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 / T 1062—2025 目 次 前言 ………………………………………………………………………………………………………… Ⅲ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定义和符号………………………………………………………………………………………… 2 4 分类、结构及型号………………………………………………………………………………………… 5 5 技术要求………………………………………………………………………………………………… 16 6 试验方法………………………………………………………………………………………………… 28 7 检验规则………………………………………………………………………………………………… 36 附录 A(资料性) 桥梁减隔震装置基本力学模型 ……………………………………………………… 40 附录 B(资料性) 桥梁减隔震装置的设计计算 ………………………………………………………… 41 Ⅰ JT / T 1062—2025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 T 1. 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 JT/ T 822—2011《公路桥梁铅芯隔震橡胶支座》、JT/ T 842—2012《公路桥梁高阻尼隔震 橡胶支座》、JT/ T 843—2012《公路桥梁弹塑性钢减震支座》、JT/ T 852—2013《公路桥梁摩擦摆式减隔震 支座》、JT/ T 927—2014《桥梁双曲面球型减隔震支座》、JT/ T 928—2014《桥梁超高阻尼隔震橡胶支座》、 JT/ T 1062—2016《桥梁减隔震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以 JT/ T 1062—2016 为主,整合了 JT/ T 822—2011、 JT/ T 842—2012、 JT/ T 843—2012、 JT/ T 852—2013、 JT/ T 927—2014、 JT/ T 928—2014 的 内 容。 与 JT/ T 1062—2016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 ) 更改了桥梁减隔震装置范围(见第 1 章,2016 年版的第 1 章); b ) 增加了剪力卡榫装置、隔震橡胶支座、摩擦摆减隔震支座、整体式摩擦摆减隔震支座、分离式 摩擦摆减隔震支座、弹塑性钢减隔震支座、设计压应力、保险销和复合橡胶的术语和定义 (见 3. 1. 2、3. 1. 4 ~3. 1. 11); c ) 删除了隔震装置、减震装置、刚性连接装置、永久连接装置、熔断保护装置、位移相关型装置、 速度相关型装置、流体黏滞阻尼器、黏弹性阻尼器的术语和定义(见 2016 年版的 3. 2 ~3. 6、 3. 8 ~3. 11); d ) 增加了符号(见 3. 2); e ) 更改了桥梁减隔震装置分类(见 4. 1,2016 年版的第 4 章); f ) 增加了桥梁减隔震装置结构、型号(见 4. 2、4. 3); g ) 删除了桥梁减隔震装置按布置方式的分类方法(见 2016 年版的 4. 3); h ) 更改了减隔震装置功能要求和使用性能要求(见 5. 1. 1, 2016 年版的 5. 1、5. 2); i ) 增加了环境适应性、装配性、安装要求(见 5. 1. 2 ~5. 1. 4); j ) 增加了剪力卡榫装置的材料、工艺性能及力学性能(见 5. 2. 2 ~5. 2. 4); k ) 更改了速度锁定装置、隔震橡胶支座的钢材性能指标(见 5. 3. 2. 1、5. 4. 2. 2,2016 年版的 6. 1. 2. 2、6. 2. 2. 3); l ) 更改了速度锁定装置、隔震橡胶支座的力学性能指标(见 5. 3. 4、5. 4. 4. 1、5. 4. 4. 3 ~5. 4. 4. 7, 2016 年版的 6. 1. 3. 3、6. 2. 3. 1、6. 2. 3. 2); m) 更改了隔震橡胶支座外观要求(见 5. 4. 1,2016 年版的 6. 2. 1); n ) 更改了橡胶材料性能指标、试验方法(见 5. 4. 2. 1、6. 4. 2. 1,2016 年版的 6. 2. 2. 2、7. 3. 2. 2); o ) 增加了隔震橡胶支座、摩擦摆减隔震支座的设计、计算要求(见 5. 4. 4. 3、5. 5. 4. 8); p ) 更改了摩擦摆减隔震支座的材料、工艺性能及力学性能(见5.5.2 ~5.5.4,2016 年版的6.2.2、 6. 2. 3. 3、6. 2. 4. 2); q ) 增加了弹塑性钢减隔震支座的外观、材料、工艺性能及力学性能(见 5. 6. 1 ~5. 6. 4); r ) 更改了试验方法的一般要求(见 6. 1,2016 年版的 7. 1); s ) 增加了剪力卡榫装置、弹塑性钢减隔震支座的试验方法(见 6. 2、6. 6); t ) 更改了速度锁定装置、隔震橡胶支座、摩擦摆减隔震支座的试验方法(见 6. 3 ~6. 5,2016 年版 的 7. 2. 3. 3、7. 3. 3); u ) 删除了摩擦阻尼器、流体黏滞阻尼器、黏弹性阻尼器相关内容(见2016 年版的6. 3. 1 ~6. 3. 4、 7. 4. 1 ~7. 4. 3); Ⅲ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