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35.240 CCS L 70/84 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 2375—2024 城市运行监测指标体系 City operation monitoring indicators system 2024 – 12 – 25 发布 2025 – 04 – 01 实施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11/T 2375—2024 目次 前言. II 引言.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指标设立原则 . 1 5 指标总体框架 . 1 6 指标分类及描述 . 2 附录 A(资料性) 城市运行监测指标体系 . 6 参考文献 . 9 I DB11/T 2375—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北京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由北京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市大数据中心、中关村科学城城市大脑股份有限公司、中 电云计算技术有限 公司、北京数梦工场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孙伟利、周欢、陈桂红、吴学军、王琦、张鑫、李娜、张琳、徐海琛、李浩浩、 徐起、沙合宁、郭冉、王晓萍、白晶、许仲林、李莹莹、胡宁、马建威、周治国、梅岳磊、李翔文。 II DB11/T 2375—2024 引言 为建立一套科学、系 统、客观的城市运行监测指标体系,反映城市综合运行状况和各行业、各领域 发展和运行情况,本文件立足于北京市智慧城市建设总体框架及有关要求,围绕各级决策“一网慧治” 建设总体目标,结合本市政务部门主要职责及核心业务数据,梳理归纳了适用于北京市的城市运行监测 指标体系总体框架,用于承载和管理各类城市运行指标,为 构建以动态监测、精细管理、高效决策等为 核心的城市运行管理与决策支撑应用体系提供数字基础支撑。 III DB11/T 2375—2024 城市运行监测指标体系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北京市城市运行监测指标体系的设立原则、总体框架、分类及描述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及下辖行政区的城市运行监测指标体系的建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城市运行监测指标 city operation monitoring indicator 城市各政务部门及行业领域运行管理过程中,可以从时间、区域和属性等维度量化、动态表征特定 业务运行状态和能力的数据指标。 指标分类 indicators categorization classification 对城市运行监测指标按其功能、领域进行结构化后的归类。 4 指标设立原则 城市运行监测指标体系制定遵循如下原则: a) 系统性:以“优政、惠民、兴业”为导向,系统反映 城市管理、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 质量和水平; b) 客观性:指标分类科学、合理、规范,指标来源可追溯、有依据,能够量化、动态反映城市各 领域的运行情况; c) 可操作性:指标体系具备可 实际落地的应用场景,能够适应北京智慧城市建设不同阶段的目标 和任务推进需要。 5 指标总体框架 城市运行监测指标体系总体框架共包含6个一级指标分类、35个二级指标分类,见图1。指标分类依 据如下: a) 充分考虑北京智慧城市建设特征、各政务部门业务职能及各行业领域运行特点,制定指标体系 总体框架,确定一级指标分类和二级指标分类; b) 一级指标分类反映城市基本要素及其组成关系,覆盖各个管理机构的职能领域,体现指标分类 的综合性及辐射度,凸显城市运行管理事务的本质; 1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