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1-江西省《地质灾害隐患编码规则》DB36_T 2030-2024

image_print阅读模式

ICS 07.060 CCS A 24 A 24 36 江西 省 地方标准 DB36/T 2030-2024 地质灾害隐患编码规则 Coding rules for geological hazard potential 2024 – 10 – 12 发布 2025 – 04 – 01 实施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6/T 2030-2024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编码规则 .2 附录A(资料性)地质灾害隐患编码示例 .4 参考文献 .5 I DB36/T 2030-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ㄩⴳ㐰㰰〱㐾ⴳ㔰㰴㜱㠾㄰⠈㘩〼〲䐶㸱〼ㅅ㌷㸰㰰㝆㘾㄰⠉䘛뜅☬됵̝됊뱃ꜹ礿䤁쨬됿 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江西省自然资源厅提出。 本文件由江西省自然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JX/TC 024)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西省自然资源测绘与监测院、江西省矿产资源保障服务中心、江西省地质博物 馆。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易明华、万芳琦、伍威、叶群、刘文军、肖斌、叶小强、余广文、肖璟、冷丛 德、潘莉、赖晨曦、谌玫、郭立、江浪、朱慧、王妍婕。 II DB36/T 2030-2024 地质灾害隐患编码规则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地质灾害隐患点、切坡风险点、地质灾害风险区等地质灾害数据库的编码规则。 本文件适用于江西省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项目管理及信息管理全过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地质灾害隐患点geological hazard potential location 具有发生地质灾害的地质环境条件和明显变形破坏迹象,在一定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可能会发生 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并对人员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危害的斜坡、陡崖、泥石流沟、地面 塌陷易发区的局部或全部。 3.2 切坡风险点slope cutting risk location 因人类工程活动开挖边坡,尚未出现裂缝、鼓胀、剥坠落等明显变形迹象,但未来可能产生地质灾 害的切坡点。 3.3 地质灾害风险区geological hazard risk zone 具有发生地质灾害的地质环境条件,尚未发现明显的变形破坏迹象,但具有人员生命和财产安全等 受威胁对象的斜坡、小流域、地面塌陷以及其可能的危害范围。 3.4 地质灾害风险防控区geological hazard risk prevention and control zone 需要开展监测预警、防御响应、规避与消减、科普与培训演练等地质灾害风险防控工作的隐患点或 风险区。 3.5 1 DB36/T 2030-2024 建房切坡slope cutting for building construction 因建房需求,在房屋周边对自然斜坡进行开挖修整,可能形成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隐患,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的一种工程。 3.6 公路切坡 slope cutting for road construction 在公路建设过程中对道路两侧的土地进行切割和边坡处理,可能形成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 质灾害隐患,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的一种工程。 3.7 其他工程切坡 slope cutting for other projects 在土地开发或水利等其他相关工程建设过程中,通过降低坡度防止不稳定坡面发生滑坡等重力侵蚀 的沟坡防护工程。 4 编码规则 4.1 地质灾害隐患点编码 4.1.1 地质灾害隐患点编码由18位数字字母组成,依次为行政区划代码(9位)、类别编码(1位)、 隐患点类型编码(2位)、数据来源(2位)、隐患点顺序号(4位)。行政区划代码参照GB/T 2260 的规定执行,依次为省、设区市、县、乡(镇)四级共9位。类别编码:H-地质灾害隐患点。隐患点类 型编码:01-滑坡,02-崩塌,03-泥石流,04-地面塌陷,06-地裂缝,07-地面沉降,11-滑坡隐患,12- 崩塌隐患,13-泥石流隐患,14-地面塌陷隐患。数据来源:00-综合遥感识别,01-基础调查,02-巡排 查,03-速报,04-其他。 4.1.2 地质灾害隐患点统一编号是GIS连接空间图元与属性表及外部数据库的唯一性关键字,三者应 保持一致。 4.1.3 编码结构 地质灾害隐患点编码结构参见下图1所示。 图1 地质灾害隐患点编码结构 4.2 切坡风险点编码 4.2.1 切坡风险点编码由19位数字字母组成,依次为行政区划代码(9位)、类别编码(1位)、切 坡风险点类型编码(2位)、数据来源(2位)、切坡风险点顺序号(5位)。行政区划代码参照《GB/T 226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执行,依次为省、设区市、县、乡(镇)四级共9位。类别编码: 2

资源下载
下载价格8.88 椰币
VIP免费
购买后自动出现下载链接,如有疑问请加微信 xycost
0

评论0

请先
BIAD结构施工图常见问题图示解析-钢结构-北京院-2019版
BIAD结构施工图常见问题图示解析-钢结构-北京院-2019版
9分钟前 有人购买 去瞅瞅看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

微信扫一扫关注
扫码关注后会自动登录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