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展现状

    BIM1.0阶段以为主、应用为辅;尝试宣传为主、价值为辅。

    BIM2.0阶段主要以模型为基础、平台化应用为主;注重应用价值、倡导信息化整合。

    BIM已经不是一种狭义的模型或建模技术,而是作为一种全新的工程理念和行业信息技术,正在引领建设领域规划、设计、施工、运维一系列技术创新和管理变革。

二、 BIM模型创建

1、主体BIM模型创建

匝道现浇梁

拱桥变截面连续梁

2、桥梁钢筋BIM模型创建

3、隧道BIM模型创建

三、图纸问题审查

建模过程中,可以直观的检查到图纸相互矛盾在施工前能预先发现存在的问题,帮助图纸审核,避免了后期施工由于图纸问题导致的延误。

建模过程中,发现60+100+60m连续梁0#块建模数量475.040m3,设计图纸给出的数量为125.310*2+51.875*2=354.37m3,设计图纸少给混凝土数量为:120.67m3。为变更修正数量提供依据。

郑州四环快速路跨陇海铁路工程,建模过程中提前发现桥墩高度不一致、标注不清晰等问题,为保障工程工期提供有力支持。

四、BIM深化设计

1、施工场地布置优化

   利用合理安排施工场地、临建的布置和临时道路的布置。

2、钢筋与预应力波纹管碰撞

   箱梁中钢筋与波纹管碰撞是施工过程中的一大顽疾。通过Navisworks碰撞检测,能直观清晰地发现预应力波纹管与钢筋之间的各处碰撞,避免在施工时发现带来的浪费钢筋或者错误安装,并且为后续的优化提供方便直观的指导。

   对发现的碰撞及时与设计院沟通并参照模型对钢筋位置及形状进行了调整优化,避免工人施工中进行的不合理调整及浪费材料。通过优化调整,钢筋与波纹管安装合格率100%。

3、模板数量控制

   异型现浇部分桥梁施工时,通过常规方法无法准确出其内外表面积从而控制模板数量。

五、可视化交底

    利用BIM模型,可将复杂的技术方案制作为三维模拟动画,模拟施工过程,进行技术方案论证及交底,大大提高论证效率及交底质量。

 利用BIM三维模型,展现构件施工工序,提高交底水平。

    箱梁制作工序交底:

 隧道的防水交底

  波纹管定位及安装顺序模拟

    针对连续梁设计图纸仅给出了几个断面波纹管孔道坐标,无法直观的确定连续梁每个节块分界线对应波纹管孔道相对坐标问题,利用BIM强大的剖面功能,根据需要灵活提取断面孔道相对坐标,大大的丰富了技术交底的手段,为预应力智能施工,奠定了基础。

0

评论0

请先
配网工程标准工艺(架空+户外+低压+电缆+通讯+绝缘台架+配电站)八册合集
配网工程标准工艺(架空+户外+低压+电缆+通讯+绝缘台架+配电站)八册合集
8分钟前 有人购买 去瞅瞅看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

微信扫一扫关注
扫码关注后会自动登录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