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图集为新编图集。用于指导城市建设用地中的G类(绿地与广场用地)、城市用地的附属绿地中的生态护坡建设,适合全国建筑工程、市政工程及园林工程专业设计人员、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规划相关单位、教师与学生等人员使用。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编制依据
本图集依据的主要标准规范:
《城市绿地设计规范》GB50420-2007(2016版)《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
《河道整治设计规范》GB50707-2011《裸露坡面植被恢复技术规范》GB/T 38360-2019《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型蓄排引水工程》GB/T16453.4-2008
《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GB/T50363-2018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15
《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G/T D32-2012《公路路域植被恢复材料第1部分:植物材料/第2部分:辅助材料/第3部分:植物纤维毯》JT/T1108
《绿化种植土壤》CJ/T 340-2016
《边坡喷播绿化工程技术标准》CJJ/T292-2018《园林绿化养护标准》CJJ/T287-2018
《工程用机编钢丝网及组合体》YB/T 4190-2018当依据的标准规范进行修订或有新的标准规范出版实施时,本图集与现行的标准规范不符的内容、限制或淘汰的技术产品视为无效。工程技术人员在参考使用时,应注意加以区分,并应对本图集相关内容进行复核后选用。
适用范围2
2.1本图集适用于城市建设用地中的G类(绿地与广场用地)城市用地的附属绿地,场地内的地形、坡面、景观水系最高水位

以上部位,坡体自身结构稳定的边坡防护,2.2在水利、道路、山体修复等建设工程场地内的边坡,如需要采用生态护坡可参考使用。
2.3本图集不适用于坡体稳定性不足的坡体,包括位于滑坡、泥石流、常年冻土、软土、液化土、膨胀土、湿陷性黄土等特殊不良地区的护坡,以及长期或季节性浸水的河道驳岸护坡。
图集内容3
3.1本图集选用的生态技术包括三个层面:植物的生态性、材料的生态性、工程做法的生态性。(1)利用植物的根茎枝干或植物与土木工程设施相结合的方式,选用有利于生态恢复、有利于动植物的生长、适应当地环境、提高生物多样性的植物品种;(2)使用就地取材物料、废旧材料、耐用材料、再生材料等;(3)采取对原生环境低影响的护坡做法,防止水土流失,符合低影响开发理念,减少人工上石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3.2本图集的生态护坡技术按护坡材料或技术做法相似性进行归类划分。
3.2.1木质护坡:护坡材料主要为就地取材的木材、树木梢料和可扦插的植物枝干等木质材料,护坡依靠枝干本身或植物扦插生根形成的坡面防护系统进行防护。3.2.2卷材护坡:采用卷材对坡体进行防护加固的护坡3.2.3分区固土护坡:用人工构造在坡面建立格室骨架,或将坡面分成小的分区,用以支撑表土层的护坡。

3.2.4块材护坡:采用块材作为建造护坡的材料,包括就地取材的天然石块或再生材料块材如生态混凝土、现浇或预制混土砌块材料。
3.2.5格网结构护坡:采用格网结构网片与填充料构成利于水分交换的坡体环境。
3.2.6综合设施:护坡特殊构造、配件及给水排水设施
3.3本图集以施工详图为主,各分项护坡技术附有说明注释,说明注释中包含该护坡的简介、特点、护坡适用的坡质、坡度和高差以及该工程做法参考的技术规范。
选用要点
4.1护坡选用原则:
4.1.1安全稳固。有人员通过的护坡需考虑安全防护设施;施工过程中需考虑作业人员的安全;使用中需复核生态护坡构造是否影响原坡体的安全稳定。
4.1.2 因地制宜。应根据工程情况如气侯、水文、地质、坡体情况等,选择适宜的护坡技术和植物种植方案。
4.1.3景观协调。构建与环境相协调的生态护坡景观。4.1.4经济合理。综合考虑项目所处地域的自然环境、生产水平、工程条件及生态修复目标等因素,选择适宜的材料及技术措施,兼顾建设、养护、管理等全过程投资的合理性。4.2本图集编制的生态技术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应根据施工地点的安全要求、护坡的坡度、坡高、坡长、地点的小气候、土质、周边市政施工条件、材料来源、工程造价以及工期等因素

资源下载
下载价格16.8 椰币
VIP免费
购买后自动出现下载链接,如有疑问请加微信 xycost
0

评论0

请先
正式版、带书签 RISN-TG046-2023 基于保持建筑正常使用功能的抗震技术导则.pdf
正式版、带书签 RISN-TG046-2023 基于保持建筑正常使用功能的抗震技术导则.pdf
6分钟前 有人购买 去瞅瞅看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

微信扫一扫关注
扫码关注后会自动登录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