/截图:

2022,21720,pdf,技术规范,规范,推荐性国家标准

ICS 03.10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21720-2022 代替GB/T21720-2008 农贸市场管理技术规范 Management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market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2022-10-12发布 2023-05-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21720-2022 目次 前言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经营环境要求 5经营设施设备要求 5.1商品展陈 5.2专间 5.3冷冻冷藏 5.4检测和计量 5.5消防 5.6监控 5.7信息化 LEE 5.8公共设施 6经营管理要求 6.1主体资质 6.2经营行为 6.3人员管理 6.4进货管理 6.5商品展陈 6.6包装 6.7设施使用管理 6.8管理制度 6.9教育培训 6.10 消费者权益保护 6.11 文化建设 6.12档案管理 7.1经营环境. 7.2经营设施设备 7.3经营管理 参考文献.
GB/T21720-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21720-2008(农贸市场管理技术规范》,与GB/T21720-2008相比,除结构调 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9)( c)更改了“公共设施”的要求(见5.8,2008年版的5.1); d)更改了“人员管理”的要求(见6.3,2008年版的6.4): 者权益保护”文化建设”“档案管理“的要求(见6.1、6.2、6.4、6.6、6.7、6.8、6.9、6.10、6.11、6.12); f)增加了“证实方法”(见第7章).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农产品购销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17)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上海蔬菜(集团)有限公司、河北华北石油天成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大路商贸分公 司、中国地利集团、沈阳顶峰机电有限公司、杭州锐阿科技有限公司、湖北工程学院、青岛中科英泰商用 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华农农贸市场管理服务有限公司、苏州龙时汇达商业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江苏 资有限公司、智汇方象(青岛)软件有限公司、江苏无锡朝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 会、黄淮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顾正斌、于洪生、郭杰、付国峰、周峰、李春生、李永红、胡舜华、周炎时、陈巍、 吴刚、伍密、刘小健、王世龙、张君君、孙燕敏、马增俊、王建胜、纳绍平、王菲.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08年首次发布为GB/T21720-2008;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GB/T21720-2022 农贸市场管理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农贸市场经营环境要求、经营设施设备要求和经营管理要求,描述了相应的证实 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申请开业和运营中农贸市场的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面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2893(部分)图形符号安全色安全标志 GB/T10001.1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1部分:通用符号 GB/T17110-2008商店购物环境与营销设施的要求 GB/T17217-2021公共厕所卫生规范 GB/T1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GB/T19095生活垃圾分类标志 GB23350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 GB/T24001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GB/T31712病媒生物综合管理技术规范环境治理鼠类 GB/T31717病媒生物综合管理技术规范环境治理蚊虫 GB/T31718病媒生物综合管理技术规范化学防治蝇类 GB/T31719病媒生物综合管理技术规范化学防治 GB37487公共场所卫生管理规范 GB/T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GB50736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763-2012无障碍设计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农贸市场market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市场markets 以食用农产品现货零售交易为主,为买卖双方提供经常性的、公开的、配套设施较齐全的、固定的交 易服务场所.

注:包括菜市场、市集等经营食用农产品的零售场所.

GB/T 21720-2022 3.2 市场开办者market administrator 依法设立,为食用农产品交易提供平台、场地、设施、服务以及日常管理的企业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商品经营者modityoperator 依法注册或与市场开办者签订合同,在农贸市场内主要从事食用农产品交易活动的商品经营主体 (商户). 4经营环境要求 4.1市场通风应符合GB50736的规定,具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室内宽散明亮,自然采光良好.

4.2市场应根据面积大小和周边环境设置独立出入口,并设置卸货区域和专用通道.

4.3市场的人流、物流和车流应畅通有序,厅棚内的安全通道不应堆放杂物.

4.4地面应符合硬化、防滑、易清洁和排水等基本要求.

4.5商品分区应布局合理,分区标志清晰,分区之间应设有分隔通道.

4.6应按食品类与非食品类分区设置.

食品区应按种类划分区域,鲜、活、生、熟、干、湿食品区设置应 相对集中.

食品摊位设置应生熟食品分开、鲜活食品和其他食品分开、预包装食品和散装食品分开、待 加工食品和直接入口食品分开.

4.7宜采用封闭式隔断将熟食、豆制品、酱菜、调味品等直接人口食品的柜台与厕所、垃圾房隔离.

4.8新建或改建的市场应符合本地区的商业网点规划要求.

4.9经营环境卫生管理应符合GB37487的规定.

如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经营环境开展风险排 查和监测.

5经营设施设备要求 5.1商品展陈 5.1.1摊位应按不同品类统一设置.

宜采用组合式柜台.

水产品摊位柜台设置排水设施.

5.1.2蔬莱、水果区宜采用斜面或阶梯摆放式陈列设计.

5.1.3鲜活水产品区应配备蓄养池、供氧设施,配备专用宰杀操作台.

5.1.4水产、肉类、熟食及豆制品摊位等宜统一配置洗手池.

5.2专间 5.2.1熟食品、酱菜调味品、品牌专营食品及需现场加工的食品等应设专间经营.

5.2.2专间应安装钢化玻璃隔断,并分设收银和销售窗口.

专间内应设置洗手消毒水池、脚踏式供水 装置,配置专用售货柜、容器和销售工具,配备空调、冷藏柜、紫外线消毒灯等设备.

5.3冷冻冷藏 5.3.1应按商品特性提供适宜的保鲜设施.

5.3.2冷冻肉及冷冻水产品应配备低温冷柜.

5.3.3冷鲜肉应配备冷藏柜.

5.3.4冰鲜水产品应配备冰台.

5.3.5预包装食品应依据贮存条件配备冷藏设备.

2




公路工程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每日一练)

单项选择题(共5 题)

1、标准规范了信息模型在公路工程( )应用的技术要求。 (D)
A、设计阶段
B、施工阶段
C、运维阶段
D、全生命期
答题结果: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1.0.1 为规范信息模型在公路工程全生命期应用的技术要求,制定本标准。

2、标准中规定的信息模型技术要求适用于采用( )施工的隧道。 (A)
A、钻爆法
B、明挖法
C、盾构法
D、沉管法
答题结果: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4.2.6 隧道模型应包括洞口、洞身、辅助通道、防排水和路面等内容。条文说明:本标准只适用于采用钻爆法施工的隧道。

3、信息模型的分类方法采用《信息分类和编码的基本原则与方法》(GB/T 7027)中的( )。 (D)
A、线分类法
B、面分类法
C、体分类法
D、混合分类法
答题结果: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5.1.3 信息模型的分类方法应采用《信息分类和编码的基本原则与方法》(GB/T 7027)中的混合分类法。

4、分类编码表内的编码从前往后,第3和4位数字表示( )。 (A)
A、一级类代码
B、二级类代码
C、三级类代码
D、四级类代码
答题结果: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5.3.2 分类表内的编码应符合以下规定:1 一级类编码,前2位表示表代码,加2位一级类代码,后6位用“0”补齐。2 二级类编码,前4位与一级类编码相同,加2位二级类代码,后4位用“0”补齐。3 三级类编码,前6位与二级类编码相同,加2位三级类代码,后2位用“0”补齐。4 四级类编码,前8位与三级类编码相同,后2位表示四级类代码。

5、公路工程信息模型的数据存储依据( )扩展。 (C)
A、IFC2x3
B、IFC4x2
C、《工业基础类平台规范》(GB/T
25507)
D、《建筑信息模型存储标准》(GB/T
51447)
答题结果: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6.1.1 信息模型的数据存储应依据现行《工业基础类平台规范》(GB/T 25507)扩展。

多项选择题(共5 题)

1、项目模型由( )组成。 (ABD)
A、信息模型
B、地形地质模型
C、建筑物模型
D、项目属性信息
答题结果: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4.1.1 项目模型应由信息模型、地形地质模型和项目属性信息组成。

2、信息模型中的信息按成果、过程、资源、属性和其他方面进行分类,其中引用《建筑信息模型分类和编码标准》(GB/T 51269)中的分类表有( )。 (CD)
A、建设阶段
B、专业领域
C、信息
D、属性
答题结果:正确答案:CD
答案解析:5.2.1 信息模型中的信息宜按成果、过程、资源、属性和其他方面进行分类,各分类表应符合表5.2.1的规定。

3、用分类编码描述复杂对象时,采用的逻辑运算符号包括( )。 (ABC)
A、+
B、/
C、>
D、/div>
答题结果: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5.4.2编码逻辑运算符号应采用“+”、“/”、“>”符号表示。

4、数据存储的扩展采用( )扩展。 (AB)
A、实体扩展
B、属性扩展
C、编码扩展
D、类型扩展
答题结果:正确答案:AB
答案解析:6.1.2 数据存储的扩展宜采用属性扩展和实体扩展。

5、标准中规定交付的信息模型精细度等级包括( )。 (BCD)
A、规划阶段
B、设计阶段
C、施工阶段
D、运维阶段
答题结果:正确答案:BCD
答案解析:7.0.3交付的信息模型精细度应符合表7.0.3的规定。

判断题(共10 题)

1、标准中规定的信息模型架构不可以扩展。 (B)
A、 正确

B、 错误
答题结果: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4.1.2 信息模型的架构应由设施、子设施和构件三级构成,并具有可扩展性。

2、按照模型架构的规定涵洞属于路基模型的内容。 (A)
A、 正确

B、 错误
答题结果: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4.2.3 路基模型应包括路基土石方、排水、支挡防护、小桥和涵洞等内容。

3、信息模型的分类依据Organization of information about construction works - Part 3: Framework for object-oriented information(ISO 12006-3-2007)。 (B)
A、 正确

B、 错误
答题结果: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5.1.1 信息模型的分类应依据Organization of information about construction works - Part 2: Framework for classification(ISO 12006-2-2015)制定。

4、分类编码表对公路工程管理设施和服务设施中的建筑进行了分类和编码,没有采用《建筑信息模型分类和编码标准》(GB/T 51269)中建筑的分类和编码。 (B)
A、 正确

B、 错误
答题结果: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5.1.2 公路工程管理设施和服务设施中建筑的分类编码应符合现行《建筑信息模型分类和编码标准》(GB/T 51269)的有关规定。

5、单个分类表内的分类层级必须固定在一到四级类目,不允许再增加。 (A)
A、 正确

B、 错误
答题结果: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5.2.2 单个分类表内的分类应按层级依次分为一级类目、二级类目、三级类目和四级类目。

6、根据项目需求对分类编码进行扩展时,可以对标准中已规定的分类条目和编码进行改变。 (B)
A、 正确

B、 错误
答题结果: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5.5.1分类编码的扩展应与现有分类表协调一致。条文说明:分类编码的扩展,不得改变现有条目和编码。

7、数据存储中规定构件的类型信息需要使用分类编码描述。 (A)
A、 正确

B、 错误
答题结果: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B.1.1 公路工程中表达设施、子设施、构件的类型时,宜将实体的预定义属性(PredefinedType)设置为用户自定义(USERDEFINED),并为实体的对象类型属性(ObjectType)赋予分类编码。

8、数据存储中未规定的工程对象可以使用IfcBuildingElementProxy表示。 (A)
A、 正确

B、 错误
答题结果: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6.2.3 其他未定义的工程对象宜由IfcBuildingElementProxy表示。

9、桥梁数据存储中规定桥墩和桥台使用IfcBridgePart表示。 (B)
A、 正确

B、 错误
答题结果: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表B.2.5中规定桥墩和桥台使用IfcElementAssembly表示。

10、公路工程交付信息模型时,只能采用标准规定的数据存储格式交付,不能采用其他数据格式交付。 (B)
A、 正确

B、 错误
答题结果: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7.0.2 交付的信息模型文件格式宜采用本标准第6章规定的数据存储格式,也可采用约定的数据格式。



HST 83-2024 智慧口岸标准体系

ICS 35.240 CCS L 70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行业标准 HS/T 83—2024 智慧口岸标准体系 Standard system for smart ports 2024-12-05 发布 2025-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 发 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 行 业 标 准 智慧口岸标准体系 HS/T 83—2024 * 中国海关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发行 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南路甲1号(100023) 编辑部:(010)65194242-7530 北京中科印刷有限公司印刷 * 开本 880×1230 1/16 印张 1.75 字数 52 千字 2025年1月第一版 2025年1月第一次印刷 印数1—500 * 书号:155175·1078 定价 28.00 元 目 次 前言……………………………………………………………………………………………………………Ⅲ 引言……………………………………………………………………………………………………………Ⅳ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智慧口岸标准体系构建原则 …………………………………………………………………………… 2 4.1 整体规划 目标明确 ………………………………………………………………………………… 2 4.2 分类构建 协调一体 ………………………………………………………………………………… 2 4.3 分步推进 注重实效 ………………………………………………………………………………… 2 4.4 对标国际 创新引领 ………………………………………………………………………………… 2 5 智慧口岸标准体系 ……………………………………………………………………………………… 2 5.1 标准体系框架 ……………………………………………………………………………………… 2 5.2 标准体系内容及适用范围 ………………………………………………………………………… 3 附录A(资料性) 智慧口岸标准体系表 ………………………………………………………………… 7 参考文献………………………………………………………………………………………………………22 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国家口岸管理办公室提出。 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国家口岸管理办公室、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电子口岸数据中心、深圳市 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广东省人民政府口岸办公室、重庆市人民政府口岸和物流办公室。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成石、仲伟玲、周金萍、于洋、张荫芬、郑文丽、熊涛、肖玲华、陈烁、 李科。 III 引 言 智慧口岸建设有助于推动数字技术和口岸业务深度融合,加快口岸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 打造国际一流现代化口岸,更好地统筹口岸发展和安全,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和高质量发展。 构建智慧口岸标准体系是运用系统理论指导智慧口岸规范化建设的一种方法。其中,绘制标准 体系结构图和编制标准体系表是构建标准体系的两项主要工作,是全面开展标准体系建设的基础和前 提,也是后续编制标准、调整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重要依据。标准体系结构图描绘了智慧口岸标准体系 的结构和层次关系,标准体系表描绘了智慧口岸的现有、制定中和待制定标准的完整蓝图。 根据《国家“十四五”口岸发展规划》《关于智慧口岸建设的指导意见》以及《GB/T 13016— 2018标准体系构建原则和要求》,特制定本文件。 IV 智慧口岸标准体系 1 范围 本文件给出了智慧口岸标准体系的构建原则、标准体系框架、标准体系内容及适用范围,以及 标准体系表等。 本文件适用于智慧口岸标准的规划、制定、管理和修订。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 用于本文件。 GB/T 13016—2018 标准体系构建原则和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GB/T 13016—201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智慧口岸 smart port 以先进设施设备和新一代数字技术为手段,以统筹推进、科技赋能、协同共享、规范安全为原 则,以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为数字底座,以口岸设施设备智能化、运行管理数字化、协同监管精准 化、综合服务泛在化、区域合作机制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化口岸。 3.2 标准 standard 通过标准化活动,按照规定的程序经协商一致制定,为各种活动或其结果提供规则、指南或特 性,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文件。 [来源:GB/T 20000.1—2014,5.3] 3.3 标准体系 standard system 由一定范围内的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 [来源:GB/T 13016—2018,2.4] 3.4 标准体系表 diagram of standard system 一种标准体系模型,通常包括标准体系结构图和标准体系表,还可以包括标准统计表。 [来源:GB/T 13016—2018,2.6] 1




强制隔离戒毒所建设标准 建标 170-2014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强制隔离戒毒所建设,提高强制隔离戒毒所工程建设项目投资决策和建设管理水平,保障强制隔离戒毒工作顺利进行,制定本建设标准。
第二条本建设标准是强制隔离戒毒所建设项目决策及合理确定建设水平的国家标准,是编制、评估和审批强制隔离戒毒所建设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重要依据,是监督、检查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的重要标准尺度。
第三条本建设标准适用于公安机关和司法行政机关的强制隔离戒毒所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项目。
第四条强制隔离戒毒所建设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戒毒条例》及其他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体现以人为本、科学戒毒、综合矫治、关怀救助的戒毒工作原则,应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一致,做到安全可靠、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经济适用,并符合环保、节能、节地的要求。
第五条 强制隔离戒毒所建设应纳人所在地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其建设用地应符合土地利用和城乡规划要求。第六条 强制隔离戒毒所建设应根据工作机制和管理制度改革发展的需要,统筹兼顾,适度超前,宜实行一次规划、一次建设;也可根据发展需要一次规划、分期建设;扩建和改建的强制隔离戒毒所应充分利用原有设施。
第七条 强制隔离戒毒所建设,除应符合本建设标准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规范、标准的要求。




国家电网 变电工程电气质量通病防治措施(电气)

3.工程概况和特点
XX500kV新建变电站站址位于XXXX。站址测距离老500kVXX变电站305m,距离西侧吉印大道约 95m,距离南侧南京绕城高速125m。本工程按变电站最终规模一次征地,总征地面积8.22公顷(123.37总建筑面积9307平方米。其中围墙内占地6.4890公顷,电力建设预留用地1.4067 公顷。
主变规模:本期新建 2x1000M%,远期6X1000MVA。
出线规模:
220kV出线:无功补偿:每台主变的35kV侧均按配置4组无功补偿设备预留位置。本期主变下配置1组60Mvar电抗器和2组60Mvar电容器:远景#1、#6主变每组配置1组60Mvar电抗器和3组60Mvar电容器;其余主变每组配置2组60Mvar电抗器和2组60Mvar电容器。
4.质量目标
全面响应《项目管理实施规划》质量目标要求:
(1)工程质量符合国家、行业及国家电网公司颁发的施工技术规程、质量验收规范及相关规定。过程控制数码照片真实完整规范,
(2)工程质量达到国家、行业和公司标准、规范以及设计要求,实现“零缺陷
投运。
(3)不发生因工程建设原因造成的六级及以上工程质量事件。
(4)工程通过达标投产考核,使用寿命满足设计要求。




建标 199-2024 生物制品(疫苗)批签发实验室建设标准.pdf

资源简介/截图:

199,2024,pdf,建标,签发,强制性国家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生物制品(疫苗)批签发实验室 建设标准 建标199-2024 2024北京
生物制品(疫苗)批签发实验室 建设标准 建标199-2024 主编部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施行日期:2024年9月1日 2024北京
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 批准发布生物制品(疫苗)批签发 实验室建设标准的通知 建标C2024032号 各省、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发展改革委,直辖市住房城乡建设 (管)委、发展改革委及有关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住房城乡建设 局、发展改革委,国务院有关部门.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军事设施 建设局,国家人民防空办公室,有关行业协会: 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下达2022年建设标准编制项目计 划的通知)(建标函(202211号),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编 制的《生物制品(疫苗)批签发实验室建设标准已经有关部门会 审,现批准发布,编号为建标199-2024,自2024年9月1日起 施行.

在生物制品(疫苗)批签发实验室工程项目的审批、核准、设计 和建设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国家相关规定,认真执行本建设标准.

本建设标准的管理由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 具体解释工作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4年5月11日
前言 《生物制品(疫苗)批签发实验室建设标准》是根据(住房和城 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下达2022年建设标准编制项目 计划的通知)(建标函(2022)11号)的要求,在对生物制品(疫苗) 批签发实验室的现状和需求广泛调研基础上,分析总结我国药品 和医疗领域检验检测实验室工程建设经验,并结合我国固定资产 投资政策导向,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有关单位编制面成.

本建设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建设规模与项目构成、 选址与规划布局、面积指标、建筑与建筑设备、实验仅器设备、主要 技术经济指标等.

在执行本建设标准的过程中,请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如 发现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科寄至国家药品监 督管理局综合和规划财务司(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展览路北露园1 号,邮政编码:100037),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主编单位: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参编单位: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 北京市药品检验研究院 上海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 广东省药品检验所 四川省药品检验研究院 湖北省药品监督检验研究院 浙江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 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督检验研究院 湖南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 1
主要起草人:孙继龙张辉王桂忠徐苗贺鹏飞 罗欣雨季士委袁力勇郝伟郑阳 毕姗霞顾光岳凯峰周帅张翼 王一平肖菁 邱婧吴科春邓锋 梁蔚阳何开勇 郭江红李炎王红平 冯震段徐华 周明吴石蓓佳 主要审查人:刘春林李东杰 顾均郭洪祝王蕊 蔺欣王海刘培源郑海发




2025.03.23-广东省《公共体育场地设施配置技术规范》DB44_T 2597-2024

ICS 97.22.10 CCS Y 55 44 广东省地方标准 DB44/T 2597 —2024 公共体育场地设施配置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nfiguration of public sports venues and facilities 2024 – 12 – 23 发布 2025 – 03 – 23 实施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44/T 2597—2024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 1 4 分级 . . . 2 5 配置 . . . 3 6 规划选址 . . . 13 7 运动项目场地要求 . . . 14 8 配套设施要求 . . . 18 9 管理要求 . . . 20 10 质量提升与改进 . . . 21 参考文献 . . . 23 I DB44/T 2597—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广东省体育局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东省体育局、广东省社会体育和训练竞赛中心、北京华安联合认证检测中心有 限公司、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省体育场馆协会、广东省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广东省体育科学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东瑾、王莹、龙宇、赖浩亮、黄旭泉、赵英魁、刘海鹏、于惊鸿、刘苏、田 中、韩夏旖、刘学、廖轶、梁楚欣、杨汉华、刘军 II DB44/T 2597—2024 公共体育场地设施配置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的分级、配置、规划选址、运动项目场地要求、配套设施要求和管 理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省市级、县(市、区)级、乡镇(街道)级、村(社区)级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的新建、 改建、扩建及管理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19079 (所有部分)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 GB 19272 室外健身器材的安全 通用要求 GB/T 22185 体育场馆公共安全通用要求 GB/T 22517.4 体育场地使用要求及检验方法 第4部分:合成面层篮球场地 GB/T 22517.7 体育场地使用要求及检验方法 第7部分:网球场地 GB/T 34284 公共体育设施 室外健身设施应用场所安全要求 GB 37488 公共场所卫生指标及限值要求 GB 50763 无障碍设计规范 JG/T 191 城市社区体育设施技术要求 QB/T 2700 乒乓球台 QB/T 2701 乒乓球网架 DBJ/T 15—225—2021 社区体育公园建设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公共体育场地设施 public sports venues and facilities 向公众开放,提供公共体育服务的建筑物、场地、设施和设备。 体育场 stadium 具备400m标准跑道(6条以上跑道)、标准足球场、田赛场地以及附属配套用房,并建有固定看台 座席,可供体育比赛和其他表演用的室外场地。 体育馆 sports hall 配备有专门设备,能够进行单项或多项室内竞技比赛和训练的体育建筑。 1




城市公共体育馆建设标准 建标202-2024(含条文说明)

第一条为适应我国体育发展的需要,加强和规范城市公共体育馆的建设,合理确定建设内容和规模,充分发挥投资效益,保障城市公共体育馆建设的高质量发展,有效满足全民健身需求,提升全
民健康水平,制定本建设标准。
第二条本建设标准是城市公共体育馆建设项目决策和建设的全国性统一标准,是编制、评估和审批相关建设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的重要依据,是全过程监督管理城市公共体育馆建设项目的重要标尺
第三条本建设标准适用于城市公共体育馆新建项目,改建、扩建项目可参照执行。不适用于残疾人专用体育馆。城市公共体育馆是面向公众全民健身开放,可满足单项或多项室内体育比赛、训练和体育活动等,同时可为观众提供座席和配套服务用房的体育建筑。
第四条城市公共体育馆的建设,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适应人民群众开展体育活动的基本需求,满足体育比赛的服务功能。同时综合考虑城巾公共体育馆设施的共享共用,做到规模合理、功能适用、安全可靠、经济高效、绿色节能、低碳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第五条城市公共体育馆建设应满足体育强国和全民健身发展需求,应符合国家体育发展总体规划和相关建设专项规划,统筹考虑城市公共体育馆建设项目所在地经济、文化和城市发展水平,并预留一定发展空间。作为平急两用设施的,应兼顾城市应对突发事件应急预防处置需要。
第六条城市公共体育馆的建设除执行本建设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和定额、指标的规定。




建标 203-2024 城市公共游泳馆建设标准.pdf

资源简介/截图:

2024,203,pdf,建标,游泳馆,强制性国家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城市公共游泳馆建设标准 建标203-2024 2024北京
城市公共游泳馆建设标准 建标203-2024 主编部门:国 家 体 育总局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施行日期:2024年12月1日 2024北京
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 关于批准发布城市公共游泳馆建设标准的通知 建标C2024352号 各省、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发展改革委,直辖市住房城乡建设 (管)委、发展改革委及有关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住房城乡建设 局、发展改革委,国务院有关部门,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军事设施 建设局,国家人民防空办公室,有关行业协会: 根据(关于印发(2006年工程项目建设标准、投资估算指标、 建设项目评价方法与参数编制项目计划)的通知》(建标函(2006) 172号),由国家体育总局组织编制的《城市公共游泳馆建设标准》 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发布,编号为建标203-2024,自2024 年12月1日起施行.

在城市公共游泳馆工程项目的审批、核准、设计和建设过程 中,要产格遵守国家相关规定,认真执行本建设标准,坚决控制工 程造价.

本建设标准的管理由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 具体解释工作由国家体育总局负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4年7月18日
前言 (城市公共游泳馆建设标准》是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2006 年工程项目建设标准、投资估算指标、建设项目评价方法与参数编 制项目计划)的通知)(建标函(2006]172号)的要求,在对城市公 共游泳馆工程建设项目实践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国内 城市公共游泳馆工程项目建设经验,并结合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导 向,由国家体育总局组织有关单位编制面成.

本建设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建设规模与项目构成、 选址与规划布局、面积指标、建筑和建筑设备、主要技术经济要 求等 在执行本建设标准过程中,请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如发 现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送国家体育总局 体育经济司(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体育馆路2号,邮政编码: 100763),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主编单位: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华体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中体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主要起草人:邱玲刘康宏原树桂王大卫阐巍 黄新伟刘旭王兵张播陈振羽 吕铁杭陈雪龄彭维勇安枫李刚 张莹王迁 主要审查人:鹿勤顾均秦咸悦朱祥三罗鹏 韩迪冯金虎赵晨联宝权高建伟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建设规模与项目构成 第三章 选址与规划布局 第四章 面积指标 第五章 建筑和建筑设备 (10) 第六章 主要技术经济要求 …. (12) 附录一 城市公共游泳馆房屋建筑具体内容构成 附录二城市公共游泳馆辅助用房组成 (15) 本建设标准用词和用语说明 (17) 附件城市公共游泳馆建设标准条文说明




建标 201-2024 城市公共体育场建设标准.pdf

资源简介/截图:

201,2024,pdf,体育场,建标,强制性国家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城市公共体育场建设标准 建标201-2024 2024北京
城市公共体育场建设标准 建标201-2024 主编部门:国 家 体 育总局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施行日期:2024年12月1日 2024北京
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 关于批准发布城市公共体育场建设标准的通知 建标2024]50号 各省、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发展改革委,直辖市住房城乡建设 (管)委、发展改革委及有关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住房城乡建设 局、发展改革委,国务院有关部门,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军事设施 建设局,国家人民防空办公室,有关行业协会: 根据《关于印发(2006年工程项目建设标准、投资估算指标、 建设项目评价方法与参数编制项目计划)的通知)(建标函(2006) 172号),由国家体育总局组织编制的《城市公共体育场建设标准》 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发布,编号为建标201-2024,自2024 年12月1日起施行.

在城市公共体育场工程项目的审批、核准、设计和建设过程 中,要严格遵守国家相关规定,认真执行本建设标准,坚决控制工 程造价.

本建设标准的管理由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 具体解释工作由国家体育总局负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4年7月18日
前言 《城市公共体育场建设标准》是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2006 年工程项目建设标准、投资估算指标、建设项目评价方法与参数编 制项目计划>的通知》(建标函(2006)172号)的要求,在对城市公 共体育场工程建设项目实践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国内 城市公共体育场工程项目建设经验,并结合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导 向,由国家体育总局组织有关单位编制面成.

本建设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建设规模与项目构成、 选址与规划布局、面积指标、建筑和建筑设备、主要技术经济要 求等.

在执行本建设标准过程中,请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如发 现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送国家体育总局 体育经济司(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体育馆路2号,邮政编码: 100763),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主编单位: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华体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中体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主要起草人:邱玲刘康宏王大卫原树桂阔巍 黄新伟刘旭王兵张播陈振羽 吕铁杭陈雪龄彭维勇安枫李刚 张莹王迁 主要审查人:鹿勤顾均秦威悦朱祥三罗鹏 韩迪冯金虎赵晨耿宝权高建伟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建设规模与项目构成 第三章 选址与规划布局 第四章 面积指标. 第五章 建筑和建筑设备 第六章 主要技术经济要求 (01) 附录一 城市公共体育场房屋建筑具体内容构成 (II) 附录二城市公共体育场辅助用房组成 本建设标准用词和用语说明 (15) 附件城市公共体育场建设标准条文说明 (17)




DZ/T 0473-2024 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编图规范.pdf

资源简介/截图:

0473,2024,pdf,端柱套,编图,地质矿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

DZ/T0473-2024

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编图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发布

目次

引言 前言.1范围 IV2规范性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总则 4.1编图原则.. 24.2编图步骤4.3编图要求5基础性图件编制 5.1基本要求 35.2实际材料图. 35.3地质环境条件与地质灾害遥感解译图5.4孕灾地质条件图6应用性图件编制 5.5地质灾害及隐患分布图 S6.1基本要求 6 66.2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图.6.3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图.6.4地质灾害风险区划图 6.5地质灾害防治区划图. 86.6单体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与风险管控建议图,7图件说明书编制7.1基本要求 7.2内. 98数据库建设 109图件质量检查 10附录A(规范性) 图件版式 IL附录B(规范性) 附录C(资料性) 完成实物工作量汇总表 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和区划方法 16 15附录D(资料性)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和区划方法 19附录E(资料性)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和区划方法 21附录F(规范性) 地质灾害风险区划成果图件说明书编写提纲参考文献 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自然资源与国土空间规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93)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中国地质调查局探矿工艺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八○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山东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中心、天津市地质研究 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浙江省工程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和海洋地质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房浩、终彬、张会昌、蔡佳君、伍剑波、徐伟、武文英、葛民荣、王高峰、黄压、赵振华、陈玺、孟凡奇、董贤哲、吴炳华、马超.

DZ/T0473-2024

引言

编制工作,提升对我国地质灾害孕灾地质条件、诱发因素和发育分布规律的认识,加强降雨、地震等极端 为规范和指导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1:50000)、风险普查与精细调查(1:10000)等成果图件的条件下地质灾害危险性和风险评价与区划成果服务与应用能力,支撑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编制了本文件.

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编图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1:50000)、风险普查与精细调查(1:10000)等成果图件类型、编制目标、主图内容、图面组成、表达形式、图件说明书编制等相关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崩場、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1:50000)、风险普查与精细调查(1:10000)等成果图件编制工作.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成果图件编制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GB/T958-2015区域地质图图例

GB/T12328-1990综合工程地质图图例及色标

GB/T12343.1-2008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编绘规范第1部分:1:250001:500001:100000地形图编绘规范

形图图式

DZ/T0157-19951:50000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范DZ/T0197-1997数字化地质图图层及属性文件格式DZ/T0261-2014滑坡崩場泥石流灾害调查规范(150000)FXPC/ZRZYB-01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技术要求(1:50000)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地质灾害geohazard

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場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3. 2

地质灾害易发性geohazard susceptibility

一定区域内由孕灾地质条件控制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




杭建设发〔2025〕106号杭州市街巷道路设计导则(试行).pdf

资源简介/截图:

106,2025,pdf,导则,道路设计,设计资料

杭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杭建设发[2025]106号

杭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印发《杭州市 街巷道路设计导则(试行)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为解决我市已批规划中存量宽度14米及以下街巷道路新建和城市更新中现状宽度14米及以下街巷道路改造“建设难、审批难”的问题,实现街巷道路精细化设计、品质化建设,我委组织相关单位在调研多地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国家、行业及浙江省现行相关规范及我市实际情况,编制了《杭州市街巷道路设计导则(试行)》.现予以印发,请各单位结 照执行.

杭州市街巷道路设计导则(试行)

前言

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全面推进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扎实有序推进城市更新工作的通知》要求,为高质量推进杭州市街巷道路建设,助力城市更新,编制《杭州市街巷道路设计导则(试行)》(以下简称《导则》).

根据相关标准和规范,人行道、非机动车道、机动车道及设施(绿化)带要发挥功能均有最小宽度要求,正常双向通行城市道路满足上述功能的红线宽度应大于14m.新编制规划时应充分考虑路网交通、沿线用地和出行需求等因素,道路红线应满足相关标准和规范最小宽度要求;特殊情况下红线宽度小于等于14m时,应同步说明道路功能,并给出推荐断面布置.《导则》中的街巷道路指道路红线宽度14m及以下的城市道路,编制《导则》旨在指导杭州市已批规划中存量街巷道路的新建以及城市更新中现状街巷道路的改造.

《导则》共分7章和2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为:总则,基本规定,道路横断面,平面设计,市政管线设计,附属设施,其他.《导则》坚持“以人为本”,遵循“慢行优先”的理念,强调街巷道路空间分配的精细集约,追求红线内外空间的统筹一体,营造利于慢行和沿街活动的环境.本导则由杭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管理,由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导则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及时至杭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或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电话:,电子邮箱xi_ps@).

主编单位:杭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杭州市城乡建设发展研究院

主要起草人:张文标刘晓东张扬黄晓东许迎顺

孙虎周玉梅顾燕红过文魁陈炼红

许阳奚培森卢威壮陈秋雯冯嘉琦

魏之嫣徐灵华陈锋

主要审查人:龚正明郭英黄延陈立安胡坤

目 录

1 总则.2 基本规定.3 道路横断面3.1 一般规定…33.2 横断面布置3.3 横断面组成及宽度,3.4 路拱与横坡,3.5缘石…4 4平面设计. 5一般规定4.1 54.2 平面交叉 55 市政管线设计, 7附属设施6 86.1 城市家具 86.2 道路绿化 87其他 107.1 基础资料收集 …107.2 红线内外一体化设计 ..107.3 “四新”技术应用. …10引用标准名录 ..11附录A参考道路横断面布置..12附录B树池篦子/盖板参考样式 21




DGTJ 08-2439-2024 建筑工程多测合一技术标准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 IQ)~ DG厅J 08一2439一2024 J 17323一2024 建筑工程”多测合一”技术标准 Technical standard of ” multiple measurement in one” for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2023-11-27发布 2024一05一01 实施 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发布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 建筑工程”多测合一”技术标准 Technical standard of “multiple measurement in one” for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DG/T J û8-2439-2024 j 17323-2024 主编单位 z上海市测绘院 批准部门 :_c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 施行日期: 2024年 5 月 1 日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24 上海 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文件 沪建标定 [2023J662号 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关于批准 《建筑工程”多测合一”技术标准》为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由上海市测绘院主编的《建筑工程”多测合_”技术标准>> ,经 我委审核.现批准为上海市丁,程建设规范,统一编号为 DG/η 08-2439-2024,自 2024年 5月 1 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负责管理,上海 市测绘院负责解释。 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 2023年 11月 27 日 目。百 根据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 (2021年现行地方标准、建筑标准设计编制计划〉的通知)) (沪建 标定 [2020J771号)的要求,上海市测绘院会同相关单位,按照 住建部《工程建设标准编写规定)) (建标[2008J182号)的要求, 广泛调查研究了建筑 E程建设和竣工过程中规划土地、建设、 交通、绿化市容、民防、消防、房屋等管理部门测量要求,认真总 结实践经验,并参考了国内其他省市发布的相关地方标准.在 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句编制形成《建筑工程”多测合一”技术 标准儿 本标准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控制测量;要素 测量;成果计算与制作;成果标准;成果检查验收与提交。 各单位及相关人员在执行本标准过程中,请注意总结经验.积 累资料,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反馈至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地 址:上海市北京西路 99号;邮编: 200003占一mail:guihuaziyuanfagui @126. com) ,上海市测绘院(地址:上海市武宁路 419号;邮编: 200063;E-mail:zgssh@shsmi.cn) ,上海市建筑建材业市场管理 总站(地址:上海市小水桥路 683号;邮编:200032; E-mail: shgcbz @163. com) ,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主编单位:上海市测绘院 参编单位:上海市道路运输事业发展中心 上海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总站 上海市民防监督管理事务中心 上海市房地产交易中心 上海市测绘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 1 主要起草人:赵峰董治方谢惠洪赵万为张磊畔 许瑞彬王嘉惠龙藤吴狄柯亚男 毛炜青姚顺福王伟朱呜康明 舒琪金雯陈功亮尹玉廷郭功举 刘刚刘一宁林木棵赵嘉青刘知凡 胡明廖建雄尤清清 主要审查人:车学娅董辉李建光林智颖周俊 沈建波周志勇 上海市建筑建材业市场管理总站 2 目次 1 总则… 2 术语.….….…2 3 基本规定………………………………………………….… 4 3. 1 测绘基准.….….…4 3. 2 测量精度要求.….….4 3.3 测绘成果管理要求 4 控制测量.….7 4.1 一般规定 .7 4.2 平雨控制测量.….….7 4. 3 高程控制测量.…… .8 5 要素测量….….10 5. 1 一般规定.….10 5.2 开工放样复验(阶段)测量….….11 5. 3 竣工(阶段)测量……….….….12 6 成果计算与制作.….….….…67 6.1 一般规定….….….….67 6.2 开工放样复验(阶段)成果计算与制作.67 6. 3 竣工(阶段)成果计算与制作.68 7 成果标准…………………………………………………… 96 7.1 一般规定.….….….96 7.2 数据分层….….97 7.3 数据库表…….….97 7.4 属性项及代码.….….98 – 1




SL∕T 529-2024 小型水电站技术管理规程

总则
1.0.1 为规范水土保持规划编制工作,明确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和技术要求,制定本标准1.0.2 本标准适用于水土保持综合规划和水土保持专项规划编制和修订。水土保持工程或项目实施规划,以及其他相关行业规划的水土保持章节编制可参照执行。
1.0.3水土保持规划应符合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遵循生态优先、保护为要、全面规划、系统治理、因地制宜、分区施策、突出重点、注重创新的原则。1.0.4水土保持规划应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为依据,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基础,并与国家、流域、区域和地方相关规划相协调,下级规划服从上级规划、专项规划服从综合规划。1.0.5水土保持规划编制应注重调查研究,充分收集、理、分析规划区基本资料,吸纳利用相关规划和研究成果,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
1.0.6水土保持规划编制应体现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1.0.7水土保持规划修订应在总结评估原规划实施情况的基础上按本标准执行。
1.0.8本标准主要引用下列标准:
GB/T15774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GB51018水土保持工程设计规范
GB/T51297水土保持工程调查与勘测标准
SL72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
SL277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
1.0.9水土保持规划编制除应符合本标准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DBJ53T-158-2024 松软岩土体脉冲灌浆技术规程

DB 云南省工程建设标准 DBJ53/T – 158-2024 松软岩土体脉冲灌浆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ulse Grouting in Soft Rock and Soil Mass 2024 – 04 -11 发布 2024 -11 – 01 实施 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发布 云南省水利厅 云南省工程建设标准 松软岩土体脉冲灌浆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ulse Grouting in Soft Rock and Soil Mass DBJ53/T • 158-2024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24 北京 DBJ53/T -158-2024 前 根据《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下达 2023年度云南省 工程建设地方标准计划的通知>> ,规程编制组经过对脉冲灌浆技 术研究成果的系统整理,总结了技术方法与实践经验,参考了国 内有关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主要内容是:总则,术语,基本规定,设计与试验, 浆液,钻灌设备、机具,施工,质量检查与验收。 本规程由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云南省水利厅共同发 布,由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管理,由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 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 意见和建议,请及时反馈给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水利水电工程 地质勘察咨询规划研究院(地址:云南省红河州蒙自市银河路 28号;邮编: 661199;邮箱: hhzghy941100G9163. corn)。 本规程主编单位: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水利水电工程地质 勘察咨询规划研究院 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 公司 本规程参编单位:云南省红河州水利水电勘察设计研究院 湖南中南水电水利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长沙理工大学 湖南宏禹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云南中水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滇南水安全与水科学协同创新研究院 云南盛研高新技术有限公司 红河州红禹工程质量检测有限责任公司 红河州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站 I DBJ53/T -158-2024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员:段吉鸿李永丰张学森张贵金 张宗刚李文陈安重谢作楷 李毅杨东升王亮周运东 孙朝刘杰曹培智刘丁讳 杨菊赵燕 白雪莲范涛 刘云贵汪元智 黄芳吴建明 杨秀云赵学勇 吴建森代猛 汪桂客晋文俊周 阳宋健生 陈金辉 I志磊 本规程主要审查人员:杨晓东甘永辉郑洪陈卓 王海军贺双喜周绍华李育红 黄文君 E DBJ53/T -158-2024 目次 1 总则…. 2 术语….…….…….……………….2 3 基本规定.….….….4 4 设计与试验.5 4. 1 灌浆设计…………………………………………………… 5 4.2 灌浆试验………· 5 浆液- 5.1 浆液材料· 5.2 浆液配合比………………………………………………… 10 5. 3 浆液拌制 ……………………………………………… … 10 1 钻灌设备、机具…. 6.1 钻灌设备 ……………………………………………… … 12 6.2 钻灌机具 ……………………………………………… … 12 7 施工.…….…….…………….…….14 7.1 一般规定 ……………………………………………… … 14 7. 2 钻灌一体脉冲灌浆………………………………………… 15 7.3 引孔下塞脉冲灌浆………………………………………… 15 7.4 灌浆特殊情况处理………………………………………… 16 8 质量检查与验收.….….17 8.1 质量检查 ……………………………………………… … 17 8.2 工程验收 ……………………………………………… … 17 附录 A 脉冲灌浆施工记录及成果统计表.19 本规程用词说明.….26 引用标准名录….….27 附:条文说明.29 阳山




2025.02.01-广西壮族自治区《高速公路交叉工程技术要求》DB45_T 2931-2024

ICS 93.080.01 CCS P 66 45 广西壮族 自治 区地方标准 DB45/T 2931—2024 高速公路交叉工程技术要求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xpressway intersection engineering 2024 – 11 – 14 发布 2025 – 02 – 01 实施 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45/T 2931—2024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 1 4 总则 . . . 1 5 高速公路与公路交叉 . . . 2 互通式立体交叉 . . . 2 分离式立体交叉 . . . 2 交通组织 . . . 3 6 高速公路与铁路交叉 . . . 3 一般规定 . . . 3 新建高速公路下穿既有铁路工程 . . 4 新建高速公路上跨既有铁路工程 . . 4 新建铁路上跨既有高速公路工程 . . 4 新建铁路下穿既有高速公路工程 . . 5 7 高速公路与管线交叉 . . . 5 与油气管道交叉 . . . 5 与架空输电线路交叉 . . 5 与非架空输电线路交叉 . . 6 参考文献 . . . 7 I DB45/T 2931—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宣贯。 本文件由广西交通运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广西壮族自治区高速公路发展中心、广西交通设计 集团有限公司、广西新发展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广西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农正定、刘春华、韦昌永、韦红亮、刘定清、莫秋金、黄敏、郑阳光、冯啸天、 孙朋雷、刘永胜、熊劲松、杨俭、吴锦世、胡浩、潘荣建、杨森顺、叶吉兴、李金定、谭湘叶、赵艳纳、 韦丁学、欧鸥、吴明峰、林荣团。 II DB45/T 2931—2024 高速公路交叉工程技术要求 1 范围 本文件界定了高速公路交叉工程的相关术语和定义,规定了高速公路与公路交叉工程、高速公路与 铁路交叉工程、高速公路与管线交叉工程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广西行政区域内高速公路的交叉工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5768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GB 50423 油气输送管道穿越工程设计规范 GB 50545 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 GB 50790 ±800kV直流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 JT/T 1311 公路铁路交叉路段技术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高速公路交叉工程 expressway intersection engineering 高速公路与公路、铁路、管线等相交设置的工程设施。 十字立体交叉 cross road 两条高速公路构成类似十字形交叉的一种互通立体交叉形式。 4 总则 新建(改扩建)高速公路或规划高速公路与既有公路、铁路及管线交叉应满足功能、安全和环境 保护要求,综合考虑社会条件、交通条件、自然条件、用地等因素 互通式立体交叉设计应以安全为前提,在满足功能的情况下,考虑区域影响因素进行位置和型式 的多方案比选。 交叉设计应保证交叉公路功能以及节点交通转换功能,结合既有工程现状,并考虑涉路施工交通 组织方案。 1




2025.01.02-黑龙江省《消防救援站建设实施技术要求》DB23_T 3883-2024

ICS 91.040 CCS P 33 23 黑龙江省地方标准 DB 23/T 3883 —2024 消防救援站建设实施技术要求 2024 – 12 – 03 发布 2025 – 01 – 02 实施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 23/T 3883—2024 目 次 前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总则 . 1 5 选址与总平面 . 1 5.1 选址 . 2 5.2 总平面 . 2 6 规划布局与建设指标 . 2 6.1 规划布局 . 2 6.2 建设指标 . 2 7 用房基本要求 . 3 7.1 建筑 . 3 7.2 结构 . 3 7.3 给排水 . 4 7.4 暖通、空调和燃气 . 4 7.5 电气 . 4 7.6 防雷接地 . 4 7.7 智能化系统 . 5 7.8 数字化营区 . 5 7.9 走道和楼梯 . 5 8 普通消防站与特勤消防站用房 . 6 8.1 业务用房 . 6 8.1.1 消防车库 . 6 8.1.2 通信室 . 7 8.1.3 体能训练室 . 7 8.1.4 执勤器材库和训练器材库 . 7 8.1.5 被装营具库 . 8 8.1.6 清洗室和烘干室 . 8 8.1.7 器材修理间、呼吸器充气室 . 8 8.1.8 灭火救援研讨室 . 8 8.2 业务附属用房 . 8 8.2.1 会议室 . 8 8.2.2 公众消防宣传教育用房 . 8 8.2.3 干部备勤室 . 9 8.2.4 消防员备勤室 . 9 I




2025.01.08-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山东省征地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标准》鲁自然资规〔2025〕2号

山东省征地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标准 山东省征地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标准(济南市市区含功能区) .- 2 – 山东省征地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标准(济南市平阴县、商河县) – 9 – 山东省征地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标准(青岛市) .- 16 – 山东省征地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标准(淄博市) .- 22 – 山东省征地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标准(枣庄市) .- 30 – 山东省征地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标准(东营市) .- 40 – 山东省征地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标准(烟台市) .- 47 – 山东省征地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标准(潍坊市) .- 54 – 山东省征地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标准(济宁市) .- 64 – 山东省征地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标准(泰安市) .- 73 – 山东省征地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标准(威海市) .- 82 – 山东省征地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标准(日照市) .- 91 – 山东省征地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标准(临沂市) .- 99 – – 1 – 山东省征地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标准(德州市) .- 106 – 山东省征地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标准(聊城市) .- 113 – 山东省征地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标准(滨州市) .- 122 – 山东省征地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标准(菏泽市) .- 128 – 山东省征地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标准 (济南市市区含功能区) 大 中类 小类 类别规格 补偿标准 单位 备注 类 钢混 主体承重为钢结构或砼结构的框 1200-1400 元/㎡ 结构 架式房屋 1.补偿面积以有效证 明文件记载或实际测 楼房,砖墙承重,现浇或预制板保 量的合法建筑面积计 温防水屋面,水泥或其他硬化地面 1000-1150 元/㎡ 算。无法确定合法面积 砖混 的楼房 的,由区政府(管委会) 建筑 结构 按照村民宅基地审批 平房,砖墙承重,现浇或预制板保 与建房规划管理相关 地 物 温防水屋面,水泥或其他硬化地面 800-1000 元/㎡ 规定组织认定; 上 (农 的平房,檐高不低于 2.5m 2.旧料归原主; 附 村村 3.建筑正规的大门参 着 民住 平房,规则的石角,砖墙或石墙承 照房屋结构套用补偿 物 宅) 砖木 重,符合规格的木屋架,木(预制) 标准; 补 550-800 元/㎡ 4.全封闭的前出厦按 结构 檩条,瓦屋面,外墙扦缝(抹灰), 偿 建筑面积的 100%计 檐高不低于 2.5m 算,有柱子未封闭的前 出 厦 按 建 筑 面 积 的 承重墙土坯、砖头、条砖混砌、碎 简易 50%计算。 石等,不规则木梁檩、瓦屋面,两 350-400 元/㎡ 结构 面借墙或檐高低于 2.5m 钢混 主体承重为框架结构,钢筋混凝土 建筑 1050-1250 元/㎡ 旧料归原主。 结构 排架,有檩或无檩体系(网架屋 物 面),跨度大于 12m(含),檐高大 – 2 – 大 中类 小类 类别规格 补偿标准 单位 备注 类 (非 于 9m(含),吊车吨位大于 5 吨(含) 住 宅) 主体承重为框架结构,钢筋混凝土 排架,有檩或无檩体系(网架屋 800-1050 元/㎡ 面),跨度小于 12m,檐高 6-9m, 吊车吨位小于 5 吨 钢结 主体承重为钢结构, 550-800 元/㎡ 构 网架车间,彩钢板屋面 砖混结构 260-400 元/㎡ 畜禽 旧料归原主。 舍 简易结构 160-250 元/㎡ 乱石基砖墙(高度>2.5m) 300-350 元/m 乱石基砖墙 260-300 元/m (2<高度≤2.5m) 围墙 乱石基砖墙 旧料归原主。 210-260 元/m (1.5<高度≤2m) 乱石基土坯墙 构筑 170 元/m (1.5<高度≤2.5m) 物及 其他 花砖地面 25-45 元/㎡ 附属 地面 旧料归原主。 设施 水泥地面 40-50 元/㎡ 1.水泥路面整体厚度 水泥路面(18cm) 90-120 元/㎡ 每增减 1cm,补偿标准 增减 5 元/㎡; 道路 2.沥青路面整体厚度 沥青路面(10cm) 100-150 元/㎡ 每增减 1cm,补偿标准 增减 10 元/㎡; 3.旧料归原主。 钢、砼骨架、玻璃顶 200-300 元/㎡ 1.旧料归原主; 温室 钢、砼骨架、三面砖石或培墙、塑 2.按占地面积计算; 大棚 料薄膜棚顶、毛毡或草帘 130-180 元/㎡ 3.作物另行补偿。 (暖棚) – 3 –




DB14/T 3413-2025 海绵城市绿地建植技术规范.pdf

资源简介/截图:

2025,3413,DB14T,城市绿地,建植,山西省

DB14

山 西省地方 标 准

DB14/T3413-2025

海绵城市绿地建植技术规范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目次

前言.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总体原则,5设计6施工.7养护管理,附录A(资料性) 常用海绵设施.附录B(资料性) 海绵城市绿地常用植物.附录C(规范性) 海绵设施常规维护要求.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山西省林业和草原局提出、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本文件的组织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本文件由山西省林业和草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XS/TC09)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太原市园林质量植保站、太原市林业和草原工程技术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郭胜涛、刘娜、张志梅、王志刚、郎朗、赵龙海、硅喆、付磊、李关娟、刘凯英、郭红新、张金拴、张三平、王雯、杨星字、乔雪娟、段清、邵晶.

海绵城市绿地建植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适用于海绵城市绿地建植.

本文件规定了海绵城市绿地建植的总体要求、设计、施工和养护管理等要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作: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市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文件.

GB50420城市绿地设计规范GB/T51345-2018海绵城市建设评价标准 GB 51192公园设计规范GB55014园林绿化工程项目规范CJJ/T75城市道路绿化设计标准CJJ82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DB14/T1850园林绿化种植土质量标准 DB14/T2621公园绿地养护规范DB14/T2698屋面绿化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YHANXI

3.1

海绵城市绿地

地. 为实现对雨水的渗透、滞留、调蓄、净化和利用等生态功能,按照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建成的城市绿

3.2

植草沟

用来收集、输送、削减和净化雨水径流的表面覆盖植被的明渠.

3. 3

生物滞留设施

在地势较低区域,通过植物、土壤和微生物系统滞蓄、渗透、净化径流雨水的设施,包括雨水花园、生物滞留带、生态树池等.

3. 4

植被缓冲带

利用植被拦截及土壤下渗等作用减缓地表径流流速、去除径流中部分污染物的坡度较缓的植被带.

4总体原则

4.1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宜明确海绵城市绿地建设目标,确定海绵城市绿地布局和规模,完善绿地系统海绵功能,与城市水系规划、城市竖向规划、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城市排水防涝规划等相关专项规划相互协调,并应与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相衔接.

4.2海绵城市绿地设计应符合GB50420、GB51192和GB55014的相关规定,并根据绿地类型、海绵 功能定位和规划控制指标,确定合理的设计控制指标、雨水消纳方式和技术措施,在消纳自身径流同时,统筹考虑周边雨水消纳,避免简单采取下沉方式.

4.3海绵城市绿地建植应充分保护和利用自然地形,优先选用生态型、低成本、低维护的海绵设施,提升绿地对雨水径流自然存积、自然渗透、自然净化能力.

5设计

5.1绿地设计

5.1.1公园绿地应减少排入雨水管渠的雨水量,并应符合以下要求:

a)承担区域水安全保障、水环境改善的公园应根据区域内涝防治标准和区域雨水径流污染削减率等规划要求接纳客水:b)综合公园海绵设施应包含雨水渗透、受纳调蓄、传输等相对完善的径流控制体系,年径流总 量控制率不低于90%:c)专类公园可结合雨水花园、植草沟等海绵设施营造雨洪管理主体的特色主题园,应用径流控制的设计理念:d)社区公园宜考虑同时分担公园内部以及周边街道的地表径流,适当减少雨水直接进入市政管e)历史名园、古典园林等文化遗产、文物保护单位应维护原有的海绵功能. 网:

5.1.2广场绿地可结合雨水管渠、泵站等设施承担周边场地径流,符合GB/T51345-2018中年径流总量控制率、雨水资源利用率、雨水径流污染削减率等指标要求.

5.1.3道路绿地设计应符合CJJ/T75的规定,宜采用下沉式绿地、植草沟等海绵设施承接非机动车道 雨水径流:宜采用连续树池,增大树木根部土壤的调蓄空间:城市立交等区域可依据径流的实际情况采用生物滞留设施、雨水塘等海绵设施.

5.1.4居住区等附属绿地新建时应结合现状地形与建筑布局进行设计,保护并利用场地内原有的坑塘、沟渠等低洼地,并通过切断雨落管与地表径流、管道截留等方式,使建筑屋面、道路、广场雨水径流就近汇入绿地、城市水体或调蓄设施:改造时应结合现状场地条件,增加绿地面积、透水铺装或结构性透 水地面比例,并结合场地竖向,组织雨水自然汇聚、减缓径流.

5.2设施设计

5.2.1一般要求

5.2.1.1常用的绿地海绵设施包括渗透设施、受纳调蓄设施、转输设施和净化设施,适用场所及布局见附录A,并应符合以下要求:

a)渗透设施布局宜与建筑、园路、活动场地、停车场的规划同步进行:




DB11/T 2400-2025 帐篷露营地设施与服务规范.pdf

资源简介/截图:

2025,2400,DB11,pdf,露营地,北京市

DB11

北京市地方标 電准

DB11/T 2400-2025

帐篷露营地设施与服务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facility and service of tent campground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目次

前言..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选址与布局.4.1选址4.2布局…5基础设施. 5.1给排水..5.2供电照明 5.3交通…5.4通讯..5.5卫生环保.5.6消防..5.7标识标牌5.8无障碍设施6服务设施..6.1服务中心.6.2露营区6.3餐饮…6.4休闲娱乐7服务要求..7.1信息提供,7.2咨询预约 57.3现场接待7.4装备租售.. 57.5卫生清洁,8安全保障…8.1制度预案.8.2人防技防..8.3紧急避险参考文献.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北京房车露营自驾旅游协会、北京华汉旅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孔令学、季少军、代改珍、周丽娜、刘小龙、陈立红.

帐篷露营地设施与服务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帐篷露营地的选址与布局、基础设施、服务设施、服务要求和安全保障. 本文件适用于帐篷露营地的设施设置与服务要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8408大型游乐设施安全规范 GB7959粪便无害化卫生要求GB/T10001.1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1部分:通用符号GB/T10001.2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2部分:旅游休闲符号GB15630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 GB/T10001.9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9部分:无障碍设施符号GB/T17217公共厕所卫生规范GB/Z27735野营帐篷GB/T31384旅游景区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置规范GB/T31710.1-2015休闲露营地建设与服务规范第1部分:导则 GB/T31710.3休闲露营地建设与服务规范第3部分:帐篷露营地GB37487公共场所卫生管理规范GB37488公共场所卫生指标及限值要求DB11/307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DB11/T334公共场所中文标识英文译写规范通则DB11/T334.2公共场所中文标识英文译写规范第2部分:文化旅游DB11/T384.10图像信息管理系统技术规范第10部分:图像采集点设置要求DB11/T746公园无障碍设施设置规范DB11/T1587-2018公共场所雷电风险等级划分 DB11/T2190-2023防汛隐患排查治理规范旅游景区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用帆布或其他材料制作、可拆装组合的折叠式露营设备,用于遮蔽风雨、阳光和休憩.

DB11/T 2400-2025

3.2

帐篷露营地tentcampground以帐篷为主要休憩设施的露营地.[来源:GB/T31710.1-2015.3.9,有修改]

3.3

营位camping site以帐篷形式呈现的,供游客休憩露营的独立单元.[来源:GB/T31710.1-2015.3.12,有修改]

3.4

露营区 canping area由多个营位组成,有明显的边界划分和标识,供游客休憩和住宿的特定区域.[来源:GB/T31710.1-2015,3.13,有修改]

4选址与布局

4.1选址

4.1.1应选择环境良好,生态承载力强,符合北京市及各区帐篷露营地规划要求的空间区域.4.1.2应选择旅游可进入性良好的区域,宜符合自驾、骑行和徙步等帐篷露营地规划的目标游客类型和接待容量的要求.4.1.3宜选择周边休闲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 4.1.4应设置在开阔、坡度小于15的区域,露营区树木不影响休憩活动.4.1.5应远离列入保护范围和有危害的野生动植物活动、生长区域.4.1.6应符合GB/T31710.3的选址要求.4.1.7应避开有毒有害、放射物等各类污染源,风电场、高压线、易燃易爆物储存场所等危险区 域.4.1.8帐篷露营地所属区域雷电风险等级条件应符合DB11/T1587-2018的V级要求.

4.2布局

4.2.2总体布局合理,功能分区符合经营和服务需求. 4.2.1应有相对独立的区域,或对帐篷露营地区域进行封闭管理.4.2.3应设置综合服务区、露营区等基本功能区.4.2.4宜设置餐饮区、休闲运动区、儿童娱乐区等特色功能区.

5基础设施

5.1给排水

5.1.1提供的生活饮用水水质应符合GB5749的要求,水量应满足帐篷露营地接待量的要求.




DB14/T 3412-2025 森林公园建设管理指南.pdf

资源简介/截图:

2025,3412,DB14T,pdf,森林公园,山西省

DB14

山 西省地方标 准

DB14/T3412-2025

森林公园建设管理指南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目次

前言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基本原则.5森林公园规划6森林公园建设,8社区共管建设, 7森林公园管理,9档案建设.参考文献.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山西省林业和草原局提出、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本文件的组织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本文件由山西省林业和草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XS/TC09)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山西省林业和草原局自然保护地管理处、山西财经大学、山西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赵亮、张股波、郝珏、王睿龙、王晓军、李燕、杨柳青、张晓龙、杨争林、任凌、韩怡璇、崔君、梅傲雪、董秀丽.

森林公园建设管理指南

1范围

共管建设、档案建设等要求. 本文件规定了森林公园建设管理的基本原则、森林公园规划、森林公园建设、森林公园管理、社区

本文件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森林公园的建设和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标 准

GB/T18337.3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 GB/T15781森林抚育规程GB/T39740自然保护地勘界立标规范GB50348安全防冠工程技术标准GB/T51046国家森林公园设计规范 GB55037建筑防火通用规范LY/T2005国家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规范 ISILY/T2934森林康养基地质量评定LY/T2935森林康养基地总体规划导则LY/T3292自然保护地生态旅游规范LYJ127森林防火工程技术标准DB14/T2678生物防火林带建设规范 SHANXI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生态景观林

是指可提供自然关和生态关感的林分,以林相景观为主、兼顾生态功能.

3. 2

自然教育

利用自然资源,学习认知自然及规律,引导和培养人们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生态观,实现人的自我发展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教育方式.

3.3

社区共管

DB14/T

森林公园管理机构与其周边社区建立伙伴关系,双方共同参与森林公园内社区建设管理方案的决策、实施和评估过程的自然资源管理模式.

4基本原则

4.1生态保护原则

实施方案为依据,规范建设管理行为. 森林公园范围内的各项建设和管理活动,应以保护森林自然生态和景观资源为根本,以总体规划及

4.2合理利用原则

元性,开展建设与合理利用. 科学评估森林公园内现有景观资源,围绕增加观赏性、提升体验性、提高资源吸引力、丰富文化多

4.3环境协调原则

森林公园内的建(构)筑物风格、体量、色彩、材料等应与森林景观及自然环境相协调,建设项目实施和运营过程中不应污染空气、水、声和土壤等环境.

4.4突出特色原则

森林公园建设应突出自然生态资源、地域文化风物及自然演替规律等特色,保护景观资源的自然性和原真性.

4.5规范管理原则

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开展森林公园的建设和管理,建立健全森林公园管理制度,完善监督检查机制,建立社区共建共管机制.

5森林公园规划

5.1规划要求

森林公园管理单位应自批准设立或者范围调整之日起一年内,按照相关规定组织编制或修编完成规划,森林公园的建设应按照规划实施,规划主要要求如下:

一-编制规划应按照批复的面积、范围边界和要求进行编制,需符合所在地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要求. 一一编制规划应充分征求相关权益人、相关部门和专家的意见.-国家级森林公园规划编制应符合GB/T51046和LY/T2005的要求:省级森林公园规划编制应参

照其执行.

5.2规划分区

5.2.1生态保育区

5.2.1.1以承担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为主要功能,可规划保护、培育、修复、管理活动和相关的必要 设施建设,以及适度的观光游览活动.

5.2.1.2可在生态保育区内划定不对公众开放或者季节性开放区域.

5.2.2合理利用区

2




GB 50295-2016 水泥工厂设计规范(高清带书签).pdf

资源简介/截图:

2016,GB50295,pdf,书签,设计规范,建筑工程

UDC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P GB50295-2016
水泥工厂设计规范 Codefordesignofcementplant
2016-08-18发布2017-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前言
本规范是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4年工程建设 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3]169号)的要求,由 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对原国家标准 《水泥工厂设计规范》GB50295一2008进行修订的基础上编制完 成的。

本规范修订过程中,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 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14章和8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 规定,厂址选择及总体规划,原料与燃料,生产工艺,总图运输,电 气及自动化,建筑结构,给水与排水,供热、通风与空气调节,机械 设备、电气设备及仪表修理,余热利用,职业安全与职业健康等。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有: 1.增加了英文目录。

2.增加了术语。

3.调整了水泥生产线设计规模的划分。

4.增加了对烧用油和天然气的质量要求。

5.增加了协同处置废弃物、烟气脱硝、旁路放风和压缩空气管 道的设计内容。

6.增加了节水设计章节。

7.增加了对水泥窑协同处置过程中产生的渗沥液、清洗废水 的处置要求。

8.增加了职业安全卫生设计内容。

本规范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 1
国家建筑材料工业标准定额总站负责日常管理,由天津水泥工业设 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规范在执行过程 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将有关资料寄送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 有限公司(地址:天津市北辰区引河里北道1号,邮政编码:300400)。

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参加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 查人: 主编单位: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中国中材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拉法基瑞安(北京)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中国中材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 南京凯盛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河南建筑材料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凯盛建材工程有限公司 成都建筑材料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参加单位:华润水泥控股有限公司 甘肃祁连山水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金隅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徐培涛隋明洁雷鸣孟军狄东仁 郭玉兴刘涛李蔚光范毓林胡芝娟 高连松杨路林白波刘继开李惠 李慧荣冯绍新丁奇生张万昌张志忠 陶翠林张淑英汪洋 主要审查人:曾学敏施敬林赵国东 Joel.vanderstichelen(周岳)范晓虹卢文运 朱晓彬易建荣陆秉权张中伟李生钰 关悦栾军张红娜
2
目次
1总则 2术语 3基本规定 4厂址选择及总体规划 4.1厂址选择(5) 4.2总体规划6) 4.3土地利用规划 5原料与燃料 5.1一般规定(8) 5.2原料(8) 5.3烧用燃料(10) 5.4调凝剂(11) 5.5混合材料(11) 5.6配料设计(12) 5.7原料、燃料工艺性能试验(12) 5.8原料、燃料综合利用(13) 5.9废弃物的利用(13) 6生产工艺(15) 6.1一般规定(15) 6.2物料破碎(20) 6.3原料、燃料预均化及储存(21) 6.4协同处置废弃物(22) 6.5原料粉磨(22)
6.6生料均化、储存及人窑(24) 6.7煤粉制备(25) 6.8熟料烧成(26) 6.9熟料、混合材料、石膏储存及输送. 6.10水泥粉磨(31) 6.11水泥储存(33) 6.12 6.13物料烘干 6.14脱硝系统(35) 6.15压缩空气站(35) 6.16压缩空气管道(35) 6. 17化验室(36) 6.18耐火材料(36) 6.19工艺计量与测量(37) 7总图运输…(38) 7.1总平面设计(38) 7.2交通运输(43) 7.3竖向设计 7.4土(石)方工程(47) 7.5雨水排除 7.6防洪工程(48) 7.7管线综合布置(49) 7.8绿化设计(51) 8电气及自动化 8.1一般规定 8.2供配电系统(53) 8835kV~110kV总降压站..(55) 8. 46kV~10kV配电站及车间变电所(57) 8.5厂区配电线路(58) .2….




上海市智算中心建设导则(2025版).pdf

资源简介/截图:

2025)》,pdf,上海市,导则,智算,设计资料

上海市智算中心建设导则 (2025年版) 2025年1月
目录 引盲. .IV 1总则. 1.1总体要… 1 1.2适用范国.. 1.3符合性说明… . 2 2体系架构 3 3引用文件 3 4术语和定义.. 5 4.1 智算中心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Data Cente. 4.2 边缘智算中心 Edg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Data Center .5 4.3 AI服务器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Server. 4.4 AI 加速 卡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ccelerating Card.. -5 4.5 AI 加速模组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ccelerating Module… –.5 4.6 训练 Training… 4.7推理 Inference… …5. 4.8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 6 4.9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 4.10白然语言处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NLP) 4.11计算机视觉ComputerVision(CV) .-6 4.12 IT 设备 IT Equipment.. .6 4.13智算中心基础设施管理系统Artificial Intelligence Data Center Infrastructure Management..6 4.14主机房Computer Room.. 7 4.15不间断电源系统Uninterruptible Power System(UPS) -.7 4.16 布线 Cabling. .’7 4.17算效Computational Efficiency(CE) 7 4.18水资源使用效率Water Usage Effectiveness(WUE) 4.19电能利用效率Power Usage Efectiveness(PUE) 7 4.20 碳利用效率 Carbon Usage Effectiveness (CUE) 7 4.21机架设计总功率TotalDesign Power Capacity of Rack 4.22平均机架设计功率Average Rack Design Power.. ..8 4.23 IT 设备上架率 IT Equipment Rack Utilization Rate(Rack) 4.24平均机架运行功率Average Rack Operating Power(Pras) 4.25碳排放强度CarbonIntensity 4.26用电强度Power Intensity.. …8 4.27分布式供能系统Distributed Energy System.. 5缩略话 6规划与选址.. ..10 6.1空间布局. ..10 6.2选址要求 10 6.3报建主体.
6.4其他要求. .12 7建筑与配套. 12 7.1建筑与结构.. 7.2供配电.. ..13 7.3暖通空调.. ..13 7.4机架与布线. 14 7.5安防与消防… …5 7.6智能化系统.. -16 7.7给水排水.. …16 8规模与功能 -17 8.1规模. 17 8.2功能 18 9AI基础设施架构 …18 9.1AI硬件层. .18 9.2AI平台层 21 9.3AI软件层 .22 10集约高效. ..22 10.1资源调度与管理 -23 10.2计算能力.. 24 10.3存储与处理.. …26 10.4网络传输.. -27 11安全可靠. .28 11.1安全要求.

28 11.2可靠性要求.. ..-.30 12绿色节能. ..32 12.1等级要求. -32 12.2绿色清洁能源. .32 12.3先进节能技术. …33 13论证、评估与监测. ..35 13.1一般要求. 35 13.2综合评估评价体系架构 -.36 13.3指标要求. 37 13.4监测配套. –38 14边缘智算中心. ..38 14.1一般要求.. 38 14.2技术要求. …38 附录A智算中心PUE测量方法 40 A.1 概述. 40 A.2基准PUE指标的计算公式 40 A.3基准PUE的测量参数及测量点 -.41 A.4综合PUE指标的计算公式 44 II
A.5综合PUE的测量参数及测量点 47 A.6能耗的间接测量和估算. 48 A.7测量周期和频率. .49 A.8测量设备和系统 50 A.9能效数据信息备注要求. 50 附录B智算中心WUE测量方法. 52 BIWUE指标的计算公式. …52 B2WUE指标的测量参数及测量点… .52 附录C智算中心CUE指标的核算方法. .53 C.1CUE指标的计算公式 53 C.2核算步骤 -53 C.3核算方法.. -54
引言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赋能新型工业化, 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联合 印发的《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关于推动新型信息基 础设施协调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印发的 《关于深入实施“东数西算”工程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的实施意 见》、《数据中心绿色低碳发展专项行动计划》,落实《上海市进一步 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6年)》要求,构建新型智能 算力生态体系,加快推进本市智能算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形成本 市智能算力高质量发展格局,助力上海打造国际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特 制定《上海市智算中心建设导则(2025年版)》(以下简称导则).

本导则共分14章,总则部分阐述了总体要求、适用范围、符合性说 明等,术语和定义部分汇总了主要的专用术语,并进行定义或说明.

其 余部分对本市智算中心建设的规划与选址、建筑与配套、规模与功能、 AI基础设施架构、集约高效、安全可靠、绿色节能,以及论证、评估与 监测和边缘智算中心等方面进行了规范.

本导则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 员会(世博村路300号5号楼1003室,邮编200125),以便今后修订时 参考.

本导则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组织编制,中国信息通信研究 院具体承担.

解释权归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A




港珠澳大桥某标段投标图册

附件5 方案设计图 1、桥梁总体概述 硸 此外,基坑开挖及钻孔桩钻渣等废弃物倾倒在业主指定的大万山群岛西南临时性海洋倾倒区。 设计范围为: K29+237~K35+890 ,全长6.653km。包括砀道桥、浅水区非通航孔桥、硸 3 非通航孔桥主要施工方案 口岸人工岛连接桥,以及硸口岸人工岛大桥管理区互通立交。见图1 及表 1 所示。 3.1 基坑 的开挖 非通航孔桥为埋置式承台,承台基坑选用抓斗式挖泥船进行超开挖,开挖坡度为1:6 。 3.2 钢桩 的插打 钢管桩的施工精度控制采用三次定位,整根插打的技术措施。 选择“小天鹅”运架一体船作为导向架的定位船舶,导向架放置船体甲板顶面的滑道之上。通 过调整锚绳使船体的初始平面位置,精度控制在±200mm。 在滑道上纵横移导向架实现第二次定位,精度控制在±20mm。 图1 CB05 合同段立面布置图 利用全回转浮吊吊装液压打桩锤插打导向架的四根定位桩,整体提升导向架并将导向架与定位 桩固结,“小天鹅”号退出。 表1 CB05 合同段主要工程项目 项目名称 九洲航道桥 非通航孔桥 珠澳口岸连接桥 互通立交 起吊整根钢管桩,喂入导向架的导环内,调整导向架的下层导向环,确保钢管桩的平面位置正 确,调整上层导向环将桩垂直度控制在设计范围内,完成第三次精度定位。随即采用大型液压打桩 桥式 锤沉桩到位,然后依次插打其他钢管桩。及时安装整体式钻孔平台。 3.3 钻孔桩施工 跨度 85+127.5+268+127.5 [(5×85)+(6×85)]+[8× 采用集成模块化快速 安拆的整体式钻孔平台。采用优质泥浆护壁全回转反循环成孔工艺。钻孔 3×65m+40m=235m 不同跨度的匝道 (m ) +85=693 (6×85)+(5×85)]=5440 桩灌注施工采用常规方法,混凝土由海上混凝土工 厂生产、供应。 钢管复合桩、现浇承 钢管复合桩、 钢管复合桩、 下部结构 钻孔桩、道路 3.4 承台 、墩身 施工 台、部分钢塔结构 预制承台及墩身 现浇承台及墩身 上部结构 钢混组合梁 钢混组合梁 预应力连续箱梁 混凝土箱梁 全桥共62 个预制承台,其中高墩区13 个,低墩区 49 个。预制墩身采用湿接缝连接。在中山 主要 现浇承台、边跨整孔 基地设置承台及墩身钢筋整体绑扎台座、浇筑台座及存放台座。首先安装底模、止水装置,再绑扎 预制承台及墩身、湿接缝连 施工 安装、主塔采用“大 支架现浇混凝土箱梁 支架现浇 钢筋,完成后,整体滑移至浇筑台座,立模、浇 筑混凝土。 拆模后,滑移 至存放区,安装钢筒围堰。 接、组合梁整孔安装 方法 节段吊装 +竖转 ”施 工 预制墩台通过纵、横移至出海码头栈桥前端后,利用“小天鹅”吊运至墩位。 2 施工总体筹划 我公司研究的预制墩台吊装方案和大吨位定位系统,具有三向调位、集中控制的功能,满足快 本着“建设世界级的跨海通道;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成为地标性 建筑” 的要求,按照“大型 速定位、快速安装与拆卸的要求。预制墩台的吊装采用中心起吊运架一体的“小天鹅”号浮吊进行。 化、工厂化、标准化及装配化”进行施工组织,规划施工场地。 结合承台预留孔施工顺序布置承台的吊点。在预留孔周边预留吊装孔内用吊杆进行吊装。该吊点的 施工场地的布置需根据桥梁主体结构的形式和施工方法进行。本合同段在桥位以外布置了2 个 设置在满足承台结构受力要求的同时,方便安装和拆除。 施工场地,即唐家湾施工营地和中山基地。 在预制墩台安装钢筒围堰后移至出海码头前端,利用“小天鹅”号吊运至墩位。绞锚进行初次 在硸施工营地,布置本合同段的项目管理部,在预留现场作业区及堆场位置布置基础施工 定位后,利用专用吊具调整承台的平面位置,通过桩顶导向装置将墩台套入钢管复合桩,悬挂在三 的钢结构加工车间和钢筋笼制造车间。 根钢管复合桩顶部,“小天鹅”号退出。 在我局的硸地布置本合同段的所有承台、墩身、桥面板等预制构件的制造、存放和所有组 使用桩顶的三向调节装置进行承台的精确调位,确保 预制承台平面位置和垂直度满足精度要求。 合梁的总拼与组合、钢塔的总拼等施工作业。 通过承台预留孔底部的水平带铰千斤顶进行承台的限位。然后启动钢筒围堰顶面处的液压夹持器,




DB15/T 4025-2025 水利工程洪水灾害隐患调查技术要求.pdf

资源简介/截图:

2025,4025,DB15T,pdf,水利工程,内蒙古自治区

DB15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

DB15/T4025-2025

水利工程洪水灾害隐患调查技术要求

Technicalrequirements for flood disaster investigation of waterprojects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目次

前言.2规范性引用文件 1范围…3术语和定义4基本规定,5水库洪水灾害隐患调查 5.1资料收集5.2现状调查,5.3水电站5.4隐惠评价总结6水闸工程安全隐惠调查 6.1资料收集6.2现状调查6.3隐惠评价总结,7堤防工程安全隐患调查7.1资料收集, 7.2现状调查,7.3隐惠评价总结8淤地坝洪水灾害隐患调查.8.1资料收集,8.2现状调查. 8.3隐惠评价总结9蓄滞洪区安全隐患调查9.1资料收集, 69.2现状调查,9.3隐惠评价总结10成果要求.. 10.1通用要求10.2报告要求10.3表格要求附录A(资料性) 调查表.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提出.

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水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M/TC21)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水利事业发展中心、内蒙古自治区水早灾害防御技术中心、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于浩、杨学倩、张炜、王辉、潘英华、解卫东、朱新华、张宝慧、白音、李倍诚、赵文贵、包松林、周宁、范志永、郭飞、李耀、王丽娟、袁景娟、于淼、武江伟、刘艳、信心博、 满达、秦磊、张莹、马冬丰、陈森、吴婷婷、胡丽媛、武丽蓉、郝玥.

水利工程洪水灾害隐患调查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水利工程洪水灾害隐患调查的目标、任务范围、工作内容、成果要求与成果提交等.本文件适用于内库容10万m及以上的水库(含有挡水建筑物的水电站)、过闸流量5㎡/s及以上的水间、5级及以上的堤防、中型及以上淤地坝、已有的蓄滞洪区(以下简称五类水利工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50773蓄滞洪区设计规范SL214水间安全评价导则SL258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SL/Z679堤防工程安全评价导则 SL/T804淤地坝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3. 1

洪水灾害隐患potentialflood disaster

因洪水而引起的对水利工程安全可能造成灾害的潜在危险.

4基本规定

4.1对全区五类水利工程的现状防洪能力、工程安全评价/鉴定成果、工程安全建设状况等进行整理和总结,并提交调查报告和调查表.

4.2五类水利工程的调查应符合下列要求:

a)水库工程主要是对挡水建筑物、泄水建筑物、输(引)水建筑物、水电站、运行管理等进行调查:b)水闸工程主要是对水闸建筑物、金属结构及电气设备、运行管理等进行调查:c)堤防工程主要是对工程实体、规划防洪标准、现状防洪标准、运行管理等进行调查: d)淤地坝工程主要是对坝体、放水建筑物、泄洪建筑物、库区、运行管理等进行调查:e)蓄滞洪区主要是对分洪/退洪控制工程、围堤、库区、运行管理等进行调查.

4.3调查工作分为下列二个阶段:

DB15/T 4025-2025

a)资料收集阶段,收集整理基础数据:b)调查阶段,现场调查五类水利工程洪水灾害隐患.

5水库洪水灾害隐患调查

5.1资料收集

资料收集应包括下列内容:

a)水库工程现状:b)水库流域概况和水文气象资料:c)水库设计、施工及峻工资料:d)水库改扩建、安全鉴定报告、除险加固等相关资料: e)水库运行管理方面,管理机构与管理制度、管理设施、调度运用、维修养护、应急管理、观测监测、运行大事记、存在问题等方面的资料.

5.2现状调查

5.2.1挡水建筑物

挡水建筑物应对坝体、坝基和坝区调查,包括下列内容: a)坝顶:是否平整,有无裂缝、异常变形或植物滋生等现象:防浪墙有无开裂和倾斜等情况:b)迎水坡:护坡是否损坏:有无裂缝、滑动、隆起、塌坑或植物滋生等现象:近坝水面有无冒泡、濮涡等异常现象:块石护坡有无松动、塌陷或风化变质等损坏现象:c)混凝土面板堆石坝:面板有无不均匀沉陷,裂缝等现象:面板之间接缝和止水情况是否完好:d)背水坡及坝趾:有无裂缝、滑动、隆起、塌坑、雨淋沟、散浸或流土、管涌等现象:排水系统 堆石坝体有无异常现象:是否通畅:护坡植被是否完好:有无兽洞、蚁穴等隐患:滤水坝趾、减压井等设施有无异常现象:排水反滤设施是否堵塞和排水不畅:e)廊道:有无裂缝、位移、漏水、剥落:伸缩缝开合状况、止水设施工作状况:照明通风状况: f)排水系统:排水孔工作状况:排水量、水体颜色及浑浊度有无异常现象:g)坝体与岸坡连接处有无错动、开裂及渗水等情况:两岸坝端区有无裂缝、滑动、隆起、塌坑、异常渗水等现象:h)坝趾近区有无渗水、管涌、流土或隆起等现象:i)坝端岸坡有无裂缝、塌滑迹象:护坡有无隆起、塌陷或其他损坏情况:下游岸坡地下水露头及 绕坝渗流是否正常.

5.2.2泄水建筑物

泄水建筑物应调查下列内容:

b)闸室段有无裂缝、渗水、冲刷、空蚀等现象:混凝土、伸缩缝和排水孔是否完好: a)进水段有无淤堵等现象:混凝土有无裂缝、变形等现象:c)消能段有无冲刷、磨损等现象,下游河床和岸坡有无冲刷、淤积等情况:d)工作桥段有无不均匀沉陷、裂缝等现象:e)闸门有无变形、裂纹、脱焊、锈蚀等现象:门槽有无卡堵、气蚀等情况:启闭是否灵活:止水 设施是否完好:钢丝绳有无锈蚀、断丝等现象:f)启闭机能否正常工作:制动、限位设备是否准确有效:电源系统是否正常:备用电源是否可靠.




DB15/T 4022-2025 小型水库监测感知系统技术规范.pdf

资源简介/截图:

2025,4022,DB15T,pdf,技术规范,内蒙古自治区

DB15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

DB15/T4022-2025

小型水库监测感知系统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mall reservoir monitoring and sensingsystem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目次

前言.. III2规范性引用文件 1范围….3术语和定义4基本规定..5现场检查. 5.1一般规定,5.2检查项目和内容 5 45.3检查方法和要求 55.4检查记录和报告.6监测感知系统 6.1一般规定 66.2通信网络 6 66.3水库安全监测平台 66.4信息共享 67南水情测报, 7.1一般规定, 67.2降水量测报 67.3库水位测报 77.4遥测终端机 7.5立杆. 8 88大坝安全监测 88.1一般规定. 88.2土石坝安全监测. 98.3混凝土重力坝安全监测, 8.4溢洪道安全监测 10 118.5输水洞安全监测… 128.6大坝安全监测仪器安装理设 129视频图像监视.. 139.1一般规定. 9.2设备技术要求, 14 139.3视频图像监视站安装 1410供电与防雷…. 1410.1供电与蓄能 1510.2防雷保护 15

11数据传输系统, 11.1一般规定 15 1511.2通信组网. 1611.3数据传输流程与工作模式. 1711.4数据传输规约 1812水库安全监测平台, 12.1一般规定. 8112.2数据库. 8112.3平台功能. 8112.4硬件设备与系统软件. 12.5系统联网.. 2012.6系统安全与数据共享 2013监测资料整编与分析. 2113.1一般规定. 2113.2监测资料要求.. 13.3监测资料整理与整编, .21 2213.4资料分析. 2314监测感知系统运行维护..14.1一般规定. 2314.3监测感知设施技术资料管理 14.2运行管理.. 23 2414.4设施维护 . 24附录A(资料性) 现场检查记录表 26附录B(资料性) 小型水库监测感知系统组成 28附录C(资料性) 内蒙古自治区小型水库监测感知系统总体架构图.. 29附录D(资料性) 大坝安全监测, .. 32附录E(规范性) 数据传输流程 37附录F(资料性) 监测资料整编与分析 . 38附录G(资料性) 运行维护技术要点

DB15/T 4022-2025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提出.

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水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M/TC21)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水利事业发展中心、内蒙古自治区水旱灾害防御技术中心、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韩旭、张炜、范志永、刘杰、白石、潘英华、刘子嘉、王若华、解卫东、李、刘晓宇、王辉、乌罕琪、田元博、高炜、王雪岩、贾瑞红、王佳、吴长海、梁缘、陈亚昆、文海量、曹 桐赫、孙辉成、包建民、王特、孙元坤、王鹏、平泽宇、常利平、李璞.

小型水库监测感知系统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境内的小型水库监测感知系统设计、施工、运行维护与管理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小型水库,包括监测感知系统的新建、改建、扩建、除险加固及运行期的雨水情测报和大坝安全监测设施.小型水库雨水情测报和大坝安全监测设施设计、建设、施工与运行管理除应符合 本文件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文件.

GB/T12897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8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8185水文仪器可靠性技术要求 GB/T18314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测量规范GB/T22239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22385大坝安全监测系统验收规范GB/T28181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 GB/T50138水位观测标准SL/T34水文站网规划技术导则SL197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规范SL323实时雨水情数据库表结构与标识符 SL/T213水利对象分类与编码总则SL/T478水利数据库表结构及标识符编制总则SL502水文测站代码编制导则SL530大坝安全监测仪器检验测试规程SL531大坝安全监测仪器安装标准 SL/T551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SL601混凝土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SL621大坝安全监测仪器报废标准SL/T649水文设施工程施工规程SL/T651水文监测数据通信规约 SL725-2016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监测设计规范SL766大坝安全监测系统鉴定技术规范SL/T812.1水利监测数据传输规约第1部分:总则SL/T819水库生态流量泄放规程 SL/T828-2024小型水库监测技术规范




宜居住宅设计标准(甘肃) DB62/T 3279-2024

1 总则
1.0.1 为推进新时代宜居住宅品质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居住目标,体现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的内涵,以问题、目标、结果为导向编制本标准1.0.2 本标准适用于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新建宜居住宅1.0.3 宜居住宅的建筑设计应符合安全卫生、经济适用、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1.0.4 宜居住宅建筑设计除应执行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和甘肃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0.1 宜居住宅 livable residence
以绿色发展理念,统筹高品质住宅建筑全寿命期的策划设计,生产施工和使用维护等全过程的集成设计建造,着力提升绿色低碳、品质长久、空间适应、安全健康、集成建造、运维持续和环境宜居等水准,使居住者具有幸福感与获得感的住宅建筑与居住环境。2.0.2 耐久性 durability
住宅建筑全寿命期内抵御自然环境及老化,并在正常使用和维护条件下仍能满足建筑功能和性能要求的能力。2.0.3 适应性 adaptability
住宅建筑内装部品的灵活可变性使得在家庭全生命周期使用过程中,具有功能灵活性,维修方便性及空间更新性等可持续居住需求的能力。
2.0.4 全龄段》all-age
指住宅建筑使用者各个年龄段的总称。2.0.5智能家居系统 smart home system宜居住宅利用综合布线技术、通信网络技术、安全防范技术白动控制技术、音视频技术将家居生活有关的设施集成,构建高效的住宅设施与家庭日常事务的管理系统。




2025.01.31-浙江省杭州市《污水泵站智能化改造管理规范》DB3301_T 0487-2024

ICS 93 .160 CCS P 55 3301 浙江省杭州市地方标准 DB3301/T 0487—2024 污水泵站智能化改造管理规范 2024 -12-31 发布 2025-01-31 实施 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301/T 0487—2024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 1 4 基本要求 . . . 1 5 基础改造 . . . 2 6 功能改造 . . . 2 7 安装与评估 . . . 3 I DB3301/T 0487—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杭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杭州市城市水设施和河道保护管理中心、杭州水务数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杭州 市排水有限公司、杭州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吴峥、王卿、谢作晃、孔爱红、王蕾、王银春、高迎、田丰、吕骅晖、陈辉、 于帆、楼洪盛、俞婷婷、黄岚清、张玲琴、王玺铭、黎德伟。 II DB3301/T 0487—2024 污水泵站智能化改造管理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污水泵站智能化改造管理的基本要求、基础改造、功能改造、安装与评估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城市污水泵站智能化改造的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2887 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GB/T 3482 电子设备雷击试验方法 GB/T 16895.6 低压电气装置 第5-52部分: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安装 布线系统 GB/T 22239 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GB/T 37025 信息安全技术 物联网数据传输安全技术要求 GB 5005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217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 GB 50275 风机、压缩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303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318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 GB 50343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B 50348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标准 GB 50395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SL 254 泵站技术改造规程 SL/T 317 泵站设备安装及验收规范 DB33/T 1122 —201 6 污水泵站运行质量评价标准 DB330 1/T 65.4 反恐怖防范系统管理规范 第4部分:水利工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污水泵站 sewage pumping station 对污水进行收集、加压提升的水工构筑物,又称污水泵房。 [来源: DB33/T 1122 —2016 ,2.0.1] 4 基本要求 1




2024.12.13-福建省厦门市《排水管道非开挖修复技术指南》DB3502_T 168-2024

ICS 91.140.80 CCS P42 3502 福建省厦门市地方标准 DB3502/T 168—2024 排水管道非开挖修复技术指南 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trenchless repair of municipal drainage sewers 2024 – 12 – 13 发布 2024 – 12 – 13 实施 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502/T 168-2024 前 言 根据《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下达2021年厦门市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 》(厦市监标准【2021】3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总结近年来国内关于排水管道非开挖修复 工程的建设经验,参考 相关标准和研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 ,制定了本 标准 。 本标准包括总则、术语和符号、基本规定、管道修复材料、管道修复设计、管道修复施 工、质量检验与工程验收、系统后评估等。 本标准由厦门市市政园林局归口管理,厦门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内 容的解释工作。 执行过程中, 如有意见和建议 ,请寄送 至厦门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有限公 司(地址 :厦门市思明区体育路 95 号,邮箱 :xmsghy@163.com ),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标准起草单位: 厦门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安越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福州水字节科技有限公司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南京市测绘勘察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厦门裕霆巨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厦门城建生态环境有限公司 福建省长汀县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广州市天驰测绘技术有限公司 中铁二十二局集团电气化工程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廖宝勇 王 宁 郭繁锦 侯 雷 王清顺 林中奇 遆仲森 王福芝 邹 俊 曾 坚 佘 林 吴 晶 黄铭钊 杨五一 邵薇薇 王 冲 谢鹏贵 李 慧 甘硕儒 黄黛诗 余淑蓉 郑天强 邹丰宝 江竹华 张积木 石梦兰 林土木 汪伟建 本标准主要审查人:欧阳永金 李益勤 洪永福 陈建平 林大滨 I DB3502/T 168-2024 目 次 1 总 则 . 1 2 术语和符号 . 2 2.1 术语 . 2 2.2 符号 . 4 3 基本规定 . 6 4 管道修复材料 . 7 4.1 一般规定 . 7 4.2 原位固化法材料 . 7 4.3 水泥基材料喷筑法材料 . 8 4.4 高分子材料喷涂法材料 . 9 4.5 机械制螺旋缠绕法材料 . 10 4.6 垫衬法材料 . 10 4.7 短管内衬法材料 . 12 4.8 热塑成型法材料 . 12 4.9 不锈钢快速锁法材料 . 12 4.10 点状原位固化法材料 . 13 4.11 碎(裂)管法材料 . 14 5 管道修复设计 . 15 5.1 一般规定 . 15 5.2 非开挖修复工艺选择 . 15 5.3 内衬管设计 . 18 5.4 排水流量复核验算 . 22 6 管道修复施工 . 23 6.1 一般规定 . 23 6.2 管道预处理 . 23 6.3 翻转式原位固化法 . 25 6.4 紫外光原位固化法 . 26 6.5 水泥基材料喷筑法 . 27 6.6 高分子材料喷涂法 . 28 6.7 机械制螺旋缠绕法 . 28 6.8 垫衬法 . 30 6.9 短管内衬法 . 31 6.10 热塑成型法 . 32 6.11 不锈钢快速锁法 . 33 6.12 点状原位固化法 . 34 6.13 碎(裂)管法 . 34 7 质量检验与工程验收 . 36 7.1 一般规定 . 36 7.2 原有管道预处理质量检验 . 37 7.3 管道修复质量检验 . 37 7.4 管道功能性试验 . 51 7.5 工程竣工验收 . 54 II




2024.12.13-福建省厦门市《既有厂区及老旧小区海绵城市方案设计导则》DB3502_T 166-2024

ICS 91.040.01 CCS P 41 3502 福 建 省 厦 门 市 地 方 标 准 DB3502/T 166—2024 既有厂区及老旧小区 海绵城市方案设计导则 Guideline for Sponge City Construction Design of Existing Plants and Old Residential Districts 2024-12-13 发布 2024 -12 -13 实施 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前 言 根据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下达 2021 年厦门市地方标 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厦市监标准﹝2021﹞3号)的要求, 导则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 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本导 则。 本导则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 总则;2 术语;3 建设标准;4 既有厂区方案指引 ;5 老旧小区方案指引 ;6 推荐植物配置选型 ; 附录 。 本导则 由厦门市市政园林局归口管理。 本导则 起草单位: 厦门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员: 王泽阳 王开春 周 培 吴连丰 姚晓婧 关天胜 陈 忱 王小凤 主要审查人员: 欧阳永金 黄伟鹏 陈建平 陈恒彬 颜小燕 目 次 1 总 则 . . . . 1 2 术 语 . . . . 3 3 建设标准 . . . 7 3.1 建设目标 . . . 7 3.2 设计参数 . . . 8 3.3 设计计算 . . . 9 4 既有厂区方案指引 . . . 12 4.1 一般规定 . . . 12 4.2 设计流程 . . . 12 4.3 现状调研与分析 . . . 14 4.4 设施布局与竖向设计 . . 15 4.5 雨污水管网设计 . . . 17 5 老旧小区方案指引 . . . 18 5.1 一般规定 . . . 18 5.2 设计要点 . . . 19 5.3 设计流程 . . . 20 5.4 现状调研与分析 . . . 21 5.5 设施布局与竖向设计 . . 24 I 5.6 雨污水管网设计 . 26 6 推荐植物配置选型 . 28 附录A 导则附图要求 . 30 附录B 导则附表要求. 33 附录C 海绵设施示意图. 37 本导则用词说明 . 58 引用标准名录 . 59 II 1 总 则 1.0.1 为全面贯彻和落实国务院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推进海绵城 市建设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关工作的要求,提高 厦门市 海 绵城市建设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指导 既有厂区及老旧小区 海绵化 改造项目设计,制订本 方案设计 导则。 1.0.2 本导则适用于厦门市既有厂区及老旧 居住小区的市政更新改 造海绵方案设计;其它小区、公建、商业区、工业区海绵化改造 项目的设计,可根据实际情况参考本导则内容进行。 1.0.3 本导则所涉及的既有厂区及老旧小区是指:存在公共配套设 施缺损、环境卫生脏乱差、雨污混接、雨天积水等问题的已建厂 区及小区地块 。 1.0. 4 既有厂区及老旧小区 海绵化改造 设计时,应以雨水年径流总 量控制率指标作为参考,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 ,以项目可开发 利用空间为基础, 综合考虑区域内涝防治、水污染防治、水环境 改善和雨水综合利用等方面需求,并宜结合道路破损、停车位缺 乏、景观提升等亟需改造的问题或需求开展综合整治设计。 1.0. 5 既有厂区及老旧小区 海绵化改造 主要 包含以下两个方面的内 容: 1 采取雨污混接改造、排水管网提升改造等相关措施解决地块 所面临问题; 2 采取下沉式绿地、透水铺装、雨水花园、下凹绿地等相关低 影响开发措施,促进雨水吸纳、蓄渗和缓释。 1.0.6 既有厂区及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应统筹发挥自然生态功能 和人工干预功能,优先使用绿色雨水设施,尽可能发挥植物净化 功能,削减场地径流污染;优先选用低建设成本、便于运营维护 的技术措施和材料,采用合适的海绵城市设施和植物配置,降低 建设维护成本。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