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JQZ-2016 公路桥梁导轨转动型球型支座设计指南》.pdf

资源简介/截图: abf667cab22f9c8目 录
1. 总 则 ………………………………………………………………………………………………. 1
2. 设计依据 ………………………………………………………………………………………………. 1
3. 产品结构 ………………………………………………………………………………………………. 1
4. 支座型号 ………………………………………………………………………………………………. 2
5. 产品特点 ………………………………………………………………………………………………. 2
6. 技术性能 ………………………………………………………………………………………………. 3
7. 支座布置原则 ………………………………………………………………………………………… 4
8. 安装工艺细则 ………………………………………………………………………………………… 5
8.1 总 则………………………………………………………………………………………………. 5
8.2 卸货与存放 ……………………………………………………………………………………….. 5
8.3 安装前的检查 …………………………………………………………………………………….. 6
8.4 灌浆材料性能要求 ………………………………………………………………………………. 6
8.5 灌浆工艺 …………………………………………………………………………………………… 6
8.6 混凝土结构梁支座安装工艺细则 …………………………………………………………… 8
8.7 钢结构梁支座安装工艺细则 ……………………………………………………………….. 10
9. 附属构件说明(梁底预埋钢板、套筒、锚固螺栓等) …………………………………. 11
10. 支座更换工艺细则 …………………………………………………………………………………. 11
11. 支座养护及维修 …………………………………………………………………………………… 12
12. 支座标识 …………………………………………………………………………………………….. 12
13. 支座安装尺寸 ………………………………………………………………………………………. 14
13.1 JQZ-2016(Ⅰ)公路桥梁导轨转动型球型支座 ………………………………………. 14
13.2 JQZ-2016(Ⅱ)公路桥梁导轨转动型球型支座 ………………………………………. 39
13.3 JQZ-2016(Ⅲ)公路桥梁导轨转动型球型支座 ………………………………………. 64
14. 附件 …………………………………………………………………………………………………… 89JQZ-2016 公路桥梁导轨转动型球型支座
1. 总 则 〖JQZ-2016 公路桥梁导轨转动型球型支座〗是按照交通运输部行业标准《公路桥梁多级水平力球型支座》(JT/T 873-2013)、《公路桥梁导轨转动型球型支座》(T/CACEM 00011-2016),同时参照并满足欧洲标准《Structural bearings – Part 7: Spherical and cylindrical PTFE bearings》(EN 1337-7:2004)及其它相关行业规范(双标准、多规范)研发的桥梁标准构件系列产品,适用于各类公路、市政及轨道交通的各种类型桥梁,尤其是弯、坡、斜及特殊复杂桥梁。
2. 设计依据
 《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14) 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 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12)  《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  《公路桥梁多级水平力球型支座》(JT/T 873-2013)  《公路桥梁导轨转动型球型支座》(T/CACEM 00011-2016)  《公路桥梁支座安装及更换技术规程》(DB61/T 896-2013)  《公路桥梁支座养护及更换技术规程》(报批稿)
 《Structural bearings – Part 2: Sliding elements》(EN 1337-2:2004)  《Structural bearings – Part 7: Spherical and cylindrical PTFE bearings》(EN 1337-7:2004)  《Structural bearings – Part 5: Pot bearings》(EN 1337-5:2005)
3. 产品结构固定型系列(JQZ-2016-GD) 横向活动型系列(JQZ-2016-HX)
设计指南 〖JQZ-2016 公路桥梁导轨转动型球型支座〗
2 西安中交土木科技有限公司纵向活动型系列(JQZ-2016-ZX) 双向活动型系列(JQZ-2016-SX) 图 3.1 产品结构示意图
4. 支座型号
JQZ-2016(□)-□ □-e□-□
温度适应范围:C-常温型(可省略),F-耐寒型,N-耐候型;
设计位移:支座主位移方向活动位移量(mm),固定型无;
功能代号:GD-固定型支座,HX-横向活动型支座,
ZX-纵向活动型支座,SX-双向活动型支座;
竖向承载力:设计竖向承载力,单位为兆牛(MN);
水平承载力(系列类别):分为Ⅰ型、Ⅱ型和Ⅲ型,
Ⅰ表示设计水平承载力为竖向承载力的 10%,
Ⅱ表示设计水平承载力为竖向承载力的 15%,
Ⅲ表示设计水平承载力为竖向承载力的 20%;
支座名称代号:JQZ-2016公路桥梁导轨转动型球型支座。
示例:
支座设计竖向承载力为10MN,设计水平承载力为竖向承载力的15%,纵向活动位移量为±100mm,常温型纵向活动桥梁导轨转动型球型支座,其型号表示为:JQZ-2016( ) Ⅱ -10ZX-e100-C,可简写为JQZ-2016( ) Ⅱ -10ZX-e100。
支座设计竖向承载力为8MN,设计水平承载力为竖向承载力的20%,横向活动位移量为±50mm,常温型横向活动桥梁导轨转动型球型支座,其型号表示为:JQZ-2016( ) Ⅲ -8HX-e50-C,可简写为JQZ-2016( ) Ⅲ -8HX-e50。
支座设计竖向承载力为6MN,设计水平承载力为竖向承载力的10%,耐候型固定多级桥梁导轨转动型球型支座,其型号表示为:JQZ-2016( ) Ⅰ -6GD-N。




JT/T 1448-2022 公路隧道用射流风机

资源简介/截图: ICS93.080.30
P66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行业标准
JT/T1448-2022
公路隧道用射流风机
Jet fan for road tunnel2022-09-13发布 2022-12-13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发布bda2760166c24b7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公路隧道用射流风机的分类、规格型号与基木结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如及
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本文件适用于公路隧道通风系统所用射流风机。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件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228.1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GB/T755旋转电机定额和性能
GB/T2423.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
GB/T2423.2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
GB/T2423.3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山:恒定湿热试验
GB/T2888风机和罗茨鼓风机噪声测量方法
GB/T4237不锈钢热轧钢板和钢带
GB/T4942.1旋转电机整体结构的防护等级(P代码)-分级
GB/T9239.1机械振动恒态(刚性)转子平衡品质要求第1部分:规范与平衡允差的检验
GB/T9438铝合金铸件
GB/T9439灰铸铁件
GB/T12467.5金属材料熔焊质量要求第5部分:满足质量要求应依据的标准文件
GB/T13306标牌
GB/T17774工业通风机尺寸
GB/T18226公路交通工程钢构件防腐技术条件
GB/T19843工业通风机射流风机的性能试验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理论推力fan theoretical thrust
射流风机进出口空气动量的变化率。
3.2
实测推力fan measured thrust
用射流风机性能试验方法实际测试的推力。
3.3
空气性能标称值air performance nominal value
射流风机在标准空气状态和电动机额定转速下所规定的流量、风速、理论推力的量值。
3.4
空气性能测试修正值air performance test correction value
非标准空气状态、非额定转速下测定的流量、风速、实测推力用射流风机性能换算成的量值。
3.5
叶轮超速试验impeller overspeed test
测试风机叶轮尺寸变形量的试验。4分类、规格型号与基本结构
4.1分类
公路隧道用射流风机(以下简称“射流风机”)分为单向通风型和双向通风型两类。
4.2规格型号
4.2.1常见规格
4.2.1.1射流风机叶轮常见规格有630mm、710mm、900mm、1000mm、1120mm、1250mm。
4.2.1.2电动机极数常见规格有2Pole、4Pole、6Pole。
4.2.1.3电动机功率可根据用户实际需求选配,常见规格有7.5kW、11kW、15kW、18.5kW、22kW、
30kW、37kW、45kW、55kW。




JT/T 1449-2022 防眩网.pdf

资源简介/截图: ICS93.080.30
P66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行业标准
JT/T1449-2022
防眩网
Anti-glare mesh
2022-09-13 发布 2022-12-13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发布 bf21a9b26a85576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交通工程设施(公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223)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路高科交通检测检验认证有限公司、国家交通安全设施质量检验检测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柯东青、苏鹤俊、王志华、郭东华、彭雷、刘恒权、马学锋、李丹、王超、郭占洋王磊、王晓双、韩越。内容目录:目次
前言Ⅲ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产品组成、分类及型号1
4技术要求2
5试验方法6
6检验规则7
7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8
附录A(规范性)防眩网遮光角计算10内容摘抄:防眩网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防眩网的产品组成、分类及型号,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公路用防眩网的生产、检验和使用。城市道路等场所所用防眩网参照使用。规范性引用文件
2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28.1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GB/T700碳素结构钢
GB/T708冷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GB/T709热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GB/T3274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钢板和钢带
GB/T3098.1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栓、螺钉和螺柱
GB/T6728一2017结构用冷弯空心型钢
GB/T8237纤维增强塑料用液体不饱和聚酯树脂
GB/T11253碳素结构钢冷轧钢板及钢带
GB/T17470玻璃纤维短切原丝毡和连续原丝毡
GB/T18369玻璃纤维无捻粗纱
GB/T18370玻璃纤维无捻粗纱布
GB/T18371连续玻璃纤维纱
GB/T22040公路沿线设施塑料制品耐候性要求及测试方法
GB/T24721.1公路用玻璃纤维增强朔料产品第1部分:通则
GB/T26941.1隔离栅第1部分:通则
JT/T495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质量检验抽样方法3产品组成、分类及型号
3.1组成
防眩网由网片、立柱、紧固件、连接件四个构件组成。
3.2分类
按防眩网网片材料不同分为:
a)玻璃纤维增强塑料(以下简称“玻璃钢”)型,代码为F:
b)金属型,代码为M。3.3型号
防眩网的型号如图1所示。4技术要求
4.1外观质量
4.1.1金属型防眩网网片应平整,无断丝,网孔无明显歪斜,涂层表面应平整光滑,颜色均匀一致,无明显杂质、工艺性碳化或焦化现象,无肉眼可见的气泡、气孔、裂痕、基体裸露等缺陷。
4.1.2玻璃钢型防眩网网片应平整,无断丝,网孔无明显歪斜,表面光滑、色泽均匀,无分层、毛刺、裂纹、纤维外露、杂质及表面发黏等缺陷。
4.2结构尺寸
4.2.1网片
4.2.1.1金属型防眩网网片的结构尺寸应符合表1的规定,示意图见图2。4.3遮光角
防眩网应按部分遮光原理设计,直线路段遮光角不应小于8°,平曲线、竖曲线路段遮光角应为8°~15°。具体计算方法按附录A的规定进行。
4.4材料要求
4.4.1金属型防眩网网片的材料,应采用低碳钢板,其拉伸性能应符合GB/T3274、GB/T11253的规定。
4.4.2钢管材料的拉伸性能应不低于GB/T700中Q235的要求。
4.4.3型钢材料的拉伸性能应不低于GB/T700中Q235的要求。
4.4.4螺栓螺母的机械性能应符合GB/T3098.1的规定。
4.4.5玻璃钢型防眩网热固性树脂的性能指标应符合GB/T8237的规定。
4.4.6玻璃钢型防眩网玻璃纤维应选用无碱玻璃纤维或中碱玻璃纤维制成的纱制品和织物,且性能指标应符合GB/T17470、GB/T18369、GB/T18370、GB/T18371的规定。
4.5理化性能
4.5.1玻璃钢型防眩网的理化性能要求应符合表5的规定。(略)




JT/T 1037-2022 公路桥梁结构监测技术规范

资源简介/截图: ICS93.040
CCS P 2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行业标准
JT/T1037-2022代替JT/T1037—2016
公路桥梁结构监测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structural monitoring of highway bridges2022-01-13发布
2022-04-13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发布f89ccf9ce7d7515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公路桥梁结构监测技术的总则、基本规定、监测内容监测测点布设、监测方法、监测
系统、数据管理、监测应用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公路桥梁结构监测的系统设计、实施、收、运营维护、数据管理和监测应用,其他桥
梁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写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4208-2017外壳防护等级(1P代码)
GBT8566信息技术软件生存周期过程
GBT8567计算机软件文档编制规范
GB/T9386计算机软件测试文档编制规范
GB/T15532计算机软件测试规范
GB/T21296.1动态公路车辆自动衡器第1部分:通用技术规范
GBT24726交通信息采集视知交通流检测器
GB/T31167信息安全技术云计算服务安全指南
GB/T31168信息安全技术云计算服务安全能力要求
GB/T32630非结构化数据管理系统技术要求
GB/T33697公路交通气象监测设施技术要求
GB/T36344信息技术数据质量评价指标
GB/T37048高速公路机电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B/T39410低轨星载GN5S测量型接收机通用规范
GB5052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54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311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313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B502建筑与桥梁结构监测技术规范
/T132公路数据库编目编码规则
ⅡG5120一2021公路桥涵养护规范
ⅡG/T5122一2021公路缆索结构体系桥梁养护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桥梁结构监测bridge structural monitoring
一种可以对桥梁的设定参数进行连续、自动测量和记录,获取桥梁环境、作用、结构响应与结构变化
定量数据,实现监测数据超限报警,评估结构健康度的多学科交叉融合技术。
3.2
桥梁结构监测系统bridge structural monitoring systems
一种通过网络集成技术将分布在桥梁现场和监控中心的各类传感器、数据采集与传输、数据处理与
管理、数据分析与应用的硬件设备、软件模块及配套设施连接在一起,具有对桥梁设定参数连绒监测、自
动记录、数据显示、报警评估的功能,辅助桥梁管理和养护决策的电子信息系统。
3.3
环境environmental factors
影响桥梁安全和功能的桥址自然环境因素。
3.4
作用action
桥梁所受的直接荷载或间接荷载。
3.5
结构响应structural response
由作用引起的桥梁构件、部件、结构的静力或动力响应。
3.6
结构变化structural variation
以桥梁结构成桥状态或某一规定时刻状态为基准,桥梁构件、部件、结构在使用中儿何形态和表观、
结构性能发生的相对变化。
3.7
超限值alarming threshold
对桥梁环境、作用、结构响应、结构变化、关键结构构件可能出现的各种级别的异常或风险,各监测
点数据特征指标所设定的临界状态警戒值。
3.8
超限报警over-limit alarming
监测数据的特征指标达到或超过超限值时,系统自动发出相应级别的警报。
3.9
桥梁结构健康度bridge structural health level
相对于成桥状态或设计规定的结构安全和功能要求,当前桥梁结构安全和功能所处的相对水平。




JT/T 946-2022 公路工程预应力孔道压浆材料

资源简介/截图: ICS93.080.20
CCS P 66 JT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行业标准
JT/T946-—2022代替T/T9462014
公路工程预应力孔道压浆材料
Grouting material for prestressed structure in highway engineering
2022-06-09发布2022-09-09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发布34c3daea3269386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预应力孔道压浆材料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公路工程后张预应力结构孔道压力灌浆材料的生产、检验和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75通用硅酸盐水泥
GB/T176水泥化学分析方法
GB/T1346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
GB/T5224预应力混凝土用钢饺线
GB/T8077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
GB/T17671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S0法)
GB/T18046用于水泥、砂浆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
GB/T23439混凝土膨胀剂
JC/T726水泥胶砂试模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预应力孔道压浆材料grouting material for prestressed structure
由硅酸盐类水泥、诚水组分、膨胀组分、矿物掺合料以及功能性组分按一定比例混合,经专用设备干拌均匀制成,加水拌和后可直接用于后张预应力构件压浆施工的粉体材料。
3.2
预应力孔道压浆剂grouting admixture for prestressed structure
由诚水组分、膨张组分、矿物掺合料以及其他功能性组分等按一定比例干拌而成,用于后张预应力构件孔道压浆施工用的外加剂。
4技术要求
4.1匀质性
预应力孔道压浆材料匀质性应符合表1的要求。当检测预应力孔道压浆剂时,其匀质性应以预应力孔道压浆剂与匹配的水泥混匀(按厂家推荐的比例)后混合物的匀质性检测结果表示。




海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全文公开(不断更新中)


海南BIM-xycost.com整理,点击标题可排序,点击链接可直接下载原文PDF
发布日期标准名称编号链接
2006《海南省建筑外门窗抗风压、水密、气密性能控制指标》DBJ02-2006DBJ02-2006海南省建筑外门窗抗内压、水密、气密性能控制指标
2017《海南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46-003-2017海南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2006《海南省建筑节能工程施工验收标准》(试行)DBJ04-2006DBJ04-2006海南省建筑节能工程施工验收标准(试行)
2016《建设工程文明施工标准》DBJ46-07-2016建设工程文明施工标准
2022《海南省建设工程文明施工标准》DBJ46-07-2022(自2023年4月1日起实施)《海南省建设工程文明施工标准》DBJ 46-07-2022
2016《非承重砌体材料应用技术规程》DBJ46-008-2016非承重砌体材料应用技术规程
2017《海南省建设工程施工优质结构评定标准》DBJ46-009-2017海南省建设工程施工优质结构评定标准
2020《海南省建设工程“绿岛杯”奖评选标准》DBJ46-010-2020

标准文本下载: DBJ46-010-2020《海南省建设工程“绿岛杯”奖评选标准》

培训课件下载: 海南省《建设工程绿岛杯奖评选标准》(DBJ 46-10-2020)宣贯课件(陈加勤)海南省《建设工程绿岛杯奖评选标准》(DBJ 46-10-2020)宣贯课件(陈可亮)

2015《海南省农村居住建筑抗震防风技术规程》DBJ46-011-2015海南省农村居住建筑抗震防风技术规程
2017《海南省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一体化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DBJ46-012-2017海南省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一体化设计施工及验收标准
10《海南省预拌混凝土应用技术标准》DBJ46-018-2019标准文本下载:海南省预拌混凝土应用技术标准
中英文双语版(海南出版社):《海南省预拌混凝土应用技术标准》DBJ46-018-2019(中英文双语版)
培训课件下载:
《海南省预拌混凝土应用技术标准》培训课件1
《海南省预拌混凝土应用技术标准》培训课件2
11《海南省城镇生活垃圾填埋场劳动岗位定员标准(试行)》DBJ13-2009海南省城镇生活垃圾填埋场劳动岗位定员标准(试行)
12《海南省城乡环境卫生质量标准》DBJ14-2009DBJ14-2009海南省城乡环境卫生质量标准
13《海南省城乡容貌标准》DBJ15-2010DBJ15-2010海南省城乡容貌标准
14《海南省公共厕所管理及保洁服务标准》DBJ16-2010DBJ16-2010海南省公共厕所管理及保洁服务标准
16《电气火灾监控系统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DBJ20-2012DBJ20-2012电气火灾监控系统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
17《海南省住宅建筑通信设施工程建设标准》DBJ46-025-2019DBJ46-025-2019《海南省住宅建筑通信设施工程建设标准》
18《海南省螺杆灌注桩技术标准》DBJ46-026-2021DBJ46-026-2021《海南省螺杆灌注桩技术标准》 中英文双语版(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海南省螺杆灌注桩技术标准》DBJ46-026-2021(中英文双语版)
19《海南省建筑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安全评定规程》DBJ46-027-2013DBJ46-027-2013海南省建筑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安全评定规程-新版带水印
20《海南省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维修标准(试行)》DBJ46-028-2013海南省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维修标准(试行)
2014《海南省建设工程造价电子数据标准》DBJ46-030-2014海南省建设工程造价电子数据标准
2014《海南省房屋建筑工程全过程监管信息平台检测数据接口标准(试行)》DBJ46-031-2014DBJ46-031-2014海南省房屋建筑工程全过程监管信息平台检测数据接口标准(试行)
2015《海南省房屋建筑工程全过程监管信息平台基础数据库(企业、人员、项目、诚信)数据接口标准》DBJ46-035-2015海南省房屋建筑工程全过程监管信息平台基础数据库(企业、人员、项目、诚信)数据接口标准
2020《海南省新建住宅小区供配电设施建设技术标准》DBJ46-036-2020标准文本下载: DBJ46-036-2020《海南省新建住宅小区供配电设施建设技术标准》
培训课件下载: 《海南省新建住宅小区供配电设施建设技术标准》宣贯培训班 课件
2016《海南省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DBJ46-037-2016海南省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2016《海南省城镇园林绿地养护管理规范》DBJ46-038-2016海南省城镇园林绿地养护管理规范
2016《海南省住宅建筑节能和绿色设计标准》DBJ46-039-2016海南省住宅建筑节能和绿色设计标准
2016《海南省美丽乡村建设标准》DBJ46-040-2016海南省美丽乡村建设标准
2022《海南省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技术标准》DBJ46-041-2022DBJ46-041-2022 海南省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技术标准
2017《海南省全装修住宅室内装修设计标准》DBJ46-042-2017DBJ46-042-2017《海南省全装修住宅室内装修设计标准》
2017《海南省全装修住宅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DBJ46-043-2017DBJ46-043-2017《海南省全装修住宅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2017《海南省全装修住宅室内装修污染控制技术规程》DBJ46-044-2017DBJ46-044-2017《海南省全装修住宅室内装修污染控制技术规程》
2017《海南省建筑塔式起重机防台风安全技术标准》DBJ46-045-2017海南省建筑塔式起重机防台风安全技术标准
2017《海南省既有建筑绿色改造技术标准》DBJ46-046-2017海南省既有建筑绿色改造技术标准
2018《海南省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DBJ46-047-2018海南省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2018《海南省建筑工程防水技术标准》DBJ46-048-2018海南省建筑工程防水技术标准(2018.11勘误后)
2018《海南省绿色生态小区技术标准》DBJ46-049-2018海南省绿色生态小区技术标准
2019《海南省建筑物移动通信设施技术标准》DBJ46-050-2019海南省建筑物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标准
2019《海南省建设工程人工材料设备机械数据标准》DBJ46-051-2019DBJ46-051-2019海南省建设工程人工材料设备机械数据标准
2019《海南省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及运行维护技术标准》DBJ46-052-2019DBJ46-052-2019《海南省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及运行维护技术标准》
2020《海南省市政设施养护技术标准》DBJ46-053-2020DBJ46-053-2020《海南省市政设施养护技术标准》
2020《海南省农村管道燃气工程建设及运行管理标准》DBJ46-054-2020《海南省农村管道燃气工程建设及运行管理标准》DBJ 46-054-2020
2020《海南省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标准》DBJ46-055-2020《海南省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标准》DBJ46-055-2020
2020《海南省生活垃圾转运及处理设施运行监管标准》DBJ46-056-2020DBJ46-056-2020《海南省生活垃圾转运及处理设施运行监管标准》
2020《海南省建筑钢结构防腐技术标准》DBJ46-057-2020《海南省建筑钢结构防腐技术标准》DBJ46-057-2020
2021《海南省装配式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和安装技术标准》DBJ46-058-2021DBJ46-058-2021海南省装配式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和安装技术标准
2021《海南省建筑机电工程抗震技术标准》DBJ46-059-2021DBJ46-059-2021海南省建筑机电工程抗震技术标准
2022《西沙群岛珊瑚岛(礁)地区岩土工程勘察标准》DBJ46-060-2022DBJ46-060-2022《西沙群岛珊瑚岛(礁)地区岩土工程勘察标准》
2021《海南省装配式建筑标准化设计技术标准》DBJ46-061-2021海南省装配式建筑标准化设计技术标准DBJ46-061-2021
2022《海南省安居房建设技术标准》DBJ46-062-2022DBJ 46-062-2022《海南省安居房建设技术标准》
宣贯培训讲义
2022《海南省装配式内装修技术标准》DBJ46-063-2022DBJ46-063-2022海南省装配式内装修技术标准
2017《海南省全装修住宅装修施工图设计文件图审要点》海南省全装修住宅装修施工图设计文件图审要点
#footable_201642 { font-size: 14px; }




DB37-5155-2019 山东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2020年6月1日实施.p df

资源简介/截图: c23d26b8b89b6d646abde092c6876eb8

1总则
1.0.1 为贯彻落实国家建筑能效提升方针政策,改善公共建筑室内环境,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应用,降低建筑能耗,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公共建筑节能设计。
建筑设计文件中应有建筑节能设计专项说明
1.0.3建筑设计文件中应有建筑节能设计专项说明
1.0.4公共建筑的节能设计应通过以下途径降低建筑能耗:
根据山东地区的气候特征,在保证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通过提高建筑围护结构保温隔热能力,降低建筑物供暖供冷负荷;
2 通过建筑遮阳设计,有效降低夏季的空调能耗;
3 通过供暖、通风和分气调节的节能设计,提高冷热源和能量输配系统的能源和用效率:
4 通过合理利用太阳能、浅层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有效降低常规能源消耗;
5通过电气系统及给水排水的节能设计,提高建筑物用能
效率。
1.0.5 当建筑高度超过 150m 或单栋建筑地上建筑面积大于 20万 时,除应符合本标准的各项规定外,还应组织专家对其节能设计进行专项论证。
1.0.6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 建筑体形系数(S)shape coefficient of building
建筑物与室外大气直接接触的外表面积与其包围的体积的比值。外表面积中不包括地面和不供暖楼梯间内墙的面积
2.0.2 窗墙面积比( C window to wall ratio某一朝向的外窗(包括透光幕墙)洞口总面积与同朝向墙面总面积(包括外窗和透光幕墙洞口面积)之比2.0.3 外墙平均传热系数(K.)avera.e neat transfer coefficientof exterior wall
外墙主体部位传热系数考虑了执桥影响后得到的传热系数2.0.4 透光幕墙 transparent curtain well可见光可直接透射入室内的幕墙。2.0.5 可见光透射比sble tramsmittance
透过透光材料的马见光光通量与投射在其表面上的可见光光通量的比值。O
2.0.6 太阳得热系数(SHGC) solar heat gain coefficient
通过门窗或透光幕墙等透光围护结构的太阳辐射室内得热量与透光围护结构外表面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量的比值。太阳辐射室内得热量包括通过太阳辐射透射的得热量和太阳辐射被构件吸收再传入室内的得热量两部分。
2.0.7 参照建筑 reference building
进行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权衡判断时,作为计算满足标准要求的全年供暖和空气调节能耗的基准建筑2.0.8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权判断 building envelope trade-off option
当建筑设计不能完全满足规定的围护结构热工设计规定指标要求时,计算并比较参照建筑和设计建筑的全年供暖和空气调节能耗,判定围护结构的总体热工性能是否符合节能设计要求的方法,简称权衡判断。
2.0.9 周边地面 surrounding ground室内与土壤直接接触的距外墙内表面 2m 以内的地面2.0.10 中间遮阳装置 middle solar shading device位于两层透光幕墙内部或两层玻璃窗之间的活动遮阳产品。2.0.11 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PLV) integrated part load val-ue
基于机组部分负荷时的性能系数值,按机组在各种负荷条件下的累积负荷百分比进行加权计算获得的空气调节用冷水机组部分负荷效率的单一数值




DB37/T 5183-2021 装配式冷弯薄壁型钢混凝土结构技术标准

资源简介/截图: 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
DB37/T5183—2021
J15751—2021
装配式冷弯薄壁型钢混凝士结构技术标准
Technical Standard for Assembled Cold-formed Thin-walled Steel Concrete Structures2021-04-16发布 2021-07-01实施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联合发布35e6024f36520541总则
1.0.1为规范装配式冷弯薄壁型钢混凝土结构技术体系的设计、制作、施工及验收,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制定本标准。
1.0.2装配式冷弯薄壁型钢混凝土结构技术体系适用于层数不超过3层,檐口高度不大于12m的低层房屋建筑。
1.0.3本标准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及8度以下地区的装配式冷弯薄壁型钢混凝土结构技术体系建筑的设计、制作、施工和验收。
1.0.4装配式冷弯薄壁型钢混凝土结构技术体系的设计、制作、施工和验收,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术语和符号
2.1术语
2.1.1装配式冷弯薄壁型钢混凝土结构技术体系Technical system of assembled cold-formed thin-walled steel concrete structure
装配式冷弯薄壁型钢混凝土结构技术体系是以冷弯薄壁型钢混凝土结构保温一体化墙体为竖向构件,以叠合板及现浇圈梁为水平构件形成的结构体系,简称CS装配结构体系。
2.1.2冷弯薄壁型钢混凝土结构保温一体化墙体Integrative thermal insulation wall of cold-fommed thin-walled steel concrete structure
冷弯薄壁型钢混凝土结构保温一体化墙体是以冷弯薄壁型钢为主要受力支撑体系,以固定在薄壁型钢两侧的覆盖板为辅助受力支撑体并传递荷载,以浇筑于由型钢和面板组成的空腔内的发泡水泥为保温隔声防火功能结构层,三者共同组成的墙体,简称CS预制墙体。
2.1.3带支架预应力混凝上叠合板Prestressed concrete composite slab with bracket
带支架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作为底板与叠合层浇筑的混凝土形成整体受弯构件,简称ZDB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
2.1.4冷弯薄壁型钢Cold-formed thin-walled steel
在室温下将薄钢板通过辊轧或冲压弯折成的各种截面的型钢。
2.1.5墙架柱Wall stud
组成墙体单元的冷弯薄壁型钢竖向构件。
2.1.6钢丝网片Steel wire netting由钢丝编制成的网状材料。适用于冷弯薄壁型钢混凝土结构保温一体化墙体。
2.1.7 NS500纳米隔热保温漆NS500 nanometer thermal insulation paint
NS500纳米隔热保温漆是一款高效的隔热节能、断热阻热、绝热、保温、保冷、防结露、防冷凝水,热屏蔽型纳米超轻质隔热保温漆料。
2.1.8CU、UU组合柱CU compasite column
CU组合柱是由C形截面轻钢与U形截面轻钢通过自攻钉连接组成的箱型构件;UU组合柱是由两个U形截面轻钢通过自攻钉连接组成的箱型构件。
2.1.9混凝土面板Concrete face
位于CS预制墙体两侧,厚度为30mm的混凝土层,内置钢丝网片并与轻钢连接。
2.1.10斜撑钢带Diagonal bracing steel strip
由钢板切割成一定宽度的板带,可用于支撑中的拉条或传递拉力的构件。
2.1.11底导轨Bottom guide rail
通过自攻螺钉与墙架柱底部连接的冷弯薄壁型钢。
2.1.12圈梁Ring beam
在CS建筑体系墙体顶或基础顶面标高处,沿CS预制墙水平方向设置封闭状的按构造配筋的混凝土梁式构件。3基本规定
3.1一般规定
3.1.1C预制墙体由混凝土面板、发泡水泥、冷弯薄瞳型钢、钢丝网片组成,其基木构造应符合图3.1.1的规定。3.1.2CS预制墙体中混凝士面板厚度不宜小于30mm。
3.1.3冷弯薄壁型钢构件常用的截面类型可采用图3.1.3-1、图3.1.3-2所示截面。3.1.4CS预制墙体两端分别为C形截面轻钢与U形截面轻钢,“一”字墙连接采用CU形截面轻钢组合形成CU组合柱再通过自攻钉进行连接;“丁”字墙连接采用UU形截面轻钢组合形成UU组合柱再通过自攻钉进行连接。自攻钉中心间距不宜大于200mm,距边不宜大于100mm,见图3.1.4-1、图3.1.4-2、图3.1.4-3。3.2建筑设计
3.2.1建筑设计应符合抗震概念设计要求,同时要考虑装配式建筑特点,满足构件尺寸协调要求,便于制作和施工安装,建筑平面和立面设计宜规则,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设计方案。
3.2.2装配式冷弯薄壁型钢混凝土结构的建筑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模数协调标准》GB/T50002的有关规定,并应充分考虑构、配件和设备的模数化、标准化和定型化。
3.2.3装配式冷弯薄壁型钢混凝土结构技术体系建筑平面宜简单、规则、对称。设计时宜避免偏心过大,当偏心较大时应计算由偏心而导致的扭转对结构的影响;不宜在房屋角部开设洞口和在一侧开设过大的洞口。
3.2.4厨房、卫生间应采取防潮、防水措施。
3.2.5装配式冷弯薄壁型钢混凝土结构技术体系的保温、隔热和防潮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及相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
3.2.6装配式冷弯薄壁型钢混凝土结构技术体系的平均传热系数不应超过山东省标准规定的限值,当不能满足该限值时,可适当调整S预制墙体保温层厚度,不同保温厚度的墙体,相应的传热系数见表3.2.6。3.2.7装配式冷弯薄壁型钢混凝土结构技术体系的热工设计应考虑到冷弯薄壁型钢、吊点构件及保温板因混凝土压缩的影响,保温层导热系数应乘以修正系数0.95。
3.2.8装配式冷弯薄壁型钢混凝土结构技术体系的空气声计权隔声量和计权标准化撞击声压级等隔声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的规定。
3.2.9装配式冷弯薄壁型钢混凝土结构技术体系中为提高轻钢保温节能性、防止结露,需采用NS500纳米无机高耐候长效隔热保温漆进行喷涂,喷涂厚度3mm~4mm
3.3结构设计
3.3.1结构布置应与建筑布置相协调,不宜采用平面或竖向不规则的结构方案。当结构沿竖向存在刚度突变时,应采取加强措施。
3.3.2结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结构平面布置宜规则、对称。
2抗侧力结构沿竖向应均匀变化,避免刚度和承载力突变。
3结构布置应考虑温度作用、地震作用或不均匀沉降等效应的不利影响,当设置伸缩缝、防震缝或沉降缝时,应满足相应的功能要求。
4抗侧力结构平面布置宜符合规则、对称要求,对不规则结构宜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规定采取抗震措施。4材料
4.0.1CS预制墙体混凝上面板及其CU、UU组合柱中采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不应低于C30,其力学性能指标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相关规定。
4.0.2用于低层冷弯薄壁型钢房屋承重结构的钢材,应采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CB/T700、《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规定的Q235级、Q345级钢材,或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连续热镀锌和锌合金镀层钢板及钢带》CB/Γ2518规定的550级钢材。当有可靠依据时,可采用其他牌号的钢材,但应符合相应有关国家标准的规定。
4.0.3发泡水泥是通过发泡机的发泡系统将发泡剂用机械方式充分发泡,并将泡沫与水泥浆均匀混合,然后经过发泡机的泵送系统进行模具成型,经自然养护所形成的一种含有大量封闭气孔的轻质保温材料,其材料导热系数要求不应大于0.048W/(m·K),抗压强度不宜小于3.0MPa,耐久性与主体工程同寿命。
4.0.4冷弯薄壁型钢的强度设计值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的相关规定。
4.0.5普通螺栓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六角头螺栓C级》GB/T5780的规定,其机械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栓、螺钉和螺柱GB/T3098.1的规定。普通螺栓连接的强度设计值,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的规定执行。
4.0.6自攻螺钉、自钻自攻螺钉、射钉技术要求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
4.0.7在装配式冷弯薄壁型钢混凝土结构房屋的结构设计图纸和材料订货文件中,应注明所采用的钢材的牌号、质量等级、供货条件等以及连接材料的型号(或钢材的牌号)等,必要时尚应注明对钢材所要求的机械性能和化学成分的附加保证项目。




DB37/T 4187-2020 人民防空工程防护质量检测鉴定技术规范

资源简介/截图: ICS 93.020;95.020
CCS P 18 DB37
山 东 省 地 方 标 准
DB37/T 4187—2020
人民防空工程防护质量检测鉴定技术规范
Technical code for inspection and appraisal of protection quality of civil air defence works
2020 – 11 – 10 发布 2020 – 12 – 10 实施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63e52021867e6c6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人防工程防护质量检测鉴定的术语和符号、基本规定、防护结构工程质量检测、防护 设备产品质量检测、防护设备和密闭穿墙管安装质量检测,以及战时通风系统、给排水系统和电气系统 的安装质量检测、人防工程防护质量鉴定。
本文件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和既有的人防工程防护质量的检测鉴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528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 拉伸应力应变性能的测定
GB/T 531.1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 压入硬度试验方法 第1部分:邵氏硬度计法(邵尔硬度)
GB/T 3512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 热空气加速老化和耐热试验
GB/T 5700 照明测量方法
GB/T 7759.1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 压缩永久变形的测定 第1部分:在常温及高温条件下
GB/T 9286 色漆和清漆 漆膜的划格试验
GB/T 11344 无损检测 接触式超声脉冲回波法测厚方法
GB/T 11345 焊缝无损检测 超声检测 技术、检测等级和评定
GB/T 13452.2 色漆和清漆 漆膜厚度的测定
GB 50204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8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75 风机、压缩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92 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
GB/T 50344 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
GB 50661 钢结构焊接规范
GB/T 50784 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
GCB 6—89 防护设备用海绵橡胶密封条
JB/T 7557 同轴度误差检测
JGJ/T 23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JGJ/T 152 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标准
JGJ/T 299 建筑防水工程现场检测技术规范
JGJ/T 384 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
NB/T 47013.4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4部分:磁粉检测
RFJ 01—2015 人民防空工程质量验收与评价标准
RFJ 01—2002 人民防空工程防护设备产品质量检验与施工验收标准
RFJ 04—2009 人民防空工程防护设备试验测试与质量检测标准
DB37/T 3470 人民防空工程平战转换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防护质量 protection quality
人防工程战时防护效能、使用功能及防护施工质量,反映了人防工程满足相关标准规定或合同约定 的要求。
3.2 现场检测 in-situ inspection
对人防工程的原位检查、测量、试验和检验,以及从人防工程中取得的样品进行检验和测试活动。 3.3 功能检测 inspection of performance
为评定人防工程战时防护效能、使用功能所实施的检测,通过对检测项目的各项性能进行检测,以 确定性能是否达到规定的要求。
3.4 鉴定检测 appraisal inspection
为达到鉴定目的和要求,在鉴定过程中所进行的检测活动。
3.5 观感质量 quality of appearance
通过观察或必要的测试所反映的工程外在质量和功能状态。
3.6 防护质量鉴定 appraisal of protection quality
依据检测结果,按相关规范、标准的要求,分析、验算,对人防工程的战时防护效能、使用功能等 做出评价的全过程。
3.7 防护效能鉴定 appraisal of protection capacity
对人防工程战时防护能力所进行的调查、检测、验算、分析和评定的系列活动。
3.8 使用功能鉴定 appraisal of serviceability
对人防工程战时使用功能的适用性和耐久性所进行的调查、检测、验算、分析和评定的系列活动。 3.9防护单元 protective unit
在人防工程中,其防护设施和内部设备均能自成体系的使用空间。
3.10防护结构 structure of civil air defence
指能满足战时防护及其主要功能要求的主体结构和承受空气冲击波或土中压缩波直接作用的围护 结构和防护设施。
3.11防护设施 protective facilities
在人防工程中因防护密闭需要所设置的区别于普通地下室的建筑构件。包括出入口、门外通道、防 毒通道、密闭通道、进(排)风口、排烟口、扩散室、洗消间、除尘滤毒室、染毒集水坑、竖井等设施。
3.12防护设备 protective equipment
设于工程人员、设备出入口,进(排)风、排烟道口部,防护单元分区处,用于阻挡或削弱冲击波、 阻挡生化毒剂进入的设备。
3.13密闭穿墙管 airtight wall pipe
对穿过人防工程围护结构管线预埋的有密闭要求的穿墙管。
3.14战时通风 wartime ventilation
保障人防工程战时送(排)风功能的通风,包括清洁通风、滤毒通风和隔绝通风三种方式。
3.15清洁风量 clean volume
室外空气未受毒剂等物污染时的通风风量。
3.16滤毒风量 gas filtration volume
室外空气受毒剂等物污染,需经特殊处理时的通风风量。
3.17隔绝风量 isolated volume
室内外停止空气交换,由通风机使室内空气实施内循环的通风风量。
3.18构件 member
在防护受力体系中可进一步细分的基本受力单位,或因防护需要可进一步细分的基本功能单位。 3.19 构件集 member assemblage
同种构件的集合。
3.20检验批 inspection lot
检测项目相同,按相同的生产条件或按规定的方式汇总起来供检测用的,一定数量样本组成的检测 对象。
3.21子单元 sub-system
防护单元中的细分单元,人防工程的地基基础、防护结构、防护设备、密闭穿墙管、战时通风系统、 战时给排水系统、战时电气系统划分为子单元。
3.22鉴定单元 appraisal system
一个防护单元为一个鉴定单元。
4 符号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文件。
4.1 设备性能 P:启闭力/操纵力。 Q:最大允许漏气量。 Q0:清洁风量、滤毒风量、隔绝风量。 V0:断面平均风速。
4.2 几何参数 B:焊脚宽度。 H:构件高度。 K:焊脚尺寸。 L:构件宽度。 LH:构件宽度、高度中的最大尺寸。 LL:门孔长边尺寸或贴合面最大尺寸。 X:对角线长度。 S0:风管测定断面面积。 β:悬摆板关闭时,悬摆板与门扇(底座)间的最大间隙。 δ:母材厚度。
4.3 工程分级 A:建设程序齐备、技术资料齐全的人防工程类别。 B:建设程序齐备、技术资料部分缺失的人防工程类别。 C:其他人防工程类别。




DB37/T 2363-2022 贯入法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技术规程.pdf

资源简介/截图: thumb692180
ics91.080.30 CCS P 24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2363-20* 代替DB37/T2363-2013 贯入法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esting prehensive strength of masonry mortar by penetration resistance method 20**发布 20**-**-**实施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7/T2363-20** 目 次 前言 引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符号 5贯入仪 5.1基本要求 5.2技术要求 5.3校准 5.4其它要求 6检测技术 6.1一般规定 6.2贯入检测 7测强曲线 7.1适用条件 7.2限制条件 7.3制定专用测强曲线或通过试验进行修正 7.4按JGJ/T70-2009要求制作试块(砂浆试模带底模)测强曲线。 7.5按JGJ/T70-2009实施前的标准要求制作试块(砂浆试模不带底模)测强曲线 8检测数据分析处理 8.1砂浆强度平均值、标准差及变异系数 8.2异常数据判断和处理 8.3变异系数限值 8.4单个构件检测砂浆强度推定值 8.5按批抽样检测砂浆强度推定值 8.6砌筑砂浆强度超出检测范围的表述 录A(规范性)贯入仪校准 B(规范性)专用测强曲线的制定方法 10 录C(规范性)按JGJ/T702009要求制作试块(砂浆试模带底模)测区砂浆强度换算表 12 录D(规范性)按JGJ/T702009实施前的标准要求制作试块(砂浆试模不带底模)测区砂浆强度换算 附录E(规范性)异 异常数据判断与处理 附录F(规范性) 格拉布斯检验临界值表 参考文献 …




DB37/T 5045-2022 房屋建筑结构安全评估技术规程

资源简介/截图:9dc5ae250fa070a1342db884df1b3d58 1 总 则
1.0.1 为规范山东省房屋建筑结构安全评估,统一技术要求,保证评估质量,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山东省既有房屋建筑结构正常使用安全的检查评估。
1.0.3 山东省房屋建筑结构的安全评估,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及山东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 语
2.0.1 房屋建筑结构安全评估 Safety Assessment of Buildings
通过核查资料和现场检查,对房屋建筑的地基基础、建筑结构、建筑构件与部件、附属构筑物等可能存在的结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判断,做出综合评价的活动,可分为日常检查和定期评估。
2.0.2 日常检查 Routine Inspection of Buildings
对房屋建筑现状和容易出现安全隐患部位的经常性检查。
2.0.3 定期评估 Assess on Schedule
结合房屋建筑日常检查资料,对房屋建筑地基基础、结构构件、建筑构件与部件、附属构件、建筑装饰装修等部位中涉及正常使用安全的项目进行的定期检查。
2.0.4 建筑构件与部件 Building Elements and Components
房屋建筑中非承重墙体、女儿墙及附着于楼面和屋面的防护栏杆、设备支架的统称。
2.0.5 安全评估等级 Safety Assessment Level
根据地基基础、建筑结构和建筑构件与部件、附属构筑物等各分部的评级情况,对房屋建筑结构进行的综合评级,分为 A、B、C 三级,其含义分别为未发现正常使用安全隐患、存在局部正常使用安全隐患、存在正常使用安全隐患。
3 基本规定
3.0.1 房屋建筑结构安全评估应以一幢房屋建筑作为一个结构安全检查评估单元,并应根据周期、工作内容、评估要求等,可分为日常检查和定期评估。
3.0.2 房屋建筑结构安全评估工作应包含下列内容:
1 房屋建筑地基基础、主体结构、建筑构件部件及装饰物与主体结构的连接等状况检查;
2 历次装饰装修及改造加固情况调查;
3 使用功能及荷载变化情况调查;
4 结构及材料性能变化情况调查;
5 房屋下一步维护建议。
3.0.3 房屋建筑应建立结构安全评估档案,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档案资料应以每个评估单元为单位建档,档案卡应填写房屋建筑基本情况,内容可按附录 A 执行;
2 档案资料宜包括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等建设资料及日常检查、定期评估、检测鉴定报告等资料;
3 档案管理工作宜逐步实现信息化,实现数据动态更新和管理部门间信息共享。
4 日常检查
4.0.1 房屋建筑在下列条件下,应定期进行日常检查: 1 验收合格投入使用后;
2 定期评估周期内;
3 经可靠性鉴定或安全性鉴定,并按鉴定结论要求采取相应措施后。
4.0.2 日常检查的周期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在设计工作年限以内,学校、医院、商场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不宜超过半年,其他房屋建筑不宜超过 1 年。
2 超过设计工作年限的房屋建筑,不宜超过半年。
4.0.3 日常检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1 是否装饰装修、加固或改造;
2 是否存在增大房屋荷载、改变设计使用用途等情况;
3 房屋的梁板柱墙等主体结构是否有明显开裂、变形和损伤现象,地基是否有不均匀沉降问题;
4 暴风、雨雪季到来之前应查验屋面防水、外门窗、建筑构件与部件、外部装饰装修等部分的牢固性。
4.0.4 混凝土结构房屋除应符合本规程第 4.0.3 条的规定外,尚应检查柱、梁、板的裂缝和变形,以及混凝土剥落、钢筋锈蚀、房屋是否倾斜等。
4.0.5 砖木结构房屋除应符合本规程第 4.0.3 条的规定外,尚应检查砖墙及砖柱的变形、裂缝、风化、腐蚀,楼板的裂缝、变形、钢筋锈蚀,木构件及连接部位的腐朽、虫蛀、渗漏等。
4.0.6 钢结构房屋除应符合本规程第 4.0.3 条的规定外,尚应检查锈蚀、变形、连接松动、倾斜移位等。
4.0.7 附属结构和装饰装修除应符合本规程第 4.0.3 条的规定外,尚应检查拉结或连接松动、风化、开裂、变形、倾斜、空鼓、脱落等。
4.0.8 构筑物除应符合本规程第 4.0.3 条的规定外,尚应根据其结构形式,分别按规程第 4.0.4 条至第 4.0.7 条的规定进行检查。
4.0.9 日常检查以目测检查为主,可按附录 B 的格式填写,并提出后续措施,必要时应留存影像资料。
4.0.10 日常检查发现存在问题的,在定期评估或可靠性鉴定开展前,尚应提高日常检查频次,并做好预警及应急预案。
4.0.11 日常检查记录应及时整理归档。




DB37/T 5217-2022 预制混凝土夹心保温外挂墙板应用技术规程

资源简介/截图: 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
预制混凝土夹心保温外挂墙板应用
技术规程
DB 37/TXXXX-202X
条文说明72e17acaa561c831 总 则
1.0.1 为规范预制混凝土夹心保温外挂墙板的设计、生产、施工及验收,做到安全适用、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确保质量,制定本标准。
1.0.2 本规程适用于混凝土建筑用预制混凝土夹心保温外挂墙板的设计、生产、运输、安装施工、质量验收及保养维修。
1.0.3 预制混凝土夹心保温外挂墙板的设计、生产、运输、安装施工、质量验收及保养维修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及山东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和符号
2.1 术 语
2.1.1 预制混凝土夹心保温外挂墙板 precast concrete sandwich facade panel
内、外叶墙板预制,中间夹保温材料,通过拉结件相连组成的非承重预制混凝土外围护墙板,简称预制夹心外挂墙板。
2.1.2 预制混凝土夹心保温外挂墙板系统 precast concrete sandwich facade panel system
由预制混凝土夹心保温外挂墙板、连接节点、防水密封构造、外饰面材料等组成,具有规定的承载能力、变形能力、适应主体结构位移能力、防水性能、防火性能等,起围护或装饰作用的外围护结构系统,简称预制夹心外挂墙板系统。
2.1.3 有机类保温板 organic thermal insulation board
由有机材料为基材制成的保温板称为有机类保温板,如聚苯乙烯板和硬泡聚氨酯板等。
2.1.4 无机类保温板 inorganic thermal insulation board
由无机材料制成的保温板称为无机类保温板,如发泡水泥板和泡沫玻璃板等。
2.1.5 拉结件 connector
用于连接预制夹心外挂墙板中内、外叶混凝土墙板的元件。
2.1.6 点支承 point support
预制夹心外挂墙板与主体结构通过不少于两个独立支承点传递荷载,并通过支承点的位移实现预制夹心外挂墙板适应主体结构变形能力的柔性支承方式。
2.1.7 线支承 linear support
预制夹心外挂墙板边缘局部与主体结构通过现浇段连接的支承方式。
2.1.8 节点连接件 panel connector
位于预制夹心外挂墙板与主体结构连接节点处,分别与预制夹心外挂墙板的预埋件和支承墙板的主体结构构件相连,能够传递二者之间的荷载与作用并具有设定的变形能力的连接件。
2.1.9 构造防水 constructional waterproofing
墙板接缝处通过采用构造措施阻断室外水侵入室内的方式。
2.1.10 材料防水 material waterproofing
墙板接缝处通过设置密封材料或铺设柔性防水材料阻断室外水侵入室内的方式。
2.1.11 密封胶 sealant
以非成型状态嵌入墙板接缝中,与接缝表面粘结,能够承受接缝位移以达到气密、水密作用的密封材料。
2.1.12 气密条 waterproof strip
设置在墙板侧边四周的橡胶条。3 基本规定
3.0.1 预制夹心外挂墙板系统应统筹设计、生产运输、施工安装及运营维护全过程进行一体化协同设计。
3.0.2 预制夹心外挂墙板系统的性能设计应根据建筑物的类别、高度、体型以及所在地的地理、气候和环境等条件进行。
3.0.3 预制夹心外挂墙板宜采用围护、保温与装饰一体化设计,并与相关设备及管线协调。
3.0.4 预制夹心外挂墙板的设计、生产、安装、维护等环节宜采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实现全专业、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
3.0.5 预制夹心外挂墙板和节点连接件的设计工作年限应与主体结构相同,拉结件的耐久性应满足设计工作年限的要求。
3.0.6 在自重、风荷载和温度作用下,预制夹心外挂墙板、节点连接件、接缝密封胶等应不受损坏。在风荷载作用下,预制夹心外挂墙板的面外变形和裂缝控制应满足相应要求。
3.0.7 在地震作用下,预制夹心外挂墙板系统的抗震性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作用时,预制夹心外挂墙板应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可继续使用;
2 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设防地震作用时,节点连接件应不受损坏,预制夹心外挂墙板可能发生损坏,但经一般性修理后仍可继续使用;
3 当遭受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罕遇地震作用时,预制夹心外挂墙板不应脱落;
4 使用功能或其他方面有特殊要求的预制夹心外挂墙板系统,可设置更高的抗震设防目标。
3.0.8 在风荷载和地震作用下,预制夹心外挂墙板应具有相应的适应主体结构变形的能力。
3.0.9 预制夹心外挂墙板系统的气密性能应符合建筑节能设计要求,有供暖、空气调节要求的建筑物,其气密性能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墙板整体的气密性能不应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幕墙》GB/T 21086 所规定的 2级,其分级指标值不应大于 2.0m3/(m2·h)。2 外门窗的气密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26 的有关规定。
3 仅作为外墙装饰构件的预制夹心外挂墙板的气密性能可不作要求。4 材 料
4.1 混凝土、钢筋和钢材
4.1.1 混凝土、钢筋和钢材的力学性能指标和耐久性要求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通用规范》GB 5500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钢结构通用规范》GB 55006、《钢结构设计标准》GB 50017 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 50666 的有关规定。轻骨料混凝土的材料性能要求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轻骨料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12 的有关规定。
4.1.2 预制夹心外挂墙板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 C30。当采用轻骨料混凝土时,轻骨料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LC25。当采用清水混凝土或装饰混凝土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 C40。
4.1.3 冷轧带肋钢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冷轧带肋钢筋》GB/T 13788 和行业标准《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95 的有关规定,冷拔低碳钢丝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冷拔低碳钢丝应用技术规程》JGJ 19 的有关规定。
4.1.4 预制夹心外挂墙板的纵向钢筋宜采用钢筋焊接网。当采用钢筋焊接网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114 的有关规定。
4.2 预埋件及连接材料
4.2.1 预埋件锚板、锚筋及吊环材料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的有关规定。
4.2.2 节点连接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标准》GB 50017 和《耐候结构钢》GB/T 4171 的有关规定。
4.2.3 连接用焊接材料、螺栓、锚栓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标准》GB 50017、《钢结构焊接规范》GB 50661、《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 18 的有关规定。
4.2.4 预制夹心外挂墙板的吊环应采用未经冷加工的 HPB300 级钢筋或 Q235B 圆钢制作。吊装用內埋式螺母或吊杆及配套吊具应符合现行国家相关标准及产品应用技术文件的规定。




DB37/T 5179-2021 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外墙板应用技术规程

资源简介/截图: 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
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外墙板应用技术规程
Applica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exterior wall-panel for
assembled buildings with steel-structure
DB37/T5179-2021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J15633一2021
批准部门: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施行日期:2021年06月01日
中国材出版社
2021年济南928fb692f3f90d71总则
1.0.1为规范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外墙板的设计、施工与验收,
做到安全适用、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确保质量,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8度和8度以下抗震设防地区,钢结构装
配式建筑非承重外墙板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
1.0.3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外墙板的设计、施工及验收,除应执行
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和山东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术语
2.0.1钢结构装配式建筑assembled building with steel-structure
建筑的结构系统由钢部(构)件组成的装配式建筑。
2.0.2装配式轻型条板assembled light-weight panel
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单一材料自保温轻质条板,另一种是
以单一材料轻质条板为基层复合有机保温层、防火保护层等在工
厂预制成型的轻型复合保温条板,简称轻型条板。
2.0.3整体式钢骨架复合板integral light-weight steel framing composite board
以冷弯薄壁型钢构件组成墙板骨架,以轻质薄板为面板材料,
中间填充保温隔热材料而形成的轻质复合墙板,简称骨架复合板。
2.0.4预制混凝土夹芯保温板precast concrete sandwich insulation panel
由内、外叶混凝土墙板、夹芯保温层和拉结件组成的非承重
预制混凝土外墙板,简称混凝土夹芯保温板。
2.0.5材料防水materials waterproofing
在外墙板接缝处,通过设置密封材料或铺设柔性防水材料阻
断室外水侵人室内的方式。
2.0.6构造防水constructional waterproofing
在外墙板接缝处,通过采取构造措施阻断室外水侵人室内的方式。
2.0.7模数module
选定的尺寸单位,作为尺度协调中的增值单位。
2.0.8模数协调module coordination
应用模数实现尺寸协调及安装位置的方法和过程。




DB37/T 5216-2022 混凝土叠合板应用技术标准

资源简介/截图: 5d8ee2e047a4e8c根据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2020 年第二批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鲁建标字〔2020〕18 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国内外先进标准,结合山东省实际情况,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本标准。
本标准共分 12 章和 1 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和符号、基本规定、材料、钢筋桁架混凝土叠合板、可拆卸钢管支架混凝土叠合板、钢管桁架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钢筋支架(桁架)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预制带肋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底板生产与运输、施工安装、质量验收以及有关附录。1 总 则
1.0.1 为规范混凝土叠合板的设计、生产、施工及验收,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 8 度及 8 度以下地区,且环境类别为一类、二 a 类的工业与民用建筑中混凝土叠合板的设计、生产、施工及验收。
1.0.3 混凝土叠合板的设计、生产、施工及验收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及山东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和符号
2.1 术 语
2.1.1 预制底板 precast panel
由工厂预先生产制作完成用于混凝土叠合板的底板。
2.1.2 叠合板 composite slab
预制底板安装就位后,在底板上面配置钢筋并现场后浇混凝土形成整体,共同承受外部荷载或作用的楼板。
2.1.3 钢筋桁架混凝土预制底板 precast concrete panel with reinforced trusses
底板内部配置普通钢筋,顶部设置钢筋桁架作为加劲肋的预制底板。
2.1.4 钢筋桁架混凝土叠合板 concrete composite slab with reinforced trusses
下部采用钢筋桁架混凝土预制底板,上部配置钢筋并现场后浇混凝土形成的叠合板。
2.1.5 可拆卸钢管支架混凝土预制底板 precast concrete panel with detachable steel pipe brackets
底板内部配置普通钢筋,顶部设置可拆卸式钢管支架作为加劲肋的预制底板。
2.1.6 可拆卸钢管支架混凝土叠合板 concrete composite slab with detachable steel pipe brackets
下部采用可拆卸钢管支架混凝土预制底板,上部配置钢筋并现场后浇混凝土形成的叠合板。
2.1.7 钢管桁架预应力混凝土预制底板 precast prestressed concrete panel with grouted steel pipe trusses
底板内部单向配置预应力筋并施加预应力,顶部设置钢管桁架作为加劲肋的预制底板。
2.1.8 钢管桁架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 prestressed concrete composite slab with grouted steel pipe trusses
下部采用钢管桁架预应力混凝土预制底板,上部配置钢筋并现场后浇混凝土形成的叠合板。
2.1.9 钢筋支架(桁架)预应力混凝土预制底板 precast prestressed concrete panel with reinforced brackets or trusses
底板内部单向配置预应力筋并施加预应力,顶部设置钢筋支架(桁架)作为加劲肋的预制底板。
2.1.10 钢筋支架(桁架)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 prestressed concrete composite slab with reinforced brackets or trusses
下部采用钢筋支架(桁架)预应力混凝土预制底板,上部配置钢筋并现场后浇混凝土形成的叠合板。
2.1.11 预制带肋预应力混凝土底板 precast prestressed concrete panel with ribs
底板内部配置预应力筋并施加预应力,顶部设置板肋的预制底板。
2.1.12 预制带肋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 prestressed concrete composite slab with ribs
下部采用预制带肋预应力混凝土底板,上部配置钢筋并现场后浇混凝土形成的叠合板。
2.1.13 钢筋桁架 reinforced truss
由一根上弦钢筋、两根下弦钢筋和两根弯折腹杆钢筋经焊接成型的钢筋骨架。
2.1.14 钢管支架 steel pipe support
由一根上弦方形钢管、端部斜筋及等间距设置的竖向连接件组装而成的可拆卸的钢骨架。
2.1.15 钢管桁架 grouted steel-tube truss
由一根上弦灌浆钢管和两根弯折腹杆钢筋经焊接而成的钢骨架。
2.1.16 钢筋支架 reinforced brackets
由一根上弦钢筋和两根弯折腹杆钢筋焊接而成的钢筋骨架。
2.1.17 板肋 rib
沿预制底板跨度方向设置并带预留孔洞的肋板,板肋可分为混凝土肋和钢-混凝土组合肋。
2.1.18 后浇带式整体接缝 monolithic connection with post pouring strip
叠合板中相邻预制底板之间采用后浇带连接,且板底纵向钢筋在后浇带内搭接,能可靠连续传递内力的一种接缝形式。
2.1.19 密拼式整体接缝 monolithic connection without gap
叠合板中相邻预制底板之间采用密拼形式,通过在叠合面上配置间接搭接钢筋等措施,实现可靠连续传递内力的一种接缝形式。
2.1.20 密拼式分离接缝 separated connection without gap
叠合板下部相邻预制底板之间采用密拼形式,且无内力传递需要的一种接缝形式。
2.1.21 叠合面 laminated surface
叠合板中预制底板与叠合层之间的结合面。3 基本规定
3.0.1 叠合板应根据建筑结构平面布置及预制底板生产、运输、吊装能力进行优化布置,并宜满足模数化、标准化的要求。
3.0.2 结构转换层、平面凹凸不规则、楼板局部不连续、斜柱上下端周围局部楼盖等薄弱部位,以及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的楼板宜采用现浇板。当上述楼层采用叠合板时,应适当增加后浇叠合层厚度并加强叠合板与支承结构的连接。
3.0.3 混凝土叠合板的安全等级和设计工作年限应与主体结构一致。
3.0.4 叠合板与主体结构应有可靠连接,保证楼盖结构的整体牢固性。
3.0.5 叠合板的设计方法与构造措施符合本标准规定时,结构整体分析可采用与现浇混凝土板相同的方法进行模拟。
3.0.6 预制底板和叠合板应对短暂设计状况、持久设计状况分别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进行设计,其荷载及荷载组合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程结构通用规范》GB 5500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 50666 及《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 的规定。
3.0.7 混凝土叠合板持久设计状况的可变荷载应取施工阶段与使用阶段的较大值。
3.0.8 施工阶段预制底板两端应支承于支座构件或临时支撑上,跨内临时支撑的位置及间距应满足抗裂、挠度及承载力要求。相邻支撑之间预制底板的挠度不宜大于临时支撑间距的 1/400。
3.0.9 施工阶段跨内无临时支撑的混凝土叠合板,应考虑两阶段叠合受力的影响,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 的有关规定进行计算。
3.0.10 叠合板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 的有关规定。
3.0.11 叠合板的隔声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 的有关规定。
4 材 料
4.1 混凝土
4.1.1 预制底板及叠合层所用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和耐久性要求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通用规范》GB 5500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 的有关规定。
4.1.2 钢筋桁架混凝土预制底板、可拆卸钢管支架混凝土预制底板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 C30;钢管桁架预应力混凝土预制底板、钢筋支架(桁架)预应力混凝土预制底板、预制带肋预应力混凝土底板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 C40,且不应低于 C30。叠合层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 C30,且不应低于 C25。
4.1.3 预制底板混凝土的细骨料宜采用中砂,粗骨料应采用连续级配,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宜大于 15mm。
4.1.4 钢管桁架内灌浆材料宜采用微膨胀高强砂浆,抗压强度标准值不应低于40MPa。
4.2 钢筋和钢材
4.2.1 钢筋和钢材的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通用规范》GB 5500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95、《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GB/T 5223、《钢结构通用规范》GB 55006、《钢结构设计标准》GB 50017 和《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114 的有关规定。
4.2.2 叠合板的普通受力钢筋宜采用 HRB400、HRB500 钢筋,也可采用 CRB550、CRB600H 钢筋,直径不宜小于 6mm;预应力筋宜采用预应力钢丝,直径不宜小于 5mm。
4.2.3 钢筋桁架、钢筋支架的弦杆宜采用 HRB400、HRB500、CRB550、CRB600H钢筋,其中上弦钢筋直径不宜小于 8mm,下弦钢筋直径不宜小于 6mm;腹杆宜采用 HPB300、HRB400、HRB500、CRB550 或 CRB600H 钢筋,也可采用 CPB550钢筋,直径不宜小于 6mm。




DB37/T 5019-2021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标准

资源简介/截图: 根据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印发(2018年第一·批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鲁建标字〔2018)9号)的要求,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程》DB 37/T 5019一2014的实施情况与实践经验,参考国内外先进标准相关内容,结合我省实际,开展了多项专题研究,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了本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模板与支撑:钢筋;混凝上;预制构件安装:分项工程验收;子分部工程验收:施工安全与环境保护以及有美的附录。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有:1.调整了章节的安排;2.修改完善了装配式混凝上结构的分项工程分类及相关验收内容;3。明确并完善了子分部工程验收;4.删除了原标准中钢筋浆锚搭接工艺检验附录及各章节对该工程的相关要求;⑤.增加了质量验收记录附录;.增加了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附录;7.增加了结构实体位置与尺寸偏差检验附录:8.增加了结构实体钢筋套简灌浆饱满度检验的要求;⑨.增加了结构实体钢筋套简灌浆饱满度检验附录.1总则
1..1为了加强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过程的管理和质量控制,规范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统一·施工质量验收标准,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
1.0.3装配式混凝上结构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和山东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术语
2.0.1预制混凝土构件precast concrete component
在工厂或现场预先生产制作的混凝土构件,简称预制构件。
2.0.2装配式混凝上结构precast concrete structure
由预制混凝土构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装配而成的混凝土结构。
2.0.3混凝土抗剪粗糙面concrete rough surface for shear resisting
预制构件接合面上用于抗剪的凹凸不平或骨料显露的表面,简称粗糙面。
2.0.4混凝上叠合构件concrete composite component
预制构件安装就位后,在其上部浇筑混凝土而形成的整体受力构件,包括叠合混凝土楼板和叠合混凝土梁构件,简称叠合构件。
2.0.5钢筋套简聚连接grout sleeve splicing of rebars
在金属套简中插人单根带助钢筋并注人浆料拌合物通过拌合物硬化形成整体并实现传力的钢筋对接连接,简称套简浆连接。
2.O.6钢筋连接用浆套简grout sleeve for rebar splicing
采用铸造工艺或机械加工工艺制造,用于钢筋套简聚连接的金属套简,简称浆套简。浆套简可分为全浆套简和半灌聚套简。
2.O.7钢筋连接用套简灌聚料grout for grout-filled mechanical
以水泥为基本材料,配以适当的细骨料、混凝上外加剂和其他材料组成的用于套简灌浆连接的干混料,简称灌浆料。分为常温型浆料和低温型灌浆料。
2.0.8安装T器具erection and installation devices
由施工单位或工厂加工制作,用于预制构件存放、吊装、就位、调节的专业化工具及器具,简称工器具。
2.0.9严重缺陷serious defect
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构件的受力性能或安装使用性能有决定性影响的缺陷。
2.0.10-一般缺陷common defect
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构件的受力性能或安装使用性能无决定性影响的缺陷。




DB37/T 5184-2021 边坡工程鉴定与加固技术标准

资源简介/截图: 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
边坡工程鉴定与加固技术标准
Technical standard for appraisal and reinforcement of slope
DB37/T5184-2021
住房城乡建设部备案号:J15752一2021
主编单位:山东建勘集团有限公司
批准部门: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施行日期:2021年07月01日
中园材工丝出社
2021北京76b684c66ebf1771总则
1.0.1为了在边坡工程鉴定与加固中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可靠、因地制宜、经济合理、确保质量及保护环境,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内既有建筑、市政边坡工程的鉴定与加固。岩质边坡高度超过30m、土岩边坡高度超25m、土质边坡高度超15m的边坡工程以及地质和环境条件复杂的边坡工程鉴定方案应进行专项论证。
1.0.3边坡工程的鉴定与加固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及地方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术语和符号
2.1术语
2.1.1边坡slope
地表天然地质和工程地质的作用范围内,具有侧向临空面的地质体,包括自然边坡和人工边坡。根据地质条件可分为土质边坡、岩质边坡和土岩组合边坡。
2.1.2土岩组合边坡soil-rock composite slope
边坡体由土层和岩层组成的边坡。
2.1.3边坡工程鉴定appraisal of slope engineering
对边坡工程及相关部分的安全性、正常使用性等进行的调查、检测、分析验算和评定等一系列活动。
2.1.4边坡工程加固reinforcement of slope engineering
对边坡工程及其相关部分采取增强、局部更换等措施,使其满足国家和山东省现行标准的安全性、耐久性和适用性。
2.1.5边坡工程鉴定加固勘察appraisal and reinforcement geological investigation of slope engineering
为满足边坡鉴定加固所进行的岩土工程期察活动。
2.1.6边坡工程鉴定检测inspection of slope appraisal engineering
为评定边坡工程的质量或性能等实施的检查、测量、试验和检验等一系列活动。
2.1.7鉴定单元appraisal unit
根据被鉴定边坡工程的地质条件、支护结构体系、边坡形态和作用大小等不同所划分的可以独立进行鉴定的区段,每一区段为一鉴定单元。
2.1.8子单元sub-system鉴定单元中根据组成支护结构的不同形式所细分的基木鉴定单位,一般可按地基基础、支护结构和附属工程划分为三个子单元。
2.1.9构件member
子单元中可以进一步细分的基本受力单位。
2.1.10构件加固members reinforcement
对既有支护构件采取的修复、补强措施。
2.1.11整体加固integral stability reinforcement
对既有边坡工程采取新增支护结构的方式,以提高边坡整体稳定性而进行的加固。
2.1.12削方减载法cut unloading at top of slope
通过削减边坡推力区的岩土体达到减少边坡推力,使加固后的既有边坡工程满足预定功能的一种加固法。
2.1.13堆载反压法back loading at toe of slope
通过在边坡工程坡脚堆载反压,使加固后的既有边坡工程满足预定功能的一种加固法。
2.1.14抗滑桩加固法slide-resistant pile method
通过设置抗滑桩,使加固后的既有边坡工程满足预定功能的一种加固法。
2.1.15加大截面加固法structure member strengthening with R.C
加大原结构或构件的截面面积或增配钢筋,以提高其承载力和刚度的一种加固法。
2.1.16错固加固法anchoring method
通过设置错杆及传力结构,使加固后的既有边坡工程满足预定功能的一种加固法。
2.1.17注浆加固法grouting method
通过对岩土体进行注浆处理,改变岩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能,使加固后的既有边坡工程满足预定功能的一种加固法。3基本规定
3.1一般规定
3.1.1边坡工程鉴定与加固应明确对象、范围和要求,可将边坡工程整体作为鉴定与加固对象,也可将鉴定单元、子单元或构件作为鉴定与加固对象。
3.1.2边坡工程鉴定与加固由具备相应能力的单位和专业技术人员承担。
3.1.3加固后的边坡工程应进行正常维护,当改变其用途和使用条件时应进行边坡工程安全性鉴定。
3.2边坡工程鉴定
3.2.1边坡鉴定适用于对边坡工程安全性、正常使用性、耐久性和施工质量等进行的鉴定。
3.2.2在下列条件下,应进行边坡工程安全性鉴定:
1遭受灾害、事故或其他应急情况时;
2存在较严重的质量缺陷或出现影响边坡工程安全性、适用性或耐久性的材料劣化、构件损伤或其他不利状态时;
3对邻近建筑物安全有影响时;
4进行改造、扩建及使用环境改变时;
5需要进行整体维护、维修时;
6达到设计使用年限拟继续使用时;
7需进行司法鉴定时;
8使用性鉴定中发现安全性问题时;
9边坡工程未进行施工质量验收时;
10其他应进行边坡工程安全性鉴定的。
3.2.3在下列情况下,可进行边坡工程正常使用性鉴定:1使用维护中需要进行常规性的检查;
2边坡工程有特殊使用要求的鉴定;
3其他需进行的边坡工程正常使用性鉴定。
3.2.4当边坡工程存在耐久性问题时,应进行边坡工程耐久性鉴定。
3.2.5边坡工程鉴定可按初步调查、制定方案、详细调查与检测、鉴定评级和报告编写的程序进行。
3.2.6特殊项目鉴定的工作内容还应符合特殊项目鉴定的要求。
3.2.7鉴定方案应根据鉴定范围和目的、现场条件及技术标准等制定。鉴定方案宜包括下列内容:
1工程概况,主要包括边坡工程类型、边坡总高度、周边环境,边坡设计、施工及监理单位,建造年代等;
2鉴定的目的、范围、内容和要求;
3鉴定依据,主要包括检测、鉴定所依据的标准及有关的技术资料等;
4检测项目和选用的检测方法以及抽样检测的数量;
5检测鉴定人员和仪器设备配置;
6鉴定工作进度计划;
7检测中的安全措施;
8检测中的环保措施。
3.3边坡工程加固
3.3.1边坡工程加固应先设计后施工,及时验收,长期维护。
3.3.2边坡加固对象的目标使用年限,应根据边坡工程的使用历史、现状和使用要求确定。
3.3.3下列情况的边坡工程应进行加固:
1边坡出现失稳迹象、支护结构及构件出现明显开裂及变形的边坡工程;
2使用条件有重大变化可能影响安全的边坡工程;
3遭受灾害及已发生安全事故的边坡工程;4支护结构出现严重腐蚀的边坡工程;
5其他应进行加固的边坡工程。
3.3.4边坡加固工程安全等级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的规定确定。当边坡的使用条件和环境发生改变,使边坡工程损坏后造成的破坏后果的严重性发生变化时,加固边坡工程安全等级应作相应的调整。
3.3.5边坡工程加固设计文件及施工专项方案应按有关规定进行评审。
3.3.6对使用粘结方法或掺有聚合物加固的支护结构或构件,尚应由建设单位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定期检查其工作状态,检查的时间可由设计单位确定,但第一次时间不应超过10年。
3.3.7与支护结构配合使用的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或构件的加固技术、裂缝修补技术、错固技术和防锈技术以及加固材料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和砌体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702等的有关规定。4鉴定加固勘察
4.1一般规定
4.1.1当边坡已有工程期察资料不满足鉴定加固要求时,应进行边坡工程鉴定加固助察。
4.1.2边坡工程鉴定加固期察应在利用已有工程勘察资料的基础上进行。
4.1.3边坡工程鉴定加固期察应根据边坡特点、破坏情况、边坡工程鉴定要求和可能的加固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4.1.4边坡工程鉴定加固期察前应取得下列资料:
1气象、水文资料,特别是雨期和暴雨强度等资料;
2场地已有岩土工程勘察资料:
3边坡工程的设计、施工等相关资料;
4附有坐标和地形的边坡工程平面图等;
5邻近建筑物、地下工程和管线等环境资料。
4.1.5边坡鉴定加固勘察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和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的有关规定外,尚应重点查明下列内容:
1边坡岩土体与支护结构变形特征及其成因:
2边坡岩土体及岩体结构面的物理力学性质及其变化;
3场地的地下水类型、水位、水量、补给、排泄条件和动态变化,岩土层的透水性,地下水出露情况等水文地质条件及其变化。
4.2勘察要求
4.2.1边坡工程鉴定加固勘探范围应包括坡面区域和坡后一定的区域,且应符合下列规定:1对无外倾结构面控制的岩质边坡,坡顶探区域后缘到坡顶边缘的水平距离一股不应小于边坡高度;
2对于可能按土体内部圆弧形破坏的土质边坡不应小于
1.5倍坡高;
3对可能沿岩土界面滑动的土岩组合边坡,后部应大于可能的后缘边界;
4对有外倾结构面控制的岩质边坡,坡顶期探区域一般应覆盖该结构面在坡顶的出露线;
5对既有支护结构和建(构)筑物应覆盖有潜在安全影响的区域。
4.2.2边坡工程鉴定加固期察手段和察工作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边坡工程鉴定加固期察先应进行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
2察工作布置应根据边坡工程的察等级和已出现的变形破坏迹象,结合搜集的已有岩土工程勘察成果等资料,适当补充期探孔、原位测试和工程物探等工作;对于勘察等级为甲级的边坡工程,其勘探孔、工程物探测试点(线)应适当加密,必要时,采取现场剪切试验确定滑动面的抗剪强度指标;
3勘察工作布置应注意对已有边坡工程支护构件的保护,合理避开支护构件;
4勘探工作采用钻探、坑(井)探、槽探以及物探等方法。




DB37/T 5023-2021 装配式方钢管混凝土组合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

资源简介/截图: 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
DB37/T5023-2021
装配式方钢管混凝土组合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for assembled structure with special-shaped columns comprising square concrete-filled steel tubes2021-12-08发布 2022-03-01实施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联合发布ea2bab52622fd741总则
1.0.1为在多、高层装配式民用建筑工程中规范方钢管混凝土组合异形柱结构的应用,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保证质量,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多、高层民用建筑中由方钢管混凝土组合异形柱组成的钢框架结构、钢框架-支撑结构、钢框架-延性墙板结构的设计、施工与验收。
1.0.3多、高层民用建筑方钢管混凝土组合异形柱结构的设计、施工与验收,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和山东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1术语
2.1.1方钢管混凝土组合异形柱Special-shaped columns comprising square concrete-filled steel tubes (SC-CFST)
由冷弯成型或热成型的方钢管相互焊接组合而成的肢厚比为1的异形构件(一般有T形、L形和十字形等形式),在钢管内浇筑混凝土后形成的以受压为主的组合受力构件。
2.1.2方钢管混凝土组合异形柱框架结构SC-CFST Structure
由方钢管混凝土组合异形柱和钢梁为主要构件组成的具有抗剪和抗弯能力的结构。
2.13方钢管混凝土组合异形柱框架-支撑结构SC-CFST Frame-support structure
在方钢管混凝土组合异形柱框架结构中的适当位置加设钢支撑(中心支撑、偏心支撑、屈曲约束支撑)而形成的结构体系。
2.1.4方钢管混凝土组合异形柱框架-延性墙板结构SC-CFST Frame-ductile wallboard structure
在方钢管混凝土组合异形柱框架结构中的适当位置加设延性墙板(钢板剪力墙、屈曲约束钢板剪力墙)而形成的结构体系。
2.1.5混凝土工作承担系数Percentage of loading carrying capacity by concrete在方钢管混凝土组合异形柱构件中,方钢管内混凝土提供的承载力与全部截面的承载力的比值。
2.1.6外套管式节点0ut-shell connection
在方钢管混凝土组合异形柱外侧加设异形套管,套管与钢管柱通过塞焊和上下角焊缝连接,与钢梁通过螺栓连接、焊接连接或栓焊混合连接而形成的一种梁柱节点形式。
2.1.7轻质抹灰石膏Lightweight underlying plaster
以半水石膏(CaS04·1/2H20)作为主要胶凝材料,加人轻集料(玻化微珠)和外加剂制成的主要起防火作用的抹灰材料。
2.1.8无机轻集料保温砂浆Inorganic light aggregate insulation mortar
以玻化微珠或闭孔珍珠岩等无机轻集料为保温骨料,水泥等无机胶凝材料为主要胶结料并掺加高分子聚合物及其它功能性添加剂制成的主要起防火作用的砂浆。3基本规定
3.1材料
3.1.1钢材的选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有关规定,高层建筑结构钢材的选用尚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的有关规定。
3.1.2方钢管混凝土组合异形柱构件中的钢管钢材强度等级宜采用Q235、Q355、Q390、Q420、Q460,其质量等级应不低于B级,并应分别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O0和《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的规定,当有可靠依据时也可采用其它强度等级的钢材。
3.1.3方钢管混凝土组合异形柱构件中钢管可采用冷弯成型的钢管或热轧成型的钢管。焊缝可采用高频焊、自动或半自动焊和手工对接焊缝。当采用冷弯成型的钢管时应满足现行行业标准《建筑结构用冷弯矩形钢管》JG/1178中I级产品的规定。
3.1.4方钢管混凝土组合异形柱结构中采用的钢支撑、屈曲约束支撑的材质与性能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的有关规定。
3.1.5结构中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混凝土和钢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
3.1.6方钢管混凝土组合异形柱中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应不低于C30。对Q235钢管,宜配C30或C40级混凝土;对Q355钢管,宜配C40或C50级以上的混凝土;Q390、Q420钢管,宜配C50级以上的混凝土。当采用C60(不包含)以上高强混凝土时,应有可靠的依据。
3.1.7钢管内混凝土宜采用自密实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施工、质量检验和验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自密实混凝上应用技术规程JG业T283的规定。
3.1.8用于方钢管混凝土组合异形柱构件的焊接材料应符合下列要求:
1手工焊接用的焊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钢焊条》GB/5117或《低合金钢焊条》GB/T5118的规定。选择的焊条型号应与主体金属的力学性能相适应;
2自动或半自动焊接用的焊丝及焊剂应与主体金属的力学性能相适应,并应符合现行有关国家标准的规定;
3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接用的焊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气体保护电弧焊用碳钢、低合金钢焊丝》GB/T8110的规定;
4当两种不同钢材相焊接时,宜采用与主体金属强度较低的钢材相适应的焊条或焊丝。
3.1.9用于方钢管混凝土组合异形柱构件的连接紧固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普通螺栓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六角头螺栓C级》GB/T5780及六角头螺栓》GB/T5782的规定。
2高强度螺栓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GB/T1228、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母》GB/T1229、《钢结构用高强度垫圈》GB/T1230、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大六角头螺母、垫圈与技术条件》GB/1231或钢结构用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CB/T3632的规定。高强度螺栓的预拉力和摩擦抗滑移系数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选用。
3.1.10焊钉(栓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弧螺柱焊用圆柱头焊钉》CB/T10433的规定。
3.2结构体系
3.2.1多、高层民用建筑方钢管混凝土组合异形柱结构应注重概念设计,综合考虑建筑的使用功能、环境条件、材料供应、制作安装、施工条件因素,择优选用抗震和抗风性能好且经济合理的结构体系、构件形式和连接构造。应保证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使结构具有必要的承载能力、刚度和延性。
3.2.2多、高层民用建筑方钢管混凝土组合异形柱结构应有明确的竖向及水平传力路径,其平面和竖向布置及规则性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和行业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和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的有关规定。
3.2.3抗震设防的结构,其抗震措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相关规定。
3.2.4方钢管混凝土组合异形柱结构构件应根据抗震设防分类、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相关规定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并应符合相应的计算和构造措施要求。
3.2.5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至8度的方钢管混凝土组合异形柱结构的最大适用高度应符合表3.2.5的规定。平面和竖向均不规则的结构,其最大适用高度宜适当降低。4结构计算分析
4.1一般规定
4.11荷载、地震作用及荷载效应组合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有关规定进行计算。
4.1.2在竖向荷载、风荷载以及多遇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内力和变形可采用弹性方法计算;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弹塑性变形可采用弹塑性时程分析法或静力弹塑性分析法计算。
4.1.3弹性分析时,可将方钢管混凝土组合异形柱按抗弯刚度等效为方钢管混凝土柱,亦可按本规程附录A的规定计算柱的抗侧刚度。
4.1.4不规则且具有明显薄弱部位可能导致重大地震破坏的建筑结构,应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有关规定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变形分析。此时,可根据结构特点采用静力弹塑性分析或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
4.1.5计算结构内力与变形时,可假定楼盖在其自身平面内为无限刚性,设计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楼盖平面内的整体刚度。当楼盖可能产生较明显的面内变形时,计算时应考虑楼盖平面内的实际刚度,考虑楼盖的面内变形影响。
4.1.6弹性分析时,当钢梁与楼板在构造上有可靠连接时,宜考虑钢梁与楼板的共同作用,可计人楼板对钢梁惯性矩的增大作用。梁两侧均有楼板时,梁的惯性矩可取钢梁惯性矩的1.5倍;仅一侧有楼板时,梁的惯性矩可取钢梁惯性矩的1.2倍;弹塑性分析时,不考虑楼板与钢梁的共同作用。
4.1.7计算各振型地震影响系数所采用的结构自振周期,应考虑非承重填充墙的刚度影响予以折减。折减系数可取0.7~0.9,当非承重墙体为轻质墙板或外挂墙板时,自振周期的折减系数可取0.9。在结构承载力和刚度计算时不应计人非结构构件的有利作用。




DB37/T 5201-2021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资源简介/截图: 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
DB37/T5201-2021
备案号J16710-2021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ceification for prestressed concrele structures
2021-12-08发布2022-03-01实施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联合发布ad90e00bbad52791总则
1.0.1为规范山东省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施工、检验、监测和验收,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特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建筑工程、市政工程和城市桥梁等预应力混凝土的结构设计、施工、检验、监测和验收。
1.0.3本规程是依据国家标准《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和《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规定的原则制定。主要术语、符号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
1.0.4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抗震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及行业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标准》JGJ/T140的有关规定。
1.0.5在水下或高腐蚀环境中的结构构件、人防结构不应采用无粘结预应力结构。
1.0.6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施工及验收,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术语和符号
2.1术语
2.1.1预应力混凝土结构prestressed concrete structure
由配置受力的预应力筋通过张拉或其他方法建立预加应力的混凝土结构。
2.1.2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pre-tensioned prestressed concrete structure
在台座上张拉预应力筋后浇筑混凝土,并通过粘结力传递而建立预加应力的混凝土结构。
2.1.3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post-tensioned prestressed concrete structure
在混凝土达到规定强度后,通过张拉预应力筋并在结构上错固而建立预加应力的混凝土结构。
2.1.4预应力筋prestressing tendon
用于混凝土结构构件中施加预应力的钢筋、钢丝、钢绞线和钢棒的总称。
2.1.5有粘结预应力筋bonded prestressing tendon
张拉后直接与混凝土粘结或通过灌浆使之与混凝土粘结的一种预应力筋。
2.1.6无粘结预应力筋unbonded prestressing tendon
表面涂防腐油脂并包塑料护套后,与周围混凝土不粘结,靠锚具传递压力给构件或结构的一种预应力筋。
2.1.7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unbonded prestressed concrete structure
在一个方向或两个方向配置主要受力无粘结预应力筋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2.1.8体外预应力筋external prestressing tendon
布置在结构构件截面之外的预应力筋。通过与结构构件相连的错固端块和转向块将预应力传递到结构上。
2.1.9体外预应力结构externally prestressed structure
由布置在混凝土构件截面之外的后张预应力筋产生预加应力的结构。
2.1.10错具anchorage
后张法预应力构件或结构中,为保持预应力筋的拉力并将压力传递到构件或结构上所采用的永久性错固装置。
2.1.11夹具grip
先张法预应力构件或结构施工时,为保持预应力筋的张拉力并将其固定在台座或钢模上所采用的临时性铺固装置。后张法预应力构件或结构施工时,在张拉设备上夹持预应力筋所采用的临时性错固装置。
2.1.12连接器coupler
连接预应力筋的装置。
2.1.13预应力筋一锚具组装件prestressing tendon-anchorage assembly
单根或成束预应力筋与安装在两端部的错具组装而成的受力单元。
2.1.14张拉控制应力control stress for tensioning
预应力筋张拉时在张拉端所施加的应力值。可作为计算预应力损失的起点。
2.1.15预应力损失prestressing loss
预应力筋张拉过程中和张拉后,由于材料特性、结构状态和张拉工艺等因素引起的预应力筋应力降低的现象。预应力损失包括:摩擦损失、错固损失、弹性压缩损失、热养护损失、预应力筋应力松弛损失和混凝土收缩徐变损失等。
2.1.16有效预应力effective prestress
预应力损失完成后,在预应力筋中保持的应力值。3材料
3.1混凝土及预应力筋
3.1.1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小于C40且不应小于C30。
3.1.2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普通钢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
3.1.3根据结构受力特点、环境条件和施工方法的不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预应力筋宜采用预应力钢绞线、钢丝,也可采用预应力螺纹钢筋。
在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中,宜采用钢绞线和中等强度钢丝。在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中宜采用高强度钢绞线。有特殊防腐蚀要求时,可选用镀锌钢丝、镀锌钢绞线或环氧涂层钢绞线。无粘结预应力构件宜选用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在缓粘结预应力构件或结构中宜采用高强度钢绞线。
3.1.4钢筋和预应力筋的强度标准值、设计值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
3.1.5预应力筋弹性模量E应按表3.1.5采用。3.1.6预应力筋的疲劳应力幅限值△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3.1.7预应力筋在最大力下的总伸长率8不应小于3.5%。
3.1.8预应力镀锌钢绞线应符合下列规定:
1镀锌钢绞线适用于体外预应力结构,不应直接与混凝土、砂浆接触;
2镀锌钢丝和镀锌钢绞线的规格和力学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桥梁缆索用热镀锌或锌铝合金钢丝》GB/T17101、行业标准《高强度低松弛预应力热镀锌钢绞线》YB/T152和《镀锌钢绞线》YB/T5004的有关规定。
3.1.9填充型环氧涂层钢绞线的规格和力学性能指标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环氧涂层预应力钢绞线JG/T387的有关规定。
3.1.10单丝涂覆环氧涂层预应力钢绞线的规格和力学性能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单丝涂覆环氧涂层预应力钢绞线》GB/T25823的有关规定。
3.1.11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JG/T369的有关规定;缓凝胶粘剂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专用粘合剂》JG/T370的有关规定。
3.1.12无粘结预应力筋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JG/T161的有关规定。
3.2预应力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
3.2.1高强度预应力筋锚具适用于低强度预应力筋和高强度预应力筋,低强度预应力筋锚具适用于低强度预应力筋。不同错具单元不应混清组装使用。
3.2.2钢绞线长度小于13m或张拉力小于0.5fpk时,锚具损失值占比较大宜采用低回缩锚具。
3.2.3预应力筋用错具和连接器的性能除应符合规程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预应力筋用错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4370、行业标准《预应力筋用错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JGJ85和《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92的有关规定。4结构设计
4.1一般规定
4.1.1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时,应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定的作用(荷载)对结构的整体进行作用(荷载)效应分析,并应对施工阶段进行验算。公路桥涵按现行行业标准《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3362的有关规定进行设计。
4.1.2荷载及其效应组合应按下列规定采用:1建筑结构的荷载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的规定执行。
2城市桥梁的荷载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的规定执行,荷载组合及分项系数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3362的规定执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按短期效应(频遇)组合设计时,应采用频遇值作为可变作用的代表值;按准永久组合设计时,应采用准永久值作为可变作用的代表值。
4.1.3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作用效应分析可按下列规定执行:
1预应力效应的分析应考虑施工程序、时间效应和空间效应等因素的影响,超长结构应进行主体结构施工全过程力学分析。
2存在多重约东的结构体系应考虑施加预应力对整体结构的影响,预应力构件和非预应力构件均应考虑预应力作用的影响。
4.1.4预应力筋的布置应遵循下列原则:
1宜参照弯矩图布置预应力筋。
2控制截面处的预应力筋宜靠近混凝土构件受拉边缘布置。3预应力筋宜连续布置。
4综合考虑保护层厚度、防火要求、次内力和构造要求等因素。
4.1.5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次内力分析时宜采用约束次内力法。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时,可采用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分析方法。
4.1.6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应计人预应力作用效应;超静定结构的次内力应参与组合计算。对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当预应力作用效应对结构有利时,预应力作用分项系数y不应大于1.0,不利时y应取1.3;对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预应力作用分项系数,应取1.0。
对参与组合的预应力作用效应项,当预应力作用效应对承载力有利时,构件重要性系数y%应取1.0;当预应力作用效应对承载力不利时,构件重要性系数%在持久设计状况和短暂设计状况下,对安全等级为一级的结构构件不应小于1.1,对安全等级为二级的结构构件不应小于1.0,对安全等级为三级的结构构件不应小于0.9;对地震设计状况下应取1.0。
4.1.7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可采用荷载平衡法进行初步设计。
4.1.8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节点钢筋密集,采用群错布置困难时,宜采用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4.1.9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粘结前的施工阶段验算应按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计算;粘结后应按照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进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验算。
4.1.10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及结构加固改造采用体外预应力时,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应符合本规程附录A的规定。
4.1.11在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梁设计中,宜采用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或预应力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构件。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构件应符合本规程附录B的规定,预应力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构件应符合本规程附录C的规定。
4.1.12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和疲劳验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




DB37/T 4383-2021 混凝土结构硅烷浸渍技术规程

资源简介/截图: ICS 71.080.99
CCS G 17
山东省 地方标准
DB 37/T 4383—2021
混凝土结构硅烷浸渍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ilane anti-corrosion treatment
2021-07-09 发布 2021-08-09 实施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d97a11fe6f71bb0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3 术语和定义 ………………………………………………………………. 14 材料 ……………………………………………………………………. 1
4.1 一般规定 …………………………………………………………….. 1
4.2 硅烷浸渍涂料 …………………………………………………………. 15 施工 ……………………………………………………………………. 2
5.1 基本要求 …………………………………………………………….. 2
5.2 表面处理 …………………………………………………………….. 2
5.3 施工方法 …………………………………………………………….. 26 安全要求 ………………………………………………………………… 37 检验验收 ………………………………………………………………… 3
7.1 进场检验 …………………………………………………………….. 3
7.2 交工验收 …………………………………………………………….. 3
附录 A(规范性) 混凝土硅烷浸渍涂敷试验……………………. 4
A.1 试验仪器设备和材料 ……………………………………………….. 4
A.2 试验区域 …………………………………………………………….. 4
A.3 试验环境 …………………………………………………………….. 4
A.4 表面处理 …………………………………………………………….. 4
A.5 涂料用量 …………………………………………………………….. 4
A.6 施工作业 …………………………………………………………….. 4
A.7 检验验收 …………………………………………………………….. 4
附录 B(规范性) 混凝土硅烷浸渍现场取样方法…………….. 6
B.1 硅烷浸渍前的取样 ……………………………………………………… 6
B.2 硅烷浸渍后的取样 ……………………………………………………… 6
B.3 芯样检测分类 …………………………………………………………. 6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异丁基和正(异)辛基三乙氧基硅烷防腐蚀处理的材料、施工、安全要求、检验验收等。
本文件适用于使用异丁基和正(异)辛基三乙氧基硅烷的混凝土构件防腐蚀处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JC/T 2235 混凝土用硅质防护剂
JC/T 2273 硅烷/硅氧烷建筑防护剂中有效成分含量及有害物质测定方法
JTS/T 232—2019 水运工程材料试验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硅烷浸渍涂料 silane impregnating agent
主要成分为异丁基和正(异)辛基三乙氧基硅烷的渗透型涂敷材料。
注:通过化学作用降低水和有害氯离子等的侵入,提高混凝土构件抗腐蚀能力。




DB37/T 5016-2021 民用建筑外窗工程技术标准

资源简介/截图: 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
民用建筑外窗工程技术标准
Technical standard for external windows of civil building
DB 37/T 5016-2021
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备案号:J 12741一2021
批准部门: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施行日期:2021年11月1日
2021济南9b339470a13e6a1根据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2019年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鲁建标字〔2019]11号的要求,编制组经深人调查研究和广泛征求意见,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国家相关标准,结合我省实际,对《民用建筑外窗工程技术规范》DB37/T5016—2014进行了修订。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符号;3.基本规定;4.外窗设计;5.材料配件;6.加工制作;7.安装施工;8.工程验收;9.保养维修。
本标准修订的主要内容是:
1.增加了耐火型外窗等部分术语;2.增加了耐火完整性要求:3.提高了传热系数的要求:4.增加了铝塑其挤型材及木型材等的技术要求。1总则
1.0.1为规范我省民用建筑外窗的工程应用,推进民用建筑外窗标准化生产、安装进程,提高建筑外窗工程质量和节能水平,做到技术先进、经济适用、安全可靠,特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和护建的民用建筑外窗(以下简称外窗)工程。
1.0.3外窗的设计、生产、安装、验收及保养维护,除应符合木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行业及地方标准的有关规定。2术语和符号
2.1术语
2.1.1民用建筑civil building
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的总称。
2.1.2外窗external window
分隔建筑物室内、外空间的窗。
2.1.3附框appendent frame
预埋或预先安装在窗洞口中,用于固定窗的杆件系统。
2.1.4干法安装installation with additional frame for fixing
在预先完成的窗洞口墙基体上进行防水密封处理,待洞口周围墙体面层装饰湿作业全部完成后,再固定外窗的安装方法。
2.1.5标准化外窗standard external window
符合本标准洞口尺寸、窗型及各项性能指标要求,采用干法安装的外窗。
2.1.6耐火型外窗fire-resistant external windows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关闭状态耐火完整性E不小于3mm的外窗。
2.1.7凸窗(飘窗)bay-window
凸出建筑外墙面的窗。
2.1.8传热系数thermal transmittance
在稳定传热条件下,外窗两侧空气温差为1K,每小时通过单位面积的传热量,单位为Ⅳ/(㎡2·K)。
2.1.9太阳得热系数(SHGC)solar heat gain coefficient
通过窗等透光围护结构的太阳辐射室内得热量与透光围护结构外表面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量的比值。太阳辐射室内得热量包括通过太阳辐射透射的得热量和太阳辐射被构件吸收再传人室内的得热量两部分。
2.1.10透光折减系数transmitting rebate factor
光通过窗框和采光材料与窗相组合的挡光部件后减弱的系数,用符号T表示。
2.1.11活动外遮阳active external solar shading device
安设在建筑物墙体外侧并固定在建筑物上,能够调节角度或形状,改变遮光状态的建筑遮阳装置。




DB37/T 5165-2020 水泥聚苯模壳装配式建筑技术规程.pdf

资源简介/截图:

1总则
1.0.1为规范预制水泥聚苯模壳装配式建筑的设计、施工及验收,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山东省抗震设防烈度为 8 度及8 度以下地区的预制水泥聚苯模壳装配式建筑的设计、施工及验收和非承重水泥聚苯模壳格构式填充墙的构造设计。本规程不适用于地面以下水泥聚苯模壳构件的应用。
1.0.3 预制水泥聚苯模壳装配式建筑的设计、施工及验收,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和山东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和符号
2.1 术语
2.1.1 预制水泥聚苯模壳装配式建筑assembled structure basedon latticed concrete bearing wall with insulating concrete forms
以预制水泥聚苯模壳格构式混凝土复合墙体作为主要竖向承重构件,并采用装配式建造工艺形成的建筑单体,简称装配式模壳建筑
2.1.2 预制水泥聚苯模壳格构式混凝土复合墙体latticed con-crete bearing wall with insulating concrete forms
由预制水泥聚苯模壳现场装配形成格构式空腔,空腔内配置钢筋并浇筑自密实混凝土,形成具有格构式混凝土骨架的保温隔热复合墙体,简称格构式混凝土墙。复合墙体作为主体结构的竖向承重构件时,称为格构式混凝土承重墙;作为非承重的填充墙体时,称为格构式混凝土非承重墙。
2.1.3 预制水泥聚苯模壳precast expanded polystyrene granulecement form
由水泥、膨胀聚苯颗粒、粉煤灰、改性添加剂等材料,按规格样式在工厂预制成型并可充当免拆模板的保温壳体部品,简称预制模壳,分为标准型预制模壳、端部槽型预制模壳和平板型预制模壳三种。
2.1.4混凝土格构梁、格构柱concrete lattice beam and column

在由标准型预制模壳形成的水平或竖向芯孔空腔内配置适量钢筋,并浇筑自密实混凝土后形成的圆柱形的水平芯梁或竖向
芯柱。2.1.5 加强格构梁、 reinforced concrete lattice beam and column在水平和竖向芯孔内配置 2 ~3 根水平或竖向钢筋和适量箍筋的混凝土格构梁、柱。
2.1.6 边缘构件 edge element在格构式混凝土墙体的纵横墙交接部位、墙体端部以及较大洞口两侧布置的钢筋混凝土加强构件2.17改性水泥聚苯颗粒保温浆料 expanded polystyrene granulecement insulating materials
由水泥、膨胀聚苯颗粒、粉煤灰、改性添加剂和水等材料在施工现场混合制成的保温浆料,用于格构式混凝土保温墙体的开槽、孔洞和缺陷的修补找平抹面材料。
2.2符号
2.2.1 材料性能




DB37/T 5205-2021 房屋白蚁防治技术规程

资源简介/截图: 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 DBDB37/T 5205-2021 J16714-2021房屋白蚁防治技术规程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ermite control in buildings2021-12-08 发布 2022-03-01 实施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联合发布fac5173ad072a5c根据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申报 2021 年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制订、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鲁建标字〔2020〕25 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过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根据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需求,结合白蚁防治行业科学发展方向,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本规程。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药剂与设备;4.白蚁危害调查;5. 药物屏障;6.监测控制;7.档案管理。1 总则
1.0.1 为加强房屋白蚁防治管理,规范白蚁防治技术在房屋白蚁防治工程中的应用,有效控制白蚁危害,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山东省白蚁危害区的房屋白蚁防治的设计、施工与管理。
1.0.3 本规程注重白蚁危害区的蚁情蚁害调查,根据调查结果科学评估区域内白蚁危害及潜在的安全风险,因地制宜地采用多种措施分类防控,尽量减少白蚁防治药物的使用。
1.0.4 房屋白蚁防治技术在房屋白蚁防治工程中的应用,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2 术语
2.0.1 白蚁防治 termite control
采取一定的措施阻止白蚁进入活动、取食木材及其他纤维材料,减少白蚁对人类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损失的活动。
2.0.2 白蚁预防 termite prevention
在保护对象发生白蚁危害前预先采取措施的活动。
2.0.3 白蚁灭治 termite elimination
在发生白蚁危害后采取杀灭白蚁的活动。
2.0.4 药物屏障 chemical barrier
通过对保护对象进行白蚁预防药剂处理后形成的防止白蚁侵入的屏障。
2.0.5 白蚁防治药剂 termiticide
在白蚁防治工程中使用的专用药剂。
2.0.6 白蚁预防药剂 prevention termiticide
为避免保护对象遭受白蚁危害,采取预先处理时所使用的药剂。
2.0.7 监测控制技术 monitor-controlling technology
在白蚁活动的区域范围内,设置监测装置对白蚁活动进行监测,在监测装置中发现一定数量的白蚁后,通过喷粉、投放
饵剂等处理,有效控制白蚁种群的白蚁防治技术。
2.0.8 监测控制系统 monitor-controlling system
通过“监测-灭杀-监测”的循环过程,实现保护对象免受白蚁危害的一整套白蚁防治专用装置的总称,由监测装置、检测设备、白蚁灭治药剂及辅助工具等组成。
2.0.9 监测装置 monitor device
装有饵料用于监测白蚁活动的装置。
2.0.10 检测装置 detection device
监测控制系统中,用于检查监测装置安装位置及监测装置中是否有白蚁活动的仪器设备。
2.0.11 饵剂 bait
由杀虫剂、饵料等组成,对白蚁具有“引诱-喂食-杀灭”三位一体效果的白蚁防治药剂。
2.0.12 粉剂 dust
由原药和填充料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加工而成的粉状白
蚁防治药剂。
2.0.13 饵料 attractive lignocelluloses material
不含杀灭白蚁有效成分,且对白蚁具有较好的引诱力和适口性的食料。
2.0.14 白蚁危害区 termite damaging area
白蚁分布区内已对人类活动或资源构成危害的区域。
2.0.15 蚁情调查 investigation on termite damage
对特定区域范围内的白蚁种类、分布及危害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的活动。
2.0.16 蚁情监测 monitoring on termite damage
对特定区域范围内的白蚁种类,尤其是对白蚁危害种类、分布、发生及危害动态进行监测的活动。
2.0.17 水平屏障 horizontal barrier
为防止白蚁从垂直方向侵入房屋,通过使用白蚁预防药剂处理房屋地面和周边水平方向的土壤而形成的药物土壤屏障。
2.0.18 垂直屏障 vertical barrier
为防止白蚁从水平方向侵入房屋,通过使用白蚁预防药剂处理房屋基础两侧和房屋周边垂直方向的土壤而形成的药物土壤屏障。
2.0.19 喷洒法 sprinkling method
利用器械产生的压力使白蚁防治药液以水流状的形式喷射或洒落到处理部位的方法。
2.0.20 涂刷法 brushing method
将白蚁防治药液直接涂刷于木构件或其他需处理物件表面的方法。
2.0.21 浸渍法 immersion method
将木构件或其他需处理物件放入白蚁防治药液中浸泡一定时间,使其吸附药物达到防治白蚁效果的一种药物处理方法。
2.0.22 杆状注射法 injection with hollow pole
使用前端及周边有开孔的杆状注射器,通过加压方法将白蚁防治药液注入一定深度的土壤中,设置药物土壤屏障的处理方法。
2.0.23 喷粉法 dusting method
将白蚁灭治粉剂,采用直接喷施的方式,让部分白蚁个体沾染上药粉,达到杀灭或控制白蚁群体目的的方法。
2.0.24 白 蚁 防 治 工 程 验 收 标 准 acceptance standard of termite control project
白蚁防治工程实施单位根据有关法规、标准规定和白蚁防治工程合同约定,对白蚁防治工程阶段性工作和整体工作完成情况进行验收的具体指标。
2.0.25 复查回访 revisit and inspection
在白蚁防治工程复查期内,白蚁防治工程实施单位检查白蚁防治后期效果的行为。




DB33/T 1265-2021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检查用表标准

资源简介/截图: 备案号:J 16106一2022
浙江省工程建设标准 DB
DB 33/T 1265-2021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检查用表标准
Standard for checklist of quality acceptance of energy efficient building construction
2021-12-27发布 2022-03-01施行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发布8d367575e32d7f3本标准共分18章和附录,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墙体节能工程,幕墙节能工程,门窗节能工程,屋面节能工程,地面节能工程,供暖节能工程,通风与空调节能工程,空调与供暖系统冷热源及管网节能工程,配电与照明节能工程,监测与控制节能工程,地源热泵换热系统节能工程,太阳能光热与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节能工程,太阳能光伏节能工程,建筑节能工程现场检验,建筑节能分部工程质量验收等。
本标准中引用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 50411-2019的强制性条文,虽未以黑体字标志,但已在条文说明中说明,必须严格执行。1总则
1.0.1为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统一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施工质量验收记录,保证建筑工程的节能效果,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浙江省新建、扩建和改建民用建筑工程中围护结构、供暖空调、配电照明、监测控制和可再生能源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
1.0.3本标准对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的要求为基本要求,相关工程技术文件、承包合同文件对节能工程质量的要求不得低于本标准的规定。
1.0.4本标准应与浙江省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检查用表统一标准》DB 33/T 1192-2020配套使用。
1.0.5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除应执行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和浙江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术语
2.0.1保温浆料insulating mortar
由无机胶凝材料、添加剂、填料与轻骨料等混合,使用时按比例加水搅拌制成的浆料,又称保温砂浆。
2.0.2玻璃遮阳系数shading coefficient
透过窗玻璃的太阳辐射得热与透过标准mm透明窗玻璃的太阳辐射得热的比值。
2.0.3透光幕墙transparent curtain wall
可见光能直接透射人室内的幕墙。
2.0.4灯具效率luminaire efficiency
在相同的使用条件下,灯具发出的总光通量与灯具内所有光源发出的总光通量的比值。
2.0.5照明功率密度(LPD)lighting power density
建筑的房间或场所,单位面积的照明安装功率(含光源、镇流器、变压器的功耗);单位:W/㎡2。
2.0.6进场验收site acceptance
对进人施工现场的材料、设备等进行外观质量检查和规格、型号、技术参数及质量证明文件核查并形成相应验收记录的活动。
2.0.7检验inspection
对被检验项目的特征、性能进行量测、检查、试验等,并将结果与标准或设计规定的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项目每项性能是否合格的活动。
2.0.8复验site reinspection(repeat test)进人施工现场的材料、设备等在进场验收合格的基础上,按有关规定从施工现场随机抽样,送至具备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部分或全部性能参数检验的活动。
2.0.9见证取样检验witness sampling inspection
施工单位取样人员在监理工程师的见证下,按有关规定从施工现场随机抽样,送至具备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验的活动。
2.0.10现场实体检验in-site inspection
在监理工程师见证下,对已经完成施工作业的分项或子分部工程,按有关规定在工程实体上抽取试样,在现场进行检验:当现场不具备检验条件时,送至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验的活动,简称实体检验。
2.0.11质量证明文件quality guarantee document
随同进场材料、设备等一同提供的能够证明其质量状况的文件。通常包括出厂合格证、中文说明书、型式检验报告及相关性能检测报告等。进口产品应包括出人境商品检验合格证明。适用时,也可包括进场验收、进场复验、见证取样检验和现场实体检验等资料。
2.0.12核查heck
对技术资料的检查及资料与实物的核对。包括:对技术资料的完整性、内容的正确性、与其他相关资料的一致性及整理归档情况等的检查,以及将技术资料中的技术参数等与相应的材料、构件、设备或产品实物进行核对、确认。
2.0.13型式检验type inspection
由生产厂家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对定型产品或成套技术的全部性能指标进行的检验,其检验报告为型式检验报告。通常在产品定型鉴定、正常生产期间规定时间内、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材料及工艺参数改变、停产后恢复生产或有型式检验要求时进行。
2.0.14检验批inspection lot
按相同的生产条件或按规定的方式汇总起来供抽样检验用的,由一定数量样本组成的检验体。




DB33/T 1256-2021 城市道路隧道设计标准

资源简介/截图: 备案号:J 16021一2021
浙江省工程建设标准 DB
DB 33/T 1256-2021
城市道路隧道设计标准
Standard for design of urban road tunnel
2021-09-22发布 2022-02-01施行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发布9194453c26c6a67根据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2016年浙江省建筑节能及相关工程建设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建设发〔2016]450号)的要求,规范编制组通过深人调查研究,参考
国内外的有关标准,并结合实际工程经验,制定了本标准。
本标准共分11章,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和符号,基本规定,路线,横断面,结构,防排水,路基与路面,交通与附属设施,防灾,景观与装修。1总则
1.0.1为规范浙江省城市道路隧道设计,提高工程质量,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环保节能,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新建城市道路隧道设计。
1.0.3浙江省城市道路隧道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和浙江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术语和符号
2.1术语
2.1.1城市道路隧道urban road tunnel
城市范围内地表以下供机动车通行或兼非机动车、行人通行的隧道。不含仅供行人或非机动车通行的地下通道以及连接各地块地下车库的车行连通道。
2.1.2明挖法隧道cut and cover tunnel
在地面开挖形成的基坑中修筑的隧道。
2.1.3盾构法隧道shield tunnel
采用盾构掘进机全断面开挖、推进,同时在盾尾进行预制管片拼装修筑的隧道。
2.1.4矿山法隧道mining-method tunnel
采用人工或控制爆破等方式进行暗挖修筑的隧道。
2.1.5沉管法隧道immersed tunnel
将水域中若干预制完成的基本结构单元通过浮运、沉放和水下对接形成的隧道。
2.1.6设计使用年限design working life
设计规定的结构或结构构件不需进行大修即可按其预定目的使用的时间。
2.1.7设计速度design speed
道路平曲线半径、纵坡和视距等儿何设计所采用的行车速度。
2.1.8建筑限界construction clearance
限定车辆、非机动车及行人通行的空间,即隧道内任何设施设置均不得侵人的轮廓线。2.1.9荷载效应load effect
由荷载引起结构或结构构件的反应,包括内力、变形和裂缝等。
2.1.10重点排烟concentrated smoke extraction
在隧道内沿隧道纵向设置排烟道,并间隔一定距离设排烟口。当发生火灾时,远程控制火源附近的排烟口开启,将烟气在火源一定范围内快速有效地排出车行空间的排烟方式。
2.1.11综合监控系统integrated supervisory control system
采用计算机、自动控制和网络通信等技术,对各系统进行集成和联动控制,提供统一的监控组态平台,使各项数据资源充分共享,达到设计的服务水平、保证交通运营安全的系统。
2.1.12耐火极限refractory limit
在隧道标准耐火试验条件下,隧道承重结构体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失去承载能力、完整性或隔热性时止所用时间。
2.1.13视距sight distance
在车辆正常行驶中,驾驶员从正常驾驶位置能连续看到道路前方行车道范围内路面上一定高度障碍物,或者看到道路前方交通设施、路面标线的最远距离。




DB33/T 2386-2021 公路工程小型预制构件施工技术规范

资源简介/截图: ICS 93.080.99
CCS P 66
浙江省地方标准 DB33
DB33/T 2386—2021
公路工程小型预制构件施工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nstruction of small prefabricated components in highway engineering
2021-09-30 发布 2021-10-30 实施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b1cdca583d293fc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公路工程小型预制构件施工的基本规定、施工条件、预制施工、运输与安装、质量检验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公路工程小型预制构件工厂化预制施工、安装施工和质量检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 175 通用硅酸盐水泥
GB 1499.1 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
GB 1499.2 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
GB/T 1596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GB 8076 混凝土外加剂
GB 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 12348 工业企业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 16397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T 13788 冷轧带肋钢筋
JC/T 949 混凝土制品用脱模剂
JGJ 63 混凝土用水标准
JTG/T 3610-2019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JTG/T 3650-2020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G/T 3660-2020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
JTG E42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JTG F80/1-2017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第一册 土建工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小型预制构件 prefabrication of small components
公路工程中单体构件最长边长不大于 1m 的混凝土预制构件。
3.2
工厂化预制施工 factory precast constrution
小型预制构件在专用场地内采用标准化工艺、机械化设备和流水线制作的方法。
3.3
振动平台 high frequency vibration platform
由支架、台面、振动电机、减震系统等组成,用于小型预制构件混凝土浇筑振捣的装置。
4 基本规定
4.1 小型预制构件施工单位应建立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管理体系。
4.2 小型预制构件可分为素混凝土小型预制构件和钢筋混凝土小型预制构件两类。
4.3 小型预制构件应进行标准化设计,规格尺寸宜统一,常用小型预制构件形状示意图可参考图 1-图 6,小型预制构件尺寸参考表见表 1。




DB33/T 2385-2021 预制拼装桥墩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资源简介/截图: ICS 93.080
CCS P 66 DB33
浙江省 地方标准
DB33/T 2385—2021
预制拼装桥墩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prefabricated bridge piers
2021 – 09 – 30 发布 2021 – 10 – 30 实施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209e12c72abe941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预制拼装桥墩设计与施工的基本规定、材料、设计、工厂(场)预制、运输与拼装和质量检验评定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公路工程预制拼装桥墩设计、施工与质量检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标准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标准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标准,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不注日期的引用标准,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T 8077—2012 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
GB/T 8162 结构用无缝钢管
GB/T 13793 直缝电焊钢管
GB/T 14370 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
GB/T 17671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
GB/T 50080—2016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 50214 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
JGJ/T 10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
JGJ 33—2012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T 70 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JGJ 107 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
JGJ 276 建筑施工起重吊装工程安全技术规范
JGJ 355—2015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应用技术规程
JG/T 398 钢筋连接用灌浆套筒
JG/T 408—2019 钢筋连接用套筒灌浆料
JTG D60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JTG F80/1—2017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第一册 土建工程
JTG F90—2015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
JTG/T 2231-01—2020 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
JTG/T 3310 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
JTG 3362—2018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G/T 3650—2020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DB33/T 2154 公路桥梁后张法预应力施工技术规范
T/CECS 10080 预制节段拼装用环氧粘结剂
3 术语和定义
JTG/T 3650—2020、JTG F80/1—2017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预制拼装桥墩 prefabricated bridge piers
预制混凝土的构件通过拼装及连接构造形成的桥梁立柱、盖梁。
3.2
环氧拼接缝 epoxy joint
节段立柱之间以及节段盖梁之间采用环氧粘结剂进行连接的拼接缝。
3.3
专用定位板 special locating plate
根据预制构件钢筋、套筒位置精确钻孔的锚固钢板,用于钢筋骨架连接主筋加工与构件套筒精确定位、构件预制台座钢筋定位或预留钢筋精确定位、承台预留连接主筋精确定位。
4 基本规定
4.1 设计单位应按工厂化、装配化和标准化生产要求,结合施工现场实际对预制拼装桥墩进行结构设计、构件计算。
4.2 施工单位应组织相关生产与技术人员认真审阅预制拼装桥墩的全部设计图,并与设计单位做好充分衔接,开工前做好施工班组技术交底。
4.3 施工前依据国家、行业、省内的建设工程标准化的规定,制定桥墩工厂化预制、运输拼装等生产标准化实施方案,建立质量、安全、环保等管理体系,开展创建品质工程、文明生产、平安工地、环境保护等活动。
4.4 预制拼装桥墩的一般生产流程如图 1。




DB33/1036-2021 浙江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资源简介/截图: 备案号:J11071-2021
浙江省工程建设标准DB
DB33/1036-2021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esign standard for energy efficiency of public buildings
2021-12-27发布
2022-02-01实施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d4537b82281b561为贯彻落实国家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进一步加强和推进浙江省的建筑节能工作,落实浙江省建筑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工作,推进浙江省未来社区建设,改善浙江省公共建筑的室内热环境,提高供暖通风与空调系统、给水排水系统、建筑电气系统及建筑智能化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加大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力度,根据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2021年度浙江省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及相关工程建设标准制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浙建设函〔2021]145号)的要求,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和浙江省气候中心会同参编单位共同对浙江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3/1036-2007进行修订。编制组经过广泛的调查研究,在总结近年来国内外各类公共建筑节能工程方面新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结合浙江省的地方特点,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讨论、修改、完善,修订了本标准。
本标准共分为9章和5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室内热环境设计计算指标,建筑与建筑热工,供暖、通风与空调,给水排水,建筑电气,建筑智能化,可再生能源应用等。
其中,第4.2.5条、第4.3.1条、第4.3.2条、第4.4.1条、第5.2.6条、第5.2.11条、第5.2.14条、第5.2.15条、第5.2.16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标准修订的主要内容:1.增加了建筑智能化章节;2.增加了可再生能源应用章节;3.建筑热工性能做了相应修改及提高;4.供暖、通风与空调,给水排水,建筑电气等用能设备能效等级相应提高;5.调整增加了部分附录。
本标准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1总则
1.0.1为贯彻国家有关节约能源、环境保护的法规和政策,落实浙江省建筑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工作,依据现行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进一步提高公共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改善浙江省公共建筑的室内热环境,实现低能耗公共建筑设计要求,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浙江省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公共建筑节能设计。
1.0.3公共建筑的建筑与建筑热工,供暖、通风与空调,给水排水,建筑电气,建筑智能化等必须进行节能设计,并应按规定应用可再生能源。在保证室内热环境的前提下,降低建筑能耗,使新建、改建和扩建公共建筑的设计计算节能率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1.0.4公共建筑的节能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和浙江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低能耗公共建筑low energy public building
低能耗公共建筑是超低能耗公共建筑的初级表现形式,能效指标略低于超低能耗公共建筑,其设计计算节能率达到75%。
2.0.2透光幕墙transparent curtain wall
可见光可直接透射人室内的幕墙。
2.0.3窗墙面积比area ratio of window to wall
窗户洞口(包括透光外门)面积与房间立面单元面积(即建筑层高与开间定位线围成的面积)的比值。
2.0.4平均窗墙面积比(CM)nean ratio of window area to wall area
整栋建筑同一朝向外墙上的透光围护结构洞口总面积与该朝向的外墙总面积(包括其上的透光围护结构洞口面积)之比。
2.0.5透光围护结构transparent envelope
太阳光可直接透人室内的建筑外围护结构件,如建筑外窗、透光幕墙、透光外门及玻璃砖砌体等结构。
2.0.6建筑物总窗墙面积比whole area ratio of window to wall
整栋建筑各朝向外墙上的透光围护结构洞口总面积之和与各朝向的外墙总面积(包括其上的透光围护结构洞口面积)之和的比值。
2.0.7太阳得热系数(SHGC)solar heat gain coefficient
通过透光围护结构的太阳辐射室内得热量与投射到透光围护结构外表面上的太阳辐射量的比值。太阳辐射室内得热量包括太阳辐射通过辐射透射的得热量和太阳辐射被构件吸收再传人室内的得热量两部分。
2.0.8可见光透射比visible transmittance
透过透光材料的可见光光通量与投射在其表面上的可见光光通量之比。
2.0.9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PLV)integrated part load value
基于机组部分负荷时的性能系数值,按机组在各种负荷条件下的累积负荷百分比进行加权计算获得的表示空气调节用冷水机组部分负荷效率的单一数值。
2.0.10集中供暖系统耗电输热比(EHR-h)electricity consumption
to transferred heat quantity ratio
设计工况下,集中供暖系统循环水泵总功耗(kW)与设计热负荷(kW)的比值。
2.0.11空调冷(热)水系统耗电输冷(热)比EC(H)R-a]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to transferred cooling (heat)quantity ratio
设计工况下,空调冷(热)水系统循环水泵总功耗(kW)与设计冷(热)负荷(kW)的比值。
2.0.12电冷源综合制冷性能系数(SCOP)system coefficient of refrigeration performance
设计工况下,电驱动的制冷系统的制冷量与制冷机、冷却水泵及冷却塔净输人能量之比。
2.0.13风道系统单位风量耗功率(Ws)energy consumption per unit air volume of air duct system
设计工况下,空调、通风的风道系统输送单位风量(/)所消耗的电功率(W)。
2.0.14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权衡判断building envelope thermal performance trade-off
当建筑设计不能完全满足围护结构热工设计规定指标要求时,计算并比较参照建筑和设计建筑的全年供暖和空气调节能耗,判定围护结构的总体热工性能是否符合节能设计要求的方法,简称权衡判断。
2.0.15参照建筑reference building
对围护结构热工性能进行权衡判断时,作为计算全年采暖和空气调节能耗用的假想建筑。参照建筑的形状、大小、朝向、内部的空间划分和使用功能应与设计建筑完全一致,其围护结构热工参数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值。
2.0.16设计建筑designed building
正在设计的、需要进行节能设计判定的建筑。
2.0.17围护结构传热系数(K)overall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of building envelope
在稳态条件下,围护结构两侧空气温差为K,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围护结构的传热量。单位为W/(2·K)。
2.0.i8外墙平均传热系数(Km)average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of exterior wall
包括外墙主体部位和周边混凝土圈梁和抗震柱等热桥部位在内,按面积加权平均求得的传热系数。计算方法见本标准附录A。单位为W/(m2·K)。
2.0.19太阳能保证率solar fraction
太阳能供热水、采暖或空调系统中由太阳能供给的能量占系统总消耗能量的百分率。
3室内热环境设计计算指标
3.0.1浙江省建筑节能设计应分为南、北两个气候区,气候分区及供暖和空调计算期见表3.0.1-1和表3.0.1-2。北区的建筑节能设计应同时考虑夏季空调和冬季供暖,南区的建筑节能设计应主要考虑夏季空调,兼顾冬季供暖。
3.0.2建筑节能设计计算的室外计算气象参数应采用本标准配套提供的浙江省各地市典型气象年的气象参数。当建筑所处地区未列人本标准配套的气象参数库时,应参照设区市的气象参数作为设计依据,可按附录B。
3.0.3公共建筑室内设计计算指标应按下列规定取值:
1集中供暖系统及空气调节系统室内计算温度应符合国家标准《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中3.0.1、3.0.2和3.0.5的规定;
2公共建筑主要房间每人所需的最小新风量应符合国家标准《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中3.0.6的规定。
3.0.4建筑围护结构热工参数取值应在本标准、国家及浙江省其他相关标准规定的范围内。
4建筑与建筑热工
4.1一般规定
4.1.1按照建筑物能耗情况和围护结构能耗占全年建筑总能耗的比例特征,浙江省的公共建筑应划分为下列两类:
1甲类公共建筑一一单幢建筑面积大于3002的公共建筑,或单幢建筑面积小于等于3002,但总建筑面积大于1000㎡的建筑群;
2乙类公共建筑—单幢建筑面积小于等于3002,或者一年中在夏、冬两季冷热负荷处于峰值时建筑物停用的公共建筑。
4.1.2建筑总平面的规划布局和单体平面设计,应有利于自然通风,并减少夏季的太阳辐射得热,宜利用冬季日照并避开冬季主导风向。总体规划设计应充分利用水体和绿化等自然资源进行综合的节能设计。
4.1.3建筑设计应遵循被动节能措施优先的原则,充分利用天然采光、自然通风,结合围护结构隔热保温和遮阳措施,降低建筑的用能需求。
4.1.4建筑总平面设计及平面布置应合理确定各类设备机房的位置,缩短能源、水和空气的输送距离,公共建筑中的冷热源机房、高低压配电房、空调机房、风机房、水泵房等宜靠近负荷中心位置集中设置,并满足现行浙江省工程建设标准《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33/1092的要求。
4.1.5公共建筑应根据现行浙江省工程建设标准《民用建筑可再生能源应用核算标准》DB33/1105的要求合理利用可再生能源,并应合理布置和预留相关设施、管线的安装空间。可再生能源应用设施应与建筑主体一体化设计。内容索引:1总则…………(1)
2术语………(2)
3室内热环境设计计算指标(5)
4建筑与建筑热工(6)
4.1一般规定(6)
4.2建筑设计…(7)
4.3围护结构热工设计……(9)
4.4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权衡判断……(12)
5供暖、通风与空调………(14)
5.1一般规定…(14)
5.2冷源与热源…(14)
5.3输配系统……·(23)
5.4末端系统(31)
5.5监测、控制与计量·(32)
6给水排水(35)
6.1一般规定(35)
6.2给水与生活排水(35)
6.3生活热水…(36)
7建筑电气……(38)
7.1一般规定…(38)
7.2供配电系统…(38)
7.3照明…(39)
7.4动力设备……(40)
7.5用电计量………(40)
8建筑智能化………(41)
8.1一般规定·(41)
8.2建筑设备管理·(41)
8.3能耗监测系统………·(42)
9可再生能源应用…·(43)
9.1一般规定…·(43)
9.2太阳能利用…(43)
9.3热泵系统……(44)
附录A建筑围护结构热工参数计算……………(48)
A.1建筑热工设计常用计算…………………(48)
A.2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权衡判断…·(52)
A.3外遮阳系数的简化计算……………………(59)
附录B浙江省各地市气象参数…………………………………(64)
B.1浙江省各地市主要气象站点信息………………(64)
B.2浙江省全年、最冷月与最热月平均气温资料…………(64)
B.3浙江省各地市风玫瑰图………………(66)
B.4浙江省各区域主要地市太阳辐射参数……………(78)
附录C围护结构材料热工性能参数…………(80)
C.1常用材料热工参数…………………(80)
C.2玻璃及外门窗的热工参数……………………(85)
C.3围护结构隔热措施的热工参数………………………………(90)
C.4常用围护结构外表面太阳辐射吸收系数……………(90)
附录D建筑物内空调冷、热水管的经济绝热厚度………(93)
附录E浙江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表…………(94)
本标准用词说明…………(97)
引用标准名录…………(98)
附:条文说明………(101)




DB33/T 1240-2021 建筑幕墙工程技术标准 浙江省

资源简介/截图: 备案号:J15809-2021
浙江省工程建设标准
DB33/T1240-2021
建筑幕墙工程技术标准
Technical standard for building curtain wall
2021-04-09发布
2021-09-01施行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6981947047db81d本标准根据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2012年省建筑节能及相关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制订计划的通知》(建设发[2012192号)的要求,由浙江省建筑装饰行业协会会同有关设计、科研、高校及幕墙施工企业等单位组成编制组,经编制组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标准。本标准共分19章和7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符号,材料,建筑设计,结构设计,面板设计,构件式幕
墙,单元式幕墙,双层幕墙,全玻璃幕墙,点支承玻璃幕墙,采光顶、雨篷与金属屋面,光伏幕墙,幕墙信息模型,加工制作,安装施工,检验与检测,工程验收,维护保养等。本标准由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浙江省建筑装饰行业协会负责日常管理,并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内容索引:1总则(1)
2术语、符号(2)
2.1术语(2)
2.2符号……(5)
3材料(9)
3.1一般规定(9)
3.2铝合金材料……(9)
3.3钢材……(11)
3.4玻璃……(16)
3.5石材………(18)
3.6金属板材…(20)
3.7人造板材……(24)
3.8连接件与紧固件…………(27)
3.9结构胶和密封材料…(33)
3.10其他材料……(34)
4建筑设计(36)
4.1一般规定…(36)
4.2性能设计……(37)
4.3构造设计……(40)
4.4开启窗设计……(41)
4.5热工设计……(43)
4.6防火设计……(44)
4.7防雷设计……(46)
5结构设计……(49)5.1一般规定…(49)
5.2荷载与地震作用…(50)
5.3作用效应组合与计算…(52)
5.4连接设计…(54)
5.5硅酮结构密封胶设计…(56)
6面板设计…(59)
6.1一般规定……(59)
6.2玻璃面板…(59)
6.3金属面板…(70
6.4石材面板…
6.5人造面板…(86)
7构件式幕墙…(106)
7.1一般规定…(106)
7.2构造设计…(106)
7.3横梁结构设计…(107)
7.4立柱结构设计…(110)
7.5连接设计(114)
8单元式幕墙…(116)
8.1一般规定…(116)
8.2构造设计(116
8.3结构设计…(124)
8.4连接设计(127)
9双层幕墙…(129
9.1一般规定……(129)
9.2构造设计(130)
9.3结构设计……(131)
9.4连接设计…(132)
10全玻璃幕墙(134)
10.1一般规定…(134)10.2构造设计……(134)
10.3结构设计……(135)
10.4连接设计…(138)
11点支承玻璃幕墙(140)
11.1一般规定…(140)
11.2构造设计…(140)
11.3结构设计…………(141)
11.4连接设计……(144)
12采光顶、雨篷与金属屋面…(146)
12.1一般规定……(146)
12.2构造设计…(147)
12.3结构设计…(150)
13光伏幕墙…(155)
13.1一般规定…(155)
13.2构造设计…(155)
14幕墙信息模型(157)
14.1一般规定…(157)
14.2模型创建……(157)
14.3模型应用(160)
14.4模型交付…(161)
14.5模型精度……(161)
15加工制作……(165)
15.1一般规定…………(165)
15.2铝型材构件……(165)
15.3钢构件…(168)
15.4玻璃…(170)
15.5石材面板……(173)
15.6金属面板…(175)
15.7人造板材……(177)15.8构件组装(179)
15.9构件检验…
16安装施工…(185)
16.1一般规定……(185)
16.2构件式幕墙…(185)
16.3单元式幕墙…(194)
16.4全玻璃幕墙(198)
16.5点支承玻璃幕墙…(199)
16.6光伏幕墙…(201)
16.7采光顶与金属屋面(202)
16.8安全规定…(206)
17检验与检测(209)
17.1一般规定…(209)
17.2材料检验……(209)
17.3性能检测……(210)
17.4现场检测与试验…(212)
18工程验收…(214)
18.1一般规定…(214)
18.2主控项目………(216)
18.3一般项目…(221)
19维护保养(226)
19.1一般规定…(226)
19.2检查与维护……(227)
19.3保养和清洗……(228)
附录A平板式预埋件设计与构造…(229)
附录B槽式预埋件设计与构造(236
附录C弹性板的弯矩系数和挠度系数(261)
附录D交叉肋的弯矩系数和剪力系数…(268)
附录E双层幕墙热工计算(271)




DBJ33/T 1105-2022 浙江省民用建筑可再生能源应用核算标准

资源简介/截图: 备案号:J12847-2022
浙江省工程建设标准
DBJ
DBJ33/T1105-2022
民用建筑可再生能源应用核算标准
Accounting Standard for Renewable Energy Application of Civil Building
2022-06-23发布 2022-10-01施行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eaadd6837dcb08c1总则
1.0.1为贯彻国家有关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法规和政策,落实折江省建筑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相关目标,提高民用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制定木标准。
1.0.2木标准适用于折江省新建、改建和扩建民用建筑项目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量的核算。
1.0.3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量的核算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和折江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术语
2.0.1可再生能源renewable energy
从自然界获取的、可以再生的非化石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空气源和海洋能等。
2.0.2太阳辐照度solar irradiance
单位时间内在单位采光面积上所照射到的太阳辐射量,单位为W/m2e
2.0.3太阳辐照量solar irradiation
一定时间内在单位采光面积上所照射到的太阳辐射量,单位为M/(m2a)、MW/(m2m)、MW/(m2d、MW/(m2-h)等。
2.0.4集热器总面积gross collector area
集热器采光平面上包括外壳边框在内接收太阳辐射的最大投影面积,单位为m2。
2.0.5太阳能保证率solar fraction
由太阳能提供的热量占系统总供热量的百分率。
2.0.6太阳能热水系统solar water heating system
将太阳能转换为热能以制取热水并输送至各用户所必须的完整系统,通常包括太阳能集热器、热交换设施、储水设施、循环泵、连接管路、智能控制系统、辅助热源设施、高温高压散热设施和定压补液设施等。
2.0.7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air-source heat pump water heating system
利用热泵原理,以消耗一部分电能为补偿,通过热力循环,把空气中的低温热能吸收进来,经过压缩机压缩后转化为高温热能,加热水温的热水系统。2.0.8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solar photovoltaic(PV)system
利用太阳能电池的光伏效应将太阳辐射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发电系统。
2.0.9地源热泵系统ground-source heat pump system
以岩土体、地下水或地表水为低温热源,由水源热泵机组、地热能交换系统、建筑物内系统组成的供热空调系统。根据地热能交换系统形式的不同,地源热泵系统分为土壤源地源热泵系统、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和地表水地源热泵系统。
2.0.10导光管采光系统tubular daylighting system
采集天然光,并经管道传输到室内,进行天然光照明的采光系统。通常由集光器、导光管和漫射器组成。3基本规定
3.0.1民用建筑应根据可再生能源应用技术和外部资源条件,合理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地原热泵系统、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导光管采光系统。在经济、技术可行的条件下也可采用其他可再生能源应用系统。
3.0.2民用建筑项目可再生能源应用系统应与建筑一体化设计,并应优先选用构件化的可再生能源应用系统。
3.0.3民用建筑的可再生能源应用系统应与建筑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
3.0.4新建民用建筑应安装太阳能系统。
3.0.5民用建筑中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量应统筹考虑项目容积率和建筑面积等因素核定。4公共建筑可再生能源利用量核算
4.0.1公共建筑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量应根据建设用地内计容建筑面积核算。
4.0.2公共建筑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量最小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地块容积率小于或等于4.0时,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量核算值应满足式4.0.2-1要求:c60cfdd9cd2c7dc式中:Q1一可再生能源年综合利用量核算值(kWh/a);
AoR一计容建筑面积(m2):
E一公共建筑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量核算因子kW/m2.a)]o
2当地块容积率大于4.0时,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量核算值
应同时满足式4.0.2-2和4.0.2-3要求:b064c00fb050d07式中:R一容积率;
OG一余热回收或废热利用装置的综合利用量核算值kWh/a
3公共建筑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量核算因子应按表4.0.2取值。




DBJ53/T-59-2020 云南省市政工程计价标准(下册).pdf

资源简介/截图: 云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云南省市政工程计价标准(下)
DBJ53/T-59-2020
主编单位:云南省工程建设技术经济室
批准部门: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实施日期:2021年5月1日31cdc555d490878总说明
一、《云南省市政工程计价标准》(以下简称本标准),本标准分上、下册。
上册包括:
第一册土石方工程
第二册道路工程
第三册桥涵工程
第四册隧道工程
第五册水处理工程
第六册生活垃圾处理工程
第七册钢筋工程
第八册拆除工程
下册包括:
第九册市政管网工程
第十册路灯及交通安全工程
第十一册措施项目
二、本标准以国家和有关部门发布的国家现行设计规范、施工验收规范、技术操作规程、质量评定标准、产品标准和安全操作规程、绿色施工现场文明安全施工及环境保护要求、现行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计算规范、住建部《市政工程消耗量定额》(ZYA1一31一2015)和有关定额为依据,按正常施工条件和目前多数建筑企业的施工机械装备水平、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工期、施工工艺、劳动组织,结合云南实际编制。
三、本标准是编制与审查国有投资建设项目施工图预算、招标控制价、确定工程造价的依据:是编制建设工程概算定额、估算指标、技术经济指标、投资估算、设计概算的基础:是编制企业定额、投标报价、调解处理工程造价纠纷的参考。
四、本标准适用于云南省行政区域城镇范围内新建、扩建、改建的市政工程项目。
五、本标准是完成一个规定计量单位工程合格产品所需人工、材料、机械台班的社会平均消耗量水平,除定额规定允许调整外,均不得因具体的施工组织设计、操作方法和材料消耗量与定额不同而调整。
六、关于人工
1.人工不分工种、技术等级,以综合工日表示。
2.人工包括基本用工、超运距用工、辅助用工和人工幅度差。
3.人工按8小时工作制计算。
4.机械土、石方,桩基础,构件运输及安装等工程,人工随机械产量计算的,人工幅度差按机械幅度差计算。
七、关于材料
1.本标准采用的材料(包括构配件、零件、半成品、成品)均为符合国家质量标准和相应设计要求的合格产品。
2.本标准中的材料包括施工中消耗的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周转材料和其他材料。
3.本标准中的材料消耗量包括净用量和损耗量。损耗量包括:从工地仓库、现场集中堆放地点(或现场加工地点)至操作(或安装)地点的施工场内运输损耗、施工操作损耗、施工现场堆放损耗等,规范或设计文件规定的预留量、搭接量不在损耗中考虑。
4.本标淮准中的混凝土、沥青混凝土、砌筑砂浆、抹灰砂浆及各种胶泥等均按半成品消耗量以体积(m)表示,混凝土按运至施工现场的预拌混凝土编制,砂浆按预拌砂浆编制,标准中的混凝土均按自然养护考感。
5.现场及自建搅拌站搅拌的混凝土、砂浆配合比按本标准附表相应配合比执行。
6.本标准中所使用的砂浆均按干混预拌砂浆编制,若实际使用现拌砂浆或湿拌预拌砂浆时,按以下方法调整:
(1)使用现拌砂浆的,除将项目中的干混预拌砂浆调整为现拌砂浆外,砌筑项目按每立方米砂浆增加人工0.382工日,200L灰浆搅拌机0.167台班,同时扣除原项目中干混砂浆罐式搅拌机台班;其余项目按每立方米砂浆增加人工0.382工日,同时将原项目中千混砂浆罐式搅拌机调换为200L灰浆搅拌机,台班消耗量不变。
(2)使用湿拌预拌砂浆的,除将项目中的干混预拌砂浆调整为湿拌预拌砂浆外,另按相应项目每立方米砂浆扣除人工0.2工日及干混砂浆罐式搅拌机台班数量。
7.本标准中材料以量价分离形式表现,其中:
(1)材料栏内未注明单价消耗量不带“()”的材料为“计价材”,其价值已按本标准编制基期参考价格计入基价内。
(2)材料栏内未注明单价消耗量带“()”的材料为“未计价材”,其价值未计人基价。
(3)“计价材”“未计价材”材料消耗量除另有说明外不得调整,价格均应按当时当地的市场(或合同约定)价格计算。
八、关于机械
1.本定额中机械台班消耗量已按合理的施工方法及施工企业的常用机械类型确定。本标准中的机械是按施工企业自有方式编制的,使用时,除定额规定允许调整换算者外均不得调整。
2.本标准中的机械按常用机械、合理机械配备和本省施工企企业的机械化装备程度合理确定。
3.本标准的机械台班消耗量是按正常机械施工工效并考虑了机械幅度差。
4.定额中的次要机械综合为其他机械费以“元”表示。
5.定额未包括特大型机械的基础、安装、拆除及场外运输费用,发生时另按相关规定计算。
6.凡单位价值2000元以内、使用年限在一年以内的不构成固定资产的施工机械,不列入机械台班消耗量,作为工具用具在建筑安装工程费中的企业管理费中考感,其消耗的燃料动力等已列人材料内。
九、本定额适用海拔2000m以下地区,超过上述情况时,按《云南省建设工程造价计价规则及机械仪器台班费用定额》相关规定执行。
十、关于运输
1.材料、成品、半成品:包括自施工单位现场仓库或现场指定堆放地点运至安装地点的水平和垂直运输。
2.本标准有关弃土(泥浆)外运、建筑垃圾外运相关费用均未考虑,实际发生时按各地有关部门规定执行。
十一、本标准中的材料(除以金额表示的其他材料费外),在编制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招标控制价、投标报价时,参照当时当地的市场价格或招标文件约定计算。竣工结(决)算时,按合同约定计算。
十二、本标准中的混凝土、砂浆等的配合比系确定工程造价使用的,除设计有特殊要求、配合比表未列入的特种混凝土、特种砂浆外,与实际配合比不同时,不作调整。
十三、定额中对工程量计算规则中的计量单位和工程量计算有效位数统一规定如下:
1.“以体积计算”的工程量以“m3”为计量单位,工程量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数字。
2.“以面积计算”的工程量以“m2”为计量单位,工程量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数字。
3.“以长度计算”的工程量以“m”为计量单位,工程量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数字。
4.“以质量计算”的工程量以“t”为计量单位,工程量保留小数点后三位数字。
5.“以数量计算”的工程量以“台、块、个、套、件、根、组、系统”等为计量单位,工程量应取整数。定额各章计算规则另有具体规定,以其规定为准。
十四、定额说明中未注明(或省略)尺寸单位的宽度、厚度、断面等,均以“mm”为单位。
十五、本标准中的工作内容已说明了主要的施工工序,次要工序虽未说明,但均已包括在内。
十六、本标准中遇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系数时,按连乘法计算。
十七、本标准中“×××以内”或“××以下”者均包括“×××”本身;“×××以外”或“×××以上”者,则不包括“×X×”本身。
十八、凡本说明未尽事宜,详见各章说明和附录。

DBJ53/T-59-2020 云南省市政工程计价标准(上册)https://xycost.com/archives/207140




DBJ 53/T-61-2020云南省建筑工程计价标准(上下册完整版).pdf

资源简介/截图: 云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云南省建筑工程计价标准
DBJ53/T—61—2020
主编单位:云南省工程建设技术经济室
批准部门: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实施日期:2021年5月1日463e35b9d50c3e1为适应云南省建筑市场发展需要,根据《云南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条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建设工程定额管理办法〉的通知》(建标〔2015]230号)有关规定,结合云南实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组织编制了《云南省建设工程造价计价标准(2020版)》(以下简称《2020版计价标准》),并批准为云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予以发布。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2020版计价标准》主要内容
(一)《云南省建设工程造价计价规则及机械仪器仪表台班费用定额》(DBJ53/T—58—2020)。
(二)《云南省市政工程计价标准》(DBJ53/T一59一2020)。
(三)《云南省园林绿化工程计价标准》(DBJ53/T一60—2020)。
(四)《云南省建筑工程计价标准》(DBJ53/T一61一2020)。
(五)《云南省通用安装工程计价标准》(DBJ53/T—63—2020)。
(六)《云南省装配式建筑工程计价标准》(DBJ53/T一110一2020)。
(七)《云南省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计价标准》(DBJ53/T一111一2020)。
(八)《云南省绿色建筑工程计价标准》(DBJ53/T一112一2020)。
二、执行时间和适用范围
《2020版计价标准》自2021年5月1日起实施。2021年5月1日前已签订施工合同的工程,其计价办法仍按合同约定执行。
《2020版计价标准》是国有资金投资建设工程项目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招标控制价编制及审查的依据,是编制企业定额、投标报价、调解处理工程造价纠纷的参考。
三、有关事项
《2020版计价标准》发布实施后,为确保在全省行政辖区内使用计价软件计算的造价结果准确、合理,凡使用以《2020版计价标准》开发或升级的造价计价软件,应按照《云南省建设工程造价计算机软件管理办法》申请办理,经审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2020版计价标准》的解释、补充等管理工作由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科技与标准定额处具体负责。一、《云南省建筑工程计价标准》(以下简称本标准),包括土石方工程,地基处理及边坡支护工程,桩基工程,砌筑工程,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金属结构工程,木结构工程,门窗工程,屋面及防水工程,保温、隔热、防腐工程,楼地面装饰工程,墙、柱面装饰与隔断、幕墙工程,天棚工程,油漆、涂料、裱糊工程,其他装饰工程,拆除工程,构筑物及室外工程,措施项目共十八章及附表。
二、本标准以国家和有关部门发布的国家现行设计规范、施工验收规范、技术操作规程、质量评定标准、产品标准和安全操作规程、绿色施工现场文明安全施工及环境保护要求、现行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计算规范、住建部《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消耗量定额》(TY01一31一2015)、《建筑安装工程工期定额》和有关定额为依据,按正常施工条件和目前多数建筑企业的施工机械装备水平、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工期、施工工艺、劳动组织,结合云南实际编制。
三、本标准适用于云南省行政区域内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物、构筑物的新建、扩建、改建及装饰工程
项目。
四、本标准是编制与审查国有投资建设项目施工图预算、招标挖制价、确定工程造价的依据;是编制建设工程概算定额、估算指标、技术经济指标、投资估算、设计概算的基础;是编制企业定额、投标报价、调解处理工程造价纠纷的参考。
五、本标准是完成规定计量单位分部分项工程所需人工、材料、机械的消耗量标准。除本标准规定允许调整外,均不得因具体的施工组织设计、操作方法和消耗量与标准不同而调整。
六、关于人工
1.人工不分工种、技术等级,以综合工日表示。
2.人工包括基本用工、超运距用工、辅助用工和人工幅度差。
3.人工按8小时工作制计算。
4.机械土、石方,桩基础,构件运输及安装等工程,人工随机械产量计算的,人工幅度差按机械幅度差计算。
七、关于材料
1.本标准采用的材料(包括构配件、零件、半成品、成品)均为符合国家质量标准和相应设计要求的合格产品。
2.本标准中的材料包括施工中消耗的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周转材料和其他材料。
3.本标准中的材料消耗量包括净用量和损耗量。损耗量包括:从工地仓库、现场集中堆放地点(或现场加工地点)至操作(或安装)地点的施工场内运输损耗、施工操作损耗、施工现场堆放损耗等,规范或设计文件规定的预留量、搭接量不在损耗中考虑。
4,本标准中的混凝土、沥青混凝土、砌筑砂浆、抹灰砂浆及各种胶泥等均按半成品消耗量以体积(m)表示,混凝土按运至施工现场的预拌混凝土编制,砂浆按预拌砂浆编制,标准中的混凝土均按自然养护考虑。
5.现场及自建搅拌站搅拌的混凝土、砂浆配合比按本标准附录一相应配合比执行。
6.本标准中所使用的砂浆均按干混预拌砂浆编制,若实际使用现拌砂浆或湿拌预拌砂浆时,按以下方法调整:
(1)使用现拌砂浆的,除将项目中的干混预拌砂浆调整为现拌砂浆外,砌筑项目按每立方米砂浆增加人工0.382工日,200L灰浆搅拌机0.167台班,同时扣除原项目中干混砂浆罐式搅拌机台班;其余项目按每立方米砂浆增加人工0.382工日,同时将原项目中干混砂浆罐式搅拌机调换为200L灰浆搅拌,
台班消耗量不变。
(2)使用湿拌预拌砂浆的,除将项目中的干混预拌砂浆调整为湿拌预拌砂浆外,另按相应项目每立方米砂浆扣除人工0.2工日及干混砂浆罐式搅拌机台班数量。
7.本标准中木材不分板材与方材,均以××(指硬木、杉木或松木)板方材取定。木种分类如下:
第一、二类:红松、水桐木、樟子木松、白松(云杉、冷杉)、杉木、杨木、柳木、椴木。
第三、四类:青松、黄花松、秋子木、马尾松、东北榆木、柏木、苦楝木、梓木、黄波萝、椿木、楠木、柚木、樟木、栎木(柞木)、檀木、色木、槐木、荔木、麻栗木(麻栎、青刚)、桦木、荷木、水曲柳、华北榆木、榉木、橡木、枫木、核桃木、樱桃木。
8.用量少、占材料比重小、不便计量的零星材料合并为其他材料费以“元”表示。
9.工具桩、周转性材料中的组合钢模、支撑钢管、脚手架钢管及扣件、底座按租赁编制,其余周转性材料按摊销编制。
1.以租赁方式计算的周转性材料(除另有说明外)其往返所需的人工、机械已综合在项目内,实际与项目取定不同时不得调整。
11,本标准中材料以量价分离形式表现,其价值已按本标准编制基期的市场参考价格计人基价内。
12.本标准的项目中包括了材料、成品、半成品从工地仓库、现场集中堆放地点或现场加工地点至操作或安装地点的水平运输和垂直运输所需的机械消耗量。
13.本标准中的材料费:指施工过程中耗费的原材料、辅助材料、构配件、零件、半成品、工程设备的费用。
八、关于机械
.本标准中机械台班消耗量已按合理的施工方法及施工企业的常用机械类型确定。本标准中的机械是按施工企业自有方式编制的,使用时,除规定允许调整换算者外均不得调整。
2.施工机械台班消耗量已包含了机械幅度差。
3.标准中的次要机械综合为其他机械费以“元”表示。
4.凡单位价值2000元以内、使用年限在一年以内的不构成固定资产的施工机械,不列人机械台班消耗量,作为工具用具在建筑安装工程费中的企业管理费内考虑,其消耗的燃料动力等已列入材料。
九、关于水平运输和垂直运输
1.材料、成品、半成品:包括自施工单位现场仓库或现场指定堆放地点运至安装地点的水平和垂直运输。
2.本标准有关弃土(泥浆)外运、建筑垃圾外运相关费用均未考虑,实际发生时按各地有关部门规定执行。
3.垂直运输基准面:室内以室内地(楼)平面为基准面,室外以设计室外地坪面为基准面。
十、本标准除注明高度的以外,均按单层建筑物檐高20m、多层建筑物6层(不含地下室)以内编制,单层建筑物檐高在20m以上、多层建筑物在6层(不含地下室)以上的工程,其降效应增加的人工、机械及有关费用,另按本标准中的建筑物超高增加费计算。
十一、本标准中的材料(除以金额表示的其他材料费外),在编制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招标控制价、投标报价时,参照当时当地的市场价格或招标文件约定计算。竣工结(决)算时,按合同约定计算。
十二、本标准中的混凝土、砂浆等的配合比系确定工程造价使用的,除设计有特殊要求、配合比表未列入的特种混凝土、特种砂浆外,与实际配合比不同时,不作调整。
十三、工程计量时除另有规定外,每一项目汇总的有效位数遵守下列规定:
1.以“”为单位,保留小数点后三位数字,小数点后第四位四舍五入。
2.以“m”、“m2″、“m3”为单位,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数字,小数点后第三位四舍五入。
3.以“个、件、根、组、台、块、套、系统”为单位,取整数。
十四、凡在未停产的车间、办公室内进行施工的工程,按该项工程的定额人工消耗量增加1%作为工效降低补偿,列人人工费。
十五、本标准中“x××以内”或“×xx以下”者均包括“xx×”本身;“x×x以外”或“×xx以上”者,则不包括“xxx”本身;说明中未注明(或省略)尺寸单位的宽度、厚度、断面等,均以mm”为单位。
十六、本标准中的工作内容已说明了主要的施工工序,次要工序虽未说明,但均已包括在内。
十七、在有害身体健康的环境中施工时的降效增加费,本标准未考虑,发生时另行计算。
十八、本标准适用海拔2000m以下地区,超过上述情况时,按《云南省建设工程造价计价规则及机械仪器台班费用定额》相关规定执行。
十九、本标准中遇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系数时,按连乘法计算。
二十、凡本说明未尽事宜,详见各章说明和附录。(略)f217ad12747e3241af3dc46b90c255




DBJ 53/T-110-2020 云南省装配式建筑工程计价标准(上、下册)

资源简介/截图: 云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云南省装配式建筑工程计价标准(上)
DBJ53/T—110—2020
主编单位:云南省工程建设技术经济室
批准部门;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实施日期:2021年5月1日0cfae9fb2f83de7为加强云南省建设行业造价管理规范化,落实国家及云南省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强化适用性和可操作性,云南省工程建设技术经济室按照《云南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条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建设工程定额管理办法〉的通知》及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相关工作要求,组织专家在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经验、反复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云南省装配式建筑工程计价标准》DBJ53/T-110-2020(以下简称本标准)。
本标准是云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云南省建设工程造价计价标准(2020版)》系列之一。本标准由总说明、第一章至第十七章的说明、工程量计算规则、定额项目表及附录等内容组成。
本标准由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管理,科技与标准定额处负责具体内容的解释、补充。执行本标准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向科技与标准定额处反馈。总说明
一、《云南省装配式建筑工程计价标准》(以下简称“本标准”),本标准分上下册。
上册包括:
第一章土石方工程
第二章地基处理与基坑支护工程
第三章桩基工程
第四章砌筑工程
第五章现浇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
第六章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
第七章装配式钢结构工程
第八章装配式木结构工程
第九章门窗工程
第十章屋面及防水工程
第十一章保温、隔热、防腐工程
下册包括:
第十二章楼地面装饰工程
第十三章墙、柱面装饰与隔断、幕墙工程
第十四章天棚工程
第十五章油漆、涂料、裱糊工程
第十六章其他装饰工程
第十七章措施项目
附录
二、本标准以国家和有关部门发布的国家现行设计规范、施工验收规范、技术操作规程、质量评定标准、产品标准和安全操作规程、绿色施工现场文明安全施工及环境保护要求、现行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计算规范、住建部《装配式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TY01一01一2016)、《建筑安装工程工期定额》和有关定额为依据,按正常施工条件和目前多数建筑企业的施工机械装备水平、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工期、施工工艺、劳动组织,结合云南实际编制。
三、本标准是编制与审查国有投资建设项目施工图预算、招标控制价、确定工程造价的依据;是编制建设工程概算定额、估算指标、技术经济指标、投资估算、设计概算的基础;是编制企业定额、投标报价、调解处理工程造价纠纷的参考。
四、本标准适用于在云南省行政区域内建设的符合《云南省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并按装配式建筑设计规范实施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及木结构建筑工程项目。
五、本标准是完成一个规定计量单位工程合格产品所需人工、材料、机械台班的社会平均消耗量水平,除定额规定允许调整外,均不得因具体的施工组织设计、操作方法和材料消耗量与定额不同而调整。
六、装配式建筑工程的安装,执行《云南省通用安装工程计价标准》的相应规定及定额。
七、关于人工
1.人工不分工种、技术等级,以综合工日表示。
2.人工包括基本用工、超运距用工、辅助用工和人工幅度差。
3.人工按8小时工作制计算。
4.机械土、石方,桩基础,构件运输及安装等工程,人工随机械产量计算的,人工幅度差按机械幅度差计算。
八、关于材料
1.本标准采用的材料(包括构配件、零件、半成品、成品)均为符合国家质量标准和相应设计要求
的合格产品。
2.本标准中的材料包括施工中消耗的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周转材料和其他材料。
3.本标准中的材料消耗量包括净用量和损耗量。损耗量包括:从工地仓库、现场集中堆放地点(或现场加工地点)至操作(或安装)地点的施工场内运输损耗、施工操作损耗、施工现场堆放损耗等,规范或设计文件规定的预留量、搭接量不在损耗中考虑。
4.本标准中的混凝土、沥青混凝土、砌筑砂浆、抹灰砂浆及各种胶泥等均按半成品消耗量以体积(m3)表示,混凝土按运至施工现场的预拌混凝土编制,砂浆按预拌砂浆编制,标准中的混凝土均按自然养护考虑。
5.现场及自建搅拌站搅拌的混凝土、砂浆配合比按本标准附录一相应配合比执行。
6.本标准中所使用的砂浆均按干混预拌砂浆编制,若实际使用现拌砂浆或湿拌预拌砂浆时,按以下方法调整:
(1)使用现拌砂浆的,除将项目中的干混预拌砂浆调整为现拌砂浆外,砌筑项目按每立方米砂浆增加人工0.382工日,200L灰浆搅拌机0.167台班,同时扣除原项目中干混砂浆罐式搅拌机台班;其余项
目按每立方米砂浆增加人工0.382工日,同时将原项目中干混砂浆罐式搅拌机调换为200L灰浆搅拌机,台班消耗量不变。
(2)使用湿拌预拌砂浆的,除将项目中的干混预拌砂浆调整为湿拌预拌砂浆外,另按相应项目每立方米砂浆扣除人工0.2工日及干混砂浆罐式搅拌机台班数量。
7.用量少、占材料比重小、不便计量的零星材料合并为其他材料费以“元”表示。
8,工具桩、周转性材料中的组合钢模、支撑钢管、脚手架钢管及扣件、底座按租赁编制,其余周转性材料按摊销编制。
9.以租赁方式计算的周转性材料(除另有说明外)其往返所需的人工、机械已综合在项目内,实际与项目取定不同时不得调整。
1.本标准中材料以量价分离形式表现,其价值已按本标准编制基期的市场参考价格计入基价内。
11.本标准的项目中包括了材料、成品、半成品从工地仓库、现场集中堆放地点或现场加工地点至操作或安装地点的水平运输和垂直运输所需的机械消耗量。
12.本标准中的材料费:指施工过程中耗费的原材料、辅助材料、构配件、零件、半成品、工程设备
的费用。
九、关于机械
1.本标准中机械台班消耗量已按合理的施工方法及施工企业的常用机械类型确定。本标准中的机械是按施工企业自有方式编制的,使用时,除规定允许调整换算者外均不得调整。
2.施工机械台班消耗量已包含了机械幅度差。
3.标准中的次要机械综合为其他机械费以“元”表示。
4.凡单位价值2000元以内、使用年限在一年以内的不构成固定资产的施工机械,不列人机械台班消量,作为工具用具在建筑安装工程费中的企业管理费内考虑,其消耗的燃料动力等已列入材料内。
十、关于水平运输和垂直运输
1.材料、成品、半成品:包括自施工单位现场仓库或现场指定堆放地点运至安装地点的水平和垂直运输。
2.本标准有关弃土(泥浆)外运、建筑垃圾外运相关费用均未考虑,实际发生时按各地有关部门规定执行。
3.垂直运输基准面:室内以室内地(楼)平面为基准面,室外以设计室外地坪面为基准面。
十一、本标准除注明高度的以外,均按单层建筑物檐高20m、多层建筑物6层(不含地下室)以内编制,单层建筑物檐高在20m以上、多层建筑物在6层(不含地下室)以上的工程,其降效应增加的人
工、机械及有关费用,另按本标准中的建筑物超高增加费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