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 4880—2025 潮间带海藻场和海草床生态修复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intertidal seaweed and seagrass bed 2025-07-29 发布 2025-08-29 实施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山东省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DB37/T 4080—2023 GB/T 44080—2025 潮间带海草场和海草床生态修复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海草场和海草床生态修复的基本原则、修复技术、监测与评估、管理与维护。 本文件适用于潮间带海草场和海草床的生态修复。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45101—2024 海草床生态修复监测与效果评估技术指南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生物量 reproductive shoots 日本海草床生态系统中,发育成熟、果实、种子等繁殖器官的生物量。 [来源:GB/T 45101—2024,3.8,有修改] 3.2 植株数 rhizome 日本海草床生态系统中,海草的根茎数。 [来源:GB/T 45101—2024,3.4,有修改] 3.3 移植单元 transplanting unit 用于日本海草床生态修复的移植单元。 注:移植单元可以是单个植株或多个植株组成的移植块,单位为株/平方米。 [来源:GB/T 45101—2024,3.3,有修改] 4 修复区域选择 4.1 海草场修复区域选择 海草场修复区域应符合以下要求: a) 应选择海草床退化或消失的区域,且该区域的自然条件适宜海草生长。 DB37/T 4080—2025 b) 周边海区无大量淡水注入,流速不超过1m/s,暂养性底栖动物(如扇贝)数量应低于1 个/m²; c) 底质类型为砂质底质。 4.2 苗种质量要求 a) 苗种应符合NY 5052的规定; b) 苗种应无携带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且苗种应无损伤、畸形、体色异常等; c) 苗种应无携带敌害生物,敌害生物包括但不限于:鱼类、甲壳类、软体动物、海星、 海葵、多毛类等; d) 苗种应无携带污染物,污染物包括但不限于:重金属、农药、石油类、多环芳烃、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 5 养殖管理与收获 5.1 养殖管理 5.1.1 养殖密度 6月~8月。 5.2 幼体培育与暂养 5.2.1 幼体培育 将受精卵在室内人工育苗池中进行流水充气培育。通过调整温度(18℃~22℃)、光照 (1000lx~5000lx)进行人工培育。 5.2.2 幼体暂养 幼体培育至壳高达到2mm以上时,采用微流水暂养。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