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截图:
资源简介/截图:
ICS 93.080.20 CCS P 66 D B 3 6 江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36/T 605—2024 代替 DB36/T 605—2011 温拌沥青混合料施工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of warm mix asphalt construction 2024 – 03 – 26 发布 2024 – 09 – 01 实施 江 西 省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发 布 DB36/T 605—2024 目 次 前 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一般规定 . 2 5 材料 . 3 6 温拌沥青制备 . 4 7 温拌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 . 5 8 温拌沥青混合料施工 . 6 9 施工质量与检查验收 . 7 附录 A (资料性附录) 表面活性温拌剂检测方法 .9 附录 B (资料性附录) 泡沫温拌沥青混合料制备 .11 附录 C (资料性附录) 表面活性剂型温拌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 .13 附录 D (资料性附录) 表面活性剂型温拌沥青混合料拌和 .14 I DB36/T 605—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代替DB36/T 605-2011《温拌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与DB36/T 605-2011相比,除 编辑性修改外,主要变化如下: ——修改了标准名称; ——修改了范围(见第1章和2011版的第1章); ——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和2011版的第2章); ——修改了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和2011版的第3章); ——增加了一般规定,删除了分类标准(见第4章和2011版的第4章); ——修改了表面活性剂型温拌剂技术要求(见表格1和2011版的表格1); ——增加了温拌沥青制备(见第6章); ——补充了机械发泡沥青温拌技术路线相关的技术要求(见6.2、7.4、8.2、附录B); ——修改了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拌制温度范围的要求(见表格5和2011版的表格4、5、6); ——修改了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范围的要求(见表格6和2011版的表格10、11、12); ——增加了资料性附录,即沥青发泡效果评估和泡沫温拌沥青混合料制备(见附录B); ——删除了条文说明(见2011版的条文说明)。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江西省交通运输厅提出,江西省交通运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JX/TC 014)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西赣粤高速公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江西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江西 省桥梁智能养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道淳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吴建明、李艳红、万丽霞、颜灵胜、任盼、王观阳、刘政军、陶卓辉、熊文勇、 黄志刚、高宇、雷鸣。 本文件首次发布为DB36/T 605-2011,本次为首次修订。 II DB36/T 605—2024 温拌沥青混合料施工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温拌沥青混合料施工的术语和定义、一般规定、材料、温拌沥青制备、温拌沥青混合 料组成设计、温拌沥青混合料施工、施工工艺和质量验收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采用表面活性剂型温拌和泡沫温拌沥青混合料施工的新、改建沥青路面。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JGJ 63 混凝土用水标准 JT/T 860.6 沥青混合料改性添加剂 第6部分:温拌剂 JTG 5220 公路养护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第一册 土建工程 JTG E20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JTG E42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JTG F40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 F80/1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第一册 土建工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温拌剂 warm mix additive 添加到沥青或沥青合料中,通过物理或化学作用,沥青混合料能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正常施工,满 足热拌沥青混合料技术要求的添加剂。 3.2 温拌沥青 warm asphalt 将温拌剂与沥青通过搅拌、剪切或胶体磨等方式加工得到的,或者通过机械发泡的方式得到的,可 在较低温度下正常施工,满足热拌沥青混合料技术要求的沥青。 3.3 温拌沥青混合料 warm mix asphalt (WMA) 1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