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T 5511-2016 直流融冰系统设计技术规程.pdf

资源简介/截图:

2016,5511,pdf,技术规程,电力,电力

ICS29.240 DL P62 备案号:J2164-2016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P DL/T5511-2016 直流融冰系统设计技术规程 TechnicalcodefordesignofDCde-icingsystem 2016-01-07发布 2016-06-01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直流融冰系统设计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for design of DC de-icing system DL/T5511-2016 主编部门:电力规划设计总院 批准部门:国家能源局 施行日期:2016年6月1日 中国计划出版社 2016北京
国家能源局 公告 2016年第1号 依据《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化管理办法 (试行))及实施细则的通知》(国能局科技(2009)52号)有关规定, 经审查,国家能源局批准《核电厂常规岛及辅助配套设施建设施工 技术规范第5部分:水处理及制氢系统》等345项行业标准,其 中能源标准(NB)54项、电力标准(DL)125项和石油天然气标准 (SY)166项,现予以发布.

附件:行业标准目录 国家能源局 2016年1月7日 附件: 行业标准目录 序号 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 代替标准 采标号批准日期实施日期 DL/T 直流融冰系统设计 176 2016-01-072016-06-01 5511-2016技术规程
前言 根据《国家能源局关于下达2012年第一批能源领域行业标准 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能科技(2012]83号)的要求,编制组经 调查研究,认真总结直流融冰系统的设计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 的基础上,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共分7章,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直流融冰系 统要求、电气一次、电气二次、土建部分、导线及地线融冰.

本标准由国家能源局负责管理,由电力规划设计总院提出,能 源行业电网设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日常管理,由中国电力工 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地址:北 京市西城区安德路65号;邮政编码:100120).

本标准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人: 主编单位: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 公司 参编单位:湖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 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 主要起草人:梁言桥赵丽华侯长健黎智吴煌 陈宏明张巧玲周波苏宇张婷 刘晓瑞王磊刘素丽樊玥陈传新 朱毅杨博林刘光华谢彬李林 李辉沈立志唐春林代志强李三 黄文泽程建奎时云洪张龙王楠 主要审查人:李宝金段松涛吴克芬陈志蓉鲁景星 I
傅闯谭艳军马晓红张国良陈跃 张玉明余波马志坚钱峰卢泓志 陈平王赞




中建住宅成本设计优化指南(198页).pdf

资源简介/截图:

thumb802771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 CHINA COHSTRUCTION EIGHT ENG INEERING D IVIS IOHL.CORP.LTD SOUTHIEST BRANCH 住宅成本设计优化指南 (第一版) dre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西南分公司设计管理中心编制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 CHINA COHSTRUCTION EIGHT ENG INEERING D IVIS IOHL.CORP.LTD SOUTHIEST BRANCH 品质保障 价值创造 第八工程局有公可西南 编制设计管理中心 科技部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 CHINA COHSTRUCTION EIGHT ENG INEERING D IVIS IOHL.CORP.LTD SOUTHIEST BRANCH 第1章 总则 1.1 编制目的 1.2 编制依据 1.3 适用范围. 1.4 内容说明….. 第2章 建筑专业 ..3 2.1 方案设计阶段3 2.1.1总图规划设计3 2.1.2地下车库设计10 2.1.3住宅单体设计.31 2.2 施工图设计阶段51 2.2.1标高51 2.2.2墙体.51 2.2.3楼地面及顶棚.52 2.2.4门窗.53 2.2.5厨房 ……………….56 2.2.6卫生间. ……….58 2.2.7屋面. ………………59 2.2.8阳台及露台.. 59 2.2.9空调位.60 2.2.10外装饰面.. ..61 2.2.11室外环境62 2.2.12公共楼电梯间.62 2.2.13防水做法.63 2.2.14建筑节能.66 2.2.15其他.. .69 1-1 …




振中建设 质量品质提升措施(PPT版).pptx

资源简介/截图:

thumb802769

AGILE ZHENZHONG 雅居乐 振中建设 质量品质提升措施 AGILE ZHENZHONG 雅居乐 振中建设 前言 QIAN 为明确工程质量管理责任,强化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不断提高 程质量,增强企业竞争能力,使质量管理工作逐步纳人科学化、 规范化、程序化的轨道.坚持“以人为本,和谐有序,诚信守法. 保护环境,保障安全,铸造品牌.明确责权,持续改进,追求卓 越”的管理方针,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依靠科技进 步,大力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提高工艺和工装 水平,以技术创新提高工程质量水平. AGILE ZHENZHONG 雅居乐 振中建设 目录 01 C(企业质量方针 02 质量管理目标质量品 03 质提升管理体系质量 04 品质提升组织架构质 05 量管理职责 品质提升 06 管理措施项目品质提 07 升细节要求 …




医院建筑设计 医院医技部设计解析(36页).pdf

资源简介/截图:

thumb802767

Contents 医院建筑设计 医技 医技部 是集中设置主要诊断、治疗的部门,集中反映医疗技术装备水平. 医技部 手术部 放射科 检验科 功能检查室 内窥室 理疗科 药剂科 Contents 放射科流线分析 存片 借片 登记 病患 X光 治疗室 读片 等候 钡餐 核磁共振 CT 胃镜 透视 诊断室 诊断室 诊断室 摄片 读湿片 卫生间 灌肠 次成像 暗室 …




种植设计操作流程/ 制图规范/案例分析.pdf

资源简介/截图:

thumb802332

广东棕榈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GUANGDONG PALM LANDSCAPE ARCHITECTURE CO..LTD. 种植设计篇 讲师:姚冬杰 棕榈 目录大纲 1.1项目操作流程 1.2制图规范 1.3案例分析 诚信尊重专业坚持 棕榈 1.1项目操作流程 1.1.1整个项目完整的操作流程及各个阶段植物组需 要完成的工作内容 (1)前期准备工作内容 A.设计项目所在地的气候资料、市树市花、所在地人情风俗等等 的准备及熟悉. B.方案文本的学习(包括风格定位,竖向,构筑物的尺度大小等 等的了解). C.总平面及标高图的了解(带PA、指北针、等高线的CAD图). D.与项目负责人的沟通,深入了解项目定位及价格信息,有地下 车库的应明确覆土深度、主设计师的一些想法及其他需要了解 的信息,如果甲方有专业人士负责的话最好先与甲方交流一些 想法,了解甲方的意图和要求. 诚信尊重专业坚持 …




2024.08.01-《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减量化技术标准》JGJ_T 498-2024

资源简介/截图:

资源简介/截图:
2 术语和符号 2.1术语 2.1.1施工现场construction site 进行各类工程建设施工活动、经批准使用的施工场地。 2.1.2施工现场建筑垃圾construction waste at construction site 新建、改建、扩建和拆除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建筑 工程及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产生的工程弃土、工程弃料和其他固体 废物。工程弃料包括金属类、非金属类及混合类,其中,非金属 类包括无机非金属类和有机非金属类;其他固体废物包括工程泥 浆等。 2.1.3施工现场建筑垃圾估算estimation of construction waste at construction site 新建建筑工程施工前,依据建筑工程类型、设计方案、施工 组织设计等资料计算施工现场建筑垃圾的预期排放量。 2.1.4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处理disposal of construction waste at construction site 对已产生的施工现场建筑垃圾进行收集与存放、再利用及再 生利用的处理活动。 2.1.5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再利用 reuse of construction waste at construction site 施工现场建筑垃圾经处理后,不经过型式检验直接作为施工 材料应用于本工程的过程。 2.1.6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再生利用recycle of construction waste at construction site 施工现场建筑垃圾经处理后,经过型式检验合格后,部分或 全部作为再生产品应用于工程中的过程。




2024.08.01-《粪便处理厂运行维护及其安全技术标准》CJJ_T 30-2 024

资源简介/截图:

资源简介/截图: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6年工程建设标准 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5)274号)的要求, 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和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 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本 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基本规定、运行管理、维 护保养、安全管理。 本标准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增加了基本规定;2.增 加了滤清液处理设施和生产运行记录及报表,细化了除臭系统的 运行管理要求,调整了部分监测项日及周期;3.将计量设施、 接收设施、固液分离机、储存调节池、浓缩池等章节合并为预处 理系统,增加了滤清液处理设施的维护保养,细化了除臭系统的 维护保养要求;4.增加了除臭系统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作 业和人员防护,细化了进入厌氧消化池等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 要求。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 本标准主编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地址:湖北省武汉市 洪山区珞瑜路1037号;邮政编码:430074) 本标准参编单位:北京世纪国瑞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文华学院 武汉市城市管理技术研究中心 武汉理工大学 郑州市环境卫生设计科学研究所 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 公司




2024.08.01-《粪便处理厂技术标准》CJJ_T 64-2024

资源简介/截图:

资源简介/截图: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6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 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5]274号)的要求,标准编 制组经过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 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本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厂址选择与总体布 置;处理工艺;预处理系统;絮凝脱水与厌氧消化;滤清液与粪 泥、消化污泥处理;除臭系统;附属设施与辅助工程;环境保护 与职业安全卫生;施工、调试与验收。 本标准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第1章合并原第1.0.1 条和第1.0.3条;2.第2章删除“厌氧消化池”术语,补充 “粪泥”“防缠绕装置”术语;3.第3章增加靠近市政管网的选 址要求;4.第4章删除固液分离预处理作为单独处理工艺的规 定,增加处理设施应具备公共卫生事件防控期间应急作业功能要 求;5.第5章增加“5.1一般规定”,删除与强制性工程建设规 范条文雷同和重复的规定;6.第6章标题“主处理设备与设施” 改为“絮凝脱水与厌氧消化”,增加“6.1一般规定”,删除“密 封储存池”和“三格化粪池”两节内容,删除与强制性工程建设 规范条文雷同和重复的规定;7.原第7章和原第8章合并为第7 章,标题改为“滤清液与粪泥、消化污泥处理”,并增加“7.1 一般规定”;8.原第9章改为第8章,并细化除臭系统的要求; 9.原第10章“辅助与公用设施”改为第9章“附属设施与辅助 工程”,将第3章总体布置一节中的厂内道路、绿化等内容纳入 辅助工程,并细化附属设施与辅助工程的要求;10.原第11章 “环境保护与劳动卫生”改为第10章“环境保护与职业安全卫 生”,并细化职业安全和职业卫生的要求;11.新增第11章“施




2024.07.01-上海市《救灾物资储备库运行管理基本要求》DB31_T 1470-2024

资源简介/截图:

资源简介/截图:
ICS 03.100.10 CCS A 80 31 上海市 地方标准 DB 31/T 1470—2024 救灾物资储备库运行管理基本要求 Basic requirements for operation management of relief materials reserve warehouse 2024 – 04 – 02发布 2024 – 07 – 01实施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 31/T 1470—2024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管理原则 . 1 5 救灾物资管理 . 1 入库 . 2 储存 . 2 出库 . 3 档案及台账 . 4 6 库区运行管理 . 4 保洁 . 4 巡库 . 5 安全保卫 . 5 特种设备操作 . 5 设施设备维护 . 5 档案 . 6 7 安全管理 . 6 通用要求 . 6 消防 . 6 防汛 . 7 8 应急管理 . 7 9 评价与改进 . 7 评价 . 7 改进 . 8 附录A(资料性) 救灾物资验收表样式 . 9 附录B(资料性) 救灾物资入库单样式 . 10 附录C(资料性) 救灾物资标识样式 . 11 附录D(资料性) 救灾物资储备库现场盘点表样式 . 12 附录E(资料性) 救灾物资出库单样式 . 13 附录F(资料性) 救灾物资调拨单样式 . 14 参考文献 . 15 I DB 31/T 1470—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ㄩ〼〰ㄴ㸱〼㐷ㄸ㸰⠈㘩〼〲䐶㸱〼ㅅ㌷㸰㰰㝆㘾㄰⠉䘛뜅☬됵̝됊뱃ꜹ礿䤁쨬됿쨀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上海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由上海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上海市军粮供应和物资储备事务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阮琳、陈东晖、沈光耀、朱少芬、吴婷仪、许俊。 II




2024.08.01-《小单元建筑幕墙构件》JG_T 216-2024

资源简介/截图:

资源简介/截图: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 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JG/T2162007《小单元建筑幕墙》,与JG/T216-2007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 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适用范围中增加了瓷板、陶板、微晶玻璃板三种人造板材,并在相应章节中补充了对应内容 (见第1章、5.3.4、6.1.4、6.2.4、6.3.4、7.2.4、7.3.4、8.2); b)增加了“小单元附框”“小单元建筑幕墙构件”的术语和定义(见3.1、3.2); c)删除了“小单元板块”“小单元建筑幕墙”“空缝小单元建筑幕墙”的术语和定义(见2007 年版的3.1、3.2、3.3); d)更改了小单元建筑幕墙构件的分类,并补充了标记方法(见4.1、4.2); e)增加了“通用要求”,将“材料”列入“通用要求”(见第5章,2007年版的第5章); f)增加了对中空玻璃密封胶选用的要求(见5.2.1.3); g)增加了对密封胶成分的要求(见5.2.1.4); h)增加了对玻璃选用的要求(见5.3.1.2); i)增加了对紧固件的材质要求(见5.4.2); j)增加了对金属焊钉的要求(见5.4.3); k)更改了小单元附框与框架挂钩搭接深度的要求,并更改了采取防脱落措施的表述(见5.5.2, 2007年版的6.2.5); l)增加了小单元附框与框架挂钩配合处应设置防摩擦噪声构造的要求(见5.5.3); m)增加了玻璃小单元建筑幕墙构件对与结构胶接触的胶条材质要求(见6.1.1.1); n)增加了小单元附框截面厚度和长度的要求(见6.1.1.2、6.1.2.2、6.1.3.2); o)增加了玻璃小单元建筑幕墙构件对结构胶宽度和厚度的要求(见6.1.1.3): p)增加了玻璃小单元建筑幕墙构件对中空玻璃合片结构胶与附框粘接结构胶相对位置的要求 (见6.1.1.4); q)增加了玻璃小单元建筑幕墙构件设置托条及垫块的要求(见6.1.1.6、6.1.1.7); r)增加了金属小单元建筑幕墙构件面板与小单元附框的连接要求(见6.1.2.1、6.1.2.3、 6.1.2.4、6.1.2.5); s)增加了金属小单元建筑幕墙构件加强肋的设置要求(见6.1.2.6); t)增加了石材小单元建筑幕墙构件面板与小单元附框的连接要求(见6.1.3.1、6.1.3.2、 6.1.3.3);




2024.04.30-辽宁省《集装箱海铁联运站场设置规范》DB21_T 3932-2 024

资源简介/截图:

资源简介/截图:
ICS 03.220 CCSR 12 D B 21 辽 宁 省 地 方 标 准 DB21/T 3932—2024 集装箱海铁联运站场设置规范 Code for station setting of container sea-rail intermodal transport 2024 – 03 – 30 发布 2024 – 04 – 30 实施 辽 宁 省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发 布 DB21/T 3932—2024 目 次 前言 . Ⅱ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总体要求 . 2 4.1 一般要求 .2 4.2 选址要求 .2 4.3 功能设置 .3 5 集装箱功能区布置 . 3 5.1 一般规定 .3 5.2 集装箱堆场 .4 5.3 辅助箱作业区 .4 5.4 拆装箱作业区 .5 5.5 冷藏集装箱堆场 .5 5.6 仓储作业区 .6 6 海关监管区域布置 . 6 7 铁路作业区布置 . 7 7.1 铁路装卸线布置 .7 7.2 集装箱堆场装卸线长度 .7 7.3 集装箱作业车数 .7 8 配套服务设施 . 8 8.1 场内道路 .8 8.2 停车场 .8 8.3 办公用房与辅助建筑 .8 附录 A(资料性) 集装箱海铁联运站场布置形式 .10 A.1 集装箱海铁联运站场总图布设形式 .10 A.2 集装箱作业区布设形式 .11 A.3 拆装箱作业区布设形式 .13 A.4 冷藏集装箱堆场布设形式 .14 I DB21/T 3932—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辽宁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大连交通大学、辽宁省交通运输事务服务中心、大连港铁路公司、大连中铁联合 国际集装箱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晚香、郭瑞军、王孝坤、杨雪峰、周英南、杨雷、张艺骞、王凯、于忠友、 徐婉婷、左忠义、赵锦鹏、贾佃精、牛鑫淼、王高青、张培栋、王军、严旭、赵宇库、吴佳雯、刘瑾、 李泽森、毛怀萱。 本文件发布实施后,任何单位和个人如有问题和意见建议,均可以通过来电和来函等方式进行反馈, 我们将及时答复并认真处理,根据实际情况依法进行评估和复审。 归口管理部门通讯地址和联系电话:沈阳市和平区十三纬路19号,024-23867960。 文件起草单位通讯地址和联系电话:大连市沙河口区黄河路 794 号,0411-84106740。 II DB21/T 3932—2024 集装箱海铁联运站场设置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集装箱海铁联运站场的总体要求、集装箱功能区布置、海关监管区域布置、铁路作业 区布置及配套设施设备。 本文件适用于集装箱海铁联运站场的规划、设计、运营与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JT/T 1092 货物多式联运术语 JT/T 1111 综合货运枢纽分类与基本要求 JTS 110-4 港口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规定 JTS 165 海港总体设计规范 JTS 165 海港集装箱码头设计规范 JTS 168 港口道路与堆场设计规范 TB 10099 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规范 TB 10638 铁路专用线设计规范(试行)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多式联运 intermodal transport 货物由一种且不变的运载单元装载,相继以两种及以上运输方式运输,并且在转换运输方式的过程 中不对货物本身进行操作的运输形式。 [来源:JT/T 1092,2.2] 3.2 多式联运站场 intermodal transport terminal 多式联运运载单元快速转换运输方式的场所。 [来源:JT/T 1092,4.2] 3.3 海铁联运 sea-rail intermodal transport 采用海运和铁路两种运输方式完成的多式联运。 1




2024.04.30-辽宁省《高速公路服务区智慧化建设规范》DB21_T 393 0-2024

资源简介/截图:

资源简介/截图:
ICS 93.080.99 CCS P 33 21 辽 宁 省 地 方 标 准 DB21/T 3930—2024 高速公路服务区智慧化建设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intelligent construction of expressway service area 2024 – 03 – 30 发布 2024 – 04 – 30 实施 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21/T 3930—2024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缩略语 . 2 5 建设原则 . 2 6 建设等级划分 . 2 7 基础服务 . 3 8 数字化管理 . 5 9 智慧化经营 . 7 10 智能化服务 . 8 I DB21/T 3930—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辽宁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辽宁艾特斯智能交通技术有限公司、辽宁省高速公路实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辽 宁省检验检测认证中心(辽宁省标准化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邱暾、黄书鹏、臧浩、才智、韩先一、付本贺、郑伟、郑琦婧、孙亮、宋宪辉、 陈越、王高爽、王杨、李华楠、王思成、李彤宇、姜虹宇、杨杰、李冰、李大鹏、包星宇、李晋、王凯 丰。 本文件发布实施后,任何单位和个人如有问题和意见建议,均可通过来电、来函等方式进行反馈, 有关单位将及时答复并认真处理,根据实际情况依法进行评估及复审。 归口管理部门通信地址:沈阳市和平区十三纬路十九号,联系电话:024-23867960。 文件起草单位通信地址:沈阳市和平区南京南街197号汇锦金融中心4楼,联系电话:024-67996899。 II DB21/T 3930—2024 高速公路服务区智慧化建设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高速公路服务区智慧化建设的建设原则、建设等级划分、基础服务、数字化管理、智 慧化经营和智能化服务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高速公路服务区的智慧化建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20839—2007 智能运输系统 通用术语 GB/T 20988—2007 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规范 GB/T 22239 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GB/T 28181 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 GB/T 33745—2017 物联网 术语 GB 50174 数据中心设计规范 GB 50395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 50396 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 50464 视频显示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T 50526 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可变情报板 variable message sign(VMS),changeable message sign(CMS) 设置在道路沿线,动态显示文字、数字或符号,向驾驶员发布最新交通运行状况、道路条件、交通 设施使用状况、提供路径诱导、气象和环境条件等交通信息的外场显示板式信息设备。 [来源:GB/T 20839—2007,6.5] 数据灾备 data disaster backup 数据灾难备份,为防止出现操作失误或系统故障导致数据丢失,而将全系统或部分数据集合,从应 用主机的硬盘或阵列复制到其他存储介质的过程。 [来源:GB/T 20988—2007,3.2,修改] 物联网 internet of things;IoT 通过感知设备,按照约定协议,连接物、人、系统和信息资源,实现对物理和虚拟世界的信息进行 处理并作出反应的智能服务系统。 注:物即物理实体。 1




2024.04.20-浙江省《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DB33_T 896-20 24

资源简介/截图:

资源简介/截图:
ICS 93.080 CCS P 66 33 浙江省地方标准 DB33/T 896 —2024 代替 DB33/T 896 —2013 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design of high -grade highway asphalt pavement 2024 – 03 – 20 发布 2024 – 04 – 20 实施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3/T 896—2024 目 次 前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2 4 基本规定 . 2 5 设计 要求 . 3 6 路面 结构组合 . 5 7 基层、底基层和功能层 . 7 7.1 一般规定 . 7 7.2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底基层 . 8 7.3 沥青稳定碎石基层 . 9 7.4 级配碎石基层、底基层 . 10 7.5 功能层 . 11 8 沥青面层 . 12 8.1 一般规定 . 12 8.2 路面材料 . 13 8.3 密级配沥青混合料(AC) . 19 8.4 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 . 20 8.5 Superpave 沥青 混合料 . 21 8.6 排水沥青混合料 . 23 8.7 橡胶改性沥青混合料 . 24 8.8 温拌沥青混合料 . 26 9 特殊路段路面结构 . 27 9.1 一般规定 . 27 9.2 软土路段路面 . 27 9.3 长上坡路面 . 27 9.4 桥梁路面 . 28 9.5 隧道路面 . 29 9.6 结构物间短路基段路面 . 29 9.7 互通匝道路面 . 30 9.8 过渡段路面 . 30 9.9 超高渐变段路面 . 30 9.10 平面交叉口路面 . 30 9.11 服务区和停车区路面 . 30 I




2024.04.23-浙江省《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建设技术规范 通则 》DB33_T 1372-2024

资源简介/截图:
0
资源简介/截图:
ICS 13.020.40 CCS Z 05 33 浙江省地方标准 DB33/T 1372—2024 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建设技术规范 通则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nstruction of facilities for utilization and disposal of hazardous wastes—General rules 2024 – 03 – 23 发布 2024 – 04 – 23 实施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3/T 1372—2024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浙江省生态环境厅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标准由浙江省生态环境保护标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浙江省生态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许涓、刘海兵、钟重、梁燕、吴超、郑洋、冯一舰、徐杰、陆婷。 I DB33/T 1372—2024 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建设技术规范 通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危险废物集中贮存及利用处置经营设施建设的总体要求、信息化建设、贮存及包装容 器、重点利用处置设施、配套环境治理设施及环境风险管控要求 。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及扩建危险废物集中贮存及利用处置经营设施的设计、建设及验收,已建 设施的提标改造;适用于环境影响评价、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排污许可证和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核发及 环境监管 。 本标准不适用于企业自建危险废物贮存及利用处置设施及具有放射性的固体废物、医疗废物的处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标准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标准。 GB/T 325 包装容器 钢桶 GB 1413 系列1集装箱 分类、尺寸和额定质量 GB/T 5338 系列 1集装箱 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第1部分:通用集装箱 GB/T 10454 集装袋 GB 12463 危险货物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 15603 危险化学品仓库储存通则 GB/T 17145 废润滑油回收与再生利用技术导则 GB 18191 包装容器 危险品包装用塑料桶 GB 18484 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 GB 18597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T 30760 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技术规范 GB 34330 固体废物鉴别标准 通则 GB/T 41015 固体废物玻璃化处理产物技术要求 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160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标准 HJ 607 废矿物油回收利用污染控制技术规范 HJ 1134 生活垃圾焚烧飞灰污染控制技术规范(试行) HJ 1250 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 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治理 HJ 1259 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和管理台账制定技术导则 DB33/T 2316 环境保护设施公众开放导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1 DB33/T 1372—2024 集中贮存设施 centralized storage facility 指持危险废物收集许可证单位及小微产废单位危险废物收集、转运和集中贮存单位,专门用于贮存 危险废物的设施,具体类型包括贮存库、贮存场、贮存池和贮存罐区等。 3.2 贮存单元 storage unit 指持危险废物利用处置经营许可证单位内的单个危险废物贮存设施及场所,具体类型包括贮存库、 贮存场、贮存池、贮存罐区及临时贮存点等。 3.3 利用处置 设施 centralized utilization and disposal facilities 指持危险废物利用处置经营许可证,通过提取危险废物中有价成分作为原料或燃料或经处理消除危 险特性的原料或者燃料再生的利用设施及通过缩小危险废物体积、减少或者消除其危险成分,对危险废 物进行减量化、无害化的处置设施。 3.4 综合利用产物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product 指危险废物利用过程中产生的可用作替代原料或替代燃料的产品或副产品。 3.5 高温熔融设施 high temperature melting facilities 指将危险废物与一定的熔剂和助剂混合,在高温条件下形成均匀的熔融态物质的生产设施。 3.6 环境风险评估 environmental risk assessment 指通过开展相关试验,对危险废物综合利用产物中有毒有害物质对环境及人体健康的危害进行定性 及定量评估,以确定该产物作为下游企业生产原料或燃料利用时其有毒有害物质含量限值的过程。 4 总体要求 4.1 设施选址 应符合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浙江省相关法定规划要求。 4.2 设施建设应符合浙江省危险废物利用处置产业发展相关政策要求,应符合技术先进、排放清洁、 外观美丽、管理规范的要求。 4.3 宜优先选用列入国家及浙江省固废治理相关先进 技术目录及库的技术及装备。 4.4 应具备与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能力相匹配的分析化验实验室或委托有相应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代 为执行。 4.5 厂区环境宜符合国家绿色工厂建设要求,厂区绿化景观设计应做到合理布局,形成点线面相结合 的景观绿化风格。 4.6 厂区建筑物宜外观美丽,与周边城市景观、建筑风格相融合,建筑外墙应无掉粉、起皮、透底, 生产设备无锈渍。 4.7 厂区道路应硬化、平坦、无破损,生产、贮存和装卸设施周边应设置绿化缓冲带。 5 信息化建设要求 5.1 厂区装卸料及车辆进出厂位置应安装电子计量称重设施并配备自动打印电子磅单设备。 5.2 厂区应配备危险废物标签及二维码打印设备,应建立危险废物物联网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危险废 物全过程可追溯功能。 2




GBT 29319-2024 光伏发电系统接入配电网技术规定

资源简介/截图:

资源简介/截图: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29319-2012(光伏发电系统接入配电网技术规定》,与GB/T29319-2012相 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一更改了文件的适用范围(见第1章,2012年版的第1章); 一更改了光伏发电系统的定义(见3.1,2012年版的3.1); –增加了光伏发电系统的有功功率控制要求(见4.1); —增加了光伏发电系统的一次调频要求(见4.2); 一更改了光伏发电系统的无功控制和电压调节要求(见第5章,2012年版的第4章); 一-增加了光伏发电系统的故障穿越要求(见第6章); 一-更改了光伏发电系统的电压适应性和频率适应性要求(见7.1和7.2,2012年版的9.1和9.3); 一增加了光伏发电系统的电能质量监测与治理要求(见8.6); —增加了光伏发电系统的剩余电流保护要求(见10.6): 一-增加了光伏发电系统的功率预测要求(见第11章); 一更改了光伏发电系统与电网调度机构之间的信息传输要求(见13.2,2012年版的11.2); _-增加了光伏发电系统的仿真模型和参数要求(见第14章); 一-增加了光伏发电系统的一次调频、低电压穿越和高电压穿越等检测与评价内容(见第15章),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吴福保,何国庆,刘纯、齐旭、孙文文,赵海翔,陈梅,冯双磊,朱凌志,汪春,李光辉、 张军军,周海,汪海蛟,陈志磊、王勃,于若英,吴骥,刘美茵,高丽萍,甄妮、高彩云,马俊华、雷甫,段钰琦。 本文件于2012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GBT 19923-2024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工业用水水质

资源简介/截图:

资源简介/截图: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19923-2005《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与GB/T19923-2005相 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删除了“循环冷却水系统”的术语和定义,增加了“循环冷却水补充水””间冷开式循环冷却水系 统”“直流冷却水”“洗涤用水”“锅炉补给水”“工艺用水”“产品用水”的术语和定义,更改了“城 市污水”“再生水”“新鲜水”和”工业用水原水”的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2005年版的第3章); b)将水质指标调整为基本控制项目和选择性控制项目,简化了水质分类(见表1,表2.2005年版 的表1); c) 删除了悬浮物的指标限值(见2005年版的表1) d)增加了总氮、氟化物,硫化物的指标限值(见表1.表2); e)修改了pH,色度,五日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溶解性总固体、氯化物、硫酸盐、 二氧化硅、粪大肠菌群、总余氯的指标限值,增加了对直流冷却水、洗涤用水阴离子表面活性 剂,石油类、直流冷却水铁、锰指标的限定(见表1、表2,2005年版的表1); f)增加了”采样及保存”(见5.1); g)更改了水质指标的测定方法(见5.2,2005年版的7.3); h)更改了监测频率(见5.3,2005年版的7.2): D)更改了利用方式,补充了使用原则,完善了标识要求(见6.1、6.2、6.3.2005年版的第5章和 第6章)。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城镇给水排水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34)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天津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 司,天津中水有限公司、义乌市水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郑州市污水净 化有限公司,华电水务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天津市排水管理事务中心城市 排水监测站,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赵乐军、唐凯峰、朱慧芳、宋现财、金宁奔、李兵、徐红新、杨春荣、李魁晓、王佳音、 秦树篷,张斌,梁延华,曹捩,贾晓薇。 本文件于2005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GBT 42442.2-2024 智慧城市 智慧停车 第2部分:数据要求

资源简介/截图:

资源简介/截图:
停车问题是关系城市发展和百姓民生的重要社会问题之一。随着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智慧城市建 设的深入推进,智慧停车已成为解决我国城市停车间题的重要举措。为了规范和引导智慧停车行业发 展,促进停车信息互联互通.实现停车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合理配置.制定智慧停车相关标准成为行业共 同的需求。GB/T42442(智慧城市智慧停车》旨在为智慧城市场景下智慧停车的规划、设计、建设及 运维等提供依据,拟由三个部分构成。 一-第1部分:总体要求,目的在于确立智慧停车的总体架构,并规定智慧停车物联感知、网络通 信、计算存储、数据支撑、应用服务、安全等基本要求, 一第2部分;数据要求。目的在于规范智慧停车的数据分类和数据元素,并规定数据管理、数据 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处理,数据存储,数据共享交换以及数据安全等要求。 一第3部分;平台技术要求。目的在于确立智慧停车平台的总体架构,并规定平台基础设施层数 据层,应用服务层,运维管理,安全管理以及平台接口等技术要求,




高清正式版 TD/T 1068-2022 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方案编制规程.pdf

资源简介/截图:

国土,标准,生态防护,其他规范

ICS13.020.01 CCS Z06 TD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行业标准 TD/T1068—2022 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工程 实施方案编制规程 Code of practice on piling implementation plan of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and restoration project of territorial space 2022-07-07发布 2022-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发布 TD/T1068—2022 目 次 前言 Ⅲ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总体要求 3 4.1一般规定 4.2编制原则 3 5编制程序 4 5.1编制流程 4 5.2基础调查 4 5.3分析评价 6 5.4工程规划布局 7 5.5方案编制 .10 5.6协调论证 .10 5.7公众参与 .10 附录A(资料性)基础调查内容与要求 ..12 附录B(资料性)生态问题调查与监测 15 附录C(规范性)基本信息表 21 附录D(资料性)绩效目标表 22 附录E(规范性)绩效目标实施安排 26 附录F(规范性)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及工程设施占地情况 28 附录G(规范性)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投资估(概)算与投资计划30 附录H(规范性)实施方案编制内容、成果与格式要求 33 参考文献 43 I TD/T1068—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自然资源与国土空间规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93)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自然资源部国土整治中心、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司、中国地质大学(北 京).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磊、卢丽华、罗明、白中科、李建中、刘帅、周旭、周妍、陈妍、昌婧、师学义、翟紫 含、苏香燕、张丽佳、陈元鹏、李红举、周伟、王金满、赵中秋、曹银贵、徐卫华、郑华、薄江宏、李满意. Ⅲ …




完整、正式版 TD/T 1069-2022 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验收规范.pdf

资源简介/截图:

华南,国土,标准,生态防护,其他规范

ICS13.020.01 CCS Z 06 TD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行业标准 TD/T1069—2022 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验收规范 Acceptance specification for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and restoration project of territorial space 2022-07-07发布 2022-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发布 TD/T10692022 目 次 前言 Ⅱ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总则3 5子项目验收3 5.1验收组织3 5.2验收条件与依据4 5.3验收内容与要求4 5.4验收成果与结论4 6工程整体验收 5 6.1验收组织5 6.2生态保护修复单元评估 5 6.3工程整体验收评估6 6.4验收成果 7 7档案管理 .7 附录A(资料性)工程验收参考的标准文件 8 附录B(规范性)子项目竣工验收表 13 附录C(规范性)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表 15 附录D(规范性)生态调查监测评估表 17 附录E(规范性)生态保护修复单元评估表 18 附录F(资料性)生态保护修复单元评估报告编写大纲 20 附录G(规范性)工程整体验收表 21 附录H(规范性)工程绩效目标完成情况汇总表 23 附录I(资料性)工程整体验收报告编写大纲 24 参考文献 26 I TD/T1069—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自然资源和国土空间规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93)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自然资源部国土整治中心、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司、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 科学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磊、卢丽华、封小平、罗明、李红举、李少帅、李建中、刘帅、昌婧、杜亚敏、李开 明、汪光、宇振荣、高世昌、鞠正山、周旭、周妍、李晨、陈妍、翟紫含、韩东晖、朱家亮、姜广辉、薄江宏、朱红 苏、苏少青、付砚、马磊. Ⅱ …




GB/T 21010-2017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pdf

资源简介/截图: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公用设施用地,土地分类,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用地分类,阿拉伯,其他规范

ICS07.040 A76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10102017 代替GB/T21010一2007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Current land use classification 2017-11-01发布 2017-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21010-2017 目 次 前言 I 1范围 1 2术语和定义 1 3总则 1 4分类与编码方法1 5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和编码 1 附录A(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三大类” 对照表 .7 附录B(资料性附录)本标准中可归入“湿地类”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类型10 GB/T21010-201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21010一2007《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与GB/T21010一2007相比,除编辑性修改 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一范围增加了“审批、供应、整治、执法”等内容; —删去了“规范性引用文件”一章; 一总则中增加了“生态文明建设”“保证不重不漏,不设复合用途”等内容; —二级类数量变更为73个,二级类改用两位阿拉伯数字编码; 一完善了“耕地”“林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特殊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域及水利设 施用地”等一级类的含义; 一完善了“水浇地”“灌木林地”“天然牧草地”“其他草地”“商务金融用地”“其他商服用地”“工业 用地”“采矿用地”“仓储用地”“城镇住宅用地”“公园与绿地”“监教场所用地”“风景名胜设施用 地”“公路用地”“农村道路”“机场用地”“港口码头用地”“河流水面”“水库水面”“沟渠”“沼泽 地”“空闲地”“设施农用地”“田坎”等二级类的含义; —原“公共设施用地”名称调整为“公用设施用地”; 一将原“有林地”细分为“乔木林地”“竹林地”“红树林地”和“森林沼泽”;将原“批发零售用地”细 分为“零售商业用地”和“批发市场用地”;将原“住宿餐饮用地”细分为“餐饮用地”和“旅馆用 地”;将原“科教用地”细分为“教育用地”和“科研用地”;将原“医卫慈善用地”细分为“医疗卫生 用地”和“社会福利用地”;将原“文体娱乐用地”细分为“文化设施用地”“体育用地”和“娱乐用 地”;将原“铁路用地”细分为“铁路用地”和“轨道交通用地”;将原“街巷用地”细分为“城镇村道 路用地”和“交通服务场站用地”;将原“裸地”细分为“裸土地”和“裸岩石砾地”; —增设了“橡胶园”“灌丛沼泽”“沼泽草地”“盐田”,分别从“其他园地”“灌木林地”“天然牧草地” “采矿用地”中分离出来; ——附录A中,将“水库水面”从“建设用地”调整到“农用地”中; —…




HY/T 070-2022 海域使用面积测量规范.pdf

资源简介/截图:

[胡彦,中华人民共和国,使用面积,海床面,其他规范

ICS07.040;07.060 CCS A 76 HY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行业标准 HY/T070-2022 代替HY/T070一2003 海域使用面积测量规范 Specifications for surveying sea using area 2022-06-02发布 2022-09-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发布 HY/T070-2022 目 次 前言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1 4总则 2 4.1测量原则 2 4.2测量基准 2 4.3计量单位 3 4.4测量方法 3 4.5工作流程 3 4.6质量控制 3 5技术设计 ..4 5.1资料收集 4 5.2技术设计书 4 6测点对象确定 …..4 6.1测点对象选取的一般方法 4 6.2直立式结构用海边界 5 6.3斜坡式结构用海边界 .5 6.4海底隧道 .5 6.5海底电缆、光缆 5 6.6开放式用海 5 6.7污水达标排放 5 6.8其他 5 7测量实施 5 7.1测点对象位于海面以上(含海面) 5 7.2测点对象位于海面以下海床面以上(含海床面) ….6 7.3测点对象位于海床面以下 6 7.4测点对象不固定 7 7.5其他 7 8测量精度 .7 8.1测量误差的类型 .7 8.2测点对象选取误差或解译误差 7 8.3测量误差 8 9面积计算 8 9.1界址点确定 8 9.2面积计算 8 I HY/T070—2022 10测量成果与质量控制 9 10.1数据集 9 10.2成果图件 9 10.3 测量报告 10 10.4质量控制 .10 附录A(规范性)海域使用面积测量记录表11 参考文献 13 Ⅱ …




HY/T 008-2022 海洋仪器设备术语.pdf

资源简介/截图:

[胡彦,科普,其他规范

ICS01.040.01;07.060 CCS N 92 HY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行业标准 HY/T008-2022 代替HY/T008一1992 海洋仪器设备术语 Oceanographic instruments and equipments terminology 2022-06-02发布 2022-09-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发布 HY/T008—2022 目 次 前言 Ⅲ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海洋观测通用器具 1 3.1水体采样设备 3.2水下释放器 1 3.3水下通信设备 1 3.4水下定位设备 2 3.5水下照相摄像设备 4海洋水文仪器设备 2 4.1海水温度测量仪器设备2 4.2海水盐度/电导率测量仪器设备 3 4.3水层深度测量仪器设备 4.4海流测量仪器设备 4.5海浪测量仪器设备 4 4.6潮汐测量仪器设备 5 4.7海冰测量仪器设备 5 4.8多要素测量仪器设备6 5海洋物理仪器设备 7 5.1海水光学特性测量仪器设备 7 5.2海水声学特性测量仪器设备 8 6海洋化学仪器设备8 7海洋地质地球物理仪器设备 9 7.1海洋地形地貌测量仪器设备 9 7.2海洋地层探测仪器设备 10 海底热流测量仪器设备 7.4海洋重力测量仪器设备 10 7.5海洋地磁测量仪器设备 10 7.6海洋地震测量仪器设备11 7.7底质采样设备 11 8海洋生物仪器设备 12 8.1叶绿素测量仪器 12 8.2浮游生物、测量仪器 12 8.3游泳动物调查仪器 12 8.4生物采样设备 12 9海洋综合观测系统13 I HY/T008—2022 9.1浮标 13 9.2潜水器14 9.3拖电体 15 10海洋学遥感仪器 15 11海水(苦咸水)处理设备 16 11.1多级闪蒸装置 16 11.2 低温多效蒸馏装置 16 …




HY/T 0364-2023 海洋生产总值核算技术指南.pdf

资源简介/截图:

[胡彦,生产总值,其他规范

ICS07.060 CCS A45 HY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行业标准 HY/T0364-2023 海洋生产总值核算技术指南 Technical guidance for gross ocean product accounting 2023-07-11发布 2023-09-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发布 HY/T0364—2023 目次 前言 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1 4核算范围 2 5核算方法 2 5.1基本核算方法 2 5.2各产业核算方法 4 6核算流程13 6.1确定核算范围 13 6.2采集基础数据资料 13 6.3细化调整各产业核算方法13 6.4开展数据核算13 附录A(规范性)海洋生产总值核算相关系数计算方法14 附录B(资料性)海洋生产总值核算所需基础资料主要来源15 附录C(规范性)可比价增长速度计算方法16 参考文献 .18 HY/T0364—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3)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国家海洋信息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郭越、宋维玲、李琳琳、王悦、丁仕伟、周洪军、赵锐. I …




HY/T 094-2022 沿海行政区域分类与代码.pdf

资源简介/截图:

[胡彦,罗马,其他规范

HY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行业标准 HY/T094—2022 代替HY/T094一2006 沿海行政区域分类与代码 Coastal administrative areas classification and codes 2022-09-26发布 2023-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发布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 HY/T094-2022 目 次 前言 Ⅲ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分类与编码方法 1 5代码编制规则1 6沿海行政区代码表 ..1 7区域分类相关资料 10 附录A(资料性)区域分类相关资料11 参考文献 24 表1沿海地区行政区代码 2 表2沿海城市行政区代码 2 表3沿海地带行政区代码 4 表A.1全国海岛县一览表 11 表A.2全国海岛乡镇一览表 11 表A.3全国临海开发区一览表15 I HY/T094—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HY/T094一2006《沿海行政区域分类与代码》,与HY/T094一2006相比,除结构调整 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删除了“罗马字母拼写”和“字母码”(见2006年版的表1、表2、表3).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3)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国家海洋信息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长如、郭越、张伟、李巧稚、周洪军、赵心宇、付瑞全. 本文件于2006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Ⅲ …




NBT32027-2016光伏发电工程设计概算编制规定及费用标准

资源简介/截图: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光伏发电工程的项目划分、费用构成、工程概算编制、费用标准和设计概算文件组成。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或扩建光伏电站以及装机容量1MWp及以上且与公共电网连接的分布式光伏发
电工程项目设计概算编制。其他光伏发电工程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B/T32030光伏发电工程勘察设计费计算标准
3 总则
3.1为统一光伏发电工程设计概算编制内容、深度和计算方法,合理确定光伏发电工程投资,提高设
计概算编制质量,制定本标准。
3.2本标准应与光伏发电工程概算定额配套使用。
3.3光伏发电工程设计概算编制,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4 项目划分
4.1一般规定
光伏发电工程划分为设备及安装工程、建筑工程和其他费用三部分,如图1所示。
发电设备及安装工程
升压站变配电设备及安装工程
设备及安装工程
控制保护设备及安装工程
其他设备及安装工程
发电场工程
升压变电站工程
光伏发电工程
建筑工程
房屋建筑工程
交通工程
其他建筑工程
项目建设用地费
项目建设管理费
其他费用
生产准备费
勘察设计费
其他
图1光伏发电工程项目划分

概算,工程设计,编制规范20161213011020-29




正式版 DL/T 5216-2024 地下变电站设计规程,替代2017版

资源简介/截图:

根据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下达2021年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及外文版翻译
计划的通知》(国能综通科技(2021)92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深入调查研究,认真
总结国内地下变电站建设和设计工作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原《35kV~220kV
城市地下变电站设计规程》DLT5216-2017进行修订。
本标准共分为12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站址选择和站区布置、电气一次、
系统及电气二次、土建部分、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给水与排水、消防、勘察要求及环境
调查、节能与环保、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
本标准修订的主要内容是:
1)将原标准名称《35kV~220kV城市地下变电站设计规程》修改为《地下变电站设计
规程》,本标准适用范围调整为适用于交流电压为35kV~500kV的独立建设的地下变电站
新建及改建、扩建工程的设计:
2)第4章“电气一次”取消“导体”一节,相关内容放入“配电装置”一节;
3)第9章“消防”中取消“建筑防火”、“防烟、排烟”小节,相关内容分别在第6章“土建
部分”、第7章“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中体现;
4)增加第10章“勘察要求及环境调查”相关内容。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替代《35kV~220kV城市地下变电站设计规定》DL/T5216-2017。
本标准由国家能源局负责管理,由电力规划设计总院提出,由能源行业电网设计标准化
技术委员会负责日常管理,由北京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陕西省
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解

1总则
1.0.1为在地下变电站设计中贯彻执行国家技术经济政策,使地下变电站设计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达到安全可靠、先进适用、投资合理、节能环保的要求,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交流电压为35kV~220kV城市地下变电站的新建及改建、扩建工程的设计。
1.0.3地下变电站设计应一体化解决节地与环境问题,应符合以下基本原则:
1满足城市规划的要求,并与所在区域总体规划相协调;
2必须坚持节约集约用地的原则;
3符合消防、节能、环境保护的规定;
4应结合工程特点,积极稳妥地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促进技术创新。
1.0.4地下变电站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地下变电站underground substation
全部或部分主要电气设备装设于地下建筑内的变电站。地下变电站包括全地下变电站和半地下变电站,其建筑可独立建设,也可与其他建(构)筑物结合建设。
2.0.2全地下变电站fully underground substation
变电站主建筑物建于地下,主变压器及其他主要电气设备均装设于地下建筑内,地上只建有变电站通风口和设备、人员出入口等少量建筑,以及可能布置在地上的大型主变压器的冷却设备和主控制室等。
2.0.3半地下变电站partially underground substation
变电站主变压器或高压侧电气设备其中之一装设于地下建筑内。
2.0.4支护结构与主体结构相结合excavation supported by permanent structure
基坑工程中的局部或全部结构既是基坑施工阶段的围护、支撑构件,又是正常使用阶段主体结构的墙、梁、板、柱等构件。
2.0.5逆作法top-down method
利用主体地下结构的全部或一部分作为内支撑,按楼层自上而下并与基坑开挖交替进行的施工方法。




2024.09.01-江西省《普通公路网运行监测与服务规范》DB36_T 194 6-2024

资源简介/截图:

资源简介/截图:
ICS 93.080.99 CCS R 18 DB36 江西 省 地方标准 DB36/T 1946—2024 普通公路网运行监测与服务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operation monitoring and service of highway network 2024 – 03 – 26发布 2024 – 09 – 01实施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6/T 1946—2024 目 次 前 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总体要求 . 2 5 总体框架与功能要求 . 4 6 运行监测与服务信息 . 6 7 路网运行监测与服务指标 . 11 8 运行监测与服务系统 . 28 9 出行信息发布 . 33 10 数据传输技术要求 . 34 11 系统安全 . 37 I DB36/T 1946—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江西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西省综合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心、江西省智慧交通运输事务中心、江西省交通 运输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谈勇、王林水、任康、龙华春、秦小明、熊俊、陈翔、杜启宏、周多焕、糜 江、黄凯、甘志坚、万磊、李丹、王辉、林茂森、叶景福、赖作财、李明、张丽、冯志琦、汤俊钦、郭 静、程国海、胡玉华、姚波。 II DB36/T 1946—2024 普通公路网运行监测与服务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普通公路网运行监测与服务的术语和定义、总体要求、总体框架与功能要求、运行监 测与服务信息、路网运行监测与服务指标、运行监测与服务平台、数据传输要求、出行信息发布、系统 安全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江西省普通公路网(国省干线公路、农村公路等)运行监测与服务系统的实施与管理, 用以指导方案设计、监测设备布设、平台对接以及系统验收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 22239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JTG H12 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 JTG/T H21 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 公路网运行监测与服务暂行技术要求(交通运输部) 公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交通运输部) 交通运输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和处理办法(交通运输部)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普通公路网运行监测与服务系统 Operation monitoring and service system of highway network 面向普通公路网开展路网运行监测、预测预警、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协调调度指挥等业务,集普通 公路状态感知、数据处理与分析、决策支持与指令传达等功能于一体的公路网管理信息化系统。 3.2 公路交通突发(阻断)事件 Emergency (blocking) incidents of road traffic 公路交通突发事件,简称突发事件,由突发事件引发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公路以及重要客运枢纽出 现中断、阻塞、重大人员伤亡、大量人员需要疏散、重大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以 及由于社会经济异常波动造成重要物资、旅客运输紧张需要交通运输部门提供应急运输保障的紧急事 件。 3.3 1




2024.09.01-江西省《公路桥梁高墩检测技术规程》DB36_T 1944-2024

资源简介/截图:

资源简介/截图:
ICS 93.080.20 CCS P 66 D B 3 6 江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36/T 1944—2024 公路桥梁高墩检测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detection of highway bridges high piers 2024 – 03 – 26 发布 2024 – 09 – 01 实施 江 西 省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发 布 DB36/T 1944—2024 目 次 前 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基本规定 . 2 5 外观检测 . 3 6 竖直度检测 . 5 7 周长检测 . 6 8 强度检测 . 6 9 钢筋保护层厚度和钢筋间距检测 . 7 10 混凝土内部缺陷检测 . 8 附录 A (规范性) 桥梁高墩爬行装置检测方法 .10 I DB36/T 1944—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江西省交通运输厅提出,江西省交通运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JX/TC 014)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西省天驰高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江西交通咨询有限公司、江西交通工程开发 有限公司、江西省嘉和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江西省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站试验检测中心、江西赣粤高 速公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周杨、杨晓美、伍坤、王新武、叶武元、朱木锋、谭显峰、王斯倩、梁国卿、 饶利民、刘罡、余根华、司徒丽新、黄康强、章游斌、魏子亮、刘宇根、陈斌、吴伟 、徐才、汪忠新、 陈祥峰、毛国辉、殷勤、胡方小、陈子龙、陈凯尔、王青明、朱振江、刘伟、余赛。 II DB36/T 1944—2024 公路桥梁高墩检测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公路桥梁高墩检测基本规定、外观检测、竖直度检测、周长检测、强度检测、钢筋保 护层厚度和钢筋间距检测以及混凝土内部缺陷检测。 本文件适用于公路工程桥梁高墩检测,其他混凝土墩柱检测可参照此规程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 9138 回弹仪 GB/T 50784 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 JG/T 5004 混凝土超声波检测仪 JGJ/T 23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JGJ/T 152 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标准 JJF 1081 垂准仪校准规范 JJG 1 钢直尺 JJG 4 钢卷尺 JJG 30 通用卡尺 JJG 100 全站型电子速测仪 JT/T 828 公路水运试验检测数据报告编制导则 JTG F80/1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G/T 5214 在用公路桥梁现场检测技术规程 JTG/T H21 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 QB/T 4942 轮式测距仪 T/CECS 02 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高墩 high pier 高度大于或等于40 m的混凝土墩柱。 3.2 1 DB36/T 1944—2024 无损检测 non destructive testing 在不破坏墩柱表面或对墩柱性能没有影响的前提下,对墩柱进行检查和测试的方法。 3.3 人工目测 visual detection 检测人员借助钢尺、卷尺或游标卡尺等辅助工具对高墩外观进行近距离目视观测。 3.4 人工抵近检测 manual close detection 检测人员手持专用检测设备近距离对高墩进行检测。 3.5 爬行装置 crawling robot 由模块化爬升主机、环形轨道、检测小车、摆臂装置、环形运动相机矩阵等组成,利用爬升主机及 搭载的检测设备实现墩柱爬升及检测的装置。 4 基本规定 4.1 检测项目 公路桥梁高墩检测项目包括以下内容:外观、竖直度、周长、强度、钢筋保护层厚度和钢筋间距以 及混凝土内部缺陷。 4.2 检测方法 4.2.1 桥梁高墩的现场检测应根据检测目的、检测项目、高墩类型、现场具体环境条件及检测单位自 身条件选择适宜的检测方法,检测方法可按表 1 进行选择。 表 1 检测方法选取表 无损检测方法 人工检测 辅助设备检测 检测项目 检测条件 人工 人工抵 远距离结构体 爬行 无人机 目测 近检测 缺陷检测仪 装置 现场检测环境优良、具备安全作业平台条件 ☆ 外观 现场检测环境优良、不具备安全作业平台条件 ○ ○ ☆ 现场检测环境不佳、不具备安全作业平台条件 ☆ 竖直度 现场检测环境优良、气候条件相对稳定 ☆ 现场检测环境优良、具备安全作业平台条件 ☆ 周长 不具备安全作业平台条件 ☆ 强度 具备安全作业平台条件 ☆ 2




2024.09.01-江西省《低色温LED隧道和公路照明技术规范》DB36_T 1945-2024

资源简介/截图:

资源简介/截图:
ICS 91.160.20 CCS P 32 D B 3 6 江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36/T 1945—2024 低色温 LED 隧道和公路照明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low color temperature LED tunnel and highway lighting 2024 – 03 – 26 发布 2024 – 09 – 01 实施 江 西 省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发 布 DB36/T 1945—2024 目 次 前 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2 4 LED 灯具技术要求 .3 5 照明质量要求 . 5 6 设计与安装 . 6 7 检验与验收 . 6 I DB36/T 1945—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江西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南昌大学国家硅基LED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江西省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江西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南昌硅基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江 西金黄光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西省天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西省交通投资集团路网运营管理公司、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 有限公司、浙江凯汇照明科技有限公司、江西省城乡规划市政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南昌市城市规划 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江西省赣南公路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吉安市公路建设和养护中心、江西 省赣中公路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华汇工程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设工程咨询(重庆)股份有限公 司、上海金合庆照明科技有限公司、上饶金黄光科研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光绪、杨梦琳、熊新华、吴小明、郭醒、张建立、哈佳、俞娟、杨俊宁、罗 昕、茹剑锋、尹夏明、朱凌、朱馥君、曾建华、吴仁都、汪秋雨、徐帅、吴斌、张丹、江石平、王方斌、 谭歆、陈忠良、谢勇、郗磊、谭志兵、陶敬林、张耿、周云钦、陈宝勇、方敏、竹森、华学翰、钟卫平、 袁雪凤、邹武坤、曹宗勇、刘松涛、杨征、印琴琴、彭勃、吴双、邢长青、张宁、徐志鹏、陈鹏。 II DB36/T 1945—2024 低色温 LED 隧道和公路照明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低色温LED隧道照明和公路照明(不含隧道照明)的术语和定义、灯具技术与节能要 求、照明质量要求、设计与安装、检验与验收。 本文件适用于江西省范围内相关色温小于3500 K的隧道和公路照明用LED灯具的设计、安装、检验 及验收。其他城市道路和隧道照明可参照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42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 5700 照明测量方法 GB 7000.1—2015 灯具 第1部分:一般要求与试验 GB 7000.203 灯具 第2-3部分:特殊要求 道路与街路照明灯具 GB/T 9468 灯具分布光度测量的一般要求 GB/T 14862 半导体集成电路封装结到外壳热阻测试方法 GB/T 18226 公路交通工程钢构件防腐技术条件 GB/T 24826—2016 普通照明用LED产品和相关设备 术语和定义 GB/T 24827—2015 道路与街路照明灯具性能要求 GB/T 24907 道路照明用LED灯 性能要求 GB/T 24969—2010 公路照明技术条件 GB/T 31897.1 灯具性能 第1部分:一般要求 GB/T 31897.201 灯具性能 第2-1部分:LED灯具特殊要求 GB/T 33721—2017 LED灯具可靠性试验方法 GB/T 36005 半导体照明设备和系统的光辐射安全测试方法 GB 37478—2019 道路和隧道照明用LED灯具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GB/T 39394 LED灯、LED灯具和LED模块的测试方法 GB/Z 39942 应用GB/T 20145评价光源和灯具的蓝光危害 GB/T 41423 LED封装 长期光通量和辐射通量维持率的推算 GB 5015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GB 50173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303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CJJ 45 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 CJJ 89 城市道路照明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 JT/T 495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质量检验抽样方法 1




2024.09.01-江西省《温拌沥青混合料施工技术规范》DB36_T 605-20 24

资源简介/截图:

资源简介/截图:
ICS 93.080.20 CCS P 66 D B 3 6 江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36/T 605—2024 代替 DB36/T 605—2011 温拌沥青混合料施工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of warm mix asphalt construction 2024 – 03 – 26 发布 2024 – 09 – 01 实施 江 西 省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发 布 DB36/T 605—2024 目 次 前 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一般规定 . 2 5 材料 . 3 6 温拌沥青制备 . 4 7 温拌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 . 5 8 温拌沥青混合料施工 . 6 9 施工质量与检查验收 . 7 附录 A (资料性附录) 表面活性温拌剂检测方法 .9 附录 B (资料性附录) 泡沫温拌沥青混合料制备 .11 附录 C (资料性附录) 表面活性剂型温拌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 .13 附录 D (资料性附录) 表面活性剂型温拌沥青混合料拌和 .14 I DB36/T 605—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代替DB36/T 605-2011《温拌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与DB36/T 605-2011相比,除 编辑性修改外,主要变化如下: ——修改了标准名称; ——修改了范围(见第1章和2011版的第1章); ——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和2011版的第2章); ——修改了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和2011版的第3章); ——增加了一般规定,删除了分类标准(见第4章和2011版的第4章); ——修改了表面活性剂型温拌剂技术要求(见表格1和2011版的表格1); ——增加了温拌沥青制备(见第6章); ——补充了机械发泡沥青温拌技术路线相关的技术要求(见6.2、7.4、8.2、附录B); ——修改了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拌制温度范围的要求(见表格5和2011版的表格4、5、6); ——修改了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范围的要求(见表格6和2011版的表格10、11、12); ——增加了资料性附录,即沥青发泡效果评估和泡沫温拌沥青混合料制备(见附录B); ——删除了条文说明(见2011版的条文说明)。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江西省交通运输厅提出,江西省交通运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JX/TC 014)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西赣粤高速公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江西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江西 省桥梁智能养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道淳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吴建明、李艳红、万丽霞、颜灵胜、任盼、王观阳、刘政军、陶卓辉、熊文勇、 黄志刚、高宇、雷鸣。 本文件首次发布为DB36/T 605-2011,本次为首次修订。 II DB36/T 605—2024 温拌沥青混合料施工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温拌沥青混合料施工的术语和定义、一般规定、材料、温拌沥青制备、温拌沥青混合 料组成设计、温拌沥青混合料施工、施工工艺和质量验收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采用表面活性剂型温拌和泡沫温拌沥青混合料施工的新、改建沥青路面。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JGJ 63 混凝土用水标准 JT/T 860.6 沥青混合料改性添加剂 第6部分:温拌剂 JTG 5220 公路养护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第一册 土建工程 JTG E20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JTG E42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JTG F40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 F80/1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第一册 土建工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温拌剂 warm mix additive 添加到沥青或沥青合料中,通过物理或化学作用,沥青混合料能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正常施工,满 足热拌沥青混合料技术要求的添加剂。 3.2 温拌沥青 warm asphalt 将温拌剂与沥青通过搅拌、剪切或胶体磨等方式加工得到的,或者通过机械发泡的方式得到的,可 在较低温度下正常施工,满足热拌沥青混合料技术要求的沥青。 3.3 温拌沥青混合料 warm mix asphalt (WMA) 1




2023.11.15-雄安新区《建设工程室外消防设施标识设置标准》D B1331_T 060-2023

资源简介/截图:

资源简介/截图:
ICS 91.040.01 P30 DB1331 雄安新 区 地方标准 DB1331/T 060—2023 雄安新区建设工程室外消防设施标 识设置标准 Standard for outdoor fire-fighting facilities marks setting in construction projects in Xiong’ an New Area 2023-11-09 发布 2023-11-15 实施 河 北雄安新 区管 理委员会 建设和交 通管 理 局 联合发布 河 北雄安新 区管 理委员会改革发展局 雄安新区地方标准 雄安新区建设工程室外消防设施标识设置标准 Standard for outdoor fire-fighting facilities marks setting in construction projects in Xiong’ an New Area DB1331/T 060-2023 主编部门: 河北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建设和交通管理局 批准部门: 河 北雄安新 区管 理委员会改革发展局 施行日期: 202 3 年11月15日 前 言 本标准根据河北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建设和交通管理局《关于下达2023年 工程建设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第一批)的通知》( 雄安建交字 〔 2023 〕 52 号文) 的要求,由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防火研究所 、 河北雄安新区管理委 员会建设和交通管理局 编制而成。 本标准制订过程中,编制组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深入调研 了雄安新区建设工程室外消防设施标识设计和工程应用情况,参考了国内外相关 标准规范,吸收了先进的科研成果,广泛征求了设计、监理、施工、产品制造、 消防监督等各有关单位的意见,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标准共 7 章和 2 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消防总平面标志, 消防车道、救援场地、回车场标线和标志,室外消火栓及消防水泵接合器标志, 消防安全窗口标志,验收与维护。 本标准由 河北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建设和交通管理局 负责管理,由中国建筑 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防火研究所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本标准过程 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防火研究所(北京 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 30 号;邮政编码: 100013 ;电话: 010 – 64518126 )。 本标准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人: 主编单位: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防火研究所 河北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建设和交通管理局 参编单位: 3M中国有限公司 天津市和平区消防救援支队 山西省大同市消防救援支队 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 赵利宏 孙 旋 卢泉岩 方 萍 张迎凯 刘诗瑶 刘子涵 徐彩云 卫文彬 马一飞 吴海洋 肖倪琪 刘子宇 吴 静 舒 衡 高 龙 ·1·




2023.11.15-雄安新区《人民防空工程标志设置标准》DB1331_T 059- 2023

资源简介/截图:

资源简介/截图:
ICS 13.220 D B 1 3 3 1 P 雄 安 新 区 地 方 标 准 DB1331/T 059-2023 雄安新区人民防空工程 标志设置标准 Standard for setting of civil air defence works signs in Xiong’an New Area 2023-11-09 发布 2023-11-15 实施 河 北 雄 安 新 区 管 理 委 员 会 建 设 和 交 通 管 理 局 联 合 发 布 河 北 雄 安 新 区 管 理 委 员 会 改 革 发 展 局 雄安新区地方标准 雄安新区人民防空工程 标志设置标准 Standard for setting of civil air defence works signs in Xiong’an New Area DB1331/T 059-2023 主编部门:河北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建设和交通管理局 批准部门:河北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改革发展局 施行日期:2023-11-15 2023 雄安新区 前 言 本标准根据河北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改革发展局《关于印发雄安新区地方标准 立项项目计划的通知》的要求,由河北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建设和交通管理局组织 编制,项目编号:GCJS202101。 本标准共 5 章和 3 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标志设置、标志牌制 作和标志牌安装。 本标准由河北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建设和交通管理局负管理和具体技术内容的 解释。 执行本标准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河北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建设和交 通管理局(邮寄地址:河北省雄安新区容城县白洋淀大道 153 号;邮政编码:071700, 电话:0312-5628535,邮箱:xaxqrfgg@163.com),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 标 准 主 编 单 位 : 河北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建设和交通管理局 河北人防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葛 亮 陈 真 杨勇涛 张文虎 常 伟 刘 瑾 刘培文 王 晶 戚上上 段 捷 李振科 梁 宁 高杰强 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李山林 田川平 董保强 尹 峰 邓春涛 曹胜昔 周布奎 黄 俊 目 次 1 总 则.1 2 术 语.2 3 标志设置.4 3.1 一般规定.4 3.2 导向标志.4 3.3 信息标志.6 3.4 警示标志.8 4 标志牌制作.9 5 标志牌安装.12 附录 A 导向标志图形符号. 14 附录 B 信息标志图形符号. 17 附录 C 警示标志图形符号. 18 本标准用词说明.19 引用标准名录.20 附:条文说明.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