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t斜坡屋顶怎么画?关于Revit中带坡度屋顶梁的编辑

    文章来源:EaBIM

    在Revit建模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结构屋面找坡的情况,对于要求精度较高的模型用普通的矩形梁可能会导致屋面不平整,不美观等问题,这时就需修改梁族了。

    1、打开一个普通的梁族,切换到右立面,右立面做一根参照线并将端点分别于梁的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两个参照平面锁定,如图所示。

    2、将参照线与水平方向的参考面夹角注意一下添加一个角度参数,接着沿着参照线以及参照平面创建一个三角形的空心拉伸(各个边与对应的参照线或参照平面锁定),如图所示。

    3、点击完成之后切换到参照标高视图,将空心拉伸的两端锁定到梁的两端,然后用空心拉伸剪切一下矩形梁,就得到了一个顶面带坡度的梯形梁,如图所示。

    4、将模型另存为一个不同名称的族后载入到项目中。依据屋面坡度调节载入的梯形梁参数角度(做一个剖面可以测量坡度屋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对应调整相应的标高就得到了比较平滑的带坡度的屋面了,如图所示。

    意义:通过学习上述文章,学会了类似带坡度屋顶梁的解决方法以及对族进行编辑。




Revit如何创建不基于主体但有坡度栏杆?

在BIM技术发展迅速的现在,已有许多大中型建筑工程开始将BIM融入在工程的各个阶段,学习BIM技术已经成为了行业的大趋势。

  Revit软件在做项目时候经常遇到没有楼梯、坡道主体的带坡度的楼梯。

  1.如何绘制上图楼梯,首先绘制栏杆扶手,上述栏杆分为三段绘制。

  2. 选择草图线对其进行编辑。

  3. 完成栏杆绘制。

  4. 选择栏杆编辑类型,修改栏杆位置中的主样式,起点、中点、终点的位置。

  注:所有尺寸修改,根据项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




revit如何复制整个模型? Revit如何复制粘贴整个重复的楼层模型

    在使用Revit绘制模型时,经常会有重复楼层的出现,重复绘制会很浪费时间并且没有意义,我们可以直接对其进行复制粘贴工作。

    1.在平面视图选中需要进行复制操作的楼层,用过滤器将轴网及视图过滤。

    2.点击修改面板中复制到剪贴板选项。

    3.点击粘贴,选择与选定标高对齐命令。

    4.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需要被粘贴的标高即可。

    5.粘贴完成后对应楼层平面即可出现模型。

   

    

    

  

  

  




Revit视图范围怎么调?如何快速修改同一类型视图的视图范围

    在使用Revit软件的默认生成的楼层平面视图范围,2300是无法满足所需要的高度的。如果只是一个视图,只需对他进行修改即可;那么如果是多个视图呢?本文将会教大家如何快速修改平面视图默认的视图范围。

    01、那么要先来设定一个要求:例如生成的楼层平面顶部为“标高之上”,底部为“相关标高”,剖切为1200,如图所示

    02、利用“视图样板”中“从当前视图创建样板”命令,创建一个符合要求的视图样板(如命名为平面视图范围),如图所示,注意此视图板只在视图范围选项勾选。

    03、单击“视图”选项卡下“平面视图”下拉按钮中“楼层平面”,在弹出的新建楼层平面对话框选择“编辑类型”命令,如图所示。

    04、将编辑类型对话框中,查看应用到新视图的样板选项设置为刚刚创建的视图样板“平面视图范围”,如图所示。

    05、设置完成后,重新生成同一类型的楼层平面视图,查看该视图的视图范围,即为预设的范围了。

    意义:视图样板命令可以为设计过程带来很多方便,并且可以通过创建视图样板控制单一属性,实现多个视图使用。上文中就是通过创建视图样板控制视图范围属性快速修改多个视图,合理运用。

   

    

    免费Revit教学视频

  

  

  




revit宏怎么使用?Revit 中的宏是什么?

    宏是什么?

    宏是一种程序,它可以执行一系列预定义的步骤来完成特定任务,本质上是一段代码。如果某项工作是重复执行的,那么就可以使用宏让其自动执行。

    在Office中也有宏,不过Office中的宏使用VBA编写,而Revit中的宏可以使用C#、Python、VB.net或Ruby语言编写。

    宏的使用需要什么工具?

    不需要任何第三方工具,Revit中自带了开发工具,可以直接使用。不过你需要知道上述语言中的任何一种,还需要了解Revit宏API。

    RevitAPI与Revit宏API有什么区别?

    事实上,两者99.99%是一样的,下表列出了他们的区别。

    如何使用宏?

    宏通过宏管理器管理所有的宏。

    宏分为应用程序宏和文档宏。应用程序宏可在任何Revit任何文档中使用,也可以在不打开文档时使用。而文档宏则只能在所在文档中运行。

    如下图所示,“应用程序”选项卡列出了可用于Revit的应用程序宏模块,它始终是左侧第一个选项卡且处于活动状态(黄色灯泡)。其他选项卡为文档宏,有灯泡的表示当前激活的文档(本例中为Project1),没有灯泡表示包含宏的已打开项目(本例中为Project2和Project3)。

    注:使用Revit宏IDE时,只有已成功保存和构建的宏才会显示在宏管理器的分类列表中。

    创建模块

    模块是宏的容器,一个模块可以包含多个宏。点击创建下的”模块“按钮将创建一个模块。如果当前选项卡是应用程序,则创建应用程序的宏模块,否则创建所选的文档宏模块。如图所示,将创建一个名为AppMac的应用程序宏,这里的语言为C#。

    当点击确定后将自动打开宏开发工具SharpDevelop,它是随Revit一起安装的。我们的宏将在这里完成。

    创建宏

    宏是一个函数,它要求是公共的、不带参数的、无返回值的函数。以C#语言为例,它是这样的格式。当然,也可以在宏管理器里创建宏。

        publicvoid宏名()

        {

        }

    我们创建一个名为WallCount的宏,输出项目中墙的数量。然后点击项目菜单,选择生成解决方案就能生成宏了。

    生成完成后,切换到宏管理器,选择生成好的宏,然后点击运行,就能看到结果。

    宏运行结果

    文档宏示例

    文档宏与应用程序宏类似,这里创建了一个Python语言的文档宏。

    同样输出项目中墙的数量。

    宏的存储位置

    应用程序宏存储在

    C:ProgramDataAutodeskRevitMacros2021RevitAppHookup

    而文档宏项目存储在文档中。如果打开了关联的rvt项目,则任何已构建和保存的宏都将临时存储下来。但是,当这些文档宏文件对应的Revit项目文档(.rvt)关闭时,这些文件将从计算机中删除。

    宏的安全性

    宏的功能强大,处理宏时应提防宏带来的风险,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禁用宏。

    小结

    Revit宏提供了一种便捷使用RevitAPI方式,但本质上还是RevitAPI,如果要使用Revit宏创建强大的功能,还得好好掌握一门编程语言和RevitAPI。

   

    

    免费Revit教学视频

  

  

  




revit怎么精装修?如何在Revit用幕墙做软包

    上次我们说幕墙可以做柜子等一些其他的东西,今天我们还是来谈谈幕墙。

    用幕墙做个软包。

    思路是这样的:用幕墙嵌板替换软包,把竖梃删除只留出分割线。

    首先我们先来做一个嵌板软包。

    文件——新建——族——公制幕墙嵌板

    用拉伸和空心放样进行剪切,做出软包形状,一定要注意约束。

    空心放样的剖面

    然后剪切,

    如下图

    我们对其进行重命名“软包”,这里注意,在Revit中,最简单快捷的重命名是另存。

    载入到项目里,

    在项目中用画一道幕墙,我们需要对他的竖梃类型以及距离进行修改,

    点击应用

    点击删除竖梃;

    选择幕墙,类型属性,嵌板选择软包;

    我们再对其进行付材质,用Ensape进行渲染;

    用幕墙这样做的好处是:你可以给他任意的距离,他会自己进行分割,减少了重复工作的工作量,提高了效率;就算是做施工图也是非常称手的。

    缺点是:只能进行横竖的分割,不能进行斜的分割。要进行斜的分割得用到自适应族;这个小编后期会更新的。

   

    

    免费Revit教学视频

  

  

  




Revit如何为屋顶设置“找坡”

    BIM技术能力:Revit如何为屋顶设置“找坡”

    一、先在标高二任意绘制一个平屋顶;

    二、假设以中心线为分界线,往两边进行找坡,于是就可以设置一个参照平面(参照平面利用“对齐”工具,在点击“EQ”就能使想要的2条线段长度相等);

    三、然后为屋顶添加分割线,修改子图元(假设“找2%的坡”,1950*0.02=39);

    这样就为屋顶设置好“找坡”了。




Revit墙饰条怎么绘制?建筑墙饰条如何创建?这个方法很简单!

    建筑墙饰条的创建有多种方式,现在为大家讲解一种简单的创建墙饰条的方法。

    首先,打开Revit,创建一个基于主体的公制轮廓族。

    打开轮廓族以后,先进行参照线的添加,以定位轮廓的形状。此处,选择参照平面进行编辑,直接选择拾取线命令,修改偏移量为400mm,然后基于十字参照平面进行选择偏移。

    然后,进行参数化标注。

    然后进行标注的参数化赋值。

    进行轮廓线编辑。最后图形如图。

    保存这个族文件,然后,新建一个建筑样板,任意创建封闭的墙体,如图所示。

    将建立好的轮廓族载入该项目中,选择一面墙编辑类型,添加一个墙饰条。

    这样,墙饰条就被添加进来了。




Revit教程:Revit中如何导出门窗大样图

问:在绘制施工图的时候,我们都需要绘制门窗的详图大样,当我们绘制好施工图后,开始要绘制大样详图,窗户和门的大样详图在revit中是不需要重新绘制的,可以应用到大样详图中。revit如何快速的出门窗详图.

(1) 单击“视图”选项卡“创建”面板“图例”下的“图例”如图-1所示

图-1

图-2

(2)名称和比例可以自己定义,如图-2所示。

(3)单击“注释”选项卡“详图”面板“构件”命令下的“图例构件”,如图-3所示。

图-3

(4)在“族”后面的选项栏中可以选择我们需要放置的详图构建,“视图”可以选择是平面剖面立面,并且我们可以更改主体长度。如图-1所示。

图-4

(5)我们就可以直接出门窗墙体等构建的详图大样,而不需要重新绘制。如图-5所示.

图-5

(6)同样:楼板、洁具、墙体等都可以使用相同的方法来创建详图大样。




Revit怎么新建墙的类型?Revit基层技巧“墙的创建”

    墙创建的学习目标

    需要了解的是,Revit软件中提供了墙工具,用于绘制和生成墙体对象。在Revit软件创建墙体时,需要先定义好墙体的类型,包括墙厚、材质、功能等,再指定墙体需要到达的标高等高度参数,按照平面视图中指定的位置绘制生成三维墙体。

    Revit软件提供了基本墙、幕墙、叠层墙三种族,使用基本墙可以创建项目的外墙、内墙以及女儿墙等墙体。进行基本墙体绘制时,可以选择创建结构墙体或建筑墙体,我们在绘制砌体墙时一般多选择建筑墙体,绘制钢砼墙体时一般选择结构墙体,两种墙体绘制及修改方式一致。

    墙的创建知识拓展

    1、从叠层墙创建单个墙

    要独立控制叠层墙内的子墙,请在叠层墙上单击鼠标右键,然后单击“断开”。

    一旦叠层墙被分解,子墙将成为独立的墙。没有能够重新堆叠这些墙的重新组装工具。

    每个子墙的墙底定位标高和底部偏移都与叠层墙的墙底定位标高和底部偏移相同。您可以编辑任何墙的实例属性。

    2、修改子墙的实例属性

    定义或修改叠层墙类型的结构时,会间接修改构成叠层墙的各个子墙的实例属性。

    当您在“编辑部件”对话框中指定叠层墙子墙的高度、偏移、顶部和底部时,同时也会分别指定子墙的相应实例属性:“无连接高度”、“定位线偏移”、“顶部延伸距离”和“底部延伸距离”。

    对于子墙,您可以直接指定的唯一两个实例属性是“房间边界”和“结构用途”。其余属性将从叠层墙类型继承,这些属性是只读的。

    访问叠层墙内子墙的实例属性

        在剖面视图或立面视图中选择叠层墙。

        根据需要重复按Tab键,直至高亮显示该子墙。

        所需子墙高亮显示后,单击子墙以在“属性”选项板上显示其实例属性。

    




revit如何显示全部构件?BIM快速实现修改视图中构件显示(Revit宏命令)

    随着BIM技术与应用深度的不断发展,对BIM模型的数据准确性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常常会需要对构件的各项数据信息进行逐一检查,笔者最近在利用国内使用频率较高的Revit检查构件信息时发现,软件无法快速的区分“已经查看”与“还未查看”的构件,这是因为Revit没有提供快速标记(这里的标记,是指快速的将一类构件的不同实例进行区分)的功能。

    目前对构件的标记,通常是利用“替换视图中的图形”功能,以修改“视图专有图元图形”的方法来实现,也就是说,每次对某视图中的构件进行改色改线性改填充等工作,都需要进行一系列的重复操作,虽然可以通过设置选择集等方法优化,    但仍然费时费力。

    有没有办法解决这个无论什么专业都需要常常使用的问题呢?

    JZFZBIM:有!

    所以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下如何利用Revit提供的API接口,实现快速修改构件在视图中的各项显示内容。为了方便没有开发经验的用户使用,我们这次通过Revit宏命令来实现上述功能,无需额外安装任何编程工具,对于宏命令在Revit中应用不熟悉的朋友们也可以借这个机会了解一下。(Revit宏命令API与RevitAPI一致,故以下代码可直接用于Revit平台的二次开发以实现更多功能。)

    Revit中宏命令的位置是在“管理”选项卡中的“宏模块”,点击宏管理器即可进入,如下图所示。

    进入宏管理器后,依次点击“模块”“宏”命令以创建新的宏(详细信息可参考相关教程),如下图所示(可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之后即可进入程序编辑界面,如下图可以看到,编辑器中已经自动生成了用于生成插件的基础代码,我们只需要将我们用于实现功能的代码加进去即可。

    整个插件的开发流程如下图所示,整个插件主要是利用RevitAPI中提供的Document类中的Pickobject方法实现选择功能以及OverrideGraphicSettings类用于实现替换视图显示功能。文章末尾会附上该插件的完整源代码,有兴趣的朋友可参考查看。如果不想深究代码的意义,可直接复制粘贴源代码,把命名空间与类的名称改成您自己的,即可使用对构件进行变色标记的功能。另外,可以通过修改一些变量可以实现更多的应用(例如修改color1变量为其他颜色,修改patternElementName变量为其他填充类型名称等)。编辑完成后,鼠标在“解决方案”位置点击右键,选择重新生成解决方案即可完成开发工作。

    顺利生成插件以后,选择对应的插件名称,点击“运行”就可以快速的进行构件变色、变填充的操作了。

    运行插件以前:

    运行插件以后:

    这些代码,也可灵活运用于根据构件的数据快速的自动生成图面表达(例如根据楼板标高对楼板进行不同的图案填充)等。

   

    

    

  

  

  




Revit官方教程丨为新坡道指定栏杆扶手类型

绘制新坡道时,可以指定要使用的栏杆扶手类型。

  1. 要开始新的坡道,请单击“建筑”选项卡 “楼梯坡道”面板 (坡道)。

  2. 单击“创建坡道草图”选项卡 “工具”面板 “栏杆扶手类型”。

  3. 在“栏杆扶手类型”对话框中,选择项目中现有栏杆扶手类型之一,或者选择“默认”来添加默认栏杆扶手类型,或者选择“无”来指定不添加任何栏杆扶手。

    如果选择“默认值”,则 Revit 将使用在激活“栏杆扶手”工具,然后选择“栏杆扶手属性”时显示的栏杆扶手类型。通过在“类型属性”对话框中选择新的类型,可以修改默认的栏杆扶手。 详细信息请参见扶手。

    注: 如果在“栏杆扶手类型”对话框中没有列出所需要的栏杆扶手类型,则可以放弃此“坡道”工具,先创建栏杆扶手类型,然后重新开始创建坡道。 也可以创建带有任何栏杆扶手类型的坡道,然后在稍后创建了所需栏杆扶手之后修改这些栏杆扶手。 有关详细信息,请参见栏杆扶手和创建可载入族。

  4. 单击“OK”。




Revit如何做净高分析?这里有现成的案例!

在BIM咨询项目中,管综深化完成后经常需要做净高分析,净高分析报告往往也是BIM咨询项目的重要成果之一。现如今我们的项目动辄几万、几十万平米,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该怎么快捷、高效地完成净高分析呢?

今天就以金融中心为例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如何利用Revit自带的分析功能完成机电模型的净高分析。

第一步:复制视图、删除过滤器

我们以4F为例,将提资视图复制出来,修改名称为4F净高检查,同时将过滤器全部删除,这时我们会得到一个没有填充的平面视图。

第二步:添加风管图例

在功能选项卡中找到“分析”>“颜色填充”>“风管图例“,在视图中任意放置一个颜色方案,放置完成后,我们就会发现风管颜色填充变得花花绿绿的了,但很明显这不是我们需要的,接下来我们就要对颜色方案进行修改。

第三步:净高检查方案设置

选中平面图中放置的方案1图例,然后在功能选项卡中找到编辑方案。

视图中弹出编辑颜色方案面板后按下列步骤完成方案的创建。

1、复制一个方案并命名为净高分析方案-风管底部

2、方案定义:修改标题、将颜色选项卡下拉选择底部高程、勾选按范围。

3、按照项目实际净高要求设置参数,例:风管底部不得小于3000mm,小于3000mm时,风管显示红色,大于3000mm显示蓝色。

4、设置完成后,点击确定即可。

通过系统颜色方案可以迅速找到不满足净高的风管,我们可以将不满足净高要求的区域圈出,体现在净高分析报告中。(暖通水和给排水参照上述方法可同样实现管道的净高检查)

此外。颜色方案功能还能应用于其他场景,如制作暖通提资视图。在颜色方案中我们将大于1200mm的风管用颜色填充,将视图复制为提资-喷淋/施工,设计或施工人员拿到图纸后可快速识别出哪些位置需要增设喷头。

方案传递

完成各楼层净高分析方案的设置后,可将方案传递至样板文件中,以后做其他项目时,基于样板文件创建项目文件后,可直接利用已设置好的颜色方案。

以上就是利用Revit自带功能做净高分析的具体内容,你学会了吗!

本文来源:CDADBIM中心




在Revit中如何添加管道断管符号?

在使用Revit建模绘图的过程中,一般情况下会绘制出所有的管道,但由于图纸分割等原因,有时还是可以使用断管符号。

1.新建一个族文件,选用“公制常规标记.rft”作为模板,如图所示。

2.点击“修改”选项卡上的“族类别和族参数”命令,将族类别选择为“管道标记”,并且勾选“随构件旋转”,如图所示。

3.点击“创建”选项卡上的“直线”命令,选择弧线工具在两个参照平面的焦点附近绘制断管符号,如图所示。

4.保存该族文件,然后将其“载入到项目中”。点击“注释”选项卡中“按类别标记”,点击需要添加断管符号的管道,添加在先前步骤中制作的管道标记,如图所示。




Revit外墙怎么装饰?Revit如何快速创建外墙装饰

    文章来源:筑木BIM咨询

    建筑模型很难处理的一部分就是外部的装饰线条,本次小技巧将会以实际图纸出发,介绍三种方法,用Revit快速处理外墙复杂的装饰条,赶快上手学习吧。

    创建之前的准备工作:1、对照立面图、墙身大样图,看懂图纸中墙饰条的位置以及形式;2、将墙身大样图拆分出来,导入Revit描图(当然不拆分也没关系,有尺寸就行);3、创建墙身大样的轮廓族。

    方法1:用建筑-墙-墙饰条创建装饰线条;

    Step1:新建墙饰条的类型名称

    Step2:选择之前创建好的“轮廓族”;

    Step3:去三维拾取外墙面,即可完成装饰条的创建。

    方法2:用建筑-构件-内建模型创建装饰线条;

    Step1:创建内建模型类型名称,如创建常规模型,名称为外墙装饰-2;

    Step2:用放样的方式创建墙饰条,拾取路径、选择轮廓、完成

    方法3:修改墙体的垂直结构;

    Step1:选中墙体,编辑类型,新建墙体类型;

    Step2:结构编辑、剖面预览、墙饰条;

    Step3:添加外墙装饰轮廓,修改轮廓属性;

    这就是快速创建外墙装饰条的方法,Revit是功能十分强大的软件,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它做不到,多动脑,多思考,关注筑木BIM,带你用最简单的方法、最直接的方式,直击BIM应用点,快速上手BIM,快速成为大拿。




墙体材质怎么改?Revit中如何快速更换墙体材质?

在revit土建建模中需要对材质进行设置,尤其对室内精装修设计尤为重要。我们知道设置材质是在墙属性栏的【编辑类型】中,但这种方法对于频繁的更换材质很不方便。那么在revit中如何快速更换墙体的材质呢。

第一步:打开模型在点击—修改选项卡——几何图形面板中,选择填色,快捷键是PT。

在搜索框里输入“涂料”,我们以更换内墙材质为“黄色涂料”为例。

第三步:单击黄色涂料材质,然后点击选中要修改的墙面,材质自动就更换了!

三、更换的材质是不会影响墙属性-编辑类型-里的参数的,所以如果确定了要使用的材质,记得要去更换。




如何来解决Revit阵列数量不能小于2的问题?

如何来解决Revit阵列数量不能小于2的问题?相信不少的学习Revit软件的朋友都会遇到各种类型的问题。比如,我们在使用Revit阵列命令复制出构件组时,可以添加数量参数进行控制,但是成组后构件阵列数量不可小于2,如果是1的话就是复制原构件的意思,那样软件识别不出来,会报错,提示参数值无效,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然后对阵列组添加可见性参数,进入到组编辑环境,选中构件,添加可见性参数,当阵列数量为1时,取消构件的可见性,这样就不会出现错误提示。




如何创建Revit外墙材质?Revit材质教程:Revit金属纱网材质

    文章来源:海南省BIM中心    

    随着Revit材质的广泛应用,如今我们可以通过BIM渲染插件以及Revit材质选用更好的材质来展现出许多外墙材质效果。但有些同学不知道如何在自己的项目中运用,以达到极好的展示作用。正好碰到一个要制作铝合金折叠纱门的族,本次就亲自制作一个金属纱网的材质,并在项目中实际运用。具体设置如下:

    下面对上面运用的几个属性作简要解释:

    反射率(或使用反射贴图),此处设置为92%。

    反射贴图是在材料表面反射的图像。为此,材料必须光泽且光滑。如果要将场景反射在表面上,请使用反射贴图。请注意,这不是在材料上添加指纹的正确方法,这些效果应与粗糙度图混合在一起。

    剪切

    以黑色和白色确定可见的部分和删除的部分。黑色被删除,白色可见。您可以将其用于几乎没有厚度的表面,如栅栏。如果将切口材料应用到墙壁上,将不会像所应用材料的挤出那样起作用,它只会切割表面,而不会产生实心部分。在这种情况下,您可以使用空隙切割实体。

    部分渲染图如下,可以清晰的展现出金属纱网的效果:




Revit软件教程:Revit快捷键的修改、删除、添加

本期内容:Revit常用快捷键集合+自定义快捷键。

快捷方式在放置构件、修改图元等操作上有很强的协助性,合理利用常用快捷键可以提高建模效率。

A . Revit常用快捷键:

快捷键

移动:MV

复制:CO

旋转:RO

阵列:AR

修剪/延申为角:TR

镜像-拾取轴:MM

对齐:AL

偏移:OF

属性:PP

拆分图元:SL

创建类似:CS

调整大小:RE

修改:MD

删除:DE

临时隐藏图元:HH

可见性:VV

柱:CL

墙:WA

门:DR

窗:WN

房间:RM

房间标记:RT

文字:TX

切换选择图元:Tab键

B . Revit默认快捷键删除、修改、添加:

01.Revit面板中,单击左上角图标,打开选项。

02.点击用户界面,单击快捷键后方自定义按钮。

(进入到快捷键面板,系统中所有默认快捷键都可以再此查询)

03. 点击搜索,输入需要查询的命令名称。当然,如果对命令名称不是很清楚时,可以使用过滤器功能缩小查询范围。

04.以拆分图元为例,先将原快捷键进行删除。在按新建中输入要修改的的快捷键。点击指定。

完成快捷键的修改。




revit轴网每层不同怎么做?Revit修改部分楼层上的轴网步骤方法

    1.创建轴网

    在楼层8,9,10上创建如下轴网。目标是:修改第8,9层上的轴网,第10层上的轴网不变。

    2.在楼层平面8上修改轴网

    属性-范围-勾选裁剪视图-勾选裁剪区域可见

    3.裁剪

    移动裁剪区域的右边框,直到与轴网相交,此时轴网的特性由3D转为2D,此后对轴网的改动只影响当前视图。

    4.修改轴网,取消裁剪区域

    缩短横向轴网

    属性-范围-取消勾选裁剪视图-取消勾选裁剪区域可见

    5.选择操作影响的范围

    修改|轴网-影响范围-勾选楼层平面:Level9,即:轴网的修改只对楼层8和楼层9有效。

    楼层9的轴网

    楼层10的轴网

   

    

    

  

  

  




Revit创建立面视图的方法:Revit用机电建模创建视图的方法

    1、新建项目。点击新建→浏览→选择最后一个样板→打开→确定。

    2、创建楼层平面,以给排水为例。首先点击视图,然后点击平面视图,再点击楼层平面。

    3、弹出新建楼层平面对话框,点击编辑类型,弹出类型属性对话框,点击复制后重命名为给排水,再点击卫浴平面。

    4、弹出的对话框中,名称选择卫浴平面,修改子规程为给排水,点击应用后再点击确定,在项目浏览器中就显示给排水的楼层平面视图。

    5、使用相同的方法创建消防喷淋的楼层平面,会出现消防喷淋楼层平面与给排水楼层平面相连在一起时,可以全选楼层平面(给排水)的标高,在属性样板中修改子规程为给排水。

    6、当属性样板中子规程无法进行修改时,首先在属性样板中选择视图样板<卫浴平面>,弹出的应用视图样板对话框中取消全部打钩的选项,点击确定。在项目浏览器样板中楼层平面(消防喷淋)与楼层平面(给排水)就不会相连在一起。

    7、创建立面视图。项目浏览器样板中在卫浴的立面(建筑立面)的东-卫浴点击鼠标右键,然后在选择复制视图,点击复制。

    8、立面视图复制完成后,在新复制的立面视图上点击鼠标右键,选择应用样板属性,修改子规程。

    9、使用相同的方法创建北、南、西立面和三维视图,最后根据要求重命名视图。

   

    

    

  培训网校课程目录

  零基础培训教程

  项目实战训练营




Revit无法使图元保持连接怎么办?这样来实现Revit图元的批量智能连接

    文章来源:牛侃BIM

    Revit绘图时,很多构件需要连接和剪切,可用连接或剪切命令,但如果对繁多的构件都去手动操作,那将是恐怖的工作量,本期以墙体连接为例,介绍如何自动识别我们需要连接的图元,没错我们使用的工具还是Dynamo(插件也可以做,不过个人不喜欢用插件),实现这个功能的关键思路两点,一是墙体识别,二是调用Revit的连接命令。

    成果如下图:

    一、搭建一个智能识别需要连接图元的程序。

    要点分析:

    1、其实就是对所有的墙体选择后,对我们需要连接的墙体过滤归类。

    2、智能识别的思路就是我们对所有选中的墙体先判断他们的位置,关键节点为dynamo自带的Element.GetLocation(这里我们对这一节点做简单额介绍,这一节点无法识别轴网以及参照平面的位置,对与我们自己建的族输出为一个具体的点位置,对于墙体识别的结果是一条直线)。之后我们求得到墙体位置线的向量,并对本向量旋转。

    3、对下面垂直与墙体的线做是否相交的判断处理,大家可能会说会重复计算,这个问题后面会处理,第二个截图中的文字也就是说我们实际在做装饰装修工程的时候需要连接的墙体可能是大于两层的,两层以上的程序都会自动连接。

    二、搭建一个智能识别需要连接图元的程序

    对分好组的墙体做连接处理使用了clockwork节点包的Element.Geometry,当然我们可以将需要连接的墙做Unwrap处理,之后调用revit的连接GeometryUtils.Geometry。




Revit中如何将正多边型参数化

    来源丨益埃毕教育

    在Revit中将正多边形参数化是比较麻烦的,需要做一个嵌套族。下面讲解如何将正多边参数化。

    01、 新建一个公制常规模型,按图纸加好参数,线的两端点与参照平面锁死做成参控的,如图所示。

    02、再新建一个公制常规模型,将刚才建好的族载入到里面放到平面中,然后将相应参数关联到新族中,如图所示。

    03、接着使用阵列模型建载入的族参照平面交点为圆形做360°的圆周阵列,如图所示。

    04、将阵列的两个数值参数化。点击线性标注将尺寸数值显示出来,然后将其余阵列数一起参数化,如图所示。

    05、最后到族参数当中,将之前的参数按图示设置计算公式,如图所示。

    06、就可以通过参数控制多边形的大小和边数了,如图所示。

    -END-




revit如何画砌块墙?Revit一种填充墙砌块排布族

    我们知道,广联达BIM5D有砌块砖排布功能,在许多工程案例中均提到BIM5D的这个功能:项目利用BIM5D的自动排砖功能,提高了排砖效率10倍左右,控量节省约3%。同时提高了施工技术质量、节约材料用量,减少二次搬运。使工程在技术上有了大幅度提升。

    在没有BIM5D的情况下,如何使用Revit进行砌块砖的排布?是否具有BIM应用推广的意义,请粉丝们自行考量。

    本族小编也是给出一点思路,实际项目中会遇见各种各样的情况,比如圈梁、构造柱、斜梁、开洞等,均需要粉丝自行创建相关族。

    族样板:概念体量—公制体量

    族类别:建筑—体量

    族:标高1楼层平面视图

    族:立面视图

    族:三维视图

    本公制体量未设置构造柱及圈梁,预留出门洞口及洞口上方过梁。填充图案采用1/2错缝,并创建了基于该填充图案的公制常规族。

    本族具有自适应特点,砌块砖的规格长和宽具有实例参数(报告参数)的特性,本族仅仅设置砖厚度参数。并设置共享,嵌套到公制体量中。

    族:参数列表

    本族的造型及设置为单门口,无构造柱及圈梁形式,并将墙长度、高度、洞口位置及过梁相关尺寸标注参数进行设定,以适应本类型的所有的填充墙。也就是需要根据工程实际创建不同组合形式的公制体量族,并嵌套基于填充图案的公制常规族。

    需要说明的是,小编发现,在明细表中需要统计幕墙嵌板得到相关数据,而并非常规模型,需要粉丝们予以注意。

    将本族载入项目,创建了两个不同洞口位置和规格的砌体墙。明细表统计体量,族中未设置相关共享参数,因此在明细表中并不能统计出其他关于本体量的其他相关信息,这里也就是说明,业务需要什么信息,则需要在族中设置相关共享参数。

    但是,上面已经介绍,由于对砌块族设置了共享,则在项目中就可以统计砌块的相关信息,统计的是幕墙嵌板。图中所示的就是所有标准砌块的数量及在项目中的位置。

    族采用的填充图案是1/2错缝

    是的,细心的粉丝发现了这个问题。很多部位的砖并不“规矩”,尽管尺寸及工程量没有问题,但感官上无法接受。

    小编又多次回头对族进行测试检查,各种UV网格调试,均无法解决这种“显示不规矩”的问题。

    在1/2填充图案系统族(二维)状态下,很完美,洞口及边缘分明,载入基于填充图案的公制常规(三维实体构件)就“不规矩”了,着实也让小编恼火!

    是的,我就是这块300的砌块,我就这么“突出”!你能把我怎么滴!

    亲爱的粉丝们,有没有遇见过这样的情况

   

    

    免费Revit教学视频

  

  

  




如何通过网络下载将Revit 2011产品安装至多台机器?

问题

您已从网络下载了Revit 2011产品,并希望了解如何仅需下载族文件内容一次,即可在不访问网络的情况下为每台机器安装族文件内容

解决办法

在不访问网络的情况下安装Revit 2011产品的最便捷方法是直接从DVD媒介安装。该媒介包含正常安装所需的所有CAB文件。

您还可以创建该软件的网络部署。网络部署将包含部署创建过程中选择的所有族文件内容,并将其保存在admin文件夹中,同时仅需下载这些文件一次。

一个替代方法是下载CAB文件一次,然后使用这些文件安装Revit,而非在网络上访问这些文件。

如欲进行上述安装,请遵循以下步骤:

1. 当“安装向导”启动时,按下“取消”,将其停止。

2. 打开Windows资源管理器,并导航至C:AutodeskAutodesk_Revit_Architecture_2011_English_Win_32-64bit。

3. 在记事本中打开RevitInstall.ini文件。

4. 在RevitInstall.ini文件中滚动到[ContentRoot]区域并找到URL字段。对于Revit Architecture,该字段的内容为URL=http://revit.downloads.autodesk.com/download/2011RAC。记下该路径,以便在步骤6中使用。

[ContentBundle_DataImperialLibrary]

usage=Building

language=ENU

name=North American Imperial

locale=USA,CAN

description=North American Imperial Content Library

alwaysOnForCountry=1

filename=NAImperial.cab

type=Families

units=Imperial

size=235.4MB

MaxPathLength=160

bytes=246757110

cabbytes=213730192

在该文本中,查找language、filename和type字段:

a. language字段描述了需要放置该文件的文件夹。例如,ENU表示ContentENU文件夹,[any]表示用于英文版安装的ContentAll文件夹。

b. filename字段描述了需要下载的CAB文件的文件名。

c. type字段描述了标准件的类型。注:如果type字段的内容为Help或Utilities,则必须下载CAB文件,以便使Revit正常工作。

6. 如欲下载该区域所述的CAB文件,请在Internet Explorer中输入步骤4中的URL,并在后面加上步骤5(a)和5(b)中的文件夹位置和文件名。例如,根据以上示例,URL应为: http://revit.downloads.autodesk.com/download/2011RAC/ContentENU/NAImperial.cab

注:该URL是区分大小写的。

7. 出现提示时,在步骤5(a)所述的目录中保存该CAB文件。例如:如果安装目录为C:AutodeskAutodesk_Revit_Architecture_2011_English_Win_32-64bit,在该目录中添加ContentENU文件夹并在其中保存NAImperial.cab文件。

8. CAB文件下载完成后,重新打开RevitInstall.ini文件并将URL行从:

URL=http://revit.downloads.autodesk.com/download/2011RAC

替换为:

URL=.

这将指示安装程序在setup.exe所在目录中查找内容(如果该文件位于正确的文件夹中)。

9. 运行安装文件夹中的setup.exe,安装Revit。




Revit如何创建雨蓬?具体需要哪些步骤?

 Revit如何创建雨蓬?下图可见雨篷的最终创建效果,它由一块玻璃面板和一根护顶结构和两个嵌套族(梁和预埋件)组合而成。

  创建流程

  明确了创建目标,族的创建流程梳理如下:

  1.选择族样板并定义原点。插入点位置,见下图。平面上,应位于雨篷靠墙一侧的中心。立面上,设置“安装高度”,应位于底平面中心。

  2.三维建模。分别在主体族中使用“拉伸”的方式创建玻璃面板和护顶结构,然后单独分别创建梁和预埋件作为嵌套族载入主体族,每个组成部分的建模方式见下图。

  3.参数的设置和关联。

  设置“长度”“材质”类型的相关参数并与模型或参照平面关联。

  4.定制平、立、剖面表达

  通过自定义二维图纸表达,简化平、立、面的三维模型表达。雨篷的所有几何模型均不在平面上显示,而用二维图元“遮罩区域”代替。

  创建步骤

  1、选择族样板并定义原点

  单击AutodeskRevit2014界面左上角的“应用程序”按钮→“新建”→“族”,选择“公制常规模型,rft”族样板。单击绘图区域中的系统默认的两个参照平面,在“属性”对话框的“其他”列表中,保证“定义原点”被勾选,这两个参照平面的交点就会作为族的插入点/原点。

  2、绘制相关参照平面并标注尺寸

  在“参照标高”平面视图中,单击功能区中“创建”→“基准”→“参照平面”,在绘图区域中添加新的参照平面。然后,单击“注释”→“尺寸标注”→“对齐尺寸标注”,选取两侧参照平面,进行尺寸标注,见下图。

  继续使用“对齐尺寸标注”,依次选择长度3000左侧参照平面→参照平面“中心(左/右)”→长度3000右侧参照平面,并单击标注上出现的“EQ”字样,见下图。

  【提示】EQ符号表示应用于尺寸标注参照的相等限制条件,参照之间会保持相等的距离。如果一侧参照移动,则另一侧参照也将随之移动一段固定的距离。

  切换至“视图”→“立面(立面1)”→“右”视图,,继续添加新的参考平面并添加标注,具体尺寸见下图。

  3、创建玻璃面板几何形体

  单击功能区中的“创建”→“形状”→“拉伸”,在“修改I创建拉伸”选项卡上单击“绘制”→“矩形”按钮,以相应的参照平面为边界绘制一个长3400宽2000的矩形轮廓,将矩形边界与参照平面对齐并锁定,见下图。单击“模式”面板上的按钮“完成编辑模式”。

  切换至“视图”→“立面”→“右”视图,将其顶面上下边界与参照平面对齐并锁定,见下图。

  4、创建护顶结构几何形体

  在“右视图”中,同样使用“拉伸”功能,单击“绘制”面板上的“(圆形)”按钮,在选项栏的选中“半径”并设置(半径)值为20,然后以在绘图区中绘制一个圆形,见下图。

  选中绘制的圆形,勾选“属性”→“中心标记可见”,再将显示出来的中心标记即圆心与参照平面对齐并锁定,见下图。单击“模式”面板上的按钮“完成编辑模式”。

  切换至“视图”→“立面”→“右”视图,将其左右边界与相应参照平面对齐并锁定,见图。

  5、新建族类型和设置基本族参数。

  单击功能区中“创建”→“属性”→“族类型”,打开族类型对话框。单击右侧“族类型”中的“新建”按钮,在“名称”对话框中输入“标准”,作为族类型的名称,单击“确定”,见下图。

  同样在“族类型”对话框,单击右侧的“参数”中的“添加”按钮,打开“参数类型”对话框。见图,在“参数数据”中将名称设为“护顶宽度”并确认其参数类型是“长度”,参数类型为“类型”,单击“确定”。

  然后在其参数“值”中输入3000,见图。

  按以上方法创建如下族参数,见表。

  6、关联参数

  尺寸关联。在“参照标高”平面视图中,选取尺寸标注3000,在激活的选项卡“标签”栏中选取“护顶宽度”参数,见图。

  按此方法“雨篷.rfa”将参数与尺寸都关联起来,见下图。

  材质关联。在“参照标高”平面视图中,选中雨篷的护顶结构,在“属性”对话框中单击“材质和装饰”→“材质”右侧的“关联族参数”按钮,见图,在“关联族参数”对话框中选择“护顶结构材质”,单击“确定”。同样的方法,为雨篷的玻璃顶板附材质。

  7、创建嵌套族:梁。

  选择族样板并定义原点。此步骤具体操作类似玻璃面板,同样选择“公制常规模型.rft”,原点设置见下图。

  “梁“的几何形体的创建同样使用“实体”拉伸功能,在此不再详述。以下简单介绍梁的四个空心圆孔的绘制。打开“右“立面视图,单击功能区中的“创建”→“空心形状”→“空心拉伸”,在“修改I创建拉伸”选项卡上单击“绘制”→“圆形”按钮,在相应位置连续绘制四个半径为20的圆形轮廓并与相关参照平面锁定,见下图。

  单击“”完成创建。下图可见梁被自动剪切。

  【提示】以上介绍的方法可以直接创建空心模型并实现自动剪切。除此之外,也可以通过先创建实体模型再转成空心的方式,实现实体和空心的相互转换。选中实体,在“属性”对话框中将“实心”转为“空心”,见图。

  但用此方法创建的空心模型并不能自动剪切实体模型,这时可以单击“修改”→“剪切”→“剪切几何图形”,先选中被剪切的实体再选中空心,就可以实现剪切了。

  8、创建嵌套族:预埋件

  创建预埋件同样用实体拉伸的空心拉伸结合的方式,见下图,其原点位于模型的几何中心,在此不赘述预埋件的创建过程

  9、将嵌套族载入到主体族中。

  在创建完成的“梁”的族编辑界面中,单击“修改”→“载入到项目中”将其载入“雨篷”主体族中。将其拖入打开雨篷的参照平面视图的绘图区域中并放置在相应位置,锁定其中心线及边界与相应的参照平面,见下图。

  切换至“右”立面视图,并将其上边界与玻璃面板底部参照平面对齐并锁定,见下图。

  重新切换回“参照平面”视图,选中该梁,单击“修改l常规模型”选项卡中的“镜像—拾取轴”按钮,单击参照平面“中心(左/右)”做镜像复制。再次选中该梁,单击“复制”按钮,复制一个梁并将其几何中心位于“中心(左/右)”参照平面上。同样锁定这三个梁的中心线及边界和相关参照平面,见下图。

  

  10、嵌套族与主体族关联

  单击项目浏览器“族”→“常规模型”→“梁”,双击类型“梁”,打开“类型属性”对话框,单击“其他”列表下“梁宽度”右侧按钮,打开“关联族参数”对话框,与参数“梁宽度”关键,见图。

  同理,按照下表分别将“梁”的相关参数与“雨篷”的相关参数关联在一起。

  接下来,参照步骤9,10将嵌套族预埋件载入到雨篷中并进行参数关联,

  11、雨篷的平面表达设置

  打开“默认三维”视图,选中玻璃面板,单击其“属性”对话框中“图形”下,“可见性/图形替换”的“编辑”,打开“族图元可见性设置”,取消勾选“平面/天花板平面视图”,见图。同理,按此方法将其它三维几何模型都不在平面上显示。

  切换至“参照平面”视图,单击“注释”→“详图”→“遮罩区域”,选择“矩形”工具,并设置子类别为“2D(投影)”,在绘图区域中绘制遮罩区域,并将其边界线与相关参照平面进行锁定,见图。

  12、子类别设置

  单击功能区“管理”→“设置”→“对象样式”,打开“对象样式”对话框,单击“修改子类别”下“新建按钮”,新建一个名称为“面”的子类别在“常规模型”下,见下图。同样的方法新建另一个子类别“结构”。

  然后,在绘图区域中选中“护顶结构”,在其“属性”对话框中的“标识数据”下将“子类别”设为“结构”。同理,选中“玻璃面板”将其“子类别”改为“面”。注意,对于嵌套族(梁、预埋件)的子类别,需要在嵌套族中新建子类别并做设置,这样加载到主体族中,主体族会自动继承嵌套族的子类别设置。

  13、保存

  为便于根据缩略图快速搜索族,保存前切换至三维“上-前-后”视图,“1:20”显示比例,“着色”显示模式,“中等”精细程度。然后,单击“应用程序菜单”→“保存为”→“族”,保存族文件,命名为“雨篷.rfa”,单击“确定”。雨篷族的创建就完成了。

  【提示】为了减小族的文件量,保存前可以单击功能区中“管理”→“设置”→“清除未使用项”,选取需要清除的项目,单击确定。

  14、项目中的应用

  打开1F平面视图,在“项目浏览器”中选中“常规模型—雨篷”,直接拖到绘图区域楼层平面上的相应位置,最终添加效果见下图。




BIM技巧|Revit项目如何保存为网页文件?Revit项目导成html文件的方法

背景

我们用 Revit 做好项目后,要反馈给客户或者领导,如果只提交模型,则可能因为他们没有安装revit或不会使用revit,就造成很多的不便,其实他们只是想看一下大概的成果。那么这个痛点如何解决呢?这里我们不妨把项目保存为 html 文件(也就是网页格式的文件),这样的话打开查看就很方便了。

方法

1、我们先打开咱们要导出的文件;

2、点击左上角的「R」,然后依次选择「导出」→「图像和动画」→「图像」;

3、在弹出的对话框里进行设置,我们先点选「所选视图/图纸」然后可以点击后面的「选择」按钮选择要导出的视图和图纸,然后,要记得勾选「为每个视图创建附带HTML链接页面的可浏览网站」这个选项,再者根据我们对图片质量的要求就图像尺寸和格式进行设置;

4、导出完成后,我们就可以在网页中打开这个revit项目文件了。

后记

这里我们导出的实际上只是各视图和图纸的静态图片而非模型,这样的好处在于网页帮我们把每个视图每张图片排列组合归类整齐方便查看,而如果再搭配一个云端的三维模型效果会更好,这时我们可以采用 Viewer 来实现。

图片

来源:FreeBIM

作者:乔永斌




revit怎样设置基点?Revit项目基点、测量点、内部原点的意义

    1.了解三个坐标原点的差异

    Revit有三个坐标原点,项目基点、测量点和内部原点

    项目基点:它由一个蓝色圆圈表示,中间有一个十字。用于参照建筑物放置位置,还可用于设置“正北”和“项目北”之间的角度差。

    测量点:用于在多个链接的Revit或CAD文件中创建“共享坐标”系统。这意味着它的位置在导出和导入文件时最有用,通常用于标明位置关系。

    内部原点:这一点是不可见的,不能移动,大多数用户甚至不知道它存在。默认情况下,导入或导出CAD或Revit文件将相对于此超级秘密点进行,因此会使许多人感到困惑。

    2.找到内部原点

    要看到内部原点吗?

    用参照线标记一下项目基点的中心

    然后移动项目基点(点了回形针才能”真正“移动),移动以后,右键选择”移动到启动位置”,项目基点会返回到刚才的参照线中心,这个启动位置就是内部原点。

    项目基点、测量点和内部原点,除了有x,y值,还有z值,我们可以到立面图中把它找到。

    3.默认样板中,三个点一般都在同一位置

    样板里三个点是重合的,一般都维持默认。

    我们通常会把A轴和1轴相交的地方绘制在原点上。

    4.地形表面和内部原点相关

    地形表面的边界点,其高程是基于内部原点的

    5.标高的高度默认是基于项目基点的

    还可以选择为测量点

    6.高程点坐标参照的原点,可以选择任意一种原点

   

    

    

  

  

  




如何在Revit绘制混凝土翻边栏杆?

Revit软件在做项目过程中,我们会经常遇到混凝土翻边的栏杆。通过更改栏杆扶手族,从而可以简单快速的绘制出来。

2.选择栏杆类型,编辑扶栏结构(非连续),插入扶栏将其轮廓改为,刚刚载入的轮廓族。

3.然后编辑栏杆位置,将主样式底部,改为新建扶栏(1),即可。

4.绘制完成后的样式。




Revit中如何绘制给排水管道系统图?

Revit中没有提供专门用于创建管道系统图的工具,需要用户手动添加创建,下面小编带大家看看如何绘制给排水管道系统图?

1、模型绘制完成后,打开三维视图,先复制一个三维视图作为出图用的视图并命名为“给排水系统图”;

2、在视图控制栏将视图的详细程度修改为“粗略”,使管道以单线显示,图形显示样式修改为“线框”或“隐藏线”模式;

3、将三维视图调整至适合的位置,点击“解锁的三维视图”命令,选择“保存方向并锁定视图”来锁定视图;

4、使用”WV”快捷键打开“可见性/图形替换”将不需要显示的模型取消显示;

5、如果只想显示给水或排水某一种系统类型,用户可以通过创建“过滤器”来控制图元的显示;

6、使用标记注释命令来对管道进行标记,注释管径、标高、等信息;

(注:如果三维视图被解锁,注释标记将不显示,点击“恢复方向并显示”可以是标记重新显示,如果调整了视图并重新锁定保存则原来的标记将被删除,不再恢复)




revit自适应族的建立方法教程:REVIT自适应工具运用详解

    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经常会碰到一些特殊的造型,例如在做钢索桥的时候,这时候会有很多长短不一的钢索,很多小伙伴会这时就很头疼了,今天小编带给大家一期自适应族的运用,带大家来解决这一问题!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使用自适应常规模型的方式进行一些异形构件的绘制在我们平常的建模中能帮助我们节约很多时间,REVIT中不像其他的软件拥有强大的建模工具,我们平常所运用的工具无非是拉伸、放样、融合、旋转、放样融合等方式进行组合运用,但是这些建模方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下来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一种新的建模方式。

    本期我们通过体量工具中的【参照点】配合使用自适应公制常规模型建立的族构件来做到同一个族构件可以满足不同场景的需求随意的拉伸。

    首先,我们打开软件后点击【新建概念体量】入体量族样板中,选择竖向参照平面,接下来点击【绘制】面板中的【点图元】在刚刚选择的工作平面上随意绘制几个点(具体操作如下)。选中刚才所绘制的所有的点图元,接下来点击【绘制】面板中的【通过点的样条曲线】,这样我们就将绘制好的点连接了起来(操作步骤如下)。

    在绘制完成曲线后我们在相同的平面上使用【绘制】面板中的【线】工具绘制一条直线(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接下来我们需要新建一个自适应构件,我们点击新建族,选择【自适应公制常规模型】进入到族绘制窗口,选择【绘制】面板中的【点图元】工具在平面上任意绘制两个点(自适应公制常规模型中绘制方式与体量中基本相同),选中绘制的两个点,点击【使自适应】命令。

    在上一步骤我们使点图元自适应后我们会发现我们绘制的点上有了三个不同方向的面,我们使用【设置】命令选择竖向的平面作为我们的工作平面绘制一个圆(此处半径大家可随意选择),同样的第二个点也绘制一个圆,最后我们分别选择绘制的两个圆以及直线,点击【创建形状】中的创建实心形状来完成这个构件的创建。最后将创建好的文件载入到之前的体量模型中。

    在载入自适应模型后我们先对绘制的两条线进行【分割路径】,先选择一条线,点击【分割路径】命令我们就能发现线条上多出了几个分割点,这些点的数量可以在属性栏中进行修改,此处小编选择了数目为10。另一线条操作相同,进行分割以便于我们后面进行构件的放置。

    在对线条分割完成后我们选择【构件】命令放置刚才所载入的自适应族,只需要依次选择两个点我们的构件就自动根据两点的距离进行了放置,不管两个点之间的距离远近都能完美的连接在一起,这样是不是就省下了我们修改参数的时间!

    在所有的构件放置完成后我们还能通过点图元对造型进行修改,无论将点图元拉多远我们放置在点上的构件都能完美的连接在一起。

   

    

    

  

  

  




Revit中如何为钢预制缩短钢框架图元?

Revit中如何为钢预制缩短钢框架图元?下面就来简单说明一下。

缩短钢梁、支撑或柱的前端、末端、顶部或底部,以适应钢预制图元所需的几何图形。缩短钢框架图元的步骤:

依次单击“钢”选项卡 “修改器”面板 (缩短)。

单击钢框架图元。剪切将放置在离您单击图元的位置最近的端点上。

注: 将在所选结构图元的最近边上创建剪切,并且在完成创建后就无法更改其位置。

选择剪切以在“属性”选项板中访问其属性:

增加长度值进一步缩短剪切

输入负长度值以延伸图元

若要创建斜切,请沿梁的高度和宽度指定角度值。

通过缩短而产生的图元剪切仅在视图的“细节级别”设为“精细”时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