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护林体系生态效益监测技术规程LY/T 2497—2015

ICS 65.020.01 B65 L Y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林 业 行 业 标 准 LY/T 2497—2015 防护林体系生态效益监测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ecological benefits monitoring of protective forest system 2015 – 10 – 17 发布 2016 – 1 – 1 实施 国 家 林 业 局 发 布 LY/T 2497—2015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与定义.1 4 总则.2 5 监测站(点)的选择与布设.2 6 防护林体系生态效益监测指标.2 7 防护林体系生态效益监测方法.4 8 防护林体系生态效益监测数据管理.11 I LY/T 2497—2015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北京林业大学提出。 本标准由国家林业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余新晓、贾国栋、陈丽华、牛健植、毕华兴、樊登星、贾剑波、孙佳美、涂志 华、娄源海、张晓明、赵阳、王建文、张学霞。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II LY/T 2497—2015 防护林体系生态效益监测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防护林体系生态效益监测总则、监测站(点)的选择与布设、监测指标、监测方法以 及监测数据管理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范围内防护林体系的生态效益监测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1893 水质 总磷的测定 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GB11894 水质 总氮的测定 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 GB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CJ/T 56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重铬酸钾法 HJ 479 环境空气 氮氧化物(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测定 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HJ 481 环境空气 氟化物的测定 石灰滤纸采样氟离子选择电极法 HJ 482 环境空气二氧化硫的测定 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LY/T 1271 森林植物与森林枯枝落叶层全氮、磷、钾、钠、钙、镁的测定 LY/T 1626 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建设技术要求 LY/T 1814 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调查规范 LY/T 2093 防护林体系生态效益评价规程 3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总悬浮颗粒物 total suspended particulate 总悬浮颗粒物,又称总悬浮微粒(TSP),指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 ≤100μm的颗 粒物,即指粒径在100μm以下的颗粒物。 3.2 可吸入颗粒物 PM10 指悬浮在空气中,能进入人体的呼吸系统、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μm的颗粒物,即粒径在10μm 以下的浮游状颗粒物。 3.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