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场景精选——精选卧室空间之新中式别墅



低调奢华有内涵的卧室风格,快来看看吧~
粉粉嫩嫩的精美女儿房,会带给你无限的少女心哟~
– 本期分享 –
今日分享
景观示范区SketchUp完整模型20套
接下来会继续更新模型资源!!
– 看图 –
如果您喜欢请分享到朋友圈让更多设计师也能看到,谢谢!
如果您喜欢请分享到朋友圈让更多设计师也能看到,谢谢!
如果您喜欢请分享到朋友圈让更多设计师也能看到,谢谢!
B
获取方式 关注回复关键词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2qhxPw1c4DQpiLDgoB3Hdg
提取码:iddt
– 本期分享 –
今日分享
景观示范区SketchUp完整模型20套
为了避免每次分享文件过大
所以择量分享
接下来会继续更新模型资源!!
– 看图 –
如果您喜欢请分享到朋友圈让更多设计师也能看到,谢谢!
如果您喜欢请分享到朋友圈让更多设计师也能看到,谢谢!
如果您喜欢请分享到朋友圈让更多设计师也能看到,谢谢!
如果您喜欢请分享到朋友圈让更多设计师也能看到,谢谢!
如果您喜欢请分享到朋友圈让更多设计师也能看到,谢谢!
如果您喜欢请分享到朋友圈让更多设计师也能看到,谢谢!
B
获取方式 关注回复关键词
免责声明:
本期彩蛋——【各类椅子SU素材】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CJ-L5dGyyMdAVU9R1DcJsw
提取码:9v5n
– 本期分享 –
今日分享
景观示范区SketchUp完整模型20套
为了避免每次分享文件过大
所以择量分享
接下来会继续更新模型资源!!
– 看图 –
如果您喜欢请分享到朋友圈让更多设计师也能看到,谢谢!
如果您喜欢请分享到朋友圈让更多设计师也能看到,谢谢!
如果您喜欢请分享到朋友圈让更多设计师也能看到,谢谢!
资源大小 3.15GB
获取方式 关注回复关键词
免责声明: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A8fZqGvZHGGC_K5h6rmqeg
提取码:b2gy
API全称叫ApplicationProgrammingInterfaces(应用程序编程接口),是软件开发者预先定义的一些函数,目的是在无需访问程序源代码的前提下,基于某软件或硬件给开发人员与应用程序提供访问一组例程的能力。简单地说,就是一套要求,用来管理应用程序与程序之间的沟通,在使用计算机时,正是API实现了数据在各个程序之间的传输。
API是把程序内部的部分功能有限地向使用者开放,便于各应用程序之间基于各自的利益分享数据,而又不需要开发者公布所有的软件源代码。API可以看成是程序的一扇门或窗,通过API实现应用程序和外部的有效沟通。
Revit API是Revit提供的一系列的命名空间和类库,目的是方便用户基于Revit平台通过二次开发的方式重新定义已有功能或根据需求创建相应的功能,因此Revit API作为用户开发插件程序与Revit连接的接口十分重要。Revit系列的建筑、结构、设备三个产品都有相应的API,因为这三个产品的API都十分相似,Autodesk公司把它们集成一起,统称为Revit API。经过很多年的发展丰富,Revit API不断完善优化其基本功能并进行逐步扩展,如今每个Revit版本的API都会在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做最大的优化和扩充,Revit API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功能体系。Revit提供给用户的丰富的API可用于自定义Revit现有功能或者添加全新的功能,或者使用API将创建的的工具和功能可以直接载入Revit中,实现扩展其功能的目的。Revit API是.NetAPI,只要是与Microsoft.NetFramework2.0兼容的语言都可以调用Revit API,如:VB、C#等。
Revit软件包中为使用者提供了Revit软件开发包,简称SDK(SoftwareDevelopmentKit),软件包内容主要包括初学者说明文档、开发者常用帮助参考文档、实例程序代码、二次开发工具等资料。其中二次开发工具包括:用于将开发的插件加载到Revit软件中的Add-inManager工具;帮助用户学习使用API,查看Revit模型中元素的内容属性的RevitLookup小工具集合;介绍Revit软件安装信息,用于修改插件的.addin文件的RevitAddInUtility.chm电子书工具。
SDK中基本涵盖了Revit API的所有用法,用户可以使用Revit API任意访问模型的图形、参数信息,也可以使用API技术创建、修改、删除模型元素。用户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通过二次开发的方式来扩展Revit相应功能,方便了软件使用者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 本期分享 –
今日分享
景观示范区SketchUp完整模型20套
接下来会继续更新模型资源!!
– 看图 –
如果您喜欢请分享到朋友圈让更多设计师也能看到,谢谢!
如果您喜欢请分享到朋友圈让更多设计师也能看到,谢谢!
如果您喜欢请分享到朋友圈让更多设计师也能看到,谢谢!
如果您喜欢请分享到朋友圈让更多设计师也能看到,谢谢!
B
获取方式 关注回复关键词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LHGm61VSyzE2sCfjJujI5Q 提取码:dpc4
如何快速高效的做出好模型呢
备好素材可是一个技巧
所以说
又到了收集草图模型的时刻了~
今天
小编给大家带来一份《山水景墙SU模型合集-90套》
快来丰富自己的模型库吧~
山水景墙SU模型合集
丨JPG丨SU丨90套丨1.1G丨
以上图片以及资料内容来源于网络,由我方整理,版权归原著作者及其公司所有;
本资料仅供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若此图库侵犯到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删除;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海南省BIM中心):99%设计师都想要的山水景墙SU模型合集!
《SU01-017》
居住区模型
《SU02-017》
别墅组团模型
《SU03-017》
住宅多层模型
《SU04-017》
住宅多层模型
《SU05-017》
住宅高层模型
《SU06-017》
住宅高层模型
《SU07-017》
别墅模型
《SU08-017》
别墅模型
《SU09-017》
会所模型
《SU10-017》
会所模型
《SU11-017》
综合体模型
《SU12-017》
商场商业街模型
《SU13-017》
酒店办公模型
《SU14-017》
酒店办公模型
《SU15-017》
古建园林模型
《SU16-017》
行政办公模型
《SU17-017》
礼堂模型
《SU18-017》
学校教学楼模型
《SU19-017》
幼儿园模型
《SU20-017》
收费站模型
《SU21-017》
公厕模型
《SU22-017》
住宅景观模型
《SU23-017》
居住区入口门卫模型
《SU24-017》
办公室室内模型
《SU25-017》
住宅室内模型
【第017期-25个】
《SU01-017》
居住区模型
《SU02-017》
别墅组团模型
《SU03-017》
住宅多层模型
《SU04-017》
住宅多层模型
《SU05-017》
住宅高层模型
《SU06-017》
住宅高层模型
《SU07-017》
别墅模型
《SU08-017》
别墅模型
《SU09-017》
会所模型
《SU10-017》
会所模型
《SU11-017》
综合体模型
《SU12-017》
商场商业街模型
《SU13-017》
酒店办公模型
《SU14-017》
酒店办公模型
《SU15-017》
古建园林模型
《SU16-017》
行政办公模型
《SU17-017》
礼堂模型
《SU18-017》
学校教学楼模型
《SU19-017》
幼儿园模型
《SU20-017》
收费站模型
《SU21-017》
公厕模型
《SU22-017》
住宅景观模型
《SU23-017》
居住区入口门卫模型
《SU24-017》
办公室室内模型
《SU25-017》
住宅室内模型
– 本期分享 –
今日分享
景观示范区SketchUp完整模型20套
为了避免每次分享文件过大
所以择量分享
接下来会继续更新模型资源!!
– 看图 –
如果您喜欢请分享到朋友圈让更多设计师也能看到,谢谢!
如果您喜欢请分享到朋友圈让更多设计师也能看到,谢谢!
B
获取方式 关注回复关键词
免责声明: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7TnjlHJe6T22vIiGPrQvTw
提取码:lhb4
公园设计是被称为“景观建筑设计”的原则的主要产物一。公园设计从19世纪中叶开始发展,从而使得欧洲和北美景观建筑学专业也获得发展。
全世界城市和城镇中的公园,有着不同的外形、规模、风格和用途。公园作为城市的休息地,是市民的另一种生活方式,在公园,需要的是放松,休闲。
因此,在公园内,不适宜有过多的人工景观,更多的应以自然面目出现,只需适当布置服务型网点。
公园设计应建立在对当今社会问题和对市民心态进行敏锐分析的基础上。
因此研究人的行为与城市公园设计的关系,创造真正满足市民需要的公园环境,已成为时代对设计师的要求。
今天就来给大家分享
几种不同类型的
公园模型
城市滨水休闲景观带公园
研究对象是城市综合性公园内的物质环境和游人行为,希望能找到一种方式,将人们的反应、感觉、感情、行为与物质环境的特征之间联系起来。
在公园设计研究过程中,采用了现场观察、资料分析、访谈等研究方法。
通过观察公园中的各类活动,采访公园的使用者,分析什么样的公园设计是较好地服务于人的,设计师应该如何在公园设计中富有人情味。
研究认为要想做到公园环境设计人性化,就必须要进行环境与行为的研究,仔细观察、科学预测、公众参与、使用设计语言准确传达设计意图、并且要重视建成后的回访与修正是设计人性化的公园必不可少的步骤。
江景滨水线性公园
在现代城市中,公园不再是市民出门远游的一个特殊场所,而是日常生活和身心再生所必需的“平常景观”,是居民日常工作与生活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随着城市的更新改造和进一步向郊区化扩展,工业化初期的公园形态将被开放的城市绿地所取代。
孤立、有边界的公园正在溶解,而成为城市内各种性质用地之间以及内部的基质,并以简洁、生态化的观基质相融合。
这意味着城市公园设计在地块划分时不再是一个孤立的绿色块,而是弥漫于整个城市用地中的绿色液体。
这一新的环境设计理念要求城市规划的制定者和环境设计者改变旧有的公园概念,通过新的城市公园设计来实现城市环境质量的提升。
大型公园
城市绿地应作为公园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更确切地说,是不同用地功能之间的粘结剂,它是城市景观的生命基质。
公园是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公园设计更要注重其基本属性及功能性。
以此来改善城市及其居民的休憩、娱乐环境,满足居民的审美及功能要求,使设计更具人性化,创造更和谐的人居环境空间。
使公园设计真正成为每个城市居民所设计的具有广泛内涵的游憩环境,而不是只注重装饰性的美观效果。这样,对价值丰富的公园设计也有诸多要求。
湿地公园
景观的丰富多样性可以满足公园的多种功能,因此在对公园设计的过程中,应以多元化、多样性,追求景观整体设计手法,追求植物物种多样性,并根据环境条件之不同处理为带状或块状,与周围绿地融合起来。
随着现代交通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城乡差别缩小,城市形态在改变,公园也在随之溶解。
例如日本筑波科学城就将大片农田引入城市之中,与城市绿地有机结合,已然成为一个自然的公共游园,为市民提供了良好的休憩场所,同时增添了景观异质性,丰富了城市景观效果。
体育公园
城市生物多样性即景观多样性,是城市人们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是维持城市生态系统平衡的基础。
城市生态系统中所缺乏的生物多样性,可以通过自然过程得以显著提高。因此,在设计时要注重考虑物种的配置问题。
在公园设计时,应采用以本土和天然为主,让野生植物、野草、野灌木形成自然绿化,这种地带性植物多样性和异质性的设计,将带来动物景观的多样性,能诱导更多的昆虫、鸟类和小动物来栖息。这样,公园及周边环境也能得到有机改善。
例如,在公园设计中人工改造的较为清洁的河流及湖泊附近,蜻蜓种类会十分丰富,有时具有很高的密度。
而高草群落(如芦苇等)、花灌木、地被植被附近,将会吸引各种蝴蝶。这既有利于提升公园的景观效果,同时对儿童的自然认知教育也非常有利。
田园公园
公园设计必须具备感知多样性、感官体验的复杂性以及对市民需求的适应性,以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并赋予公园有益的重要体验。
市民集体参与公园的设计和建设,尤其是公园这种公共游憩场所,可能成为一种有效的方式以激发未来使用者的归属感和创造力,并有助于促进市民认同的进程。
随着人们对自己周围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城市公园设计的趋势和方向不断发展变化,以设计师和领导的决策为主导的设计过程已经在削弱,而趋向于注重使用者的需求。
因为场所或景观不仅是让人参观的,而且是供人长期使用的。所以,设计者就应围绕这个基本需要进行设计,同时这也更需要公众的广泛参与才会起到良好效果。
小游园
例如,通过开展座谈会,让参与的市民提出对于城市公园设计的观点和建议,城市公园设计部门可采用合理的建议对方案进行调整。
也可以让公众选出来的代表直接参与到公园设计中来,把自己喜爱的公园设计作品资料提供给设计者,通过相互交流,使公园设计者真正了解公众所需。
以上就是今天所分享的内容,有需要模型资料的同学可以通过文章末尾所提供的方式获取资料。
今日分享
景观示范区SketchUp完整模型20套
为了避免每次分享文件过大
所以择量分享
接下来会继续更新模型资源!!
– 看图 –
如果您喜欢请分享到朋友圈让更多设计师也能看到,谢谢!
如果您喜欢请分享到朋友圈让更多设计师也能看到,谢谢!
如果您喜欢请分享到朋友圈让更多设计师也能看到,谢谢!
如果您喜欢请分享到朋友圈让更多设计师也能看到,谢谢!
如果您喜欢请分享到朋友圈让更多设计师也能看到,谢谢!
B
获取方式 关注回复关键词
免责声明: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YEieSQQDKTiXuwO0w3sgEA
提取码:p3kx
– 本期分享 –
今日分享
景观示范区SketchUp完整模型20套
为了避免每次分享文件过大
所以择量分享
接下来会继续更新模型资源!!
– 看图 –
如果您喜欢请分享到朋友圈让更多设计师也能看到,谢谢!
如果您喜欢请分享到朋友圈让更多设计师也能看到,谢谢!
如果您喜欢请分享到朋友圈让更多设计师也能看到,谢谢!
资源大小 1.06GB
获取方式 关注回复关键词
免责声明: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9ATvhPW-zGGA6QU5QtNCpw
提取码:mtoi
近几年国内涌现出不少优秀的幼儿园设计案例,好想让我重回幼儿园!!!
南浔镇中心幼儿园新址扩建工程
建筑鸟瞰(摄影:金伟琦)
导语
湖州南浔幼儿园位于南浔城市新区核心区块之中,西临南林路、南临中心街,东侧北侧为规划河道和城市绿化带,北侧为南浔博物馆项目,东北侧为市民广场,东侧为规划的生态儿童公园。
设计师以威廉·黑兹利特的“去想、去感觉、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任何事的自由,完全的自由”为设计理念,建设了一座大、中、小班各8班,可容纳约720名幼儿的幼儿园。
建筑与环境(摄影:章勇)
景观与建筑的相互渗透——第一活动空间
建筑总体呈变异的环型,呼应基地的景观格局,建筑整体西南高,东北低,形成起伏的建筑形态,内庭院向东北侧打开,渗透河道和公园的景观。
模型
这样的布局和形态呼应城市设计的空间格局特点,向外塑造了相对硬朗的城市界面,向内营造舒适安全的自由环形活动空间。
体块生成动图
幼儿接送场地结合东侧生态公园统一设计,通过步行桥与基地内主入口广场相连,为幼儿园入口空间增加趣味性。
内庭院夜景(摄影:金伟琦)
城市新区中的趣味庭院——第二活动空间
内庭院作为整个建筑的核心,连接普通教室、各专业教室、办公楼、门厅、多功能教室和食堂。
庭院内部设置不同的植被,景观,游戏场地,塑胶跑道等,形成多元化的互动空间,为幼儿园内的大型交流活动提供了场所。
内庭院夜景(摄影:金伟琦)
设计者希望儿童能够尽可能的交流玩耍,同时也希望老师在带领儿童体验生活的时候没有安全死角,场地内部的主要视野范围内避免了高大的乔木,同时结合地形做了许多缓坡,丰富的曲面地形给幼儿园小朋友带来不同的娱乐体验。
自由的立面开窗 (摄影:章勇)
如果说第一空间是建筑环境对于建筑的渗透,那么第二空间则是建筑设计自身营造的内聚空间,整个院落空间将专业教室,公共活动空间和室外庭院完美地结合为一体。
内庭院转角(摄影:金伟琦)
起伏的绿色屋顶——第三活动空间
起伏的屋顶活动平台有极佳的景观视野,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结合屋顶花园打造空中的游乐活动场地,充分发挥地块沿河毗邻公园的景观优势。
并设置不同的植被,景观,游戏场地,塑胶跑道,突出幼儿园建筑童心童趣的特点。
内庭院向外开放的东北角(摄影:金伟琦)
景观渗透建筑(摄影:金伟琦)
自由斑斓的立面设计
建筑立面采用水平向自由开窗形式,保证最大限度地采光。通过不同的颜色釉面玻璃板的搭配,塑造幼儿园建筑的可爱活泼的形象气质。
色彩斑斓的立面设计(摄影:金伟琦)
内院自由活动场地的立面采用水平向栏板,层层错动形成多层级的活动平台。
在内庭院活动的儿童们 (摄影:金伟琦)
幼儿园起伏的屋面 (摄影:金伟琦)
在建筑单体色彩上,使用白色作为建筑立面的主要底色,以橙色和绿色的玻璃板作为点缀,而幼儿教学空间和配套建筑的立面色彩,使用分楼层附色的方法,加强各个楼层的可识别度,部分贴面木板,给幼儿亲切的使用感受。
自由奔跑的天地(摄影:金伟琦)
结语
幼儿园是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接触到的第一个公共空间。幼儿园建筑整体氛围对于幼儿的感知与认识都有很大影响,幼儿园的活动空间不应该仅仅局限于物理空间,更应该通过空间的营造与拓展去体现一种教育体质与教育观念,这对于建筑师也是一个挑战。
如何通过寻找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建筑庭院空间的营造以及对于幼儿园建筑 “第三空间”的探索,从而去拓展丰富的活动空间是本案在设计上探寻的核心议题。
儿童们在屋面台阶上行走(摄影:金伟琦)
项目名称:南浔镇中心幼儿园新址扩建工程
项目位置: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嘉风路
建筑面积:10030m2
完工日期:2017.09.29
立面材料:白色和彩色高级外墙涂料,铝合金窗,釉面玻璃板
设计单位: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www.zuadr.com)
设计总负责:王玉平
工程负责人:莫洲瑾
设计师:苏仁毅,宣万里
结构:张杰,曾凯,吴杰
电气:沈月青,冯百乐
给排水:易家松,陈飞
暖通:潘大红,丁德
弱电:江兵,张武波
摄影:金伟琦,章勇
合肥皖投万科天下艺境幼儿园
实景鸟瞰
该项目为万科集团在合肥新站地区建筑新居住区的教育配套建筑。项目规划设计包含一个口袋公园、一个15班幼儿园及文体养老配套楼组合的小区形象入口。
单元的灰白体量对比
项目的前期作为新区生活的启动区展示,打造新颖有趣的纪念性场景,能融合景观室内的高协作精品项目。
室外场景
在设计之初围绕着传递情感价值设计而展开,最引人注目的是幼儿园本身。我们希望这座建筑能反映出孩子们对“房子”原始概念的认知。
入园
在设计前期,设计师从幼儿画作里提炼出孩童眼中的建筑语言特征:坡顶形体界面简单易辩,大小不一的门窗洞口清晰,色彩斑斓,屋子里行为满富幻想!
趣味装置旋转楼梯
设计师以7个活泼布局的生活单元界定出的庭院空间,围绕别致独特的音体教室和树屋般的游戏空间而展开的生活场所,还原了孩提时代的世界。
夜景
在孩子眼中,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但我们希望主要的建筑语汇背景是“留白”。为了让幼儿园呈现质朴、简洁的“留白”形象,材料的选择做到尽量干净整洁。
幼儿园活动场地
外墙采用白色和灰色质感涂料,施工工艺细节无接缝处理,这使得一个个小房子更加一体化。颜色的对比度具有视觉冲击力,颜色本身与体块的虚拟相呼应。
露台班级活动场地
在材质上也得到了强化对比,在灰色房子底面上覆盖了竖条装饰铝方管,就如铅笔画一样在灰色的房子上打了一层精致的浅色影,这使建筑更加细腻立体,别致新颖。
洽谈与室外外摆区
栏杆与女儿墙设计一体化,同样选用灰色竖条铝管,在立面形式上呈现出纯粹干净的模样。浮华总有褪去光彩的时候,唯有本真的生活才是真正的艺术。
灯光设计
旋转树梯
▲平面图
▲立面图
▲结构设计
业主:安徽皖赣置业有限责任公司/合肥万科置业有限公司
建筑设计:上海天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主持建筑师:聂欣
项目建筑师:高俊宁、路晓彤、曹祯、段向南、许琦伟、廖源
建筑摄影:聂欣 、成都存在建筑摄影有限公司
江苏北沙“迷你村庄”幼儿园
阜宁县政府委托Crossboundaries为其下辖的北沙村设计一所中心幼儿园,以缓解当地幼教资源不足的问题。
在前往北沙的一路上,窗外是一望无际的丰饶平原,薄雾模糊了地平线。这就是江苏农村大体的面貌:平坦、无边的风景。而一旦进入村中,这种一马平川的感觉立时就被消解。
随处可见的高大树木将天空与田野切割成拼贴画般的背景;通过这些天然“柱廊”走向村中房舍时,会有桃源探秘般的新奇感。村庄周边的林木,同那些坡顶、砖墙的两三层农舍搭配起来,是那么和谐。
在与这种语言和组织的对话中,Crossborders将北沙幼儿园设计成一个“迷你村庄”,一个被分解或细分的体块,表达为围绕一个集中的多功能开放区域的一组小型建筑群。
对于设计团队来说,这种室内外的融合对于早期教育环境和乡村环境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迷你村庄”的规模给孩子们提供了一种熟悉感,而每个建筑之间的不规则关系引入了空间新颖性,并鼓励了孩子们的好奇心。
进入大门,孩子们首先发现树木环绕的中央户外空间。在这些相通的体量之间漫步,可以发现隐藏在主广场之外的小秘密,非常适合户外学习和捉迷藏。
该组织是针对典型的学校建筑类型学而开发的,其特征是棱柱体块和与周围环境分离的重复立面。设计团队认为这个标准是植入的机构架构的象征,而不是孩子们感到熟悉和自由的地方。
一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概念图
轴测图
项目名称:北沙幼儿园
建筑师:Crossboundaries
设计团队:Tracey Loontjens、Alan Chou、Andra Ciocoiu、郝洪漪
项目负责人:Binke Lenhardt、董灏
地点:中国 江苏省 阜宁县 北沙村
面积:2815平方米
年份:2018
摄影:吴青山、郝洪漪、刘敏玲
重庆约克北郡幼儿园
限制与诉求
重庆约克北郡幼儿园位于两江新区约克郡北区,用地南隔城市道路与已建高层住宅区相邻,北侧、东侧为在建住宅区,西侧为城市公园,基地内部相对平坦,高差不大。
△ 建筑与周边 摄影:DID STUDIO& 尚筑科技
对幼儿园而言,拥有一个愉悦的空间场所是必要的,如何在有限的用地条件下创造一个安全、健康、充满关怀且富有童趣的教育空间是建筑师需要面对的基本问题。
本项目为社区配套型幼儿园,属于教育地产与名校合作办学的公办民投模式。园方提出了“爱与乐趣”的开放式教学理念,包含三点:会呼吸(绿色自然)、面向未来(探索精神)、无限可能(个性发展),园方不希望幼儿生长在温室里,希望他们能感受到自然的氛围与温度。
结合用地具体情况与园方的教育理念,建筑师提出了“村落”的概念,希望该幼儿园建成后能成为一个孩子们可以自由探索的“城市村落”。
△ 建筑西立面+材质分布图 摄影:DID STUDIO& 尚筑科技
项目为9班幼儿园,用地面积3330㎡,总建筑面积2701㎡,项目的用地面积相对其班级规模而言较为局促。
概念与空间
这是一个垂直布置的“村落”,小朋友可以在不同标高上感受村落的情景,建筑空间与活动场地的叠加设计亦化解了用地局促的矛盾,促成了各个单元体之间的分离,形成了“邻里关系”。
△ 鸟瞰 摄影:IDO元象建筑
考虑到西侧城市公园的景观资源优势,主体建筑最终呈现为U型院落布局,班级作为独立体块叠合布置,体块之间留出缝隙,使其保持 “自由呼吸”之状态。
建筑师希望每个班级都能形成一个“家”的概念,每个生活教学用房就是一个独特抽象的小房子,希望小朋友在园中能建立归属感:各个班级不仅在形体上是相对独立的,同时在材质上也是各不相同,使每个班级单元更个性化,具有一定的可识别性。
△大台阶与建筑中庭 摄影:DID STUDIO& 尚筑科技
△ 前院与建筑 摄影:DID STUDIO& 尚筑科技
空间设计趣味性:激发幼儿探索
多样化的教学课程是为了激发儿童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同时也对空间设计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除了设置常规的儿童生活单元、音体室、医护区、合班教室等满足基本教学需求的空间,建筑师还设置了更多的开放式教学空间:
如在二层设置架空层活动平台、设置小舞台使其成为前后院的“视觉焦点”,结合中心庭院设计了大台阶看台空间、并设置了供小朋友玩耍的树屋、滑梯及斜面攀岩区等活动场所;
△屋顶看台看向中庭 摄影:DID STUDIO& 尚筑科技
充分利用一、二层的建筑屋面作为室外拓展活动场地;班级与班级之间的缝隙同样也形成为了小朋友下课玩耍的趣味空间,大量多功能趣味空间的设置,为儿童自发游戏及情境教学提供了开放性场所之可能。
设计上试图提高音体室空间的使用效率,结合场地环境,打通了音体室南北两个界面,使其成为开放通透的多功能复合空间的可能:封闭时可作为独立的教学空间使用,开放时可结合南北两侧庭院成为多功能的教学场所。
△小舞台看向中庭 摄影:DID STUDIO& 尚筑科技
基本教学单元
与园方多次交流沟通,最终基本教学单元的平面布置采用活动室与卧室一体化设计的模式,洗手间、衣帽间以及靠山墙一侧的床位收纳空间共同行了“服务空间体系”。
除了服务空间体系里设置了固定家具及收纳空间,平面内未设置其他固定家具,希望获得更为自由的活动空间,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活动情境,灵活布置家具。
△基本教学单元剖透视 摄影:IDO元象建筑
园长说:“希望通过家具的布置过程,慢慢培养小朋友的生活习惯,让他们(大班和中班)逐步学会自己整理生活及学习工具。”
核心单元靠近山墙一侧设置了900mm高的阅读台,丰富了室内竖向空间的层次,架空部分也成为了床位的收纳空间。
△小舞台内部 摄影:DID STUDIO& 尚筑科技
材料表达
每个班级都是一个“家”,每个家都拥有自己的个性,小朋友们从小对自己的教室形成“家”的归属感——“我是住在木头房子里的,你是住在砖房子里的”,每个体量均拥有独特的材质。
在立面系统上建筑师尝试使用了不同的材质:陶板、红砖、青砖、仿木材料、水泥纤维板、聚碳酸酯板。
通过使用聚碳酸酯板,探讨半透明材料在幼儿园教育空间中的氛围营造可能性,使其在阳光下体现出多彩的韵律。
在屋面系统上建筑师则运用了铝镁锰板金属屋面系统,较为单纯的屋面统一了多彩的立面系统,制造出了“雪景”的幻像。
△门厅及金属屋面 摄影:DID STUDIO
结合建筑外立面不同尺寸的凸窗,根据幼儿的身体尺度,在室内设置了高低不同的观察窗口,激发小朋友以不同的视角去观察室外庭院空间。
△ 彩色聚碳酸酯板立面 摄影:DID STUDIO
△ 前院游戏场所 摄影:IDO元象建筑
△ 小舞台及中心庭院 摄影:IDO元象建筑
△ 大台阶及树屋 摄影:IDO元象建筑
△ 二层走廊望向中庭 摄影:IDO元象建筑
△ 门厅屋顶活动场地 摄影:IDO元象建筑
△建筑模型 摄影:存在建筑-建筑摄影
△草图 摄影:IDO元象建筑
△总平面 摄影:IDO元象建筑
△一层平面 摄影:IDO元象建筑
△二层平面 摄影:IDO元象建筑
△三层平面 摄影:IDO元象建筑
△各层组合平面图 摄影:IDO元象建筑
△剖透视 摄影:IDO元象建筑
△主入口等候区墙身大样图 摄影:IDO元象建筑
项目名称:重庆约克北郡幼儿园
项目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怡和路约克北郡
设计单位:IDO元象建筑
建筑设计:陈俊、苏云锋、宗德新、李剑、柴克非
建筑施工图单位:重庆市设计院
建筑:邓洪波、马晓婧、胡珑铧 总图:赖韬
结构:朱海超、徐向茜 给排水:蓝鹏 电气:胡轶,暖通:吴志勇
幕墙施工图单位:中机中联工程有限公司
幕墙设计:熊联波、严政、赵宇、陈青术
业主单位:香港置地
管理团队:郑海川、汤照晖、刘颖
建成状态:建筑竣工,景观、室内待施工
设计时间:2016.05-2017.9
建造时间:2017.04-2018.10
建筑面积:2701㎡
用地面积:3330㎡
景观设计单位:道远景观
景观设计:周雪梅、陈文龙、莫贻海
室内设计单位:一夕幼儿园设计研究室
室内设计:焦樵、陈诺、金庆锦、谢国飞
摄影:DID STUDIO
效果图:尚筑科技
实景合成:DID STUDIO + 尚筑科技
浙江杭州胜利小学附属幼儿园
杭州胜利小学附属幼儿园位于钱江新城,周围是高密度的住宅楼,用地十分有限,不足3700平方米。
然而,它仍然需要满足9个班的规模和多样化的功能。在严格的场地约束下,建筑师进行了一系列的设计策略,在满足功能诉求的同时,坚持为孩子创造一个充满阳光和活力的空间。
紧贴用地红线的主入口界面
限制中的创造
户外和大自然是孩子们健康成长的关键空间。
为了争取尽可能多的户外活动空间,减少南面高层住宅楼和小学的阴影影响,幼儿园的建筑体量集中在东西向红线上,围合出安静宽敞的户外空间。
教学单元作为儿童的高频活动空间,将整个建筑体量植入轻微错位但朝南的盒子中,尽可能长时间地获得阳光。
宁静的内庭院
户外活动空间与露台活动场地
外立面整体浅灰基调
为了减少西侧小学对幼儿园的压迫感和增加庭院的采光通风,将西侧端部的多功能活动室埋于地下
光与影的空间
通过光影的设计,建筑师试图创造一个激发孩子想象力的空间。
主入口门厅是一个充满阳光的中庭。光线从圆形三角形天窗倾泻而出,通过直楼梯的扶手创造出丰富的阴影。
在下午,光线从西窗斜射到中庭。孩子们可以在中庭的楼梯上奔跑上下,追逐变化的影子,体现了“激发孩子活力,促进孩子内在发展”的生命教育理念。
教学单元立面设计
在室内教学室内,通过窗框的光线被分割成交错的矩形,启发了孩子们的创造力。在半地下室的活动空间中,三种颜色的天窗吸引孩子们向上看,思考和探索着这神秘的光。
多功能活动室采光顶突出的造型
教学单元室内
在立面上,不同大小的随机放置的窗户传达了自由形式的创意。这些窗户在室内也有不同的高度,随着孩子们的成长,可以提供不同的坐、倚或抬头仰望的习惯,给他们带来不同的观察外部世界的视角。
外立面高低错落的点窗
在整体的浅灰色立面上,教学单元块通过明亮的三种原色突出了漂浮盒子的印象,也让孩子们更容易认出他们的教室。而在教学单元内部,室内仍然以乳白色的墙壁和木地板为主,营造出温暖的氛围。
外立面凹凸点窗的色彩
作为点缀的三原色
建筑师从胜利小学原有的标志中选取了黄色、蓝色和绿色作为三种主要颜色,通过对比的手法来激发一种轻松活泼的氛围。
中庭采光顶
洒满阳光的走廊和空间
依据活动区与午睡区的使用时长和对采光及空间高度的要求不同,建筑师对4.5米的阁楼采用loft设计手法,不仅有效提高空间利用率,还给予孩子们流动而温馨的阁楼空间体验。
师生等使用方与空间的布置与互动
在明亮的乳白色室内空间中,颜色作为空间延续或分割的暗示。例如,中庭的地面、楼梯、走廊和天窗通过蓝色连接,加强了空间的整体性。而走廊的窗户在不同的楼层被涂上不同的颜色,以帮助孩子们区分他们在哪个楼层。
室内高低错落的观察窗洞
具有下沉庭院的地下多功能活动室
连续渐进的共建过程
从项目开始到幼儿园开业一年,建造过程乃至使用的完善离不开建筑师和参与者之间的不断沟通。
建筑师设计了直楼梯的中庭,以提升儿童对空间的认知和体验,作为灵魂空间,在一开始就通过沟通得到了所有参与者的尊重。
建筑师也从客户那里得到优化建议,为用户创造了一系列独立安排的空间。教师也理解和尊重设计,通过空间的互动、适应和调整来提升设计。
他们将教学、游戏、交流活动灵活地融入教学单元、活动室,甚至中庭、走廊与户外场地中,让孩子们在不同的空间享受体验和探索的乐趣。
活动区与午睡区分离的Loft教学单元
形体生成
总平面图
地下一层平面图
一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三层平面图
南立面图与主入口立面图
北立面和西立面图
剖面图
建筑师: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首席建筑师:范须壮
设计团队:王溯、张元升、徐丹华
工程:金振奋、李少华、陈圣贤
景观:姚浩军、李将甫、周文强、李文江
机电设计组:方火明、林璐佳、郑国兴、黄钦鹏、任晓东、李向群、叶敏捷、周艳昕
地点:中国 浙江 杭州
面积:3485.0平方米
年份:2018
摄影:章勇
杭州海潮幼儿园
杭州海潮幼儿园位于杭州市中心上城区望江单元,按规划开设16个班幼儿园。地块呈不规则形状,西北面为高密度居住区,东南面为城市道路。
建筑师希望通过设计策略,在高层建筑和城市道路环绕的环境中为孩子们营造健康快乐成长的空间。
△形体生成
布局
该建筑的主体建在西北侧,以满足容积率要求,同时远离城市道路,避免道路噪声对室内活动影响。
东南面的最大化留白足以进行户外活动。通过后退的形式,建筑体量削弱的同时,营造出了二三层的室外活动空间。
东南两侧的风雨连廊与建筑相连,围合出集中的户外活动场所,与城市道路形成隔离。
渗透
空间和流线密切相关,有趣且丰富的空间激发了更多活动的可能性。幼儿园的容积率已达到规划设计要求的最大值。
在实现更大的教学空间的同时,扩大了室内共享空间,多功能厅面积达到300平方米。
追逐和嬉戏的场景对这个年龄的孩子们有特殊的吸引和诱惑。
东南两侧的环形连廊与建筑的内部和外部相连,无论是烈日还是雨天,都可以自由穿梭。
户外活动场所最大化,东南侧的大片区域留白,没有建筑遮挡,光线良好。孩子们可以在连廊和建筑退台空间中自由穿梭。
表皮
每个楼层空间都有自己的物理特性:首层室内外活动空间的渗透,二三层教学空间的连续和后退,以及四层办公空间的集中,叠加在立面上,通过水平线形成建筑最真实的状态。
在立面细节处理上,外部窗户玻璃围绕外墙,楼板通过白色穿孔铝板和刷白色涂料的做法凸出楼板的体量。远望幼儿园就像一片漂浮在空中的纯粹板块。
长玻璃的设计增加了室内外之间视线上的联系,从而可以从建筑中看到户外,城市人群也可以透过玻璃看到室内孩子们活动的纯真,彼此的对视创造一种有趣的生活体验。
总平面
一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三层平面图
四层平面图
建筑师:GLA 六和设计
地点:中国 杭州
面积:5339平方米
年份:2018
摄影:苏圣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