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标准按照 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依据 DB1 制定。
本标准是对 DB14/T 716-2012《高速公路路面工程施工指南》的修订,与 DB14/T 716-2012 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总体要求(见4)
-增加了施工准备(见5);
-增加了桥面防水粘结层(见9);
-删除原第8章其他(2012年版第8章全删);
-删除原第9章总则(2012年版第9章全删);
-删除了原““石灰稳定土底基层”的相关内容(2012年版4.2);
增加了橡胶沥青混合料用废旧胶粉、橡胶沥青、橡胶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指标及橡胶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控制要求(见7.1.2.1、7.1.2.3、7.2.2.1、7.2.2.3、7.5.2、7. 5.
-增加了热拌沥青混合料类型及沥青路面常用结构形式(见7.2.1.2、2.3);
-增加了极重、特重、重交通长大纵坡路段沥青混合料高温技术指标(见7.2.2.4);
-增加了同步碎石封层施工技术(见8.2.2、9)
用原材料的规格、技术要求,混合料级配要求及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见6.2,2012
-调整了
年版4.1);
修改完善了原材料、混合料矿料级配、技术指标、施工工艺、检测频度(见7.1、7.2.2、7.5、
GUD-修订完善了下封层、粘层用材料的技术要求(见8.1.1、8.2.1,2012年版)。本标准由山西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
7.7,2012年版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西省交通运输厅、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主要编写人员:韩萍、高新文、张晓燕、李智慧、祝海折、王瑞林、张、郝文斌、张艳聪、常立峰。
本标准于 2012年 12月首次发布,2018年8月第一次修订。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山西省高速公路路面工程的施工要求,包括术语、定义及符号,总体要求,施工准备基层、底基层,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透层、粘层、下封层,桥面防水粘结层,连续配筋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山西省高速公路路面工程施工,其他等级公路可参照执行。
HAN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