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28-陕西省《水工隧洞突涌水风险评估及防治技术规范》DB61_T 1802-2023

ICS 93.160 CCS P 59 D B 6 1 陕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 61/T 1802—2023 水工隧洞突涌水风险评估及防治技术规范 Risk Assessment and Preven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Water Bursting for Hydraulic Tunnel 2023 – 12 – 28 发布 2024 – 01 – 28 实施 陕 西 省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发 布 DB61/T 1802—2023 目 次 前 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基本要求.1 5 突涌水危险性等级评价与风险评估.2 6 突涌水防治.4 附录 A (规范性) 埋深<100 m 的隧洞突涌水危险性评价方法.7 附录 B (规范性) 埋深≥400 m 的隧洞突涌水危险性评价方法.10 参 考 文 献.15 I DB61/T 1802—2023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陕西省水利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西安理 工大学、中铁隧道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董鹏、李立民、许增光、刘国平、赵力、魏军政、王琪、沈军明、宋晓峰、吕 毓敏、党辉、李玉波、刘茜、闫良。 本文件首次发布。 本文件由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建设有限公司负责解释。 联系信息如下: 单位: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电话:029-86326789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浐灞大道2021号 邮编:710024 II DB61/T 1802—2023 水工隧洞突涌水风险评估及防治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水工隧洞突涌水风险评估及防治的基本要求、危险性等级评价、风险评估、防治等方 面的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水工隧洞突涌水风险评估及防治的设计、施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突涌水 water bursting 隧洞工程施工中,地下水突然大量涌出的现象。 3.2 突泥 mud bursting 隧洞工程施工中,在一定水压力作用下,突然大量涌出水、泥、砂、石、渣等混杂物的现象称为突 泥。 3.3 最大涌水量 maximum water yield 隧洞工程某段施工时的峰值涌水量。 3.4 正常涌水量 normal water yield 隧洞工程某段施工基本稳定时的涌水量。 3.5 超前地质预报 geological predication 在地质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物探、钻探等手段,对开挖面前方的地质条件进行探测、分析和评价。 4 基本要求 1 DB61/T 1802—2023 4.1 水工隧洞有下列情形时,应进行突涌水(突泥)风险的研判: a) 穿越富水层或其它汇水构造; b) 穿越可溶岩层与非可溶岩层接触带; c) 位于岩溶地下水水平径流带或深部缓流带; d) 位于松散含水层中; e) 穿越富水(饱水)的断层带、节理密集带或其它构造破碎带; f) 穿越充水(充填)岩溶洞穴、地下暗河、地表水体影响等地段。 4.2 应收集分析现有区域地质、工程地质、水文地质、遥感影像、类似工程勘察设计及突涌水防 治措施等资料。 4.3 应在分析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下水类型、分布特征及补径排条件,隧洞围岩、构造的透 水性、连通性以及隧洞围岩的充水条件和富水程度的基础上,划分水文地质单元,进行富水性分区。 4.4 应根据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预测隧洞施工发生突涌水、突泥段落和涌水量,评价对隧洞 施工的影响,进行风险评估。 4.5 突涌水风险等级划分应根据突涌水危险性等级和突涌水灾害发生后果等级确定。 4.6 突涌水风险评估应根据工程实施和环境变化情况,对风险事件影响程度实施动态调整。 4.7 应提出与风险等级相对应的超前地质预报方法及工程措施。 4.8 施工过程中应开展水文地质观测与巡视,必要时补充勘察。 5 突涌水危险性等级评价与风险评估 5.1 一般要求 5.1.1 水工隧洞应根据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和开挖方式综合预测突涌水发生的危险性等 级。 5.1.2 隧洞突涌水危险性等级评价应以地质勘察为基础,基于水文地质资料以及施工现场记录, 分析致灾构造,遴选致灾因子,根据评价结果预测隧洞涌水范围,并结合施工方案提出建议处理措 施。 5.1.3 突涌水量预测宜综合运用地下径流模数法、地下径流深度法、大气降水入渗法、地下水动 力学法、水文地质比拟法及多指标综合评价法。 5.1.4 风险评估方法可采用专家调查法、风险矩阵法、层次分析法、故障树法、模糊综合评估法、 蒙特卡罗法、敏感性分析法等。 5.1.5 基于多指标综合评价法的隧洞突涌水危险性等级应考虑隧洞埋深。按埋深小于 100 m、埋 深大于 400 m(含)隧洞评价,介于两者之间的隧洞分别进行评价后取高值。 5.2 隧洞(埋深<100 m)突涌水危险性等级评价 5.2.1 评价指标应包括: a) 地层岩性 J1; b) 修正的岩层倾角 J2; c) 可溶岩与非可溶岩接触带 J3; d) 断层带宽度 J4; e) 断层性质 J5; f) 节理裂隙发育程度 J6; g) 地表水流量 J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