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5-青海省《草原防火阻隔带建设技术规程》DB63_T 2280-2 024

资源简介/截图:

资源简介/截图:
ICS 13.200 CCS B 40 DB 6 3 青海 省 地方标 准 DB 63/T 2280—2024 草原防火阻隔带建设技术规程 2024 – 4 – 8 发布 2024 – 6 – 15 实施 青海 省 市场 监督 管理 局 发 布 DB63/T 2280—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青海省草原总站提出。 本文件由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青海省草原总站、青海省畜牧总站、海东市林业和草原局、青海省农村社会事业 发展指导中心、青海省林业工程监理中心有限公司、民和县农业农村和科技局等单位。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欧为友、于海、刘华、马文文、刘凯、贾顺斌、慈建勋、夏吾拉忠措、胡海伟、 叶兆欣、白重庆、王九峦、汪雪梅、李宏达、王晓博、李生存、薛涛、翟秦虹。 本文件由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监督实施。 I DB63/T 2280—2024 草原防火阻隔带建设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草原防火阻隔带选择区域、设置种类、设置要求、建设技术、维护和管理。 本文件适用于草原阻隔带建设和草原防火提供了技术依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中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草原防火阻隔带 在草原防火区,利用自然形成或人工开设具有一定宽度的阻隔带,形成符合防火标准要求,能够有 效隔离草原火情蔓延。 4 选择区域 草原火险极高火险区、草原火险高火险区。见附录A。 5 设置种类 5.1 自然防火阻隔带 利用陡坡石壁、峡谷、河流、沼泽地等自然地形形成的阻隔带。 5.2 工程防火阻隔带 公路、铁路、便道、牧道和工程设施区周边的人工清理带。 5.3 生物防火阻隔带 通过药物除草、防火剂、刈割和放牧等措施形成的阻隔带。 6 设置要求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设置要求: 1 DB63/T 2280—2024 a) 草原防火阻隔带设置方向应与草原防火区主风方向垂直,在山脊下背风面或山谷上迎风面、草 原植被稀疏地段和最短距离开设。 b) 草原防火阻隔带设置在草原连续面积为 100hm2 以上。 c) 主干防火阻隔带宽度在 17 m~20 m,纵向到顶或横向贯通。 d) 分干防火阻隔带宽度在 7 m~10 m,垂直或平行于主干防火阻隔带的辅助防火阻隔带。 7 建设技术 7.1 药物除草 5~6月,喷洒植物生长抑制剂;7~8月,重复喷洒。 7.2 防火剂 使用专用防火阻燃剂喷洒到阻隔带内的植物体上。 7.3 刈割和放牧 在防火阻隔带刈割或放养草食动物。 8 维护和管理 每年在防火期内组织专业人员对防火阻隔带进行巡护管理。 2 DB63/T 2280—2024 AA 附 录 A (资料性) 草原火险区级别划分表 表A.1给出了草原火险区级别划分表。 表A.1 草原火险区级别划分表 分区名称 个数 市(州) 县级行政区划单位 果洛藏族自治州 班玛县、久治县、玛沁县 海北藏族自治州 海晏县、祁连县 海南藏族自治州 共和县、贵南县、兴海县 草原火险极高火险区 15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德令哈市、都兰县、格尔木市、天峻县 黄南藏族自治州 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泽库县 玉树藏族自治州 玉树市 果洛藏族自治州 甘德县、达日县、玛多县 海南藏族自治州 同德县、贵德县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乌兰县 玉树藏族自治州 囊谦县、称多县、曲麻莱县、杂多县、治多县 草原火险高火险区 21 海北藏族自治州 刚察县、门源回族自治县 海东市 互助土族自治县、化隆回族自治县、乐都区、循化撒拉族自治县 西宁市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湟源县 黄南藏族自治州 尖扎县、同仁市 草原火险中火险区 5 西宁市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平安区 海东市 湟中区 1