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T 277-2024 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范

根据水利技术标准制修订计划安排,按照SL/T1-2024《水利技术标准编写规程》的要求,对SL277-2002《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342-2006《水土保持监测设施通用技术条
件》、SL452-2009《水土保持监测点代码》、SL592-2012《水土保持遥感监测技术规范》进行修订,合并为《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范》。
本标准共9章和9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有:
-监测站建设;
一监测站观测内容与方法;
–自动化监测及信息化管理技术条件;
-遥感监测;
–调查:
一资料整编。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有:
一细化了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内容、任务的技术要求。删除
了监测站网职责和任务;
一补充完善了水土保持监测站建设、监测站观测内容与方
法等的技术要求;
-新增了自动化监测、资料整编等的技术要求;
一修订了水土保持监测站的编码规则。
本标准所替代标准的历次版本为:
-SL277-2002
–SL342-2006
-SL452-2009
-SL592-2012

2术语
2.0.1水土保持监测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monitoring对水土流失状况、动态变化及防治成效进行监测的活动。
2.0.2水土保持监测站网network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monitoring sites
水土保持监测站构成的水土流失及相关数据采集体系。
2.0.3水土保持监测站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monito-ring site
用于获取水土流失及其影响因素、水土保持措施防治效果等监测数据而建设使用的场所、设施、设备的总称。
2.0.4径流小区runoff plot
用于观测坡面水力侵蚀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的设施总称。根据观测目的和规格,分为标准径流小区、一般径流小区和自然坡面径流小区。
2.0.5标准径流小区unit runoff plot
在土壤全年裸露或植被盖度应小于5%、常年休闲并连续保持清耕状态的平整坡面上设置的宽5m、水平坡长20m、水平投影面积100m的径流小区。
2.0.6一般径流小区runoff observation plot
用于观测不同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在水土流失发生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及其相互之间关系的径流小区,也称因子小区。
2.0.7自然坡面径流小区natural runoff plot
布设在地形、土壤、植被等有代表性的天然坡地上,用于观测实际下垫面情况下的径流、泥沙的自然坡面集流区。
2.0.8典型实际样地径流泥沙观测小区observation area ofrunoff and sediment in typical actual sample plot
布设在农业耕作方式、水土保持措施有代表性的农地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