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问答|BIM如何控制工程质量?广东BIM案例参考

image_print阅读模式

本文结合东莞市清溪镇明门公司办公楼项目,详细介绍BIM技术在建设工程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明门公司办公楼位于东莞市清溪镇,项目东西两侧分别紧邻科技路和清渔路,总体量约为33460㎡,总高度为50.45m,设计有层高4.4m的地下室。本项目主体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还包括一部分的钢桁架结构。整体为双塔布局,分为办公楼宿舍,办公楼为10层,宿舍为12层,还包括4层的裙楼。本项目在建设过程中有以下4个特点:

1)工程量统计困难。本项目工程量大且结构复杂,在施工过程中由于认为原因造成了很多设计变更,如果采用人工进行统计,在编制概预算、工程结算和决算时极易出现多算、漏算的情况。怎样能迅速且准确的计算工程量是项目建设过程中的一项难题。

2)时间紧迫。本项目业主要求提前竣工,但东莞处于亚热带,雨天较多,对工期影响较大。另外施工时的地质条件与地址勘测报告不一致,重新调整施工工艺,造成工期浪费,需要重点关注如何在保证项目质量的前提下压缩工期。

3)质量要求高。本项目是东莞市的重大项目,施工方希望凭借该项目拿到鲁班奖,所以必须进行规范化施工,加强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

4)安全管理难度大。本项目施工情况复杂,存在的威胁因素较多。另外由于施工人员多为临时组织起来的,在安全意识方面有所欠缺,很难在短时间内弥补,加大了安全施工管理的难度。所以,如何在复杂的施工环境下既保证施工安全又保证施工质量是本项目面临的又一大考验。

面对这四大问题,该项目的质量控制首先是从思想上全面贯彻质量管理意识,然后按照PDCA循环原理,通过事前设定质量目标、事中设置关键控制点、事后进行检查控制这三个阶段形成一个系统的控制过程。本项目在施工前都要先召开设计方、施工方、监理方等多方参与的方案讨论会议,运用BIM模型的碰撞检测功能检查方案中存在的冲突,进行调整;然后在施工过程中由专业的技术人员和检查人员驻场跟踪管理,通过在BIM设置的质量控制点对重点部位进行监测,录入实时数据进行比较,发现质量问题,采取纠偏措施;工序完工后,在利用BIM模型进行验收,实现事后控制。具体的优势如下:

1)工序流程3D展示。本项目施工方案较多,包括土石方开挖、模版工程、脚手架搭设等6个专项方案和装修施工、环境施工、地下室施工等14个一般方案,每个方案都是质量控制点,利用BIM模型可对各质量控制点进行三维展示。

由于本项目施工队伍的专业化程度不深,在对施工班组技术交底时,BIM模型的可视化功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通过3D模型,施工人员可以快速的了解到相关信息,对细节把握更准确,如钢筋的位置、管线的排布、绑扎节点的处理等,跟传统的二维平面图项目,能帮助施工人员形成更加直观的认识。

2)管线碰撞检测。传统的质量控制模式下,水、暖、电各专业是分别单独设计的,很容易出现设计冲突。而在BIM质量控制模型中,通过搭建BIM信息平台,利用MEP碰撞检测技术,能够将这三个专业进行整合,快速准确检查到有管线冲突的地方,重新调整设计,加强事前质量控制。

3)二维出图及参数化设置。在处理细部工作,如饰面工程、幕墙工程、管道构件安装工程时,可将构件的图元属性调整为精细模式,然后隔离图元,从而生成二维的剖面图,代替了传统的翻阅图集查找方式。这样既加快了出图速度,也保证了图纸质量。另外,由于模型有参数设置,所以只需要改动数据就可以快速修改构件的尺寸和位置。

4)高集成化,便于查询和收集信息。BIM模型的基础就是一个涵盖了项目全生命周期所有相关信息的庞大的数据库,能够随时查看各种建筑构件详细信息、调用各种模型用于质量检查。尤其是在事后控制时,能通过逐一排查,快速定位质量问题产生原因。

0

评论0

请先
NBT 11487-2024 箱式液流电池储能系统通用技术要求
NBT 11487-2024 箱式液流电池储能系统通用技术要求
1分钟前 有人购买 去瞅瞅看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

微信扫一扫关注
扫码关注后会自动登录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