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15776-2023造林技术规程高清PDF下载代替GBT15776-2016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15776-2016《造林技术规程》。本文件与GB/T15776-2016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更改了“造林”“人工造林”“更新造林”“四旁植树”“纯林”“混交林”“造林面积合格率”术语的定义(见3.1、3.1.1.3.1.2.3.1.3.3.3、3.4、3.13,2016年版3.1.3.1.1.3.1.2.3.1.3.3.4.3.5,3.12),删除了“林冠下造林”“伐前人工更新”的术语和定义(见2016年版3.1.4、3.3),增加了“迹地更新造林”“伐前更新造林”“带状混交”“块状混交”“植生组混交”“造林成活率”的术语和定义(见3.1.2.1.3.1.2.2.3.4.1.3.4.2.3.4.3、3.12);
一-增加了造林程序(见第4章);
–更改了第5章标题,补充了“坚持节俭造林”和“科学规范实施”(见第5章,2016年版的第4章);
–更改了造林作业设计(见第6章,2016年版的第5章);
–更改了造林分区(见第7章,2016年版的第6章);
–更改了混交林配置要求[见8.2.3.2c),2016年版的7.2.3.2c)]
–更改了种子和苗木中的一般要求(见9.1,2016 年版的8.1);
–更改了造林密度中的立地条件(见10.1.3,2016年版的9.1.3)、密度确定方法(见10.2,2016年
版的9.2),密度确定要求(见10.3,2016年版的9.3);
一一增加了造林整地一般要求[见11.3.1f)],删除了土壤蓄水保墒措施[见2016年版的10.5.2c)];
—增加了施肥与整形(见12.1.5);
–更改了第14章标题(见第14章,2016年版的第13章),删除了有林地补植(见2016年版的
13.2、15.2.2.2、15.3.2.2),增加了迹地更新造林(见14.2、16.2.2.2、16.3.2.2);
–更改了造林地生境保护中的一般要求(见15.1,2016年版的14.1);
–更改了第16章标题(见第16章,2016年版的第15章)、造林质量与成效评价一般要求(见
16.1,2016年版的15.1),人工造林质量评价标准(见16.2.1.2,2016年版的15.2.1.2)、人工造
林成效评价标准(见16.3.1.2,2016年版的15.3.1.2),删除了有林地补植年度质量评价(见
2016 年版的15.2.2.2)、有林地补植成效评价(见2016年版的15.3.2.2),增加了迹地更新造林
质量评价(见16.2.2.2)、更新造林成效评价(见16.3.2.2);
—-增加了落地上图(见第17章);
–更改了造林区域范围县名单,将跨造林区域的县级行政单位调整到一个造林区域(见附录B,
2016年版的附录B)。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营造林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85)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草调查规划院,青海省林业工程咨询中心、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西藏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业和草原调查规划院、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