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静力学研究物体在力作用下的派构规律,主要包括物体的受力分析、力系的等效简化、力系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
一、静力学基本知识
【相关真题:2020-085】
(一)静力学的基本概念
1.力的概念
力是物体间相互的机械作用,这种作用将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运动效应或使物体的形状发生变化–变形效应。力的量纲为牛顿(N)。力的作用效果取决于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力是矢量,满足矢量的运算法则。当求共点二力之合力时,采用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其合力可由两个共点力为边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确定,见图1-1(a)。或者说,合力矢等于此二力的几何和,即
F=F十F(1-1)显然,求F 时,只需画出平行四边形的一半就够了,即以力矢F的尾端B作为力矢F₂的起点,连接AC所得矢量即为合力F。如图1-1(6)所示三角形ABC称为力三角形。这种求合力的方法称为力的三角形法则。
力的三角形法则可以很容易地扩展成力的多边形法则。设一平面汇交力系,F,F,F,各力作用线汇交于点 A,如图 1-2(a)所示。
为合成此力系,可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逐步两两合成各力,最后求得一个通过汇交点A的合力FR;还可以用更简便的方法求此合力F的大小与方向。任取一点a,将各分力的矢量依次首尾相连,由此组成一个不封闭的力多边形abcde,如图1-2(6)所示。此图中的虚线ac矢(F)为力与F。的合力矢,又虚线ad矢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