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截图: NB ICS27.140 P59备案号J2129—2016NB/T 35071——2015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抽水蓄能电站水能规划设计规范Code for hydropower planning of pumped storage power station2015-10-27 发布2016-03-01 实施国家能源局 发布根据《国家能源局关于下达2012年第二批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能科技〔2012〕326 号)的要求,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规范。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基本资料收集与分析、供电范围与电力市场分析、工程任务和建设必要性论证、电力电量平衡、水库蓄能量计算、洪水调节、水源分析、水库泥沙冲淤及水库回水计算、方案比较、装机容量选择、水库特征水位选择、机组机型与台数比较、水轮机额定水头选择、输水道尺寸经济比较、初期蓄水计划、运行方式和效益分析。1.0.1 为统一抽水蓄能电站水能规划设计的原则、内容、方法和技术要求,制定本规范。1.0.2 本规范适用于大、中型抽水蓄能电站水能规划设计。1.0.3 抽水蓄能电站水能规划设计应根据经济社会、能源及电力系统发展规划,统筹考虑综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要求,按经济、社会、环境总体最优和技术可行原则,正确处理需要与可能、近期与远景、局部与整体、开发与保护等方面的关系。1.0.4 工程规模及特征值应进行方案技术经济比较,并考虑社会、环境等因素,经综合分析论证后选择,必要时应进行专题研究。1.0.5 抽水蓄能电站水能规划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0.1 日调节抽水蓄能电站 pumped storage power station with daily regulation承担日内电力供需不均衡调节任务,其上、下水库水位变化的循环周期为一日的抽水蓄能电站。2.0.2 周调节抽水蓄能电站 pumped storage power station with weekly regulation承担周内电力供需不均衡调节任务,其上、下水库水位变化的循环周期为一周的抽水蓄能电站。2.0.3 年调节抽水蓄能电站 pumped storage power station with yearly regulation承担年内丰、枯季节之间电力供需不均衡调节任务,其上、下水库水位变化的循环周期为一年的抽水蓄能电站。2.0.4 调节库容 regulation storage为正常蓄水位至死水位之间的水库容积。调节库容一般包括发电库容、综合利用库容、水损备用库容和冰冻备用库容等。发电库容为满足电站承担电力系统调峰、填谷、储能、调频、调相、事故备用等任务而设置的库容;综合利用库容为满足防洪、灌溉、供水等综合利用要求而设置的库容;水损备用库容为当正常运行期入库径流无法满足蒸发、渗漏等水量损失时,为弥补该损失而设置的备用库容;冰冻备用库容为弥补正常运行期因水库结冰占用库容而设置的备用库容。2.0.5 最大水头 maximum head上水库正常蓄水位与下水库死水位的差值,扣除单台机组空载运行时相应水头损失后的水头。2.0.6 最小水头 minimum head上水库死水位与下水库正常蓄水位的差值,扣除同一水力单元全部机组发出预想出力时相应水头损失后的水头。2.0.7 最大扬程 maximum lift上水库正常蓄水位与下水库死水位的差值,加上同一水力单元全部机组水泵工况抽送最大流量时相应扬程增加值后的扬程。2.0.8 最小扬程 minimum lift上水库死水位与下水库正常蓄水位的差值,加上单台机组水泵工况抽送最小流量时相应扬程增加值后的扬程。2.0.9 水库蓄能量 reservoir stored energy上水库发电库容相应水量可发出的电量。2.0.10 连续满发小时数 continuous full output power hours水库蓄能量与装机容量的比值。2.0.11 静态效益 static benefit抽水蓄能电站在电力系统中发挥调峰、填谷、储能等作用所产生的效益,一般包含容量效益、电量效益、节能效益等。2.0.12 动态效益 dynamic benefit抽水蓄能电站在电力系统中承担调频、调相、事故备用、黑启动等任务所产生的效益。2.0.13 循环效率 cycle efficiency抽水蓄能电站抽水发电系统能量转换效率。该技术指标反映了机组和变压器效率、上水库和输水系统水量损失、输水系统水头损失和扬程增加值等因素产生的能量损耗。2.0.14 节能系数 energy saving coefficient无、有设计抽水蓄能电站电力系统耗能量差值与抽水蓄能电站设计抽水耗能量的比值。3.1.1 应调查研究相关地区社会经济、电力系统等基本情况,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并进行合理性分析。3.1.2 社会经济资料,应主要包括工程所在地区及可能供电地区的自然地理、人口、资源、国内生产总值、产业结构和布局等的现状及发展规划资料。3.1.3 电力系统用电现状及负荷预测资料,应主要包括最高用电负荷、用电量、分产业用电量、分地区用电负荷、最大峰谷差、负荷特性等。3.1.4 各类电源、区外送电现状及发展规划资料,应主要包括电源的地理位置、装机规模、能量指标及与区外电力电量交换等。3.1.5 电网现状及发展规划资料,应主要包括网架结构、线路条数和长度、变电站的地理位置和容量、地理接线图等。3.1.6 各类电源的运行技术特性,应主要包括启停速度、跟踪负荷能力、最小技术输出功率,火电的燃料消耗特性,新能源电源运行特性等。3.1.7 电源和电网经济指标,应主要包括各类电源的电价水平,火电的燃料价格,各类拟建电源的投资及运行费用,输电线路及变电站工程的投资、运行费用及线损率等。3.2.1 应收集相关地区抽水蓄能电站选点规划、工程所在流域的开发及综合利用情况资料。3.2.2 选点规划资料,应主要包括工程所在地区抽水蓄能电站选点规划资料和可能供电地区抽水蓄能电站选点规划资料。3.2.3 流域开发及综合利用情况资料,应主要包括工程所在流域有关防洪、供水、灌溉、发电、航运、水产养殖、生态与环境和综合管理等方面的现状及相关要求的资料,以及工程所在河流的流域综合规划和水电规划资料。3.3.1 应了解设计电站前期工作过程及有关情况,提出相关专业需配合提供的设计资料内容和精度要求。3.3.2 电站前期工作过程及有关情况资料,应主要包括工程设计文件及审查意见、与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达成的协议等。3.3.3 水文泥沙资料应包括气象、径流、洪水、水位流量关系、冰情和泥沙资料等,具体如下∶1 气象资料∶应包括气温、降水、蒸发等主要气象要素的统计成果。2 径流资料∶应包括长系列或代表年逐月(日)径流资料等。3 洪水资料∶应包括洪峰、洪量、设计洪水过程线等。4 水位流量关系∶应包括坝址、水库回水区控制断面和下游河道有关断面等天然情况下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5 冰情资料∶应包括结冰河段、冰厚、冰量、封河与开河时间、水库结冰范围及形态等。6 泥沙资料∶应包括泥沙来源与组成,悬移质含沙量和输沙量系列,推移质输沙量,颗粒级配及矿物组成分析成果。3.3.4 地形资料,应包括库区地形图、库区和下游有关河段的纵剖面资料、横断面资料及平面位置图。3.3.5 地质资料,应包括库区地形地貌特征、低矮垭口、塌岸、滑坡、渗漏、地下水位、浸没、矿产压覆等资料,以及坝址、输水发电系统等的工程地质条件。3.3.6 枢纽布置资料,应包括工程等别、挡水和泄水建筑物的型式及布置方案、厂房及机组布置方案、进/出水口布置方案、挖填平衡成果、工程量、泄流曲线、水头损失和扬程增加值资料等。3.3.7 机组资料,应包括机组制造水平、大件运输条件、水泵水轮机机组参数、水头变幅控制条件等。3.3.8 接入系统资料,应包括输变电工程的电压等级、回路数、长度、投资和运行费等。3.3.9 施工资料,应包括对外交通、施工用水、施工用电等施工条件,以及渣场布置、下闸蓄水时间、发电工期、总工期等。3.3.10 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资料,应包括可能涉及的重要淹没对象、敏感区域的位置和控制性高程,水库淹没和工程施工影响范围,征地拆迁实物指标,移民安置方案等。3.3.11 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资料,应包括可能涉及的生态与环境敏感因素及影响,预防或减轻不利影响的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对策与措施等。3.3.12 工程投资资料,应包括枢纽工程投资、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补偿费用、独立费用、预备费、工程静态投资、建设期利息、工程总投资、工程影子投资,以及分项、分年投资计划等。3.3.13 当利用已建工程作为上水库或下水库时,应收集已建工程相关资料。3.3.14 当水源不足,需要采取补水措施时,应收集补水工程规划设计相关资料。前言…………………………………………………………………Ⅱ1总则………………………………………………………………12术语………………………………………………………………23基本资料收集与分析……………………………………………43.1社会经济及电力系统资料………………………………………43.2选点规划及综合利用资料………………………………………43.3工程设计资料…………………………………………………54供电范围与电力市场分析………………………………………74.1设计水平年……………………………………………………74.2供电范围分析……………………………………………………74.3负荷预测………………………………………………………84.4电力市场分析…………………………………………………85工程任务和建设必要性论证…………………………………105.1工程任务……………………………………………………105.2建设必要性论证………………………………………………106电力电量平衡…………………………………………………127水库蓄能量计算………………………………………………158洪水调节………………………………………………………169水源分析………………………………………………………1810水库泥沙冲淤及水库回水计算………………………………1910.1水库泥沙冲淤计算……………………………………………1910.2水库回水计算………………………………………………2011方案比较………………………………………………………2112装机容量选择…………………………………………………2213水库特征水位选择……………………………………………2414机组机型与台数比较…………………………………………2615水轮机额定水头选择…………………………………………2716输水道尺寸经济比较…………………………………………2817初期蓄水计划…………………………………………………2918运行方式和效益分析…………………………………………3018.1电站运行方式………………………………………………3018.2水库运行方式………………………………………………3018.3效益分析……………………………………………………31本规范用词说明……………………………………………………33引用标准名录………………………………………………………34附:条文说明………………………………………………………35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