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8-江苏省《既有住宅适老化改造技术标准》DB32_T 4631-2 023

资源简介/截图:

资源简介/截图:
ICS 91.040.30 CCS P 00/09 ! 7 , DB32/T 4631—2023 既有住宅适老化改造技术标准 Technical standard for the regeneration of existing residential buildings for the aged 2023-12-18 发布 2024-06-18 实施 江 苏 省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发 布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中 国 标 准 出 版 社 出 版 DB32/T 4631—2023 目 次 前言 ……………………………………………………………………………………………………………Ⅲ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基本规定 ……………………………………………………………………………………………………2 5 评估策划 ……………………………………………………………………………………………………2 5.1 一般规定 ………………………………………………………………………………………………2 5.2 室外环境评估 …………………………………………………………………………………………2 5.3 住宅单体评估 …………………………………………………………………………………………2 6 室外环境改造 ………………………………………………………………………………………………3 6.1 一般规定 ………………………………………………………………………………………………3 6.2 道路交通 ………………………………………………………………………………………………3 6.3 停车设施 ………………………………………………………………………………………………3 6.4 活动场地及绿地 ………………………………………………………………………………………4 7 住宅单体改造 ………………………………………………………………………………………………4 7.1 一般规定 ………………………………………………………………………………………………4 7.2 公共空间 ………………………………………………………………………………………………5 7.3 套内空间 ………………………………………………………………………………………………6 7.4 装修材料 ………………………………………………………………………………………………8 7.5 结构改造 ………………………………………………………………………………………………8 8 设备设施改造 ………………………………………………………………………………………………9 8.1 一般规定 ………………………………………………………………………………………………9 8.2 电气 ……………………………………………………………………………………………………9 8.3 给水排水 ………………………………………………………………………………………………10 8.4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 ………………………………………………………………………………11 8.5 智能化 …………………………………………………………………………………………………11 9 运营管理及后评估…………………………………………………………………………………………12 9.1 运营管理 ………………………………………………………………………………………………12 9.2 后评估 …………………………………………………………………………………………………13 附录A(规范性) 适老化改造导引 …………………………………………………………………………14 附录B(资料性) 家庭适老化改造需求评估表 ……………………………………………………………18 附录C(资料性) 住区室外环境及住宅公共部门适老化改造需求评估表 ………………………………19 Ⅰ DB32/T 4631—2023 附录D(资料性) 套内适老化改造部品部件配置 …………………………………………………………20 附录E(资料性) 常用居家康复辅助器具配置建议 ………………………………………………………22 参考文献 ………………………………………………………………………………………………………23 Ⅱ DB32/T 4631—2023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南京长江都市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董文俊、徐劲松、徐婷、韦佳、曾春华、杨承红、黄心怡、金风丽、谭德君、孙峻、 江丽、张延洲、田炜。 Ⅲ DB32/T 4631—2023 既有住宅适老化改造技术标准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既有住宅适老化改造的基本规定、评估策划、室外环境改造、住宅单体改造、设备设施 改造、运营管理及后评估。 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既有住宅及其环境的适老化改造。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50222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GB 50325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标准 GB 50763 无障碍设计规范 GB 55019 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 CJ/T 164 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 CJ/T 521 生活热水水质标准 DB32/ 3920 住宅设计标准 DB32/T 4164 老年人住宅设计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既有住宅建筑 existing residential building 已建成使用的住宅建筑。 3.2 适老化改造 retrofitting for the elderly 通过评估、策划、设计,对既有住宅的室外环境、住宅单体、设备设施等进行的改造,增强老年人居家 生活的安全性、便利性和舒适性。 3.3 改造评估 retrofitting assessment 通过现场勘察、资料审阅等方式,对既有住宅的公共配套、结构性能、设备及设施现状、老年人的能力 状况及辅具需求进行评估,为适老化住宅改造设计施工提供依据。 3.4 改造策划 retrofitting planning 依据改造评估结论,结合老年人及其家庭成员的改造意愿,研究确定适老化改造模式、目标及技术方 案、投资估算等分析的活动。 1




2024.02.23-云南省《湿地公园管理评估规范》DB53_T 1212-2023

资源简介/截图:

资源简介/截图:
ICS 65.020 CCSB 65 53 云 南 省 地 方 标 准 DB53/T 1212—2023 湿地公园管理评估规范 2023 – 11 – 23 发布 2024 – 02 – 23 实施 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53/T 1212—2023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云南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YNTC02)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西南调查规划院、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湿地管理处、云南省湿 地保护管理办公室。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史建、付元祥、刘鹏程、张法强、张冠湘、苏琴、范永立、何立、刘颖、杨芳、 喻懋坤、王超、李玲芬、王盛弘。 I DB53/T 1212—2023 湿地公园管理评估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湿地公园管理评估的原则、内容、流程、成果等。 本文件适用于国家级和省级湿地公园的管理评估。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湿地公园 wetland park 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开展湿地宣传教育和科学研究为目的,经林业草原主管 部门批准设立,纳入自然保护地体系保护和管理的特定区域。 4 原则 评估应遵循科学、公平、公开的原则: a) 科学性:以现地调查、监测数据和成果作为支撑; b) 公平性:统一评估标准,严格按规范进行; c) 公开性:公开评估程序、方法、结果。 5 内容 评估内容包括管理范围、管理能力、湿地资源调查与监测、科普宣传与自然教育、合理利用、社区 协调、管理成效 7 个大项 29 个子项,见附录 A。 6 流程 评估流程包括湿地公园自评估和省级评估两个阶段: d) 湿地公园自评估由湿地公园管理单位根据实际管理情况进行预先自评。 e) 省级评估由省级林业草原主管部门成立评估工作组,并统一组织全省湿地公园的评估工作。 湿地公园自评应作为省级评估的前置程序。省级评估应通过综合评估法进行评估,包括现场查勘、 资料审阅、评估打分、出具评估报告等。 1 DB53/T 1212—2023 7 成果 评估成果为评估报告。评估报告包括以下内容: a) 湿地公园概况; b) 湿地公园管理评估工作开展情况; c) 湿地公园管理评估结果: 1)管理范围; 2)管理能力; 3)湿地资源调查和监测; 4)科普宣传与自然教育; 5)合理利用; 6)社区协调; 7)管理成效: d) 评估评分; e) 意见与建议; f) 附件: 1)湿地公园管理评估打分表; 2)佐证材料; 3)矢量数据。 A A 2 DB53/T 1212—2023 附 录 A (规范性) 湿地公园管理评估打分表 表 A.1 给出了湿地公园管理评估打分表。 表 A.1 湿地公园管理评估打分表 大项 子项 子项 编号 大项 子项 评分标准 分值 分值 评分 面积 湿地公园面积不减小,湿地面积不减小。 2.0 原真性 保持高度的原真性,或较上一评估阶段原真性有所增加。 2.0 完成确界立标。 2.0 1 管理范围 12 确界立标 有确界立标电子数据。 2.0 边界标识设置规范、完善。 2.0 权属与权益 土地权属无争议,与相关利益主体无矛盾纠纷。 2.0 管理单位 有固定的管理单位。 1.0 人员编制 人员齐备,能够满足管理需要。 1.0 制定了湿地公园规划。 2.0 湿地公园规划湿地公园规划在有效期。 2.0 按规划内容组织实施湿地公园建设。 2.0 有湿地公园管理办法。 2.0 湿地公园管理办法执行情况良好。 1.0 管理制度 制定实施湿地公园管理计划。 1.0 2 管理能力 26 其他配套制度完善。 2.0 保护管理和运行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 2.0 管理经费 经费足额到位。 2.0 制定巡护计划。 1.0 巡护 按计划开展巡护工作。 1.0 巡护记录完善。 2.0 安全生产 未发生安全生产事故。 2.0 表扬奖励 省级以上通报表扬、示范称号或奖项。 2.0 调查 开展资源调查,编制资源调查报告。 2.0 有监测计划。 2.0 监测 设置监测站、点、样地、样线等。 2.0 湿地资源调查 3 14 形成长期监测记录并建立完备的监测档案。 2.0 和监测 配备科研队伍。 2.0 科研 与相关科研团队长期合作。 2.0 开展科研项目并形成科研成果。 2.0 3




2024.02.23-云南省《天然草原资源分类技术规程》DB53_T 1209-2023

资源简介/截图:

资源简介/截图:
ICS 65.020 CCS B 65 53 云南省 地方标准 DB53/T 1209—2023 天然草原资源分类技术规程 2023 – 11 – 23发布 2024 – 02 – 23实施 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53/T 1209—2023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云南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YNTC02)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云南省草原监督管理站、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尹俊、孟广涛、沈金祥、刘智军、李品荣、罗钦、杨倩、张正海、李永进、蒋 波、高宏、李君、刘永杰、陈应跃、吴恒、李雄、杨爽、娄义美、卢金表。 I DB53/T 1209—2023 天然草原资源分类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天然草原资源的分区、草原质量等级评价、草原类组型划分。 本文件适用于天然草原资源与生态状况的调查、监测和统计的分区分级分类划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NY/T 1579 天然草原等级评定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天然草原 native grassland 草本和木本饲用植物与其所着生的土地构成的具有多种功能的自然综合体。 草原“等” grassland quality 草原草群的饲用品质优劣,用不同饲用价值的牧草占草群总产量的重量百分比确定。 草原“级” grassland production 草原可食牧草产量高低,产量由单位面积可食牧草风干重确定。 草原等级 grassland grade 将草原等和草原级叠加组合,进行草原质量和生产力评定的综合指标。 优势种 dominant species 草地群落中作用最大、对其他种的生存有很大影响与控制作用的植物种。 共优种 co-dominant species 多种植物在群落中的优势地位相近时为共同优势种,简称共优种。 1 DB53/T 1209—2023 4 草原分区 根据云南地理和气候特征,按照地理位置相近和气候条件相似的原则,云南天然草原分为滇西北高 寒草原区,滇东北温带草原区,滇中温带、亚热带草原区,滇东南中亚热带草原区和滇西南南亚热带、 热带草原区5个分区类型,见表1。 表1 云南天然草原分区 分区类型 县(市、区) 香格里拉、维西、德钦、玉龙、古城、华坪、宁蒗、永胜,泸水、福贡、贡山、 滇西北高寒草原区 兰坪,共3个州(市)12个县(市、区)。 昭阳、永善、大关、彝良、鲁甸、水富、绥江、盐津、威信、镇雄、巧家、会 滇东北温带草原区 泽、宣威、罗平、富源、陆良、马龙、麒麟、师宗、沾益,共2个市20个县(市、 区)。 五华、盘龙、官渡、西山、呈贡、晋宁、安宁、东川、嵩明、寻甸,石林、富 民、禄劝、宜良、红塔、澄江、华宁、易门、峨山、元江、新平、江川、通海、 滇中温带、亚热带草原区 楚雄、元谋、武定、南华、大姚、禄丰、牟定、姚安、双柏、永仁、大理、漾 濞、祥云、宾川、鹤庆、南涧、巍山、永平、云龙、洱源、剑川、弥渡,共4个州 (市)45个县(市、区)。 个旧、开远、蒙自、屏边、建水、石屏、弥勒、泸西、元阳、红河、金平、绿 滇东南中亚热带草原区 春、河口,文山、砚山、麻栗坡、马关、丘北、西畴、广南、富宁,共2个州21个 县(市)。 思茅、普洱 、墨江、景东、景谷、镇沅、江城、澜沧、西盟、孟连、景洪、勐 海、勐腊、潞西、盈江、梁河、陇川、瑞丽、隆阳、施甸、腾冲、龙陵、昌宁、 滇西南南亚热带、热带草原区 临翔、凤庆、云县、永德、镇康、双江、耿马、沧源,共5个州(市)31个县 (市、区)。 5 天然草原质量等级评价 参照NY/T 1579,按照草原草群的饲用品质优劣和草原可食牧草产量高低叠加组合,进行草原质量 和生产力综合评定。 6 天然草原类组型划分 类 按照云南植物地理区系的水平地带性、垂直地带性、地带性过度类型,并基于《中国草地资源》分 类基础,将具有相同水热气候带和植被特征的草原划分为一个类,云南天然草原资源划分为10个类别, 见表2。 2




2024.02.23-云南省《退化草原生态修复技术规程》DB53_T 1210-2023

资源简介/截图:

资源简介/截图:
ICS65.020.40 CCSB 65 DB53 云 南 省 地 方 标 准 DB53/T1210—2023 退化草原生态修复技术规程 2023 – 11 – 23发布 2024 – 02 – 23实施 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1 DB53/T 1210—2023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云南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YNTC02)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云南省草原监督管理站、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倩、尹俊、孟广涛、段利武、罗钦、李品荣、高宏、庞静、王齐、李永进、 蒋波。 I DB53/T 1210—2023 退化草原生态修复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退化草原分级、生态修复模式、生态修复措施、管理利用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退化草原的生态修复。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NY/T 1176 休牧和禁牧技术规程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NY/T 1342 人工草地建设技术规程 SL/T 334 牧区草地灌溉与排水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退化草原 degraded grassland 因人为或自然原因,致使草原健康受损的草原。通常表现为植被衰退、优势种发生变化、有毒有害 植物增加,生物量降低,品质下降等。 3.2 退化草原修复 restoration of degraded grassland 通过人工措施﹐使退化草原恢复或接近原有草原生态功能和生产功能的过程。 3.3 自然修复 natural restoration 利用草原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采取较少人为干预,促进退化草原植被修复的方法。 3.4 人工干预修复 manual intervention restoration 采用人为措施促进退化草原修复。 4 退化草原分级 退化草原分级见表1。 1 DB53/T 1210—2023 表 1 退化草原程度分级 程度类型 指标 草原基本保持原有的外貌和景观; 与原生植被相比,原有优势种未发生明显改变; 轻度退化草原 植被地上生物量下降25%以内; 退化指示植物占总覆盖度的比例<10%; 0 cm~20 cm土层有机质含量相对百分数减少率11%~20%。 草原外貌和景观特征发生较大变化; 与原生植被相比,原有优势物种明显衰退; 中度退化草原 植被地上生物量降低26%~50%; 退化指示植物占总覆盖度的比例10%~20%; 0 cm~20 cm土层有机质含量相对百分数减少率21%~40%。 草原外貌和景观特征发生剧烈变化; 与原生植被相比,原有优势物种发生明显改变; 重度退化草原 植被地上生物量下降50%以上; 退化指示植物占总覆盖度的比例>30%; 0 cm~20 cm土层有机质含量相对百分数减少率>40%。 5 生态修复模式 5.1 寒温带地区 采用自然修复方式,通过封育、休牧、禁牧等措施逐步恢复退化草原生态系统。 5.2 温带及亚热带地区 采用自然修复和人工干预复合方式,通过封育、补播、施肥、建设人工草地等措施恢复或重建草原 生态系统。 5.3 热带地区 采用自然修复和人工干预方式,通过清除紫茎泽兰等外来有害生物措施,恢复草原植被或建设高质 量人工草地。 6 生态修复措施 6.1 自然修复 6.1.1 禁牧 在重度退化草原上进行一年以上禁止放牧利用的措施,具体按NY/T 1176的规定执行。 6.1.2 休牧 2 DB53/T 1210—2023 在轻度、中度退化草原上,一年内春季植物返青期或结实期,对草原施行禁止放牧利用的措施,以 当地植物物候期确定开始和结束休牧的时间,休牧期≥45 d,具体按NY/T 1176的规定执行。 6.2 人工干预修复 6.2.1 施肥 对于土壤贫瘠的轻度、中度退化草原,采用沟施、撒施有机肥料或无机肥料等方法进行养分补充。 6.2.2 补播 不翻耕或少破坏现有植被的情况下,在草原上进行播种草种子的草原改良措施。 6.2.3 除杂 针对毒害草较多的退化草原,采用人工防除或化学防除的方法,除草剂使用按NY/T 1276的规定执 行。 6.2.4 人工种草 重度退化草原选择适宜的草种进行植被重建,具体按照NY/T 1342的规定执行。重建种植人工草地 选择使用的豆科、禾本科草种和乡土草品种见附录A。 6.2.5 草原灌溉 采用滴灌和喷灌等方法,具体按照SL/T 334的规定执行。 6.2.6 病虫害防治 建立病虫害预测预报机制,根据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程度,采取化学、物理或生物的方法防治,危 害在经济阈值以下的不需要防治。 7 管理利用 7.1 修复成效监测评估 对退化草原修复前后的草原植物高度、草原覆盖度、产草量、可食牧草产量进行监测,并对工程效 益做出评估。 7.2 合理利用 7.2.1 刈割 刈割利用,禾本科牧草在孕穗期或抽穗期,豆科牧草在初花期。 7.2.2 放牧 草原修复后第一年轻牧,第二年的放牧强度控制在理论载畜量的60%~70%。 7.2.3 档案管理 3




2024.03.05-重庆市《码头船舶岸电设施工程技术规范》DB50_T 154 3-2023

资源简介/截图:

资源简介/截图:
ICS 65.020.40 CCS R 18 50 重 庆 市 地 方 标 准 DB50/T 1543—2023 码头船舶岸电设施工程技术规范 2023-12-05发布 2024-03-05实施 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50/T 1543—2023 目 次 前言.III 引言.IV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基本规定.2 4.1 一般规定.2 4.2 岸电设施布置原则.3 4.3 供电电源及容量.3 4.4 岸电接口.3 4.5 其他.3 5 岸基供电系统.4 5.1 岸基供电系统组成及要求.4 5.2 电压及频率.4 5.3 用电负荷.4 5.4 电能质量.4 6 船岸连接系统.5 6.1 船岸连接系统组成.5 6.2 船岸连接系统布置.5 6.3 岸电箱.5 6.4 电缆管理系统.5 6.5 垂直升降装.6 6.6 导缆装置.6 6.7 接插件.6 6.8 电缆.7 7 船舶受电系统.7 7.1 船舶受电系统组成.7 7.2 船舶岸电受电箱.7 7.3 接插件.7 7.4 岸电变压器.8 7.5 岸电连接配电柜/板.8 7.6 岸电接入控制屏.8 7.7 岸电电缆.8 7.8 其他.9 8 用电计量、安全防护、信息管理系统.9 8.1 用电计量.9 I




2024.01.01-天津市《公路桥梁预防养护技术规范》TJG H1103-2023

资源简介/截图:

资源简介/截图:
TJG 天津市公路工程建设标准 TJG H1103-2023 公路桥梁预防养护技术规范 TechnicalCodeforPreventivemaintenance ofHighway Bridges 2023-12-01 发布 2024-01-01 实施 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发布 天津市公路工程建设标准 公路桥梁预防养护技术规范 TechnicalCodeforPreventivemaintenance ofHighway Bridges TJG H1103-2023 主编单位:天津市公路事业发展服务中心 天津公路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批准部门: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 实施日期:2023 年 12 月 01 日 前 言 前 言 根据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关于下达2021年天津市公路工程建设标准制 修订工作任务计划(第一批)的通知》(津交发[2021]163号)的要求,由天津 市公路事业发展服务中心和天津公路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共同承担《公路桥 梁预防养护规范》(2021-G13)的制定工作。 编制组经广泛调研、开展专题研究,借鉴国内外先进科研成果,参考国内 现行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完成了本规范的编制。 本规范包含5 章 2 个附录,分别是总则、术语、基本规定、桥梁材料性能 预防养护、桥梁结构性能预防养护、附录A 桥梁预防养护流程图、附录 B预防 养护常用措施技术要求。 本规范由曾水泉、马洪福负责起草第 1 章,王婷负责起草第 2 章,王婷、 邹桂生、焦晓磊、王雷、刘国慧、朱凯、刘国辉、王莲香、陈鸣负责起草第 3 章及附录A、附录B,崔克让、刘焱、张军、王萍负责起草第4章,温德轶、付 治强、杨世强、郭津、林时金、李琳负责起草第5章。 本规范由天津公路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请 各有关单位在执行过程中,将发现的问题和意见,函告本规范日常管理组,联系 人:邹桂生(地址:天津市河东区东兴路218号;邮编:300170; E-mail: happyzgs@163.com),以便修订时参考。 主 编 单 位:天津市公路事业发展服务中心 天津公路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主 编:王 婷 曾水泉 邹桂生 焦晓磊 主要参编人员:马洪福 王 雷 刘国慧 朱 凯 刘国辉 王莲香 陈 鸣 崔克让 刘 焱 张 军 王 萍 温德轶 付治强 杨世强 郭 津 林时金 李 琳 主 审:杨永前 参加审查人员:程 锦 肖成志 高 翔 汤洪雁 目 次 目 次 1 总则.-1- 2 术语.-2- 3 基本规定.-3- 3.1 一般规定.- 3 – 3.2 构件材料性能预防养护.- 3 – 3.3 构件结构性能预防养护.- 3 – 4 桥梁材料性能预防养护.-5- 4.1一般规定.- 5 – 4.2混凝土材料性能预防养护.- 5 – 4.3钢材料性能预防养护.- 6 – 5 桥梁结构性能预防养护.-8- 5.1一般规定.- 8 – 5.2 桥面系预防养护.- 8 – 5.3 上部结构预防养护.- 9 – 5.4下部结构预防养护.- 10 – 附录A 桥梁预防养护流程.-11- 附录B 预防养护常用措施技术要求.-12- 本规范用词说明.-39-




GBT50331-2002 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2023局部修订)

资源简介/截图:df3ae7f51bdff8c383417471375849b0

《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GB/T 50331-2002
局部修订条文
(2023年版)
说明:1.下划线标记的文字为新增内容,
方框标记的文字为删除的原内容,无标记的文字为原内容。
2.本次修订的条文应与《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GB/T
50331-2002中其他条文一并实施。

本标准此次局部修订工作是依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关于开展〈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修订工作的函》(建标标函[2018]185号),由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
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共同完成。
本次局部修订的主要内容包括:1确定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的原则;2增加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分级;3提出城市居民生活一级用水量和二级用水量的指标上限值。
此次局部修订共涉及12个条文,分别为1.0.1条、1.0.2条、1.0.3条、2.0.1条、2.0.1A条、2.0.2 条、2.0.3A条、2.0.4条、3.0.1条、3.0.1A条、3.0.2条。
本标准条文中下划线部分表示修订的内容。
本次局部修订起草单位: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
有限公司(地址:上海市中山北二路901号,邮政编码:200092)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
北京建筑大学
天津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市供水管理事务中心
上海城投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深圳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武汉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沈阳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成都市自来水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市自来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DB36/T 1838-2023 普通公路沥青稳定碎石层施工技术规范-建筑标准 – 地方其他

本文件规定了普通公路沥青稳定碎石层施工技术的术语和定义、材料、施工、施工质量控制等技术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普通公路沥青稳定碎石层的施工。




DB36/T 1837-2023 普通公路改性沥青碎石应力吸收层施工技术规范-建筑标准 – 地方其他

资源简介/截图:
20231008suuhw40031

本文件规定了普通公路公路改性沥青碎石应力吸收层施工技术的术语和定义、材料、施工、施工质量控制等技术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普通公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改性沥青碎石应力吸收层的施工。




CJJ/T 135-2009(2023年版) 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建筑标准 – 规章规范

资源简介/截图:
20231008dqgnc03756

为加强造水水泥混土路面工程质量,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方便适用,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城镇轻背裁道路、回林中的轻型荷袭道路居住区内道路,广场和停车场等透水水泥混授土路面的设计、随工、验收和维护,
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构造形式,应考虑地质条件、荷载等级、景观要求、环境情况、施工条件等因肃。
本规型规定了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设计、施工、验收和维护的基本技术要求,当本规程与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相抵触时,应按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透水水泥混路面的设计、工、验收和维护除应符合本规程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




DB36/T 1836-2023 工业固废胶结大粒径碎石路面基层技术规范-建筑标准 – 地方其他

资源简介/截图:

本文件规定了公路工程工业固废胶结大粒径碎石路面基层的术语和定义、总体要求、原材料要求、
混合料组成设计、施工要求以及施工质量控制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各等级公路新建和改扩建工程的路面基层施工




DB37/T 4642-2023 导轨式胶轮系统设计要求-建筑标准 – 地方其他

资源简介/截图:
20231008qjhgb78788

本文件规定了导轨式胶轮系统的总体要求、行车组织与运营管理、车辆、限界、线路、道岔、车站建筑、车站结构、轨道梁桥工程、供电系统、列车控制系统、通信及其他系统、综合调度及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机电设备、车辆基地、防灾与救援、环境保护与景观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最高运行速度不超过80 km/h的低运量导轨式胶轮系统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




DB37/T 4644-2023 水文设施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规范-建筑标准 – 地方其他

资源简介/截图:
20231008wbvgd56180

本文件规定了山东省水文设施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的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行政区域内总投资大于等于500万的水文设施工程的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总投资小于500万的水文设施工程和其它工程的附属水文设施参照执行。




DB37/T 4641-2023 导轨式胶轮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建筑标准 – 地方其他

资源简介/截图:
20231008aakbo42285

本文件规定了导轨式胶轮系统的总体要求、施工、工程质量验收和试运行验收等技术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低运量的导轨式胶轮系统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施工及验收。




NB/T 11146-2023 电能质量监测装置在线比对技术规范标准下载-行业标准-电气电力

资源简介/截图:
20231009vcfms71244

本文件规定了电能质量监测装置在线比对的比对装置技术要求、在线比对检测要求及流程、检测数据处理与评价。
本文件适用于固定安装在现场的电能质量监测装置准确度的在线检测。




DL/T 5041-2023 火力发电厂厂内通信设计技术规定标准下载-行业标准-电气电力

资源简介/截图:
20230920pdnxu15733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替代《火力发电厂厂内通信设计技术规定》DL/T5041-2012

1.0.1 为规范火发电厂厂内通信设计工作,适应电建设和发展的要求,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对火力发电厂厂内通信设计做出规定,包括生产管理通信、生产调度通信、通信电缆网络以及通信机房、通信电源、接地等其他辅助设施,不包括发电厂系统通信部分,如光纤通信、载波通信、微波通信、卫星通信、接入电网的数据网等。1.0.3 4标准适用于单台机组容量在 50MW 及以上的新建或建的燃煤电厂、燃汩电厂、燃气电厂、垃圾电厂、生物质电厂的厂内通信设计。
1.0.4 火力发电厂厂内通信设计应遵循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满足电厂安全、可靠运行的要求。
1.0.5火力发电厂厂内通信设计,应按发电厂组织机构、汽轮发电机组单机容量及台数、电厂的控制方式、电厂调度体制和生产艺要求确定,并应考虑发电厂规划装机台数和容量,留有适当的发展余地。
1.0.6 火力发电厂厂内通信设计应与电力系统通信设计要求相
适应。
1.0.7 火力发电厂厂内通信应装设下列主要设备:
生产管理通信设备;
生产调度通信设备;
通信电源设备




DL/T 5850-2021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标准下载-行业标准-电气电力

资源简介/截图:
20230920nghmv64550

为保证高压电器的安装质量,规范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促进安装技术进步,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3kV~1000 kV 电等级的六化硫断路器、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GIL)、真空断路器、高压开关柜、隔离开关、负荷开关、高压熔断器、避雷器、中性点放电间隙、互感器、无功补偿及滤波装置等安装工程的施工及验收。
高压电器的施工及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GB/T 29327-2023 1000kV电抗器保护装置技术要求标准下载-行业标准-电气电力

资源简介/截图:
20230906bkbly74740

本文件规定了1 000 kV电抗器保护装置的基本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对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1 000 kV电抗器保护装置,包括固定容量并联电抗器保护装置和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保护装置(以下简称“装置”),作为该类装置设计、制造、检验和应用的依据。
替代GB/Z 29327-2012




GB/T 28627-2023 抹灰石膏.pdf

资源简介/截图:

GB/T 28627-2023,抹灰石膏,抹灰石膏标准,抹灰石膏规范,石膏,标准规范

ICS91.100.10 CCS Q 13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8627-2023 代替GB/T28627一2012 抹灰石膏 Gypsum plaster 2023-03-17发布 2023-10-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28627-2023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28627一2012《抹灰石膏》,与GB/T28627一2012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 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更改了术语“抹灰石膏”的定义(见3.1 2012版的3.1); b)删除了术语“面层抹灰石膏”(见2012年版的3.2); c)“轻质底层抹灰石膏”更改为“轻质抹灰石膏”(见3.2 2012年版的3.4); d)“底层抹灰石膏”更改为“重质抹灰石膏”(见3.3 2012年版的3.3); )删除了术语“保温层抹灰石膏”(见2012年版的3.5); f)更改了分类和标记(见第4章,2012年版的第4章); g)更改了一般要求(见5 2012年版的第5章); h)删除了细度的技术要求(见2012年版的6.1); i)更改了保水率技术要求(见第6章,2012年版的6.3); j)增加了硫酸钙含量、pH、放射性核素限量指标(见第6章); k)删除了面层抹灰石膏、保温层抹灰石膏强度技术要求(见2012年版的6.4); 1)删除了保温层抹灰石膏体积密度技术要求(见2012年版的6.5); m)删除了导热系数技术要求(见2012年版的6.6); )保水率测定装置更改为保水率测定仪(见7.1.9 2012年版的7.1.10); o)删除了细度试验方法(见2012年版的7.4.1); P)更改了保水率试验方法(见7.5 2012年版的7.4.3); q)更改了拉伸粘结强度试验方法(见7.7.3 2012年版的7.4.4.3); r)删除了导热系数试验方法(见2012年版的7.4.6); s)增加了硫酸钙含量、PH、放射性核素限量试验方法(见7.8、7.9、7.10); t)增加了硫酸钙含量的测定一一干燥差值法(见附录A).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轻质与装饰装修建筑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95)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南建筑材料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圣戈班科技材料(长兴)有限公司、江苏 尼高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理工大学、贵州磷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江 苏一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新集团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湖北新洋丰新 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南通绿洲节能环保产品有限…




杭州市无障碍环境融合设计指南(修订版2023)

资源简介/截图:

无障碍,杭州市,环境融合,设计指南,设计资料

杭州市无障碍环境 融合设计指南 (修订版) 杭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编 全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成果展示应用推广 中国残联无障碍环境建设推进办公室指导 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会无障碍委员会策划 1 前言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杭州市无障碍环境建设,推动城市无 障碍水平与国际化接轨,打造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杭州模式”,修订《杭州市无 障碍环境融合设计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 《指南》编制以国家、地方和行业相关规范和标准为基础,通过实地调研, 在总结我市无障碍设计、建设与管理实践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现行标准与导则 及其相关经验,结合我市城市功能定位,广泛征求意见,形成本《指南》,供设 计单位、建设单位和相关管理部门使用. 《指南》主要内容为: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无障碍环境融合设计 要求5.城市道路6.城市广场7.城市绿地8.公共建筑9.居住区、居住建筑 10.工业建筑11.村镇社区,以及附录A无障碍设计专篇(房建类)、附录B无 障碍设计专篇(市政类)、附录C无障碍设计审查要点(房建类)、附录D无 障碍设计审查要点(市政类)、附录E公共建筑信息无障碍设计要求.《指南》 以人为本,倡导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中天下为公的大同理念,结合杭州地域特 色,强调无障碍环境建设的融合特质,追求无障碍设计的全龄化、复合度和连续 性;并强调无障碍设计应与城市设计、场地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标识设 计和器具设计相结合,提升城市整体环境品质,方便群众生活. 本指南由杭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归口,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负 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指南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及时至杭州市建委(电 话:0571~85085182),或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无障碍设计研究所(电 话:0571~85891188,电子邮箱uadal(@foxmail.). 主编单位:杭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咨询:0571~85891188 主要起草人陆激叶军吕淼华俞沁柳周欣梁流芳 陈秋雯冯余萍张玲张永青冯嘉琦孙文瑶 张扬林飞傲邝洋傅媛魏超 主要审查人:许世文吴一农李包相于文波裘知 2 目录 1总则 .1 2术语 .2 3基本规定 .4 4无障碍环境融合设计要求. .5 4.1无障碍通行设施 15 4.2无障碍服务设施 .25 4.3无障碍信息交流设施 .42 5城市道路 .53 5.1一般规定 53 5.2人行道 54 5.3人行横道 58 5.4城市绿道 59 5.5人行天桥及地道 59 5.6桥梁、隧道、立体交叉 62 5.7公交车站 63 5.8无障碍标识系统, 165 6城市广场 66 …




河南省农村住房设计图集编制导则(试行).pdf

资源简介/截图:

建筑,设计资料

附件 河南省农村住房设计图集编制导则 (试行) 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 2020.07郑州 一 3 一 前言 为规范河南省农村住房设计图集的编制,指导农村住房建设,改善村容村貌,结合 我省实际,特制定河南省农村住房设计图集编制导则. 本导则主要内容包括:1总则;2基本要求:3建筑风貌;4户型设计;5建筑结构: 6建筑设备;7建筑节能及防火. 本导则由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河南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负 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主编单位:河南省建气设计研究院有「:公司 参隔单室、河南省农建丁技术究中心 批准部门: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主要起草人:徐公印陈旭东宋涛高树才黄建设王其庆颜燕万宁 王乐微李爱兵邢许颖李建新温智理孙高升杨东亚王红心 周晓英马鑫杨雁岳耀李家林 主要审查人:许继清钱伟齐光辉杨东昱郁向前 一 4 一 目录 1总则 7 2基本要求 8 3建筑风貌 9 3.1一般要求 9 3.2建筑造型 3.3建筑色彩 .9 3.4建筑细部 9 3.5编制要求. 10 4户型设计 ……………… 11 4.1技术要求 11 4.2平面设计 11 4.3层高要求 11 4.4编制要求 12 5建筑结构 13 5.1技术要求 .13 5.2地基与基础 5.3砌体结构房屋14 5.4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 .15 5.5钢结构房屋 16 5.6编制要求 16 5 …




DB22/T 5115-2022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安全管理资料标准(附条文说明).pdf

资源简介/截图:

DB22/T 5115-2022,吉林省,安全管理,安全管理,工程建设标准,工程资料管理,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筑,房屋建筑工程,资料标准,标准规范

吉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 安全管理资料标准 Standard for safety management data of housing construction and municipal infrastructure engineering DB22/T5115-2022 主编部门:吉林省建设标准化管理办公室 批准部门: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施行日期:2022年05月19日 2022长春 前言 本标准是根据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下达<2020年 全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制定(修订)计划(二)>的通知》(吉建 标[2020]2号)文件要求,由编制组会同有关单位在原标准《建设 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内业标准》(DB22/T138-2015)的基础上 进行修订完成的. 本标准共分7章,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施工 现场安全资料管理职责、4建设单位施工现场安全资料、5施工单 位施工现场安全资料、6监理单位施工现场安全资料、7施工现场 安全资料的编制与组卷等部分. 本标准由吉林省建设标准化管理办公室负责管理,由主编单 位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随 时将有关意见和建议给吉林省建设标准化管理办公室(长春 市民康路519号,邮编130041,电子邮箱:jljsbzo@126.) 以供修订时参考. 本标准主编单位:中庆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中建三局城建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编单位: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吉林省华兴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吉林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 吉林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吉林安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长春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新星宇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吉林省第二建筑有限责任公司 吉林天宇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吉林市第一建筑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长春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邦汇泽园林环境建设有限公司 吉林省嘉源建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吉林省共友软件有限公司 长春吉源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长春市城建维护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长春鸿源建设有限公司 长春市恒泰建设机械有限公司 长春市政建设咨询有限公司 中国再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中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宗有志 戴修力 曹晶东 李静影 李永红 刘扬 侯亮 王冠 秦凯 齐有江 冯玉宝 李文生 林永慧 邵占广 曹四海 李鹏 杜兆庆 李凯 冯键 王立荣 陶能飞 刘彦辉 夏鼎承 王金龙 王洪波 张洪军 孙伟峻 王长虹 武术 陈林义 孙立朋 方成 董明辉 申宏瑞 由焱 张淼 艾厚龙 林艳兵 隋东华 赵素云 吕直 刘占辉 刘忠会 潘正鹏 兰永华 张洪旗 贺鑫 唐麒元 王旭 康建宇 辛桂友 季晓虎 …




T/CECS 992-2022 预应力压接装配混凝土框架应用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pdf

资源简介/截图: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
预应力压接装配混凝土框架应用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pplication of prestressed precast concrete frame
T/CECS 992-2022
主编单位:中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批准单位: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
施行日期:2022年6月1日

T/CECS 992-2022,应用技术规程,预应力压接装配混凝土框架,预应力压接装配混凝土框架应用技术规程,T/CECS 992-2022 预应力压接装配混凝土框架应用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pdf

根据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关于印发〈2019年第二批协会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协字〔2019〕22号)的要求,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内外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本规程。
本规程共分9章和5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和符号、基本规定、材料、结构分析、构件设计、连接设计、深化设计与构件制作、施工与验收等。
本规程的某些内容涉及“一种柱贯通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体系及其施工方法”(201611022936.X)、“一种外包钢板的装配式混凝土柱脚节点及其施工方法”(201710407167.3)、“一种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系统及施工方法”(202110139378.X)、“一种装配式柱脚连接节点”(201720631414.3)、“全装配式预应力砼框架抗震耗能构件体系”(201721214443.6)、“一种后张预应力装配砼框架抗震耗能构件体系”(201721214406.5)和“一种装配式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框架体系”(202120344697.X)等专利。涉及专利的具体技术问题,使用者可直接与专利持有人协商处理,本规程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规程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建筑产业化分会归口管理,由中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主编单位∶中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总则
1.0.1为推广预应力压接装配混凝土框架技术的工程应用,规范预应力压接装配混凝土框架的设计、制作、施工与验收,做到安全适用、经济高效、绿色环保并保证质量,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至8度地区预应力压接装配混凝土框架的工程应用。
1.0.3预应力压接装配混凝土框架的设计、制作、施工与验收,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和符号
2.1术语
2.1.1预应力压接装配混凝土框架prestressed precast concrete frame
全部或主要由预应力压接装配混凝土梁柱节点组成的框架。
简称压接装配框架。
2.1.2预应力压接装配混凝土梁柱节点prestressed precast concrete beam-column connection
由预制柱和叠合梁通过后张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梁叠合层内的梁端耗能钢筋及后浇混凝土叠合层连接在一起,具有抗弯能力、耗能能力和一定自复位能力的装配式梁柱刚接节点。简称压接装配梁柱节点。
2.1.3梁端耗能钢筋energy-dissipating reinforcement in beam
具有一定长度无粘结段或削弱段,能够在指定部位耗散地震能量的框架梁端负弯矩钢筋。
2.l.4附加抗剪钢筋additional shear reinforcement
两端分别锚固于预制柱与叠合梁端叠合层底部,主要用于承担梁端剪力的预制柱与叠合梁的连接钢筋。
2.1.5柱端耗能钢筋energy-dissipating reinforcement in column
具有一定长度无粘结段或削弱段,能够在柱身端部、相连基础内或相连梁柱节点内等指定部位耗散地震能量的柱端纵向钢筋。
2.1.6柱端钢筋耗能型节点column base connection with energy-dissipating bar
采用柱端耗能钢筋连接基础或相邻梁柱节点的柱端连接节点。
2.1.7柱端外包钢板低损伤节点low-damage column base connection encased by steel plates
在柱端部一定长度范围内设置,用于加强混凝土约束的外包钢板的柱端钢筋耗能型节点。
(略)
3基本规定
3.1结构布置
3.1.1压接装配框架应具有清晰、完整及可靠的传力途径。采用压接装配框架的各类房屋结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4材料
4.0.1压接装配框架的预制柱宜采用强度等级为C50及以上的混凝土,预制梁宜采用强度等级为C40及以上的混凝土。预制梁和板上的后浇叠合层与预制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宜一致,且其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
4.0.2压接装配框架的非预应力钢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有关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略)

内容索引:

1 总则 ……(1)
2 术语和符号…………………(2)
2.1 术语…………………(2)
2.2 符号……………………………(3)
3 基本规定 …………………(6)
3.1 结构布置………(6)
3.2 地震作用与抗震验算…………(10)
3.3 构造与性能要求………(11)
3.4 一体化建造……………………(12)
4 材料 ……………………(14)
5 结构分析 …………………………(17)
5.1 弹性分析 ………………(17)
5.2 弹塑性分析 …………………(17)
6 构件设计 …………………(19)
6.1 一般规定……………………(19)
6.2 框架梁柱设计……………………(20)
6.3 楼板设计………………………(25)
7 连接设计 …………………………(27)
7.1 一般规定…………………(27)
7.2 梁柱连接计算 ……………(27)
7.3 梁柱连接构造…………………(33)
7.4 其他连接………………………(38)
8 深化设计与构件制作 ……………(45)
8.1 一般规定………………………(45)
8.2 深化设计…………………………(45)
8.3 构件制作…………………(48)
9 施工与验收…………………………(56)
9.1 一般规定 ……………(56)
9.2 施工安装 ………………………(56)
9.3 质量验收 …………………(61)
附录A 压接装配框架梁柱节点位移极限状态验算…………(63)
附录B 压接装配框架连接节点弹塑性分析模型 …………(67)
附录C 压接装配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化设计……………………(71)
附录D 预制构件出厂检查表(73)
附录E 压接装配框架施工流程 ……………………………………(75)
本规程用词说明 …………………………(77)
引用标准名录…………………(78)
附;条文说明 ………(81)




GB/T 42623-2023 安装于办公、旅馆和住宅建筑的乘客电梯的配置和选择

资源简介/截图:

GBT42623-2023,乘客电梯,住宅建筑,办公建筑,建筑,旅馆建筑,电梯选择,电梯配置,标准规范

ICS91.140.90 CCS Q78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2623-2023 安装于办公、旅馆和住宅建筑的乘客 电梯的配置和选择 Planning and selection of passenger lifts to be installed in office hotel and residential buildings (ISO 8100-32:2020 Lifts for the transportation of persons and goods- Part 32:Planning and selection of passenger lifts to be installed in office hotel and residential buildings MOD) 2023-05-23发布 2023-05-23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42623-2023 目 次 前言 Ⅲ 引言 V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2 3术语和定义 2 4符号 7 5应用 7 5.1通则 7 5.2设计流程 8 5.3分析方法的选择8 5.4设计准则的选择8 5.5初始电梯配置 10 6基础、推导和假设的数据 11 6.1用于计算法和模拟法的基础和推导数据11 6.2建筑数据 11 6.3确定人数 11 6.4乘客数据 13 6.5电梯数据 13 7计算法 15 7.1上行高峰公式 15 7.2电梯选择图表 16 8模拟法16 8.1通则 16 8.2系列模拟16 8.3模拟的要求 17 8.4模拟结果的评价和审核 17 9报告 19 9.1通则 19 9.2编制信息 20 9.3与建筑相关的信息 20 9.4设计准则 20 9.5电梯配置相关的数据 20 9.6计算法的电梯性能输出数据21 GB/T42623-2023 9.7模拟法的输出数据 21 附录A(资料性)额定载重量和轿厢有效面积的选择 22 B(资料性)设计流程图 附录C(资料性)电梯选择图表 25 附录D(资料性)计算法和报告示例33 附录E(资料性)模拟法和报告示例 37 附录F(资料性)建筑数据表 41 附录G(资料性)额定速度的选择43 参考文献 44 Ⅱ …




高清、正式版 DGJ32/TJ194-2015 江苏省绿色建筑室内环境检测技术标准(附条文说明).pdf

资源简介/截图:

DGJ32TJ194-2015,室内环境检测,建筑,技术标准,江苏省,绿色建筑,标准规范

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 DGJ J13261—2015 DGJ32/TJ194—2015 绿色建筑室内环境检测技术标准 Technical standard for green building indoor environmental testing 2015-11-11 发布 2016-01-01 实施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审定发布 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 绿色建筑室内环境检测技术标准 Technical standard for green building indoor environmental testing DGJ32/TJ194—2015 主编单位:南京工业大学 南京工大建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批准部门: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实施日期:2016年1月1日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6南京 前言 根据《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2015年度江苏省工程 建设标准和标准设计编制、修订计划的通知》(苏建科〔2015 302号)的要求,编制本标准. 本标准共9章,主要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和符号; 3基本规定;4室内空气污染物;5室内热湿环境;6室内声环 境;7室内光环境;8室内通风效果;9室内可吸入粒物;附 录A. 本标准由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南京工业大 学负责技术内容的解释.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若有修改意见或建 议,请至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站(地址:南京市江东北路 287号银城广场B座4楼;邮政编码:210036). 本标准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人: 主编单位:南京工业大学 南京工大建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江苏省绿色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常州市安贞建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镇江市建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南通市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苏州中正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江苏汉旭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龚红卫张晓青王中原王加民费宗欣 管超付杰蔡成亮眭斌朱晓 顾淑清程建波颜萱付欢仇进明 江然然朱迪炜高兴欢仇铮许丹菁 主要审查人:金孝权陈惠宇钱华张庆松胡建华 …

目次
1 总则 …………………………………………………………………1
2 术语和符号 ………………………………………………………2
2.1 术语 ………………………………………………………2
2.2 符号 …………………………………………………………4
3 基本规定 ………………………………………………………9
4 室内空气污染物…………………………………………………10
4.1 一般规定…………………………………………………10
4.2 甲醛…………………………………………………………11
4.3 苯……………………………………………………15
4.4 氨……………………………………………………18
4.5 TVOC……………………………………………………………22
4.6 氡浓度…………………………………………………25
4.7 合格判定…………………………………………………26
5 室内热湿环境……………………………………………………28
5.1 一般规定…………………………………………………28
5.2 室内温度、相对湿度……………………………………28
5.3 热桥部位内表面温度……………………………………31
5.4 内表面最高温度…………………………………………33
6 室内声环境………………………………………………………37
6.1 一般规定…………………………………………………37
6.2 室内背景噪声………………………………………………37
6.3 楼板、分户墙空气声隔声性能………………………41
6.4 门窗空气声隔声性能……………………………………50
6.5 楼板撞击声隔声性能……………………………………58
7 室内光环境………………………………………………64
7.1 一般规定…………………………………………………64
7.2 室内照度值…………………………………………………64
7.3 照明功率密度……………………………………………75
7.4 室内采光系数………………………………………………81
7.5 一般显色指数……………………………………………88
7.6 统一眩光值………………………………………………98
8 室内通风效果 …………………………………………………112
8.1 一般规定 ………………………………………………112
8.2 新风量的检测 ……………………………………………112
8.3 换气次数 ………………………………………………116
8.4 室内空气流速 …………………………………………121
8.5 自然通风 …………………………………………………123
9 室内可吸人粒物 ………………………………………………126
9.1 一般规定 ………………………………………………126
9.2 PM10 ………………………………………………………126
9.3 PM2.5 ………………………………………………………130
附录A 检测报告格式…………………………………………133
本标准用词说明…………………………………………………134
条文说明…………………………………………………………135




2024.03.01-青海省《草原火险区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建设要求》D B63_T 2190-2023

资源简介/截图:
0
资源简介/截图:
ICS 65.020 CCS C 82 DB63 青 海 省 地 方 标 准 DB63/T 2190—2023 草原火险区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建设要求 2023-12-27发布 2024-03-01实施 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63/T 2190—2023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草原火险区划分 . 1 5 建设内容 . 1 6 技术经济指标 . 2 附录 A(规范性)草原火险区划等级一览表. 3 附录 B(规范性)草原火灾区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建设一览表. 4 I DB63/T 2190—2023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青海省森林草原防火预警监测和物资储备中心提出。 本文件由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青海省森林草原防火预警监测和物资储备中心、青海省草原总站、青海省国家公 园科研监测评估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维栋、杨晓慧、南智加、赵天悦、刘华、徐峰、宋传晓、冯奎、孙凤文、石 恒玮、孙小明、杨波、韩晓玲、解成彪。 本文件由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监督实施。 II DB63/T 2190—2023 草原火险区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建设要求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草原火险区划分、草原火险区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建设内容、技术经济指标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草原火险区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建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NY/T 2168 草原防火物质储备库建设标准 NY/T 2711 草原监测站建设标准 DB63/T 1969 草原火灾损失评估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草原火灾 因自然或人为原因,在草原或草山、草地起火燃烧所造成的灾害,草原火灾除造成人民生命财产损 失外,主要是烧毁草地,破坏草原生态环境,降低畜牧承载能力,并促使草原退化。 3.2 受害草原面积 被火烧过的草原面积,不论火烧程度如何均属于受害草原面积。 4 草原火险区划分 4.1 界限划分 以县级行政区划或草原经营管理区域为界限划分,避免将行政区域交叉地区作为项目建设范围。 4.2 等级划分 草原火险区划分为极高火险区、高火险区和中火险区三个等级。见附录A。 5 建设内容 5.1 宣传教育 1 DB63/T 2190—2023 建设内容为宣传教育中心、交通工具、室外宣传标志和图像采集、处理和保存等。 5.2 火险预测预警系统 预警分中心、火险要素监测站、可燃物因子采集站、预警信息采集与处理系统建设等。火险要素监 测站建设按照NY/T 2711执行。 5.3 火源管理 执法巡护车,执法记录仪,测量、测距设备,红外余火火源管理仪、定位仪,个人装备和集中焚烧 池等。 5.4 火情监测系统 卫星巡护、无人机巡护、地面巡护和瞭望监测系统等。 5.5 防火道路与阻隔系统 防火道路、自然阻隔带、工程阻隔带、生物阻隔带等。 5.6 防火通信和信息指挥系统 防火指挥中心、通信及终端、通信指挥车辆等。 5.7 灭火装备 扑火机具类、安全防护类、野外生存类、工程机械类和防火车辆类等。 5.8 防火专业队伍营房 建筑工程及训练场地等。 5.9 其他基础设施 防火物资储备库、检查站、防火训练基地等。草原防火物资储备库建设按照NY/T 2168执行。 6 技术经济指标 6.1 根据草原火险区划等级,按建设项目构成确定的工程项目和建设内容和数量,列于技术经济指标 表(附录 B)中。 6.2 对于各个建设系统所需的装备、仪器设备、交通工具等,应根据草原火险区的实际情况做出适宜 的选择。 6.3 草原火险区综合治理工程建设项目投资中,用于防火宣传教育、草原火险预警系统、火源管理、 火情瞭望检测系统、防火道路与阻隔系统、防火通信和防火指挥系统、扑火机具装备、防火专业队伍营 房建设的。 6.4 草原火灾损失评估按照 DB63/T 1969执行。 2




2024.02.01-青海省《振动压实法密级配沥青混合料施工技术规 》DB63_T 2216-2023

资源简介/截图:

资源简介/截图:
ICS 93.080.20 CCS P 66 DB63 青 海 省 地 方 标 准 DB63/T 2216—2023 振动压实法密级配沥青混合料施工技术规 范 2023-12-27发布 2024-02-01实施 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63/T 2216—2023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材料 . 1 4.1 沥青 . 1 4.2 集料及填料 . 1 4.3 外掺剂 . 2 5 配合比设计 . 2 5.1 矿料级配 . 2 5.2 设计方法及技术要求 . 2 6 施工 . 3 6.1 施工准备及要求 . 3 6.2 拌和、运输及摊铺 . 3 6.3 碾压及成型 . 3 6.4 开放交通 . 3 7 质量控制及验收 . 3 7.1 质量控制 . 4 7.2 验收 . 4 附录 A (规范性)密级配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流程. 5 附录 B(规范性)沥青混合料振动压实法. 6 附录 C(规范性)垂直振动压实仪的技术要求. 8 I DB63/T 2216—2023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青海省交通运输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文件由青海省交通运输厅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青海省湟源公路工程建设有限公司、青海省兴利公路桥梁工程有限公司、青海省 交控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青海省海西公路总段、长安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曹生业、李积连、王喜林、林汐、李娜、保龙、权喜忠、王超、张海鹏、马育 龙、常明丰、高登峰、熊锐、关博文、席海发、孙泽恩、陈弘宇、钟金珍、蒲明艳。 本文件由青海省交通运输厅监督实施。 II DB63/T 2216—2023 振动压实法密级配沥青混合料 施工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振动压实法密级配沥青混合料施工技术的术语和定义、材料、配合比设计、施工、质 量控制及验收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振动压实法密级配沥青混合料的施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JT/T 533沥青路面用纤维 JT/T 860.1 沥青混合料改性添加剂第1部分:抗车辙剂 JT/T 860.2 沥青混合料改性添加剂第2部分:高黏度添加剂 JT/T 860.4沥青混合料改性添加剂第4部分:抗剥落剂 JT/T 860.8 沥青混合料改性添加剂第8部分:高模量剂 JTG E20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JTG E42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JTG F40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 F80/1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 JTGF90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振动压实法 采用垂直振动压实仪将沥青混合料振动压实至规定压实度和尺寸要求的圆柱体试件的方法。 4 材料 4.1 沥青 4.1.1 基质沥青宜采用 70#、90#、110#道路石油沥青,沥青标号宜按路面等级、气候条件、交通状况、 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类型选用。 4.1.2 改性沥青的类型宜按气候、交通荷载、施工经济性、沥青混合料类型等条件确定。 4.1.3 基质沥青、改性沥青技术指标应符合 JTGF40规定,试验方法应符合 JTG E20规定。 4.2 集料及填料 1




2024.02.01-青海省《桥梁薄壁高墩施工技术规范》DB63_T 2219-2023

资源简介/截图:

资源简介/截图:
ICS 93.040.30 CCS P 66 DB63 青 海 省 地 方 标 准 DB63/T 2219—2023 桥梁薄壁高墩施工技术规范 2023-12-27发布 2024-02-01实施 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63/T 2219—2023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总体要求 . 2 5 原材料 . 2 5.1 钢筋 . 2 5.2 水泥 . 2 5.3 细集料 . 2 5.4 粗集料 . 4 5.5 水 . 5 5.6 掺合料 . 6 5.7 外加剂 . 6 5.8 纤维 . 7 6 防裂混凝土设计 . 7 6.1 一般规定 . 7 6.2 混凝土抗裂要求 . 8 7 防裂混凝土施工 . 8 7.1 拌和 . 8 7.2 运输 . 9 7.3 浇筑 . 9 7.4 养护 . 10 I DB63/T 2219—2023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青海省交通运输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文件由青海省交通运输厅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青海省果洛公路工程建设有限公司、青海省交控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青海省 兴利公路桥梁工程有限公司、青海省湟源公路工程建设有限公司、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明军、赵有南、肖华、李芳芳、鸟泽明、许文、裴文彬、仲秀清、包玉财、 杨成彪、董选财、解延强、李峥、李宝善、张成明、关春洁。 本文件由青海省交通运输厅监督实施。 II DB63/T 2219—2023 桥梁薄壁高墩施工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桥梁薄壁高墩施工技术的术语和定义、总体要求、原材料、防裂混凝土设计及防裂混 凝土施工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桥梁薄壁高墩施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175通用硅酸盐水泥 GB 8076混凝土外加剂 JGJ 55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T/T 524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用纤维 JTG/T 3310 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 JTG 3420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 JTG/T 3650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G E42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JTG F90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高墩 高度大于或等于40 m的桥墩。 [来源:JTG/T 3650-2020,2.0.8] 3.2 薄壁高墩 横桥向壁厚为0.6 m~1.2 m,纵桥向壁厚为0.5 m~1.5 m的高墩。 3.3 大体积混凝土 1




2024.02.01-青海省《公路长大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建设应用 南》DB63_T 2222-2023

资源简介/截图:

资源简介/截图:
ICS 93.040 CCS P 28 DB63 青 海 省 地 方 标 准 DB63/T 2222—2023 公路长大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 建设应用指南 2023-12-27发布 2024-02-01实施 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63/T 2222—2023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总则 . 1 5 监测方案 . 2 5.1 概要 . 2 5.2 资料收集 . 2 5.3 监测项目 . 2 5.4 测点布设 . 3 5.5 监测设备 . 5 5.6 数据采集与传输 . 6 5.7 数据存储 . 7 5.8 报警处置 . 7 6 系统建设 . 7 6.1 设计 . 7 6.2 实施 . 9 6.3 试运行 . 9 6.4 验收 . 10 7 维护与应用 . 10 7.1 检查维护 . 10 7.2 监测报警 . 10 7.3 分析报告 . 11 7.4 对策建议 . 11 附录 A(资料性) 硬件设备安装记录表. 12 附录 B(资料性) 系统软件测试表. 14 附录 C(资料性) 系统软件检查维护记录表. 15 附录 D(资料性) 系统硬件检查维护记录表. 16 参考文献 . 18 I DB63/T 2222—2023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青海省交通运输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文件由青海省交通运输厅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青海省高速公路养护服务有限公司、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青 海省交通检测有限公司、青海省交通科学研究院、青海省公路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白卿、赵晓帆、薛兆锋、王晓光、吴玉林、马明、孔祥玲、田中伟、奎万超、 周世学、苏兆邦、唐虹、曹海波、张宁昌、高林丽、顾华杰、韩吉正、宫成兵、岳振民、刘玉芬、党李 涛、刘祖锋、仲小萍、任伟、闫亚鹏、颜亮德。 本文件由青海省交通运输厅监督实施。 II




2024.02.01-青海省《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结构预防碱集料反应 术规程》DB63_T 2217-2023

资源简介/截图:

资源简介/截图:
ICS 93.080 CCS P 66 DB63 青 海 省 地 方 标 准 DB63/T 2217—2023 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结构预防碱集料 反应技术规程 2023-12-27发布 2024-02-01实施 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63/T 2217—2023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总体要求 . 1 5 原材料碱含量检验及计算 . 2 5.1 原材料碱含量检验 . 2 5.2 矿物掺合料有效碱含量计算 . 2 5.3 混凝土碱含量计算 . 2 5.4 混凝土集料碱活性检验 . 3 6 混凝土碱集料反应预防措施 . 3 6.1 预防碱集料反应措施 . 3 6.2 预防措施 . 3 6.3 预防措施有效性检验 . 4 I DB63/T 2217—2023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青海省交通运输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文件由青海省交通运输厅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青海省兴利公路桥梁工程有限公司、青海省交控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青海省 果洛公路工程建设有限公司、长安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邓彩虹、肖华、王明军、索有升、翟新明、高玉成、韩文辉、李尔荣、王永辉、 谷成岳、李玉善、马静桂、马萍、熊荣生、赵明旭、关博文、熊锐、余金城、李猛深、何珍庆、曹轩豪。 本文件由青海省交通运输厅监督实施。 II DB63/T 2217—2023 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结构预防碱集料 反应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预防碱集料反应的术语和定义、总体要求、原材料碱含量检验及 计算、混凝土碱集料反应预防措施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碱集料反应的预防。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176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 GB/T 1596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GB 8077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 GB/T18046用于水泥、砂浆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 GB/T 27690 砂浆和混凝土用硅灰 JGJ 63混凝土用水标准 JTG E42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碱集料反应 混凝土中的水泥、外加剂、矿物掺合料及拌和水中的可溶性碱(钾、钠)溶于混凝土孔隙液中与骨 料中碱活性矿物在潮湿环境下发生化学反应,使混凝土产生内应力,并导致混凝土结构异常膨胀、开裂 等现象。 3.2 碱硅酸反应 混凝土中的碱与集料中含活性二氧化硅类矿物之间在一定条件下产生化学反应生成的碱硅凝胶,吸 水膨胀导致混凝土结构损坏的现象。 3.3 混凝土碱含量 胶凝材料水化过程中水泥、矿物掺合料、外加剂及拌和水等游离出的碱量。 4 总体要求 1




2024.02.01-青海省《公路工程绿色施工技术规程》DB63_T 2218-2023

资源简介/截图:

资源简介/截图:
ICS 63.080.01 CCS P 66 DB63 青 海 省 地 方 标 准 DB 63/T 2218—2023 公路工程绿色施工技术规范 2023 – 12 – 27发布 2024 – 02 – 01实施 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63/T 2218—2023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青海省交通运输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文件由青海省交通运输厅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青海省交控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青海省果洛公路工程建设有限公司、青海省 兴利公路桥梁工程有限公司、青海省湟源公路工程建设有限公司、青海省海西公路桥梁工程有限公司、 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高腾、陈晓堃、许正璇、魏波、王青林、潘翠柳、郭磊、王源、李世栋、李羊 站、赵梓舒、王志强、刘春芳、冶君、吴婧。 本文件由青海省交通运输厅监督实施。 I DB63/T 2218—2023 公路工程绿色施工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公路工程绿色施工技术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资源节约、环境保护、职业健康与 安全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公路新建、改(扩)建工程施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 12523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 16297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T 36600 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T 450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 GB 50720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 JGJ 146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 JT/T 1199.1 绿色交通设施评估技术要求 第1部分:绿色公路 JTG F90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绿色施工 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和能源,减少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的公路工程施工 活动。 3.2 非传统水源 不同于传统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供水水源,如再生水、雨(雪)水等。 3.3 一体化施工 1 DB63/T 2218—2023 以施工区域为基础,使各专业的施工活动融为一体、统一规划,提高区域内各生产要素的运行效率, 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合理利用。 3.4 固体废弃物 施工现场的施工、管理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如现场施工、管理活 动中产生的建材废料、办公废弃物、生活垃圾等。 4 基本要求 4.1 建设方负责公路工程绿色施工组织管理工作,各参建单位承担相应的职责。 4.2 公路工程绿色施工应从规划、设计阶段开始统筹考虑,且符合 JT/T 1199.1规定。 4.3 建设方承担的工作包括但不限于: a) 建设方负责公路工程绿色施工组织管理; b) 应向施工方提供工程项目绿色施工的相关资料,并保证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c) 编制招标文件和工程概算时,应明确工程项目绿色施工的要求,并提供场地、环境、工期、资 金等方面的保障; d) 应会同各参建方接受主管部门对工程项目实施绿色施工的监督、检查工作; e) 应组织协调各参建方对工程项目绿色施工的管理工作。 4.4 施工方承担的工作包括但不限于: a) 总承包方应对施工现场的绿色施工负总体责任。分包方应服从总承包方对绿色施工的管理,并 对所分包工程的绿色施工负责; b) 应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制定绿色施工管理责任制,定期开展自 检和考核等工作; c) 应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绿色施工专篇,主要内容应包括编制说明、编制依据、工程概况、绿 色施工管理、绿色施工措施、人员安全与健康及效益分析等; d) 应组织绿色施工专项教育培训; e) 应定期对施工现场绿色施工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 f) 施工现场的施工区、办公区和生活区应设置明显的节水、节能、节材等标志; g) 应编制施工现场环境保护和人员职业健康与安全等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h) 应统筹规划、合理组织,开展一体化施工。 4.5 监理方承担的工作包括但不限于: a) 应对工程项目的绿色施工管理承担监理责任; b) 应审查施工组织设计中的绿色施工专项方案,并做好监督管理工作。 5 资源节约 5.1 节约土地 5.1.1 工程项目施工总平面规划布置应优化土地利用,减少土地资源的占用。 5.1.2 施工现场的临建设施宜利用现有基础设施,不准许多占用土地资源。 5.1.3 开挖施工应采取先进的技术措施,控制超挖,保护周边自然生态环境。 5.2 节能 2




2024.02.01-青海省《高速公路桥梁养护技术指南》DB63_T 2221-2023

资源简介/截图:

资源简介/截图:
ICS 93.080.01 CCS R 18 DB63 青 海 省 地 方 标 准 DB63/T 2221—2023 高速公路桥梁养护技术指南 2023-12-27发布 2024-02-01实施 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63/T 2221—2023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总则 . 1 5 检查、监测与评估 . 2 5.1 概述 . 2 5.2 检查 . 2 5.3 监测 . 5 5.4 评定 . 6 6 养护与维修 . 7 6.1 概述 . 7 6.2 桥面系 . 7 6.3 上部结构 . 7 6.4 下部结构、基础及附属设施 . 7 7 灾害防治与抢修 . 7 8 超重车辆通行 . 7 9 技术管理 . 8 9.1 概述 . 8 9.2 档案管理 . 8 9.3 数据库管理 . 8 9.4 信息化管理 . 8 附录 A(规范性)桥梁日常巡查记录表. 9 附录 B(规范性)桥梁经常检查记录表. 10 参考文献 . 11 I DB63/T 2221—2023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青海省交通运输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文件由青海省交通运输厅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青海省高速公路养护服务有限公司、青海省公路学会、青海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 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马鹏飞、白卿、赵晓帆、肖林、吴玉林、韩玉花、赵胤凯、冯永正、董建强、 童守才、文培东、刘斌、张虎林、唐虹、马林、彭青、华旦扎西、房建宏、王永强、孔祥玲、刘辉、刘 玉芳、仲小萍、任伟、戴菲、汪世麟、王风梅、王清芳。 本文件由青海省交通运输厅监督实施。 II DB63/T 2221—2023 高速公路桥梁养护技术指南 1 范围 本文件界定了高速公路桥梁养护技术的术语和定义,确立了总则,提供了检查、监测与评估、养护 与维修、灾害防治与抢修、超重车辆通行及技术管理的技术指导。 本文件适用于高速公路桥梁工程的养护。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JT/T 1037 公路桥梁结构监测技术规范 JTG 5120 公路桥涵养护规范 JTG/T5122公路缆索结构体系桥梁养护技术规范 JTG 5220 公路养护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 JTG/T H21 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 JTG H30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 JTG/T J21 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 JTG/T J21-01 公路桥梁荷载试验规程 DB63/T 1854 高等级公路桥梁伸缩装置维修与更换技术规程 DB63/T 1856 公路大跨径桥梁养护技术规范 DB63/T 2010.1 涉路行为标准化规范第1部分:技术导则 DB63/T 2010.2 涉路行为标准化规范第2部分:涉路项目技术要点 DB63/T 2010.8 涉路行为标准化规范第8部分:大件运输技术指南 DB63/T 2222公路长大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建设应用指南 3 术语和定义 JTG 512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作业控制区 桥梁养护维修所设置的交通管理区域,分为警告区、上游过渡区、缓冲区、作业区、下游过渡区和 终止区六个区域。 4 总则 4.1 高速公路桥梁养护遵循“防治结合、科学养护、安全耐久、经济实用、保障畅通”原则。 4.2 养护前进行养护技术交底、安全作业交底、材料及机械设备等准备工作。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