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35.020 CCS L00 31 上海市 地方标准 DB31/T 1490—2024 人工智能标准化工作导则 Guidelines for the standardizat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2024-07-05发布 2024-11-01实施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1/T 1490-2024 目 次 前言 . II 引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基本原则 . 1 5 工作规划 . 1 6 组织建设 . 2 7 工作内容 . 2 附录A(资料性)上海市新一代人工智能标准体系框架 . 5 附录B(资料性)国家标准制定流程 . 6 附录C(资料性)上海市地方标准制定流程 . 11 附录D(资料性) ISO标准制定流程 . 13 附录E(资料性) IEEE标准制定流程 . 15 参考文献 . 18 I DB31/T 1490—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ㄩ〼〰ㄴ㸱〼㐷ㄸ㸰⠈㘩〼〲䐶㸱〼ㅅ㌷㸰㰰㝆㘾〨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由上海市人工智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上海市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上海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上海华东电信研究院、 公安部ㄩ〼〴㌹㸱〨研⤰㰳ぁ㘾㰱㠷〾〼〱䌳㸴㤰㰰㐳䄾㰲㍁㜾〼〵䍄㸲〨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商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人工智能创新中心、 上海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中心、壹沓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正敏、徐雷、陈曦、彭莉、刘彩霞、赵春昊、蒋慧、戴宇欣、袁梦、钟俊浩、 陈俊琰、常永波、吴庚、瞿晶晶、陈敏刚、王琰元、朱婕、霍哲珺。 II DB31/T 1490—2024 引 言 上海已将人工智能作为重点发展的三大先导产业之一。为此,既要推动构建世界级产业集群,强化 人工智能硬实力;也要不断优化生态基础和体系,提升人工智能软实力。在这一迅猛发展过程中,人工 智能标准化将作为航标灯,引领人工智能技术按照设立的正确方向开展研发,促使本市更好掌握人工智 能产业和技术发展的主动权。同时,人工智能标准化还将对促进人工智能技术规范化应用,广泛凝聚优 势资源,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全面赋能城市数字化转型起到重要作用。 本文件围绕本市人工智能企业开展标准化建设的重点内容,逐章展开,力求使得相关组织和人员能 够尽快理解和把握人工智能行业开展标准化工作的主要内容和要求,积极参与、正确开展人工智能标准 化工作,实现为国家的人工智能标准化提出上海方案、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贡献上海智慧的预期目标, 并通过人工智能领域标准话语权的提升,强化上海人工智能世界级产业集群对产业链的影响力和控制力。 III DB31/T 1490—2024 人工智能标准化工作导则 1 范围 本文件提供了上海市人工智能标准化工作的基本原则、工作规划、组织建设、工作内容等指导性技 术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上海市人工智能组织开展标准化活动,其他组织开展标准化活动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41867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术语 DB31/T 1204 标准先进性评价通用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GB/T 41867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 基本原则 4.1 需求导向 结合实际需求,开展人工智能重点急需标准的先行研制,以标准提升产品与服务质量、规范安全与 伦理,促进人工智能产业标准化水平整体提升。 4.2 交叉融合 倡导开源共享,促进产学研用各创新主体共创共享,深化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数字治理、数字生 活等相关领域的交叉融合,不断丰富完善人工智能跨领域核心知识体系和标准体系。 4.3 面向国际 加强国际合作,对接先进标准研究成果,发挥技术优势,积极开展国际标准制定,推动“上海标准” 向“国际标准”转变,助力“中国标准”国际贡献力与应用水平提升。 5 工作规划 人工智能相关标准化主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技术机构宜加强对人工智能组织的指引和支撑,明 确人工智能组织标准化工作的总体方向: a) 开展本市人工智能标准体系建设规划,并确保与相关行业标准协调配套,系统推进标准制修 订; 1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