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93.080.01 CCS P 65/69 4 1 河 南 省 地 方 标 准 DB41/T 2782—2024 旅游公路设计技术指南 2024 – 11 – 07 发布 2025 – 02 – 06 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41/T 2782—2024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基本原则 . 2 5 主体系统 . 2 6 慢行系统 . 3 7 服务设施 . 5 8 景观系统 . 7 9 信息系统 . 8 参考文献 . 10 DB41/T 2782—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河南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南省交通事业发展中心、河南省中工设计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杜战军、靳明、王若亚、周城、路阳、郑树胜、杜红静、张钊、谢梁萍、邓博、 李瑾、张明虎、王卫中、孙闯、朱平、唐瑞、孙永擘、刘怀相、宋元华、徐明、昌宏哲、何文聪、张冬、 张冠勇、包瑞格、邱阳、张丹丹、高翔、郭晶、王登铎、景增辉、任海林、索光林、戴葳、朱家宝、马 丹辉、刘丹、邵舒、熊尚文。 DB41/T 2782—2024 旅游公路设计技术指南 1 范围 本文件提供了旅游公路设计基本原则、主体系统、慢行系统、服务设施、景观系统和信息系统等方 面的建议。 本文件适用于新建和改扩建旅游公路的设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50688 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 GB 50763 无障碍设计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旅游公路 连通区域内旅游资源和路域之内具有旅游价值,兼具交通和旅游双重功能的公路。按在交通中的功 能定位和串联的旅游资源类别分为主线、支线、联络线。 主线 具有干线交通功能和旅游交通快进功能的公路。 支线 承担旅游交通集散和通达功能的公路。 联络线 以旅游交通通达功能为主的公路。 主体系统 旅游公路中的公路主体工程和交安设施,包括路线、路基路面、桥涵、隧道、交通安全设施。 慢行系统 为游客提供慢速出行的道路系统,包括步行道、骑行道、步行骑行综合道、无障碍通道等慢行道。 服务设施 1 DB41/T 2782—2024 为游客和旅游车辆提供集散、观景、休憩、餐饮、购物、住宿、租赁、停车、维修、应急救助和加 油(气)、充电等功能的场所。 景观系统 在旅游公路路域内,为实现美化路域景观、保护生态环境、提升旅游体验、展示地域文化而形成的 景观。 信息系统 为实现公路和景区协同管控与综合服务的信息化设施和系统。 4 基本原则 贯彻集约节约的原则,新建与改造提升相结合,充分利用既有高速公路、普通国省道、农村公路 进行改造提升。 坚持绿色公路理念,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灵活选用技术指标。结合项目特点探索“灵活、宽容、 协调、生态”的技术措施。 落实交旅融合发展理念,注重旅游公路自身景观营造,展现历史、人文、自然等特色,沿线服务 设施能为游客提供舒适、愉悦的旅游服务。 统筹主体系统、慢行系统、服务设施、景观系统、信息系统,进行统一的总体策划和方案研究, 协调、兼顾系统内、外部关系,明确相关设计界面和衔接条件。 除执行本文件外,还须执行相关公路行业规范。 5 主体系统 路线 5.1.1 突出景观选线,充分考虑路域环境、旅游价值和景观价值的展现和开发、视觉效果等因素,提 升旅游出行体验。 5.1.2 充分与地形相适宜,与山势、河流走势相协调,避免高填深挖,尽量填挖平衡,最大程度保护 生态环境。 5.1.3 客车专用旅游公路圆曲线最大超高不宜超过 6%。 路基路面 5.2.1 路基 5.2.1.1 倡导“宽容性设计”理念,有条件的路段,宜将低填方路基边坡放缓,保障路侧净区。 5.2.1.2 挖方路基宜对边坡进行专项设计,并遵循下列原则: a) 土质挖方边坡坡顶和坡脚宜修饰成圆弧形; b) 路侧净区外具有景观价值的原有植物和稳定的孤石等,宜予保留。 5.2.1.3 路基防护工程设计遵循下列原则: a) 路基边坡宜采用当地生草本植物进行生态防护,可间种当地生木本植物; b) 采用挡土墙、抗滑桩等实体圬工支挡时,宜控制圬工支挡高度和视觉体量。 5.2.1.4 排水系统设计遵循下列原则: a) 一般挖方和低填路段,宜采用浅碟形生态边沟; 2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