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土石方工程都觉得在房地产合约体系中属这个合约最简单了,长**高会算体积就能算土方。要是这么想,遇到大型、复杂、山地这几个因素碰到一起的项目可能会赔的裤衩都不剩了。很不巧在笔者的从业经历中,就遇到了这种项目,合同金额五千万,最后搞了一个亿出来。

项目背景

某山地项目,建筑面积40万平米(地上26万平,地下14万平),业态:小高层,地下室:1层(层高3.65米,楼座夹层1.8米),占地面积17万平;分为3个地块,勾地项目,土石方一二级联动开发。

五千万变一个亿

合同额五千万怎么变成了1个亿,相信大家很好奇,总结一下主要三点原因:(一)签证方格网标高比地勘平均标高高2米(二)大量级配碎石换填(三)挖石方工程量激增。

(一)签证方格网标高比地勘平均标高高2米。先讲第一条,贡献了超支金额的5%。大家都知道土方开挖前,要测量施工现场的原始地貌标高,但是很少有人能想到用地勘的标高去复核,甚至很多工程管理人员根本没有看过地勘的成果文件。大多数管理者能够做到标高测量时现场见证已经是负责了,但对于土石方这种大额、隐蔽的工程,过程管理一旦疏忽影响极大。就像《大明王朝1566》里面为了改稻为桑顺利实施,人为水淹九县的当晚,杨公公对其干儿子的殷殷嘱托,“有些事一旦不上秤没有四两重,一旦上了秤千斤都不止”因为面积大,标高出现一点变化,工程量影响极大,何况标高高了2米;如果当时用地勘的成果去校核,至少能说明其中有一个成果文件是不准确的。若是地勘不准确则可以及时修正,若是标高的问题那就要进一步分析原因了。

(二)大量级配碎石换填。很多朋友一看到大量级配换填,非常诧异,难道过程中这么大的量没有发现这个问题么,即使过程没发现那么在验槽记录和签证上面也得体现啊,这是要单独出签证的啊。这个就要说一下项目的独特性了,项目位于山地,设计单位过于保守,图纸里面并未明确设计底标高具体数据,只是要求“设计底标高要满足进入持力层0.3米”,这一下就开了口子,导致项目大部分超挖1.5米,超挖后再换填至设计底标高,仅这一项就贡献了超支金额的70%。试想仅靠现场施工能能把握住平均进入持力层0.3米这个刻度么?如果没有具体的标高要求,对于施工单位而言,换填当然多多益善,况且他们有义正严词的理由“山地项目,不像软土地基,石方开挖是用炮锤对岩石破碎,谁也不能保证岩石破碎后的标高正好是入持力层0.3米”。笔者通过计算,得知垫层底标高已经满足进入持力层0.3米的条件,这意味着到了垫层底标高即不需要再向下开挖即满足设计要求,换句话说换填级配这件事没有必要发生。
(三)挖石方工程量激增。干过山地项目的朋友可能知道“土石比”概念,简单来说就是土石方里面土方、石方的比例,挖石方的单价要远远高于土方,利润也更大,所以施工单位更倾向于多挖石方、少挖土方。笔者所在项目结算时石方工程量竟然是超标工程量的5倍,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土石方单位偷换了概念,用签证的形式,将存在石方的区域的面积以签证的形式签确下来,然后再与此区域的标高差相乘得出了石方的工程量,这样算出的石方工程量看似有依据,实则远远超过实际的开挖量。正确的做法,应该按照地勘竖向成果文件(各勘察点土层、岩层的标高)来计算出土石比,再用整体的土方量*土石比来计算石方量。这一项贡献了超支金额的25%
如何策划

看了上面的案例,估计各位读者内心也产生了一定的波澜,没想到土石方还可以这么“玩”,那么从后往前看,站在未来看当下,如何策划才能避免出现这个问题。

(一)事前事后要测绘,成果互检。很多项目入场前,并没有组织第三方进行地貌测绘,有的甚至土方单位进去干了一部分,然后才组织第三方进行地貌测绘,事后土方单位拿出“自己的原始地貌标高”来否认甲方的地貌标高,扯皮推诿,最后很有可能走向成本失控。要保证土石方单位进场前,就组织第三方测绘单位进行了施工现场原始地貌标高的测绘,土石方单位进场后正式施工前可自行复测,复测结果无偏差,签字确认以此为开挖顶标高地貌;复测结果有偏差,双方针对偏差项查找原因校核,达成一致。

特别提示:1.若是政府项目,一般会有等高线标高,虽然等高线标高点间距较大,但仍具有很强的限额意义,如果确实是地貌标高陡然变化在等高线无法体现,要及时通知政府驻场咨询现场见证避免后期扯皮。2.最终测绘标高要与地勘文件复核,佐证测绘成果。

(二)招标工程量限额意识。要有招标工程量限额的意识,比如招标工程量换填没有放工程量,但是实际施工中不仅发生了,而且工程量较大,此刻作为现场管理人员就要引起重视了。要联合成本、设计人员对其开挖范围的持力层标高进行复核,是没到持力层确实需要换填、还是到了持力层硬要换填。
(三)利用好勘察报告。大多数朋友认为勘察报告是给设计人员看的,和其他人无关,甚至不清楚勘察报告成果文件都包括什么,更别提看横向和竖向的标高了。分享一下竖向的纵向剖面图,如下图,圆砾层就是持力层。利用纵剖图至少可以得到2个关键信息,一每个勘探点的持力层标高,二土石比。
(四)验槽记录不是摆设。很多项目土方开发完了,验槽记录结论上写着“已挖至持力层、满足要求”,但是正式满足要求的区域仍然需要换填,这就导致证据出现了矛盾,不能说明这块区域是否真的换填了。正确的做法是,验槽记录要和签证同进同出,只要有地基处理的情况发生,那么一定是验槽记录的结论和签证的工程量要匹配,不能因为合同清单列项了,就把工程量稀里糊涂的放到合同里面,隐蔽风险。

(五)做好设计管理。设计才是源头,决定了70%的成本,不能为了保守而保守,直接写个“开挖底标高需满足进入持力层0.3米”的废话,试想连设计单位都没有把握对标高的具体数值作出承诺,何况是现场的汉子们呢。所以对于复杂山地项目图纸内审时一定要关注,对于开挖标高是否做了明确的要求,如果没有,要坚决说NO。

结语

笔者用亲身经历的项目,给大家复盘总结了一下土石方工程的策划要点,除了以上四点要素外,更重要的是“用心”。没有一劳永逸的定律适用所有的情况,首先,管理者要有善于发现的意识,能够主动发现实际管理当中的痛点和不合逻辑,其次还要有探询表象背后的好奇心,我更愿意称之为“进取心”,最后找出坚实的依据去证明你的假设。

这与冯唐《金线》中始终强调的:“追求以假设为驱动,以事实为基础,符合逻辑的真知灼见”不谋而和。想要成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就要在职场中心细如发、如履薄冰。最后积沙成塔,集腋成裘,任何一点微小的改变,就可能改变人的一生

0

评论0

请先
GB/T 18451.1-2022 风力发电机组 设计要求.pdf
GB/T 18451.1-2022 风力发电机组 设计要求.pdf
1分钟前 有人购买 去瞅瞅看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

微信扫一扫关注
扫码关注后会自动登录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