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5176-2025 城市轨道交通智能运维系统建设指南-建筑标准 – 地方其他

ICS 45.020 CCS P 65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 5176—2025

城市轨道交通智能运维系统建设指南

Guidelines for intelligent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system construction of urban rail transit

2025-05-06 发布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2025-06-06 实施

DB34/T 5176—2025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安徽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合肥市轨道交通集团运营有限公司、芜湖市运达轨道交通建设运营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肖、苏先辉、吴仃、张春兰、李莉、陶治来、郑俊峰、杨帅帅、凌浩、汪元 媛、苏平平、程敏、刘来鑫、黄坤林、姚远、张玉友、李伟、倪玉卿、胡继程、牛犇、罗磊、汤虎、李 梦龙、毛贞超、韩兆堂。

I

DB34/T 5176—2025

城市轨道交通智能运维系统建设指南

1 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城市轨道交通智能运维系统建设的总体原则,并给出了城市轨道交通智能运维系统的 构成、部署环境、技术要求和安全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智能运维系统的建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2408-2021 塑料燃烧性能的测定水平法和垂直法 GB/T 2887-2011 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GB/T 19666-2019 阻燃和耐火电线电缆或光缆通则 GB/T 24338.5-2018 轨道交通 电磁兼容 第4部分:信号和通信设备的发射与抗扰度 GB/T 38707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智能运维系统 intelligent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system 通过对设施设备运行状态数据进行采集、监测、计算和智能分析,实现对设施设备关键系统远程集 中监测、专家系统综合决策、故障预测健康管理、故障自诊断等功能的系统。

4 总体原则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4.10 4.11

通过先进的监测、预警和故障诊断技术,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设施设备系统的可维护性。 建设过程中宜遵循安全保障原则、数据集成原则、界面友好性原则、可扩展性原则。 实施符合交运规〔2019〕8 号要求,应用前对其安全性、可靠性、可维护性等进行充分评估。 小范围试用不少于 3 个月,确认满足设施设备功能要求后方可逐步推广应用。 维护更新符合 GB/T 38707 要求,与运维对象的维护更新保持一致。 供电电源与被维护设备电源可靠隔离。 地线利用部署现场的综合接地装置。 设备绝缘电阻不小于被监测设备绝缘电阻要求值。 计算机设备场地满足 GB/T 2887-2011 中 5.7.3 的 B 级要求。 监测设备电磁兼容满足 GB/T 24338.5-2018 中第 4 章 B 类性能判据的要求。 感知层(工况)工作环境温度范围为-25℃~70℃,应用层(机房)的工作环境温度为 0℃~40℃。

1

DB34/T 5176—2025 4.12 工作环境湿度不大于 95%,不得凝露。 4.13 工作环境大气压力为 70kPa~106kPa。 5 系统组成

城市轨道交通智能运维系统包括但不限于对车辆、信号、通信、供电、机电、工务、票务等专业关 键设施设备监测、数据处理及运维管理,具体组成见图 1。

图1 系统组成图 6 数据处理与支持系统 6.1 组成

各专业智能运维系统数据处理主要是基于大数据分析和云平台等现代信息化技术,实现数据记录与 分析等内容。 6.2 数据积累 6.2.1 对监测数据统一标准定义,包括对管理数据、运营数据、维护数据等的统一格式定义与存储。 6.2.2 通过构建数据资源池为后续的数据分析提供便利的调用方式,各系统间的数据互联互通与信息 融合。 6.3 数据分析 6.3.1 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处理、模型和算法的累积,包括运维算法和管理模型。 6.3.2 设施设备的故障诊断、故障预测、寿命预测、健康评价等多方面功能,并提出维修策略建议, 为前台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6.3.3 管理模型用于对资产、成本、风险和人员管理,通过高效的管理模型,管理信息的实时跟踪、 设备健康的精准管理和资源的智能调配。 7 车辆设备智能运维系统 7.1 组成

2

DB34/T 5176—2025

车辆设备智能运维系统内容包含车载监测子系统、轨旁监测子系统等,支撑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智能 运维的管理需求。

7.2 车载监测子系统功能

包括但不限于: —— 车门状态的有效监控与故障预测; —— 车门故障预警判断; —— 实时监测受电弓/靴轨的运行状态; —— 检测受电弓与接触网之间由于离线、硬点产生的拉弧(时长、燃弧率等),分级告警功能并

可回看拉弧视频; —— 检测接触网几何参数(含导高、拉出、磨耗等参数),系统对几何参数超限自动告警和绘制

几何参数曲线图; —— 检测接触网相对受电弓偏移量,系统对偏移量超限自动告警和绘制偏移量曲线图; —— 受电弓弓头异常或掉落检测,实时检测接触网关键区域的温度,并自动报警; —— 实时监测车侧、车底走行部出现的异物、关键部件缺失和变形等异常情况并报警; —— 监测轴箱轴承、齿轮箱轴承和牵引电机轴承的温度、振动和冲击等物理量,并对走行部健康

状态进行评估; —— 车轮踏面擦伤、剥离、裂纹、轮胎划伤、裂纹、磨损过度等故障的早期预警和分级报警。

7.3 轨旁监测子系统功能

包括但不限于: —— 列车不停车自动检测功能; ——根据设施设备检修规程所规定的检测项点进行系统开发,覆盖 70% 以上的原人工检查作业内

容和 100% 的轮对尺寸测量作业; ——宜设置在场段出入段线,以使列车每次回库时,均可自动进行检测,检测准确率达到 99%以上; —— 具有自动采集列车车顶可视部件、车体车窗可视部件、车侧走行部可视部件和车底走行部可

视部件等覆盖车体 360°全景高清图像扫描及部件异常状态识别预警功能; —— 远程过车图像查看功能,人工标注异常功能,且人工标注的异常也可记录至异常列表中。

8 信号设备智能运维系统

8.1 组成

信号设备智能运维系统内容包含车地无线监测子系统、轨旁列车自动防护监测子系统、车载列车自 动防护监测子系统、列车自动监控监测子系统等,支撑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智能运维的管理需求。

8.2 车地无线监测子系统功能

包括但不限于: —— 具有对网络运行状态实时监测及预警等功能; —— 有全面的监测功能,包括但不限于实时对轨旁无线网络的场强、切换时间(切换原因、切换

次数等)、丢包率、信号延时、数据包等要素进行监测,显示场强、在线解析数据包并给出 相关预警信息;

3

DB34/T 5176—2025

—— 设备通信状态(包括流量和端口监测)及软件数据版本监测功能,出线异常及时报警,并对 故障进行诊断;

—— 对隧道内无线环境干扰情况及场强覆盖情况定期监控,并将监控情况纳入数据通信系统后台 管理界面;

—— 具有对数据通信系统设备的监测功能,包括监测网络节点、交换机、无线控制器、天线等; —— 监测通用无线通信系统(LTE)设备通信状态,主要包括基带处理单元(BBU)、基带处理单

元(RRU)、车载接入单元(TAU)等的工作状态、告警、丢包以及延时信息,作出故障诊断, 提出维修策略。

8.3 轨旁列车自动防护监测子系统功能

包括但不限于: —— 对信号设备实时监测、状态分析、故障定位等功能; —— 对列车自动防护、计算机联锁设备最小可拆分单元监测、故障智能诊断、智能预警分析、健

康评价等功能; —— 对电源、转辙机、信号机、外电网、信号电缆、关键设备继电器等电气特性以及信号设备室

环境等进行传感器采集;对计轴、计算机联锁、区域控制器、列车自动监控、灯丝报警等进 行接口采集; —— 动态电子图纸功能,实时显示电路中各采样点的电气特性值,动态电子图纸包括道岔、信号 机、紧停、站台门等。

8.4 车载列车自动防护监测子系统功能

包括但不限于: —— 对车载信号设备状态实时监测、故障定位、远程重启等功能,提高车载设备可靠性; —— 车载列车自动防护监测子系统监测内容:各模块板卡级设备工作状态;列车自动防护实时输

入/输出状态;紧急制动原因、目标速度和目标距离、速度和位置等信息;车载人机交互界面、 驾驶台按钮和指示灯的实时状态;速度距离信息,包括当前逻辑区段、运行方向、实际速度、 限制速度、推荐速度、加速度等;列车自动运行工作模式、列车自动运行牵引制动状态、扣 车状态、跳停状态、目的站、下一站;车载主机报警信息等; —— 远程下载列车车载日志功能、故障智能诊断功能; —— 对应答器(无源应答器及有源应答器)工作状态监测,并给出预警及告警信息。

8.5 列车自动监控监测子系统功能

包括但不限于: —— 实现各系统状态监督、系统联动等功能,提升行车效率; —— 监测内容包括列车的控制模式、站场表示信息、操作信息、各设备的启停状态、运行状态和

主备状态、各设备内部的进程启停状态、进程报警信息、进程版本信息和进程连接状、外部 设备的接口连接状态、车计时器状态及报警信息等,作出故障预测、寿命预测、健康评价等; 监测服务器内存及 CPU 使用率,人工设置预警、报警等参数功能。

9 通信设备智能运维系统

9.1 组成

4

DB34/T 5176—2025

通信设备智能运维系统内容包含系统监测子系统、设备状态监测子系统等,支撑城市轨道交通通信 系统智能运维的管理需求。

9.2 系统监测子系统功能

包括但不限于: —— 够全面监测通信传输系统、无线系统、电源系统、视频监控系统、乘客信息系统、广播系统、

公务电话系统、专用电话系统、时钟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集中告警系统的信息,出现故 障及时报警; —— 分析、处理并定位网络故障,输出受影响业务列表; —— 采集通信各子系统内设备的告警信息、工作参数和运行状态,并集中呈现设备的综合信息。

9.3 设备状态监测子系统功能

包括但不限于: —— 对通信各子系统关键设备进行在线监测; —— 通信关键设施设备、关键部件故障及时预警、高精度定位与诊断。

10 供电设备智能运维系统

10.1 组成

供电设备智能运维系统内容包含变电所检测子系统和接触网/轨巡检子系统等,支撑城市轨道交通 供电智能运维的管理需求。

10.2 变电所巡检子系统功能

包括但不限于: ——设备所处环境的温湿度测量功能、水浸告警功能、特殊设备室的 SF6 气体含量测量及预警功

能; —— 设备局部测温功能、设备声纹识别功能、设备振动监测功能、主变线圈接地电流监测功能、

局部放电检测功能等; —— 智能运维原始数据的采集、预处理、查询、组网上送、数据分析等功能; —— 提供运行监测、数据查看、数据管理、智能诊断功能,其中智能诊断运用先进的机器学习技

术,为运维人员提供指导建议。

10.3 接触网/轨巡检子系统功能

包括但不限于: —— 故障预测、数据突变报警、巡检频率设置; —— 弓网燃弧参数、硬点、接触网运行周边环境等影响接触网正常运转的安全指标和相关信息检

测及故障预测; —— 对接触网几何参数、技术参数等进行智能识别,及时发现接触网导高不足、拉出值过大及磨

耗异常等各种缺陷,并给出报警提示及维修建议; —— 时空同步定位、数据传输、分析功能、故障信息展示功能。

11 机电设备智能运维系统

5

DB34/T 5176—2025

11.1 组成

机电设备智能运维系统包含消防电扶梯监测子系统、站台门监测子系统以及环控系统监测子系统等, 支撑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智能运维的管理需求。

11.2 电扶梯监测子系统功能

包括但不限于: —— 建立监测诊断中心、预知设备故障、减少设备维护成本,提高数据利用率; —— 对电扶梯电机、减速箱、主驱动轮轴承等部件关键机械传动部件状态实时监测,实时显示各

个监测数据及报警信息; —— 设备早期异常的报警以及故障的诊断,系统具有多种分析诊断图谱,实时采集多种图谱对电

扶梯的运行状态、对故障进行预测。

11.3 站台门监测子系统功能

包括但不限于: —— 对站台门关键部位状态的在线监测; —— 故障监测(如输入超限、结构损坏、内部故障、传动故障、意外磨损等),通过设备当前运

行状态提前预判,进而有计划的实施维护作业; —— 根据设备维护成本、时间成本与设备损坏造成的停机损失进行综合衡量,选择最适合自身情

况的维护模式提供维护策略; —— 输入检测、输出检测。对输入电压、外部输入信号等进行检测,进行记录及报警,必要时停

机保护。通过对自身信号的回采检测设备是否存在问题,存在小偏差时可通过补偿保障性能。 —— 检测电气设备的短路、信号失准以及各功能模块运行状态 —— 对门机的驱动曲线、速度曲线、力矩曲线进行采集并远传分析,获得当前门驱系统的负载变

化趋势; —— 站台门突变检测(如皮带断裂、导轨卡滞、非命令下的意外动作等情况),并及时报警。

11.4 环控系统监测子系统功能

包括但不限于: —— 环控系统设备状态检测与环境检测; —— 通风空调设备全自动运行调节功能及自动诊断; —— 对风机自动诊断、空气质量检测、冷却塔水位监测、塔体维护提醒、空调机组皮带轮维护提

醒、冷水机组冷凝水清晰提醒、水系统能效诊断及运维等。

12 工务设备智能运维系统

12.1 组成

工务设备智能运维系统内容包含线路巡检子系统、线路动态检测子系统、钢轨探伤子系统、区间结 构监测子系统等,支撑城市轨道交通工务智能运维的管理需求。

12.2 线路巡检子系统功能

包括但不限于:

6

DB34/T 5176—2025

—— 道床、轨道梁和指行板巡检图像采集,道床、轨道梁和指行板图像数据分析,道床、轨道梁 和指行板巡检数据管理功能;

—— 采集数据的处理、计算、监测、传输并准确识别线路常见病害,病害信息统计与管理,故障 自诊断,提出病害发展预判、维护建议等综合决策,健康管理。

12.3 线路动态检测子系统功能

包括但不限于: —— 轨道几何状态数据采集、处理、计算、检测、传输并准确分析出轨距、水平、方向、高低、

三角坑等系列轨控数据的各级超限类型; —— 轨控超限信息统计与管理,故障自诊断,提出病害发展预判,健康管理。

12.4 钢轨探伤子系统功能

包括但不限于: —— 钢轨探伤数据的采集、处理、计算、监测、传输并准确识别病害的类型、位置、大小、判定

病害是否超限并给出监控周期,作出综合决策; —— 探伤数据信息统计与管理,故障自诊断,提出病害发展预判,健康管理。

12.5 区间结构监测子系统功能

包括但不限于: —— 采集数据的处理、计算、监测、传输并准确做出超限告警; —— 监测数据信息统计与管理,实现自诊断,提出超限发展预判,健康管理。

13 票务设备智能运维系统

13.1 组成

票务设备智能运维系统内容包含系统监控子系统、设备状态监测子系统等,支撑城市轨道交通票务 智能运维的管理需求。

13.2 系统监控子系统功能

包括但不限于: —— 对系统在线状态、进程服务状态、输入/输出传输速率、通信状态、软件或参数版本等异常指

标监视与告警提示; —— 票务系统数据传输监管,包括监控各层级上传数据包与接收数据包对比,可数据传输异常处

置,包括对比分析,定位设备,人工干预等; —— 票务各层级系统运营模式监视,包括模式告警,模式变化信息采集、模式核实联系确认及追

踪等功能,能对误报模式及时辨识与取消。

13.3 设备状态监测子系统功能

包括但不限于: —— 对票务核心设施设备关键部件进行在线监测; —— 闸机、购票机等票务设施设备关键部件故障及时预警、高精度定位与诊断。

7

DB34/T 5176—2025 14 安全保障 14.1 传感采集安全要求 14.1.1 传感采集设备采样端子引入内部母板之间的引线采用高温阻燃线,耐高温不小于 200℃,引线 的阻燃标准满足 GB/T 19666-2019 中阻燃特 ZC 的要求。 14.1.2 传感采集设备外壳及封装满足 GB/T 2408-2021 中 V-0 级阻燃要求。 14.1.3 传感采集设备的输入端和工作电源处串入保险丝,确保过载时对外呈现断路状态。 14.2 网络与信息安全要求 14.2.1 防止非法设备接入网络,所有网络交换设备宜根据实际网络节点数目为各终端接入网络提供固 定端口,调试或维护设备接入智能运维系统网络时,使用为调试分配的专用 IP 地址,并经过防病毒服务 器杀毒软件检查。 14.2.2 所有网络交换设备对各网络节点 MAC 地址进行登记,对未登记的 MAC 地址进行过滤,防止未登 记的网络节点入侵。 14.2.3 登记所有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TCP/IP)传输通道的属性,包括通道源 IP、源端口、目的 IP、目的端口和协议类型,各网络交换设备仅为登记过的传输通道提供转发链路,防止非法网络节点伪 造会话。 14.2.4 充分运用操作系统和数据库软件提供的安全手段,加强对登录用户的识别检查,控制用户的存 取权限,定期更换口令密码,防止由于口令破解造成数据窃取和泄密。 14.2.5 智能运维系统各网络节点安装防病毒软件,并定期进行病毒库升级。 14.2.6 定期对关键系统数据进行备份。

8

DB34/T 5176—2025 参考文献 [1] 城市轨道交通设施设备运行维护管理办法(交运规〔2019〕8号) [2]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智慧城轨发展纲要

9

资源下载
下载价格8.88 椰币
VIP免费
购买后自动出现下载链接,如有疑问请加微信 xycost
0

评论0

请先
DLT 1245-2024水轮机调节系统并网运行技术导则
DLT 1245-2024水轮机调节系统并网运行技术导则
5分钟前 有人购买 去瞅瞅看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

微信扫一扫关注
扫码关注后会自动登录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