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编制依据
本图集依据下列主要标准,规范: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2018年版)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2-2017
《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50352-2019
《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2012
《城市道路交通工程项目规范》GB 55011-2021
《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GB55019-2021
《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GB55030-2022
《民用建筑通用规范》GB55031-2022
《建筑防火通用规范》GB55037-2022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17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标准》GB/T51358-2019
《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技术规范》CJJ69-95
其他现行国家及地方标准。
2编制内容
2.1编制了城市地下人行通道的布局形式、设计要求、出入口设计、无障碍设计、
消防设计、防淹排水设计、防水设计、管理及设备用房设计、出入口雨棚设计等。
2.2 本图集介绍了“□”字型、“工”字型和▪匚”字型三种地下人行通道平面
形式,根据城市道路基本路面结构及常见重力和非重力流管道深度设定,取1.6m
和4m两种覆土深度,编制了相应的节点构造等内容,覆土在1.4m~4m之间的,
可参考本图集进行设计.
2.3 本图集通道出入口雨欄选用了材质以钢结构及玻璃为主的三种形式作为示例
以供参考.
3技术要点
3.1 地下人行通道的选址要点
3.1.1 总平面设计应符合规划要求,结合当地环境特征、交通状况、人流集散方
向等因素进行。通道布局应结合特定的行政文化、体育娱乐、现有的人防工程、商
业活动地域等因素综合考虑,为远期逐步形成地下步行体系留有空间.
3.1.2 地下人行通道选址应适应城市交通的需要,结合城市道路路网和步行系统
规划,并应考虑由此引起附近范围内人行交通所发生的变化,进行全面规划设计。
3.1.3 地下人行通道的选址应考虑防洪、防淹,不应选在低洼处。
3.1.4 地下人行通道的选址应考虑对比地上地下管线、市政公用设施现状、周围
环境、工程投资以及建成后的维护条件等因素。
3.1.5 地下人行通道的布局既要利于提高行人过街安全度,又要提高机动车道的
通行能力,地面梯口应减少占用人行步道的空间。
3.1.6 地下人行通道的地面梯道口附近一定范围内,应设置地面导向护栏,护栏
宜与通道两侧附近交叉路口的地形相结合,护栏每侧长度宜为50m~100m.
3.2 设计技术要点
3.2.1 布置原则
首先,应从总体布置上进行合理的设计,除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外,还应根据
路口的交通情况及地面建筑位置的情况,保证行人的行程最短,同时行人进出口
处离道路边缘应留出安全距离,一般侧墙距道路边缘大于500mm为宜;其次,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