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马会广州国际马匹运动训练场工程全套BIM资料下载

国际BIM大赛获奖作品-马匹运动训练场工程基于BIM技术的总承包管理,总承包单位中建八局一公司,本套作品作品项目图纸、汇报视频、汇报PPT、基于BIM技术编制施工技术交底卡、基于BIM技术出彩色深化施工图、基于BIM技术对地埋机电管线方案优化、基于BIM技术对机电图纸深化设计、基于BIM技术对机电系统检查碰撞、基于BIM技术建立FRID(物料追踪)系统、基于BIM技术建立针对性精细化市政族、技术交底模型、全场模型等资料齐全。汇报PPT全程链接汇报音频及视频,属行业顶尖水平,作为BIM值得借鉴学习的一个作品。

近日,由中国勘察设计协会、欧特克软件(中国)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2016年“创新杯”——建筑信息模型(BIM)应用设计大赛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广州香港马会项目荣获“总承包管理BIM优秀应用奖”。广州香港马会项目荣获总承包管理BIM应用大奖广州香港马会项目荣获总承包管理BIM应用大奖当然,想要获奖怎会如此容易?原来项目部将航拍技术、点云模型与BIM技术与之相结合(据说目前还是国内首次哦!),专业化强强联合才取得如此佳绩。 他们是怎么做到的,一起来围观一下吧!

广州香港马会项目荣获总承包管理BIM应用大奖高端项目的高要求

广州香港马会项目荣获总承包管理BIM应用大奖

由公司负责施工的广州香港马会马匹运动训练场总承包项目,是国内首个获得国际认可的无疫区,也是国内首个能举办国际马术比赛的最高标准、最大规模的马场。施工标准高、要求严格。场区内挖填土方量高达180万m³, 包括高大回填土边坡、山谷回填土区域堆载预压、土石山体开挖、人工湖,综合地下管线、国际标准赛马跑道等多项土石工程,施工面临很大挑战。广州香港马会项目荣获总承包管理BIM应用大奖

广州香港马会项目荣获总承包管理BIM应用大奖点云模型与BIM的完美结合

广州香港马会项目荣获总承包管理BIM应用大奖

广州香港马会项目荣获总承包管理BIM应用大奖项目BIM团队结合现场特点和施工实际,在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在国内首次采用无人机拍摄、点云模型与BIM技术相结合,对项目现场的整体扫描,采集项目现状数据,形成三维点云模型,与BIM模型制成的完成面模型进行比对,得到土方开挖回填工程量,并为项目其他专业深化设计及施工提供基础数据信息,做到了大场区土方动态平衡管理,提高施工效率,缩短了工期。广州香港马会项目荣获总承包管理BIM应用大奖

广州香港马会项目荣获总承包管理BIM应用大奖BIM检测系统碰撞的强大功能

广州香港马会项目荣获总承包管理BIM应用大奖

针对项目室外机电工程地下机电系统复杂繁多的情况,项目基于BIM对地下综合管线深化设计,模拟真实场景检测系统碰撞,利用其可视化及碰撞检测功能,及时发现设计问题及安全隐患并改正。广州香港马会项目荣获总承包管理BIM应用大奖同时,革新BIM模型会审方式,将BIM模型文件传递给业主工程师审核,发现模型问题后在问题机电模型上标注审核意见,形成可传递的模型化审核报告。在多方审核认可后,发布色彩标识的BIM图纸指导现场施工。该技术已在该项目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通过采用BIM生成三维模型确定控制信息及模拟施工技术优化了施工方案,降低了项目成本;通过石方破碎后用于道路基层施工等,节省了石方材料。此外,优化后的平衡方案由于减少了运输距离和倒运方量,从而大量减少了机械对对环境的污染;同时,无人机航拍技术也大大提高了对场地的测量工作,是传统测量功效的15倍;结合BIM三维模型图纸和施工模拟动画也便于作业人员理解、操作。                                                              

看到这里,大家也许明白了项目部为什么能够获奖了吧,其实关于BIM及航拍的应用还远不止这些,更多未知的功能等待着我们去探索,一起努力吧!

(全套文件共包含全套CAD图纸+BIM模型+汇报PPT+演示视频等)




【BIM应用】双线铁路独塔斜拉桥-深茂铁路潭江特大桥,全套BIM应用资料下载(含模型、动画、PPT、族库等)

【BIM应用】BIM技术应用于深茂铁路潭江特大桥

铁路桥梁设计具有地质情况复杂、与线路自适应较差及二维CAD出图量大等特点,使BIM技术在铁路桥梁中的应用、推广很是艰难。以深茂铁路潭江特大桥为工程背景,根据不同结构设计的不同侧重点,采用达索平台多种设计软件分项建立、交互整合全桥BIM模型,将BIM技术因地制宜地应用在铁路桥梁的正向设计中。

【BIM应用】BIM技术应用于深茂铁路潭江特大桥

1

 工程概况

微信编辑器 构思编辑器

微信编辑器 构思编辑器

深茂铁路潭江特大桥左岸位于江门市新会区会城街道南庚村,桥址右岸位于小冈镇龙蟠里村,主梁为(31.85+57+130+256+63.9)m独塔混合梁斜拉桥,全长540.55m。主桥平面位于直线上,线间距4.4m,主桥处纵断面为平坡。是目前最大跨度的双线铁路独塔斜拉桥.

基于桥梁工点设计的特殊性,潭江桥引桥部分为常规简支梁、中小跨度连续梁,采用Catia软件设计,应用知识工程生成桥墩、梁部等主体结构,并在线路变动情况下自适应调整,实现桥梁的自动化正向设计。潭江桥主桥部分则采用(32+57+130+256+64)m独塔混合梁斜拉桥,边跨为混凝土箱梁,中跨采用钢箱梁。主跨256m为潭江通航孔,钢-混结合面设置于10#墩顶处。考虑主桥部分构件繁多且均为非常规构件,以及构件间的空间逻辑关系复杂等特点,选用善于精细化表达的Solidworks软件进行主桥正向设计。

2

 Catia设计引桥   

微信编辑器 构思编辑器

微信编辑器 构思编辑器

微信编辑器 构思编辑器

微信编辑器 构思编辑器

针对潭江特大桥自身结构特点,搭建参数化的构件模板库,利用知识工程将几何变形、逻辑关系和外部输入条件封装在模板中,引进先进的骨架式建模思想,搭建全桥模型骨架,通过模板实例化现实构件在三维空间的精准定位和自适应变形设计,并利用知识工程的黑盒功能对模板进行封装,有效保护了设计人员的知识产权。三维参数化建模成果见图1。

【BIM应用】BIM技术应用于深茂铁路潭江特大桥

Catia设计常规结构引桥成功解决了桥梁对线路适应性差、工作量繁重等设计技术难题。

 

3

 Solidworks设计主桥    

微信编辑器 构思编辑器

微信编辑器 构思编辑器

微信编辑器 构思编辑器

微信编辑器 构思编辑器

微信编辑器 构思编辑器

微信编辑器 构思编辑器

1
正向设计的参数化建模

Solidworks参数化建模功能,即通过修改预设待变参数值,由骨架式草图驱动整体模型,在极短时间内生成多个比选方案模型,再在BIM模型计算分析的基础上选择出最优方案,大大减少传统设计过程中由于比选方案的改动造成模型整体重建及图纸大量变更所产生的重复性劳动,真正达到解放设计思想的目的。

骨架式草图中参数设置应综合考虑桥梁结构形式、设计特点、施工过程及预设变量等因素。潭江特大桥为独塔混合梁斜拉桥,钢结构构造复杂,钢-混结合段方案不稳定,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多方案比选,参数化建模保障了潭江特大桥BIM设计的高效性。该模型设置了桥梁净空、桥面横坡、钢梁板厚、拉索方向、施工流程等可变参数组,通过改变草图中的参数驱动三维BIM模型变动,实现了设计方案的快速变更。

2
结构仿真分析

三维BIM模型导入ANSYS、FEA等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省去在计算软件中建模的繁琐工作,并完全考虑加劲肋、过焊孔、拉索锚管开孔等细部构造,真实反应实际情况。

采用BIM三维模型直接对接大型有限元计算软件,完成桥塔锚固区应力分析、混凝土梁段应力分析、钢箱梁细部构造应力及方案优化研究等,体现了应用BIM平台正向设计铁路桥梁的优势。潭江桥钢箱梁模型导入FEA计算应力示意见图2。

【BIM应用】BIM技术应用于深茂铁路潭江特大桥

3
碰撞检查

由于三维模型中的构件形状、位置均与施工现场中的真实构件一一对应,可通过BIM三维模型发现项目在施工现场中可能出现的错、漏、碰、缺等设计错误。大规模的自动化碰撞检查可以优化工程设计,减少在实际施工阶段可能存在的错误损失和返工的可能性,达到降低项目成本的目的。

在潭江特大桥中应用软件的碰撞检查功能(见图3),检查钢混结构段中钢板剪力钉冲突及附属结构爬梯嵌入桥塔实体情况。

【BIM应用】BIM技术应用于深茂铁路潭江特大桥

4
施工图出图

铁路工程设计通常以交付二维图纸来展示桥梁结构的空间布置及构件大样(见图4)。由BIM模型直接生成的图纸则表现形式更为丰富,三维布置图、预拼装图能精准无误地表示各细部结构的空间位置,二维剖面图及大样图是由三维模型经过计算机程序自动投影、剖切得到,比由人脑加工转换得到的二维图纸更加高效、精准,更便于其他人员再次复核。维模型关联工程图纸的方式,在改善了出图效能的同时也将工程师的工作重心真正意义地转移到设计上面。

【BIM应用】BIM技术应用于深茂铁路潭江特大桥

5
材料信息赋予及工程数量统计

潭江特大桥BIM模型不仅包含几何实体信息,更重要的是承载着材料属性、拼装序号等相关信息,达索平台系列软件的数据继承性可将模型所有信息传递给下游专业,也能作为交付内容提供给施工单位指导施工。潭江特大桥桥面板横梁腹板属性界面包含了几何信息、材料信息、设计人员信息等(见图5)。

在正向设计过程中,工程数量汇总作为串行设计流程的最后一道环节,由于其专业下游性,前面方案选定、结构计算等环节稍有变动都会造成工程数量的改变。

由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桥梁院自主研发的Solidworks规格计算插件能智能测量构件几何信息,在预定义三维模型构件材料属性的前提下,能一次性计算并存储所有构件规格信息,自动生成工程数量总表,解决了人为算量的劳动力重复性、错误主观性等问题。

6
指导施工工序

桥梁三维BIM模型除了能直观展示各构件空间位置及组装形式,还可以引入时间因子,将BIM模型拓展为4D模型,即按现场实际施工工序模拟桥梁桩基、墩台、梁部及桥面附属等结构的逐步施工过程。在潭江特大桥BIM设计中,应用Solidworks软件的爆炸功能模块清晰直观展示了钢混结合段、钢梁段中各钢板构件的拼装、焊接及混凝土浇筑顺序,在模拟施工方案、优化施工工序方面体现出显著优势。潭江特大桥某钢箱梁节段爆炸状态见图6,动态回溯可演示该梁段的完整拼装流程,且拼装视频能用于指导工人施工操作、安全培训等。

【BIM应用】BIM技术应用于深茂铁路潭江特大桥

结束语

BIM设计不是单纯的3D建模,虽然直观空间模型可以表达出二维图纸不善描述的构造细节,也能优化设计细节,通过干涉碰撞检查发现设计中的错、漏、碰、缺。但BIM设计最突出的贡献应为信息交互,比如直接用于仿真设计计算、交付数据用于后期指导施工等,这些特点在潭江特大桥中都得到了成功应用。

来源:铁路BIM联盟专属期刊《铁路技术创新》作者:傅萌萌 等

工程简介主桥(32+57+130+256+64)m为独塔混合梁斜拉桥,主桥长540.5m,主跨256m为通航孔,是目前最大跨度的双线铁路独塔斜拉桥,桥式布置如下图:

工程简介主桥(32+57+130+256+64)m为独塔混合梁斜拉桥,主桥长540.5m,主跨256m为通航孔,是目前最大跨度的双线铁路独塔斜拉桥,桥式布置如下图:

11#墩为主塔,水中墩施工根据地质情况、水文特点采用双壁钢围堰施工方式,11#墩承台尺寸为33.2×20.2×6m,承台底标高-12.096m,顶标高-6.096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