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颗承载着城市梦想的“海星”航站楼,由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与阿特金斯顾问(深圳)有限公司联合设计。
起初设设计时,海星设计并非有意,而是在满足机场的设计是否绿色环保,是否能支撑起后续庞大的业务量为首要前提,在多次修稿后发现放射状的集中尽端式结构愈发接近“海星”的样子,这也恰好符合了青岛的特色海洋文化,在与中央美术学院进行合作后确定了“海之梦”的文化特色主题,还邀请了仁川机场的设计师做航站楼精装修的设计,力求充分展现世界先进文化与地域特色文化相互融合贯通的理念,把新机场打造成为传承地域文明、展示城市文化的新窗口。
航站楼建筑最高标高为43.5m,平面纵向最长为1114.58米,横向最大宽度为973.98米。新机场建设世界最大航站楼整体不锈钢屋面,面积约22万平米,国内第一个焊接不锈钢屋面工程,全球最大焊接不锈钢屋面工程。
据测算,主航站楼整个大厅钢结构总用钢量约2万吨,相当于北京“鸟巢”的总用钢量。
在航站楼的五指廊部分,F区大厅及A、B、C、D、E区指廊主体结构均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并在F大厅设置多组黏滞阻尼器;其中在中心区域的F大厅的部分区域采用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梁楼盖,部分楼板设置无粘结预应力筋;大跨度屋盖采用钢网架结构,网架支撑柱采用钢管柱或钢管混凝土柱。
真材实料的匠心打造为日后的使用提供了既高级又安全舒适的环境,不再为机场安全所担心,也不会出现以往的漏雨揭盖等弊端。
超大综合交通中心多条交通线连接站楼,零换乘不再是梦!看看下面交通线出行便可一清二楚!
交通中心内换乘大厅北侧设置通往T1航站楼地下联系连廊,南侧预留通往远期T2、T3航站楼地下联系通道。
交通中心下部分为济青高铁机场站站台层、站厅层、地铁8号线站台层、站厅层,预留地铁12号线站厅层、站台层。新机场作为首家将地铁引入航站楼的新场,最大程度实现了零换乘理念。
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地铁8号线的速度可是没的说,从胶州到市南五四广场只需要一个半小时!并且地铁8号线可以说贯穿了青岛,它连接起了地铁1号线、2号线、3号线、4号线、5号线,7号线、8号线、9号线、10号线、12号线,几乎与青岛所有的地铁线都能够换乘,一句话就是青岛胶东机场拥有了地铁8号线就等于拥有了所有地铁线路,最终都可抵达青岛新机场!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海南省BIM中心):青岛胶东国际机场高地铁站房全套BIM资料下载(含模型视频)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