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93.080.01 CCS P 66 4 1 河 南 省 地 方 标 准 DB41/T 2744—2024 农村公路建设指南 2024 – 08 – 26 发布 2024 – 11 – 25 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41/T 2744—2024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总则 . 2 5 路线 . 2 6 路基路面 . 6 7 桥梁涵洞 . 8 8 路线交叉 . 9 9 排水设施 . 10 10 交通安全设施 . 11 11 其他设施 . 11 12 施工质量控制 . 11 附录 A(资料性) 各等级公路建设指标表 .16 Ⅰ DB41/T 2744—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河南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南省交通事业发展中心、河南中原公路勘察设计有限公司、河南交通发展研究 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靳明、刘怀相、单飞、杨慧慧、杜红静、吴旭、邓志坤、昌宏哲、杜福亮、徐 明、昌亚辉、郭晶、何亚辉、任海林、聂世刚、袁洋、张世男、曹锋军、刘胜男、董洁、袁雪雪、张秀 艳、邓永鑫、孙馨宇、刘新罡、戴葳、朱家宝、王登铎、刘丹、杨怀宇、邵舒。 Ⅱ DB41/T 2744—2024 农村公路建设指南 1 范围 本文件提供了总则、路线、路基路面、桥梁涵洞、路线交叉、排水设施、交通安全设施、其他设施 和施工质量控制的建议。 本文件适用于农村公路新建、改扩建和改造工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5768.2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 GB 5768.3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第3部分:道路交通标线 CJJ 37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 JTG B01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D20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 JTG D81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 JTG 2111 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T 3671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技术规范 国家交通运输部.提升公路桥梁安全防护能力专项行动技术指南.2019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农村公路 纳入农村公路规划,按照公路工程相关技术标准修建的县道、乡道、村道及其所属设施。 [来源:JTG/T 5190—2019,2.0.1] 设计速度 确定公路设计指标并使其相互协调的设计基准速度。 [来源:JTG B01—2014,2.0.3] 村镇路段 农村公路中穿过村镇的路段。 [来源:JTG 2111—2019,2.0.4] 路宅分家 采取措施,将公路与沿线房屋建筑物予以分隔。 1 DB41/T 2744—2024 [来源:GB 5768.4—2017,3.6] 4 总则 依据“因地制宜、经济适用、绿色生态”的原则,合理确定建设标准,宜宽则宽、宜窄则窄,充 分利用旧路资源,节约集约用地,避免大拆大建、高填深挖,注重安防、排水和绿化设计。根据区域公 路网规划及经济发展状况、公路的使用功能和预测年限的设计交通量合理确定农村公路的技术等级。 县通乡公路宜采用二级公路;乡际公路宜采用三级或三级以上公路;乡通行政村及行政村之间连 通公路宜采用四级或四级以上公路;行政村通自然村、自然村之间公路路面宽度不宜小于 3.5 m,不具 备条件时可因地制宜、因路施策确定建设标准。各等级公路建设指标参见附录 A。 农村公路过村镇路段宜考虑村镇的特殊需求,与村镇建设相结合,提高综合服务水平,适应社会 主义新农村建设需求。 5 路线 农村公路选线,宜贯彻节约用地原则,尽量少拆迁,尽量利用老路。 农村公路选线宜综合考虑平、纵、横要素,其圆曲线最小半径、竖曲线最小半径、纵坡宜按照 JTG D20、JTG 2111 的要求设置。 选线时注意少拆房屋、少动迁公用事业管线;避免大改大调或大填大挖,防止诱发新的地质病害; 避免穿越滑坡、泥石流、软土、沼泽、断层等地质不良地段;与沿线环境和景观的协调,保护自然生态 环境和文物古迹,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城镇化建设。 对于利用原路改建的路线宜充分利用旧路资源,在满足公路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将对公路沿线环 境的破坏减少到最低程度。 平原区可结合实际交通需求适当提高标准;地形、地质等自然条件复杂的山区部分路段,经论证 可适当降低设计速度。村镇路段在确有需要且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鼓励进行路基断面的非机动车道和客 运站点的加宽设置。路肩宽度符合要求,高度根据排水需求,可结合高路缘石、平路缘石要求进行设计, 培护宜平整、密实,防冲刷,并设置 3%向外倾斜的横坡。 各等级公路的路基路面宽度和设计速度不宜低于规范规定,平原区结合实际交通需求宜适当提高 标准,地形、地质等自然条件复杂的山区部分路段,经论证可适当降低设计速度。各等级公路典型横断 面布置图参见图 1,结合全省实际,有关情况说明如下: a) 二级公路:设计速度宜采用 60 km/h,路基宽度不宜小于 8.5 m,路面宽度不宜小于 7.5 m, 硬路肩宽度不宜小于 0.25 m,土路肩宽度不宜小于 0.5 m;平原区路基宽度可采用 10 m、路 面宽度可采用 8.5 m,硬路肩宽度可采用 0.25 m,土路肩宽度可采用 0.5 m;具备条件的地区 设计速度可采用 80 km/h,路基宽度可采用 12 m,路面宽度可采用 10.5 m,硬路肩宽度可采 用 0.25 m,土路肩宽度可采用 0.5 m;地形、地质等自然条件复杂的部分山区路段,经论证, 设计速度可采用 40 km/h,路基宽度可采用 8.5 m、路面宽度可采用 7 m,硬路肩宽度可采用 0.25 m,土路肩宽度可采用 0.5 m; b) 三级公路:设计速度宜采用 30 km/h,路基宽度不宜小于 7.5 m,路面宽度不宜小于 6.5 m, 土路肩宽度不宜小于 0.5 m;平原区可采用设计速度 40 km/h,路基宽度可采用 8.5 m、路面 宽度可采用 7 m,土路肩宽度不宜小于 0.75 m; c) 四级公路(双车道):设计速度宜采用 20 km/h,路基宽度不宜小于 6.5 m,路面宽度不宜小 于 6.0 m,土路肩宽度不宜小于 0.25 m; 2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