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1-江西省《全民所有建设用地资源资产清查技术规范》DB36_T 2126-2024

ICS 07.040 CCS B 04 3 6 江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36/T 2126—2024 全民所有建设用地资源资产清查技术规范 Specification of practice for inventory of state-owned construction land resource assets 2024 – 12 – 30 发布 2025 – 07 – 01 实施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36/T 2126—2024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总则 . 2 5 工作流程 . 6 6 资料收集与整理 . 7 7 实物量清查 . 9 8 经济价值核算 . 9 9 使用权状况及所有者职责履职主体清查 . 12 10 汇总统计 . 13 11 数据库建设 . 13 12 成果核查与结果分析 . 13 13 清查成果汇编 . 16 14 成果应用 . 16 附录 A (规范性) 全民所有建设用地资源资产清查矢量(空间)数据 .17 附录 B (规范性) 全民所有建设用地资源资产清查表格(非空间)数据 .20 附录 C (规范性) 全民所有建设用地资源资产清查属性结构 .22 附录 D (规范性) 非空间数据属性结构要求 .29 附录 E (规范性) 全民所有建设用地资源资产清查图件成果制图基本规定 .33 附录 F (规范性) 全民所有建设用地资源资产清查成果总结报告提纲 .37 I DB36/T 2126—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江西省自然资源厅提出。 本文件由江西省自然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JX/TC 024)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西省国土空间调查规划研究院、江西核工业测绘院集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资华、张易、傅小徐、陈亦玲、徐进军、邵虹、涂梨平、周丙娟、张丽丽、 刘美娥、程震、邹永旺、杨少敏、李海英、韩飞。 II DB36/T 2126—2024 全民所有建设用地资源资产清查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全民所有建设用地资源资产清查的总则、工作流程、资料收集与整理、实物量清查、 经济价值核算、使用权状况及所有者履职主体清查、同口径汇总统计、数据库建设、成果核查与结果分 析、清查成果汇编、成果应用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全民所有建设用地资源资产清查,其他建设用地资产清查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 12343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编绘规范 GB/T 18508 城镇土地估价规程 GB/T 42547 地籍调查规程 TD/T 1055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土地资源 land resources 在当前和可预见的将来的技术经济条件下,可为人类利用的土地。 [来源:GB/T 19231-2003,3.5.11] 3.2 土地资产 land assets 具有稀缺性、有用性(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且产权明晰的土地资源。 [来源:TD/T 1059-2020,3.2] 3.3 公示地价 publicize the land price 以维护经济和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为目标,遵循公开市场价值标准评估并经政府确认、公布实施的 地价,主要包括基准地价和标定地价等。 3.4 全民所有建设用地 state owned built-up and associated land 1




2025.03.18-广东省《水源林工程建设技术规程》DB44_T 2588-2024

ICS 65.020.40 CCS B 60 44 广东省地方标准 DB44/T 2588 —2024 水源林工程建设技术规程 Code of practice on construction of water conservation forest 2024 – 12 – 18 发布 2025 – 03 – 18 实施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44/T 2588—2024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 1 4 总体要求 . . . 1 5 建设范围 . . . 1 6 建设对象 . . . 2 7 作业设计 . . . 2 8 施工 . . . 2 9 监理 . . . 4 10 检查验收 . . . 4 11 档案管理 . . . 5 I DB44/T 2588—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广东省林业局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由广东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GD/TC146)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东省林业调查规划院、梅州市农林科学院林业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薛春泉、杨超裕、姜杰、卢雅莉、钟海智、杨佐兵、杨沅志、许文安、陈传国、 刘旭、张冬生、刘丽。 II DB44/T 2588—2024 水源林工程建设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水源林工程建设总体要求、建设范围、建设对象、作业设计、施工、监理、检查验收、 档案管理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水源林工程建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15163 封山(沙)育林技术规程 GB/T 18337.3 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 LY/T 1000 容器育苗技术 LY/T 1607 造林作业设计规程 DB44/T 245 主要阔叶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DB44/T 1236 饮用水源林营建与管理规范 DB44/T 2287 林业生态工程施工监理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DB44/T 1236—201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水源林 water conservation forest 以保护江河、湖泊、水库等水源保护和涵养水源、控制水土流失、改善水质、调节区域水量为主要 功能的林分。 [来源:DB44/T 1236—2013,3.1] 4 总体要求 水源林工程建设应符合以下总体要求: a) 突出流域治理:以全流域为整体,小流域为单元,根据水系自然特征,配置不同结构类型的林 木; b) 坚持因地制宜:做到宜造则造、宜改则改、宜封则封,合理选择植被恢复方式和配置模式,构 建稳定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 c) 坚持适地适树:树种选择宜以优质乡土阔叶树种为主,注重水源涵养功能和生物多样性。 5 建设范围 1




DBJ50/T-111-2024 保障性住房设计标准.pdf

资源简介/截图:

111,2024,DBJ50,pdf,设计标准,重庆市

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 保障性住房设计标准 Standardfordesignofindemnificatoryhousing DBJ50/T-111-2024 主编单位:重庆市设计院有限公司 批准部门: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施行日期:2025年4月1日 2024重庆
前言 根据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下达2021年度重 庆市工程建设标准制定修订项目立项计划(第一批)的通知(渝建 标[2021]25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 工程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家标准,并对原《重庆市保障性住房装 修设计标准》DBJ50-111-2010和《公共租赁房设计标准》DBJ50/ T-133-2011进行修订,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 4.规划及总图;5.环境及景观;6.建筑设计;7.结构设计;8.机电 设备设计;9.绿色设计;10.室内装修设计。

本标准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适用对象扩大为保障性住 房,包括公共租赁住房、保障性租赁住房、人才住房、安置性住房 和公有住房等;2.明确既有建筑改造成保障性住房可参照本标准 执行;3.增加基本规定章节,对保障性住房设计的通用性要求做 出规定;4.在环境与景观章节,增加生态环境、无障碍与防护安全 的相关内容;5.调整公共租赁住房的套型指标,补充人才住房套 型指标;6.增加装配式建筑的相关规定;7.增加绿色设计的相关 规定。

本标准由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管理,由重庆市 设计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在本标准执行过程 中,请各单位注意收集资料,总结经验,并将有关意见和建议 给重庆市设计院有限公司(地址:重庆市渝中区人和街31号,邮 政编码:400015)。

本标准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员和主要审查人员: 主编单位:重庆市设计院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重庆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机中联工程有限公司 建融住房服务(重庆)有限责任公司 主要起草人员:邓小华何永春 余波 康骏 段晓丹 徐革 江 腾 黎 明 黄显奎 周强 杨鑫 邹建 吴 雷 杨 邹俊伟 杨航超 龚皓玥 严文英 周 珉 唐毅 罗宏伟 陈飞舟 王天玉 刘 锋 丁万鑫 李 铸 田沁禾 田 玲 王暑丰 高 铭 牛 健 主要审查人员:詹 真 赵启林 朱举东董莉莉 王圃 汪文东 刘蔓
目次 总则 2 术语 3 3基本规定 4 1规划及总图 4.1一般规定 4.2规划选址及控制指标 4.3配套设施 4.4总图布局 11 5环境与景观 13 5.1一般规定 13 5.2场地景观与生态环境 13 5.3无障碍与防护安全 14 6建筑设计 15 6.1一般规定 15 6.2住房套型 17 6.3 厨卫空间 20 6.4 住房公共部分 21 6.5 配套商业 22 6.6配套服务用房和车库、设备用房 22 7结构设计 24 7.1一般规定 24 7.2场地与地基基础 25 7.3上部结构 26 8机电设备设计 28
8.1一般规定 28 8.2给水排水 28 8.3暖通与燃气 31 8.4电气与智能化 32 9绿色设计 36 9.1一般规定 36 9.2绿色建筑 36 10室内装修设计 39 10.1一般规定 39 10.2装修标准 41 本标准用词说明 44 引用标准名录 45 条文说明 47…




武汉市建筑施工现场 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实施手册.pdf

资源简介/截图:

pdf,手册,施工现场,武汉市,达标,工程管理

武汉市建筑施工现场 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实施手册
再版前言 为了规范我市工程建设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全面提高全市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 产文明施工管理水平,减少伤亡事故,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建设部《关于 开展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实施意见》(建质(2005)232号)文件精神, 实现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促使建筑施工企业建立自我约束、自我 保障、持续改进的安全长效机制,结合本市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实际情况,我市组 织有关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技术人员,依据安全生产的有关法律、法规、规程和标准, 以《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为主线,以条文说明、照片图解的形式, 编制了《武汉市建筑施工现场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实施手册》(简称《手册》),对建 筑施工现场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提出实施要求.

《手册》自2007年实施以来,对促 进全市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完善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设施的设置,起到了积极的 作用,效果明显.

为加强市政工程的安全管理,再版增加了市政工程的相关内容,并 结合安全生产相关规范、标准、规定的更新和完善,对此作了部分修改,使《手册》 更具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各施工企业和施工工地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 治理”的方针,认真贯彻实施《武汉市建筑施工现场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实施手册》, 规范企业安全生产行为,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采取加强组织领导、统筹规划、 分步实施、树立典型、以点带面的方法,实现建筑施工企业及施工工地安全生产工作 的标准化.

《手册》前半部分以标准化创建程序、标准和图例为主编制:《手册》后半部分以 项目内业资料为主编制.

《手册》适用于武汉市行政区域内在建房屋建筑、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的施工现场 管理,不适用于抢险救灾工程和农民自建房的施工现场管理.

《手册》的编写和修订,得到了武汉建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建三局股份有限公 司、中建三局二公司、武汉市地铁集团、中交二航局、市政集团、中铁十一局、中 建三局及有关专家、教授鼎力支持.

在此致以谢意.

目 录 第一部分武汉市建筑施工现场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 一、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工地创建管理程序 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与环境管理主要法律法规及规范标准 三、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一般规定 四、施工现场安全设施、设备管理标准. 五、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管理标准 15 附录: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流程 61 第二部分武汉市建筑施工现场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图解 第一章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总体规划 24 一、安全管理总体目标 24 二、现场总体规划布局 24 三、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纪律 26 第二章施工现场安全设施与防护 落地式外脚手架基础 .* 30 外脚手架立面防护 31 外脚手架水平防护 .. 32 脚手架(一) 脚手架(二). 悬挑式脚手架底座 建筑施工附着升降脚手架 36 脚手架斜道 37 挂篮施工 38 吊篮作业 39 基坑支护、防护 40
武汉市建筑施工现场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实施手册 深基坑(竖井)安全防护 深基坑(竖井)支护 43 深基坑(竖井)上下梯道 .. 44 深基坑(竖井)作业人员管理 模板支撑. .* 47 桥梁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一) 桥梁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二) . 49 液压滑模 50 “三宝”使用 51 预留润口防护(≤250mm、250~500mm、500~1500mm) .52 预留润口防护(≥1500mm) 电梯井安全防护. 54 楼层临边防护. 55 楼梯临边防护 56 高处作业的临边防护 57 施工电梯平台临边防护(一) 58 施工电梯平台临边防护(二) 钢结构施工安全绳、活动支架 临街安全通道 安全通道棚(一) 9.. 安全通道棚(二) 63 墩、台、柱、帽梁施工与脚手架及临街防护 悬挑式钢平台 移动式操作平台 . 66 塔吊 起重吊装 69 物料提升机 市政工程施工现场起重设备管理 架梁施工 73 桩基施工 74 隧道区间水平运输 75 有毒有害气体的监测及报警 隧道内通风 77 盾构施工 78
月 录 隧道衬础施工 .80 隧道暗挖施工 81 水上作业. 8 … 桥下装修与桥面铺装 …84 道路施工 85 排水管道施工 86 施工用电 . 87 标准施工配电箱 施工机具 加工防护棚 94 第三章施工现场安全标志 95 五牌一图 安全警告宣传牌 97 警示用语牌 86 机械标志牌、卸料平台标志牌 99 地下设施标志牌 001 材料标志牌 101 安全标语. 102 第四章文明施工 103 工地大门 104 现场围挡. 105 办公室 106 宿舍 01 食堂 108 109 吸烟室、饮水处、学习娱乐活动室 110 厕所 门卫室 112 冲洗设施 113 工地导向牌 114 材料堆放 115 现场防火 116




2020.01.30-江苏省《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制图及其图例规范》DB32_T 3721-2020

ICS 65.020.01 B11 DB 32 江苏省地方标准 DB 32/T 3721—2019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制图及其图例规范 Drawings and legend specification for well-facilitated farmland construction projects 2020 – 01 – 06 发布 2020 – 01 – 30 实施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目 次 前言 . IV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与定义 . 1 4 一般要求 . 2 5 现状图 . 3 5.1 说明 . 3 5.2 制图要素 . 3 5.3 图式 . 3 6 规划图 . 4 6.1 说明 . 4 6.2 制图要素 . 4 6.3 编号规则与建设内容的定点定位 . 4 6.4 图式 . 4 7 工程设计图 . 5 7.1 说明 . 5 7.2 设计图纸完整性要求 . 5 7.3 图式 . 6 8 竣工图 . 6 8.1 说明 . 6 8.2 制图要求 . 6 9 图例 . 6 9.1 绘制要求 . 6 9.1.2 图例绘制应清晰、色调协调、分辨明显。 . 7 9.2 图例运用 . 7 10 电子制图 . 7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图册格式 . 8 A.1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工程设计图图册封面格式 . 8 A.2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工程设计图图册扉页格式 . 9 附录 B(规范性附录) 现状图、规划图、竣工图图式 . 10 B.1 指北针 . 10 B.2 项目区范围线 . 10 B.3 现状图图签 . 10 I B.4 规划图、竣工图图签 . 11 附录 C(规范性附录)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工程符号表 . 12 附录 D(资料性附录)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规划工程定点定位表格式 . 16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江苏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江苏省农业农村厅、扬州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学平、王昭、曹步凯、陈平、 王景成、杨勇、桂玉清、尹小帆、张芳敏、王 鹏、韦飞、赵海峰、赵东。 III




2020.01.30-江苏省《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工程概算编制规程》DB32_T 3723-2020

ICS 65.020.01 B 11 DB32 江苏省地方标准 DB32/T 3723-2020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工程概算编制规程 Code for Project engineering estimates in Well-facilitated farmland construction 2020-01-06 发布 2020-01-30 实施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2/3723-2020 目 次 1 范围 . Ⅲ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3 3 术语和定义 . 3 4 总则 . 6 5 概算编制方法 . 6 6 概算文件组成 . 7 6.1 概算文件 . 7 6.2 封面及签署页 . 7 6.3 编制说明 . 7 6.4 概算表 . 8 7 工程费用划分 . 8 7.1 工程分类 . 8 7.2 费用构成 . 9 8 概算编制 . 9 8.1 基础单价 . 9 8.2 工程量的计算及定额使用 . 9 8.3 工程单价计算及费率标准 . 10 8.4 单项工程概算编制 . 13 8.5 其它费用 . 15 8.6 科技推广费 . 15 9 概算文件的编审程序和质量控制 . 15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概算封面及表格样式 . 17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概算附表 . 23 附 录 C (规范性附录) 项目划分表 . 26 附 录 D (资料性附录) 各类工程费率 . 28 附 录 E (规范性附录) 综合调整系数 . 32 附 录 F (规范性附录) 阶段划分及系数 . 33 I DB32/3723-2020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江苏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省农业农村厅、河海大学、扬州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学平、王昭、王景成、罗裕峰、吴宏霞、赵唯伟、曹步凯、桂玉清、缴锡云、 徐俊增、郭维华、刘凯华、陈平、丁毅强。 II DB32/3723-2020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工程概算编制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工程概算总则、概算编制方法、概算文件的组成、工程费用划分、 概算编制、概算文件的编审程序和质量控制。 本标准适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工程概算的编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T 30600 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 SL 252 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 SL 328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工程量计算规定 DB32/T 2709 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概算编制规定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建设项目 construction project 按总体规划或设计进行建设的各个单项工程所构成的总和,也可以称为基本建设项目。 3.2 单项工程 single construction 具有独立的设计文件、建成后可以独立发挥生产能力或具有使用效益的工程。 3.3 单位工程 unit construction 单项工程的组成部分,具有独立的设计文件、可以单独组织施工的工程项目,但不能独立发挥生产能 力或作用。 3.4 分部工程 parts of construction 单位工程进一步按照工程部位、专业性质划分和分解的基本工程。 3.5 分项工程 kinds of construction 分部工程的组成部分,一般按主要工种、设备特征、施工特点、使用材料不同进行划分,是分部工程 进一步分解的基本工程。 3.6 设计概算 design budget estimate 在设计阶段对建设项目投资额度的概略计算,设计概算投资应包括建设项目从立项、可行性研究、设 计、施工、试运行到竣工验收等的全部建设资金,设计概算是设计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 3




2020.01.30-江苏省《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DB32_T 3724-2020

ICS 65.020.01 B 11 江苏省地方标准 DB32/T 3724-2020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报告 编制规程 Code for compiling preliminary design report of well-facilitated farmland construction project 2020-01-06 发布 2020-01-30 实施 发布 DB32/3724-2020 目 次 前言 . Ⅲ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与定义 . 1 4 总则 . 2 5 综合说明 . 2 6 项目区概况 . 2 7 项目区建设规划布局 . 3 8 主要单项工程方案设计 . 4 9 施工组织设计 . 5 10 投资概算与资金筹措 . 6 11 组织实施与运行管护 . 6 12 效益分析与环境影响分析 . 6 13 附表和附图 . 7 附录 A(规范性附录)项目表特性表 . 8 附录 B(资料性附录) 报告编排格式 . 9 附录 C(资料性附录) 标准格式 . 11 DB32/3724-2020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江苏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省农业农村厅、河海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学平、王昭、王景成、吴宏霞、周政、曹步凯、缴锡云、刘凯华、徐俊增、 郭维华。 DB32/3724-2020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本标准规定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报告编制的原则和工作程序、内容、深度 以及报告的编写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资金投资建设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报告编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15834 标点符号用法 GB/T 30600 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 GB 50288 灌溉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GB 50265 泵站设计规范 GB/T 50363 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 GB/T 50600 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 SL 72 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 SL 265 水闸设计规范 SL 328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工程量计算规定 SL 482 灌溉与排水渠系建筑物设计规范 3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建设项目 construction project 按总体规划或设计进行建设的各个单项工程所构成的总和,也可以称为基本建设项目。 3.2 单项工程 single construction 具有独立的设计文件、建成后可以独立发挥生产能力或具有使用效益的工程。 3.3 设计概算 design budget estimate 在设计阶段对建设项目投资额度的概略计算,设计概算投资应包括建设项目从立项、可行性研究、 设计、施工、试运行到竣工验收等的全部建设资金,设计概算是设计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 3.4 1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DB32T 3722-2020

ICS 65.020.01 B 11 DB32 江苏省地方标准 DB32/T 3722-2020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编制规程 Code for compiling feasibility study report of well-facilitated farmland construction project 2020-01-06 发布 2020-01-30 实施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2/3722-2020 目 次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与定义 . 1 4 总则 . 2 5 综合说明的编写要求 . 2 6 项目区概况的编写要求 . 2 7 项目建设必要性与制约因素分析的编写要求 . 3 8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的编写要求 . 3 9 规划布局的编写要求 . 4 11 投资估算的编写要求 . 5 12 组织实施与运行管护的编写要求 . 5 13 效益分析的编写要求 . 5 14 结论和建议的编写要求 . 5 15 附件的编写要求 . 5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项目附表 . 7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报告编排格式 . 10 附 录 C (资料性附录) 标准格式 . 12 附 录 D (规范性附录) 项目特性表 . 16 DB32/3722-2020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江苏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省农业农村厅、河海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学平、王昭、王景成、曹步凯、季小东、桂玉清、缴锡云、刘凯华、徐俊增、 郭维华。 DB32/3722-2020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原则和工作程序、内容、深度以及报告的 编写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不含大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30600 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 GB 50265 泵站设计规范 GB 50288 灌溉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GB/T 50363 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 GB/T 50600 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 SL 72 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 SL 265 水闸设计规范 SL 328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工程量计算规定 SL 482 灌溉与排水渠系建筑物设计规范 3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建设项目 construction project 按总体规划或设计进行建设的各个单项工程所构成的总和,也可以称为基本建设项目。 3.2 单项工程 single construction 具有独立的设计文件、建成后可以独立发挥生产能力或具有使用效益的工程。 3.3 设计概算 design budget estimate 在设计阶段对建设项目投资额度的概略计算,设计概算投资应包括建设项目从立项、可行性研究、 设计、施工、试运行到竣工验收等的全部建设资金,设计概算是设计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 3.4 概算定额 norms for preliminary estimate 一般以分部工程为对象,包括分部工程所含的分项工程,完成某单位分部工程所消耗的各种人工、 机械、材料的数量额度,以及相应的费用。 1




川2024G169-TY 建筑光储直柔系统设计及安装标准图集

编制目的
本图集的编制是为了推进光储直柔系统电气设计的规范化、标准化。为进一步贯彻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优化能源结构,采用光储直柔系统实现大比例光伏发电,接入及电力需求侧响应将对我国建筑领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 适用范围
本图集适用于四川省公共建筑、居住建筑、工业建筑、乡村建筑的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光储直柔系统工程,供建筑电气规划、设计、施工、图纸审查、运维等使用。
4 主要内容
4.1 光储直柔系统的典型架构。
4.2光储直柔系统接线方案设计。
4.3 关键设备的配置及参数计算。
4.4 储能系统设计。
4.5 数智监控管理平台设计。
4.6 防雷接地设计。
4.7 光伏发电侧系统设计。
4.8 主要机房设计安装与施工技术要求
4.9 工程设计案例。
4.10 电气设备相关技术资料。
光储直柔系统的定义及一般规定
5.1光储直柔系统是在建筑领域配置建筑光伏和建筑储能,合理采用直流配电系统,且具备功率主动响应功能的新型建筑能源系统。光储直柔系统可分为并网型光储直柔系统和离网型光储直柔系统,本图集所表达的均为并网型光储直柔系统,系统应具备离网运行功能。




GBT51452-2024生活垃圾焚烧处理与能源利用工程技术标准@xycost.com

1 总则
1.0.1 为实现垃圾处理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规范生活垃圾焚烧厂(以下简称焚烧厂)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生活垃圾焚烧处理与能源利用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1.0.3 焚烧厂规模和工艺技术路线的选择,应根据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城市总体规划、环境卫生专业规划、垃圾产生量与特性变化、环境保护要求以及焚烧技术的适用性等方面合理确定。1.0.4 焚烧厂建设应采用先进、成熟、可靠的技术和设备,做到焚烧工艺技术先进、运行可靠、排放达标、安全卫生、节约用地、维修方便、经济合理、管理科学。垃圾焚烧产生的热能应充分加以利用。
1.0.5焚烧厂的规划、设计和建设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0.1垃圾焚烧炉wasteincinerator
利用高温氧化方法处理垃圾的设备。简称焚烧炉。2.0.2垃圾低位热值lowheat value(LHV)
单位质量垃圾完全燃烧时,当燃烧产物恢复到反应前垃圾所处温度、压力状态,并扣除其中水分汽化吸热后,放出的热量。简称低位热值。
2.0.3 设计垃圾低位热值lowheat value for design在设计时,为确定焚烧炉的额定处理能力和焚烧锅炉的额定蒸发量所采用的垃圾低位热值计算值。简称设计低位热值。2.0.4 烧厂设计处理规模ratedwastetreatment capacity ofincineration plant
根据焚烧厂服务范围和服务年限内生活垃圾产生量现状及其变化规律,在设计垃圾低位热值下,焚烧厂连续运行且各项指标达到规定要求时,焚烧厂平均每日的最大垃圾焚烧量。简称焚烧厂规模。
2.0.5 烧炉设计垃圾处理能力rated waste treatment capacityof incinerator
在设计垃圾低位热值下,焚烧炉连续运行且各项指标达到规定要求时,焚烧炉平均每日的最大垃圾焚烧量。简称焚烧炉规
模、焚烧炉额定处理能力。2.0.6最大连续蒸发量maximumcontinuousrating(MCR)焚烧锅炉在额定蒸汽压力、额定蒸汽温度、额定给水温度和使用设计低位热值的垃圾,并在额定处理能力条件下长期连续运行所能达到的蒸汽输出量
2.0.7 设计上限垃圾低位热值upper limit LHV of waste




2025.01.27-江苏省《污水处理厂智能化管理系统建设技术规范》DB32_T 4976-2024

ICS 13.060.30 CCS Z 04 !7 , DB32/T 4976 —2024 污水处理厂智能化管理系统 建设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lligent management system of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2024 -12-27 发布 2025 -01-27 实施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中国标准出 版 社 出 版 DB32/T 4976—2024 目 次 前言 ……………………………………………………………………………………………………………Ⅲ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总体原则和要求 ……………………………………………………………………………………………2 5 建设程序 ……………………………………………………………………………………………………3 6 模块功能 ……………………………………………………………………………………………………4 7 系统验收 ……………………………………………………………………………………………………8 附录 A( 资料性) 污水处理厂智能化管理系统应用示例 …………………………………………………9 附录 B( 资料性) 感知层监测指标及设备配置 ……………………………………………………………11 附录 C( 资料性) 污水处理厂智能化管理系统数据接口格式示例 ………………………………………14 附录 D( 资料性) 工艺管理功能 ……………………………………………………………………………16 参考文献 ………………………………………………………………………………………………………17 Ⅰ DB32/T 4976—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 》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 本文件由江苏省环保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 、归口并组织实施 。 本文件起草单位 :南京大学宜兴环保研究院 、南京大学 、江苏裕隆环保有限公司 、江苏道同环境科技 有限公司、江苏金陵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中盈高科智能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水污染防治装备技术 发展有限公司 、中建水务运营有限公司 、南京德人慧云软件系统有限公司 。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任洪强、黄辉、耿金菊 、黄宇、仝辉、柴春燕 、黄立君、王庆、许柯、熊功建 、李清。 Ⅲ DB32/T 4976—2024 污水处理厂智能化管理系统 建设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污水处理厂智能化管理系统建设的总体原则和要求 、建设程序 、模块功能以及系统 验收。 本文件适用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智能化管理系统的整体规划设计和建设 ,以及现有城镇污水处理厂的 智能化升级改造 。工业废水 、农村生活污水及再生水等污水处理设施可参照执行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 文件。 GB/T 2589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GB/T 20271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通用安全技术要求 GB/T 20273 信息安全技术 数据库管理系统安全技术要求 GB/T 22239 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GB/T 28827.1 信息技术服务 运行维护 第 1 部分:通用要求 GB/T 29263 信息技术 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 (SOA)应用的总体技术要求 GB/T 36622.1 智慧城市 公共信息与服务支撑平台 第 1 部分:总体要求 GB/T 38624.1 物联网 网关 第 1 部分:面向感知设备接入的网关技术要求 GB/T 38848 智能工厂 过程工业能源管控系统技术要求 GB/T 40693 智能制造 工业云服务 数据管理通用要求 CJ/T 252 城镇排水水质水量在线监测系统技术要求 HJ 212 污染物在线监控(监测)系统数据传输标准 HJ 356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CODCr、NH3⁃N 等)数据有效性判别技术规范 HJ 729 环境信息系统安全技术规范 DB32/T 2778 生态环境监控系统建设规范 网络系统工程 DB32/T 4681 污染源视频监控系统建设规范 DB32/T 4346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设备与数据采集传输仪通讯协议技术规范 DB32/T 4349 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数据传输扩展协议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 3.1 污水处理厂智能化管理系统 intelligent management system of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在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中 ,应用大数据 、物联网、人工智能 、数字孪生等技术 ,构建集感知 、决策执行 1




2025.01.27-江苏省《水域保护规划编制规程》DB32_T 4958-2024

ICS 27.140 CCS P 56 !7 , DB32/T 4958 —2024 水域保护规划编制规程 Technical code for the preparation of waters protection planning 2024 -12-27 发布 2025 -01-27 实施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中国标准出 版 社 出 版 DB32/T 4958—2024 目 次 前言 ……………………………………………………………………………………………………………Ⅲ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总则 …………………………………………………………………………………………………………1 4.1 规划定位和任务 ………………………………………………………………………………………1 4.2 编制原则 ………………………………………………………………………………………………2 4.3 编制依据 ………………………………………………………………………………………………2 4.4 编制程序 ………………………………………………………………………………………………2 4.5 编制成果 ………………………………………………………………………………………………2 5 编制准备 ……………………………………………………………………………………………………2 5.1 组织及技术准备 ………………………………………………………………………………………2 5.2 资料准备 ………………………………………………………………………………………………3 5.3 水域调查 ………………………………………………………………………………………………3 5.4 评价与分析 ……………………………………………………………………………………………3 6 编制内容 ……………………………………………………………………………………………………4 6.1 编制范围和控制单元 …………………………………………………………………………………4 6.2 规划期限 ………………………………………………………………………………………………4 6.3 目标指标 ………………………………………………………………………………………………4 6.4 总体布局 ………………………………………………………………………………………………4 6.5 水域空间保护 …………………………………………………………………………………………5 6.6 水域功能保护 …………………………………………………………………………………………6 6.7 水域管理 ………………………………………………………………………………………………6 6.8 保障措施 ………………………………………………………………………………………………6 7 咨询论证 ……………………………………………………………………………………………………7 附录 A(资料性) 水域调查技术要求 …………………………………………………………………………8 附录 B(资料性) 报告编制提纲 ……………………………………………………………………………10 附录 C(资料性) 附表格式 …………………………………………………………………………………11 附录 D(资料性) 附图编制要求 ……………………………………………………………………………14 附录 E(资料性) 规划指标 …………………………………………………………………………………16 Ⅰ DB32/T 4958—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 》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 本文件由江苏省水利厅提出 、归口并组织实施 。 本文件起草单位 :江苏省太湖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江苏省水利厅 。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汪院生、张建华、张亚洲、万骏、刘仲刚 、于建忠 、秦灏、徐伟、梁庆华、朱林、何健、 吴心艺 、唐仁 、卢扣 、殷鹏、李霞、沙鹏、夏熙 、闵勇 、孙文 、李灿灿 、管莉莉 、赵美玲 、刘茗、高鸣远、侍翰生 、 杨夏威 。 Ⅲ DB32/T 4958—2024 水域保护规划编制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水域保护规划的定位 、任务、编制原则 ,规定了总则 、编制准备 、编制内容 、咨询论证 等。 本文件适用于以 江苏省行政区 为单元的水域保护规划编制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 文件。 SL 730 水利空间要素图式与表达规范 SL/T 800 河湖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工程技术导则 DB32/T 4402 河湖和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划定技术规程 DB32/T 4463 水域状况评价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DB32/T 4402、DB32/T 4463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 3.1 水域 waters 江河(含入海水域)、湖泊、水库、塘坝、沟渠、坑塘及其管理范围 。 注: 不包括海域和在耕地上开挖的鱼塘及农⨩ⴹ㜮㘰㜸㰲ㅃ䈾ⴹ㜮㘰㤱⠣䰀,入海水域范围为入海河道全部进入大海至河床已无明显的河槽 之处。 3.2 水域保护范围 scope of water protection 保障水域综合功能有效发挥依法依规划定的管理区域 。 3.3 水域面积 water area 江河(含入海水域)、湖泊、水库、塘坝、沟渠、坑塘的常水位 、正常蓄水位对应的水面面积 。 [来源:DB32/T 4463—2023,3.4,有修改 ] 3.4 水域控制单元 water area control unit 为维护水域面积不减少 、水域功能不衰退而划定的水域保护和管理的基本单元 。 4 总则 4.1 规划定位和任务 水域保护规划是贯彻落实 《江苏省水域保护办法 》要求的专项规划 ,是一定时期内本行政区水域保 1




2025.01.27-江苏省《泵站工程管理规程》DB32_T 4961-2024

ICS 07.060 CCS R 20 !7 , DB32/T 4961 —2024 泵站工程管理规程 Code for engineering management of pumping station 2020 -12-27 发布 2025 -01-27 实施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中国标准出 版 社 出 版 DB32/T 4961—2024 目 次 前言 ……………………………………………………………………………………………………………Ⅲ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基本规定 ……………………………………………………………………………………………………2 5 控制运用 ……………………………………………………………………………………………………3 6 工程运行 ……………………………………………………………………………………………………4 7 工程检查 ……………………………………………………………………………………………………11 8 工程评级 ……………………………………………………………………………………………………13 9 安全监测 ……………………………………………………………………………………………………15 10 养护维修 …………………………………………………………………………………………………17 11 安全生产 …………………………………………………………………………………………………22 12 技术档案 …………………………………………………………………………………………………26 13 信息化 ……………………………………………………………………………………………………27 附录 A(资料性) 控制运用记录表式 ………………………………………………………………………29 附录 B(资料性) 工程检查记录表式 ………………………………………………………………………32 附录 C(资料性) 工程评级表式 ……………………………………………………………………………42 Ⅰ DB32/T 4961—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 》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 本文件由江苏省水利厅提出 、归口并组织实施 。 本文件起草单位 :江苏省江都水利工程管理处 、江苏省水利厅 。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钱邦永、郭宁、周灿华、郑福寿 、高杏根 、匡正、华骏、赵勇、王荣、钱利华、朱承明 、 阚永庚、袁志波 、陈伟、刘媛媛 、李娟、徐建叶。 Ⅲ DB32/T 4961—2024 泵站工程管理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泵站工程控制运用 、工程运行、工程检查 、工程评级 、安全监测 、养护维修 、安全生产 、技 术档案 、信息化等管理要求 。 本文件适用于大中型泵站 ,小型泵站可参照使用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包含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 文件。 GB 26860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站电气部分 ) GB/T 29639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GB/T 30948 泵站技术管理规程 GB 50026 工程测量规范 GB 50265 泵站设计标准 GB/T 50510 泵站更新改造技术规范 DL/T 572 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 DL/T 573 电力变压器检修导则 DL/T 596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SL 298 防汛物资储备定额编制规程 SL 316 泵站安全鉴定规程(附条文说明) SL 548 泵站现场测试与安全检测规程 SL/T 782 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监测系统运行管理规范 DB32/T 1005 大中型泵站主机组检修规程 DB32/T 1360 泵站运行规程 DB32/T 1713 水利工程观测规程 DB32/T 2948 水利工程卷扬式启闭机检修技术规程 DB32/T 3259 水闸工程管理规程 DB32/T 3839 水闸泵站标志标牌规范 DB32/T 4636 水利工程液压式启闭机检修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 3.1 主机组 main pump unit 泵站主水泵 、主电动机及其传动装置的设备统称 。 1 DB32/T 4961—2024 3.2 辅机系统 auxiliary system 为主机组运行配套的设备 ,主要包括 :油、气、水、通风系统 。 3.3 金属结构 metal structures 水利工程中以金属为主要成分的附属设备设施 (如闸门及启闭机 、拦污栅 、清污机 、金属管道 、起重设 备等)统称。 3.4 监控系统 monitoring and control system 利用计算机 、可编程序控制器 、通信、传感器等技术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视和控制的系统 。 3.5 泵站群 pump station group 多个泵站共同组成的系统 ,泵站之间相互协作 ,以实现排灌 、供水等功能。 3.6 工程养护 engineering maintenance 对日常检查发现的缺陷和问题进行保养 、局部修补 ,以保持工程设施设备完整清洁 、操作自如 、安全 运行的活动 。 3.7 工程维修 engineering service 对工程存在较大的问题或损坏 ,按设计标准对工程设施进行必要的整修或局部改善 ;或按照设备设 施维修规程进行大修 ;或因重大险情造成的工程应急抢修等活动 。 4 基本规定 4.1 大中型泵站规模按 GB 50265 的规定确定 ;泵站主机组的规模按 GB/T 30948 的规定确定 。 4.2 泵站工程管理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 a) 制订并完善工程技术管理实施细则 、控制运用方案 、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等 ; b) 根据控制运用方案 、用水计划和调度指令 ,做好泵站控制运用 ;结合实际情况 ,优化调整运行工 况,保持机组高效经济运行 ; c) 对工程进行检查 、监测,动态掌握工程状况 ; d) 结合检查情况 ,适时开展设备和建筑物评级 ; e) 对工程进行养护维修 ,消除工程缺陷和隐患 ; f) 依法划定工程管理范围 、保护范围和安全警戒区 ,保护水利工程设施 ; g) 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按期开展安全鉴定 ,编制并落实应急预案 ; h) 做好技术资料与档案归档管理工作 ; i) 结合工程管理实际 ,开展科技创新和信息化建设 ,提升管理信息化 、智能化水平。 4.3 管理单位应根据本文件 ,结合工程的规划设计和实际情况 ,编制工程技术管理实施细则和控制运用 方案,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并根据设备设施更新和管理要求变化情况适时进行修订 。 4.4 管理单位应采用先进 、实用的新技术 、新设备 、新材料和新工艺 ,研究应用自动化 、信息化、智能化等 现代化管理技术 ,提高安全运行效能 。 4.5 管理单位应建立档案室 ,加强档案管理运用 。 4.6 管理单位应制定并及时修订各项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应涵盖安全管理类 、运行管护类和综合管理 类的全部工作事项 。 2




DLT 1006-2023 架空输电线路巡检系统

架空输电线路巡检系统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架空输电线路智能巡检系统的基本规定、巡检系统通用功能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基于智能技术应用的架空输电线路巡检系统规划、设计、建设、验收和应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32673 架空输电线路故障巡视技术导则
GB 50233110kV~750kV 架空输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545 110kV~750kV架空线路设计规范
DL/T741 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程
DLT 1482架空输电线路无人机巡检作业技术导则
DL/T1578 架空电力线路多旋翼无人机巡检系统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巡检系统patrolinspection system
应用智能技术对架空输电线路巡检的应用和管理系统,包括巡检装备、巡检平台、管控平台。
3.2
巡检平台patrolinspection platform
实现移动轨迹智能管控的,架空输电线路巡检装备的搭载平台,包括多旋翼无人机、固定翼无人机、直升机、机器人、巡检车辆等设备。
3.3
巡检装备 patrolinspection device架空输电线路巡检的智能巡视、检测工具,包括可见光照相机(摄像机)、红外测温仪、紫外检测激光扫描仪、X光检测仪、手持巡检终端、在线监测装置等。仪、3.4
管控平台 managementand controlplatform
存储、管理、分析巡检数据和设备数据,具备多源数据融合和多工况分析、载流量校核、风险评估防灾预警等智能功能,并对照巡检策路,对巡检工作实现闭环管控的信息化平台,包括数据分析、管理挖掘、应用等功能软件。
3.5
巡检数据 patrolinspection data
应用巡检装备对架空输电线路运行状态采集的数据和管控平台中的其他数据,包括可见光照片(录像)、红外照片(录像)、紫外照片、X光谱图片、激光点云、遥感遥测、在线监测等原始数据及通过多工况分析、风险评估等智能分析形成的数据。




NB∕T 11566-2024 潮流发电工程设计导则

总 则
为规范潮流发电工程设计的原则、内容和技术要求,制定本导则。1.0.1
1.0.2本导则适用于潮流发电工程设计。
1.0.3 潮流发电工程设计应遵循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先进和环境友好的原则,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方法。
1.0.4 潮流发电工程设计,除应符合本导则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基本规定
2.0.1 潮流发电工程设计应符合节约和集约利用海域资源的原则,且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的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与环境控制要求。
2.0.2 潮流发电工程设计应开展潮流能资源、海洋水文、气象、地质、电网、社会经济和海域利用现状等调查与评价。
2.0.3 潮流发电工程设计应以相关支持性文件,电网接入的技术要求,主要设备的技术参数,气象、水文和工程地质等基础资料为设计依据。基础资料应经过分析、准确可靠并满足设计要求。
2.0.4 潮流发电工程规模可划分为大型、中型和小型三类。潮流发电工程规模应根据潮流发电机组单机容量和工程装机容量确定,当单机容量和装机容量分属不同规模时,工程规模应按较高等级确定。潮流发电工程规模宜符合表2.0.4的有关规定。




Q/GDW 10270-2017 220kV 及 110(66)kV 输变电工程可行性 研究内容深度规定.pdf

资源简介/截图:

10270,110,2017,220kV,国家电网,国家电网

Q/GDW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GDW 10270-2017 代替Q/GD 270-2009 220kV及110(66)kV输变电工程可行性 研究内容深度规定 Regulation for content and depth of feasibility study for transmission and transformation projects of 220kV and 110(66)kV 2018-06-27发布 2018-06-27发布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发布
Q/GDW 102702017 目次 前言. II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总的要求 4工程概述 5电力系统一次, 6电力系统二次 7变电站站址选择, 8变电站工程设想.

10 9输电线路路径选择及工程设想 11 10大跨越选点及工程设想 13 11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 14 12节能、社会稳定及抗灾措施分析.

15 13投资估算及财务评价, 15 14图纸. 16 编制说明.. 18
Q/GDW 102702017 前言 为规范输变电工程前期工作深度,满足项目核准要求、保证可行性研究工作顺利开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代替Q/GDW270-2009,与Q/GDW270-2009相比,主要技术性差异如下: 一根据国家政策调整和电网建设环境变化,新增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及防灾减灾等相关内容: 一对变电站和线路建设所需必要协议进行重新明确: 一一结合外部环境和内部管理要求的变化,调整系统、线路、电气、土建、通信等专业的技术内容 深度要求.

增加对图纸的要求.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发展策划部提出并解释.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科技部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国网河 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宏志、张正陵、张迎逊、胡劲松、吕健、谷毅、胡君慧、王雅丽、刘思革、 齐芳、杨小光、王晖、石振江、齐晓光、刘丽、田雷、史原通、范滢丹、刘丽榕、梁冬、崔万福、张凯、 李显鑫、张红斌、李宗才、王佳明、邵华、陈枫楠、贡晓旭、王颖、聂文海.

本标准2009年6月首次发布,2017年12月第一次修订.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至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科技部.

Q/GDW 102702017 220kV及110(66)kV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内容深度规定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内容深度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220kV及110(66)kV新建、扩建、改建交流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工作.

35kV新 建、扩建、改建交流输变电工程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L/T5170变电站岩土工程勘测技术规程 DL/T5056变电站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 3总的要求 3.1本标准是编制、评审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重要依据.

3.2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应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章,贯彻国家的技术政策和产业政策,执行各 专业的有关设计规程和规定.

3.3对于城乡规划区内的输变电工程,应及早将电网规划内的站址和输电走廊通道纳入城乡经济社会 发展规划,并将工作成果作为工程可行性研究的基础.

3.4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应以审定的电网规划为基础.

3.5电网工程设计应采用通用设计方案、通用设备及通用造价,对不能采用的应进行专题论述.

贯彻 差异化设计原则,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电网建设.

积极采用电网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提 高电网技术水平,注重环境保护,促进节地、节能、节材、节水,提高电网设备利用率,降低输电成本, 控制工程造价.

3.6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时,设计单位应完整、准确、充分地掌握设计原始资料和基础数据.

3.7可行性研究包含电力系统一次、电力系统二次、变电站站址选择及工程设想、输电线路路径选择 及工程设想、节能分析、社会稳定分析、防灾减灾措施分析、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投资估算及经济评 价等内容.

3.8可行性研究报告应满足以下要求: a)在电网规划的基础上,应对工程的必要性、系统方案及投产年进行充分的论证分析,提出项目 接入系统方案、远期规模和本期规模.

b)提出影响工程规模、技术方案和投资估算的重要参数要求.

c)提出二次系统的总体方案.

d)新建工程应有两个及以上可行的站址方案,开展必要的调查、收资、现场踏勘、勘测和试验工 作,进行全面技术经济比较,提出推荐意见.

对因地方规划等条件限制的唯一站址方案,应在 报告中专门说明并附地方规划书面意见或相关书面证明.

1




DLT 2692-2023 电网设备无人机自动巡检技术导则

ICS 29.240 CCS F23 备案号: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电 力 行 业 标 准 DL/T xxx—202x 电网设备无人机自动巡检技术导则 Technical guide for drone automatic inspection of power grid equipment (报批稿) 2020-XX-XX 发布 2020-XX-XX 实施 国 家 能 源 局 发 布 1 DL/T xxx-202x 目 次 前言. 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缩略语 . 2 5 总体要求 . 2 5.1 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和时间系统 . 2 5.2 点云基础数据 . 2 5.3 航线规划系统 . 2 5.4 无人机要求 . 3 5.5 地面站系统要求 . 4 6 任务航线规划 . 5 6.1 航线设计基础数据预准备 . 5 6.2 精细化巡检航线设计 . 5 6.3 通道巡检航线设计 . 5 6.4 航线校核 . 6 7 巡检作业要求 . 6 7.1 作业安全与环境要求 . 6 7.2 通信要求 . 6 7.3 网络 RTK 使用要求 . 6 7.4 单基站 RTK 使用要求 . 6 7.5 作业装备要求 . 7 7.6 现场作业 . 7 7.7 数据检查与整理 . 7 8 异常情况处理 . 7 8.1 航线规划异常处理 . 7 8.2 现场作业异常处理 . 7 附录 A(资料性) 地面站监控信息与航线系统通信接口定义 .9 附录 B(资料性) 多旋翼无人机自动巡检航线文件范例 .11 附录 C(资料性) 各种航线规划案例 .13 附录 D(规范性) 多旋翼无人机自动巡检流程 .15 I DL/T xxx-202x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能源行业电网设备智能巡检标准化技术委员会(NEA/TC 41)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山西省 电力公司输电检修分公司、安徽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贵州电网有 限责任公司、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数字绿土科技有限公司、成都奥伦达科 技有限公司、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南方电网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 司、广州中科智云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煜邦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电网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广州 优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高、姚楠、彭炽刚、李端姣、李雄刚、陈浩、饶成成、孙文星、郭圣、章坚、 董彦武、阴酉龙、曾懿辉、张峰、陈义龙、张英、王丛、林俊省、罗劲斌、陈凤翔、刘春翔、郭彦明、 刘健飞、王宇帆、吴新桥、刘岚、雷伟刚、易琳、陈凯旋、谢宜峰、刘正坤、谭弘武、罗楚楠、何卓阳、 罗志勇。 本文件首次发布。 本文件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北京市宣武区白广 路二条1号,100761)。 II




DB51T3230-2024 高强钢丝网—树脂混凝土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ICS 91.080.40 CCS P 25 DB 51 四川省地方标准 DB51/T 3230 —2024 高强钢丝网树脂混凝土加固混凝土结构 技术规程 2024 – 12 – 18 发布 2025 – 01 – 18 实施 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51/T 3230—2024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符号 . 2 5 总则 . 3 6 材料 . 3 6.1 树脂混凝土 . 3 6.2 高强钢丝网 . 4 7 设计规定 . 4 7.1 一般规定 . 4 7.2 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加固计算 . 5 7.3 混凝土受压构件正截面加固计算 . . 8 7.4 混凝土构件斜截面受剪加固计算 . . 9 7.5 构造要求 . . . 11 8 施工规定 . . . 12 8.1 一般规定 . . . 12 8.2 施工准备 . . . 13 8.3 界面处理 . . . 13 8.4 高强钢丝网的制作安装 . . 13 8.5 树脂混凝土浇筑施工 . . 15 8.6 其他注意事项 . . . 16 9 质量验收 . . . 16 9.1 一般规定 . . . 16 9.2 高强钢丝网 . . . 16 9.3 树脂混凝土 . . . 16 9.4 交工质量验收 . . . 17 附录 A(规范性) 树脂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测定方法 . . 18 附录 B(规范性) 树脂混凝土静力受压弹性模量测定方法 . . 19 附录 C(规范性) 树脂混凝土受拉弹性模量测定方法 . . 20 附录 D(规范性) 树脂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现场检验方法 . . 21 参考文献 . . . 23 I DB51/T 3230—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四川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归口、解释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西南交通大学、四川交大工程检测咨询有限公司、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 院有限公司、四川交投设计咨询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西南交大土木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四川省交通建 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仲泰恒通科技有限公司、四川仲泰恒固建筑加固工程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永清、伍星、严猛、李本伟、贺智功、孟祥勇、莫志强、余取、鲁俊峰、何 苗苗、彭俊文、田志勇、高玉峰、彭浪鸣、郭亚文、余华丽、赵永飞、郑小刚。 II




DB51T3231-2024 公路隧道岩爆防控技术规程

ICS 93.060 CCS P 21 DB 51 四川省地方标准 DB51/T 3231 —2024 公路隧道岩爆防控技术规程 2024 – 12 – 18 发布 2025 – 01 – 18 实施 四川省市场监督管 理局 发布 DB51/T 3231—2024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基本规定 . 2 5 勘察与预测 . 3 6 岩爆隧道设计 . 6 7 岩爆段施工 . 8 8 岩爆段监测与预警 . 11 附录 A(资料性) 微震监测设备的安装与实施方案 . 14 附录 B(资料性) 微震监测数据的处理和整理方法 . 16 附录 C(资料性) 微震监测报告的编制 . 19 附录 D(资料性) 基于微震指标的岩爆预警方法 . 21 附录 E(资料性) 基于微震监测信息岩爆预警的EMS 方法 . 23 I DB51/T 3231—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四川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归口、解释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成都理工大学、四川川交路桥有限责 任公司、四川高速公路建设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林国进、唐协、马春驰、邵江、张睿、杨枫、张兆杰、何佳、向龙、朱长安、 田尚志、黄兵、王联、向波、白皓、李涛、田志宇、韦远飞、江俊杰、郑建国、李泳伸、蔚艳庆、聂亮、 安俊吉、牟智恒、赖孝辉、张航、喻业洪 II DB51/T 3231—2024 公路隧道岩爆防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公路隧道岩爆防控的程序,规定了岩爆段勘察与预测、岩爆隧道设计、岩爆段施工、 岩爆段监测与预警等步骤的指示。 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境内钻爆法和TBM法施工的山岭公路隧道岩爆防控,其它类型的隧道可参考执 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6722爆破安全规程 GB 50086 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 GB/T 50218 工程岩体分级标准 GB/T 50266 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 DL/T 5807-2020 水电工程岩体稳定性微震监测技术规范 JTG C20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JTG F80/1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第一册 土建工程 JTG F90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JTG 3370.1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 第一册 土建工程 JTG/T 3660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 JTT 1375.1公路水运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 第1部分:总体要求 JTT 1495公路水运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审查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岩爆 rockburst 在地层中开挖或其他外界扰动下,深部或高构造应力的岩体中聚积的弹性变形势能突然释放, 导致岩体爆裂松脱、剥离、弹射乃至抛掷等动力现象。 3.2 岩爆隧道 tunnel with rockburst 勘察阶段预测可能发生岩爆和施工时发生过岩爆的隧道。 3.3 岩爆等级 rockburst intensity 描述岩爆地层中岩爆强烈程度与破坏规模的指标。 1




2025.01.18-四川省《高速公路施工生态环境保护技术指南》DB51_T 3229-2024

ICS 93 .080.01 CCS P 66 DB 51 四川省地方标准 DB51/T 3229 —2024 高速公路施工生态环境保护技术指南 2024 – 12 – 18 发布 2025 – 01 – 18 实施 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51/T 3229—2024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总则 . 2 5 生态环境影响因素及保护技术应用 . 2 6 主体工程施工生态环境保护 . 3 7 临时工程生态环境保护 . 8 附录 A(资料性) 高速公路施工水处理量及配套设施处理能力估算 . 15 附录 B(资料性) 高速公路施工场地生态环境保护设施布置示例 . 20 参考文献 . 24 I DB51/T 3229—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四川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归口 、解释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四川藏区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四 川路桥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交通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省公路生态环境工程技术研究 中心、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交通运输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家民、谭昌明、车玲、蒋永林、黄兵、孙立成、韩瑀萱、袁飞云、陈渤、羊 勇、章志高、郑斌、聂东、周永军、童羡遥、廖知勇、邓昌中、肖锋、吴斌、管春光、狄海波、宋炜、 王特祥、张原嘉、伍潘、罗鹏、朱林、李洋涛、周瑞、陶朝勋、杨波。 II DB51/T 3229—2024 高速公路施工生态环境保护技术指南 1 范围 本文件给出了高速公路施工过程中的生态环境影响因素和生态环境保护技术的总体原则,提供了生 态环境保护技术的应用要点及相关做法。 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新建和改扩建高速公路施工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 16297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 18483 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 ) GB 18597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T 18920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 GB/T 19095 生活垃圾分类标志 GB 50141 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04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5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HJ 907 环境噪声自动监测系统技术要求 HJ 1276 危险废物识别标志设置技术规范 HJ 2025 危险废物收集 贮存 运输技术规范 JGJ 63 混凝土用水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主体工程 subject engineering 直接承载高速公路交通功能的基础设施。包括路基、路面、桥梁、涵洞、隧道、立交、交通安全及 沿线设施等。 3.2 临时工程 temporary works 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为满足施工需要而设置的、在主体工程完成后将被拆除或综合处置的临时性 构造物。包括施工驻地、拌合站、砂石加工场、钢筋加工场、预制场、取土场、弃渣场、施工便道(桥)。 3.3 环境敏感区 environmental sensitive areas 1




2025.01.18-四川省《绿色低碳高速公路通用技术导则》DB51_T 3227-2024

ICS 93.080 CCS P 66 DB 51 四川省地方标准 DB51/T 3227 —2024 绿色低碳高速公路通用技术导则 2024 – 12 – 18 发布 2025 – 01 – 18 实施 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51/T 3227—2024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总体要求 . 1 5 规划与设计阶段 . 2 6 施工阶段 . 2 7 运营阶段 . 5 8 监测与评估 . 8 I DB51/T 3227—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四川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归口、解释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蜀道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蜀道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四川西香高速建 设开发有限公司、四川路桥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四川蜀道清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四川智能建造科 技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标准化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正红、张胜、蒋永林、杨如刚、周凤岗、黄兵、孙立成、赵桐远、廖知勇、 张敏、周俊、冷顺多、张菖、范宇轩、刘士伟、倪婉昱、姜之未、郭世杰、童羡遥、周雄华、陈光军、 肖波、赵根、徐华、郑伟、彭伟、高鹏斌、陈显福、李文权、黄志勇、张砚戈、吴永建、刘发波、王华、 宋亮、鲜成、杨弋、姚晗、杜可欣、王思程、孙周、黄云、刘斌、廖龙兴。 II DB51/T 3227—2024 绿色低碳高速公路通用技术导则 1 范围 本文件给出了绿色低碳高速公路总体要求、规划与设计、施工、运营、监测与评估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行政区域内新建、改(扩)建绿色低碳高速公路的建设与运营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19568 风力发电机组 装配和安装规范 GB/T 19960.1 风力发电机组 第 1 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GB/T 24716 公路沿线设施太阳能供电系统通用技术规范 HJ 1358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公路建设项目 JTG B04-2010 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总体要求 4.1 绿色规划与设计 践行绿色低碳理念,包括路线规划 、生态廊道、植被保护、能源优化设计等,确保工程从起始阶段 便具备绿色低碳的基础。 4.2 绿色施工和运营 包括材料选择、材料循环利用、自然资源利用等方面,确保资源高效利用、减少浪费。 4.3 智能交通与运营 强调智能监控、信号控制、车联网系统、自动驾驶支持等技术的集成与应用,实现自动化管理与绿 色高效运营。 4.4 能源管理与优化 通过智能能源管理系统、互补系统、动态能源补充调整等手段,确保能源高效利用性与可持续性。 4.5 碳排放与环保监测 加强碳排放监测与管理,包括碳排放基线、评估工具、数据采集与监测等,确保碳足迹监测与管理 机制的持续优化。 1




2025.02.07-辽宁省《市政工程文件编制归档规程》DB21_T 4090-2024

ICS 91.010.30 DB21 CCS P30 辽 宁 省 地 方 标 准 DB21/T 4090—2025 市政工程文件编制归档规程 Specification for construction project document compiling and filing 2025-01-07 发布 2025-02-07 实施 辽 宁 省 住 房 和 城 乡 建 设 厅 联合发布 辽 宁 省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辽宁省地方标准 市政工程文件编制归档规程 Specification for municipal project document compiling and filing DB21/T 4090-2025 主编部门:辽宁省建设事业指导服务中心 批准部门: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实施日期:2025 年 2 月 7 日 2025 沈阳 前 言 本规程是根据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 2022 年度辽宁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的 通知》(辽住建科[2022]11 号)的要求,由辽宁省建设事业指导服务中心(辽宁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 总站)等单位编制而成。编制组在编制过程中,开展了专题研究,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分析,认真总结了辽 宁省市政工程文件编制归档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并广泛征求有关科研、教学、档案管理、监理、施工、质 监、检测等单位的意见,反复讨论、修改,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规程共分 8 章和 7 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市政工程文件归档范围、 编制方法与组卷要求、市政工程文件的归档、市政工程档案的验收与移交、市政工程电子档案管理等。 本规程由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归口管理,由辽宁省建设事业指导服务中心(辽宁省建设工程质量 安全监督总站)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规程发布实施后,任何单位和个人如有意见或建议,均可以 通过来电、来函等方式进行反馈,我们将及时答复并认真处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及复审(归口管理 部门: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通讯地址:沈阳市和平区太原街 2 号,邮编 110001,联系电话: 024-23447652。标准起草单位:辽宁省建设事业指导服务中心(辽宁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通 讯地址:沈阳市皇姑区嫩江街 38 号,邮编 110032,联系电话:024-85630095)。 主编单位:辽宁省建设事业指导服务中心(辽宁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 沈阳建筑大学 参编单位:沈阳市政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中交一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沈阳城市燃气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交城市能源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锦州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行政执法队 大连瑞佳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辽阳市城乡建设发展服务中心 中信环境水务(辽阳)有限公司 辽宁盛京金石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辽宁省城乡建设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抚顺市城市建设发展促进中心 慧力(辽宁)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筑业志远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员:白阳,刘元,刘海成,丁波,张求实,李宁,林晓静,洪凌云,姚雨生,马冬莲, 洪雅铎,白博,司金龙,徐丹,李佳,寅诗,刘一民,张飒,孙丽丽,李根,薛辉, 吉冬萍,孙志军,石宏伟,王天雨,郭晓红,王凤开 主要审查人员:李庆钢、夏志忠、杨建民、贺军、贾树岩、潘高峰、冷冰 目 录 1 总则 .1 2 术语 .2 3 基本规定 .3 4 市政工程文件归档范围 .4 5 编制方法与组卷要求 .30 5.1 市政工程文件的质量要求 . 30 5.2 立卷的流程、原则和方法 . 31 5.3 卷内文件的排序 . 32 5.4 案卷编目 . 32 5.5 案卷装订与装具 . 34 5.6 案卷目录编制 . 34 6 市政工程文件的归档 .35 7 市政工程档案的验收与移交 .36 8 市政工程电子档案管理 .37 附录 A 向城建档案馆归档的工程准备阶段文件 . 38 A.1 工程准备阶段文件内容和组卷表 . 38 A.2 工程准备阶段文件附表 . 40 附录 B 向城建档案馆归档的监理文件 . 50 B.1 监理文件内容和组卷表 . 50 B.2 监理文件附表 . 51 附录 C 向城建档案馆归档的施工文件 . 83 C.1 施工管理文件、施工技术文件、进度造价文件和市政工程通用文件内容和组卷表 . 83 C.2 施工管理文件、施工技术文件、进度造价文件(C1~C3)附表 . 85 C.3 市政工程通用文件(C4)附表 . 92 C.4 道路工程施工文件内容和组卷表 . 118 C.5 道路工程施工文件(C5)附表 . 122 C.6 桥梁工程施工文件内容和组卷表 . 194 C.7 桥梁工程施工文件(C6)附表 . 201 C.8 燃气工程施工文件内容和组卷表 . 357 C.9 燃气工程施工文件(C7)附表 . 361 C.10 供热工程施工文件内容和组卷表 . 434 C.11 供热工程施工文件(C8)附表 . 437




DB51T3241-2024 旅游景区无障碍设施服务规范

ICS 03.200 CCS A 16 DB 51 四川省地方标准 DB51/T 3241—2024 旅游景区无障碍设施服务规范 2024 – 12 – 18 发布 2025 – 01 – 18 实施 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51/T 3241—2024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基本要求 .2 5 服务内容及规范 .2 6 评价与改进 .5 参考文献 .6 I DB51/T 3241—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提出、归口、解释 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四川省残疾人无障碍环境建设促进会、成都市龙泉驿区残疾人联合会、成都 市青羊区残疾人联合会、四川旅游学院无障碍旅游研究院、北京正河山标准化咨询事务所(有限合 伙)、四川省旅游景区管理协会、四川省乡村旅游协会、四川依然旅行社有限公司、成都市无障碍 环境建设促进会、成都市龙泉驿区无障碍环境促进会。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熊红霞、王汝辉、王炼、邱寒、张海燕、张昊瑞、张小霞、秦福荣、李君、 陈志全、曾莉、陈雪莲、袁梦涛、杨小勇、吴量、郭鹏、张立、胥志刚、高明权、代刚、刘峰、刘 丽、曾嵘、黄红、周发辉、熊思嘉、杨飞、李熙。 II DB51/T 3241—2024 旅游景区无障碍设施服务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旅游景区无障碍设施服务的基本要求、服务内容及规范、评价与改进。 本文件适用于旅游景区的无障碍设施服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2894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T 10001.9 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第9部分:无障碍设施符号 GB 13495 消防安全标志 GB 15630 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 GB/T 17775 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划分 GB/T 18973 旅游厕所质量要求与评定 GB/T 24803.1 电梯安全要求 第1部分:电梯基本安全要求 GB/T 26355 旅游景区服务指南 GB/T 31383 旅游景区游客中心设置与服务规范 GB/T 31384 旅游景区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置规范 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763 无障碍设计规范 GB 55019 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 DB51/T 2312 旅游景区安全防护设施基本规范 DB51/T 3059 残障人士旅游服务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GB/T 16766、GB 55019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旅游景区 tourist attraction 以旅游资源为依托,具有明确的空间边界、必要的旅游服务设施和统一的经营管理机构,以提供游 览服务为主要功能的场所或区域,包括A级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生态旅游示范区、旅游休闲街区、 旅游目的地与产品等。 3.2 无障碍设施 accessible facilities 1 DB51/T 3241—2024 保障残疾人、老年人和其他有无障碍需求的人自主安全地通行道路、出入和使用建筑物、搭乘公共 交通工具、交流信息、获得无障碍服务的设施。 3.3 无障碍设施服务 service of accessible facilities 改建或新建必要的无障碍设施,并以无障碍设施为依托为残疾人、老年人和其他有无障碍需求的人 提供无障碍服务活动。 4 基本要求 4.1 旅游景区应根据实际为残疾人、老年人和其他有无障碍需求的人提供无障碍设施服务,包括改建 或新建必要的无障碍设施、提供无障碍信息交流和无障碍旅游服务: a) 改建或新建的无障碍设施应符合景区总体规划要求,与景观环境协调,系统连贯,并 符合 GB 50763、GB 55019 的规定,包括:无障碍通道、轮椅坡道、门、无障碍电梯和升降平台、楼梯 和台阶、扶手、无障碍机动车位和上/落客区、缘石坡道、盲道、公共卫生间(厕所)和无障 碍厕所、无障碍客房、轮椅席位和低位服务设施等; b) 无障碍信息交流应确保游客能够平等、方便、无障碍地获取和利用信息; c) 无障碍旅游服务应符合 GB/T 26355、GB/T 17775、DB51/T 3059 的要求,并宜根据游客的无 障碍需求,提供相应的无障碍旅游支持服务。 4.2 在旅游景区为游客提供无障碍服务的服务人员应接受过无障碍设施服务培训,经业务考核合格后 上岗。 4.3 旅游景区应制定无障碍设施服务制度规范,明确服务承诺以及实现方法和措施。 4.4 旅游景区宜为残疾人、老年人和其他有无障碍需求的人及其陪同人员提供优惠待遇和便利服务。 5 服务内容及规范 5.1 售检票和出入口 5.1.1 旅游景区出入口和检票口应至少设置一处无障碍出入口。设置出入口闸机时,至少有一台开启 后的通行净宽不应小于 900mm,或者在紧邻闸机处设置供乘轮椅者通行的出入口,通行净宽不应小于 900mm。 5.1.2 出入口有台阶(或门槛)处应同时设置轮椅坡道。轮椅坡道横向坡度不应大于 1:50、纵向坡度 不应大于 1:12(当条件受限且坡段起止点的高差不大于150mm 时,纵向坡度不应大于 1:10),通行净 宽不应小于 1.20m,每段坡道的提升高度不应大于750mm,轮椅坡道的起点、终点和休息平台应设不小 于 1.2m × 1.50m 的平台。轮 坡道的高度大于 300mm 且纵向坡度大于 1:20 时,应在两侧设置扶手,坡道 与休息平台的扶手应保持连贯。 5.1.3 有售票处的旅游景区应至少设置一个低位服务设施(低位服务台或者无障碍服务窗口),低位 服务设施前地面有高差时,应设轮椅坡道以及不小于1.50m × 1.50m 的平台。售票处应明示优惠信息, 并按规定对残疾人、老年人和其他有无障碍需求的人及其家属提供优惠门票。 5.1.4 旅游景区出入口应公示无障碍设施服务内容及优惠政策,为残疾人、老年人和其他有无障碍需 求的人提供绿色通道服务或便利措施帮助其顺利出入。 5.2 旅游交通与通行 2




山东省好房子建设标准指引 2025.pdf

资源简介/截图:

2025,pdf,山东省,房子,指引,设计资料

山东省好房子建设标准指引 2025年4月
目次 前言.. 1总则 .3 2基本规定 3 3规划设计. 4 3.1规划布局 4 3.2交通组织 .5 3.3配套设施 .5 3.4小区环境 7 4建筑设计, 8 4.1套内空间 ..8 4.2公共空间 10 4.3结构构造 12 4.4设备设施 12 4.5室内环境 12 5施工建造 13 5.1一般规定 5.2质量管控 14 5.3绿色施工 16 6查验交付. 17 6.1检查验收 17 6.2交付使用 17 7物业运维 19 7.1物业管理 19 7.2低碳运行 19 7.3智慧小区 20 引用标准名录, 21
前言 当前,我国住房发展正处于从“有没有”向“好不好”的关键转 型期.

“好房子”作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不仅是城乡居 民安居乐业的物质基础,更是提升城市品质、促进社会和谐的核心要 素.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住房建设的决策部署,响应人民群众对美 好生活的迫切需求,山东省立足实际、统筹规划,编制《山东省好房 子建设标准指引》(以下简称《指引》),旨在通过系统性、科学化 的技术规范与政策引导,推动我省住房建设向更高品质、更可持续的 方向迈进.

一、以需求为导向,明确“好房子”内涵 “好房子”的本质是“以人为本”.

本《指引》以“质量优良、 安全耐久,功能优化、健康舒适,环境优美、便利宜居,设施完善、 技术先进,低碳绿色、节能环保,服务精细、邻里和谐”六大维度为 核心,构建涵盖居住空间、社区环境、技术应用及服务管理的全链条 标准体系.

包括新建商品房、保障性住房以及既有住房的更新改造.

例如,在空间设计上,明确住宅层高不低于3.0m,车位配比不低于1:1.2, 并100%预留电动车充电设施条件,以提升居住的物理舒适性与使利 性:在社区规划中,强调人车分流、全龄友好型活动场地及无障碍系 统配置,满足不同群体的差异化需求.

二、以技术为支撑,推动建设方式革新 传统建筑模式已难以适应现代居住需求,本《指引》倡导“四新” 技术(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的集成应用,推动建造方 式向工业化、智能化转型.

例如,推广装配式装修技术(集成厨房、 卫生间等),应用BIM技术实现全过程数字化管理;引入物联网、人 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构建数字李生系统,优化施工精度.

针对适老 化与适幼化需求,提出智能化安全监测方案(如跌倒传感器、儿量风 险区域报警系统),将科技深度融人居住安全.

1
三、以绿色为底色,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 低碳环保是“好房子”的必然要求.

《指引》从设计、施工到运 维全生命周期提出绿色标准:通过高性能门窗、节能保温材料降低能 耗:优化建筑布局以增强自然采光与通风;推广可再生能源应用,减 少碳排放.

同时,建立房屋定期体检制度,强化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 确保居住环境的安全与可持续.

四、以服务为延伸,构建和谐人居生态 “好房子”不仅关注建筑本身,更注重社区服务的精细化与人性 化.

《指引》要求完善物业服务标准,包括社区巡检、装修管理、环 境维护及用户满意度机制:倡导邻里共享空间设计,促进社区互 动与文化融合.

通过“硬设施”与“软服务”的双重提升,打造安全、 便利、温暖的居住共同体.

五、以示范为引领,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 本《指引》集合了《住宅项目规范》《高品质住宅建设标准》《好 住房技术导则》等的重点内容,通过试点“好房子”建设对《指引》 的内容进行论证和检验,不断积累经验、完善配套政策,逐步形成可 复制推广的“山东模式”.

同时,发挥高品质住宅专家指导组与创新 研究中心作用,加强技术研发与人才培养,推动行业向高质量、新科 技、好服务转型.

住房承载着千家万户的幸福梦想,也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

山 东省将凝聚政府、企业、社会的多方力量,共同绘就“住有宜居”的 房子”,助力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25年4月 2
1总则 1.0.1为推进我省“好房子”建设,优化住房供给结构,根据国家标准 《住宅项目规范》GB55038、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高品质住宅建设 标准》DB37/T5319、《好住房技术导则》T/CECS1800等有关要求, 结合我省实际,制定《山东省好房子建设标准指引》(以下简称“指 引”).

1.0.2本指引适用于我省新建商品住房、保障性住房,改建、扩建住房 参照执行.

1.0.3新建住房建设除应执行本指引外,还应符合国家及山东省相关现 行标准.

2基本规定 2.0.1“好房子”建设应综合考虑当地经济水平、地域文化、地形条件、 气候特征等因素,与周边城镇系统衔接,满足完整社区建设要求.

2.0.2“好房子”的体量、高度、界面、色彩、材质等应协调统一,呈 现多样化形态.

2.0.3“好房子”规划应系统性完善小区配套设施,体现以人为本、全 龄友好的理念.

2.0.4“好房子”设计应功能合理,使用方使,并满足居住所需的日照、 采光、通风、隔声、防水、防潮、保温、隔热、室内空气质量等性能 要求.

2.0.5“好房子”施工应遵循质量至上、精益建造原则,应采用低碳环 保绿色建造技术.

2.0.6“好房子”运维应融入社区,提供智慧服务,宜在全寿命期采用 数字智慧技术.

2.0.7“好房子”建设应达到现行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绿色建筑评价 3




DB37/T 5319-2025 高品质住宅建设标准.pdf

资源简介/截图:

2025,DB37T5319,pdf,住宅建设,高品质,山东省

前言 为贯彻落实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颁布印发的《山东省高 品质住宅开发建设指导意见》,推动住宅由“住有所居”向“住 有宜居”迈进,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建设好房 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根据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2024年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 制修订计划的通知》(鲁建标字[2024]6号)要求,编制组深 人调查研究,认真总结近年来住宅建设在规划设计、施工建造以 及运维管理等方面的实践经验,参考国内外先进理念和相关标 准,结合新时期居住需求和山东省实际情况,在广泛征求意见的 基础上,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内容: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规 划设计;5.建筑设计;6.施工建造;7.查验交付;8.物业 运维.

本标准为推荐性标准,由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 理,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发展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 释.

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至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 设发展研究院住房研究所(邮编:250024,电话:0531- ,电子邮箱:zfyjs2020@).

主编单位: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发展研究院 同圆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新东升置业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建科工集团山东有限公司
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瑞森新建筑有限公司 德泰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山东省建设工程消防技术服务中心 主要起草人员:孙莉解捷李飞李献良张涛 王泽霖闫顺利李磊张挪威方涛 张馨月徐龙钱裕安黄孝凯王卓然 王昭 李晓东 马秀宁王冰杨秀 孙震韩春慧 赵元刚安强张世阳 李沛王业中 孙付杰曲东升王业胜 张永志谢洪栋 俞浩 邱鹏飞陈华周 李军李玉环王衍争 主要审查人员:申作伟钱嘉宏薛峰曾宇王金岩 井坤何昌杰刘国仿秦珩
目 1 总则 2术语 3基本规定 4规划设计 4.1规划布局 4.2 交通组织 4.3 配套设施. 4.4 住区环境 6 5 建筑设计 5.1 套内空间 5.2 公共空间 5.3 结构构造 8 5.4 设备设施 8 5.5室内环境 8 施工建造 10 6.1一般规定 10 6.2质量管控 10 6.3绿色施工 12 7查验交付 14 8物业运维. 15 本标准用词说明 17 引用标准名录 18 附:条文说明 21
Contents General provisions 2 Terms.. 3 Basic requirements 4 Planning and design 4.1 Planning and layout ….. 4.2 Traffic organization 4. 3 Supporting facilities … 4. 4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6 5 Architectural design 5.1 Interior space 5.2 Public space 5.3 Structural construction 8 5. 4 Equipment and facilities 8 5.5 Indoor environment 8 6 Construction. 10 6.1 General requirements 10 6.2 Quality control 10 6. 3 Green construction 12 7 Inspection and delivery 14 8 Property maintenance 15 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standard 17 List of quoted standards 18 Addition: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 21




DB37/T 5320-2025 公共建筑无障碍设施建设标准(公开版).pdf

资源简介/截图:

2025,DB37T5320,pdf,公共建筑,无障碍,山东省

前言 根据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2023年山东省工程建设 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鲁建标字(2023)11号)的要求,编制组依据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 经深入调查研究和广泛征求意见,参考国内外研究成果和其他省市的相关标准,并结合山东地 区的地域特点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通用无障碍设施;5.无障碍设计; 6.无障碍设施施工验收和维护.

本标准由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青岛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各单位在使用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青岛市市政工程设 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青岛市崂山区深圳路222号天泰金融广场A座13楼,邮政编码:266100, 联系电话:0532-68695671邮箱:qdszzgs@).

本标准主编单位:青岛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潍坊市滨海建设工程施工图审查有限公司 滨州建筑工程施工图审查中心 本标准参编单位:滨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滨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青岛理工大学 青岛市城市交通研究院有限公司 山东安盛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王召强鲁洪强隋毅张忠磊魏金玲任照龙 高尚坤孙国梁于磊高海亮刘相国单春明 徐玉晓刘炜杜阳白少凯末涌周剑 李昌科孟祥健孙继峥刘晓敏陆云华戚宗霞 刘宽单洁穆春龙张广政马玉花陈涌波 王群李志强刘飞张德凯侯东师李伟亭 杨金顺陈秀锋王安华谭希祝筱倩穆炳生 邹本霞张红刚卡士雷毛子龙张云海刘晓盟 季文霞曲鹏 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焦舰稽飘王春堂宋英芳潘福全解建东 崔联王海冬王双宣
目次 1总则 2术语… 3基本规定. 4通用无障碍设施, 4.1一般规定 4.2无障碍通行设施, 4.3无障碍服务设施. 6 4.4无障碍信息交流设施 12 5无障碍设计.. …14 5.1一般规定. … 14 5.2办公科研类建筑, 5.3教育类建筑 16 5.4医疗类建筑 17 5.5社会民生服务类建筑, 19 5.6公众活动类建筑 20 5.7商业服务类建筑… 22 5.8交通类建筑. 24 5.9公共停车场(库) 25 5.10城市公共厕所, ..5 6无障碍设施施工验收和维护, ..27 6.1一般规定 .27 6.2无障碍设施施工, .27 6.3无障碍设施验收. ..27 6.4无障碍设施维护. 28 本标准用词说明. …9 引用标准名录.. …0 附:条文说明. ..31
Contents 1 General provisions. 2 Terms. 3 Basic requirement . 3 4 General accessible facilities … 4.1 General rcquirements ….. 4.2 Accessible access and circulation facilities .4 4.3 Accessible service facilities .. ..9 4.4 Acccssible munication facilities… …12 5 Projeets accessible design… ..14. 5.1 Ceneral requirements ..14 5.2 Office Judicial and Research buildings ..15 5.3 Educational building…. …16 5.4 Medical buildings .17 5.5 Livelihood service buildings …19 5.6 Public activity buildings … ..0 5.7 Commercial service buildings ..22 5.8 Transportation buildings.. .24 5.9 Parking ( Garage ). …5 5.10 Public toilet ..5 6 Construction Acceptance and Management .7 6.1 Ceneral requirements … ..27 6.2 Construction… …27 6.3 Acceptance .. ..27 6.4 Management. …8 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standard …29 List of quoted standards … ..0 Addition: Explanation of provision in this standard ..31
1总则 1.0.1为进一步提高山东省公共建筑无障碍设施的建设水平,落实无障碍环境建设要求, 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新建、扩建和改建公共建筑工程无障碍设施的建设和维护.

1.0.3公共建筑无障碍设施的建设和维护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和山东省现行 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无障碍通行设施accessible access and circulation facilities 保障残疾人、老年人和其他有需求的人自主安全地通行道路、出入建筑物、搭乘公共 交通工具的设施.

2.0.2无障碍服务设施accessible servicefacilities 保障残疾人、老年人和其他有需求的人自主安全使用的卫生设施、住宿设施、席位和 低位服务设施等.

2.0.3无障碍信息交流设施accessiblemunicationfacilities 保障残疾人、老年人和其他有需求的人自主安全地交流信息的设施.

2.0.4无障碍通行流线accessiblecirculation 在城市开散空间、建筑场地、建筑内部的不同区域及其之间,保障残疾人、老年人和 其他有需求的人自主安全地通行的交通流线.

2.0.5轮椅回转空间wheelchair tuming space 直径不小于1.50m、方便乘轮椅者旋转以改变方向的空间.

2.0.6无障碍休息区accessible rest arca 设置轮椅停驻位、带靠背和扶手的座椅的休息区.

2.0.7家庭卫生间family toilet 用于协助老、幼及行动不便者使用的无障碍卫生间.

2.0.8容膝容脚空间knee and toe clearance 容纳乘轮椅者腿部和足部并满足其移动需求的空间.

2.0.9通行净宽passage clear width 无障碍通行设施在高度不大于2.10m范围内可供通行的净宽度.

2.0.10安全阻挡措施edgeprotection 自动扶梯、楼梯的下部以及各种室内低矮空间能够进入时,为避免造成硫碰,进行提 示的措施,以及控制轮椅小轮和拐杖不会侧向滑出坡道、踏步和平台边界的措施.

2.0.11 通用设计universal design 在可能的最大限度范围内,不分性别、年龄与能力,适合人方便使用的无障碍环 境或产品设计.




DB11/T 2406-2025 建筑工程智能建造技术规程-发布稿(终版).pdf

资源简介/截图:

2025,2406,DB11T,技术规程,终版,北京市

DB 北京市地方标准 编号:DB11/T2406-2025 建筑工程智能建造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intelligent construction of building engineering (京津冀区域协同工程建设标准) 2025-03-××发布 2025-07-01实施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联合发布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北京市地方标准 建筑工程智能建造技术规程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intelligentconstruction of buildingengineering 编号:DB11/T2406-2025 主编单位: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城建科技促进会 天津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天津市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中土城联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中联合盛科技有限公司 批准部门: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施行日期:2025年07月01日 2025年北京
前言 根据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4年北京市地方标准制定项目计划》(京市监发(2024)4 号)的要求,规程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内外先进标准,并在 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为京津翼区域协同工程建设标准,按照京津冀三地互认共享的原则,由三地住房和城 乡建设主管部门分别组织实施.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智能勘察:5智能设计:6智能 生产:7智能施工:8智慧运维.

本规程由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和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共同管理,北京市住房和城 乡建设委员会归口、组织实施,并负责组织编制单位对具体技术内容进行解释.

执行过程中如有 意见或建议,请寄送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太平庄路18号,邮编 100088:电话::电子邮箱:bucgjzyb@) 本规程主编单位: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城建科技促进会 天津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天津市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中土城联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中联合盛科技有限公司 本规程参编单位: 北京市: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三一筑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中国新兴建设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中建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中航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中航天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宝治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住总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城建八建设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市住宅产业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城建二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六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城建七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市大兴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城建一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北京万兴建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泛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航天规划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中航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兵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首钢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爱地地质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城建亚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城建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建一局集团第三建筑有限公司 北京建工一建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北京建工新型建材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建工海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住总第一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北京住总第六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天津市:天津大学 天津市绿色建筑促进发展中心 中集建造(天津)有限公司 天津住宅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中建六局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 天津泰达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天津盛为利华新型建材技术有限公司 天津泰达城市轨道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河北省:河北省建筑业协会 河北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河北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河北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天保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华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河北建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员: 北京市:李久林杨震卿张德萍杨应辉陈利敏赵国豪梁楠 刘卫昕马云飞马钊高涛李世民戴金娥鲁丽萍 宋萍萍宫萍王建林阎斌周子淇李六连孙东旭 许立山赵瑞刘东阳刘汝超蒋小军陈泓列程占玉 慎旭双张建李栋钱增志孙玉龙徐斌严晗 严心军赛菌李毅陈劲曹德志刘振东张国帅 吕鹏张起久蔡永生刘兮张志伟侯雲翔李健 何长黎孙西濛姜月菊贾惠文雷素素张鹏张样 杨顺 刘丽丽刘明文叶钊辰赵文娟王鸿翔雷超兵 吴挺梁涛王书行刘少波孙风玲王浩张丹 李建辉张海滨宗士昌贺诗选秦新平李岩汪令宏
田军李晓文马烽霖王玺张世功胡迅诚闫旭 胡鸿志曹莉立赵永生沙楠李大用吕頔 天津市:朱铁麟刘祖玲冯文龙王东林向敏刘秀凤马乐民 孙怀军刘月辉卢琬玫曲辰飞胡斌仲敏李杰 顾奉煜赵海波张辰吴闻婧王敬怡冯佳黄谦 马辰侯建成齐博阳光闫晓华赵宏玫杨佳 朱青姿崔丽刘振吴玉璇常菁张昭午曹禹 牛克娟周梦玥杨萧颖薛雪刘信男汪小伟刘东海 李超刘书敬卢宝弟万国安邵军王晓冉董文涛 吴迪马全丽王乃坤孙建军宋成如吴方程长广 河北省:高腾野张非非石珍线登洲国东李国栋甄志禄 刘朝晖汪伟武肖莎刘永奇赵丽娅宋磊马进霞 王新玲马雷李卫锋孙晓威杨艳青李亚睿鑫陈辉 贾立勇冯惠利韩龙孟留港李海乾高仕通米从磊 张旭东闫万军孙建伟杜苗张增富赵小强安建烨 王楠张灿曹朋方 本规程主要审查人员:王静傅志斌周德恒夏绪勇刘红波童伟猛张学辉 史炳强张秀玲




国家电网 变电站工程创优施工实施细则(线路)

1、概述
1.1 编制目的
为XXXX500千伏线路工程创优主要工作进行指导,组建创优机构,明确创优工作主体单位及管理职责,安排各阶段创优主要工作,最终实现创建国网公司优质工程金奖,争创国家优质工程,创建标准工艺示范工地,特编制本创优规划。
1.2 编制依据
国家、地方颁发的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相关行业、公司的规程规范、政策标准等,施工图纸和有关设计文件,如表1所示。
表1编制依据




2025.01.30-浙江省《水利工程文化融合导则》DB33_T 1411-2024

ICS 93.160 CCS P 55 33 浙江省地方标准 DB33/T 1411 —2024 水利工程文化融合导则 Guidelines for culture fusion of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2024 – 12 – 30 发布 2025 – 01 – 30 实施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3/T 1411—2024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浙江省水利厅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标准由浙江省水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省海洋规划设计研究院)、浙江省水文管理中心、 浙江省农村水利管理中心、浙江省质量科学研究院、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邬杨明、王申、金俏俏、金倩楠、穆锦斌、刘立军、方敏、柳贤武、郑盈盈、 周丹丹、钱超、金玉、孟一丁、傅峥嵘、鲍倩、申振东、张辰旸、李洁、杨洁、李浩。 I DB33/T 1411—2024 水利工程文化融合导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利工程文化融合的原则、形式、工程建设、运行管理和成效评价等。 本标准适用于水利工程与文化融合的设计、建设、改造提升、运行管理和成效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标准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标准。 GB/T 10001.1 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第1部分:通用符号 GB/T 10001.9 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第9部分:无障碍设施符号 GB/T 15566.1 公共信息导向系统 设置原则与要求 第1部分:总则 SL 26 水利水电工程技术术语 DB33/T 614 美丽河湖建设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SL 2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水利遗产 heritage of water conservancy 人类在识水、用水、治水、管水、护水和节水等过程中创造并留下的有价值的实物遗存和以非物质 形态存在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4 融合原则 4.1 因地制宜。遵循当地历史文化风格,与当地自然环境和建筑景观相协调,依据工程规模、空间结 构、功能特点和环境承载力等条件,因地制宜融入文化元素,以有机、自然的方式开展文化融合。 4.2 系统完整。有系统设计和整体性,各部分内容相互衔接,层次结构合理,文化表达相互呼应。 4.3 科学严谨。文化的展示与传播遵循科学、严谨、专业原则,兼顾趣味性和通俗性。 4.4 先进引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先进时代精神,创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注重文化先进性和 引领性,有益于公众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涵养文化。 4.5 特色突出。水利工程文化融合主题和内容应突出水文化特色、水利工程自身特点和地域文化特色。 4.6 形式丰富。综合利用多种文化元素、融合途径和展示形式,充分调动人们感官体验,打造沉浸式 文化传播环境,提升文化展示效果。 4.7 安全优先。文化融合空间选择、文化融合设计和文化设施建设,应以保障水利工程安全和受众安 全为前提。 5 融合设计 1 DB33/T 1411—2024 5.1 融合主题 5.1.1 主题展现 5.1.1.1 根据水利工程自身特征和文化展示需求,可重点表现一个或数个文化融合主题。水利工程文 化融合主题可包括:治水实践、水利科普、生态和绿色发展、地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 及其他主题等。 5.1.1.2 水利工程文化融合应突出特色,主题不宜过多,应有机协调。 5.1.2 治水实践主题 5.1.2.1 治水历程,包括以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建设、管理为核心的治水实践背景、经过、始末等。 5.1.2.2 治水成效,包括水事活动对当地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历史文化的影响,在兴水利、除水患 和协调人水关系方面的成效等。 5.1.2.3 治水人物,包括代表性治水人物的生平、治水事迹、治水贡献等。 5.1.2.4 治水智慧,包括治水思想理念、规划方略、施工技艺、发明创新、制度建设等。 5.1.2.5 治水精神,包括治水实践中体现的无私奉献、团结一心、艰苦奋斗,以及忠诚、干净、担当、 科学、求实、创新精神。 5.1.2.6 治水遗产,包括治水实践中创造并留存的水利遗产。 5.1.2.7 其他反映治水实践的事物。 5.1.3 水利科普主题 5.1.3.1 工程科普,包括水利工程的设计原理、施工工艺、功能、设备、运行管理、效益作用等。 5.1.3.2 水利科技,包括一般性水利科学知识、技术发明、科研仪器设备等。 5.1.3.3 地方水情,包括地方水安全、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管理等领域知识。 5.1.3.4 与水利相关的其他知识等。 5.1.4 水生态和绿色发展主题 5.1.4.1 水利工程规划建设中所体现的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价值追求,如绿水 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等发展理念。 5.1.4.2 为了保护生态、改善环境、节能减排、维持生物多样性所采取的技术手段、管理措施和相关 效益等。 5.1.5 地域文化主题 5.1.5.1 地方受特定自然环境影响而形成的与水相关的特色生产方式,包括梯田、圩田、溇港、灌区、 围垦区农业生产,以及水上运输、水碓加工、水车提水、桔槔井灌等。 5.1.5.2 地方受特定自然环境、生产方式和历史传统影响而形成的与水相关的特色生活方式,包括日 常取用水方式、赛龙舟、水上婚礼等。 5.1.5.3 地方受特定自然环境、生产生活方式和历史传统影响而形成的特色精神文化,包括地方信仰、 涉水地名、风俗仪式、方言词汇、文艺作品、故事传说等。 5.1.5.4 其他具有地方辨识度的事物,包括特色物产、历史名人、著名景点、文化符号等。 5.1.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 5.1.6.1 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历程中创造并留存至今的、具有鲜明国际辨识度的物质遗产。 2




2025.01.30-浙江省《水利对象基础数据编制规范》DB33_T 582-2024

ICS 93.160 CCS P 55 3 3 浙 江 省 地 方 标 准 DB33/T 582—2024 代替 DB33/T 578—2005、DB33/T 582—2005、DB33/T 583—2005、DB33/T 585—2016 水利对象基础数据编制规范 Basic data compilation specification for water objects 2024 – 12 – 30 发布 2025 – 01 – 30 实施 浙 江 省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发 布 DB33/T 582—2024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编制原则 . 1 5 数据体系 . 2 一般要求 . 2 数据组成 . 2 数据描述 . 2 6 数据编制 . 2 一般要求 . 2 对象标识数据编制 . 3 平面位置数据编制 . 3 属性特征数据编制 . 4 元数据编制 . 5 基础数据集编制 . 6 附录 A(规范性) 部分常用计量单位和精度要求 .7 附录 B(规范性) 平面位置数据几何表达形式 .8 附录 C(资料性) 基础数据集表达示例 .11 I DB33/T 582—2024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标准代替DB33/T 578—2005《浙江省机电排灌站名称代码》、DB33/T 582—2005《浙江省水闸名 称代码》、DB33/T 583—2005《浙江省堤防名称代码》、DB33/T 585—2016《水力发电工程代码》。与 原标准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 更改了标准名称为“水利对象基础数据编制规范”; b) 更改了“范围”一章(见第 1 章,2005 年版第 1 章); c) 更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一章(见第 2 章,2005 年版第 2 章); d) 更改了“术语”一章(见第 3 章); e) 删除了“编码原则”一章(见 2005 年版第 4 章); f) 新增了“编制原则”一章(见第 4 章); g) 删除了“编码方法”一章(见 2005 年版第 5 章); h) 增加了“数据体系”一章(见第 5 章); i) 删除了“代码表”一章(见 2005 年版第 6 章); j) 增加了“数据编制”一章(见第 6 章); k) 增加了规范性附录“部分常用计量单位和精度要求”(见附录 A); l) 增加了规范性附录“平面位置数据几何表达形式”(见附录 B); m) 增加了资料性附录“基础数据集表达附录”(见附录 C)。 请注意本标准中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浙江省水利厅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标准由浙江省水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省海洋规划设计研究院)、浙江省水利信息宣传中 心、浙江省钱塘江流域中心、杭州定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浙江广川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宋立松、杨才杰、黄康、殷腾箐、陈洲、饶丹丹、骆小龙、王红丹、张杰、郑 敏生、朱雄斌、叶寒楚、王云翔、张笑楠、滕晖、严云杰、周兴华、刘锋、夏庆云、金宣辰、邱志章、 吴辉、陈捷。 本标准及其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05 年首次发布为 DB33/T 578—2005、DB33/T 582—2005、DB33/T 583—2005、DB33/T 585 —2016;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II DB33/T 582—2024 水利对象基础数据编制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利对象基础数据的编制原则、数据体系、数据编制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水利对象基础数据的编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标准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标准。 GB/T 37973 信息安全技术 大数据安全管理指南 SL 700 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数据库表结构及标识符 SL/T 809 水利对象基础数据库表结构及标识符 DB33/T 2351 数字化改革 公共数据分类分级指南 DB33/T 2512—2022 水利对象分类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GB/T 37973、SL 700、SL/T 809、DB33/T 2351、DB33/T 2512—202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 用于本标准。 水利对象 water objects 在水事管理与活动过程中所涉及其事权范围内的自然实体、水利设施和管理概念等,例如:河流、 水库大坝、水资源分区等。 [来源:DB33/T 2512—2022,3.1] 水利对象基础数据 basic data for water objects 水利对象相对稳定的属性及主要特征信息,包括对象标识、平面位置、属性特征、元数据。 4 编制原则 基础性原则,优先选择与水利对象关键属性和特征密切相关的字段。 实用性原则,选取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属性特征支撑水利对象基础数据业务应用,避免选择与应 用无关或用处不大的字段。 明确性原则,选择同类对象中普遍认可和使用的具有明确含义的字段,准确反映水利对象的属性 特征。 时效性原则,根据业务需要实时或定期更新,与业务系统联动更新。 可采集性原则,选择易于采集的字段,降低数据获取成本,提高数据质量。 1




2024.12.07-浙江省《海堤生态性评价技术导则》DB33_T 1396-2024

ICS 07.060 CCS Z 06 33 浙江省地方标准 DB33/T 1396—2024 海堤生态性评价技术导则 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evaluation of ecological features of sea dike 2024 – 11 – 07 发布 2024 – 12 – 07 实施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3/T 1396—2024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浙江省自然资源厅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标准由浙江省海洋资源环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省海洋规划设计研究 院)、浙江省海洋科学院、浙江省海洋监测预报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鑫、陈培雄、曾剑、韩宇、王琪、黄君宝、员鹏、蔡家新、甘建军、陈思杨、 刘希真、许恒韬、唐泓淏、陈刚、谢东风。 I DB33/T 1396—2024 海堤生态性评价技术导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海堤生态性评价的总体要求、评价指标、指标计算方法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海堤生态性的评价。保护核电站、化工园区、港口等特殊工程项目专用海堤的生态性 评价可参照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标准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标准。 GB/T 12763.2 海洋调查规范 第2部分:海洋水文观测 GB/T 12763.6 海洋调查规范 第6部分:海洋生物调查 GB/T 17501 海洋工程地形测量规范 GB/T 51015—2014 海堤工程设计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海堤(海塘) sea dike 为防御风暴潮(洪)水和波浪对防护区的危害而修筑的堤防工程。 [来源:GB/T 51015—2014,2.0.1] 3.2 海堤生态性评价 evaluation of ecological features of sea dike 通过潮间带生物多样性、建筑材料生态性、植被覆盖率、堤后生态空间占比等指标对海堤的生态状 况进行综合评价的一种活动。 3.3 堤脚线 foot line of dike 海堤坡面根部(含堤脚)与滩面或地面的交界线。 4 总体要求 4.1 评价范围 海堤生态性评价应充分考虑海岸带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评价范围应包括滨海带、海堤带、陆域带三 个空间区域,具体见图1,各空间区域的范围为: 1 DB33/T 1396—2024 —— 滨海带:1 级海堤为迎水坡堤脚线向海侧宽度不小于300 m 的区域,2、3 级海堤为宽度不小于 200 m 的区域,4、5 级海堤为宽度不小于 100 m 的区域,海堤的分级标准按照GB/T 51015—2014 执行; —— 海堤带:海堤迎水坡堤脚线与背水坡堤脚线之间的区域; —— 陆域带:海堤背水坡堤脚线向陆侧宽度不小于50 m 的区域,若区域内有绿地、农田和水系的, 应将其全部纳入。 滨海带 海堤带 陆域带 图1 海堤生态性评价范围 4.2 评价对象 以单个评价单元为评价对象。堤身结构相似、自然属性相近、防潮标准和管理单位一致的连续堤段 作为一个评价单元。 4.3 评价方法 海堤生态性评价宜遵循全面性、客观性、适用性的原则,根据评价工作的需求,结合被评价海堤的 不同特点,选取合适的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可采用加权平均法、关键指标法等方法开展综合评价。 4.4 评价程序 海堤生态性评价程序宜包括确定工作需求、识别评价范围、界定评价对象、选取评价指标、构建指 标体系、实施评价工作、得出评价结论、形成评价报告等步骤。 4.5 资料要求 通过收集、现场调查等方式全面获取海堤设计建设的相关信息和海堤工程区域地形地貌、海洋水文、 生态环境等评价所需的基础资料。资料时效性和可靠性应满足以下要求: —— 除指标计算特殊要求外,资料应能客观反映当前海岸状况; —— 如需使用历史资料,除指标计算特殊要求外,宜采用近三年内调查获取的资料; —— 现有资料不能满足评价需要的,应开展必要的现场补充调查,调查方法应符合GB/T 17501、 GB/T 12763.2 和 GB/T 12763.6 的要求。 5 评价指标 海堤生态性评价指标见表1,指标分级标准见附录A。 2




2025.01.26-湖北省武汉市《村庄交通市政基础设施规划规范》DB4201_T 724-2024

ICS 91.020 CCS P50 4201 武汉市地方标准 DB 4201/T 724—2024 村庄交通市政基础设施规划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village transportation and municipal infrastructure planning 2024 – 12 – 26 发布 2025 – 01 – 26 实施 武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 4201/T 724—2024 目 次 前 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3 4 基本规定 . 4 5 交通设施 . 5 村庄道路 . 5 其他交通设施 . 8 6 给排水设施 . 10 给水 . 10 污水 . 13 排水防涝 . 16 7 能源设施 . 18 燃气 . 10 供电 . 21 其他能源 . 22 8 环境卫生设施 . 22 一般规定 . 22 垃圾收集设施 . 23 垃圾处理设施 . 23 公共厕所 . 23 9 防灾 . 23 消防 . 24 防洪 . 27 抗震 . 28 其他灾害防治 . 29 10 通信、邮政快递设施 . 29 通信 . 29 邮政快递业 . 30 11 坑塘河道 . 30 一般规定 . 31 水系连通 . 31 水生态环境保护 . 31 水体整治 . 32 水景观建设 . 33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