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H/T 5004-2025 民用机场水泥混凝土道面设计规范标准下载-行业标准-航空航天民航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MH / T 5004—2025

代替MH/ T 5004—2010

民用机场水泥混凝土道面设计规范

Specifications for airport cement concrete pavement design

2025-06-21 发布            2025-08-01 施行

中国民用航空局 发布

主编单位: 民航机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批准部门: 中国民用航空局

施行日期: 2025 年8 月1 日

  中国民用航空局公告

  2025 年第11 号

  中国民用航空局关于发布《民用机场水泥混凝土道面设计规范》的公告

现发布《民用机场水泥混凝土道面设计规范》( MH/ T5004—2025) , 自2025 年8 月1 日起施行。原《民用机场水泥混

凝土道面设计规范》( MH/ T 5004—2010) 同时废止。

  中国民用航空局

  2025 年6 月21 日

  前 言

  为适应民用机场建设发展的需要, 提高民用机场水泥混凝土道面的设计水平和

使用品质, 民航局决定对《民用机场水泥混凝土道面设计规范》(MH/ T 5004—

2010) 进行修订。修订工作由民航机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等单位承担。

本规范是对《民用机场水泥混凝土道面设计规范》(MH/ T 5004—2010) 的全

面修订。修订过程中, 编写组对我国民用机场水泥混凝土道面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调

研, 开展了理论研究和面层水泥混凝土材料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结了我国民用机场

水泥混凝土道面设计、施工和维护的经验, 吸收和借鉴了国内外机场道面、公路

面的相关标准规范及研究成果, 并且广泛征求了相关单位和专家的意见。修订的主

要内容有:

———修改了水泥混凝土道面与道床的定义;

———修改完善了道面结构组合设计的相关要求, 增加了道面设计的环境类别和

面层水泥混凝土的耐久性要求, 补充、完善了道面结构层的材料要求;

———修改了飞机荷载应力计算的模型与参数、各机型主起落架荷载累计作用次

数的计算方法和面层厚度计算的疲劳方程, 编制了面层厚度计算程序;

———修改完善了接缝设计的相关要求;

———修改了加铺层设计的方法和技术要求。

本规范第1 章由姜昌山编写, 第2 章由凌建明、纪更占编写, 第3 章由袁捷、

马鲁宽、肖飞鹏编写, 第4 章由史超、姜昌山、韩进宝、杨漾、唐龙、田波、李飞

龙编写, 第5 章由袁捷、马鲁宽、姜昌山、杜浩编写, 第6 章由包侃、潘旭编写,

第7 章由韩喆泰、张玲玲编写, 第8 章由罗勇、赵策、张儒雅编写, 附录A 和附录

B 由纪更占、吴杰编写。

本规范由主编单位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主编单位: 民航机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 同济大学

上海民航新时代机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主  编: 姜昌山 凌建明

参编人员: 袁 捷 史 超 马鲁宽 包 侃 罗 勇 韩进宝 肖飞鹏

杨 漾 韩喆泰 赵 策 张玲玲 潘 旭 纪更占 唐 龙

张儒雅 田 波 杜 浩 吴 杰 李飞龙

主  审: 刘伯莹 蔡良才

参审人员: 谈至明 翁兴中 冯德成 付 智 张立安 韩黎明 王 强

章亚军 范莉莉 苏尔好 秦 宏 薛小刚 申爱琴 高志斌

杨学良 刘冠国 韩景峰 马志刚 周 鑫 吕 青 张 皓

本规范于1995 年首次发布, 2010 年第一次修订, 2025 年第二次修订。

目 次

1 总则………………………………………………………………………………………………… 1

2 术语和符号………………………………………………………………………………………… 2

2? 1 术语………………………………………………………………………………………… 2

2? 2 符号………………………………………………………………………………………… 3

3 设计参数…………………………………………………………………………………………… 5

4 结构组合设计……………………………………………………………………………………… 9

4? 1 一般规定…………………………………………………………………………………… 9

4? 2 道基……………………………………………………………………………………… 10

4? 3 基层……………………………………………………………………………………… 16

4? 4 隔离层…………………………………………………………………………………… 19

4? 5 面层……………………………………………………………………………………… 19

4? 6 结构层排水……………………………………………………………………………… 21

4? 7 道肩……………………………………………………………………………………… 21

5 面层厚度设计…………………………………………………………………………………… 23

5? 1 一般规定………………………………………………………………………………… 23

5? 2 疲劳累计损伤因子……………………………………………………………………… 23

5? 3 累计作用次数和容许作用次数………………………………………………………… 24

5? 4 面层厚度计算与修正…………………………………………………………………… 26

6 接缝设计………………………………………………………………………………………… 28

6? 1 一般规定………………………………………………………………………………… 28

6? 2 接缝布置………………………………………………………………………………… 28

6? 3 纵向接缝………………………………………………………………………………… 29

6? 4 横向接缝………………………………………………………………………………… 32

6? 5 交接区域接缝…………………………………………………………………………… 34

6? 6 端部处理………………………………………………………………………………… 36

6? 7 道肩接缝………………………………………………………………………………… 37

— Ⅲ —

目 次

7 面层配筋设计…………………………………………………………………………………… 39

7? 1 一般规定………………………………………………………………………………… 39

7? 2 钢筋混凝土板设计……………………………………………………………………… 39

7? 3 板的局部补强…………………………………………………………………………… 41

8 加铺层设计……………………………………………………………………………………… 43

8? 1 一般规定………………………………………………………………………………… 43

8? 2 旧水泥混凝土道面调查与处治………………………………………………………… 43

8? 3 加铺层厚度计算………………………………………………………………………… 44

8? 4 隔离层…………………………………………………………………………………… 45

8? 5 加铺层接缝与结构补强………………………………………………………………… 45

附录A 道面设计用飞机荷载参数表……………………………………………………………… 46

附录B 道基临界高度参考值……………………………………………………………………… 52

标准用词说明………………………………………………………………………………………… 57

引用标准名录………………………………………………………………………………………… 58

— Ⅳ —

民用机场水泥混凝土道面设计规范(MH/ T 5004—2025)

1 总 则

1? 0? 1 为适应机场建设发展的需要, 规范民用机场水泥混凝土道面设计, 保证道面设施安全、

耐久、经济, 制定本规范。

1? 0? 2 本规范适用于民用机场(含军民合用机场民用部分) 新建和改扩建水泥混凝土道面、道

肩的设计。

【条文说明】飞行区内服务车道、消防车道、巡场路等水泥混凝土路面可参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

面设计规范进行设计。

1? 0? 3 水泥混凝土道面应根据机场道面的使用要求, 结合当地气候、水文、地质、材料、建设

和维护条件、工程实践经验以及环境保护要求等进行设计。

1? 0? 4 水泥混凝土道面设计可采用经过专项研究和论证的、技术可靠的新材料和新结构。

1? 0? 5 水泥混凝土道面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 尚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 1 —

1 总 则

2 术语和符号

2? 1 术语

2? 1? 1 水泥混凝土道面cement concrete pavement

置于道基上, 由水泥混凝土面层、隔离层(如设置) 和基层组成, 供飞机起降、滑行和停

放的铺装结构。

2? 1? 2 普通水泥混凝土道面plain concrete pavement

除接缝区和局部范围外, 面层不配置钢筋的水泥混凝土道面, 也称为素混凝土道面。

2? 1? 3 钢筋混凝土道面jointed reinforced concrete pavement

在水泥混凝土面层内配置纵、横向钢筋并设置接缝的水泥混凝土道面。

2? 1? 4 道面结构设计年限design life of pavement structure

在正常的设计、施工、使用和维护条件下, 水泥混凝土道面能够保持足够结构承载能力的

预定年限, 简称设计年限。

2? 1? 5 基层base course

承受由面层传递下来的荷载作用, 并将其向下传递的道面结构层。

2? 1? 6 隔离层isolation layer

在水泥混凝土面层与无机结合料稳定类基层、水泥混凝土类基层或旧水泥混凝土面层之间

设置的, 具有隔离或应力缓冲等作用的功能层。

2? 1? 7 道基subgrade

基层以下受飞机荷载作用影响的天然、人工填筑或改良的土(岩) 体。

2? 1? 8 垫层cushion

位于道基顶部并用于改善基层和道基工作状态的填筑层或改良土层。

2? 1? 9 道床pavement bed

道基上部受飞机荷载作用显著影响的部分, 分为上道床和下道床, 其厚度与航空交通等级

有关。

— 2 —

民用机场水泥混凝土道面设计规范(MH/ T 5004—2025)

2? 1? 10 关键条带critical strip

飞机滑行或滑跑中心线两侧人为划分的若干横向条带中, 疲劳累计损伤最大值所在的条带。

2? 1? 11 临界荷位critical loading position

飞机荷载作用下, 面层水泥混凝土板底产生最大荷载应力的主起落架荷载作用位置。

2? 1? 12 纵向接缝longitudinal joint

与水泥混凝土面层摊铺施工方向一致的接缝, 简称纵缝。

2? 1? 13 横向接缝transverse joint

与水泥混凝土面层摊铺施工方向垂直的接缝, 简称横缝。

2? 1? 14 水泥混凝土加铺层cement concrete overlay

为提高旧水泥混凝土道面的承载力或改善其表面功能而加铺的水泥混凝土面层。

2? 2 符 号

Qc———飞机单个主起落架荷载(kN);

Qa———飞机重量(kN), 起飞时取最大起飞重量, 着陆时取最大着陆重量;

p ———飞机主起落架荷载分配系数;

nc ———飞机主起落架个数;

L———飞机主起落架单轮的轮印长度(m);

W ———飞机主起落架单轮的轮印宽度(m);

q ———飞机主起落架的轮胎压力(MPa);

nw ———飞机单个主起落架的机轮个数;

Nsi———设计年限内机型i 的累计通行次数;

k0———垫层(如有) 以下的道基顶面反应模量(MN/ m3);

kd———道床顶面反应模量(MN/ m3);

hu———垫层厚度(m);

H———道床厚度(m);

Bm———土的平均稠度;

ωL ———土的液限含水量(%);

ωm ———道床范围内土的平均含水量(%);

ωp ———土的塑限含水量(%);

CDF ———面层疲劳累计损伤因子;

CDFmax ———设计年限内, 各机型主起落架荷载作用下面层最大疲劳累计损伤因子;

— 3 —

2 术语和符号

CDFj ———设计年限内, 各机型主起落架荷载作用下面层条带j (j = 1, 2, …, 40) 处的疲

劳累计损伤因子;

CDFij ———设计年限内, 机型i (i =1, 2, …, I) 主起落架荷载作用下面层条带j 处的疲劳

累计损伤因子;

I———设计年限内在道面上运行的机型数;

Nij ———设计年限内, 机型i 主起落架荷载作用下面层条带j 处的累计作用次数;

Nei ———设计年限内, 机型i 主起落架荷载作用下道面的容许作用次数;

Pij ———设计年限内, 机型i 主起落架荷载在条带j 处的横向作用分布概率;

SD ———飞机主起落架轮迹横向偏移分布标准差(m);

Dj ———条带j 的中心线距飞机滑行或滑跑中心线的距离(m);

dfi

———机型i 主起落架的机轮f (f =1, 2, …, F) 中心线距飞机滑行或滑跑中心线的距离

(m);

Wi———机型i 主起落架单轮的轮印宽度(m);

σpi ———机型i 主起落架荷载作用下临界荷位的荷载应力(MPa);

σei ———机型i 主起落架荷载作用下临界荷位处按模型计算的荷载应力(MPa);

β ———应力折减系数;

h0 ———面层计算厚度(mm);

At ———每块板纵缝处拉杆钢筋面积(mm2);

b ———拉杆纵缝到邻近纵缝或自由边的距离(m);

lc ———水泥混凝土板长度(m);

h———面层厚度(mm);

σa ———钢筋的容许应力(MPa);

lt ———拉杆长度(mm);

dt ———拉杆钢筋直径(mm);

τ ———拉杆钢筋与水泥混凝土的容许粘结应力(MPa);

As———每延米板所需的钢筋面积(mm2);

Dc———计算纵向钢筋时, 为板长; 计算横向钢筋时, 为板宽(m);

γ ———旧道面面层厚度折减系数。

— 4 —

民用机场水泥混凝土道面设计规范(MH/ T 5004—2025)

3 设计参数

3? 0? 1 航空交通等级可根据拟运行机型及设计年限内年平均运行架次, 按表3? 0? 1 确定。

表3? 0? 1 航空交通等级划分标准

航空交通等级运行机型设计年限内年平均运行架次

特轻运行A 类机型—

轻运行B 类及以下机型—

中主要运行C 类及以下机型单条跑道C 类机型的年平均运行架次不大于20 000 架次

重主要运行C 类及以上机型

单条跑道C 类及以上机型的年平均运行架次为20 000 至100 000

架次

特重

主要运行C 类及以上机

型, 并运行有E 类机型

单条跑道C 类及以上机型的年平均运行架次超过100 000 架次

注: 1 跑道运行架次包括起飞架次和着陆架次。

2 在一组近距平行跑道中, 单条跑道的航空交通等级按照该组近距平行跑道的总运行架次划分。

3 滑行道按照相关跑道运行架次划分。

4 机位滑行通道及相关机坪可按照所在部位的运行架次划分。

【条文说明】考虑飞机荷载类型及运行架次对道面的影响, 对航空交通等级的划分标准进行了

规定。

3? 0? 2 新建水泥混凝土道面及旧水泥混凝土道面上水泥混凝土加铺层的设计年限宜为30 年。航

空交通等级为特重的水泥混凝土道面, 经专项研究论证后可采用40 年或以上的设计年限。

【条文说明】目前机场水泥混凝土道面的技术水平可以基本保证道面的结构性能和功能性能在30

年内满足适航要求。全寿命周期费用分析表明, 道面使用寿命越长, 道面建设与运维的综合费

用越低, 对机场运行的影响越小。采用40 年或以上的设计年限, 需要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提升

道面的结构耐久性和功能耐久性。

3? 0? 3 道面结构设计荷载应采用所在部位拟运行飞机的主起落架荷载, 并按式(3? 0? 3) 计算

确定。

— 5 —

3 设计参数

Qc =

Qap

nc (3? 0? 3)

式中: Qc ———飞机单个主起落架荷载(kN);

Qa ———飞机重量(kN), 起飞时取最大起飞重量, 着陆时取最大着陆重量;

p ———飞机主起落架荷载分配系数;

nc ———飞机主起落架个数。

常用的飞机荷载参数见附录A。

3? 0? 4 计算荷载应力时, 飞机轮印可简化为矩形, 飞机主起落架单轮的轮印尺寸可按式

(3? 0? 4-1) 和式(3? 0? 4-2) 计算确定。

L = 0? 0381

Qc

qnw (3? 0? 4 – 1)

W = 0? 689L (3? 0? 4 – 2)

式中: L———飞机主起落架单轮的轮印长度(m);

W———飞机主起落架单轮的轮印宽度(m);

q ———飞机主起落架的轮胎压力(MPa);

nw ———飞机单个主起落架的机轮个数。

3? 0? 5 设计年限内机型i 的累计通行次数Nsi应按照航空交通量预测数据确定。配备完整平行滑

行道的跑道, 累计通行次数Nsi与预测的跑道运行次数相同; 未配备平行滑行道的跑道, 累计通

行次数Nsi应按预测的跑道运行次数的2 倍取值。

【条文说明】在计算跑道、滑行道及机坪混凝土面层厚度时, 需要根据道面所在部位和机场运行

方案合理分配各机型(含重量) 累计通行次数。

3? 0? 6 垫层(如有) 以下的道基顶面反应模量k0宜通过现场承载板试验确定, 测试方法可参照

《民用机场道面现场测试规程》(MH/ T 5110) 的有关规定。

【条文说明】目前水泥混凝土道面荷载应力的计算采用弹性地基上的薄板理论, 地基模型包括

Winkler 地基和弹性半空间地基两种理论模型, 其中Winkler 地基参数为地基反应模量, 弹性半

空间地基参数为回弹模量和泊松比。两种地基模型与地基的实际工作状态均有差异, 两种地基

模型参数的现场测试条件与理论模型中两种地基的实际工况也不相同。同时, 两种地基模型的

参数不存在“普遍适用” 的转换关系。在弹性地基上的薄板理论中, Winkler 地基模型的应力计

算值与道面混凝土板实际工作状态较为接近。

3? 0? 7 道床顶面反应模量kd可根据式(3? 0? 7) 进行计算, 当计算确定的kd大于100 MN/ m3时,

— 6 —

民用机场水泥混凝土道面设计规范(MH/ T 5004—2025)

宜按100 MN/ m3取值。

kd = b1 + b2k0

2 + b3hu

2 + b4huk0 + b5k0 + b6hu (3? 0? 7)

式中: kd———道床顶面反应模量(MN/ m3);

k0———垫层(如有) 以下的道基顶面反应模量(MN/ m3);

hu———垫层厚度(m);

b1, b2, b3, b4, b5, b6———回归系数, 可按表3? 0? 7 取值。

表3? 0? 7 回归系数

垫层材料类型b1 b2 b3 b4 b5 b6

级配碎石或砾石-20? 58 -3? 00×10-3 -12? 80 0? 92 1? 31 84? 54

山皮石或土石混合填料-18? 78 -3? 00×10-3 -13? 27 0? 07 1? 38 71? 19

水泥或石灰处治土-21? 20 -4? 00×10-3 -10? 61 1? 43 1? 29 91? 24

【条文说明】水泥处治土和粗粒土作为垫层具有一定的板体效应, 采用现场承载板测试的道床顶

面反应模量作为道面结构计算参数时取值偏高, 因此本规范要求现场实测垫层以下的道基顶面

反应模量k0, 并据此推算道床顶面反应模量kd。式(3? 0? 7) 是基于Winkler 地基上单层弹性体

的理论解, 以竖向位移作为等效指标, 计算得到的kd与k0之间的换算式。计算采用的虚拟承载

板半径取值为0? 57 m, 垫层厚度取值范围为0? 2 m~0? 8 m, 级配碎石或砾石、山皮石或土石混

合填料、水泥或石灰处治土回弹模量取值分别为500 MPa、200 MPa、800 MPa。当不设置垫层

时, 实测的道基顶面反应模量k0即为道床顶面反应模量kd。

3? 0? 8 道床顶面反应模量kd应符合表3? 0? 8 的规定。

表3? 0? 8 道床顶面反应模量要求

航空交通等级道床顶面反应模量kd (MN/ m3)

特重≥60

重≥50

中≥40

轻、特轻≥30

3? 0? 9 基层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可参照表3? 0? 9 取值。

— 7 —

3 设计参数

表3? 0? 9 基层结构设计参数

材料类型弹性模量(MPa) 泊松比

水泥稳定类2 000~3 500 0? 20

贫混凝土15 000~25 000 0? 20

碾压混凝土20 000~30 000 0? 15

石灰粉煤灰稳定类2 000~2 500 0? 20

沥青混凝土1 200~2 400 0? 25

密级配沥青碎石1 000~1 600 0? 30

开级配沥青稳定碎石600~800 0? 35

级配碎石300~500 0? 35

未筛分碎石180~220 0? 35

注: 新建水泥混凝土道面设计时基层弹性模量宜取高值, 旧混凝土道面上的加铺层设计时基层弹性模量宜取低值。

3? 0? 10 面层水泥混凝土设计强度宜采用28 d 龄期的弯拉强度, 并应符合表3? 0? 10-1 的规定。

面层水泥混凝土弯拉弹性模量可按表3? 0? 10-2 取值, 泊松比可采用0? 15。

表3? 0? 10-1 水泥混凝土设计弯拉强度要求

航空交通等级水泥混凝土弯拉强度(MPa)

特重、重、中≥5? 0

轻、特轻≥4? 5

表3? 0? 10-2 水泥混凝土弯拉弹性模量

弯拉强度(MPa) 4? 5 5? 0 5? 5

弯拉弹性模量(GPa) 29 31 33

【条文说明】根据水泥混凝土弯拉弹性模量的实测结果, 并参考国内外相关标准, 本规范对水泥

混凝土弯拉弹性模量的取值进行了调整。

— 8 —

民用机场水泥混凝土道面设计规范(MH/ T 5004—2025)

4 结构组合设计

4? 1 一般规定

4? 1? 1 道面结构组合设计应根据使用要求和当地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环境类别等条件, 统筹

考虑地势、排水设计和施工工艺, 并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后选取适宜的方案。道面设计的环境类

别可按表4? 1? 1 确定。

表4? 1? 1 道面设计的环境类别

环境类别

名称符号

条件

一般环境一无冻融、盐雾、除冰液、融雪剂作用

冻融环境

二a 年最冷月平均气温为-3℃ ~2? 5℃

二b 年最冷月平均气温低于-3℃

盐雾环境

三a 距海水涨潮线以外300 m~1 200 m (含1 200 m) 范围

三b 距海水涨潮线以外100 m~300 m (含300 m) 范围

三c 距海水涨潮线100 m (含100 m) 范围内

除冰液、

融雪剂环境

四a 年最冷月平均气温不低于-3 ℃地区的除冰坪、需要进行除冰作业的机位

四b 年最冷月平均气温低于-3℃的地区, 跑道(含道肩)、除冰坪、需要进行除

冰作业的机位, 以及冬季需要喷洒融雪剂的其他部位

【条文说明】根据对我国机场道面使用状况的调查, 并参考相关行业标准对结构耐久性设计的要

求, 本规范规定了道面设计的环境类别。根据不同环境中面层水泥混凝土的劣化机理, 将道面

常见的环境类别划分为四大类。道面设计可能需要同时考虑多种环境类别。

4? 1? 2 道面结构组合设计应使各个结构层的力学特性和材料性能适配相应层位的功能要求, 并

充分考虑各相邻结构层的相互作用、层间结合条件, 以及结构组合的协调与平衡。道面结构层、

道床、垫层与道基等的位置关系如图4? 1? 2 所示。

— 9 —

4 结构组合设计

图4? 1? 2 道面、道基示意图

4? 1? 3 结构组合设计应充分考虑地表水的渗入和冲刷作用, 采取封堵和疏排措施, 减少地表水

入渗, 并防止渗入水积滞在道面结构内。

【条文说明】雨水沿面层接缝或裂缝渗入道面结构内, 会造成冲刷、唧泥、错台和断板等病害。

除了采取表面排水、接缝嵌缝或设置沥青类封层等措施以减少水的渗入外, 结构组合设计时还

需要考虑疏导和排除措施, 防止渗入水长期滞留在道面结构内, 如设置结构层排水系统或道面

边缘排水系统等。

4? 1? 4 符合本规范第7? 2? 1 条规定条件的部位宜采用钢筋混凝土道面, 其他部位宜采用普通水

泥混凝土道面。

4? 1? 5 道面工程宜就地取材, 选择符合绿色、环保、经济等要求的材料。

4? 2 道基

4? 2? 1 道基应均匀、密实和稳定。

4? 2? 2 道基设计应因地制宜, 结合地势和排水设计, 减少或消除地表水、地下水以及冰冻、盐

害等对道基强度和稳定性的不利影响。道床宜处于干燥或中湿状态, 处于过湿或潮湿状态时宜

进行处理。

【条文说明】道床的干湿状态直接影响道面结构的服役性能。处于过湿或潮湿状态的道床可能会

出现软化、沉降、冻胀等问题, 常用的处理方法包括改性处理、设置垫层、提高设计标高等。

4? 2? 3 道床厚度可根据航空交通等级按表4? 2? 3 确定。

— 10 —

民用机场水泥混凝土道面设计规范(MH/ T 5004—2025)

表4? 2? 3 道床厚度

航空交通等级道床厚度(m) 上道床厚度(m) 下道床厚度(m)

特重1? 5 0? 5 1? 0

重1? 2 0? 4 0? 8

中1? 0 0? 3 0? 7

轻、特轻0? 8 0? 3 0? 5

【条文说明】道床是道面以下受飞机荷载作用影响显著的道基。道路结构和铁路结构中均有类似

的功能层, 道路结构中称之为“路床”, 铁路结构中称之为“ 基床”。路床厚度与交通量及轴载

有关,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 规定, 特重、极重交通的路床厚度为1? 2 m, 重、中等

及轻交通的路床厚度为0? 8 m; 铁路基床厚度根据基床表层动应力、表层动变形以及基床地层的

动应变计算确定。

原规范中道床厚度统一取0? 8 m, 但重型飞机的荷载作用影响深度远大于0? 8 m。当采用附

加应力与自重应力的比值为0? 1 或0? 2 作为荷载影响深度评价指标时, 飞机荷载作用的影响深度

远大于汽车荷载和列车荷载。然而, 实际工程中并未普遍出现由于道床厚度偏小导致的道面严

重病害, 而采用以上评价指标可能会大幅增加工程投资。考虑到D 类以上飞机荷载作用的显著

影响深度较大, 以及道基土的累积塑性变形与飞机荷载作用次数密切相关等因素, 本规范根据

航空交通等级调整了道床的厚度要求。

4? 2? 4 道床压实指标宜符合表4? 2? 4-1 的规定, 道床承载比宜符合表4? 2? 4-2 的规定。

表4? 2? 4-1 道床压实指标

填挖类型道床部位

压实度(%)

航空交通等级

特重、重、中轻、特轻

填方

上道床≥96 ≥96

下道床≥96 ≥95

挖方及零填

上道床≥96 ≥94

下道床≥94 /

注: 1 表中压实度为按《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 T 50123) 重型击实试验法求得的最大干密度的百分数。

2 挖方区及零填部位, 如碾压后或者处理后(采用掺结合料、表层换填、强夯、冲击碾压等方法进行改善) 的道床

顶面反应模量满足表3? 0? 8 的要求, 下道床范围内的压实度可适当放宽。

3 石方填筑压实指标宜采用固体体积率, 具体指标要求由试验或石料性质确定, 固体体积率检测方法按《民用机场

高填方工程技术规范》(MH/ T 5035) 执行。

— 11 —

4 结构组合设计

表4? 2? 4-2 道床承载比要求

填挖类型道床部位

CBR (%)

航空交通等级

特重、重、中轻、特轻

填方

上道床≥8 ≥5

下道床≥5 ≥3

挖方及零填

上道床≥8 ≥5

下道床≥4 /

【条文说明】CBR 是表征材料的水稳定性和抵抗局部压入变形能力的指标, 不用于水泥混凝土面

层厚度计算。道床直接承受道面结构层传递下来的飞机荷载作用, 应当具备良好的水稳定性和

抗变形能力。

4? 2? 5 道床以下的道基填筑体压实指标宜符合表4? 2? 5 的规定。

表4? 2? 5 道床以下道基填筑体压实指标

道床顶面

以下深度(m)

压实度(%)

航空交通等级

特重、重、中轻、特轻

H~4? 0 ≥95 ≥94

4? 0 以下≥93 ≥92

注: 1 H 为道床厚度, 按表4? 2? 3 确定。

2 表中压实度为按《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 T 50123) 重型击实试验法确定的最大干密度的百分数。

3 在多雨潮湿地区, 当填料为高液限粘土及特殊土时, 应通过现场试验分析确定压实标准,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可将

表内压实度降低1%。

4 石方填筑压实指标宜采用固体体积率, 具体指标由试验或石料性质确定, 固体体积率检测方法按《民用机场高填

方工程技术规范》(MH/ T 5035) 执行。

— 12 —

民用机场水泥混凝土道面设计规范(MH/ T 5004—2025)

4? 2? 6 道基填方应分层填筑, 均匀压实。道基填料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道基填料宜优先选用碎石土、砂土等粗粒土, 不得使用工程性质不良的填料, 如泥炭、

淤泥、植物土、生活垃圾, 以及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 的细粒土等;

2 冻土、强膨胀土、有机质土等, 不应直接用作道基填料; 高液限粉土以及塑性指数大于

16 或膨胀率大于3%的低液限粘土不应用作道床填料; 盐渍土不宜作为道基填料, 无其他填料

时, 应通过试验确定其填筑适用性;

3 填料最大粒径应结合填筑工艺确定;

4 季节性冻土地区的中湿、潮湿类道基, 宜采用山皮石、碎石、砂砾等抗冻性好的粗粒料

填筑或换填, 垫层以下道基的填筑或者换填厚度可按表4? 2? 6 确定。上述粗粒料中, 粒径小于

0? 075 mm 的颗粒含量宜不大于15%。

表4? 2? 6 季节性冻土地区道基填筑、换填厚度

航空交通等级填筑、换填厚度(m)

特重、重、中当地标准冻深× (1? 0~1? 2)a – (道面厚度+垫层厚度)

轻、特轻当地标准冻深× (0? 8~1? 0)a – (道面厚度+垫层厚度)

注: a 当地标准冻深与道面厚度接近时取高值, 当地标准冻深为道面厚度2 倍以上时取低值。

【条文说明】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 岩土中易溶盐含量大于0? 3%, 并具有溶

陷、盐胀、腐蚀等工程特性时, 应判定为盐渍岩土。

道基土冻胀与三方面因素有关: 道基土的冻胀性、当地多年最大冻深和距地下水位的距离。

机场工程中, 道面高程受多种因素影响, 调整距地下水位的距离往往难以实现。《建筑地基基础

设计规范》(GB 50007) 对标准冻深的定义为“在地面平坦、裸露、城市之外的空旷场地中不少

于10 年的实测最大冻结深度的平均值”。由于道面结构层的传热系数大于土壤传热系数, 道面

部位的实际冻深大于空旷场地冻深。

4? 2? 7 道基为细粒土时, 其干湿类型宜根据实测不利季节道床深度内土的平均稠度Bm 按表

4? 2? 7 确定, 或根据公路自然区划、土质类型、排水条件以及道基顶面距地下水位或地表长期积

水水位的高度按附录B 确定; 道基为粗粒土时, 其干湿类型可根据公路自然区划、土质类型、

排水条件以及道基顶面距地下水位或地表积水水位的高度, 参照附录B 中砂性土的相关规定

确定。

土的平均稠度Bm可按式(4? 2? 7) 计算。

Bm = (ωL – ωm ) / (ωL – ωP ) (4? 2? 7)

式中: ωL ———土的液限含水量(液塑限联合测定仪测定) (%);

— 13 —

4 结构组合设计

ωm ———道床范围内土的平均含水量(%);

ωP ———土的塑限含水量(液塑限联合测定仪测定) (%)。

表4? 2? 7 道基干湿类型

道基干湿类型砂质土粘质土粉质土

干燥Bm≥1? 20 Bm≥1? 10 Bm≥1? 05

中湿1? 20>Bm≥1? 00 1? 10>Bm≥0? 95 1? 05>Bm≥0? 90

潮湿1? 00>Bm≥0? 85 0? 95>Bm≥0? 80 0? 90>Bm≥0? 75

过湿Bm <0? 85 Bm <0? 80 Bm <0? 75

【条文说明】采用稠度指标判别道基干湿类型仅适用于细粒土。机场工程场地平整范围大, 机场

运营后, 在自然条件(降雨、蒸发、冻结、融化等) 和地下水影响下, 道基中会发生水分迁移

和湿度的重新分布, 这一过程极为复杂, 目前尚未取得足够的监测数据和明确的研究结论, 因

此道基干湿类型的判定方法仍沿用了原规范的规定。

4? 2? 8 遇下列情况时, 应在基层下设置垫层:

1 水文地质条件不良的土质挖方道基或者潮湿状态的填方道基, 应设置排水垫层或采取其

他道基排水措施。

2 季节性冻土地区水泥混凝土道面厚度不满足最小防冻层厚度时, 应设置防冻垫层。水泥

混凝土道面加防冻垫层的总厚度应不小于表4? 2? 8 规定的最小防冻层厚度。新建道面、道肩结构

层加防冻垫层的总厚度宜相同。新建道面与现有道面相接处、道面与其他硬化铺筑面和构筑物

相接处的防冻垫层宜设置变厚度的过渡段, 避免不均匀冻胀造成错台。

表4? 2? 8 季节性冻土地区最小防冻层厚度

道基干湿类型

当地标准冻深(m)

0? 50~0? 90 0? 91~1? 30 1? 31~1? 80 >1? 80

中湿地段0? 50~0? 80 0? 70~1? 00 0? 90~1? 20 1? 00~1? 30

潮湿地段0? 60~0? 90 0? 80~1? 10 1? 00~1? 30 1? 20~1? 50

注: 1 冻深大或地下水位高的挖方地段, 或基层、垫层为隔温性能稍差的材料, 宜采用高值; 冻深小或填方地段, 或基

层、垫层为隔温性能良好的材料, 可采用低值。

2 冻深小于0? 50 m 的地区, 可不设防冻层。

— 14 —

民用机场水泥混凝土道面设计规范(MH/ T 5004—2025)

3 多年冻土地区应结合地基处理方案设置垫层。

4 道床顶面反应模量不满足设计要求时, 应在道床上部设置垫层或采取其他提高道床顶面

反应模量的处置措施。

5 航空交通等级为特重或重, 并且基层采用水泥混凝土或无机结合料稳定类材料时, 道基

顶部宜设置垫层。

6 道基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降时, 可采用换填并设置垫层的方法进行处理。

7 岩石挖方区道床应超挖并铺设褥垫层。褥垫层宜采用级配良好、粒径不大于150 mm 的

粗颗粒材料, 其厚度应不小于500 mm。

【条文说明】冻胀量受冻深范围内道基土厚度、土类、含水量及地下水位等的影响。根据以往工

程经验, 适当调整了季节性冻土地区最小防冻层厚度要求。

4? 2? 9 垫层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垫层应具有一定的强度和较好的水稳定性。防冻垫层应具有抗冻性。排水垫层应具有较

好的透水性。

2 垫层材料宜采用颗粒材料, 包括砂、砂砾、碎石、炉渣、山皮石、混渣、稳定的钢渣

等, 也可采用石灰、粉煤灰稳定土或水泥稳定土等。防冻垫层宜选用级配碎石、级配砂砾或山

皮石, 还可采用煤渣、矿渣等隔温性能较好的材料。在冰冻地区的潮湿地段, 不应采用石灰土

作垫层。

3 垫层的厚度应不小于150 mm, 铺设范围应比基层每侧宽出至少300 mm。

4 用于垫层的级配碎石或级配砂砾, 其压实度和公称最大粒径应符合表4? 2? 9 的要求。用

于垫层的山皮石, 公称最大粒径宜不大于垫层厚度的1/2, 大于5 mm 的颗粒含量宜不小于

50%, 固体体积率宜不小于83%。用于防冻垫层时, 级配碎石、级配砂砾中小于0? 075 mm 的颗

粒含量宜不大于5%, 山皮石中小于0? 075 mm 的颗粒含量宜不大于10% 。用于排水垫层的粒

料类材料, 其级配应同时满足渗水和反滤的要求, 其中小于0? 075 mm 的颗粒含量宜不大

于5% 。

表4? 2? 9 级配碎石(砂砾) 垫层技术要求

项目

航空交通等级

特重、重、中轻、特轻

级配碎石(砂砾) 压实度(%) ≥96 ≥96

级配碎石(砂砾) 公称最大粒径(mm) ≤37? 5 ≤53? 0

注: 表中压实度系按重型击实试验法求得的最大干密度的百分数。

— 15 —

4 结构组合设计

5 水泥稳定类材料的7 d 无侧限抗压强度应不小于1 MPa。石灰稳定类材料的7 d 无侧限抗

压强度应不小于0? 5 MPa。

【条文说明】山皮石, 也叫山皮土, 是指山体的表层经过自然风化后形成的土石混合体, 一般由

风化破碎岩石、砂砾以及少量风化残积土组成。

4? 3 基层

4? 3? 1 基层应具有适当的强度、刚度以及足够的抗冲刷能力, 在冰冻地区还应具有足够的抗冻

性能。

4? 3? 2 基层材料与厚度应根据航空交通等级、结构层组合要求和当地材料供应条件确定, 并符

合下列要求:

1 基层最小厚度应符合表4? 3? 2-1 的规定, 当基层厚度不小于300 mm 时可分为上基层和

下基层。

表4? 3? 2-1 基层最小厚度

航空交通等级特重、重、中轻、特轻

厚度(mm) 300 150

2 基层材料可采用无机结合料稳定类、沥青混合料类、水泥混凝土类(包括贫混凝土和碾

压混凝土) 或粒料类。航空交通等级为特重、重或中时, 上基层宜为无机结合料稳定类、沥青

混合料类或水泥混凝土类。当设置开级配排水层时, 该层可视为上基层的一部分。基层材料类

型及压实度、强度宜符合表4? 3? 2-2 的规定。

— 16 —

民用机场水泥混凝土道面设计规范(MH/ T 5004—2025)

表4? 3? 2-2 基层材料类型及压实度、强度要求

层次

航空交通

等级

基层材料类型

压实度

(%) 强度(MPa)

上基层

(或基层)

特重、重

轻、特轻

(单层基层)

无机结合料

稳定类

沥青

混合料类

水泥

混凝土类

无机结合料

稳定类

无机结合料

稳定类

粒料类

水泥稳定(开) 级配碎石≥98 7d 无侧限抗压强度≥4? 0

沥青混凝土≥98 —

沥青稳定密(开) 级配碎石≥98 —

碾压混凝土≥98 7 d 抗压强度≥15

贫混凝土— 7 d 抗压强度≥10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砾石、

砂砾) ≥98 7 d 无侧限抗压强度≥4? 0

石灰粉煤灰稳定级配碎石

(砾石或砂砾) ≥98 7 d 无侧限抗压强度≥1? 0

水泥粉煤灰或石灰粉煤灰

稳定细粒土≥96 7 d 无侧限抗压强度≥0? 8

级配碎石(砾石或砂砾) ≥98 —

未筛分碎石(砾石或砂砾) ≥98 —

下基层

特重、重

无机结合料

稳定类

沥青

混合料类

粒料类

粒料类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

(砾石或砂砾) ≥97 7 d 无侧限抗压强度≥3? 0

石灰粉煤灰稳定级配碎石

(砾石或砂砾) ≥97 7 d 无侧限抗压强度≥1? 0

水泥粉煤灰或石灰粉煤灰

稳定细粒土≥96 7 d 无侧限抗压强度≥0? 8

沥青混凝土≥97 —

沥青稳定级配碎石(砾石) ≥97 —

级配碎石(砾石或砂砾) ≥97 —

级配碎石(砾石或砂砾) 或

未筛分碎石(砾石或砂砾) ≥97 —

注: 用于下基层的粒料类和无机结合料稳定类材料, 集料公称最大粒径宜不大于37? 5 mm; 用于上基层的粒料类和无机结

合料稳定类材料, 集料公称最大粒径宜不大于31? 5 mm。

4? 3? 3 基层材料的适宜施工层厚应按所选集料的公称最大粒径和压实要求确定, 设计层厚超过

适宜施工层厚上限时宜分层施工。不同基层材料的最小厚度与适宜施工层厚应符合表4? 3? 3 的

规定。

— 17 —

4 结构组合设计

表4? 3? 3 不同基层材料的最小厚度与适宜施工层厚

基层材料类型最小厚度(mm) 适宜施工层厚(mm)

无机结合料

稳定类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砾石或砂砾石) 150 180~250

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砾石或砂砾石) 150 180~250

水泥稳定开级配碎石120 150~200

水泥粉煤灰或石灰粉煤灰稳定细粒土100 150~200

沥青

混合料类

沥青稳定开级配碎石

根据集料公称

最大粒径确定

50~100

(根据集料公称最大粒径确定)

沥青混凝土

根据集料公称

最大粒径确定

35~75

(根据集料公称最大粒径确定)

沥青稳定级配碎石(砾石或砂砾石) 50 60~200

水泥

混凝土类

碾压混凝土、贫混凝土120 180~250

粒料类

级配碎石(砾石或砂砾石)

未筛分碎石(砾石或砂砾)

100 150~250

注: 采用大厚度摊铺工艺时, 无机结合料稳定类基层的单层压实厚度可适当增加。

4? 3? 4 水泥混凝土类基层应设置横向和纵向缩缝。

4? 3? 5 基层应比面层每侧宽出至少500 mm。

4? 3? 6 基层材料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水泥稳定集料的水泥剂量宜为3% ~6%。航空交通等级为特重时,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上

基层宜选用骨架密实型级配。

2 贫混凝土和碾压混凝土的集料公称最大粒径宜不大于31? 5 mm; 在不加掺合料时, 贫混

凝土水泥用量宜不少于170 kg/ m3, 碾压混凝土水泥用量宜不少于280 kg/ m3。

3 沥青稳定碎石集料公称最大粒径宜为26? 5 mm 或31? 5 mm。开级配沥青稳定碎石集料公

称最大粒径可根据设计厚度确定, 混合料空隙率宜为12% ~18%。

— 18 —

民用机场水泥混凝土道面设计规范(MH/ T 5004—2025)

4? 4 隔离层

4? 4? 1 新建水泥混凝土道面的面层与无机结合料稳定类基层或水泥混凝土类基层之间应设置隔

离层。

4? 4? 2 隔离层可采用沥青混凝土、沥青复合封层、沥青碎石封层、同步沥青碎石封层、两布一

膜、土工布等材料。

4? 4? 3 面层与水泥混凝土类基层之间宜设置细粒式沥青混凝土隔离层, 层厚宜为30 mm ~

50 mm。

【条文说明】水泥混凝土类基层刚度较大, 会使面层板产生较大的温度与湿度翘曲变形, 从而增

加板底脱空区的范围以及板内温度与湿度翘曲应力, 因此有必要设置沥青混凝土隔离层。

4? 4? 4 航空交通等级为特重并且当地年平均降雨量大于400 mm 时, 跑道、滑行道面层与无机

结合料稳定类基层之间宜采用沥青类隔离层。采用沥青类隔离层时, 无机结合料稳定类基层上

宜设置透层。

【条文说明】采用沥青类隔离层, 可减缓无机结合料稳定类基层顶面遭受面层渗入水的冲刷作

用, 并且防止渗入水沿基层收缩裂缝下渗。条文中的滑行道含机坪滑行道、机位滑行通道。

4? 5 面层

4? 5? 1 水泥混凝土面层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久性, 表面应平整、抗滑、耐磨。

4? 5? 2 新建水泥混凝土道面的最小面层厚度应符合表4? 5? 2 的规定。

表4? 5? 2 新建水泥混凝土道面的最小面层厚度

航空交通等级特重、重中轻、特轻

面层厚度(mm) 340 280 200

4? 5? 3 面层水泥混凝土的耐久性应符合表4? 5? 3 的规定。航空交通等级为特重时, 跑道面层水

泥混凝土应进行耐磨性试验, 单位面积磨损量应不大于3? 0 kg/ m2。

— 19 —

4 结构组合设计

表4? 5? 3 面层水泥混凝土耐久性要求

环境类别耐久性要求

二a 抗冻耐久性指数: ≥65%

二b 抗冻耐久性指数: ≥75%

三b 电通量值: ≤1 500 库伦

三c 电通量值: ≤1 000 库伦

四a 抗盐冻试验表面剥落量: ≤600 g/ m2

四b 抗盐冻试验表面剥落量: ≤500 g/ m2

注: 1 抗冻耐久性指数(DF) 为混凝土试件经300 次快速冻融循环后混凝土的动弹性模量与初始动弹性模量的比值。

2 混凝土的抗冻耐久性应按《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试验方法标准》(GB/ T 50082) 规定的快冻法进行检验。

3 电通量应按《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试验方法标准》(GB/ T 50082) 规定的方法进行检验, 试验的混凝土龄

期为56 d。

4 抗盐冻试验应按《民用机场水泥混凝土面层施工技术规范》(MH/ T 5006) 的规定执行。

【条文说明】根据我国机场道面使用状况的调查以及相关试验研究, 规定了面层水泥混凝土的耐

久性要求。

4? 5? 4 面层表面应具有良好的抗滑性能和表面纹理, 并符合下列要求:

1 年平均降雨量大于800 mm 的运输机场, 跑道及快速出口滑行道应刻槽; 年平均降雨量

为400 mm~800 mm 的运输机场, 跑道及快速出口滑行道宜刻槽。刻槽的跑道及快速出口滑行道

应采用先拉毛后刻槽的方法制作表面纹理, 拉毛后的表面平均纹理深度应不小于0? 6 mm。

2 不刻槽的跑道及快速出口滑行道应采用拉槽毛的方式制作表面纹理, 其表面平均纹理深

度应不小于0? 8 mm。

3 其他滑行道以及机坪应采用拉毛的方法制作表面纹理, 其表面平均纹理深度宜不小于

0? 4 mm。

【条文说明】刻槽形状及间距要求见《民用机场水泥混凝土面层施工技术规范》(MH/ T 5006)。

4? 5? 5 面层所用材料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水泥混凝土应选用旋窑生产的硅酸盐水泥、道路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2 水泥混凝土粗集料公称最大粒径应不大于31? 5 mm。面层分上、下两层连续摊铺时, 上

层粗集料公称最大粒径宜不大于26? 5 mm。

3 航空交通等级为特重或重的跑道和快速出口滑行道, 面层或两层连续摊铺的上层水泥混

凝土细集料宜采用天然砂。快速出口滑行道以外的滑行道以及机坪, 面层水泥混凝土经试验验

证可采用机制砂。

— 20 —

民用机场水泥混凝土道面设计规范(MH/ T 5004—2025)

4? 6 结构层排水

4? 6? 1 道面结构组合设计宜结合坡向使道面结构内部水分能够排出, 防止渗入的地表水在道面

结构层内或道基顶面积聚。

【条文说明】调查表明, 在内部排水不畅的情况下, 道面结构中可能会积蓄大量自由流动甚至有

一定压力的水。道面结构层内部积水在上部荷载作用下形成高动水压力, 损坏接缝、引起唧泥,

并且不断地冲刷基层导致板底脱空、断板, 冰冻地区的层间积水还会结冰膨胀并造成道面隆起

变形。

4? 6? 2 年平均降雨量为800 mm 以上的地区, 航空交通等级为特重的道面可设置开级配的沥青

或水泥稳定碎石排水层。排水层下应设置密级配的沥青或水泥稳定碎石组成的不透水基层。宜

在排水层外侧边缘设置纵向集水沟(盲沟) 及带孔集水管, 并设置横向排水管, 如图4? 6? 2

所示。

图4? 6? 2 纵向集水盲沟设置示意图

【条文说明】国内外工程经验表明, 设置排水层及边缘排水系统, 可有效减少道面(路面) 结构

水损坏。

4? 7 道肩

4? 7? 1 道肩面层可采用现浇水泥混凝土或预制水泥混凝土块。面层现浇水泥混凝土的设计弯拉

强度应不小于4? 5 MPa; 处于二、三、四类环境的道肩, 面层水泥混凝土设计弯拉强度宜与道面

— 21 —

4 结构组合设计

面层水泥混凝土相同。面层预制水泥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不低于C30。

4? 7? 2 道肩面层最小厚度应满足使用要求, 现浇水泥混凝土面层厚度应不小于120 mm。航空交

通等级为特重或重的跑道道肩, 以及处于二类环境的道肩, 现浇水泥混凝土面层厚度宜不小于

140 mm。冬季大温差地区的道肩, 现浇水泥混凝土面层厚度宜不小于160 mm。

【条文说明】道肩宽

资源下载
下载价格8.88 椰币
VIP免费
购买后自动出现下载链接,如有疑问请加微信 xycost
0

评论0

请先
《海南省注册会计师协会关于印发<海南省会计师事务所服务收费 data-lazy-src=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

微信扫一扫关注
扫码关注后会自动登录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