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版 DG/TJ08-94-2024 民用建筑水灭火系统设计标准.pdf

资源简介/截图:

∕TJ08,2024,94,pdf,地沟,上海市

前言 根据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 (2021年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建筑标准设计编制计划>的通 知》(沪建标定(2020]771号),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会 同相关单位对《民用建筑水灭火系统设计规程》DGJ08一94一 2007进行修订。

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 参照国内外相关标准和规范,并在反复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 形成本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与符号;设置范围;消防 给水;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自动跟踪定位射流灭火系 统;其他灭火系统及装置。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有: 1.细化了水灭火系统、其他灭火系统及装置的设置范围。

2.增加了压缩空气泡沫消火栓系统。

3.增加了氮气灭火系统。

4.增加了探火管灭火装置。

5.增加了超细干粉自动灭火装置。

各单位及相关人员在执行本标准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 请至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地址:上海市大沽 路100号;邮编:200003;E-mail:shjsbzgl@163.),华东建筑 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址:上海市中山南路1799号世博滨江大 厦;邮编:200011;E-mail:mhss_ecadi@163.),上海市建筑建 材业市场管理总站(地址:上海市小木桥路683号;邮编:200032; E-mail:shgcbz@163.),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1一
主编单位: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上海市消防救援总队 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徐扬杨波徐凤王薇王华星 李云贺赵俊张亮周邓清 赵华亮朱家真吴亮殷颖智党杰 陶观楚曹晴烨金怡邢利周之瑜 孟岚冯静慧张永丰 主要审查人:归谈纯杨丙杰张锦冈李中一马哲 李是杨浩俊 上海市建筑建材业市场管理总站
目次 1总则 2术语与符号 2 2.1术语 2 2.2符号 3 3设置范围 3.1消火栓给水系统 4 3.2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5 3.3 自动跟踪定位射流灭火系统 11 3.4其他灭火系统及装置 11 4消防给水 13 4.1一般规定 13 4.2消防水源 13 4.3消防用水量 …… 15 4.4系统形式 16 5消火栓系统 19 5.1一般规定 19 5.2 消火栓用水量 19 5.3 室外消火栓系统 23 5.4 室内消火栓系统 23 5.5 压缩空气泡沫消火栓系统 26 5.6控制与操作 26 6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29 6.1一般规定 29 6.2设置要求 33
6.3简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6.4控制与操作 36 7自动跟踪定位射流灭火系统 37 8其他灭火系统及装置 40 8.1氮气灭火系统 40 8.2探火管灭火装置 47 8.3超细干粉自动灭火装置 50 本标准用词说明 52 引用标准名录 53 标准上一版编制单位及人员信息 55 条文说明 57
Contents 1 Generalprovisions Terms and symbols 2.1Terms 2.2 Symbols 3Setting range 3.1 Hydrantwater supply system 3.2 Sprinkler system 3.3 Auto tracking and targetingjet suppression system 3.4 Othersfire extinguishing system and equipment 4Fire water supply 13 4.1 Generalrequirement 13 4.2Fire water 13 4.3Fireprotectionwaterdemand 15 4.4 System form 16 5Hydrant system 19 5.1 Generalrequirement….. 19 5.2 Hydrantwater demand….. 19 5.3 Outdoorhydrantsystem 23 5.4 Indoor hydrant system …. 23 5.5 Compressedairfoamhydrantsystem.. 26 5.6 Control and operation 26 3…




DBJ53/T-157-2024 粘士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程.pdf

资源简介/截图:

157,2024,DBJ53,技术规程,粘士,云南省

DB 云南省工程建设标准 DBJ53/T-157-2024 粘土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程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 ClayGroutingMaterial 2024-04-11发布 2024-11-01实施 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发布 云南省水利厅
云南省工程建设标准 粘土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lay GroutingMaterial DBJ53/T-157-2024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24北京
DBJ53/T-157-2024 前言 根据《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下达2023年度云南省 工程建设地方标准计划的通知》,规程编制组经过广泛调查研究, 总结实践经验,参考了国内相关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 上,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主要内容是:总则,术语,基本规定,粘土料,固化 剂、掺合料与外加剂,浆液配合比与试验,制浆与灌浆,质量控 制与验收.

本规程由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云南省水利厅共同发 布,由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管理,由长沙理工大学负责具体 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及时给红 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咨询规划研究院(地 址:云南省红河州蒙自市银河路28号;邮编:661199;邮箱: hhzghy941100@163.).

本规程主编单位: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水利水电工程地质 勘察咨询规划研究院 长沙理工大学 本规程参编单位:云南省红河州水利水电勘察设计研究院 湖南中南水电水利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 公司 湖南宏禹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云南中水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滇南水安全与水科学协同创新研究院 云南盛研高新技术有限公司 红河州红禹工程质量检测有限责任公司 I
DBJ53/T-157-2024 红河州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 督站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员:段吉鸿张贵金杨菊刘杰 张宗刚 李有华 代猛李永丰 曹培智 黄小倩 李 骥刘丁玮 刘军 张学森 赵 燕白雪莲 张录奇 母龙帮 谢坤李树龙 刘士溧 普俊华 孙鸿飞赵光礼 张振国 谢作楷 汪桂客胥文俊 周阳 宋健生 陈金辉丁志磊 本规程主要审查人员:杨晓东 甘永辉 郑洪陈卓 王海军 贺双喜 丁孖李育红 黄文君 ⅡI
DBJ53/T-157-2024 目 次 1总则 术语 3 基本规定 4 粘土料 5固化剂、掺合料与外加剂 5.1固化剂 6 5.2掺合料. 5.3外加剂 6浆液配合比与试验 8 6.1浆液配合比设计 8 6.2配合比试验 9 7制浆与灌浆. 10 7.1现场制浆 10 7.2灌浆施工 11 8质量控制与验收 12 附录A粘土浆制备记录表 ….. 13 附录B粘土灌浆材料浆液拌制原始记录表 14 本规程用词说明 15 引用标准名录 16 附:条文说明 17




DB33/T 2356-2021 无障碍家居设施建设规范.pdf

资源简介/截图:

2021,2356,DB33,pdf,无障碍,浙江省

ICS 91. 040. 01 CCS P33 DB33 浙江省地方 标 東准 DB33/T 2356-2021 无障碍家居设施建设规范 The standard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home barrier-free facilities 2021-08-09发布 2021-09-09实施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3/T 2356-2021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基本要求.

5通道、门 6客厅. 7厨房和餐厅 8卧室 9书房 10卫生间. 11阳台和窗户 12庭院. 13其它设施,
DB33/T 2356-2021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浙江省残疾人联合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松阳县残疾人联合会、丽水市残疾人联合会、遂昌原创标准化事务限公司、 宁波市镇海区残疾人联合会、松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许明标、曾伟英、王霞、章明伟、应跃跃、袁蓉、岳友富、谢丽福、吴君能、 白洁、赵济伟、王威、许越.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II
DB33/T 2356-2021 无障碍家居设施建设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无障碍家居设施建设的基本要求,明确了入户口、通道、门、客厅、厨房餐厅、卧室、 卫生间、阳台、庭院和其它设施的无障碍家居设施的新建或改造.

本标准适用于城乡无障碍家居设施的新建或改造.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标准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标准.

GB50096-2011住宅设计规范 GB50368住宅建筑规范 GB50763-2012无障碍设计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 1 家居 供人们日常起居生活的活动空间.

3. 2 无障碍家居设施 出入口、通道、通信、家具、厨房和卫生间等均设有无障碍设施,房间的空间尺度方便行动障 碍人士安全活动居住的设施.

4基本要求 4.1无障碍家居设施建设应符合GB50763规定,涉及无障碍要求的建筑结构部分应符合GB50368规 定.

4.2建设无障碍家居设施宜结合障碍人士的个性化需求.

4.3室内地面应采用防滑材料.

有高差处,合理设置坡道.

4.4居室内墙面应平整,不宜有突出物,墙角宜安装软包防护条.

视力障碍人士家居宜设置方便通行 的导向性标识.

4.5室内无障碍扶手应符合GB50763-2012中3.8规定,特殊扶手按实际需求建设.

4.6家用电器宜选用智能型.

4.7家具宜选用圆角设计.

4.8信息交流宜采用合理的智能化设备.

DB33/T 2356-2021 4.9室内应设置救助呼叫装置,按钮高度宜为400mm~500mm,拉绳下端至地面100mm.

5通道、门 5.1进户通道 5.1.1进户门开门侧墙面应不小于400mm,宜不小于500m.

5.1.2进户有台阶处,宜设置轮椅坡道,坡度比例应符合GB50763-2012中3.4.4规定,临空侧应设 安全阻挡措施.

5.1.3住宅入口处宜有不小于1500mm×1500mm的轮椅回转空间.

5.1.4乡村民居宜设置入户门厅,出入口宜紧邻内院:入口不易改造的住宅,宜设无障碍侧门.

5.2户内通道 5.2.1轮椅使用者户内通道应为无障碍通道,净宽度应不小于800m,宜不小于900mm.

通道的宽度 大于1200mm时,一侧宜加装扶手.

通道应保持正常的照度要求.

5.2.2转角处宜做成圆弧形,可安装护墙板,护墙板高度应不小于350mm.

5.3门 5.3.1进户门开启后通行净宽度应不小于800mm,宜不小于900mm.

宜选用L型门把手,一侧的墙面 宜留有不小于400mm宽度的墙面,宜安装方便关门的装置.

5.3.2室内门宜选用移门,开启后的通行净宽度应不小于800mm,宜不小于900mm. 5.3.3入户处宜设置色彩识别或声控识别系统.

宜安装电子闪光提示门铃或配置可视对讲设备,室外 机和室内机安装高度宜为1000mm~1200mm.

6客厅 6.1客厅内应有轮椅回转空间和轮椅席位.

6.2家具的摆放应考虑轮椅使用者通过、接近和易于操作.

7厨房和餐厅 7.1厨房应方便轮椅使用者进出,宜设置轮椅回转空间.

7.2操作台宜高低搭配,低位操作台面高度宜为700m~850mm,下方应有容膝空间.

7.3灶具宜选用低位或升降式,前方应设置横向拉杆.

7.4洗涤池应选用杠杆式或感应式水龙头,两侧应留出操作台面.

低位洗涤池应设置横向拉杆,下方 应有容膝空间.

7.5热水器的控制装置应易于操作.

7.6乡村民居厨房应靠近起居室,厨房内设施根据实际需求建设.

8卧室 8.1双、单人卧室面积应符合GB50096-2011中5.2规定.

卧室内应有轮椅回转和护理操作的空间.

8.2卧室床垫高度应与轮椅座高平齐,宜为450mm~480mm.

床四周宜安装防摔护栏:床底宜留有容 纳轮椅脚踏板的空间.

2




GB/T 17446-2024 流体传动系统及元件词汇.pdf

资源简介/截图:

17446,2024,pdf,传动系统,规范,推荐性国家标准

ICS 23.100.01 CCSJ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7446-2024 代替GB/T17446-2012 流体传动系统及元件 词汇 Fluidpower systems and ponents-Vocabulary (ISO5598:2020,MOD) 2024-03-15发布 2024-10-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17446-2024 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3.1基本术语 3.2控制回路. 27 3.3控制. 28 3.4泵、马达 33 3.5 缸. 39 3.6闵.. 46 3.7管件与管接头. 58 3.8过滤、分离与润滑 62 3.9密封及材料 66 3.10其他元件 …. 69 附录A(资料性)本文件与2012年版的主要技术变化 74 参考文献 87 88
GB/T 17446-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17446-2012《流体传动系统及元件词汇》,与GB/T17446-2012相比,除结 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见附录A.

本文件修改采用ISO5598:2020《流体传动系统及元件词汇》.

本文件与ISO5598:2020相比做了结构调整,对词汇进行了分类:3.1.1.1~3.1.1.10对应 ISO5598:2020的3.1,除新增术语外,其他术语对应ISO5598:2020的3.2.

本文件做了下列编辑性改动: 删除了重复的“素流”示意图(见ISO5598:2020的图19),增加了图2、图3、图4,并重新编排 了示意图序号: 增加了附录A(资料性).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液压气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浙江大学、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限公司、上海博世力士乐液压及自动化 有限公司、油威力液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苏州美福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航空工业(新乡)计测科技 有限公司、宁波华液机器制造有限公司、浙江亿日气动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化工大学、沈阳工业大学、广 州机械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沈阳东北电力调节技术有限公司、福州大学、华侨大学、燕山大学、武汉科 技大学、浙江松乔气动液压有限公司、广州华欣液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丹佛斯动力系统(宁波)有限公 司、国家智能制造装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浙江)、北京华德液压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黎明液压 有限公司、青岛力克川液压机械有限公司、四川川润液压润滑设备有限公司、宁波索诺工业自控设备有 限公司、江苏省机械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江阴市洪腾机械有限公司、河南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 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徐兵、曹巧会、刘涂、方禹、王呈祥、林广、唐颖达、杜立鹏、张策、任车利、李方俊、 吕晓仁、梁小凤、郑学明、高泽普、陈淑梅、任好玲、蔡伟、陈新元、楼仲宇、余倡合、俞吉健、郑智剑、 杨广文、叶萍、王金铂、余东泽、毛信强、杨永军、余彦冬、张业明、石岩、王兆强.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本文件于1998年首次发布,2012年第一次修订; -本次为第二次修订.

GB/T 17446-2024 流体传动系统及元件词汇 1范围 本文件界定了除用于航空航天和压缩空气气源设备外的流体传动系统及元件的术语.

本文件适用于流体传动领域的系统及元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3.1基本术语 3.1.1常用的关键形容词和名词术语 3.1.1.1 实际(的)actual 在给定时间和特定点进行物理测量所得到的.

3.1.1.2 特性characteristic 物理现象的表征.

示例:压力,流量,温度.

3.1.1.3 工况 conditions 代表工作状态的一组特性值.

3.1.1.4 () 规定工况下基于实际测量而得到的或者计算出的.

3.1.1.5 有效(的)effective 特性中有用的.

3.1.1.6 几何(的)geometric 忽略诸如因制造引起的微小尺寸变化,利用基本设计尺寸计算出的.

3.1.1.7 额定(的)rated 通过测试确定的,据此设计元件或配管以保证足够的使用寿命的.

注:通常规定最大(高)值、最小(低)值.




2024.05.26-湖南省《湿地生态修复技术规程》DB43_T 2942-2024

资源简介/截图:

资源简介/截图:
DB43 湖南省地方标准 DB43/T XXXXX—XXXX 湿地生态修复技术规程 Code of practice for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wetlands (报批稿) XXXX – XX – XX 发布 XXXX – XX – XX 实施 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43/T XXXXX—XXXX 目 次 前言 . . . . . . II 1 范围 . . . . . . 3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 . . 3 3 术语和定义 . . . . . .3 4 修复原则 . . . . . .3 5 退化诊断、修复目标 . . . . . 4 6 生态修复 . . . . . .4 7 生态监测、成效评价 . . . . . 5 8 档案管理 . . . . . .5 附录 A (资料性) 湿地修复常用植物及种植方式 . . . 6 附录 B (资料性) 湿地常见水鸟类群栖息地及取食偏好 . . .9 附录 C (资料性) 湿地常见水生动物及适宜生境 . . . 10 I DB43/T XXXXX—XXXX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湖南省林业局提出。 本文件由湖南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湖南省湿地保护中心、大通湖生态投资有限 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谢永宏,侯志勇,史少文,邓正苗,周根苗,郑猛,许鑫,张思琪,李旭,王 军。 II 湿地生态修复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湿地生态修复的修复原则、退化诊断和修复目标、生态修复、生态监测和成效评 价、档案管理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湿地的生态修复。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 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GB/T 27648 重要湿地监测指标体系 GB/T 42532 湿地退化评估技术规范 GB 50265 泵站设计规范 HJ 710.4 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 鸟类 HJ 710.7 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 内陆水域鱼类 HJ 710.8 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 淡水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 HJ 1272 生态保护修复成效评估技术指南(试行) SL 265 水闸设计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底质 substrate 湿地地表的底层物质,一般为土壤,是湿地生态系统发育和存在的载体。 3.2 湿地岸带 wetland riparian zone 包括周期性淹水过渡带、永久性浅水部分和部分靠近水体的滩地或岸坡。 3.3 生境岛 habitat island 位于湿地水体中,在常水位时可出露水面的岛屿,能够为湿地生物提供相对安全不受干扰的栖 息与隐蔽场所。 4 修复原则 4.1 自然性原则 湿地修复应以自然性为原则,以自然恢复为主、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相结合。 3




2024.06.07-广东省《海洋自然资源数据分类与编码规范》DB44_T 2463-2024

资源简介/截图:

资源简介/截图:
ICS 07.060 CCS A 45 44 广东省地方标准 DB44/T 2463—2024 海洋自然资源数据分类与编码规范 Classification and coding of marine na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 data 2024 – 03 – 07 发布 2024 – 06 – 07 实施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44/T 2463—2024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 1 4 分类编码原则 . . . 2 5 数据分类 . . . 2 6 数据编码 . . . 3 7 扩充规则 . . . 3 8 分类对接 . . . 3 附录 A(规范性) 广东省海洋自然资源数据分类代码表 . . 4 附录 B(规范性) 广东省自然资源海洋数据分类与其他标准文件分类对照表 . 15 附录 C(规范性) 广东省海洋自然资源数据要素代码 . . 17 参考文献 . . . 23 I DB44/T 2463—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部分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广东省自然资源厅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东省海洋发展规划研究中心、国家海洋信息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周圆、原峰、彭逸桓、崔文君、张敏、唐玲、李姗迟、关戴婉静、游俊凯、黄 子桐、袁晓彬、李浩、王欣宇、赵龙飞、何隆、郭雪。 II DB44/T 2463—2024 海洋自然资源数据分类与编码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广东省海洋自然资源数据分类编码原则、数据分类及编码、分类扩充规则及分类对接。 本文件适用于广东省海洋自然资源数据的标识、管理及资料共享。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12763(所有部分) 海洋调查规范 HY/T 075 海洋信息分类与代码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分类对象 objects of classification 被分类的事物或者概念。 [来源:GB/T 10113—2003, 2.1.4] 面分类法 method of area classification 选定分类对象的若干属性(或特征),将分类对象按每一属性 (或特征)划分成一组独立的类目,每一 组类目构成一个“面”。再按一定顺序将各个“面”平行排列。使用时根据需要将有关“面”中的相应 类目按“面”的指定排列顺序组配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复合类目。 [来源:GB/T 10113—2003, 2.1.6] 线分类法 method of linear classification 将分类对象按选定的若干属性(或特征),逐次地分为若干层级,每个层级又分为若干类目。同一分 支的同层级类目之间构成并列关系,不同层级类目之间构成隶属关系。 [来源:GB/T 10113—2003, 2.1.5] 代码 code 表示特定事物或概念的一个或一组字符。 海洋资源管理 marine resources management 国家对其管辖海域内的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等进行组织、指导、协调、控制、监督和干预等活动。 [来源:GB/T 19834—2005, 2.2.3] 1




2024.06.07-广东省《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技术规范》DB44_T 2477-2024

资源简介/截图:

资源简介/截图:
ICS 27.140 CCS P 01 44 广东省地方标准 DB44/T 2477—2024 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技术规范 Technical code for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of small reservoirs 2024 – 03 – 07 发布 2024 – 06 – 07 实施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44/T 2477—2024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 1 4 基础管理 . . . 2 5 运行管理 . . . 5 6 安全管理 . . . 9 7 应急管理 . . . 10 8 形象面貌 . . . 10 9 信息化管理 . . . 11 10 评估与改进 . . . 12 附录 A(资料性) 政府购买服务承接主体技术能力参考表 . . 13 附录 B(资料性) 小型水库管理人员 -岗位 -职责参考表 . . 14 附录 C(资料性) 小型水库工程基本维修养护项目分类定额标准参考表 . 16 附录 D(资料性) 小型水库制度分类及编制内容 . . 17 附录 E(资料性) 标识标牌设置要求 . . 18 附录 F(资料性) 小型水库日常巡视检查记录表格式 . . 20 附录 G(资料性) 小型水库监测设施配置表 . . 22 附录 H(资料性) 小型水库监测频次表 . . 24 附录 I(资料性) 小型水库维修养护记录表格式 . . 26 附录 J(资料性) 闸(阀)门启闭操作运行记录表格式 . . 27 附录 K(资料性) 白蚁蚁害巡查(检查)记录表格式 . . 28 附录 L(资料性) 水库典型隐患清单 . . 29 附录 M(资料性) 广东省小型水库防汛物资储备表 . . 30 附录 N(资料性) 广东省小型水库险情报告单格式 . . 31 附录 O(资料性) 主要基础资料技术要求 . . 32 参考文献 . . . 33 I DB44/T 2477—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广东省水利厅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由广东省水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GD/TC 139)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广东省大坝安全技术管理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袁明道、叶乃虎、史永胜、罗永锐、张旭辉、谭彩、杨文滨、黄春华、周磊、 徐云乾。 II




2024.04.19-广东省广州市《城市环境卫生基础数据》DB4401_T250-2 024

资源简介/截图:

资源简介/截图:
ICS 13.020.99 CCS Z 04 D B 4 4 0 1 广 州 市 地 方 标 准 DB4401/T 250—2024 城市环境卫生基础数据 Basic data on urban environmental sanitation 2024-03-19 发布 2024-04-19 实施 广 州 市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发 布 DB4401/T 250—2024 目 次 前言.I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数据项描述方法与规则.2 4.1 概述.2 4.2 描述方法.2 4.3 描述规则.2 4.3.1 数据项名称.2 4.3.2 数据类型.2 4.3.3 数据长度.3 4.3.4 值域范围.3 4.3.5 说明.3 5 数据模型.3 6 数据信息.3 6.1 环卫设施设备信息.3 6.1.1 垃圾投放设施信息.3 6.1.2 收集设施信息.5 6.1.3 转运设施信息.6 6.1.4 处理及处置设施信息.7 6.1.5 其他环卫设施设备信息.7 6.2 环卫作业信息.11 6.2.1 环卫作业单位信息.11 6.2.2 环卫作业项目信息.12 6.2.3 环卫作业人员信息.12 6.3 垃圾收运信息.13 6.3.1 厨余垃圾收运信息.13 6.3.2 其他垃圾收运信息.15 6.3.3 粪便清运信息.16 6.3.4 其他收运信息.16 6.4 环卫清扫保洁信息.17 6.4.1 人工清扫保洁信息.17 6.4.2 道路机械化保洁信息.20 6.4.3 特殊路段立面清洗信息.22 6.5 环卫监督检查信息.25 I




NBT 11073-2023 高原型风力发电机组电气系统安全设计要求

资源简介/截图:

资源简介/截图: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高原电工产品环境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30)和能源行业风电标准化技术 委员会风电电器设备分技术委员会(NEA/TC1/SC6)共同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昆明电器科学研 究所、北京天诚同创电气有限公司、浙江运达风电股份有限公司、机械工业北京电工技术经济研究所、 哈电风能有限公司、云南省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云南多宝电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云南电网有限责任 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贵阳局、云南电力试验研究院(集团) 有限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大理局、中国能源建设集团云南省电力设计院有 限公司、武钢集团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宁、邓刚、果岩、李宏、赵磊、蔡雅娜、余俊琴、戎麒、黄商、孙勇、黄凌翔、 彭庆军、高波、周仿荣、施柔刚、于海舒、王科、蒋陆肆、吕刚、何廷一、雷鹏涛、刘海田、杨志红、 赵煜、黑颖顿、郭燕萍、刘子裕、刘世增、王智鹏。




MH/T 5077-2024 民用机场飞行区场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标准下载-行业标准-航空航天民航

资源简介/截图:

为规范民用机场飞行区场道工程(以下简称场道工程) 施工安全技术管理工作促进施工安全技术管理标准化 提高施工安全水平保障施工安全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运输机场(含军民合用机场民用部分) 飞行区场道工程的施工安全技术管理 通用机场可参照执行
【条文说明】本规范所称的飞行区场道工程包括土石方与地基处理、边坡防护、道面、路面、排水、桥梁、涵隧、消防管网、围界等工程




GB/T 19879-2023 建筑结构用钢板 正式版标准下载

资源简介/截图:
20231221smnmq35726

本文件规定了建筑结构用钢板的牌号表示方法、订货内容、尺寸、外形、重量、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
本文件适用于制造建筑结构、大跨度结构及其他钢结构用厚度6 mm~200 mm高性能热轧钢板(以下简称钢板)。热轧钢带亦可参照本文件执行。

标准号:GB/T 19879-2023
标准名称:建筑结构用钢板
英文名称:Steel Plate for building structure

发布日期:2023-09-07
实施日期:2024-04-01

替代标准:GB/T 19879-2015

引用标准:GB/T 222 GB/T 223.5 GB/T 223.9 GB/T 223.11 GB/T 223.14 GB/T 223.19 GB/T 223.23 GB/T 223.26 GB/T 223.40 GB/T 223.58 GB/T 223.62 GB/T 223.78 GB/T 223.79 GB/T 223.81 GB/T 223.82 GB/T 223.84 GB/T 223.85 GB/T 223.86 GB/T 228.1 GB/T 229 GB/T 232 GB/T 247 GB/T 709-2019 GB/T 2970 GB/T 2975 GB/T 4336 GB/T 5313 GB/T 8170 GB/T 17505 GB/T 20066 GB/T 20123 GB/T 20124 GB/T 20125

起草人:赵国昌、龙杰、孙梦寒、黄久贵、操瑞宏、刘喜锚、郭龙鑫、齐江华、吴铠、李宏伟、丘文生、师莉、余海群、周文波、韦明、张朋、张维旭、李冉、熊文名、张勇伟、郭潇、王东阳、程绘兵、袁勤攀、郭小龙、高旭辉、杨永达、董超、严晓敏
起草单位:舞阳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张家港宏昌钢板有限公司、新余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华菱湘潭钢铁有限公司、河北普阳钢铁有限公司、湖南华菱涟源钢铁有限公司、柳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广东中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首钢集团有限公司、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福建三钢闽光股份有限公司
归口单位: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83)
提出部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DB23/T 1270 2019 黑龙江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pdf

资源简介/截图:

为进一步降低黑龙江省居住建筑的供暖能耗,落实我省建筑节能的工作目标,根据行标《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2018,标准编制组认真总结了黑龙江省建筑节能
的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订了本标准。
本标准与《黑龙江省居住建筑65%+节能设计标准》DB23/1270-2018相比,主要做了以下修订:
1.提高了行标JGJ26-2018中对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要求。将严寒B区与严寒A区的外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参数限值统一;
将JGJ26-2018中严寒A区3层及3层以下建筑屋面的平均传热系数降低,根据黑龙江省的地域气候特点,强化了地面传热和解决建筑物湿累积的技术要求;强化了对变形缝的要求,增加了
对部分内围护结构保温隔热的规定;完善了防止热桥的措施和首层室内地面以下外围护结构保温的技术要求。

2.提高了节能目标。在JGJ26-2010的基础上将黑龙江省多层居住建筑的供暖能耗降低42.5%。与1980~1981年的建筑供暖能耗相比,漠河、牡丹江和绥芬河3个城镇节能率达到81%;哈尔滨、齐齐哈尔、鸡西、佳木斯、依兰、尚志、泰来、安达、宝清等9个城镇节能率达到80%。全省33个城镇平均节能率为78.3%。
3.规定了黑龙江省主要城镇新建居住建筑的建筑物耗热量指标、建筑物供暖能耗、供热系统能耗和锅炉房供热能耗的限值。




JTT 1497-2024 公路桥梁塔柱施工平台及通道安全技术要求

资源简介/截图:

资源简介/截图:
标准下载 JT/ T 1497—2024 目 次 前言 ………………………………………………………………………………………………………… Ⅱ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及定义 ……………………………………………………………………………………………… 1 4 基本要求 ………………………………………………………………………………………………… 2 5 爬升式施工平台 ………………………………………………………………………………………… 3 6 固定式施工平台 ………………………………………………………………………………………… 7 7 施工通道 ………………………………………………………………………………………………… 9 Ⅰ 标准下载 JT/ T 1497—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 T 1. 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交通运输部安全与质量监督管理司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星宇科技有 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鸿、张永涛、欧阳效勇、何超然、黄灿、彭鹏、孙刘洋、薛成、崔银秋、刘玲、 何金刚、陈平、王杰、徐洲、黄剑锋、李育才、李送根、毛昌庆。

标准下载 JT/ T 1497—2024 公路桥梁塔柱施工平台及通道安全技术要求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公路桥梁工程塔柱施工平台及通道安全的基本要求,以及爬升式施工平台、固定式施 工平台和施工通道在设计、制作、安装、使用、拆除等环节的安全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公路桥梁工程混凝土索塔及墩柱施工。 其他类型索塔、墩柱施工时,涉及施工平台及 通道的相关安全技术要求参照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 T 700—2006 碳素结构钢 GB/ T 3766 液压传动 系统及其元件的通用规则和安全要求 GB 4053. 1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 第 1 部分:钢直梯 GB 4053. 2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 第 2 部分:钢斜梯 GB 5725 安全网 GB/ T 7935 液压元件通用技术条件 GB/ T 34023 施工升降机安全使用规程 GB 50007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09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 50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7 钢结构设计标准 GB 50194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 GB 50205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GB 50661 钢结构焊接规范 GB 50755 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GB 51210 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统一标准 JB/ T 10205 液压缸 3 术语及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爬升式施工平台 climbing working platform 附着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塔柱节段上,利用起重设备或以自身的液压爬升系统为提升动力,随塔柱逐 节爬升的施工平台。 注:爬升式施工平台通常与模板系统结合形成整体,作为悬臂挂架模板、液压爬模等工具式模板的一部分。 1 标准下载 JT/ T 1497—2024 3.2 固定式施工平台 fixed working platform 固定设置在地基基础、支架、塔柱节段或翻模模板上的施工平台。 注:包括从地面或支架顶部搭设的落地式操作平台,以及固定在塔柱节段、支架、翻模模板上的悬挑式施工平 台等。 3.3 人行塔梯 pedestrian tower ladder 为人员上下通行而设置的模块化组装的塔形梯道。 3.4 施工通道 construction access 施工时供人员上下攀登或水平行走的通道。 注:包括钢直梯、钢斜梯、人行塔梯等上下通道,以及高处作业水平通道等。 4 基本要求 4.1 施工平台及通道应进行必要的设计、验算,并满足下列要求: a) 应能承受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荷载; b) 结构应稳固,且不应发生影响正常使用的变形; c) 结构受力应明确,安装、拆除方法应便捷; d) 应与塔柱施工方法、施工条件等相适应,满足施工使用要求,并应具备安全防护功能。 4.2 塔柱施工时,施工单位制定的施工方案中应包含施工平台及通道的具体布置、安拆方法、验收要 求、日常检验重点内容、高处作业安全技术措施等。 4.3 塔柱施工平台及通道的出入口、临边处、孔洞处、与施工升降机衔接处等危险部位,应设置明显的 安全警示标志。 4.4 塔柱施工平台及通道应根据使用要求配备照明设施和消防设施;防雷接地系统(如有)及临时用 电线路布设应符合 GB 50194 的相关规定。 4.5 塔柱施工平台及通道安装、使用、拆除前,应进行相关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和安全技术交底。 4.6 塔柱施工时,应根据塔柱分节情况、施工平台及通道设计图纸,建立预埋件施工清单,明确每个施 工节段预埋件的坐标、规格、数量,并在混凝土浇筑前进行检查验收,避免遗漏。 预埋件应进行防腐 处理。 4.7 塔柱施工平台及通道安装、拆除时,应在作业区域及坠落影响范围处设置警戒区,并应指派专人 值守,防止非安装、拆除作业人员入内。 4.8 塔柱施工平台及通道使用前,应对其安装质量、警示标志、安全防护设施、消防设施等逐项进行检 查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塔柱施工平台及通道使用期间,应至少每月开展一次检查、维护,检 查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 4.9 对周转使用的材料、构配件、设备应制定维修检验标准,其每使用一个安装拆除周期后,应及时检 查、分类、维修、保养。 质量缺陷无法维修的、质量缺陷维修后仍不符合安全使用要求的、到达规定使用 期限或周转次数的,应报废处理。 4. 10 塔柱施工过程中应及时归集、清理施工平台及通道上的杂物,不应随意搁置或向下抛掷。 4.11 因恶劣天气、自然灾害或其他异常情况停工,复工前应对施工平台及通道进行全面检查,并进行 必要的维修加固,检查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 2 标准下载




JTT 1499-2024 公路水运工程临时用电技术规程

资源简介/截图:

资源简介/截图:
标准下载 JT/ T 1499—2024 目 次 前言 ………………………………………………………………………………………………………… Ⅲ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临时用电的策划与实施 ………………………………………………………………………………… 3 5 发电机组 ………………………………………………………………………………………………… 6 6 变电设施 ………………………………………………………………………………………………… 7 7 配电系统 ………………………………………………………………………………………………… 8 8 电气设施的防护………………………………………………………………………………………… 18 9 接地与防雷……………………………………………………………………………………………… 19 10 电动施工机具 ………………………………………………………………………………………… 23 11 办公与生活区用电 …………………………………………………………………………………… 30 12 生产区照明 …………………………………………………………………………………………… 31 13 特殊环境 ……………………………………………………………………………………………… 32 14 临时用电工程验收与拆除 …………………………………………………………………………… 33 参考文献 …………………………………………………………………………………………………… 35 Ⅰ 标准下载 JT/ T 1499—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 T 1. 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交通运输部安全与质量监督管理司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中交第二航务工程 局有限公司、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贻华、王立强、徐跃辉、刘世军、皮春明、段新胜、徐晓声、周新爽、王炜、孙冉。 � Ⅲ 标准下载 JT/ T 1499—2024 公路水运工程临时用电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公路水运工程临时用电的策划与实施、发电机组、变电设施、配电系统、电气设施的防 护、接地与防雷、电动施工机具、办公与生活区用电、生产区照明、特殊环境、临时用电工程验收与拆除等 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公路水运工程临时用电系统的设计、施工、运行、维护及拆除。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 T 3787 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 GB/ T 4208 外壳防护等级(IP 代码) GB/ T 6829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电器(RCD)的一般要求 GB/ T 11918. 1 工业用插头插座和耦合器 第 1 部分:通用要求 GB/ T 13955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 GB/ T 17467 高压/ 低压预装式变电站 GB 50053 20 kV 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 50058 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 50148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电力变压器、油浸电抗器、互感器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15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GB 5025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起重机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低压 low voltage 交流额定电压在 1 kV 及以下的电压。 3.2 高压 high voltage 交流额定电压在 1 kV 以上的电压。 3. �3 保护接地 protective earthing 为了电气安全,将系统、装置或设备的一点或多点接地。 [来源:GB 50194—2014,2. 0. 13] 1 标准下载 JT/ T 1499—2024 3.4 重复接地 iterative earth 保护中性导体上一处或多处通过接地装置与大地再次连接的接地。 [来源:GB/ T 4776—2017,2. 3. 2. 4] 3.5 接地电阻 ground resistance 接地体或自然接地体的对地电阻和接地线电阻的总和。 接地电阻的数值等于接地装置对地电压与 通过接地体流入地中电流的比值。 [来源:GB 50194—2014,2. 0. 14] 3.6 外电线路 external circuit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工程配电线路以外的电力线路。 [来源:GB 50194—2014,2. 0. 10,有修改] 3.7 外露可导电部分 exposed conductive part 设备上能触及的可导电部分,它在正常状况下不带电,但在基本绝缘损坏时会带电。 [来源:GB 50194—2014,2. 0. 11] 3.8 电气连接 electric connect 为形成良好的电的通路,将导体与导体之间连接以保障电气设备正常运行。 连接方式包括线路之 间的连接及线路和设备的连接。 3.9 安全隔离变压器 safety isolation transformer 设计成提供 SELV(安全特低电压)的隔离变压器。 [来源:GB 50194—2014,2. 0. 17] 3.10 安全特低电压系统 SELV system 由隔离变压器或发电机、蓄电池等隔离电源、供电的交流或直流特低电压回路。 其回路导体不接 地,电气设备外壳不有意连接保护导体(PE)接地,但可与地接触。 [来源:GB 50194—2014,2. 0. 19] 3.11 直接接触 direct contact 人或动物与带电部分的接触。 [来源:GB 50194—2014,2. 0. 2] 3.12 配电箱 distribution box 톧췃췃⁷睷⹢穦硷⹣潭₱볏싔�用作分配电能的配电装置,包括总配电箱和分配电箱。 注:本文件如无特指,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合称配电箱。 3.13 腐蚀环境 corrosive environment 由于化学腐蚀性物质和大气中水分的存在而使得设备或材料产生破坏或变质的地点或处所,称为 化学腐蚀环境,可简称为腐蚀环境。 2 标准下载




JTT 1496-2024 公路隧道施工门禁系统技术要求

资源简介/截图:

资源简介/截图:
标准下载 JT / T 1496—2024 目 次 前言 ………………………………………………………………………………………………………… Ⅱ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总体要求 ………………………………………………………………………………………………… 2 5 系统构成 ………………………………………………………………………………………………… 3 6 硬件技术要求 …………………………………………………………………………………………… 5 7 软件技术要求 …………………………………………………………………………………………… 6 8 验收要求 ………………………………………………………………………………………………… 9 9 管理维护要求 …………………………………………………………………………………………… 9 附录 A(资料性) 公路隧道施工门禁系统信息格式表 ………………………………………………… 10 附录 B(规范性) 公路隧道施工门禁系统功能指标、性能指标评测 ………………………………… 13 附录 C(资料性) 公路隧道施工门禁系统验收表 ……………………………………………………… 17 � Ⅰ 标准下载 JT / T 1496—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 T 1. 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交通运输部安全与质量监督管理司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交星宇科技有限公司、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北京金坤科创有限公司、浙江省交通工程管理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玲、田俊峰、张冲、崔银秋、蔡军、张永涛、黄灿、胡文慧、刘学勇、刘刚、孙雨、 刘晟、刘光焱、肖登坤、吴彤、吕聪儒、程晓光、高介敦。 � Ⅱ 标准下载 JT / T 1496—2024 公路隧道施工门禁系统技术要求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公路隧道施工门禁系统的总体要求、系统构成,以及硬件、软件、验收和管理维护等技 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新建、改扩建公路隧道出入口门禁系统施工、运行和管理,其他交通建设施工现场参 照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 T 3836. 1 爆炸性环境 第 1 部分:设备通用要求 GB/ T 4208 外壳防护等级(IP 代码) GB/ T 37078 出入口控制系统技术要求 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198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 50348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GB 50396 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公路隧道施工门禁系统 highway tunnel construction entrance guard system 在公路隧道建设中,利用自定义符识别和/ 或模式识别技术对出入口目标进行识别并控制出入口执 行机构启闭的、满足现场各类目标出入口安全通行的一套信息管理系统。 [来源:GB/ T 50396—2007,2. 0. 1,有修改] 3.2 综合管理系统 integrated management system 满足对内管理、对外通信、与参建单位和相关管理部门协调等需求的系统。 3.3 出入口目标 entrance and exit target

通过公路隧道施工现场出入口的人员、车辆和行走机械等。 3.4 系统钥匙 system key 用于操作门禁系统、取得出入权的信息和/ 或其载体。 [来源:GB/ T 50396—2007,2. 0. 4,有修改] 1 标准下载 JT / T 1496—2024 3.5 远程控制 remote control 在非识读现场对允许出入的目标进行核准并关闭或开启出入口的一种控制方式。 [来源:GB/ T 50396—2007,2. 0. 19,有修改] 3.6 人脸识别 face recognition 利用摄像机采集包含人脸的图像或视频流,并自动在图像中检测并跟踪人脸,进而对检测到的人脸 进行分析识别并确认。 3.7 射频卡识别 radio frequency card identification 通过无线电信号识读待识别射频卡中的信息,而无须在识别系统与待识别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者 光学接触。 3.8 误识率 error rate 将系统钥匙识别成其他系统钥匙的错误率,包括误识进入和误识拒绝两种情形。 [来源:GB/ T 50396—2007,2. 0. 9,有修改] 3.9 拒认率 rejection rate 对某个经由正常操作的本系统钥匙未做出正确识别响应的比率。 [来源:GB/ T 50396—2007,2. 0. 10,有修改] 3.10 隧道门禁区 entrance guard system area 在隧道洞口等地设置门禁系统并供人员、车辆和行走机械等进出的区域。 4 总体要求 4.1 一般要求 4.1.1 针对长度为 500 m 及以上、长度为 500 m 以下且总体风险等级为Ⅲ级以上的公路隧道施工工 程,可建设一套或多套公路隧道施工门禁系统(简称“门禁系统”);其他隧道可结合实际情况酌情建设, 门禁系统的套数应与隧道施工进出用洞口的数量一致。 4.1.2 门禁系统设计应符合 GB 50016、GB 50348、GB 50396 以及 GB/ T 37078 的相关规定。 4.1.3 门禁系统设计应综合使用编码与模式识别、有线/ 无线通信、显示记录、机电一体化、计算机网 络、系统集成等技术,构成先进、可靠、经济、适用、配套的系统。 4.1.4 门禁系统施工前,宜成立专项设计小组,应综合考虑隧道工程设计,对门禁系统的关键要素进 行策划并形成专项设计文件。 4.1.5 门禁系统施工设计文件内容应包括:需求分析、建设规模、建设条件分析、技术设计、施工组织、 安全防护措施、相关图纸附件等。 4.1.6 瓦斯隧道门禁系统应依照矿井瓦斯等级进行设计。 低瓦斯、高瓦斯及煤(岩)与瓦斯突出工区

应使用矿用防爆型电气设备。 电气设备的选型符合如下要求: a) 高压不应大于 10 000 V,低压不应大于 1 140 V。 b) 照明、信号、电话和手持式电气设备的供电额定电压,低瓦斯工区不应大于 220 V,高瓦斯工 区、煤(岩)与瓦斯突出工区不应大于 127 V。 c) 远距离控制线路的额定电压和手灯等移动式照明灯具电压不应大于 36 V。 2 标准下载




JTT 1498-2024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监测与预警系统技术要求

资源简介/截图:

资源简介/截图:
标准下载 JT / T 1498—2024 目 次 前言 ………………………………………………………………………………………………………… Ⅱ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基本要求 ………………………………………………………………………………………………… 2 5 监测内容与方式 ………………………………………………………………………………………… 3 6 数据采集与传输 ………………………………………………………………………………………… 4 7 数据处理与管理 ………………………………………………………………………………………… 5 8 数据分析与预警 ………………………………………………………………………………………… 6 9 系统集成与交互 ………………………………………………………………………………………… 7 10 系统运行维护…………………………………………………………………………………………… 7 参考文献……………………………………………………………………………………………………… 9 � Ⅰ 标准下载 JT / T 1498—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 T 1. 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交通运输部安全与质量监督管理司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交四航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铁妤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肖殿良、宋浩然、陈成勇、王立强、张建东、郭鹏、李然、苏林王、卢瑜、张斌、甄键、 李平杰、刘朵、郭东尘、石显、吕述晖、冯晓楠、党士奇。

Ⅱ 标准下载 JT / T 1498—2024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监测与预警系统技术要求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监测与预警系统的基本要求,监测内容与方式、数据采集与传输、 数据处理与管理、数据分析与预警、系统集成与交互以及系统运行维护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监测与预警系统的设计、建设、运行及维护。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 17859 计算机信息系统 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 GB/ T 20271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通用安全技术要求 JT/ T 697. 1 交通运输基础数据元 第 1 部分:总则 JT/ T 697. 9 交通运输基础数据元 第 9 部分:建设项目信息基础数据元 JTG F90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安全监测与预警系统 safety monitoring and warning system 通过监控测量、网络通信及计算机技术等对影响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的指标参数进行监测,并对施工 安全状态进行分析和预警的系统。 3.2 在线监测 online monitoring 采用仪器设备,通过网络通信及计算机技术对影响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的指标参数进行连续自动的 监测。 3.3 人工监测 manual monitoring 采用人工方式,通过监测仪器设备对影响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的指标参数进行的监测。 3.4 人工巡检 on-site inspection and examination

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对施工设备设施、人员、结构、岩土体和周边环境等进行的现场巡回 检查。 3.5 有线传输 wire transmission 在两个通信设备之间通过物理连接进行信号传输的技术。 1 标准下载 JT / T 1498—2024 3.6 无线传输 wireless transmission 在两个通信设备之间不使用物理连接进行信号传输的技术。 3.7 预警阈值 early-warning threshold 针对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监测对象可能出现的异常或危险,设定的监测指标警戒值。 3.8 预警 early-warning 安全监测与预警系统在施工处于不安全状态时,发出异常情况警告的行为。 4 基本要求 4.1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监测与预警系统(以下简称“系统”)宜纳入公路工程建设内容,与工程项目同 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并考虑与运营期结构安全监测系统的衔接。 4.2 系统应结合施工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结论,对施工现场影响施工安全的因素开展监测,监测内容应 能准确反映施工现场的安全状态。 4.3 系统建设应重点考虑下列主要内容: a) 系统功能与总体方案设计; b) 系统模块的工作流程、功能设计、详细设计及集成; c) 监测内容和测点选择、监测方法、设备选型与安装; d) 系统数据采集、传输、处理与管理; e) 施工安全状态评估和预警; f) 系统供电、通信、防雷、防护; g) 系统测试与验收; h) 系统正常使用维护。 4.4 系统硬件和软件应遵循稳定可靠、便捷高效、经济实用、技术先进的原则,便于维护及扩展升级。 4.5 系统应具备下列功能: a) 监测数据的自动获取、现场录入、数据导入等功能; b) 掉电保护、自启动及故障自诊断功能; c) 远程通信功能; d) 网络安全防护功能; e) 防雷及抗干扰功能; f) 监测数据自动处理、实时预警功能; g) 通用的操作环境,可视化、操作方便的用户界面; h) 数据后台处理、数据库管理、数据备份恢复、数据查询分析功能; i) 系统管理、数据存取、操作日志、故障日志、预警记录功能; j) 接入管理、升级管理、配置管理等功能。 4.6 系统应包括但不限于数据采集与传输模块、数据处理与管理模块、数据分析与预警模块,并集成

为统一协调的整体。 具体系统架构见图 1。 4.7 系统建设应符合 GB/ T 20271 的有关规定,通过设计并采取安全措施,防止数据遭到破坏、泄露和 非法更改。 2 标准下载




DB32/T 4762-2024 高速公路改扩建沥青路面回收料厂拌再生技术规范.pdf

资源简介/截图:

交通,民生,高速公路,工程规范

ICS93.010 CCS P66 DB32 江苏省地方标准 DB32/T4762—2024 高速公路改扩建沥青路面回收料厂拌 再生技术规范 Specifications for central plant recycling of reclaimed materials from asphalt pavement on reconstruction and expansion expressway project 2024-05-16发布 2024-06-16实施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 DB32/T4762-2024 目 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再生方式选择 2 5材料要求 2 6再生混合料设计 3 6.1一般规定 6.2沥青混合料回收料掺量确定3 6.3再生混合料结构设计参数 3 7施工 3 7.1回收 3 7.2预处理 4 7.3存储 施工要求 8质量控制 4 I DB32/T4762-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江苏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苏省交通工程建设局、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京交通工程有限公司、江苏 捷达交通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南京林业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周进、江臣、吴宇晟、刘发、陈光伟、张可强、安景峰、李锋、严凯、赵旸、郭赵元、 李航、孟宪刚、吴志强、陈军、杨洋、张德龙、厉广广、张慧、韩鹏、陈晓慧、杨光吴、戴海文、谢静、王爱斌、 焦庆永、马翔、刘军霞、陈朋、高壮元、朱政、王熠. …




2019.06.01-《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2111-2019

资源简介/截图:

资源简介/截图:
根据《交通运输部关于下达2018年度公路工程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 (交公路函[2018]244号)的要求,由北京交科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承担 《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2111-2019)(以下简称《标准》)的制定 工作。 《标准》系统总结了我国农村公路建设经验,借鉴国外小交通量公路建设理念,在 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我国自然环境、交通特性、气象气候等条件,对现行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进行补充完善。 标准主要内容包括: 1.规定了小交通量农村公路等级选用、设计车辆、交通量和设计速度等。 2.规定了四级公路(I类)、四级公路(Ⅱ类)路线圆曲线最小半径、最大纵坡 和横断面尺寸等技术指标。 3.规定了路基和涵洞设计洪水频率、路面设计使用年限,推荐了路面典型结构, 强调了设置防护及排水设施的重要性。 4.明确了桥涵设计荷载等级为公路一Ⅱ级。 5.制定了单车道隧道技术指标。 6.提出了平交口视距要求。 7.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安全设施设置要求。 《标准》由12章,2个附录组成,分别是总则,术语,基本规定,路线,路基,路 面,排水,桥涵,隧道,路线交叉,交通安全设施,沿线设施及其他,附录A路面典 型结构,附录B单车道隧道标准内轮廓。




2024.05.26-湖南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设施建设管理规范》D B43_T 2929-2024

资源简介/截图:

资源简介/截图:
高速公路的组成部分,为司乘人员提供休息、如厕、餐饮、购物、咨询等服务,为车辆提供停车、 能源补给(包括加油、加气、加氢、充换电等)、加水、简易维修等服务的场所, [来源:DB43/T 922-2023,3.1] 3.2 充电设施charging infrastructure 为电动汽车提供电能补给的相关设施的总称。 3.3 供配电系统power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system 为充电设备提供电源的配电线路、变压器等电力设备组成的系统。 3.4 充电设备charging equipment 与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相连接,并为其提供电能的设备。 3.5 剩余电流保护器residual current operated protective device (RCD) 在正常运行条件下能接通、承载和分断电流,以及在规定条件下当剩余电流达到规定值时能使触头 断开的机械开关电器或组合电器。 3.6 预装箱式变电站prefabricated cubical substation 预装箱式变电站(以下简称箱变)是由高压开关设备、电力变压器、低压开关设备、电能计量设备、 无功补偿设备、辅助设备和联结件等元件组成的成套配电设备,这些元件在工厂内被预先组装在一个或 几个箱壳内,用来从高压系统向低压系统输送电能。 3.7 充电运营管理平台charging operation management platform 具备计费、调度等营运功能,基于网络云端数据平台负责与充电设施通讯,实时获取和记录充电设 备状态信息,并对充电设备进行操作的网络平台。 4总体要求 4.1充电设施规划设计应与电动汽车应用发展协调配套推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做到满足当前使用 要求的同时兼顾未来发展的需求。 4.2充电设施规划设计应符合消防安全、用电安全、场所安全、环境保护的要求。 4.3充电设施建设应为高速公路服务区提供基本充电服务,包括但不限于寻站导引、操作指引、充电 补能、在线支付等服务内容。 4.4充电设施或预留建设安装条件的充电车位数量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政策的规定,满足国土空间 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的要求。 4.5宜在服务区中开展光伏、储能与充换电设施一体化建设。 4.6应综合考虑电动汽车技术迭代、设备投资、中长期运维、系统效率等要素,科学合理选择新技术、 新设备,提升充电设施全寿命周期效益。 5布局 5.1应根据服务区的场区交通组织、功能分区及各类车型停车分布的情况,合理确定充电设施的位置。




2024.05.26-湖南省《工业循环水系统评价技术规范》DB43_T 2936-2 024

资源简介/截图:

资源简介/截图: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工业循环水系统评价的术语和定义、总体评价要求、评价指标和评分、评价形式和评 价报告、持续改进。 本文件适用于评价工业领域已建成运行的、以水或水性溶液为介质、具有冷却功能或其他热交换功 能的循环水系统,新建及改建工业循环水系统项目可参照执行。本文件不适用于输送主管道存在宏观相 变过程的系统,如余热发电“蒸汽一水”循环系统,或储冰制冷“冰一水”循环系统。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7021离心泵名词术语 GB/T 13007离心泵效率 GB/T 13469 离心泵、混流泵与轴流泵系统经济运行 GB/T 16666 泵类液体输送系统节能监测 GB/T 24915 合同能源管理技术通则 GB/T 28750 节能量测量和验证技术通则 GB/T 30256 节能量测量和验证技术要求泵类液体输送系统 GB/T 32045 节能量测量和验证实施指南 GB/T 39984泵系统能耗评估 GB 50050工业循环冷却水水质规范 GB/T 50102工业循环水冷却设计规范 3术语和定义 GB/T 7021、GB/T 13007、GB/T 13469、GB/T 16666、GB/T 24915、GB 50050、GB/T50102界定的以 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工业循环水系统industrial recycle water system 在工业领域使用的,将水或水溶液作为热交换(含冷却)介质循环运行的一种给水系统,由换热设 备、冷却设备、处理设施、水泵、管道及其他有关设施组成。 3.2 动力匹配度match degree of dynamic parameters 动力部件的设计额定指标与实际运行工况指标之间的符合程度,以扬程和动力部件的进出口压差为 主要指标,单位为百分比(%)。




2024.05.26-湖南省《铰接型装配式框架梁锚固技术规范》DB43_T 2938-2024

资源简介/截图:

资源简介/截图:
采用铰接型装配式框架梁、锚杆(索)组成的边坡支护技术, 3.2 铰接型装配式框架结构Hinged assembled frame structure 将预制构件在端部通过螺栓铰接连接方式装配形成的框架结构。 3.3 锚杆(索)Anchor bar (cable) 采用螺纹钢(钢绞线)将锚固力传至稳定岩土层的杆状构件,一般由锚头、锚杆自由段和锚杆锚固 段组成。 3.4 锚头Anchor head 将拉力由杆体传递到地层面和支承结构面的装置。 3.5 锚杆自由段Free anchor length 锚杆锚固段近端至锚头的杆体部分。 3.6 锚杆锚固段Fixed anchor length 借助注浆体或机械装置,能将拉力传递到周围地层的杆体部分。 3.7 荷载分散型锚杆Load-dispersive anchor 在锚杆孔内,由多个独立的单元锚杆所组成的复合错固体系。每个单元锚杆由独立的自由段和锚固 段构成,能使锚杆所承担的荷载分散于各单元锚杆的锚固段上。一般可根据承受荷载时锚固段注浆体处 于受压、受拉状态分为压力分散型锚杆和拉力分散型锚杆。 3.8 高强螺栓连接副High strength bolt assembly 由高强螺栓、螺母、平垫组成的连接紧固件。 3.9 承压型连接Bearing-type joint 依靠螺杆抗剪和螺杆与孔壁承压以传递剪力而将构件、部件或板件连成整体的连接方式, 3.10 边坡工程监测Slope engineering monitoring 边坡工程施工及运行过程中,对支护结构、边坡环境等对象的位移、沉降、倾斜、裂缝、应力(内 力)、压力、水位等项目所进行的检查、监控和反馈工作。




2024.05.26-湖南省《客运架空索道运行维护导则》DB43_T 2928-2024

资源简介/截图:

资源简介/截图:
1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客运架空索道运行维护的基本要求,并规定了人员管理、制度管理、设施设备管理、 安全风险分级、隐患排查、运行管理、应急管理、维护保养、安全技术档案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客运架空索道(以下简称索道)的运行和维护。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12352客运架空索道安全规范 GB/T 12738索道术语 GB/T 24728-2009客运索道安全服务质量 GB/T 33942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GB/T 34024客运架空索道风险评价方法 GB/T 41094-2021客运索道使用管理 TSG 08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 3术语和定义 GB/T 12738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基本要求 4.1使用单位应按照有关规定建立、健全索道安全责任制度和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立索道安全管理 机构和索道应急救援机构,加强索道安全管理,确保索道使用安全。有多条索道的,应逐条设立索道应 急救援机构,并明确工作职责。 4.2使用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其单位索道的安全使用负总责,主要负责人是指使用单位的实际最高管 理者。 4.3使用单位应加强隐患排查,发现事故隐患应及时消除,待隐患消除后,方可继续使用。 4.4使用单位宜投保索道设备、游客和员工安全责任保险,建立并完善赔偿机制。 5人员管理 5.1人员配置 5.1.1使用单位应行文任命单位主要负责人,以及索道安全管理负责人和索道安全管理人员。有多条 5.1.2索道安全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的数量应满足本索道应急救援的需求。 5.1.3索道作业人员应年满18周岁,身体健康并适应高空作业;视力(含矫正视力)在0.7以上,非 色盲:听力能辨别50cm范围内音叉声响。 5.1.4索道运行期间应至少配置1名索道安全管理人员在岗值班,索道驱动、迂回和中间站应至少配 置2名电气修理人员(可兼职司机)和2名机械修理人员在岗值班,并满足应急驱动设备运行需求。 5.1.5开展索道维护作业时应配置不少于2名作业人员。 5.2安全教育和培训 5.2.1使用单位应按照“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根据岗位职责和业务需求,加强主要负责人和索 道安全管理负责人的培训,定期对索道安全管理人员、索道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 5.2.2使用单位主要负责人和索道安全管理负责人初次任职前安全培训时间应不少于32小时,每年再 培训时间累计应不少于12小时;新进或转岗作业人员,应由公司、部门、班组分别组织开展安全教育 和技能培训,培训时间应不少于24小时,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索道作业人员每年再培训时间累 计应不少于16小时。 5.2.3索道使用新设备,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在投入使用前应对作业人员进行培训。 5.2.4索道安全管理负责人每月应至少组织召开1次安全例会,对索道安全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进行 安全教育。 5.2.5使用单位每年应至少组织进行1次全员安全教育和技能考核,考核不合格人员应再次进行培训。 5.2.6使用单位应建立安全教育和培训档案,如实记录索道作业人员培训和考核情况。 5.2.7使用单位宜安排索道安全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参加特种设备监管部门和技术服务单位举办的安 全教育和技能培训。 5.3职业健康 使用单位应每年组织对索道安全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进行1次身体健康状况检查,并建立健康管理 档案,索道作业人员职业健康危害因素参见表1. 表1索道作业人员职业健康危害因素




2024.05.26-湖南省《排水降噪沥青路面养护技术》DB43_T 2933-2024

资源简介/截图:

资源简介/截图:
3.2 排水降噪沥青路面drainage and noise-reducing asphalt pavement 由排水沥青混合料经摊铺、碾压等形成的现场空隙率大于18%、具有排水和降噪功能的单层或多层 沥青路面。 [来源:DB43/T 2052-2021,3.1] 3.3 空隙堵塞void clogging 排水沥青混合料中的孔隙被杂物填充,导致空隙连通性能下降,渗水能力降低的现象。 3.4 排水功能性养护drainage functional recovery 采用专用养护设备冲洗排水降噪沥青路面,清除其表面和空隙中的灰尘、石屑、泥沙等空隙堵塞物, 维持和恢复路面排水功能的养护措施。 3.5 预防性养护preventive maintenance 排水降噪沥青路面整体性能良好但有轻微病害,采用喷洒专用材料对路面表面进行强化,延缓其松 散的大面积发生,延长其使用寿命而预先采取的主动性养护措施, 3.6 修复养护corrective maintenance 排水降噪沥青路面出现明显病害或部分丧失服务功能时,为恢复技术状况而进行的功能性或结构性 修复工程。 3.7 超薄罩面ultra-thin overlays 在原排水降噪沥青路面上铺筑15mm~25 mm厚的排水沥青混合料提高路面服务功能的养护措施。 4养护内容与要求 4.1工作内容与要求 4.1.1排水降噪沥青路面的养护可分为日常养护和养护工程。 4.1.2日常养护是对排水降噪沥青路面进行日常巡视与检查,并进行经常性的清扫和清除。日常养护 的内容包括: a)保持排水沥青路面干净、整洁、无杂物,并及时发现排水不畅等情况; b)发现并处治沥青路面裂缝、坑槽、松散、车辙等病害; c)清理路面障碍物,并做好排水沥青路面日常巡查、病害处治及其记录。 4.1.3养护工程包括排水功能性养护、预防性养护、修复养护、专项养护及应急养护。养护工程应符 合下列规定: a) 排水功能性养护应定期检测排水沥青路面的渗水系数,并采用专用排水功能养护设备进行养 护,以确保排水沥青路面内部排水畅通; b)预防性养护应根据公路等级、使用年限、路面技术状况、交通量大小及组成、气候条件等因 素,合理确定排水降噪沥青路面的预防性养护时机和养护内容; c)修复养护应根据沥青路面主要损坏类型、交通量大小及组成、气候与地质条件、施工可行性、 技术经济性等因素,选择罩面、翻修等修复养护措施; d)专项养护及应急养护应符合JTG 5142的规定.




T_CECS 1336-2023 装配式叠合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资源简介/截图:

资源简介/截图:
《装配式叠合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以下简称规程)是根据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关于印发〈2020年第一批协会标准 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协字[2020]14号)的要求进 行编制。编制组经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 国际标准和国内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 本规程。 本规程共分为12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和符号、 基本规定、材料、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基本规定、叠合框架结构 设计、空心叠合剪力墙结构设计、双面叠合剪力墙结构设计、构 件生产与运输、施工安装、质量验收。 本规程某些内容可能涉及《角部竖孔集中配置直接连接受力 纵筋的叠合柱》(专利号:ZL20202 1187777.0)、《一种竖向连 接钢筋现场自定位的叠合剪力墙》(专利号:ZL2021 2 0919140.4)、《一种高效配置竖向钢筋的叠合剪力墙边缘构件》 (专利号:ZL202022893206.5)、《竖向后浇段集中配筋的叠合 剪力墙纵横墙连接节点构造》(专利号:ZL2020 2 1092959.X)、 《空腔内配置大直径边缘构件竖向受力钢筋的叠合暗柱及预制墙》 (专利号:ZL202021093050.6)、《统筹预制墙和后浇段配置边 缘构件钢筋的配筋构造》(专利号:ZL2020 2 1092957.0)、《一 种多次弯折免碰撞箍筋》(专利号:ZL20212 1353655.9)相关 专利技术的使用。涉及专利的具体技术问题,使用者可直接与专 利持有人(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协商处理。除上 述专利外,本规程的某些内容仍可能涉及专利,本规程的发布机




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办法实施细则

资源简介/截图:

资源简介/截图:
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办法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 工作,根据《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办法》(交通部令20 04年第3号),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公路工程验收分为交工验收和竣工验收两个 阶段。 交工验收阶段,其主要工作是:检查施工合同的执行情 况,评价工程质量,对各参建单位工作进行初步评价。 竣工验收阶段,其主要工作是:对工程质量、参建单位 和建设项目进行综合评价,并对工程建设项目作出整体性综 合评价。 第三条 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的依据是: (一)批准的项目建议书、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二)批准的工程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及设计变更文 件。 (三)施工许可。 (四)招标文件及合同文本。 (五)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批复、批示文件。 (六)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范、规程及国家有关部门 的相关规定。 第二章 交工验收 第四条 公路工程交工验收工作一般按合同段进行,并 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合同约定的各项内容已全部完成。各方就合同变 更的内容达成书面一致意见。 (二)施工单位按《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及相 关规定对工程质量自检合格。 (三)监理单位对工程质量评定合格。 (四)质量监督机构按“公路工程质量鉴定办法”(见 附件1)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测,并出具检测意见。检测意见 中需整改的问题已经处理完毕。 (五)竣工文件按公路工程档案管理的有关要求,完成 “公路工程项目文件归档范围”(见附件2)第三、四、五 部分(不含缺陷责任期资料)内容的收集、整理及归档工作。 (六)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完成本合同段的工作总结报 告。 第五条 交工验收程序: (一)施工单位完成合同约定的全部工程内容,且经施 工自检和监理检验评定均合格后,提出合同段交工验收申请 报监理单位审查。交工验收申请应附自检评定资料和施工总 结报告。 (二)监理单位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抽检资料以及对合 同段工程质量评定结果,对施工单位交工验收申请及其所附 资料进行审查并签署意见。监理单位审查同意后,应同时向 项目法人提交独立抽检资料、质量评定资料和监理工作报 告。 (三)项目法人对施工单位的交工验收申请、监理单位 的质量评定资料进行核查,必要时可委托有相应资质的检测 机构进行重点抽查检测,认为合同段满足交工验收条件时应 及时组织交工验收。 (四)对若干合同段完工时间相近的,项目法人可合并 组织交工验收。对分段通车的项目,项目法人可按合同约定 分段组织交工验收。 (五) 通过交工验收的合同段,项目法人应及时颁发“公 路工程交工验收证书”(见附件3)。 (六)各合同段全部验收合格后,项目法人应及时完成 “公路工程交工验收报告”(见附件4)。 第六条 交工验收的主要工作内容: (一)检查合同执行情况。 (二)检查施工自检报告、施工总结报告及施工资料。 (三)检查监理单位独立抽检资料、监理工作报告及质 量评定资料。 (四)检查工程实体,审查有关资料,包括主要产品的 质量抽(检)测报告。 (五)核查工程完工数量是否与批准的设计文件相符, 是否与工程计量数量一致。 (六)对合同是否全面执行、工程质量是否合格做出结 论。 (七)按合同段分别对设计、监理、施工等单位进行初 步评价(评价表见附件6-2~6-4)。 第七条 各合同段的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参加交工 验收工作,由项目法人负责组织。路基工程作为单独合同段 进行交工验收时,应邀请路面施工单位参加。拟交付使用的 工程,应邀请运营、养护管理等相关单位参加。交通运输主 管部门、公路管理机构、质量监督机构视情况参加交工验收。 第八条 合同段工程质量评分采用所含各单位工程质 量评分的加权平均值。即: 工程各合同段交工验收结束后,由项目法人对整个工程 项目进行工程质量评定,工程质量评分采用各合同段工程质 量评分的加权平均值。即: 投资额原则使用结算价,当结算价暂时未确定时,可使 用招标合同价,但在评分计算时应统一。 第九条 交工验收工程质量等级评定分为合格和不合 格,工程质量评分值大于等于75分的为合格,小于75分的 为不合格。 第十条 交工验收不合格的工程应返工整改,直至合 格。 交工验收提出的工程质量缺陷等遗留问题,由项目法人 责成施工单位限期完成整改。 第十一条 对通过交工验收工程,应及时安排养护管 理。 第三章 竣工验收 第十二条 按照公路工程管理权限,各级交通运输主管 部门应于年初制定年度竣工验收计划,并按计划组织竣工验 收工作。列入竣工验收计划的项目,项目法人应提前完成竣 工验收前的准备工作。 第十三条 公路工程竣工验收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通车试运营2年以上。 (二)交工验收提出的工程质量缺陷等遗留问题已全部 处理完毕,并经项目法人验收合格。 (三)工程决算编制完成,竣工决算已经审计,并经交 通运输主管部门或其授权单位认定。 (四)竣工文件已完成“公路工程项目文件归档范围” 的全部内容。 (五)档案、环保等单项验收合格,土地使用手续已办 理。 (六)各参建单位完成工作总结报告。 (七)质量监督机构对工程质量检测鉴定合格,并形成 工程质量鉴定报告。 第十四条 竣工验收准备工作程序: (一)公路工程符合竣工验收条件后,项目法人应按照 公路工程管理权限及时向相关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提出验收 申请,其主要内容包括: 1.交工验收报告。 2.项目执行报告、设计工作报告、施工总结报告和监理 工作报告。 3.项目基本建设程序的有关批复文件。 4.档案、环保等单项验收意见。 5.土地使用证或建设用地批复文件。 6.竣工决算的核备意见、审计报告及认定意见。 (二)相关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对验收申请进行审查,必 要时可组织现场核查。审查同意后报负责竣工验收的交通运 输主管部门。 (三)以上文件齐全且符合条件的项目,由负责竣工验 收的交通运输主管部门通知所属的质量监督机构开展质量 鉴定工作。 (四)质量监督机构按要求完成质量鉴定工作,出具工 程质量鉴定报告,并审核交工验收对设计、施工、监理初步 评价结果,报送交通运输主管部门。




2018.05.01-《农业社会化服务土地托管服务规范》GB_T 34802-2017

资源简介/截图:

资源简介/截图:
5.2 基本条件 土地托管服务组织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具备法人资格,具备与服务内容相匹配的农业技术力量: 一一具备与服务内容相匹配的农业机械、机具; 一一具备与服务规模相匹配的固定经营和工作场所及必要的设备设施,应能满足日常工作、经营及 培训需要; 一具备托管土地的信息收集、管理能力,留存托管土地电子档案三年以上。 5.3服务场所 土地托管服务组织应具有与服务相适宜的固定服务场所及必备的办公设施,有固定的联系电话,并 设有接待区,室内应干净整洁,明显位置应设置土地托管相关工作流程图及服务承诺等。 5.4服务人员 5.4.1接待人员 土地托管接待人员应符合以下要求: 一-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一-熟悉业务工作流程和内容、 一服务主动热情。 5.4.2技术人员 土地托管技术人员应符合以下要求: 一具备农业生产基本知识, 一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熟练掌握岗位技能,有资质要求的应持证上岗: –定期参加相关职业技能培训。 5.5设施设备 设施设备应符合以下要求: 具有必要的服务设施设备,如拖拉机、播种机,节水灌溉设施,联合收割机,粮食烘干设备、仓储 设备、农药喷洒设备等.质量应符合NY/T 2090.GB16151(所有部分)等相关标准要求; 一具备符合安全要求的农药、肥料、农业机械等物资储存条件和人员安全防护条件。 5.6管理制度 土地托管服务组织应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明确各环节工作流程及要求,主要包括土地托管管理制 度、农业机械管理制度、农资服务管理制度、粮食收储管理制度、农机具作业标准制度、投诉处理制度、档 案管理制度等。




2024.04.19-江苏省苏州市《智慧农村建设与评价规范》DB3205_T 1 114-2024

资源简介/截图:

资源简介/截图:
ICS 65.020.01 CCS B 04 D B 3 2 0 5 苏 州 市 地 方 标 准 DB3205/T 1114—2024 智慧农村建设与评价规范 Construction and evaluation of smart rural 2024-04-12 发布 2024-04-19 实施 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3205/T 1114—2024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建设内容与要求 . 1 4.1 基础设施 . 1 4.2 治理精准化 . 1 4.3 服务均等化 . 1 4.4 产业特色化 . 2 5 评价实施 . 2 5.1 组织与实施 . 2 5.2 评价内容 . 2 5.3 评价流程 . 2 5.4 评价得分 . 2 5.5 评价报告 . 3 附录 A(资料性) 智慧农村评价内容 .4 附录 B(资料性) 智慧农村满意度调查 .8 I DB3205/T 1114—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给出的规 则编写。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苏州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苏州市农业信息中心、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苏州市农业科学院、建信金融科技(苏 州)有限公司、苏州市农业农村局、苏州市吴江区农业信息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任志强、邱琳、朱琳、陈枫、张炯、田苗、朱谈立、李跃文、刘好丽、蒋荣隽、 单捷、李俊、卢必慧、蒋澄刚、王海山、孙晓甜。 II DB3205/T 1114—2024 智慧农村建设与评价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智慧农村的建设内容与要求以及评价实施。 本文件适用于智慧农村的综合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DB3205/T 1087.1 智慧农业示范基地建设与评价规范 第 1 部分:智慧农场(大田作物)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智慧农村 smart rural 在基础设施、治理、服务、产业等方向进行智慧化改造的农村。 4 建设内容与要求 4.1 基础设施 4.1.1 农村应实现先进通讯网络普遍覆盖。 4.1.2 农村应建设有场所、有人员、有设备、有宽带、有网页和有持续运营能力的“六有”益农信息 社。 4.1.3 农村应建设或使用满足村多条线业务需求的信息系统,建立或使用统一高效、按需服务的数据 库,落实数据安全管理和应急防控机制,具备与其他单位进行数据交换的能力。 4.2 治理精准化 4.2.1 农村应综合运用数字化技术对农村垃圾分类、农村空气质量、水源质量、土壤环境质量以及农 村人居环境开展精准化监测,提升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人居环境优化等工作效率。 4.2.2 农村应以信息技术提升乡村基层治理数字化水平。 4.2.3 农村应借助信息化技术实现“互联网+党建”。 4.2.4 农村应使用信息化手段对村务、财务信息进行公开。 4.3 服务均等化 4.3.1 通过信息化技术提供村民日常政务服务事项办理。 1




2024.04.19-江苏省苏州市《城乡容貌标准》DB3205_T 1109-2024

资源简介/截图:

资源简介/截图:
ICS 91.020 CCS P 53 D B 3 2 0 5 苏 州 市 地 方 标 准 DB3205/T 1109—2024 城乡容貌标准 Standard for urban and rural appearance 2024-04-12 发布 2024-04-19 实施 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3205/T 1109—2024 目 次 前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基本要求 . 3 5 建(构)筑物 . 3 5.1 一般要求 . 3 5.2 屋顶 . 3 5.3 外立面 . 3 5.4 附加设施 . 4 5.5 围墙 . 4 6 城市道路 . 5 6.1 一般要求 . 5 6.2 桥梁、人行天桥、地下通道 . 5 6.3 附属设施 . 5 6.4 交通工具及停放场地 . 5 7 城市绿化 . 6 7.1 一般要求 . 6 7.2 公园绿地 . 6 7.3 附属绿地 . 6 8 户外广告、店招标牌及标志 . 7 8.1 一般要求 . 7 8.2 户外广告 . 7 8.3 店招标牌 . 7 8.4 标志 . 8 9 城市照明 . 8 9.1 一般要求 . 8 9.2 城市功能照明 . 9 9.3 城市景观照明 . 9 10 其他公共设施 . 9 10.1 一般要求 . 10 10.2 电力及通信设施 . 10 10.3 公共服务设施 . 10 10.4 公交车停靠站、候车亭及出租车停靠站 . 10 10.5 环卫设施 . 10 11 公共场所 . 11 11.1 一般要求 . 11 I




2024.10.01-《钻探工程术语》GB_T 9151-2023

资源简介/截图:

资源简介/截图: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9151-1988《钻探工程名词术语),与GB/T9151-1988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 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更改了“基本术语”(见第3章,1988年版的第2章),并将“钻探方法”(见1988年版的第3章)、 “钻孔和钻井”(见1988年版的第5章)有关术语纳人: b)更改了”岩石钻进特性”相关术语(见第4章,1988年版的第4章); c)更改了钻进技术及钻进参数有关术语(见1988年版的第10章),将钻进技术有关术语纳入“钻 进方法”(见第5章),将钻进参数有关术语纳入“钻进工艺”(见第9章); d)更改了“钻头”相关术语(见第6章,1988年版的第8章); e) 更改了“钻探设备”相关术语(见第8章,1988年版的第6章); f更改了“取样方法和工具”(见1988年版的第13章),将取样方法有关术语纳人“钻进工艺”(见 第9章),将取样工具有关术语纳人”钻具”(见第7章); g) 更改了“钻孔偏斜与测量”(见1988年版的第14章),“定向钻进”(见第10章,1988年版的第 15章)相关术语; h)更改了“钻孔冲洗”相关术语(见第11章,1988年版的第11章); i)将“成井工艺”(见1988年版的第17章),“工程地质钻探”(见1988年版的第18章)和“工程施 工钻探”(见1988年版的第19章)更改为“水工环地质钻探”(见第14章); j) 将“管理”(见1988年版的第21章),“技术经济指标”(见1988年版的第22章),“操作技术” (见1988年版的第23章)更改为“钻探工程管理”(见第15章); k)增加了“中国古代钻探”相关术语(见第16章)。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自然资源与国土空间规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93)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北京探矿工程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秀美,蒋国盛,刘宝林、李艺,陶士先,郑继天,贾军,吴翔,朱江龙,张伟、 张永勤,王瑜,高富丽,李国民,孙建华。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1988年首次发布为GB/T9151-1988;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2023.07.01-《地球化学勘查术语》GB_T 14496-2023

资源简介/截图:

资源简介/截图: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14496-1993(地球化学勘查术语》,与GB/T 14496-1993相比,除结构调整和 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更改了地球化学勘查术语的适用范围(见第1章,1993年版的第1章): b)将基本术语整合成矿产勘查地球化学、生态地球化学两个方面(见3.1,1993年版的第2章、 第4章,第7章,第8章): e)更改了地球化学景观、综合异常等部分术语(见4.4.4.9.21,1993年版的第3章); d增加了地球化学特征描述相关的术语(见4.7.2.4.14.1 .4.14.3.4.14.5.4.14.6.4.14.13); e)增加了与地球化学介质特征,迁移特征,覆盖状况相联系的地球化学异常术语(见4.9.11~ 4,9,19); f)增加了与能源矿产有关的异常术语(见4.9.22.4.9.23)↓ g)增加了构造叠加晕找矿有关的术语(见4.10.9.5.1.3); h)增加了与地球化学异常分带,异常特征描述有关的术语(见4,11.4.11.2) i)将地球化学勘查方法分为:不同介质地球化学勘查方法,固体矿产地球化学勘查、能源地球化 学勘查、生态地球化学调查、异常查证方法技术五个部分,并形成了系统的地球化学勘查方法 体系(见第5章): j)增加了与样品性质有关的术语(见6.1.12)1 k)更改了选择性采样有关的术语(见6.2.3); D按分析质量监控体系调整了部分样品分析术语(见7.1、7.1.1.7. 1.2.2.7.2.7.2.1~7.2.5. 1993年版的第6章): m)增加了野外原始资料,地球化学参数统计、地球化学数据库,地球化学图特征描述等相关的术 语(见8.1.8.2.8.3.8.4): n)增加了生态地球化学调查成果有关的推断解释图件术语(见8.4.12.8.5.6~8.5.8); o)增加了地球化学找矿模型有关的术语(见8.5.2)。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自然资源与国土空间规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93)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 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国光,奚小环,马振东,张德存,周国华、叶家瑜 ,杨忠芳,李惠、季峻峰、 梁晓红。 本文件于1993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2024.01.01-《岩溶洞穴学基本术语》GB_T 43217-2023

资源简介/截图:

资源简介/截图:
1 范围 本文件界定了岩溶洞穴学学科领域,以及岩溶洞穴的类型、成因、形态、堆积、气象、档案、生物、探 测、旅游、文化等方面的基本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适用于岩溶洞穴的勘察、开发、保护、旅游管理,以及科研、科普、教学、学术活动等方面的语 言交流和文字表述。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岩溶基本术语 3.1 可溶岩soluble rocks 能被水溶解(溶蚀)的岩石。 注:包括碳酸盐岩(石灰岩,白云岩等),硫酸盐岩(石膏、芒硝等)和氯化物类岩石(盐岩、光卤石等)及其过渡岩石类型等, 3.2 非可溶岩insoluble rocks 不能或难以被水溶解(溶蚀)的岩石。 注:包括沉积岩中的泥岩、页岩、砂岩,硅质岩等,大部分变质岩(大理岩除外)和全部岩浆岩等。 3.3 岩溶karst 喀斯特 水对可溶岩进行的以化学溶蚀为主,物理侵蚀、搬运和再沉积,生物作用和岩体重力崩塌作用为辅 的地质作用,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现象。 3.4 岩溶学karstology 研究岩溶现象及其形成过程和岩溶资源开发利用的学科。 注,岩溶学是地质学和地理学之间的边缘学科, 3.5 岩溶作用karstification 形成岩溶的各种化学溶蚀和沉积、物理侵蚀和堆积、重力崩塌和生物作用等综合地质作用。 3.5.1 表层岩溶epikarst 岩溶地区渗流带顶部的岩溶作用和现象。 注,以较发育的裂隙和强烈的岩溶作用为特征,




高清OCR带书签 14K117-1~3 金属风帽及附件(2014年合订本).pdf

资源简介/截图: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K117-1~3(替代K150-1~3)
(2014年合订本)

14K117-1,14K117-1~3,14K117-2,14K117-3,2014年合订本,K117-1~3,带书签,金属风帽,金属风帽及附件,风帽图集,高清OCR带书签 14K117-1~3 金属风帽及附件(2014年合订本).pdf

金属风帽及附件
图集号:14K117-1
组织编制: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批准文号:建质函[2014]210号
主编单位:中国中轻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统一编号:GJBT-1297
实行日期:二〇一四年九月一日

14K117-1,14K117-1~3,14K117-2,14K117-3,2014年合订本,K117-1~3,带书签,金属风帽,金属风帽及附件,风帽图集,高清OCR带书签 14K117-1~3 金属风帽及附件(2014年合订本).pdf

1编制依据
1.1本图集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质[2013]86号文“关于印发《2013年国家建筑标准设计编制工作计划》的通知”进行编制。
1.2现行国家标准规范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规范》GB50738-2011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技术制图焊缝符号的尺寸、比例及简化表示法》GB/T12212-2012
《通风管道技术规程》JGJ141-2004
1.3其他设备零件中所用到的国家标准详见相关图表中备注栏。
1.4当依据的标准规范进行修订或有新的标准、规范出版实施时,本图集与现行工程建设标准不符的内容、限制或淘汰的技术或产品,视为无效。
工程技术人员在参考使用时,应注意加以区分,并应对本图集相关内容进行复核后选用。
2适用范围
筒形风帽是利用热压实现自然通风换气的装置,适用于工业或民用建筑。
3编制说明
3.1筒形风帽本次修编与96K150-1图集的主要区别有两处:其一,在原有规格基础上,增加直径D1120型号;其二,风帽主要村料更改为镀锌钢板和不锈钢板。
3.2滴水盘本次修编与96K150-1图集的主要区别有两处:其一,在原有规格基础上,增加直径D1120型号;其二,滴水登材质由碳钢更政为不锈钢,避免长期与水接触部分锈蚀。
3.3手动保温蝶阀本次修编与96K150-1图集的主要区别有四处:在原有规格基础上,增加直径D1120型号;其主要材料增加不锈钢;原图集D200~D500采用了相同型号的吊环螺栓和绳环,为了便于安装,本次修编将D200~D280所用的吊环螺栓和绳环相应减小;保温板由自熄式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更改为材料撚烧性能等级为B级的酚醛板。
3.4增加了筒形风帽、滴水盘及手动保温蝶阀的组装图。
3.5为便于简形风帽及其附件的屋顶安装,增加了混漿土屋面及钢屋面的基础安装尺寸图。
4编制内容
4.1筒形风帽制作。
4.2附件
4.2.1滴水盘制作。
4.2.2手动保温蝶阅制作。
4.3筒形风帽屋面基础及安装。
5选用注意事项
5.1筒形风帽用于爆炸性环境通风时不应设置阀门。
5.2滴水盘适用于风帽可能滴水的场所,水盘泄水应通过管道引至允许排放处,排放管禁止安装阅门。
5.3保温蝶阀适用于寒冷及严寒地区过渡季节及冬季需要关闭自然排风的场所。当果用电动蝶阅时,应采用专业厂家生产的电动保温蝶阋。
5.4寒冷及严寒地区选用保温蝶间时,应采取必要措施防止简形风帽内空气结露后产生结冰,避免导致保温蝶阀无法正常开启。
6筒形风帽风量计算及选型
6.1筒形风帽风量计算公式:
(略)

伞形风帽
图集号:14K117-2
统一编号:GJBT-1298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批准文号:建质函[2014]210号
主编单位: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实行日期:二〇一四年九月一日

14K117-1,14K117-1~3,14K117-2,14K117-3,2014年合订本,K117-1~3,带书签,金属风帽,金属风帽及附件,风帽图集,高清OCR带书签 14K117-1~3 金属风帽及附件(2014年合订本).pdf

1编制依据
1.1本图集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质函[2013]86号“关于《2013年国家建筑标准设计编制工作计划》的通知”进行编制。
1.2现行国家标准规范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规范》GB50738-2011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空气分布器性能试验方法》JG/T20-1999
1.3当依据的标准规范进行修订或有新的标准、规范出版实施时,本图集与现行工程建设标准不符的内容、限制或淘汰的技术或产品,视为无效。工程技术人员在参考使用时,应注意加以区分,并应对本图集相关内容进行复核后选用。
2适用范围
适用于一般机械通风系统。
3修编内容
3.1保留钢制伞形风帽制作图,增加不锈钢伞形风帽制作图。
3.2修编过程中对原伞形风帽结构合理性进行了实验验证。
3.3对原图集局部阻力损失系数进行了实验验证。不接扩散管时风帽局部阻力系数?=1.20,动压风速取风管风速;通风管道接扩散管及风帽时,扩散管+风帽总体局部阻力系数=0.75,动压风速取风管风速。
4选用原则
4.1伞形风帽适用于一般无毒无害的机械通风系统。
4.2当排除有腐蚀性气体或工艺特殊要求时,帽体材料应采用相应的耐腐蚀材料或在所用材料上做时腐蚀处理。
4.3不锈钥风帽选用奥氏体不锈钢材料。
4.4伞形风帽防雷措施应由电气专业按相关规定进行设计。
5施工要求
5.1伞形风帽制作材料为常用的Q235A钢板和不锈钢板.
5.2伞形风帽法兰与风管法兰的螺孔孔径、数量相同,施工时两者配钻。
5.3风帽施工及验收应符合国家标准规范的有关规定。
5.4钢制伞形风帽的油漆与该系统室外风管相同。无特殊要求时,应在除锈后刷防锈漆一遍、调和漆两遍。颜色与通风系统协调。
5.5不锈钢板与碳素钢支架的接触处,应有防电化学腐蚀措施。
5.6防雷按电气专业施工图进行施工。
5.7本图集除注明外,尺寸单位均为毫米(mm)。

(略)

锥形风帽
图集号:14K117-3
统一编号:GJBT-1299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批准文号:建质函[2014]210号
主编单位: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实行日期:二〇一四年九月一日

14K117-1,14K117-1~3,14K117-2,14K117-3,2014年合订本,K117-1~3,带书签,金属风帽,金属风帽及附件,风帽图集,高清OCR带书签 14K117-1~3 金属风帽及附件(2014年合订本).pdf

1编制依据
1.1本图集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质[2013]86号“关于《2013年国家建筑标准设计编制工作计划》的通知”进行编制。
1.2现行国家标准规范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规范》GB50738-2011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空气分布器性能试验方法》JG/T20-1999
1.3当依据的标准规范进行修订或有新的标准、规范出版实施时,本图集与现行工程建设标准不符的内容、限制或淘汰的技术或产品,视为无效。工程技术人员在参考使用时,应注意加以区分,并应对本图集相关内容进行复核后选用。
2适用范围
适用于除尘系统和有害气体的高空排放。
3修编内容
3.1保留钢制锥形风帽制作图,增加不锈钢锥形风帽制作图。
3.2对原图集局部阻力损失系数进行了实验验证,
4选用原则
4.1锥形风帽适用于有毒有害气体的排放。
4.2锥形风帽局部阻力系数=2.40。
4.3风帽宜选用和风管相同的材料。当排除有腐蚀性气体或工艺特殊要求时,帽体村料应采用相应的耐腐蚀材料或在所用材料上做时腐蚀处理。
4.5不锈钢风帽选用奥氏体不锈钢材料。
4.6风帽防雷指施应由电气专业按相关规定进行设计。
5制作要求
5.1锥形风帽由上锥形帽、下锥形帽、上伞形帽、下伞形帽、连接短管及支撑等主要构件组成。
5.2锥形风帽内外锥体应在同一中心线上,锥体组合的连接缝应顺水,保证下部排水畅通。
5.3件③“上伞形帽”必须保证挑檐尺寸10mm,且件④与件③焊接时,焊缝及焊渣不许延至檐口边,以防雨水从该处流至件④,并沿外壁流入排风管内。
5.4锥形风帽的油漆:上、下伞形帽及内支撑内外刷防锈漆两遍;上、下锥形帽及外支撑与所连接室外风管相同。
6施工要求
6.1材料为钢板或不锈钢。
6.2风帽法兰螺孔直径与风管法兰螺孔直径相同,施工时两者配钻。
6.3锥形风帽施工及验收应符合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
6.4钢制锥形风帽防腐应在除锈后刷防锈漆一遍、调和漆两遍。颜色与通风系统协调。
6.5不锈钢板与碳素钢支架的接触处,应有防电化学腐蚀措施。
6.6防雷按电气专业施工图进行施工。
6.7本图集除注明外,尺寸单位均为毫米(mm)。

(略)

合订本图集PDF书签目录:

14K117-1~3 金属风帽及附件(2014年合订本) 1
版权 3
14K117-1 筒形风帽及附件 6
目录 7
总说明 9
选型表 11
D200~D400 筒形风帽选型表 11
D500~D700 筒形风帽选型表 12
D800~D900 筒形风帽选型表 13
D1000~D1120 筒形风帽选型表 14
筒形风帽 15
D200~D400筒形风帽总图 15
D200~D400筒形风帽详图 16
D200~D400筒形风帽零件图 17
D200~D400筒形风帽材料明细表 20
D500~D1120筒形风帽总图 21
D500~D1120筒形风帽详图 22
D500~D1120筒形风帽零件图 23
D500~D700筒形风帽材料明细表 26
D800~D900筒形风帽材料明细表 27
D1000~D1120筒形风帽材料明细表 28
滴水盘 29
滴水盘总图 29
滴水盘零件图 30
滴水盘详图 31
D200~D400型滴水盘材料明细表 32
D500~D700型滴水盘材料明细表 33
D800~D900型滴水盘材料明细表 34
D1000~D1120型滴水盘材料明细表 35
手动保温蝶阀 36
D200~D280 筒形风帽手动保温蝶阀总图 36
D200~D280 筒形风帽手动保温蝶阀零件图 37
D200~D280 筒形风帽手动保温蝶阀材料明细表 39
D400~D500 筒形风帽手动保温蝶阀总图 40
D400~D500 筒形风帽手动保温蝶阀零件图 41
D400~D500 筒形风帽手动保温蝶阀材料明细表 43
D630~D1120筒形风帽手动保温蝶阀总图 44
D630~D1120筒形风帽手动保温蝶阀零件图 45
D630~D700筒形风帽手动保温蝶阀材料明细表 47
D800~D900筒形风帽手动保温蝶阀材料明细表 48
D1000~D1120筒形风帽手动保温蝶阀材料明细表 49
筒形风帽基座 50
筒形风帽基座 50
筒形风帽及附件总装图 51
混凝土屋面筒形风帽及附件总装图 51
彩钢板屋面筒形风帽及附件总装图 52
筒形风帽屋面基础及安装 53
混凝土屋面筒形风帽基础 53
彩钢板屋面筒形风帽基础 54
筒形风帽安装节点详图 55
筒形风帽屋顶安装基础尺寸表 56
14K117-2 伞形风帽 58
目录 59
总说明 60
D200~D400伞形风帽总图、节点图、零件图 61
D200~D400伞形风帽材料明细表 62
D450~D700伞形风帽总图、节点图、零件图 63
D450~D700伞形风帽材料明细表 64
D800~D1250伞形风帽总图、节点图、零件图 65
D800~D1250伞形风帽材料明细表 66
扩散管 67
扩散管材料明细表 68
零件展开图 70
伞形风帽与扩散管配套安装示意图 71
14K117-3 锥形风帽 73
目录 74
总说明 75
锥形风帽总图、节点图、零件图 76
零件展开图 77
锥形风帽尺寸表 78
锥形风帽材料明细表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