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4-安徽省《公路养护工程设计文件编制规范》DB34_T 3267-2024

ICS 91.200 CCS P 66 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 3267—2024 代替 DB34/T 3267-2018 公路养护工程设计文件编制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design documents of highway maintenance engineering 2024 – 09 – 14发布 2024 – 10 – 14实施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4/T 3267—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 DB34/T 3267-2018《公路养护工程设计文件编制规范》,与 DB34/T 3267-2018 相比, 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 更改了术语和定义,更改了“预防养护”“修复养护”“专项养护”“应急养护”内容(见第3 章,2018 版的第3.1、3.2、3.3、3.4); b) 删除了“技术复杂的养护工程”“技术简单的养护工程”(见2018版的第3.5、3.6) ; c) 增加了“新型养护模式”“动态设计”(见第3章); d) 更改了总体要求,增加了“养护工程规划项目库”“新型养护模式”“专项设计”“涉及危险性 较大工程”的有关内容(见第4章,2018年版的第4章) ; e) 更改了各类养护工程方案设计内容分类和桥梁病害设计图内容(见附录A,2018年版的附录A); f) 更改了各类养护工程施工图设计内容分类和桥梁、隧道病害设计图内容,增加了施工图设计方 案一览表和必要的结构验算、计算验证(见附录B,2018年版的附录B) 。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安徽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安徽省公路管理服务中心、合肥市公路管理服务中心、六安市公路管理处。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汪波、徐继欣、曾保军、叶代青、蔡翔、金科、齐磊、武东超、吴宇、马文平、 王琼、傅宜嘉、吴嫡、于浩然、吉鹏飞。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 2018 年首次发布为 DB34/T 3267-2018,2024年第一次修订; ——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I DB34/T 3267—2024 公路养护工程设计文件编制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公路养护工程总体要求、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设计成果的提交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等级公路养护工程设计文件的编制。拆除重建的桥梁、隧道设计文件可按照《公 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编制,管理服务设施养护设计文件按有关行业标准要求编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JTG 5110 公路养护技术标准 JTG 5120 公路桥涵养护规范 JTG 5210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 JTG 5610 公路养护预算编制导则 JTG F90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 JTG H12 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 JTG H30 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预防养护 preventive maintenance 公路整体性能良好但有轻微病害,为延缓性能过快衰减、延长使用寿命而预先采取的主动防护工程。 3.2 修复养护 corrective maintenance 公路出现明显病害或部分丧失服务功能,为恢复技术状况而进行的功能性、结构性修复或定期更换, 包括大修、中修、小修。 3.3 专项养护 special maintenance 为提升或恢复公路基础设施服务功能而集中实施的完善增设、加固改造、拆除重建或灾后恢复等工 程。 3.4 应急养护 emergency maintenance 在突发情况下造成公路 损毁、中断、产生重大安全隐患等,为较快恢复公路安全通行能力而实施 的应急性抢通、保通、抢修。 1 DB34/T 3267—2024 3.5 综合养护 comprehensive maintenance 同时包含两项或两项以上内容的养护工程。 3.6 新型养护模式 new modes of highway maintenance 区别于传统养护模式之外的养护工程,如设计施工总承包(EPC)、基于产出和性能的公路合同(OPRC 合同)等养护模式。 3.7 动态设计 dynamic design 公路养护工程实施过程中,根据地质水文条件、病害发展及交通组织变化等情况进行的设计。 4 总体要求 4.1 养护工程规划项目库作为养护工程立项依据,养护工程设计应综合考虑养护历史,结合近、远期 改扩建计划需求,通过路况调查检测,根据公路技术状况评定开展养护需求分析和科学决策。 4.2 在公路技术状况评定、养护需求分析和科学决策等前期工作确定的前提下,技术简单的养护工程 一般采用一阶段施工图设计。其他养护工程一般应采用方案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两阶段设计。技术复杂的 养护工程还应开展专项方案设计。 4.3 设计原则应遵循以下要求: a) 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循环利用、绿色环保; b) 针对不同病害的分布特点进行分类、分段设计; c) 做好交通组织设计,降低养护工程施工对交通的影响,保障运行安全; d) 完善配套附属设施的设计。 4.4 采用新型养护模式时,设计还应遵循以下要求: a) 应提出有效的养护评价指标和绩效考核指; b) 采用EPC养护模式时,应以及时的道路检测数据与科学的数据处理分析为基础,动态调整设 计方案,确保公路病害处治的针对性; c) 采用OPRC 合同养护模式时,应围绕科学合理的养护绩效目标,通过精细化设计和精准化施工 的有效联动,形成性能可靠、适用耐久、经济合理的养护方案。 4.5 设计应当以有效期内的专项调查、检测或评定为依据,加强结构物和既有公路技术状况评价,强 化对显性、隐性病害的诊断分析。 4.6 设计文件应当对交通组织方案、工程材料技术指标、施工工艺、技术措施及验收标准进行明确规 定。 4.7 涉及危险性较大的养护工程,设计文件应符合 JTG F90 的要求。 4.8 设计单位应做好技术交底,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 4.9 设计单位应加强动态设计,及时跟踪公路病害发展状况,进行设计变更或优化设计。 4.10 设计文件应当通过审查或审批后方可使用。 5 方案设计 5.1 目的与要求 5.1.1 在养护决策的基础上,根据公路技术状况、病害情况、发展趋势,综合考虑安全、环保、技术、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