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J/T 13-488-2025 福建省海绵城市建设项目评价标准-建筑标准 – 地方其他

福建省海绵城市建设项目评价标准(DBJ/T 13-488-2025)主要内容总结

一、标准概述

《福建省海绵城市建设项目评价标准》(DBJ/T 13-488-2025)是由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的地方标准,于2025年6月12日发布,2025年9月1日起实施。该标准旨在贯彻落实国家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理念,提升福建省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的工程质量及管理水平,科学引导和规范福建省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的评价工作。

标准适用于福建省行政区域内新建、扩建、改建的海绵城市建设项目评价,但不适用于流域综合性工程评价。评价对象包括建筑与小区、城市道路、绿地与广场、城市水系等类型。

二、评价体系框架

1. 评价阶段

标准将海绵城市建设项目评价分为四个阶段:

  • 项目设计评价
  • 施工管理评价
  • 运维管理评价
  • 综合效果评价

2. 评价指标构成

评价体系由基本项、评分项和加分项三部分组成:

  • ​基本项​​:必须满足的强制性要求,评定结果为达标或不达标
  • ​评分项​​:用于衡量项目海绵城市建设水平的指标,评定结果为分值
  • ​加分项​​:鼓励采用创新技术和做法的指标

3. 评价等级划分

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划分为三个等级:

  • ​合格​​:满足全部基本项要求,且每类指标评分项得分不低于40分,总得分≥60分
  • ​良好​​:满足全部基本项要求,且每类指标评分项得分不低于40分,总得分≥70分
  • ​优秀​​:满足全部基本项要求,且每类指标评分项得分不低于40分,总得分≥80分

三、各类项目评价要点

1. 建筑与小区评价

基本项要求:

  • 纳入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设计,有雨水源头控制措施
  •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和污染控制率满足规划要求
  • 采用雨污分流排水体制,初期雨水经处理
  • 无黑臭水体和易涝点
  • 海绵设施有安全性措施
  • 特殊污染场所不得采用雨水直接入渗

评分项重点:

  • ​径流总量控制​​: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下沉式绿地率、屋顶绿化率、透水铺装率等
  • ​径流污染控制​​:年径流污染控制率、不透水地面雨水径流控制、生物滞留设施效果等
  • ​排水防涝能力​​:雨水口设置、内涝防治、超标雨水防控等
  • ​雨水资源回用​​:雨水资源利用率、回用系统自动化等
  • 景观建设效果​​:植物配置、乡土植物比例等

2. 城市道路评价

基本项要求:

  • 纳入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设计
  • 不影响道路正常使用功能
  • 满足年径流控制指标
  • 穿越敏感区需设应急处理设施
  • 不降低雨水管渠系统设计标准
  • 防止雨水下渗对道路基础造成损坏

评分项重点:

  • ​径流总量控制​​:年径流总量控制率、透水铺装应用等
  • ​径流污染控制​​:年径流污染控制率、生物滞留设施效果等
  • ​排水防涝能力​​:管网排水能力、雨水口设置、下穿立交排水等
  • ​景观建设效果​​:乡土植物应用、植物配置等

3. 绿地与广场评价

基本项要求:

  • 纳入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设计
  • 实现功能与景观融合
  • 不影响正常功能使用
  • 保护原有水生态敏感区
  • 水体无黑臭现象
  • 开放水体安全防护

评分项重点:

  • ​径流总量控制​​:年径流总量控制率、透水铺装率、水面率等
  • ​径流污染控制​​:年径流污染控制率、污染严重区域控制等
  • ​排水防涝能力​​:雨水排水通道规划、调蓄能力等
  • ​雨水资源回用​​:雨水回用率
  • ​景观建设效果​​:植物配置、乡土植物比例等

4. 城市水系评价

基本项要求:

  • 纳入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设计
  • 水质达标且满足地方标准
  • 无黑臭现象和污水直排口
  • 满足防洪和内涝防治要求

评分项重点:

  • ​径流总量控制​​:生态岸线率、生态修复措施等
  • ​径流污染控制​​:面源污染削减、点源污染防治等
  • ​排水防涝能力​​:排水顺畅性、行洪能力等
  • ​景观建设效果​​:植物配置、乡土植物比例等

四、施工管理评价

基本项要求:

  • 编制专项施工组织设计
  • 落实水土保持等措施
  • 设施功能测试合格
  • 特殊情况需专项论证

评分项重点:

  • 无降低海绵功能的重大变更
  • 加强施工管理
  • 完成专项验收和调试
  • 设施效果现场测试
  • 隐蔽工程验收

五、运维管理评价

基本项要求:

  • 竣工验收并运行一年后评价
  • 水体无黑臭,植物长势良好

评分项重点:

  • 建立运维管理机制
  • 管理业绩与效果挂钩
  • 宣传与教育机制
  • 维护记录完整
  • 设施维护频次达标
  • 植物成活率和生长状态
  • 公众满意度调查
  • 信息化管理手段

六、综合效果评价

基本项要求:

  • 竣工图与现场一致
  • 运行一年后评价

评分项重点:

  • 渗透和净化设施运行状态
  • 调蓄和回用设施运行状态
  • 场地竖向和径流组织
  • 植物栽植及养护
  • 内涝防治效果
  • 雨污分流情况
  • 水体环境质量

七、加分项

标准设置了10个加分项,鼓励采用创新技术和做法,包括:

  • 采用四新技术
  • 数字化仿真模拟技术
  • 监测及管控平台
  • 绿色建筑结合
  • 雨水收集利用
  • 已建绿地改造
  • 再生水回用
  • 水系生态修复等

加分项总分不超过10分。

五、附录与说明

标准包含多个附录表格,用于具体项目的评价记录,包括:

  • 建筑与小区评价表
  • 城市道路评价表
  • 绿地与广场评价表
  • 城市水系评价表
  • 施工管理评价表
  • 运维管理评价表
  • 综合效果评价表
  • 加分项评价表
  • 评价汇总表

此外,标准还包含详细的条文说明,对各条款的具体实施要求和评价方法进行了详细解释。

资源下载
下载价格8.88 椰币
VIP免费
购买后自动出现下载链接,如有疑问请加微信 xycost
0

评论0

请先
DB62/T 3222-2022 建设工程造价成果文件编制标准
DB62/T 3222-2022 建设工程造价成果文件编制标准
1分钟前 有人购买 去瞅瞅看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

微信扫一扫关注
扫码关注后会自动登录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