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万多个室内精选单体模型+贴图打包送(文末附下载链接)
【文末附下载链接】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海南BIM):一万多个室内精选单体模型+贴图打包送(文末附下载链接)
【文末附下载链接】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海南BIM):一万多个室内精选单体模型+贴图打包送(文末附下载链接)
今天我们接着整理笔记,把基础知识打牢,后面才能一点点稳步提升。
一、Dynamo中的几何图元
几何图元(Geometry):与数字、字符不同,但也是数据(Data)的一种。它是由形状(Shape),尺寸(Size),空间位置(Position)构成的大量数据(Data)。
1.点————>2.线————>3.面————>4.体————>
二、向量、基准面、坐标系
向量(Vectors)、基准面(Planes)、坐标系(Coordinate Systems)
三、点、线
点(Points)、线(Curves)
四、曲面
曲面(Surfaces、NURBS Surfaces(样条曲面))
五、实体及其布尔运算
六、网格
网格(Meshes)
七、数据结构
数据可以是:
实数(0,100,3.1415,-19);
字符(hello world,你好,美女);
各类变量(墙高,河长,半径);
几何图元(圆形,球体,曲面);
数组(1,2,3,4,5……,A,B,C,D,E……,a,b,c,d,e……)。
还可以是空值(null)。
Dynamo中的数据都是存放在List数列中,就像是其他编程语言中的数组,可以是一维、二维、三维……
以上内容,官方文档里基本都有介绍,只是略微整理,分享给大家。
这部分内容比较晦涩,需要在实践中去体会。
并且这些都是基础知识,需要熟记于心,才能在之后的应用过程中,信手拈来。
(来源:
BIM的乐趣)
【相关阅读】
Dynamo初学常识梳理(一)——Dynamo安装及操作界面
Dynamo初学常识梳理(二)——Dynamo的图形元素归纳
Dynamo初学常识梳理(三)——节点
Dynamo初学常识梳理(四)——Revit图元
Dynamo初学尝试梳理(五)-代码块上篇
Dynamo初学常识梳理(六)-代码块下篇
【文末附下载链接】
厌倦灯红酒绿的嘈杂生活,回到家就想要一个清新淡雅的环境,不妨在室内色彩上下手吧,5款淡色系室内搭配推荐,总有一款是你喜欢的。
深蓝+黄色+绿色的小撞色;同样是浅色搭配,这一空间则是浅色占主导,营造出一个宁静优雅的家居环境,而奇妙的小撞色融入其中,更是赏心悦目。
米黄色给人的感觉是淡淡的雅致,颜色浅浅的,却不显单调,有时家居空间正是需要这种让人心静的氛围。
浅灰+粉;整个空间都使用粉色系来营造淡雅氛围,颜色较浅却毫无杂乱之感,一间温馨的小卧室,女孩子看了绝对会动心哦~
浅蓝+明黄;以白色为基础色调的空间中,利用家具增加少许的色彩点缀,让空间更有温馨感。淡雅的浅蓝色搭配明亮的黄色,宁静中不失活泼。
灰色+薄荷蓝;灰色的布艺床并未给空间带来沉重感,这主要归功于简洁的浅色奠定的色彩基础。空间里有一面薄荷蓝色的墙壁,一下子就有了活力。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内提供的全部资源皆为无偿分享,文字图片皆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禁商用),我们只是资源的搬运工,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超精细公寓场景模型
这是一个超精细的公寓场景模型,模型居然有800多M,我冒死试了一下,在我的 DELL 笔电上用 SketchUp 2018居然打开了,而且 Enscape 竟然在5分钟之内就渲染完了,真的是神器啊。但是调整模型材质的时候就费劲了,最后还是放弃了。作者使用的是 V-Ray for SketchUp 3.4,而且一点儿没用代理,所有模型用的都是原始的高精度模型,所以渲染的效果极度真实。该文件包里已经带了所有的 V-Ray 渲染参数和原始贴图文件。 我们将持续整理优秀设计资料供您使用,欢迎持续关注!
7种不同风格的建筑,不同的装饰风格,快来探探吧~
在Revit中,主要分设为三大模块:建筑、结构、MEP。而柱有”结构柱”、”建筑柱”可选择。
结构柱和建筑柱主要有六大区别:
(1)从功能上看,结构柱可以连接其他结构构件,如基础、独立支撑、梁等;建筑柱不可以。建筑柱主要提供示意使用,可能有比较复杂的造型,但是功能比较单薄。结构柱除了建模之外,还带有分析线,可直接导入分析软件进行分析。混凝土的结构柱里面还可以放钢筋,以满足施工图需要;建筑柱不可以;
(2)从类型上看,结构柱可以设置垂直柱和斜柱;而建筑柱只能设置垂直柱;
(3)从建模的属性设置上看,结构柱有许多由它自己配置和行业标准定义的其他属性;建筑柱在类型属性中有粗略比例填充样式,同墙体;
(4)建筑柱(左)将继承米自其他连接图元的材质(会对材质量的提取产生影响),如墙的复合层会包络建筑柱(包络后柱的材质明细表中会获得墙体的材质,但是没有工程量,而原本建筑柱材质的工程量却会相应的减少)﹔结构柱不会受影响;
(5)在放置方式上,建筑柱只可以单击手动放置;结构柱可以手动放置、捕捉轴网交点处放置、在建筑柱处放置。
(6)建筑柱和结构柱分别属于两大系统族,在Revit看来是完全不一样的。明细表中也是分开统计的。
BIM的全称是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即建筑信息模型,自1960年CAD技术诞生以来,建筑业的计算机技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CAD侧重于二维平面,而BIM技术的出现则让工程技术达到了全新的高度,BIM侧重于三维立体,在视觉上更为直观。
根据众多学者对于BIM以及BIM在具体案例中的研究成果可知,BIM技术可以收集整个项目的信息为一体,来支持项目管理者对项目方案筛选、人员结构、各方协作和整体把控进行管理,使项目管理更加高效率、高质量、标准更加规范。BIM不是一个软件,它是一个资源共享的平台,随着BIM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研究,目前在不同的阶段可以使用不同的BIM软件去针对各个阶段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
在这些BIM软件当中,Autodesk公司借助传统绘图软件AutoCAD的天然优势在市场上占据最大的份额且一直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其中Autodesk Revit软件是目前国内应用最广泛的BIM软件。
软件特色:Revit平台包括Architecture(建筑)、Structure(结构)、MEP(机电)三大模块,用户界面友好易上手,平台开放性好,支持体量建模,支持平立剖、3D多窗口显示,支持多种文件格式的读取,支持第三方插件扩展,如橄榄山快模、广厦、族库大师、PDST等插件。其平台不仅支持与Autodesk公司旗下的多款软件进行数据交换,如3DMAX、Navisworks、Robot等分析、渲染平台,还支持与结构分析软件的数据交换,如Tekla、Sap2000、Etabs、YJK等平台,该软件具有较广泛的适用性。
局限性:Revit软件主要应用于民用建筑,其建模所需的族文件需随着项目经验一点一点积累,增加了小型公司应用Revit的成本。
Dynamo软件本质上就是Revit的一个参数化插件,主要用来做测量、数据分析和批量化处理。
Dynamo可单独使用,尤其适于做简单的桥梁隧道设计等。设计者可以利用Dynamo快速实现三维设计的工作流程、驱动模型参数和数据库。Dynamo作为Revit的插件,始终围绕着“更方便快捷的实现Revit功能“这一理念展开的,它作为Revit建模能力的拓展,实现了BIM模型在设计、模拟、实现、分析的功能。设计者可以利用Dynamo批量化处理的功能来执行给定的任务:可以通过编写代码来得到我们需要的(而不是Revit给出的现成的)设计模块,来自主开展高难度的建模工作,后期有需要也可以通过更改设定参数来快速地变更模型;另外,还可以利用Dynamo软件来实现建筑信息的抓取和分析,环境分析、受力分析等。Dynamo可视化编程工具很适合不太会程序开发的设计人员,它为设计人员提供了人性化的图形界面,以更简单的对话形式访问RevitAPI,而不必思考如何编写代码,类似于小时候玩的“搭积木”,根据会话界面的引导程序设计,仅用几根线就可以把不同的功能节点组合到一起来实现设计者所需的功能。如今这种方便快捷的而设计方式在设计者中倍加青睐,大部分设计者会同时利用Revit和Dynamo进行桥梁的结构设计与建模。
现代水槽洗碗池洗菜盆
【文末附下载链接】
一套作品集展现的是综合能力,不仅涉及到软件的技法,更是涉及到设计的逻辑,什么样的逻辑才是能打动人的?什么样的排版能让人眼前一亮?一个概念性的分析又要如何提炼才能有效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每一项都是很复杂很有深度的学问。
作品集的叙事及表现形式多种多样,经常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尤其是对准毕业生来说更是难上加难,很多人不知从何入手,经常在想等我把某个软件学好,做的效果会更棒;等我学好分析图的画法,我的作品集一定会很高大上~可是很多人总是在想,并没有付诸行动,或者行动后学的进度很慢,导致最后只有很短的时间可以用来做作品集,出来的作品也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01.把大学的A0,A1的图打个包,直接发给用人单位or要申请的学校?
前车之鉴,千万不要!除非你是学神的作品,一般低年级作业入不了面试官的法眼,甚至入不了已经大五的你的法眼~更别提对作品集要求更高的留学申请。
02.把作品整理挑选,只是排排版式,不再修改设计?
对大部分找一般要求不是太高的工作的话还是够用,但是要投竞争比较激烈的单位尤其是有需要申请国外留学的同学来说,设计还是有必要重新做做的,因为大学毕竟学了将近五年,对设计的感觉多多少少都会有提升,回头去看自己的设计,一般都会觉得自己当年做的怎么会那么low~low~low~
03.做一套什么样的作品集才算合格?
要求简单点的,把自己几年的作品(包括课程作业、参加的竞赛、手绘、水彩之类的)都收集一下,综合对比对比,选出几个比较典型的类型,找几个感觉还不错的,排排版即可
当然排版也是一门大学问,有一个好的版式在考官翻看的时候容易留下深刻印象,也在另一方面展现了自己的设计素养和全面发展的设计功底,毕竟工作的时候经常会有很多东西涉及到排版,这里推荐大家多看看杂志,一般杂志的版式做的都很棒。
©意周 KeQuan 作品
对于要求高点的,很多都会对自己曾经的设计进行升级改造,根据改造强度不同大家花费的时间也不同,根据周围同学的情况来看做三个月的比较多一些。在对自己曾经的作品进行改造的时候,也是对自己曾经学习过程的反思,更是对自己前面工作的一个认真总结。精选4-5个project,只展示最优秀的,围绕一个主题,跟ps的对应,突出特点,故事线,分析图到细节刻画,体现由浅到深的层次(Liwei)。
©意周 王明皓 作品
©意周 胡一之 作品
前两个月意周邀请了来自哈佛、麻省理工、UCL、TUD、东京大学的名校硕士进行了32场关于申请以及作品集经验的分享会。不少同学分享了很多珍贵的经验,这里给大家摘录一些,以供参考。想了解32分享会更多信息的可以联系微信号viedaycn
UC Berkeley 陈同学
01.如果你还没开始准备作品集
五个部分,如何分配?
给作品集定一个好题目
每个作品切忌单兵作战,要形成主线,且与PS统一
可以借鉴经典,但不要流于俗套
设计的逻辑性胜于成果
手工模型照片和手绘比渲染图更迷人
该大改的大改,该重做的重做
不要局限于专业设计
02.如果你需要调整第一版作品集
文字永远只是点缀,不要喧兵夺主
记得思考作品集和PS有没有在一条线上?
作品集永远有提高的余地,每提高一点,申请希望就大一点!
西班牙王同学
对于作品集的风格其实并没有一个定论,但学校的整体风格还是偏向欧美小清新的,也就是十分清新的线图,少有渲染着色。
比如说我们拿来一个设计,也许他渲染出来并不漂亮,或者实际点说,他造出来并不一定好,但你若拿出轴侧,一张全线稿的十分精致的轴侧,并且能很清晰的表达出你的概念,这在别人眼里就是一个很好的设计,所以我们在做作品集的时候其实要去遮蔽自己不足的地方,也许一个其实很普通的设计但在你适当的表达方式下,它会让人赞不绝口。
老师希望看到的是你接受的传统的建筑学教育,对场地的关系,与环境的关系,对体量的控制等等,甚至包括你的手绘能力,这个看似不起眼但其实很重要。
UCL 胡同学
01.关于作品
02.关于概念
03.关于小伙伴
©意周 胡诗齐 作品
UT Austin王同学
01.是否要重做?
首先就是看自己学校的项目,最好都重新做一下,这样做出来风格比较统一,看起来会舒服点。
02.如何决定作品集项目?
每个项目最好尺度稍有不同,对于景观的来说,就最好规划的大规模尺度有一个,然后小尺度的公园啊plaza有一个,生态方面的有一个,尽可能向学校展示自己多方面的能力。
03.做好一版后做什么?修改修改再修改
做好之后不要害怕修改,改图是非常正常的,最好找人帮忙看⼀一下,无论是想找学姐学长还是辅导老师,参考意见很重要,尤其是不知道从何下手的时候可以先大致规划下需要表达什么,能出多少图,用手画或者ai都可以,先排下版,这样好掌控进度。第一个项目稍微准备久一点没太大关系,后面知道怎么做了了之后就快了了
04.去哪里找作图参考?
多去看pinterest,ASLA, instagram 上的图,各大设计公司的作品和图,没事就去看,mvva,west8,GGN, reed hilderbrand,melk!,Olin,Field Operation不会就去模仿,模仿多了就有自己的套路了
05.设计是否要能实现?
外国人很看重能否实现,所以你的设计是比较贴近实际,最终能实现又不脱离场地比较好,这也是UT 一直强调的,貌似gsd还有些比较理想化的偏理论的设计,但大多数学校都比较pratical,比较贴近实际,你设计一个空中楼阁 无法实现 而且显得你的思考不成熟 比较理想主义 有点幼稚 毕竟申请的是graduate school,他们都assume你们是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成年人
©意周 Sima 作品
做作品集是对自己前一阶段学习工作的总结梳理,关键的还是平时积累
首先打开Spec Editor,点击菜单栏的工具,启动元件库生成器。
进入元件库生成器后,点击新建,然后输入元件库样板文件名(可选择样板文件位置),选好单位,点击确定,如图所示:
注:矩形框里的三个步骤即为创建元件库的一般步骤。
1、创建元件库样板文件,创建所需要的零件族。
2、输出到Excel文件,编辑尺寸、详细描述(尺寸)、SKEK、重量等信息(也可以不编辑,直接构建元件库,然后在Spec Editor里编辑)
3、构建元件库,使用编辑好的Excel文件构建一个元件库。
点击确定后进入如下图画面
1、首先我们进行一些设置,点击功能区的设置,进入如图画面
1)从类别的下拉列表中找到管道,设置如下
点击高级,如图所示:
注:1、端口特性的接合长度和壁厚度大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2、自定义尺寸和外径默认值,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把不用的管径删除,然后修改外径(看自己的需要,图中设置为2系列GB)
修改好后点击确定。
2)点击编辑详细描述样式
注:把自动创建详细描述打钩;把将默认值应用到新创建的零件族打钩
点击另存为,基于Default Part Family Style创建 详细描述(族)
在下拉列表中选择 Default Part Size Style ,点另存为,创建 详细描述(尺寸)
这样我们就创建了两个新的描述样式。
点击管道,样式选择 详细描述(族),如图。
注:根据需要创建所需的具体内容,上图为参考等级库编辑器简介及填写说明中所填写的。
样式选择 详细描述(尺寸),创建如下图所示
注:逗号最好写在前缀处,否则有可能会出现描述后面有一个逗号的问题
点击应用、确定后,回到设置页面选择样式
3)检查设置,没有问题后 点击确定
2、创建管道零件族
在主界面的零件类型区域中选择管道,在功能区零件族选项卡下选择新建,如图所示
输入简短描述,使用自定义尺寸,选择CPP参数化图形管道,输入材质,详细描述族。(注:自定义-基于脚本是使用Python语言所建立的脚本,参数化图形也是使用Python写的软件自带的脚本;其他的元件输入的内容不同,根据需要输入)然后点击功能区的输出到Excel,记得路径,并打开Excel,如图
注:
1、双击图片可以看到尺寸预览;把鼠标放在右上角有批注标志的单元格会有批注显示。
2、此表中,D、L、OF为标注图形;PartSizeLongDesc即详细描述(尺寸)要填写一下,参考等级库编辑器简介及填写说明(注:可以用公式,公式参考文末视频);如果需要重量,LinearWeight和LinearWeightUnit分别是线重量和线重量单位,kg/m(不需要可以不填);其他还有兼容标准,设计标准,ISO SKEY和ISO符号类型。
注:以上Excel表都不填写,均可在Spec Editor里填写,但是在Excel表填写容易、方便填写后保存,回到元件库生成器点击功能区的构建元件库,选择刚编辑的Excel表。完成后如图:
可以 另存、添加到已有元件库、或者直接生成内容包(zip格式)。
选择另存,输入元件库名称和位置,大功告成了!
注:这是新生成的一个元件库,里面只有一个管道,至于如何添加其他的元件,有两种方法:1、继续用元件库生成器,在构建元件库时选择现有。2、用Spec Editor创建新元件。
可以在欢迎界面上创建,也可以在元件库编辑器里,如图:
点击后如图:
注:1、源文件库名称那选择要基于哪一个建立,公制必须选DIN标准,英制可选ASME标准;所有的源元件库都位于共享内容文件夹中,可翻看以前的文章查看共享内容文件夹在哪里。
2、这个创建的本质是复制,基于哪个就和其内容完全相同,所以也可以直接在共享内容文件夹里找到你需要的源元件库复制。
3、记好自己创建的或者复制的元件库的位置。
4、复制后打开,把不需要的元件可以删除,然后根据需求修改已有元件的参数。
5、可以基于网上有的GB元件库建立,会省点事,但是也是基本不能满足具体各个单位的需求的。
后记:本文详细讲解了建立元件库的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虽然看起来麻烦,但是在创建一些特殊要求的元件时很有用处、在编辑元件的尺寸参数和属性时能够用Excel表编辑能够很简便快捷。
对于室内设计师来说,装饰节点是一项必须掌握的知识。
节点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和学习的过程,不同的项目除了通用的节点,还需要根据不同的项目融会贯通的画出符合现场设计的节点来。
对于BIM工程师来说,首次接触装饰建模,对节点很陌生,单看二维CAD图纸难以理解其做法,如果辅以3D模型,是不是容易得很多。
本装饰节点共计200多种常见的,采用草图大师模型+CAD平面图一一对应,,涵盖楼地面、墙面、吊顶等!
完全根据实际项目经验,总结出来的最专业最经典的节点画法,而且全程使用草图大师三维建模完成,模型的完整度,精细度,专业度完全不输传统CAD制图做法,希望这系列装饰节点能给你带来学习上和工作上的参看方便!
石材与木饰面阴角对接
挡烟垂壁
木饰面吊顶
纸面石膏板吊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