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526 户式空气源热泵供暖(冷)系统设计与安装

1编制依据
本图集主要依据的现行国家标准规范:
《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GB 55015-2021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16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50015-2019
《家用和类似用途热泵热水器安装规范》GB/T 39182-2020
当依据的标准规范进行修订或有新的标准规范出版实施时,本图集与现行工程建设标准不符的内容、限制或淘汰的技术或产品,视为无效。
工程技术人员在参考使用时,应注意加以区分,并应对本图集相关内容进行复核后选用.
2适用范围
本图集适用于新建或改(扩)建的居住建筑内以户用及类似用途的空气源热泵(冷水)机组(本图集简称热泵机组)为热(冷)源的供暖、供暖+供冷、供暖+供冷+生活热水系统的设计与安装。
小型公共建筑、农业设施等其他建筑内的空气源热泵系统可以参考使用。
3编制内容
3.1 本图集包括系统设计、施工安装、工程实例、附录四部分内容。
3.1.1系统设计部分主要包含设计说明、系统原理图、附属设备选型等内容。
3.1.2施工安装部分主要包括机组平台安装、机组外墙安装、室内机安装、输配系统配件安装、缓冲水箱配件安装等.
3.1.3工程实例部分选取了供暖系统、两联供系统、三联供系统、制冷剂-水系统四个典型实例。
3.1.4附录部分主要为热泵机组性能参数表。
3.2本图集包含三种系统型式:
3.2.1仅用于建筑供暖的户式空气源热泵系统,本图集简称为“供暖系统”。
3.2.2用于建筑供暖、供冷两种功能的户式空气源热泵系统,本图集简称为“两联供系统”。
3.2.3用于建筑供暖、供冷、生活热水加热三种功能的户式空气源热泵系统,本图集简称为“三联供系统”。
4其他
4.1图集侧重表达户式空气源热泵系统热(冷)源、输配管网相关内容,系统控制、供暖(冷)末端设备简化或省略,参见相关国标图集。
4.2“工程实例”部分重点表达实例中与户式空气源热泵相关的内容,其他内容简化或略。
4.3 除特殊说明外,本图集中标注尺寸单位均为毫米(mm),标高单位均为米(m).户式空气源热泵供暖(冷)系统以一个或多个户用空气源热泵机组作为热(冷)源,由热泵主机、输配管网、系统控制、供暖(冷)末端设备组成,实现供暖、供冷或生活热水加热等建筑功能需求。户式空气源热泵机组按结构型式分为整体式、分体式,按机组功能分为单热型、冷暖型。
1负荷计算
1.1房间热负荷和冷负荷计算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的规定执行。
1.2 项目所在地缺少室外气象资料时应进行实地观测,并与地理和气候条件相似的临近台站的气象资料进行比较确定。
1.3供暖热负荷应根据建筑物下列散失和获得的热量确定:
(1)围护结构的耗热量;
(2)加热由外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耗热量;
(3)加热由外门开启时经外门进入室内的冷空气耗热量;
(4)通风耗热量;
(5)通过其他途径散失或获得的热量。
1.4 供暖热负荷计算时,宜考虑生活习惯、建筑特点、间歇运行等因素进行附加。
1.5对于只要求在使用时间保持室内温度,而其他时间可以自然降温的间歇使用建筑物,其供暖热负荷应考虑间歇附加。
1.6 应根据建筑物的内部隔断、门窗构造、门窗朝向、室外温度和室外风速等因素计算加热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
1.7采用分户热计量或分户独立设置热源时,应考虑户间传热对供暖负荷的附加。
1.8户式空气源热泵同时作为每户住宅空调冷源、供暖热源和生活热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