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01-北京市《不可移动文物灾害防御指南》DB11_T 2278-2024

ICS 91.040.01 CCS P 30 DB 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 2278—2024 不可移动文物灾害防御指南 Guidelines for disaster prevention of immovable cultural relics 2024 – 06 – 28 发布 2024 – 10 – 01 实施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11/T 2278—2024 目次 前言. II 引言. I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基本原则 . 1 5 风险排查 . 2 6 防御措施 . 4 附录 A (资料性) 不可移动文物灾害风险台账样表 . 9 附录 B (资料性) 不可移动文物灾害防御储备物资清单 . 10 参考文献 . 11 I DB11/T 2278—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北京市文物局提出。 本文件由北京市文物局归口。 本文件由北京市文物局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新景建设有限公司、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北京未 名文博文化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国家 文物局数据中心)、北京市文物工程质量监督站、应急管理部国家减灾中心、北京师范大学、格 物鼎新 文化产业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万金红、任悦萍、秦景、张剑葳、刘保山、张洪斌、石金山、金建明、钱立群、 张荐硕、张云霞、麻润杰、李广宁、宫阿都、雷添杰、赵超辉、戴志国、欧阳苏勇、孙庚、姚瑞虎、王 璐。 II DB11/T 2278—2024 引言 文物是人类祖先遗留下来的宝贵遗产,是全人类共同 的财富。它蕴含着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是人 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由于文物自身的脆弱性,使得自然灾害成 为威胁文物安全的主要风险之一。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的影响,自然灾害和极端气候事件 对文物的危害有增无减,文物安全形势日益严峻。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保护和文物安全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 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安全工作的 实施意见》,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 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工作要求,健全文 物安全长效机制,夯实文物安全责任,完善文物防灾减灾体系,全面提升不可移动文物灾害防御能力, 筑牢文物安全底线,特制定本文件。 III DB11/T 2278—2024 不可移动文物灾害防御指南 1 范围 本文件提供了不可移动文物防御自然灾害的基本原则、风险排查和防御措施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不可移动文物的自然灾害防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17741 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 GB 50116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 50330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 50707 河道整治设计规范 GB 51222 城镇内涝防治技术规范 GB 55036 消防设施通用规范 GB 55037 建筑防火通用规范 SL 379 水工挡土墙设计规范 WW/T 0024 文物保护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 DB11/T 741 文物建筑雷电防护技术规范 DB11/T 1636 雷电防护装置日常维护规程 DB11/ 1706 文物建筑防火设计规范 DB11/T 3035 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灾害 disaster 由自然因素造成人类生命、财产、社会功能和生态环境等损害的事件或现象。 [来源:GB/T 26376-2010,2.1] 3.2 灾害防御 disaster prevention 综合运用工程性或非工程性措施防止或延迟灾害发生或减轻灾害发生后造成的文物损害。 4 基本原则 4.1 最小干预原则 在保证文物安全的前提下,通过最小程度的介入来最大限度地维系文物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保留 文物承载的价值,实现现状延续。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